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日语课程集锦9篇

时间:2023-03-06 15:56:34

日语课程

日语课程范文1

关键词: 外语教学法 日语 精读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目前的外语教学中,日语是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语种。日语教学的发展前后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20

世纪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初期。当时教学规模小、学生少,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译读资料以获取有关知识和信息,因此采用教授语法和读译为主的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即能满足当时的教学需要,所以基本上是哑巴日语,这一阶段可称为译读阶段。日语教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1972年,中日恢复了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的关系在诸多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交际意识开始萌生。交流中对语言上的要求逐渐提高,“哑巴日语”的缺陷日益突出(宿久高,2003,(2):50)。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交际交流能力被提上教学议程,高校的专业日语教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听说技能的培养遂即成了日语教学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语教育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语教学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教学规模日益扩大,教学多层次化,从公共普及型、专项培训到专科、本科至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其中又以本科日语教学为主线。由于教学对象、教学目的的不同,教学内容、教学重心随之转移,对日语教学法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似乎没有属于自己的外语教学法,不同层次的外语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从外部传入的,但是这些方法在多大程度上奏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a]因此,探求与之相适应的适合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教学法遂成为每一位日语教学者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

二、国外外语教学法及其特点

外语教学法产生于16世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沿用“语法翻译法”。自20世纪60年代后,语言学随着哲学的语言转向研究重心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各种语言交叉学科,各种语言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领域便形成了各种教学法流派,可分为结构主义教学法、功能主义教学法和认知主义教学法。这三类教学法又包含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如自然法、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交际法、认知法等。此外,还出现了诸多外语教学模式,如任务型教学、交互式教学、语篇教学、反思性教学、文化教学等。[2,b]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主要有:

1.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法中最早的教学法,有着很长的历史,直至19世纪,人们一直以语法、翻译为中心的方法学习外语。语法翻译法在教学中的主要特点是以讲授语法为主,让学生记忆目的语的语法规则,通过目的语与母语的互译来理解意义、获取知识和信息。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文献。其不足之处在于重视语言知识,而忽视了对语言技能的培养。

2.直接法(Direct Method)

进入19世纪,随着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对外语,特别是对口语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法翻译法”已不能满足人们新的需求,进而产生了以“幼儿学语论”为基本原理的“直接法”。其主要特征是在教学过程中拒绝使用母语作媒介而全部使用目的语,以此排除母语干扰。但直接法忽视成人学习外语与儿童习得母语的不同特点,对成人已有知识利用不够,往往造成资源浪费。

3.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它强调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听、后讲,通过反复操练达到熟练掌握外语。其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它将语言视为口头表达方式,教学中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注重句型操练,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听说法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忽略了对语言知识、内容及含义的理解。

4.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

视听法于上世纪50年代首创于法国。主张情景结合,广泛利用幻灯、电影等电化教学设备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组织教学,因此又叫情景法(Situational Method)。视听法发扬了直接法、听说法的长处,使语言与形象得以紧密结合。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促使学生学得快、印象深。但视听法过于重视机械性模仿,忽视讲解、语言分析及交际能力的培养。

5.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认知法是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J.B.Carroll)提出的,认知法强调人类大脑的智能作用,把语言学习看作是智力活动,离开智力活动,就谈不上语言,也谈不上语言学习。认知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去发现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知识,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6.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际法又称为功能法、或功能意念法,于上世纪70年代在欧洲兴起。其理论来源是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交际法强调语言的语用功能,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将语法按功能和意念分类,用真实、自然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将语言置于某一情景之中,以交际为目的进行训练,着重培养交际能力。主要不足之处在于不利于语法知识的系统学习,也难以进行评价测试。

这些教学方法通过外籍专家、外语教学专家、外语教师等都不同程度地引进到我国的外语教学领域并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由于这些教学法样式新颖,起初都颇具吸引力,其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这并不等于舶来的外语教学法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外语教学。由于国外的这些外语教学法都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产生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应用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对象,各有偏颇。特别是高校的本科日语精读课程,只凭单一的某种教学法已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合理取舍、有效利用这些舶来的外语教学法进行教学才是关键。

三、外语教学法在本科日语精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本科日语教学可分为低年级基础阶段和高年级提高阶段,两个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均不相同。为了达到各个阶段的预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而日语精读课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最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因此探索日语精读课的教学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1.本科低年级基础阶段日语精读课程及教学法

(1)基础阶段教学目的及教学对象

本科低年级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日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逐步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后续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就目前我国本科日语教学的生源情况来看,除少数地区外,特别是南部地区的生源,中学阶段从未接触过日语,即刚进入大学的日语学习者都为“零起点”。可以说教学对象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所谓特殊不仅是指这一群体都为“零起点”,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一群体是由具有相当程度的智力及思维能力的人组成的。已有的智力资源是外语学习的财富,有效利用这一资源是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之一。

