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集锦9篇

时间:2022-08-14 10:26:09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范文1

关键词:灾后重建;旅游文化;纪念品开发

在我国少数民族藏羌聚居地,四川省阿坝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巨大的空间。追述历史,藏羌民族在千百年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特有文字、语言、宗教、习俗等民族文化。这些悠久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后人继承和发扬。经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阿坝地区为了尽快恢复灾后重建,提升旅游形象,开展了用地震遗址旅游文化与纪念品设计开发应用来完成阿坝地区灾后重建,用地震遗址来带动旅游经济,提升旅游业发展空间,在原来的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益于新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组成员通过对阿坝地区各地羌寨受灾情况多次实地考察,明确阿坝地区羌寨的旅游文化新模式可从纪念品导入,课题组一致认为纪念品设计与开发,可从阿坝地区羌寨地震前当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戏文故事等为题材,进行陶艺、浮雕、工艺品以及新材料的制作,及手工制作或小规模生产来自筹自建,投入到震后重建家园的活动中,并结合阿坝地区地震遗址旅游的开发,进行纪念品设计、生产、销售,拉动羌寨灾区经济增长,刺激羌寨旅游消费,促进羌寨经济发展,保障灾区基本生活,解决羌寨灾区就业状况,恢复重建家园的目标。“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各地羌寨地震遗址应保存一部分,地震遗址对灾区尽量做到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挖掘其地震后的遗址内涵。

一、灾后重建新思维

1.汶川大地震后部分地震遗址要保存好,不改变其本来面貌,使其得到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作用。2.汶川大地震后地震遗址旅游文化与纪念品设计应用,能承载日益增长的旅游者观看的数量,满足旅游者越来越多样化的视觉需求,并能保持对未来旅游者的强大吸引力。3.汶川大地震后地震遗址旅游文化与纪念品设计开发,能够满足羌寨灾区长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需要。4.汶川大地震后地震遗址与纪念品设计展现,能为旅游者亲临其感,展现出汶川精神、四川精神、中国精神,真正展示出“在大灾大难面前,英雄的中国人民是难不倒”的精神实质。

二、灾后重建新路径

1.让羌寨人民参与地震遗址保存规划中来,让地震遗址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与灾区羌族人民共同促进、共同繁荣、持续发展。2.让羌寨人民参与地震遗址旅游业与纪念品设计的规划与开发,在地震遗址旅游与纪念品设计开发规划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羌民的利益,以谋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3.让羌寨人民成为地震遗址的保护主体,保护好地震遗址,让更多的人来参观感受大地震的前沿,无疑是对纪念品开发客观上起到促销的作用,所以保护好地震遗址是推动灾区经济的重要决策。三、灾后重建新内涵1.地震遗址的保护与纪念品开发,是羌寨灾区旅游业发展新的趋势。2.地震遗址的旅游开发与纪念品设计应用,是羌寨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3.地震遗址的纪念品开发设计应用,是羌寨灾区指导旅游业发展的新观念。4.地震遗址的纪念品开发,是见证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伟大,以及中国人民大爱无疆的精神内涵。5.地震遗址的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是羌寨灾区精神价值的再现。6.地震遗址的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是羌寨灾区文化价值的传播。7.地震遗址的纪念品的营销与策划,是羌寨灾区经济活力的复苏。本课题研究,以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为实证,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在对其调研的基础上理性分析,通过对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旅游提升与纪念品开发的内涵的分析,明确了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旅游提升与纪念品开发的发展方向、途径与目的,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对应的建设性意见。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离不开旅游文化提升的支撑,先进文化旅游建设是有效推进羌族地区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先进文化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前提和文化基础。构建羌寨受灾地区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与成都周边生产企业联合,并通过媒体、特别是网络进行宣传,促进灾区经济发展——以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为案例。在理县桃坪羌寨开设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拉开全寨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建设的序幕。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面积可为50-100平方米,主要销售包括食品、用品、工艺品三大类的数百种以羌族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当游客来到这里旅游时,不仅可以感受到桃坪羌寨的美景及羌民农家小院休闲娱乐,还可以逛逛新建成的桃坪羌寨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尽情挑选各种特色纪念品。在欣赏完羌民农家美景之后,到这里来选购一些特色工艺纪念品带回家也不失为一件美事,带给旅游者别样的意境。近年来,阿坝地区各地羌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四川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不断开发与指导,将羌绣、羌笛、羌鼓等富有当地羌族特色的少数民族生活用品,开发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工艺品,为羌民增加了经济收入。综上所述,阿坝地区各地羌寨旅游文化提升与纪念品开发的继承发展不仅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宏观调控,而且更要靠当地的羌民共同携手治理,实现“羌民自治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共治”方式,真正推进羌寨旅游文化的发展。羌族传统旅游文化,要继承也要创新,只有通过羌民的文化“重构”来实现羌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从而建立与市场经济及现代少数民族相适应的羌族文化的价值体系。实践证明,政府在保护羌族文化和地震遗址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政府可以通过立法保护羌族传统文化和地震遗址,并实施规划羌族旅游开发范围、规模、形式、容量等,做到适度发展,避免旅游开发对羌寨带来新的破坏。保护好地震遗址的旅游资源,协调好政府与羌民的利益关系,发挥羌民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意识,促进羌寨旅游文化及纪念品开发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平.都江堰市震后旅游业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青理东.思想政治教育与灾区社会稳定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3]谭越.四川地震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范文2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的大地震,许多房屋都倒塌了,人们都被埋在了废墟下面。特别是很多学校,师生们还来不及逃离,就被埋在了那大块大块的混凝土下。共同阅读纪念汶川大地震演讲稿三分钟,请您阅读!

