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党的群众路线集锦9篇

时间:2023-03-02 14:59:50

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范文1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2013年5月9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展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了更深入一层学习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下就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哲学依据、时代要求做简要分析。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及内容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艰苦的斗争和革命实践中逐步提出的,是群众观点在具体工作中的展开。建党初期,我们党就明确提出,党的任务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进行革命活动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群众斗争。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规定:“党的一切活动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3年中央扩大执委会的决议案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1929年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批示信》中强调“不要红军单独去干”,而要“经过群众路线”。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强调调查研究和群众路线相结合。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科学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1945年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明确载入了的总纲,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邓小平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和形式主义,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指出,对于执政党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全党干部尤其是中级干部,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是对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总书记提出的 “为民、务实、清廉”三个要素阐述了我党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有强烈的针对性。“为民”,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的宗旨。“务实”,一方面讲群众路线,另一方面又是讲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两个方面都做到才能贯彻群众路线。 “清廉”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前提,也是从政的底线。“打铁还要自身硬”,反腐败才能取信于民。

(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把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根本的立场和宗旨;“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党进行实践活动所遵循的行为准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基本的认识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这种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鲜明特色。“群众路线”是一种认识论,一种工作方法,一种工作作风,一种组织原则,一种价值取向。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路线,同时是党的政治路线,集中体现着一定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所以说,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各条路线的根本方法保证。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

(一)党的群众路线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在无产阶级政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展开。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其次,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最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从唯物史观出发,先进的共产党就要依靠人民群众。唯心主义历史观,无论是民本论、唯意志论还是宿命论,都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认为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了人类历史,究其根源无外乎三个方面:从阶级根源来看,剥削阶级的偏见使他们夸大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从社会根源来看,社会条件的限制使人们只能看到少数人的活动在社会变化发展中的作用。从认识根源来看,他们只看到英雄人物思想动机的作用,而没有探讨隐藏在这些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原因。

(二)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精神,即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从群众中来”,就是把广大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斗争经验,所提出的愿望、要求和建议,集中起来,加以分析、综合和提高,因为群众的经验和知识虽然是多方面的、丰富的,但往往是的,所以领导者必须要深入群众,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指示、方针和政策。这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即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形成的工作指示、方针、政策再拿回到群众中去,让群众照着去办,化为实际的行动,并使之在群众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这就是用正确的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再到下一阶段的认识,下一阶段的实践,使认识逐步深化和丰富,各项工作决策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修正和补充,越来越正确起来。

三、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期反对不正“”的迫切要求。指出,作风不是小事,不正之风发展下去,就会成为一道墙,把我们党同群众隔开。党中央反复研究,决定把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问题是党风问题的集中表现,也是其它许多问题和弊端的源头。“”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更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人民利益,毒化社会风气,严重阻碍中国梦实现。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弘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也是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需要。我们要自觉排查、扫除自身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问题,在躬身践行群众路线上深化认识、付诸实践、做出表率。

1、端正对群众的态度。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推动社会进步、时展。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态度、情感不能变,服务群众的宗旨不能变,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不能变。考虑处理问题、制定出台政策都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实意为广大群众谋取利益,坚决摒弃高高在上、急功近利、独断专行、轻视冷漠等脱离群众的恶习。

2、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与联系。缺乏与群众的沟通联系,是滋长“”的重要根源。有的干部不愿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不甚了解,对群众的疾苦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与群众产生了距离感;对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推诿拖延、置若罔闻;还有的听不进群众的不同意见,也不愿意接受群众的监督,唯我独尊。必须大力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广泛开展与群众谈心交心活动,虚心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自觉把自己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3、善于集中群众智慧。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漠视群众的集体智慧,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不能更好解决矛盾和问题,不能有效推进工作的开展,甚至会犯历史性错误。我们党的历史表明,无论是“左”或“右”的错误,都是党内专制、民主缺失和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恶果。优秀的领导干部,应当是全局观念强,民主作风好,善于广纳群言,集中大家智慧的“领头羊”。

4、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为群众服务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具有服务的能力。就领导干部而言,要有把控政策的能力,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遇事是非清楚,界限分明,并能够熟练运用,正确处理;要有调查研究的能力,及时发现并拿出解决群众问题的对策措施;要有善抓落实的能力,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明确工作责任、标准、步骤和时限,抓铁留痕,务求必成;要有做好思想工作的能力,耐心听取群众的反映和诉求,依据政策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服从大局,遵纪守法。

5、关注群众基本需求。安居、就业、教育、医疗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所需,也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特别是衣、食、住、行、医等基本需求,是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躬身践行群众路线,就要把集中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6、在服务群众上做出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对于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健康深入开展至关重要。这种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学习研究,带头求真务实,带头改革创新,带头严格自律。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廉洁从政,严格落实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规定,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

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建设,争做受群众欢迎的“思想务实,作风扎实、业绩真实、生活朴实、语言平实”的党员,而不是那种好高骛远,高谈阔论、言行不一的人。要坚信我党来自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通过党的工作,把人民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实现党的主张。进行群众路线教育,不仅关系到能不能完成当前的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让优良传统能够薪火相传,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它继承下去,进而丰富发展。

参考文献:

[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版

[2]《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版

[3]《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大力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版

[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5]华翔,张杰《外交战略的国内根源――官僚政治与群众路线的两难选择》,《国际展望》2010年第1期

党的群众路线范文2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的所思所感,其实它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总结经验的方式,它有助于我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方式,从而让自己的内在得以提升。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党的群众路线心得集锦,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2020党的群众路线心得集锦一

根据克拉玛依市直机关党工委的工作要求和市科技局党支部的具体安排,高新科认真开展“群众路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活动以开展大讨论、进企业行动、创新实践活动“三大活动”为载体,以着力树立群众观点、着力解群众决突出问题、着力改进工作作风、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努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新技术管理工作队伍,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

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它在今天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作为新时期的社区工作人员,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取得新胜利。

回顾我们党在战争年代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依靠群众,依靠信念,勇于胜利,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如果没有这些精神,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一名优秀的科技管理工作者。新时期科技管理工作者更要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观念,立足本职,踏实工作。

高新科作为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人民群众、高新技术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管理工作建设,发挥高新技术在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做好工作,只有自觉贯彻群众路线,主动面向群众、热忱服务企业、才能更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和谐克拉玛依。

