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1 16:24:12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1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马克思强调要用“政治文明”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并对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了界定:“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的颁发与实施,“权力的分开”(立法权力和执行权力分开),破除集权制和建设“政治文明”。(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238页。)马克思所讲的政治文明,是针对专制、集权制提出来的,强调人民,依法治国,实行民主,相互监督,它包含了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现代化政治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政治文明既包括政治思想、法治思想、民主思想,也包括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活动,其中,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人类社会文明,即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多层次、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对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与协调发展,曾进行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恩格斯也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显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指的是物质文明,政治上层建筑及政治、法律的意识形式,则是政治文明,而其他意识形式则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动共进,推进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物质文明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消极派生物,它们不仅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作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注:《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5、326页。)

对社会文明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国外许多学者也有诸多论述,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把社会文明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四大因素: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注:[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英国学者汤因比,不仅将社会文明明确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而且详细论述了三方面文明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他指出:“文明乃整体,它们的局部相依为命,而且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文明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注:[美]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同志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是根据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文明内容提出来的,是对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补充与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进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确立了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虽然包括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但由于没有作为一项建设的战略举措提出,致使政治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并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此,同志提出政治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出发的。

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明。政治思想包括政治理论、法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等,其中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政治理想在政治意识和政治活动中起主导的、支配的作用,它是意识形态的中心内容。能不能坚持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观点、理想,并不断提高政党、团体和公民政治活动的文明程度,将一直是小康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艰巨任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理想与目标的确立,政治思想的形成和政治行为的规范,不可能自发实现,只能依靠有组织、有目的的政治文明建设来完成。而且,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既面临着资本主义政治的强大冲击,又面临我国传统落后政治的干扰。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潮、“自由”观念、“人权”思想,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人际依附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遗传,对我国政治生活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成为我国向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严重阻抗。因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政治思想,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重大而又艰巨。

其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包括政治行为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指政党、团体以及公民政治生活、政治活动方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行为上的反映。由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加上我国政治文明规范尚处在系统建设之中,政党、团体及公民的政治行为文明也有待提高。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化倾向,无视法纪规范的“大民主”现象,政治生活的盲从与自发行为,干部中的家长制作风,领导层的等级特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以及、、欺上瞒下、任人唯亲等等,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与政治文明不相符合的行为都是受一定政治思想支配的。它表明我国政治制度化能力还不强,政治文明程度需要提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建设,进行引导,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直接阻滞我国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阻滞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政治思想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提高,事关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全局。

再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是指政治与法治规范、政治与法治程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制度上的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此相联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举制度、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制度等,也是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些基本的、主要的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具有民族特色,已经和正在发挥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由于前面所讲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问题的存在,加上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政治制度的认可程度,政治制度在执行中的合理性程度,政治制度化程度,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向往西方的民主、

自由竞选,就会质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张西方政党轮流执政就会反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推行等级特权与家长制,就会在事实上否定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欺上瞒下、任人唯亲以及官本位倾向,就会违背民主集中制。因而,有政治制度不执行和政治制度难以制约违背制度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种综合性问题,它表明政治制度文明与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制度文明要以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为基础,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保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政治思想文明建设、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建设。在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则显得力度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缺乏法治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代社会政治关系、政治组织、政治管理、政治传播手段发展,而政治制度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和规范这些发展有关。因此,进行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更显得突出和必要。

总之,同志所提出的政治文明,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概括了政治建设的丰富内容,而且揭示了政治生活的发展状态,指明了政治生活进步的方向。社会和人们总是追求进步,反对落后;向往文明,憎恶野蛮;力求发展,避免停滞的。而社会文明总是各方面文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忽视哪一方面的文明,都会影响和妨碍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

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根据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即目标中实现“富强”的目标,要靠物质文明建设,实现“文明”的目标,要靠精神文明建设,而实现“民主”的目标,则要靠政治文明建设。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根据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并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目标,执行基本政策的相应举措。因此,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更加全面、协调,建设的战略举措更加完善。

第二,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治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复杂系统,如何既全面又协调推进各项建设顺利发展,既是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又是一个前沿理论问题。从前面的理论阐述,可以将社会划分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大部分。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政治文明建设是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是动力。物质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推动,使之呈现一种竞争发展的态势。精神文明建设,也确立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而政治文明建设,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国情有关,也与政治文明建设没有明确向全社会提出有关。首先,从国际范围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这种挑战虽然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和科技,但它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政治。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如何在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中争取主动,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经济和科技的问题,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作为的问题。因此,政治文明建设事关国际大局。其次,从国内来看,我国不仅是一个广地域国家,东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承受着当代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会使地域之间、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而且会使社会主体、个体独立性与自主性增强,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分化,形成新的阶层。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建设进行协调和规范,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域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可能导致混乱与动乱,阻碍、破坏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带根本性、全局性的政治文明建设举措。政治文明建设决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价值取向;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秩序和良好的政治氛围。所以,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站在国际、国内全局的高度,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层面开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从战略发展上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不可分割,又相对独立的建设系统。这一系统,如果按建设的任务、目标来划分,则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邓小平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世界性潮流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强调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此,党的基本路线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目标之一,并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

为了结合我国实际和新的发展实际,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任务,提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注::《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民日报,2000年5月31日。)这样,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明确肯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指出了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有机联系,从而为探索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民主政治建设,是在社会各种矛盾交错、各种因素互动中进行的。就小康社会而言,民主政治将总是处在既迫切需要建设,又难于建设的矛盾状态之中。

一方面,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使人们依托市场体制和现代商品经济,冲破过去的封闭状态和自然经济的束缚,从狭隘的地域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走出来,成为面向世界、面向社会,广泛联系,具有开放思维、开阔视野的社会个体;在交流与比较过程中,人们对自身和社会关系的更加全面的本质认识,既是人们政治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全局事务以及政治关注、知情、参与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一种民主要求。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增强了独立性与自主性,成为面向社会竞争、自主发展的主体,主体性的发展,是民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另外,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为人们增强民主意识,摆脱自发自在与愚昧无知状态,激发人们追求文明 ,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供条件;文化领域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既以民主政治为条件,又以民主政治发展为特征,是突破价值取向单一性后的一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综合状态。

