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税务管理集锦9篇

时间:2023-03-02 14:57:35

税务管理

税务管理范文1

管理创新,不是一味标新立异,而是立足实际,解决传统管理大而统、一把抓的问题,推进分类管理。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分类管理的科学内涵

所谓分类管理,简单的说,就是根据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不同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类型,找出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

(一)分类管理的现实背景是管理对象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经济增长预期回落、工业品价格回落、部分中小企业关停和税收收入连年高增长等困难与压力,**税局坚持不懈怠、不放松,他们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该局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推进年”活动为主题,围绕“发展、巩固、创新、提高”八字方针,以打造“法治国税、数字国税、和谐国税、效能国税、活力国税、责任国税”为目标,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努力推进依法治税、推进科学征管、推进优质服务、推进依法行政、推进队伍建设、推进绩效考核,实现**国税事业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二)分类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哲学原理。我们所讲的分类管理,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找出纳税人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将同类纳税人归集为一体,从中找出带有普遍规律性的税收管理模式和方式,去实施具体的服务和管理。我们知道,税收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纳税人及其应税收入和应税行为。由于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大小不一,经营方式和手段各有不同,核算水平参差不齐,所从事行业又是五花八门,如果我们仍然以不变应万变,只用单一的模式和方式来进行税收管理和服务,就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不能满足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对税收服务的需求。因此,在税收管理上,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科学的分类管理作为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水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三)分类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我们要针对不同纳税人的行为模式、理念、需求等等进行同类分析比较,从中找到共性,发现规律,区别管理,从而达到深化服务内涵,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具体地说,分类管理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制定统一规范的税收管理和服务作业标准,尽可能地保证同类企业同时得到一致和公平的税收服务,使企业能够预知纳税遵从风险或潜在的纳税风险,及时进行税收筹划,鼓励他们依法作为和不作为。

(四)分类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分类管理的作用还在于我们可以利用行业的分类价格信息、情报,采用专门的分析技巧,来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行业发展趋势、行业操作游戏规则和利润瓜分、再分配模式等等,为我们对大企业进行税务审计、关联交易调查等提供帮助,有利于我们抓住重点税源,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统一制定执法的程序和标准,有利于我们执法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可以说,只有科学的分类管理,才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提高管理效率,达到经济和效率的统一。

二、着力坚持和突出分类管理重点

(一)突出纳税行业分类,着力推进税收分析监控

为什么:同行业具有同质性、相近性、可比性;同行业税负比较是纳税人普遍关注是否公平焦点;行业管理是提高整个征管水平的抓手和入口。

做法:1、加强行业税收分析,要坚决贯彻组织收入原则。今年,组织收入形势非常严峻。但越是收入吃紧,越要保持头脑清醒,越要绷紧依法征税这根弦。对此,全市各级国税部门一定要坚决贯彻“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坚决杜绝“寅吃卯粮”、虚收探收。要牢固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理念。凡发现违反纪律、有税不收或者收过头税、转引税款、虚收空转的,市局将严肃追究责任。同时,各单位要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宣传和引导,主动及时地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收入形势,积极争取理解和支持。2、开展行业性的纳税评估与专项检查;广泛开展税源大调查。今年,我们要将全市所有煤炭、焦炭生产企业全部纳入重点税源监控范围,定期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款申报、入库、欠缴和税负等纳税情况进行排队,并向社会公布。上半年,市局要组织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税源调查。要通过强化日常税源监控和组织专题税源调查等多种形式,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准确掌握税源底数,做到情况明、见势早、措施硬、行动实。要完善重点税源信息报送制度,做好税源税收信息的反馈工作,尤其要对重点税源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资金运行、市场变化情况和新增税源的达产达效及纳税等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及时预测经济税收走势,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3、探索分行业的评估模型,制定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大力开展经济税收分析。今年,各级国税部门要坚持多种形式的税收分析例会制度,切实加强经济税源分析。市、县两级国税部门都必须按月召开税收形势分析会,围绕组织收入查找问题、提出对策。上半年,市局将组织开展煤炭行业税收调研分析。下半年要从经济政策和税制改革入手,加强政策效应分析。要从税收与经济指标对比分析、税收征管质量分析和税收征收率分析三个方面,开展税收管理风险分析。要通过分析税源变化趋势,研究征管措施,促使税收分析成果切实转化为税收征管的现实力量。

(二)突出纳税信用分类,着力推进税收管理服务税收服务是今年国税工作的重头戏。各级国税部门一定要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全面提升税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开创税收服务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强化税收政策服务。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税收政策任务最重、对经济社会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年。各级国税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确保各项税收政策落到实处。在工作中,无论组织收入有多大困难,无论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会带来多少减收,都不能因此而截留和变通税收政策。要把落实税收政策置于依法治税的原则下严格考核。对有政策不落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在落实税收政策服务方面,今年要重点做好新增值税、消费税暂行条例、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一系列配套政策、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消费税调整政策、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提高政策、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调低政策等的宣传、培训和贯彻落实工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全市外贸经济健康发展。要认真落实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反馈报告制度,着力构建税收政策“落实、调研、反馈、完善”的良性工作机制。要以第18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为载体,以宣传新修订的税收法律法规和新出台的一系列税收政策为重点,集中开展税收政策宣传,为纳税人提供及时、准确地税收法律服务。今年,尤其要根据增值税转型、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下调等税收政策调整的情况,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主动献言献策,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促进地方经济科学发展。