2020党的群众路线心得集锦二

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的培训活动,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全体教师积极参加了学习活动,开展了“假如我是学生家长”的讨论,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的根本路线,归纳起来就四句话:“一起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对我而言,“群众”就是和我朝夕相处的学生们,“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我的梦就是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这次活动中我受益非浅,感受颇多,下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以身作则,做一个思想合格的音乐教师

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因时、因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力争做先进教育生产力的代表。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然后,应以教人者先教己者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一个有良好师德的老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是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要有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员有自己的合法的正当的权益,但是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党员应该把以党、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能牺牲。

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转眼间,从事小学音乐教师工作已经十年有余,十多年中,我在忙碌的工作里体会着什么是责任意识,我们有责任把学生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只有学生认可了我的工作,我的努力才有意义。真心做人,踏实做事,我深知,只要是踏踏实实为同学们办好事,办实事,做到他们的心坎里,给予他们最细微的关怀,同学们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关爱学生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他们的老师,就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工作。针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我会对于他们的不同阶段的需要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应该坚持“相信学生自己解放自己,向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依靠学生,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校开展每一次的活动,比如歌咏比赛、六一文艺活动、鼓号队活动等等,学生们都与我同在,每一次的工作,我们都并肩作战。为了每一次组织好各项活动,从前期准备到最后活动结束我和同学们都一起努力,一起奋斗,我感谢我的同学们,感谢他们对我工作的支持,感谢他们的认真负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了解学生的一切,就必须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作为一名教师,我除了教好自己带的音乐课之外,在学校里还积极地参加“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和班主任一起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和家长一起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长沟通,我带的三年级四班的一个学生,非常调皮,坐不住,一上课就要上厕所,一开始我也是很急躁地批评他,后来在家访中,我知道这个孩子平时爷爷奶奶带的多一些,有一些坏毛病,我换了一种方法来对待他,在课堂上只要他认真回答问题,坐的端正,我就及时表扬他,鼓励他,几个星期下来,他转变了很多,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了,能够和同学们一起认真地唱着歌曲了,我高兴地和他妈妈通了电话,分享了孩子的进步。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2020党的群众路线心得集锦三

按照局党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我认真学习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等一系列文件材料,特别认真学习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从我个人来讲,通过初步学习,对群众路线有以下浮浅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群众观点是筑牢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基础

中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1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认为,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工作路线,更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这其中包括了四层含义:一是能深入联系群众;二是能真心体贴群众;三是能真情感动群众;四是能正确引导群众。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历史证明,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唯物史观,就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也就是说:通过群众路线教育,认清我党在群众工作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复杂局面,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更加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这是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事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事关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员干部做到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将其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工程,认真抓好落实。我认为,群众路线教育要切切实实开展好,必须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条主线开展好学习教育。我们要通过学习教育,切实解决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党的宗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丧失,_化堕落,名利功利思想盛行,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执行政策党的随意变通等等损害党群关系,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种种问题,在学习教育阶段必须使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从认识上有深度,思想上有高度,真正通过学习教育都能触及每个人包括我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以及生活实际,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落实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群众观点是确保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

群众路线教育必须突出“为民务实清廉”这个主题。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说明,党群、干群关系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大问题。指出:“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

的源泉。共产党最基本的一条经验是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照照镜子,正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有助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的各项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决策。胡_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分析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时指出:“有些党员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极少数党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个人名利斤斤计较,有的甚至跌入_泥坑”,有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对党和党的事业失去信任。

从当前相关部门查处的案件来看,_件涉及的党员领导干部级别越来越高,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多,案件涉及的窝案串案人数越来越多,_题也是群众反映烈的问题之一。很显然,这些问题的发生,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一些共产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淡漠了群众观点,忘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希望和寄托,严重脱离了人们群众,已经危及到党的执政地位。因此,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在全党和广大党员中进一步增强群众观点,切实解决脱离群众的种种问题,促使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干部自觉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所以,群众路线教育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贯穿始终,解决好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就是只有为人民谋福祉的权利,没有任何谋私利的权利,切实解决为民务实清廉的问题。

三.坚持群众观点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表现

群众路线教育必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力量所系、生命所在。核心的一点就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任何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凌驾于群众之上的行为,都是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格格不入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必将有力推动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获得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群众路线教育必须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如,_部门群众反映烈的问题是什么,基层反映烈的问题是什么,要紧密联系_部门的行政执法,行政审批,检验检测,核查评审,认证认可等方面的行政监管以及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边开展教育,边进行整改,引导和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个出发点,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群众真正看到群众路线教育取得的效果。

我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虽然不在实职岗位,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必须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学习理解各种文件材料,使自己的思想受到一次洗礼,一次革新,虽然很快就要退休,但也要按照要求认真照照镜子,查找自己脱离群众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自己“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整改问题不马虎。在新的形势下牢记宗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强化公仆意识,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做到常怀尊民之心、常兴亲民之举、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以实际行动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切实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2020党的群众路线心得集锦四

20_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20_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项决定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纠正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作风,解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问题,以及在新时期如何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中央把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解决“四风”问题态度鲜明。作为市局领导的一份子,我深刻感受到市局党组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坚定信念,要将整风精神贯穿队伍建设始终。在近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中,我重温党史,认真研读____等国家领导人在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方面的论述,感到收获很大,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党执政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

在中国_领导下,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在1978年至2016年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成为目前全球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

二、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力法宝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经济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更因为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坚持实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三大作风之一,是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坚持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并坚持把这些原则作为党的一切工作

的出发点。中国_党以来,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_所以坚强有力,之所以不可战胜,关键就在于党坚持了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结成了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列宁曾经指出:“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是新社会的基本因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全部活动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_党后,就明确提出,党的任务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进行革命活动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党执政以后,继续注重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回顾建党以来的实践,在处理党群关系问题上,既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极为深刻的教训。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党就有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党领导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受到威胁,党领导的事业就要遭受挫折。如1958年的“大跃进”和“_运动就是有力的例证。事实说明,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与密切联系群众分不开的,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

