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产与质量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3 15:57:16

生产与质量论文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1

【关键词】网络游戏产业;理性上瘾理论;文化产业经济;生活质量

1.引言

本文研究意义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通过问卷,对理性上瘾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消费者理性上瘾理论提供实证依据。结合行为经济学消费理论、理性上瘾理论,从其使人有益上瘾的因素出发,进行实证分析,为网游产业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2.网络游戏概念、发展现状和理论解析

2.1 概念和发展现状

网络游戏,又称在线游戏,依托互联网,通过人与人之间互动达到交流娱乐的目的。最初在美国发展起来,之后韩国、日本将其作为支柱发展。中国的网游市场发展速度惊人。

作为发展迅猛的新生事物,吸引追求刺激、社交欲强烈的青少年网民。文化产业发展要肩负起传承文化的使命。因此,要使网游高速发展同时,对消费者和社会负责任,就必须重视网游的属性。

2.2 行为经济理论及理性上瘾

理性上瘾理论基于行为经济学和行为消费理论的发展,Becker和Murphy提出理性上瘾理论,来解释上瘾消费行为。

理性上瘾理论观点有:一,其他条件一样,年长者比较不关心当前消费未来影响,更容易上瘾。二,区分有害上瘾和有益上瘾,前者是当前消费导向型,后者是未来消费导向型。三,对上瘾物品未来价格增加的预期会减少当前消费量,是区分理性上瘾和短视行为的主要方法。四,开始对有害上瘾或者有益上瘾的消费,通常是受成长带来的焦虑、紧张等影响。

3.网游消费者上瘾行为的研究综述

网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获得了快速成长,网游提供休闲娱乐的数字化方式,同时也由于其体验形态属性,吸引了自我约束力差的人不良上瘾。网游残害青少年的负面报道就从没停止过,甚至有人呼吁应该把网游从文化产业中剔除。究竟该如何对待网游的发展,急需理论和实证数据作参考。

网游产业在中国发展还较短暂,对网游上瘾行为的实证研究还较少,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从社会学或心理学角度,对网游过度上瘾的消极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但目前网游产业要赢得市场,罢黜社会对网游诟病急需要理论指导。本文对行为经济学和行为消费理论,理性上瘾理论,直到对理性上瘾理论进行修正的自我约束问题进行综述,通过区分有害和有益上瘾,来研究网游上瘾的实际影响。

4.网游消费者理性上瘾行为实证分析

运用已有上瘾测量问卷对调查对象上瘾情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是理性的,过度上瘾的消费者占少数;通常引起过度上瘾的是那些以低俗的内容为题材的游戏。

本次调查主要是在网上采取随机调查方式进行。通过把电子问卷放在玩家常光顾的网站,比如BBS游戏版、QQ群等。获得100份有效数据,其中男性玩家80个,占80%,女性玩家20个,占20%。

问卷含二块,一是网游理性上瘾程度量表。二是生活状况量表。

4.1 关于网游消费者上瘾行为的调查

运用网游成瘾量表,根据专家对网络游戏成瘾标准的设定,专家的平均分为65.75%,界定分数为6.575,即标准为7,就是说10个项目中,有7个做肯定回答者即为网游成瘾消费者。结果表明虽然75%以上消费者能够正确认识网游,使网游不影响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其他25%由网游占去很多自由支配时间,通过减少睡眠时间,减少和他人沟通交流的时间,影响身体健康。

4.2 理性上瘾程度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质量相关关系

本文采用SPSS对网游成瘾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对网游消费者生活质量与理性上瘾程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观测每日游戏时间为自变量,生活质量各指标为因变量,来分析平均每天网游时间与消费者生活质量相关程度的相关性。

从数据结果得出,网游时间对生理、心理、教育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但是网游时间与玩家社会关系方面生活质量相关性不明显。时间越长,现实生活幸福感越会下降。超4小时,总体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超6小时,生理明显出现不良反应,比如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等。超2小时,心理就会受到显著负面影响。4小时内,教育质量差别并不明显,超4小时,教育质量会明显下降。综上,理性程度降低的网游玩家,他们现实生活质量也会下降。网游消费者理性程度影响其生活质量。

5.网络游戏产业发展建议

文化产业具两重性,一是意识形态属性,一是经济产业属性。在其发展中,政府扶持推动,能更好地引领其发展方向,提升文化产业质量;市场运作,则能够更好配置资源,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政府与市场缺一不可。

从以上分析,看出网游产业发展势不可挡,为使我国游戏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培养出本土化综合素质高的游戏专才,开发出更多高质量,启迪智慧,寓教于乐的优秀国产游戏软件,同时要有政府和社会支持和监督,使网游产业肩负起传承文化使命,健康发展。社会各方面应对玩家进行理性教育;同时适度提高游戏成本和税收有利于控制消费者理性上瘾程度。

6.结束语

通过实证研究,通过对网游消费者理性上瘾情况调查发现,结论如下:平均每天网游时间超2小时,心理上就会出现明显的负面反应;平均每天网游时间超4小时,教育的质量、总体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平均每天网游时间超6小时,生理和教育质量就会出现明显下降;平均每天网游时间与消费者社会的生活质量相关关系不明显。

本文在前人有关网游和消费者上瘾体验和生活质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提出通过对网游玩家进行理性消费教育和加强游戏中理性上瘾因素,来提高玩家生活质量,进而提出促进网游产业集娱乐和文化、教育于一体,可以使消费者能够从内而外的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凤良,周业安,陈彦斌,于泽.行为经济学-理论与扩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68-176.

[2]李菁.中学生网络游戏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3]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现状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5.

[4]谢勇.网络游戏产业发展导向及服务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2

关键词:卓越人才 农产品质量检测 专业标准

课 题: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JC1214034)研究成果。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卓越人才主要从事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一线检测工作,包括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质量监控、农产品营销、新产品开发等。本文介绍了人才培养专业标准,按照本标准培养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达到中级农产品质量检测员的技术能力要求。

一、掌握农产品安全生产与质量检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新兴技术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所需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掌握基础化学、食品生物化学、农产品贮藏加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质量管理与认证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一定的应用文写作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文献,并具备初步的交际能力。掌握扎实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掌握各类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生产操作要点,并能进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掌握各类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技术和方法,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熟悉农产品质量管理与认证、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掌握文件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具备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农产品质量管理与认证、各类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发展,能够编制农产品质量检测过程的策划和改进方案;能够针对实际生产问题进行分析,能进行资讯获得,并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制订符合生产实际的解决方案;能组建团队,进行项目小组合作;参与制定和实施计划,并参与实施解决方案,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能够进行质量检测等有关文件的编撰,如作业指导书、质量检验计划、程序文件、生产记录等;能针对方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农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三、参与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及管理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最新技术和标准,具有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时刻关注行业动态,能够及时跟进国家有关农产品行业的最新法律法规;能制定并实施检验计划,能依据相关标准进行现场质量考核,能对农产品质量进行跟踪、检查和信息反馈,具备利用文献资料设计检测方法的能力;具有对新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基础和管理能力,具有计划统筹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检查控制能力、协调沟通能力。

