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原文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2-28 15:33:26

中原文化论文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1

1.促进区域文化发展模式创新

文化产品和服务既要有标志性的经典项目,又要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满足居民文化需求,不断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的换代升级。[1]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体育文化产业优势是当下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遗产作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同时也是具有文化特色的市场消费项目。目前,中原地区传统体育项目在以非遗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传统武术演艺品牌“武林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及节庆旅游品牌世界传统武术节、中国国际武术杂技艺术节、河南国际少林武术节、国际太极流大会、中国侠文化节等。这些项目的商业开发和利用既是市场优势转化,也是文化发展的创新,不仅影响了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影响着体育消费心态和趋势。同时,通过产业化的带动辐射,也使不少地方成为有一定影响的旅游产业区域,比如登封、焦作陈家沟等,使文化优势转化为区域产业优势,甚至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由此可见,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是通过市场渠道转化为健康优质的文化产品,将产业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加快其产业化步伐来实现的。

2.促进传统文化传播和推广

体育价值观是个人或社会对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与判断,它控制着体育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生活方式上,人们开始追求身心的双重享受,从以往对人体健康认识的单一生物学模式转变为身心双重享受的模式。群众对体育的认知转变,同时也带动了对传统体育的兴趣和关注,对传统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是河南特色文化遗产项目,传统体育的传承推广是河南体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例如河南省文化厅和文物局主办的“文化遗产日”河南省主题活动启动仪式(非遗专场)中开封石锁、二鬼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展示;由文化部主办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活动”陈式太极拳代表性传人陈正雷大师携弟子进行展示。这些活动具有多种传播途径,因而逐渐被大多数人了解和熟知。然而,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传统体育文化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对项目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认识不足。只有通过对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推广,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将健身的理念不断宣传,使人们真正意识到传统体育的价值核心,才能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作用,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推动城镇生态文明建设

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一直以来,民间是传统体育项目产生、传播的土壤。它们散落在民间成为传统文化的缩影,为普通农民或城市一般居民掌握,形成民间自发性的传播,大多项目既可以在农村发展也适合在城市推广。现阶段,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和务农采摘旅游等已成为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发展的一种形式。通过大力发展古镇古城民俗活动、地方传统技艺和游戏、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传统体育旅游活动,丰富了生态文明发展形式,进一步推动城镇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二、中原体育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困境

1.群众认识不够,缺乏动力

虽然现代社会居民富裕程度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但人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一些健身活动上,并没有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引起足够的重视,更不会关注其内涵。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们对于传统体育的了解还不够,还有不少人认为体育运动就是体育的全部,而传统文化中不存在体育活动。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持续性开发的文化符号有待于更多人理解认识。不仅仅是普通居民对传统体育认识不够,甚至一些基层部门在管理当中也认为体育仅是体育部门或教育部门的事,文化遗产是文化部门的事,两者关系不大,割裂开来看问题、处理问题;各行政管理部门习惯了条条框框的对口管理,在没有明确的归属情况下,对体育文化遗产置之不理,尤其是在基层宣传推广中主动性较差,政府部门介入较少,造成群众对传统体育项目认识较少,不能充分认识到推广普及的重要性,阻碍其健康发展。

2.资源条件匮乏

“空间、设施、形式、组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保护的重要因素,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软硬件资源:硬件包括了场所、资金、活动形式、市场宣传开发等;软件包括了文化理念、大众需求、市场消费心理等。中原传统体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软硬件资源条件作保证。尽管近些年来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保护的投入资金每年都在增加,并且在地方政府和基层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在各地铺开,但是与河南省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经费的人均占有量还是相当低,与公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反差较大。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是大部分地区缺乏充足而固定的经费渠道,对政府依赖性还是很强,设施、场所不固定,套用名目、非法获利的不规范开发现象经常可见。同时,组织者、指导者、传播者队伍建设也比较薄弱,如何落实规划,如何发挥好队伍的作用等关键问题都未经深入思考,而这些问题不是仅靠政府补贴经费就能解决的,重要的是要有相应的宽松环境,及时出台扶持政策和管理法规。在这种松散放任的状况下,居民们很容易失去对传统体育的正确认识,资源储备和居民文化需求严重失衡,加剧了文化环境的恶化,使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阻碍了文化传播系统的正常运行。

3.保护传播机制尚待完善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设立了保护机构,但是基层保护机构仍然很不健全。一些保护的法律法规尚未正式出台或还未规范完善,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纠纷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一些措施和规定过于空泛,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针对性差,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保护人员不能在工作过程中很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力。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计划、发展措施仍未能纳入中原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体规划中,非遗保护机构大多是现行的主管文化的相关单位,或者是在政府引导下依托社会力量成立的相关协会,与各地方体育、教育专门机构并没有太多的交集,责权并不明晰,因此,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效率低下,执行力度差,专项人才队伍建设也有待落实。收集、调研、记录、存档、运行、人才培训等工作都还不规范,保护措施与技术相对单一,没有形成相对系统规范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机制。保护机制中的教育环节发展尤其滞后。首先,掌握着传统技能的传承人找不到可以依靠的稳固的传授群体,迫于生活、经济等方面压力他们会将主要精力放在谋生上,许多独特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其次,社会教育和宣传跟不上,受众范围较小、气势不盛、影响力有限。学校教育普及程度跟不上,学生们在学校往往接受现代体育项目的较多,传统体育接触少甚至没有,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大学教育中没有专门的学科支撑,传统体育与文化遗产相交叉的课程缺乏,不能培养文化遗产传承所需社会人才。

三、中原体育文化遗产发展的路径探析

1.以社区体育为本位,提高社会认知度

要通过有效手段让政府和社会各层次人群自觉了解传统体育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社会认知度。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加以促进和约束。比如降低非遗项目结社结会的门槛,降低组织基金会的门槛,减免、降低税收以及提供融资、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以前传统体育有各式各样的协会,也有组织行业组织的,都是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依靠社会资助生存,有些维持了一百多年。[4]目前,河南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城市管理由单位制向社区制回归,社区将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生活和休闲的基本单位,以地缘为基础的社区体育将成为新世纪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社会对社区体育的价值定位,也应该由社会目标向个人的自我满足与个人的身心发展方向转移。现代体育已成为群众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在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已习惯运用体育符号来诠释一些社会价值特征。因此将传统体育带进城市社区、新农村社区,对促进体育和文化和谐发展,促使居民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尤为重要。要想让体育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充分发挥出自身价值,必须在认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文化主体要全力灌输传播意识和传承思维,以不改变传统文化特色为原则底线,在群众思想中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观。群众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提高了,自然就有了培育发展的土壤。以地域文化为特色,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增强居民体育意识,扩大传统体育的影响力是开掘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一要改变小农意识文化观念。小农意识文化观念的特点是目光短浅,小富即安,保守吝啬,惧怕变革。二要更新计划经济文化观念。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的政治性因素被无限放大,文化单位没有竞争观念,没有经营意识,没有成本分析,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价值不能有效开掘,所以文化资源闲置与浪费严重,守着文化富矿过穷日子。

2.以非遗开发为契机,构建体育产业开发体系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和一些地方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出台,为了避免体育文化遗产开发的重复性和盲目性,必须建立科学可靠的体育产业开发体系。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对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河南省的传统体育产业应围绕“以推广普及为基础,以传承开发为核心,以休闲健康为重点,以人文体验型生态旅游等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来构建。一是以观光型生态旅游与地方传统体育特色相结合。这种发展方式是以“观”为核心,观光型生态体育是现阶段中原经济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地方自然环境、传统建筑、遗址、农耕风光不遭受破坏的基础上,以旅游观光为契机,使观众广泛接触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通过了解自觉接受传统体育项目,自发学习和推广传统体育项目。这种模式在丰富了旅游开发模式的同时也可以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景观结构,使体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是现代化的生态体育开发模式。二是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播推广,重点是提高人们的休闲健身意识,使之成为一种有别于城市喧嚣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依托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自然历史价值,使其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相结合更能迎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三是加快建设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专属发展路线,形成河南省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核心区域。同时,要大力发展俱乐部、健康养生群众团体、表演团、生态旅游度假村等各种形式的文化项目(团体),形成能够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河南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传播推广体系,完善休闲服务功能,丰富全民健身途径,培育和扩大市场。