纪念汶川大地震演讲稿1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在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发生了7,0级的大地震。地震中一个个揪心的场面牵动着我们的心,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撩拨着我们的情。但是,只有那一幕最让我触目惊心!

一块肮脏不堪的木块上躺着一位妇女,她的秀发已经沾满了石灰和血迹,嘴角还隐约有些血痕,原本清瘦的脸已经变的苍白无比上半身还在隐隐抽蓄,无数血色的花在她的身上绽放。而她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那孩子的脸已经血肉模糊,让人看了忍不住感叹——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就成了这副模样!检查后,医生称:母亲还有心跳,而孩子却不幸走了。看到这里,心里涌出一股担心。这位母亲醒来以后一定会很难过吧!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而且,明明自己那么竭力的却保护他,可是,最后,死神还是把他抢走了。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这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这真是一位值得让人尊敬的母亲!可是,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父母不也是这般为我们着想吗?可是我们的尊敬在哪里?所以,我决定以后一定要收敛脾气,争做父母心中的乖孩子。

纪念汶川大地震演讲稿2最近我国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天灾,它夺去了成千上万祖国同胞的生命;使不计其数的亲人分离;使劳动人民失去了开创未来的“田地”;使学生失去了同学和朋友以及那求知的校园!它使城市变成了废墟,使风景区变成了荒地——

“天灾无情,人有情。”中华人民是团结的,中华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让我在救一个吧!”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营救人员所说出的话。当时正是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天下着该死的暴雨,地正发生着该死的余震。然而这位普普通通的营救人员却置生死于不顾,毅然决然的去救与自己素不相识的人。像他这样有爱心及团结精神的人还有千千万万个,他们也都去参与了营救!

“坚强”虽然只有屈屈二字,但字里行间中无不显示出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

地震以过去十几天,专家们已没了希望。然而奇迹却像天灾一样离奇,救援队居然从废墟中救出了一位老人和一只狗!不管老人是怎么挺下来的,这都足以证明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团结,坚强,爱心。”中国人民是团结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中国加油!四川加油!汶川加油!

纪念汶川大地震演讲稿3汶川这个名字大家还都熟悉吧!对,就是去年的今天—2008年5月12日发生啦令世界唯以震惊的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就是在这次地震中体现啦中国的富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精神—坚强不屈的精神!在这次地震中,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在那次地震中我最记得的一个感人的事情: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半的小林浩没有惊慌的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处受伤。爬出废墟后,由于通讯的中断,小林浩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联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岁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镇滞留了两天,2008年5月14日,他们三人同其他乡亲一道,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镇,转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来到成都与堂哥汇合。2008年5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这里安置了所有来自灾区的孤儿。小林浩到成都市儿童医院做了身体检查,还好并无大碍,只是一些皮外伤。2008年5月20日,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地方电视台播出了《九岁救灾小英雄林浩》的专题采访报导,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龄的成熟与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

汶川,这个名字将用永流传,这个事件我们会永远的记在心上,“逝者安息,生者奋斗!汶川将永存,汶川精神不朽,汶川抗震的精神,将用永流传,地震灾害我们会永远的记在心上,“逝者安息,生者奋斗!