三、消极_风是危害全党事业的一颗“毒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同群众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好的,大多数党员不愧为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一些党员干部中确实存在着不倾听群众意见,不关心群众疾苦等脱离群众的消极_象:如片面追求部门利益,变相实现小团体或少数领导个人的利益,其实质就是“权力衙门化”与“衙门权力利益化”;如官僚主义作风,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抓而不实,抓而不力,不得要领,忙而无功等等;如铺张浪费,贪吃享乐、提升办公条件档次、超编超标购买车辆等;又如群众利益的以权谋私、_贿、腐化堕落等_象。这些问题严重地侵蚀着党的肌体,影响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的威信,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从根本上损害了党群关系。_纪念中国_立72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消极_象严重干扰改革开放,群众是很不满意的。如果不采取坚决措施加以克服,任其发展,就会葬送改革开放大业,最终也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

四、把握群众路线的时代新要求是治理消极_风的重要前提

从现在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来看,群众深恶痛绝的党内和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_象,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消除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诚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会加深群众对党的感情,激发起群众的积极性,使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使群众与党同心同德,共创四化大业。

我国目前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为保证转轨顺利进行,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要关心群众,了解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弄清群众政治、思想、情绪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凡是能办到的,一定千万百计帮助解决,切实做好稳定社会的基础工作。群众路线我党一直以来都在反复强调,时至今日,社会发展突飞猛进,这个执政理念又有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我的学习体会是,要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就要充分认识以下三点:

一是要深刻认识党的主要领导方式的变化,客观上增加了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性。执政之前,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对人民群众的直接领导来体现,分布各处的基层组织团结和引导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实现党的政策、完成党的任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工作手段。执政之后,党的领导更多地通过国家政权这一主要方式体现,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主要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对社会进行规范和领导。由于客观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党员干部错误认为,只要贯彻好上级要求就行了,联系群众的必要性没有了,眼睛只“向上”,这事实上割裂了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内在一致性。

二是要深刻认识党的领导体制侧重点的变化,对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_因素增多,对外交往的增加,也使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影响随之而来,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在各方面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使个别人非法追逐个人利益成为可能。同时,由于信息渠道的发达,人们的视野更加扩大,这就使得少数人身上的不正之风及_为造成更大的影响。

三是社会阶层构成的变化,对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全面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人们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会不断继续下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民,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等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社会阶层构成的这种变化,既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保持党的先进性,又要求我们更加广泛地联系社会各阶层,广泛争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的所有建设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影响力,这也对密切联系群众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当前,我们党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党能不能始终做到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命运相连,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兴衰荣辱。我感到,只有深刻理解了以上几点,我们在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才能始终把住正确方向,看得长远、观得全面;才能真正将视角和力量沉到基层,看到实情、发现问题、找到根源;才能掌握对象特点,找到有效解决方法。

2020党的群众路线心得集锦五

党的作风影响和决定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和体现着党的作风。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又在20_年11月17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文章中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老传统,也是新时期新要求。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做好群众工作要做到"三入"。

一要身入群众,关注民生。就是要走出机关,走出文山会海,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_志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群众生活在最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往往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交流,特别是注重走访偏远的地区,困难的群众,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可以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社情民意,可以拉近干群距离。

二要深入群众,解决民困。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法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群众最讲实惠,不需要干部对他们讲大道理,也不需要干部和他们不疼不痒地套近乎,而是希望干部能根据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合理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个群众的事情,对于全局来说可能很小,而对群众自己来说,则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这就要求干部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思考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要心入群众,维护民利。就是要带着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同群众交朋友,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马克思指出,人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群众工作必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依归。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树立干群一家的理念,把人民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来信当成家书,把群众之事当成家事,群众工作当成家业,带着真心、带着感情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实利。

党的群众路线范文3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人民群众

一、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基本观点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创造性、价值),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价值、认识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我党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优先,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改正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错误,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保持党与群众的的血肉联系,同舟共济,共克艰难,时时刻刻牢记并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共产党的执政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缺少群众基础、没有人民支持,再好的方针、政策和策略也不过是空中楼阁。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土地政策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团结革命力量,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极大的鼓舞了他们的劳动热情,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转变了他们的阶级观念,改变了他们的劳动态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党广泛发动群众,提高了群众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产值迅速增长,人民群众负担大大减轻,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同时也树立和扩大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党的思想、路线、方针引导受众更要服务受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我党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是我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标志。我党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优先,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改正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错误,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保持党与群众的的血肉联系,同舟共济,共克艰难,时时刻刻牢记并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二、我党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的特点

人民权益是全党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1、先进性:“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邓小平选集》第一卷,1994年10月,211―218页)先进性不是天然具有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要在实践中体现,并且归根结底要受最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经过最广大人民群众从亲身经历中发自内心认同的。

2、阶级性: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优良生活作风,深入群众,贴近群众,体验劳动人民的疾苦,带头勤俭节约,坚持与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凝聚了民心民力。“同志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选集》第一卷,1991年6月,139页)我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任何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这个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是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体现在它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体现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性,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坚决的力量。”(《选集》第一卷,1991年6月,144页)

3、广泛性。我党自成立以来,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到群众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群众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选集》第一卷,1991年6月,136页),我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告诉我们,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为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存在的。而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因此,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同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也是同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关联的。群众的期待,也是我们党的追求。

4、民主性。我国是人民民主,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够真正的享有民主,所以人民群众与民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主来源于人民群众,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才可以实现更加广泛的民主。发展党内民主的同时紧密的把人民民主结合起来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需要将民主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走群众路线,实现民主的常规化、制度化、程序化。

三、当前形势下创新和发展我党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

1、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发展、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类重大课题。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是我党治理公共权力私用谋取私利行为新措施,腐败侵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反腐倡廉从本质上讲就是清除这种行为,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联系沟通,走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以人为本和反腐倡廉道路建设一脉相承,要以以人为本为工作指导,牢牢把握反腐斗争方向,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听民意,注民生,护民权,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为我国反腐倡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依法治国、保证人民民主。

我国特色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路建设实现了人民民主思路的战略转变,不搞政治运动,而是积极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制定行为准则。近年中共中央认识到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法律和制度的作用是坚持依法治国、保证人民民主根本办法,坚持依法治国、保证人民民主以及我国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建设路径分析必须以此为条件。依法治国和人民民主制度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

党的群众路线范文4

1、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2、做自觉学习执行政策服务群众爱岗敬业的模范

3、全心服务人民

4、做群众知心人

5、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难题做为“第一抓手”

