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信息科学集锦9篇

时间:2023-03-06 15:58:43

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范文1

20世纪80年代的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对‘信息技术”作出了高度概括性的描述。传播媒介连篇累犊地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关于“信息革命”、“信息社会”和“信息经济”的报告,人们可以把这种高度的认识看作是信息科学成熟的标志,但情况似乎并非如此。本文要考察信息科学在这种“新”秩序中的作用和增强了的信息意识对信息科学的影响。可以把信息科学描绘成这样一种学科,它研究信息的性质,建立信息科学传播的模式,开发这一理论及其相关技术所产生的应用成果。既然我们认为信息科学所研究的是将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给用户的手段的有关问题,那么,研究的要点就应包括信息的理论、技术与应用,以及用户的效益问题。这表明理论的、技术的和评价的方法是同等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科学把体系的创立和效益的评估融为一体,所以,计算机应用和社会科学这两个方面处于均等地位。我们在考察信息科学在致力于生产和消费大量“信息”的世界中所起的作用之前,可以先来区分一下“数据,、“信息”、“知识”这几个常用的术语。心数据”,这是一个有点模糊的用语,它指的是对现实世界中发现的实体或事实的编码描述。诸如:“3”、“宙斯”、“92.5美元”。数据本身其实并没有真值。通讯系统传递数据。计算机处理数据,而档案贮存数据。“信息”指的是在某种情况下对数据的解释。例如:“现在的气温是3OC”。信息既可是陈述性的,如刚才提到的气温的读数,也可是程序性的,如制作糕饼所需要的步骤。象数据一样,信息并不包含对陈述或程序的真理性的评价。因此,将数据当作实体事例表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实际上是处理信息的。然而,传统的信息检索系统一般是处理具有最小信息成份的系列数据。“知识”包括以某种有意义、有目的的方法处理或评价信息的能力。知识确实包含有对信息的评价,以确定其真伪。象信息一样,知识可以是陈述性的,如一个已被证实的判断(如3OC是个冷天),也可以是具有强制规定的程序性的,即有规定步骤的最低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具有如何烤制糕饼的信息和具有烤制糕饼的知识或能力。这两种情况并非同义。专家系统力求在某些特殊领域处理知识,如石油的开采和医学的诊断。

二、信息时代

最近,我们耳中一直充满了“后工业化社会”、“信息技术,、“信息时代”、“信息崇拜”和“信息经济”这类说法。我们且仔细考察一下这类“信息”用语,以阐明需要以科学方法来测定和评估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技术在工作场所或在全社会中的影响不正是信息科学家的任务吗?“信息社会”是一个经常用于称谓“后工业社会,的用语(阿坦苇,1982年),在下列大量引用的引文中,奈斯比特(1982年)对之作了一番描述:“我们现在用我们曾经大量生产汽车的方法大量生产信息。在信息社会,我们已经使知识生产系统化,而且增强了我们的脑力。用一种工业方面的比喻来说,我们象在大量生产知识,而这种知识是我们经济的驱动力。人们不得不注意到,象其他人一样,奈斯比特也是在互换地使用“数据”、“信息”和“知识”这几个术语。作为信息社会标志的,应该是为社会福利而使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生产大量数据的能力。而且,大量生产出的数据,其效能并不能与信息的大量生产相.司,也不是生产知识。在一份提交加拿大政府的报告中,塞拉芬尼和安德里尤(1980年)将“信息经济万描述为这样一种经济:在其中,与信息有关的活动起着越夹越大的作用,并且改变着劳动力的构成。尽管人们似乎一致认为,与信息有关的工作;,比例在日益增加,但我们需探究一下,这些数字当中究竟有多少可用来支持关于这种增长的绝对性的论断。如果我们把那些致力于创造、加工和传递信息为工作当介与信息有关的工作,那么,这个门类毫无疑问是处于增长之中。奈斯比特(1982年)提出这样泛论断:195丁年只有17%的工作与信息有关,而在80年代早期,已有多至60写如工介与信息有关。较为大量的这类工作包括牛员、会计、证券经纪人、管理人员、你险业人员、官员、律师和银行家。某些属丁于边际地位的工作,也可列为信息工作,包括下述人夕:节口编制人、教师、秘书和技术人员。还有些工作常常归类为与信息有关,但人.门一可能不同意将其定为此类,这些人员包括医生、工程师、建筑师、社会工作者、护士和牧师。人们可以轻易地把上述职业中的许多工作划分为服务行业。某种工作以前可能一直被认为是一门职业或是一种服务工作,那么现在是什么使这种工作成为一种“信息”工作了呢?罗扎克(1986年)把直接与信息打交道的经济部门定义为“信息经济,环境中沟“信息部门,,它包括信用社、数据营理人,直邮公司、公共舆论专家市场销售专家和人口统计专家。“依赖信息的部门”要包括那些在决策时利用信息的企业,例如很行、保险公司、经纪业机构和政府。托夫勒(1980年)所描述的“信息领域”具有与奈斯比特为“信息社会”和麦克卢汉的“全球村”(萨普雷南特,1985年)相似的含义,因为,所有“信息领域”指的是一种传递信息的通讯网。托夫勒认为,如果有一个适当的“信息领域”,信息就可以有效地大量生产和传递,就如同目前大量生产的货物之有效流通一样。问题不是在于能否做到这一点,而是在于该如何去做,以便提供适于利用目标的信息。有什么证据使托夫勒得出结沦说,“人们和组织不断地需求更多的信息,整个系统开始输送越来越大的数据流。”人们可能注意到托夫勒话中的含混之处,即一方面人们需要更多的信息,一方面系统又正在提供更多的“数据”。在这些大量的“信息”问题中,人们盼望能出现对业已确定的信息科学研究的作用的高度认识。为此,人们盼望看到信息科学杂志有所增加,大学的信息科学系有所增加,看到这一学科的学位教学大纲。

