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集锦9篇

时间:2023-03-06 15:55:31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范文1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涉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近年来却出现了部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而很多外经贸行业找不到合适毕业生的矛盾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课程体系偏离社会需求。应该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3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2.3.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

2.3.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2.3.3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2.3.4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做到分段实施,循序渐进使教学模拟性实验、专业实战性实践和专业综合性实训三个环节能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胡俊文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杨新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范文2

【论文关键词】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专业特色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涉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近年来却出现了部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而很多外经贸行业找不到合适毕业生的矛盾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课程体系偏离社会需求。应该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3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 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2.3.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 2.3.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2.3.3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 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2.3.4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做到分段实施,循序渐进使教学模拟性实验、专业实战性实践和专业综合性实训三个环节能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范文3

关键词: 新建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依据 构想

一、背景

安徽外国语职业学院以“职业技能”为培养核心的高职院校要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升本,面临着方向性的选择――学科型?应用型?通过集体探讨和专家研究,学院做出了方向性选择――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应用型教育,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并存,逐步发展本科教育的道路。

其一,响应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靠中专、职高、技校等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来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主要靠重点高校来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主要靠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来培养。

其二,应用型符合我院的实际和特色。盲目追求研究型或学科型,实属“”。“面向应用”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与研究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根本区别。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质量。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此模式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应用型的课程体系以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托中心,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无论是“学科中心型”还是“岗位应用型”的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我们应进一步优化现行的课程体系。从实际出发,后者对于新建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加适用。

二、课程体系的依据

专业定位势必影响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因此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应突出“应用”,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工作要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素质为取向。应用型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是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专业和行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这就决定了课程体系目标既要考虑到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又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的工作要求。

教学目标设定决定课程选择,即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找出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这一因素会以传递的方式影响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社会需求决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校要主动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课程。比如德国和新加坡的一些学院通过课程改革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以公司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又如安徽科技学院开办的“隆平班”和“德力”班,确保教学内容始终反映企业的实际需要。课程内容要注重反映岗位群的能力需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本专业直接对接的是外贸行业(外贸业务、跟单、报关等行业群)。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想

结合我院及本专业的实际,针对本专业,我们应该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外语为特色的模块化、多证书的课程体系;设置通识课程平台、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以及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一)突出应用特点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完整课程体系,突出实操教学的教学方式,接近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能力本为教育)模式,以岗位群所需能力为主线,确立“能力模块”。本专业适合“厚基础、活模块”的教育模式,我们构建了“一个核心”、“五大模块”相支撑的优化体系结构。所谓“一个核心”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五大模块”突出综合岗位群能力。

1.通识模块

这一模块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修》、《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针对目前公共基础课面临尴尬的局面:学生的基础太差,学习没有积极性,出勤率低。在新建本科院校要不要开设公共基础呢?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哪一层次的高校都应该开设通识课程,如思修课程为必修课,一切教育德育为先。今天的教育是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乃是体育课的使命,每一门课程都有自身的价值。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吸引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根据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取舍选修课程。

2.外语能力模块

外语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商务交流能力,以此为出发点本专业开设《综合英语》、《英汉口译》、《国际商务英语》等英语课程。

3.专业模块

该模块又细分为专业基础和专业提升模块。(1)专业基础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该模块包括:《高等数学》、《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经济法》等课程。(2)专业提升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满足岗位群直接所需能力。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

4.个性化发展模块

该模块包括《报关实务》、《单证实务》、《国际货运》等课程。该模块采用以各个方向为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志向选择,根据学生选定的方向,在老师的适当指导下,学生自主地设计职业生涯方向,学习主要在大三和大四完成。

5.实训模块

本专业开展阶段实训和项目型的综合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让学生熟悉业务操作,提高就业适应能力。

模块教学体系优点可见,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学生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不够系统全面,缺乏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逻辑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所以模块设置应注意关联性。每个模块都不是孤立的,模块与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

(二)外语特色的开放型课程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渐加快,本专业的课程建设要国际化。课程教学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还反映在学校的语言教学上,外语是我院的特色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在实际的教学中外语得到高度重视。本专业开设全英教学的英语基础课,基本采用“2+2+2+2”模式:英语课程课时与中文课程课时比例为4∶6,在两者之间我们又开设了交叉性双语课程如《外贸函电》、《商务谈判》、《国贸实务》等。与此同时,本专业开设也要开设大量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相关课程,如《商务礼仪》、《英美文化概况》,以满足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于应用性人才的知识与文化要求。