3.规范传统特色文化市场建设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2

正如鲜花离不开阳光,脱离了人的舞蹈如同空中阁楼,将不复存在。因此,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工具,以形态动作为语言的直观性艺术,美国当代舞蹈教育家吗雷格特・陶布勒尔指出“舞蹈以人体为工具”,美国舞蹈理论家约翰・马丁也说:“舞蹈家不是用钢琴或色板之类的客观器具,他的自身就是器具”。由此可见,构成舞蹈形式美的基础和创造舞蹈形式的物质材料便是人体本身,这是舞蹈与其他艺术最关键的区别所在。

二、中原地域形势及艺术特点

在文化历史的长词中,中原文化是以条源远流长的分支问流,散发着灿烂光辉,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细腻。《诗经・小雅・吉日》中日:“中原,其祁孔有”,这里,中原是描写“原中”作者在这里描述原野中野善兽的数量之多,《诗经・小雅・吉日》日:“中原有庶民采之”是描写民众在原野中采摘豆子。以上是先秦古籍中对非地域概念的“中原”一次的解释。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原”一词大概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此时的“中原”有时指中原,有时指中原地区。进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到六朝时期已经是专指河南地区的一个专有名词。

在文化历史的长词中,中原文化是以条源远流长的分支问流,散发着灿烂光辉,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细腻。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兼溶众善,合而成体:经过与其他地方的经济来往,交流人口的迁徒甚至战争的影响,使得中原文化不断吸纳周边多种文化的精髓,实现了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思想观念的全面融合与不断升华。强大的辐射力和主导力量影响是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

1.涉及面广

一是辐射各地,其核心思想切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二是化民成俗,但从政治方面,中原文化的一些基本礼仪规范常常被统治者变成统一的范本,推广社会及家庭教育的逐个环节,从而实现了“万里同风”的社会效果。三是远播异域,秦汉以来通过陆路交通的中原文化主要是向东西方个乏传播,不仅影响了朝鲜,日本的古代文明,而且开辟了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

2.主干贯穿

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处于主干地位:我们的文化也需要一位领袖的指导。在与其他文化的不断融合交流中,中原文化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也由此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如“圆”“和”等中原文化的核心思想,构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礼义廉耻,仁爱之信”中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构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婚丧嫁娶,发时节日”中原文化的重大民俗活动,构成了中华民族放入民俗活动。

三、中原民俗及其影响

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波澜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风俗变异。由此可见,中原民俗内容丰富多样,影响深远。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人民群众思想,、世俗风尚、道德观念、审美意识、社会生活等方面人文精神因素的凝聚和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展现。民俗舞蹈具有民俗性,不翁之意,不仅显现民俗舞蹈具有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而且生动揭示民俗舞蹈与人民所具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二者文化形态和文化内涵的紧密联系,所以从地域性、民风性、民族性、民俗性从发分析,挖掘民俗舞蹈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四、舞蹈艺术表现内涵

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汉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就舞蹈而言,相对其他少数民族,汉民族的舞蹈形式较单一,但却也不乏一些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其中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便是秧歌。

中原舞蹈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就以最具代表性的“秧歌”做一简单介绍:没中原文化都有其特定的风格,“秧歌”也不例外,但一位陈旧便会如同“装在套子里的人”,失去了活力,失去了个性,不再具有吸引力。所以,编导者为了令观众耳目一新,必须在不改变其主题风格的前提下,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一现代新奇。秧歌起源于民间,是最贴近于人们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在民间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因此,从对汉民族独具特色的秧歌舞的分析中,我们便可看到汉民族审美意识变化。艺术的主体是,表现的也是人,因此,艺术的实质便是人们的本质表现,艺术是人类生命中一朵常开不败的璀璨之花,人从与自然一体的混浊中苏醒,恰如从黑暗的专制下觉醒,所以说回到和重现以本身――这寻根的逆向追求,是最具艺术的现代意义。加大动作幅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秧歌的表现力追求。原始秧歌素材可作为创作基础,但只是创作者主观世界的表达而服务。舞蹈是人类心灵的表达,一个成功的作品必须要摆脱“原汁原味”的束博,在目中程度上对动作加以变形,以此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使它更具有巨大冲力。

五、结语

舞蹈艺术与人类生活风雨同舟,悲欢与共,伴随着人类前进道路上的每一步。在漫长的历史变迁年代里,充斥着在人民生活历程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几乎都有舞蹈相伴。民俗舞蹈有声有色的装点着生活道路,伴随着每一个社会成员从出生到世事。如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完美的舞蹈必须要有认真的态度和“心”的交流舞蹈的终极目的便是“心舞合一”,不用心跳的舞蹈将会是一次“貌和神离”的滑稽表演。用心去舞蹈,用心去感受,整个舞台只为你搭建,整个晚会只为你而设计所有的鲜花。只有当内心感情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时,人们才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表达那种强烈的感受,舞蹈正是取代了叫喊,这就充分显示了舞蹈动作的抒情性。

参考文献:

[1]袁禾.漫谈中国舞审美形态传统[M].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0.

[2]袁禾著.中国舞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王保国.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形成(文史哲研究丛刊)

[M].2008年07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

[4]刘恩伯.中国舞蹈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礼貌原则是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然而中西方文化价值、自我观以及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一条原则——礼貌原则。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深刻理解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双方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概述美国语言学家

Grice(1967)提出了著名的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合作原则(c00pemtive nciple)。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谈话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的目标和方向。其内容体现为合作原则的四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英国语言学家IJeech于l983年在G ce的“合作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原则——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具体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1.actMa)【im)、慷慨准则(GeneIos h蜘m)、赞扬准则(AppmhtionMa)【im)、谦虚准则(哆Ma】【ill1)、一致准则(A脒IntMa】【irI1)和同情准则(lhyMaD【ilTI)。尽管IJ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各种文化,但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价值观、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不同文化对各个准则的选取侧重会有所不同。顾日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在Leech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于l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

二、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若将Leech的礼貌原则与顾日国的产生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礼貌准则相比较,我们便会发现二者的共性即是各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都努力变得更加礼貌起来,都渴求自己能够被别人接受。我们在承认礼貌普遍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其相对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礼貌原则的运用和侧重有所不同。

1.贬己尊人准则与谦虚准则

谦虚准则相当于汉语中贬己尊人准则的一部分,即以贬己来抬别人,指以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为准则。然而汉英礼貌原则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跨文化语用研究中,对于同样的礼貌现象会存在不同的解释和反应。在汉语言文化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核心。在谈到自己或和自己有关的事的时候要“贬”要“谦”,而谈到听者或者和听者有关的事的时候就要“抬”要“尊”。“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但是中国人的“谦虚”与Leech提到的谦虚准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汉语中经常听到“一点薄礼,略表心意,不成敬意”、“粗茶淡饭请海涵”、“鄙人拙见”、“不敢当”等类似的客套话,真正把对自身的贬损夸大到最大程度,以此来表示礼貌。西方社会的人们馈赠礼物时,会直接表达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得到对方喜欢、欣赏的希望,如“Ithinkit Ubeuse t0y0u.”或“Ih0peyou’ulikeit.”出于礼貌,接受者会当场打开礼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心和感激之情。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受到赞扬后的回应也存在很大差异。当受到称赞时,西方人会欣然接受,说“anky0u”,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符合礼貌准则。中国人受到别人赞扬时,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贬低自己,以示自谦。如“哪里,哪里”、“不敢当”、“我做的还不够好”等。而这种答辞在英美文化中却被看作是虚伪、缺乏自信的表现,使西方人感到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认为对方不讲礼貌。因此如果按汉语思维习惯与西方人交流,则必定会造成交际失败。

2.称呼上的差异

中国人“上下有异,长幼有序”的观念在称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使用称呼语时应考虑听话人的职业职务、年龄、性别、谈话场合以及同谈话人的关系等因素。如“王主任”、“刘老师”、“张经理”、“李医生等。并且人们非常重视用自称和他称来体现礼貌。如他称:贵姓、高见、大作等;自称:鄙人、卑职、拙见等。而英美文化中的称谓模式主要是称谓词Mr./Mrs./Miss./.+姓,如BiUG砒es,姓为Gates,名为BiU应称其为Mr.Gates。汉语文化中所讲究的“长幼尊卑贵贱”之分在家庭内部也有充分体现。在家庭成员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若直呼姓名则认为是不礼貌的甚至是冒犯的。在崇尚平等的西方文化中无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更愿意相互直呼其名,同辈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这体现了朋友式的亲密关系。另外,汉语的称呼中经常出现“老”字,因为“老”是经验和知识的象征。“老司树’、“老爷爷”、“赵老”等称呼体现了对年长者的尊重。这在西方是无礼的,人们无法容忍。西方人害怕“老”,因为这意味着“孤独、痛苦、成为负担”。他们不愿意用“老”这个词,尤其是女性,最不愿意被问到的就是“H0woldarey0u?”

