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特别市民集锦9篇

时间:2023-03-01 16:24:12

特别市民

特别市民范文1

关键词:上海;民办高校;定位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234-04

1 引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等教育,为适应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得以恢复。三十多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成就瞩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民办高校197所,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

上海市目前拥有17所民办高校,负有独特的新时期高等教育使命。上海民办高校的发展定位不仅关系到民办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也关系到上海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健康发展。近几年上海民办高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跨越式的进步,但由于起点低、社会认可度不高、政府扶持力度有限等多方面原因,上海民办高校目前还处在以规模促发展的粗放式运行阶段。上海民办高校要突破现阶段发展的瓶颈,真正弘扬现代东西方私立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公办高校同台竞争、共同发展,必须从政府宏观政策引导和民办高校自身建设两个层面加以完善,这就需要对上海民办高校的发展定位问题做出认真分析和研究。

上海民办高校的发展定位是一个过程,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摸索、调整、发展的过程;是特色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上海民办高校只有做到发展定位清晰而准确,才能建设好,才能发展快,这是前进的基础。上海民办高校的办学者是学校发展大计的设计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民办高校发展定位工作的重要性,在明确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指明学校发展的方向。同时,应该以定位为导向,制定上海民办高校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本文从上海民办高校自身建设的中微观层面出发,探讨目前上海民办高校发展定位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根据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STP)原理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案。

2 上海市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细分

目前上海市高等教育市场主要由两类高校组成,即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因此针对这一市场的划分也较明确。

2.1 上海市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

毫无疑问,现阶段上海市高等教育市场是以公办高校为主导。无论是在学校数量、招生人数以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等方面,与民办高校相比,公办高校都占有明显优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也明显向公办高校倾斜。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办高校曾经并且正在为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上海市作为我国“三个中心”的城市建设目标的确立,公办高校的先天体制弊端逐步显露。上海高校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对于怎样改,如何改,上海教育理论界已争论多年,至今似乎仍不明确,致使上海高校教改举步维艰,成效寥寥。

上海民办高校因势而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上海高等教育市场供需不平衡的具体体现。相对于全国而言,上海经济社会超前发展的现状与当前公办高等教育体制的滞后催生了民办高校。虽然难以平等地享有国家教育资源,上海民办高校凭借体制优势仍迅速壮大,为上海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急需的人力资源支持。

2.2 上海市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地理细分

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197所,上海有17所。从绝对量方面来看,似乎上海的民办高校已经足够。但与上海1300万常住人口相比,这16所民办高校并不能满足上海市民对民办高校教育服务的需求。除常住人口外,上海还拥有大约500多万的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的高等教育可能更多地依赖上海民办高校。毕竟报考公办高校难度较大且手续繁琐。而就读上海民办高校,会有利于外来人口子女未来在上海就业。除此之外,上海周边省份,如浙江省与江苏省,对上海民办高校的高度认同也促使上海以外的生源大量涌入上海民办高校。

由此可见,从上海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地理细分这一角度来看,上海民办高校的市场优势明显。

2.3 上海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年龄细分

2008年上海市18周岁左右的高中毕业生大约有61.8万人,其中有14.5万人被各类公办高校录取,另有大约17万人报考了中专,技校和各类职业学校。这样算来,上海民办高校可招收的适龄高中毕业生大约有30万人左右。而2009年上海民办高校招生总数不足3万人,由此推算,上海民办高校可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只能满足大约十分之一左右的市场需求。若考虑上海周边省份和外来流动人口的高等教育需求,上海民办高校的招生数量更显不足。

3 上海市民办高校目标市场的确定

根据以上分析,上海民办高校的目标市场应由三部分构成,即(1)被公办高校和各类中专、技校、职业学校录取之后剩余的上海应届高中毕业生;(2)外地流动人口中需要在上海接受非公立高等教育的学生以及(3)上海周边省份希望在上海接受非公立高等教育并希望将来在上海就业的学生。

3.1 细分市场评价

依据上海市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推算,上海民办高校目标市场的第一个组成部分的总人数在30万人左右(统计数据表明,近二十年上海市的户籍人口出生率成不规则波动状态,故此处不考虑出生率对该目标市场的影响)。若按人均接受民办高等教育的最低年均费用1万元来计算,这一市场的年均总价值约为30亿元。

对于另外两个目标市场,由于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很难较准确地予以测算。但据了解,这两部分学生目前占上海民办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约10万人)的25%左右,据此可以推算年均总人数约为2.5万人,年均市场总价值约为2.5亿元。

综上可知,这三个上海民办高校的目标市场的人口规模约为32.5万人/年,年均市场总价值约为32.5亿元。

3.2 目标市场的选择

无论是从目标市场年均总价值方面来看,还是从地方民办高校要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针来考虑,上海民办高校的目标市场选择的第一优先应为这30万人左右的本地生源。这一目标市场规模巨大且相对稳定,学生素质较整齐,易于教学管理。事实证明,这部分学生是当前上海各民办高校争夺生源的主要对象。

尽管上海流动人口与周边省份的生源目前占总生源的比例不大,但增长潜力巨大,这为上海地方民办高校长期稳定发展,进而走出上海,走向全国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支持,是上海民办高校进行深入市场拓展的主要领域。

3.3 目标市场战略

差异化应是上海民办高校针对上述目标市场所采取的经营策略。这里的差异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要与公办高校的经营管理理念有所差异;第二,上海各民办高校之间也应有所差别,应进行错位竞争,避免彼此雷同。

相对而言,基于我国目前的教育政策,上海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容易做到差异化经营。因为当前我国公办高校的办学方针基本上是以教育政策为导向,而民办高校则更直接地以当地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市场化程度较高。

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差异化经营的最大难度主要体现在上海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战略方面。上海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前身为职业培训学院,只授予专科文凭,目前上海能够授予本科文凭的民办高校只有两家(上海杉达学院与上海剑桥学院),其余15所上海民办高校都为技术职业学院,且课程设置也大同小异。这一局面的形成固然有历史与教育政策的原因,但更能体现出上海民办高校针对目标市场的经营战略不够明确,盲目采用无差别化竞争战略的现状。这无疑会造成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经营效率的降低,同时也增加经营成本。采取差异化的经营战略是上海民办高校健康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的有效途径。

4 上海市民办高校的市场定位

明确的市场定位可使企业具有鲜明的产品形象,从而提高营销效率。上海民办高校的市场定位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即识别潜在竞争优势、发挥核心竞争优势以及制定合理的市场定位战略。

4.1 识别潜在竞争优势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具有四个潜在竞争优势:

(1)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民办高校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更高,非常注重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能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甚至可以做到“订单式培养”的目标,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可在较短的时期内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2)充分重视就业。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出口”决定着“入口”。毕业生就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当年招生数量。因此,民办高校非常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学生就业辅导。很多民办高校都成立了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就业进行专题研究,在学生中成立“职业生涯设计协会”,指导学生入学就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的学校还根据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积极开设特色课程,全方位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3)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多公办高校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民办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和民办高校办学实力的提高,一些好的民办高校开始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再单纯的追求“自考”或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等指标,而是把“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仅有好的学习成绩,更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样的学生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4)注重国际合作。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民办高校是跑得最快的一个。因为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真正能够办出特色。很多上海的民办高校正是因为这一特色而受到考生的重视,学校的招生量就会得以保障,形成较快的发展。

4.2 发挥核心竞争力优势,增强上海民办高校的品牌意识

核心竞争力则是竞争优势之本,是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公办高校效仿的独特能力,是民办高校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的竞争优势的。它蕴含于民办高校的内质之中,为民办高校所独有。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能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特殊价值。这一核心竞争力表现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的特征,即“异质性”。该“异质性” 决定了民办高校具有的生存价值,并为形成长期的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经过整合了的隐性能力其隐性化的特征,不易被公办高校的直接把握。

根据上文的分析,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上海民办高校初步具备四方面的潜在竞争优势,即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充分重视就业、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注重国际合作。在这四种竞争优势中,其核心竞争力优势应为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应成为上海民办高校自身品牌的核心组成部分。

品牌是上海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使之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标志,是人们认知的基本标识。更是因为品牌能够获得可持续的差异优势,从而构成上海民办高校的特定市场价值。因此,打造强势品牌已成为上海民办高校赢得未来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问题,品牌是提升上海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打造中国的“哈佛”、“早稻田”,即打造世界知名教育品牌应成为上海民办高校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4.3 制定市场定位战略

差别化战略是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特殊的需求,树立独特而鲜明的品牌形象,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差别化战略会使企业建立起差别竞争优势,以形成对“入侵者”的行业壁垒,并利用差别化带来的较高的边际利润补偿因追求差别化而增加的成本。企业形成这种战略主要是依靠产品和服务的特色,而不是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但是应该注意,差别化战略不是讲企业可以忽略成本,只是强调这时的战略目标不是降低成本问题。差别化是上海民办高校进行准确市场定位的根本战略,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品牌形象差别化的发展定位战略。教育品牌形象差别化是指民办。

高校通过强烈的品牌意识、成功的CI(企业形象)战略,借助媒体的宣传,使上海民办高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优异品质的形象,从而对民办高校的教育产品发生偏好,一旦需要,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某个上海民办高校。高等教育的消费者能从上海民办高校的品牌形象方面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实施品牌战略实际上是基于差异化战略理论观而选择的一种营销战略。建立品牌的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教育产品提供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公办高校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教育消费者针对上海民办高校的品牌忠诚会增强民办高校竞争能力,使民办高校能保持它现有的消费群体,而且不用花费大量的资源来赢得新的教育产品消费者。

