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集锦9篇

时间:2023-03-01 16:21:08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积极落实《津市市领导干部“五五”管理暂行办法》,围绕我市教育强市建设规划,扎实推进“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机关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凝心聚力、增强活力、顽强拼搏,为实现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学习内容

1、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系统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理论知识,掌握理论的基本内容。全体党员干部要继续系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体会理解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准确把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努力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我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能力。同时,要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2、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是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经济回升向好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体机关干部要通过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3、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广大机关干部要重点围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4、学习贯彻各级纪委全会精神和《准则》。认真学习中纪委、省纪委和市纪委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筑牢思想防线。

6、组织学习有关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通过对《》、《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等党纪法规的学习,对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教育,增强党员意识。

7、认真抓好新《条例》的学习贯彻。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并认真贯彻落实。

8、学习教育政策法规、依法行政的有关规定。通过学习熟练掌握教育政策法规,从而自觉依法行政施教。

9、加强机关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专题学习。

参考文献:xx《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教育政策理论的学习;

10、根据上级要求和安排,需要增加或调整的学习内容。三、学习要求

1、加强制度落实,规范学习行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政治学习一般安排在星期五上午进行,各股室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讨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指导工作结合起来,把解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转变思想作风与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以党的执政兴国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机关党建工作,努力推动机关党建改革创新,为全面完成我局机关2011年度效能考核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

2、努力改进学习方法。机关及各股室的学习方式为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集中学习以讨论为主,采取专题辅导、举办讲座、参观考察等形式进行。讨论应突出主题,确定中心发言人,结合实际进行。布置自学要明确学习内容和检查方式。

3、切实保证学习质量。按要求完成学习内容,做好学习记录,严格学习纪律,做好考勤。确保学习内容、时间、人员的落实,提高学习质量。办公室将对政治学习情况进行抽查,并把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反馈局长室,抽查结果纳入各股室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以下内容与本文【教育局机关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相关,可查阅参考:双文明建设工作规划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工作计划

关于创建文明单位的工作计划

工商所年度市场巡查工作计划

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计划

教育局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教育局工作计划要点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范文2

各党支部:

根据学校党委对20__年工作的总体部署,现就研究院上半年基层党组织生活作出以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员素质,组织和动员广大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拼搏,克难奋进,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加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有效的工作举措,为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主要内容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1、学习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系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讲话。

2、思考题:

(1)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促进高校科学发展?

(2)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3)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

(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精神。

1、学习内容:

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等。

2、思考题:

(1)如何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如何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来源:文秘站 )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学习贯彻相关《规划纲要》。

1、学习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__-2020年)》、《20__—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

2、思考题:

(1)如何谋划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2)如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3)如何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四)学习贯彻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第十八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20__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1、学习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同志在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前接见代表时的重要讲话、刘延东在教育部20__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袁贵仁在教育部20__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教育部20__年工作要点、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王国生在第十八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沈健同志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思考题:

(1)如何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

(2)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3)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职工党支部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五)学习贯彻中纪委第十七届五次全会精神。

1、学习内容:

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2、思考题:

(1)如何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2)如何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六)学习贯彻学校二届四次“两代会”会议精神。

1、学习内容:范明书记2月28日在二届四次教职工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校干部 教师大会上的讲话、袁寿其校长2月27日在二届四次教职工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校干部教师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思考题:

(1)高校党建工作如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地发挥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中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

三、基本要求

1、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组织生活制度,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二级党组织要按照学校统一安排,认真研究制定并贯彻落实党的组织生活计划。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范文3

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计划]”),对我们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此背景下,回顾“一五”计划至“十三五”规划制定和实施历程,总结各个时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史为鉴,启迪未来,对我们更好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的主要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从体制变革和发展阶段相结合的维度,我国五年规划(计划)制定实施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五年计划(从“一五”至“五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5个五年计划,由此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基本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一五”时期,以苏联援建的156个建设项目为重点,启动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第一批国产汽车出厂,第一架国产飞机试飞,第一座原子反应堆投入运转。工业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一百年来所达到的水平。“二五”至“四五”时期,尽管受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影响和冲击,经济发展经历重大挫折,但也集中力量办成了一些意义非凡的大事,取得了“两弹一星”、高产量籼型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刘家峡水电站和大庆油田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工业项目,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健全。“五五”时期,党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推动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朝着协调合理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这一阶段,我国主要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五年计划主要采取指令性计划的管理方式,由中央制定计划,然后层层分解下达到地方和企业。计划过程强调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主要是做好产品供求、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外汇收支等重要领域的平衡。计划经济体制下,五年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经历过一些挫折,走过一些弯路,但在当时我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对于我国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较快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国际地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改革开放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五年计划(从“六五”至“九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4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基本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小康的战略目标。“六五”计划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党全国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着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设经济特区、实施沿海开放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的实施,我国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对外经济关系打破了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异军突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开始出现繁荣兴旺的局面,国民经济发展进入起飞阶段。“七五”计划时期,国民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农林牧副渔全面增长,主要工业产品平均年产量比“六五”时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缓解了农产品和消费品匮乏的局面。“八五”时期,党的十四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经济增速快,波动也较小。“九五”时期,我国经济虽然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到2000年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850美元,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这一阶段,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五年计划的名称、定位和内容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六五”计划开始,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更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管理方式从行政指令性计划、政府直接配置资源逐步向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宏观经济管理转变,大幅度缩减计划管理的范围和指标,大幅度向地方和企业下放计划决策权,精简了行业管理机构。五年计划制定程序逐步规范,基本形成了制定五年计划的制度和比较规范的工作程序,各个五年计划都有完整的正式文本并完成了法律程序。先由党中央提出建议,然后国务院根据建议组织有关部门制定纲要(草案),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五年计划的科学性、严肃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