三、中西礼貌差异的渊源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统和礼貌用语系统,由于文化障碍所导致的信息误解,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价值差异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长期以来提倡“礼”的精神思想。“礼”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这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中国人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更重要的是维系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社会。而西方人注重的是利用语言来表现个体的存在和价值。

2.自我观差异

西方社会崇尚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他们认为尊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是礼貌的,反之,则是不适合的,甚至被认为是粗鲁的。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的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的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才会变得完整。汉文化人非常重视以及参与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因此,不断给宴请的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叮嘱生病的朋友添加衣物、按时吃药以表示关心等等在汉语言文化中是礼貌的表现,但在英语文化中却被看作是侵犯个人自主的行为。

3.语言间接程度差异

在交际中人们并非总是在句法或词汇上直截了当地表明说话者的意图,而是让听话者去意会其深层的寓义即“言外之意”(i呷licatlⅡ℃)。语言使用中的这种“拐弯抹角”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现象(indirecⅡess),它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具有共性,但每一种语言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一般说来,礼貌程度与话语的间接程度成正比,话语越间接,语气就越委婉,给听话人留的余地就越大。正如【eech所说,我们可以保持同一命题的内容,而只须增加这个命题言语行为的间接性,便可以使该命题越来越礼貌。但是我们不能一概以话语表达的间接程度来确定话语的礼貌程度,因为中西方在直率的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英语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人们通常会直接、明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因此交际双方不论在批评、邀请、馈赠或拒绝时,一般都直截了当。他们的语言直接、直率、肯定。汉语言文化是高语境文化,人们往往使用间接的、隐含的语言来沟通。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空间语言以及上下文联系后,接受者才能弄清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观点或意见。当中国人想说“不”而不表示“不”时,或受到赞誉却不直接接受时,西方人迷惑不解。正是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增加了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困难。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西审美文化 差异 原因 意义

中西文学的审美既是相似的,又各自有其不同的表现,因为他们根植、沉淀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表象的差异实质上揭示出的是深刻的文化渊源,本文试通过对审美的差异、差异之原因以及意义等几方面的探讨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审美差异的表现

1.审美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国人讲究“和谐”,也就是说强调事情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而不是仅仅孤立地、静止地看待某一事物,或是事物的某一方面。强调审美主体应适当的摒弃理性的束缚,超越空灵,进入到审美对象之中去,来体悟这种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社会的完全交融的哲理,达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都是把人与自然相映照。

西方人则不同,侧重于“思辨理性”。他们注重局部和个体,专注于某一事物或是事物的某一方面,从而进行专门而精确的研究。他们追求“多样统一”、“天人相分”等文化观念,侧重于由个别到一般、由低到高、由部分到整体的理性把握过程。

2.审美价值观的不同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审美价值上中西方也表现出各自的侧重。以善为美是中国传统文化坚持的原则,其核心是“善”。而西方传统文化则坚持以真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 “真”。作为价值范畴的“真”,是认识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西方艺术的求真性就与其思维形态紧密相关。 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3.审美的性别倾向不同

中国人的审美思维偏向综合而疏于分析;长于直觉思维和内心体验,弱于抽象形式的逻辑推理等等。这些中国人所具有的特点与男女性别在性格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对照,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及思维方式是有一定的女性倾向的。中国人在生活情调上好静,大多智者的形象都是“气定神闲”、“静如处子”。 西方人则不同,自古希腊开始,西方人一直受到航海和商业文化的侵染,由此培养出了一种外向的、好斗的、征服性强的海洋性的民族性格,无论是对于自然界还是人类自己无处不表现出来。面对自然界,西方人善于把其作为主体的征服目标,做出各种探索性活动。

4.审美功能不同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其文化积淀是非常深厚的。这种注重人文道德的文化传统的积极作用是对平民百姓起到了教化、陶冶的作用,也对国家安定起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但其消极作用是,往往因道德约束太多,而扼杀了文化的灵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所具有的艺术及审美价值。在西方文化中也有道德功能,但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是其艺术审美的愉悦功能要多于道德功能。

二、审美差异的原因

首先,从自然因素来讲,中西方审美差异是与地理环境有关的。古代中国东面临海,西、北被高山所包围,特殊复杂的地理环境使中国长期与其他文明古国相隔绝,中国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自给自足。中国文化主要属于“大陆文化”,惜别怀乡、安土重迁、安贫乐道,这些都是大陆文化的生成背景,因而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封闭、保守、墨守成规的心态。

而西方人处于海陆交错、海岸线长、岛屿众多的地理环境之中,在很早航海业和贸易就比较发达。他们属于典型的“海洋文化”,并由此孕育除了敢于冒险、不断征服的海洋民族性格。这在西方早期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中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再者,从哲学的角度上看,中西方审美文化的差异也与其哲学理念有关。中国审美哲学的起点是“道”, 中国的“道”无论是在儒家那里还是在道家那里,都是难以用精确逻辑的语言加以表述。老子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在西方哲学中,审美起点是“逻各斯(Logos)”,“逻各斯(Logos)”被看作是一切事物的起源,万物皆由此而生。它也是西方的传统思想,蕴涵着人和自然的二元对立,这种二元对立是我们理解西方自然价值观念的重要部分,诸如本体与现象的对置,神与万物的对置,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等等。

三、审美差异的意义

通过对中西审美方式差异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审视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每种文化都来源于某种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正确的阐释、并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就势必离不开对中西文化审美方式的关注、思索和探究。我们应认识到中西审美文化中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寻求其向现代社会、现代价值观念转换的最佳途径,使现代中国能够充分吸收借鉴中西文化的优秀思想成果,使中华民族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世界各种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并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高旭东.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李泽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类[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5

价值观念是社会观念的灵魂和核心。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就是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人和群体、阶级的社会评价与社会理想。文化价值观就是作为主体的人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于作为客体的主客观世界以及彼此关系的评价而形成总的观点。文化价值观念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真正成为可以进行社会交流的社会的意识,它不仅作用于个人,更多地作用于社会,甚至成为一定社会的精神导向。

一、中国近代文化价值观的演变严重地落后于实践的要求和时代的步伐

1、从时间上看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演变落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华本文由收集整理民族面对历史上没有遇到过的“千年之变局”,需要当时的统治阶级对这一切变化做出敏锐的反映,理性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但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整体来说,表现的是迟钝、愚昧和夜郎自大。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仍旧是旧的封建文化价值观。旧思想的延续使中国社会在此后的20年中没有产生任何进展。直到19世纪60年代,中国出现了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在学习西方物质文明方面打开了一个缺口,但价值观依然守旧。洋务运动三十余年的光阴,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没有任何新的进展,在实践中也遇到无法克服的种种矛盾。