二是要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今年,我们要以办税服务厅为载体,为纳税人提供规范、快捷、全面、经济的税前、税中、税后服务,全面提高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开创纳税服务工作新局面。要全面规范内、外网站管理,增加服务内容,方便信息查询,及时更新维护,定期在市局外网上最新《税法公告》,把***门户网站建设成为政策宣传、纳税服务、政务公开、征纳沟通的重要平台,努力为广大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税收服务。要认真落实“两个减负”,按照总局《纳税人涉税事项操作指南》,整合简并涉税报表资料,优化办税流程,减轻纳税人负担。要按省局要求,全面运行使用好财税库银电子缴库横向联网系统,稳步推行小规模纳税人网上申报和推广使用POS机刷卡缴税方式。要认真做好2009年纳税信用A级和B级企业的纳税服务工作。要建立跟踪监督纳税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制和“双百双千”项目纳税跟踪服务制度,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三)突出人员岗位分类,着力推进税收全员培训要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要围绕“提升基本素质”的总体要求,努力培养三支人才队伍,即:一支能够从事反避税、税务稽查、纳税评估、税收经济分析、所得税管理等工作的专家型人才队伍,一支依法行政和综合管理能力强、善于解决税收难点问题的管理人才队伍,一支专业知识熟练、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骨干队伍。要积极提倡干部加强外语、计算机、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鼓励干部在岗自学、参加各种学历教育和参加专业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要深入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评”等岗位练兵活动。积极参加省局组织的以新税法新政策为重点的全系统税收业务能手竞赛。要举办“**国税大讲堂”,营造浓厚的机关学习氛围。同时,要充分依托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积极开展干部更新知识培训。

(四)突出年龄阶层分类,着力推进税收有效激励以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为抓手,提升基本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和谐奋进的国税干部队伍。实现国税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在班子、关键在队伍。因此,各级国税部门必须把班子、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强化班子执政能力,提升队伍基本素质,营造凝心聚力的良好工作局面。一是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今年,我们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第一要责,抓好党组民主生活会和中心组理论学习,不断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围绕加强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廉政建设等,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五好班子”建设活动,切实增强各级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重点配好、配强基层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要积极探索建立《领导班子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实行群众对领导班子信任度投票,加大对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政绩考核力度,激发领导班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继续搞好对县市区局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巡视检查工作,特别要对个别班子不团结、领导干部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加强定向巡视,重点解剖,并强化结果应用。二是以提高干部活力和基本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国税工作的全过程。要针对机构改革和规范津补贴工作中部分干部可能出现的一些思想波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心灵沟通,促进干部职工的心态平和、人际和谐,形成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各级国税领导要主动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及时了解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和合理诉求,尽最大努力为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尊重、理解、关心干部,挖掘干部职工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干部职工能够快乐生活、快乐工作、有所作为、各得其所。其次,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半年,要按照省局安排,认真做好全系统机构改革工作。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通过政治、经济和精神等方面的激励,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会干事的人有舞台、肯干事的人有地位、干成事的人得实惠,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五)突出权力环节分类,着力推进税收廉政建设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干部防腐拒变的能力。今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总局的实施办法,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重点开展以预防职务犯罪、防范执法风险为主题的廉政教育。要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要围绕干部选拔任用、基本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环节,加强对行政管理权的监督。要按照省局和市委、市政府要求,进一步引申税收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规范重大行业税收管理,严肃查处涉税违纪违法案件。同时,要继续抓好政风行风建设,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巩固行风评议成果。

三、推行分类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必须深入摸清管理对象的特点与规律,注重管理分类的科学性。合理界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是分类管理的重点问题。对大企业实施管理的部门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这值得研究和探索。在信息化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国税系统,建立全职能型的大企业管理部门是不必要的。税款征收和偷税等重大违法案件查处可分别由数据处理中心和稽查部门处理,处理结果可通过信息共享系统网络反馈给大企业税务管理机构。

(二)必须统筹目标、措施、方法和制度,注重分类管理的系统性。:(1)建立动态的税源监控管理体系,做好大企业税源预测、分析和监控工作;(2)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指标评价体系,对大企业税收法律执行情况进行信誉评估和税务审计,为企业提供预警服务;(3)对大企业提供税收政策咨询、导向服务,引导诚信纳税。(4)研究大企业中行业规模企业的行为模式、趋向,进行纳税风险评估和分析;(5)与企业税务顾问或智囊进行沟通,进行税务筹划,对现行税法的缺陷和不足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措施建议等。

(三)必须营造推行分类管理的良好环境,注重分类管理的配套性。目的就是使大企业管理机构能从机械、重复、繁琐的常规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专业、专项工作,从而实施更有效的税收管理,为企业提供更规范、更高效的税收服务。当然职能的划分涉及到财权、管理权、执法权等等因素,讨论的空间很大。但不论如何界定,其目标应该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有利于降低税收征收成本,有利于最方便快捷地为纳税人提供服务。

税务管理范文2

                                     --税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税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培养纳税人的自愿依法纳税的习惯,尽量提高依法纳税水平。一般而言,影响依法纳税水平的因素主要有:  

    (1)税收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引致的税务管理的复杂化。一般认为,简化税收结构可以减轻税收征管的负担,提高照章纳税的水平。但税收结构的简化并不等于税制简单,后者要求扩大税基、简并税率、减少税制中的税式支出条款。事实上,现代税收结构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现代经济的复杂性决定的,它要求更高的管理水平。在向工业化国家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发现,要借鉴发达国家税制改革方面的经验,模仿其现代化的税收结构并不困难,但要达到其税收管理水平就难了。因此,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随着税收增加,人们逃税和避税动机增强,税务管理就更困难了。  

在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一问题。首先,税收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工具,必须要求政府制定优惠性的税收政策和惩罚性的税收政策,这样就会存在主观性的税收行为,使税收管理复杂化;其次,工业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经济结构的演变,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将逐步提高,而对服务业的税务管理的难度通常很大,这要求税务部门付出更大的努力。  

    (2)税收体系法制化的程度。较高的法制化要求较高的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程度结合起来。就立法而言,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有待完善。我国现行宪法中虽然规定公民有纳税义务,但对税收法律原则等重大问题并无明确规定;没有一部系统而完整的税收基本法;各类税收法规大多是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的,没有通过规范的立法程序,缺乏法律应有的明确性和权威性。在税务执法过程中,地方和部门在本位主义的驱动下,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税收执法,使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在税收司法上,我国目前还缺乏独立的税务司法机构,这大大地限制税务机关的强制执行能力。 1992年颁布的《征管法》虽然有税收保全和税收强制条款,但实际中难以有效实施,如对于纳税人报销纳税款或故意拖延纳税,税务机关可以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从其帐户上直接划拔,扣缴税款。实际工作中金融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拒绝配合执行。对此税法缺乏明确的法律约束条文和制裁措施,从而弱化了税收执法的严肃性。  

税务管理范文3

无非

春回大地,生机盎然。在全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目瞩目成就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又迎来了第九个全国税收宣传月。这是税务系统盛大的节日,为国聚财,无私奉献,豪气冲霄汉;这是广大纳税人喜庆的日子,纳税光荣,爱国表现,赤忱映日月;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节日,税收带来祖国美,税收连着你我他。

今天,我们共和国的建设者,再度相逢、相聚,共叙税收——一个春天的话题。

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祖国的税收事业已经走过了50个年头。忆往昔峥嵘岁月,共和国几番风雨,几多曲折,看今朝国富民强、内政外交,昂然于世界之林,真可谓五十年跨越,五十年奇迹,五十年辉煌!