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有效沟通是解决一切矛盾和纠纷的重要途径,善于协调和沟通是现代成功者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能够发出和收集有意义的信息,掌握沟通的三个环节―表达、倾听、反馈的技巧。学生不仅要具备很强的团结协作精神,还要具备很强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团队中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集体感,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并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校校外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 P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c)-0196-01

高校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学生在完成全部专业课程学习之后,结合毕业实习,进行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是高校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素质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扩招后,毕业学生数量剧增,高校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压力增大,指导学生人数和工作量成倍增加,而高校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扩招后对学生培养的需求,如专业教师数量与水平、教师科研项目数量与经费、科研仪器设备数量与质量、专业实验室数量与面积,等等,很难满足对学生培养的需求,导致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因此,高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教学资源,将部分学生送出校外,在校外企事业科研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缓解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大幅度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为此,武汉工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近10年来,进行了充分利用校外教育教学资源,提高生物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关工作,另文报道。为了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为高校人才培养服务,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充分认识大学生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现将高校利用校外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作如下探讨,以期为高校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供参考。

1 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时代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要创新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因此,高等学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时代的要求。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与校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重要的实践意义。

2 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高校扩招后,由于高校在师资、场地、资金、固定资产、设备、图书等诸多方面的教育资源的限制,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呈下降趋势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我国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有较大的差异,但是,任何一所高校仅仅依靠自身校内教育资源,是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合格人才的。高校校内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而校外的社会资源是无限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可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除了大部分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外,将部分学生送出校外,在校外企事业科研单位,进行联合,培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一方面,可以减少校内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人数,降低工作压力,提高校内毕业论文质量;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结合校外单位科研、生产和应用的实际选题,真题真做,研究工作条件、环境和经费有充分保障,研究结果对所在单位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校外单位满意,达到了互利双赢的效果,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校外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3 开展校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论文选题和研究,要结合校外单位的科学研究实际、工程技术开发实际、产品研发与应用实际,研究目标是解决企事业科研单位的科研与生产实际问题,从研究选题、资料查阅、实验设计、科研实验、数据处理分析、论文写作等,学生都要在校外亲自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通过这种方式的锻炼,可以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素质和水平。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4

质量和公信力是专业期刊在媒体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专业期刊在长期的发展中培养了自身品牌,取得了专业共同体代言人的地位,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然而这种公信力和影响力正在受到学术不端论文的侵蚀。我国在专业职称评定和科学研究绩效考核中,都把在专业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作为必要条件。从评价规律来讲,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用论文形式表达自己对专业的理解、清晰阐述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成果,是专业工作者超越重复性劳动、追求个体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评定职称和绩效考核需要拼凑学术不端论文的现象大量存在。

真实与责任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真谛,也是评价专业期刊质量与公信力的重要指标。学术不端论文将对期刊质量和公信力造成直接损害。在学术转型和媒介转型的背景中,专业期刊防范学术不端论文的风险增大,学术不端论文正成为专业期刊质量控制的最大隐患。

学术转型中学术不端的新动向

随着学科体制的加强与完善以及学术传播体系的转型,学术转型向纵深发展。学术转型是一个复杂命题,包括多重维度,这里指学术研究从研究者全程参与、独立完成到研究者部分参与和分工合作。在学术转型向纵深发展中,学术不端具有了一些新的趋势。

伪学术增多。伪学术在这里指为了吸引眼球炒概念、炒冷饭且无新意的学术研究。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受众对媒介产品思想深度、知识含量和文化品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应对受众的新需求,媒介竞争的焦点转向文化品位。学术成为部分媒体在媒体竞争中增强产品思想深度、知识含量和文化品位的的噱头,如有的大众期刊创办学术版等。这为学术传播提供了新渠道,促进了学术的普及,同时,这也容易出现学术泛化现象,对学术质量和学术公信力造成了损害。专业期刊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有的作者缺乏发现真问题的能力,选取某一时期专业领域的伪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和成果缺乏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伪学术一般来说质量不高,属于丰富但短暂的学术泡沫。过多刊登这样的文章,势必降低专业期刊的学术品位和质量。

伪论文增多。伪论文含义丰富,这里专指论文作者姓名不可靠的论文。我国目前的科研绩效考核中,量化指标占很大比重,有的研究者为了增加自身科研成果列表的长度,与相关专业的研究者约定在发表学术论文时候交叉署名,增加彼此知名度和曝光率,这在某些领域已经成为较为常见的现象。伪论文的质量不一定低,甚至有的是高质量论文,但也是学术不端论文的一种。交叉署名和一文多用造成后续研究者在研究相关问题的时候,增加搜索成本,也给科研管理部门和期刊论文质量控制、作者管理增加了难度与不确定性。

被动学术不端增多。伪学术和伪论文,多是研究者出于某种需要,主动为之的。被动学术不端,则是研究者对二手资料的失察造成的。随着学科体制的加强与完善,不仅学科之间的界限比较鲜明,学科内部研究领域也开始出现细分。同时学术研究也在向跨学科化发展,学科和专业内外的分工、合作越来越多,知识和资料的共享日益频繁。许多研究领域细分化发展明显,相应的学术研究投入产出的流量增大,速度加快。研究者必须与他人合作或使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数据。学术研究的分工合作对专业研究成果的质量提出了很高要求。人们在使用他人研究成果的时候,出于自身研究分工的局限无法对他人研究成果进行检验和鉴定,只能假定他人研究成果是真实的,这就造成了自身研究成果质量的不可控性。如果研究者引用公开出版的材料是错误材料,把错误材料作为自己研究的依据,就将造成错误材料二次传播和被动学术不端。这类学术不端论文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专业期刊失察,而在于某细分研究领域的研究者责任感不强,生产了错误的一手资料。被动学术不端论文的防范,有赖于整个学科共同体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提高。

优化稿源:加强主体性策划,促成高质量论文

学术不端论文登上期刊版面上的重要原因是编辑对论文生产过程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媒介的内容生产过程必须是可以控制的,其质量才有保障。在报刊等传统媒介形式中,新闻类报刊的人力资源状况稳定,编辑记者是新闻作品生产者,采编和出版市场化程度低、纵向一体化程度高,采编和出版具有较强的组织性、计划性,内容产品质量可控性强。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5

关键词:产品横向差异化;产品纵向差异化;市场势力;研究综述

一、 引言

产品差异化问题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结构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策略形成市场力量和取得非价格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形成细分市场,进行有效的市场定位,集中优势资源,获取最大利润。有关产品差异化的研究最初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关于垄断竞争的讨论,之后随着博弈理论在经济学中广泛应用,产品差异化理论逐步发展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