(2)基础阶段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法

基础阶段日语精读课程教学,其目的是通过传授基本的日语语言知识,为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的训练打好基本功。由于该阶段的日语学习者为“零起点”,且又是智力资源极为丰富的特殊群体,日语精读课宜采用以“语法翻译法”为主,兼用“视听法”的教学法。语法翻译法重理性认知轻感性认知的特点,在针对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利用学习者已有母语知识资源、快速理解目的语意义和掌握语法规则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教学手段采用传统板书与“视听法”即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为佳。传统板书的魅力在于不仅有利于教师临场发挥,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思路与教师同步,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板书也是一种文化熏陶,符合大学本科不仅要培养学习者的外语素质,还要培养人文素质的宗旨。而 “视听法”,可充分利用其视觉形象提供的形象思维条件,使学生自然、牢固地掌握语言;听觉形象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及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习惯。适当合理地利用“视听法”还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低年级基础阶段特别是大学一年级日语精读课程,不宜采用“直接法”,一是缺乏外语环境,二是由于成人学习外语与儿童习得母语的不同特点,直接法对成人已有知识利用不够,往往造成资源浪费。再者,处在外语学习初级阶段的学生由于听不懂直接使用目的语进行的解释,不仅易造成理解时间上的浪费,还易引发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虑。建议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适当插入“直接法”。“认知法”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去发现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知识的一种教学法。而“交际法”则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有可能采用的教学法,因此,这两种教学法也不适用于基础阶段日语精读课程教学。

2.高年级提高阶段日语精读课程及教学法

(1)高年级提高阶段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对象

高年级提高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进一步锤炼语言基本功,巩固和提高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各种文章的体裁、各种类型的日文原文的阅读理解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及分析文章、理解语言心理和语言文化背景的能力。经过大学一、二年级基础阶段的学习,学习者积累了基本的日语语言知识,初步掌握了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在语言基本功方面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从一无所知到逐步了解语言对象国的基本文化特征,初步具备区分母语国与语言对象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的能力,为进一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了前期铺垫。

(2)高年级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法

高年级日语精读课程是大学三、四年级开设的日语综合技能课,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进一步锤炼语言基本功,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词汇的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并在课外自学中逐渐养成查阅各种工具书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经过大学一、二年级基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基本的语言知识,且也已基本具备了语言能力及异文化理解能力,高年级精读课程可采用以“直接法”为主,交叉融入“认知法”、“交际法”进行教学。“直接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语言对象国的思维方式,并逐渐掌握地道的目的语。如高年级阶段继续沿用低年级阶段的教学法则易造成学生对母语的过分依赖。而“认知法”可利用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作用。视课时安排适当加入“交际法”,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交际能力。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为主,教学形式多样化,开展各种主题的课堂讨论。以此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提高其表达能力。

四、结语

外语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元性。由于每一种根植于西方土壤中的外语教学法都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产生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及语言教学环境,应用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对象,因此,从事日语教学者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特点、条件形成,自身的实际情况,博采众长,灵活、适当地使用各种教学法,特别是在本科精读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教学法之间的互补功能,采用既重视语言体系知识教学,又重视语言功能训练的综合教学法,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宿久高.中国日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2):50-53.

[2]张绍杰.对舶来教学法说“不”――我国当今外语教学现状考察与反思[J].中国外语,2007,(3):4-9.

[3]铁军.关于高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1):53-56.

[4]王忻.找出直接法与语法翻译法的分割点[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3):30-33.

日语课程范文2

关键词:日语会话课程;多元化;体系

随着我国加入WTO脚步的不断深化,我国在国际环境下不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参与国际论坛及国际决策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我国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国际化的大家庭中,在我国不断国际化的过程中,我国需要不断的培养不同语言类型的人才,日语人才培养便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许多高校都设有日语学科。同时,从本质上来说,语言作为我国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媒介,其需要充分的体现出实践性,日语会话课程本身就是对日语教学的一种实践体现,在语言教学不断完善的今天,构建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的多元化更有助于提升日语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日语人才的全面培养。

一、日语会话课程教学基础分析

第一,从日语会话课程教学的目的而言,日语会话课程教学是通过会话的形式对学生所学习到的日语知识进行实践性教学,进而通过会话、交流的模式锻炼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保证学生在日常日语学习中所学习到的日语知识得以应用和提升。同时,日语会话课程教学也是整个日语教学体系的重要教学内容,更是日语教学体系的延伸和发展。第二,从日语会话课程教学的内容来说,日语会话课程主要是针对日语基础教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和发展,并通过会话这种模式来对基础知识加以巩固,进而起到会话教学的作用。第三,从日语会话课程教学的教学作用来说,通过日语会话课程进一步巩固了学生所学习到日语基础知识,同时对学生的日语操作能力进行了锻炼。