6、群众问声我应答、群众来访我接待、群众难事我解决、群众权益我维护

7、改进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服务水平

8、着力解决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9、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

10、贯彻群众路线,搭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新平台

11、改变观念改进作风树立形象,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12、为群众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

13、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14、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5、增进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的党性修养,增进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增进为民办实事的力度

16、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进一步增进为民办实事的力度。

17、把新时期群众工作与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18、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永远坚持群众路线、坚决维护群众利益、认真做实群众工作

19、群众电话一打,干部服务到家

20、增进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科学发展。

2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2、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以优秀作风带动政风民风,实现兴平新跨越

23、联系群众、培养作风、锻炼干部、解决问题、促进发展

24、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

25、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一步增进与基层群众的联系

26、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成果惠及人民

27、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成果惠及人民

28、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

党的群众路线范文5

全力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志们:

根据县教育实践活动方案要求和我局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工作安排,结合上级有关文件、领导讲话精神和我们农业工作实际,今天,我和大家一道就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快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共同讨论学习。

一、发展农业现代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没有粮食,缺了粮食,一切都无从谈起。毛泽东说过,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近年来,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中央一号文件从2004年起,连续11年聚焦“三农”,保护和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被提到空前高度。粮食定,天下定;粮食紧,市场紧。这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不论在我国,还是在国际上,始终不存在粮食多了的问题,粮食紧缺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任何国家都必须重视粮食问题,都必须保证粮食安全,这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最根本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如果缺少粮食,连国民的吃饭问题都保障不了,就会引发经济危机、政治不稳、社会动荡,也就很难谈上国家发展、政权巩固、民族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也多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为国家生产更多的粮食。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和农业发展经验表明,要提高粮食产量,绝对不能再走传统农业的老路,必须走现代农业社会大生产之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基本上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很了不起的,是对人类社会的一大贡献。但必须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人努力,天帮忙,政策带来丰收粮”,就说明了我们的农业生产现状。特别是我们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能力还不强,如果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灾害,粮食就可能减产,国家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我们滑县是全省粮食生产第一县,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抓好粮食生产,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更是政治责任。从今年元月一日起,我县已经实现由省全面直管,这给我们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省直管后,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减少了管理环节,减少了中间层次,以前我们通过市里争取不到的项目、资金,现在我们可以直接从省里争取,可以说是为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提供了快速通道。同时,我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粮食生产核心区,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扶持政策力度将更加有力,等等这些,对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来讲,都是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更加过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抢抓工作机遇,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正确分析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和劣势

我们滑县是农业大县,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我们有土地资源优势。

全县拥有耕地195万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耕作条件十分优越。

二是气候条件适宜。

我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少雪,春秋两季干燥凉爽,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9℃,年总积温5074℃,无霜期210天,年均日照时数2161小时,全年降雨量628毫米;土地、气候、日照、降雨等天然因素非常适宜冬小麦、夏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是农业部规划的优势小麦和优势玉米优势区域。

三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备。

目前,全县拥有机井3.6万眼,干支渠1208条,骨干排水沟河17条,桥、涵、闸1375座,发展节水面积6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57.38万亩,旱涝保收田达115万亩,治理沙荒9.5万亩,兴建了大功、人民胜利渠、桑村干渠3个引黄补源灌区,全县初步形成了井灌、渠灌布局较为合理的水利工程灌排体系。2012年以来,按照省政府建设高标准粮田的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我县打破乡镇界限,坚持集中连片,加大规模开发力度,全县共规划了高标准粮田万亩方33个、千亩方38个、百亩方10个,规划总面积155万亩。其中,以亩白马坡、卫南坡26.5万高标准粮田区片和留固10万亩高标准粮田区片为核心规划建设了1个面积达50万亩高标准粮田超大万亩方。该万亩方建成以后,将成为全省面积最大、标准最高、产能最高的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和现代粮食生产示范区。以截止2013年年底,全县高标准粮田面积已达90余万亩。今年我们计划还要建设20万亩。已建成高标准粮田内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良好生产格局,对粮食稳产增产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亲临白马坡视察,对我县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白马坡、卫南坡26.5万亩示范方列为河南省6个重点示范方之一。

四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通过近年来农机补贴项目的大力实施,全县农机装备规模得到不断壮大,全面提升了全县机械化作业水平。2013年底,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558台、小麦收割机2454台、玉米收获机1566台,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55.13万千瓦,增长2.8%,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1%,增长0.7%,位居全国前列。

五是有较为健全的农业支撑体系。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近年来,我滑县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已经拥有集技术咨询、科技培训、检测检验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逐步建设完善了9个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建成了一批村级农业科技文化大院,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阵地”不断加强,“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构建完善了“3354工作模式”,即,三层网络齐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村级服务站点三层网络齐动),三级阵地互动(县农业服务展示中心、乡镇农业科技服务站、村农业科技文化大院三级阵地互动),五个环节联动(专家组+科技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五个环节联动),实现四化目标(实现栽培管理标准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测土施肥精准化、病虫防治专业化四化目标),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良种推广体系。大力实施良种化工程,依托农业产业化部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种子行业50强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扶持建立了“一站、一中心、两基地”。一站即院士专家服务农业企业工作站,邀请国家小麦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研究员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张世煌研究员等科研团队进站工作,指导企业、服务滑县;一中心即在海南省建成了科研育种中心,开展品种选育;两基地即在滑县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在新疆、甘肃等地建立了制种基地,组织良种生产。滑丰牌小麦、玉米种子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滑丰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积极开展县、乡、村三级良种示范,已经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的良种推广体系,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县的每一个乡村社区,保证了滑县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深化与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工程技术中心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以专家系统开发、农业遥感监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为重点,实现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新突破。

六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强劲。

目前,全县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670家、家庭农场50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共流转土地41.6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1.35%,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

虽然我们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有着较为优越的条件,但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不容易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耕地资源约束日显突出。

滑县属平原地区,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匮乏。近年来,虽然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占补平衡,全县耕地面积保持195万亩。但发展是硬道理,农业现代化要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县域经济社会同样要发展,都需要占用土地来立足。