产品差异化是指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提供同类的产品和品牌不能完全替代。构成产品差别化的因素很多,很多学者都认为产品差异化源于产品相关“特征”的改变。这些特征包括物理差异、心理差异、服务差异、空间差异。物理差异是指企业的产品在设计、质量、结构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心理差异是指企业的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手段而造成消费者主观上认识的差异;服务差异是指企业在售前和售后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方面存在差异;生产或销售产品的企业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导致了产品空间差异。除了上述因素以外,产品差异化还源于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不同,无论同类产品之间是否存在客观差异,只要消费者认为产品不同,那么该类产品就存在差异。可以发现下文关于产品差异化的研究都围绕产品差别化的构成因素而展开,得到了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大的结论。

产品差异的划分方式很多,比较重要的划分方式是按照产品差异化的方向来划分,可分为横向产品差异化和纵向产品差异化。企业无论是采用纵向差异化策略还是横向差异化策略,企业愿意遵循最大差异化原则。企业这一行为不仅降低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强度,而且产品差异化使企业具有了在边际成本之上的定价能力,可以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大,所具有的特性越难以替代和模仿,企业的市场势力越强。绝大多数文献都力证了这一观点。

二、 横向产品差异化

横向差异化是指在同类产品中,一部分消费者偏好某种特征的产品,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偏好另外某种特征的产品。横向差异化学者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在不同市场条件下,企业最优产品选择问题,很多文献证明企业选择产品最大差异化。

横向差异的思想最早来源于豪特林(1929)的线性城市模型。但是他指出在线性运输成本条件下两企业都会尽量定位于市场的中心处,得到出现最小的产品差异化的结论。Hotelling模型企业产品差异最小化的结论受到了学界的质疑,很多学者通过修改模型假定条件从空间选址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其他学者则从消费者、产品特征维度的角度对产品横向差异化进行研究,并都得到相同的结论。如表1所示。

三、 纵向差异化

1. 纵向差异化基本理论研究。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偏好某种特征的产品,这类产品的差异化称为纵向差异化。纵向差异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产品质量展开。多数文献得出了企业选择最大差异化的产品质量。Mussa和Rosen(1978) 最早提出产品质量差异化模型。在该模型中他们假设信息完全的市场上有高低两种质量的同类产品,消费者偏好高质量并且具有单位需求,一个类型为θ的消费者购买质量为s,价格为p的效用为u(θ,s.p)=θs-p。在双寡头情形下,企业产品质量决策的纵向差异化最大。后续的相关研究多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研究。如表2所示。

上述文献均是在如下假定进行的研究并得到高质量产品具有市场优势, 获得更多利润的结论。这些假定包括提高质量的成本为零、信息完全、市场完全覆盖、差异化的产品不存在网络外部性。事实上,以上假定仅仅是一种理想的市场情况,与以上假设相反的情况更符合现实经济。因此为了弥补以上研究的不足,众多学者针对假设条件,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同样得出与主流文献相似的结论。如表3所示。

2. 纵向差异化理论的发展。服务差异是纵向差异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难以只通过有形产品获得战略性竞争优势,企业意识到可以通过增加不同的服务来获取成长与利润的机遇,许多企业如IBM、通用电气已经开始由制造型企业转向服务及与顾客为中心,作为差别化和形成竞争优势的方式。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服务差异化”。显然有关服务差异化的研究最早是从制造业开始的。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学者则提出了“服务差异型产品”、“服务差异型制造业”等概念。

无论是“服务差异型产品”还是“服务差异型制造业”涉及到的“服务”指的是“客户服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客户服务依托于服务存在,并且可以为制造品增加附加价值,提高顾客的购买意愿,促使制造企业获取更高的利润。而“服务”与“客户服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服务”是顾客估价和购买的无形产品提供物,即服务企业的核心产品是则是“服务”。“服务”产品同样也可以包括客户服务,如银行的24小时客服电话、美发店的预约热线等。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我国学者的研究本质仍是从新的角度围绕制造业产品如何实现差异化而展开,企业通过投资服务以及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制造业产品的附加价值,作为差别化和形成竞争优势的方式。该研究拓展了产品纵向差异化的内容。

3. 对实践违背“产品质量最大差异化原则”的阐述。经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许多企业的产品质量同质或者呈现较小差异化。这一事实与主流理论相矛盾,很多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对现实经济很有指导意义。张福利与施建军(2010)从产品纵向差异的角度出发,假定双寡头垄断市场中高质量企业在生产方面依赖于低质量企业,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行为来看,两个企业存在低质量优势。刁新军等人(2011)研究了不完全覆盖市场中,具有不对称网络外部性的纵向差异化产品进行价格竞争或数量竞争的情形,他们认为当低质量产品具有较大网络外部性,低质量产品也可以获得较大的市场利润。Boccard与Wauthy(2010)建立生产能力约束下的双寡头纵向差异化模型,讨论了企业依次进行选择质量、生产能力与价格博弈竞争的情形,他们认为生产能力约束弱化了企业进行产品质量差异化的动机,当出现生产能力约束时,产品质量差异化会使企业的利润降低,企业产品质量存在较小的差异化。

从上述文献不难看出,企业选择产品质量最小差异化的行为并没有违背最大差异化原则,恰恰是从新的角度证明了高质量产品具有市场优势这一观点。由于企业间生产的相互依赖性、产品的网络外部性、生产能力约束的影响,企业不使用质量差异化策略同样可以降低价格竞争强度,获取较高利润,这些因素弱化了企业采用质量差异化策略的动机。或者说如果没有上述因素的影响,企业将采用最大质量差异化利润,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四、 研究结论与启示

基于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大视角,产品差异化的文献研究很多,并且基于该视角的理论研究对知识经济、服务经济与互联网对产品差异化的影响做出阐述,日益地全面、具体贴近现实,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多数学者在差异化模型中主要考虑固定成本,对于边际成本不为零的情况,研究文献不是很多,且大多数是阶段性的静态博弈;第二,现有文献主要对制造业的产品差异化进行研究,而对纯粹的服务企业的“服务”差异化的研究较少,只能将有形产品差异化理论模糊而近似的对服务企业进行差异化分析。这将是产品差异化以后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Hotelling H,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Economic Journal,1929,39(153):41-57.

[2] Mussa, M., Rosen, S.Monopoly and product qua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8,(18):301-317.

[3] 张福利,施建军.垄断市场中双寡头企业的市场行为研究――从产品纵向差异的角度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7):93-99.

[4] 刁新军,杨德礼,佟斌.具有不对称网络外部性和纵向差异化的产品竞争策略[J].运筹与管理,2011,20(3):23-29.