如果把中国近代文化价值观与社会实践的演进过程放入世界历史进程中,以日本为参照,中国新思想落后于社会实践的特点尤为突出。日本与中国在近代的遭遇极为相似,日本于1853年3月第一次遭受美国的侵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这比中国第一次遭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晚13年,日本于1868年开始进行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明治维新”,而中国于1898才开始进行内容相同的“戊戌变法”。且不说两国变法的结局不同,单从时间上看,中国遭受侵略要比日本早的多,遭受侵略的程度比日本深的多,中国的社会实际更迫切需要新思想的指导,而相同内容的新思想的出现比日本晚的多。新思想出现的严重滞后必然导致社会改革步伐的落后,社会发展的缓慢。更为重要的是,新思想及改革的滞后,必将丧失许多开展现代化的有利时机与条件,导致社会改革的失败。美国研究中国的学者费正清说:一个处于衰败之中的政权,越是将改革与现代化的启动往后推,他自己就越没有力量做这件事。

2、从作用来看中国文化价值观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极其有限性

中国近代史上新的文化价值观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极其有限性。任何一个社会出现的新思想与其指导下的实践结果都会有一定的差距,但历史上的中国在这方面的反差尤为突出。以兴办民用工业、军事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中宣告富国强兵目的破产。尔后出现的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仅存在103天,唯有京师大学堂的成果被保存下来。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远远没有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最终目的。中国出现的社会改良运动和革命,不仅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国强兵的道路,相反20世纪初的中国依然是军阀混战。毛泽东在回顾当时的情况时写道:“多少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下去,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1)。在中国近代史上,每一次社会改革或革命都收效甚微。中国近代社会改革和改良呈现出按部就班的递进式,虽然可以避免因改革步骤过大而激化矛盾,但这种递进式的改革也以失败而告终。如果与日本相比较,日本不仅表现在新思想出现的周期短,而且,在遭受西方殖民侵略后,第一次向西方学习的结果“明治维新”,不仅在内容上超出中国同时期的“洋务运动”,并且一举使日本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相比之下,更可以看出新思想对中国社会实践作用的有限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二、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价值观演变的标准及趋向

中国现代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边缘化。作为适应农业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落后于现时代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适应现代化或促进现代化的因素,我们要继承其精华,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对于资本主义文化,我们也要继承其优秀的部分,因为这些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共同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先进的文明形态,其先进性自不待言。但是,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是高枕无忧,也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能自觉地保持其先进性。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的,其经济、政治因素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这就使得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得发挥,在同资本主义文化的较量中呈现出守势。所以,社会主义文化也面临着再发展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部分转型后,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社会主义文化也要吸收资本主义文化的合理成分,这就需要有一个取舍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现代化。

资本主义产生及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已初见端倪,几个世纪以来,它冲出欧洲,逐步影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当今世界生活的最普遍现象。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引起社会的深刻变化。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现代化实质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种共同现象。

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转型要以现代化作为标准,并不是我们今天才认识到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百年现代化文化之争中,这个问题已经逐渐明朗了。中国近代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中西文化之争,参加辩论者要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优于西方文化,进而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未来文化的构建方向;要么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主张以西方文化为构建方向。很长一个时期内,这两种观点关于中国未来文化的构建并没有跳出这两个方向。到了20世纪30年代,又一次掀起“中国文化本位论”和“西化论”之争,这一次争论在构建中国未来文化的方向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场争论中,不论是主张“西化论”者还是主张“中国文化本位论”者,都逐步产生一种新的认识,即用“现代化”这个概念来取代“西化”、“中国化”等概念。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争论是二十年代争论的继续和扩大,从“东方化”引出中国本位观点,从“西化”引出“现代化”的观点,表明思想界对中国未来文化发展道路在逐步深化。这里提出的现代化的概念与后来西方提出的现代化的概念是基本一致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现代化“表示,一般人己渐觉得以前西洋文化之所以是优越的,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洋的,而是因为它是近代的或现代的。我们近百年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的,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2)。我们的前人在中西文化之争中,逐步摸索到文化价值观转型的标准,这就是现代化。实践证明这个标准是正确的。

现代化这个标准与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反映,是和现代化的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18世纪的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世纪末期的第二轮现代化浪潮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紧密的联系起来,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波现代化浪潮和社会主义的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反映,必然要体现出现代化的内涵。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要体现出先进性,就必须紧跟世界潮流,反映世界潮流。社会主价值观要赢得与其他文化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上的一切进文明。而现代化就是先进文明的载体和集中体现。用现代化作为当代中国价值观转型的标准,更能体现文化价值观构建的内涵。

当然中国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它是现代化价值观的基础和起点,离开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建设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过去常认为要么是促进现代化的进程;要么是阻碍现代化的进程。通过长时间实践,我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有些方面是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有些方面促进现代化进程的,客观地承认传统文化根置于现代文化之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然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不仅因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根源,而且因为它的许多因素,包括进步的与落后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已经广泛地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化之中,否认它们的存在是违背历史事实的,把他们排出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外是不可能的。正如许多学者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过去,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存在。承认传统文化根置于现代文化之中是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前提。

我们要历史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得到增添和发展,例如,两汉时期的文化就明清时期的文化思想有很大不同,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的作用并不一致。在它欣欣向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时,能够对世界文化予以积极的响应,也能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接受外来合理的因素来丰富和发展自己;在他走向衰落、落后并受到其他文化冲击时,又有排外的态度,这时它的封闭性、保守型也就表现的特别突出。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也要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观察,既避免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同时也克服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倾向。

我们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以主动的姿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经济全球化是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步伐加快,世界不同的文化正在融合和碰撞。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想在全球化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把握主动权,不能消极地等待传统文化的自生自灭。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治国安邦、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实践中,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重要的的宝贵财富。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不仅要继承,还要积极地予以扶持,使其成为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待传统文化的糟粕,我们要坚决地抛弃。对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化的进程没有阻碍和促进作用的因素我们要积极地赋予时代的内涵,促使其转型和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文化价值观带来了深层次的影响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二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文化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党的十四大确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领域所发生的最重大事件之一。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之所以称之为“革命”,从范围上讲,是指对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以至于人们的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从引起社会变革的深度来说的。

经济体制转轨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石是经济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推翻了腐朽、反动的上层建筑。但由于实行计划经济,有意识地排斥商品经济,导致的后果不是产品经济的出现,而是低生产力基础之上的自然经济的复活。党的十三大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种商品经济不发达导致的是农村存在着大量的手工、半手工的自然经济。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不可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相反,倒是传统文化价值观占据了一定地位。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文化现象。市场经济所呼唤和创造的文化精神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平等精神②法治精神③自由精神④法律精神⑤务实精神⑥冒险精神⑦开拓精神⑧创新精神。而这些恰恰是作为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的中国国民所缺少的。

当然,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新的文化价值观的同时,还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诸如: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我们国家所建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和公有制结合起来是它的最大特点。江泽民在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性时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四个字,不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而是起着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性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价值观的重建既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机遇是市场经济将会带来新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有利于冲破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束缚,而挑战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消极价值观念将会导致对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冲击。

为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价值观取向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l)文化价值观取向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结合,它必然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理想的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主流的价值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文化。所以,集体主义是基本价值取向,这是我们当代的主旋律,是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本精神支柱。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商务谈判;文化差异

1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荷兰文化研究所所长霍夫斯泰德经过长期对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研究, 结合彭麦克等学者的相关理论, 总结出文化的五个维度即:权力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刚性/柔性和长期趋向/短期趋向。这一文化维度理论,作为从国家的层次角度来衡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价值取向的标准, 被公认为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1.1 权力距离

指某一社会中人们对于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权力距离小的国家不看重由权力与财富引起的层级差异,更加强调个人权力、地位和机会的平等。然而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认同和接受层级差异, 认为等级就是一种划分,严格的顺序是必须的,掌权者享有特权, 应该最大程度地表现权力。

1.2 不确定性的规避

指一个社会受到不确定的事件和非常规的环境威胁时是否通过正式的渠道来避免和控制不确定性。回避程度高的文化往往通过建立有序的社会系统、法律法规及各种措施以减少或规避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风险。回避程度低的文化对不确定的事物容忍度和适应力强,喜欢新的事物及变化,愿意接受风险和挑战,更注重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1.3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指某一社会总体是更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集体的利益。个人主义程度高的国家,例如美国,通常以个人为中心,突出个人的能力,因而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受到极大尊重,并被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而集体主义程度高的国家,例如中国,讲究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协调,个人利益在大前提下必须服从群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1.4 刚性/柔性

指性别间社会角色的分布。在刚性社会中,性别角色区分明显,男性的性格特征如自信、果断、坚强、注重地位和成就等受推崇,男性通常占支配地位,拥有决定权;而柔性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互相重叠,界限不明显,人们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崇尚礼让谦虚,关注生活质量。

1.5 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

指某一文化中的成员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具有长期取向的文化往往做事会着眼于未来,看重长期的承诺,推崇节俭、坚忍不拔和持之以恒的品格;而有着短期取向的文化尤其尊重传统,履行社会责任,并爱“面子”,更关注眼前利益,做事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2 造成中外商务谈判冲突的原因

随着中国入世以及经济全球化,中外商务谈判越来越显示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谈判人员在文化上的诸多差异导致谈判冲突、陷入僵局甚至失败。那么造成中外商务谈判冲突的原因究竟有哪一些呢?