从计划执行情况看,尽管在这一阶段也出现几次不同程度的经济过热和“九五”计划后半段的通缩,但总体来说,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大大增强,没有再出现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问题,经济波动的频度和幅度明显降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取得重要进展,根本扭转了过去消费品长期供给不足的状况,到1991年完全取消了票证,消费需求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基础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新的支柱产业不断形成壮大,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更加完整。到“九五”期末,我国基本告别“短缺经济”,胜利实现了“三步走”现代化战略前两步的目标,其中,前十年切实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十年胜利实现了总体小康。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后的五年规划(计划)(从“十五”至“十三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4个五年规划(计划),将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时期,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汽车开始进入家庭,住房消费快速兴起,GDP年均增长9.8%。“十一五”时期,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我国GDP仍保持年均11.2%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十二五”时期,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5%。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和三次产业发展逐步趋于协调,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制造业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壮大,数字经济等新经济蓬勃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成绩,金融风险有效防范,生态环境总体改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出现了总体改善的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

这一阶段,随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五年规划的理念、目标、内容等不断改革创新。“十五”时期,减少了实物指标,增加了反映结构变化的预期指标,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进一步增强,建立了五年规划的中期评估制度。从“十一五”规划开始,“五年计划”更名为“五年规划”,明确了五年规划的定位,将规划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增加了具有空间约束的主体功能区内容,规划体制改革明显加快,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五年规划制度。“十三五”时期,《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印发实施,为加快建立制度健全、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规划体制指明了方向。

从规划实施效果看,这一阶段是我国产业水平、创新能力、城乡面貌、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取得跨越式进步的二十年。GDP从2000年的十万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接近一百万亿元,连续跨越了几个大台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3.65%提高到16%以上,从相当于美国GDP的12.6%提高到67%;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14.7:45.5:39.8调整到2019年7.1:39.0:53.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36.2%提高到60.6%,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91万亿元增加到40.8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进出口总额从3.93万亿元增加到31.56万亿元,成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0.89%提高到2.23%,达到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森林覆盖率从16.55%提高到22.96%,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人均可支配收入从0.4万元增加到3.1万元,私人汽车拥有量从625.3万辆增加到2.25亿辆,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0.25平方米增加到接近40平方米,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我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五年规划(计划)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践充分证明,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五年规划为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提供重要途径

五年规划根据党中央建议制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向全社会公布实施,是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例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指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十三五”规划《纲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用理念创新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并贯穿于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在谋篇布局、指标设置、战略任务、政策举措等方面,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在提出各领域发展任务和重大举措时,特别注重系统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可以说,五年规划集中体现党的路线方针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期待的有机统一。

(二)五年规划是推动国家发展战略连续稳定实施的重要保障

五年规划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引导社会各界坚定信心,认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五年持续推进,有力推动了现代化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至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相应地,我国通过“八五”至“十三五”6个五年规划(计划),持续推进小康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保证了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与此同时,五年规划也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途径,比如,“十三五”规划对创新驱动战略、军民融合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都进行了专门部署。

(三)五年规划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五年规划明确了政府工作重点,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提供了重要依据,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既符合短期经济运行的特点,又符合长期规划的目标任务。同时,通过建立以五年规划为统领、各级各类规划与其有效衔接的规划体系,综合平衡政府各部门间关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将各部门、各地方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工作重点纳入国家发展全局予以考虑和安排,形成目标一致、步调统一的工作合力,有力推动了上下左右各方、政府市场社会各界共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五年规划是引导社会预期的重要手段

围绕国家长远发展战略,针对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时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每个五年规划都提出了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社会各方面共同遵循的行动指南,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对有关部门和地方具有很强的导向、激励、督促、考核作用。比如,改革开放后,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指导下,从“七五”计划开始,我国将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列入五年规划(计划),各地区也分别设立相应的发展目标并努力完成,有力引导了社会预期和市场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十三五”规划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了我国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五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全社会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保证国家战略实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进重大中长期战略实施,部署和推进跨年度甚至跨五年的重大项目建设;有利于有步骤地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加强薄弱环节,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有利于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效消除贫困,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市场预期,动员全党和全社会为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实现而奋斗。

三、五年规划(计划)的宝贵经验与启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3个五年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历史过程,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经验,对我们进一步做好规划制定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反映党的主张,是制定好实施好规划的根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连续制定的13个五年规划(计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本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五年规划制定,紧紧围绕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来设计和推进发展改革重大任务,牢牢把握我们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保持战略定力,有效应对和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二)坚持实事求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制定好实施好规划的基本要求

从13个五年规划(计划)实施的情况看,有的制定比较符合实际,实施效果就比较好。反之,有的由于对客观规律认识不够,实施效果就不理想。比如,“二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推动下,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浪潮,导致了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改革开放后,我国注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更加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因此,五年规划(计划)的制定,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工业化规律、城镇化规律等经济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客观认识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条件,科学把握发展大势,做到顺势而为,才能确保规划(计划)任务目标如期实现。

(三)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持续推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制定好实施好规划的客观要求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五年规划的重点就是要聚焦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表现,明确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持续推动予以解决。比如,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短缺。为此,从“六五”计划开始,我国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在突出的位置,大力推动农村改革,加快发展消费品工业和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实现了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大幅增长。到“九五”计划期末,我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十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实施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发生根本性转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五年规划的制定要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深层次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四)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是制定好实施好规划的有效途径

