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影城工作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1-24 16:40:34

影城工作总结

影城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7-0084-03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立足于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和根本性,是一种战略性的环境影响评价。它不是代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而是解决规划阶段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对决策阶段进行改进,以此来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生态循环。

1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为了达成某一目标而预先计划运营步骤并且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城市战略的代表。城市规划的目标是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城市规划的运营对城市生态、布局等方面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这种影响在规划自身中没有系统分析,更没有修正制度,只能等待下一次规划来解决这次规划产生的问题。如何科学确定城市的结构布局、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环保规划,是城市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引,城市规划应该有一套自我完善的监督制度。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弥补城市规划的不足,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促进资源和环境的统一,实现城市经济增长和生态循环的良性发展。

2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2.1 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基本原则,从整体上城市总体规划开展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获得准确科学的相关信息,为环境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2.2 早期参与原则

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在规划方案编制初始就开始参与,不仅能对城市规划方案中环境方面的内容进行优化,而且还能对城市未来发展提供环境方面的参考意见,加大环境影响因素的比重。

2.3 公众参与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大力支持公公的参与,认真听取公公的建议,协调好社会多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城市稳定发展。

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是一项长期工作,需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并实施降低环境影响的相关措施,进而使城市规划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经济建设、环境建设需同步进行,保持相同步调,实现经济、环境的共赢。

2.5 可操作性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影响因素极多,使得环境评价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尽量使用实用简单的方式,或者使用通过实践检验的评价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其评价结论尽可能追求简洁清晰,使其具备较强的操作性。

2.6 保护与建设并重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环境的保护,必须保障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三同”。

2.7 跟踪评价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具体实施后,需适时、及时的开展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最终将评价报告上交城市总体规划相关部门。如果在跟踪评价工作中发现城市规划对环境已经产生不利影响,需采取相关措施,快速处理规划方案中的漏洞,避免城市的后期规划产生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3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3.1 规划分析

首先从规划的背景、目标、内容、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详细分析与其他规划之间的联系。根据城市地理、资源、区域边界等,确定出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大致范围。在分析规划包含的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初步得到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与环境协调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与此同时,分析规划实施后城市当前环境质量,预测出环境为城市进一步发展预留空间的大小,从而判断出规划目标是否合理。根据城市自然地形、发展状态,分析城市用地模式。分析城市空间规划是否合理,比如城市公共设施、生态绿地用地等。最后城市总体规划需同国家、社会整体规划一致。

3.2 环境影响分析

首先分析城市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分析规划未实施前的环境进行对比。城市总体规划一旦展开,将给环境带来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大量破坏地表植被,使得城市规划区内的环境受到极大冲击。由于城市规划的扩大,人口集中,所以环境影响评价需对城市生活用水、用气、固体排放物等给出确定的数据,结合现状做出合理的预测。

3.3 降低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

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中需包含预防、降低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无论何种方案,必然会对环境产生冲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降低环境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可从以下二方面着手:一、首先完善规划方案,并对环境保护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施性较强的措施。二、积极做好城市拆迁工作,提高环境问题严重的生活水平,减少污染物来源,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积极引进高技术的交通工具,降低废气的排放量,对布局不合理的生活区、商业区进行重新规划,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4 跟踪管理

为了保障降低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实施与执行力度,需进行相应的跟踪管理,包含了:监测环境保护措施实施作用的城市环境监测计划;明确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权责;对规划建设项目提高环境保护方面的

指导。

4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

4.1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将自然地理信息与人类各种活动通过数字化而有效结合起来。GIS是分析、预测人类活动及影响的最有效工具,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在通过计算机技术得到相关的空间信息,因此,GIS已广泛运用于资源评价、城市规划等。

4.2 生态合理性评价

根据规划前植被覆盖率、人口密度等情况,与规划后做对比,分析出规划后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生态合理性评价的要点在于分析规划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开发程度。分析土地的生态敏感程度,能确定重点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不宜建设与合适建设区域。经过生态合理性评价,分析规划过程土地利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是否违背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城市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通过分析城市环境承载能力,确定环境维持稳定的城市发展最大潜力,进而提升城市规划的生态合理性。

5 案例分析

以广东省肇庆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规划分析:

(1)环境目标一致性。“三废”治理达到100%,西江及一级、二级支流水质稳定并且按照环境功能分区达标;工业节水重复使用达到90%以上。这些都与《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环境目标相一致。

(2)生态格局一致性。肇庆市北岭山与鼎湖山属珠三角背部生态屏障;西江为全省规划中的生态廊道的一部分;规划中将北岭山、鼎湖山及栏柯山全都定位禁止建设区域;与《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生态格局一致。

环境分析:

(1)人口增加对环境的影响。规划中肇庆市中心城区的人口数量将增加45万,人口增加将带来以下环境问题:将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减少耕地面积;城市供水将面临着巨大挑战;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增加;巨大的能源压力。

(2)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规划中肇庆市中心城区面积将扩大一倍,对生态环境必然带来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负面影响,新增用地建设将自然景观变为人工景观,破坏了原有生态,使得水、气环境质量降低,生态承载能力下降严重等;二是正面影响,城市总体规划以北岭山、鼎湖山及栏柯山等为绿色背景,结合西江等河流沿岸的绿色廊道,与城市绿化带形成点、线、面的生态环境。

(3)工业布局对环境的影响。规划中工业用地将增加,同时工业所带来的三废排放量将增多,对城市水、气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建在西江上游地带的工业区不仅给城市带来环境压力,而且给下游城市佛山的水环境带来威胁。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环境污染治理与整治。强化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重点治理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禁止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制定专项水资源保护方案,保证供水的安全。在加强治理工业粉尘污染的同时,加强对颗粒物排放源的专项治理。

(2)产业转型与建立循环经济。肇庆市加大对旅游业与服务性的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推进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水平,减轻环境影响。引入耗能少的高新企业,积极建立资源循环系统,加强废物回收利用率,使之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

(3)区域绿地建设。创建区域绿色体系,加强区域内绿色用地的规划治理力度,保证区域内生态环境。

6 结语

现今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仍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市场利益驱使使得规划过程中过分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影响。因此,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结合本城市的实际情况,把我新形势下的变革,是城市总体规划不断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将城市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王吉华,刘永,郭怀成,郝明家,张鸣.基于不确

定性多目标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环境科

学学报,2004,24(5).

[2] 董家华,包存宽,黄鹤,舒廷飞.土地生态适宜性

分析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长江

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

影城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 全过程 投资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5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的统计,截至2012年3月底,我国大陆范围内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城市共有13座,运营线路总计54条,运营长度总规模约1644公里。随着更多的城市向国家主管部门申报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相继获批,我国将迎来轨道交通建设的热潮,预计到2015年,还将建设近百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超2500公里,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主要以国有投资为主。由于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投资巨大、涉及面广、建设期长、影响因素多,近年来其造价整体呈上升趋势,对建设城市的政府财政造成很大的压力。如何有效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已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

本文以投资者的视角,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构成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形成过程,提出了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投资控制要点。

1 工程投资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分为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专项费用四大类,其中:工程费用按照地铁工程的专业类别可细分为车站、区间、轨道等16项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前期工程费用和工程其他费用;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专项费用由车辆购置费、建设期贷款利息、铺地流动资金组成。以S市某轨道交通线路一期工程为例,该线路一期工程为地下线,全长36.038公里,总投资为2227565万元,各类费用的所占的比例如下表:

表1轨道交通工程投资构成一览表(以某线路一期工程为例)

由上表可知,构成该线路总投资的四大类费用中,工程费用占45.4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占34.56%、专项费用约16.26%、预备费占3.75%。由于工程的单体性、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线路各类费用占的比例会有一定的差异。但车站、区间、供电等工程费用、前期工程费用、车辆购置费用始终是总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投资的比例在70-80%左右。

2 影响投资的相关因素及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长,从项目决策到竣工交付,历经决策、设计、招投标、实施、竣工结算等阶段,期间影响项目投资的因素较为复杂。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梳理了工程各个阶段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投资费项的影响。由于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中,工程费用、前期工程费用、车辆购置费用等所占比例较大,因此主要分析相关因素对这几类费用的影响。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除前期工程费外)和预备费均是由于工程费用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取费基数的变化,具有派生性,因此为简化起见,本文不再分析相关因素对这两类费用的影响。

表2投资影响因素分析表

3投资控制原则

基于上面的分析,轨道交通投资控制的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是投资控制阶段前移。从项目决策阶段到竣工阶段,相关因素对投资的影响程度在逐渐降低,决策阶段对总投资的影响达60-70%,而竣工结算阶段影响总投资仅占1-3%,这说明投资控制的重点应前移到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

二是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的方式进行投资控制。在决策和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因素主要为技术类因素,这两个阶段主要通过技术方案的选择先导性的决定项目的投资。而在招投标及以后的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因素主要为经济类因素,是以招投标、合同以及过程造价管理等经济手段来实现投资控制。因此在决策和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应以技术合理为基础,以经济优化为辅助;而在招投标及以后的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则应以经济合理为主,以技术优化为辅。