纪念汶川大地震演讲稿4人们都说,美丽的风景是杨柳依依溪水潺潺,是桃红柳绿蜂蝶跳舞,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是小桥流水绿草如茵,是崇山峻岭名山大川,是早晨彩霞傍晚落日,是瀑布飞流青松翠柏,是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是海市蜃楼沙漠奇观……

可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却是人心的勇敢善良、救人急难和奋不顾身的伟大精神!那光彩夺目、动人心弦的一幕幕景象,总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在我的心底里。

谁能忘怀啊!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大地震。刹那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地动山摇,无数间房子在摇晃倒塌,无数条生命顷刻间阴阳两隔。世界的末日倏然降临到汶川人头上。

我眼前老是晃动着幼儿园教师杜正香的身影。她不过是一个代课教师,可是面对即将倒塌的大楼,面对死亡的危险,她并没有逃避,一次次地从死亡的阴影中抱出一个个吓呆了的孩子。她肯定清楚地知道,教学楼顷刻间会轰然倒塌,可是她还是冲进了教室里,因为那里还有没有出来的孩子。在她的心里,孩子的生命远远超出了她自己的生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谬论在此时此刻是多么的荒谬和无稽。

杜正香永远地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她的丈夫和孩子,离开了那些活着的学生。撬开沉重的水泥大梁,人们惊现杜老师的怀里还护着几个孩子。壮烈的阴魂护卫着几个幼小的魂灵去了天国,留给人们几缕慰藉,因为年幼的孩子还有着老师的照顾。我不相信迷信,但是却坚信杜老师一定活着,她和死去的孩子们过得很幸福。

一方有难,八方支持。汶川是全国人民的汶川,汶川的苦难是全国人民的苦难。汶川的事情就是全国人民的事情。

地震的硝烟还没有散去,震后的房子、山峦还在晃动,全国人民就掀起了紧急救助的热潮。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火车在疾驶,汽车在奔波,飞机在翱翔。解放军战士、工人、农民、学生和干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火速奔赴汶川。在最短的时间里,在废墟下抢救出一个个兄弟姐妹。试问,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有我们中华民族那样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这一幕救人急难的壮烈场面,永远留在我的心底里。

纪念汶川大地震演讲稿5还记得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给那些人民带来的损失很大,那些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有的人的房子倒了,就像垃圾堆里的垃圾,有的人的亲人死了,还有的人睡在马路上,那时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压在了倒掉的房子底下,血流了一大堆。我从电视上看见那里几乎没有房子,只有帐篷,而且,我还数不清楚有多少顶帐篷呢!

我听俞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母亲在救援人员来救的时候已经死了,但是她肚子下面的宝宝没有死,宝宝用毛毯裹着,毛毯上有一个手机,拿手机上打着几个字:妈妈永远爱你!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范文3

在这三年之后的重逢里,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

媒体的宠儿,北川中学的学生郑海洋,全国知名人物,在灾难后成为了汶川精神的代名词。坚强、执着、阳光……对这个因地震而失去双腿的男孩,媒体毫不吝惜溢美之辞。他成为震后重建过程中树立的无数典型中最突出的一个。但当人问起他对今后的计划时,他回答:“上某某体育学院”,再问为什么,他干脆地回答:“因为学校的某某书记对我最好了,老来看我,她答应让我上她们大学。”从他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来看,好像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现在,郑海洋也许正忙着出席各省市的好心人、慈善家和爱心团体组织的慰问演出,忙着向镜头展现他最阳光的笑容。那时候电视机前的人们可以热泪盈眶:真好啊,你看,汶川的人还有重建生活的勇气和希望,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正是这些好心人们,三年前在博大的同情心的驱使下,踏上了汶川的土地。也正是这些好心人们,三年后在博大的同情心和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又一次踏上了汶川的土地。仅以北川中学为例,作为一所震后不久就复课的中学,现在平均一周就要接待一到两批远方的来客。这不禁使人怀疑:北川中学是震后不久就复课的,还是直至今日都没有正式复课?从郑海洋的身上我们已经看到北川中学——不能说所有人,但至少是一批人——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消极避退的精神状态,而这种精神状态恰恰就来源于好心人们过于泛滥的无私的帮助,这些持续三年并且愈演愈烈的的帮助为他们的逃避现实提供了理由。这就表明,汶川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仍只是一个趋势。但在北川中学这个微缩的窗口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个变化已经在某些人身上凸显。

汶川变散了。这就像一个久病的人,刚开始时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要吃很多药,勤加锻炼,争取快速恢复机体的功能。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病有了起色,医生却仍不减药量,人就慢慢松懈了,对药物的依赖增强,也不经常锻炼了。久而久之,急性病变成慢性病,虽不危及生命,却给生活带来不便。这时有经验的医生往往会直接断药,人无药可依赖,刺激自身的免疫系统,往往反而好得快。