德国跨文化研究专家胡恩哈尔鲍尔指出儒家思想的四大要素被公认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尊卑等级、集体主义、关系和“面子”。这四个要素是导致中外商务谈判冲突的四大原因。

(1)尊卑等级

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是以尊卑等级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儒家讲礼制,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人与人交往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欧美文化向来崇尚个人自由,不很看重权力,更注重个人能力, 孩子和大人是平等的关系,上级与下级在工作之外也是平等的。例如在选派重要商务谈判成员时, 美国人往往选口才好、专业水平高、推理能力强的年轻人,而与其在公司的地位无关。然而这样的谈判人员却不受中方的欢迎,因为中方人员怀疑对方的能力, 在中方谈判人员眼里地位象征非常重要。

(2)集体主义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中国文化高度重视社会整体、强调个人服从整体; 西方文化则推崇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突出个人的能力。这一差异反映在谈判上就是中方谈判者人数多而杂,资历职位不够高的往往在谈判中不敢大胆表露自己的想法,谈判需要经过自上而下逐级反复酝酿、协商,最终由集体决策,因而花时长。而西方谈判者人数少而精,谈判人员畅所欲言,能独立处理谈判局面,也敢于负责,因此可以由个人决策,谈判费时短。

(3)关系

中国式的关系蕴含通过个人关系而获得的持续交换的恩惠。在中国,关系被证明是获取稀缺资源或是从外部高层获得合作机会的有效工具。然而对于西方人来说,这样的私人关系和腐败相关,因而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非法的,会导致他们职业生涯的终结。为疏通关系,在谈判前,中方通常会安排高规格的宴请、住宿等。然而对于外方来讲, 更为事实化和数据化的流程,如了解对方企业规模、 盈利情况等才是最为重要的。

(4)“面子”

中国的人类学家胡先缙将“面子”定义为“个人的声望和地位得到公众的一致认可”;“脸”是指“群体对于符合社会和内在道德行为标准的个体尊敬”。 Brown & Levinson 把“面子”被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每个交际参与者被认为具有两种面子:积极面子(即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敬)和消极面子(不希望别人干涉、阻碍自己的行为,有自己选择行动的自由)。可见汉文化中的“面子” 和“脸”都更接近于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积极面子,而在汉文化中很难找到一个与消极面子对等的概念,因为中国人都希望得到群体的接纳、认可和尊重,而并不崇尚过度地满足个人行为的自由。

事实上,除了以上四个重要因素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会导致中外商务谈判的冲突:

(1)缺乏信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任是指经济交易的一方认为另一方是可靠的并且能履行自己的承诺。胡恩哈尔鲍尔认为,虽然外方人员对中方人员肯定是不信任的,不信任问题似乎在中国人中没少引人关注。原因主要有二个:中国人在历史上一段时期曾受外国势力的剥削欺凌;另一原因是根据以前的宣传,外国人坦率地说就是骗子。信任是决定商务谈判过程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谈判成功的催化剂。

(2)语言障碍

众所周知, 英语通常被选择为中立谈判语言。胡恩哈尔鲍尔通过调查显示: 在中外商务谈判中,英语流利的中国人不多,因此谈判双方的沟通是通过第三方――翻译。翻译的参与一则使双方真心地谈话变得不太可能,二来不当的翻译使30%~40%的谈判内容被曲解或被省略,甚至双方的一些建议被误认为不够好直接被忽略。

(3)不同的交际风格

霍尔在他的《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了文化具有语境性,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来自高语境国家的中方谈判人员常常会选用委婉的、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话的内容不一定是意思的全部,只有了解说话的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对方的真正含义; 而来自低语境国家如美国的谈判人员则偏爱直截了当地陈述事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谈判时,一方认为对方过于唐突粗鲁, 而另一方则认为对方缺乏诚意,中方的沉默常被解为对其所提条件的认可,继而冲突不可避免。

(4)不同的工作风格

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按规则他们得以a-b-c-d的方式来行事,他们会毫无疑问、毫无偏差得照着做。而对于中国人,在这框架里他们会接受更多的选择,如a-b-d ,b-c-d等。西方国家自很早以前就有契约文明, 加之其与宗教的联系就形成了高度的法治社会, 做事喜欢顺序决策,从具体事物入手, 认为细节才是问题的本质, 如果他们觉得在某一点上占有优势, 可以获得主动, 就会先谈这个点, 而在原则问题上比较宽松。他们非常看重谈判结果,严格遵守合同条款。而中国长期受封建社会治国理念的影响,做事喜欢通盘决策,注重对所有问题的整体讨论,谈判时先谈概括性的事项, 然后再制定细节。一旦原则确定, 就会坚定不移, 寸步不让, 而在处理具体细节时, 则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认为合同签了也可以改。

3 化解谈判僵局的策略

3.1 选择合适的谈判人员

要确保谈判的成功,谈判人员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适的谈判人员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相关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2)敏锐的洞察力、 冷静的分析和抗压能力;3)有以往在对方国家生活的经历;4)过硬的身体素质,足够灵活、充满活力,对于文化差异足够容忍;5)优秀的双文化翻译者。

3.2 培训跨文化沟通技巧

某种意义上,中外商务谈判就是一场跨文化沟通,熟练运用跨文化沟通技巧能化解谈判冲突,因而培训跨文化沟通技巧是极其必要的。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培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对手情况包括对手实力,对手所在国的政策、法规、商务习俗、对手人员状况及组成、 对手的发展规划、面临的问题等。

2)培养跨文化谈判中多元文化眼光、多元文化的行为准则和交际风格 跨文化谈判人员如果以己文化为中心,也就是用单一文化眼光看待那些和自己方不相一致的行为, 谈判中就会难以判断对方意图,难以理解对方观点。 相反,如果双方商务人员熟悉对方的谈判风格、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等,在谈判时简单、 清晰、 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避免使用对方可能不熟悉的多义词、 双关语、 俚语和典故等, 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会避免冲突或僵局的形成。

中外商务谈判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必要在谈判前做好万全准备, 分析可能形成冲突僵局的原因, 这样才能防止谈判失败。 成功的跨文化合作要求双方在谈判期间, 宽容对待文化差异,尊重而非歧视或片面评判对方文化,善于拓展自己的视野, 相互融合, 以达成双方的共同利益。

【参考文献】

[1]Hall ET, Beyond Culture[M].Garden City: Doubleday, 1976.

[2]Hofstede G. Culture’s Consequences: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8:7-9.

[3]Hoon Halbauer Managing Relationships within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s[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99 (4).

[4]李文娟.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与跨文化研究[J].社会科学版,2009(12).

[5]Ruedi Nutzi.Negotiating in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2011.