三是坚持全过程投资控制。由于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巨大,即使百分之一的投资失控,也是几千万甚至几亿的金额损失。从决策到竣工结算的各个阶段,尽管对总投资的影响程度不同,但每个阶段都有投资失控的潜在因素,因此每个阶段都不能忽视,必须坚持项目全过程的投资控制。

4投资控制要点

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因对项目投资产生影响的因素不同,各个阶段的投资控制思路也不一样,现结合前面的分析,对项目各阶段的投资控制要点分述如下:

决策阶段投资控制,首先应确定合理的轨道交通近、远期路网规划,在此基础上确定分段或分期实施线路的走向及里程,并尽可能与其他线路共享控制中心、供电、车辆段等资源以节省工程费用、减少征地拆迁及管线搬迁费用;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线路的合理敷设方式,在不影响线路和城市功能的情况下,从节约投资的角度,按照地面、高架、地下的顺序选择敷设方式,同时根据所处区域的客流预测,合理确定车站规模、车站间距以及车辆选型和编组,在功能保证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车辆等设备的国产化比率,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投资;再次,要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和趋势,准确定位线路的功能,以经济实用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建设标准,并积极做好项目资金筹划,有效控制融资成本;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深入调研,尽可能全面编制出投资估算,作为投资控制的依据。

影城工作总结范文3

一、城市规划影响到地价的变化

城市规划对城市地价的影响,这里主要讨论规划纲要、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地价的影响。

首先,规划纲要是一种策略规划,它主要通过确定城市发展政策,影响供求关系,发挥其对城市开发活动的整体引导作用,影响城市地价的整体水平。 城市间地价的差异主要是由城市宏观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条件、产业结构、聚集规模等因素决定的,城市地价水平上涨幅度取决于城市产业更替、城市经济增长和空间结构的变化速度; 由于城市土地供求矛盾始终存在,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直接影响土地价格的波动。土地供给增长,需求不变,则地价下跌;土地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则地价上升。当城市发展采取保护农田的政策时,意味着土地供给受到限制,城市开发将趋于高密度的建设方式,地价的整体水平将会上升。规划若限制某一特定用途用地的总数量,不仅会造成该类用地地价水平上升,而且由于规划方案造成的区位影响,还会对个别地块的土地价格发生影响;由于生地很少直接进入市场,在市场上交换的一般都是经过开发的、具有某些基础设施的熟地,因此包括运输系统、供水排污、电力电讯、能源等基础的发展策略及投资政策对地价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总体规划对地价的影响。总体规划主要从宏观层次上对城市土地价值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城市职能、城市规模、城市用地结构都会对地价产生影响。城市职能类型及主导职能的差异,是决定城市地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规划控制对城市地价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规模越大,聚集经济效益越明显,土地级差收益也愈高,且按我国城市土地使用现状,城市规模越大,人均用地指标越低,意味着土地供给与需求的缺口愈大,土地资源短缺情况越严重,地价水平也会越高。不同性质的用地价差是普遍存在且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商业类用地地价最高,住宅次之,工业用地最低,因此,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构成与地价总体水平及地价总量密切相关;地价总体水平与商务和商任用地的比重呈正相关,而与工业用地的比重呈负相关;商务、商任用地在城市中的比重主要取决于城市职能特点及规划用地功能分区,用地结构的合理化既有赖于土地价值的经济调节,也有赖于城市规划的技术调节,城市规划在遵循“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的原则下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将有利于提高城市地价的整体水平。

最后,控规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对地价的影响。控规是在微观层次上对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并对城市开发活动起着直接的控制作用,它在微观层次上影响着具体地块的土地价格。在一般情况下,土地开发强度越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就越高,地价也相应提高;反之,如果土地开发强度不足,亦即土地利用不充分,或因土地用途确定不当而导致开发强度不足,都会减弱土地的使用价值,降低地价水平。另外,容积率的变化可导致地价成倍上升或下降,一般情况下,地价变化与容积率成正相关,即容积率大,则地价高,但有时也会出现地价随容积率增加反而降低的情况。容积率的大小决定了土地开发得益率的高低,从而影响到地价。

二、地价的变化影响到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实施的过程受制于城市开发建设速度的快慢(即城市发展速率)。城市开发建设速度快时,土地需求量上升,市场供需平衡容易被打破,地价上升。当地价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中小城市的决策者就会看重眼前的土地预期收益,在土地财政的迫切需求下,而改变一定区域的城市规划,比如有的地方本来规划的是教育园区,但由于部分学校建好后,导致周边地价上升,城市决策者就会想法改变规划,使尚未开工建设的教育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或商品房开发用地,以此增加土地收益。甚至以前规划的绿化等公益性用地也会转变为商业用地,很多中小城市都会出现类似改变城市规划的现象。

影城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 遥感资源整合 城市规划 用地动态监测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clear presentation of the data resouces relevant to the research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enumerates some applications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comformity and dynamic inspection on remote resources into urban planning, and discusses an operable way to use new technologies into the study of city problems.

[Key words]: Comformity of Remote Resources Urban Planning

一、引言

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它既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系统,而且决非这几部分简单的叠加,而是科学的复合与综合。有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我国的设市城市为668个,城市化水平为30.9%,预计20年以后全国城市将达到1000至1100座。城市化进程加快,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从而使城市规划具有更高的分析能力和准确性,使我们以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科技创新行动实现城市持续发展。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城市规划领域的数据整合、数据应用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研究分析了规划设计研究单位在日常工作及应用GIS技术时,所涉及到的各类数据源,重点将现有的遥感数据进行整合,并开展了一系列遥感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工作,为利用新技术与城市规划结合研究城市问题,探讨了一条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技术途径。

二、遥感数据源整合分析

2.1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涉及的数据源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网络中的一员,在我国部分城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相当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彰显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用来收集、存储、检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过去和现状,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辅助城市发展的评估、规划和决策,模拟和预测城市发展的未来。为此,我们的数据梳理、整合工作基本上是围绕建立GIS数据库展开的。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部门对数据的需求有别于规划管理部门,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l 基础地理数据库

l 基础专题数据库

l 规划基础数据库

l 现状基础数据库

l 规划专题数据库

l 遥感解译数据库

l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库

l 规划档案数据库

l 规划法规、细则库

l 辅助规划设计符号、线型库

l 多媒体数据库

······

上述内容从数据格式上可以分三类,即:矢量数据、文本数据、栅格数据。详见下图

现阶段我们重

2.2遥感数据源整合分析

2.2.1遥感数据的适用范围

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通常将遥感分为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所获取的信息亦分为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遥感用途的大小不是以分辨率的大小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研究对象,要解决什么问题。对于不同应用的目的,要求概括程度不同,选择的地面分辨率也完全不同。

千米级(1000~5000m)的宏观现象如大陆飘移等,多属全球级巨型环境特征,采用气象卫星便可解决问题。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用地变化监测等多属部级、省级的大型环境特征,大致相当于百米级(80~100m)范畴,陆地卫星空间分辨率可以保证。中型环境特征如作物估产、林火、污染监测等,一般在50m以下区域范围内,采用陆地卫星资料加上SPOT卫星图像便可进行工作。小型环境特征如港湾、水库等具体的工程建设、城市发展规划等,一般在5~10m的地区范围内,SPOT卫星图像尚可以做一些工作,但主要靠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图像和航空像片来进行工作。

点开展了遥感数据的整合与应用工作。

2.2.2遥感数据在北京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回顾

遥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可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层次解决影像数据在规划中的日常应用。如将影像图作为现状调查的基础图件,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工程规划中应用,以减少现状调查的盲目性及线划图过时带来的偏差;也可制作大型彩色挂图及专题或局部地区彩色挂图为各级部门的管理、决策、宣传提供直观材料。

第二层次解决规划专题研究与新技术应用的需要。如,利用影像信息源内容丰富,综合性强,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新发展,分类提取影像信息,进行专题应用研究,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监测城市发展变化研究等提供依据,为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建立、更新提供基础数据源。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遥感应用工作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北京市1983年开展的第一次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密切结合城市问题,结合规划需要,为今后广泛应用遥感技术奠定了基础。

1989年进行的第二次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又有新的突破。制作的系列正射影像图不仅为规划人员提供了现状信息,而且为199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及时提供了各类用地现状数据,为总体规划的顺利编制提供了数据基础保障;利用正射影像图对绿化隔离带的解译、量算,提供了至1989年时隔离带内的绿地、被侵占绿地、粮田等最客观数据,为有效保护绿地与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依据;利用房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解译图及Genemap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的县域规划研究,为今后广泛应用与深入探讨积累了技术方法。

由于受当时技术设备条件和技术手段的局限,未能充分应用遥感、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满足城市规划和其它工程控制要求的数字式大比例尺影像成果,使遥感成果在建库和应用等方面受到影响。

随着计算机和遥感图像处理等技术在理论上的新突破及在技术的可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极大进展,为遥感进一步深入应用提供了条件。

