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跌倒不良事件集锦9篇

时间:2023-02-28 15:33:46

跌倒不良事件

跌倒不良事件范文1

【关键词】

Morse跌倒评估量表; Berg平衡量表; 跌倒;管理

作者单位:545001广西柳州市中医院

跌倒是指身体突然的、不自主地、摔倒在地面或其他较低的平面和(或)物体上,但外界暴力、意识丧失、突然发作的瘫痪以及癫痫发作等原因所致的摔倒不包括在内[1]。跌倒也是我国人群意外伤害死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且在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因素中则位居首位,并随年龄的增加而死亡率急剧上升[2]。有报道称中医医院的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可高达3107%[3]。近5年来广西柳州市中医院65岁以上老年占住院总患者的364%,如何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风险成为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自2012年1月开始应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与Berg平衡量表预测老年患者跌倒风险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共有24个临床护理单元,开放床位1100张。2012年1月至12月共收治住院患者30448例次,其中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为10997例次,占总住院的3612%。

12方法

121选取评估量表摩尔斯跌倒评估量表(Morse Fall Scale, MFS)[4]与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5]。

122量表应用培训和护理人员、护工防护培训并成立安全管理网。 ①量表应用培训及成立安全管理网。选取全院24个护理单元的高级责任护士和护理部主管安全的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师由医院康复医师担任,对两个量表的应用细节、注意事项进行统一,并将培训内容制成视频教材上传到医院网络信息平台共享,以便护士随时学习及获取。培训阶段完成后由护理部组织成立院级跌倒管理联络小组,护理部主管安全的负责人为组长,指定专人收集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上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每月组织跌倒管理小组成员对跌倒事件进行讨论、制定改进措施,形成文书,下发到责任病区参照和实施。院级跌倒管理小组成员由各病区高级责任护士组成并担任联络员,主要负责病区跌倒不良事件上报和对改进措施实施的监督、指导。跌倒发生率高的科室在院级跌倒小组指导下成立病区跌倒QC小组,组长由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责任护士担任,组员由病区的高年资护士3~5人组成,负责实施本病区防跌倒工作的专科化管理和教育,制订专科化的防跌倒指引,督导护士对患者进行跌倒高风险评估、预见性识别和防跌倒宣教,对复杂疑难的患者联系院级跌倒管理小组会诊。②护工安全培训。由于现代社会节奏较快,子女忙于工作,陪护患病亲人的时间减少,老年患者很多时候就托管给护工进行照顾,因而加强对护工安全培训也是防跌倒管理的措施之一。培训主要内容有穿衣技巧,转移技巧,帮助技巧,轮椅使用方法,各种助行器使用方法等。鉴于护工流动性比较大,我们采取每两周由病区进行集中培训一次,每季度由院级防跌倒管理小组集中进行培训一次。护理部质控员不定期对护工工作进行督查,跟踪执行效果。

123评价方法①分析以往本院跌倒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并结合文献制定出常规的防范跌倒指南,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册子悬挂在病房,以便于患者、家属及护工阅读。针对卫生间跌倒事件发生例数高,在卫生间安装的扶手上加上防滑垫,将按压式的冲水开关改为地面式的脚踏开关,每个卫生间配备一张靠背式的坐厕椅,在冷热洗澡阀上有醒目标识区分,病房与厕所通道有坎处贴上“请小心行走”等字样标识。病区走廊安装扶手。②对65岁以上、有身体残障患者在入院24 h内常规应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及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估,分析预测可能出现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和陪护进行防跌倒安全知识宣教。跌倒评估为低度危险以上的患者在入院三天内,由责任护士跟踪评价患者跌倒防范措施实施效果,了解患者依从性,加强执行力,强化患者、家属防跌倒意识。当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必需再次进行评价,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更好的指导、规避风险。③病区在跌倒不良事件发生24 h内上报护理部,三日内由科室QC小组组织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意见上交院级跌倒管理小组。院级跌倒管理小组每月对上报事件进行汇总,找出发生跌倒的共性、特异性原因并制定解决办法,在月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反馈,杜绝同一原因的事件再次发生。④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包处理数据,将本院实施前后跌倒不良事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近3年跌倒人数比较:2011、2010年分别为014%、014%,2012采用本方法干预后为008%,采用χ2检验2012与2011、2010年比较P值分别为0036、0039,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跌倒是一项非常严重的负性事件,很多时候跌倒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都会增加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6]。跌倒也成为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之一。并且卫生部于2011年9月6日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这些都是对跌倒引起重视的反映。文献也报道了老年人跌倒与平衡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强调了平衡功能是预测跌倒的有效方法之一[7]。BBS是个实用方便的评估量表,但是细节问题不够明确。如两脚一前一后站立,是患侧脚在前还是建侧脚在前,交替将脚放在小凳子上时凳子的高度没有指出。这些都有可能影响评估的结果。而MFS是一个专门预测跌倒可能性的量表,我国已经进行了汉化并进行了效度研究,证明了是一个有效方便的评估量表[4]。但MFS的评分标准不够细化,也有可能影响评定结果。所以我们选取这两个量表互相弥补不足之处。

总之,老年患者的跌倒是可以有效干预的,目前本院采取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网并用模式取得了有效减少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元标,励建安老年人跌倒与平衡及步态异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5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215249.

[3]杨业春, 钟玉霖, 陈楚玉 20042010 年中医医院住院病人年龄结构及趋势分析. 中国医院统计,2011,18(2):191192.

[4]周君桂,范建中.Morse跌倒评估量表与Berg平衡量表应用于老年患者预测跌倒风险的效果分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2):130133.

