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6-20 10:44:51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范文1

关键词:油气储运;系统节能技术

油气储运中主要包括对原油、半成品油、燃料燃气和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助剂等。是石油工业运输中原料存储以及运输的必要发展过程,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保证石化企业的安全发展的辅运行系统。其中油气储运在整个运输体系中需要消耗大约6%左右的能源,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问题,我国的大部分石化企业的油气储运在节能部分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不足,国内对于油气储运节能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利用储运环境低温热量的基础上,无法在真正意义上从整个储运系统的层面上出发来研究储运中最佳的节能问题。

1.油气储运节能的原则

油气储运系统是石化企业整个节能减排的企业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主观的将油气储运分为三个部分:使用、回收、再利用。以下是油气储运的两个基本原则分析。

1.1适合的加热方式

在对油气的储运过程中,热媒水是对油气加热的基础方式之一,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是在罐底蒸汽盘管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关外的热量传递,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1MPa蒸汽进行热量的传递,整个过程的加热效率十分可观,同时消耗的能源也较少,满足节能目标的实现。

1.2保证储量的最小化

在正常的生产状况下,我们采用减少油气储量的方式来进行油气储运的节能目标,油气储量的减少除了能够使储罐和管线在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减少之外,还能够缩减石化企业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部分。一旦油气储运过程中对油品本身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就必须要采用热媒水来进行加热,实现运输过程中的热传需求。因此,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尽最大可能保证油气储运量最小化是油气储运节能的最佳方式之一。

2.降低油气储运能量消耗的技术措施研究

2.1油气灌输技术

油、气混合储运工艺在现今的石化产业中应用十分普遍。油气混合运输主要采用的是油、水等介质,在不同介质的混合使用状态下,利用运输泵,从海底进行油、水以及气的管道混合运输技术。一般的油气运输都要经历严格的采集处理之后再进行不同输送泵、三相分离器等独立设置的管道进行独立输送。油气混输技术能够保证各个输送泵和混合输送管道独立的完成各自的油气输送工作,油气混合输送技术的提高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大幅度的增加企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

2.2输油泵机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

油气储运的输油泵的变频调速主要是利用离心泵的离心特性来进行流体输送流量的控制。我们在控制输送流量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改变输送泵出口闸门开度或者是通过设置离心泵转速两种不同的方式,前一种方式虽然调节的方式十分简便,但是很容易造成消耗能源的浪费,后面一种是控制输油泵电机变频的调速,既能够在油气输送过程中进行输油泵效率的自由的调控,还可以较好的实现油气储运的技术要求,达到节能的发展目标。

输油泵机组的变频调速节能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油储运的节能目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进行闸门节流的方式来减少输油泵出口的节流能耗,实现节能的功能效果,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减少油气运输过程中输油泵机组本身的机械压力、噪音等无效能耗,提高输油泵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等。

2.3加热蒸汽能耗控制技术

整个油气储运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主要是蒸汽、电力以及水三个部分,其中蒸汽的能源消耗大约有85%左右,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油气储运的温度主要是由油气本身的以及油气实际存储过程的部分能耗,所以我们首先要根据蒸汽消耗的总量来对油气的存储温度进行限制,按照油气储运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操作;其次,我们可以加强对油罐的保温来进一步减少蒸汽所消耗的能源。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同一介质的油罐,保温之后可以减少80%以上的热力消耗。其中,对于油气储罐的使用来说,由于不同的企业的实际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发展条件的制约,油气的储罐无法做到定期的清洁和检查,油罐中的残留物的残留使得油罐的传热效率大大的降低,进一步增加了油气输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同时,由于各种杂质在油罐中的残留,直接导致了油气的温度无法达到规定的运输标准,影响油气的脱水问题。

2.4油气常温输送技术

油气的常温输送技术主要表现在对油、水混合的原油输送过程中,针对转相点未经过调整的原油来说,在井口原油温度高于原油输送温度要求的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油气的常温输送法。油气的常温输送工艺主要有:单、双管常温输送法、低温水环状常温输送法等。我国油气的输送中,大部分采用的是常温输送法,这样能够较好的实现节能的目标,还能够进一步减轻油气输送管道中对加热保温装置的技术要求,减轻石化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压力,同时也增强了石化企业实际操作的灵活性。

3.总结

对于当前我国大部分石化企业来说,如何进一步提高油气储运节能技术是整个企业的发展的核心问题所在,本文重点阐述了针对不同油气在储运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就这些实际操作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进行油气储运的节能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油气油罐的基本清洁工作,这样能够有效的维持运输过程中油气的整体质量水平,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油气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提高油气运输的实际工作效率,最终维持整个企业的经济性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油气运输的节能发展环境问题。随着我国对油气储运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实施,未来必然会发掘更多、更好的油气储运节能技术。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维护工作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油气储运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运设备在油气储运上的地位也日益显著。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是改善油气储运工作a条件,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本文从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等方面就如何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

油气储运顾名思义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联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埋、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油气储运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运设备在油气储运上地位也日益显著。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是改善油气储运工作条件,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

1 如何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1.1 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在设备管理上,我们应该实行每月定期“体检”,增强设备的“免疫力”。以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为例,长期以来重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每个月对所有运行设备的振动情况都要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任务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承担,对不符合振动检测标准的运行设备单独核实,及时反馈给油气储运公司,油气储运公司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力的保障了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1.2 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缩机是油气储运中的重要设备。为了使压缩机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使压缩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