总之,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既有力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又迫切需要民主政治的发展。能否正确认识、适应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政治文明的进步,而且关系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民主政治方面,已经发展和需要发展是一个方面,滞后发展与制约发展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历史来看,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民主的传统相当薄弱,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深厚,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经济、法律及文化条件也相对脆弱。因而,这种民主传统面对当代迅速发展的社会就显得底蕴不足。一些封建社会的政治遗传,如等级特权、家长作风以及人治现象等,总要以不同的方式阻碍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此,邓小平进行过深刻分析:“革命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个人高度集权之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家长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陈旧社会现象,它的影响在党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危害。”(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330页。)其次,从经验教训上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历史性的进步与发展,最根本的是共产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领导,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治。但是,由于我国还缺乏有效抑制和消除封建专制主义遗传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难以得到强大经济的支撑与法制的强有力保证,加上计划经济体制过分强化集中,致使民主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而且使封建专制主义以新的形式一度复活,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取向长期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抑制民主的发展,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教训过程中,邓小平指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做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对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清理、消化不是一下子能完成的,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而全”观念,高度集中的权力意识,人际依附的惯性,往往与封建社会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任人唯亲等残余混杂在一起,成为阻滞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顽症。再次,社会的民主意识与习惯比较淡薄,民主生活比较单一而且不成熟,其突出表现是,要么顺从专制或服从高度集中统一,忽视自身主体性;要么违反一定规范,不正确,甚至滥用民主,就是所谓“大民主”。在“”中,封建专制与“大民主”,作为政治生活的“两极”表现,虽然形式不同,但其本质所反映的,是我国民主与法制既不成熟,又不健全,这是对忽视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惩罚,是社会的巨大不幸。“大民主”的政治斗争方式,冲击平等竞争方式;高度集中的强制统一方式,影响民主协商方式;传统人治方式,干扰法制规范方式。

总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将会遇到来自于传统与现实、观念与体制等各方面的阻抗,它也只能在不断消除这些阻抗过程中,与经济、政治、文化协同发展。任何关于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自发论”、“无关紧要论”都是错误的。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制国家,使法律成为整个社会管理的最高准则。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规范与保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就会走向专制,没有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就会流于形式。社会主义民主薄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法制疲软;社会主义法制无力,也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民主脆弱。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合理性取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证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法制建设的目的,是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和法治国家,使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以及民主等各个方面,使人民民主和的各个环节都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包括法制理论、法制思想、法律体系、执法机构、执法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在这些内容中,法制理论与法制思想建设,是法制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对其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制定了相关配套的法律条文,强化了司法、执法机构与队伍的建设,依法办事的风气正在我国形成,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应当承认,我国法制建设与过去相比,与德治建设相比,所投入的社会成本,相对而言,是比较大的,法制建设的推进也比较曲折和艰难,这与法制建设所遇到的来自社会和传统的阻抗(与民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类似)有关,也与法制建设中的有形建设,即法律条文、法制机构、法制队伍建设与无形建设,即法制理论、法制思想建设不协调有关。

我国既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结束后,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那种目无法度和由“大民主”导致的混乱极为反感,渴望社会民主、平稳、有序,因而,加强社会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既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于是,法制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法律条文大批相继制定并初步形成体系,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执法机构,迅速恢复和新建,执法队伍不断扩充,执法装备不断更新。这些社会成本投入之后,虽然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一段时间,社会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比较普遍,执法系统发生了腐败现象,违法犯罪的情况危及社会稳定,群众很不满意。这一事实说明,有形的法制建设固然重要,无形的法制建设以及为法制建设提供基础和条件的建设,即法制思想建设、民主建设与道德建设不可缺少、不容忽视。如果有形法制建设没有相应的无形法制思想建设作为基础与思想上的保证,有形法制建设就会受到其他思想,特别是落后思想的支配,不仅起不到法制建设的作用,而且还会给社会制造麻烦和造成损害。同时,法制建设如果没有民主建设作为基础,法制建设也会因为缺乏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而自行其是,有失公正,甚至可能成为民主建设的障碍。另外,法制建设如果没有道德建设的配合,执法人员缺乏内在道德法庭的审理,执法的不道德行为就会直接损害法制的诚信与威信,引发社会上的道德失范,冲破道德底线而走向违法乱纪。因此,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法制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顾,把有形建设与无形建设、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第一,加强法制思想建设与法制教育。法制思想建设,主要包括法制理论建设和人们法制意识、观念的培养与提高。法制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包括法制的科学理论与法制的价值理论,着重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需要法制与如何正确实行法制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有形法制建设才有正确指导和牢固思想基础,才能真正走向法制自觉,否则,只会是法制自发。法制自发必定引发法制建设的许多不确定性问题发生而导致法制建设不必要的曲折和反复。

法制思想建设在我国特别重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缺乏法制传统,民众的法制意识、观念比较淡薄。二是我国是一个富有伦理传统,重视德治的国家,人们在行为规范上,比较注重内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自控,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以解决内在思想问题为主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富有传统和优势。因此,要使有形的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认识 和尊重民族的这一传统,发挥其优势。而且,法制的思想建设,是一项治本建设,它同道德建设的功能一样,就是注重用人的内在控制人的外在,这是我国古代先哲们探索治国齐家修己的基本思路,并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积淀。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注重人的内在思想建设的思路,是以充分尊重、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个体自觉自律为基础的。没有个体自觉自律为基础,法制只会成为一种外在性控制或强制,而这种控制或强制,要么需要很大的社会成本,要么难以持久维持下去。而有效的法制思想和道德建设,不仅可以减少社会摩擦与冲突,而且能够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所以邓小平强调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他指出:“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人都懂得法律,自觉遵守法律,既能依法行事,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主动地维护法律的尊严。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2