2.2.3遥感数据整合及数据库建设

对遥感数据的整合工作,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资料本身的整合入库;二是从应用角度出发,对数据进行梳理、整合。

我院积累的大量遥感资料为规划设计、研究提供了不同年代的详尽的基础信息。但由于技术原因,存在着坐标系不统一,难以进行比较分析等问题。

通过我们对历年散在的卫片、航片资料进行几何纠正、坐标转换等数据整合工作,将坐标统一到北京地方坐标系并建立相应的遥感数据库,方便了规划人员的数据使用,发挥了遥感资料现势性、连续性的特点,为规划人员提供了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信息,有利于分析比较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变化情况。同时,数据库的系统性、完整性为长期开展这项工作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合我院规划工作现状,对遥感数据在规划应用层面的整合,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为规划设计提供基础底图;其次为规划专题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再次为院内局域网快速浏览影像图提供基础保障。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建立了遥感数据库,并利用图像处理软件、GIS软件结合规划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应用。

一、遥感数据应用研究

3.1目的和意义

自改革开放后历经二十多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城市自身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众多的城市问题。特别是一九九三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尽管统计数据表明,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但是地理位置不够明确。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如何?北京周边地区近十年来用地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呢?目前急需将统计数据和地理位置对应起来。

遥感信息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城市用地现状。利用历年遥感资料,采用当今最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一方面可以研究分析北京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变化进程,为规划研究提供部分基础资料;另一方面可以为今后动态监测城市发展,及时发现规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为可持续开展这项工作,探讨一条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技术路线。与此同时,也可以为今后如何向规划人员推广普及应用GIS系统平台查询、统计基础地理信息,叠加、分析城市用地发展趋势,储备技术力量;为日后分区域、分阶段建设各类规划信息数据库及各类子系统积累经验。

3.2遥感应用研究思路

根据遥感影像的适用范围,并结合城市用地区域的不同规划深度,我们将北京的用地规划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即旧城(约62平方公里)、规划市区(或扩大到六环路,约2280平方公里)、全市域(约16800平方公里)。旧城用地研究适于采用航空影像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六环路内的用地研究适于采用中或高的分辨率卫星影像,如2.5米分辨率的影像,由于目前控规深度的规划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我们考虑这一区域的遥感资料也采用航空影像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如0.6米快鸟影像。而全市域的用地研究则宜采用10米或15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进行大区域的宏观研究。北京周边地区俗称大北京地区采用30米影像足以。

遥感应用研究总体框架

依据遥感数据的适用范围及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要求,我们建立了能够保证数据更新的遥感应用研究体系,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应用研究工作:

(1)配合战略规划,进行了《京津冀(大北京)地区建设用地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2)配合总体规划,进行了《北京市域建设用地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3)配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研究,进行了市区范围的用地及经济分析

3.3遥感应用研究范例

3.3.1北京市城市空间战略规划

南到吴桥;西起阳原,东至秦皇岛。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涵盖北京、天津全部区域,涉及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并将山东省的德州地区包含进来。

应用GIS软件可以获得以下几种类型的数据统计、分析图:

1. 大北京区域2002年人口状况分布图

2. 大北京区域平原区、山区分布图

3. 大北京区域2002年现状各类用地分布图

4. 北京、天津辐射范围示意图

5. 大北京区域1991年-2002年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示意图

6. 北京与周边主要城市间距离示意图

7. 大北京区域2002年现状机场、港口分布图

8. 大北京区域1991年、2002年现状道路分布图

9. 大北京区域1991年-2002年道路增长示意图

10. 北京区域1991年、2002年现状铁路分布图

3.3.2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3.3.2.1北京市域建设用地增长趋势分析

在配合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的项目中,我们以遥感、GIS为技术支持,以遥感影像解译现状用地图为基础,动态监测了北京市自1986年以来,每五年的用地变更状况,客观反映了城市建设用地膨胀的真实状况。

2001年用地现状图

2001年市域总用地: 16389.13 KM2

2001年市区总用地: 1069.73 KM2

2001年市区建设用地: 660.711 KM2

2001年市区城市建设用地: 640.7 KM2

2001年市区农村建设用地: 21.01 KM2

2001年卫星城城市建设用地:234.323 KM2

2001年乡中心建设用地: 47.01 KM2

2001年建制镇建设用地: 46.13 KM2

中心镇建设用地: 52.295 KM2

3.3.2.2北京市域交通状况分析

1986年道路总长度: 5364.9 KM

1986-1991年增加道路: 1127.2 KM

1991-1996年增加道路: 719.7 KM

1996-2001年增加道路: 451.9 KM

86-91年增长的道路中:

路宽10-30米 503.4 KM

路宽30-45米 402.2 KM

路宽>45米 221.7 KM

91-96年增长的道路中:

路宽10-30米 348.8 KM

路宽30-45米 264.2 KM

路宽>45米 106.7 KM

96-01年增长的道路中:

路宽10-30米 97.4 KM

路宽30-45米 215.8 KM

路宽>45米 138.7 KM

3.3.3市区用地现状、经济指标数据分析

3.3.3.1北京市区

我们将现状用地结合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数据库(摘自2002年北京市区统计年鉴),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GDP指标分析

3.3.3.2旧城地区

旧城道路分析

区名

总占地面积

(平方公里)

道路长度

(公里)

道路密度

(公里/公里2)

胡同长度

(公里)

胡同密度

(公里/公里2)

东城区

18.10

197.27

10.90

141.90

7.84

西城区

197.27

147.28

11.24

92.61

7.07

崇文区

10.90

110.25

9.37

75.92

6.45

宣物区

141.90

202.66

11.66

137.46

7.91

分析结论:

l 旧城胡同占道路长度的比例非常大;

l 旧城胡同在东、西城的总长度与道路密度高于崇文区和宣武区。

四、 结束语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应用在我院已开展了很多年,近年来我们首次系统利用遥感技术、GIS技术搭建辅助城市规划编制、分析、研究及管理的专用技术平台,在利用新技术与城市规划结合研究城市问题领域提出了系统框架与理论方法并使之附注于规划实践,具有的一定开创性。首次进行工程性的遥感信息资源整合,并将大范围的用地信息应用遥感解译,利用通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数据库、进行初步统计、分析,为如何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规划需求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技术层面探讨,为如何更紧密结合规划应用发挥更大的效益积攒了经验和教训,为今后持续开展这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通过我们所做的研究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重要价值与巨大潜力。北京作为正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特大型首都城市,伴随2008年奥运会的胜利申办,必将发生巨大变化,在机遇面前我们更应冷静地思考,如何在城市大发展的同时保证城市机能的有效运转——如何有效控制城市人口膨胀,如何进一步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如何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逐步扩展深入到北京规划市区、北京旧城等地区微观研究北京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相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北京规划建设中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五、 参考文献

1.《城市总体规划》 董光器 东南大学出版社

2.《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 张伟 顾朝林 东南大学出版社

影城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水平;劳动生产率;生产总值

一、提出问题

一般认为,工业发展的拉力和农业发展推力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是在二者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的。拉力来自工业发展,从比较利益驱动的作用机制来看,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镇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相对农村落后状况,对农村劳动力就形成了巨大吸引力。推力来自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日益增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造成众多劳动力失业,导致有一定经济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因此,工业与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一直是三农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影响的文章很多。夏春萍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指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发展能够推动城镇化进程。姜太碧在博士论文《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农业不可持续发展则阻碍城镇化进程。已有的研究基本都承认了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经济变量,把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量化,定量分析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城镇化的程度通常用人口城镇化水平来表示,用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反映了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因此,本文选择人口城镇化水平为因变量。工业与农业发展在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表现为生产总值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工业与农业的生产总值与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第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一)样本数据

本文使用的样本数据为年度数据,样本期间为1987—2008年,样本容量为32。

(二)基本研究变量

(三)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选用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代表工业与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由于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单位为亿元,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根据双对数模型的性质,自变量的系数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弹性系数。

lnulet = -1.1864lnagdpt + 1.0374lnigdpt(方程1)

(-22.0197) (19.9868)

R2=0.9095 R2=0.9050 DW=1.2156 AIC=-2.5944 SC=-2.4952

方程1的拟合优度为0.9095,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良好。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估计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由方程1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工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1.0374%;如果农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1.1864 %。

2.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工业的拉力与农业的推力,因此研究城镇化的动力不能单独地考虑工业总产值或者农业总产值,而是要考虑两者的比例关系。因此,本文分析工农业生产总值之比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ulet = 0.1033 + 0.1594riat(方程2)

(9.6047)(22.8544)

R2=0.9631R2=0.9613DW=0.9788AIC=-5.6311SC=-5.5319

方程2的拟合优度为0.9631,说明自变量很好地解释了因变量的变动。根据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方程2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riat增加1%,那么ulet增加0.1594%。

(四)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直接反映了生产水平,决定了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即城镇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减小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拉力;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从而增大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力。因此,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价值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本文取单位时间为一年。同时,本文假设农业与工业为两个生产部门,城镇人口从事工业生产,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用城镇人口平均工业产值代表;农业劳动生产率用农村人口平均农林牧渔产值代表。由于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单位为元/人,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

lnulet = 2.1879lnpat - 2.0553lnpit (方程3)