五十年间,税收作为共和国的血脉,它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忠实恪守着自己的职责,为国家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五十年间,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79000亿元,年平均增长12.8%。*年全国税收收入只有26.3亿元,*年则超越了1万亿元,是*年的392倍。这亿万的财源,凝聚了全国万纳税户的无以计数的劳动,凝聚了100万税务干部的无怨无悔的奉献。

税收之路,从来就充满艰辛和坎坷。从*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一直到80年代,在老百姓的眼里,税收是与个人无关的事;在理论界,非税论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在政府部门,税与利、税与费依然混为一谈。

改革开放的春风给祖国带来了勃勃生机,*年党中央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的深化改革中,税收倍受重视,在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中,财税改革首当其冲。税收维系国计民生,税收关系千家万户,因此,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纳税意识,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收观成为时代迫切要求。从90年代初国家税务局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开展的全国税收宣传教育活动,到*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活动,特别是随着新税制的实施、征管改革的全面推进,“税收与改革”、“税收与法制”、“税收征管与市场经济”、“税收与文明”、“依法治国与依法治税”等宣传主题的相继提出,税收宣传一年比一年广泛、深入,一年比一年扎实、有效。今天,税收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不但想弄清依法纳税的大道理,还要通过税收宣传了解怎样纳税、纳多少税。纳税人已经把掌握税收知识当成了自己的事,“纳税光荣,偷税犯法”已成为人们共识。据报道,去年4月1日,安徽省合肥市地税局在市内设立了8个人所得税咨询点,一天就接待咨询者7000余人;在深圳,介绍税收知识的书籍成为畅销书,一度供不应求;而湖南省常宁市的23个乡镇705个村,全部办起了税法夜校,学员的考试成绩成为评寻文明村民”的依据;在北国边陲的乌苏里江畔,习惯了渔猎生活的赫哲族人,如今开始了纳税。这是沧海桑田的变化,这是历史的抉择,这是时代的潮流!

历史驻足*年,这一年是那样的不平凡。这一年,我们祖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灾;这一年,朱基总理把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纲领确定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这一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进一步加深,世界瞩目中国,全球聚瞧中国。

这是实力的挑战,这是严峻的考验!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了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外市尝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等重要决策。国务院要求全国税务系统确保工商税收比上年增收1000亿元,以支持积极财政政策的需要。

这一年,全国百万税务大军坚决贯彻了国务院领导提出的“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紧紧依靠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发扬“铁石心肠、铁面无私、铁的手腕、铁的的纪律”的“四铁”精神,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克服一切困难,全力赴组织税收收入。这一年,全国有多少省市的基层税务干部,从6月份起,就没有了周末礼拜,没有了节假日,多少税务部门领导蹲点在基层、在企业,亲临税收征管一线组织收入。为完成任务,税务干部付出的还不仅仅是辛劳和汗水,更是鲜血和生命。贵州省玉屏县国税干部李全民在对欠税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时,被犯罪分子用刀刺死,壮烈牺牲。他们的血流汗没有白流,这一年,全国实现工商税收8552亿元,比上年增收1003亿元,圆满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朱容基总理在给全体税务工作者致信中说:“你们在十分困难的客观条件下,依靠加强征管、堵塞漏洞,征治腐败,清缴欠税,胜利完成国务院提出的工商税收比上年增收1000亿元的目标,成绩来之不易,谨表示祝贺和衷心的感谢1*年,全国税务干部继续沿着“十六字”税收工作方针和“四铁”精神,组织税收突破1万亿元大关,超任务1千多亿元,为共和国50周年大庆和澳门回归献上了一份厚礼,朱容基总理、李岚清副总理再次发来了贺信。全国税务干部为之欢心鼓舞。

成绩的确来之不易,光荣也蕴含着凝重的心血。这成绩来自基层,这光荣更属于基层。因为有了基层千千万万个遍布大江南北的税务人员,因为有了这些税务人员辛勤劳动,点点滴滴的税款才能万涓成河,大大小小的税款才能积沙成塔。在共和国的税收史上,铭刻着这样的一些名字:王振举、袁庭钰、廖太洪……。他们来自基层,他们来自普通的税务干部。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了人民税务员的光辉榜样,他们是共和国税收的脊梁。尽管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但他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奋斗进取,矢志追求的崇高精神,却同样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只有走近他们,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是乐观、向上的人生境界和敬业、奉献的价值观;

只有走近他们,我们才会懂得什么是忠于职守、公而忘私的品格;

税务管理范文4

    虽然很多纳税人都表示,在即将到来的自行申报期间,他们都会按国家的规定办事,但他们也担心,以诚信为基础的自行申报未必能在一些人身上起作用,他们希望税务部门的管理要尽量公平公正,“绝不能让胆小的吃亏,胆大的占便宜”。

    部分纳税人的这种担心在一些纳税人那里得到了印证。在海南某企业工作的李小姐在接受采访时很坦诚地说:“除了工资、岗位津贴、股息分红,还有一些其他收入,我一年收入所得是否超过12万元,连自己都不清楚,税务机关怎么能掌握?