汶川变散了。在刚震后形势严峻时汶川人众志成城,巨大的悲痛和求生的意念汇成一股强大的内驱力,鞭策着人们去救援伤者、建设家园。当好心人们、慈善家们和爱心团体们反应过来,积极捐款捐物的时候,这股强大的外力的的确确推动了汶川建设的发展。但现在,三年后,我们看到汶川的一切都将步入正轨的时候,这股外力仍没有消失,而是由推力变成了阻力,它强烈地干扰了汶川人建设家园的内驱力。从郑海洋身上我们就能看到,这个外力使得汶川人把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多少遭到了削弱。众志成城地朝一个方向使劲的汶川不见了,出现了一个不屈不挠的精神文明典型汶川,出现了一个研究灾后心理阴影的心理学家们的实验室汶川,出现了一个好心人们展现自己博爱精神的舞台汶川,出现了一个带着阳光般的微笑接待慈善家和爱心团体的招待所汶川。这里成了一个倾倒爱心的垃圾场。一些人千里迢迢走到这来,做忧虑状、做沉痛状、做饱含热泪同情状,于是捐款捐物慰问演出,当然看到“汶川很好”,做感动状、做放心状、做长舒一口气状,点着头,微微笑着,背着手踱着步子,回家去了,感到又对祖国和人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不是被言论的潮流所裹挟,被所谓的“爱心”蒙蔽了双眼,就是以救灾为噱头,其实别有用心。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范文4

一年的时间,也许你会忘记曾经学过的知识;一年的时间,也许你会遗忘以往做过的事情;一年的时间,也许你会忘记往事的苦乐。但是,你我都不会忘记一年前的汶川大地震。 你可曾记得,灾后数周,汶川人民很快就从悲伤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重建家园。在灾区,你不会感受到悲伤的氛围,相反你会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灾区,你不会看到遍地废墟,死气沉沉,相反你会看到一座座房屋高楼拔地而起,如春雨过后的小草从土地中钻出嫩芽;在灾区,你不会看到医护和建筑等人员的短缺,反而你会看到百万志愿者在各个岗位无私地为汶川灾后重建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灾后的汶川,如涅磐重生,将它的第二次美丽而富有生机的生命展现给世人!

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年里,汶川人民经历的太多太多,从失去亲人的悲伤到充满希望地迎接未来;从平静的生活到房倒屋塌,家破人亡。他们经历的变故太大了,也太快了,仿佛就在梦醒之间。汶川人民的噩梦早已过去,那么就用美梦迎接今后的美好生活。这一年,我们中华各族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各路志愿者和战士齐聚汶川,帮助灾民重建家园。这一年,中央财政投入巨资重建汶川,各地方对汶川灾区进行对口支援。我想,几年之后,一个个崭新的城市必将在蜀地焕发着它们的光彩!

一年了,我们不该忘记在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人们。我没有忘记在地震中,因劳累过度而死的战士武文斌;我没有忘记在地震中,张米亚老师遇难前用双臂护住两名幸存的孩子;我没有忘记在地震中,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护住襁褓中的婴儿……这些人我们不该忘记,我们要把他们永远地记在心里!这些人我们应该悼念,我们要把心中对他们的敬佩与感激传达给他们。这些人我们应该祭奠,衷心希望他们在天之灵能够得以安息,都能在天堂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保佑亲人,保佑汶川,保佑中国!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地震中失去左腿的芭蕾舞小女孩李月,在残奥会的开幕式上,她面对世界重新起舞,感动整个世界。汶川就犹如一个身有残疾的,虽遭受重创,但却能焕发出它超自然的活力,依然能把它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世界。等到汶川重建完成后,再次登上世界舞台展现其独特魅力时,必将轰动全球。

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生的我,也只有作此文章来祭奠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愿逝者安息,生者更努力!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范文5

2009年1月,为了调查羌族山寨的受害状况,我到了号称“云朵上的村庄”的汶川县映秀镇萝卜寨。这次地震摧毁了这个羌族村寨全村的房屋,有数十位村民遇难。笔者在调查时,问到一个小学生地震时的反应,他说:“地震时我正在操场上玩耍,因为突然刮了大风,而且有轰隆隆的响声,像打雷一样。我吓得撒腿就往教室里跑,后来老师叫住了我。”

听到这个孩子的回答,我当时惊呆了。地震时,他本来在安全的地方,却往最危险的地方去。是什么导致他采取这种近似于自杀的行动?

谈话在继续。“你爸爸、妈妈、老人和你说过地震的事情吗?”“没有。”“在学校,老师和你们说过吗?”“没有?”“下次如果发生地震,你知道该怎么办吗?”“……(沉默半响)听老师的。”

听老师的,可是万一遇到个像范跑跑那样的老师,又该怎么办?

家里人没说过,老师也没说过,孩子当然没有防震的知识。刮大风、打雷倒都是常常遇见的,难怪孩子会往屋里跑。

是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吗?

翻开地方志和历史资料,可知茂县汶川一带发生的地震,在二十世纪就有九次之多,特别是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和1976年的松潘平武大地震,震级都达到七级以上。县志中是有记录的,但是乡村学校的小学生,去翻看县志的几率能有多大呢?