[6]汤新煌,关哲.试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7

总体进程:20**年前完成规划、动员、部署工作;20**-2015年全面贯彻落实本纲要的各项任务,基本实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区域的法治化目标;2016-2**0年巩固全省法治化建设成果,全面提高**区域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水平。

关键词:法治,体会,政绩,经验,总体目标

引言:法律是人类迈向社会进步的标尺,法治在全社会得以普遍实现的制度保障。根据《法治**建设纲领》颁布以后,**省的变化,通过事实证明法治**收来的效益,进一步加速**的发展,使**的政治方面得到更好的提高,平且又能使人们感觉到了民主,各方面能协调发展。本文首先阐释法治**的重要性再而体会法治,还有看法治**的政绩,经验,最后提出一些如何进一步加强法制**的措施。

所谓”无规则不能成方圆”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省或且是更小的一个县都离不开法律,法律的制定可以使各企业各单位遵循而行,不会出现乱打乱撞得现象,为加强对法律的制定,实行更民主的社会,20**年7月**省委颁布了《法治**建设纲要》,根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为建设法治**,实现“两个率先”,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标志着**依法治省进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提出建设法治省份的宏伟目标,这是7400万**人民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和迫切的现实愿望,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的探索性实践。

法治**的重要性: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20**年,**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关键阶段。另外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势头。建设法治**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应当更快些。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法治经济。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民主愿望和政治诉求也日益增长。如何落实人民民主,把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纳入法制化轨道,已成为发展人民民主。不少专家学者坦言,建设法治**,是**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开创性事业,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纲要》作为一个立足长远、立足总体的蓝图,需要各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不断创新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对社会的法治化建设形成了更为深刻、更为迫切的要求。所以无论是从那一个角度出发,法治**是剑在弦上了。

法治**的体会:

由于**是一个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在此,政治也不能落后,毕竟,政治是文化与经济的重要保障,所以法律无论在那个阶段都不可缺少。那到底法治**有什么好处?

1.有利于保护**人民的实际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要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治**,可以从根本上是人民拥有更多的知情权,民主决策,还有对解决环境污染、教育收费、“看病难、看病贵”、食品药品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2.有利于巩固党对社会政治生活的领导。法治**可以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是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跟着党走。

3.有利于培养全社会重点的法律信仰。**人民开始仿效法律规定的种种去做,还有全社会也会相应,从而使更多的人重点信仰法律。

4.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也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法治好了,经济和文化也想应得提高,法律是保障,规范的法律对市场对经济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5.有利于协调各方利益,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人民是社会的主,怎么说呢?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都是在改造社会有得益于社会,法治好啦,相应的对人有一定的好处,使人民共享社会的成果。

6.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协调共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法治提高了,人民的素质,生活水平等等其他的也相应的提高,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得到法治带来的好处。

7.有利于营造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法治的基础就是建立更好的发展环境,营造更和谐的氛围,法治提高啦,环境自然的稳定。

法治**的政绩:

据调查,20**年,法治**建设工作逐步完成了规划、动员、部署,各地都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法治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意见,各级人大常委会也制定了推进法治建设决议。一年后年,各地各部门在理顺领导体制、健全组织网络、创新工作思路、狠抓措施落实、夯实基层基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目前省市县三级都建立了法治建设日常工作机构和协调指导分支机构,落实了编制、人员、经费。明确了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两项重点,并通过“法治**合格县(市、区)”创建工作这个载体,使法治**建设工作在全省上下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推进。五年来社会各界贯彻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真抓实干、探索创新,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区域法治建设路子。为总结经验、展示成绩,进一步推进法治**理论与实践创新,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另一方面,各级党政机关的民主决策机制、公开选人用人机制、党务公开制度等不断完善,地方立法也得到加强。各级政府还按照法定职权、法定程序,普遍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自颁布《法治**建设纲要》以来,根据问卷调查,今年第一次受到表彰的17个创建工作先进县(市、区),老百姓对法治建设的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对解决环境污染、教育收费、“看病难、看病贵”、食品药品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群众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都超过80%。初步形成法治**建设工作新格局;突出工作重点,法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勇于开拓创新,法治建设逐步向纵深发展;坚持求真务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年,某市政法综治法治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均获得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实现了“**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区)”六连冠

法治**的经验:

1.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通过法定形式保障人权;

2.改革和完善地方人大制度,保证人民的各项权利得到体现和贯彻。充分发挥人民的民利,真正使他们的利益通过他们选出的代表体现出来;将一些文化素养高、有参政议政热情和能力的人吸收到人大中来。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使人权得到尊重和保护。加大国家权力社会化的力度;在有限政府的“度”的问题上,不仅要“以权利限制权力”,还要“以权力保障权利”。

4.公正司法,保障人权,无论是执法人员还是监察人员要以身作执,从自己做起,遵法守法,还有带领人民学法,守法。

5.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使人权得到尊重和保护。政府机关人员应树立“执政为民”、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正当程序”的理念;加大国家权力社会化的力度;在有限政府的“度”的问题上,不仅要“以权利限制权力”,还要“以权力保障权利”。

6.法治**的建设必须始终体现和贯彻改革和创新精神。虽然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推进性,具体层级和地方政府的法治建设必须受到整个国家法治建设状况的影响,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性也会对一个地区或区域的法治观念的形成和法治建设的实践产生制约作用。

7.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广大领导干部的头脑,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8.要让法治真正走进群众生活,让群众亲身感受到法治**建设带来的实惠。

9.要切实加强法治**三项重点工作,突出抓好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0.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的调查研究。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到实情,可以尽快的提出针对方针。

加强**,作为**一员该如何做?

1要把推进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作为建设法治**的核心目标,努力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6.完善公共权力有效制约机制

7.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扩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

8.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

9.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

10.必须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制约和监督行政权

1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我对法治**的下一步看法:

1.建设法治**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要重在实践,鼓励基层各方面的创新创造,以改革的精神推进法治**建设。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政法机关要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互为促进的工作格局。

2.深化法治**建设,是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建设更加美好"新**"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委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由此,我认为

1.加强法律的宣传,加强公正执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2.立足于社会,就是说执法人员要从最基本做起,立足于社会,疆场以人为本,还有带领人民学法,守法,自己也要以身作执,首先从小事做起

3.各执法部门要认真履行承诺、落实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把履行承诺的过程,作为队伍严格教育、严格管理的过程,作为完善机制、规范执法的过程,作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过程。4.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实用文体 翻译策略 商标 旅游宣传资料

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一)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

1971年,莱思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中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这本《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也被认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形成的起点。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有时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理想的翻译应该在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几个层面与原文建立起等值关系。但是,莱思也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译文所要实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于原文的目的或功能,因此翻译并不要求对等。在这些情况下,翻译的功能优先于对等论的标准。翻译批评家不再依赖对原文特征的分析,而是要根据翻译的环境来判断译文是否具有功能。莱思基于布勒的语言功能三分法,提出了文本类型学,即根据语言的信息、表情、感染三大功能,将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表情型、操作型。文本具有多种功能,但功能有主次之分,文本的主要功能决定翻译方法:信息型文本应译成简朴的白话文;表情型文本的翻译应采用仿效法,以使得译文忠实于原作者;操作型文本则适宜编译,以达到与原文本等效的目的,莱思的理论颇具里程碑意义。

(二)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霍斯—曼特瑞强调译文的语言功能,更准确地说,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霍斯—曼特瑞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涵盖所有的跨文化转换形式,“翻译”一词在霍斯—曼特瑞的理论中也已脱离了传统的内涵。她提出区别“翻译” 和“翻译行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指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设计的信息传递过程,而翻译只是一种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转换活动,翻译是翻译行为的具体操作。她提出的翻译行为理论视翻译为目的明确、重视结果的人类交际行为。此外,她还强调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功能派翻译理论从译入者的全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把翻译从原语的奴役中解放了出来。

(三)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

作为莱思的学生弗米尔进一步摆脱了等值理论的束缚,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弗米尔根据行为理论提出翻译(包括口译、笔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并且具有人类行为活动的一般共性——这是一种受特定背景影响的有目的的活动。弗米尔进一步认为这个特殊背景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因此其所影响的翻译活动也就不可能是一对一的语言转换。决定译文的关键因素不再是原文,而是不同文化背景对译文的特殊期待和交际需要,原文只是作为一种“信息源”(offer of information)存在。该理论以目的为最高标准,主要准则按轻重可归纳为:译文由其目的所决定;译文为译语文化提供有关源语语言文化的信息;译文不会提供违背原问信息的信息;译文必须篇内一致;译文必须篇际一致。