第一,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定:压缩机系统内的压力都已释放,与其它压力源已隔开,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且已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

第二,压缩机冷却润滑油的更换时间取决于使用环境、湿度、尘埃和空气中是否有酸碱性气体。新购置的压缩机首次运行500h须更换新油,以后按正常换油周期每4 000h更换一次,年运行不足4 000h的机器应每年更换一次;

第三,油过滤器在第一次开机运行300h~500h必须更换,第二次在使用2 000h更换,以后则按正常时间每2 000h更换;

第四,维修及更换空气过滤器或进气阀时切记防止任何杂物落入压缩机主机腔内。操作时将主机入口封闭,操作完毕后,要用手按主机转动方向旋转数圈,确定无任何阻碍,才能开机;

第五,在机器每运行2 000h左右须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如果皮带偏松,须调整,直至皮带张紧为止。为了保护皮带,在整个过程中需防止皮带因受油污染而报废。

1.3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维修要及时

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设备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在采用多班制作业,多人操作设备时,要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新购或经过大修的设备,必须经过磨合期的试运转过程,以延长使用寿命,防止机件过早磨损;此外还要严格实行安全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维修措施,以防降低设备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当设备必须送修时,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切勿勉强拆修,以切实保证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在拆装前后,零件要摆放整齐,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设备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为防止设备发生故障而进行的定期检修业务,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查明和消除隐患,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依据设备的大修和二、三级保养,同期对其进行定期维修的方法。故障后的排障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1.4 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

油泵是一种理想的油气循环泵或作载热体输送油气泵。油泵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在开始运行初期有少量泄漏是正常的,在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泄漏将会减少或停止;

第二,选择泵的安装位置时,要使泵盖和轴承座的热量便于扩散,不出现任何蓄热现象。不许用输入管上的闸阀调节流量,避免产生气蚀;

第三,泵不宜在低于30%设计流量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该条件下运转,则应在出口装旁通管,且使流量达到上述最小值以上;

第四,注意泵运行时有无杂音,如发现异常状态时,应及时处理;

第五,停机:切断电源。将泵内液体放空,清洗且应定期把叶轮旋转180°,以防止轴变形,直到油泵完全冷却为止;

第六,经常检查地脚螺栓的松紧情况,泵的泵壳温度与入口温度是否一致,出口压力表的波动情况和泵的振动情况。

1.5 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

2 结论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只有在坚持提高经济利益,强化管理,加大创新管理力度,才能不断提高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水平,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克祥.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与设备的前期管理[J].科技资讯,2009(31):117-119 .

[2]刘惠坤.浅谈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与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J].消费导刊,2009(5):105-109.

[3]卢继东.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4):123-126.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油气;管道;储运安全;评价体系;AHP

中图分类号: TU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国家能源经济发展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比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运行命脉。自从2005年起,我国就成为了世界上进口储运最多的石油大国之一,光年净进口量超过1亿吨,这就表明了石油天然气在我国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但石油天然气大量储运离不开管道工程。管道储运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油气最主要的储运方式,因具有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简单方便性都较其他储运方式更好,当然加强重视储运油气的管道网建设质量及安全问题,更为重要。笔者结合我国目前油气输运管道泄漏的原因问题,并对石油天然气管道储运安全事故进行大量广泛调研,建立起储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和总结对油气管道运输安全项目管理中的危险因素,探讨了管道泄漏的堵漏技术。合理利用层次分析(AHP)理论对石油天然气管道储运安全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有效的油气管道储运安全管理措施和方法,为同类汽油气管道工程案例所借鉴参考。

2 石油天然气管道现阶段的储运现状

油气储运管道在远距离输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泄漏问题多种多样,如油气管道的老化和长期使用腐蚀引起的泄露、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等。如管道破裂油气泄露极有可能引起火灾,威胁的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对环境造成大量污染。对社会的危害影响极大。据统计,1970~2010年间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油气管道安全事故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东部输油管道事故统计表

3 安全评价

3.1 油气管道储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历年油气管道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以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建立了适用于油气管道储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油气管道储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2 构造判断矩阵

组织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相关专家学者,结合专家调查法的利用,对建立的指标体系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以构造出各层因素间的两两比较矩阵。其中,首层判断矩阵A如下所示:

同理,可得到其他比较矩阵:B1、B2、B3。

3.3 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

可利用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并将其归一化即可得到各层因素的相对权重值,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由此可计算得到判断矩阵A的特征向量为:,,。即可构成相对权重向量。同理亦可得WB1、WB2、WB3。各层相对权重、整体权重以及权重排序详见表2。

(1)

3.4 一致性检验

首先按照计算相容性指标,式中为最大特征值。再根据计算一致性比率,其中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其值如表3所示。

表3 平均一致性指标R.I.