(9.5221) (-10.1250)

R2=0.6270R2=0.6083DW=1.0188 AIC=-1.1776 SC=-1.0785

方程3的拟合优度为0.6270,说明自变量解释了因变量变动的62.7%。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T检验值,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由方程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2.1879%;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2.0553 %。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符号符合理论预期。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正,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增大;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负,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减小。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说明农业发展的推力大于工业发展的拉力。

2.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农业总产值之比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符合理论预期。方程2与方程1的结论是一致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降低,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但是,方程2没有使用双对数模型,更直接地反映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情况。

(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方程3中的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正好与方程1中的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工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减小。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

2.方程3中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正好与方程1中的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农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农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增大。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

四、政策建议

1.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也影响着工业的发展。不论从理论分析来看,还是从实证研究来看,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都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工业与农业经济增长能够承载的城镇化水平。因此,在推进城镇化时应该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判断城镇化水平是否与工农业经济增长相适应。

2.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城镇化由于减少农业劳动力,会阻碍农业的经济增长。因此,既保障农业经济增长,又能够推进城镇化的途径就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方程3也证明了此观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系数符号为正,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3.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工业总产值增加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即提高更多的城镇就业岗位,推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4.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3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成负相关。因此,工业发展中应该重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既提高生产总值,又增加就业机会,积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贺建林.试论城镇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政策取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

[2]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

[3]李国平.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0).

[4]周达,沈建芬.农村城镇化动力结构的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2004,(2).

影城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转户;宅基地

中图分类号 F30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5)09-0070-11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9.0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迁移人口为657万,占总人口的0.66%;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流动人口达到2.21亿,占总人口的16.16%,增长了33.7倍。以农民工为主流的劳动力大规模迁移为经济增长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力量。正如世界银行报告所指出的,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转移至其它行业的行为,使得劳动力重新配置,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1]。但受制于户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等约束,农民工很难在大中城市永久定居,这也使得农民工把外出务工视为一种增加家庭收入的策略,更多的选择往返于城乡之间进行循环流动。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06 年对全国17个省份2 749个村庄的调查报告显示,举家迁移完全脱离农业、农村的农民工仅占19.95%,循环流动依旧是农民工迁移方式的主要选择[2]。这种候鸟式的迁徙,使得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带有很强的流动性,并被称为“半城市化”[3]。因此,留城还是回流,已不仅是当前农民工就业选择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流入、流出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利用微观调研数据,分析农民工在城乡之间候鸟式迁移的模式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梳理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劳动力迁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早在1969年托达罗提出城乡预期收入差理论,认为只要城乡收入差距的预期存在,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必然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这一理论对农民进城务工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并不意味着劳动力就因此而能定居城市。很多调查显示,由于中国存在一系列阻碍劳动力在城市定居的制度,农民工进城后,很难在正规部门就业和享有社会保障待遇,多数实现了向城市迁移的农民工,并不能在迁入地长期定居下来[4-7]。因此,对农民工迁移决策的分析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例如,从制度角度,分析探究传统的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安排对潜在劳动力转移的限制[8-10];从自身素质角度,分析包括观念、信息、教育水平等农民工自身素质对市民化进程的作用[11-13];从城市发展水平、社会保障角度,研究社会保障条件差、就业渠道不畅会阻碍农民工定居城市[14-15];从对家乡的归属感角度,分析农民工“候鸟式”生活方式是系于与亲人的关系还是其他方面的依赖[16-18];以及从职业转化等角度进行分析[19]。总之,国内外关于劳动力迁移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成果涉及各个领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由于城镇化及农民工市民化都存在着地区差异,现有文献中还鲜有对重庆市劳动力“候鸟式”迁移的相关分析,从农民工是否将户口转变为市民,是否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是否愿意在务工地定居下来等三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的文献更是稀缺。

基于此,本文从农民工是否将户口转变为市民,是否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是否愿意在务工地定居下来等三个维度,设计了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问卷调查,利用868个农民工的调研数据,对现阶段农民工在城镇、农村“候鸟式”迁移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定量分析。以弥补现有文献中的不足,为市民化提供政策参考。

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2.1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13年7-8月本课题组在重庆市9个主城区进行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由经培训的课题组人员完成,调研主要以一对一、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本次调查涉及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北碚区和巴南区9个主城区,除重工业比较发达、农民工聚集度高的渝北区和九龙坡区分别发放150份问卷外,其它城区均随机抽取100个农民工进行访谈。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978份,其中有效问卷868份,有效率为86.8%。

2.2 样本描述性分析

2.2.1 样本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中,被访农民工总计868人,其转户意愿、放弃宅基地意愿及在务工地定居意愿如表1所示。从总体上看,在被访的农民工当中,愿意转户的农民工超过三成(30.99%),愿意在务工地定居的农民工约占六成(59.77%),而愿意放弃宅基地的农民只有不到二成(17.97%)。这印证了当前阶段农民工群体的双重心理:既希望能在城市定居,又不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也正是因为这种两头兼顾的社会心理,促成了农民工在城镇、农村“候鸟式”迁移的现状。

进一步查看调研对象的基本特征,处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转户、放弃宅基地及在务工地定居的意愿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35岁以下随着年龄的增长,愿意转户的农民工比例呈增加趋势(16.16%、24.19%、36.32%),35岁以上趋于稳定,略多于三成(32.59%、30.46%、30.77%);35岁以下的农民工放弃宅基地的意愿较低(16.67%、14.52%、17.37%),而35岁以上相对较高(18.67%、20.53%、30.77%);对于务工地定居的意愿,35岁以下农民工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愿意在务工地定居的农民工比例呈增加趋势(25%、52.15%、70.53%),35岁以上则趋于稳定,维持在六成左右(60.76%、55.63%、69.23%)。可见,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留城还是回乡的想法存在差异。

2007年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20]以年龄为标准,将新生代农民工定义为1980 年以后出生、16周岁以上的青年农民工。考虑到新生代农民工的独有特性,他们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变革的时代,受教育程度、职业期望值、对物质和精神享受均相对较高,且接受过工业文明的洗礼,其思想观念与35岁以上农民工群体有显著差异。因此,笔者也将总样本划分为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两个群体。由于问卷设计时“年龄”这一变量是选择题,以区间的形式选取,而非连续型,所以,本文定义的新生代农民工为年龄≤35岁的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为35岁以上的农民工,与以往的界定有2年的差距。

2.2.2 新生代农民工对转户、放弃宅基地及在务工地定居的意愿

(1)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及其对转户、放弃宅基地及在务工地定居的意愿。有效问卷中被访的新生代农民工有388人,其中男性占50.52%,女性占49.48%;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92%以上具有初中及以上的文化水平;他们80%以上的人在城市定居1年及以上,工资正常发放的略超过80%;但在城市买房的人仅不足16%,并且接近70%的人家里的农田还是由留守在农村父母耕种,即表中的自种(详见表3)。可见,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还停留在农村、城市的“候鸟式”生活状态,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但又没有能力在城市定居下来;他们与农村、土地隔离,对乡村文化的融入不高,与土地的联系已渐渐疏远,但又离不开农村,与农村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2)新生代农民工在城乡“候鸟式”迁移的缘由。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看,调研的388个新生代农民工有六成(59.38%)希望在城市定居,但有能力买房在城市长期居住下来的只有15.98%,大多数人虽然工资发放正常(81.19%),但由于在城市务工的时间还比较短(务工时间5年以内的有78.35%),财富积累相对有限,并没有能力支付在城市购房定居的成本。从他们与农村的关系看,这388人中有267人家里的农田还是由其留守在家的父母耕种,年迈的父母不可能进城务工,高昂的家庭转移成本更是让他们在城市定居举步维艰,所以,这388人中有84%的人不愿意放弃在农村宅基地,愿意转户的也只有29.90%。当被问到对城市生活的感触怎样,以及未来是否要回农村从事农业时,调研的388个新生代农民工有364人会继续留在城市务工或创业,占93.81%(见表4)。由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适应性也比较强,已经基本上融入了城市的生活节奏和城市文化,并不愿意再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对于他们外出务工的动因,归根结底还是城乡的收入差距,根据调查资料统计,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收入是在家务农收入的2.31倍。

总之,从整体上看,城乡收入差距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根本动因,可高昂的购房定居成本和家庭迁移成本迫使财富积累有限的他们对定居城市只能望而却步,处在农村与城市“候鸟式”生活的状态。但从生活习惯和未来预期看,新生代农民工的最终去向必将是城市。

2.2.3 第一代农民工对转户、放弃宅基地及在务工地定居的意愿

(1)第一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及其对转户、放弃宅基地及在务工地定居的意愿。在被调研的农民工群体中,35岁以上农民工共计480人,其中,男性188人,占39.25%,女性291人,占60.75%;年龄在36-60岁者占97.3%,60岁以上者占2.7%;这一群体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9.38%,其中,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占30.42%;他们中有31.95%愿意转移户口,59.30%愿意在务工地定居,但却有80.38%的不愿意放弃农村的宅基地(见表5)。