[5] N.Boccard X.Y.Wauthy.Relaxing Bertrand Competition: Capacity Commitment Beats Quality Di?erentiation Equilibrium 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in a Ber- trand model with capacity precommit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10,(28):288-297.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辽宁制造业的研发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项目号:L12DJY0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双边集体声誉约束下的认证产业绩效提升机制研究”(项目号:71373033)。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6

作者简介:白宝光(1962-),男,内蒙古锡盟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质量管理和政府规制等方面研究。Email:baibg90@163com

摘要:传统质量成本理论由于未能考虑信息不对称因素,造成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本文引入市场竞争中现实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这一约束条件,提出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质量成本决策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现实中传统质量成本理论无法说明的假冒伪劣产品现象,从产品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的角度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分析并给出了尚未界定的传统质量成本理论的适应条件。

关键词:质量成本管理;非对称信息;决策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8010206

一、引言

朱兰与费根堡姆提出的传统质量成本理论一直作为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理论指导。然而,传统质量成本理论由于未能考虑信息不对称因素,使其在应用中暴露出许多固有的局限性。传统质量成本理论隐含着“信息完全”的假设条件,显然这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信息是不完全的,即信息不对称现象广泛存在。然而,国内外有关质量成本研究却很少,代表性的研究有, Miller 和Morris[1]提出一种新的质量成本决策模型。该模型质疑传统质量成本理论,认为传统质量成本理论在确定最优质量成本水平时忽略了应该考虑的利润这一个最重因素;但是,该项研究也未能考虑信息不对称因素。我国学者朱曦等[2]、张翠华和黄小原[3]研究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质量成本决策问题。然而,他们的研究只是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质量成本的客观影响,而对称信息约束条件下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未能涉及。此外,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传统理论表现出来的其它缺陷,在其学术论文中有所提及,但是,对于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质量成本的决策问题一直没能给出公认有效的解决方法。

由于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一直未能给出合理的解释,造成企业在质量成本决策方面经常产生难以避免的错误,极大地制约了传统理论在质量成本决策方面的推广和应用。因此,本文试图在考虑市场竞争中现实存在的非对称信息这一约束条件下,研究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及其最优决策问题,为推进企业有效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二、传统质量成本理论

朱兰与费根堡姆的传统质量成本理论,核心内容是最优质量成本模型。如图1所示[4]。该模型中C(Q)为质量总成本,由预防与鉴定成本A(Q)以及内外部故障成本L(Q)构成。模型显示:随着质量水平Q的提高,预防与鉴定成本A(Q)呈现由低向高的上升趋势,而内外故障成本L(Q)则呈现由高向低的下降趋势。即这两类质量成本中,前者是质量水平的递增函数,后者是质量水平的递减函数,而质量总成本C(Q)则是由两者叠加而成的下凸函数,该函数(曲线)的极小值C(Q*),即为最佳质量成本,所对应的质量水平Q*恰好是两类质量成本函数A(Q)与L(Q)交点所对应的质量水平。

确定最优质量成本的思路与理论方法是:对于函数式C(Q)= A(Q)+ L(Q)求偏导数,当偏导数dC(Q)/dQ为零时,即可确定所要寻找的最佳质量水平Q*,从而求得最低质量成本C(Q*)。朱兰认为,Q*点就是企业所追求的质量目标。该理论就是企业在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起指导作用的传统最优质量成本决策理论。

三、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质量成本决策问题

鉴于传统最优质量成本决策理论未考虑非对称信息的缺陷,本文将与产品质量相关的非对称信息分为三种情况,分别讨论所对应的质量成本决策问题。

1第一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质量成本决策模型

对于第一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质量成本决策模型设立如下三个假设:

假设1:生产厂商只支付质量总成本中的部分内部故障成本,比如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出厂;以及生产厂商不支付质量总成本中的外部故障成本,或者也只支付一部分,比如产品进入消费环节而出现质量问题的索赔损失等。

在识别产品最优质量成本时,朱兰的质量成本模型(传统理论)实际上暗含了一个假设前提:企业承担质量总成本中的全部内部与外部质量故障成本。该假设前提在一般的市场类型中是得不到满足的,尤其在我国还不完善的市场经济转型期,一些生产厂商为了获取暴利而粗制滥造,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如图1所示,按照传统质量成本模型的决策逻辑,企业一般会选择在质量总成本的最小处Q*点组织生产,同时,认为最优质量水平就是该点所对应的质量水平。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劣质商品的生产厂商并非选择在Q*点组织生产,而是选择在另一处质量水平低于Q*点的Q点组织生产。但问题是质量水平相对较低的Q点所对应的质量总成本C(Qn),要大于质量水平相对较高的Q*点所对应的质量总成本C(Q*)。传统理论对这种现象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因为直观而言,这种情况违背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理由是,Q点处内外部故障成本的边际成本要大于预防和鉴定成本的边际成本(Q点内外部故障成本曲线L(Q)的斜率绝对值大于预防和鉴定成本曲线A(Q)的斜率)。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只要少量增加预防和鉴定成本,就能使内外部故障成本的降低幅度远远高于预防和鉴定成本的增加幅度,进而可使质量总成本降低。

但是如果引入假设1时,对上述现象就可以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质量总成本曲线C(Q)是 A(Q)与L(Q) 的合成,因此,现实情况并非是企业面对的C(Q)曲线,而应该是另外一条曲线C(Q1),而且,在该曲线的Q点处应该取得质量总成本最小值。由于预防和鉴定成本是企业可控的,可以将其与产品质量水平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可以认为预防与鉴定成本曲线此时保持不变。因此,企业面对的实际质量总成本曲线C(Q1)只能是由保持不变的预防与鉴定成本曲线与另一条内外部故障成本曲线的合成,如图2所示。

在图2中,Q点的内外部故障成本曲线L(Q1)与预防和鉴定成本曲线A(Q)的斜率相等,即在Q点处内外部故障成本的边际成本与预防和鉴定成本相等,此时,在该点质量总成本最低。此外,因图1中Q点的内外部故障成本曲线L(Q)的斜率大于预防和鉴定成本曲线A(Q)的斜率,故图2中Q点的内外部故障成本曲线L(Q1)斜率要小于图1的内外部故障成本曲线L(Q)的斜率,就是说图1的内外部故障成本曲线更为陡峭,而图2的相对平缓。

其实,通过简单分析就能够揭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我们执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还存在许多制度上的缺陷,尤其是对假冒伪劣商品打击的执法主体和查处力度,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实际情况一般是,当购买的商品发生质量问题而对顾客造成损失时,损失的大部分是得不到赔偿的。或者说,相对于劣质品生产厂商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而言,其生产的劣质品对顾客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这体现在图2中,就是一条更为平缓的内外部故障成本曲线L(Q1)。而L(Q1)曲线与A(Q)曲线累加,就会使企业的实际质量总成本曲线产生移动,其趋势是向左下方移动。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面对这条曲线的企业自然会选择质量总成本最低点所对应的质量水平Q点去进行生产,此时,企业最优产品质量水平,相对于社会福利最大化所要求的水平而言要低得多,因此,社会福利损失现象必然发生。