二是农田基础设施仍满足不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

我县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修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运行时间长,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同时,由于地下水资源日趋紧张,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我县地下水下降明显,并呈持续递增趋势,机井报废率高,每年在2000眼左右,提水机具更新换代频繁,进一步增加了农业灌溉成本。同时,高标准粮田建设上,部分项目建设标准低,还没有达到高标准粮田建设要求。目前,已有的项目除了农开办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土局的土地整治项目亩投资标准较高外,其他几个建设项目投资标准都较低,而且受项目设计限制,有的不能修路、有的不能配电、有的不能植树等。

三是农业技术服务力量不够。

目前农技推广服务还主要依靠县级,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目前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仅有1—2人,而且大多数时间都在服务乡镇中心工作。虽然9个乡级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主体已都基本建成,但是由于没有人员编制,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还不能全面彻底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满足不了全县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四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滑县是产粮大县,但却是粮食加工小县。目前,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企业不足40家,其中,粮食加工企业不足5家,年处理粮食不足30万吨。2012年,全县粮食加工转化率不到30%,远远低于全省粮油加工转化率72%的水平。在所谓加工转化的30%中,基本都是初级加工,剩下的绝大部分粮食以原粮外运,农业产业链条短,粮食加工能力弱、附加值低,对农民增收贡献不大,对县域经济拉动能力弱,制约着地方政府重农丰粮的积极性,也跟不上河南省政府提出的“由粮食生产大省到粮食经济强省,由‘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发展要求。

五是农业经营组织发展不规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农业家庭经营兼业化、副业化、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为实施土地流转和发展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了条件,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滑县人惜地如命,对粮食情有独钟,土地流转难、流转土地成本高,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缓慢。与此同时,由于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设置门槛、规模标准低,在实际运行中,操作不规范、带动能力弱。

以上问题都是影响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更加进一步加以注重并逐步解决,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认识,以学习促工作,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思想决定行动,要想各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切实转变作风,产生内在动力,从思想根源、灵魂深处激发整改活力,实现以学习促工作,用工作业绩来体现学习成效,推进我们各项农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关于思想认识方面,我从两个方面来给大家简单讲一下。一方面是要高度重视我们这次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和正风肃纪、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重大举措。3月17日到18日,亲自深入兰考县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并作了重要讲话,说明中央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因此,大家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对这次活动要有清晰的、深刻的认识,要坚决摒弃个别同志以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只是一阵风、走过场的错误思想。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这就启示我们,再难的事,只要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党同志认识到位,下决心抓、认真抓,就一定能够取得突破、见到成效。我们农业局的每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进一步端正思想,切实提高认识,要清楚地看到上级党委对于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决心是坚定的、态度是坚决的,不会有丝毫犹豫和一刻停顿。要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们农业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强化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与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手拉手、心贴心。

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法宝,服务群众是我们农业战线上每一个干部职工的重要职责。农业部门和农民群众关系最密切,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最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最具体,肩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责任,承担着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繁重任务。因此,我们农业战线上的同志,特别是我们农业局的领导班子,更要改进工作作风,真正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带头深入基层,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把会议室搬到村委会,真正了解广大农民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把基层声音收集上来,必须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将服务群众体现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体现到保障改善群众生活上,体现到满足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愿望上。

人心向背关系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决定我们党事业的兴衰成败。9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都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和群众在一起,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得到了群众的真心信任,获得了群众的鼎力支持,赢得了群众的高度拥护。农村党组织作为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以发展凝聚人心,通过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来振奋精神;要以致富凝聚人心,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以尊重来凝聚人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党的群众路线范文6

群众路线既是我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我党的生命线,离开了这条路线,脱离了人民群众,党就要变质,国家就要变颜色。当前,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县级党校作为宣传党的理论基层阵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县级党校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必须深思和值得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深刻认识县级党校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承担的重要责任

“党校姓党”,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重要工作,学习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是党校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特别是县级党校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既要承担自身责任,又要发挥优势作用,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鲜明特色,是党校理论教学的重要部分。党校的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这是党校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党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上不可替代,在培养干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能力上不可替代,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上不可替代。为此,县级党校不仅要把党的群众路线引进课堂,还要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说服群众,启发群众。这就要求县级党校必须大力开展群众路线的理论宣讲,宣讲党和人民在目标追求上具有一致性,在思想理论上具有一体性,在利益归属上具有唯一性,在治国理政上具有统一性,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具有一贯性。从而将广大党员干部的认识统一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上来。

二、发挥县级党校自身优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县级党校和市以上党校相比它处于最基层,最容易“接地气”,造就了它本身独特的优势,这就需要把发挥自身优势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结合起来。

(一)发挥单位队伍优势,实现三个结合。一是学校与学员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理论观点作为指导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行动指南,其涵义就是世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在县级党校教学组织活动中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到学员中去,虚心向学员学习和请教,把学员分散的、不系统的各种认知和人生体验等有益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起来,通过研究和提炼,转化为系统、科学、合理的教学知识内容,在正常的教学组织活动中再去讲授和宣传。根据不同班次学员的具体情况与要求而选取课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一些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新技术及时介绍给他们,以科学、合理、实用的培训内容来吸引他们,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信心,达到学有所用、用有所专的目的。这样就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及中央和上级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转化为能够正确指导人民群众认知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源泉。二是教师与学员相结合。党校教师作为理论的传播者、讲授者,本身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可以教育和引导学员着力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把理论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坚定的信仰和信念,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真正从思想上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定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为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学员与学员相结合。县级党校的培训对象多为副科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新录用工作人员、村干部等,他们都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行政管理的中坚和骨干,能否发挥带头作用,当好表率,直接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影响着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县级党校学员都是来自不同的基层单位,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都不同,来党校学习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着各自的单位,容易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增进各单位的相互了解。学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彼此交流,掌握正确的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带头做好服务人民群众的各项工作。

(二)发挥理论宣传优势,夯实思想基础。党的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群众观点准确论述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把群众观点作为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真理之一,被誉为活的灵魂。县级党校要充分发挥突出理论学习教育这一根本优势,全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让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党员干部心中,并力求做到家喻户晓。