调查还发现,在第一代农民工群体中,60岁以上、在务工地居住超过5年、在城市有自买房的农民工,他们的转户意愿(30.77%,36.55%,43.55%)、放弃宅基地意愿(30.77%,22.69%,26.61%)及在城市定居的意愿(69.23%,69.33%,72.58%)相对较高。另外,相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而言,第一代农民工群体在农村的田地以给亲朋好友代种或转租形式的比例较高,占49.17%,由留守在家父母耕种的比例占50.83%,这一部分群体由于其父母老迈,自己年龄也较大,老家农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极大可能将由他们耕种;第一代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时间普遍较长,5年以上者占49.58%,在城市有房产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占25.83%。这说明与新生代农民工不同,第一代农民工受其文化水平、生活习惯、财富积累及对农村的留恋程度不同,其未来的动向将发生分流,已在城市买房或准备买房的群体,其财富累积较高,未来将在城市定居,而另外一部分第一代农民工群体更大的可能是返回农村。

(2)第一代农民工在城乡“候鸟式”迁移的缘由。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动因一样是城乡收入差距,根据调查资料统计,第一代农民工在城市收入是在家务农收入的2.54倍,略高于新生代农民工(2.31倍),这是由于第一代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的务工时间普遍较长,49.58%务工5年以上,工作技能熟练,工资相对较高。但与新生代农民工不同,被调研的第一代农民工有124人已在城市买房,占25.83%,这一群体已经逐渐由农村、城市的“候鸟式”生活转变为城市定居,当被问及他们是否每年都要回农村老家时,绝大多数的都是逢年过节偶尔会回去探一下亲朋好友,极少部分称已有多年没有回过农村老家,亲戚朋友也基本搬到城里居住。另外356人没能在城市购房定居的群体中,把阻碍其定居城市的原因归结为城市生活费用太高者所占比例最高,为64.89%(见表6)。由于第一代农民工群体都已肩负着养家的重任,上有老下有小,近几年通货膨胀严重对生活拮据的农民工而言更是雪上加霜,部分人已准备打道回府,重新回到农业生产中去(56人,占15.73%),或者在靠家近的地方打工就业(55人,占15.45%),以减少食宿、交通等日常生活开销。选择工作竞争激烈、压力太大为阻碍其在城市定居者占比例排在第二,为51.69%,第一代农民工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类的工作,以建筑工人、工厂工人和服务员为主,替代效应强,再加上近年来农民工数量还在不断增长,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2012年中国的农民工总量有2.6亿人,占总人口的19.2%,比2011年增长了3.9%,更是增加了农民工的就业和工作压力。由于第一代农民工大多都是自己或夫妇到城市务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很多亲戚朋友也都在农村,因此,有37.36%的人认为家里的亲人、朋友是阻碍其定居的原因。子女教育也是阻碍第一代农民工城市定居的一大原因,就读私立学校费用太高,一般家庭根本无法负担;就读公办学校却因为户口的问题,使得孩子根本不能和同龄人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还有部分农民工觉得城市居民及行政部门对他们存在歧视,从劳动分配同工不同酬、不能享有同等福利待遇到补偿、人权等方方面面都存在不平等待遇,认为受歧视的人群占17.98%。

总之,第一代农民工群体怀揣梦想和希望到城市打拼多年,也已经到了开花结果的阶段。不少人成功跳出“农门”逐渐同化为城里人,但有部分农民工群体由于其受教育程度、环境适应能力、对故乡的情感等的限制,或因财富积累不足,或因对家乡的不舍,现阶段还处在农村、城镇“候鸟式”生活的现状,这一群体未来返回农村的可能性较大。

3 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

3.1 实证模型设定

根据前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现有理论,并考虑被访问的农民工是否愿意转户、放弃宅基地或在务工地定居等均为愿意或不愿意,是二分变量,因此本文采用Logit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Logit模型不要求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而是以事件的发生概率为依据,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二分变量,设定愿意转户、愿意放弃宅基地、愿意在务工地定居为1,相对应地,在三方面不愿意则为0。假设影响意愿的因素向量为X,则构建回归模型为:

其中, P(Y=1|X=x)为市民化意愿的条件概率(愿意转户、放弃宅基地、在务工地定居等的概率), α为截距项,β为解释变量的系数向量,其符号方向代表了解释变量对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方向。该模型可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参数向量进行估计,估计详解可见Wooldridge[21]。

课题从农民工个人基本特征、农民工的务农情况及在城市工作的收入情况、城市打工期间的工作环境及条件、打工期间的城市生活状况等四个方面设计了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调查问卷,解释变量也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具体的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见表7。

3.2 模型的运行结果与分析

本文运用Stata12.0统计软件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进行Logit回归分析,估计结果见表8。从总体回归的显著性上看,影响农民工将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的回归方程(y1),以及影响农民工是否愿意在务工地定居的回归方程(y3),不包括常数项均有11个变量在10%及以上的显著性水平显著,这两个回归方程的总体对数似然函数卡方值均在1%水平以上显著不为零,即回归方程总体显著,说明这两个回归方程具有解释力。而影响农民工是否愿意放弃宅基地的回归方程中,除常数项全部变量只有2个显著异于零,总体回归的对数似然函数卡方值不能在10%水平显著,表明回归方程整体不显著,回归无解释力。各模型的估计结果及具体分析如下:

3.2.1 影响农民工转户意愿的回归分析

(1)个人基本特征对转户意愿的影响。本文选用的农民工劳动力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已婚和家庭人口规模5个变量。其中,性别对转户意愿有限制的负向影响,说明男性较女性更不愿意转户。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男性较女性接受外界信息量大。近年来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发展的强力支持,内容涉及惠农资金、农产品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干部选拔、城镇化改革、农村教育、计划生育、家电下乡等多领域,农村户口的“含金量”上升,“非转农”较“农转非”更为困难,有部分农民工还处在“留城不易,回村亦难”的尴尬处境。年龄对转户意愿有限制的正向影响,较年轻的农民工,18-25岁组以及26-35岁组的农民工,比其他年龄段的农民工更愿意将户口转变化市民。年龄越大越容易安于现状,风险偏好弱,趋向于保守和稳定,不愿转户。其他方面的个人基本特征的差异,包括不同文化程度、是否已婚、家庭人口规模等,对农民工的转户意愿差异无显著的影响。

(2)务工、务农收入情况对转户意愿的影响。务工、务农收入情况包括承包地的面积、种植方式、老家住宅的建筑面积、对收入增加的满意度、对福利待遇的满意度、城乡收入比和月工资是否正常发放7个变量。其中,种植方式对转户意愿的影响,委托亲友代种其农地的农民工相比于自种或转租农地的农民工,显著地不愿意转户。根据调研数据,委托亲友代种其农地的农民工总共276人,其中,第一代农民工184人,占66.67%,其它两类种植方式共592人,第一代农民工291人,占49.16%,前文已分析出年龄越大越趋于稳定不愿意转户,因此委托这种种植方式对转户的影响显著不愿意。务工收入越高、城乡差距越大,农民工的转户意愿越高,具体表现为:对今年的收入相对于去年收入增加的满意度越高的农民工,越愿意转户,显著性水平超过1%;对城市打工收入与务农收入倍数越高的农民工,越愿意转户,显著性水平也超过1%;而对福利待遇的满意度对转户意愿有10%的负显著影响,显著符号与预期不符,可能是由于控制了收入增加、打工与务农收入差距后多重共线性引起的,因为这三项内容均为关于收入水平,相关性较高。其他的务农及城市收入影响因素,包括拥有承包地的面积多少, 老家住宅的建筑面积,打工

时月工资是否正常发放等,对农民工的转户意愿无显著影响。

(3)城市工作环境与条件对转户意愿的影响。在城市工作环境与条件等众多影响因素中,显著地影响农民工转户意愿的变量只有两个:①每月加班天数有超过5%的显著负影响,即加班天数越多的农民工,转户意愿越低;②在职业类型的变量中,相对于其他职业,建筑工人及在工厂打工的工人,更不愿意转户。也就是说务工压力越大农民工越不愿意转户,薪酬制度不公平、薪酬较少、职业发展不明朗、工作难度大、工作自主性不强等使得农民工不舍完全脱离农村、不舍放弃田地转户为市民。其他方面的因素,包括每天工作时间,外出打工是否带家属,务工地居住的时间长短,获取工作的方式,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工作的培训意愿等,均未在10%以上水平显著。

(4)城市生活状况对转户意愿的影响。在城市生活状况的变量中,相对于居无定所或租房的农民工,自己买房的以及单位提供住宿的农民工更愿意转户。住房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一大关键,近年来房价连年飙升,抹灭了众多农民工转为市民的想法。其他因素,包括是否享受过公共服务、对政府农民工政策的满意程度等,均未显著地影响农民工的转户意愿。