二、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现状

在我国的各大院校内,日语会话课程都是对日语学习的实践性考核,通过日语会话课程考核促进学生日语语言的学习,并将语言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对日语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结合目前我国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的现状而言,其有效的带动了日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保证了学生日语学习效果的检测。但是,目前我国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相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来看,其考核内容、考试方式、考试手段等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从学生到教师,从内容到形式,从主体到客体这些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不仅仅不利于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的改革,更不利于现代化日语人才的培养。因此,结合目前我国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的现状而言,要积极的进行革新,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模式,融入多元化的考核内容,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全面的突出考核工作的时效性和现代性,从根本上解决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存在问题。

三、阻碍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多元化的因素

(一)主体因素。从主观角度来说,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这一观点已经获得了所有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逐渐的尊重学生这一教学主体,将课堂逐渐的还给学生,但是从目前学生主宰课堂的水平而言,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首先,在学生的认知领域中,在日语会话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乐于去发挥主观能动性,过于依赖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没有将会话教学与其他教学区分开。其次,在进行日语会话考核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待于提升,大多数学生还认为考核是“命题”与“答题”的关系。这种观念和行为为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多元化建设设置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二)客体因素。第一,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在日语会话课程考核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日语会话考核的成果与其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教师是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多元化体系构建的重要参与者。但是,就目前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多元化体系构建的情况而言,教师恰恰忽视了其自身的这一作用,没有完全从教师传统身份的禁锢中走出来,忽视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第二,从考核的具体内容和考核的形式来说,多元化的考核体系需要多元化的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与之相配合,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多元化”。而目前我国各个高校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到形式都缺乏创新和挑战,甚至在大多数院校中,还沿用传统的考核模式,许多院校的考核内容大同小异,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本校日语教学的培养方向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这无疑阻碍了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的多元化建设。

四、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多元化体系的构建

(一) 保证主体的多元化。构建日语课程考核多元化的关键在于主体多元化,不同的日语学习者其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对日语的理解和接收能力也有所不同,在参与日语会话课程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的调动主体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分的发挥主体效用。首先,要积极的参与日语会话课程,在日语会话课程中积极踊跃,共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参与考核,在考核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劣势,进而保证考核效果,使自身能够在考核中得到真正的提升,帮助教师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更加适应自己所属的主体群体。

(二)考核内容多元化。日语教学在我国的语言类教学中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许多高校已经逐渐的完善了本校的日语教学内容,并通过相互借鉴改革了日语教学内容,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符合社会的要求。但是,随着社会进步脚步的不断加快,对日语人才要求不断提升,现有的日语教学内容不足以切实的保证日语教学工作的完善。针对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的多元化建设工作,也要积极的归避教学内容的固定化和单一化,要结合社会需求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丰富考核内容,通过不同的考核内容提升学生的会话能力,沟通能力,进而适应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

(三)考核形式多元化。日语会话课程在整个日语教学体系中属于主干课程,但是由于整个日语教学体系课程相对较多,从表面上来看是“多”而“杂”的现状,学生需要学习多门课程,从基础相应语到高级相应语,从视听到口语,从翻译理论到语言理论等等,这些课程的都需要通过不同的考核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各大学校在日语教师的配备并不是十分充分,许多课程都是由一个教师任教,在考核的形式上往往趋于相同,不利于会话课程考核形式的多元化。同时,由于各方面因素,学校对于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的投入相对不足,往往将大多数的投入放在了基础课程上,忽视了会话课程的投入,这也为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形式的多元化设置了一定障碍。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忽视了日语本身的语言环境,缺乏形式上的多元化同样影响了整个日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教学因素多元化。教学因素是考核的前提,只有具有多元化的教学因素才能保证考核的多元化。结合目前我国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的多元化建设情况,首先,需要选择多元化的辅助教材,以教材的多元化为基础,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进而带动考核的多元化的发展。其次,要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扎实的基础,为会话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考核的过程中便可以形成多元化的考核模式。

总结:日语会话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的本质的区别,

通过会话课程全面带动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将“教”与“学”,“学”与“练”充分的结合起来,通过会话课程的考核来保证学生的交流能力,并有效的将学生所学习到的日语基础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保证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有目的的练习。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的日语会话考核方式而言,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和考核模式,保证日语会话课程考核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日语课程范文3

【关键词】大学日语 日语精读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现行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传统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大学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实际问题。

二、日语精读课程的定位

大学日语教学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大学日语精读课程是日语专业基础阶段开始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从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大学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必须先明确大学日语精读课程的定位及其重要性。日语精读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的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力,了解日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与其他课程相比,我认为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有如下几个特点:(1)课时比例大;(2)学习人数较多;(3)社会,学校的关注度高;(4)含金量越来越大,大学生的日语水平和其自身发展如深造,就业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三、大学专业日语精读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由于教育部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如设立标准,推进改革,转化模式,建立项目等使日语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毋庸置疑,时至今日,日语教学还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视应试技巧,轻视语言基础功训练这样急功近利的倾向。结果是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日语能力一级,但实际应用能力依然不尽如人意,所谓“高分低能”现象较为普遍。这不能不引起处于教学一线的教育者格外的重视和反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2.发展不平衡,日语教学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高校中,发展和重视程度不一样;3.教学模式相对单一;4.文化传承功能发挥不足;5.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亟待提高。所以笔者就这一现象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剖析和诊断,以解决一些潜在的问题。

