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创客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6 15:58:42

创客教育论文

创客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创客文化;STEAM教育;创客教育;科技馆;非正规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1-49-5

Discussion on Maker Culture and Maker Education in Science Museum

Zhang Na

(Guangdong Science Center,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combination ways of STEAM education originated from maker culture and maker education informal education context as well as in informal education context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maker culture,this thesis makes a tentative declaration of maker education concept. It is proposed that maker education in the broad sense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makerspac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n an exploration on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maker education in informal education context,particularly in science museums’makerspaces is undertaken,aiming at introducing the core of maker education in sciencemuseums’makerspaces,and getting involved in STEAM scenarios.

Keywords:Maker Culture;STEAM education;Maker Education;Science museum;Informal Education

1 创客运动--STEM教育--STEAM教育--创客教育

创客运动是一场技术和创新的革命,实现了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创客运动与儿童天性和“探究式科学教育”的能力高度契合。在创客运动推动下形成的创客文化,强调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创新潜质,为实现这一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即创客教育应运而生。作为创客运动前奏的开源运动,促使3D打印、机器人、微处理器、可穿戴计算机、电子纺织品、智能材料和新的编程语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以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工具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人人都可以接触到这些先进工具,甚至可以在线免费获取,并分享给他人。这种技术工具的普及促成了DIY文化的复兴,“随手可得”的新工具大大增强了创客的信心,在新工具的辅助下,创客跃跃欲试,将脑中的创意转化为手中的实物产品,满足感不言而喻。

目前创客教育仍停留在概念阶段,其实现路径有待探索。与创客教育概念最为接近的是堪称美国STEAM(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ematics-数学)教育,堪称美国的“素质教育”,与创客教育相同,STEAM教育也是在创客文化中形成的。STEAM教育的前身是STEM教育,2006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公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ACI)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此后美国在STEM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投入,鼓励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培养其科技理工素养[1]。2011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周立大学G.Yakman将STEM教育扩充为STEAM教育,其中A包含美术、语言、人文、形体艺术等领域,不仅将教育的关注点局限于科学技术领域,更强调科技与人文的交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STEM教育用课程项目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带入课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掌握工学或设计方法,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同时以数学和科学作为基础。STEAM教育在STEM课程的设计原则中融入了艺术,鼓励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方法[2]。STEAM教育是一种可持续的,与经济和社会相适应的框架,用以转变、维持、创造和发展教育元素、项目和机构,使其包含多学科实践,以使之适应全球社会经济世界。这种框架是参与式的动手做实践,以实物为基础,外延丰富,将教育、产业、政府和社区在发展更好的公民教育这一共同点上联系起来:“科学和技术,通过工程和艺术得到诠释,且完全基于数学元素的基础上”。

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同源,都是在创客文化的作用下兴起的新型教育模式。

鉴于创客运动的巨大影响力,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初开展新项目,计划在4年内在1 000所美国学校引入创客空间,配备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制造工具,旨在培养新一代系统设计师、生产创新者。2015年9月,国家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了未来5年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在教学中融入信息化元素,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变革。比如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3]。可见,政府在学校正规教育引入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决心。

2 正规教育中的“STEM教育+创客教育”

关于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学者已做出相关探索。清华大学高云峰教授和信息通信技术(ICT)教育专家高震于2014年合作创立了群体创新空间理论(Group Innovation Space-GIS,中文名“集思”),集思是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物理化学习模型,以松散群体参与创新活动为特征,提供想法到实现所需的材料、设备和设施,并具备社交功能。可持续发展的集思包括合理的空间布局、给初学者设计的课程、鼓励创新的制度、丰富的项目、各类项目导师、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创新者、负责的管理者和专业设备设施操作者等要素。该理论关注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的融合,提出二者的融合可以有效地实现优势互补,在该理论关照下,又设计了GIS的五级创新者养成路径(初学者--消费者--制造者--创新者--导师)和面向STEM的创客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科技制作、3D打印和三维建模、开源硬件、多元模式的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科学学院任友群教授在2015年10月16日第三届全国中小学STEAM教育论坛《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辨析》主旨报告中对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并区分了广义的创客教育(创客培养)与狭义的(数字化)创客教育之区分,并分别与STEM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对比[4]。

上述研究均致力于探究如何在学校正规教育的STEM课程中融入创客教育元素,具有将创客教育课程化的趋势,且突出强调数字化教育,忽视了STEAM教育中的“A”,即人文学科这一要素。创客教育是创客运动和创客文化冲击下,教育模式的变革。广义的创客教育,即创新素养和创客精神的培养,属于科学素养的子范畴,不仅局限于正规教育,与强调跨学科性教育的STEAM教育相比,注重学习者自身素质养成的创客教育更趋近于非正规教育建构主义的内涵。因此,对创客教育概念的界定,不应局限于学校的课程教育,而应回归创客文化的规约,在创客空间等非正规学习空间中探究创客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若将学校正规教育中上述新型教育模式表述为“STEM教育+创客教育”,那么在创客空间非正规教育环境中则可对应地表述为“创客教育+STEAM教育”,后者是科技馆、图书馆、创客空间等非正规学习环境中值得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

3 非正规教育中的“创客教育+STEAM教育”

2012年美国创客教育计划(Maker Ed)成立,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该计划致力于支持教育者和社区,特别是服务设施欠缺的地区,促进当地年轻人体验意义丰富的创造和学习过程。从成立以来,该计划卓有成效地为年轻人制造了机会,在创造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增强创意能力,培养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领域的学习兴趣。以“每个孩子都是创客”为愿景,该计划以课程或项目的形式对美国青年人创新精神的培养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5年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开发了麦穗创客教育(MESIS),以针对性的教育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自然、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创客的创新能力、数理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探索针对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创客教学特征,开发匹配的教学模式、特色课程、教学工具以及配套服务系统。麦穗创客教育学年课程体系包括机械总动员、电子入门、软件入门、足球车、让小车动起来、智慧生活、音乐摄影、机械臂机器人等[5]。

可见,在非正规教育机构,创客教育也常常伴随与之同源的STEAM教育,复合形成“创客教育+STEAM教育”模式。究其缘由,创客教育强调的创新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创新式的学习思维能力,但能力的培养无法脱离基础知识的学习。创客教育可谓是一种基于基础学科知识的创新能力培养,离开具体的学科背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非正规教育机构中的创客教育应是基于STEAM情境的创客教育。在日前召开的创客教育培养促进计划会上,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李象益认为,创客教育应摆脱培训色彩,让学生创造自己的问题,探索找到自己的答案[6]。

从2007年第一台开源桌面3D打印机RepRap问世开始,创客运动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消费者为中心的3D打印机制造商MakerBot诞生,激励着整整一代的创客,为其打开了桌面制造的新时代,其影响力堪比30多年前第一台个人电脑带给人们的冲击[7]。3D打印机成了创客空间的标配设备,是世界各地制汇节(Maker Faire)的重头戏。不少科技馆也抓住了3D打印这一创客标志性设备,将3D打印引入展厅、工作坊、开放性实验室等空间中进行展示或开展教育活动。

中科馆在展厅里引入了3D打印设备,开展“3D模型设计与打印”创客教育活动。利用科技馆现有的3D打印机,带领观众设计并打印出自己的创意模型。由于3D打印过程较慢,该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在30分钟左右。在辅导员介绍了软件的使用方法后,主要的时间交给观众进行3D模型的设计与打印。主要是通过向观众介绍如何使用3D模型制作软件Meshmixer与3D打印软件UP,了解三维模型的设计过程与打印过程。最后让观众自己发挥创意,利用Meshmixer的模型库进行拼接、改进、设计属于自己的模型并最终打印出来[8]。

上海科技馆设计师摇篮展区的“3D打印世界”展项运用现代展示设计理念,并融合了最新3D打印、三维立体扫描、多媒体互动展示等技术,展现了从实物信息采集、3D模型设计到快速3D打印成型的全过程,让观众在近距离感受3D打印技术神奇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到个性化纪念品制作所带来的乐趣。除了在打印区可清晰观看两台不同成型技术和材料的3D打印机打印过程外,还可以在三维扫描区通过工作人员对实物扫描的操作演示,在计算机中建立三维模型。“3D打印世界”分成三维扫描区、3D互动建模区、3D打印体验区和3D打印产品陈列区四个区域,在占地不足1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中展示了3D打印技术的各个方面,运用实物陈列、图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对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发展趋势及全新应用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9]。