3.2.2 影响农民工在务工地定居的意愿的回归分析

(1)个人基本特征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在农民工个人基本特征方面,青壮年农民工(26-35岁组)相对于其他年龄组的农民工更愿意定在务工地定居。需求是具有购买能力的欲望,青壮年农民工既希望能留在城市,又有一定的财富累积,而26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财富累积还较有限,第一代农民工留城的欲望则相对较弱。受教育水平对定居的影响,初中及高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工相对其他水平组别更不愿意在务工地定居下来,因为这一类群体高不成、低不就,处在两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不愿从事基础性体力劳动,另一方面又不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的能力,因此工作不顺心、事业不如意,留城意愿不强。其他因素,包括性别差异、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等,对农民工在务工地定居的意愿无显著影响。

(2)务工、务农收入情况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在务农及城市工作收入的7个影响因素中,与转户意愿的回归结果类似,显著的变量也较多。其中,委托亲友代种农地的农民工更不愿意在打工地定居,这一群体主要以第一代农民工为主,他们普遍安于现状,风险偏好弱,趋向于保守和稳定,倾向于返乡。与预期相反的是,老家住宅建筑面积越大的农民工,在务工地定居的意愿反而越强,本文认为这是由于这一群体的综合能力较强,对城市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务工收入相对较高造成的结果。打工收入比务农收入倍数越高的农民工,更愿意在务工地定居,月工资每月正常发放的农民工在务工地定居的意愿也显著地更强,显著性小于1%。

(3)城市工作环境与条件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在城市工作环境与条件等众多影响因素中,显著地影响农民工在务工地定居意愿的变量主要为在务工地的居住情况。住房是定居城市的必备条件,房价也是近10多年来举国关注的焦点。回归结果显示,在务工地居住5年以上,或在务工地居住1-5年的农民工,显著地比暂住或居住1年及以内的农民工更愿意在务工地定居下来,显著性水平均超过1%。其他影响因素皆未在10%水平显著。

(4)城市生活状况对转户意愿的影响。在城市生活状况的影响因素中,住宅条件上,自己买房或租房的农民工相对于居无定所、或单位提供住宿的农民工,更愿意在务工地定居下来。其他影响因素均未显著影响定居意愿。

总体上,转户意愿和定居意愿,均从不同角度或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二者有较多的共同显著影响因素,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两个回归结果相互印证,表明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因素当中,转户意愿和定居意愿的共同显著因素包括:年龄、承包地的种植方式(委托亲友代种土地)、城市打工与务农收入的差距、城市打工过程中的居住条件等。而对宅基地的回归分析整体不显著,表明农民工视宅基地为城市打工过程中农村的最后退路,或者考虑宅基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存在增值可能,因本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大多农民工均不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

4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4.1 结论

本文从转户意愿、放弃宅基地意愿、在务工地定居意愿3个维度对农民工“候鸟式”迁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其代际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其转户意愿、放弃宅基地意愿、在务工地定居意愿均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讲,当前阶段农民工群体存在着双重心理:既希望能在城市定居,又不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也正是因为这种两头兼顾的社会心理,加上农民工群体相对较低的财富积累能力,导致他们在城镇、农村“候鸟式”的生活现状。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受教育水平较高、适应能力强,完全能融入城市的工作、生活,但由于财富累积有限,又没有能力在城市定居下来;他们与农村、土地隔离,对乡村文化的融入不高,与土地的联系已渐渐疏远,但又离不开农村,与农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定量分析了个人特征、收入水平、工作环境及城市生活四类因素对农民工转户意愿、放弃宅基地意愿和在务工地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青壮年、对收入增长满意、城乡收入比高、留城时间长、在城市有自买房的农民工其转户意愿和定居意愿较高;初、高中受教育程度、土地委托亲朋好友代种、加班多、从事建筑的农民工其转户意愿、务工地定居意愿较低;宅基地的回归分析整体不显著,农民工视宅基地为城市打工过程中农村的最后退路,或者为自己唯一拥有的未来可能增值的资产,因本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大多农民工均不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

4.2 政策启示

第一,国家战略和制度安排上,应对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定位及路径安排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1982年中国中央明确提出“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提供劳务”以来,农民工历经30年的发展,仍然处在“候鸟式”生活的状态。农民工始终是被当作城市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而非市民化的公民。当城镇发展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时,政府放宽对农民的管制,促进其进城;当城镇就业压力大、失业严重时,则对农村劳动力进城速度、从事行业、职业、工种等进行限制。综合而言,农民工是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安排和结构性压力的产物。为了扭转这一局势,保证政府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重大战略顺利实施,这也就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对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定位及路径安排进行更预防性和前瞻性的整体规划和布局。

第二,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积极推进“就地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具有创造潜在内需的持续动力,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提高城镇化质量,积极促进农民工市民化:①要努力实现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稳定就业是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②要继续落实农民工政策,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纠正拖欠行为,落实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以减少农民工家庭的经济压力;③要加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工在本地享有同样的城市生活创造条件,提供“就地市民化”的物质基础。

第三,大力发展政府开发的廉租房,乡村社区建设的农民工公寓等,多渠道解决农民工住房。住房是农民工能否定居城市的关键,改善住房条件是当前农民工最迫切的愿望。本文认为,单纯的通过取消农民工的户籍身份,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从社会现实看,大量离开土地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在理性决策下仍然谨慎保持自己的农村户口,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城乡结合地区的居民千方百计想恢复自己的农民身份。土地,作为一种生存资本,是农民工的最后退路,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城市住房问题,农民工根本不可能定居城市,实现市民化,这也是农民工不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根本原因。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搭建好农民工的返乡平台。考虑部分农民工对城市的适应性、融合度和财富累积有限,返乡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这也就要求劳动力大量输出地区要搭建好返乡平台:①应当进一步完善农地流转制度,逐步探索出租、转让、入股、互换等多样化的土地流转形式,加速农地流转进程,促进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②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完善和改进宅基地审批机制,建立和健全集约型宅基地的共同管理责任机制,探索宅基地的有偿使用和退出机制;③要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包括在城镇就业的各种技能培训和创业技能培训,实现返乡再就业和再创业。地方政府还应提供土地、财税和金融政策方面的优惠和支持;④应当充分发挥城镇的辐射作用,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充分发挥新农村的“稳定器”和“蓄水池”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The World Bank.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Factor Markets: Economic Benefit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R]. Washington D C: World Bank Report, 2005.

[2]韩俊,崔传义,金三林.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主要特点[J]. 发展研究, 2009,(4):45-48. [Han Jun, Cui Chuanyi,Jin Sanli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 Workers Flow and Employment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Stage [J]. Developmental Research, 2009,(4):45-48.]

[3]王春光.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06,(5):107-122. [Wang Chunguang. A Study of Floating Rural People [J]. Sociological Research, 2006, (5):107-122.]

[4]Wu H X, Zhou L. Rural to 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J]. 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

1996,10(11).

[5]Roberts K. Chinese Labor Migration: Insights from Mexican Undocumented Migration to be the United States[J].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2000, (2):3-9.

[6]Constant A, Douglas S M. Return Migration by German Guest Workers: Neoclassical Versus New Economic Theories[J].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2002, (4):5-36.

[7]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J]. 社会学研究, 1999,(3):93-101. [Li Qiang. The Flow of Migrant Workers Occupation of Mainland China City [J]. Sociological Research, 1999, (3):93-101.]

[8]蔡P, 都阳. 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J]. 中国人口科学, 2002,(4):1-7. [Cai Fang, Du Yang. Migration of Double Motiva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Relative Poverty Hypothesis Test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02, (4):1-7.]

[9]蔡禾, 王进. “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07,(6):86-113. [Cai He, Wang Jin. A Study on Migrant Workers’ Permanent Migration Intentions [J]. Journal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2007, (6):86-113.]

[10]Stenphen G P, Flavia L, Cynthia S, et al. Intraregional Migration, Direct Action Land Reform, and New Land Settlements in the Razilian Amazon[J]. Bulletin of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2010, (4):459-476.

[11]谢正勤, 钟甫宁.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基于江苏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06,(8):28-32. [Xie Zhengqin, Zhong Funing. Mobility of Rural Workers,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Resources: Results and Analysis on Household Survey in Jiangsu Province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06, (8):28-32.]

[12]Tineke F, Hein de H. Preand PostMigration Determinants of Sociocultural Integration of African Immigrants in Italy and Spain[J].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2011, (3): 1468-2435.

[13]王超恩, 符平, 敬志勇. 农民工职业流动的代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农村观察, 2013,(5):2-9. [Wang Chaoen, Fu Ping, Jing Zhiyong. The Influence of Intergeneration Differences to Migrant Workers’ Occupational Mobility [J]. China Rural Survey, 2013, (5):2-9.]

[14]黄祖辉, 钱文荣, 毛迎春. 进城农民在城镇生活的稳定性及市民化意愿[J]. 中国人口科学, 2004,(2):68-73. [Huang Zuhui, Qian Wenrong, Mao Yingchun. Life Stability of RuralUrban Migrants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be Urban Citizens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04, (2):68-73.]