强化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法律保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对于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行宪法公布实施以来,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加强宪法实施工作。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起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新认识,也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新要求。强化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法律保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有法律,但没有宪法。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也制定宪法,那是更高类型的宪法。 资产阶级最早的宪法产生于英国,但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是1787年制定的美国宪法。1791年,法国制定了欧洲大陆的第一部宪法。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1918年的苏俄宪法。在我国历史上,1908年晚清政府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曾公布过《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领导制定了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的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临时约法》。后来北洋军阀以及蒋介石制定的宪法,都是为了愚弄人民而制定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宪法。 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根本法,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其他法律不同的特征。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最基本的国策,如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结构形式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二是任何执法和司法行为最终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三是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以宪法为最高行为准则,不得凌驾于宪法之上。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的作用,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保障国家权力程序,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以充分而必要的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设定的轨道上有序运行,从而有效防止少数人利用国家权力危害社会,避免国家权力运行中的“错位”和“越位”。第二,对公民权利的确认与保护。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权利的方式明确规定自己的根本利益要求,以获得最有效的法律保障。第三,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如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其他最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宪法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最重要的调节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国内各种重大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与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不具备制定宪法的必要条件,所以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并公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这部宪法在中国宪法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后来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干扰,它的实施受到了影响。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二部宪法。这部宪法是在国家政治生活很不正常的情况下制定的,所以很不完善。1978年宪法是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制定的,也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尽管经过1979年、1980年两次局部修改,但总体上仍不能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了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即现行的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公布实施以来,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1988年、1993年和1999年三次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必要修改。 从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史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第一,制定和修改宪法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 第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坚持依法治国。第三,宪法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关系到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必须从制度上确保宪法的贯彻实施。第四,既要坚持宪法的相对稳定,又要保证宪法内容的与时俱进。 我国现行宪法分5个部分、138条,还有17条宪法修正案,其内容涵盖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个方面。 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宪法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第一,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宪法规定,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宪法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第四,国家坚持改革开放。宪法的这些规定,确认了改革开放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肯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提供了最根本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宪法全面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架构:第一,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三,规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四,规定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五,规定了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第六,规定了基层民主制度。第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第八,规定了国家机构。宪法的这些规定,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符合我国国情,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最重要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宪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即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都作了规定。在文化建设方面,宪法的规定涉及教育、科学、卫生体育、文化等方面。在思想建设方面,宪法的规定主要有: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此外,宪法还规定了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推行计划生育等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认真贯彻实施宪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根本的法律保障 现行宪法公布实施20年来,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有宪不依、违宪不究、护宪不力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加强宪法实施工作。 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意识,基础是全体公民,关键是干部,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措施是教育,特别是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应该加强对全体公民的宪法教育,将宪法教育作为公职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之掌握宪法基本知识,树立和增强忠于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意识,明确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权威,党的领导和表率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带头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就要求我们党改革、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执政。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为此,必须进一步树立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观念,提高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要优化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组成人员的结构,增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的能力。必须进一步推进选举程序的民主化,完善选举制度。在候选人的推荐、介绍、确定以及选举过程的组织等方面,坚持依法、民主、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切实落实差额选举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制度建设,切实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会议制度、任免制度、询问制度、质询制度、罢免制度、重大事项决定制度、听证制度等的实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而不是具体工作的包办代替。各级党组织要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宪法实施。现代法治国家为了促进宪法的贯彻实施,积极加强宪法解释、宪法修改、宪法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在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由立法机关监督宪法实施,如英国;二是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实施,如美国、日本;三是由专门机关监督宪法实施,如法国、德国、俄罗斯;以及一些特别的宪法实施保障体制,如瑞士实行由联邦议会、政府和法院共同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的。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但是,由于法律和体制不健全以及执法人员自身素质不完全适应等原因,违宪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必须抓紧研究和健全宪法监督机制,进一步明确宪法监督程序,使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能得到及时纠正。 科学规范国家权力,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宪法既是授权之法,又是控权之法。国家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我国不搞“三权分立”,但科学配置权力、实行权力制约却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权力资源的配置总体上是科学合理的,但在某些方面也不尽科学合理,有必要予以改进。在立法权方面,应进一步明确中央立法机关和地方立法机关之间的权限,以避免下位法对上位法的抵触和重复,避免同位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行政权方面,应该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界定不同部门的职责范围,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司法权方面,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应科学配置,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障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切实维护社会的公正与正义。 切实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宪法是人权的保障书。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由于各种原因,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在保障实现方面还不理想,因而应该加强人权保障的法律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公民宪法权利的司法保障制度。同时,还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一致的原则,完善有关法律,健全相关制度,既要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权利,又要使公民认真履行法定的义务。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3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246-03

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我国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方式,是了解、分析各省(市、区)小康社会发展水平的判断标准,决定着我国以及各省(市、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和方向。而从明确了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至今,评价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指标体系分类繁多。这些指标体系存在怎样的异同点?产生这些不同的指标体系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是形成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小康社会进程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将对近十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及代表性学者构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进行分类比较,讨论之间的区别和继承性,并总结当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重点与不足。

一、现行主要评价指标体系梳理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搜集整理,本文将现行主要的、较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整理如下表1,包括构建指标体系的部门、机构或学者,以及指标体系的具体组成。

二、各类指标体系比较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各类指标体系比较分析

按照指标设立主体的不同,将指标体系分为政府部门建立、研究机构建立及代表性学者建立三类,结合各指标体系的分类和具体选择指标,对各类指标体系及各类别间比较,发现存在如下不同点和共同点。

1、各类指标体系的内部比较

(1)政府部门建立的指标体系比较

指标体系1、2都是由国家统计局建立的,两套指标体系有着明显的时间延续性。1991年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是符合当时历史条件需要的,以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作为衡量小康社会水平的重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是经济上,更应该是在社会各个方面达到小康。2008年国家统计局构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在指标分类上适应了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更为注重社会、生活、文化、环境等的协调发展。

指标体系3-8是我国六个省份根据自身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当期国家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任务目标的要求构建的能反映地区小康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比较各省份的指标分类和具体指标选取,发现指标体系间存在不同点如下表2:

(2)各研究机构建立的指标体系比较

指标体系9-12是各研究机构制定的指标体系,但从指标体系分类和具体指标选取上就能发现不同研究机构设立的指标体系侧重点不同。如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很明显更注重经济类指标的作用,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所更注重社会方面的发展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则是由于制定的指标体系是用来面向全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因此设计的衡量指标多而全。通过比较各省份的指标分类和具体指标选取,发现指标体系间存在不同点如下表3:

(3)代表性学者建立的指标体系比较

指标体系13-18是这些代表性学者以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为出发点,结合当下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和发展趋势,在现有有关小康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指标体系。中国宏观经济学副秘书长曹玉书和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铿两者提出的指标体系都着重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但贺铿选取的指标所反映的内容较为全面,其在考虑到在注重经济指标的同时,对社会发展和人的素质发展指标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2、各类指标体系间的比较