一个简单的结论是,有记录,但是没有记忆。

如何记忆和记忆什么

说到地震记录,我们不妨从唐山地震谈起。在那个时代,灾害记录是和政治紧密相连的事情。在唐山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的消息没有介绍这场灾难造成的破坏程度、伤亡人数和影响范围,只有概括性的陈述:“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并波及到天津市、北京市,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很大损失,尤其是唐山市遭到的破坏和损失极其严重。”报道的重点放在人与灾难作斗争上。受灾的状况,直到三年之后的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上才首次披露:死亡二十四万多人。

当时对地震的介绍,绝少提及灾害的损失。震区各级干部向记者介绍情况时,通常使用的语言有:“一次地震就是一次共产主义教育!”,“我们以大批判开路,狠批阶级斗争熄灭论、惟生产力论和物质基础论,促进了抗震救灾”,“感谢,感谢,让咱们唐山人民吃上了‘友谊米’,喝上了‘感情水’,穿上了‘风格衣”’。

由于这种报道和叙述的重点不是“灾害”,而是“救灾”,我们很难通过这些记录得到有关地震发生时的受害状况,也无法全方位地了解人们对地震反应的信息,因而也就无法总结经验教训供后人借鉴。

汶川大地震后,“灾害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观念被彻底改变。媒体全方位的及时报道,使全世界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灾区的情况,对抗震救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和唐山地震时代不同,有关汶川地震的报道,充满了感人的故事和令人心碎的记录。这些报道对于打动读者的心灵,唤起同情,扩大支援的规模,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这种文章的寿命通常是不长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伤和激情肯定会慢慢弱化以致消散。2008年夏天的成都,书店里用专柜出售大量关于汶川地震和抗震救灾的书籍杂志。但是,时隔一年的今天,恐怕很少再有人去购买和阅读这些书了。

看看日本是怎么记忆地震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记录和记忆呢?我们来看看日本。为了把1995年1月发生的阪神大地震的教训传诸后世,当年lO月,日本兵库县开始了大规模的震灾资料的调查,先后共收集了当时使用过的传单、张贴物、笔记、照片、在避难所使用的实物等第一手资料十六万件。2002年4月建成的地震纪念馆公开展示了这些资料。这个纪念馆里收集了上千名受灾者的体验录像,参观者可以在这里观看受灾者讲述的震灾体验。馆里还收集了世界各地关于地震研究的资料,供研究者免费使用。此外调查人员对受灾者的跟踪调查持续了十年,将访谈记录结集出版。

仅仅有资料和数据还不够,在阪神大地震灾区,各处都有殉难者的纪念碑,据现在的不完全统计就有二百三十六处。这些纪念碑遍及学校、社区、工厂、车站等公共空间,时刻提醒着人们别忘记那悲惨的一页。每年1月17目的地震纪念日,市民团体还组织步行祭拜纪念碑的活动。殉难者的亲人朋友一起行进,共同缅怀逝去的亲人,互相安慰破碎的心灵。

这些纪念物和定期举行的活动,缓解了受灾者的精神创伤。也使整个社会不断地被唤起对灾害的记忆,避免随着时间的流逝,灾害的记忆被“风化”、被遗忘。

灾害的“文化化”

无论人类文明多么进步,我们终究无法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近几十年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和地质滑坡等,大多是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但从反面说,灾害往往成为人类进步的推动器。日本学者藏持不三提出了灾害的“文化化”的视角。黑死病夺去了欧洲近三亿人的性命,但在和黑死病对抗的过程中,人类发明了检疫制度,确立了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焚烧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公共垃圾箱的设置,公共浴场的建立等公共卫生的种种规范,防疫医学的概念也由此产生。

这次汶川地震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地震后,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种种变化,人与人互助意识的提高,民间志愿者空前活跃。地方对口援建产生的对国家认同的直接体验,重建时对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防震标准的提高等,都是通过在同灾害抗争的过程中社会进步的标志。灾害给我们带来的不单纯是悲伤和牺牲,它同时意味着变革和创造。

为了忘却的记忆

2008年8月,在书店震灾书籍专柜上,笔者发现了两本和汶川无关却和地震有关的书,一本叫《唐山大地震亲历记》,和汶川地震书籍的“感动、震撼”的基调相比,它的笔触则显得冷静、平淡。唐山、天津、北京的六十一位地震亲历者讲述了自己受灾、获救的经过和自己后来的生活经历。淡淡的哀愁、深沉的思考是贯穿全书的脉络,救灾和感恩不再是地震记忆的惟一视角,人们开始深入思考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应和背后的政治、文化因素,地震对个人人生的影响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等深层次问题。