(2)教育产品差别化的发展定位战略。教育产品差别化战略应是一种以民。

办高校内部条件为重心的发展战略,它强调要依赖于民办高校现有的资源水平,向高等教育消费者提供在行业范围内独具特色的教育产品或服务,这种特色可以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如果上海民办高校的产品或服务的溢出价格超过因其独特性所增加的成本,那么拥有这种差异化的民办高校将取得竞争优势。

目前上海的民办高校普遍存在教育产品同质化、行为短期化、无品牌影响力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使很多民办高校缺乏核心品牌属性,最终将导致上海民办高校出现过多必然的、低层次的价格竞争手段。因此,倡导教育产品差别化战略是很有必要的。

上海民办高校在制定教育产品差别化方面还存在诸多挑战,比如如何平衡差异化的长期战略性与行业急速增长过程中的“非规范性” 竞争;如何将教育产品差别化战略的良性发展逐步纳入差异化战略执行的过程中来;如何形成整个教育产品差别化战略来应对上海公办高校的正面竞争,这都是所有上海民办高校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3)师资队伍差别化的发展定位战略。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这充分说明了师资队伍建设在大学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由于在社会保障、社会地位等方面享受待遇的不平等,与当前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相伴而行的就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问题愈加突出,已成为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它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经费的来源、师资的组成、人才的培养、学校的管理等诸多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方面有着其独特的结构和模式。只有抓住其特点,总结出规律,才能迅速发展壮大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以确保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优势不断提升。

(4)学生服务差别化的发展定位战略。上海民办高校面临的竞争日益激。

烈。生源是民办高校的重要资产,民办高校的竞争主要是针对学生资源的竞争,只有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上海民办高校才能生存、发展、壮大。

民办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客户群,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创造一种能被学生和家长感觉到的独特服务品质,满足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消费者的需求,甚至超越他们对教育服务的期望,培育他们的忠诚度,从而实现上海民办高校与教育产品消费者双赢的局面。

差异化服务是在目标顾客愿意支付费用的条件下实现的。消费者善变,其满意度不等于消费忠诚度。每个消费者对服务的偏好是不相同的,这种偏好又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消费者对服务的感受不同,对服务的期望也不同。上海民办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赋予了高等教育消费者很大的选择权。民办高校不可能做到使所有消费者满意,也不能使所有消费者保持忠诚。对于很多高等教育产品的消费者,学费的多少在树立客户忠诚方面的作用正在日益下降,这表明学费并不是最重要的择校因素。满足感、成就感以及有针对性的服务和独特的感受对消费者影响逐渐增大。整体而言,随着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产品的价格因素在高等教育产品消费过程中的重要性就会相应地降低。

此外,上海民办高校的教育市场定位还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定位必须按教育规律及市场规律办事,即共性。但培养目标、类型和模式不同的民办高校的发展规律有所不同,这是个性。就民办高校的基本要素而言,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此在确定上海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时,在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各民办高校要力求避免趋同性,要体现差异性,以充分显现各自的个性和特点。上海民办高校在定位上个性和特点越鲜明,其办学特色也就越突出,就会逐步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生存能力就会增强,这就为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市场保证。

5 结论

上海民办高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应制定科学、准确、精细化的发展定位。通过对上海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地理细分以及就学年龄细分以,可使我们对这一市场进行较明确的界定。其潜在的市场价值是上海民办高校创办者选择并进入该市场的前提条件。切实可行的市场战略是赢得这一目标市场的根本保证。具体步骤可体现为识别潜在竞争优势、发挥核心竞争力优势,增强品牌意识、制定市场定位战略。具体措施包括:教育品牌形象差别化、教育产品差别化、师资队伍差别化以及学生服务的差别化,并在此基础上处理好上海各民办高校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确保上海民办高校和谐发展,共生共荣。

上海民办高校现阶段的发展,无论是在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还是在促进上海经济快速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缓解就学矛盾、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上海的高等教育发轫于民间,并有着辉煌的历史。在新时期党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下,上海民办高校的明天必将再次辉煌!

参考文献

[1]Al Ries and Jack Trout,Positioning:The Battle for Your Mind [M].WARNER BOOKS,1986.

[2]丁祖诒.论中国民办大学的态势[N].中国青年报,1999-12.

[3]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0.

[4]刘小勇,符少辉.品牌经营:打造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J].教育改革与管理,2008,(3):17.

[5]王生洪.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上海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开放[J].中国高等教育, 1993,(2):11-13.

[6]谢仁业.上海高等教育的地位与定位:国际高等教育中心[J].教育发展研究,1994,(4):20-21.

[7]夏天阳.构建与融合:21世纪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J].复旦教育,2007,(5):12-14.

[8]张春曙,包于灿.建立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广泛社会基础――上海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和可行性分析[J].上海高教研究,2008,(3):26-27.

特别市民范文2

1.55万亿特别国债将由央行持有,从原理上讲是央行外汇储备与本币债券之间的置换,本身并未直接改变现有的

市场流动性状况

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所需的的资本金,将来源于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在十届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上,审议批准了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议案。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此次特别国债发行本身对宏观经济政策来说应该是中性措施,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后,将增加人民银行持有的国债,增加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支持,为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人民银行通过逐步卖出特别国债调节货币供应量,缓解流动性偏多的问题,并充分发挥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点的功能。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也表示,特别国债的发行对市场不会造成大的冲击。

分批逐步发行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称,财政部买外汇发行的特别国债,在本质上不同于普通国债。财政部为购买外汇发行的国债不是对预算赤字的融资,而是有等值的外汇资产相对应,而且这部分资产属于金融资产,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

同时,与普通国债筹集的资金使用不同,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的外汇资金以提高收益为主要目标。特别国债将按照法律规定,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利率根据市场利率水平确定。

面对当前国际收支失衡、流动性偏多两大困扰中国经济的“顽疾”,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货币政策只能“扬汤止沸”,财政政策才能“釜底抽薪”,“双调整”已成未来政策方向,“从此次调整力度来看,调控部门优化中国经济结构的决心非常明显”。

对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潜在风险,沈明高不无忧虑,如果现有的政策不能及时和主动地推动结构调整,出口占GDP的比重和投资占GDP的比重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里达到峰值,结果可能是出口和投资增长速度的大幅度下滑。

财政部的负责人也表示,为缓解流动性偏多问题,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财政部与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就发行特别国债购买部分外汇储备的具体做法进行了认真研究。鉴于这次发行的特别国债规模较大,财政部在设计发行方案时,将会周密考虑,精心设计,确保市场的平稳运行。

专家表示,不必对其收缩流动性的效果过分恐慌,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上述特别国债很有可能分批逐步发行,其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如想象的那么大。

央行持有择机投放

有关人士透露,按照目前直接将特别国债发给央行的方式,央行将从资产负债表上划出2000亿美元外汇资产的同时,记入一笔1.55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资产,作一次性记账处理。

之后,财政部将2000亿美元外汇资产注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而央行将利用增加的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作为公开市场的工具,发售给投资者。

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之后,将增加人民银行持有的特别国债。由于特别国债可以在银行间市场进行流通,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在银行间市场卖出特别国债,收回流动性。

根据计算,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相当于提高10次准备金率(每次0.5个点),因此市场担心其发行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过度紧缩。石磊表示,将目光集中于此,就可能忽视了发行特别国债主要目的并非在于收缩流动性,而是要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拓宽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收缩流动性只是其效果之一。

财政部负责人强调,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是缓解流动性偏多、提高外汇经营收益,确保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综合性调控政策,不是针对股票市场的紧缩措施,不直接影响证券市场中的存量资金。

平安证券债券分析师叶英认为,对于今年下半年,将要到期的央行票据总量达3982.7 亿元,已经占计划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的90%,加上下半年外贸盈余将继续增加,能够源源不断地补充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从而达到既消化到期央行票据对冲问题,减轻央行在发行央行票据时的成本支付,同时又有节奏的吸纳到期的这部分流动性。

特别市民范文3

一、产业转型升级中农民工面临巨大的失业风险

据市人社部门统计,截止2014年底,全市农民工总量160多万左右,其中外出务工农民工近90万,区域内的农民工70多万(包括外来农民工20多万)。目前曲靖区域内的农民工主要聚集在采煤业、建筑业、餐饮业、家政服务业、制造业等几个主要行业,每个行业就业的农民工人数都在十万人左右。虽然从目前情况看,全市农民工当下的就业形势仍处于良好状态,但随着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农民工将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冲击。例如自去年以来在促进全市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中整合关闭了一批煤矿,导致原来在煤矿务工的近四万农民工因此失业;因钢铁等产业产能过剩,导致在钢铁行业务工的四五千农民工失业,而随着现代化采煤设备的推广应用及采煤队伍的专业化、煤炭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失业的农民矿工还有可能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大部分无技能或低技能的农民工将因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失去工作。