[5]王茂斌,BryanJOYoung, ChristopherDWard神经康复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7218.

跌倒不良事件范文2

1跌倒危险因素分析

1.1其他因素(1)跌倒史。跌倒引起心理创伤,进而使老年人活动减少[8]。有跌倒史的患者,发生再次跌倒的几率比一般患者要高。尤其是80岁以上的患者、使用器械辅助的患者更容易再次发生跌倒,前夜班发生率大于白班和后夜班。因此,对于有跌倒史的患者,应该多关注80岁以上老人,对伴有视力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头晕、性低血压、睡眠障碍患者,需使用器械辅助,减少再次发生跌倒的风险[9]。(2)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接受能力、患者受教育的程度,对疾病知识了解,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等。(3)着装不合适。

1.2环境因素老年人肢体协调功能减退、灵敏性降低及对居住环境适应性较差,所以环境对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很多老年住院患者适应能力差,住院后由于环境改变使患者睡眠不足,加上疾病的影响,更容易发生意外跌倒[10]。(1)病区环境。地面积水、潮湿或有油渍,卫生间或走廊缺乏扶手或堆放杂物,病房物品摆放杂乱,夜间光线太暗等。(2)暗室环境。光线较暗,空气不流通易诱发晕厥,仪器较多或摆放不合理,检查高峰期患者较多且拥挤。(3)床头、卫生间、洗澡间等缺乏紧急呼叫系统或报警装置。(4)预防跌倒标识缺乏或不醒目。(5)服务系统和组织工作不到位,医疗设施配备不足或性能差。常规设施设计不合理、不便利,如卫生间、淋浴间、走廊未安置扶手,病床未加用床档,未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助行器(如轮椅、平车)等。

1.3护理人力资源不合理因素Staggs等[11]研究显示,跌倒发生率与低护理人力配置呈正相关。冯志仙等[9]研究显示,跌倒发生在夜班占67%,跌倒后造成的伤害中,2名护士值班的病区是1名护士值班的0.678倍。跌倒事件多发生在患者取物品、移动、入厕等时候,科学配比一线护理人员和高素质的护工队伍,能有效降低因跌倒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引起的跌倒事件的发生,并满足患者的生活护理需求[12]。

1.4护士自身素质因素护理人员对跌倒预防意识的提高是防止跌倒发生的基础[13]。患者护理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交接班不仔细,巡视不及时,健康宣教不到位,告知行为不规范,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临床经验欠缺,对跌倒风险的预见性不足、团队协作意识不够等。

1.5管理者因素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跌倒风险管理制度或制度不健全、工作流程有漏洞,对跌倒的高危人群、高风险因素及跌倒管理的薄弱环节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对跌倒不良事件的根源分析及追踪。

2防护对策

2.1跌倒风险评估

对于防范跌倒,评估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已被公认为是有效和必要的对策[14]。建立跌倒评估系统,于患者住院后即对其进行全面评估,找出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国内很多医院都已建立并使用跌倒评估表,其内容主要有脑功能障碍、行动障碍、感官障碍、性低血压、年龄、跌倒史、使用药物、排泄异常等,用以筛选出高危人群。郭红梅等[15]报道,已将手术眼为主观眼、非手术眼视力、双眼手术或术后双眼包盖纳入其科室自制的“眼科手术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表”中,更加适用于眼科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而对于高龄白内障患者,因其高龄和视力障碍决定了他们已经是跌倒高风险人群,但仍有必要制定出具有眼科专科特色、适应性强的跌倒风险评估表,能及时发现更多潜在的跌倒风险。根据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分值,结合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价,制定并落实预防跌倒防范措施。

2.2跌倒风险预防

2.2.1患者方面(1)提高患者及陪护的安全意识。向患者及陪护说明所拟定防范措施并能与其达成共识,让其认识到跌倒的严重后果,鼓励患者及陪护积极参与到自身的跌倒风险管理中。告知陪护应提供24h不间断照护,特别是下床活动或外出检查时。(2)正确指导患者用药。了解药物作用、副作用、给药途径、注意事项等,避免因药物作用而致跌倒。对使用易跌倒药物的患者,护士应及时进行评估、准确识别、落实宣教与管理[16]。对于易引起跌倒的上述药物务必遵医嘱服用,告知用药后可能存在跌倒风险,保持警惕,注意观察用药后出现的不适。(3)防止性低血压。提醒患者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4)加强营养,增加钙质的摄取。研究发现,高危人群每日摄入钙1000mg,维生素D800U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17]。因此,可指导患者适当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类等。(5)做好心理护理。高龄患者因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功能的衰退,有时不能迅速正确地接受和理解语言信息[18]。沟通时,护士要耐心细致的讲解,语速适中,态度亲切。尤其对性格固执或内向的高龄患者,更应真诚友善,主动关心帮助,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积极参与跌倒风险的管理。(6)着装合理。避免穿长短不合适的衣裤及大小不合适的鞋,应穿防滑鞋。(7)教会患者突发跌倒时的应对措施。告知患者发现身体不适时应停止活动,保持冷静,抓牢就近的比较固定的物体或扶手,或坐下躺下休息,立即按呼叫器或大声呼救。很多纠纷是由于医护人员没有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而造成的[19]。