    海南一位多年从事税务业务的李女士表示,个人所得税征收问题从来就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即使是美国这种个人信用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也经常会出现偷逃税行为。税务部门要想做到个人所得税的足额征收,不仅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推广措施,让纳税人了解征税细节,还要尽量简化纳税申报程序,降低纳税人自行申报的法律风险,这将是税务部

税务管理范文5

关键词:煤炭企业;税务管理;税务风险;意义;问题;对策

一、煤炭企业加强税务管理和税务风险防范的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为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我国的企业众多,尤其是煤炭等特殊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随着煤炭企业的不断发展,会承担更多的税负,因此将面临更大的税收风险。只有通过强化税务管理和税务风险防范,才有助于煤炭企业降低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才能为国家整体税收收入的增长提供保障。

(二)有利于确保煤炭企业的正常运营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煤炭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煤炭企业一旦面临较大的税务风险就会可能影响整个企业的运作,甚至会形成行业波动,不利于企业的稳定、正常运营。通过煤炭企业加强税务管理和税务风险防范,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税务风险的发生,降低煤炭企业产生波动的可能,从有利于保障煤炭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及正常运营。

(三)有助于煤炭企业实现更好的财务控制,为各项经营活动保驾护航

煤炭企业要想有效降低税务风险,就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财务计划和科学的财务管理加大对财务的控制力度,确保自身各项经营活动可以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保证各项财务活动符合预期的经济目标,保证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有助于煤炭企业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有助于煤炭企业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四)有助于煤炭企业对经济活动中资金使用、支出、回收、分配等各环节的有效把控

在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煤炭企业需要对自身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各个流程和环节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以此来有效增强企业对自身税务的管理。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对资金周转的情况进行实时的了解,企业管理者要对资金和各项目的运作情况、物资、库存、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优化,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无效损耗,帮助企业自身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其次需要对产品的成本指标加大更新和研究力度,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指标以及成本消耗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企业挖掘发展潜力,对内部控制与管理进行优化与完善,有助于提升煤炭企业的税务管理和税务风险防范能力。

二、煤炭企业税务管理和税务风险防控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缺乏税务风险预警系统

目前,我国的一些煤炭企业尽管构建了相应的税务风险防范体系,但是并没有在税务风险防控体系的最后环节构建税务风险预警系统,自然也就无法对自身所面临的税务风险进行及时的发现以及遏制,而且许多煤炭企业并没有将税务信息搜集的途径信息化,缺乏畅通的数据信息收集渠道,无法将所有相关税务风险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也就无从构建税务风险预警系统。

(二)税务风险评价系统无法发挥效用

许多煤炭企业构建的税务风险评价系统更多的是摆设,并没有发挥出相应的评价作用,而且相关人员根本无法理解税务风险评价系统如何发挥出相应的效用。因此许多工作人员并不会对税务评价风险评价系统进行持续性优化,最终使得税务风险评价系统流于形式。

(三)税务风险控制目标不够明确

煤炭企业的税务风险控制目标通常是尽可能的分散税务风险,但是其作为目标来说较为笼统,很难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以及责任人身上。现阶段,不少煤炭企业的税务风险控制目标并没有进行细分,同时在侧重点上也没有进行明确,只是一味的要求降低风险。

(四)税务风险防控水平的整体性较差

尽管煤炭企业都比较注重税务风险的防控建设,但是由于其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十分多样化。许多税务风险管控体系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且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税务风险不断变化,煤炭企业的税务防范体系无法发挥出效用。从根本上来看还是由于煤炭企业的税务管理和税务风险管控能力的整体性较差,没有构建出相应的实时性的应对策略。

(五)税务风险管控人才队伍的缺乏

煤炭企业的税务管理和风险管控工作通常是由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兼任,而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本身就拥有较为繁杂的财务基础性工作,很难再分出精力进行税务风险管控的建设。因此税务风险管控人才队伍的建设就存在缺陷,而人才队伍的缺乏,就无法为税务风险管控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根本不利于煤炭企业构建税务风险管控体系并且落实相关的工作,也不利于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煤炭企业税务管理和税务风险防控现存问题的策略分析

(一)构建税务风险预警系统

税务风险预警系统通常是煤炭企业税务风险管控体系极为容易忽略的环节,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针对煤炭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风险识别主要是为税务风险防范策略提供相应的基础资料,只有对风险进行识别,才能够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策略。构建税务风险预警系统最关键的是需要开拓税务信息收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构建,通过畅通的数据信息收集途径能够针对相关风险进行快速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其次税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帮助煤炭企业提升税务风险识别的能力。然后煤炭企业能够针对各种税务风险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历史资料,帮助煤炭企业在未来税务风险防范工作当中提供借鉴资料。

(二)重视税务风险评价系统的作用

在税务风险管控体系当中,税务风险评价系统是最容易忽略的。首先需要针对煤炭企业的税务风险体系进行税务风险评价,运用恰当的评价指标与计算模型对即将引发税务风险的概率进行预测,从而确定煤炭企业的税务风险数值。然后将相应的风险评估报告直接通过信息化平台传送给相关的部门,由相关部门结合煤炭企业的现状直接制定出有效的、可执行的税务风险管控策略,从而降低该风险产生的概率,为煤炭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三)税务风险管控目标分层次划分

煤炭企业一定不能够笼统的制定税务风险管控目标,必须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侧重点将税务风险管控目标进行划分,结合煤炭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策略,主要将税务风险控制目标分层次划分,首先第一层次主要是符合煤炭企业整体持续性运营的目标;第二层次也就是税务风险所控制的直接性目标,更多的是针对各种税务风险指标进行管控;第三层次则是各个税务风险管控环节作为目标。要强调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逐渐形成有效的税务风险控制机制。

(四)着重提升税务风险管控能力

税务风险管控能力是煤炭企业亟待提升的,税务风险一旦发生就有可能对煤炭企业形成致命的打击,所以煤炭企业必须要注重提升自身税务风险的管控能力,降低税务风险发生的概率。首先需要提升税务风险管控团队的风险意识,要时刻的灌输税务风险对于煤炭企业的危害;其次要逐渐形成税务风险管控的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着手逐渐的普及到煤炭企业的各个层级的职工。