二、农民工失业将带来巨大的隐忧

一是将直接影响农民增收,降低农民生活质量,对全市脱贫成果的巩固带来压力;二是失业返乡人员增多,特别是年龄偏大、无技术特长的人员再就业难度更大,将进一步加大全市的就业压力;三是据《曲靖市农民工问卷调查》的统计,农民工子女在本人打工的城市读书的占已有子女且子女已上学的农民工的三分之一左右,学习环境、教学模式的改变,将使孩子的心理和受教育的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四是外出务工人员失业返乡后,可能有土地、山林承包流转权益、住房建设等诸多权益诉求,给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对产业转型升级中农民工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1、加强预警。建立农民工失业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经济转型升级中全市农民工失业的动向、数量和进度。对已失业的农民工要确保他们不被欠薪,对已经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要做好服务工作,想方设法与企业共渡难关,防止更多的农民工因企业倒闭关门而失业。

特别市民范文4

关键词:民法典 特别民法 关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70-03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所有国家的民法典和特别民法之间关系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法典重构和解构,在民法典当中,能否将劳动法和消费者法纳入,这是其和特别民法两者关系进行建构的重点问题。在法典结构当中对劳动关系以及消费关系不能进行调整,然而可以对民典法的纯粹性进行保持,但是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民典法的基本法的地位进行动摇。法典重构从根本意义上来看,其和民法典中的价值取向是不符的,并不能和以往的民法体系作一兼容,然而就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是对民典法原有的地位做了e极维护。现代社会下我国应该将民法典和特别民法进行融合,对民典法的市场经济地位进行保持,这和我国发展中的基本国情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相符合的。可以看出,对于民典法和特别民法之间的关系作一合理性和科学地的建构是至关重要的。

一、民法典以及特别民法的内涵

(一)民法典的内涵

从目前来看,在法律体系建设中,民法典系统对其起着全面指挥的作用,罗马法是这一法律在立法中的重要基础。民典法主要用在市场规则当中,这是各种市场活动中都要遵守的固定守则。所以,民法典体系可以利用对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建立以及完善,对市场展开规范性的运转,还可以利用实体交易中的规则对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稳定性和繁荣性进行限制和保障。例如,保险法和社会保障法都是民法典对国家产生权力影响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民法典对私法中的民事法律造成影响力的体现。现阶段,我国在民法典体系的建设中还存在一系列缺陷,需要在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前提下,对问题进行改善以及对空白展开弥补。在民法典中,部分法律条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存在疑问的,不具备统一的和有效的关于立法的准则。所有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都是非常抽象的,尽管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还是存在非常多的对于司法进行解释的空间,然而还是会经常性地造成争议。所以,要对民法典进行完善的同时,树立总则,对主体行为和客观规律以及物权制度进行综合,让其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完整的法律体系,让所有的规定之间都可以相互补充,对法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弥补。总之,民事法中的制度对于国家治安的维护和经济的大力发展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在我国法律建设中,要对民法典进一步完善,通过法律系统对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

(二)特别民法的内涵

按照特别民法自身的功能进行分类,比较多见的是补充型、政策型、行政型,先对其进行概括说明。

1.补充型特别民法

所谓补充型特别民法,主要是指对民法典当中描述地不详细的或者是缺失内容的部分作一补充。因为只是简单地补充以及对民法典体系进行细化,所以和民法典中的基本原则是不冲突的,而且与民法典的价值取向是相同的。但是具体化的单行立法就需要按照立法技术以及现实的需要对其进行决定。在民法典的功能不断收缩的背景下,尤其是民法在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强盛,其对于我国的权力有所干预。对特别民法的具体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把公民自身的实际需求看作出发点,对商事以及民事规范作一区分,还要对实体规则进行区分。

2.政策型的特别民法

这一类型的特别民法是指由国家机构进行设立的特别民法,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特定的社会政策进一步贯彻和落实。这种特别民法把关注点放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上,对其进行保护,对人道主义的精神面貌进行了彰显。这一民法包括劳动法和消费者法等。政策性的特别民法主要是把受害者看作主体,坚持无过错原则,形成一个具体的归责体系,对主体中的权益进行保护。

3.行政型的特别民法

所谓行政型的特别民法,是指对行政管理的私人关系进行相关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对行政目的进行实现。行政型的特别民法中最大的特点是公法以及私法之间的糅合。此外,为了将行政目的进行实现,这一类型的民法还将司法与行政进行了糅和。总体而说,行政管制作为法律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和公民以及国家三者的关系展开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并对其展开双向性的制约。如此一来,企业和政府间的具体关系也就有了基础性的变化,国家对于企业开展的行政管理,承担了非常重要的给付责任,但是企业所承担的是对法律遵守的义务,不然就会受到相关法律的制裁。就政府自身的职能而言,比较多的是对行政管理的体现,利用这一类型的民法对公共利益进行维护。

二、民法典以及其和特别民法之间的关系

(一)特别民法中的功能以及和民法典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补充型的特别民法。这一种类的特别民法是指对民法典自身的内容作一细化和补充。这一民法的建立是在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确立的,对其的价值取向不构成违反。民事关系中的单行立法,主要是由民法典的立法技术和复杂情况进行决定的。这一类型的民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权力进行干预,然而国家只是具备展开行政服务的权限,并不能对私人关系作一调整。此外,这一民法典的兴盛情况和民法典自身的功能限缩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开展补充型特别民法和民法典的关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民事中的实体规则作一明确区分,把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看作出发点,对商事和民事规范进行区分。

二是,政策型的特别民法。这一类型的民法是国家把对某一种比较特别的政策进行实现作为目标的特别民法,这一民法的形成是把对弱者的保护作为核心,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劳动法以及消费者法。政策型的特别民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被人们所认可的民事自然法,有足够的意义被纳入民法典当中。主要是把受害人看作主体,时刻坚持无过错原则,形成归责体系。我国的法律体系并没有对消费者特权加以明确,所以民法典的形成也就不具备对消费者的保护作用,然而,政策型的特别民法对这一漏洞作一合理化的补充。

三是,行政型特别民法。这一民法主要是对行政管理私人的关系做了明确,把对特定行政的实现作为目的,主要的表现就是对公法和私法进行科学融合,同时,还对司法和行政进行了混合,这是国家在转型阶段的法律依据。

(三)民法典和特别民法之间的关系

1.技术中立的模式

二元对立的技术中立模式在国家层面保障统一的法律建构与法律续造,是完全符合现实的观念的。就国家的经济层面来看,其主要对法律中的自由形态进行塑造,对在高度集中阶段的资本主义的投资和交易方面的法律需求进行了满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因出身和职业高贵的特权消除,在根本意义对政策型的特别民法做了排除。在这样的法律模式下,民法典与特别民法之间是经和权关系,即民典法对其法规进行规定,拥有一定的中立性和普遍性,但是特别民法是把社会政策中的权变看做是依据,民法典和特别民法是相互对立的,例如在民法典中,其所规范的属于抽象化的人格,对于特别民法来说,其主要是对具体的社会角色进行确立。这一类型完全对立的模式具备非常大的优势,对于民法典在技术规则中的纯粹性有所保障,然其不受到公法摆动所造成的影响。民法自身的自治个性是非常多的,该个性和资源的分配功能是反比关系,民法中的自治个性如果很强,那么,资源在分配中的功能就会减弱,也就会远离多元化的政治干预。

2. 新民事自然法的模式

这一模式是对民法典在政策型的特别民法进行纳入的比较鲜明的体现。新民事自然法不但能够把民和商合二为一,还在一定程度上把消费者自身的权利在其中进行纳入。部分学者一致认为,在特别民法当中存在的内容都是可以在民典法中被纳入的,就显示借贷合同,可以将消费者的借贷法纳入其中。

三、民法典和特别民法两者关系的进一步建构

(一)特别民法在构建中的关键

从特别民法的功能来看,其拥有很多种不同的功能,然而多数都是不能满足我国民法典所针对的社会现象,民法典比较重要的价值体系适合我国民法典进行相抵牾,从根本意义上对民典法的进一步整合造成阻碍。对民法典和特别民法之间关系的构建能够从法典解构以及重构方面作一考虑。法典解构对民典法地位有一定的作用,允许对特别民法进行确立,对民法典的传统价值进行保障,运用的是技术的中立模式。就法典重构而言,其主要是指民典法为了不断适应当今社会在发展中的要求和特别民法的科学整合,对在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当中民法典的核心位置进行保障,这是对自然法实施的体现,新民事自然法的形成是民法典中的一部分。我的民法典和特别民法之间关系的建构要对所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民法典作为市场经济下的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对市场交易的稳定性进行保障的基础。因为法人制度和排他效力在对法制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可以对这一点进行充分的利用,我国的立法机构能够在物权法的指导下对征收中的制度进行确立,将投资条款纳入到个人所有权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当中,对该民法进行构建。因为我国并没有形成比较完善和具体的民法典,所以这一类型的特别民法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对于民法体系完善和建立比西方国家晚很多年,民法的发展轨迹和西方国家之间具有非常大的差别,西方国家的民法由解除管制一直到管制,然后再回到管制中去,而我国并没有对其进行完成。我国完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下的法律体系建设,在传统体系中的民典法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然而,在此过程中,需要的是我国在不断探索并进行创新的民法典,对民法典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当中的地位作一保障。