2.2.2环境方面(1)病区环境。包括地面清洁干燥,安置防滑垫,光线适当,走廊设扶手,床边及通道无障碍物等。洗手间建议安装垂直的扶手来取代水平扶手,更为安全实用。按方便原则摆放病房物品,床头呼叫器放于可及之处。夜间病房开启地灯,并调节走廊、洗手间照明,睡觉加床档。(2)暗室。合理规划和摆放暗室内仪器,避免仪器过多,整理并固定好每台仪器的电源线路。注意维持暗室秩序,避免拥乱。(3)紧急呼叫系统或报警装置。告知患者病房和洗手间、洗澡间呼叫器的位置,并教会如何正确使用。(4)预防跌倒标识。患者床头标识牌、手腕标识带,以及病区走廊、卫生间均应设醒目的预防跌倒标识或宣传资料,以提醒患者小心跌倒。

2.2.3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是现代护理模式运行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14]。护士人力的缺乏、工作量大,使护士忙于完成常规治疗及护理,无更多的时间给予患者悉心的照护,从而增加了患者的安全隐患。特别应关注薄弱环节的人力资源配置。在患者洗漱和餐前等跌倒高发期,加强巡视,确保患者安全[20]。

2.2.4护士自身素质(1)加强学习,定期进行护理风险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护士培训是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方法,高素质的护士,是高品质护理的前提和基础[17]。(2)加强责任心、职业道德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交接班认真仔细,及时巡视病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4)健康教育细致全面又要因人而异、重点突出,反复强化,直至患者理解接受为止。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其他有经验的护士或责任组长反映,请求帮助。(5)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当其他护士不在班时,不能漠视对其所管患者的跌倒风险管理。

2.2.5管理者方面通过制定专科化防跌倒指引,是各专科在预防跌倒上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宣教手段,提高了防跌倒护理水平和效果[21]。(1)制定预防跌倒管理规范,规范应包括跌倒危险的评估量表、评估方法、高危患者的警示、告知与签字制度、预防跌倒的保护性措施,跌倒的处理预案、跌倒事件的呈报制度与流程、各级人员在预防中的职责。制定的规范要组织全体护士学习,做到人人掌握。(2)进行全面风险评估,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入院评估的同时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以确定是否为高危跌倒患者。(3)制定有针对地护理措施,设计简便易操作的预防跌倒护理措施表,用打钩的形式进行记录。(4)定期总结分析,对跌倒事件进行登记汇总,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跌倒时间、地点、原因、后果、采取的处理措施、患者转归等。组织全体护士进行根源分析,明确在患者跌倒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再次修订防范措施。(5)合理调配护士人力,避免因人力不足而导致的跌倒事件发生。

2.3跌倒风险处理

2.3.1建立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护理风险的预防重点是着力于建立起更规范、更安全的医疗环境和风险管理体系。风险处理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基础上采取的应对风险事件的措施。一旦发生跌倒,当班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师,检查病情,初步判断摔伤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对病情进行观察,尽可能将跌倒危害降至最低限度,最后对跌倒不良事件进行上报。

2.3.2建立健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不良事件的上报有利于发现异常因素、保障人员安全和保护患者利益,有效防范医疗缺陷的发生,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的透明度。我院一直坚持非惩罚性、主动上报原则。跌倒作为不良事件的一个类别,发生跌倒后应及时主动上报护士长和通过上报平台上报对口部门,对口部门接到上报后需在规定时间内联系当事人,收集资料、调查、研究、讨论,制定整改措施,通过上报平台填写反馈意见。同时,科室应进行深刻总结,组织全体护士讨论,展开根源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避免同一原因的跌倒再次发生。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跌倒发生的原因、地点、发生的具体时间、患者年龄、原发病、陪同情况等,分析发使跌倒的根本原因,再根据根本原因分析出其他原因及影响,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以降低同类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小结

跌倒不良事件范文3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2-105-03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the falls and falling out of bed in elderly patients of cardiology

LIN Yuanyua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yang City, Shenyang 110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the falls and falling out of bed in elderly patients of cardiology. Methods 20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10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use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falls and falling out of be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mplemented without special nursing intervention,then were the proportion of falls and fall-bed incident rate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incidents of falls and falling out of bed propor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Nursing; Cardiology; Elderly; Fall; Falling out of bed

跌倒是指患者无法有效控制自身或无意的倒在地上,但不包括受到外力冲击、失去意识和突发癫痫等原因引发的倒地[1]。心内科大部分患者为老年人,受住院环境的变化与疾病影响,容易发生跌倒[2]。跌倒会导致老年人出现伤残甚至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坠床主要是因患者自行下床或侧身取物造成。患者在将床栏移除后滑落地面,会造成臀部、肩背部、膝盖和头面部等损伤甚至加重病情[3]。因此要将床旁整洁干净,并在地面都铺设胶垫,避免因跌床造成严重后果。可根据患者用药后产生的焦躁情绪加强护理措施。实施约束、地面及光线情况都会是影响患者跌床的因素,且其成本要求不高,因此针对这类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如安置床头灯、增加防滑垫等都能有效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4]。过去护理人员主要是根据自身经验对老年患者跌倒进行预防评估,容易出现护理干预滞后与欠缺的情况。本研究主要针对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进行预防跌倒和坠床的预防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43例,女57例,年龄60~90岁,平均(76.8±5.9)岁,病程10~40年,平均(21.3±2.8)年,合并脑血管疾病史者33例;对照组:男42例,女58例,年龄60~91岁,平均(76.9±5.8)岁,病程10~41年,平均(21.4±2.9)年,合并脑血管疾病史者3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脑血管疾病史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跌倒发生的原因

1.2.1 年龄因素 调查发现,跌倒多发生在以下年龄阶段:20~40岁、41~50岁和61~80岁。41~50岁与20~40岁年龄段患者会有较多的活动,且未重视跌倒的危害;61~80岁属于老年患者,其适应性较差,且外出活动多。家人对于超过80岁的老年人外出活动更加重视,多有家人陪同。因此有着较低的跌倒发生率。因此我们在对患者进行照顾的时候要重视防止跌倒高危年龄段患者出现意外。