四、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方法之初探

1.教授新课。在这一阶段,就是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要做好这一环节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的提高对大学日语课程的改革起着保障性的作用。教师需要掌握教学的技巧和技术,并积极参加大学日语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主动与其他兄弟院校的老师进行交流和研讨。总之一名优秀的合格的老师应该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能够把语言知识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学习日语的方法。

(2)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媒体信息对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利用图文信息、影音信息,强化学生对知识要点的记忆。

(3)授课技巧。①语法教学上可以采取书面直接纠错和让学生自己修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②在词汇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利用构词法,辨析同义词,成语谚语等方法教授词汇;③在阅读教学方法上让学生养成重视标题,勤于思考的习惯;④在课堂的语言组织上,当然别忘了教师在教授的过程当中尽量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对日语的学习兴趣;⑤为所有的学生提供生动活泼有指导的实践机会和课外自主学习活动。

2.反复操练。日语精读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用日语交际,并非像其他学科一样只是为了单纯的掌握理论知识。所以这个环节的比重要大些,一般认为不宜少于一半的时间。要做好这一点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日语语言环境,自由,宽松,和谐,活泼的气氛,教师亲切的言语,和平的态度和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可以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从而消除恐惧的心理。(2)让学生依次朗读和背诵课文,背诵式语言输入,是一种有意识的语言输入活动,它即能促使学习者注意目的语的语言形式,又能让学习者注意到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所能表达的内容之间的差距,从而强化有关语言输入,并促进输出的质量。(3)让学生逐个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提问是实现课堂互动的主要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针对学生的回答,可以采用学生点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法,提到学生对知识要点的了解,培养主动思考能力。(4)课后的练习。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每个学生得到的锻炼机会相对有限,课后的作业与练习有助于巩固知识要点。

以上是笔者对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方法上的一点认识,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来完成,只有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日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何其莘,黄源生.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01).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日语课程范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精品课建设是衡量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来,始终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基础,因为课程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与坏。作为重点专业的商务日语以日资企业工作环境为背景重构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商务日语视听》课程是商务日语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在精品课建设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商务日语视听》课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理念为建设指导思想,在基础日语中融入商务词汇或商务情景下开展语言应用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了解日语文化和企业文化,掌握基本的商务知识和商务礼仪,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是提高高职外语教育工学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为主线、职业活动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本课程根据岗位群所需要的真实任务来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语言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听、说、练”的过程中,掌握听说技能、日本文化知识和商务日语专业术语。

二、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通过对不同产业领域共40多家具有代表性的对日贸易公司、本市日资企业(如东芝、佳能等)、对日服务企业(如简柏特、通世泰等)进行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在职业分析专家、企业管理人员、日语和商务教育专家共同组成的商务日语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确定了外贸业务员、现场翻译、企业商务信息处理与客服三个岗位群。

针对三个岗位群,《商务日语视听》课程项目组开展了广泛的调研活动,并了解企业对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实际工作内容,职业素质以及企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调研了解,学生具备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是商务日语人才的具体岗位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也是授课内容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商务日语视听》课程中设定语言应用、日本文化知识、基本商务知识和商务礼仪,这些内容对三个岗位群不仅有针对性,也有广泛的适用性。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根据学生的需要具备“语言应用能力、文化认同能力、跨文化能力、商务环境的应用能力”的职业能力要求,《商务日语视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规律,也充分尊重学生的外语认知和成长规律。内容上,从简单的字母辨音到单词辨音,并适度融入专业的面向就业岗位群常用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以及有机地融入了商务情景对话,以更好地体现高职日语的应用性、实用性和职业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根据大连地区主要以日资企业为主流的区域经济特点,《商务日语视听》课程以真实场景中的商务活动为背景整合课程内容,以听说技能训练为主线,在基础词汇中融入商务词汇,贯穿日本文化、企业文化、基本商务知识和商务礼仪,满足日资企业对商务日语人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

《商务日语视听》课程汇集语音、词汇、日常交际会话,日本文化常识、基本商务知识,商务礼仪等内容,把知识和技能充分融合起来,根据不同情境下不同对话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和现代网络资源,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模式:

1.基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能力的结合──把基础语言知识融入到实际语言情境中,让学生掌握辨音、辩词的技巧,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掌握语言知识,并同时训练语言应用能力。

2.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结合──利用视频和音频,给学生播放日本电影,电视剧,听广播等,通过直观地接触日本的文化知识,能够掌握日本的风俗习惯,生活常识,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日语,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语言应用能力训练与商务交际能力的训练结合──利用视频和音频,给学生播放商务方面的情景会话,使学生在真实的商务情境下,进行语言应用能力训练,并掌握商务方面的相关知识及礼仪,从而提高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商务日语视听》是一门实践课,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主要有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边看边听边说,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把眼前的情景与听到的内容联系起来。情景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语言,也能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知识和礼仪的理解。