4 创客教育概念探析

在创客运动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各地创客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上千家创客空间,特别是在中国,从2011年国内第一家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成立以来,创客空间发展势头迅猛,2015年经过概念的升级,诞生了众创空间这一概念,整合了已有的创客空间和类创客空间。这些新成立的创客空间大多建立在高校、图书馆、科技馆等政府公益机构之中,依托母体的教育资源和聚合平台,开展创客活动。目前阶段这些创客空间虽已建立,但如何在其中开展卓有成效的创客活动,建立健全的机制,激发创客的热情,促进创客作品的市场化输出,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立在公益性机构中的创客空间中开展活动,要考虑到母体的教育职能,无论是学校的正规教育,还是图书馆、科技馆的非正规教育,创客空间都需要与之协调,形成有机的生态系统,这些都促成了在当前如火如荼的创客运动对创客教育的需求。

《Make》杂志创始人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将创客分为了零―创客,创客―创客,和创客―市场三阶段。零―创客:创客的起点千差万别。但都有共通之处,他们受灵感的驱使,产生从购买产品到动手真正制作产品的冲动。从零到创客,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学习必要技能和获得生产制造的必要方法。创客―创客:这一阶段的一大特点是相互协作和接触其他创客专家。在这一阶段,创客同样为现有平台做出了贡献。此阶段强大的驱动力在于技术革新和自我表达和创造欲。创新和与他人分享的欲望催化了创客-创客的交流和知识技能的流动。创客―市场:从工作坊到数字化群体,发明创新的浪潮源源不断,知识由此流动并聚集。一些发明和创造可以吸引更加广泛的受众,这些杰出的作品从众多创客产品中脱颖而出,赢得商机。尽管大部分创客创造产品的初衷并不含有商业动机,但少数转化为商品的创客作品影响力也不容小觑[10]。

本文认为广义的创客教育就是在创客发展的上述三环节中给创客以帮助与指导,开展创客培养工作,促成创客的自我养成:在零―创客这一阶段,培育潜在创客,开展创客挖掘,在创客―创客阶段,提供去中心化的创客交流平台,开展创客培养,在创客―市场阶段,在众创空间生态链中帮助创客产品从创客空间顺利进入下一加速器环节,对创客产品成果进行筛选和加速转化。由此可见,创客空间的内核是创客教育,要彻底、充分地实现上述三环节的创客教育目标,单一的创客空间是很难做到的,需要更大的资源聚合平台,并将创客空间升级为包含多种形式的孵化器、加速器的众创空间平台。

5 广东国际创客中心对广义创客教育的探索

2015年广东科学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了首个省级国际创客中心――广东国际创客中心,落户广东科学中心,立足广州大学城的科技人才资源,依托中国科学院和区域产业需要,进一步延伸广东科学中心的平台服务功能,共同建设“创客发掘工程”“创客苗圃工程”“成果转化加速器工程”和“互联网+工程”的线上线下一体的创客生态四大体系,大力推进教育与创业引导、创新与产业结合、加速成果转化[11]。

其中“创客发掘工程”“创客苗圃工程”“成果转化加速器工程”有力地展示了广义创客教育在零―创客,创客―创客,创客―市场三个成长阶段中给予创客的指导与帮助,不仅落实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还践行了广义的创客教育,并且融入了STEAM的情境,形成了面向STEAM的广义创客教育格局,这三个子工程的内涵如下:

5.1 创客发掘工程

面向广州大学城的学生,通过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生态创客孵化基地,秉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采取教育、交流、支撑、孵化一体的创客教育模式,培养引导,使潜在创客建立学习兴趣,通过创客空间、创客课程教育,向广大学生普及创客知识,推广创客文化,并通过开源硬件等创客工具和产品的系列入门课程,使广大学生具备创客的基本技术技能,养成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协作意识和分享精神,最终激发创意实现,解决实际问题。

5.2 创客苗圃工程

对于怀揣创新思想、项目的创客们,通过“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全程孵化链条,打造成为集“创客服务、孵化器、产研对接”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创客服务平台。执行严格的准入门槛,通过项目路演、专家评审等方式选拔优秀大学生、草根创业人士和创业团队进入,为其提供免费的办公空间、工作设施和网络设施;提供项目的发展前景评估;为创业者提供从创客教育、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本融合、孵化加速服务等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

5.3 成果转化加速工程

创客中心计划与企业共同建设各类主题创客营,如:为充分推动创客创新思维、学习和实践,拟与英特尔等知名芯片公司积极合作开展创客创新支持,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力量与英特尔公司完善的硬件生态以及国际影响力,共同在创客研发材料支持、创新课程、创业指导等方面为硬件创新创客提供完备的支撑,面向创客业界启动招生;为推进中国科学院的先进技术向生活、艺术的转化,进一步促进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拟与珠宝、艺术、礼品等产业,共同面向艺术领域的创客提供艺术辅导、创意交流、创业支持,积极开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机互动等领域内科技与艺术结合项目的策划和落实工作。与众筹平台合作,实现创客项目从创意期到孵化期、上市期的无缝结合,以网上网下市场销售、虚拟孵化和战略投资,推动相关创新产业的发展。

6 结论

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不仅适用于学校正规教育,也适用于科技馆的非正规教育。把与创客教育同样诞生于创客文化的STEAM教育作为参照系,可以更好地把握创客教育的内涵。通过概念的比较与辨析可见两种教育模式联系密切,且互为补充。“创客教育+STEAM教育”是非正规教育环境下理想的教育模式。广义的创客教育是科技馆等非正规教育机构创客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等科技场馆已对创客教育进行了尝试,广东科学中心建立的众创空间打破了科技馆通过展项和科普教育活动等传统的科技传播方式,不仅局限于科技馆单一主体,更联合了具有创客教育经验的中国科学院创客学院,为科技馆的众创空间嵌入了创客教育的强大内核,其下设的三个子工程有力地印证了广义创客教育的内涵,并融入了STEAM科技与艺术跨界融合的情境,对科技馆创客空间中的创客教育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侯威.美国竞争力计划――布什政府科研与教育发展新蓝图[J].世界教育信息,2006(5):7-8、61.

[2] Jolly,Anne.“STEM vs.STEAM: Do the Arts Belong?”.Education Week: Teacher.March,2015.

[3] 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J].中国远程教育,2015(9):50.

[4] 任友群.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辨析[A].第三届全国中小学STEAM教育论坛,2015-10-16.

[5] 麦穗创客教育宣传[EB/OL].2015-7.

[6] 董鲁皖龙.创客教育应摆脱培训色彩[N].中国教育报,2015-12-15.

[7] 克里斯・安德森.萧潇译.创客--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8] 唐剑波,李沫,赵荃.科技馆展厅内的创客教育尝试[A].中国科普研究所、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全球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馆校结合――第七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普研究所、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5(6).

[9] 上海科技馆设“3D打印世界”[EB/OL].中国3D打印门户网http://.cn/news/show.php?itemid=1392013-09-18.