4 安全管理措施

根据表2的整体权重排序可知,对石油天然气管道储运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偷盗破坏、作业人员误操作、油气腐蚀性、环境腐蚀性和滑坡等。针对以上主要危险源,可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如下:

(1)加强对管道工程项目管理,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偷盗破坏和施工作业人员误操作。所以应严厉打击反盗油气的犯罪,提高对管道网线的巡查力度,加强油气储运管道的安全管理,并组织科研专家或技术工程人员,积极研发有效的管道泄露检测技术;其次,应针对作业程序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制度,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熟练性,并改善作业环境和设备。

(2)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防治对油气管道的腐蚀。应从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全方位提高油气管道防腐措施,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应积极研究更有效的管道内、外防腐技术,制定详尽的防腐涂层、现场补口和阴极保护等方案。

(3)加大投入,提高管道抗灾的能力。主要是加强管道焊接质量、严格焊口探伤、设置截断阀并预留接口、规避建筑物基础、控制管道倾斜角等。

参考文献:

李献宁. 石油天燃气管道的安全问题探讨[J]. 农家科技. 2011, (S1):101.

方徐应. 石油管道储运的安全及事故预防[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19):181-182.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油气储运 设备管理 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TE97 文献标识码:A

与以往的情况不同,油气储运设备在现阶段的研究中,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在操作上,都是按照最简单的标准实施的,很多方面的工作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很少表现出安全隐患。在国家需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各地方针对油气储运设备的使用,提高了重视程度,并且在相关的维护工作中,也在积极地讨论,希望由此来更好地完成设备操作任务,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一、油气储运设备的问题

(一)管道的破损

从现阶段的工作来看,油气储运设备的问题虽然都在可控范围内,但是如果不执行有效的手段去管理和维护,势必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对我国的很多行业都将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管道的破损。首先,油气储运设备在运作的过程中,管道是必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大部分的管道都会埋藏在地下,而地下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包括各种植物的根系、微生物、土壤本身等等,这些影响因素都会对管道产生较大的作用,同时也在很多方面都对管道的外部造成侵袭,因此在长期没有开展有效维护的情况下,管道的破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可是,如果管道长期表现为破损的情况,则很有可能造成更深度的破坏,进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比较突出。其次,管道的材质影响。在多数情况下,针对油气储运设备的管道材质,必须在抗腐蚀性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因为地下环境的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相对明显,抗腐蚀性较差的管道,特别容易出现损毁现象,届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将难以在短期内弥补。

(二)设计理念缺陷

我国的石油开采和天然气运输,都为国家很多项目的建设产生了较大的积极作用,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油气储运设备的需求量提升,反映了很多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可是,在对市场当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油气储运设备进行分析以后,发现在设计理念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有些油气储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最初的表现非常优秀,可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后,设备的各项不足则会充分地暴露出来。分析认为,该类型的设备,没有设计出良好的辅助元件,在设备的体系上也不是特别的健全,很多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最初的成绩和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的成绩,是截然相反的。第二,油气储运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对成本的考虑不足。现下的很多油气储运设备,虽然不断地进行优化,可是在优化以后,仍然没有将所有的指标都进行大幅度的提升,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有些设备遵循的是高成本、高价值的路线,但是如果想要压低成本,则意味着设备的价值、性能等,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此种状况下,油气储运设备的设计理念缺陷,很容易在客观上演变为较大的威胁,遭遇到外界因素的触发以后,所产生的恶劣后果是难以弥补的。

(三)油气储运设备的安全因素

油气储运设备在应用的过程中,自身主要运输的是石油和天然气,这两种物质能够对生产、生活产生很多的帮助。可是从运输的物质上分析,石油与天然气都是危险的物质,自身就具备了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点。油气储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外部的环境温度,以及内部的输送效率、方法等,都会给设备带来一定的威胁。首先,外部的温度变化、气候变化等,都会间接地导致油气资源受到影响。倘若外部环境的温度有所提升,就容易触及到油气的燃点,或者是爆炸的各项因素。近几年,有些地方发生的油气储运设备安全事故,不仅仅造成了较大的财产损失,同时还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其次,某些油气储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配备体系并不是特别的健全,表面上可以将很多的因素进行处理,可是实际上获得的效果非常不好,遭遇到不利影响和突发事件以后,油气储运设备的安全危U系数直线上升,在抢救和维护上,都显得特别艰难。

二、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一)定期检验

考虑到油气储运设备的各项危险因素较多,再加上现阶段的物质需求强烈,有必要在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上,投入较多的精力,保证该项设备的运行,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必须对油气储运设备加强定期检验。第一,日常的油气储运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好各项数据、信息的按时记录工作,要观察设备是否表现出严重的反应,是否出现了较大的不足等等。当油气储运设备表现出异常现象后,应及时停止设备运行,要采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检查和分析,观察问题的原因,及时开展处理。第二,要定期开展大范围的油气储运设备检验,这种大范围工作一般是按照年度计划来完成的,或者是针对某些重点位置的油气储运设备实施检验。在我国的石油事业、天然气事业发展过程中,几乎每年都会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设备的检验会出现被忽视的现象。年度大范围检验,可以直接将老旧设备淘汰处理,将部分易损元件进行更换,健全管理和维护的内容,为油气储运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等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加强主要部件的保养和维护

与一般的设备不同,油气储运设备本身的危险系数较高,必须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想要在日后的安全上、性能上得到较大的巩固,必须加强主要部件的保养和维护工作。首先,要定期对主要部件进行观察记录,发现问题后及时地修补,必要情况下进行更换处理。其次,要统计好需要保养、需要维护的部件,按时进行统一维护。一定要在安全的环境下实施操作,不能有任何的问题发生。同时,主要部件的类型不可以随意地更换,要考虑到油气储运设备的整体体系。第三,针对主要部件的保养、维护处理以后,不可以立即投入运行,要进行试运行,确保油气储运设备可以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三)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措施