2.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在商务活动情境下,开展语言应用训练并指导学生进行交际活动,从而使学生在交际环境中学习和运用所学语言。

3.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语言情境和商务活动中的某一个情境,设计真实的任务,让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询问等各种语言表达形式来逐步实现其目的,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和商务有关知识。该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和如何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把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各项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

(三)考核方式与标准

为了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商务日语视听》考核形式打破传统的20%的平时成绩+80%期末卷面成绩“一锤定音”的成绩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行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出勤、作业、小测试各占5%,小组活动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各占15%,结果评价、学习态度各占10%,共占整个考核成绩的70%。终结性评价也就是期末卷面考核成绩占30%。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及实际应用综合能力。

四、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充分利用学校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利用多媒体语音室和多功能语音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通过现代化多媒体语音室教学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多媒体广播、小组对话、分组讨论、课堂监控、测试考核等操作,实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2.利用校园网,提供课程大纲、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方案、教学进度表、课程课件、电子教案、习题等一系列相关知识内容的基本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课堂课后使用,并提供网上共享,可以下载使用。

3.学院内设有校园网,师生都可以进入图书馆,利用电子图书、在线学习等大大提高学生的趣味性和自主性。

4.利用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卫星接收系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外语的环境,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课程答疑及作业的布置与完成。

5.四个现代化多媒体实训室,配有学习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软件,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实训室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五、特色与创新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我院从2001年开始与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即简柏特(大连)有限公司(原通用电气大连行政管理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大连通世泰建材有限公司(TOSTEM)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开设了冠以企业名称的“简柏特班”和“通世泰班”。 2007届毕业生在这两家企业定岗实习并直接就业的学生共计60名,占该专业毕业生总人数的30%。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巩固了校企合作关系,也实质性推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发展。

商务日语专业2008年新增合作协议企业10家,2009年新增15家。开设了冠以企业名称的“天道班”、“亿达班”和“中软班”。实现应届毕业生半年以上定岗实习率100%。合作协议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2008年达到100人,2009年达到120人。2009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

(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1. 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

构建以日资企业工作环境为背景、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商务日语视听》课程体系。紧密融合以日常职场活动为题材的对话内容,选取以日资企业环境的工作情景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日语进行工作情景对话,处理相关岗位业务,有效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

2.教材适应时展,体现高职特色

由本院教师共同主编的高职教材《基础日语听力》(一)、《基础日语听力》(二)是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其他语言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此教材已于2009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基础日语听力》(一)中适度融入专业的面向就业岗位群上常用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在《基础日语听力》(二)中以职业岗位活动为导向,以提高商务交际能力为目的,有机地融入了诸如电话预约、提案、交涉、订购、许可等商务情景对话,以更好地体现高职日语的应用性、实用性和职业性。

总之,精品课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相信通过《商务日语视听》精品课程建设,一定可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日语课程范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旅游日语专业 旅游日语课程教学 教学模式

当前,海南的高等职业教育是1999年高考扩招后发展起来的,经过十二年的历程,高职院校已占据了海南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又存在许多问题。虽然国家教育部2006年第16号文件中号召“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海南的高职教育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海南省正在建设国家旅游岛,需要许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外语教学要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及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

一、研究旅游日语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必要性

日本是我国旅游第二大重要客源国,2010年来华人数达到373万人次,日本游客来海南旅游的数量也稳中有升。由此可见,日本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日语旅游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在不断扩大,这给高校旅游日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海南将引进和培养高级旅游人才20000名,中级旅游人才80,000名,以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求。传统而单一的语言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单一的外语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对接,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海南高校开设了旅游日语相关专业,重点培养能够适应旅游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如何开展旅游日语方面的教学,培养能够运用日语为日本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人才,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我以高职院校旅游日语专业中的旅游日语课程为研究对象,摸索旅游日语教学模式,对于目前的旅游形势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

我通过对旅游日语课程教学现状的考察,探索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在旅游日语课程的课程模式上,要体现教学的模式多元化,注重日语的工具性和交际性。我认为,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旅游日语的学习阶段,采取不同的模式和教学手段。

首先,借鉴CDIO模式对旅游日语课程的教学进行创新。CDIO是工程文化教育的一种先进理念。其含义指:C,Conceive,构思;D,Desingn,设计;I,I mplement,实施;O,Operate,运行。CDIO模式是由MIT瑞典皇家工学院等提出,它的实践取得了极好成果,得到产业界的认可(2007年:Gordon基金―2000万美元;CDIO毕业生工资提高15%)。2004年创立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CDIO国际合作组织。2008年中国教育部组织课题组试点。CDIO是从工科学生的整体素质上着手,CDIO模式培养学生的《大纲》第三条提出,外语交流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职业道德、学术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外语教学是作为CDIO整体教学产研一体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旅游日语课程教学的现状还不能适应培养为日本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学生这一要求。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来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热情,反而使学生的创造性难以发挥,独立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培养,造成学生对教师和课堂的过分依赖。因此,摆在日语教师面前最重要的不是教学生掌握多少单词,懂得多少语法,而是要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全面提高旅游日语应用水平。