另一本是钱钢的《唐山大地震》,这本书可以说是惟一能称得上全方位记录唐山大地震的作品。钱钢把大量个人的体验和科学的统计结合起来把唐山地震的全貌展现了出来。作者没有把“唐山大地震”仅仅作为一个特殊的突发事件来处理,而是把地震作为人类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层面来讨论当时的唐山和中国。它不但有铭记死亡、警示社会为今后的防灾减灾提供借鉴的作用。而且会促进有关地震的社会记忆的积累,提高整个社会传承的持续性,防止灾害记忆的风化和消失。

我们期待像《唐山大地震》那样的有关汶川地震的真正记录早日出现,惟有如此,“不要忘记过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汶川地震才会成为我们社会的共同记忆。

一位西方哲人曾说:没有一个农人会因贪恋田园风景而放弃耕作,也没有一个牧人会因观赏落日的绚烂而忘记回家。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受灾者会永远沉迷在悲哀和感动中忘记日常的生活。“日常”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把一切拉回到原来的轨道。在灾区,地震的痕迹将一点一点消失,时间会让一切记忆模糊,但是,下面的新闻再一次让我们警醒。

1998年3月26日夜,日本神户市中央区第七临时住宅所,一位六十七岁的老人孤身一人死去。至此,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以来三年,这种“孤独死”的人数达到二百人。

2009年4月20日,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于凌晨两点左右,在家中自缢身亡。据说,这是汶川地震后自杀的第三位干部。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范文6

今天,没有人提醒的话,相当多的人可能已经不会想起9年前的地震。过更好的生活,甚至忘记地震曾经发生过,这也许是最好的纪念地震的方式。但是,下午2点28分准时响起的警报会提醒人们那个时刻的存在。

2008年5月12日的下午2点28分,我正上身,和朋友们在QQ群里争吵。房子突然抖动起来,我还以为是邻居装修动作过大,想跑到阳台上去吆喝几声。我走到客厅,意识到可能是地震,就穿着拖鞋夺路而逃了。接下来的日子,我是作为一位编辑而存在,每天看着记者从前线拍回来的照片和他们写下的文字,有时候还焦躁地怪罪他们写得不够好,却很少考虑到他们身在危险之中。

余震不断,但没有对我造成什么困扰,除了第一个晚上很怂地穿着运动鞋睡觉外,我一切作息正常。事实上,我第一次认识到地震影响到我,是在5月19日。那天是地震后的“头七”,我在街上闲逛,和往常一样,成都人仍然悠闲地走在街道上。下午2点28分,警报响起,车流在一瞬间自动停止了,所有的司机都鸣起了喇叭,路上的行人很多也都停了下来。

那个时候,很多同事在报社,看着电视的画面,流下了眼泪。在大街上的我,突然感受到时间这一神秘体的存在。警报和喇叭声刺穿了时间,并把它凝固下来。我的泪水也莫名其妙地流了下来,并且相信,自己属于这个城市的一员,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自己都不会离开。在那个时刻,你能感受到一个共同体的存在,那些鸣笛的司机,和突然停下来的路人,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能感知到彼此的存在。

这是我在地震期间印象最深的时刻。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虽然我也连续上了二十多天夜班,但却从来没有去过抗震前线。甚至在整个地震的报道结束后,我也没有去灾区现场看看的念头。我看过很多照片,读过记者写下的大量文字,在处理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很少诉诸情感。

我的情感,在5月19日的大街上已经完成了升华。同事们和我一样,也在某一个属于自己的瞬间深刻理解了地震。到7月份的时候,一次开会讨论奥运会报道方案,发生了7级余震,大家都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没有任何反应,甚至没有一个人站起来。

地震好几年后,我才去了都江堰、映秀、汶川,这些在报纸上曾经用大号字体标示出来的地名。我是抱着旅游的心态而不是抱着凭吊遗迹的想法去的。有一次去汶川的路上,我们停下来找厕所,路边一户人家女主人热情帮助我们,她引导我们进入她家的二层楼房。我无心地问了一句:“这是灾后重建新修的房子吧?真不错”。那位阿姨说:“房子再好有什么用?人不在了。”她的儿子、儿媳、孙子,都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

我们这些人与这位阿姨有着很深的隔阂。我们对地震的观察和感受,都是肤浅的,我们甚至没有勇气面对她的苦难。在成都的人,与那些真正灾区的人相比,是多么幸运,我们流下的眼泪,甚至都有点伪善。我们并不能真正为灾区做什么。我曾经认为,捐钱捐物,努力干好自己的份内工作,就算是对灾区的贡献了。但是,当你面对这些真正痛苦的灵魂时,你才知道有多无能为力。

从成都出发一路向西到汶川,现在已经是全程高速,都江堰、汶川县城都很难再发现地震造成的破坏,一切都很新、很现代,但是只有当地那些真正受过地震伤害的人,才知道内心的重建,是灾后重建中最难的。