1.2.2 视力、听力、运动因素 有资料表明大部分有过跌倒史的老年患者多有视力障碍。脑卒中患者一般都有视力障碍,且年龄越大视力障碍程度越严重。而神经内科老年患者一般会同时存在听力与视力障碍,同时因自身神经系统疾病,易出现身体协调能力下降,而无法有效控制身体平衡。因此在移动时易跌倒。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时先了解其疾病特点,为患者提供防滑鞋、合身衣物,建议其佩戴助听器,使用助行器;保障病区良好照明,病房内的物品放置应尽量做到方便拿取使用;在易跌倒处放置防滑垫,并安置扶手。

1.2.3 药物不良反应因素 服用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是导致跌倒的主要原因。而多药混合服用会提高跌倒发生的几率,且药种类越多危险系数越高。部分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昏、眼花、低血压或丧失平衡能力等症状。老年人夜尿较多,夜间意识模糊,也易引发意外跌倒。引发患者跌倒率较高的药物包括:抗凝药、心血管药、降压药,其次为降血糖药。服用此类药物多会引发患者出现眩晕、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在给患者发药时,不但告诉其药物服用方法,还应将药物的副作用说明清楚,同时护理人员要多观察巡视患者药物不良反应,防止意外发生,对于高龄患者或身体虚弱的患者应嘱咐有家人陪同协助其行动。

1.3 预防措施

1.3.1 入院评估及教育 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高危跌倒评估,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关于防跌倒方面的知识教育。并可印成宣传册给患者或家属。在临床中,要告诉患者更换卧位时如何防止因失去重心而导致跌倒;在离开床位时应先坐立后站起再开始行走,全过程应尽量缓慢进行。应将防跌倒护理作为护理计划的一部分,并标记在住院一览表及床头卡上。有专门负责清扫病区,并保持干燥。保持厕所照明充足,安置坐便及扶手。

1.3.2 病房设置 病房过道内不放置障碍物,不在病房内使用接线板,保持地面平整,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并将相关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定期检查病房内设施的安全性。病房内应设置有夜间床头灯。针对患者自理因素,高龄患者的床位上安置床挡,积极指导鼓励家人参与陪伴工作。护理人员要对每位入院患者的自理能力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跌倒的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嘱咐患者不能自己调节输液速度,防止因药物快速吸收引发血压异常。

1.3.3 加强跌倒高危时段的巡视 针对患者自身疾病因素,对存在高血压、急性心梗、严重心衰、心律失常的患者要叮嘱其保持卧床休息,严密监控患者是否发心律失常及发生时间,尤其要重视有窦性停博的患者,加强对其心律异常时段的巡视,添置护床挡。针对用药因素,老年人常用的镇静药、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降糖药、抗心律失常药、泻药、利尿药等都容易造成患者无法有效控制自身平衡而引发跌倒。

1.3.4 药物使用干预 针对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应叮嘱其先排小便再服用镇静安眠药,防止因用药引发肌松作用从而发生机体无力跌倒。同时要安置护床挡,提高巡视频率。利尿药物的使用容易引发电解质紊乱,从而发生跌倒,言辞要严密监测患者电解质数据,当患者出现多尿、少尿或化验异常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长期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先准备好饭菜在进行注射。注射后要尽量督促患者合理进餐,避免出现血糖的变化而引发跌倒。

1.4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入组时均被知情告知,并签署同意书,其中观察组针对跌倒和坠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则未实施特殊护理干预,仅通过一般护理,入院教育、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和坠床事件比例,并统计两组整天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和坠床事件比例比较

观察组发生跌倒和坠床事件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和坠床事件比例比较[n(%)]

组别 跌倒事件 坠床事件

观察组 1(1.0) 1(1.0)

对照组 11(11.0) 13(13.0)

x2 7.670 10.050

P 0.006 0.002

2.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x2=9.629,P=0.002)。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观察组 96(96.0) 3(3.0) 1(1.0)

对照组 81(81.0) 8(8.0) 11(11.0)

3 讨论

跌倒不良事件范文4

为了预防病人发生跌倒事件,我科应用2005年9月澳大利亚健康协会推广的在伊丽莎白医院使用效果良好的跌倒危险度评分表(FALLS RISK ASSESSMENT TOOL)对2009年6月至12月所有入院病人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估筛选,确定病人是否有跌倒及潜在跌倒的高危因素,按评估表内容进行评分,使病人及陪护人员事先了解病人的情况并掌握预防措施,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

1 临床资料

1.1 病区资料

我科为老年病科,并设有老年病实验室,共有病床160张,主要收治各种老年病。

1.2 患者资料

老年患者332例,男317例,女15例,年龄60~95岁,平均83.4±1.3岁。应有跌倒危险度评分表评估结果低度危险性患者107例,中度危险性患者176例,高风险患者49例,共发生跌倒4例。

2 方法

2.1 全面评估,认真筛选出存在高危跌倒因素的病人

所有病人入院后均由管床护士在对其进行入院评估的同时进行预防跌倒护理评估,以确定病人是否存在跌倒及潜在跌倒的高危因素,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评估项目均为表格式,根据病人病情打分即可(详见表1)。