我探索在教授旅游日语课程中实施多元化的外语教学模式,即“语言+交际能力+课堂实践+社会实践+文化”的螺旋藻式的模式为主,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模式为辅。最终目标,就是探索出以培养语言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它的实践检验结果将期待它的进一步实施来验证。

何谓“语言+交际能力+课堂实践+社会实践+文化”的螺旋藻式的模式?首先,在学生学习旅游日语的初级阶段,可以运用“语言+交际”模式。何谓“语言+交际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整个课堂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侧重培养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就是“智商+情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保证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其学习日语的兴趣。教师要针对学生真实的日语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也便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了解学习成果。

其次,在学生学习旅游日语进入中级的阶段,可以实施“交际能力+课堂实践”模式。旅游日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因此,旅游日语的课堂教学也必须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学生需要能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老师来担任旅游日语课程的教学。那么,教师在课堂实践上,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教师要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活动,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表演欲望和学习潜能。让所有学生都从课堂实践中受益,通过课堂实践掌握日语知识重点和交际技能,在参与中感受乐趣,激发潜能,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学生在课堂上操练日语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采取“课堂实践+社会实践”模式。旅游日语除了课堂学习,还要安排学生去旅游景点实习。这门课程的设置,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旅游行业需要的旅游服务人才,学生只有和真正的客人面对面,才能真正达到把书本知识向实践的转化,积累工作经验。

最后,在旅游日语课程的高级阶段,实行“语言+文化”模式。其实,文化导入应该贯穿日语教学的始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修订的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指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交际的基础。”要进行跨文化交际,达到真正的沟通效果,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其一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行为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其二为对两种文化的理解能力。而且,学习任何语言,最难的就是对文化的理解了。比如,日本的「文化是什么?产生「文化的根源是什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来一一回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提高、完善旅游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为学生的就业及今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预期效果

日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内容,通过实践,辩证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向具有较高应用能力的方向过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宝珍.论日语模拟导游课交际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叶丽芬.关于旅游日语教学的思考――以专科日语专业的导游日语为研究对象[J].科教导刊,2010,10.

[3]修刚.中国高等院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5.

日语课程范文6

首先,可以使高校日语教育更好的满足时代要求。世界经济朝全球化迈进的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高科技时代。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是其主要特点。这就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日常生活与专业领域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故依据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化的时代特点,不断改革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使高校日语教育向高水平、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其次,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促进学生就业。在高校日语学习者中,希望将来从事日语相关工作的学生占很大比例。因此,高校日语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应当紧紧依附于社会的实际需求。但是高等教育中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培养,常常不受市场需求的左右,导致日语专业毕供过于求,工作难寻。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与日方的各方面交流合作日益加深,社会不仅对日语工作者的需求量增大,对其能力更是有更为严格和专业的要求。这就出现了一方面大量日语系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出现了很大的日语工作者缺口的尴尬局面。如果日语教育从一开设就面向社会需求,根据学生们的毕业去向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调整,便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在提高语言修养的同时掌握职场实际需要的具体能力。

最后,有利于促进日语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优化日语课程设置的结构,可以将学生的能力养成与将来的就业挂钩,明确日后的职业方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仅如此,依据职场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具有相对丰富性和合理性,使日语课程设置逐步摆脱“重语言文字知识讲授,轻实际生活使用”的传统模式和弊端。且与现实情况和需求紧密结合的课程设置,更具有内在的结构性。这就能够加深各个科目之间的教学工作的互联系,使得各科目共同促进,有效地避免了“一门独大”的畸形发展。

日语课程范文7

关键词 基础日语 教学法 能力

近年来,日语学习受到许多人的青睐。目前,我国的日语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依然有待改善。作为主干课程的基础日语该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也被广为关注。通过调查研究,我们看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对如何进行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目前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目前在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都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①单词②语法及句型③文章④练习。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还是被多数学生所接受的,但在教学环节中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例如:

(一)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在传统教学中,更多的时间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这造成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己支配的时间少,长时间以来学生就不愿意加入到教学环节中来。同时,也使得部分学生对课堂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加重,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二)授课形式单调、无趣味性。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是长时间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觉得课堂形式单一,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也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三)忽视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外语的学习中,听、说、读、写、译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在基础日语的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受到课时较少、缺乏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很少应用所学知识。部分同学虽然擅长写作,阅读等,但口语、听力始终进步缓慢。

(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较少。师生间的互动有助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因为学生水平不同及教学进度的影响,部分教师只是完成了教学工作,而忽视了师生的交流。