央视《见证》节目最近在播一个纪录片,叫《汶川的孩子》。摄制组跟踪拍摄了一个汶川萝卜寨家庭,记录了两个孩子的成长,他们在地震时只有八九岁,现在已经是18岁的大小伙子了。很多汶川的孩子,在震后被接到了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读过几个月的时光,等汶川的学校建成,他们又从大城市回到家乡。从这些孩子身上,你能感受到的更多是短暂的大都市生活对他们的影响。

他们向往外部世界,但是学习成绩糟糕,最终仍然只能向别处的农村青年一样,到外地打工。或许是剪辑的缘故,整个纪录片中,除了画外音,你听不到“地震”这个词儿。这些“汶川的孩子”,他们有些小伙伴永远离开了他们,但是能活下来的他们,只能孤独地长大。他们很少提到“地震”,反而让人感到地震对他们的影响。

我去过萝卜寨。那里的樱桃好吃,是成都人在5月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萝卜寨的老寨,被作为一个“地震景点”而保存下来,游客在那里慢慢散步,感受不到悲伤。政府为当地居民另外开辟一片平地,新修了住宅。现在的萝卜寨很好,肯定比地震前还要好,活着的人也很开心,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只是有些时候,人们会想起地震中失去的亲人、朋友。

地震把世界一分为二,有些人就再也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中了。地震也把时间一分为二,地震前和地震后。有一位很多年没见的朋友,前两天终于约到一起喝咖啡。我们为是10年没见还是9年没见争论起来,我断定是九年多了。“我们上次见面,还是在地震前。”对我们来说,地震的意义也许就仅在于此了: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分水岭。它是时间留下的一道深刻的伤口,它可能会愈合,但疤痕永远都不会消失。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范文7

公路旁特意保留下来的一些断裂的桥梁、倒塌的房屋,仍能让人感受到那场巨大灾难的惨烈――仅阿坝州就有20278人在地震中遇难。地震中从山上砸落在公路旁的一块巨石成了天然的纪念碑――上面写着“5・12震中映秀”。

怀念,是一种承担苦难的力量

哭声与哽咽汇成一条悲伤的河,在地震灾区的每座废墟上、每个人的心里流淌。一路走过北川、汶川、青川,走过所有的地震灾区,那袅绕于断壁残垣之上的香火,以及泪雨滂沱的惨淡面容,让我们心碎,但他们擦干眼泪走向废墟外新生活时的那份坚定,又让我们久久感动。

怀念使人坚强,更给生者以承担的力量。几千年来,正是由于这份对于苦难的沉默坚韧和气吞山河的承担,我们民族才历经劫难而生生不息。

4月1日,是北川县城第三次解禁的第一天,在飘飞的细雨和瑟瑟的寒意中,脸庞憔悴、双眼红肿的朱秀华独自给遇难丈夫烧纸。她曾经有一个非常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非常能干,在县城搞装修,每月能挣三千块钱,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丈夫也非常体贴,从不让她干粗活、脏活、累活。她感觉自己像一只幸福的小鸟,丈夫的胸膛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港湾。

但“5・12”大地震摧毁了这一切,丈夫被永远埋在县城农贸市场的废墟下。

全家五口人的生活重担,现在全压在她一个人的肩上:伺候多病的公公婆婆。照顾读初中和小学的两个儿子,白天还得到建筑工地上干男人干的体力活。日子过得甚是艰难。

在县城废墟警戒线外。面对农贸市场,她找了一块小小的空地,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两个圈,写上遇难丈夫和父亲的名字。这是当地的风俗,因为遇难人多,烧的纸钱不写上亲人的名字,他们收不到。

“你一路走好!你不要担心,再苦再难,我们也会好好活下去。”临走时,她对废墟下面的丈夫说。

清明的微风,带着忧伤的哀鸣,吹过灾区的断壁残垣:清明的细雨,裹着心酸的哽咽,洒满灾区的大街小巷:清明的泪水,相拥着悲情的风雨,在灾区人们的心头流淌。

悲情直抵人的内心深处,它是对逝者的哀悼,但绝不是来自生者的怯懦。

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一时间灾区人民无家可归,灾情就是命令,为支援灾区救灾,加紧向灾区运送帐篷、淡水等救灾物资,某铁路货运站对6列运送救灾物资的货运火车进行编组调度,决定将这6列火车编成2组,每组3列,且甲、乙两列火车不在同一小组,如果甲所在小组的3列火车先开出,那么这6列火车先后不同的发车顺序有(