从指标体系建立的时间顺序、各指标体系的大类划分以及具体指标内容三方面比较各类指标体系,得出如下结论:

(1)从时间顺序上来看,在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国家统计局出台监测标准之前,各省政府、研究机构和学者逐步开展研究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和标准。这种相互补充相互推进的模式保证了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在中央意志下迅速、有序、稳步推进。与此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也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应该对应不同的小康社会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是经济上,更应该是在社会各个方面达到小康。

(2)从指标分类上来看,相对而言,各省政府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完善,分类上依据了“十六大”、“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类较为全面,内容完整。而研究机构和学者则主要以研究关注点不同,在分类和指标选取上存在较大的研究目的导向性。尽管不同的部门、科研机构、学者等对指标体系的划分上不尽相同,但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和发展趋势,都以政府当前所设立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为根本依据,以十六大、十七大所提出的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为出发点。

(3)从指标内容上来看,各省政府由于小康社会建设水平的差异,按照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设置的指标体系侧重点各异。而研究机构和学者由于研究出发点和研究基础的不同,在指标体系构建时的关注点不同,评价指标体系反映的内容上就存在不同。但这些指标体系构建的侧重点都有着明显的发展趋势。随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研究工作者越来越注意到反映精神层面的指标对小康社会水平的衡量。

(二)现行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对现存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相关理论基础欠缺。小康社会是我国国情下提出的特色概念,在我国政府明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概念和奋斗目标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及研究学者纷纷进行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方面的探索性实践。尽管部分研究有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相应经验,但全面小康社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存在明显不同,其经验只能作为参考。与小康社会相关的理论相当匮乏,现行指标体系大类划分上和指标选取上的缺乏理论支撑,出现了指标所反映内容界定不清、各大类衡量指标不均等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小康社会评价的结果。

2、研究存在明显滞后性。国家统计局正式监测标准之前,各级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为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探索研究。2008年国家统计局正式的监测标准成为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后,出现了各省市、研究机构建立指标体系较少的格局。一些在“十七大”以前制定的评价标准,也没有顺应“十七大”提出的更高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东西部发展水平不同,而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是反映全国小康水平,因此各省市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的必要性。而各类研究机构、学者的研究结果是各省市构建评价体系的研究基础,相应的互补性研究是必要的。

3、各类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传统上的独特情境,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的独特性,需要不同的研究力量来共同探寻其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由于缺乏有力的指导力量,各类研究主体先后建立的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十六大”明确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国家没有形成新的、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政府、研究机构等自发的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众多,实际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各研究成果较为分散,之间不能形成很好的互补和系统性。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总体发展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体系研究发展,给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部门指导下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研究体系

在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各级政府部门应发挥关键指导作用,组织进行评价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的相关研究,并形成方向性的评价体系引导其他研究机构和学者的研究。研究机构和其他学者是全面小康社会研究的主要力量,也是政府部门开展全面小康社会评价的主要科研支撑。政府部门应该鼓励这些学术科研力量,依据国家提出的新的政策要求,结合我国或地区的特殊情境,积极探索评价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方法,或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形成政府、研究机构和学者相互补充、互相推进格局,共同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提供保障。

(二)鼓励各类研究机构和学者构建科学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我国的地区特征来看,由于我国东西部小康社会建设水平不同,国家统计局设立的监测标准是兼顾了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后建立起来的。尽管各级政府可以将其作为评价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标准,但更应该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情况,构建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倡导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较高的地区,应该以迈向现代化的要求设立更高标准来指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而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较低的地区,则应以国家小康监测标准为主要目标,结合地区本身的优劣势来反映其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再从针对性研究目标来看,由于研究机构或学者开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目标不同,如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研究目标,可以形成有着自身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积极开展相关性研究形成丰富的理论基础

各级政府、研究机构和学者应该加强理论部分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研究机构和学者应发挥其研究能力,积极探索为后期的研究形成理论支撑。为与我国各地区实际情况相符合,研究成果有现实意义,在针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水平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但研究不仅需要针对全面小康社会,借鉴国内外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理论研究。更应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心,发散性的积极开展相关性,尤其是补充性的理论研究,如针对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形成丰富的补偿性研究成果,从而形成一个以全面小康社会为中心主题的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网站[EB/OL].

[2]史安娜,夏建伟.以科学发展观完善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3]浙江省统计信息网[EB/OL].

[4]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EB/OL].

[5]政协云南省委员会[EB/OL].

[6]陆学艺.2000年中国的小康社会[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7]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J].经济研究参考,2004,(29):2-27.

[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十一·五”计划基本思路研究课题组.详细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16项指标[EB/OL].

[9]朱庆芳.小康社会及现代化指标体系评价方法[R].中国科学院网站,2003.

[10]何爱国.关于中国现代化指标体系变动和重新生成的若干思考[EB/OL].

[11]贺铿.关于小康社会的统计评价标准和监测方法探讨[J].统计研究,2003.

[12]胡鞍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全球意义[J].前线,2003,(6).

[13]朱军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及政策保障[D].复旦大学,2004.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4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二是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的努力方向。这是党的十六大的两大历史性贡献。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主要任务。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这既是对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性指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一性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但如何实现二者的结合,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这里不仅涉及一般的哲学原理,而且涉及大量与新的实践和新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现实内容。这些现实内容,既包括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认识问题,又包括对党的实践创新的认识问题;既包括对二者历史渊源和相互关系的深刻领悟,又包括对实现二者结合的中介环节的正确把握;既包括方法论问题,又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是在不断解决随着实践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一劳永逸的,它要求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实践中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并且规划了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标准和具体步骤。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规划了继续前进的蓝图,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出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一目标后,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孕育形成的,其实践基础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亿万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回答了实践提出的大量新问题,包括如何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处于迅速变化中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如何确定新的发展思路、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如何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作出科学分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何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何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等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说到底是因为这一科学理论是从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在本世纪头20年,建设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均衡的小康社会,为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民心所向、国运所系,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贯穿其中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要求。因此,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把党的强国富民政策真正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千方百计加快发展,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给人民带来实惠和利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旨在“全面”二字,也就是说,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规律,提出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任务和要求等作出了明确界定和系统阐发,贯穿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各方面工作不断创新的过程,集中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所谓精髓,是指事物的根本或支配事物本质的内核。只有抓住精髓,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事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也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典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其精髓。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勇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科学态度对待新事物;要求我们科学判断和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