同时,本专业还应进一步加大与外界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强调开放办学,利用国际资源开放办学,目前,本专业已经和澳大利亚证书认证机构合作“国际商务专业学位证书”项目,采用“2+1”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国际化的力度,力图通过“国际化”引进国外课程、培养双语教师,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水平。

(三)多证书的课程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下现代用人制度的逐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的重要通行证。新建本科应用院校应切实关注大学生就业这一“民生工程”,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应用型高校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结合起来,为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与考级考证结合起来,实施一书多证教育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强化能力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国家认可的技能证书。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实战经验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顺利就业与参与社会竞争。本专业的学生除了拿到毕业证和CET-6证外,还可获得外销员证书、单证员、报关员、会计从业证书等。

四、结语

本研究根据学院和本专业的定位及其培养目标,同时结合国内外同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比较和借鉴,从课程体系结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出发,勾画出了一张凸显“外语特色”,“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模块化”、“一书多证”的开放型的课程体系结构蓝图。当然,这种课程体系结构也有不完善之处,针对新建本科专业,需要在运行中不断摸索和创新,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道路。以“需要”为出发点,适时开设学生“想要的”、“忘不掉的”、“用得到的”课程,以及时掌握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努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完成教学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钟岩.加强高校课程体系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EB/OL].,2010-07-05.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范文4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国际贸易 课程体系

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与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0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上提出中国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愿望。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加快中国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不断增强本国发展潜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形成海陆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将“一带一路”写入全会决定成为国家战略。2014年11月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这为推动中国同中亚及其他国家在旅游、贸易、金融、产业、文化、交通等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我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进入快速的合作阶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培养面向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人才的主力军,新时期的战略构想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也需进行改革,以便今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

一、当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综合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综合课特色课)与集中实践教学这几部分组成。其中理论学分约占总学分的71%,实践学分约占29%。理论课程中普通教育课程约占理论学分的30%,且每门课的学分设置比例较大,致使学生在普通教育课程上所花费时间较多,如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偏向于理论层面,而涉及对学生今后就业有利的专业课程的设置比例不大,没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如专业课综合特色课中涉及的课程没有侧重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体现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能课程。通过大学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解决外贸操作业务中的实际问题,理论和实践脱节。这样的课程设置最终导致所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不能适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需求,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好地投入与外贸相关的工作领域中。

(二)课程设置特色不够突出

重点院校和地方院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基本相似,地方特色不够突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主要是参照本专业排名较前的重点院校设置的,没有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如果地方院校或国家重点院校还是沿用原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那么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就会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选择,不符合招聘单位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西部地区高校的相关课程没有涉及与中亚国家发展区域经济有关的课程,如:俄语、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中亚国家区域贸易专题等。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课程体系方面应考虑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设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发展,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适应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大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特色。目前,绝大多数重点院校和地方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普遍缺乏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不能通过学校实践平台去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国家进出口银行、报关行及进出口贸易公司等单位或部门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无法调动学生的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报关实务及外贸函电等相关知识,停留在理论层面,达不到“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优化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调整普通教育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综合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综合课特色课)、集中实践教学这几部分的比例。降低普通教育课程设置的比例,且每门课的学分设置不高于2个学分。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普通教育课程上所花费时间,如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加大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加深学生对专业领域相关课程的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课程体系设置的优化,改善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有效结合,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实践型人才。

(二)体现课程特色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也要进行相应调整。目前,在所开设的专业课如: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国际商务单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题、国际商务管理、国际结算、电子商务、外贸商品学概论、国际投资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物流学、报关实务、国际贸易函电、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课程进行内容调整,突出专业课的基础性、动态性和应用性。要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的特点,课程内容体现出与其相关的内容。增开有关中国与中亚国家关于经济合作、贸易互通、贸易便利化、中亚经济概况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院校,也可增加与地方特色有关的教学内容,如: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塔里木大学等院校。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授课对象的层次,因材施教,并根据调整的教学内容修订相应的教学大纲。

(三)加大实践教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理论性知识外,还要重点掌握外贸操作技能。一方面,要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室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增加本专业的实习教学软件,如: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习软件、国际商务单证实习软件、报关实务软件、国际结算软件等。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习,让学生充分掌握外贸操作业务技能。另一方面,要增加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可与海关、银行、检验检疫局、报关行及外贸公司等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派往实践基地进行实习。通过实习,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解决有关外贸操作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宇馨.对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25-227.