该表使用注意事项:①评估时间:新入院或转科的病人24小时内完成;如病人病情改变时也应及时进行再评估。②评估总分>20分,都应在病历和床头标明“高危险性伤害/ 跌倒”,给予持续评价,并列入交班类容。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讨论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已成为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慢性疾病的逐年增长,跌倒的发生率也在增加。跌倒是一种社会流行病,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住院老年患者不但有器官的老化和功能的衰退,而且有病理的因素。是否发生跌倒事件反映患者在医院所接受的整体护理质量,是护士人人参与,人人合作的群体工作质量体现。过去病人入院以后没有有效的评估跌倒危险度的评估工具,因此护士也没有预防跌倒的意识,即使发生跌倒后也只以差错报表的形式上报科护士长或护理部,护理部视跌倒的严重程度对当事人给予惩罚,这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增加护士的压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照护者进行跌倒相关知识的全面教育。我科应用2005年9月昆士兰健康协会推广的跌倒危险度评分表(FALLS RISK ASSESSMENT TOOL)对老年病人跌倒危险性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防跌倒方案,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跌倒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护士预防跌倒的风险防范意识。从出现问题到改进问题,杜绝问题到预见问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探索跌倒的危险因素和有效预防措施,从而推动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4 小结

中国医院协会(CHA)《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中第七条就明确提出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由此可见跌倒已引起国家和相关专业人员的重视。跌倒危险度评分表已在国外研究中取得良好效果,可以为我国在跌倒的评估和预防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Chang JT ,Morton SC, Rubenstein LZ, et al. Interven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falls in order adult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J]. BMJ,2004,328(7441):680-686.

[2] 刘雪琴、李漓.KEELA H.美国老年护理的发展经验对中国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 :950-952.

跌倒不良事件范文5

1.1 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的是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病患者,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干预组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19~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35±3.4)岁,病程在0.6~167月,平均病程为(78.33±8.37)月。其中精神分裂症22例,心因性精神障碍10例,焦虑症14例,癫痫所致精神病5例,其他为9例;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31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32±4.67)岁,病程在0.5~165月,平均病程为(75.24±9.35)月。其中精神分裂症24例,心因性精神障碍14例,焦虑症8例,癫痫所致精神病8例,其他为6例。两组患者均符合精神病的诊断标准,且在年龄、性别、病程、精神病类型临床资料中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的跌倒管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的跌倒预防教育,一旦出现患者跌倒事件,要在此对跌倒患者进行指导,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将跌倒事件书面上报到医院的护理中心进行备案。对干预组精神病患者则实施跌倒风险管理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评价患者跌倒风险。医护人员要增强预防患者跌倒的意识,对精神病患者的日常行为活动给予密切的关注。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发作,要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避免患者出现跌倒或受到伤害,并对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给予相应的跌倒风险评估。比如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体机能衰退,要避免出现跌倒的发生,另外一些容易昏厥、意识障碍与运动障碍比较大以及服用有特殊药物的患者,也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对其跌倒危险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嘱咐家属配合监督,避免患者跌倒。(2)改善病区环境。对患者的跌倒风险管理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为患者布置一个合理、安全的环境,将一些容易导致患者跌倒的障碍物移除,定时进行卫生清洁,保持地面的干燥,在浴室、厕所门口以及易滑区域设置防滑垫,尽量由医护人员陪同。在患者的床头安装护栏,并设计一些个性化的防跌倒手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预防跌倒教育,同时指导家属配合护理,防止患者跌倒。医院要加强基础设备建设,配备监控设备,加大巡视力度,避免患者出现低血压或头晕目眩、视觉障碍造成的严重损伤,杜绝出现打闹、嬉戏、暴力等危险行为,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3)加强安全护理管理。医院护理部门要完善精神科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有效的参照标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对于有严重攻击行为的精神病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保护性的隔离治疗,避免出现人身伤害;对于身体免疫力差、体弱多病的精神病患者要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与监控。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基于不同级别的护理,降低跌倒以及其他危险事件的发生。另外,要做好监控工作,尤其是在事故多发时段以及夜间,医护人员要轮流值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医护人员每天定时为患者测量血压,对患者进行肌力、关节以及平衡力的指导训练,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以及运动策略,降低直立性低血压以及昏厥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精神病患者的跌倒伤害主要分为I级、II级以及III级。I级:患者出现轻度擦伤、挫伤或皮肤小撕裂伤,简单处理观察即可;II级:患者出现扭伤、深度划破或外伤,需要缝合、绷带等相关护理;III级:患者出现骨折、意识及身心状况改变,严重时会出现死亡,需要进行医疗救治。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用的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当P<0.05时,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比较 经过不同的跌倒预防管理,对照组中有15例患者出现了跌倒,跌倒发生率为25%,而干预组精神病患者仅有5例出现跌倒,跌倒发生率为8.33%,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跌倒伤害程度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出现跌倒,其中I级伤害为3例,II级伤害为6例,III级伤害为5例;干预组患者有5例出现跌倒,其中无伤害3例,I级伤害1例,II级伤害1例,无III级伤害,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依从性比较 干预组的精神病患者48例患者表现出良好的依从性,依从率为80%,而对照组患者仅有23例患者依从,依从率为38.33%,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跌倒不良事件范文6

关键词:老年 跌倒 防止

患者安全一直以来是医疗卫生系统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优质护理工作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对我院2012年在老年病房发生的11起不良事件分析中,患者发生跌倒并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事件有7起,占全年不良事件的70%,因此找出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做好预防工作,有效避免跌倒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优质护理服务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跌倒是指一种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外事件。为找出住院老年病人发生跌倒的原因,减少其发生率,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对我院老年病房 2012年度患者发生跌倒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老年病房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并造成骨折或缝合患者7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

1.1 年龄: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63岁,60―70岁4 人,71―80岁1 人,81--90岁2人,平均年龄72岁。