党的十六大分析了21世纪头20年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走向和特点,分析了我们实施“三步走”战略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任务,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任务既令人振奋,又十分

艰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累和汇聚了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既科学地总结了过去,又清醒地规划了未来,因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指针。正如十六届四中全会公报所指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必须贯彻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与动力。必须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时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坚决革除一切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弊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通途。在现阶段,最根本的就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中,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对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推进党所领导的事业,至关重要。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我们要发展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也从思想上精神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发展方针。“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方针,必须坚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进一步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必须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鼓励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切磋,提倡同志式的批评与反批评,努力创造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必须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又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必须努力掌握和发展各种现代传播手段,积极推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必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重在建设,正确处理文化领域的矛盾和问题,保护和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坚持正确导向,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继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后,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同志曾经明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制定了一整套方针政策。2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些都是正确的,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认真总结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全面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有机结合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遵循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行事,切忌任何形式的主观性、片面性,防止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把工作做得更好。要坚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我们党要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也是要做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上也是为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坚持执政为民,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执政为民,就必须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坚持执政为民,就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执政为民,就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原,集中群众的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客观实际和群众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为此,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参考资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5

一、全面把握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特点

理论界认为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四大突出特点:

一是突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向的结合。从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经历贫困、温饱、小康这样几个具体的社会发展阶段,然后进入现代化。小康社会的结束也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束。这既体现了中国的国情,突出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又强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相联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因此,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特定发展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时,小康社会又是从突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到强调国际标准的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小康社会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和实现的,必然要求在突出中国特色和国情的同时,要适应和凸现国际经济发展趋向和国际标准的现代化,即要求我们用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国际标准的现代化,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水平和实力,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真正符合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国家。

二是提出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形成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十六大报告,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形成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人类社会是活的发展着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是由三个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互动发展的系统即经济、政治、文化三个系统组成,共同推进和衡量着社会的进步状态和开化程度。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发展时期的小康社会的发展必然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发展,而应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发展,我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定位于“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就体现了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尤其十六大报告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即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体现了我党对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我们党面向21世纪的庄严抉择。

三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呼之欲出。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表明我们党在提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构想的基础上,第四文明即生态文明呼之欲出,也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资源、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生存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源,衣食父母,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支持系统,没有自然的恩泽,人类的一切无从谈起。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党的十六大把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其目的就是要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四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小康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目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了我们社会追求的发展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理性认识的结果。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社会文明的享受者。因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必然上升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才具有根本意义和最高价值,所以,人的全面发展理应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目的。小康社会发展阶段,必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在小康社会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可以说,离开了人的现代化,要实现经济、政治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不可能的。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教训告诉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设备可以引进,先进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管理方法和资产运营方式可以移植,但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从而缺乏赋予这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制度和管理方法以真正的生命力的现代化思想理念和心理基础,这些引进和移植,不但不能给社会带来持续的发展和进步,其结果与期盼相背离,引发的是经济发展失序,社会发展紊乱,现代化进程中断。这方面的教训值得我们牢牢记取。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个代表”的关系

学者们普遍认为应从这样两个方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我们党在进入21世纪后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面临着进一步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样两大历史性课题,因此,“三个代表”思想作为对这种考验和挑战的郑重回答,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民族所应该承担的神圣使命和庄严的历史责任,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执政党的地位上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未来所做的庄严的历史承诺。而这种承诺的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体现和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做到发展有新的思路,改革有新的突破,开放有新的局面,各项工作有新的举措。这就意味着,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到了全面进行制度创新的关键历史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制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空间,势必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的高潮。只要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力求在人类整体文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借鉴一切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服务。

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也就是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必须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体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贯彻“三个代表”的本质是执政为民。执政为民首先表现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正是在这一基点上确定的。贯彻“三个代表”必须在社会发展战略的设计中,使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正是根据这一要求,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立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具体运用。

三、清醒体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更要看到我国面临着国际国内诸多严峻的挑战;既要看到各种有利因素,更要看到各种制约,要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所以,有学者认为,我们应热宣传、冷思考、重实践。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目前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绝不意味着我国所有的人口已达到小康水平。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特别是西部绝大多数地区还没有达到小康。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差,农业投入少,农民税费负担重,外部环境影响严峻,富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低,农村科技落后等等,如果不解决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二是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形势是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尖锐的,尚处于工业化征途中的发展中的中国,已经不得不面对解决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甚至后工业化时期才集中力量解决的人口老龄化、资源和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逾越的难关。

三是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也很大,但是无论是经济体制还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随着国内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国失业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迫切要求建立切实可行的就业和养老保障体系;地区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迫切要求尽快完善和加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措施和能力;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人口户籍等管理方面制度的深层次改革也势在必行。这些都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出了更高和更紧迫的要求,无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奋斗任务不仅十分艰巨,而且充满风险。

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多样化的趋势不断加剧,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经济运转方式市场化取向等等,都诉求政治资源的分配方式、政治运作方式、功能指向等作适时调适。这些都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出迫切要求,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要求我们要有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积极回应WTO的挑战,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6

在重庆处于“新的发展起点”的关键时刻,总书记为重庆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这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宝贵机遇,进一步完善思路,真抓实干,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帮助干部群众进一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迎接市第三次党代会和重庆直辖十周年,本报从今日起陆续发表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和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系列理论文章。3月8日,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希望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面对新阶段的新使命,我们必须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科学发展大道上向新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一、领西部全面小康,促全国区域协调

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低,*年我国已整体实现基本小康,但西部仅达到基本小康标准的56%;西部地区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相当滞后,“三农”问题和区域落差十分严峻。因此,加快西部地区全面小康进程,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战略重点。

没有重庆的率先小康,就难以加快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重庆是中西部惟一的直辖市,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诸多典型意义。党中央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重任交给重庆,主要是期望重庆成为“排头兵”、“领头雁”,发挥示范带动与服务辐射作用。