三、信息科学

(1)学科的演变

信息科学在沉年代后期开始作为一门学科获得承认,虽然可以溯源于战后对技术的热忱,最明显地表现在布什的著述中(1945年)。自二次大战以来,控制礼传播科学情报的兴趣一直有增无减,而且在SC年代中期第一批人造卫星发射之后更加提高(谢拉和克利夫兰,1977年)。把美国文献研究所易名为美国信息科学学会,标志着这一领域已形成为一门可以认同的学问。博克(1968年)对信息科学提出了下述定义,这个定义直到今天仍然是正确的:“信息科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所研究的是信息的特性和作用,支配信息流的动力,以及处理信息,使之最便于获取并得以最佳应用的方法。信息科学所关注的是与信息的产生、收集、组织、存贮、检索、解释、传递、转换和利用有关的知识体系。”70年代对于实验性的和商业上可行的信息检索系统,以及理论基础的巩固都是重要的。这十年一直不断地热烈讨论信息科学是否应该被认为是一门真正的科学。谢拉和克利夫兰(1977年)作出了如下深刻的评论:讨论是什么构成信息科学基础的文章连篇累犊,逐篇进行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一种哲学的思辨论调,于是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人们在靠夸夸其谈来要人们承认信息科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80年代涌见出大量约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实验系统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检索系统,出现了文献计量学并更加深人地探究信息的基础J到80年代中期,我们能够看到人们终于承认信息科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克切恩,1984年)。‘同时,权威人士宣布“信息时代”开始降临,并到处散布说“信息”是一种商品、一种资源、一种技术,甚至是一个第三世界(希鲁克斯,1033年)。从布什的技术“定位”论,经过能年代对信息科学概念的推出,再经过70年代书目系统的统治,进人80年代又出现了文献计量学人工智能技术—信息科学已经作为一门稳定的和可行的学科而形成了,只是还不能说已得到充分的承认。在经过20年的应用和研究之后,人们可能还会提出下列洁问:为什么信息科学家这么少?为什么只有这么少的信息科学部门?为什么出款资助信息技术,而不相应地资助信息研究?当大学提出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浪潮时,这些间题求答之急迫更使人困惑不解。例如,H.C.克拉克(1989年)在他给校方的任职声明中写道:“我们必须对通讯、图书馆和信息研究、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的教授、学习、著迷和其他形式给予特别的注意。”