(二)民典法在立法中的技术中立

以往的在民法典中形成的技术中立体现为其原理和规则以及制度等方面上。民典法在立法中的技术中立主要对民典法内容中的永恒性以及真理性作一强调。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发展中运用的都是私法和公法集合的管理模式,能够对公法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行使。针对这一现状,相关的立法机构要把企业当中的法律展开系统性的归类,对民法范畴进行设计的都纳入民法中去,属于行政方面的就纳入到行政法中去。为了让民典法中的技术中立进一步实现,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将物权进行强化、对所有权进行减弱的具体方式把债权中的内容作一细化分割和重新组合。在家庭法中,主要把财产法的逻辑看成是构建的基础问题,这是民典法在技术中立方面能够实现的挑战之一,也是对社会文化进行保障的重要举措,能够对国民自身所具备的道理观念作一改善,在对未来的民法典的具体拟定中还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考虑。

四、民法典中的发展和展望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民法典的局限性越来越大,在其内容中,并不能对民事法律中的所有内容进行涵盖。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即刻解决和处理,把自由看作基本导向和技术中立的不断创新,新的民典法在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中更加适合运用,在目前的法律体系建设中,不只重视补充型特别民法,还有其他几种类型的特别民法,都在经济法和社会法中纳入,所以,把对民法典的维护看作法律的主体地位中的法典,对于其的构建具有非常大的不合理性。在时代不断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已经发展到民法阶段,因此,应该对特别民法的兴盛、对民典法的挑战欣然地接受,按照民事自然法中的规章制度对民典法作一全面创新,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建设。

五、结语

总而言之,怎样对民法典和特别民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这是现阶段我国民众在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果要对比较完善和比较完整的体系进行建设,就要把民法典和特别民法两者作一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整合,将技术中立的手段运用其中,对民典法和特别民法之间的关系作一全面的构建,在此基础上,满足现阶段我国社会在发展中的法制现实以及实际需求,从而不断促进我国法律制度和体系建设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勇.民法典与特别民法关系的建构[J].法制博览,2016(30):202-203.

[2]孙莹.我国民法调整对象的继受与变迁[D].西南政法大学,2011.

[3]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

[4]廖湘文.侵权行为法危险责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

特别市民范文5

万元增收工程的利益主体是农民,责任主体是干部:帮助农民增收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万元增收工程启动以来,在个别地方的党员干部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有的人习惯于当“二传手”,以文件贯彻文件,将市委、市政府的《意见》转发下去,就上报简报“高度重视”、“行动迅速”;一些人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特别是亲身感受到农民的贫困状况后,打起了退堂鼓,畏难情绪开始冒出来;还有的人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能不能增收致富,最终还得看农民使不使力,光是干部着急有什么用?也有一些“三门”干部,尽管有热情,但不熟悉农村、不了解农民,更不懂得农业生产,到了基层,帮忙帮不到点上;也有一些现代经济知识和群众工作经验都很丰富的干部,他们有能力但没动力,认为越是到基层越难以出头,越是到艰苦地方越难以出政绩,因此不愿意到基层,到了基层也不安心,更不愿意使劲干……这些现象尽管不是主流,但在一些干部中有市场。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对参与实施万元增收工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农民增收,干部有责。首先,从国情、市情来看,中国由于受长期的农耕意识的影响,小农经济至今依然在农村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以大山区为主的重庆“两翼”地区,多数农民依然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粮猪型”经济结构比较普遍。因此,越是市场经济,越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去指导、帮助他们。其次,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看,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解放60多年了,农民还在受穷,甚至吃不饱饭看不起病,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因此,参与实施万元增收工程,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天职。同时,帮助农民增收,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最有效途径。农民说,千制度万制度,能帮助他们致富的才是好制度;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实在在做给群众看;三年增收一万元,比喊一万句口号都管用。

因此,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非常具体:到2012年,“两翼”地区17个区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00元;农户纯收入达到2.5万元;95%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都要增收一万元。为了保证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市委、市政府决定实行区县负责制,各有关区县和市级部门都有“责任田”,实行专项考核,严格考核奖惩。由此可见,万元增收工程的利益主体是农民,而责任主体是干部。

干部助农增收要找准着力点:抓产业要突出特色,抓龙头要突出带动,抓市场要突出对接

帮助农民增收的途径尽管很多,但有三点尤其重要:抓产业、抓龙头、抓市场。

抓产业要突出特色。助农增收,首要任务是抓产业,只有发展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也才有可持续性。“两翼”地区以山地为主,这次市委、市政府下发的《意见》很有针对性,提出在继续稳定粮油生产、提升主导产业、壮大非农产业和劳务经济的同时,重点要深挖林业增收潜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搞好林下产品加工和销售,也就是说,发展林业产业、林下经济,就是“两翼”地区最大的特色产业。抓特色产业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考虑集中连片,形成规模,与市和区县的统一规划对接、配套,又要突出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一户一业,落实到每一个农户,这样才能将万元增收落到实处。

抓龙头要突出带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单纯依靠种养殖业是很难增收的,一定要跳出农业抓农业、用抓工业的办法抓农业,关键在于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一方面要着力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如万州、涪陵、忠县等区县的榨菜、柑橘加工企业,已经具备相当实力,同时在“两翼”农村还有很多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小企业,要注意把它们培育壮大成龙头。另一方面是招商引资,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引进龙头企业不必贪大求“洋”,有的企业个头不大,但产业链长,能够联系千家万户,这样的企业就是好龙头。干部在考察、引进龙头企业时,一定要注意考察它的带动能力,特别是对农民的集聚能力、对市场的辐射能力。

抓市场要突出对接。“两翼”地区的农民,最缺乏的就是市场意识和闯市场的能力,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对接起来。一是要围绕特色产业和产品“造”市场。如秀山的土鸡,以前名不见经传,书记在秀山调研时出了个金点子――培育“秀山土鸡”品牌,现在秀山的土鸡已走进上海等大城市的超市,成为重庆著名的土特产品。二是组建销售网络。尤其要主动与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业巨头和重庆本土的新世纪、重百、重客隆等超市对接,还要注意利用网络资源,开设网店,信息,把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三是要特别注意培育品牌。要尽可能地提升重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党员干部既要激活农民的“造血功能”,又要从农民身上吸收营养,受到教育

党员干部要有长远目光,参与实施万元增收工程,既要着力于完成三年内的目标任务,又要着眼于三年后的长效机制,除了要抓好产业、龙头、市场这些关键环节外,还要特别注意激活农民的“造血功能”。

一是既要“输血”又要“造血”。在万元增收工程中,党员干部既要给钱给物、身先士卒,起好带领和带头作用,又要注意授人以渔,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营本领,真正教给农民。

二是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两翼”地区基本处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状态,我们要利用这次万元增收工程,把农民真正组织起来,大面积地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推动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的集团作战能力。

三是要弘扬艰苦奋斗和创业精神。“两翼”地区的农民致富愿望非常强烈,干部群众创造了十分丰富的精神财富。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三峡移民精神,还有黔江精神,也有众多像巫山县下庄村民在悬崖绝壁抠出公路这种“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艰苦奋斗精神。我们一定要注意用这些精神激励群众,鼓舞斗志,同时还要注意及时发现并总结宣传万元增收工程中涌现出的新典型和新精神。

特别市民范文6

摘要:以负担公平为基础,特别受益者应当承担特别义务。特别受益的返还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私人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借鉴日本法律规定,利益返还的方式主要是费用承担。特别受益者返还利益对于完善我国土地政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特别受益;特别义务;利益返还

日本《道路法》规定,新建道路时,对于道路沿边的居民可以征收负担金。承担特别义务以享有特别利益为前提,特别受益者负担制度的研究对于中国土地收费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特别受益者返还的理论基础

特别受益者返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其从古罗马公用负担制度发展而来。在日本,特别受益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其最基本的概念是:“由于具体的土地的开发行为或公共事业的实施而使地价上升,为了将土地增值的部分由开发主体享有而对受益者进行的一部分征收。”

特别受益者返还制度存在的合理之处在于,通过返还私人所获得的特别利益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减少公民不劳而获的心理,享有特别受益应当承担特别义务。行政法作为公法,行政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公共事业的实施使一部分私人不平等的享有比他人更多的利益,对于没有获得特别利益的其他公民来讲,这违背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有必要将特别受益者的利益返还给社会,从而实现私人特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古罗马法规定,城市土地开发利益不应由一部分人独自享有,应当归社会全体。特别受益者返还体现了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对享有特别利益的私人,根据其获得的特别利益的性质、程度、范围来决定返还方式,追求实现社会公平,对特别受益者的返还需要政府的干预和相关法律的规范,二战以后欧美发达国家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引起的财政问题表明,对于土地开发利益不能任由市场调节。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土地成为商品的一种,既然为商品就需要确定合理的价格,在我国,这种价格的特别之处在于表现为国家与承租者的关系。土地为国家所有,由土地而产生的利益应当归全体国民所有,当这些利益只归一部分私人所有时就会产生资源浪费和价格混乱的状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土地政策难以有效实施,造成了我国房价高涨的现象。

日本是世界上土地利用最合理的国家之一,日本有关特别受益者负担本质的学说主要有:一、以谋求负担公平为目的的学说;二、 以负担公平与社会资本财源的扩大两个目的并列的学说;三、 以利益的公平归属为目的的学说;四、以对作为投资主体的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分配要求为目的的学说①。因公共事业而产生的收益归全体公民享有,特别受益者没有劳动就获取了其他人无法获得的利益是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填补损害就要对所受利益返还。

二、特别受益返还的方式

借鉴日本的土地制度,可以对特别受益者进行征收和征税的方式进行返还。具体如下:

(一)征收

征收是指在直接返还制度是一种向受益于个别土地开发或社会间接资本、装备工程而最终获取利益的主体要求负担的方式。主要是在工程结束后通过向受惠者(或开发者)按一定比例收回补偿的方式来实现。②

具体来讲,征收分为:①公法上的负担金,负担金是指以公法上强制的方式对公众事业有特别利害关系的人所课以的金钱给付义务。如日本《道路法》规定的:“如果根据道路工程存在享受显著经济效益的对象,道路管理者有权要求其受益人将其得的一部分利益补贴给道路工程。”②特定居民或团体的分担金,分担金是指对公共事业有特别利益的居民或团体,在团体内部分为一般受益者和特别受益者,按照一般与特殊的不同,承担不同的返还份额。③开发者的负担,开发者负担的费用是主要表现为住房价格或公用设施的土地价格上,另外,对其他一些建设者如在新村内的道路建设要求建设单位负担一部分钱。

(二)征税

按照日本法律规定,通过税收的方式使特别受益者返还利益的税目主要有:固定资产税、城市规划税、以闲置土地为征税对象的土地保有税、地价税、转让税、宅基地开发税等。

(三)土地返还

私有土地的所有人以提供公共设施用地的方式返还,贡献空地。当然,我国土地为国有,但可以在集体土地上进行借鉴。

三、特别利益返还对土地制度的影响

发达国家根据特别受益者返还制度调整土地开发带来的利益分配,但各国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难题,那就是怎样在土地制度设计上做到特别受益者负担的合理?特别受益者受到的是一种间接利益,无法通过简单的计量来解决,在土地制度比较完善的日本,法律对于受益者的负担规定了许多弹性制度,给予实施者在具体行政活动一些裁量权。在确定受益者的负担范围和程度时,应贯彻“有受益有负担、多受益多负担、少受益少负担”的原则理念。另外,对“特别受益”要合理界定,因为是否享有特别受益是确定是否负担特别义务的前提。受益者的范围必须体现在“特定”上,不以不特定的多数人或者团体作为课以负担的对象。公共利益是应当由全体个人来享受的,在现实中往往是较为多数的人来享有,问题是较为多数的人的范围如何界定,即特别受益中的“特别”如何界定,受益者要达到多少范围才能算是一般受益,界定的标准较为模糊。任何制度都有被滥用的可能性,要发挥特别受益者返还制度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上的作用,就需要合理的界定“特别受益”。

土地在生产要素中处于最基本的地位,处在市场的上游,土地市场的不合理会引起中下游商品的价格的不合理,进而引起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和浪费。现阶段,我国未能垄断土地的上游市场,地方政府成为了土地一级市场的支配者,使地方以看似合理的方式侵占了全民的利益。土地市场是地方政府财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价逐步抬升,引起房价居高不下。

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需要一个健全的土地市场,合理的土地市场会推动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价格是市场的基本必备要素,土地的价格应由招标和拍卖的方式确定,权力确定价格是计划经济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权力不应成为议价的要素。对于土地的价格所带来的利润收益,应由代表全体国民的国家所有,而不是归于代表一部分群体的地方政府。我国的土地最终所有权属于国家,所谓地价也只是对土地承租使用的对价,这部分对价应由国家收取后返还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国,土地市场带来的利益上,地方政府成为了特别受益者,按照特别受益需要承担特别义务的理论,地方政府应当负担特别义务,当然,对于地方政府如何合理的承担义务?承担什么义务?在什么情况下负担义务?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参考文献:

[1]江利红.《日本受益者负担制度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第25卷第2期.

[2]周腾利一.《日本土地开发利益返还制度概况》[J].国土资源情报.2005年第2期.

注解

特别市民范文7

一、研究背景

滁州市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政府的重视,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天下第一亭――醉翁亭、凤阳明文化是滁州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此外,儒林文化、大包干文化、红色文化也有较大影响力。在滁州“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滁州市政府将滁州市定位为“山水醉城,大明摇篮,改革源头,好运福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2013年,滁州共接待旅游人数1 272.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其中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94 264人次,增长4.8%;全年旅游总收入10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 043.1万美元,增长13.9%。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滁州的国民经济也取得了良好发展。2013年,滁州实现生产总值(GDP)1 08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人均GDP达27 474元(折合4 438美元),比上年增加2 824元。随着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长、闲暇时间的增多、消费观念的转变,滁州市居民的外出旅游意识日益增强。选择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出行范围越来越广。

研究滁州市居民出游行为特征,对于抓住这一极具潜力的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居民出游行为的问卷调查,对滁州市城市居民出游行为的一般特征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对旅游企业开发滁州旅游市场、有针对性地实施营销战略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分析滁州市居民出游的行为特征,并通过调查问卷来获取数据。调研2014年1月1日―3日和2月26日―28日两个时间段,在滁州市主要生活小区及部分繁华路段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对部分居民进行了访谈,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居民出游行为。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30份,回收问卷220份,回收率为95.7%。剔除漏选等原因产生的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202份,问卷有效率为91.8%。问卷收回后,运用excel和SPSS 19.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

人口统计学特征主要是对调查样本从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家庭年收入等五个方面进行的调查,如表1所示。

(二)旅游态度与旅游动机分析

1.旅游休闲频度。居民的旅游态度可以通过每年的旅游休闲频度体现出来,旅游休闲频度即居民每年的出游次数。本次调查发现,滁州市居民有较高的出游频度,绝大多数居民每年都有两次及以上的出游经历。每年出游一次、两次、三到四次、五次以上的居民人数分别是34人、103人、47人、18人,分别占调查样本的17%、51%、23%、9%。

2.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指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意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或者是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的心理动因。调查结果显示,滁州市居民旅游动机以“游山玩水,娱乐消遣”“开阔眼界,增长见闻”“疗养健体,休闲养生”为主,选择人数分别为140人、88人、47人,占总人数的69%、44%、23%。选择“增进家人感情”“探亲访友”“参加公务、商务活动”“结交新朋友”的人数分别为38人、36人、26人、16人,占总人数的19%、18%、13%、8%。在上述旅游动机中,“游山玩水,娱乐消遣放”和“疗养健体,休闲养生”属于生理动机,也是比较传统的旅游动机,而“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属于“文化动机”。此外,样本调研中,“增进家人感情”和“探亲访友”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属于情感动机。这充分说明,滁州居民比较关注生活质量,自身的发展是滁州居民比较关心的一面。除此之外,滁州居民比较关心的还有健康和家庭。

(三)旅游决策行为分析

1.出游信息来源。旅游信息渠道是旅游者赖以进行旅游行为选择决策的参考信息来源或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在滁州市居民外出旅游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方面,滁州市居民在外出旅游之前获取信息的渠道以“朋友、同学介绍”选择最多。这是因为居民做出出游及购物决策之前,都会参照亲朋好友的意见。其次为“旅游机构的营销推介”,位居第三位的是“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位居第四位的是“网络”,最后为“旅游宣传单”,选择人数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48%、29%、28%、17%、5%。

2.出游方式。从出游方式上看,滁州市居民对于外出旅游方式的选择比较集中,旅游社报名、跟团选择比例最大,占样本总数的32%;其次为自助游,占样本总数的29%;位居第三位的是与朋友结伴,占样本总数的19%;自驾游、半自助游、通过网络组团出游分别占总数的9%、6%、5%。

3.交通工具选择。居民出游活动需要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滁州是安徽东大门,毗邻长三角,又是南北之间重要通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汉蓉高铁、宁西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交织成网,穿越和连接市域。滁宁快速通道,使两市中心距离仅60公里。便捷的交通为居民出行提供了多种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在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上,滁州市居民外出旅游选择的交通方式以传统的火车、汽车和旅游巴士为主,分别占50%、30%、27%。飞机和近年来兴起的自驾游也占有较大比例,分别为18%、12%。另外,徒步和自行车也有一定比例的居民选择。

4.出游时间选择。在滁州市居民外出旅游时间选择方面,主要以法定假日、周末、寒暑假为主。其中,法定假日选择人数最多,占样本总数的37%;其次为周末,占样本总数的28%;位居第三位的是寒暑假,占样本总数的16%;第四位是任何时候,占样本总数的12%;最后为平时空闲时间,占样本总数的7%。

5.出游制约因素。收入水平、闲暇时间、日常生活的压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是现当代旅游的基本约束条件。调查结果显示,滁州市居民外出旅游行为制约因素中,闲暇时间不足、资金不足、家庭负担因素占据前三位,分别占据样本总数的44%、29%、10%;选择“没有合适的出游伙伴”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7%;选择“健康状况”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6%;选择“个人不喜欢参加旅行”的人数,占据样本总数的2%;选择“其他”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2%。

6.出游停留时间。在外出旅游停留时间上,滁州市居民主要选择“超过两天一夜,一周以内”的中短程和“两天一夜或更短时间”的短程游为主。其中,选择“超过两天一夜,一周以内的中短程”占样本总数的47%,选择“两天一夜或更短时间”的短程游占样本总数的40%,选择“超过一周的中长程游”占样本总数的10%,选择“超过一个月的长程游”占样本总数的3%。

(四)出游消费分析

1.年旅游支出情况。旅游支出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居民出游力。调查结果显示,滁州市居民每年旅游花费水平主要集中在1 000至2 999元,占样本总数的55%;其次为1 000元以下,占样本总数的21%;位居第三的是3 000至5 999元,占样本总数的18%;位居第四的是6 000至10 000元,占样本总数的5%;最后为高于10 000元,占样本总数的1%。