没有库区和农村的小康,就没有重庆的率先小康。重庆的特殊市情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截至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1,大于全国3.3∶1的落差;主城区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而三峡库区部分区县人均GDP尚低于800美元,最低的县仅400多美元;库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滞后,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文化生活单调等问题突出。三峡库区和农村地区既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率先全面小康的难点和关键所在,必须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二、昂立潮头担重任,负重自强勇争先直辖十年发展奠定率先西部小康的坚实基础。人均经济指标较高,2006年重庆人均GDP12437元,居西部第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0元,居西部第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74元,居西部第三;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非农产业增加值占比87.7%,居西部第四,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53%,居西部第一,城镇化率46.7%,居西部第二;社会发展领先,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西部第二,区域创新能力指数西部第一,人均受教育年限8.3年,居西部第一。

重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面临很大压力。西部大开发以来,各地都在加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编者按

在重庆处于“新的发展起点”的关键时刻,总书记为重庆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这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宝贵机遇,进一步完善思路,真抓实干,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帮助干部群众进一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迎接市第三次党代会和重庆直辖十周年,本报从今日起陆续发表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和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系列理论文章。3月8日,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希望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面对新阶段的新使命,我们必须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科学发展大道上向新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一、领西部全面小康,促全国区域协调

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低,*年我国已整体实现基本小康,但西部仅达到基本小康标准的56%;西部地区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相当滞后,“三农”问题和区域落差十分严峻。因此,加快西部地区全面小康进程,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战略重点。

没有重庆的率先小康,就难以加快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重庆是中西部惟一的直辖市,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诸多典型意义。党中央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重任交给重庆,主要是期望重庆成为“排头兵”、“领头雁”,发挥示范带动与服务辐射作用。

没有库区和农村的小康,就没有重庆的率先小康。重庆的特殊市情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截至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1,大于全国3.3∶1的落差;主城区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而三峡库区部分区县人均GDP尚低于800美元,最低的县仅400多美元;库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滞后,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文化生活单调等问题突出。三峡库区和农村地区既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率先全面小康的难点和关键所在,必须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二、昂立潮头担重任,负重自强勇争先直辖十年发展奠定率先西部小康的坚实基础。人均经济指标较高,2006年重庆人均GDP12437元,居西部第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0元,居西部第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74元,居西部第三;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非农产业增加值占比87.7%,居西部第四,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53%,居西部第一,城镇化率46.7%,居西部第二;社会发展领先,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西部第二,区域创新能力指数西部第一,人均受教育年限8.3年,居西部第一。

重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面临很大压力。西部大开发以来,各地都在加快发展,而重庆的资源优势不及四川、内蒙古、云南、陕西等省区,区位优势不及广西、云南等,在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排位不升反降;经济总量暂居重庆之后的新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5%,石油占国内陆上储备的30%,在新一轮发展中有可能凭借资源优势后来居上、赶超重庆。从自身实力看,重庆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水平不够高,城乡统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任务繁重,要率先西部全面小康,辐射带动广大西部地区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面对中央寄予的厚望,面对激烈竞争的态势,必须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快马加鞭,奋勇当先,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三、破发展薄弱环节,成西部率先小康

经过直辖十年的“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重庆已站在“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的新起点,必须着力突破薄弱环节,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率先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

建设新农村,率先实现城乡协调。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知名品牌,建成区域性农产品流通加工中心,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城乡循环农业,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大力培育现代农民,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加强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和致富本领,使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引导农村人口内聚外迁,促进农民变市民;加快建设农村新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通讯干线向农村延伸,促进供排水、能源设施向农村拓展;建立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新机制,提供更高标准的农村合作医疗;加强乡村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构建新库区,率先实现区域协调。促进库区产业发展和移民安稳致富,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库区生活艰苦、生态环境脆弱的形象,建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和谐稳定的新库区。提升生态功能,合理划分功能区,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全国水资源储备基地,使三峡库区的历史使命由工程建设的保障地变成全国性公共产品提供区。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天然气和石油化工基地,培育矿产资源深加工、新型建材和装备制造业;把旅游业发展为库区的支柱产业,带动交通运输、餐饮服务业。打造库区新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通畅的交通网、迅捷的信息网、强大的能源网,确保2010年前各区县高速公路覆盖率达90%,乡镇公路通畅率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100%。强化政策支持,增强1小时经济圈对“两翼”的带动力,提高市级财政对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的转移支付能力,使各地区均具有提供均衡的公共服务的能力。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7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151-02

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经验和教训,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青年是党执政兴国重要的群众基础,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主干人才,青年理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尤其需要青年的努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发挥积极有力的作用。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注重科技创新,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进一步提出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增强国际竞争力。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完善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司法公信力,切实保障人权。

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其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这是党清楚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增强经济“硬实力”,更要注重文化软实力,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践行文化强国宣言。

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是站在一个整体的高度,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有机结合,各领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有效建成。

(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科学确立的发展目标,它为人们描绘了未来中国的社会物质生活的美好景象。但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需要这些物质层面的目标和制度,还需要引领这些目标一一实现的精神层面的价值需求,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可以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社会思潮,容纳着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价值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社会共识,引领着社会思潮,增进了人们的思想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在社会中凝聚了团结奋斗的共同意识,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全党全民族为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努力奋斗的精神纽带。

二、 青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一) 青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1.青年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经济建设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人才都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而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青年。因为青年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机、最具创新精神的一股力量,他们思想先进,肯学肯干,走在时展前沿,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2.青年是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主力军。衡量国家现代民主政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扩大就是民主政治的发展。在我国推进民主进程,推动民主建设步伐的过程中,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青年则是政治参与的主导力量。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青年的政治参与,而在当今时代,青年政治参与的方式也日渐多元化,能力也日渐娴熟化,青年在政治参与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因此,青年是政治参与的主导力量,不断推进着国家民主政治健康有序地发展。

3.青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力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和资料来源。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需要深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文明,正确引导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的现代化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工作,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而“青年就是创新精神的代名词,他(她)承载一种希望,一种力量”,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力军。

综上所述,青年在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发展,促进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的和谐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全民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二)青年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青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革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一方面青年汲取了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对外开放,来自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以及价值观涌入中国,泥沙俱下,其中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一些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对青年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共同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青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确立科学的价值观,用科学的价值观指导社会实践,这一科学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最重要的理论创新之一,它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上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要求,是科学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

(一) 有利于加快社会转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在国家层面上所倡导的价值观。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发展目标,为社会转型提供了总纲领,加快了转型步伐,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勾画出美丽蓝图。