创客教育论文范文2

浙江省温州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浙江省温州市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国内知名教育创客,温州创客空间创始人

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参观深圳柴火创客空间。随后,“创客”一词出现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短时间内,创客从小众走向大众,成为引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星星之火。同时,创客教育也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词。

作为最早出现在创客圈子中的少数教师群体中的一员,我发现自己2008年后的教学经历,刚好亲历并完整地见证了国内创客教育的发展。这促使我把这段经历写下来,希望这段回顾能够带给更多开始关注创客教育的同行一些启发,或许可以起到正本清源、去伪存真的作用。

从机器人竞赛到机器人教育

我从2006年开始负责学校的机器人竞赛辅导。和所有接触过机器人的学生一样,我很快就爱上了这项高科技活动。但不出两年,我就意识到机器人竞赛的问题:无论是教育部还是科协组织的机器人竞赛,在规则制定上过于依赖硬件的投入。只要学校肯花钱,厂商就重点支持,就能获得好成绩。更糟糕的是,规则年年变,学校几乎每年都要更新器材,否则得不了奖。

2008年,我校徐持衡同学因信息学奥赛而获得保送清华大学的资格。在不用准备高考的高三,他不想虚度光阴,而是打算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看到学校在科技创新和动手实践方面缺少氛围,他便寻求我的支持,创办了学生社团——科技制作社,并用自己的奖学金买了很多DIY材料,供社员焊接和拼接。以现在的观点去衡量,他就是一位非常具有创客精神的学生创客。因为社团需要活动场地,我们就把机器人活动室共享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捣鼓。

一直以来,我校学生参与机器人活动都是高三教高二、高二带高一,进行着类似师徒制的“传帮带”,并没有开设机器人课程。可到2009年那年,我在高一新生中怎么都找不到有机器人基础的苗子,只好开了一门“机器人编程入门”的校本课程。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校的机器人器材并不统一,开课的难度很大。这一度让我左右为难。也是这一年,我校足球机器人队在省赛中被淘汰,没能获得参加国家比赛的资格。输了比赛,两位参赛学生很不服气,就萌生了自己做机器人的想法。我自掏腰包,买了焊台之类的工具和各种电子元器件供他们研究。没想到几个月工夫,他们还真的做出了自己的机器人,并带着它参加了温州市比赛。当然,自己做的机器人在性能上比不过厂家,所以这次比赛连省赛的资格都没有争取到。

从机器人教育到科技创新大赛

比赛失利后,我和学生陷入了反思。学机器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这一年一度的机器人比赛吗?能不能提高机器人的利用价值?我开始试着让学生结合研究性学习,将机器人的知识应用在科技创新项目中。比如有学生研究教室的智能灯光控制项目,把传感器、智能控制、无线遥控等技术都用到了。2010年10月,我们在温州市大中小学生环保作品设计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三个一等奖的好成绩。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想法冒了出来。但我们也发现,这些仅为比赛而设计的机器人主板的种种不足。如,涂郁潇颖同学想做一款水质监测机器人,这需要将传感器的信息无线传输给电脑,再保存到数据库里,经过分析后以Web形式展示。但机器人主板与电脑间的通讯却很麻烦。因为比赛不需要,专用的机器人主板往往去除了串口通讯的功能。

无助中想起王盛业同学(他擅长设计板子)曾经推荐过的开源机器人控制器Arduino。从介绍看,Arduino的串口通讯很方便。我买来测试,结果欣喜地发现:Arduino在机器人与电脑间的通讯上做得特别好,直接用print语句就能将数据传送到电脑。更意外的是,网络上有很多Arduino的模块,如蓝牙、zigbee等。于是,涂郁潇颖的水质监测机器人就基于Arduino和zigbee协议去设计,并在后来获得了浙江省研究性学习评比一等奖。

既然能实现机器人与电脑通讯,那么能不能通过电脑控制机器人,或者通过电脑编程控制的设备呢?利用电机和继电器,不就可以让学生体验物联网、智能家居方面的技术了吗?一时间我和学生“脑洞大开”,不再关注机器人比赛,而是一心一意去研究如何使用电脑的并口和串口对设备进行编程,如何让电脑和Arduino互动了。

从科技创新大赛到STEM教育

在2010年上海市举办的世博会上,那些光怪陆离的互动媒体作品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些作品的核心是传感器技术和控制技术。我和学生认为,运用Arduino完全可以搭建出类似的模型。于是,我开发了一门“互动媒体技术”校本课程,尝试用Processing、flash、VB等程序和Arduino互动。遗憾的是,Arduino虽好,却没有图形化的编程界面,技术门槛较高。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很难实现他们的创意。校本课程只有18个课时,刚刚为学生打好编程基础,课程就要结束了,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互动作品的制作。

这种困境一直持续到我发现了Scratch。Scratch支持传感器板和乐高WeDo系列产品,学生只需拖曳图标,就可以获取外部传感器的信息,并能控制设备。在教育部教育仪器研究所王玥林老师和上海创客李大维的帮助下,我成功实现了用Arduino来模拟Scratch的传感器板,还找到了Scratch的一款修改版本S4A。这样,只要配合我和学生设计的继电器插座,在课堂上就可以做智能家居的实验了。

在寻找关于Arduino和Scratch的资源过程中,一个新的教育名词STEM引起了我的关注,并和国内研究它的教师取得了联系,如吴向东、吴俊杰等。于是2011年秋,我和吴俊杰、管雪沨、武健、柳栋等志同道合的老师在杭州西湖相聚。在这个小型聚会上,吴俊杰展示了STEM教学案例,我也介绍了几个S4A学生作品。大家都对这种软硬件结合的课程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回来后,我以S4A为平台重新开发“互动媒体技术”课程,将培养目标落在STEM素养上,引导学生把新奇创意变为现实,开始从研究有用的技术转向研究有趣的技术。相对于智能机器人,互动媒体技术侧重于通讯和媒体展示,不仅适合具有科技特长的学生,也适合在艺术上有特长的学生学习。

这一年,我开始负责学校选修课程的建设工作,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其他学科老师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如物理老师开设“基于传感器的数字化实验”,化学老师开设“科学视频拍摄”等。好几门课程和我的“互动媒体技术”课程一样,先后入选省级网络选修课程,并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从STEM教育到创客教育

STEM如同一扇新推开的窗户,让陷入信息技术教学困境的老师找到一丝亮光。但是,一线老师开发基于STEM理念的课程是困难的,几乎无从入手。2012年暑假,吴俊杰赴美国参加MIT的Scratch教育大会,回来后,通过猫友汇组织了一次小型会议。活动得到了教育部教育仪器研究所梁森山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陈美玲老师的支持。我们针对Scratch、S4A和Arduino进行了讨论。那天,我们还邀请了DFRobot的知名创客程晨。自从接触了STEM,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和国内的创客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我们都认为,创客和STEM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创客们玩的各种有趣的项目,就是典型的STEM项目。有趣的是,此时大洋彼岸,奥巴马政府也在做同样的工作。

隔年,吴俊杰发表文章《创客教育:开创教育新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13年第4期),第一次提出“创客教育”一词,并认为在“中小学中开展创客教育,开创教育新路应成为政府大力推动的一项教育行动”,引起了国内同行对创客教育的关注。受此影响,我们在商讨2013年8月温州中学举办的“第一届中小学STEAM教育创新论坛”时,曾提出过“少年创客教育研讨会”或“未来创客教育研讨会”的名称,但觉得要向公众介绍“创客”一词太复杂,最终放弃了。

虽然没有用“创客”一词,这届论坛还是吸引了国内好多知名创客参加,有新车间的李大维,DFRobot的叶琛和程晨,MakeBlock的王建军,奥松机器人的于欣龙以及北京创客空间的发起人肖文鹏等。如果说创客和教育的结缘,温州举办的这届论坛无疑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在论坛上,我做了“创客文化和创新教育”的主题发言,分析了创客文化对创新教育的启示,对“教育创客”名词进行了具体介绍,并且接受李大维的建议,把学校的科技制作社活动场地开放出来,挂牌为“温州中学创客空间”。

创客运动的本质就是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创客和教育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创客关注造物,崇尚造物,这正好是当前教育的最大短板。2013年10月的上海创客嘉年华活动,我和吴俊杰、管雪沨、李梦军做了主题为“创客文化和STEM教育”的演讲,介绍中小学的STEM教育,并呼吁更多的创客关注教育,为中小学提供造物资源,首次在民间的创客盛会上发出教育者的声音。2014年4月,我和吴俊杰在全国最大的创客盛会——深圳制汇节的“创客和教育”论坛上做了主题演讲“创客教育,酝酿一场新的边缘革命”。在来自国际的20个专题演讲中,仅我们两人是国内代表,用中文演讲。我们提出创客教育将带来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从边缘学科开始,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一提法让国内创客圈颇为振奋,当时各家媒体的报道中,很多直接选择了我们的演讲题目作为标题。“创客教育”一词开始为公众接受,并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网站上。

创客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创客教育”一词虽然已经在各媒体出现,也很快被圈内从事Scratch教学的教师所接受,但是愿意去研究硬件的教师却非常少。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加快Arduino的普及,以及如何为中小学老师提供创客教育课程。吴俊杰提出开源课程的想法,但是教师们公开的往往是零星的课程资源,不能形成体系。