(四)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德国功能派第一代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一方面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一方面衍生出了一些激进倾向。“目的决定一切”的标准指导下,原文作者的意图被排斥在翻译过程中,没有了原文的限制,翻译似乎可以根据目的随心所欲地进行。针对这些情况,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第二代代表人物诺德在继承目的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翻译观。“功能”就是使译文在译语语境中按预设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即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有助于在原语与目的语中间取得一定的平衡,限制了译文可能的功能范围。诺德同时区分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忠信”(fidelity faithfulness)概念同她的“忠诚”概念:“忠信”指原文与译文的等值关系;而“忠诚”指的是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此外,诺德指出社会现实对“忠诚”原则的客观需求。如:原作被翻译的时候,作者通常希望作品的意图在译语国得到忠诚的传达。虽然,翻译过程中的改动不可避免,但是只有译者对原文生产者保持“忠诚”时,原作者才愿意将作品交给译者。同样,“忠诚”原则可增强译者的社会可信度,提高自身的地位。

二、关于实用文体翻译

西方传统上把文本分为两大类,实用类与文学类,中国大致上也是如此。之所以要将文本分类,是因为文本的类型与它的内容形式、翻译策略有直接的关系。实用文体翻译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它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根据实际情况,实用文体翻译范围较广,即包括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面,但不包括文学及纯理论文本。因此,实用文体翻译包括政府文件、告示、科技论文、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广告、技术文本、科普读物、旅游指南等文本。

功能翻译理论对实用文体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用文体翻译都有现实的甚至功利的矛盾,要求译文达到预期的功能。目的和功能是实用文体翻译的依据和依归。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认为:原文和译文是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价值的文本,各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作者通过原语文本提供信息,译者则将原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有条件地传递给译语的接受者。至于译者对原语文本信息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及译文的表现形式,则决定于翻译委托人和译本接受者的需要和愿望,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理论核心在于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

三、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在实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及实例

本文以最常见的商品的商标和旅游宣传资料这两种实用文本为例,分析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的实用文本的翻译策略。

(一)商标的翻译

在商标词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是在从事一种再创作,在这种再创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两种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实现商标翻译的目的,帮助该商品在目的语国家打开市场,译者应多采取交际翻译、工具翻译,以及以读者或目的语语言文化为归宿的归化翻译,尽可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出商品表征与译语文化上共同的特征,尽可能向译语文化贴近。具体实践中可采用音译法、意译法、谐音取义法和灵活创造新法等四种方法。

1.音译法

这是目前我国翻译中文商标时常见的一种方法,即按照原商标词的发音,尽可能找到与其发音相近的译名。音译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保留原商标词的音韵之美,体现商品中的异国情调或正宗特色。英语商标译成汉语也常常采用此法,如Kodak,本身是一个杜撰的英语词汇,无任何实际的意义,译为柯达,体现了原名。注意语音表现的创意,Intel(电脑)音译为英特尔,洋味十足,简短,好记。

2.意译法

此法是根据原商标词的含义,在译入语中找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此法适合以普通词汇命名的商品,其优点是保留了原名,较好地体现原商标确立者的初衷和希冀,传达原名的信息及感情,并与商标图案在意蕴上达到和谐统一。如:Bluebird(汽车)译为蓝鸟,取其本意,两者含有象征车速之快的意思;Pioneer(电器)译为先锋,使人联想到产品质量上乘,技术领先同行之意。

3.谐音取义法

这种译法是在翻译时尽量选用与原商标词谐音,而又有褒义或新意的词,能够充分展示出商品的特色。谐音取义法是一种理想的翻译商标词的方法,其作品异国情调浓郁、表意明确、易于联想和记忆,适应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以下是运用谐音取义法的佳译:Coca-cola汉译名可口可乐。

Coca和cola原为两种植物的名称,它们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原名Coca-cola给人提供了产品的原料及功效方面的信息。译名“可口可乐”给人带来美好的联想:“可口”让人感觉味道好,“可乐”则表示可以带来快乐。此外,汉译名与原商标词发音相近,节奏相符,保留了其形式上的美感。

4.灵活创新法

此法摆脱原商标词音韵和意义上的束缚,大胆创新,更加传神地体现原商标词的特色。采用灵活创新法,可发挥目的语的优势,使译名地道、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给消费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商品要打入国际市场,商标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广告策划,从这个意义上讲,商标词的成功翻译将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商品为更多国家的众多消费者所接受。在商标词翻译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做指导,在对商标词正确而贴切的理解的基础上,尊重民族心理,注意文化差异,探讨符合逻辑的思路,以生动、明快、和谐、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翻译为表达方式,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译出既能够完美体现商品内涵、传递商品神韵又能兼顾消费者文化风俗习惯的佳作。

(二)旅游资料的翻译

本文指的旅游资料,是以国外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介绍中国旅游景点及其社会、文化、历史的各种资料。其目的是让那些对中国了解不多的外国游客,通过对旅游宣传资料的阅读,启发其更多地了解中国及到中国来旅游、参观的兴趣。然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资料涉及风土人情、文化传说、天文地理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时,恰当处理这些文化信息成为译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功能翻译理论强调交际目的,这使以原文为中心的等值论受到了挑战,原文地位大大降低,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增删都以实现其交际目的和功能为原则。翻译旅游宣传资料这一翻译行为有两个目的:一是吸引外国游客;二是宣传旅游资源,传播中国文化。为了吸引海外游客观光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就要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使译文能够被外国游客看懂并为他们所接受,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就应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而后者则要求译者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因素,尽可能地宣传中国文化。提及文化的翻译,译者总难回避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前者要求译者遵循功能原则,使用归化策略,尽可能地向英美文化及其思维方式靠拢;而后者则要求译者遵循忠实原则,使用异化策略。根据翻译功能理论,在这种功能原则和忠诚原则相冲突的情况下,译者要同时兼顾翻译发起者、译文接受者和原文作者三方的利益,在之间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因此,译者最好结合异化与归化两种策略,做到求同存异、互补互依。采用音译或直译加注释,套用或借用及适当增删的翻译方法。

1.音译或直译加注

中西方文化分属于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各自的地理、社会、历史方面的差异导致在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方面相去甚远。翻译功能理论,为了实现旅游资料英译的目的和功能,考虑到译文的可接受性,有必要对一些信息采用加注的方法进行解释。例如:

白娘子与一位书生相爱,并生了一个男孩,因此法海重罚了她。

As Lady White, the legendary heroine of“The Story of White Snake”fell in love with a young scholar and gave birth to a son, the monk Fahai punished her seriously.

2.套用或借用

尽管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风格和思维方式,但由于大范围来讲,整个人类各民族有着相似的生存环境和认知经验,在某些方面会达成一定的共识。套用或借用就是把中国的历史人物、事件、故事传说等与英语文化中相似的东西进行比较,根据译语民族的习惯,借用译语民族文化中内涵相似的说法表达原文的意思,以便于读者理解。例如:济公劫富济贫。

Jigong, 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3.增删法

据翻译功能理论,翻译行为要以其翻译目的和功能为标准,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对一些中外文化相差甚远的词汇,有时可采用其他方法,对原文进行恰当的增删,甚至调整原文的结构、风格;将原文译成符合英语习惯及思维方式的译文也是可以的。例如: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洁白如雪,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花多味浓的紫砂桂;竞相开放,争妍媲美。进入桂花园,阵阵桂花花香扑鼻而来。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

总之,在翻译旅游宣传资料时,要注意灵活处理各种翻译方法,结合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前提下,注重译文可接受性以吸引海外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宣传资料成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

四、结语

在翻译策略上,过去一般以讨论全译为主,而实用文体翻译传递信息往往是有选择性的,或综合地,或概要地,或部分地传递,简而言之,实用文体翻译无论在译法上,还是译品形式上,可变性更大。以德国学者为代表的功能翻译理论对非文学类型的翻译研究确有独到之处,它跳出了语言学自下而上,由字词、句法再到语篇的模式;提出了自上而下,从文本开始的翻译方法,并且基本解决了在翻译中的忠实问题,即忠实于谁,是原文,是作者还是译者的翻译目的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J].中国翻译,2000,(4).