1.2 跌倒时间分布:周末及节假日6例,工作日1例,其中中班:5:00pm―8:00pm 3例;夜班:4:00am―5:00am 1例;6:00am―8:00am3例。

1.3 疾病分类:依次为精神分裂症4例,阿尔茨海默病2例,复发性抑郁障碍1例。

1.4 发生跌倒的原因:行走过程中站立不稳跌倒1例(14%)改变时跌倒5例(72%),受精神症状支配1例(14%)。

1.5跌倒所导致的后果:腰椎骨折1例,髌骨骨折2例,缝合4例。

2跌倒危险因素分析:

2.1 内在因素

2.1.1年龄及生理因素: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身体各器官功能均有所下降,平衡能力降低,反应时间延长,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2.1.2 跌倒与改变:全年7例跌倒中改变就占了5例,由于老年人关节僵硬,导致活动不便,例如:一例患者就餐后,从座位站起想回病房时被座椅腿绊倒导致骨折,

2.1.3跌倒与药物:患者服用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及抗抑郁药物,导致的副作用等都是引发跌倒的相关因素。

2.1.4跌倒与设施和环境因素有关如地面湿滑、易绊倒的地面物品,桌椅腿也是造成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

2.1.5 情绪障碍:有些病人思维紊乱,行为冲动,造成身体失去平衡,抑郁患者情绪低落,可消弱老年人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注意力,都可增加跌倒的危险因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由于认知能力降低,体力和智力状况的下降使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增高

2.2 外在因素:

2.2.1 从患者发生跌倒的时间上我们可以看出患者发生跌倒集中在中班晚间护理和夜班晨间护理及清晨取血等护士工作比较繁忙的时段,患者在跌倒前的瞬间身边没有护士及时搀扶。

2.2.2 患者跌倒与护士人员配备和护士的工作状态有关,在7例跌倒的患者中有6例发生在周末及节假日,护士人员相对较少,工作状态有所放松,安全意识减弱。

2.2.3护理评估工作不足和护患沟通不够、护士资历不够、经验不足等。

3 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安全护理目标

3.1老年人和照顾者清楚跌倒的危险因素,能够积极主动的自我防护。

3.2 老年人在住院期间的日常生活需求能够得到保证。

3.3 老年人在将要跌倒的瞬间能够得到及时的护理和处理。

4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安全护理对策

4.1跌倒风险评估:病人入院时护士要对其进行跌倒风险评估,目前我院采用的是摩斯跌倒评分,对于曾经有过跌倒史及被评为高危易跌倒的老年住院病人,要有严防跌倒医嘱,并在床位一览表有明显标志,,在病人床头有黄色防跌倒卡,使大家易于记住防范,并做好交接班。

4.2增强医护人员预防病人跌倒的安全意识,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观念,学习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

4.3消除安全隐患,改善住院环境,及时清除病房及走廊内各种障碍,病室内床头桌椅子等摆在固定位置,随时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厕所楼道内安装安全扶手。调低老年病人床的高度,可适当加床档,做到设施到位合理。

4.4病人入院当天要详细做好环境介绍及住院宣教,使病人尽早熟悉环境。对于高危易跌倒病人要作好防跌倒宣教,嘱托病人在走动时尽量把扶安全扶手。在没有扶手的地方或站立不稳时要及时大声求助。

4.5 鼓励老年病人参加适量工娱疗活动锻炼 ,增强体质。对于走路不稳的病人,参加活动时要有专人陪伴,搀扶。

4.6 护士要认真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病人的精神症状,对病人受精神症状支配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要有预见性思维,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4.7 建立护士弹性排班制度,对患者易出现跌倒的高峰时段,增加护理人员的配备,同时在这个时段加强巡视,主动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患者时时进行提醒,对跌倒的高危患者,在活动时身边要有人陪伴。

4.8 对陪护人员也要加强教育和指导,使他们从思想上对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引起重视,掌握预防跌倒的方法和照顾患者的技巧。

跌倒不良事件范文7

关键词:住院患儿;跌倒;坠床;走、丢失;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1]。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增加。儿科住院患儿因其特殊年龄,特殊疾病,特殊性格,认知欠缺等因素成为其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儿科护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对患儿实行科学的护理和人性化的服务及安全管理,以保证患儿住院期间的人身安全。

1 影响住院患儿安全的危险因素

1.1跌倒 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3]。儿科住院患儿因其特殊年龄走路不稳、善于奔跑或地面水渍、尿渍未及时拖干以及床尾摇把未及时收拢等都易导致患儿跌倒。

1.2坠床 患儿因其年龄特点睡觉时易动、爱翻身;儿科病区走廊普遍加床较多,加床相对较窄无护栏易导致患儿坠床,病房内床位护栏相对较低,患儿调皮翻越护栏等易导致坠床。

1.3走失、丢失 患儿因其认知能力相对较差、环境陌生、家长照顾不周、患儿易出现走失,病区走廊加床较多,家长照顾患儿较辛苦,晚间熟睡后易出现患儿丢失现象。

2 防范措施

跌倒,坠床,走、丢失在儿科住院患儿中是较为常见的情况。防范患儿跌倒,坠床,走、丢失的发生是很重要的一项护理工作,首先制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及时找出不安全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强化护士管理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和预防性。其次医护人员必须向患儿及家长进行安全宣教,使患儿和家长掌握安全防范措施,共同排除安全隐患。