(2)当前状况

根据对本专业杂志的数目、信息科学论著撰稿作者的“本门,学科和北美各大学中信息科学的现状的考察,我们对80年代末期信息科学的状况做一点非正式的评价。萨拉塞维克(1979年)对文献进行了考察,力求掌握信息科学本身规模的状况。通过对《信息科学文摘》(ISA),《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文摘》(LISA)和《计算机评论》(CR)所复盖的杂志的考察,他测定《信息科学文摘》在45神杂志中与《图书馆和信息科学文摘》所选摘之文章甭迭,在31种杂志中与《计算机评论》重迭。他估计约有10种杂志专门研究信息科学,考察1986年《信息科学文摘》、《图书馆与信息科学文摘》和《计算机评论》重迭,也可得出对80年代末期信息科学生版物片类似月象。考察撰文作者的“本门万学科,可以表明信息科学的构成。对一项小型抽样调查的扫描表明,作者人数正在增加询是计算机科学家(或者,至少是计算机邹门的成员),尽管大多数信息科学课程设置在图书馆学淀。最后,让我们简单地考察一下北美大学中信息科学的状况,这里是大多数信息技术活动的发源地。人们立即得到的印象足:在这里信息技术的层次高,而信息科学‘几‘层次却很低。我们没有看到期待的那神信息科学系相应增加约情况。实际上,人沉必须煞费心机去寻找是否有所增加!相当普遍的情况是没立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不可靠的)系或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系。匹兹堡、德雷克塞尔和密苏里是少数几个有信息科学学院或信息科学系的大学。尽管信息科学是从通讯领域如信息理论与工程发展而来,而不是从图书馆学衍生出的副产品或分支,但其大部分学位课程今天仍设在图书学院。萨拉塞维克(1979年)一语揭示了底蕴,他说:“信息科学形成子软新型的通讯领域,而不是图书馆学或文献学的表象或变种。”今天,作为一门可以认证的学问的信息科学,主要是在图书馆学院的范围内实施教学和研究。如上所述许多论著作者从“太门”学科灼眼光看来,这是一种有趣的反常现象。需要提出以下问题:实际上有多少研究人员自认为或自称为是信息科学家呢?在以“信息经济”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他们何以能为数很少呢?

(3)与计算机科学的比较

我们且将计算机科学的形成和信息科学的形成作一番比较。两者都土现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两者都紧密依靠技术;都受到技术发展为强大推动;都是由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转行来研究的;都是主要着重于应用,而不是纯理论的研究,而且由于其应用的性质,两者都几乎涉及每一个其他的领域。当然我们看到,3c年后,实际上在每一个教育部门都没置了计算机科学系妥有了计算机科学学位灼毕业生,有为数众多的计算机科掌家,有专门的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到60年代后期,有许多研究人员自称是计算机科学家,有具备各个档次的计算机科学学位的学生毕业。这些情况正是发生布关于计算机科学是否应该被认为是一门科学的不断争论之中。•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信息科学实际上没有学术部门;几乎没有信息科学的单独的学位,也几乎没有信息科学家。信息科学应用的学科交叉性(不要与信息技术混为一谈)似乎已经削弱了这一领域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说,计算机科学并没有发生这种情况。霍普克拉夫特(1987年)所表明的计算机科学发展与确立的多方面情况也同样适用于信息科学。他指出,计算机科学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它借用了大量的思想来加以发展与推广,基础研究能够综合并逐步提高计算机应用•中的成就。他率直地指出:“科学基础的规模不足,也缺乏足够的研究人员来发展这门科学万。他恳求计算机科学的应用要更好地适用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的潜力如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将使我们在更高的程度上获得有关世界的知识。计算机科学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处理的问题。将使我们增强对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和推理过程的认识,•”…我们将开始探索概念、知识结构和语言的智能体系。

四、结论

信息科学范文2

2.地球信息科学的创建与应用发展——纪念陈述彭院士逝世一周年暨90岁诞辰傅肃性

3.遥感应用需从技术层面提升到科学层面——纪念陈述彭主任逝世一周年刘德长

4.师恩情深绻念默思——陈述彭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陈昱

5.永恒的铭忆——纪念父亲陈述彭逝世一周年和90周年诞辰陈子南

6.中国陆地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体系研究周成虎,程维明,钱金凯,李炳元,张百平,ZHOUChenghu,CHENGWeiming,QIANJinkai,LIBingyuan,ZHANGBaiping