二、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了教学环节中。多媒体教学能用生动的画面、新颖的风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效果。而目前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难以客观、及时、正确的了解日本社会和日本文化等,如果我们将多媒体运用到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中,就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到日本最前沿的信息,同时也能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学到《新编日语》第一册第十八课《料理》的时候,我们可以以图片、文字材料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日本料理,以便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加深刻、形象的印象。

(二)互动式教学法。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目前课堂现状来说学生的“学”这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激活。为了巩固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提问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练习听力和口语的良机。

互动式教学并不只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我们为何不尝试着创新呢?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让学生换位到“教”这一个环节上,将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是不是也能认真备课,认真查找各类资料呢?带着种种疑问,我们尝试在二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学生“教”的模拟教学。我们让2个同学主动来承担起老师这个角色,并积极认真的做了准备工作,而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也是颇有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快乐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而如何提高活跃课堂气氛也是让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要活跃气氛,首先师生之间必须要有良好的关系,另外在课堂中可以以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一)游戏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这样的形式,来丰富教学手段、巩固教学效果。比如,在大一年级学生中我们可以以单词接龙这样的形式,来加大学生的词汇量。

(二)情景教学。

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我们注意到很多学生不能很好运用学过的语法、句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情景会话是一个不错之举。学生按小组,运用所学的知识等做情景会话。在会话结束后教师应该认真点评,让学生及时认识到会话中所出现的错误,避免再发生类似情况。

当然情景教学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情景会话,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演讲、辩论等。

三、注重课堂外的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课后听、说、读、写等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我们也应当鼓励学生多与外教交流、多参加日语文化节、日语演讲大赛、日语作文比赛等,这不仅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还可以锻炼学生用日语进行沟通的能力。

而学生组织的日语俱乐部,定期召开的日语交流活动和日语系举办的日语综合能力竞赛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总之,基础日语作为一门为高年级学习奠定基础的综合型课程,我们一定认清其课程特点,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基础日语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日语课程范文8

订单式教育校企结合持续性发展课程改革一、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

专业课程开发论证是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针对企业目前和将来岗位需求及具体岗位工作的技能要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把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能力模块的形式构建,建立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精心组织专业课程开发论证,确定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专业课程开发论证是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针对企业目前和将来岗位需求及具体岗位工作的技能要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把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能力模块的形式构建,建立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2.认真分析、统筹安排,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

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因此,受到校企双方的共同关注。学院在制定“订单教育”的课程体系时,既不照搬照抄传统的课程体系,也不简单的移植和模仿,而是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就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按照“确定专业具体工作岗位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归纳核心能力研究实际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核心课程整合基础课程形成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从学生就业后的具体工作岗位出发,分析其实际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等各种职业素质,再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根据现代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趋势,把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以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加以选择和提炼,由此形成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更具有企业个性和职业特色。

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目光短浅的实用主义,防止课程基础过于薄弱,使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课程体系的制定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可不断地修订和完善教学内容。

二、实施“订单教育”的保障措施

1.师资队伍建设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语言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企业一方则选派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业务能手,在学院教师的协助下,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操作训练。同时,学院出台各种政策,激励教师提升业务素质,大力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师资队伍理论功底深厚,专业技能出色,富有丰富工作经验,有很强的专业指导能力。

2.教学设施配备

为保证商务日语专业“订单教育”的顺利实施,中职院校应该配备先进的实验室和教学设施,主要有:语音室,安装有先进的语音教学设备,进行听说方面的训练;日文计算机应用实训室,安装有日文操作系统以及企业培训软件,使学生熟练掌握日文环境下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针对订单企业的专业技能;多媒体教室,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和商务操作技能的训练;办公设施的使用技能,商务单据的制作技能,模拟商务谈判等实务技能;无线调频系统,每天定时发送日语教学节目,学生可利用调频收音机收听;校园网络系统,可登陆互联网浏览、查询、下载资料或进行校园内各种数据和教学资料的传输;卫星接收系统,接受境外语言教学节目,积累教学素材,建立教学资料库。这些设施设备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硬件保证。

3.教材建设

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内容,除部分基础课程选用国家或省内统编教材外,学院根据培养规格和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和整合,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目光短浅的实用主义,防止课程基础过于薄弱,使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课程体系的制定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可不断地修订和完善。

日语课程范文9

教学是教与学双方的互动行为,教学针对性强,配合默契,才能效果好,因此,教师一定要多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有的放矢。选修日语作第二外语的学生是自愿来学习日语的,基于这个前提,大家都有学好日语的愿望和积极性,但在这个共性下,愿望的方向和积极性程度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了解学生的不同情况,把握有利因素,引导和激发学生学好第二外语的自觉性,晓之以理,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环境。