[4]谢文怡,刘云腾.广告英语[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5]Nord Christi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康宁.从语篇功能看汉语旅游语篇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5,(3):85.

中原文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英语翻译;翻译技巧

功能翻译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与汉斯・弗米尔等所创立的翻译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是依据译文要求功能而将其具体化的过程,可以有效化解不同文化之间的障碍,顺利实现不同语言与文字之间相互转换,而其功能则是衡量翻译工作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基于功能翻译理论,英语翻译的技巧迈向了新的发展台阶。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概述

传统翻译理论主要依据字面意思进行逐句的翻译,其译文虽遵循原意,却难免生硬晦涩,缺乏灵活性和原文的神韵。功能翻译理论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有效补充与突破,其将翻译工作从对原文逐字逐句的翻译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译者的全新视角赋予了翻译活动新的生命。

依据功能翻译理论的观点,翻译需要结合读者与客户的需求,充分的考虑此两者之间的目的关系,从而实现二者的相互沟通交流,因此翻译工作带有鲜明的目的性。同时,功能翻译理论的创立者赖斯认为,功能翻译理论需要将文本理论与翻译策略相互融合,从而帮助译者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因此可以说正是基于功能翻译理论,才为选用不同方法翻译不同类型文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基于功能翻译理论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与内容,基于功能翻译理论观点,目的性原则是翻译活动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其决定了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所采用的方法,如对于语法结构的翻译需要采用逐字翻译方法,而在沟通交流语言方面,则采用简明扼要和通俗易懂的翻译方法。一般而言,翻译目的主要为翻译作品所涉及到的交际方面的目的。

(二)实用性原则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工作应坚持篇际与篇内应相互一致的标准,也即翻译工作要遵循实用性原则。翻译结果既要保持译文在原文交际环境中的准确无误,可以化解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障碍,又要尊重原文作者和原文意思,保持译文与原文的连贯性,而这些都建立在译者对原文理解与翻译目的上,从而发挥译文应有的作用与功能。

(三)灵活性原则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工作既要保持译文结构严谨、语言连贯,又要译文保留原文的神韵,要对作者和读者认真负责。因此,翻译工作不能死板硬套,一字不差的对原文进行翻译,而应该依据翻译的目的,结合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做出灵活性的调整,使译文更贴近现实和原文的主旨。

三、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英语翻译方法

(一)尊重原文旨意,注重意译的方法

原文与译文来自于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由于表达方式、叙述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角度等方面的不同,出现差异自然在所难免。如果译者盲目的遵从原文的文化背景与语言习惯进行翻译,不但会使得译文的结构缺乏完整性,以及语句之间不够通常连贯,而且也会使得译文失去了原文所独有的神韵,让读者无法真正体会到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可以在尊重原文旨意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以意译的方法对原文进行翻译。

在将汉语翻译为英语的时候,译者可以依据原文的整体意思,对原文的词语进行删减与添加,以及变换原文的语句顺序与句式类型,删除其中华丽的辞藻,使英语译文尽可能地朴实无华,从而使英译文更为通顺流畅且易于理解。在将英语翻译为汉语的时候,译者可以多增加修饰的词汇,借助比喻、排比、拟人和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得汉译文更富有文采和美感。经过意译这样的翻译处理方法,既实现了直译的功能,使读者理解原文的思想,又大体上保留了原文的神韵,尽可能的让读者感受到原文的意境。

(二)强调翻译的实用性,注重口译的方法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观点,翻译不仅要重视译文结构与句式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以及译文的严谨性与系统性,更要使译文的语言用法与文化思想贴近原文的表达。因此,在进行英语翻译的时候,口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其既可以让译者摆脱原文语言交流时的束缚,使译者更为准确的把握交流双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又可以让译者翻译时更好地组织语言,进而体现英语翻译技巧中的灵活性。

功能翻译理论创立者汉斯就认为口译为提高译者翻译水平的最佳途径,可以将英语翻译时的实用性与即时性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例如译者可以置身于实际的对话交流场景中,通过对话双方的交流语言和肢体表达,仔细揣摩双方相互传递的信息,这样即可以有效锻炼译者的思维能力与反应能力,也可以提高译者语言应用能力与组织能力。在口译的时候,译者不必将对话双方的语言进行逐一还原,只需要抓住他们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进行翻译即可,这也是功能翻译理论中语言翻译目的性的集中体现。

(三)注重翻译方法的综合运用,体现翻译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常会遇到原文语句冗长复杂的情况,而仅仅依靠删减或者精炼词语仍然无法准确表达原文意思。此时,译者就需要借助翻译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原文语句进行较大改动,抓住原文语句表达的重点进行整理与融合,以译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将原文的内涵展现出来。由于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译者在借助综合翻译方法对原文进行较大改动翻译的时候,取舍之间要恰当合理,做到形变而意思不变,以本土化的语言对原文词语进行翻译,使的译文更容易为读者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翻译“The balance field length is the all engines acceleration distance to engine failure speed,continuing the take off with one engine and achieving a height of 35 feet by the end of the runway or stopping.”的时候,无论是采用直译或者意译,都无法准确恰当地表达原文意思。因此,译者可以借助重组法、倒置法、删减法和分句法等,在充分了解飞行知识与把握原文的意思后,依据依据原文的时间与逻辑顺序,将其整理翻译如下:在双发动机正常工作,飞机加速滑跑起飞的过程中,其中一台发动机失效,飞机继续滑跑起飞并在跑道上升至35英尺的高度,或者飞机中断起飞在跑道上停下来需要的距离,称之为平衡跑道长度。

四、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英语翻译技巧

(一)互动关系的处理技巧

功能翻译理论在起源、发展和深化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即两种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沟通交际者的互动。在翻译活动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原文作者、译者与读者等诸多的交际互动者,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仅只存在于语言交流和肢体表达的层面,而是进一步涉及到彼此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层面。因此,影响翻译工作的关键因素即为原文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及翻译活动的目的和读者的心理需求等。

翻译活动需要人际交流时的互动,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等诸多主体,翻译的结果要尽可能的将诸多主体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一致。从交际者彼此之间需要互动的角度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可以涵盖所有的翻译活动,并提出恰当有效的翻译方法,其不仅拓宽了译者的眼界与开放了译者的思想,而且使译者在翻译时的方法和技巧更为丰富多样。这不是用一种语言完全代替另一种语言,而是在保留原文神韵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体现另一种语言文化的特色。

(二)灵活变通的翻译技巧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需要人际关系的互动,在翻译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交际者的影响要远大于原文语言本身。翻译工作不能仅从文字语言层面对原文进行翻译,而是要考虑到文化背景和原文作者思想等更深的层次。原文所处语言环境只是帮助译者了解和把握原文思想内涵的辅助因素,而译文所处的语言环境才是决定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关键性因素。翻译工作的目的是为译文读者服务,满足译文读者的实际需求,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理解方式,并以此来选择翻译的方式方法和时间空间。

(三)综合信息的处理技巧

功能翻译理论注重翻译工作的目的性,认为译者应以翻译目的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为基础,选择原文内容、翻译方法和译文内容。如果要使译文的质量达到最佳,译者在翻译时要充分的提取原文所透露的信息,把握原文的主旨以及原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再结合译文读者所处文化背景,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原文的结构和思想进行重组融合,从而使译文在保持原文神韵的基础上,体现出译文语言文化的特色。

五、结语

总之,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深化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其所遵循的目的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等原则,使得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相较于传统翻译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如何处理好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在保持原文神韵的前提下进行灵活变通,如何在满足译文读者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对原文结构进行重组融合,这些翻译工作都要求译者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而只有立足于功能翻译理论,才能真正的将英语翻译技巧的作用淋漓尽致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魏小平.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看中文食品说明书的中英翻译[D].吉林:吉林财经大学,2012.

[2] 孙莎莎.从目的论视角看法律英语的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 孙相文,聂志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83-8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