2.购买旅游商品类型。滁州市居民外出旅游主要喜欢购买的旅游产品是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占据样本总数的49%;其次为旅游纪念品,占据样本总数的37%;位居第三位的是相关图片,占据样本总数的8%;位居第四位的是音像制品,占据样本总数的4%;位居最后的是其他,占据样本总数的2%。可见,滁州市居民外出旅游主要购买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

(五)旅游选择偏好的分析

1.选择旅游景点或城市考虑因素。在滁州市居民外出旅游选择旅游城市或景点主要考虑的因素上,选择最多的是景点吸引力,占样本总数的31%;其次为费用因素,占样本总数的26%;位居第三位的是时间因素,占样本总数的14%;第四位是居住条件,占样本总数的9%;第五位是到达的便捷程度和交通条件,各占样本总数的7%;位居第六位的因素是饮食,占样本总数的5%;其他因素占样本总数的1%。

2.旅游项目类型偏好。在旅游项目的选择上,滁州市居民外出旅游时首选的旅游项目类型是参观游览型项目,占样本总数的38%;其次为参与娱乐型项目,占样本总数的28%;位居第三位的是探险与运动型项目,占样本总数的17%;第四位是养生型项目和购物型项目,各占据样本总数的8%;最后为其他,占样本总数的1%。调查中发现,老年人比较喜爱参加养生型项目,外出旅游时把健康状况列为首要考虑因素,而部分女性把购物型项目作为首选。

3.旅游产品类型偏好。滁州市居民外出旅游时首选的旅游景点类型是自然风光类,占样本总数的31%;其次为风土人情类,占样本总数的25%;第三位是历史遗迹类和生态观光类,各占样本总数的21%;最后为其他,占样本总数的2%。

4.近期外出旅游目的地选择。对滁州市居民近期出游目的地选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最多的旅游目的地是城市近郊及农村,占样本总数的38%;其次为省内,占样本总数的29%;位居第三位的是省外,占样本总数的20%;第四位是城区内,占样本总数的12%;最后为国外,占据样本总数的1%。

四、结论

(一)出游意愿方面

滁州市居民有较高的出游频率,80%以上的居民每年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出游经历。可见,滁州市居民的旅游态度比较积极,出游力较强。同时,出游动机具有多样化和多重动机特点,而生理动机和文化动机是滁州市居民外出旅游出的主要动机。

(二)旅游决策行为方面

滁州市居民出游信息来源的获取途径比较广泛。对于滁州市居民来说,外出旅游的出游信息最有效的获取途径是网络、旅行社、电视广播和亲友推荐。出游方式的选择主要是旅行社跟团和自助游。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比较喜欢通过网络或社区自己组团出游。旅游交通工具主要是火车、汽车和旅游巴士,而飞机和今年兴起的自驾游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滁州市居民外出旅游行为制约因素主要有闲暇时间不足、资金不足、家庭负担三个因素。对于滁州市居民来说,闲暇时间是外出旅游选择时的主要制约因素。出游时间选择主要是法定假日、周末、寒暑假,游程选择主要是超过两天一夜、一周以内的中短程,两天一夜或更短时间的短程游。这与梁保尔等人研究中提到的“都市人倾向于接受不超过一周的中长程休闲旅游,3-5天是休闲旅游者最容易接受的出游天数”相吻合。

(三)旅游消费方面

滁州市居民年均旅游支出水平主要集中在人均1 000至2 999元的水平。外出旅游时,购买的商品主要是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可见,滁州市居民对带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兴趣比较大。

(四)旅游选择偏好方面

特别市民范文8

关键字:归属感城市识别城市文化文化景观高效性

1源起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也是规模宏大,在这种形势下,无法避免的出现了建设“”的现象,很多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在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之下,进行无节制的建设,对城市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都造成了深远影响。

每个城市都在追求所谓的“时代性”,但是由于对时代片面理解,盲目的攀比效应明显严重。比楼高、比路宽,比广场多,大兴土木,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有量而无质。结果是千城一面,毫无地方个性,城市原本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沉淀下来的文化特色底蕴遭到破坏,虽然这种现象已被广泛关注和认同,但是却只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并无缓解之意。

城市是文化和历史的承载体。城市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有文化的印记,每一个建筑、每一个景观都是特定历史记忆的反映。城市文化是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直观体现,是城市的人格化产物,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所以如何更好的处理城市与人的关系,更好的保护和塑造城市风貌,引导并加强市民对于城市的情感,正是本文要探讨的――文化景观的塑造和城市归属感的形成。

2背景研究

2.1城市――视觉文化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背景。城市文化表达和传递的主要形式是视觉文化,包括城市的公共设施、街区风貌、主要标志、基本建设项目,比如主要的建筑、广场、公园、商场、道路、雕塑等。这些是可视化的文化积累和体现,从不同侧面展现城市灵魂。它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城市文化的物质形式、外在表现。

据统计人接受外部信息83%来自于视觉,人们通过视觉了解这个世界,而文化景观作为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述城市的故事,传承城市的历史,在城市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景观是一种可视化的景观,是一种有着目标的物质存在,解码城市的奥秘。

2.2市民――市民归属感的形成与意义

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处所,不仅仅是人们朝夕相处的家园,更是人们的精神依托。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着特殊的感情,依赖、认同,即“归属感”。城市归属感就是城市内的居民对城市地域和人群集合体的认同、喜爱、依恋等心理感觉。

对于城市而言,居民归属感表现在城市对居民产生的熟悉感和亲和力,有利于维护整个城市的健康发展。对居民来说,这种归属感提供了一个情感的寄托场所,有助于消除城市居民的孤独感和离群感,同时也有助于市民更加愿意改造和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城市所特有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传统中遗留下来的人文景观、建筑风格样式、风土民俗生活方式等改变着居民的价值观念,并且以其为核心,城市归属感得以建立并繁盛起来。

2.3城市与人――城市特色的互动机制

城市特色是城市与人之间的媒介,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互动的桥梁。

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有句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的确,它承载、凝固的不仅仅是建筑艺术,而且是一个城市区域特征和人文精神的积淀和浓缩。每一个城市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经济等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城市面貌、城市建筑色彩、街道景观、城市文化等等。这些构成了我们对城市的印象,是我们区别、认识不同城市最直接的途径。

作为媒介和桥梁,城市特色是否高效的发挥其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与人的亲疏关系,而城市特色的营造则是设计师不断的对城市认识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设计师需要提炼城市的个性特征,然后通过视觉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形式翻译给广大市民,市民通过对于所接纳信心的分析和综合,最后形成心目中的城市形象,城市特色从物质状态转化为了一种精神状态。

3如何多角度多层次的提高环境特色

3.1建筑文化

建筑群是城市环境的主导力量,城市是自然和人工的共同结晶。建筑群在环境中能否协调统一,是城市风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创造城市特色的重要环节。在城市建筑中除了对于建筑的排列组合之外,建筑立面犹如室内环境的壁纸,起着敲定城市基调的作用,人们都希望自己家里的墙壁有着统一的格调,没有人愿意四面是各种风格的杂乱无章的组合,在室外环境中同样如此,过度的多样化不能给人以稳定的感受,且不说在求快速发展中根本就缺乏对于立面的深入设计。所以统一个基调非常重要,“求大同,存小异”才能让城市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否则所有城市都将是一块块的没有区别拼图而已。建筑的立面决定了城市的格调,或清新,或优雅,或质朴,或奔放。

3.2交通文化

3.2.1地铁景观

地铁景观是一个较新的提法,地铁作为城市的一种快速的交通方式,被普遍而频繁的使用,匆忙的人流穿梭在各个地铁站,但是地铁站作为一个重要的节点是否也应该个性化和景观化?

每个城市的个性不一样,地下空间建设要实现对城市文脉的传承,应更多的在其设计中融入地区特色文化和景观。现代地下空间建设是城市另一种特色的建设。在未来社会中,它将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体现城市新风貌的生存空间。

地铁景观的营造,有利于不同站台的区分,减少城市居民坐过站或上错站的现象,也有利于在不同的城市,感受不同的景观氛围,地铁文化景观的塑造犹如地铁之于日常生活非常必要,地铁的拥挤和嘈杂需要文化景观的缓冲和分散,而城市的信息也能在高人群密度的环境中高效的传达。

3.2.2城市公共导向

城市公共导向系统设计作为一个城市与人沟通的手段之一,在传达众多城市信息的同时,对现代城市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化、规模化,生动化的城市公共导向系统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实现城市信息的传达,还可以成为传播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

不同的城市应该有独一无二的公共导向系统,可以在色彩上进行一定的区分,也可以在标志和材料上进行一定的区分,城市公交导向系统在功能完备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其识别性和特殊性。

3.3 广场文化

广场是城市规划或景观设计中的一个节点,作为一个节点空间,是承载文化传播和特色识别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广场的设计当中必须充分体现地域性,文化性,独一无二性。

所谓广场,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一块大的硬质铺装,上面点缀着几个休闲亭廊的景象,而应该是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或者结合自然环境和当地人们活动需求而创造的各具特色的多元化的集散空间。

广场是人流集散的主要空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场所之一,也是营造浓郁景观气氛的最佳选择,所以对于广场的深入设计非常必要,并且从人的角度出发,研究出最易识别,且最有感官美的设计方案。