(三)发挥干部培训优势,做到群众路线“三进”。党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县级党校要着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活动。一是进教材。要把党的群众路线有关内容编写成县级党校学员专门的培训教材,让教师和学员更好的系统把握党的群众路线基本理论,吸收和挖掘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并围绕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去实践调研,形成群众路线调研成果。二是进课堂。在教学计划中设置“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学单元,把“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等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一个体系,便于学员融会贯通。同时,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特 别是要紧密联系本县发展的实际,围绕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和教学,总结升华基层群众的创新举措和新鲜经验,进一步丰富群众路线理论。三是进头脑。既要让学员把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内化于心,又要选取践行群众路线的先进典型作为示范标杆,提高教学和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使学员思想上受到震撼,灵魂上得到洗礼。通过学习培训,课堂理解,结合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员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好。

三、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在教学改革与创新

为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路线观念,提高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县级党校必须把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中之重。只有把握这一点,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会取得最大成效。

(一)开辟新天地,使党的群众路线宣传教育全覆盖。县级党校在搞好校内教学的同时,教学阵地的工作触角要延伸到乡镇、县直单位、重点学校、企业、社区等,通过定期流动宣讲、县级党校之间交流合作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阵地功能,使群众路线宣传教育全覆盖。流动宣讲方便快捷,容易取得实效。利用教学间歇时间,组织教师深入到定点的乡镇、县直机关、重点学校等进行党的群众路线宣传教育活动,让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占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阵地。外出流动宣讲还可以更充分地锻炼党校教师,便于让他们面对面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交流经验,有利于课堂上有的放矢。县级党校之间交流合作是新时期基层党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方法。不同县市党校之间要保持信息畅通,交流合作无障碍,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进步。

(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将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如何引导学员把学习、思考和实践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研究现实问题,县级党校必须积极探索开展“五式教学法”。一是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是教学双方互相配合、互相启发、互相推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二是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是在学习过程中讨论问题,在讨论问题中激发学员进行创新思维,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促进学员学习。三是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可以最佳地发挥教师在理论和信息储备上的优势与学员在实际经验和开阔视野上的优势,彼此启发,优势互补。四是开放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让学员走出校门学习的教学方式,便于学员思维的自主发挥。五是情景模拟式教学。主要通过事件和事物发展与发展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身临其境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学员激发自身潜在能力,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帮助学员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所教知识和技能。

党的群众路线范文7

关键词:群众路线 党的 生命线

所谓“生命线”,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保证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党的生命线,顾名思义,就是保证党的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这就意味着,如果党坚持群众路线,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有保证;反之,如果党脱离了群众路线,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党的事业也会遭受挫折,甚至出现亡党的危险。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领导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我们党的90多年的历史证明: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保证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

坚持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是工人阶级政党,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正如反复教育全党:“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历史也反复证明,90多年来党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生命线。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党先进性的体现,而且还是我们党独有的政治优势。

二、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能与时俱进,保持生机活力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使我们党与时俱进。一是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党才能在理论上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实践和形势的发展不断发展完善。党的十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面向末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所以,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够让我们党不断从群众实践中来,到群众实践中去,才能使党在理论上与时俱进。二是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党才能在事业上与时俱进,不断巩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核心领导地位。党的十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这样的情势下,我们党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使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路线,能够不断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谁就能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持。而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政党或政权,就拥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生存和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保证;相反地,谁忽视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不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不能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谁就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丧失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种基础要素,最终被新的、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政党或政权所替代。

古人常说的“国之命,在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都是这一道理的生动表述,苏联共产党的兴衰也是这一论断的有力史实证明。

1917年10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不到20年时,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夺取了政权。在当时内忧外患、国内国际形势复杂严酷的背景下,布尔什维克党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关键点就在于他们宣布以和平、土地、面包和自由等人民群众最需要的东西作为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引起了广大民众心理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得到了民众的信赖和支持。但遗憾的是,在20多年前,已经拥有2000万党员、国家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的苏联共产党,却在一夜之间丢失政权,其根本原因正是执政党民心溃散,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苏联解体前夕,苏联《西伯利亚报》曾以“苏共代表谁”为题在群众中进行调查,结果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和干部的竟占85%,认为代表劳动群众的只占7%。历史已经向我们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民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兴亡的根本因素。在一切社会历史的重大关头,人民群众总是变革的主力,最终把违背历史潮流的势力扫入历史垃圾堆。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历史。

党的群众路线范文8

(一)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涵

1.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党的群众观点主要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等等。这些群众观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基本原理,深刻阐明并正确规定了工人阶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关系,以及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作风。

2.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基本工作方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遵循的根本路线,是思想的基本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党的群众路线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群众路线科学体现并具体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群众路线立于坚实的历史唯物论理论基础之上。二是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哲理。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从群众中来”,在哲学上这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是领导者正确决策的源泉和必由之路;“到群众中去”,在哲学上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这是领导者的决策得以检验、修正、充实和提高的正确途径。这样一个过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真理。三是群众路线揭示了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的历史充分证明,党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四是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党的历史经验表明,群众路线和党的宗旨,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重要保障。五是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演进和历次群众路线教育内容

1.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演进

(1)大革命时期,群众路线处于萌芽阶段。党的一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提出“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党的二大进一步提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更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和党的早期领袖们也反复强调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但党在这一时期尚未明确提出群众路线,群众路线还处于萌芽状态。

(2)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1928年11月,李立三在同浙江地区负责人谈话时首次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概念。1929年9月,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更明确提出了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也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后来,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章中对党与群众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深入群众中进行调查;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等观点,党的群众路线初步形成。

(3)抗战时期,群众路线走向成熟。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人民的战争。在这一基础上,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得到了深化。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若干问题》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945年4月,党的七大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路线。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要“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保持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一贯性;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出发点”。至此,党的群众路线走向成熟。

(4)建国初期,群众路线进一步完善。1956年9月,邓小平在上作关于修改的报告时告诫全党:“由于我们党现在已经是在全国执政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的增加了。”上修改的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主张的实现,都要通过党的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间的活动,都要通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的自觉努力,因此,必须不断的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

(5)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结束,群众路线曲折发展。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党的群众路线被片面等同于群众运动,给党和人民造成沉重灾难。

(6)改革开放以来、群众路线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群众路线被定为思想“三大活的灵魂”之一;表现更加完整: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并写入。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都从不同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群众路线。

总之,党的群众路线是建党90多年来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艰辛摸索与总结而取得的成果。