2014年2月,南京师范大学钟柏昌博士派了三位研究生到我校做关于Arduino的部级课题的研究。在DFRobot的支持下,我和研究生们设计了一套教学器材,编写了教材,开了一门“Arduino创意机器人”课程。通过ArduBlock的作者何琪辰,我们也优化ArduBlock并推出教育版。我们在教学中逐步优化教材和器材,拍摄了一系列微课,整理出相对完整的课程资源,并决定采用CC协议,完全开源这一课程,甚至声明不保留任何版权,作为国内开源课程的范例。

我一直认为,创客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源、可复制,所以温州中学的创客空间就一直很简陋,不加修饰。2014年学期初,温州实验中学希望开展创客教育,建创客空间,只是苦于没有师资也没有经验。我们开始整理创客空间的建设方案,并且让两位研究生去温州实验中学兼课,同时培训学校教师。很快,温州其他学校也开始复制课程了,如乐清中学和昆阳二小等。下半年,北京师范大学又派了两位科学教育的研究生来实习,更多的课程在开发研究中,如App Inventor、Blockly等,还建立了QQ群专门解答各类问题。11月,温州电教馆在温州实验中学成功举办了全市首届青少年创客文化节,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市级的创客教育协会。

同年4月,“第二届中小学STEAM教育创新论坛”在常州举办。这届论坛吸引了23个省市的老师参加,并邀请了台湾的许惠美和蔡凯如老师做分享,在线直播用户超过1000人,还惊动了CCTV。随后的6月,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美创客大赛”的“创客与教育”论坛邀请我和吴俊杰演讲。我们选择了“柔软地改变教育”这一主题。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创客教育。虽然当前教育存在种种问题,但是不要抱怨,大家都去改变这一现状,创客教育是很好的切入点。这一观点得到听众的认同,《中国教育报》以《创客:柔软地改变教育》为标题,整版报道了这场论坛。

11月,上海创客嘉年华活动邀请我筹划创客教育论坛。我作为主持人,邀请吴俊杰、管雪沨,还有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等演讲。论坛的主题是“迎接创客教育的引爆点”,因为我们都隐约预感到,创客教育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12月,《中国教育报》以《温州:创客空间里的梦想时光》为题整版报道了温州的创客教育。没过多久,韩国媒体《中央日报》转载这一报道,并指出温州的创客教育值得效仿。这一报道再被参考消息的官网转载回来,引起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

结 语

创客教育论文范文3

教育界的采购盛会

展示会由北京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北京高教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主办,《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承办,北京中庆现代技术有限公司独家冠名。

本届展会紧跟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潮流,喊出“创新驱动教育装备现代化”的主题口号,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发展型展会,展示最前沿、最现代的教育装备产品,为教育从业者带来又一次的采购盛会。

展会近2万平方米的展区,汇集了150余家行业内代表性企业,行业内标杆企业携新产品悉数参展。展品集结了智慧校园建设及解决方案、学前教育装备、后勤设备、实验室设备等。规模化、集中化、专业化的特点将注定这是一场有内涵、有实力的展会。

浙江大学实验室设备处处长冯建跃、天津大学软件学院纪委书记张h琪、燕山大学设备处副处长王东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实验处处长高洪旺,及来自多个兄弟省市装备部门负责人与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设备管理处张家栋处长代表组委会致欢迎辞。展会冠名企业代表,北京中庆现代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东茂先生代表参展企业致辞。最后,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时龙先生宣布2016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开幕,展示会在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中拉开帷幕。

展与会相呼应

此次展会在秉承往届展会特色基础之上,更是针对不同教育领域的观众,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论坛交流活动,让观众及时了解到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以论坛为理念架构,以装备为展会支撑,探讨教育装备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与展会的宏大相呼应,装备论坛也精彩纷呈。论坛内容紧跟时下教育热点话题,涵盖了高教、普教、职教、学前教育四个领域的7大主题,包括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大学图书馆馆舍空间再造、校园室内空气环境治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育器材应用、中国制造2025与人才培养、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发展、京津冀基础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等。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处长武晓峰、比特实验室创始人曹伟勋博士、北京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理事长陈雁飞等在论坛中做了重要报告。

如今,我国一些高校院所在仪器设备开放上历经多年探索,现已被纳入开放服务试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武晓峰曾说,在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上,清华大学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探索。那时,由于大学科研经费有限,大设备又有运行维护费用,为支持科研、提高设备使用率,清华大学成立了分析测试基金,用来补助老师们的设备使用费。

“从刚开始的学校出80%,老师出20%,到后来学校出小头,老师出大头。学校支持的费用总额一直在增加,很好地发挥了政策引导作用。这种模式被很多所国内高校借鉴。”武晓峰说。

后来,清华大学在分析中心成功建设的基础上,陆续支持建设了10个校级公共平台。通用性强的设备,尽可能在公共平台上建设,专业性强的设备主要放在对应的院系和研究所里。

在武晓峰眼里,这种校级共享平台有多层意义:节约了资源,避免设备重复购置,提高资金使用率;集中管理以后,平台会有专人维护,提高了设备使用质量,延长了设备寿命;搭建了一个新的交流环境,推动不同用户间的交叉交流;为每一位老师及其研究团队提供利用仪器设备的机会,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武晓峰表示:“我们就是想通过网络平台把尽可能多的大型设备纳入开放服务系统,因此要求各单位自身利用率不是很高的设备要注重开放共享。如果各单位拥有的仪器设备不开放,别的用户用不了,必然导致重复购置。更多高校一起做这项工作,肯定会极大提高设备使用率。”

值得注意的是,首届京津冀教育技术装备协作与发展论坛成为了展会的一大亮点。论坛汇集京津冀三地经验成果,从装备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教研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当前课程改革下如何进行学科实验室建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等问题,为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校园兴起的“创客”热

“创客”在近几年火热起来的同时,也逐渐进入了校园。“创客”一词指出于兴趣爱好,努力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经去年“五・四青年”节国务院总理回信清华大学创客空间协会学生,鼓励创客创新创业后广为流传。而校园的创客空间是一个具有情境体验、创意生成、原型制作、功能测试和展示交流功能的开放技术实践场所,学校提供足够的空间、设备、设施、材料,营造一种能共享所有资源,具备分享特质的创客文化氛围,树立一种开放、开源、协作、分享的人生理念,培养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进步的创客精神。

从教育展会上获知,中教启星教育创客空间实现了校园的创客空间的情景体验、创意生成、开源制造等多项功能。

据中教启星教育创客空间负责人介绍:“情境体验的主要功能是营造一个了解科技发明历史,体验新兴科技发展前沿成果,激发设计灵感,寻求创新思路的学习场所。其主要课程包括状态调节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益智思维、创新思维、社会探究(观察、调查、访谈、体验)、需求分析(SWOT分析、物-场模型分析)。”

而在创意生成中主要功能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能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并进行创意设计的空间。主要课程包括图形创意、二维设计、三维创意设计、发散性创新方法、半发散性创新方法、聚合性创新方法、装饰创意手工、手绘与纸模、快速原型与体验草稿。

创意空间也利用上开源制造。开源制造包含了多个功能区域,都以产品的原型加工与制作为主,包括手工搭建区、金工木工区、电子制作区、数控加工区、激光雕刻切割区和3D打印区。

创客教育论文范文4

相关热搜:法律论文  法律论文范文  法律

 

创客教学法以一个特定的学习任务为中心,要求学生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分组协作通过自己的创造力解决问题。在高职法学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中运用创客教学法可以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融会贯通地的掌握枯燥的法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创意能力。

 

一、创客教学法

 

在全球创客运动的影响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创意能力为目标的创客教育在教育界迅速兴起。在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创客教育已经渗透在日常教育中。许多中小学校、大学、研究院都设置有专门的创客课程,并开设学生“创客空间”,给学生实现“让想象落地”的平台。

 

创客教育已经成为美国推动教育改革、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创客教育流行于欧美国家的同时,也在中国的中小学、大学校园里逐渐发展起来。2014年6月,清华大学举办了由Intel赞助举办的创客教育论坛,对创客教育进行了全面推广。

 