[2]王芳,付桂红.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15-16.

[3]王建丰.新环境下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特色建设的改革思路[J].黑龙江教育,2011(11):8-9.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范文5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15)

摘要:通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46门课程与外贸行业12个工作岗位的相关性调查与分析,得到各课程与岗位的相关系数,其中,相关性最强的课程3门、相关性较强的课程7门、相关性较弱的课程14门;可将该专业46门课程分为19类;将该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分为4个模块:基础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辅助技能模块和职业素养模块;对模块进行整合与改革,构建3项能力训练体系:语言训练体系、专业技能训练体系和职业基本素养训练体系。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企业需求;相关性;训练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029-03

国际职业教育和培训协会(IVETA)主席蒙度瓦(Abel Modunwa)先生在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发言指出:教师不仅要关注课程,而且要具备获取与课程相关信息的能力。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是否与行业、企业的需求相关,这会最终影响到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职教学改革要实现“五个对接”。而实现对接的依据,是课程与工作岗位的相关性程度。这些都充分说明,课程与工作岗位相关性分析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逻辑起点。笔者通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与外贸工作岗位的相关性调查和分析,对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与改革提出方法和决策建议。

调查设计与数据获取

我院三年制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2012年立项建设的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为了推动该专业深化改革,我院申报立项了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高职课程与企业需求及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性研究”。2012年12月,课题组对湖南、广州、深圳的12家外贸企业第一线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了调研。调研目标:检测我院三年制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开设的所有课程(共46门)与外贸从业人员工作岗位需求的相关性程度。针对的工作岗位共12个,分别是国际贸易业务员、国际贸易单证员、国际贸易跟单员、国际贸易秘书、助理国际贸易师、助理国贸单证师、营销员、货运、报检员、报关员、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等。将工作需求与课程相关性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A)高度相关;(B)相关;(C)有一定相关;(D)不相关。调研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个人工作感受在调查问卷相应的相关性程度一栏打“√”。调查共收集到30份问卷,统计出结果如表1所示(为节约篇幅,仅列出部分结果)。

数据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数据标准化 为了消除原始数据因容量改变而产生的波动性,需要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把表1中各原始数据同除以样本容量30,取两位小数,得到模糊标准数据矩阵(见表2)。

模糊综合相关系数 为了求得课程与岗位的相关性程度,我们将A、B、C三个选项的加权平均值作为相关性程度的度量,并称为模糊综合相关系数,其计算公式是r=(0.6×A+0.3×B+0.1×C)×(100/60)。根据公式计算出各课程的模糊综合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

我们认为,相关系数r≥0.70的课程具有高度相关;0.60≤r<0.70的课程具有较强相关;0.50≤r<0.60的课程具有一定相关;r<0.40的课程没有相关性。据此,对表3按相关系数的大小排序,得到以下结论:(1)相关性最强的课程有3门:外贸英语函电(0.79),外贸英语口语(0.76),英语听说(0.70)。(2)相关性较强的课程共7门:商务应用文(0.68),大学英语(0.66),演讲与口才(0.63),计算机应用基础(0.63),国际货物运输实务(0.62),国际商务谈判(0.61),国际贸易实务(0.60)。(3)有一定相关的课程共11门:国际贸易概论(0.59),电子商务(0.58),外贸业务案例分析(0.58),国际市场营销(0.57),商务礼仪(0.54),报关实务(0.54),进出口业务实训(0.52),外贸跟单实务(0.52),职业生涯规划(0.52),现代办公设备及应用(0.52),外贸单证实务(0.51)。(4)相关性不强的课程有14门:证券投资(0.18),入学教育(0.24),经济应用数学(0.27),毕业设计(0.29),中外报刊选读(0.30),毕业教育(0.31),形体训练(0.31),西方经济学(0.31),大学语文(0.33),基础会计(0.33),毕业顶岗实习(0.36),管理基础(0.37),报检实务(0.37),商品学(0.39)。

(二)聚类分析

为了构建新课程模块,可根据表1中各课程测评数据的相关性分类,利用MATLAB软件提供的聚类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其过程如下:

确定距离选项 作聚类分析时,首先要确定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公式。共有5个选项,见表4中第1列。利用pdist函数计算出不同距离选项时的相关性程度如表4中第5列,其中b为表1中的数据矩阵。相关性程度越高,聚类分析的准确性越好。表4第5列中,马氏距离对应的相关性程度最高。因此,选择马氏距离为最佳判断。

作出聚类图 为了直观表示46个样本的聚类情况,可利用dendrogram(z2)函数画出聚类图(如图1),其中z2为表4中相应数据。

创建聚类 利用cluster函数,并根据表4中得到的变量之间的连接z2和选择不同的不连续系数,可将46个样本分为不同的类。研究表明,选择不连续系数0.8时,所得的分类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其运行命令是cluster(z2,0.8),结果将46个样本分为19类,情况如表5。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对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以下策略。

(一)改革原有课程体系,构建“4模块”新课程体系

依照相关性程度及相近类型,对原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并按基础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辅助技能模块、职业素养模块进行分类,具体如下:(1)将各岗位需求相关性强且类型相近的大学英语、外贸英语口语、英语听说、外贸英语函电、商务应用文、演讲与口才、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商务等8门课程设置为通用基础模块,作为专业的基础技能模块。(2)将各岗位需求相关性较强且类型相近的国际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外贸业务案例分析、国际市场营销、报关实务、进出口业务实训、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单证实务等10门课程设置为通用专业模块,作为核心专业技能模块。(3)将各岗位需求相关性一般且类型相近的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保险、证券投资、商品学、经济法、世界市场行情等课程根据外贸行业的岗位要求,引进新的教学内容,如小语种、异国习俗等,设置为专业辅助技能模块。(4)将各岗位需求相关性较弱且类型相近的商务礼仪、职业生涯规划、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以及学生会、团委组织的系列课外活动设置为职业素养模块。

(二)改革原有教学内容,构建“3项能力”训练体系

语言能力训练体系 从外贸行业第一线岗位从业人员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口语、英语听说等课程是该专业最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只有基础打牢了,才能在外贸各岗位工作中得心应手。因此,需要将大学英语、外贸英语口语、英语听说、外贸英语函电这4门课程进行整合,并引进外贸企业谈判、邮件往来等真实案例,大幅增加教学课时,并建设良好的语言应用环境,构建系统的国贸英语语言能力训练体系,确保专业基础扎实牢固。

专业技能训练体系 专业技能模块中按照业务流程,对国际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货物运输实务、报关实务、进出口业务实训、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贸业务案例分析等10门课程进行整合,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职业基本素养训练体系 对各岗位相关性较弱的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按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将课内显性课程和课外隐性课程相结合,构建职业基本素养训练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

总之,根据外贸工作岗位需求,按照以上方法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是该专业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涂三广.分组会议6综述:如何改进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专刊),2012(16):133-134.

[2]曾庆柏.高职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3]曾庆柏.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范文6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塔里木大学位于新疆阿拉尔市,是新疆南疆唯一一所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属于教学型本科院校。本文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对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讨。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依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要求而设置。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塔里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四个模块构成,分别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主要分为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两大类。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等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主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旨在使学生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树立基本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该类课程面向全校所有的专业,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实行,一般安排在大学第1~2学年,学时数占本专业总学时的40%左右。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金融学、经济法等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涉及面较广,只有掌握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知识。一般安排在大学第2~3学年,学时数占本专业总学时的25%左右。

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外贸函电、国际服务贸易、经贸英语等课程。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国际税收、证券投资学、货运概论等课程。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一般安排在大学第3~4学年,专业核心课占本专业总学时的10%左右,专业选修课占本专业总学时的5%左右。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社会实践、校内实验课、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大学生视野拓展等。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实际的模拟训练或社会实践锻炼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入地理解,并能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每种实践教学培养的能力不同,实践教学环节被有针对性地安排在大学的每一学年,大四所占比重较大。实践教学环节占本专业总学时的20%左右。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2.1课程结构不够合理,缺乏灵活性

这类问题主要体现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的学时过多,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学时过少。在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占到了总学时的40%,也就意味着学生要将大学四年一半的时间花费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上。以《大学英语》为例,学时占本专业总学时的12%左右。而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英语的要求较高,学生在学完《大学英语》之后,还要继续学习《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专业英语课程。相比起《大学英语》所占学时,《经贸英语》等专业课程所占学时仅占本专业总学时的3%左右。这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是非常不合理的,《大学英语》是基础性课程,专业英语才是学生真正要花工夫学的“看家本领”,而目前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没有办法得到更好的培养。