2.历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运动。这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目的是通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式,纠正宗派主义的党风和的政风,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建设一个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更加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通过运动,我们党进一步密切了党众关系,确立了为人们服务的宗旨,为党的七大将群众路线定为党的根本政治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2)1947-1949年的整党运动——历史上第一次全党范围内的整党。解放战争开始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和战略进攻阶段。为解决党内不纯的问题,整编党的队伍,彻底揭发各种离开党的路线和政策的错误思想,保障顺利进行,支援解放战争,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整党运动。这次整党运动,提高了党的纯洁性,密切了党与群众的关系;保障了土地革命彻底完成,推动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但是,由于党对党内不纯的状况估计过于严重,对土地革命任务要求过急,加之受错误的唯成分论和片面的贫雇农观点影响,在整党的过程中也造成一些严重的问题,但其中很多问题很快得到了纠正。

(3)1950年整风运动。全国仍未完全彻底解放,在大陆的残余势力仍然存在。上级领导机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作风,中下级领导机关习惯用粗暴、强制、单纯行政命令的办法去完成任务的命令主义作风,以及党员、干部中轻视群众的功臣思想、“革命到头”思想和一些腐败蜕化的苗头。针对这些问题,主要采取讨论会、座谈会、人民代表会以及个别谈话等方式,对脱离群众的思想作风问题进行整顿,对严重的违法渎职的者进行必要的纪律处分。此次整风是执政党建设的开篇之作,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4)1951年—1954年的整党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员数量增长迅猛,(在解放前后的两年中,党增加了200多万党员,仅在1949年就发展了145万人左右,)对这些新发展的党员还来不及进行有计划的考验和培训。部分老党员和干部出现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情绪,滋长了作风,忽视了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出现贪图享受、革命意志衰退的问题。另外,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在着重思想整顿基础上进行了组织整顿。通过这次整党运动,党风和社会风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清除了党内存在的腐败现场和享乐情绪,纯洁和壮大了党组织,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战斗能力。

(5)1957年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条件下,为加强党的建设而进行的大规模的具有开创性的尝试,八届二中全会提出准备在1957年开展整风运动,1958年8月底结束.这次整风运动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开始,后被反右扩大化打断。

(6)1969-1971年的整党运动。这是“”期间进行的一场以“整党建党”“吐故纳新”为基本任务的整党运动。由于指导思想和具体实施的方针、政策上的一些错误,致使这次包含群众教育的运动不仅没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给执政党建设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7)1983-1987年整党运动。在思想、作风、组织上对“建国”以来党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整顿。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用三年多的时间对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这是建党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党范围内的整风。

(8)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实践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开展了数次全党范围党建方面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都包含了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群众路线教育,都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健康发展,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三)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

1.开展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直接关系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直接关系夯实基层基础、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直接关系推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要深刻认识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增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实需要。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广大党员干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总体上看,党员队伍作风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特别是通过开展预热升温工作,问题有了明显改观。但也要看到,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仍然存在,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有针对性地抓好党员干部教育,着力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以思想作风建设促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净化党的肌体、净化党的队伍,把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真正树起来。第二,要深刻认识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现实需要。从实际看,我村党群干群关系总体上是好的,各项工作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但与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的距离,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解决老百姓的重大利益关切,就能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满意度。第三,要深刻认识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夯实党的基层基础的现实需要。基层单位、基层组织是我们全部工作战斗力的基础,直接承担着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职责,是落实重大决策的主体。把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好、推动好,抓基层、打基础就有了增长平台和有力抓手,就能促进广大基层党组织积极主动解民难、排民忧、顺民意,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2.充分把握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要求

(1)活动主题::为民、务实、清廉

(2)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3)基本目标: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4)基本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领导带头、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开门搞活动、坚持分类指导、、坚持衔接带动

(5)对象范围:村全体党员

(6)时间安排: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2014年2月开始,9月基本完成。集中教育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采取统一部署、梯次展开、压茬推进。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原则上分两茬完成动员部署:乡动员会在3月10日前完成;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在3月20日前完成。

(7)重点任务:解决“”突出问题;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征地拆迁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解决制约振兴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影响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突出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范文9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13个代表,50多个党员,但是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一切相信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经过长期革命斗争,了强大敌人,夺取了革命胜利。实践证明,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离不开群众路线。

中共二大就提出,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5年中共中央的一个决议指出,中国革命的命运,取决于党会不会组织群众、深入群众。中共六大提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在开创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过程,坚持群众路线更为迫切。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并非一帆风顺。1929年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红四军“七大”,就出现一些争论。一种意见以为代表,认为红军除了打仗之外,还要深入群众,做群众工作,建立革命根据地等。一种意见认为,红军只管打仗,要求流动游击、走州过府。结果,的意见没有通过,原任的红四军前委书记也未能当选。会后,离开红四军,到地方指导工作。

但是,红四军党内的争论并没有解决,又召开“”,认识仍然没有统一。会后,红四军派代表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代表中共中央听了汇报,作了重要指示——《中央对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共中央指出,的意见是正确的,应该仍然由任前委书记。其中还三次提到群众路线:筹款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给养及军需品问题也要经过群众路线。

红四军迅速传达中共中央指示,请回红四军。召开了基层干部座谈会、士兵座谈会、群众座谈会等,把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认识和问题,——梳理清楚。在此基础上,主持召开红四军九大,又称“古田会议”,通过《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又称《古田会议决议》。其中强调,红四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不仅要打仗,“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几项重大的任务”。的主张得到圆满实现,红四军党内各种争论得到圆满解决。从此,红军执行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

群众路线在党的历史上,逐步深入,逐步丰富,逐步发展。长征中,处处离不开群众路线,处处离不开人民群众支援——红军过河,需要人民群众充当船工;红军行军,需要人民群众担任向导。红军打仗也需要走群众路线。长征中遇到的最后一道关口叫腊子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攻克不了腊子口,就要返回草地和雪山,另寻出路。攻克腊子口,就可以进入陕甘地区,开创新的革命局面。军队在腊子口严密布防,红军反复冲锋,效果不大。于是就走群众路线,大家讨论怎么办。一个苗族小战士说,我擅长翻山越岭,可以带上一大盘绳子,从侧面爬上腊子口顶峰,把绳子绑到山顶上,突击队从侧面攀登到山顶……红军部队照此办,从侧面迂回到山顶,居高临下,一顿手榴弹,把守卫腊子口碉堡的敌人炸得粉身碎骨,迅速占领了腊子口。