(五)强化税务风险管控人才队伍的建设

税务风险管控工作通常都是由税务风险控制工作人员执行,相关人员水平以及专业素养的高低将会直接对税务风险管控体系执行的效果产生影响,所以煤炭企业必须要强化税务风险管控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需要专业人才引进,通过物质的方式吸引到更多的风险管控人才加入到煤炭企业当中。另外煤炭企业要针对当下的税务风险管控人才队伍进行培养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提升其税务风险管控技能以及思想。另外定期不定期地对相关人员进行税务风险管控专业理论知识的抽查,同时派遣相应的人员前往其他先进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税务管理和风险管控的有效策略,以此来促进本企业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

税务管理范文6

关键词:税收管理员税收征收管理模式

2005年3月,家税务总局下发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正式走到了税收管理的前台。税收管理员制度是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税收征管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是强化税源管理的关键昕在。本文拟从税收管理员制度历史发展沿革、运行现状透视的角度,对该制度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思考。

一、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历史沿革

提及税收管理员,不可避免地就使人联想起税收专管员.二者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但更多的是前者对后者的扬弃。

1.“一员到户,各税统管,集征、管、查于一身”的征管模式与税收专管员制度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新中国的建没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按照《全国税政实施要则》的精神,我国实行的是税收专管员制,其征管模式可概括为“一员到户,各税统管,集征、管、查于一身”,体现了便利、节约、经济的原则,在短时问内聚集大量财力,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强有力地推动作用相应的,在这个征管模式下,产生了税收专管员制度:专管员对纳税人分地区地段或行业性质进行普,建立纳税人的信启、片,对纳税人的各项税收进行征收、管理和稽查。专管员还要辅导企业加强会计核算、了解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对工商界进行税务协商等等当时,企、Ik性质单纯,纳税人数量有限,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高,国家税制简,税收法规简洁,税收专管员制度能对税源进行有效地符理,能高效征收悦款,节约了征税成本,是适应当时背景的很好的选择;另一方面.税收专管员制度税收分类观点、协护税络建没、说源监控办法以及朴素的税收绛济思想等为后来的税收收管理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与税收管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公民法制观念的步步加强,税收专管员滥用权力、粗放管理与我国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税收原则越来越冲突,“一员到户,各税统管,集征、管、查于一身”征管模式的弊病一步步地暴露出来。随着1994年税制改革的逐步到位,I997年,“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信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新的征管模式取代了旧的征管模式,税收征管由“管户”向“管事”转变,很长一段时间,“专管员”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有些地方,比如无锡,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进行了一定地探索,实行了税收稽核员制度或者相类似的制度,税收管理的重心由“在外跑企业”转移到“在家看报表”。

2004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若于意见》中在原先“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中加入一点“强化管理”,并正式提出“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自此,税收管理员制取代原先的税收专管员制亮相。

二、税收管理员制度与税收专管员制度的对比分析

1.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对传统的税收专管员制度的扬弃

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对传统的税收专管员制度的扬弃,体现了“革除弊端、发挥优势、明确职责、提高水平”的原则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对于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强化税源管理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列管理原则的扬弃。《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中规定:“税收管理员制度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税务人员行为,促进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基础工作制度。”“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应懑循臂户与管事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专管员制度中重管户轻管事、重管轻服务的缺陷得到了纠正,另一方面,专管员制腹中分类管删、税源监控的优点得到了发扬。

二是对工作职责的扬弃。税收管理员制度将征、管、查职能分解,其主要工作职责为税源监控、税政管理、发票核查、纳税评估和纳税服务,但税收管理员“不直接从事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审批减免缓抵退税和违章处罚等工作”。税收管理员制度发挥了原来专管员制度中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比较了解以及税源管理责任明确的优点。

2.税收管理员与税收专管员的本质区别

一是制良背景不同。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在我国税收法律体系日臻完善、依法治税成为我国治税思想和税收工作的首要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税制改革的逐步到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细则的颁布,实体法和程序法共同对税收管理员的行政权力进行有效地制约和强有力的保障;“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的指导思想为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制定提供了思想.保证同时经过多年的教育和宣传,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的普及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建立了新型税收征纳关系,这对税收管理员实施了外部的监督,税收管理员不可能再像专管员那样权力失控。

二是经济背景不同。经济成分多样化和经济利益复杂化是影响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税源的急剧扩大和税源状况的复杂性决定了税收管理员不可能像专管员那样各税统管,而必须有分工有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而税收管理员制度本身就是为了强化税源管理的一项举措。同时,面对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税收的公平、效率和稳定原则显得尤为重要,税收管理员不但要依法办税,要实现实体法上的公平效率和稳定,还要在履行程序上体现公平效率和稳定,正确处理好各方关系,协调各方利益。

三是技术背景不同。以前,专管员只要带几张卡片,一支笔就能采集到纳税人的各项资料,税源信息的整理通过手工也大都能够完成,而现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把税收管理员从大量重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资源共享、数据分析提高了税收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使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

三、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制度作用。提高税收管理水平

1.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在税源监控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涉税信息的准确性

税收管理员制度根本上的优越性在于能对税源进行有效地控目前,税务部门所采集到的纳税人的各类涉税信息火多为纳税人动I}1报,或者是由于纳税人对涉税信扈、慨念把握准,或者由于纳税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这类信息任真实性、完整性、相关性及时性上部难以保证。这些错误信息但降低了税收管理效率,更严重的是导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税收管理员掌握着纳税人的第一手资料信启、,了解税务臀记事项的真实性和涉税信息的变化,在人机结合的税源监控体系下,把最真的、最全的、最新的、最有用的信,自、录入电脑州络,为以后各项税

收工作打下坚实的信息基础。

2.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在税源监控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依法治税的科学性

依法治税是我国税收工作的灵魂,依法治税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但是在工作中我们仍然是依据征收if~fJ征收,根据收入完成情况对税务干部的工作进行考核。税收计划直与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啦在相应的税基和既定的税制下,对税收收入作出科学的顶测,下达指导性的税收计划。税收管理员制度下,有专人负责税源的监控,为改变以往税源监控以采集静态信息为主,以监控票单为主转为以分析动态信息为主,以深入分析、综合分析为主。税收管理员在充分了解税源信息和税基状况下,可以对税收收入进行科学的预测,为税收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得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落到实处。