一、教师的教学工作要以选取教材入手

在基础阶段的学习要选择包含假名、音调、单词、句子练习的听力素材的教材。选择一些短小精悍、易于上口的原文,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内容上应力求新颖、能够体现日本的社会现状。教材中课文内容最好选用有问答、对话、句型练习、翻译、复述内容的材料,围绕听说能力的提高进行“大负荷的训练”。这样可以避免单调的机械式练习,有的放矢地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二外教学立足于国内课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实际的语言环境,这就要求听说教材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日本语的特点。综合看来,目前现有的教材来看《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是较为成熟并且广泛使用的二外教材。教学内容应据实子以取舍、提炼。选好了二外教材,是搞好二外日语教学工作的第一步,但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提炼讲课内容,也是搞好二外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外语专业的二外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年,学时为200课时左右,与专业外语课相比,授课时数明显过少,不够用。然而教材的内容却是庞杂的,涉及的知识点多种多样。以至于教师难教、难以而而俱到;学生难学、穷于应付,无力顾及消化、吸收。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比较有效的教材内容取舍、提炼办法,即主要依靠现有的教材,以教材每课出现的语法重点为中心,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思维走向。这样,让学生以一本教材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则就重避轻,把一些不适合二外学生掌握的中单词、语法点列为课外自学内容。通过教师重点突出,详略有致的讲解,能够增强学生对木课语法知识的认识,使他们史轻松地掌握课文中的例句和语法现象。还应酌情增加一些简单的、体裁多样的小短文,让学生得到足够的练习机会。对于二外教学的目的不同于专业外语教学,所以教师对教学的内容就应灵活掌握,而不应因为学时有限,就单调地重复同一本教材的内容,忽略让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机会。

二、教师应注重授课方法的改善

在教学中其授课内容顺序是否合理,对学生理解语法及课文内容有很大影响。授课时是直接进入到课文中,在课文中遇到语法现象时讲语法,还是先通过某情景来引出课文中所涉及到的语法现象,讲解完语法然后再进入到课文中去,在讲解课文时如遇到该语法现象时,重新再提及一下好呢? 笔者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多年的试验摸索和对比,并经多次问卷调查,认为后者比较适合学习者。因为通过情景讲授语法知识容易理解,进入到课文中遇到。

同样的语法现象,经过再次解释学时会留下印象会更深,并且,这种集中讲授语法并在课文中分散运用,容易消化吸收,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标日课文部分均已会话形式出现。用这部分内容来提高学生的日语表达能力,其做法是尽可能让学生都参加到会话活动中去,在教师反复领读和解释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背诵会话内容。会话时让学生站在课堂前面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会话,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三、加强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是使学生准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内容。本套教材练习分

为两部分:练习一是较为机械性的重复操练,主要采用的是替换、交换语法、模仿句子、会话等几个形式进行;当然,在语法讲解时,也可穿行练习一,以此进一步熟悉和巩固新句型和新文法,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练是活用性练习,形式有围绕课文提供的素材进行表达性的练习、有重点句型的扩展练习、有词汇、语法的填空练习、有用言的活用练习、有看图说话、造句、判断正误以及汉译日的练习等等.它的特点是练习与各课内容紧密配合,形式多种多样,每一个练习无一不是以实用、标准为目的,总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练习的多样化是很重要的。此部分练习内容难度明显高于练习一,主旨在于考察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故此部分练习亦可以作为本课归纳总结和拔高使用。如各单元的小结,这项内容对学生语言知识的提高,以及培养语言能力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那么,每个单元的阅读课文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起了同样的作用.它是由各单元的句型、词汇组成成,以完整的文章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篇章的意识.学习后,学生可模仿文章内容练习写作,通过写作将其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可谓全面出击了。另外,每册书后还编排了能力测试的模拟题,供学习者自测。

四、调节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一般的二外教学过程往往是采用的一的教学模式。以往我们二外教学侧重语法及句型的讲解,但现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具备“听、说、读、写、译”综合语言能力。因此为了摆脱传统二外中学的是“哑巴日语”,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听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讲解句型语法的时候,简明扼要,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听说训练。讲是基础,学生的课堂多练是提高能力的关键。一个句型可以通过日汉互译的形式进行。有时还可以采用会话表演的形式,在锻炼日语表达能力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胆识,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听与说的训练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索然无味的感觉。所以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成为主角,使他们成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经常采取动态性练习。同时在课堂上还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在网上查询与课文有关的背景、阅读资料等。采用日语歌曲辅助日语教学。让他们先听歌曲尽量把歌词写出来然后讲解词的含义,这样学生也锻炼了听力,同时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日语学习软件。这样通过文字、图象、动画、音声等多种刺激方式融合,促进日语学习。

从教学探讨的角度来看,也是没有止境。我们正面临着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跨越世纪,为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奠定优势基础。需要外语语言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普及和提高。二外日语的教学要跟上发展的需要,二外日语教学改革也要跟上发展的需要,以便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外语人才。现在学习日语的人越来越多了,学习日语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只要是对学习日语有利的,我们都要深入研究使以便好地为学生服务,使用好的的方法会让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