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要从各个方面来开展,将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不可以单纯地执行某一项工作。建议实行“包机到人”制,主要设备要定岗,每台设备的操作人员在上岗之前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并通过考试,才能操作设备;采用多班倒的制度,即多人操作设备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经过大修或者新进的设备,应经过试运转磨合过程,以预防机件过早地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除此之外,操作人员也应该对场地环境、施工要求等间接生产要素有详尽的了解,以保证设备使用时的安全。在储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故障不可避免,因此我们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对生产运输的影响。当设备维修时,坚决杜绝带病作业,尤其在场地、设备等必要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切勿进行维修工作,做到切实保证维修的质量拆装过程要使用专用工具按说明书进行,做好拆装前的准备工作。拆装之后,要严防零件的磕碰以及日晒雨淋。设备维修工作按其生产的特点可分为预防性维修和排障性维修。故障前的是预防性维修,即定期的检查、检修和维修保养,以消除隐患于萌芽状态,故障后进行的是排障性维修,是在故障发生后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修理。

(四)加强油泵的维护与保养

油泵是油气储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倘若其出现问题,势必会对储运设备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当油泵的维护工作没有按照相关规范完成时,将直接造成油气储运设备的较多安全隐患,对日常的工作而言,具有很大的威胁。从以往的安全事故来看,有很多的事故原因,都是由于油泵的维护失误,简单的维护措施下,油泵的性能和安全都得不到较强的保证,一旦外界因素触发,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油泵的日常维护需要注意:首先选择正确的安装位置,是确保其高效运行的有利条件,还要保证油泵的附属设备能及时地散热,同时禁止随便调节闸阀的流量,以免产生气蚀;其次,在磨合运行期,设备出现少量的泄漏属于正常现象,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此种现象将得以控制或消失;第三,如果油泵运行的时候产生杂音,则说明油泵内部构件出现了问题,需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第四,设备结束运转时,要将其腔内的液体排空,旋转叶轮,以防轴变形,查看其是否能正常运转,在油泵完全冷却后进行清洗;第五,经常检查螺栓的松紧情况、泵体温度是否一致、泵的振动情况以及压力表的波动情况,延长油泵的使用寿命。

三、结束语

本文对油气储运设备管理、维护途径展开讨论。目前,各项工作基本可以按照预期标准完成,各项工作逐一落实,均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隐患。今后,需要对油气储运设备本身开展深入的研究,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可行性,在安全体系上进一步的健全。

参考文献: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油气储运 火灾分析 火灾防控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传统的能源消费模式已经不能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了,所以我国对能源的利用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油气储运越来越受到重视,推广范围也越来越广。但众所周知,石油和天然气是油气储运的主要运送物,易燃、易爆和易中毒等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性质,所以油气储运是十分复杂、危险的,一旦发生事故的危害也是十分巨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油气储运的准备工作,以保证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关于油气储运的火灾分析

油气储运中发生的火灾,诱因是多方面的。火灾的发生既有油气储运系统的内部原因,也有其他外在原因的诱发。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深入的剖析:

1.油气储运系统的内部原因

油气储运系统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其引起火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1.1油气储运系统缺少防静电设备

众所周知,在油气储运过程中油气在管道中的流动会产生摩擦,摩擦进而生成静电。静电产生的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火花放电,然后就会引起油气爆炸,破坏巨大产生极坏的影响,不仅会损失财产还会威胁人的生命。人的感官不可能及时的了解静电电荷情况也就不可能及时导除静电,所以需要防静电设备去辅助人们作业。

1.2油气储存室缺乏油气浓度自动检测器

烃类碳氢化合物是油气储运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烃类碳氢化合物的主要特性是易燃、易爆,再加上油气储运是在加热、加压的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油气在高温、高压下是极易挥发的,石油和天然气又是通过管道储运的,挥发的油气在管道里越聚越多,浓度不断变高,就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人的感官很难去精准的测量油气储运管道的油气浓度,所以需要油气浓度自动检测器。

2.其他外在原因

油气储运过程会发生火灾,有很多是由外在原因引起的。

2.1油气储运的工作人员

国内的油气储运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一些油气储运公司疏于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管理,导致员工对油气储运过程中的防火意识薄弱。另一方面,油气储运很多时候是自动化,员工专业知识差,对自动化的管道过于放心,在高温且有雨的夏季并没有做好在雷电天气里该做的设备检测,这很可能会因为雷电而导致油气储运发生火灾。

2.2油气储运工作人员违规作业

油气储运系统按照规定每年都要定时进行检修。检修工作过程中会需要焊接、切割、电钻和砂轮等进行作业,一些工作人员为赶工作进度存在侥幸心理或本身行业操守不过关,这些都会很容易引发火灾。

2.3火灾发生后缺乏有效地灭火机制

火灾发生之初,往往是最好的灭火时机,需要工作人员及时作出最好的救火措施。但油气储运的工作人员缺乏火灾的补救知识,错过了灭火的最好时机,还可能救火不当使火灾形势更难以控制。

二、油气储运过程中的火灾防控措施

1.要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油气储运的主管部门要熟悉各种设备的特性,在维持其特性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设备的保养规程对其进行维护。另外,油气储运主管部门要在进行维护前做好工作分析,在危害最小的情况下进行维护保养。