[15]刘传江, 徐建玲. 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1):6-10. [Liu Chuanjiang, Xu Jianling. A Study on the Second Generation Peasant Workers and Their Citizenizatio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 (1):6-10.]

[16]向华丽. 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3市的调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1):103-110. [Xiang Huali.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Female Migrant Workers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ree Cities of Hubei Province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 (1):103-110.]

[17]许传新. 农民工权益保障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11,(3):73-83. [Xu Chuanxin.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Factors of Migrant 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Status [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2011, (3):73-83.]

[18]秦雪征, 郑直. 新农合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基于全国性面板数据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1,(10):52-63.[Qin Xuezheng, Zheng Zhi. Effect of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on the Migration of Rural Labor Force: The Analysis based on Panel Data [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1, (10):52-63.]

[19]辜胜阻, 李华. 以“用工荒”为契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J]. 中国人口科学, 2011,(4):2-10. [Gu Shengzu, Li Hua. China’s Labor Shortage: An Opportunity of Economy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11, (4):2-10.]

影城工作总结范文7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评、城市生态建设

作为防范与减轻在一系列的规划实施后也许会带来对环境有害的后果的常用工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成为在我国境内保护生态资源、抑制开采资源、控制污染环境方面的有效武器。特别是在这个时代飞速进步的世纪,城市规划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那么作为规划的一部分,有关城市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已经成为制约规划的主要工具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城市规划是走在一个高效、合理、可持续的阶段。本文就是在截取此类方法中的一部分:有关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目前该类方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目前而言的研究现状进行一定的分析,就其中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与意见,更深层次的说明现在的发展现状。

一、城市规划环评的背景与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的是在按照某项规划实施时必须执行的有关环境影响方面的评价。这个概念在上世纪的80年代初才被引进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而作为环评中最主要的一环――城市方面的影响评价。其是在规划环评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目的则是为了在有关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对项目的实施、运行、以及环境现状和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一系列的评估报告,用来确定该规划最终的结果是否是在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更进一步的来确定这个项目是否可行。并且,为了确保有关城市未来规划的生态环境可以不受破坏,最可靠的办法之一就是将规划与评价结合在一起,共同进退,同步发展。在此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环评原则。第一个就是刚才提到的与规划内容相结合,因为进行环评的目的就是为了决定规划是否可行,那么必须每时每刻保持二者之间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提高效率;第二个就是要遵循综合管理原则,那就是要求从总量的要求原则分步提出各个部分的实施原则,在污染物的总量排放上以及防治上要做好替代工作,与此同时,因为城市规划涉及的范围之广、环境之复杂,因而在分析问题上要注意综合治理的办法;最后一个也就是经常提到的原则之一坚持可持续,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城市可以长时间的持续发展、高速发展,因此,在环评工作上依然要坚持这一原则,从可持续的方面对未来的环境影响作出评价,以保障这一最终目的。

二、有关城市环评的现状

自从在2003年我国环保部颁发了有关环评的法律条文之后,为了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到实处,国家环保部门前后配备了法律文献、技术人员与设备在内蒙古、武汉以及海滨城市大连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环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地成功。具体的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调查;另一个就是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首先是实际效果:在2009年,为了推动环评工作的落实情况,环保部启动了在渤海、西海峡、北部、成都、重庆以及黄河上游的工业区的环评工作,亲临实地调研,并在后期的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卓越的贡献。除此之外就是在湖北武汉地区的11个环评工作调研,并成为全国范围内的首批成功试验点,并且将这一规划环评推广到了地震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区的重建工作,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其次是理论研究现状:包括包存宽、朱坦在内的国内知名环境研究学家对环评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层次的探究,在环评法的方法体系以及指标体系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进步明显,效果显著。但是我国仍然处在一个起步和探索的阶段,没有拥有成熟的方法、技术以及应用指标,尤其是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没有充分普遍的前提之下,很多的评价方法仍然只是停留在文字内容上,没有真正的应用在实际规划之中,并且缺乏在最终决策中体现结果的方法使环评法准确性以及预测能上缺点明显,这也导致目前的环评缺乏一定能力的说服力。

三、环评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

城市规划环评方法主要是建立在技术的要求以及指标上,在总体规划上提出空间的布局以及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策略,为各个部分的特定规划提供原则。具体的来说就是要规划出城市建设的建筑的密度、高度、容积、和有关的基础设备到最后的公共设施等一系列的强制内容。城市规划环评将侧重点选择在产业、土地性质、基础设备对环境的大体影响上,不要局限于固定的数学相关模型。除此之外就是技术方面的要求。主要可以分为定量、半定量以及定型三大类指标。总体上就是对现有的社会、环境现状、经济状况、等资料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在规划层次上要做到与其他层次相一致,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统一。相对应的详细以及专项规划则是在总体的基础之上提高确定性,在对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上可以采用定量或者半定量、定性的评价指标,详细的对城市的水源、地质、空气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制定出适合规划的方法。近年来,诸位环境专家在结合具体实例的基础之上,利用这些基本的原理指标对我国的大气污染、能源利用等进行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提出利用多观点的分析法替代原先的方案,这也是标志着我国环评技术的发展正在沿着紧密、灵活、宏观的方向发展,随着环保部门的不断推广以及规划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GIS以及生态的多功能服务评价法已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四、城市规划环评工作研究总结

纵使环评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十年的时间,但是一些问题也导致环评在城市间规划建设中的应用仍然显得收效甚微,首先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这是环评工作不能顺利展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就是体系与方法的不完善,这就导致评价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掌握一个合适的度量,导致最后的整个效果不全面。面对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在现有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更深入的研究理论以及方法,去号召更多的公众加入规划环评工作中来,提高相关人才的整体素质以及积极性,认识到规划实施的问题所在,为最终的城市规划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聂康才;注重景观生态的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曹艳;;关于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问题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3]杜俊刚;;城市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21期

[4]曹伟;论生态建筑及其技术[J];工业建筑;2001年06期

影城工作总结范文8

[论文摘要]该文通过已建和拟建的城市防洪工程的分析,阐述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提出在福清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改变了河流一侧为城市的历史,使河流变成城市中心河贯穿市区。福建省沿海城市福清市也是如此,因此,每到汛期,城市防洪就是一项既严肃又紧迫的头等大事。而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又相对滞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保证福清市城市经济健康、稳步、持续发展,应重点考虑城区防洪工程的建设如何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已建成城市防洪工程和拟建的城市防洪工程的前期工作来分析,城市防洪工程已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性修建堤防,而是应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城市旅游、城市环境、城市排涝等有关基础设施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工程,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1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总体规划

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必须依靠城市的总体规划,而城市的总体规划包括了城市的各个方面。当今城市的建设已不同程度地改变城区河道的自然形态,也不同程度地改变洪水与城市的关系。

1.1防洪现状及存在问题

福清市城区范围内侵占河道围田、造地、建房、乱倒垃圾、河道淤积严重等违章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同时危及防洪堤、排涝站的安全;城区下水道大部分被覆盖,每逢下一场中到大雨,城区经常出现内涝,排水不畅,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龙江、太城溪、虎溪上游多座小(一)型水库均建于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使城区的人民和财产缺乏安全保证,在防洪非工程措施方面,存在着防洪区管理制度不完善,蓄洪、行洪空间被挤占,流域天然滞蓄洪水能力下降;防洪区风险意识不强;防洪调度方案不完善等。

1.2防洪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防洪体系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原则,加快重点地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主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能力,在防洪体系的建设中应注意综合分析确定防洪标准、合理确定堤距、防洪建设与城市功能相结合以及在注重生态建设的同时做好防御山洪规划。

1.2.1防洪标准

城市堤防是重要的城市防洪工程,根据国家GB50286-9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主要应根据防护对象的防洪要求加以确定。在确定城市堤防的防护对象时首先应划分城市堤防的防护区。划分防护区主要应考虑如下因素:洪水大小及可能性,洪水决口过程及洪量,洪泛区的地形与地物状况,行洪及退水条件等。城市行政分区通常不能直接作为堤防工程保护区。城市堤防的防护区应该是在特定洪水发生时,在无堤和某种标准的堤防条件下洪水决溢所影响的范围。在编制城市防洪规划过程中,应对城市堤防的防洪标准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和论证工作。确定堤防应采用的防洪标准,而通过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选定防洪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正确处理防洪安全与防洪投资两者之间的关系。

1.2.2合理确定堤距

最近几年,福清城区的土地开发开始向河流逼近,主要有两个原因:①由于城市上游修建了水利枢纽工程,使城市的防洪标准得到提高,城市河道的行洪断面缩小;②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寸土寸金,与河争池。第二个原因应是主要原因。由经验可知,防洪标准可以不断提高,但河道堤防却不能无限制地加高。无论如何加高堤防,防洪安全总是有限度的,缩窄河道,人为破坏了河流自身的动态平衡,并使河流两岸的生态和自然景观受到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洪水风险。应合理确定堤距,给河流以充分空间,给洪水以应有出路。