2.1跌倒的预防

2.1.1 加强宣教,关爱患儿 护理人员加强对年龄稍大的患儿及家长宣教,住院期间避免奔跑,避免与小病友嬉戏打闹,对年龄偏小的患儿加强看护。指导患儿勿穿拖鞋行走。

2.1.2创造安全环境 护理人员加强宣教与巡视,及时干预床尾摇把归位。病区加床较多,床间距较窄,及时妥善放置输液架、陪护椅以及各种仪器的电线等以免绊倒患儿。加强卫生宣教,避免患儿随地大小便。制定保洁员工作流程,地面出现水渍,便渍及时清理干净。地面湿拖完未干之前,放置医院统一制作的黄色警示牌。病区过道地面粘贴卡通图案"|小心滑倒"地面贴,以提示患儿及家长走路小心以防滑倒。

2.2 坠床的防护 向患儿及家长进行预防坠床知识的宣教,指导防止坠床的方法。加床患儿睡在床中间或靠墙的一面。病房内带护栏病床随时按需要使用护栏,并告知使用护栏时请勿翻越,患儿及家长知晓后。宣教护士、患儿家属在防坠床宣教表签字,同时在患儿床头挂上醒目的防坠床标识以示提醒。

2.3 走失、丢失的防护 患儿认知度低,记忆力相对较差,处于陌生的环境当中,要求家长24h陪同,避免患儿走失;病区走廊加床较多,住院期间家长照顾患儿较辛苦,夜间睡眠较香,入睡前护士应告知家长晚间患儿应与家长同一方向入睡,让患儿睡在内侧,晚间随手关闭病区大门,夜班护士加强巡视,避免患儿丢失。

2.4 制定住院患儿不良事件的应急预案 当患儿发生跌倒、坠床时,当班护士应立即至患儿身旁,通知医生,检查伤情,初步判断跌倒、坠床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将跌倒、坠床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当患儿发生走、丢失时,当班护士应立即通知医生,主任,护士长,保安及院总值班,配合家长积极寻找。同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逐级上报,护理部每季度对不良事件进行汇总,组织护士长分析原因,制定下一步防范措施。

3 讨论

住院患者安全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住院患者安全能否得到保证与医疗护理工作密切相关[4]。防范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5]。跌倒,坠床,走 、丢失是医院中较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不仅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增加患者及家庭的痛苦和负担,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因此预防儿科住院患儿的跌倒,坠床,走、丢失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每一个护理人员需要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评估患儿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加强对患儿及家长防范不安全因素的健康宣教,得到支持和配合。护患共同防范,以确保住院患儿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

[2]陈玩粧,张小娟,张海容,等.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35.

[3]陆燕弟.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J]. 护理研究,2007,21(12):143.

跌倒不良事件范文8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74-02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1],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住院病人跌倒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为增加病人痛苦,降低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同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护理费用,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我们对2010年至2012年我院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3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护理部不良事件上报表,2010年――2012年入住我院后发生跌倒30例,跌倒后出现损伤者共24例。

1.2 调查方法 查阅这30份病历及护理记录,根据护理记录对跌倒的描述确定为跌倒,按年龄、有无跌倒史、疾病种类、所服药物、跌倒的原因、跌倒发生地点、跌倒后出现的损伤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 果

2.1 年龄 最小61岁,最大92岁,其中61-70岁2例(6.7%),71-80岁13例(43.3%),81-93岁15例(50%),平均(82.23±3)岁,均能独立或靠助行器行走。

2.2 跌倒史 有跌倒史6例(20%),无跌倒史24例(80%)。

2.3 疾病分类(该次入院第一诊断) 高血压病19例(63.3%),冠心病15例(50%),脑动脉供血不足9例(30%),脑血管意外后遗症6例(20%),糖尿病5例(16.7%)。全部病例均有两种以上诊断。

2.4 所服药物 使用抗高血压药有17例(56.7%),镇静催眠药有11例(36.7%),降血糖药有5例(16.7%),利尿剂5例(16.7%)。

2.5 跌倒的原因 走路时站立不稳跌倒14例(46.7%),下床或从轮椅上起来时跌倒9例(30%),上厕所时起来跌倒5例(16.6%),自己锻炼时跌倒1例(3.3%),地面湿滑跌倒1例(3.3%)。

2.6 跌倒发生地点 床边跌倒12例(40%),病室外卫生间内跌倒8例(26.7%),走廊跌倒6例(20%),病室内卫生间跌倒3例(10%),坐椅边跌倒1例(3.3%)。

2.7 跌倒所导致的后果 软组织损伤12例(40%),股骨颈骨折4例(13.3%),手臂骨折2例(6.7%),硬膜下出血2例(6.7%),髌骨骨折1例(3.3%),皮肤擦伤3例(10%)。

3 护理措施

3.1 全面评估 护士在病人入院后,全面收集资料,填写住院病人预防跌倒护理评估表。此评估表为我院结合多家医院评估表自行设计的。内容包括:年龄、既往跌倒史、神经精神情况、视听力、疾病因素、肢体情况、药物使用、其他8个方面共57分。筛选易跌倒的高危人群,2分为轻度危险,3-5分为中度危险,>5分为高度危险。对于中度及中度以上危险患者,在床头悬挂红色标识牌,写有“防止跌倒”,中度危险患者每周评估一次,重度危险患者每周评估二次。责任护士随时对病人住院环境评估,护士长组织护士学习跌倒应急预案,每周对不良事件因素评估一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3.2 干预措施

3.2.1 预防老年人自身疾病导致的跌倒 对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性低血压的老年病人应高度警惕,入院时应了解其晕厥史,定期监测血压。对于高危人群,做交接班工作,护士应将病人的病情、可能跌倒的危险因素、护理采取的措施,向病人和家属做详尽的说明,取得家属的配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如起床、散步、如厕、洗澡等随时有人照顾[2]。对有跌倒史的老年人,应询问其发生细节,加强心理护理,缓解老年人恐惧心理。预防措施要有针对性,能够适应个体的需要。