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陕甘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什么能够存在、发展?就是始终不渝地坚持群众路线。当时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回顾说,我们总是一家一户、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做群众工作,和人民群众建立密切联系。每当敌人“围剿”的时候,其他同志需要转移,我不需要转移,遇到危险,人民群众自然会挺身而出,保护我的安全。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主张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这就是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主张发动全国人民,不分政党、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不分信仰,只要抗日。都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质,就是依靠人民群众,就是群众路线。在洛川会议上,主张,八路军开赴前线后,一方面要作战,更重要的是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广阔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战胜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奠定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什么叫伟大人物?就是比一般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仅看到如何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要通过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重要的基础,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

洛川会议通过了的主张和相应的决议,要求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抗日战争前列,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在统治区要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八路军挺进华北前线,实行战略展开,创建了一系列抗日民主根据地。南方的新四军开创了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华南的东江纵队创建了许多抗日游击根据地,海南岛创建了琼崖抗日民主根据地,在香港、九龙,则活跃着东江纵队港九大队。

在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男女老少、各个阶层都动员了起来。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总结了党在群众路线方面的新做法、新创造,并对此进行了深刻论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f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抗日战争中的大生产运动,就来自坚持群众路线。当时陕甘宁边区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天上打雷,把延川县县长李彩云劈死了。一些群众就发牢骚说“天打雷怎么把县长给劈死了,为啥没把打死?”有关方面听到后,就准备抓人。说不要抓人,先把情况弄清楚。经过了解,由于陕甘宁边区征收公粮较多,群众有意见。中共中央迅即决定,减少征一部分公粮,全党动手,开展大生产运动。

在中共七大上,深刻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刘少奇在《关于修改的报告》中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发展、丰富。在华东战场上,华东野战军发起孟良崮战役后,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参军参战,奋力支前,送上去的是军粮,押下来的是俘虏。有一天,华东野战军某部要经过一条河上山增援,河上没桥,上级通知河边一个村子迅速架桥。村里许多人都上了前线,只剩下姑娘、媳妇,大家一讨论,每人把自己家的门板摘下来,到河边集合,华东野战军增援部队到达后,姑娘、媳妇们扛着门板,跳到河里,用自己的肩膀架起一座人桥。

在西北战场上,军队几十万人进攻延安,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中国人民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说,别看敌人貌似强大,他们脱离人民,陕甘宁边区虽然贫穷,但是人民群众和我们站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的铁桶江山。西北野战军首战青化砭胜利后,增援部队开了过来。这时,和西北局书记兼西北野战军副政委,站在一个山顶上,看到军队无论走到哪里,人民群众就在哪里发出信号。十分感慨地说:什么是天罗地网,这就是天罗地网啊!

在中原战场上,人民攻下开封的时候,非常准确地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战斗刚结束,人民就发出布告,保护一切文教单位。河南大学等文教单位门前,人民立即站上了岗。河南大学很多进步教授、进步学生,开封的许多知识分子、名流学者,深受感动,纷纷参加革命工作。

用三年时间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也是问计于民的结果。统治区的胡愈之到解放区后,听说预定要用五年时间打败反动派,就说革命胜利的时间可以提前。听胡愈之讲述了政治崩溃、军事崩溃、经济崩溃,人民群众盼望解放的情况,果断决定,用二三年时间从根本上打败反动派,夺取中国革命胜利。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党要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中国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斗争将更艰苦、更复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大规模经济建设等等,都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群众路线。中共是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革命时期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和执政后坚持群众路线的新鲜经验,对群众路线作了进一步发展。中共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主张的实现,都要通过党的组织和党员在人民群众中间的活动,都要通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的自觉的努力。因此,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邓小平提出,坚持群众路线,要建立制度,加强监督,这是党执政后对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坚持群众路线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会见北京掏粪工人时传祥时,真诚地说,“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都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刘少奇第一次把国家元首和掏粪工人并列在一起,认为国家主席和掏粪工人,只是工作分工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

三年困难时期,中共中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0年4月刘少奇来到湖南省宁乡县调查研究。一些农民说,粮食减产,经济困难,主要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刘少奇深入农村44天,走村串户,了解到了真实情况。在七千人大会上,他印发了书面报告,又即席讲话,着重分析产生国民经济困难的原因。会后,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调整国民经济。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一步对群众路线进行丰富和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历史转折本身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结果。在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上,与会同志畅所欲言,会议简报相当于两部《红楼梦》、三部《三国演义》那么厚。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充分吸收与会同志意见,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农村改革为起点,农村改革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邓小平多次讲过,农村改革不是我的发明,是人民群众的发明,我的作用只是把人民群众的发明创造总结出来,推广开来。这是邓小平坚持群众路线的典型事例。

建立经济特区也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结果。刚刚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就遇到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农民抛弃家乡,逃到香港打工去了。在一段时间内,甚至成为一种风潮。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传统,带着省委的同志,深入农村,开座谈会,了解情况。然后,和广东省委认真研究,向中央提出,划出一块地方,给予特殊政策,建立经济特区,迅速把经济搞上去,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搞上去,从根本上解决“逃港风”问题。还面见邓小平,阐述这个想法。中共中央同意的意见,经济特区应运而生。

经济特区建立后,各种议论都有。1984年邓小平亲自到经济特区,实地考察,得出结论,建立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随后,开放沿海14个城市,实行沿海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开放,带动了整个改革开放发展,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迅速迈上新的台阶。

历史发展证明,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创造。产生了非常好的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苏联、东欧剧变。这时,邓小平再次视察南方,问计于民,从中得出结论,实行改革开放完全正确,建立经济特区完全正确,要韬光养晦、勇于守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立足于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所以,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中国经济实力逐步增长,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日益提高。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000年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通过调查研究,广泛接触人民群众,使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得到进一步升华,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来自群众,来自实践。

中共十六大闭幕不久,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就遇到一些地方发生“非典”的严重情况。这时,出现在“非典”最严重的广州街头,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中共中央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很快战胜了“非典”,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在中共十上,修正后的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会后,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制定八项决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坚持群众路线的重大决策和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体现了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政治理念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