7.全国遥感信息综合研究与深化应用交流会暨全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扩大会议在西安召开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秘书处

8.中国陆地地貌基本形态类型定量提取与分析程维明,周成虎,柴慧霞,赵尚民,李炳元,CHENGWeiming,ZHOUChenghu,CHAIHuixia,ZHAOShangmin,LIBingyuan

9.简化数字地形分析软件(SimDTA)及其应用——以嫩江流域鹤山农场区的坡位模糊分类为例秦承志,卢岩君,包黎莉,朱阿兴,邱维理,程维明,QINChengzhi,LUYanjun,BAOLili,ZHUAxing,QIUWeili,CHENGWeiming

10.贫困地区耕地的地形和土壤肥力特征分析与质量评价刘玲,王英杰,LIULing,WANGYingjie

11.青藏高原北缘公格尔山地区地形梯度的剖析赵尚民,程维明,周成虎,陈曦,ZHAOShangmin,CHENGWeiming,ZHOUChenghu,CHENXi

12.贵州独山喀斯特地区构造线性体对谷地/洼地分布格局的影响分析姚永慧,YAOYonghui

13.基于遥感多特征组合的冰川及其相关地表类型信息提取龚剑明,杨晓梅,张涛,何亚文,李秦,GONGJianming,YANGXiaomei,ZHANGTao,HEYawen,LIQin

14.Introductionof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简介张克钰

15.基于DEM的火山口地貌识别方法探讨周增坡,程维明,周成虎,张洪岩,ZHOUZengpo,CHENGWeiming,ZHOUChenghu,ZHANGHongyan

16.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图符号与注记系统库的设计和应用钱金凯,宋阳,程维明,QIANJinkai,SONGYang,CHENGWeiming

17.中国1:100万地貌图色彩系统的设计与建库钱金凯,宋阳,程维明,QIANJinkai,SONGYang,CHENGWeiming

18.计算机环境下地貌晕渲图制作的探讨赵尚民,程维明,周成虎,陈曦,ZHAOShangmin,CHENGWeiming,ZHOUChenghu,CHENXi

19.基于GlobalMapper的地貌晕渲制图——以西安幅(I-49)为例林松,程维明,乔玉良,LINSong,CHENGWeiming,QIAOYuliang

20.OSGeo讲座与地理信息日(GISDAY)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办高昂

21.新疆生态保育与重建区划图的设计与编制柴慧霞,程维明,周成虎,陈曦,田长彦,CHAIHuixia,CHENGWeiming,ZHOUChenghu,CHENXi,TIANChangyan

22.基于案例推理的统计地图表示方法智能选取中的应用李洪省,王英杰,余卓渊,韩嘉福,罗斌,LIHongsheng,WANGYingjie,YUZhuoyuan,HANJiafu,LUOBin

23.基于Web的人口普查地图标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罗斌,李洪省,王英杰,余卓渊,LUOBin,LIHongsheng,WANGYingjie,YUZhuoyuan

24.基于Lorenz曲线的人口密度地图分级方法韩嘉福,李洪省,张忠,HANJiafu,LIHongsheng,ZHANGZhong

25.新型网络地图符号概念模型及其描述体系苏艳军,王英杰,罗斌,余卓渊,SUYanjun,WANGYingjie,LUOBin,YUZhuoyuan

26.地理过程的案例表达与组织——以南海区海洋涡旋为例杨新忠,杜云艳,苏奋振,季民,王丽敬,YANGXinzhong,DUYunyan,SUFenzhen,JIMin,WANGLijing

27.矿山环境侵蚀与堆积变化的3D-GIS分析——以大连市周边矿区为例刘雪萍,王玲玲,华秀菁,陈宇,方晨,LIUXueping,WANGLingLing,HUAXiujing,CHENYu,FANGChen