3.4 公共设施

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American Cities)中曾说“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而当我们想道街道时,我们应该会想道马路边的路灯,常常找的垃圾桶,或者走累了需要休息的座椅。

街道家具作为满足城市居民必不可少的服务公共设施往往很容易被忽略掉,但正是街道家具最能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它们在街道中被人们所紧密使用,并且反复的出现,与周围建筑、场所空间等完美结合构成一个城市协调的视觉环境,构成了现代城市街道的一种标志性景观,使得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正是通过这些平凡并随处可见的公共设施,使普通的街道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使一座座城市看上去生动活泼、富有特色。

4 结语

科技与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繁荣也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使得城市从外表看起来更加发达、更加国际化,但是这种繁荣犹如海市蜃楼,让人们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丧失本应拥有的安全感,却在别的城市找到本不应该感受到得的熟悉感,长此下去,城市的意义便被削弱了。

个性是一个城市生存下去的基础,缺乏个性的城市,不可能拥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就没有持续的城市竞争力,无法吸引到更多的人力和资本的投入。

城市特色的树立离不开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的卓有成效的创造,但更离不开各级政府对自己城市所抱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论大工程、小工程,甚至小到一个城市的标识,广场的一个坐凳,花园里的植被,以及人行道的铺装,路灯等都要精雕细刻, 城市特色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不断更新与磨合,所以重在坚持和不懈的尝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们所去之处,都能感到时空异化带来的感官体验。人们所在之处都能很自豪的讲出自己城市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陈立旭著.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8.

[2]周向频. 全球化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拓展.城市规划汇刊, 2001.

[3]吴志强等编著.城市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

[4]王建国著.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8.

[5]胡智英,宋志英. 城市风貌特色的保护. 城市设计.2008.

[6]刘慧,杨新海. 城市风貌设计初探. 城市风貌和建筑设计.

[7]王峡,孙晓玲. 城市公共导向系统设计与信息传达. 交流平台.2009.

特别市民范文9

城市记忆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是一个被集体不断创造、修正、重构或遗忘的过程。作为集体记忆的重要类型[2],城市记忆更强调在城市空间中产生的对历史的记忆,是反映城市中的社会群体对城市各个时间断面内所有有形物质环境和无形精神文化的共同记忆。城市记忆是城市主体和城市客体在时空交汇中产生的相互作用过程[27]。在城市建筑和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中,地方信息的传递、改变和遗失促使城市主体形成特定的地方感知,从而建构了具有特定场所精神的城市记忆。城市记忆还受到来自社会性要素的深刻影响,作为展现城市创造力和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城市记忆受到社会群体的理想、信仰、制度、伦理和价值观等的深刻影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记忆反映的正是城市的集体记忆,二者具有重合性。事实上,在西方研究语境中,城市记忆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等概念往往不存在较大意义的分歧,研究者多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性地使用或混用[28]。在此,本文沿袭这一观点,将城市记忆和集体记忆的概念视为内涵一致、相互可以替代的概念,将城市记忆界定为处于特定时空范围内,对城市发展具有纪念性或重要意义的事件或人物及其相关历史文化信息的集体性记忆。从记忆综合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城市记忆蕴含的多维要素和多重价值,对构建和谐发展的文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区概况

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位于南京老城南,以夫子庙建筑为中心,以秦淮河为纽带,东起东水关淮青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直到中华门城堡延伸至西水关①的内秦淮河地带,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还有闻名遐迩的金陵灯会、传统民俗、秦淮风味小吃等,可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旅游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进行了整饬和修复,逐步恢复了明清江南街市商肆风貌,秦淮河再度成为中国著名的游览胜地。2010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首个开放式5A级旅游景区。总体来看,该地见证了古城南京自六朝以来兴衰变迁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城市记忆功能,对其开展研究具有较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3研究设计

3.1城市记忆要素分类

基于城市记忆的研究视角,构建主客双方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游后感知维度的概念模型,应建立在对该地存蓄的城市记忆要素系统分类和梳理的基础上。为此,本文主要从物质和非物质形态两个层面,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存蓄的城市记忆要素进行分类(表1)。

3.2问卷设计与调查

调查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于测量主客双方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集体记忆的维度,在参考相关研究者量表设计的基础上[29-32],结合上述城市记忆要素的分类,设计了22个测量题项作为主客双方游后感知维度的观测变量(表2)。其中,10个题项测量物质要素的游后感知维度(X),包括4个潜变量的测量,即休闲生活设施(X1)、历史建筑景观(X2)、遗存故居(X3)和传统美食店铺(X4);另外12个题项用于测量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维度(Y),包括4个潜变量的测量,即市井民俗活动(Y1)、地方传统美食特色(Y2)、历史文化氛围(Y3)、街巷生活氛围(Y4)。由此形成从1表示“完全不赞同”到5表示“完全赞同”的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第二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月收入、文化程度、本地居民的居住年限和到访频次,外地游客的客源地和游览次数等内容。问卷调查对象为已经游览过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其中,对本地居民采用景区实地调研和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外地游客则采用景区实地调研和旅行团跟踪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为确保调查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事先进行了预调研,分别向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发放预调查问卷各50份;之后,将受访对象有疑惑或有歧义的题项进行了修改和删减,同时还请旅游行业专家对预调查问卷提出优化建议,由此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2012年8~10月,调研小组成员分别到夫子庙核心景区、瞻园景区、白鹭洲景区、泊秦淮景区和明城墙景区展开调查。向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发放调查问卷各800份,分别回收问卷731份和659份,剔除无效样本,最终有效问卷分别为665份和553份,问卷有效率分别为91.0%和83.9%。此外,分别选取了36位本地居民和28位外地游客进行深度访谈,从性别、年龄、职业、月收入、本地居民居住年限、外地游客游览次数等方面对访谈对象进行多向度选择,以提高访谈对象的代表性和覆盖面。

3.3样本概况

样本结构中,男女比例基本适宜;年龄层次中,18岁以下的本地居民(R=6.8%)和外地游客(T=6.0%)样本量相对偏少;职业构成中,农民(R=3.2%,T=0.9%)、医生(R=1.4%,T=1.6%)、律师(R=0.9%,T=1.1%)3类人群的样本量相对较少,其他都基本适宜;文化程度中,本地居民以具备大学(R=37.7%)和硕士及以上(R=37.4%)学历的居多,外地游客则以具备高中(含中专和技校)(T=29.8%)和大学(T=37.6%)学历的居多;月收入构成中,以2000元及以下(R=43.8%,T=38.9%)的中低收入阶层居多;此外,本地居民在居住年限和游览频次上,分别以“30年以上”(R=30.4%)和“一年来几次”(R=35.5%)的最多;外地游客在游览次数上,以第1次(T=41.8%)到访的居多。客源地构成中,以江苏省内(不含南京本地)的游客居多(T=34.2%),其次为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游客(T=29.3%),而来自浙江(T=11.9%)、上海(T=14.1%)和港澳台(T=10.5%)等地区的样本量相对较少。整体来看,研究样本结构合理,适合用于分析研究。

4结果分析

4.1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EFA)

首先,运用SPSS16.0软件对测量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分析发现,主客双方测量量表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数(Cronbach’sα)分别达到0.850和0.813,说明测量量表的信度较好。量表的结构效度可通过下面的因素分析得到检验。运用KMO抽样适度测定值(Kaiser-Meyer-Olkinmeasureofsamplingadequacy)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stestofsphericity)进行因素分析的适用性检验。经检验,KMO统计量分别为0.826和0.796,均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发现变量间均在0.0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相关,因而适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依据因子载荷≥0.5的标准选取测量指标因子,发现“Y43街巷生活氛围优良”在两组群体中的检验结果均未能达到0.5的因子载荷标准,删除该题后再次进行因素分析。利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分别提取了两组群体各8个公因子(表3)。累计方差贡献率显示8个公因子分别解释了主客双方83.527%和82.287%的信息,说明提取的8个公因子是合理的。由此可知,预设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维度潜变量即X1、X2、X3和X4和Y1、Y2、Y3、Y4均成立,主客双方的游后感知存在维度结构特征,同时也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4.2假设关系模型构建

就目前关于城市记忆和游后感知维度的关系而言,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研究成果较少,仅有卢威科等(Lewicka,etal.)学者就城市记忆和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33]。为此,本研究在借鉴其研究经验的同时,基于上述EFA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参考游后感知的相关研究内容[24,32,33],构建主客双方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游后感知维度的假设关系模型。

4.3测量模型检验(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CFA)

运用AMOS18.0软件,分别对主客双方的样本数据进行拟合检验。结果表明,潜变量X1、X2、X3、X4之间和潜变量Y1、Y2、Y3、Y4之间相互影响的假设关系不成立。从理论上讲,物质或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的各个分维度之间,应是一种平行的关系,由此才能较准确反映单个维度的影响程度,并尽可能避免因不同维度间的相互影响而对游后感知不同维度产生交叉影响,这表明模型分析结果是合理的。主客双方的测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基本适配指标中,估计参数都未出现负的误差方差,误差变异均达到显著水平(t>1.96),观测变量的标准化负荷都介于0.5~0.95之间,基本达到模型拟合的标准,模型的基本适配度良好。潜变量的组合信度和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分别大于0.7和0.5(表3),都符合检验标准,模型的内在质量较好。整体适配度检验结果表明,本地居民(R)和外地游客(T)的绝对适配度指数(如RMSEA、GFI、AGFI)、增值适配度指数(如NFI、NNFI、RFI、IFI、CFI)和简约适配度指数(如PGFI、PNFI),除了AGFI略低于0.90的检验标准外,其他均达到了相应的标准,说明整体模型适配良好。此外,AIC值和CAIC值均小于独立模型值和饱和模型值,说明整体模型拟合较好(表4)。