2.要做好防静电处理工作

油气储运的设备要做好防静电工作。一方面,可以给油气储运系统安装防静电设备;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油气储运设备做好防静电接地的工作。

3.做好防火设计及使用安全装置

3.1设计阶段若存在漏洞往往会导致设备的泄露,所以防火设计在油气储运的设计里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国家对设备的设计、选材及安装等步骤都有明确的标准,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第二,工程建设时要选用耐压、耐高温的材质,这样才能保证油气储运过程的安全。第三,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油气储运设备的防爆性能进行严格监管,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火灾的发生。

3.2安装防火安全装置在油气储运中十分有必要的。第一,要安装阻火设备。这样才能防止火焰在油气储运设备间的扩散。第二,要安装防爆泄压设备。降压防爆是防止火灾发生的重要方法。第三,火星熄灭器。及时熄灭可能引发火灾的火星。

4.强化安全培训

油气储运的主管部门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制定工作规程。

4.1进行全员安全培训。使职工了解消防安全常识,这样会提高职工的消防安全素质。

4.2进行岗位安全培训。进行岗位安全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职工才能安全操作规程工作,保证工作安全。

4.3进行事故处置培训。进行事故处置培训可以使职工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好应对工作,使危害降低到最小。

结束语:

油气储运是一个既危险又复杂的过程,因为其运输物具有其特殊属性,所以在油气储运中人们最重要就是要具有防火意识和知识。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油气储运工作的监管,定时排查其中的隐患,以保证油气储运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油气储运的单位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员工的防火培训,不仅要教授防火知识还要加强注意员工的防火意识。如果以上两方面工作都可以进行的很好,那么油气储运将会变得更安全。我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油气储运中的火灾事故一定会减少,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聂世全; 王伟峰. 反思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教训探究油库消防预案管理对策[J]. 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 2010,10(15) .

[2] 马立平.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油气储运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J].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07,3(20) .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油气储运;管道设计;问题;建议

到目前为止,油气储运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油气储运新线的建立,使得运输更加便利和快捷。对于由油气田输送到炼油厂的油气管道,这种复杂输油管网具有长距离、大口径、多分支的特点,因此对其而言高度线长与线距之比是一个重要指标。但是,油气管道的架设和采用大多是由市场自动的进行控制。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出于对油气储运管道的设计、运行和安全性的考虑,在干线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多绕点路之后再奔向市场,这比再另建支线更为经济合理。相对而言,天然气的储运工艺要比液体石油的输送更加复杂,且在输送的过程中往往会牵扯到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高压或者低温工艺,此外石油天然气具有更大的爆炸与泄漏危险,比液体石油的危险程度更高,我们应该提高对这种危险的认识程度。

1 油气储运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1.1 油气的挥发带来的影响

石油天然气储运过程中的损耗和一些化工原料在储运过程中会挥发出大量的油气。造成蒸发损耗。石油天然气运输造成的蒸发损耗是一个缓慢而持续过程。损耗的表现形式让人难以发现,另外又没有明确的指标要求约束。数量是十分惊人的。2005年,国对11个石油企业的测试结果表明,油气蒸发损耗数量约占原油产量的3%。若以总损耗率为3%估算。全世界每年散失于大气中的油气1.0x105t.,而2007年中国原油产量只有3.2x108t。石油气运输过程中散发到空气中的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浓度超过一定的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可发生爆炸。因此油气运输的损耗问题不能忽视。

1.2 部分油气管道输送理论与工艺不成熟

我国油气管道的输送理论与工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虽然含蜡高粘易凝原油的输送方式已经逐渐的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添加降凝剂的综合管输工艺的处理也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有部分管道可以进行常温下对油气进行输运。但是,我国对于油气输送理论尚缺乏深入的研究。针对我国自身的特点,各个油田的原油物性区别很大,因此原油的输送方式还是采用原始的加热输送工艺,此种工艺的能耗较高,燃料油的损耗约占管输总量的0.5%。尤其是对大型油气管网而言,我国的油气输送技术还较欠缺,油气管道的工艺设计并没有形成以工作站为中心、数据库为基础、各专业计算机配套使用的集成网络系统;并且在线路勘察方面,卫星定位和遥感技术仍然处在初步的应用阶段。我国在在管理大型天然气管网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方面还欠缺经验。虽然目前可以自行设计高水平的自动化监控系统,但是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仍需要从国外进口。

1.3 管耗损失的不确定性

油气储运系统的腐蚀问题在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管道输油的优点已经被我们认可。输油管道很大一部分都采用碳素钢无缝钢管、直缝电阻焊钢管和螺旋焊缝钢管。输油管道一般都是架空或埋入地下两种方式。可是不管采用那种方式,当金属管道和环境介质接触时,由于发生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管道表面会发生锈蚀。在油气储运系统这种现象是十分常见的。输送油气的金属管道在发生腐蚀后,管道的外形、色泽以及机械性能方面都将发生实质性变化,输送的油品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输油管道的使用寿命也会缩短,管道腐蚀严重会发生泄漏污染环境,严重的不能使用。管道被腐蚀后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因此,弄清管道腐蚀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油气储运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1.4 油气储运相关的安全问题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安全问题必须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其中,输送的油气主要成分是烃类碳氢化合物(具有易爆、易燃、易中毒、易聚集静电等特性),并且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油气的储运,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进行管道的输送,因此发生大型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可能性较高。如果发生这种严重的安全事故,将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必须要将油气储运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隐患排查清楚,并且还要制定全面细致的预防措施,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为油气储运创造一个安全环境。