2.2课程设置滞后,缺乏专业特色

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依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相关要求而设置,至今已将近20年。而在这20年的时间里,国际经济环境和我国对外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外经贸类的人才培养也要与时俱进。而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还停留在20年前,课程设置严重滞后。除此之外,课程设置还缺乏专业特色、地方特色。以塔里木大学为例,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疆,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八国接壤,外贸合作伙伴主要是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等。塔里木大学是地方性本科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本科层次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有俄语、哈萨克语等小语种课程,也应有介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类的课程,以便学生对今后的贸易对象国有基本的认识、了解。但是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这类课程无论是必修课的形式还是选修课的形式,都还没有涉及。而这种情况在国内其他地方本科院校中都普遍存在。

2.3课程内容重复,缺乏综合性

课程内容重复的情况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较为严重。以“贸易术语”为例,该知识点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物流、货运概论等课程中都存在。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教材编写本身存在问题外,还与各个任课老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各自为战,缺乏沟通有关。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和讲授方式,不仅影响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效率的提高,还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的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不断反复出现,不断反复讲授,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教材编写以及教学实施方式的反思。

2.4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薄弱,有待加强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实验课。这种实践教学主要以课程的形式在校内实验机房,通过操作专业实验软件,对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模拟演示。②社会实践。这类实践教学灵活性较大,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让学生在暑假期间自主找单位进行实践,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完成。③毕业实习。这类实践教学由学校统一组织完成,通过在实习单位进行为期2~3个月的实习,使学生能对外贸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有基本的了解。④毕业论文。通过论文的撰写,使学生能对本专业知识有系统的理解运用。目前,这几类实践教学的开展,由于经费有限,实验条件简陋,合作单位较少,监督不力等原因所限,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是流于形式,就是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效果。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3.1改革设置思路,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为了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结构更加符合专业要求,课程体系更加优化,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点,减少基础类英语课程学时的比重。在基础类英语课程方面,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引导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课堂学习时间。二、加大专业英语课程学时的比重,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除《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传统课程外,加强对专业英语听说课程的设置,如《经贸英语口语》。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今后就业很重要的一项技能,很多工作单位以此作为招聘员工的标准。因此,加强对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训练,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3.2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和地方特色

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作为培养外经贸人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应随之不断调整、更新。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亦不断增多,已成为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开设一些注重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国际争端的课程。除此之外,不同地方本科院校也应根据本地区贸易发展的特点,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为学生今后服务本地区贸易发展奠定基础。比如,新疆的本科院校应加大俄语、哈萨克语小语种开设的力度。这与沿海发达省份不同,沿海发达省份的对外贸易主要针对的是美欧、日本,英语是通用语言之一。另外,介绍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等民俗风情、人文地理的课程也可适当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供学生选修。在国外,学生的跨国界和多元文化国际商务能力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

3.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①完善实验室的设施配备,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学院要加强对实验室硬件的投入,加强各种专业模拟软件的购置和更新,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操作过程中身临其境,真正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应用实际,融会贯通。在实验课的教学上,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实验效果,提高教学效率。②强化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的执行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多渠道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能够按期进入基地进行实习提供保障。加强与实习基地指导老师的沟通,使其能真正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学生的实习能学有所获,落到实处。③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对于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课题的教师,可使学生帮其收集文献资料、设计调查方案、进行田野调查等,这种实践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是创新实践教学的一种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5.

[2]张乃侠.从中美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差异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教育探索,2011(4):158-159.

[3]胡俊文,叶元,戴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2006(4):93-97.

[4]谭芬.关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以邵阳学院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3(5):46-49.