每一次五年规划(计划)的制定过程,都是一次对世情、国情再认识再深化的过程,是一个统一认识、汇集众智、理清思路的过程。在每次五年规划制定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基本思路、起草规划文本、广泛征求意见等阶段,每个阶段都动员各部门、各地方和社会各界广泛深度参与。比如,“十三五”规划制定过程中,亲自担任起草组组长,体现了对制定五年规划的高度重视。中央委托42家单位组织力量完成了31项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了117份专题研究报告,为起草组提供了研究支撑。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也组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地方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进规划的落地实施,对提高五年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操作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规划体制机制,是制定好实施好规划的重要方法

纵观13个五年规划(计划),随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五年规划的目标、性质、作用、内容、实施方式等也相应进行了调整。比如,规划性质由指令性计划转变为指导性和约束性相结合的规划,规划内容逐步拓展到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探索形成了包括前期研究、制定草案、听取意见、规划衔接、审议批准、公开等比较规范的制定程序,建立了包括任务分工、年度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等系统完善的规划实施机制。实践证明,五年规划的探索和创新,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内外形势重大变化是相适应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反映了我国发展理念、政府职能等方面的重大变革,较好地发挥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作用。

四、进一步编制实施好五年规划的思考

高度重视规划制定工作,近期对五年规划特别是“十四五”规划的定位、性质、作用、编制方式等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论述和指示,为进一步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全面准确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落实,推动五年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即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科学编制好五年规划特别是“十四五”规划,持续引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确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意义十分重大,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发展十分重要。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一是要全面对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次五年规划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并贯穿规划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党的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制定实施五年规划,必须全面对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紧紧围绕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在“十四五”规划和今后五年规划目标、任务等方面做出安排和部署,力争通过若干五年规划的持续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二是要全面落实“五个必须”。近期,强调,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必须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继续扩大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这“五个必须”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细化落实。

三是要全面体现新时代新要求。以辩证思维看待新机遇新挑战,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全面落实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扩大内需等重大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新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我们要科学把握对规划编制的新要求,努力编制出一部符合人民意愿、富有时代特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高质量规划。

(二)强化五年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指出,要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明确国家战略的阶段性部署和具体安排,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方向,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这对新时代我们做好五年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准确深入学习领会其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在“引领”二字上下更大功夫。

一是科学研判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理清发展思路,明确阶段性部署和安排,更好发挥五年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牵引作用。

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明确政府工作重点,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发挥五年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平衡作用。

三是合理确定经济发展目标,科学设置约束性指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更好发挥五年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约束作用。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规划体系

统一规划体系是形成规划合力、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关键。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建立以国家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

一是强化五年规划对各类规划的统领作用。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五年规划在性质、作用、内容及实施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不断增强五年规划的导向和约束功能。进一步发挥五年规划对空间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指导作用,明确空间战略格局、空间结构优化方向以及重大生产力布局安排,确定需要着力开发或者保护的重点区域,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明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主要任务,为制定专项规划提供依据。

二是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规划。专项规划要细化落实五年规划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区域规划要全面贯彻实施重大区域战略,协调解决跨行政区重大问题,突出区域特色,指导区域协作协同发展。空间规划要明确空间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统筹协调各类空间管控手段,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为五年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

三是加强规划的衔接协调。建立健全规划目录清单、规划衔接协调机制等规划管理制度。加强五年规划和各级各类规划在发展目标特别是约束性指标、总体布局、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衔接,推动专项规划从“条”上进行深化、区域规划和地方规划从“块”上予以细化、空间规划从“地”上加以落实,做到各类规划各居其位、相互补位、有机衔接、形成合力。

(四)进一步创新五年规划实施机制

健全完善的实施机制,是规划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系统完善的规划实施机制,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的规划监测评估机制,对推动规划实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监测评估,强化分类实施,提升规划实施效能。

一是完善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进一步健全“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规划评估体系,建立健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估机制。推动开展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探索面向社会公众的互联网评估方式,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认可度。

二是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要区分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是要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地区,在规划期内确保实现的指标。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和规划协调,促进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是健全规划实施监督考核机制。及时公布五年规划的实施进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范文4

传达学习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会议精神,这次局党组用一天半时间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重点讨论了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会上大家积极研究,踊跃发言,互相启迪,有很多出色、智慧的想法,效果非常好,会议开得很成功。会议还专门邀请了普通党员列席旁听,由于时间紧张,很遗憾没有听到发言,希望会后每位同志简单写一个书面感受,可以谈好的方面,也可谈不足之处,这样会促使中心组学习会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空虚,效果更加明显,越办越好。

结合这次中心组学习会主题,下面。谈几点意见。

一、加快旅游发展是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任务

大家往往习惯了政治学习、党建理论学习,关于中心组学习。特别是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还有就是反腐倡廉的学习。认为,不只要学习政治理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党组中心组学习时,研究经济发展、旅游发展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经济发展自身就是党的工作重心。发展是硬道理,第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发展,历来是党倾心关注和努力实践的核心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重心从抓阶级斗争转到抓经济发展、抓改革开放。因此,党组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

加快旅游发展自身就是省的最大需求,第二。针对我省最大省情、最大实际和最大问题来研究解决问题。省最大的省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经济不发达,最大的实际是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明显,最大的问题是欠发展,发展缺乏,发展愉快。这是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大会上的概括。旅游资源是省突出的优势资源,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已具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省旅游业发展规模与我省拥有的资源优势还不匹配,资源利用水平不时提高但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在增加,旅游产业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但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标差别还很大。要正视并努力研究问题,才干解决问题;针对我省省情,研究加快旅游发展,就是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最大政治。