税务管理范文7

【关键词】集团企业 税务管理 对策 体制 构建

一、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概况

(一)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集团企业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通常是以一个或多个强大的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若干在资产、资本、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单位为层,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务协作等方式形成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集团企业税务管理应符合税法规定,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在日常经营中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账簿凭证管理、税务档案及资料管理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纳税筹划结合企业实际及集团特点进行。

(二)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特点

由于集团企业是由若干个独立的个体组成的大型多层次的经济组织,其运营背景差异化、经营范围多元化、内部治理结构复杂化、财务核算规范化,这些特点使其在税务管理上有别于单独个体。通常,集团企业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更强,制度化更高,分工更细化,管理上强调计划性、一致性,有较高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内部管理运行机制。这些特点要求其对税务管理更系统、细致,同时要关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纳税人个体的差异性问题,提高纳税遵从度,做好纳税筹划,节约税收成本,降低纳税风险。

(三)加强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税法观念及财务管理水平。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税收筹划和管理工作,集团企业必须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税务培训,并对资金及经济业务活动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估,从而推动管理人员的税法观念及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其次,有助于企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国家的税收法规往往和政策导向挂钩,在一些新兴产业,扶持产业有较大的税收优势,企业根据不同的税收政策可以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尤其是面临转型的集团企业,能够根据产业政策,合理配置资源,依靠税收政策导向做好产品结构调整,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大有益处。

再次,有助于降低集团企业的税收成本。集团企业税务管理归根到底就是降低税赋,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筹划与管理,合理避税不等于偷税漏税,这就需要企业做好税务管理工作。

二、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现状

(一)税务风险意识不足

首先,集团领导对税务风险的整体认识程度不高,在机构设置上,通常设一税务主管管理全部税务事务,无高级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税务问题,相对于资金、预算等,对其重视程度不够,重大涉税事项很少在领导决策层讨论;其次,由于集团总部的税务意识淡薄,下属公司更加不注重控制税务风险,对中介机构依赖程度高,不易构建集团自己的税务风险管理团队;再次,目前大部分集团企业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应对、控制税务风险的机制,面对税务风险基本上是被动的、应急的,经营筹划中很少主动的去规避税务风险,只是被动的跟着税务机关的评估检查而疲于应付。

(二)信息化税务管理不健全

随着集团企业规模的扩大,为提高效率,以ERP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广泛地应用于集团,但由于税务管理的行业性和地域性,以及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目前的ERP系统设计中很少有与财务核算直接相关的税务信息,更无法依靠其进行税务管理。故在信息化管理日趋广泛的现代企业管理中,信息化税务管理系统成为制约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的瓶颈。

(三)税务管理人才不足

目前,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集团企业通常安排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俗话说的“老会计”)进行税务管理,这些财务人员通常年纪较大,由于精力所限,可能只熟悉某些常用税种,其他所学已经忘记,也无暇钻研。另一方面近年来不断的税制改革,税收相关政策法规变化很大,需要所有财务人员不断学习、研究新政,制定相应对策,做好新旧政策衔接,这就要求税务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当专业的知识水平,能够将税务与财务管理融会贯通,做好纳税筹划。

三、集团企业税务管理对策

(一)防范控制税务风险

科学的设置税务管理组织架构、完善税务管理制度,将税务风险的控制纳入到集团企业全面风险控制中。建立健全涵盖集团企业设立、采购付款、生产运行、销售收款、并购重组、公司注销等全业务流程的税务风险内控制度,建立集团内部税务检查和审计机制,制定激励约束机制及奖惩办法,将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成效与相关人员的业绩考核挂钩。决策层应重视税务筹划,在投融资决策、生产经营过程中就重大事件征求税务人员意见。建立集团内的及时沟通机制,下属公司对于重大的涉税事项,及时上报集团,必要时征询税务部门意见。

(二)建立税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充分利用ERP、网络通信等技术将集团企业的涉税事项进行整合,建立一体化综合性税务管理平台。平台的主要功能有:整合集团企业的税务资源,实现财务与税务信息互联;建立税收核算系统,根据最新的税务法规实时更新系统设置,对新政策、新问题有统一的标准化解读,建立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实现日常税务业务可以标准化处理;风险自动预警控制;实现与税务网站的信息对接,及时获得外部信息,提高管理效率。

(三)税务管理人才培养及储备

集团企业应重视税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招收会计人员时要注重考察其税务能力,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业务培训,税务管理培训应涉及全体财会人员,不能仅仅针对税务专管人员开展,因为公司几乎所有业务都涉及税务事项。在进行税务管理人才培养时要注重专业性和全面性,对于某一公司来说,处于特定行业、地域,其税务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深钻专业性,但对于多元化发展的集团企业来说,要求税务人员全面了解不同行业、地域、税种,能够综合考虑,进行纳税筹划,对税务人员有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日常工作的不断积累,组织适当的专业培训,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

四、集团企业税务管理体制构建

针对上文对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笔者认为,构建完善的集团企业税务管理体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税务管理原则

税务管理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事前筹划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风险防范原则等。集团企业应严格遵循税务管理原则,将控制税务风险、注重纳税筹划、合法合规纳税、提高税管效益纳入到集团企业税务管理体制中。

(二)设立税管专门机构

集团企业应在集团内部设立专门的税管机构,税管机构应有专业水平高,具备职业素养的人员负责。税管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为集团提供最优的税务筹划方案,同时,指导下属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在企业财务总监、财务经理、税务主管、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中都应涉及税务内容,而不能仅仅依靠税务管理部门。

(三)加强日常经营税务管理

税务日常经营管理内容应涵盖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纳税评估、税务档案保管等内容,这些内容应在税务管理制度中明确处事原则及方法程序,特殊事项及时上报集团税管部门。