假设2:生产厂商对产品质量拥有完全信息,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生产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劣质品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虽然如假设1所述,企业可能不支付内外部故障成本,或者只支付部分内外部故障成本,而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顾客承担。但是,如果顾客对产品质量拥有完全信息,就能够对质量水平的高低做出判断,此时,厂家还是会把有利于企业获取最大利润的最低质量成本所对应的Q*点作为组织生产的决策点。考虑到企业的收入,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再提出该模型的一条假设。

假设3: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不会影响其销售收入。即提高产品质量不会产生价格上升、市场份额增加等现象,产品的收入与利润仅与质量成本有关。

在该假设条件下,如果顾客拥有产品质量的完全信息,就可以正确判断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自然会对质量水平较低的产品做出符合性差的评价,愿意给出的也是相对低的购买价格,企业的收入自然会减少。如果市场上有比较多的同类低质产品的生产企业,他们之间的竞争,就会使得企业减少的收入量逐渐逼近甚至等于厂商对内外部故障成本少支付的部分。如图3所示。

在图3中,S1是企业承担全部内外部故障成本时的收入曲线。如果只承担部分内外部故障成本,企业所面对的就是一条新的收入曲线S2。如果顾客对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可以做出正确判断,那么,对于劣质商品就会给出比较低的评价,厂商的收入曲线就会相应地向下移动。收入曲线S1与S2之间的差额,与内外部故障成本L(Q) 曲线和L(Q1) 曲线之间的差额相等。由于S1与C(Q)曲线间的相对距离,以及S2与C(Q1)间的相对距离没有发生改变,因此,S2在Q*点质量水平的斜率等于质量总成本C(Q1)在该点质量水平的斜率。这时企业所面对的最优产品质量水平依然在Q*水平处。

2第二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传统质量成本理论的适应条件

由于传统质量成本理论没有考虑现实存在的非对称信息因素,因此,传统质量成本理论应该有它自己特定的适用条件。但是,就目前所检索的国内外文献来看,未见有人对此进行专门研究。本文为了分离出传统理论的应用条件,以前文分析为基础,再提出一组假设条件,并构建相应的第二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质量成本决策模型。该模型的构成依然有如下三个假设条件:

假设4:企业承担全部内部故障成本以及全部外部故障成本。其中,内部与外部故障成本不仅包括企业主动承担的消费者索赔的实际故障成本支出,而且还包括由于产品的外部效应等原因而造成顾客损失的那部分故障成本。

假设5:企业对产品质量拥有完全信息,而顾客缺乏信息,即两者对产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

假设6: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不会影响企业的收入,企业收入只与质量成本的大小有关。

消费者无法正确判断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因此,各种不同质量水平的产品均有可能被选择。企业支付质量成本中的全部内外部故障成本,所以,质量水平Q*点所对应的就是质量成本最底点。企业的销售收入不受产品质量水平高低的影响,收入曲线S平行于质量水平X轴。因此,质量水平的Q*点是最优质量水平点,在该点处企业的利润最大。如图4所示。

如果消费者与企业的信息对称,就有能力判断产品的质量水平,企业自然会选择在Q*点组织生产。现实情况虽然是信息不对称,但由于企业承担全部内外部故障成本,其质量成本最低点依然是Q*点,企业自然还是在该点(最优质量水平点)组织生产。而且,该点处的产品质量水平对于顾客来讲也是满意的,因此,对企业的销售不会造成影响。这反映了在现实条件中即使不符合假设5,依然可以使用该方法。就是说,如果企业能够支付产品的全部内外部故障成本,那么,顾客对产品质量所拥有的信息无论与商家是否一样完全,厂商都会考虑在最低质量成本所对应的质量水平点组织生产。或许这种情况在我国难以见到,但是,在经济发达国家存在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比较健全,并且执法严格。企业如果由于生产劣质商品而对消费者造成损害,必然要对损害进行赔偿,而且还会受到惩罚。因此,商家自然会主动选择质量成本最低的Q*点进行生产。这与传统质量成本理论识别产品最优质量水平的决策结果相同。

3第三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质量成本决策问题

(1)第三种非对称信息及其正淘汰和逆淘汰现象。商品社会中的市场竞争会导致大量不同品牌的同类商品共处同一市场,而且,知名品牌的商品往往只有少数几种,杂牌商品占据绝大多数。顾客对杂牌商品的质量情况缺乏了解,而对知名品牌商品有接近完全的信息。顾客与企业如果对知名品牌商品的质量情况均具有完全信息,而对杂牌商品的质量信息顾客与企业是不对称的,本文则称这种情况为第三种非对称信息。

我国的面粉市场满足第三种非对称信息的基本假设条件。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出现了许多小的面粉加工企业,这种企业生产成本很低,所生产的面粉一般难以达标,绝大多数都是劣质品。就面粉的感官而言,劣质品与优质品的区别不是很明显,因此,顾客无法正确判断面粉的质量优劣,即顾客对劣质面粉的质量水平不具有完全信息,而企业对其拥有完全信息。

由于顾客无法区分劣质面粉与优质面粉的质量差异,因此,对劣质面粉的购买行为可能会给顾客带来风险。基于分析的需要,本文定义杂牌商品为低质品,知名品牌商品为高质品;并且,将杂牌商品的购买活动定义为风险行为,将知名品牌商品的购买活动定义为无风险行为。要使风险厌恶型顾客实施风险行为(购买杂牌商品),条件是对他的风险行为能够做出补偿(补偿的额度为保险费)。这完全不同于旧车市场,在旧车市场上劣质车与优质车按相同价格进行交易,顾客对优质或劣质汽车的质量水平无辨别能力。而在面粉市场上,顾客只是对杂牌面粉的质量情况无法判断,而对知名品牌的面粉却拥有完全信息。如果购买杂牌面粉的风险行为能被补偿,顾客就会认为无论购买哪种面粉都一样。因此,面粉市场就能够存在杂牌面粉的低价与知名品牌面粉的高价两种交易价格。这两种价格之间的价差即为保险费。

假定顾客与企业对市场上存在的高低两种质量水平的面粉拥有完全信息。图5中,Sh与Dh分别代表高质量面粉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图6中,Sw代表低质量面粉的供给曲线,Dw代表低质量面粉的需求曲线。由于高质量面粉较低质量面粉的生产成本高,自然会索要更高的价格,因此,在任意给定的价格下Sw低于Sh。在满足顾客的营养与健康方面,低质量面粉显然不如高质面粉,因此,顾客对低质量面粉支付更低的价格,即 Dw要低于Dh。图5和图6中,低质量与高质量面粉的市场均衡价格分别为Pw、Ph,其市场需求量均为15 000吨。