(二) 有利于加强社会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社会层面上所倡导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他们之间相互依存又依次推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加强了社会凝聚力,巩固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三) 有利于提升公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个人层面上所倡导的基本价值观,也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它们的时代价值永远不会褪色。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是作为一个公民应该遵循的基本的价值准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并发扬,这不仅提升了个人的自身素质,还提升了社会的整体素质,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四、 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青年作为主力军,要自觉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全方位下功夫,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 加强理论学习,争做国家宣传小喇叭

1.树立理论思维,深入学习并自觉认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树立理论思维,对青年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提出的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一套价值理论,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以及方针原则需要深入理解学习,从而达到认知认同、自信自觉的效果。因此,青年必须树立理论思维,深入学习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在行为上高度配合,这是青年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2.融入日常生活,为国家代言,向大众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时代的青年,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不仅自身要自觉践行,更应主动担任国家宣传小喇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网络等渠道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渗透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 开展实践活动,营造社会认同的舆论环境

1.开展社会实践,增强青年社会责任感。当代青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能够近距离感受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更清晰准确的把握中国国情,进一步明确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通过社会实践,一方面向社会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社会中,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另一方面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做到“知行合一”,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国家在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的同时,青年也要牢记自身使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面对社会中有违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现象,青年更要勇于指出,时刻监督,促其改之,向社会表明,人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人有责。

(三) 提升个人素质,争当公民先锋模范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8

特征一:全面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目标的规定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 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六个更加”从一般的规定性上清晰地规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和社会生活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

有一般就有具体。接着,江泽民在报告中又具体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 目标内容。这就是经济上的“三个力”——经济力(GDP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 力明显增强;政治上的“三个权益”——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上的“三个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生 活上的“三个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四个“三” 具体而全面地勾勒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

战略依据——看战略目标确立的前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性特征是由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确立的前提——总体达小康决定的。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 上世纪末,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到2000年,全国 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9404亿元,折合10081亿美元,人均约850美元,超过了人均800美元 的目标,跨进了小康的门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我们也必 须清醒地看到,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所谓低水平 ,就是经济量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平衡,就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 距还不小。所谓不全面,就是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社会生活各项指标还没有完全达到。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比较均衡的 和更全面的小康社会。所谓更高水平,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 趋势明显扭转,发展水平比较均衡。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可见,“总体达小康”是 “全面建小康”的前提和基础,“全面建小康”是“总体达小康”的继起和发展。“全 面建小康”的全面推进性特征源于“总体达小康”的历史前提。

特征二:重点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重点的规定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出来,不仅提出了“三农 ”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且指出了“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战略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全面建小康”的战略既讲全面推进,又讲重点突破,把“两点论 ”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我国社会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又把握 住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凸现了重点推进的战略特征。

战略依据——看战略重点选择的“三农”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推进的特征是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农”国情决定的。所谓战略重点,就是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主 攻方向或中心目标。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之内,当某些部门处于落后地位,成为整个 社会经济的薄弱环节时,它们就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因而,就会成为社 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战 略重点选择得适当与否,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的重要判断 ,基本依据就是我国现阶段的“三农”国情。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 。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平衡、不全面,差距主要在农村。具体看来,农民生 活水平较低,还有几千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不少地方的农业生 产仍然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落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条件差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我们说,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 其实,重中之重在农业、在农村、在农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 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 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 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见,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定位在 “三农”问题上,是在全面估量“三农”国情基础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作出的 实事求是的决策。可见,“全面建小康”的重点推进性特征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 农”的基本国情。

特征三:积极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任务的规定性。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 ,最关键的目标是要用大体20年时间,力争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 3000美元。过去20多年中,我国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但是,应当看到,到2020年再次实现GDP翻两番,同前一个“翻两番”意义 和要求截然不同。前一个“翻两番”是在GNP 2832亿美元,人均GNP 297美元的基础上 实现翻两番的;而后一个“翻两番”则是在GDP 10081亿美元,人均GDP 850美元的基础 上实现翻两番的。很显然,后一个“翻两番”难度加大了,这就要求后一个“翻两番” 必须是在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的经济增长,是综合兼顾经济指标、社会指标、 环境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积极推进的战略思维,是我们党在加快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又一个雄心壮志。

同积极推进的战略目标相适应,由战略目标的积极推进性所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和党建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均贯穿着昂扬向上、积极有为的奋进精神。 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 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组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雄心勃勃 ,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20年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 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 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组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跳起来摘 桃子”的,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20年文化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牢牢把握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 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一组文化建设和 改革的主要任务,其要求也很高,是积极推进的。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从来就是密不可 分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 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这方面,十六大报告 提出了6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 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 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6方面的主要任务也是经过努力才 可以实现的主要任务,也是积极推进的。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项项 都闪烁着积极推进的思想光辉和积极进取的奋进精神。 转贴于

战略依据——看战略任务所背靠的战略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推进性特征是 由20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决定的。十六 大报告明确作出了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是一个科学 的判断。在可以预见的20年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人民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平与发展 的主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国际环境保证。 从国内条件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内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供求关系发 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伴 随着国内条件的根本性变化,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到2002年底,GDP 达到10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第6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 外汇储备26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有了强大的物质支持。总之,本世纪头20年“国际环境有利,国内条件具备”,是一个 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是面对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党 的十六大提出了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主要任务。“全 面建小康”的积极推进性特征来源于20年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

特征四:稳步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阶段的规定性。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根 据邓小平的提议,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实现到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小康,进而在21世纪 中叶达到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体现出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在我们已经走完了前两步。10年走一步,10年又走一 步,20年走头两步,解决温饱问题和总体达小康,在整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可预见 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头两步,第三步则不同,50年走第三步,则是预期,是展望,是设 想。现在开始走第三步。面对第三步,必须把它具体化,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党的十五大完成了新“三步走”的战略设计,提出了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 立100年,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后30年的战略设想,这就是党的第三代 领导集体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新“三步走”中第一步的战略目标,1995年党的十 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 景目标的建设》已经进行了战略布署;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定则 是新“三步走”中第二步的战略布署。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 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承上”,承接现代化发展 战略第一步、第二步战略步骤,“启下”,开启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战略步骤。正如 “三步走”发展战略体现分阶段循序渐进稳定推进的战略特征一样,比照“三步走”设 计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同样体现了分阶段推进、循序推进和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 。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9

    关键词 社会建设路径 社会体制构成 社会管理性态比较

    作者 秦德君,复旦大学教授、博士后。(上海:200030)