(四)重要及重大涉税事项处理

企业发生的重要及重大经营事件,包括重要的购买、销售货物;购买处置资产、投资与被投资;融资;债权债务重组;担保事项;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等,都将会对企业的税务产生重大影响,属于重要及重大的涉税事项。集团企业对于重要的涉税事项应订立预警、汇报、筹划、管理体制,建立沟通渠道,重大涉税事项应报领导班子集体决策。

(五)税务人才培养

建立税务人才培养机制,不仅要培养熟知税务法规,合法合规纳税的普通人才,还要注重引进与培养精通税收政策、掌握企业财务、金融、资本运作、生产经营等知识、掌握国际税收知识、熟悉税收领域国际惯例、能够进行纳税筹划,合理节税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六)税务管理考核

将税务管理纳入公司考核管理体系。首先:集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将税务工作进行划分,按不同内容设定考核指标,比如可以将税务管理内容划分为基础税务工作,重点税务工作,重大涉税事项处理,税务检查及评估,其他涉税事项等,不同内容设定不同的基础分及比例分,将考核成绩纳入集团企业绩效考核中。其次,对于考核指标无法涵盖的内容,应定期进行定性分析,比如税务风险控制及税收筹划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吴娜.浅谈新形势下的集团税务管理工作,财务审计,2016年4月上.

税务管理范文8

如何在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下,通过自身专业水平和技能,帮助企业独善其身、实现逆势上扬,是困扰每个企业总会计师的难题,也恰是决定企业会计是否真正“立得住”的重要契机。

税务管理是一种系统的过程管理

税务管理是在税收筹划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的一个概念。其产生源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要通过合理安排各项交易行为,进行税收筹划,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价值;二是要防范、化解和控制税务风险,确保企业安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见,企业税务管理是一种不同于税收筹划的过程管理,或者讲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进程,“是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为在控制税务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纳税成本的最小化,而对企业的涉税业务和纳税事物进行分析、筹划、监控、预测、实施等全过程的管理行为的总和”。

企业税务管理研究的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如何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税务筹划仅仅是税务管理的一个部分,而税务管理还包括了税务风险防控。税务筹划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而税务管理的目的除了要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外,还要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

税务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转型的推手

十报告提出并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做了深入的阐述。可见,中国经济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增速问题,而是质量和效益问题。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值得每一个实务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立足企业的层面,一方面,要坚持不懈的推进战略转型,努力改进生产和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固然重要;另一方面,要考虑在现有资源基础上,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现金流,努力增加企业价值,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税务管理旨在通过合法手段降低企业纳税成本和相应现金流出,并严格控制相应风险,可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和投资决策,促进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并切实为企业创造价值,助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预期可成为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推手。

从企业的经营战略角度看,税务管理是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提高核心竞争力,必然通过实施各项管理目标和步骤来实现,因此,税务管理可以视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环节和步骤,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事实上,战略目标是企业首要的和根本性的目标,税收和现金流都只是企业众多经营要素的一个局部,进行税务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经营成本和制约因素,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思考税收筹划问题。

另一方面,企业税务管理反作用于企业战略。税务管理所具有较为独特的性质,决定了其有可能反作用于企业战略。特别地,当出现如下情况时,企业应当及时调整或改进战略:税收政策发生重大调整,打破了行业的竞争格局,当获利能力、现金流量、其他重要财务指标以至于企业价值受到严重影响时,企业为适应税收政策调整带来的变化而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在税收政策带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时,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必须充分关注这种导向,使企业发展方向尽可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充分享受到税收优惠带来的直接利益。

税务管理可以反映出公司治理的状况

在公司治理结构下,税收管理是公司内部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税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对税收筹划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有效的控制风险。即税收筹划的决策过程、税收筹划的运行过程、税收筹划的结果、税收筹划责任制度等,都需要形成内部的监控机制。这就势必要求企业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

具体说来,税务管理的组织者(或税收筹划经理人)是税收筹划的直接实施者,参与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税收筹划风险评估、税收筹划过程的实施。在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下,税收筹划一般由财务负责人(或税务经理)来组织实施,即税收筹划的实施和运作在于财务负责人(或税务经理);同时,财务负责人(或税务经理)必须接受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经理的监督,经理层对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具有审批权和管理权;董事会虽然把一部分决策权和管理权授予了经理层,但仍然保留着对经理人员重要决策的审批权或知悉权,税收筹划作为经理管理层的一项日常财务管理活动,董事会自然对公司税收筹划的整个过程具有知悉权;最终,由股东会来对公司税收筹划的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奖励。

税务管理应当被视为企业财务部门和总会计师的重要职责

税务管理本质上是一项财务工作,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包括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都存在可以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另一方面,税收筹划和相应的风险控制主要依据的是项目决策的现金流影响,并结合税法要求进行优化选择。税务管理必须同企业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须臾不可分离。否则,不但税收筹划无从谈起,财务管理决策的过程也将因为忽略了重要的变量而失去现实意义。税务管理应当被视为企业财务部门和总会计师的重要职责。

实务中,税收筹划及相应的风险控制工作,多数都是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处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理论和实务界有意无意的忽视,通过文献查阅,发现鲜有文献提及税收筹划或税务管理的职责定位问题;二是效率提升问题,尽管现实中财务部门一直在做,但领导不重视、不强调,财务经理和财务人员就难以高度重视,更遑论主动开动脑筋做好税务管理。可见,从理念和制度层面明确税务管理工作的责任分属,有利于提升税务管理工作的层次,进而提升其水平和质量,促使其更好的发挥应有的效益。

总会计师对“税务管理”职责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现行《总会计师条例》规定中并未提及“税务管理”或相关内容。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识之士普遍认为,中国总会计师制度应与国际通行的CFO制度趋同。我国现行《总会计师条例》于1990年,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有关部门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形成关于修改《总会计师条例》和制订《总会计师法》的意见。其中,总会计师的职能定位问题是专家、学者和企业实务界人士关注的重点。据调查资料,76%的总会计师负责或参与会计监督管理,72%的总会计师负责成本核算与财务收支管理,67%的总会计师负责或参与筹资与投资管理,48%的总会计师负责或参与计划管理,45%的总会计师负责或参与企业战略管理。这表明,现实中,多数企业总会计师,对自身所应当承担的“税务管理”职责,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税务管理范文9