假定市场对面粉是非弹性需求,即需求总量不变。由于市场中非对称信息现象的存在,使得低质量与高质量面粉的需求会发生变化,需求曲线会产生移动,随之均衡价格也会发生改变。在图6中,低质量面粉的需求用Dw1表示,Dw1高于Dw而低于Dh。当市场均衡时低质量与高质量面粉的需求量分别是20 000吨与10 000吨,其交易价格分别是P2 与P5。风险厌恶型顾客要求获得补偿的保险费即为这两种交易价格之差。非对称信息现象的存在,使得部分高质量面粉从市场中被低质量面粉挤出,高质量面粉在市场中占具更小的份额,即出现逆淘汰现象。一种极异常的情况是,如果高质量面粉的市场价格与低质量面粉市场价格的差额,远远高于顾客对低质量面粉期望的保险费大小,就存在高质量面粉被低质量面粉完全挤出市场的可能。如图6所示,Dw2为低质量面粉的需求曲线,P3为均衡价格,当P3与P1之差大于顾客期望的保险费时,市场就会出现对高质量面粉无需求状态。此时,消费者全部消费低质量面粉,低质量面粉的需求量为30 000吨。

(2)第三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质量成本决策。在第三种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由于消费者对高质量商品的质量情况拥有完全信息,只是对低质量商品缺乏信息。因此,对这两类质量水平有差异的商品生产,可依据所掌握的不同信息条件,分别单独考虑其质量成本的最优决策问题。

对于生产低质量产品的生产企业,其质量成本最优决策模型的假设条件是:第一,厂商仅支付部分内外部故障成本。第二,消费者对低质量商品的质量情况不拥有完全信息。第三,企业的销售收入不受产品质量水平高低的影响。

上述假设条件与传统质量成本模型的适用条件不相符,但是,它与第一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假设条件相同。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第三种非对称信息情况下,低质量商品的生产商,其质量成本的最优决策方法可以采用第一种非对称信息状态下的方法。结果是生产低质量商品企业的最优质量成本要低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最优质量成本,最优质量水平也低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最优水平。

对于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最优质量成本决策模型的假设条件是:第一,厂商支付全部内部与外部故障成本。第二,消费者与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信息完全一样。第三,企业的销售收入不受产品质量水平高低的影响。

所设定的上述假设条件显然与传统质量成本决策法的条件相同,因此,传统质量成本决策模型完全可以用于生产此类高质量产品企业的质量成本决策。也就是说,对于高质量面粉的生产企业,如果不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标准而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损害的话,所发生的外部故障成本对企业的这种行为是可以起到制约作用的,即高质量面粉的生产企业支付全部内外部故障成本。当然,这是基于国家在制定面粉质量标准时考虑了消费者健康因素(即消费者损失)。现实中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厂商为生产满足国家质量标准的产品,一般是通过增加预防和鉴定成本而使外部故障成本降为零。因此,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厂商是通过将外部故障成本降为零这种方式来承担全部的故障成本。

鉴于国家质量标准对企业而言是刚性约束,而高质量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质量成本的最优决策时又是以达到国家标准为前提条件。因此,高质量产品生产企业做出的质量成本决策不会受到其它不同类型企业的决策影响,换句话说,低质量产品生产企业的决策不会影响高质量产品生产企业的决策。由此得出结论,国家质量标准就是高质量产品生产企业的最优质量水平,达到国家质量标准时的质量成本就是高质量产品生产企业的最优质量成本。

四、研究结论

1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质量成本决策

(1)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会造成内外部损失,该损失理应由生产厂家来承担。但是,由于消费者与生产厂商之间存在着非对称信息,使得消费者无法正确判断生产厂商应承担责任的大小。生产厂商也会因此而拒绝承担全部内外部损失,而仅仅承担其中的部分损失。此时,生产厂商所面对的内外部故障成本曲线会发生移动,趋势是移向左下方。受内外部故障成本曲线移动的影响,质量总成本曲线随之也会发生移动,同样是移向左下方。最终的结果是,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企业最优质量成本,低于支付全部内外部故障成本状态下的最优质量成本,最优质量水平也较传统质量成本理论所确定的最优水平低。

(2)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企业最优质量水平,相比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而言要低。此时会出现市场失灵,产生社会福利损失。

(3)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高质量产品生产厂商的最优质量水平应以国家质量标准为基准,达到国家质量标准时的质量成本应为企业最优质量成本。低质量产品的生产厂商一般是按照第一种非对称信息的决策方法安排生产。

(4)导致劣质品泛滥的根本原因是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解决办法是,增加消费者有关商品质量的信息,为消费者提供讨价还价的依据,迫使厂商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2传统质量成本理论的适用条件

(1)如果企业承担全部内外部故障成本,同时,产品质量的高低不会影响企业的收入。那么,在确定产品最优质量水平时,无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是否一样完全,都能采用传统质量成本模型进行决策。

(2)如果企业只支付部分内外部故障成本,并且,企业的收入不受产品质量高低的影响。那么,在确定产品最优质量水平时,只有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是一样完全,才能通过传统质量成本模型进行决策。

上述结论反映出,传统质量成本理论的使用有着极其苛刻的前提条件。而且,在企业现实经营环境中能够满足这两个约束条件的情况少之又少。这就说明了一些企业在推行质量成本管理时为什么会引发各种问题并难以发挥实效的原因。

综上所述,传统的最优质量成本决策理论并非是一种不分条件、不分范围而能解决该领域所有问题的有效理论,它的使用隐含着严格的约束条件,当约束条件发生变化时,决策方法也应随之改变。

参考文献:

[1]Miller, JR,Morris, JSIs Quality Free or Profitable[J]Quality Progress , 2000,33(1):50-53

[2]朱曦,田新民,吴圣佳供应链质量成本中的不对称信息博弈研究[J]工业工程管理,2005,(2):15-17

[3]张翠华,黄小原非对称信息对供应链质量成本决策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303-305

[4]白宝光质量管理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335-338

[5]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9-36

[6]Porter,LJ, Rayner, PQuality Costing for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1,27 (1): 69-81

[7]Baiman,S,Fischer,PE,Rajan,MV Information, Contracting, and Quality Costs[J]Management Science,2012,46(6):776-789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7

【关键词】质量检验;质量控制

引言

在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产生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者是操作者的误操作的原因、或者是设备临时损坏的原因、或者是工装工具不规范的原因,或者是环境因素不达标的原因。传统检验理论对导致不合格的因素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主要力量在于挑选出不合格;而现代检验理论更注重对产生不合格的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在本文中将详细讲解现代质量检验理论的控制因素和内容。