作为创客教育的具体教学方法,创客教学法是一种鼓励学生在探索、发明和创造中主动与协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作品、动手操作来启迪学生、丰富课堂,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创建物品、发明工艺、分享创意点子。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创意能力,让其职业发展有新的方向。

 

二、高职法学运用创客教学法的必要性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白皮书中明确指出:“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理论与实务并重,人文与科技均衡的社会中坚力量。”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中要求“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实务导向”特点,如何实现良好的技术技能要求,如何增强高职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客教学法不失为一个培养应用型人才、强化学生竞争能力的途径。

 

1. 创客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法律的兴趣,培养自发学习能力

 

运用创客教学法可以在授课方法和手段上合理创新,设计游戏化、手工化、艺术化的“经济法”教学项目模式,激发学生对枯燥、难懂的法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

 

2. 创客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职业能力

 

一方面,创客教学法强调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将来学生在求职和就业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另一方面,完成教学项目少不了依靠新兴科技的应用,在完成课程的过程当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新兴科技,这也是当今科技时代必要的知识储备。

 

最后,创客教学主要以团队项目任务展开,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训练,能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活奠定基础。

 

三、高职法学创客教学法的运用实例

 

我们选取“经济法”作为在高职法学教学中运用创客教学法的实践对象。作为高职院校财经大类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经济法”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会计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经济法”亦被单独作为一门考试课程,占有较大比例的分值。

 

经济法学主要包括经济法基本理论和经济法具体制度两个部分,是对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生活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法学学科,对于市场经济意义重大,对于日常生活更有着解纷平争、维权保利的积极作用,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学科前沿性。

 

按照创客教学法的要求,我们在“经济法”课程中运用创客教学法主要包括Idea—Design—Maker—Share—Evaluation5个关键步骤(简称IDMSE)。Idea是指教师如何有创意地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具有实用性的知识点; Design是指教师针对知识点如何有创意地设计学生感兴趣并且有创造空间的教学项目任务;Maker是指教师如何有创意地制作教学项目任务书;Share是指教师如何通过分享教学项目设计再修改再设计; Evaluation是指教师如何针对过程,科学评价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

 

1. 创意分解课程内容(Idea)

 

“经济法”教育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应坚持双用原则,以“实用”为课程导向,以“够用”为课程深度,对现有教材的19章内容进行甄选,挑选其中的部分章节内容作为授课内容,按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和自主生活的角色设定,划分成“如何开办企业”“如何合法经营”“如何合法维权”3个大任务。

 

然后再对应相应的章节拟分解成 “什么是法”“怎样创立企业”“怎样订立合同、履行合同和终止合同”“怎样保护我们的想法”“怎样遵守经营规则”“‘上帝’”有哪些权利”“怎样打官司”等教学项目知识点。

 

2. 创意设计教学项目(Design)

 

有鉴于法学知识与信息技术联系的松散性,对于“经济法”课程的教学项目任务难以以创客产品中常见的物质作品形式表现,可以在文法学科领域予以创新。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中,可以采用综合肢体表演、课堂游戏、简笔画、数字故事、剧本文案等方式来体现。

 

借助诸如 “做一做”“玩一玩”“画一画”“配一配”“演一演”等教学项目形式,通过生动的教学项目任务,将理论化的法学知识形象生动化,让学生时刻保有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目标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制作任务书(Maker)

 

任务书是教师创客教学的成文化工作,需要明确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目标、要求、评价标准,并注明可以借助的参考资料和辅助工具。以“经济法”课程中关于合同法的教学内容为例,可以把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综合设计为一个“画一画”思维导图的项目任务,其具体的任务书就可以表现为:

 

4. 分享任务书和学生作品(Share)

 

利用世界大学城、教学微博、教学微信等线上虚拟空间形式,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渠道对任务书和学生作品进行分享。通过任务书的展示实现任务传达、资料查找的目的,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实现互动示范、共生互仿的学习环境。

 

5. 针对过程,科学评价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Evaluation)

 

从专业性、协作性、创意性3个维度,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一个通过小组分工协作,能正确运用专业知识,具有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的任务作品就不失为一个好的项目任务作品。

 

综上所述,在高职法学教学中运用创客教学法,通过要求学生制作多种形式的创意作品来实现将抽象法律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身兼设计师、作家、表演者等多重角色。一方面能从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在具体的作品制作过程中理解、掌握具体的法律要点,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创意创作能力,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创客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创客教育;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创客教育概述

1.1内涵

创客是近些年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概念,指的是在兴趣的导向下,将创意落实到实践中,并使之成为现实的人。创客教育指的是在高校内通过各种课程体系的有效设计,使高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能够有效体现出创客人才所需的各项技能修炼。创客教育以兴趣作为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出发点,从这一理念出发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高职院校的创客教育简单来讲就是在高职教学领域中引入创客教育的发展理念,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进行高职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以培养国家、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创客教育理念的引入刚好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相吻合。由此,在高职教学领域中得到极大的推广与应用。

1.2创客教育在高职教学中的特点

1.2.1具有项目性

创客教育在高职教学领域的应用必须以一定的教学项目作为载体,切忌只是对创客教育进行空洞无物的讲解。通过将创客教育融入高职教学中的某一个专业、或某一个具体的项目中去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学习中感受创客教育的魅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带动起来,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创新的将各个项目落到实处。这也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多提供参与项目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项目中锻炼自己创新精神。

1.2.2合作性

当前,在高职院校的创客教育中主张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各项创客项目的小组学习。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创客教育具有一定合作性的特征。创客小组的成员多是由具有不同能力以及专长的学生共同组成,因此,在创客项目小组中,小组成员之间要注重加强沟通交流,在合作中能够发挥所长,同时,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意识以及沟通交流的技能。

1.2.3强度高

创客教育在高职教育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强度高,但是这个强度高指的并不一定是狭义上的体力强度高,而是指创客教育在高职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能够在求学问知、探索的过程中越走越远,在实践操作中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注入到创客教育项目当中去。

1.2.4分享性

分享性也是高职院校在进行创客教育时的重要特点,高职院校的创客教育是建立在小组成员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在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中必然会涉及到各种信息的传递、共享,只有在高职的创客教育中强调分享的观念,鼓励学生们之间进行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创意共享,在众人合力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创客项目的落实。

2高职营销专业进行创客教育的意义

2.1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时展型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国家以及社会发展更是如此,因此,在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于创新型与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需求量进一步增大。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这一需求就更加明显,国家也开始在高校领域开展相应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将适应国家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的营销专业的专业性质决定了其与创客教育的良好融洽性,在高职教育的营销专业中融入相应的创客教育的教育发展理念,为培养国家所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效措施

高职营销专业开展创客教育是对国家“双创”发展理念的有效呼应,创客教育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颠覆,在传统教学中,高职营销专业的教学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营销理论知识的教学,另一部分是社会实践教学;在营销理论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案例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们传递营销专业的理论知识;而实践教学多是要求高职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的半年或一年时间内到有关专业对口的单位中进行营销实习而创客教育是对这两种教学方式有效补充,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更能发挥指挥自主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为国家培养所需的“双创”人才。

2.3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

创客教育在高职营销专业的引用,还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主要原因在于创客教育是一种基于学生兴趣导向出发所进行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而通过相关的营销专业理论知识,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行业进行深入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探寻行业内的未知领域,并且能够对行业或有关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办法。通过创客教育与高职营销专业的有效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摆脱课堂中原有的奴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发展思维,增强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2.4使课程体系科学化构造有了可靠的保证

传统的高职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是采用较为固定的课程设置模式,长期以来都是沿用近乎完全相同的教材进行高职的营销教学,对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敏锐度以及反应度较低,这就使得高职营销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存在僵化的问题。而创客教育模式的引入使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有了较大的改观,创客教育对市场导向以及市场需求有着较为敏锐的要求,要求高校营销专业的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能够把握市场发展现状,对课程进行一定的预先导入,创新课程设置模式,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更有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3创客教育视角下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3.1高职营销专业庞大的生源

在高职营销专业进行创客教育主要依托其庞大的生源,尤其是随着近些年素质教育深入发展,高校普及化、大众化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全国范围内扩招生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高职营销专业进行创客教育能够有效的保证创客教育者的参与数量,为创客教育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创客教育的引入,为其在高职营销专业培养具有创新实践精神的人才提供了可能。