2 关于我国油气储运方式的几点建议

2.1 加大油气回收工作的力度

在油气的运输过程中,油气蒸发损耗始终是存在着的。由于损耗形式表现的异常隐蔽,并且在运输途中,没有明确的指标来进行对比分析,因此管耗经常被计量误差所掩盖。就实际而言,油气蒸发的损耗数量是十分巨大的,而且散发到空气中的油气又是造成火灾的重大的隐患。因此对油气如何回收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采用了浸没式液下装车工艺后,油气在装运过程中的挥发损耗比以前的装车工艺下降了很多,虽然工艺得到改进,但每年还是会有大量的油气排入到大气当中。要想彻底解决这种的油气会发带来的大气污染,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油气节能措施。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开发新的措施来处理这些挥发性油气。

2.2 强化油气管道建设

在油气管道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前期工作的落实。效益最大化是前期工作索遵循的主要原则,要有合理的战略决策、选线以及参数设置。但是油气管道的架设是多是由市场来进行操控的,干线经常多绕一点路奔向市场。此外,还要避免高震级的活动断裂带、采空区、高难度河流等,综上考虑这些都需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比较。

2.3 抓好设备管理工作

要根据不同设备的自身属性,进行严格规范的维护程序设计,并且在操作之前做好危害性能分析,同时严格控制好操作时的风险。此外,还要将防静电处理工作落实到位,接地点要牢固,油气储运的设备都应该做好防静电接地。如果螺纹连接处的电阻值过大,则要充分的利用跨接使得整个的连接过程中的管线和设备的接地电阻值都符合规范的要求。

2.4 做好安全问题的保障工作

对油气储运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好最根本的工作我们要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针对管道设备的特性制定好维护规程,根据工艺流程的操作做好危害分析,制定好风险识别。其次做好防静电工作,油气储运系统中的所以设备都要做好防静电接地。同时做好防火工作。

3 结语

我国是一个油气资源不富足的国家,油气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所以我国在油气储运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根据国内油气储运系统中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国情的解决方法。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探索过程。

参考文献

[1]翟甲子,王晶磊,董祎.关于油气储运方式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8)

[2]贾文武.浅析油气储运方式的创新[J].河南化工,2010,27(20)

[3]黄建光.创新油气储运方式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9)

[4]梅云新.未来我国油气储运的科技问题[J].油气储运,2005,24(6)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从石油工业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要求出发,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石油工业也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石油工业人才已迫在眉睫。特别是榆林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所在的榆林市,作为重要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对油气储运人才的需要更加突出。在学院领导的努力下,我院的油气储运专业已被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为了加强油气储运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造就工程型人才,对油气储运专业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专业素质。但是,由于我院油气储运专业的发展相对榆林市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毕业学生不能达到目前油田企业的要求。因此,提高我院油气储运专业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这样的形势,本项目提出对油气储运专业课程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油气储运的课程编排中,《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是可以将储运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衔接的很好桥梁。目前该课程的授课方式有所不妥,使得这门课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www.133229.cOm因此,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条件下,应该配套一系列仿真课件,与教学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融入脑海。仿真课件可以使学生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从而更好地学习该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以便为将来的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加强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加以仿真课件的训练,再配合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结合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可以综合地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或继续深造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分析目前我院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体系、内容与实践课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作为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打不好,那么其它课就很难学习。据调查发现,学生很多都不太明白课程中一些具体的流态名词,以及抽象的流体损失问题,如果有了仿真课件,这些疑难问题就一目了然了。其次,我院储运专业的实验室设备中,有些由于厂家设计问题造成数据不准确,所以原本刚够学生分组实验的仪器数目,现在只能增加每小组的人数才可以维持正常开设实验课程。由于该课程中涉及的实验数目较多,也导致了场地的严重不足。再次,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课知识与生产实习相互渗透。而《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作为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与生产实习的相互渗透又甚为重要。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作用,针对我院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开设的现状,以及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情况,笔者提出几点改革建议,以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按照实用、新颖、精练的要求,着力进行教学内容的提炼与更新

课程建设旨在突破学科专业局限,又要照顾到专业需要,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在本课程中加入非牛顿流体部分的教学内容,形成课程的特色。

2.强调计算机在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应该在教学中加入一部分符合我院具体专业情况的仿真模拟课件的使用量,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课件相结合,更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样,不但顺应时代的发展,也节省了学生花在琢磨流型变化上的很多时间。鉴于课程自身的特点,对于各种工艺流程图的介绍,传统的板书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笔者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抽象、晦涩、枯燥的缺点,使学生从动态的画面中,比较轻松地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

3.有效组织实践环节至关重要

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均非常强的课程,因此有效组织实践环节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在工厂的实习,可以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厂中实际生产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尽快解决实验设备结论不准确的现象,使教学仪器百分之百地准确投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尽可能地将流体力学作为向外专业进行开放实验,让有兴趣的学生也能参与。

通过该项目制定的措施实施于油气储运专业教学中,使每届油气储运专业学生受益。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并能够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此举对学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效果的考核

前已述及,这门课程主要是油气储运学科的专业基础,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旨在为以后的专业课打好扎实的基础,树立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在考试方式上,更注重应用能力的测试,考察学生与社会的接轨程度。这样,考试题型多是一些发挥性的,让学生用“渔”的本领去为本门课程的学习画上休止符。