1.检验理论的转变

1.1传统检验理论模型

泰勒理论是将质量检验工作从作业者和工长中独立出来,检验机构独立对产品进行终检验,其理论基础是由检验人员挑选出不合格品。后期经过发展转变为工序检验,但仍属于挑选不合格品检验,这被俗称为事后检验,其不合格产品已经形成,损失大多是无法挽回的。

泰勒理论常常被误解为“质量是检验出来的”。伴随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观念逐渐取代“质量是检验出来的”的想法。但其实际检验方法并没有发生了部分转变,立足于自检、互检、专检和验收的三检一验体制逐渐成型(验收在本文中不作为重点探讨)。传统检验理论模型如下图所示:

(注:正方形蓝色方块表示生产工序的自检和互检,红色断面表示专检。)

1.2现代检验理论模型

现代检验理论是立足于过程控制理论,注重过程中的预防性检验与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其基础仍然是立足于自检和互检的有效执行,专检作为控制手段和方法进行督导和管理。专检方法较为灵活多变,从过程的输入、过程中间、过程的某指定阶段、重点项点和终检验分别进行专项检验。现代检验理论模型如下图所示:

(注:蓝色长方形立体方块表示生产工序的自检和互检,红色断面I、II、III、IV、V表示半成品或成品专检,红色圆点A、B、C表示关键项点专检,红色线段a、b表示过程因素专检。)

2.现代检验理论

现代检验理论是预防性检验与控制,最大限度的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不合格产品发生的原因我们统一用不规范的行为和事物来表述,这里统称为不规范因素。不规范因素是引起和产生不合格的罪魁祸首,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规范因素是预防产品质量出现不合格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通常并不是每一项不规范因素都立即引起不合格,尤其是严重的质量事故、质量缺陷等大多都是由于综合性的不规范因素导致的。不规范因素与不合格关系的理论模型如下所示:

从模型图中可以看出,不规范因素发生的频次越高,其可能导致的不合格发生概率越高。从这一模型我们不难理解“质量是可以预测并进行控制的”。有效降低不规范因素的发生频次可以防范不合格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针对普遍性的不规范因素的检验控制方法通常采用视图2中a、b线性过程抽样检验法。

但是,部分小概率的典型性不规范因素有时会直接引起不合格,如下图模型所示:

对于典型性不规范因素通常采用视图2中A、B、C关键项点检验控制办法。

现代检验理论为防止不规范因素的发生,主要针对质量六要素“人”、“机”、“料”、“法”、“环”、“测”进行检验与控制,其相比传统检验理论检验的内容、范围和深度都有很大的差别。产品检验工作仅仅是日常检验工作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则是预防性的检验工作,注重预防和控制,主要检验内容如下:

“人”:审查操作者的资质,观察操作者的作业能力和水平,观察操作者作业的态度等等;

“机”:审查设备的定保小修,工装工具的定检定修,检查现场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使用设备、工装、工具等;

“料”:生产用料的质量是否合格,生产用料的流转证明或质量证明是否合格等;

“法”:生产现场是否有明确的标准、图纸、技术规范和作业指导文件,操作者是否按照相关标准执行作业等;

“环”:环境是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是否对环境进行了相关的检测和管理等;

“测”:核查测量的数据是否准确,观察操作者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检查操作者测量作业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等。

上述针对质量六要素的检查工作均应是抽样检验,日常的监督审查,并进行有效的记录。

3.总结

质量六要素是支撑检验理论的根本。检验模式或方法在不同的环境中如何变化,都取决于质量六要素的识别。现代检验理论立足于质量六要素管理、采取过程控制的办法,有效预防不合格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

本文中检验理论来源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的质量管理实践。针对不同的企业生产模式识别出质量六要素对应的内容是检验理论赖以发展的根本,产品合格标准、不合格概率、不规范因素在不同的企业中是存在较大差异的,是不可一概而论的。识别出企业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建立起适用于企业发展的检验理论。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8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认知路径;情感路径

一、引言

高校新媒体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校媒体形式。高校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曾经的高校电视广播对高校报纸杂志而言是新媒体,如今的高校网络媒体,对曾经的高校电视广播而言,也是新媒体。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当更新的技术被应用于媒体,曾今的高校新媒体也会被更新的高校媒体取代,成为今后的高校传统媒体。如今的高校新媒体就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动力,以互联网、局域网等为信息传播渠道,以高校信息门户网站、高校在线即时通讯等为代表的信息传播媒介,大学生的信息参与度突破传统校园媒体的时空限制,其信息素养成为影响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将信息受众的信息素养简单地定义为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素养不仅包含对信息的利用能力,还包括在信息参与过程中的道德责任,大学生与传播的信息不仅会影响自身,更会影响他人。因此,本文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立足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认知-情感理论,结合超Y理论,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模型,并提出建议决策。

二、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思路。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信息素养如何影响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第二、如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进行管理,进而提高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因此,本文大量阅读国内外关于管理模式、信息素养、信息质量的相关研究,梳理相关知识点,细化研究思路,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假设,为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管理提出相关建议。(二)理论依据。1.超Y理论莫尔斯和洛斯奇以麦格雷格的X-Y理论为基础,基于“复杂人”假设提出了超Y理论。在X-Y理论中,倾向于X理论的管理者愿意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而倾向于Y理论的管理者则愿意以信任替代监督,用启发与引导取代命令。在超Y理论指导下,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管理中,仅仅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或启发引导,无法达到好的管理效果。启发引导虽然能够激发人们遏制不良信息的积极性,如果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也会丧失引导效果。因此,本文根据超Y理论,提出硬性规定和柔性引导两个概念,探索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管理模式。2.认知-情感理论认知-情感理论是米契尔提出的个性系统理论,探讨了情境、个性倾向、动因和个性结构之间的关系。信息素养作为一种信息利用能力,大学生会因为新媒体信息的不同而产生认知的不同,继而产生情感体验和行为的不同,最终以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形式反映出来。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学生的信息参与度提高,责任意识作为大学生情感体验的组成部分,且高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传播时间和空间都被无限放大,大学生是否传播有价值信息成为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故本文将大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作为情感体验的代表。因此,本文立足于认知-情感理论,分别从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出发,基于信息认知能力与信息责任意识,探讨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