3.2高职院校能够帮助筛选创客人才

高职营销专业在引进创客教育模式前,首先要在高职校内进行一定的创客宣讲活动,或者举行与创客教育相关的主题竞赛,吸引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进来,在参与的过程中对创客教育感兴趣的学生就会自动参与到高职营销专业创客教育活动的下一个环节,而对此缺乏兴趣的学生就会自动退出,这一过程实际也是一个对于创客人才筛选的过程

3.3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资源与实践基地优势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开展创客教育的另一大重要优势就是其所拥有的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广阔的高职院校实践场地,尤其是高职院校内的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图书馆、自习室以及其他活动空间、多媒体展示平台等都为创客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4创客教育视角下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1创客园区的建立

要想在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开展创客教育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在高职院校内为创客实践者提供专门的实践学习空间,使创客小组成员之间能够有一个进行互动交流的场所,使对创客教育感兴趣的学生能够聚集到一起开发创意项目。由此,创科园区的建立在高职院校内的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教师在创客教育开设之初可以先划拨一间办公室用于创客教育供其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开展。

4.2创客文化的普及宣传

在对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当前,高职院校营销专业中还有许多学生对于创客教育的理念一无所知,或是只闻其名不知其意,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到创客教育的活动中来就要对创客教育的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内进行广泛的宣传、造势,使这一理念、教学方式在高职教学中得到广泛的普及。在高职校园内对创客教育进行普及时可以借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不断扩大创客教育的影响力,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创客教育中来。

4.3创新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

在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开展创客教育首先是要对其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变革,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与传统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建设有较大的不同,突出创客教育模式下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与培养;此外教师在高职营销专业课教学中也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创客教育思维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创客教育进行一定的引导;同时,高职营销专业的领导还可通过知名人士讲座的方式来提高高职营销专业创客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创客教育论文范文6

近年来,我国创客教育迅速发展,其核心理念与实践方式对教师培养提供了新视角。借鉴创客教育培养创造力和技术能力的理念,高等师范院校可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三方面优化职前物理教师教育课程设计。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培养职前教师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技术水平三方面。相关教学策略包括鼓励师范生进行中学物理课程创新教学设计,组织多学科、多院系合作设计综合课程,鼓励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分享交流。评价方式提倡多元化评价,不拘泥于成绩评价。

关键词

创客教育;职前教师;课程设计

创客行动倡导将身边材料与各类技术相结合进行创造,如3D打印机等。在创客行动的影响下,教育工作者也逐渐认识到创客理念的价值,并将其与教育相结合,创客教育应运而生。2012年,美国《Make》杂志创始人多尔蒂(D.Dougherty)发起创客教育运动,其目的是让全美所有青少年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字等领域发展自信、创造力和兴趣,让每一个青少年成为创客。[1]创客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体验中发展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创造过程中,技术知识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创客教育注重“学”与“用”的结合,强调创造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这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一定的启发。当前,职前教师教育仍以传统方式授课教学,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以高校师范生为例,他们在高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为进入教师岗位做准备。但是,部分高校师范生的教学素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学习后他们仍不能将“学”与“用”很好地结合起来。而创客教育的兴起为我们变革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笔者基于创客教育理念分析职前教师教育现状,并对如何优化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提出一些建议。

一、职前物理教师知识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院校是以培养优秀教师为目的,为大学生提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院校。高等院校与中小学在创客教育上的重要区别在于:中小学的创客教育更偏重让学生体验创造过程,高校的创客教育还常常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能力发展相关。[2]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多为中小学教师。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学一线的主力军,其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了解职前教师专业水平现状,本文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

(一)选取调查对象

本文以高等师范院校中的本科师范生为职前教师研究对象。为深入了解职前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现状,本次调研以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2013级师范生为调查对象,以职前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为切入点,设计了职前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现状调查问卷。

(二)设计调查问卷

为了解职前教师对从事教育活动所需知识的掌握现状,笔者依据舒尔曼(L.S.Shulman)教师知识观和教师技术素养组成为基础,设计了职前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现状调查问卷。1986年,舒尔曼指出,教师的知识应该包括“学科内容的知识、一般教学方法知识、课程的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生的知识、教育情景的知识和教育目的、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3]结合本科师范生的现状,笔者将教师知识分为学科教学知识、教育情景知识和教育技术知识三类。学科教学知识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教学定位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策略知识、评价方法知识以及有关学生学习的知识。[4]教育情景知识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学生背景知识、教师背景知识、教学环境知识和师生关系知识。技术素养主要是指理解技术、选择技术、管理技术和使用技术的能力,各类技术素养都应该包含这四个方面。[5]从技术素养的构成来看,理解技术是指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程度,即对其价值的认识;选择技术主要是指对不同技术的学习和创新;管理技术是指对技术融合的能力;使用技术是指技术的应用情况。教育技术知识也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技术认识、技术学习、技术应用以及技术整合。每一维度下分别设有三级指标。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数量为92份,回收问卷90份,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达到94.6%。借助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问卷,量表信度为0.953,表明此次问卷调查具有较高信度。笔者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各维度的三级指标进行分析。学科教学知识在教师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学科教学知识中,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前后知识联系的掌握比较重要,而思维方式得分最低,表明职前教师对思维方式的价值认识不足。教育情景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涉及教学的人与物的了解程度。被调查者认为,学生个人情况、教师教学水平以及班级文化是将来入职后要重点关注的方面。被调查者对“家庭情况”“教室环境”“生生关系”的关注度不高。由此可见,职前教师教育应该进一步提升师范生对学生家庭情况、教室环境以及生生关系的关注度。随着互联网发展,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学也越来越需要技术支持。这就对教师的技术水平提出要求。为深入了解职前教师的技术水平,本问卷的一级指标中设有教育技术知识,对本科师范生的技术水平进行了相关调查。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教育技术对他们将来的教学十分有帮助。由此看出,职前教师十分重视教育技术,认为教育技术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调查表明,目前职前教师对教学软件掌握情况比较好,而对网络技术以及网络云资源掌握不足,且技术整合能力偏弱,需要进一步提升。综上所述,职前教师教育需要对师范生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培养;第一,加强对师范生思维方式的训练;第二,增强师范生对学生家庭情况、教室环境以及生生关系的关注;第三,提升师范生技术素养以及技术水平。据此,本文拟依据创客教育理念来阐释如何优化职前物理教师教育课程。

二、职前物理教师教育课程设计创新

创客教育注重培养创造能力和技术能力,这为职前教师教育提供了新思路。首先,培养创造力是转换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培养师范生创造力可以使其更灵活地开展教学和应对教学问题。其次,创客教育提倡多方合作,包括家校合作、教师合作、师生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多方合作理念同样是教学所必需的。优质的教学不是教师单独教学的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家庭、同学、学校共同协作的过程。最后,创客教育倡导培养技术能力、提高技术素养,这与培养职前教师的技术能力不谋而合。由此可见,依托创客教育理念,可进一步优化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下文将从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三方面,探讨如何创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

(一)教学目标创新

创客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物理计算平台和3D打印技术等前沿数字技术,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动手创造人工制品,在探究所生活的世界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面向真实需求的问题解决过程和方法,培养和提升创意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以及STEM素养。[6]据此,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培养和提升职前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第二,强调跨学科综合理念,培养职前教师的合作意识;第三,以各种教学平台为中介,训练职前教师的综合技术水平。

(二)教学策略创新

根据上述三方面的职前教师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可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物理师范生学习教育教学知识课程的载体主要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因此,笔者以“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来分析教学策略的创新。

1.鼓励师范生进行中学物理课程的创新教学设计

培养创造力是创客教育的价值所在。传统的课本教学方式在职前教师教学思想中根深蒂固,转变这种思想是当前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养以及教育教学水平。抛开知识点教学,鼓励师范生自主设计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师范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拓宽其教学思路,进而产生更多创新教学想法。

2.组织多学科、多院系师范生合作设计综合课程

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都着力推进学科综合化,以消除学科间的壁垒。创客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现阶段,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仍然是基于学科单独培养。这种分科培养方式使得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学科综合化意识更加淡漠。因此,培养师范生学科综合意识以及多方合作观念十分重要。在“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多个学科院系开展合作教学,让多个学科的师范生共同合作设计综合课程。在此过程中,师范生可逐渐提高自身的合作创新意识及对多方合作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合作,师范生会逐渐意识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教室环境以及生生关系等知识的重要性。

3.鼓励师范生借助云平台录制、分享优秀微课

在高校中,师范生每个人都有手机设备。因此,在“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手机设备,利用微信平台、H5微场景、手机APP等方式进行相关课程的辅助教学。师范生可以将设计的课程录制、上传到云平台,与大家分享;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交流互动,让更多人对微课提出评价或意见。

(三)教学评价创新

创客教育强调采用聚焦创客成果和创客学习过程的多元评价方法。[6]教师教育评价也要适应时代潮流,走向多元化。以“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可以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搭建课程公共分享互动平台,鼓励职前教师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多媒体作品,借助公众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作品设计理念的交流分享;还可以借助微信朋友圈将优秀作品推广给更多的人,建立一个多维交流平台。

作者:彭聪 王晶莹 公丽云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参考文献:

[1]杨刚.创客教育: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3):8-13.