[5]赖慧文.外贸新环境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分析[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12):105-110.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范文7

关键词:学科中心型;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

据统计,截止2005年,全国高校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点就有561个,专业过多过泛日趋严重,也带来了一些衍生的问题。例如在课程体系建设这一块,独立院校未能把握新世纪的国贸人才需要,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拔尖人才稀缺,一般人才过多,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现代经济学理论有所加强,新兴经济理论课程更新不快;理论教学空泛,定性分析灌输较多,结合本土经济案例不够;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不够,师生教学互动研讨亟待加强等问题。

一、独立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成果

纵观国内各大高校以及独立院校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现已基本形成一类是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外经贸人才培养目标,其偏重国际贸易实务。另一类是以南开大学为代表的偏重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由这两类目标的设定我们可总结出,高校及独立院校已看到国际人才的特色需要,即理论与实践缺一不可。

就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而言,在其经管学部之下的国贸专业,理论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微观)、西方经济学(宏观)、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对外贸易概论、国际经济学等;实践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WwW.lw881.com相比以前只有理论课而言,现在的课程设置已增加了很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上教师也会适当结合国际贸易实例,来增强学生的实务感。

再例如国内知名院校浙江大学,其国贸专业在经过摸索和实践之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第一,其探索和实践“厚基础、强理论、研究型、国际化”为特征的重点高校经济学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其明确国贸专业的基础骨干课程,依据国际前沿和本土重大现实问题,优化调整课程内容和本土案例教学,实现了课程大纲、教材、内容和考评“四统一” ;第三,建立了经济学科基础骨干课程绩点、竞赛获奖和科学相结合的人才甄别选拔机制和免试研究生、出国交流优先推荐的激励引导机制。第四,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强化课外阅读、seminar和前沿讲座。以上举措切实保证了该校国贸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

二、独立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

1.“学科中心型”局限性日趋凸显

所谓学科中心型,即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已经逐步认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在近年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上有所突破,但是仍有改善的空间。该校的课程设置可归于此类学科中心型,即实践环节还可继续增强。例如,可增加银行实务课程或者实践环节。国贸专业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将去往各大银行工作,虽然学生在校期间接触过相关知识,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例如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学习了各种贸易术语,但工作中一旦碰到,却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术语的区别,印象仍停留在学校考试之前的死记硬背上,这样很容易混淆知识,从而造成工作失误。若能在假期组织有意愿的同学去实地考察,最好是在银行实习一段时间,那么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当然,这需要学校提供诸如此类的社会资源。

2.“岗位应用型“体系问题并存

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 现在很多国内独立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流行起“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

这种课程体系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首先,在此种培养目标之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理论水平及其有限,专业知识不扎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就业的需要,但是会导致我国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缺乏;第二,此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对相关独立院校有较高的要求,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足够的资金构建这些课程所需要的平台,例如修建规模大且完善的实验模拟室;都有足够的经历和时间去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等等;第三,就业若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学生对此种模式的信任感会逐步缺失。

三、独立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

第一,课程体系的设置将更加适应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党的十七大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根本要求。在国际经贸活动中,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度,更要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系列关于对外经贸战略的重大调整和部署,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发展服务贸易”、“引进来与走出去”等,都应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得到体现,以适应我国对外经贸活动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第二,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走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之路。经济学要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国际经贸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强烈的国际化背景,“三个面向”的要求更具典型性。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经济运行中的不可预见因素增多,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国际视野和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专门技能,还必须善于战略思维和具有理论功底扎实的复合知识。国际化和复合型互为依托,二者兼容互动,是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第三,必须强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适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教育强国的需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各大高校面临的共性任务。国际经贸专业建设的主旨是为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教学改革与创新尤为重要。在课程设置方面,既要夯实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法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又要强化定量分析的能力;教学内容应充分反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反映wto等国际经济组织与法规惯例、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跨国公司的发展态势等;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经济实验方法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人才培养的途径应多样化,如采用“双学位”、“本硕连读”、“双语教学实验班”、“国际合作培养”等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范文8

江南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设立于1985年,是商学院创建较早的系科。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落实《江南大学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积极加强专业建设,不断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和进行教学改革。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1 指导思想:①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学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办学优势和特色。②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管理模式,吸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吸收近年来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成果。③继续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文理交叉、理工渗透、艺工结合。④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课外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2 基本原则:①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②注重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处理好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专业教学与创新研究。③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和效果。④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增加学生的选择空间,充分利用我校多学科大学的优势,丰富课程资源,增加选修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改革