3.2.2 正确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 护士给药前应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对于使用可能增加医院内跌倒危险的药物,把用药的注意事项向病人及家属作详细的解释。如对于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人,嘱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动;服用降压、降糖、利尿药的病人,应遵医嘱服药,注意用药后反应。

3.2.3 建立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环境 病室布局合理、安全;光源充足,夜间设置脚灯;通道无障碍物;物品放置有序,病人经常需要的物品放于随手可及的地方。保持地面干燥,可使用防滑垫;调节床的高度,固定好床脚刹车;在病室走廊、浴室、坐便器旁安置扶手,经常检查扶手的稳定性;呼叫器安装在病人能触及位置,教会患者使用床头呼叫铃。

3.2.4 加强心理护理 护士要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自己的躯体功能状态,克服不服老、爱面子的心理,鼓励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其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并选择正确的、适宜的活动。部分老年人因为曾经跌倒或险些跌倒而对进行某种活动失去信心,护士要帮助老年人重新建立自信心,鼓励其在正确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适当活动,减少生活依赖性[3]。

3.2.5 加强健康教育 采用跌倒风险评估后,要求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注意事项及发生跌倒后的一般急救措施[4],及时填写告知书。提示其生活起居由卧位改为坐位或由坐位改为站立时,缓慢改变,逐渐坐起或站立。穿合适的鞋子、衣裤,夜间床边放置便壶,减少起床次数,避免去卫生间。另外应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急预案演练等。

4 小 结

由于老年人跌倒常由多因素导致的,因此预防措施不能是单一的,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多学科联合干预,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有效,因此老年人跌倒的护理重点在于正确的评估、预防和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预防。

参考文献

[1] 刘丽华.与老年人跌倒相关的临床因素.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4,15(3):141-142.

[2] 陆燕弟.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4C):10411043.

跌倒不良事件范文9

关键词:护理安全;跌倒;护理质量

跌倒是指患者突然或者非故意性停顿,倒于地面或者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的事件并不少见,跌倒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负担,特别是老年人因跌倒发生骨折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且许多老年人因此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此外,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还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做好护理安全管理,防止跌倒事件发生应该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有助于工作过程的漏洞填塞,流程优化,以及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对构建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根本原因分析法(RCA),是一种回顾性不良事件分析工具,主要针对事件以一套逻辑的程序找出造成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执行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的方法。下面就我院1年中发生的10例跌倒事件进行汇总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219例风险评估患者中,发生患者跌倒事件10例。2012年8月~2013年2月846例中发生跌倒8例,2013年3月~8月1373例中发生跌倒2例。10例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54~87岁。根据住院科室不同,外科患者6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2例、各种手术后患者4例;内科患者4例,其中高血压3例,脑梗塞1例。

1.2方法 对我院11个病区2012年8月~2013年8月存在跌倒风险的2219例患者中发生跌倒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针对跌倒事件发生较多的原因及范围,确定相关人员组成RCA分析小组,人员包括护理安全管理委员成员、各科室护士长、后勤保障部门等,负责对事件进行描述、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的拟定与执行。使用鱼骨图,从根本上找出存在的原因(如下图1)。根据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2 分析

2012年8月~2013年2月跌倒的8例患者中,1例因回家后在家中不慎跌倒,导致双上肢擦伤;1例为上消化道出血,护士对病情观察不认真(该患者血色素仅有6g),对患者出现的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导致患者在办理出院手续时晕倒在电梯门口;1例老年患者到食堂打饭时晕倒在食堂;其他的5例分别跌倒在病区的卫生间和病房门口、床旁;2013年3月~8月跌倒的2例为术后起床时无家属和护士在旁、起床速度过快产生晕厥所致。10例跌倒患者年龄均在50岁以上。外科患者所占比例较大。

3 拟定和执行改进措施

主要工作是根据找出的根本原因,拟定改进措施和方向,包括相关部门,便于对未来事件防范的整合处理。使整改做到切实有效。

3.1加强对入院患者的全面评估,护理部制定入院患者评估单,对所有入院患者实行全面评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再次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评估标准重新进行修订,根据评估的风险程度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

3.2床头悬挂警示标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使患者明白自己容易发生跌倒的原因和采取防范措施的必要性。

3.3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医从性,避免和杜绝患者外出。

3.4加强风险时段的人力资源配置,对危重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较多的科室实行双夜班制,保证患者的安全。

3.5后勤部门加强对住院环境的管理,对特殊区域采用防滑垫及警示标识、安全扶手等。如开水房、食堂、卫生间、电梯、楼梯走道等。食堂根据患者病情及需要送饭到病区。

3.6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对年老、行动不便和手术后的患者生活上给于细心全面的照顾。特别对服用降压药、手术后、体质虚弱者除做好健康宣教外,还要经常巡视病房,满足和协助患者各种活动的需要。

4 结果分析

4.1应用RCA分析工具对患者跌倒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去除风险因素的整改措施,及时加以落实,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评估及时到位,2012年8月~2013年2月全院共计评估人数仅有846例,通过修订评估制度及风险评估表后,护理人员对患者风险评估的人数明显增加,2013年3月~8月共计评估1373例,较前6个月的846例增加了62.3%。

4.2后勤保障部门紧密配合,积极整改,支持保障措施到位,环境设施改进及时有效,使我院住院住院患者跌倒事件明显下降。对整改前后患者跌倒的统计数据见表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