4.4结构模型检验

采用极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ML)分别对主客双方的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模型检验,潜变量间的路径系数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各个分维度的潜变量路径系数均大于0.50的参数标准,其C.R.值和P值检验结果也呈显著性,而XY(R=0.52,T=0.57)的二阶潜变量路径系数检验结果也呈显著性,因而预先的假设关系H1、H2、H4、H5、H6、H7、H8和H9都成立。唯有X3对二阶潜变量X的路径系数(R=0.41,T=0.32)小于0.50,其P值检验结果也不显著,因而H3不成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现代西洋元素和商业文化在冲击旅游地传承的本土地域文化同时,修复重建的历史建筑景观,也因城市记忆要素、原真性文化内涵及地方性特色等因素的缺失,无形中弱化了主客双方的游后感知。

4.5游后感知维度均值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主客双方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游后感知维度的差异特征,运用均值计算和专家打分的方法,分别对物质和非物质要素4个分维度的各观测变量都赋予一定权重,具体分别为X11(0.3)、X12(0.3)、X13(0.4),X21(0.5)、X22(0.5),X31(0.4)、X32(0.3)、X33(0.3),X41(0.5)、X42(0.5),Y11(0.3)、Y12(0.4)、Y13(0.3),Y21(0.4)、Y22(0.3)、Y23(0.3),Y31(0.4)、Y32(0.3)、Y33(0.3),Y41(0.5)、Y42(0.5)。然后,分别将各分维度所属的测量变量权重与其对应均值的乘积加总,得到每个分维度均值(表3)。从中看出,主客双方对物质要素游后感知基本一致,都表现为“休闲生活设施(X1,R=4.89/T=4.61)历史建筑景观(X2,R=4.74/T=4.18)传统美食店铺(X4,R=4.41/T=3.56)遗存故居(X3,R=4.17/T=3.24)”依次递减的特征。但是,对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却存有差异,即本地居民呈现“市井民俗活动(Y1,R=4.72)地方传统美食特色(Y2,R=4.33)历史文化氛围(Y3,R=3.91)街巷生活氛围(Y4,R=3.76)”逐次降低的特征,而外地游客则呈现“地方传统美食特色(Y2,T=4.21)历史文化氛围(Y3,T=3.88)市井民俗活动(Y1,T=3.73)街巷生活氛围(Y4,T=3.07)”依次减弱的特征。该结果为客观审视主客双方游后感知维度分异的影响因素提供依据。

5游后感知维度分异的机理解析

基于上述分析,深入探究主客双方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维度分异一致性和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维度分异差异性的机理,发现以下主要影响因素:

5.1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维度分异一致性分析

5.1.1城市化发展中的现代元素有机融入伴随城市化快速发展,主客双方对传统文化旅游地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本地居民希望增加更多便利的休闲、生活、交通等设施,外地游客除了具有求知和审美的欲望,还希望在旅游地体验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包括夜间旅游、夜间休闲等活动。因此,两类人群对“休闲娱乐设施丰富齐全”(X11,R=4.86/T=4.61)和“旅游交通便利”(X13,R=4.92/T=4.82)的感知评价都居于前列,而本地居民对“居民生活设施便利”(X12,R=4.88)的感知评价值也很高。因此,“休闲生活设施”(X1)就成为主客双方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的焦点。5.1.2建筑景观的价值弥足珍贵人的记忆在特定的场景或氛围中能够被再次唤醒。历史上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曾是一个庙市街景繁华的场所,而十里秦淮、城河相依的景观格局也成为表征南京城市记忆的标志性景观。本地居民尤其是居住年限在30年以上的周边居民对该地的历史景象记忆深刻,而外地游客通过各种现代信息传递媒介也对此有所认知。当他们到达该地并对其进行“在场”的即时体验时,亲眼看到保存完整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就会唤起他们对历史景象的回忆,并再次强化对建筑景观存有的较好感知。因此,主客双方对“历史建筑风貌古朴”(X21,R=4.72/T=4.33)和“沿袭城河相依景观格局”(X22,R=4.75/T=4.02)的游后感知评价都相对较好,而“历史建筑景观”(X2)也成为主客双方游后感知较好的内容。5.1.3自我“造血”和外来“补给”功能的匮乏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传统美食店铺,在经历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文化资本和空间权利快速置换的同时,其自身的内外生存环境堪忧。一方面,因其相对落后的传统手工艺、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使其自身缺乏“造血”功能;另一方面,快速城市化中衍生的经济价值驱动、旅游地原先存蓄的文化资本被更多的外来与商业资本置换,这些都使得传统美食店铺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逐渐退出景区的核心范围,取而代之的是用餐环境更加舒适、食品供应更加便利的西洋美食和现代连锁餐饮企业。因此,主客双方对“老字号美食店铺多”(X41,R=4.36/T=3.73)和“传统家庭式美食店铺经营有特色”(X42,R=4.45/T=3.39)的游后感知和评价都较低,也使得对“传统美食店铺”(X4)的游后感知相对较弱。6.1.4单一静态的陈列展示方式历史上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曾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大考场,当时的号舍数量多达2万余间,因此也成为全国各地文人雅士荟萃之所。如今,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感到陈列展示的遗存故居与记忆中的名人故居形象存在较大落差,因而未能激起较大游兴,这从主客双方对“遗存遗迹丰富”(X31,R=4.23/T=3.38)、“名人故居保护较好”(X32,R=4.22/T=3.06)和“遗存故居的宣传展示到位”(X33,R=4.05/T=3.22)的较低评价中可以看出。由此,“遗存故居”(X3)也沦落为主客双方游后感知中的最低维度。

5.2非物质要素游后感知维度分异的差异性分析

5.2.1非遗传承载体和方式的弱化市井民俗活动本身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而当下景区非遗传承载体的缺失,传承方式的弱化,都无形中降低了人们对历史上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呈现的市井民俗繁华景象的感知。从游后感知角度看,如今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除了本地居民大多每年春节期间到此观赏的秦淮灯会风俗依然沿袭外,其他的民间曲艺家、民间艺术家大多搬离景区,而以前这里定期举办的民俗活动、民间绝技表演也逐渐淡出,加之相对滞后、单一被动的宣传推广方式,除了一些本地常住居民对其还存有较深记忆和较好感知,多数外地游客没有机会体验那些颇具金陵地方特色的市井民俗活动(除非在节庆假日到访)。因此,造成主客双方对“民俗活动丰富”(Y11,R=4.68/T=3.67)和“民间艺人表演精彩”(Y13,R=4.52/T=3.31)的感知评价差别较大,对“秦淮灯会热闹”(Y12,R=4.89/T=4.09)的感知差别稍小。整体来看,本地居民对“市井民俗活动”(Y1)的游后感知较好,外地游客则感知较差。5.2.2地方传统美食颇具特色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保存至今的金陵风味小吃、秦淮八绝等地方传统美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多数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对“风味小吃纯正”(Y21,R=4.41/T=4.31)、“金陵美食有特色”(Y22,R=4.39/T=4.02)和“秦淮小吃制作技艺高超”(Y23,R=4.17/T=4.26)的游后感知与评价都较好,也使得“地方传统美食”(Y2)游后感知排序相对靠前。但是,在深度访谈中也了解到,部分本地居民,特别是居住年限在30年以上的本地居民对如今的秦淮小吃存有抱怨,认为其缺乏原汁原味,和儿时记忆中的味道比起来差了很多,而一些老字号店铺也正在逐渐消失,这些都值得学界的反思和重视。5.2.3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文化涵化进程加快基于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南京城市发展的中心区域和重要节点,其呈现的浓厚西洋与商业文化氛围是中西文化涵化的结果。各种外来和商业文化,经由本土化的包装和精心设计,较好满足旅游者体验休闲、娱乐和餐饮美食等多种需求,在强烈冲击文化旅游地历史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在强化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对其游后感知和印象。因此,主客双方对“儒学文化鼎盛”(Y31,R=3.92/T=4.15)、“科举文化兴旺”(Y32,R=3.83/T=4.08)和“名人雅士氛围浓”(Y33,R=3.99/T=3.32)的感知评价都较弱,从而使得“历史文化氛围”(Y3)的游后感知排序整体靠后。5.2.4街巷生活环境遭受“挤压”和“形变”现代旅游者对传统文化旅游地的需求不断增加,由原先的单一观光旅游需求发展为对休闲、娱乐、购物、文化体验等多层面的需求,而当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原空间形态、结构、布局与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多种旅游需求时,就会采用借取空间的方式,此时,原街巷空间就会遭受“挤压”和“形变”,将原先的“生长”空间被迫出让。因此,老地名开始流失,传统街巷空间的生活气息开始减弱,从主客双方对“街巷老地名丰富”(Y41,R=3.73/T=3.02)和“街巷生活气息浓郁”(Y42,R=3.79/T=3.11)的最低评价值即可看出,这也使得“街巷生活氛围”(Y4)的整体游后感知排序居于末端。

6结论与讨论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