2.1 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本系坚持“厚基础、宽口径、跨学科、复合型”的办学原则,培养既具有宽广而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又全面掌握国际经贸基础理论、国际商务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包括校定必修和选修、院定必修和选修,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2.2 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本科教学培养计划是为了达到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本专业在总结以往本科教学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以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为先导,加大学分制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使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计划在课程整合优化、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有所突破,体现了本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2.2.1 构建多学科的大基础教育。本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计划是站在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高度,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努力构建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文化基础以及基本技能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适当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注意加强基础教学,淡化专业方向,为不同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搭建平台。在毕业额定学分和学时方面较以往有所下降,院系定必修和选修课得到进一步加强;校定必修课有所削弱或淡化;实践教学中学科前沿专题讲座安排更趋合理。

2.2.2 构建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平台。本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计划逐步加强设置了柔性课程,在满足分层次、分方向教学需要的基础上,考虑了本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兴趣、特长、能力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在专业教学内容的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中,加大选择范围。一方面体现公平、自愿原则,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另一方面实施优生优培,因材施教,为优秀学生培养创造条件。

2.2.3 强化和完善了实际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计划在逐步加强和拓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保证向学生提供较完整的专业基础理论结构的同时,加大专业实务性课程与技能性课程,突出实务性与技能性特色,另一方面,结合地方对外开放的需要,开设区域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专题课。以增强学生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与“学、研、产”一体化相结合的新途径、新办法。

2.3 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

2.3.1 国内外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比较。本论文主要通过中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比较,对本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中美在该专业存在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公共基础课方面,双方都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外语教学,美国大学不仅设置了多语种的外语课程,还安排一学期时间使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学习。但是,由于中国高等教育重视政治、体育、军训、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使公共基础课的学分比例较高,特别是必修课较多,选修课较少,在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方面课程还不多。其次在专业基础课方面,中美课程设置比较相近,但美国学分比中国多,重视实务性的课程。在专业课方面,美国的课程设置更加细致,注重课程分解,必修课比重小,体现专业口径较宽的选修课程较多。另外,还重视区域研究,开设了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特设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方面情况。

2.3.2 国外课程结构体系优势的借鉴。本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计划修订力求体现“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的教育理念,学习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本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要求 “高、新、精、现”,即有高起点,反映新知识、新科技、新成果。首先在公共选课程设置方面,减少公共课程所占比例,同时进一步重视人文科学素质和自然科学等课程教学,校定必修课有所削弱或淡化,学分比例减少2%。其次在专业基础课方面,突出基础性教育,使院定必修课程有所加强,学分比例增加4.1%。同时,注重专业课程,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加强专题讲座的热点研究和及时调整。总之,通过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革,使本专业在多语种教学、实践教学、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教学特色更加明显。

3 小结

本论文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中,结合国内外同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比较和借鉴,从课程结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入手,探索了校、院定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的优化比例结构,积极构建多学科的大基础教育、构建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平台、以及强化和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课程体系等方面的不断改革,使本专业在多语种教学、实践教学、中小企业研究教学等方面的特色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刘丽艳.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结构重组初探.现代教育科学.No.6, 2006.128-129

[2] 胡俊文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江汉大学学报.No.4, 2006.93-97

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范文9

关键词:社会需求 课程设置 课证融通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高职类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应该培养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其他行业,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专业人才才是它们所需要的。某些拥有大专学历的人在外贸行业也做得很好,这就说明了外贸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的不是高学历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应该从自身的生源状况出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一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高、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为依托,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建设道路。尽快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形成结构合理、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体系。

2.专业方向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应是独立学院的办学方向,所以独立学院在政府和本院招生就业办信息的基础上,要加大对社会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工作,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可以聘请以专家为核心的专业指导组,进行评估调查,以保证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要。

3.加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独立学院的专业定位不应该是研究型、专业型的,而应是应用型的。我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先是注重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拓宽就业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管理能力、心理承压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职业课程设置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独立学院的职业课程设置又要与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同。

1.突出外语与外贸并行的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客观上要求在专业课教学时应采用双语教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要设计相关课程而且加大基本技能训练,如,设置商务英语阅读、报刊选读等;另一方面,要在相关课程上采取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

2.按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外贸知识反映在专业课的安排与设计上,根据社会需求,可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形成“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考虑将报关员、单证员资格证书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使课程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使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使学生毕业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考取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另外,还有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科目: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同样可以开设相关课程体系。

以上课程设置可以专业任选课的课程形式体现,只要求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

另外,在专业核心课及专业必选课中的某些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运实务》等课程中交叉重复部分需要整合。

参考文献

[1]李瑢.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