[2]郑燕林.美国高校实施创客教育的路径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5(3):21-29.

[3]朱晓民,张德斌.近二十年来教师知识结构研究述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6-140.

[4]潘尧.中学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创客教育论文范文7

【论文摘 要】 本文介绍了博客的发展,论证了其对教学的作用,认为博客网站的迅速发展及应用多样化为体育教学拓展了特殊的发展空间。博客使学生学习体育更具有自主性和知识迁移性,易于创设体育学习情境,促进创造性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博客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探索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多方面引导,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获取体育知识、运动技术的潜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二是如何增强自身素质,不断谋求专业上的发展,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博客,逐步应用到教育领域,以其鲜明的技术特色赢得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肯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博客不仅提供了一种课堂教学之外的新型网络教育及学习模式,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而且为教师终身学习,不倦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基于此背景,本文对于博客在体育教育中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广和运用博客,改进现有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博客的概念阐释

博客是blog的音译,意指网络日志,它通过简单的张贴将个性化的知识、思想、见闻在互联网上共享。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单是表达个人思想和记录个人日常经历;更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即时予以公开,以供其他人参考和遵循,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博客的定义有三个要素:1、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化的众多帖子组成;2、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3、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容必须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如今,中文一般把blog或blogger译做“博客”,包含了博客这种网络交流方式和从事这种方式的人这两重意义。

二、博客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实践展开情况

1、博客网站迅速发展

将博客引入教育领域并不是国内首创,但发展态势呈后来居上。雅虎、新浪、搜狐等各大知名商业网站纷纷开设教育博客专栏;原来国内最早的一批博客专业网站,如由方兴东等人创立的全球第一博客门户网站—博客网等,也转而大打教育博客的旗号,专门提供了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等应用版块;就连要求相当严苛的各大教育门户网站,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也开放了下属栏目“教育人博客”,身体力行地将博客引入教育领域。教育博客俨然成为了当前博客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其网站数量在不断快速增长。

2、个人博客应用多样化

目前一些从事教育相关工作的专家、学者、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等纷纷开设个人教育博客,用以进行实时交流和相互勾通,还有不少学生也建立了自己用于学习的个人教育博客,使个人博客的应用及发展态势呈现多样化。

3、区域性博客群日趋成熟

区域性教育博客群建立的初衷主要是按照区域的不同,组建形成不同的研究协作体,促进区域内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通过组建区域性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等,加快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最终达到提升本区域整体教育水平目的。

三、博客对体育教育的促进作用

1、博客有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的体育知识,培养思考的习惯

博客上一般都提供了各种学习资源的链接,学习资料较丰富。同时,博客还允许不同的博客阅读者对同一个问题留下不同的看法及评价,相比通常意义上的一此教辅网站,阵客仁所提供的这些不同阅读者的评价,能够形成更全而、更广泛的背景资料,也可以供学生在阅读时参考百家争鸣的观点,自己学会分析、判断及独立思考,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博客上以链接形式提供的学习资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知识,还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学生深入学习、思考的兴趣。正是由于博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留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所以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正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学习的本质所在。

2、博客使学生学习体育更具有自主性和知识迁移性

利用博客进行学习的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有意识地对知识进行收集、分析、梳理和筛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通过在博客上的交流,知识会从隐性向显性进行转化,使知识更加系统、全面,可操作性更强;另一方面,随着博客上内容的不断积累,学生可以在阅读自己博客的过程中重温和品味自己过去所写的内容,修正和完善自己原来对于某一问题的理解,进一步地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而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受,完成知识从显性向隐性的转化。学生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伴随着自己头脑中对知识的筛选和消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识迁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过程。这种知识的转化和迁移也是一个持久的沉淀和渐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认知学习理论中关于知识形成的思想。

3、博客易于创设体育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根据“最邻近发展区”理论,这种学习情境是能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唤醒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并且能够使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消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通过博客,教师可以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并提供相应的网上资源和支持,从而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从情境的意义来看,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出的情境,首先应做到能使学生方便地进行学习,并可自由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要求,能够观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由于博客具有友好、自然的人机对话功能及引用通告技术,所以较易实现。同时,在博客上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出的情境,还可以提供一些有助于课程内容学习的参考信息的链接访问,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参考资料或使用有关的学习资源。由于博客具有搜索引擎、超文本链接和rss信息聚合器等技术,所以也能够较好地实现。此外,博客的开放性和分享性更能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设随时提供咨询和帮助的情境。这些在博客创设的学习情境,将会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最终顺利地完成和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及任务。

四、关于博客促进体育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

2003年,国内部分高校教师和中小学一线先行教师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开始尝试运用博客进行教育研究活动。2005年,国内对博客的应用研究渐渐趋向“白热化”,区域性教育博客群、课题研究博客群、教研博客群开始陆续出现,并涌现出了众多的优秀个人教育博客,不可否认,博客在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建构新型的学习型组织等方面“功不可没”。然而,面对博客所呈现出的繁荣景象,已经有一些学者认为博客促进体育教育发展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命题。因为博客促进体育教育发展这个命题本身并不符合逻辑。博客只是一种技术工具,技术不会直接对学习起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教学设计,是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即如何用技术来支持教学活动。在关于博客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博客,是进行教学反思、知识管理,还是促进多元评价,还是开展教学探究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 陈向东,张际平等.博客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3,(3):17-21.

[2] 方兴东.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j].现代传播,2003,(6):80-85.

[3] 方兴东,刘双桂.组织知识管理的博客化[j].it经理世界,2004,(2):84-85.

创客教育论文范文8

“YOU时代”的说法来自2007年《时代》杂志专刊,YOU指的是“改变信息时代特征的人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据BDA市场调研公司的报告称,中国在2008年2月底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拥有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网络时代带来了教育手段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把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多媒体教学中心或网络(远程)教育应用于现代教育。目前,也有不少教育从业者将“博客”应用到教学之中,这为新时代创新教育提供了技术之“新”,硬件之“新”,博客这种新型网络交流平台的出现显示了新媒体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作用。

根据维基百科(),“博客”就是“人们发表在互联网上的个人日志”。博客让我们“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而且也是信息的提供者” 。博客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无线等方式充分发挥人与人的互动作用。除了具有一般网络平台的特点之外,博客还具有适用于教育的特征:

1.大众化。与一般的网站不同,目前绝大多数博客都是免费申请,无需成本,技术含量不高,操作简单方便,大部分博客任何人都可以浏览或评论。这些因素决定了博客很受普通民众的欢迎,尤其受到在校师生的青睐。目前,我国的大众教育也需要一种大众化的学习媒介,博客可以是其中之一。

2.个性化。博客是一种个人传播的工具,能贴上静态的文字和图片,还能上载动态的音频和视频。设计和制作博客的过程本身也是个人学习和意义构建的创作,还可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才华和创新意识,这正是当代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

3.交互性。博客大都有“发表评论”的功能,阅读者可以就博客内容或别人的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此外,博客与博客之间,博客与其它网站之间也能建立链接。这种交互性的特点有助于构建“学习社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在博客上的交流互动为学习增添了乐趣与动力,这种互动协作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素之一。