四、结语

总之,对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初步探索分析,可以促进教学观念的改变,按此目标授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可以促进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其仪器设备的更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从而实现“学有所用”,“教学相长”。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和长期艰巨的实践过程,专业教师任重而道远。只要不断努力和探索实践,就可以开拓出一条提高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更加富有成效的新途径,而且可以取得更好的教改成果。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范文8

关键词:油气储运 设施 安全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能源作为支撑,近几年来我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在近几年来日益减少,而能源需求量却与日俱增,这使得我国的能源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将油气能源充分利用,杜绝油气浪费现象显得至关重要。所以油气的存储设施安全深受人们关注,本文就对油气的储运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一、油气储运设施分类

1.天然气储存设施的分类

日常生活中专门用于储存天然气的设施发挥出的作用就是供气调峰。储气罐的作用就是实现供气调峰,其在罐中储存部分天然气。使其能够实现短时间的调峰。地下储气库或者其他各种LNG设施则能够实现长期调峰所谓的“调峰”是不能够储存的,需要对其电能或其他能源作特殊处理,使其能够适应用电或用能的变化,最终维持用户的用能。储存设施的选择需要根据调峰时间的长短来决定,天然气的储存方式有储气罐、地下储气库、LNG设施等几种。

2.石油储存设施的分类

石油的储存设施主要为油库,独立油库和企业附属油库则是其主要分类。从储油方式来说,石油的储存设施主要分为地面油库、隐藏油库、海上油库和山涧油库。

3.油气运输设施

油气运输的设施有很多种,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都是其经常采用的运输方式。但是我国通常采用的运输方式则为管道运输。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则是根据运输介质的不同来进行分类。油田、炼厂、港口或铁路转运站间原油则是靠原油管道为主要的运输方式,之所以选用其来作为输送方式是因为它具有管径大、运距长和分输点少的优势。油库和转运站的油品都是通过成品油管道来输送。因为其有输油品种多、批量多和分输点多的特点,输送多种油品只需要采用一条管道即可。天然气的输送方式只能选择管道运输,因为其运距长、管径大和压力高,并且能够形成大型供气管网系统。

二、确保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有效措施

1.加强油气储运管理力度

要保证油气储运设施安全,就必须从油气储运设施之前开始严格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执行油气储运的审查工作。在油气储运工程进行设计过程中,要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相关规定作为参照,不能偏离相关制度。对于政府安监部门来进行的审查工作要予以积极配合,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马上进行排除,切不可掉以轻心,努力提高油气管道工程的质量安全。同时不能减弱安全监控力度,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要确保万无一失,使它们能够同时施工和投入使用。对于完工项目要进行验收,其中包括建设项目安全、环保和职业卫生设施的验收工作。

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施工的质量对油气管道的运行安全尤为重要,所以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小心谨慎。管道运输过程中的装卸一定要非常细心,不能使用蛮力对其进行强制拆装。焊接质量要严格把控好,焊缝质量一定要达到标准的承压能力。管道的防腐工程质量切不可疏忽大意,要做好管道的防腐工作。在管道敷设过程中,管道防腐层破损和管道外壁机械极易受到损伤,所以工作人员要分外注意这一点。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保证处于强腐蚀区域的管道极易不会发生腐蚀泄漏现象,使得油气管道能够正常运行,不会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来进行工作,从而提高油气管道安全。

3.规范油气储运设施操作流程

我国油气管道数量和里程在近几年内有了明显增加。油气管网以相互交织的方式存在着。所以输油生产过程中就必须要科学严谨,生产过程中的一次误操作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它影响到不仅仅是一台泵和一个阀门的问题,甚至储油罐及上下游管道或泵站都会受其牵连,从而产生连锁反应,最终造成严重后果。规范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避免操作的失误,使操作流程更加规范化。所以对职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培养职工形成良好的安全操作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油气储运设施安全运行。

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原油和天然气作为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油气储运设施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油气储运设施对于整个能源产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国家产业而言,油气的安全能够保障社会经济良好运行,同时社会的和谐稳定也需要其发挥作用。所以对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要予以高度重视,在储运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运行,在储运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对于油气储运制度要进行完善,使其能够保证油气储运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钱建华.论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J].油气储运,2012,31(6)

[2] 张蓓.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J].化工管理,2013,(22)

[3] 李惠子,荆艳.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分析[J].化工管理,2014,(18)

油气储运工程论文范文9

[关键词]新北油田;勘探历程;油藏特征;勘探启示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092-01

近几年来,在胜利油田勘探目标日益复杂化的情况下,在垦东北坡开展精细地质研究,部署钻探的17VI探井有15口获得了工业油气流,有多口探井获得了高产油气流。2005年以来,垦东34、垦东341区块陆续投入开发,上报探明储量688.3×104t;探明天然气储量4.82×108m3;新增垦东481块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550×104t。随着新增探明储量被最终审查确认,新北油田正式诞生,标志着胜利油田经过40多年的勘探,新发现了第74个油气田。正确认识新油田的勘探与发现对今后的勘探开发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 勘探历程