研究发展战略,第三。就是培养同志们战略思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要发展,首先要决策。科学发展观要求我要科学决策。研究西部大开发怎么深入发展,十二五”时期旅游发展如何定位等问题,就是谋划发展思路,确立发展措施,体现了科学发展。

研究旅游发展,第四。就是体现政治学习紧密联系发展实际。政治不是束之高阁的一个空洞概念,政治离不开实际,就在具体工作和生活中,党性也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在经济发展、旅游发展上,体现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上。同志们把工作做好做实,得到领导的认可,得到同志们认可,这就是党性的体现。因此,中心组学习就要紧密联系实际。主持工作以来,连续五年的中心组学习会,只有一次是关于预防惩治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题会,单独的学政治、明责任,没具体研究旅游工作,其余都是结合发展学习。这种联系实际工作的研究学习,同志们政治觉悟是不是没有提高呢?看恰好不是每次学习后,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工作干劲、工作效果都焕然一新。因此,中心组学习不要仅仅读文件、学原著,更要结合实际,离开工作空谈政治、空谈学习,只会流于形式。

集体研究就是民主决策的过程。省旅游局是四好班子,第五。其核心是科学、民主决策。民主决策最重要的集体决策,集全局之智,举全局之力,把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透彻、研究好。绝不能搞精英政治,一定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广大干部职工的力量,尤其是处以上领导同志,负责了一个方面,观察问题、思考问题都会各有特点,更加深入。

二、正确理解和处置好西部大开发与“十二五”发展的关系

国家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今年7月。提出今后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要深入实施十年西部大开发战略。9月,省委省政府也召开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四川经过十年发展取得的突出效果和宝贵经验,让四川站在新的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重点应当放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上。因此,明年我省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发展时期。十二五”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关键性的前五年。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领“十二五”全省旅游发展战略。这次中心组学习会议虽然只抛出了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但实际我局早就作了未来十年全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十年战略研究相当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省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思路已确立,还要找一次机会对全省旅游发展战略作更进一步、更长远的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十二五”规划不是两张皮,包括我明年要修编的四川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可以这样讲,十二五”规划和全省旅游发展规划,都要由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来统领,服从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思路。

三、遵循规律,掌握大势。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

总体来讲比较胜利,这次学习会讨论的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初稿。要予以充分肯定。规划院在加林同志领导下,做了大量卓有效果的基础工作,包括基层的调研和基础资料的收集,16个重大课题研究,十一五”旅游发展情况的总结,未来10年发展战略研究,然后才进行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这是一个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今后各位分管领导、各个处室在抓工作时,务必首先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去理清思路,然后再去做好具体工作,才会事半功倍,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前期我曾讲过两次要求。今天针对这个文本,如何科学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再提几点意见:

(一)要紧扣中心。

主要还是站在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角度,首先要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去思考。现在规划文本。当然也放大到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层面。但是还需要调整视角,要从书记、省长的角度去看旅游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满足“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如发展指标,要有体系、有结构,要有比较性研究,要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研究,要按产业发展规律、旅游企业需求、游客需求等研究,只有把这些研究透了才干把目标定准。

由于制订规划与实施规划的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回顾“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执行情况。指导思想、工作方法也不一样,又遇到金融危机、汶川特大地震等多种不可测、不可抗的因素,因此有些目标任务无法圆满完成,如“新五大旅游区”建设目标,基本上都是靠市州党政的积极性在抓,重视的积极的市州就抓得好,不够重视的就抓的不太好。同志们讨论中提出“十一五”发展经验总结得不够好,看是对的区域发展还不能成为“十一五”期间的经验,认为,真正的经验是政府主导模式不时的创新,以及面向需求按旅游发展规律来抓旅游发展,这是工作的亮点,也是十一五”期间我应对灾难、战胜危机的重要法宝。

要回答好党委政府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党委、政府对一个产业的发展,其次。主要关心指标、就业、项目、扶贫以及区域发展等问题。因此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从这五个方面去重点思考和研究。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带动就业作用非常强大,前不久进行的全省旅游人才调查,旅游从业人员47万多,带动就业达155万多。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就业和带动就业情况统计,随时监测旅游就业动态。再就是项目,这一块非常重要,省旅游局新设立的产业处,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抓项目,抓省委省政府关心的产业发展问题。制定的全省旅游业三年提升计划中就提出了两个一百亿”工程(一百亿的项目,一百亿的招商引资)要收集信息、督促、安排,使这双百亿项目落到实处,才是党委、政府最关心的扶贫,发展乡村旅游就是真正在扶贫。区域发展,省内的区域发展容易抓,但省际间区域发展怎么创新和落到实处,想明年要启动这个工作,运用线路统筹,省际区域线路打造、宣传促销上实现整合。

(二)要面向需求。科学发展旅游。

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旅游发展要重点抓好十大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及旅游通道建设。十二五”旅游规划就要从十大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上来思考,旅游产业的空间聚集规律就是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因此在规划中制定目标时不要忘了这个空间布局。全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中。回答好这个问题。