)种,

A 36 B 108 C 216 D 432

2 地震毁灭了映秀,开始重建后,映秀人决定开发地震旅游,以此走上重振经济之路,一家旅行社计划开发A,B两类地震旅游产品,A类每条旅游线路的利润是0.8万元,B类每条旅游线路的利润是0.5万元,且A类线路不能少于5条,B类线路不能少于8条,两类线路的和不能超过20条,则该旅行社能从这两类旅游产品中获取的最大利润是(

)万元,

A 8 B 11 5 C 13 6 D 16

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震级达到了里氏8.0级:里氏地震规模是1935年由两位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克特和古腾堡共同制定的,它同震源中心释放的能量(热能和动能)大小有关,当地震发生时。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的能量E=104.8*10f1.5m焦耳,其中M为地震震级,如果里氏6.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颗广岛原子弹,那么汶川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颗广岛原子弹,

4 在众多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中,面点师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支援灾区群众,做拉面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但不知同学们是否知道做拉面的过程其实蕴涵着数学知识,我们对其中的一个工作环节可建立如下数学模型:如图1,在数轴上截取与闭区间对应的线段,对折后(坐标4所对应的点与原点重合)再均匀地拉成4个单位长度的线段,这一过程称为一次操作(例如在第一次操作完成后,原来的坐标1,3变成2,原来的坐标2变成4,等等),那么原闭区间[0,4]上(除两个端点外)的点,在第二次操作完成后,恰好被拉到与4重合的点所对应的坐标是――;原闭区间[0,4]上(除两个端点外)的点。在第n次操作完成后(n≥1),恰好被拉到与4重合的点所对应的坐标为_____

5 冬季运往四川地震灾区的一批棉衣成箱包装,每箱5件,当地安全质检部门在运出这批棉衣前,先任取3箱,然后再从每箱中任取2件棉衣进行检验,假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

(I)求被抽检的6件棉衣中恰有l件二等品的概率:

(Ⅱ)若被抽检的6件棉衣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质检部门则认定这批棉衣为禁运棉衣,求这批棉衣被质检部门禁运的概率;

(Ⅲ)用f表示被抽检的6件棉衣中二等品的件数,求f的分布列及f的数学期望,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范文8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2.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作文:让我们为所有死难者默哀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他开始听到地震的消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络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范文9

震灾是惨痛的,我们看到,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即做出反应,在第一时间安排军队,武警官兵和广大医护人员奔赴灾区,抗震救灾。全国人民悲痛之余,万众一心,捐款捐物,投入救灾,几乎所有的行业、社会团体,还有许多志愿者都以自己的方式各尽所能,帮助灾区人民,救死扶伤。各国政府,海外侨胞和友好人士也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地震发生已经一周了,随着地震余波渐渐消逝,生活还是要继续,震后重建,百废待新。为抚平伤痛,政府组织和民众自发的纪念活动渐渐展开,应该如何纪念这次大地震,提示后代子孙永志不忘,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就被提上日程来。

也许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次全国性的纪念活动有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地方,中国政府为了哀悼死难民众,做出了降半旗致哀的决定。确定自5月19日起,全国哀悼三天,三天内全国范围内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其实,《国旗法》明文规定,公民有权提请政府为重大国民人身安全事件降半旗,以往就有人多次提出,都没有得到政府积极响应,习惯上中国只为重要政治人物如国家领导人的去世降旗哀悼,以至于降旗成为一种特权,成为身份的标志。坦白说,这次地震有人提出降旗,我很担心再次被拒绝,中国政府这次终于顺应民意,做出了有人情味的决定。当我在电视中看到,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公民的死难缓缓而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中感慨这一幕终于不再是只能在外国看到,国旗第一次能够一视同仁,为自己国家的普通公民而降。新闻报道,秘鲁前几天为中国地震死难者降旗,我不知道,这是否有一点启示作用。无论如何,我坚持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尊重了普通人,才算是尊重了人,才能赢得人心,降旗体现了对国民生命权的尊重和爱护,是尊重人权的表现,是中国行政走向文明进步,以人为本的一个标志。

然而,凡事皆应有度,过犹不及。近日有人提出,中国应在首都北京为汶川地震建立永久性纪念场所,我认为此议不妥。各国通例,首都的纪念性建筑物应该是为纪念对整个国家或全民族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而建,如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巴黎的凯旋门都是这样。事实上,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具有显著重要的政治地位,北京现存的现代纪念性建筑,有代表性的如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都具有明显的政治意涵。这次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史上罕见的生命财产巨大损失,虽然令人痛心,需要后人铭记,但本质上仍属于由不可抗力导致的自然灾害,并没有对全国或全民族造成全局性的负面影响,作出过度反应是没有必要的。无论是尊循中国传统还是国际惯例,汶川地震永久性纪念场所不宜建在北京,以免被外界做出错误的政治解读,削弱了纪念这次罕见的自然灾害的严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