胜利滩海地区的石油勘探开发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早期侦察勘探阶段(1985年前):该阶段以背斜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以区带侦察为目的,应用地质类比法及地质综合评价技术,借助二维地震及非地震物探资料,在垦东凸起等二级构造带展开区域侦察钻探,钻探发现了垦东1等含油气构造。区带预探阶段(1985~1992年):在垦东凸起主体部署的垦东12井在馆上段1090.4~1104.5m井段,泵抽日产油20.9t,发现了新滩油田,初步揭示了垦东凸起不同于陆上的孤岛、孤东油田,是以新近系为主力含油层系,主体、斜坡带具有不同油气分布规律的特点。整体评价阶段(1993-2000年):以地质建模和油气藏描述为主要技术手段,借助常规三维地震资料和地震资料目标处理及特殊处理,以垦东地区为主要勘探目标区,进一步分析新近系油气成藏条件及其富集高产的控制因素。深化勘探阶段:以隐蔽油气藏为勘探重点,加强新技术、新理论的应用,探索新类型,开展精细地质研究,部署钻探的17V]探井有15口获得了工业油气流,有多口探井获得了高产油气流。2006年随着新增探明储量被最终审查确认,新北油田正式诞生,标志着胜利油田经40多年的勘探,新发现了第74个油气田。胜利油田浅海勘探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 油田基本特征

2.1良好的油源及运移条件是新北油田形成的基础

垦东凸起四面被生油凹(洼)陷所包围,是各生油凹(洼)陷所生成油气的一个重要指向。根据垦东凸起原油与周边凹(洼)陷烃源岩地化特征对比结果,结合构造特征,桩东油气运聚系统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有利的油气运聚系统。来自桩东凹陷的油气,以馆陶组特别是馆下段砂体为主要通路,辅以馆陶组与其下地层间不整合面,由北东东和北西西向油源断层进行纵向沟通,自北向南形成垦东地区整体上以缓坡侧向运聚为主的成藏体系。

2.2走滑构造影响了新北油田油气的成藏

在垦东断裂带油气沿断层的运移是最常见的形式,断层是油气长距离运移的一种重要输导系统。垦东北坡油气集中分布于垦东4、垦东34等断鼻根部构造高带。断层落差大、活动期长、闭合幅度大的圈闭含油井段长、油气丰度高,近邻桩东凹陷油源区、断层活动强度大的垦东34断鼻为多层系含油。

2.3储、盖层组合条件控制了新北油田油气的富集

垦东北部新近系的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为河流相沉积,主要含油层段为馆上段的Ⅳ、V砂组,砂岩含量为14%-28%,油层厚度4-10m,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具有很好的物性;同时涫上段储盖组合配置有利,砂泥互层,Ⅳ、V砂组上下泥岩沉积较稳定,区域广泛分布,厚度较大,可以作为良好的盖层。北部斜坡带垦东4断鼻油层集中分布于馆上Ⅳ砂组顶部薄层砂体中,横向分布非常稳定,其上是非常稳定分布的Ⅲ砂组泥岩盖层。

3 勘探认识及启示

十几年来,胜利滩海地区之所以能年均新增探明2000×104t,得益于“勘探理论为指导、先进技术为支持、经济高效为原则、综合研究是基础”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理念,并且以新近系为重点,发展和形成了针对性的描述系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促成了新北油田的发现。

3.1勘探理论为指导

胜利油区陆上几十年及海上勘探实践证实以及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勘探应自始至终以复式油气成藏理论和隐蔽油气藏理论为指导下,遵循科学的勘探程序,突破了原来以构造油藏为主的勘探思路,形成了构造背景上岩性变化控制成藏的新认识。从其地质条件特殊性出发,在不断深化、探索中总结经验,去开拓油气勘探新领域。实践证明,遵循这个规律可以取得良好的勘探效果,加快油气勘探进程。

3.2先进技术为支持

垦东新近系河流相沉积,储层横向变化快,砂体不连通,勘探风险大,因此必须强化地质综合研究,充分应用高新技术,把新技术、新方法始终贯彻到勘探过程的始终。在勘探过程中,以河流相储层的时空演化为背景,以岩性等隐蔽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为基础,研究储层沉积相、微相展布和物性变化的内在规律,构筑油气藏正演模型,建立储层的地震响应模式;探索并形成有效的储层地震识别及定量描述技术系列及方法,推动浅层隐蔽油气藏勘探向前发展。

3.3经济高效为原则

在勘探过程中应不断应用、完善适合于海上试油(测试)新技术,加速油气勘探进程。海上试油作业不同于陆地,既要针对不同储层的地质特征,保证地质资料齐全、准确,又要考虑成本及安全环保要求高和受海况影响大的特点。在海上探井试油中逐步应用、完善了从压井、射孔、地层测试、排液求产、油气计量、封闭油气层到完井配套的试油新工艺、新技术,并全面推广、应用以地层测试技术为核心的海上配套试油工艺技术,海上试油比陆地上缩短了近4倍的时间,达到防止油层受二次污染的影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4综合研究是基础

胜利滩海地区的勘探始终坚持深入扎实的综合地质研究,勘探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资料条件,采用不同的综合研究手段,按照选带、控层、逐层深入的原则逐步展开,有效的缩短了勘探开发进程。扎实、深入、可靠的综合地质研究为勘探目标的选择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北油田之所以能取得好的勘探效益,是因为其勘探以复式成藏理论为指导,在对油气分布规律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在地质规律的指导下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精细描述和预测油气藏、指导勘探开发的结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