二、博客开创教育新模式的可行性

1.博客应用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教育创新和改革受到各国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教育的投资也体现在增加新的科技含量上。以美国为例,教育占美国政府投资的比率逐年加大,近10年来一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近8%。近年来,中国也在不断加大教育中的科技含量,大学和中小学普及网络,开设多媒体教学,很大程度上目的是与国际接轨,甚至在部分硬件上超出了发达国家。但实际的教育质量,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含金量仍然是差强人意,这方面有制度、国情等深层次的原因,也有硬件利用效率的问题。新的教育模式是建立在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基础之上,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诸如博客等类似的网络新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一些专家提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和“邻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为基础,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和协作交流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传统的知识灌入教育模式,忽视了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不能完全适应教学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代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本”,也就是“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 建立在博客之上的学习社区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情景”,博客的“评论”功能既是一种交流“会话”,也能在对话互动中进行新的“意义构建”。

“邻近发展区方法”强调协作式学习环境的必要,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者可以在学习中互动和互相支持。情景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而网络教育既能创建互动学习社区,还能延伸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同时有助于终生学习的实现。现在博客的功能越来越完善,既有丰富的图文也有生动的视频,“日志”形式的博客可以成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手段,在现代教育中发挥推动作用。

2.博客应用于现代教育的优势。博客作为新兴的网络交流工具,其个性化、大众化和交互性等特点为现代教育搭建了虚拟的互动平台。“教育博客在国内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师生、教育行政管理者纷纷建设起自己的博客,从师范生的课堂教学、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到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甚至到专家之间的交流,博客都有广泛的应用。诸如班级学生的博客社群、若干学校或地区的博客联盟、结合学科教学和教育叙事反思的学科专业化博客等等。”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终生学习:网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资源紧张的问题,博客应用于教育也属于网络应用的范畴。博客为教师和学生的终生学习搭建了良好的网络虚拟学习平台,博客很大程度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校学生、毕业生或者退休老者,不分年龄,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从而真正体现终生学习的意义。

管理个人知识:教师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创作的电子文章或日记,都可以在博客上。与传统的网页不同的是,博客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者或知识的建构者。在发表文章、阅读他人作品和评论过程中梳理个人知识和观点,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提高。“Blog以时间为纵轴对知识进行纵向管理,以分类为横轴对知识进行横向管理。Blog本身集成的搜索功能,非常适合学习者对日常积累的零散的显性知识加以分类并使之系统化,便于学习者对知识的管理、搜索和分享。”。

协作学习与交流:博客的大众化与交互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之间以小组的形式学习和交流。博客支持问题讨论式学习,由老师或学生提出某个话题,学生以发表评论的形式参与讨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师生在博客中开放式的交流,既可以对其他学生有所启发,又可以得到其他教育人士的相关评论和帮助,而且由于交流被及时记录,便于日后反思和评价。”。

建立社交群体:博客可以通过学习交流建立社交群体。例如:相同兴趣爱好或相同主题的博客之间建立链接,互相帮助与支持,学习与评论。每个人也可以通过关键字查找,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博客或文章,可以加入别人的博客社区,还可以邀请别人加入自己的博客群。

课程信息:教师可以在博客上教学计划、讲义和作业,还可以补充教学资料以及学习方法等。比如,链接网站或文献从而为教学提供学习资源,学生也可以在博客上提交作业,或者同学之间互相评改和学习。

三、“移动博客”与教育新模式

如上所述,博客可以支持非正式的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和自我反思,博客所营造的合作式社区学习比单独的学习方式更有效。然而,传统互联网意义上的“博客”应用于教育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等设备,计算机不方便随身携带,而且还必须在有网络信号(或端口)的地方才能接入互联网,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网络教育和终生学习的实施和发展。“移动博客”的出现克服了以上困难,让人们随时(anytime)随地(anywhere)都能学习,这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

“移动博客”(即moblog)是由英文“mobile + web + log”缩写而成,主要是通过移动电话或PDA等工具而不是计算机完成的。“移动博客”将博客、可拍照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是博客在更高层次上的应用和发展。“移动性”是“移动博客”的最显著特点,它突破了人们交流中的时间和空间障碍。“移动博客”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传播方式多元化,可以实现移动电话之间或移动电话与个人电脑之间互动互访,也可以在Web和WAP客。

3G通信系统的出现让“移动博客”成为现实,与互联网博客不同的是,以3G通信系统为基础的“移动博客”能使移动电话用户通过短信、彩信和WAP等方式实现对网络博客的访问,人们可以抛开电脑和网络的束缚,借助移动电话随走随写、随录、随拍、随发、随读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在内的各种信息,这使得信息的获取、传递、浏览和反馈的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移动博客”的这些特点让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更加方便快捷,“随时随地”都能交流学习。

因此,“移动博客”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也顺应了二十一世纪终生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移动博客”应用于教育的最大优势是,在真实的社会文化构建的框架里进行情境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也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邻近发展区理论”的要求。“移动博客”有可能成为大众学习者(尤其是年轻人)追捧的新型学习和交流工具。

综上所述,博客出现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其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博客的个性化等特点决定它还会持续发展下去,将会呈现出商业化、媒体化、新闻化和政治化等新的特点,博客也将在政治、经济和教育各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从博客的特点和教育技术发展趋势来看,随着YOU时代的发展,将博客应用于现代教育和教学是可行的。目前,由于受网络普及面、费用和网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博客在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并不充分。将来,随着无线接入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教育技术理念和应用的发展,博客也将成为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Sauers M P. Blogging and RSS: A Librarian’s Guide [M]. New Jersey: Information Today, Inc, 2006.

[2]周忠新、王艳文:《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美英语教学》,2005.2。

[3]张 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2.1。

[4]张荣菊:《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2008.3。

创客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创客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研究背景

2015年初,“创客”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至此标志着我国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创客”一词,最初源自于英文“maker”,是指一群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将各种创意转变成为现实、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人群。创客教育秉承着“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先进教育理念,以“做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这正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因此,探索高等院校基于创客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命题。

2.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其目标是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总结高校计算机专业目前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前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很好地得到锻炼,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教学方法、方式单一。理论课多以“满堂灌”的方式讲授,枯燥乏味,而实验课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学生在实践创新过程中,往往缺乏交流和展示的机会,导致思路扩展不开,无法发现自身的不足,也难以从其他人身上汲取精华。

面对以上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将创客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学有机结合,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3.创客教育教学模式构建

3.1构建思路及实施路线

首先,课题组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经充分分析讨论,确定了基于创客教育的计算机教学改革框架,构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从教学、践、课外三大模块开展教学改革。在改革实施阶段,注重及时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对教学过程、实施情况、效果总结等环节详细记录,最后,课题组撰写教学研究论文与研究报告,分析教学改革的成效与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3.2课程体系整合,夯实专业基础

根据计算机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将计算机专业教学分为3个层次:(1)基础知识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这类课程主要注重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真正做到基础理论为专业服务。(2)基础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包括c语言、数据库、汇编语言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类课程则要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3)综合训练课程,主要包括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等教学环节,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应当注重项目的系统化、综合化,应当充分考虑课程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并尽可能注重知识点的相互融合及学科交叉,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创立校园创客空间,激发创造热情

建立校园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创意思路、实现创意产品的交流平台。在创客空间,学生通过使用创客空间提供的各类工具、设备、仪器等实现自己的创意产品,并在活动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爱好和兴趣,逐步建成多个创客团队,从而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创客活动。校园创客空间还邀请专业教师或相关专家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设计产品进行指导,从而完善创意作品,使得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其各方面能力得到全方位锻炼和成长。校园创客空间还通过组织技术讲座、沙龙、分享下午茶等多种方式,调动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建立了“在线校园创客社区”,在线创客社区不但包含各类学习资源,而且还包括创客案例分享、项目求助、创客交流等功能。在线创客社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进一步增强了校园创客日常交流和互动的方式。

3.3依托科技竞赛,开辰创客活动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各类科技竞赛,依托各类科技竞赛,以竞赛为导向,开展创客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比如,引导学生将其创意作品经过改进,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全国性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部级大赛,让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进行创意活动。学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不但开阔了眼界,而且增进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