省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旅游时,另外。乡村旅游提得响,都市旅游却讲得不够。旅游消费的主体在都市,都市旅游潜力巨大,市场广阔,旅游业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统筹城乡旅游,实现城乡旅游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将是推进旅游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所以,十二五”规划中要提出如何发展都市旅游,这个对指导乡村旅游发展特别重要。曾到成都锦江区和青羊区去调研旅游,发现他抓旅游的方法和县上抓旅游的方法明显不同,发展规律也不一样。都市旅游这一块我研究得很少,都市旅游做得成功的上海、北京,还有大连、青岛、深圳等,需要总结学习。

规划中对人才支撑的问题写得较弱。竞争规律,还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旅游业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紧缺人才的竞争。要突出重要性,树立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的意识,人才是旅游核心竞争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害。

(三)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要有战略思想,十二五”旅游规划纲要既象个长远规划。同时也是一段时期的规划,更要有可操作的目标、措施和途径。具体讲有四点要求:

循序渐进。五年时间,一要目标科学。非常短暂,不可能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的所有问题。要站在全局高度,系统地研究发展战略,站得高才干看得远,但落脚时要站在能完成、量力而行的实际上。所以,发展目标要定得科学,不能贪大、求全,也不能激进消极。比方,入境游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每年1000万外国人来四川,四川旅游肯定是另外一个概念,但事实上这么多年努力,省入境游指标一直上不去,抓入境游市场是事倍功半,抓国内游市场是事半功倍,这说明四川旅游市场主要还是国内市场,而不是入境游市场,省十多年来发展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重点突出。要理清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十大项目和省发改委编制的全省经济社会“十二五”规划中十大旅游区的关系。全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十大旅游区,二要项目可行。符合四川旅游的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规律,更准确的说是根据四川旅游资源而提出的制定的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十大项目要体现以销定产,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十大项目与十大旅游区如何呼应,如何落地,如何支撑十大旅游区等问题,要研究透彻,使项目具有可操作性。

力争必需。十二五”规划实施,三要营造环境。关键是保证措施。提到保证措施,往往想得很完美,体制、机制、投融资、交通、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都有要求。这些方面的保证,十二五”期间肯定不能完全办到因此“十二五”规划中不能写得过细。但要结合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提出需要党委、政府提供的必要条件,力争必需,要在十二五”规划中,争取到两、三个旅游发展的过硬的政策,这是要下功夫去研究和争取的关键之处。

明确主体。十二五”规划保证措施中一定要落实责任,四要落实责任。十大旅游区和十大项目,要合理安排,明确实施主体。只有责任主体落实,可操作性才干体现进去。

落实规划可操作性的关键,以上四点。四条途径。要在支撑体系中予以体现,或专门做一个说明文本。

(四)要简明扼要。强调可读性。

一本书,有一种说法。要让人读薄了才干说掌握,会用了才干说读懂,读懂了才干融会,融会方能贯通,贯通了才干流入血液,入脑入心,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次提交的规划文本比过去好得多,但还有2万多字,不易被人记得到因此,规划中如目标研究、项目研究、政策(环境)研究、责任落实等内容,可另外形成单行本,要让纲要简单明了精炼概述内容。记忆最深的就是浙江省的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才几页纸,目标一句话,措施一二三,全部是干货,哪个看了都记得到谁都能掌握。所以,规划要简明扼要,好记、提神、振奋。只有记住了才干落实好。

四、紧密配合规划实施研究政策,突出重点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范文5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党委研究决定从今天起利用5天时间举办全镇2005年度党员干部冬训班。参加这次冬训教育的有各村村组以上全体干部和全体党员,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全体党员和干部以及全镇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部分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行业示范户和民营企业代表。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今年冬训,我们增设了分会场。下面,我就如何办好这次冬训班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冬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去年年底,我们党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一五”发展规划,是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之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全党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我国国际地位明显上升过程中的一个中长期规划。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今年农村党员干部冬训的中心任务。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只有深刻领会、消化吸收其精神实质,才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确定的“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决策部署上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因此,今年冬训主题明确,意义重大,希望与会人员认真参会学习。

二、把握重点,切实弄清冬训工作的主要内容

这次冬训,我们将着重围绕四个专题开展培训教育

1、深入进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通过学习、宣传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弄清五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从而进一步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振奋精神,为更好地制定和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2、结合自身实际,部署落实桥头经济社会发展总思路。着重回顾“十五”期间桥头经济社会取得的成绩和2005年工作实绩,通报“十一五”期间规划设想,明确2006年工作重点和具体思路,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振奋精神,以积极昂扬的姿态投身到桥头的发展大潮中来。

3、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学习教育。通过学习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目标要求、指导方针及各项战略举措,引导大家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抓好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4、进行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今年冬训,适逢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通过先进性学习教育,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去的积极性,从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更好地履行“双带”职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有关冬训的具体日程安排是这样的:(见附表)

三、狠抓关键,切实加强冬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今年冬训,教育主题重大,内容丰富,任务重,要求高,又适逢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加之眼下又进入年关岁首,各项工作纷繁复杂,需要我们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科学开展。按照“教育主题集中、领导精力集中、教育时间集中”的要求,我们在培训安排上注重了“四个结合”:一是务虚与务实相结合,既安排了专场理论辅导,又结合桥头实际进行工作部署;二是把冬训与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三是辅导与交流相结合,既有大会集中辅导,又有小组交流发言;四是学习与走访慰问相结合,冬训期间我们安排党员干部集中走访和抚贫帮困送温暖活动,从而提高冬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各村、单位主要领导要克服工学矛盾,消除思想上的厌烦情绪,正确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明确专人具体抓。同时也希望全体党员干部正确对待冬训,做到“两个遵守”,“三个参与”。即:遵守作息时间,上午集中时间为8:30,下午分组讨论时间为2:00。遵守冬训纪律,各村、单位要认真做好参训人员的考勤,特别要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对漏训人员要及时做好补训工作。参与小组交流发言,要做到人人有认识、有体会、有收获;参与制定新一年的工作目标,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制定讨论本村、本单位的发展规划,提出积极的合理建议;参与支部组织的各类活动,特别在维护稳定,化解矛盾、扶贫帮困上要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做好钝化矛盾工作,要把抚贫帮困送温暖活动作为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来体现和落实。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范文6