    中国社会建设的总体路径

    2006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步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建设”,而只有“国家建设”。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们确立了“经济一政治一文化一社会”四大建设框架,社会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概念之一。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主线主要是小康社会一法治社会一和谐社会的演进路径。小康社会建设具有经济性特征,价值核心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们的“体面”生活:法治社会建设具有政治性特征,价值核心在于社会制度结构的合理化,即通过制度安排建立起公共权力的约束机制: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人文性特征,价值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_三种社会建设目标下的集体行动,对于中国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公民社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l.“小康社会”之经济性目标。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概念。“大同”、“小康”是中国古代儒家两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理想,见于《礼记·礼运》。“小康”社会的理想和憧憬,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影响极为深远。宋元以降,“小康”社会成为许多思想家和变法者们的精神蓝图和奋斗目标;“大同”世界则更成为一些知识分子,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人之社会理想的精神资源。20世纪80年代后,小康社会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内容,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社会建设目标。小康社会之集体目标的确立,是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社会建设上作出的重要贡献。

    最早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概念的,是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来访的日本朋友大平正芳时,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这一概念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后来邓小平多次论及“小康”,分别提出过“小康之家”、“小康状态”、“小康的国家”、“小康水平”、“小康生活”及“小康社会”等概念。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内容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小康社会”目标的择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党所接受,写进了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2002年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奋斗目标。

    2.“法治社会”之政治性目标。如果说,小康社会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性概念,核心任务是加快发展经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话,那么法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政治性概念,核心任务是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下,整体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水准和素养。法治社会之集体价值的确立,是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社会建设上作出的重要贡献。

    虽然改革开放后,推进法治建设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但正式确立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是在1997年的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这一治国方略的确立,拉开了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序幕,开启了中国走向伟大法治时代的步伐。

    3.“和谐社会”之人文性目标。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正面提出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个综合化的人文性概念,核心任务是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综合目标。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是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建设上作出的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高增长积累的社会矛盾开始呈现规模效应,中国社会进入“社会矛盾集中反映期”,诸多方面出现了“两元结构”——社会群体上的两元,高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形成巨大落差效应:社会发展区域上的两元,东西部差距拉大;社会结构上的两元,城乡两元结构加剧。“不和谐”成为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确立“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使中国社会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尽管小康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之间不是一个严格的时间序列概念,但是它们大体上是一个“经济一政治一社会”的深化和递进过程,反映了社会建设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到社会发展,再到人的发展的必然进程和历史逻辑。

    社会体制: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

    体制问题历来是社会进步和公共绩效的渊源所在。体制、制度的完善和进步,是人类社会的真正进步。社会体制的完善是社会建设的关键和要害所在。没有社会体制的完善和推进,社会建设就谈不上实质性的推进和突破。

    只有在小康社会一法治社会一和谐社会的总体性演进路径中,把握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主线,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在社会体制层面上推进社会改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社会体制”这一概念,比较权威的文本提法,出自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继续论述了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等问题。2008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把“社会体制”问题单列出来,要求积极探索社会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破解社会体制改革难题。

    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这一重要问题后,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但无论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在理论研究领域,对“社会体制”问题的理解,都存在随意性和认知偏差。在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有着相对确定的、规范的社会含义,然而“社会体制”一直缺乏公认的约定俗成的确定内容,至今未有一个相对确定、相对准确的含义。例如,在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没有“社会体制”的条目;而在“社会管理”条目中,亦无任何涉及社会体制方面的阐述。在众多学者关于社会建设问题的大量论着中,大部分将“社会体制”等同于“社会管理”,或语焉不详,基本没有对社会体制的内容、本质、特征等基本问题作正面的分析研究。由于回避或忽视对“社会体制”这一“本体性问题”的正面研讨,因此尽管社会体制是整个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所在,但直至今日,对于究竟什么是社会体制、社会体制究竟应包含哪些内容,无论是学界还是实务领域,都还是含混不清的。

    社会建设的核心是要解决关键的“体制性”瓶颈。社会建设的体制性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和在推进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凸现的。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关注的是一个社会的结构性合理问题,它从本原上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治本性的。不解决社会体制问题,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地解决现阶段诸多的社会问题,从而有效地从整体上推进中国的社会建设。因此,现阶段中国的社会建设必须聚焦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在社会体制上谋篇布局,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这一切,以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体制为基本前提。认识不正确,把握不准确,就不可能很好地确定社会建设之重心所在,就很难真正有效地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的步伐。

    社会体制的构成分析

    社会体制建设要解决的是社会建设中的体制性问题,而社会体制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体。在“经济一政治一文化一社会”这一框架中,所谓“社会”,主要指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外,包括社区、第三部门等“公共领域”在内的社会空间。这是今天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和社会建设时,“社会”所包含的基本含义。

    必须厘清的问题是,什么是“体制”?进而什么是“社会体制”?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体制”一般指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或组织制度。美国政治学家在解释“社会结构或分层体制”时认为:“在判断哪些人组成团体和互相分离时(如阶级、宗教或种族地位)所依据的标准,以及回答这些分层是会重叠还是互相分离的问题”,就是所谓社会结构或分层体制。[2]我国《法学词典(增订版)》对“体制”的权威解释是:“体制是有关组织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3]

    那么,什么是“社会体制”?“社会体制”包含了哪些方面和哪些内容?由于社会体制问题在中国还是个“新事物”,在理论典籍和实际领域中,尚无公认的定义。根据社会实际和社会学规范,我们认为,准确厘定“社会体制”,应从“横”、“纵”两个方面人手。“横”的方面,即在同一水平面上,在“相对”意义上,通过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的比较,来把握其主要内容和空间方位:“纵”的方面,即在竖向递进中,在“绝对”意义上,通过社会一体制一社会体制一社会建设的次序递进,来把握其阶段流程。由此,所谓“社会体制”,是指社会领域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结构和样式,即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内反映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职能,体现中央、地方各层级政府事权、财权责任,从事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机制与制度的结构和样式。

    社会体制的本质是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或诸要素之间相对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结构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中心概念之一。结构功能主义将社会看作是各个行动者相互作用的体系,主张从静态和过程进行研究。社会体制受基本经济制度、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模式的决定和制约。它是基本社会制度的具体体现.是基本社会制度的“操作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