本文作者:刘婷婷工作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企业的税务管理要从练内功开始,在强化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国家税收法规和地方法规,合理进行纳税筹划,正确应对税务稽查。(一)强化税务管理的内部控制1.设置税务管理部门和税务管理岗位。我公司作为大型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市场,企业组织结构属于总分机构模式,企业面临的纳税环境复杂多变,需要设立税务部门和相应税务管理岗位,配备合格的专业人员,研究国家税收法规和地方税收政策,负责公司涉税业务,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上,让税务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2.制定税务管理制度。通过制定税务管理制度,促进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公司税务管理制度包括:公司各级单位税务管理部门和岗位人员应履行的职责,税务管理中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制约和监督制度,税务报告及档案管理制度,纳税业务的处理流程制度,税务管理工作考核以及激励制度等。3.执行税务管理流程。公司应将税务管理贯穿于各项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要始终贯彻事前规划的原则,在各项经济合同的签订前进行税务筹划。同时要关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可能产生的税务风险,并根据实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税务管理流程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合法的基础上节约企业成本,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4.识别、评估和应对税务风险。公司要结合各项经济活动实际情况,以从经济合同谈判签订为起点,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处理过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制定详细税务风险应对方案,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5.沟通与协调。公司需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各经济业务的经办人与税务管理部、财务部、法务部等业务部门以及公司管理层的良好的沟通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6.实施税务管理监控机制。税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应结合公司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针对公司各项涉税经济业务,定期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进行评估审核,不断改进和优化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将实施税务审计和监督制度列为公司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一项行之有效而又必须执行的措施。

抓住企业经济业务的节点实施税收筹划1.分包合同类型的税收筹划及影响。如公司在签订工程业务分包合同书,分包单位同时提供施工设备租赁服务,此时就可以与分包单位签订自带设备的工程分包合同,将租赁服务灵活的变为工程分包作业的一部分,使租赁业务也适用3%的营业税,可以降低分包工程与租赁服务的业务成本,而且由于提高工程分包可扣除价款,降低发包方余额计算营业税计税基础,最终达到合理降低发包方营业税税负的税务筹划目标。例如:我公司中标某高速公路II标段,合同总价为48000万元,施工中,需要使用大型挖掘机、装卸机、起重机等重型施工设备,我公司作为总承包单位,由于企业资源有限需要租赁施工设备,而且需要寻找附属工程分包合作伙伴。甲公司是一家拥有建筑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资质且兼营施工设备租赁业务的公司。按常规的企业纳税操作模式,我公司与甲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签订了两年期设备租赁合同1000万元,签订了工程分包合同总价4000万元。此时我公司的工程承包应交营业税为(48000-4000)×3%=1320(万元);甲公司租赁业务需要交纳营业税1000×5%=50(万元),工程分包业务需要交纳营业税4000×3%=120(万元),两份合同营业税合计50+120=170(万元)。我公司通过税收筹划变更合同形式,将两份合同合二为一,即我与甲公司签订一份5000万元自带施工设备的工程分包合同,将租金合理分摊到分包单价中,这样甲公司租赁业务也能适用3%的营业税率,我公司通过税务筹划可降低甲公司营业税税务成本170-5000×3%=20(万元),为合同谈判争取了压价空间。同时工程分包总额就变成5000万元,我公司按扣除发包方价款的余额计算营业税为(48000-5000)×3%=1290(万元),降低营业税负1320-1290=30(万元)。加上按合同谈判争取到的压价空间20万元,我公司此项税收筹划可节省税务成本的50万元。2.分包合同签订主体税收筹划及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存在工程分包的情况下,总承包单位应以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方价款后的余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分包人应该就其完成的分包额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我们在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建议公司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尽可能选择具备资质的分包单位签订工程分包合同。若选择的分包单位没有相应施工的资质就只能与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工程分包合同可依法实现税负转嫁,而劳务分包合同价款能否以余额计算缴纳营业税,税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目前是存在很多争议,各地税务机关的做法也不相同。3.折旧年限的税收筹划时间及影响。目前公司采用的折旧年限普遍高于税法的年限如电子设备,企业折旧为5年,税法规定3年;房屋建筑物企业折旧为30年,税法规定20年。我们对企业实行税收筹划时,建议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时采用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这样,可以提前将折旧费用提前计入成本,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通过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折旧,能够将后期的费用在前期抵减所得税,推迟了所得税的纳税义务时间。4.大修理费用支出额度税收筹划及影响。如果一次性修理支出较大,就会增加固定资产原值,形成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摊销,这样就会将前期成本费用后移。所以,我们恰当对企业实施税收筹划,建议公司控制固定资产的修理保养一次性支出限额,使费用能够在当年一次性列支,推迟所得税的纳税义务时间。正确应对税务稽查。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及税法规定的其他义务等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工作的行政执法行为。我们在应对税务机关对企业税务稽查的过程中应用税收筹划的观念:一是确定应对思路。接到税务稽查通知后,企业首先要弄清楚被税务稽查的原因,搞清楚来者目的,制定自查自纠方案,留出稽查补税的不重要事项,确定稽查补税的可承受额度。二是认真进行自查自纠。在接受税务机关检查之前,对企业的各项收入、成本、费用处理的合规性进行细致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过来,以避免不必要的税务处罚。三是专人陪同稽查。稽查人员进场开始查账,必须有专职人员陪同,以随时了解稽查人员工作进展,主动把握解释权,尽早化解涉税风险。四是谨慎提供稽查资料。各项资料提供给稽查人员前,必需认真检查是否存在涉税漏洞。五是仔细核对稽查底稿。要认真核对稽查底稿并加以分析,如果发现底稿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符,要及时与稽查人员沟通。六是及时反馈稽查意见。对税务稽查形成的稽查意见要认真研究,对稽查意见存在异议时,要提供有力依据和证据,并向稽查组提供口头或书面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