三重一大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精神,规范集团公司的重大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防范决策风险。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保障科学发展,结合集团公司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凡涉及集团公司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必须由集团公司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

(二)坚持依法决策,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党内规章制度及集团公司相关规定,保证各项决策合法合规。

(三)坚持民主决策,领导班子成员要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进行决策,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四)坚持科学决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点强化决策的调研、论证、程序、执行、监督等关键环节,有效防范决策风险,增强决策科学性,避免决策失误。

(五)坚持规范决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按照议事规则和各自职责、权限进行决策。

第二章 三重一大事项的主要内容

第三条 三重一大是指:集团公司重大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事项、重大项目安排事项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

第四条 重大决策事项主要包括:

(一)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重要决策、重要工作部署、重要指示的意见和措施。

(二)集团公司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经营方针、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管理事项。

(三)集团公司年度计划、工作报告、财务计划、预算、决算等重大运营管理事项。

(四)集团公司及承资企业的改制、兼并、重组、破产或者变更、投资参股、国有产权转让等重大资本运营管理事项。

(五)集团公司及承资企业的资产损失核销、资产处置、国有产权变更、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等重大资产(产权)管理事项。

(六)集团公司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福利待遇、招工减员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

(七)集团公司员工年度考核及奖惩的有关事宜。

(八)集团公司及承资企业重大安全、质量等事故及突发性事件的调查处理。

(九)集团公司内部机构设置、部门职能调整方案及重要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的制定、修改。

(十)集团公司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十一)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十二)对集团公司重大违纪事项的处理。

(十三)集团公司向上级请示、报告的重大事项。

(十四)其他有关集团公司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事项。

(十五)集团公司领导班子认为应该集体决策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五条 重要人事任免事项主要包括:

(一)集团公司后备干部的推荐、管理。

(二)集团公司向上级组织推荐的后备干部人选。

(三)集团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任免、聘用(解聘)、奖惩和向控股、参股企业委派股东代表,推荐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和主要管理人员等。

(四)集团公司有业务处置权岗位或重要管理岗位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的调整。

(五)集团公司领导班子认为应该集体决策的其他重要人事任免事项。

第六条 重大项目安排事项主要包括:

(一)年度投资计划和融资项目。

(二) 基本建设项目、大型装修项目、民生工程(3000万以上新建项目,300万以上改、扩建及装修项目)。

(三) 重大投资项目。

(四) 应当向市国资委报告的重大投资管理事项。

(五)其他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重要项目安排。

第七条 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主要包括:

(一)集团公司年度预算内大额度资金的调动和使用,超预算资金的调动和使用。

(二)集团公司未列入预算(计划)的资金使用。

(三)集团公司担保、抵押、贷款等资金使用。

(四)集团公司重大支援、捐赠、赞助(款、物)等。

(五)集团公司其他大额度资金使用。

第三章 决策方式

第八条 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时,应根据具体内容、具体情况选择讨论决定的方式。主要方式有:党委会、董事会、党政联席会等。

第九条 党委会由党委书记主持,全体党委委员参加,研究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中有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重要指示精神和集团公司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及党、政重大工作部署等进行决策。

第十条 董事会由董事长主持,全体董事参加,必要时监事会、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或项目负责人可列席会议。会议的主要职责:按照集团公司章程规定,对全局性的重大决策事项行使决策权。

第十一条 党政联席会议由党委书记(董事长)或委托党政班子其他成员主持,党委委员及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必要时相关部门或项目负责人可列席会议。会议的主要职责:对集团公司日常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按程序行使决策权。研究贯彻落实党委会、董事会的有关决议和决策部署。

第四章 决策规则及程序

第十二条 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应按规定程序决策,除遇重大突发性事件或紧急情况外,必须经领导班子以会议形式集体决策,不得以会前酝酿、传阅会签、碰头会或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集体决策。

第十三条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通过多种方式对有关议题进行充分酝酿,党委委员、行政领导班子之间必须及时进行沟通和磋商,但不得作出决定或影响集体决策。

第十四条 对涉及面较广、风险性较大的决策事项,应在局部范围内先行试点,可行后再正式决策实施。

第十五条 重大事项决策程序: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经过协商,确定需要讨论决策的议题。

(二)重大事项议题明确后,分管领导集有关部门进行初步审核,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应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应实行公示制度,扩大职工参与,进一步征求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行政事务决策前应充分考虑和广泛听取本单位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四)根据所要决策事项的内容,准备会议材料,确定时间、地点、与会人员等。

(五)由党委会或董事会、党政联席会议进行集体决策。

第十六条 重要人事任免决策程序:

(一)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相关规定及干部管理权限和岗位需要,在民主(或组织)推荐,组织考察等基础上,作出拟任及公示后的任(聘)用干部决定。

(二)其他重要人事任免、人才引进等,应按照集团公司人事任免、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等规定程序执行。

(三)根据决定事项及内容,准备会议材料,确定时间、地点、与会人员等。

(四)由党委会进行集体决定。

第十七条 重大项目安排决策程序:

(一)由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分管领导或党政主要负责人提出。

(二)由集团公司有关部门组织调研,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论证。

(三)分管领导听取有关部门调研和可行性论证情况汇报,并提出具体意见。

(四)根据重大项目安排决策的内容,准备会议材料,确定时间、地点、与会人员等。

(五)由党委会或党政联席会议进行集体决策。

第十八条 大额度资金使用决策程序:

(一)由集团公司有关职能部门提出资金使用的年度计划或预算外资金使用意向、额度。

(二)由分管领导负责,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核,提出具体意见。

(三)根据资金使用意向、额度,准备会议材料,确定时间、地点、与会人员等。

(四)由党委会或董事会、党政联席会议进行集体决策。

第十九条 与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凡决策事项直接涉及或影响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应主动申请回避。

第二十条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一般要有计划性,避免临时动议,严禁未经会议讨论表决擅自决定。如遇重大突发性事件或紧急情况不能及时集体决策的,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可临时处置,事后应及时与领导班子沟通并说明情况。

第二十一条 与会人员、会议记录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集体决策纪律和保密规定,切实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

第二十二条 会议决策结果应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部门(单位)。重要人事任免公示后要按规定程序发文,并按党务、政务公开的相关要求予以公开。

第五章 决策执行

第二十三条 要不断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报批制度。需经集团公司审批的决策事项,必须报送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四条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后,全体班子成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任何个人无权改变集体决议,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同时可按组织程序向上级反映,但在没有作出新的决策前,应无条件执行。

第二十五条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后,由班子成员按分工和职责组织实施。遇有分工和职责交叉的,由主要领导明确一名班子成员牵头负责。

第二十六条 负责执行决策的部门应当制定决策实施方案,确保落实决策的工作质量和进度,不得推诿和拖延。

第二十七条 在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过程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有关成员要及时提出意见,按决策程序修正完善。

第六章 决策监督

第二十八条 集团公司党政主要负责人是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第一责任人,要通过梳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三重一大决策流程,开展风险评估,确定相关控制措施,规范记录文档,促进集体决策的全面受控和有效执行。

第二十九条 集团公司党委应依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条规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情况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要把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作为四好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要对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决策的执行和决策后的实施效果等环节进行重点监督。向上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报告时,应当将本企业领导人员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情况作为重点内容,坚持进行年度检查考核,及时发现并纠正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和完善有关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条 对未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就实施的三重一大事项,有关部门和人员知情后应及时向上级党委、纪委等部门报告。

第三十一条 充分发挥同级监督的作用。一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要经常沟通,相互提醒,做到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二是班子成员应根据分工和职责及时向领导班子报告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执行情况;三是领导班子成员在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时,要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四是领导班子成员相互监督,对违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行为,有责任予以劝阻,劝阻无效时须向班子主要领导或上级报告;五是充分发挥同级纪委的监督作用。

第三十二条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按规定应当公开的,要按照党务、政务公开的要求,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局域网、公开栏等各种方式予以公示,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三条 与会人员须对会议的决策承担责任。集体决策违反法律法规、集团公司规定,违背集体决策规则、程序、纪律要求,给国家、公司及本单位、职工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不良影响的,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应当承担直接责任,参与决策的其他成员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参与决策的与会人员表决时曾表明异议并在会议记录中有明确记载的,可免予责任追究。

第三十四条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给国家、公司及职工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不良影响的,应进行责任追究:

(一)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三重一大决策规则和程序的。

(二)个人或少数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的。

(三)未向领导集体提供真实情况和可行方案而造成决策失误的。

(四)化整为零使用大额资金或拆解资金额度,规避集体决策和招投标的。

(五)因特殊原因,未经集体讨论决定而个人决策、事后又不报告的。

(六)未按集团公司有关规定执行回避制度的。

(七)不严格执行报批制度的。

(八)拒不执行班子集体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的。

(九)执行决策后发现可能造成损失或影响,能够挽回损失或影响而不采取积极措施的。

(十)在保密期间泄露集体决策内容或材料的。

(十一)会议记录严重不规范和篡改会议记录的。

(十二)其他违反本细则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不良影响的。

第三十五条 决策违规或失误;拒不执行集体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不良影响的,根据事实、性质、情节,在分清集体责任、个人责任及直接领导、主要领导责任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提出责任追究意见,进行组织处理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由集团公司纪检监事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凡此前制定的集团公司规章制度与本实施细则不一致的,以本实施细则为准。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范文7

20__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启动实施的第一年,是学校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同时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全校师生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特色强校、和谐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名校、环境美校、道德荣校”,凝心聚力,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现对20__年教职工理论学习教育内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具体内容

1、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专题;

2、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专题;

3、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形势政策;科学发展观相关内容的学习专题;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专题;

5、进一步(来源:文秘站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专题;

6、学校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学习专题;

7、学校的主要文件精神和学校的管理规章;

8、和谐校园建设、高等教育管理、廉政文化建设的相关材料;

9、学习“五五”普法的相关知识;

10、其他相关学习内容和专题。

以上学习内容可参考河海大学教职工学习参考资料《学习与参考》(每月一期)。

二、学习形式

学习的形式要注意多样化,如举办形势报告会、参观考察、专家报告、观看录像等,要注意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三、时间安排

每周三下午为教职工集体活动时间,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和开展社团、文体活动等。教职工学习教育活动三分之一的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三分之二的时间由各党委、总支、直属支部自行安排。

四、学习要求

1、学习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国家的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范文8