三、影响因素分析

1.“信息传播质量”与“信息内容质量”信息内容质量研究中,信息内容质量是影响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信息内容质量与信息受众的信息感知和情感体验息息相关,有学者指出提出开放课程资源的内容质量影响用户感知,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信息内容质量能够显著影响网站的可用性,信息内容质量积极影响用户持续参与意愿。信息传播质量研究中,信息传递过程与信息处理过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对信息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社交媒体缺位导致新媒体无法有效地改善信息传播质量的结论,满足受众高品位的需求能较好地保障信息的传播质量,并针对科学传播质量提出相应建议措施。因此,本文构建“信息传播质量”变量和“信息内容质量”变量分析高校新媒体的信息质量。信息传播质量是指高校新媒体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广度、传播速度和传播深度。信息内容质量是指高校新媒体信息内容的主题相关性、充足性、权威性、准确性和有用性。2.“信息认知能力”与“信息责任意识”本文在认知-情感理论与超Y理论指导下,构建变量“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责任意识”变量。信息认知能力是信息受众对其经手信息内容的认识、理解、处理能力,当大学生能够清晰深入的理解信息内涵时,也就能够有效得控制自己与传播信息的内容质量。因此大学生信息认知能力积极影响高校新媒体信息内容质量产生。信息责任意识是信息受众对其经手信息所具有的责任感,不仅要求受众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当大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强烈,就会认真对待其和传播的信息,进而促进有益信息的传播而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当大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薄弱,对与传播信息放任自流,将在无意识中推动不良信息的扩散。因此大学生信息责任意识积极影响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质量。3.“硬性规定”与“柔性引导”硬性规定与柔性引导都是对信息素养进行管理的方式,是根据超Y理论分析总结得到。超Y理论以“复杂人”为基本假设前提,需要规章制度与启发引导双管齐下,提高管理效率。因此,本文立足于超Y理论的“复杂人”假设,将规章制度和启发引导引入模型,构建“硬性规定”变量和“柔性引导”变量,研究其对信息质量管理的影响。“硬性规定”就是对信息受众的强制性规定,加强对信息的审核与监督,目的是以法律、规章、制度的形式规范大学生的信息行为,强制大学生重视对信息内容的认知与理解。“柔性引导”是在了解大学生社交、学习等各种动态信息前提下,及时合理地引导,在法律规章以外,以引导的形式影响大学生的信息情感体验,加强其对信息传播的责任感。此外,“硬性规定”以法律、规章、制度的形式,对鼓励与遏制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了规定,故本文认为其能够对信息内容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柔性引导”是高校和新媒体平台以引导激励的形式,对优质信息进行宣传,扩大传播广度、深度与速度,对劣质信息予以抑制,缩小传播范围,故本文认为其能够对信息传播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由此本文认为硬性规定会积极影响大学生信息认知能力和新媒体信息内容质量,柔性引导会积极影响大学生信息责任意识和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质量。

四、理论模型构建

本文结合了超Y理论和认知-情感理论的相关理念,分别从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来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首先,超Y理论中,硬性规定规范大学生的信息行为,提高信息认知水平,而柔性引导则能够强化大学生的信息责任感。可见,超Y理论中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模式与认知-情感理论相适应,故本文将硬性规定与柔性引导分别引入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其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参与度无论在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都得到广泛拓展,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出发,分别体现在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责任意识上。认知路径方面,大学生信息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到所接触信息的真正内涵,进而影响到其与传播信息的内容质量;情感路径方面,大学生信息责任意识作为其情感体验中的一环,在信息传播能力无限扩大的前提下,责任意识能够有效地对信息传播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在认知-情感理论与超Y理论指导下,以“复杂人”假设为前提,以认知-情感理论为桥梁,分别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两个角度,将信息认知能力与信息责任意识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模型,如图1所示。

五、结果与讨论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9

在对营销的定义过程中,科特勒教授提到了欲望这个术语,这里的欲望是指人类需要经由文化和个性塑造后所采取的形式,这说明市场营销本身就蕴涵着文化的意义。文化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但是它强调物质需要背后的文化内涵,把文化观念融汇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是文化与营销的一种互动与交融。

二、文化营销的概念和内涵

文化营销从本质上理解为将企业的文化管理手段运用于企业的营销活动中,用文化的方式来经营企业,从而满足消费者需求。当下,对文化营销的定义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的一种营销方式。”文化营销的内涵在于从分析消费者心目中对于文化需求更高的层次着眼,在消费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丰富的现在,消费者的价值和满足更多的偏向于对高层次文化的追求。这对于营销者则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营销者必须将某种企业文化在产品传递过程中表达出来,只有当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所传递出来的文化与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契合时,消费者满意才能真正实现。

三、文化营销的理论基础

1.文化营销的经济学基础。

1.1效用论。在一个交换关系中,市场营销学通常假定消费者寻求效用最大化,他们在充分和完整的信息条件下,各自以理性的方式选择自己的行为。消费者的这种选择行为受到“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的影响。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他们会在有限预算条件下,寻求一种最优的商品组合,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这些提供了相同总效用的商品组合形成了一条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描述的是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相同满意度或等量总效用的商品组合。要想让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必须在预算线以内提供给消费者满意度最高、效用最大的产品,文化营销则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而产生,用文化营销的方式来让消费者获得最大满意度,实现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1.2产业经济学理论。波特(Porter)认为,企业经营得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它们所以获得这些优势,是因为“厂商能够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综合成本进行所需要的活动,亦或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一些能创造购买者价值的活动,进而使得厂商实行溢价成为可能”。这是波特低成本—差异化“通用”战略的实质。它对文化营销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化营销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而产生,文化营销可以使企业通过独特的方式创造购买者价值,从而实现企业产品的差异化。1.3信息非对称理论。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非对称理论认为,由于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于产品质量的信息存在着严重不对称,消费者无法以传统的、直观的、直接的方式获得产品质量的有关信息,这势必阻碍自由交易,增加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甚至导致“柠檬现象”的出现。对于市场营销来说,信息的非对称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品牌命名时。品牌的名称通常被消费者视为产品质量的主要标志,因为“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品牌支付额外的费用”。因而,营销学十分强调品牌的重要性,将之作为产品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营销的观点则是由此引出,只有让品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才能真正创造出独一无二高质量的品牌,所以说,信息非对称理论是文化营销的主要理论依据。

2.文化营销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2.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按照强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开始追求高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则是文化的反映,因此,消费者的行为越来越具有“文化性”。他们看重的不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有文化价值。消费开始重视商品的个性与品位等文化内涵。文化营销就是在消费者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发掘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解决产品均质化的问题。2.2卢因的人类行为模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urtLewin)的人类行为模式如下所示:B=F(P——P1,P2,…,Pn,E——E1,E2,…,En)其中,B(behavior)代表个人的行为;P(personal)代表个人的内在条件和内在特征;P1,P2,…,Pn表示构成内在条件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因素,如生理需要、生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态度等;E(environment)表示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E1,E2,…,En表示构成环境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该模式表明,人类的行为方式、指向和强度,主要受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其中,个人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类基本因素,而外部环境因素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因素。文化营销则是以此理论为基础,从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着手,对内突破消费者的心理防线,对外在环境上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3.文化营销的市场营销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