1.2.3把防洪工程的建设与城市功能相结合

城市防洪工程位于城市与河道之间,把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功能结合起来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要与城市排水工程相结合。在许多城市规划中,城建部门负责排水规划,水利部门负责防洪规划,人为地将排水规划与防洪规划截然分开,而且在水文计算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致使城市排水与河道洪水计算不能衔接,防洪工程的总布局也不合理。因此,在编制城市规划中必须把城市排水与城市防洪工程结合起来,协调起来。

(2)要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相结合。经济越发展,城市污水也越多。在全球都在重视环境的今天,污水处理工程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城市规划中有必要对城市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并把污水处理工程与城市防洪工程结合考虑。

(3)要与城市交通工程相结合。堤防与城市交通道路结合建设,并与城区交通道路相连接,一方面可以节省投资,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城区交通紧张的局面。

(4)要与城市旅游设施建设相结合。在滨河地区,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可以与旅游设施建设结合起来。

1.2.4充分重视生态环境景观建设

人们已经认识到身边城市的滨水空间的作用。滨水空间在高水位时用以行洪,在平时则供旅游、观光和城市居民就近接触自然。在河道治理中重视生态环境景观建设的观点已被许多国家所采纳。因此,在城市防洪规划中应遵循保持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则。

1.2.5做好防御山洪规划

山洪是山区小河中的突发性洪水,其特点有:①速度快,通常短时间内就发生洪水;②来势猛,洪峰流量较大;③在水土保持不好的地区,水流含量较大,往往伴随着泥石流。因此福清市在城市防洪规划中应注意做好龙江、太城溪、虎溪及其上游河流防御山洪的规划。

2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建设

2.1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交通建设

在城市防洪堤建设时,一定要考虑与城市交通相结合。因为各城市交通都比较拥挤,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占地,减少投资,防洪堤应与城市道路相结合。如福州等城市的防洪堤堤顶都是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一部分,堤顶的宽度在满足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的同时,根据交通需要设置。如果堤顶不具备与交通相结合的条件,也可把堤防迎水面设计成复式断面,利用马道作为与交通相结合,如上海外滩堤防的迎水面就是做为堤防的马道与城市道路相结合。这样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的交通紧张状况,既可节约城市道路建设的占地面积和节省投资,又使防洪堤工程得到进一步的加固。2.2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环境建设

城市防洪堤的建设,必须要考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城市堤防影响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是堤防高度和断面形式。堤防高度是堤防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堤防高了,把城市围在里面,势必对城市景观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城市堤防高度不宜过高,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合理的堤距、堤防设计水位和安全超高,但对超标准洪水要有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堤防断面的形式尽量采用斜坡式边坡,并且边坡要缓;也可采用复式边坡,从视觉上减小堤防的高度,并进行护坡种植草皮等措施,既保护了堤防,又美化了环境。

防洪堤的建设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还要对河道的水环境进行治理,严格限制在中心城区段河道中进行挖沙作业,并对河道整治,形成水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可根据行洪河道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建设河流景观或水上乐园。

2.3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旅游建设

城市防洪的工程措施是将洪水束缚在两堤的河道中通行。洪水是稀遇的,且历时还很短,虽然工程非常重要,但它的利用率较低;从时间和空间看,它的利用具有很大的潜力。由于河流面积较大,根据实际需要,在建设时就要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景观、生态环境景观紧密结合。如福州的南北江滨公园集绿化、休闲、观光、美化、娱乐为一体,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景点。

2.4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排水、排污工程建设

城市防洪与城市排水、城市污水治理等,这两方面也是堤防工程建设必须涉及的交叉建筑物中的两项内容。

当无防洪工程时,河流上游来洪水时,城市遭洪水淹没;洪水退走时,城市雨水也与洪水一起排入外河,不存在涝灾。城市防洪堤修建后,把洪水挡在城外,起到了防洪作用,但必须及时排除城区暴雨产生的内水,不然形成内涝,同样可以造成损失。因此,修建防洪堤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排水问题。堤防与排水的交叉工程规模,主要是根据市政部门认可的排水标准及排水充量进行确定,建设位置基本上是结合城市周边地形考虑设置。部门之间须很好的协商,排水出口设置合理。

河流污水必须治理,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河流污水主要来源于城市,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每个城市都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集中治理,治理达标后再排入河道。一般污水处理厂都设在河流附近,这就要求在城市防洪堤堤线选择时加以考虑,留有余地。并对城市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时与堤防形成的交叉工程充分考虑进去,才合理可行。

防洪堤建设中的主要交叉建筑物基本上就是与城市排水和城市排污所形成。所以堤防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交叉建筑物,而且要确定合理的规模。

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必要时也可与城市商业建设相结合。如泉州晋江下游建设的箱式防洪墙,在非汛期可双用作车库或仓库等,甚至可以作为商业网点。

影城工作总结范文9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城乡规划;整合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之后,我国已经逐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和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目前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际上还仅仅只是停留在一个研究、实践、发展中的阶段,其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实际接入到规划之中的时间段较晚,没有较为充足的代替方案进行评比,部分公众参与也流于形式。这部分问题的呈现,都导致城市规划受到了直接影响,下文主要针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城乡规划的整合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 国内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与实践特征

在当今时代中,我国城市建设有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实践和研究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①在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研究对象过于密集,一般都是专业规划,专注于城市交通规划研究,其它研究过少。②在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评价框架和方法,但是其评价工作范围、深度、方式等方面还是存在争议。③很多专家都是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进行研究,总是过于偏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忽略了规划本身编制过程。所以整体的相关技术导则还是欠缺针对性与可操作性。④根据目前的环评报告书,可见实践案例的内容形式不断多样化。没有相同的技术要求,在实践案例中相关的评价人员没有明确自身的工作要求。所以制定适合行业特点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标准势在必行。

2. 环境规划评价过程与城乡规划过程的整合

2.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纳入规划编制计划

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早期时间短吗,相应的规划编制部门,就应当要在这一过程中展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且直接将整个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纳入到相应的规划编制计划体系之中,以此来达到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时间、经费进行落实的目的。在我国当前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之中,务必要针对筛选的执行程序进行完善,同时要保证相应部门可以第一时间提出影响评价具体过程,达到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和城市规划过程进度相统一的目的,严格要求相应的城市规划部分直接和环保部门进行合作,筛选出更加良好、优秀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工作。

2.2制定相关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案,掌握评价范围

有相当一部分西方国家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都会先对于实际规划的范围进行明确,之后再进行评价方案制定,这对于后续工作来说,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因此,我国在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先执行规划环境影响的形式,来对于整个评价工作之中的重点、范围加以明确,同时为整个规划工程的后续评价提供坚实的执行依据。此外,在进行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应当要从大量的调查、研究数据中作为起点,同时在进行环境规划影响评价工作之中,投入适当的人、财、物。此外,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保证规划决策、环境影响、规划区域、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实际进度能够与评价内容所同步。

2.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充分利用规划过程中收集的资料与研究成果

在进行相应的规划编制工作执行之前,可以先对相应的规划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调查,还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针对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或者是针对其他方面进行相应的研究。在我国以往的城乡规划环境评价影响之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资源研究等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环境规则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实际上一直都是规划工作人员所必须要加以重视的关键问题所在。实际上这方面的问题并非是矛盾的核心,而是由于这些部分之间所存在的目的是完全相同的。

2.4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过程与规划过程公众参与的紧密度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将共同开展《城乡规划法》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所提出的公众参与要求,这将会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程序的工作效率,提升执政的成果。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应该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提出了相关部门和公众都应参与到环评过程中,并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后是提高规划草案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透明性与公开性。

2.5促进跟踪评价与总规实施评估一体化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最难以掌握的环节是进行跟踪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规划环境跟踪评价的案例一直都比较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很难找到跟踪评价纳入规划过程的切入点。《城乡规划法》中提出了总规实施评估程序,这为跟踪评价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前提条件。《城乡规划法》要求各个区域的体系规划、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都应该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通过各种渠道征求公众意见。相关的文件提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可以每两年进行一次。所以相关的部门与工作人员应该把握住这次机会,在城乡规划领域可以试着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跟踪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经过多年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处于中期的发展阶段,其制度设计上的弊端日趋明显,其投入与产出的效益也受到各方的质疑。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手段不断加强,在往后的改进过程当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决策体系之间的联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传统规划根深蒂固,但是规划体系不明确、规划数量繁琐复杂、规划功能定位模糊、规划程序没有规范性等弊端也日趋明显。政府行政程序化与法制化的缺陷也制约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城乡规划法》使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更加明确,相关的工作人员比较容易掌握编制内容、城乡规划编制等工作,使审批、实施、修改等工作程序更加井然有序。《城乡规划法》的编制,有利于划清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的关系,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参与规划综合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局域,完善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绝大多数的行业规划体系都极为魔术,无法切实有效的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工作之中的参与度进行提升。在我国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执行的研究之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具有着极强的独立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和决策程序进行紧密的结合之后,便能够直接在城乡区域规划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加以应用,这对于我国的规划体系整合发展来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婧,路立,刘成哲,苏萌,杨红军,张一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城乡规划的整合[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09,(34):182-18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