为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逐步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按照中共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委组织部下发的《深入推进“五强”党支部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全区基层党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

总体要求:

《指导意见》立足内蒙古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争优先”目标,围绕解决基层党建工作突出问题、提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完善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三个重点”,形成系统化谋划、制度化规范、标准化建设、项目化推进、信息化支撑的“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发展机制,不断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主要目标任务:

《指导意见》提出,通过3至5年持续努力,实现“8个更加”目标:一是政治引领更加突出、领导作用更加坚强;二是“两个覆盖”更加有效;三是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结合更加紧密;四是支部建设更加标准规范;五是带头人队伍建设更加坚强;六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七是基层基础保障更加有力;八是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

主要任务目标:

《指导意见》分别对系统化谋划、制度化规范、标准化建设、项目化推进、信息化支撑细化提出若干具体举措。

(一)系统化谋划。围绕解决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体系不强、统筹不够、零打碎敲等问题,提出要突出强化对各领域的系统谋划,树牢“一盘棋”思想,引导和推动各地强化对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的系统建设、整体建设、要素建设。要突出强化对领域内工作的系统谋划,基层党建每一个领域都要坚持“五化协同”发展,创新思路举措办法,用“五化协同”来推动质量提升。

(二)制度化规范。围绕解决一些地区和单位存在的党内法规“空转”、制度落实“中梗阻”等问题,提出要严格落实党内法规制度,重点做好党内法规制度的宣传解读、对照自查、理论测试和监督检查。要严格健全相关配套制度,重点做好党内法规制度的配套制定、落实举措细化和操作规程完善。要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重点规范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并将执行情况纳入县级以上党委巡查监督内容。要严格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重点细化明确职能定位,健全工作规则,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规程。要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重点落实《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

(三)标准化建设。围绕解决基层党组织设置不优化、领导班子不坚强、场所阵地不完善、基础保障不扎实等问题,提出组织设置要标准化,持续抓好基层党组织新建、调整和撤销,明确和理顺隶属关系。班子配备要标准化,配齐配强班子成员,建设高素质带头人队伍,严格执行按期换届规定,提高“一肩挑”比例。场所建设要标准化,完善基础设施,拓宽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效能,规范登记产权,强化日常管理。经费保障要标准化,开展经费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建立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待遇。

(四)项目化推进。根据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广泛学习借鉴其他省区市的经验做法,在自治区层面研究确定12个创新项目。一是选树学习“北疆百年先锋”;二是开展“最强党支部”建设;三是加强“五个三”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四是实施“一嘎查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五是深化拓展边境党建“五边行动”;六是深化国有企业党建“四强四优”创建;七是开展高校党建“三抓三促进”行动;八是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十百千”创建行动;九是加强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工作;十是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十一是推进基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十二是创新推进“融合党建”。

(五)信息化支撑。围绕解决各地党建业务平台不融合、数据作用发挥不到位、信息化覆盖不全面等问题,提出要建设“党群连心桥”服务平台,建设“一体化”工作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建设基层党建业务应用系统,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智慧服务。

工作步骤

(一):准备动员阶段 

召开党支部大会,结合党支部重点工作,确定主题,征求党委意见后制定计划。

(二)创建阶段

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各委员分工和责任,积极组织实施相关活动安排。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范文9

各林业生产单位: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局党组决定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林业生产单位干部职工中开展以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学公报、学准则、学条例专题集中学习月活动,结合11月6日林业系统召开的"贯彻落实县委三个专项行动动员大会"要求,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公报》、《准则》和《条例》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二五"规划、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必然要求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是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遵循。

《准则》重申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紧扣廉洁自律、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强调自律,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展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追求,是向全党发出的道德宣誓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条例》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突出政党特色、党纪特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强调他律,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公报》、《准则》和《条例》的重要意义。要通过学习《公报》,引导单位职工深刻理解掌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容,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这两部党内法规作为切实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坚决把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到实处,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心上,真正把党章党规党纪的权威性、严肃性树立起来。

二、认真组织《公报》、《准则》和《条例》的学习宣传教育

各林业生产单位要统筹安排,把《公报》和《准则》、《条例》两部党内法规作为学习重点,集中11月份一个月时间,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一)要制定学习计划。各单位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公报》、《准则》和《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精心安排部署,制定具体学习计划,推动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11月13日前完成学习计划制定。

(二)要组织专题学习。各单位要对理论学习高度重视,领导班子成员要利用周工作例会带头学。要指定专人下载相关学习资料,学习资料做到人手一份;单位主要负责人在领学时,要做好政策解读,真正让全体学员学深、学透;学习要有签到簿、有记录;要结合政策规定,认真查找单位管理及个人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到边学边查找,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11月20日前完成领导班子成员专题学习。

(三)要以"会"代学。各单位要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将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纪党规宣讲到党员干部和职工,力求使党员干部和职工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思想认识得到统一,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得到提高。

(四)要以"宣"促学。各单位要注重发挥单位公开栏、宣传板等载体的作用,广泛宣传五中全会精神和党纪党规,使《公报》、《准则》、《条例》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尽人皆知,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五)要撰写学习心得。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在学习《准则》和《条例》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学习心得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得从网上摘抄。11月25日前完成学习心得的撰写。

(六)要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对照《准则》和《条例》,在边学边查找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要重点谈本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存在的"四风"问题。班子成员要做到相互批评,只谈缺点、不谈成绩;谈缺点要有理有据,不空穴来风、不胡编乱造。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切实找准单位及个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切实加以整改。11月30日前完成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召开。

三、强化督查,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