28.卫星遥感影像对海洋监测能力的评估分析——以渤海海区为例郑小莉,杨晓梅,刘兴权,ZHENGXiaoli,YANGXiaomei,LIUXingquan

1.近20年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植被生产力变化模拟肖桐,刘纪远,邵全琴,XIAOTong,LIUJiyuan,SHAOQuanqin

2.基于MGIS与MODISSST数据的黑潮海表温度锋特征分析孙晓宇,苏奋振,吕婷婷,高义,SUNXiaoyu,SUFenzhen,LVTingting,GAOYi

3.基于条件随机模拟的DEM误差分析——以董志塬水土流失等级划分为例陈传法,岳天祥,CHENChuanfa,YUETianxiang

4.土壤侵蚀危险度的计算与影响因子分析——以福建安溪红壤水土流失区为例徐劲林,查轩,XUJinlin,ZHAXuan

5.近10年黑龙江省气温的时空变异分析杨凤海,孙彦坤,于太义,侯淑涛,沈能展,YANGFenghai,SUNYankun,YUTaiyi,HOUShutao,SHENNengzhan

6.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编辑部

7.富营养化的太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模型反演杨煜,李云梅,王桥,乐成峰,孙德勇,黄昌春

8.一种海量地形影像数据的快速漫游算法马柳青,宋关福,郭会,周芹,MALiuqing,SONGGuanfu,GUOHui,ZHOUQin

9.图像分析计算水系分形维数的改进方法与应用朱建刚,余新晓,李晶,张振明,ZHUJiangang,YUXinxiao,LIJing,ZHANGZhenming

10.短时交通预测的动态出行信息服务协同工作平台陆锋,段滢滢,臧志刚,LUFeng,DUANYingying,ZANGZhigang

11.1998-2002年中国地表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分析吕宁,刘荣高,刘纪远,LVNing,LIURonggao,LIUJiyuan

12.一种新的聚焦点不同的近景影像融合方法任娜,刘学军,朱长青,RENNa,LIUXuejun,ZHUChangqing

13.学苑动态

14.GIS栅格化分辨率计算器的实现与应用刘学军,王彦芳,晋蓓,杨洁,LIUXuejun,WANGYanfang,JINBei,YANGJie

15.GIS的空间数据多比例尺表达与处理概念框架李爱勤,李德仁,龚健雅,邓轶,LIAiqin,LIDeren,GONGJianya,DENGYi

16.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南京某快运公司物流企业为例杨林,盛业华,王靖,YANGLin,SHENGYehua,WANGJing

17.空间目标匹配方法的应用分析徐枫,邓敏,赵彬彬,陈建军,XUFeng,DENGMin,ZHAOBinbin,CHENJianjun

18.遥感信息图谱计算的理论方法研究骆剑承,周成虎,沈占锋,杨晓梅,乔程,陈秋晓,明冬萍,LUOJiancheng,ZHOUChenghu,SHENZhanfeng,YANGXiaomei,QIAOCheng,CHENQiuxiao,MINGDongping

19.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江苏省近3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吴秋敏,吕恒,WUQiumin,LVHeng

20.无锡市城市扩张与热岛响应的遥感分析夏叡,李云梅,王桥,王彦飞,金鑫,徐恩惠,XIARui,LIYunmei,WANGQiao,WANGYanfei,JINXin,XUEnhui

21.东莞市城镇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分析杨宝龙,方元,冯徽徽,陈红顺,YANGBaolong,FANGYuan,FENGHuihui,CHENHongshun

1.中国LUCC信息学方法体系的结构与应用分析邓祥征,邵全琴,李国胜,樊江文,DENGXiangzheng,SHAOQuanqin,LIGuosheng,FANJiangwen

2.典型农牧交错区LUCC及农牧交替演化过程分析——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董金玮,徐新良,DONGJinwei,XUXiuliang

3.矢量数据综合规则表达与实现方法——以土地利用数据综合为例牛方曲,甘国辉,程昌秀,焦丽,NIUFangqu,GANGuohui,CHENGChangxiu,JIAOLi

4.1932年以来北京主城区土地利用空间扩张特征与机制分析匡文慧,邵全琴,刘纪远,孙朝阳,KUANGWenhui,LIUJiyuan,SHAOQuanqin,SUNChaoyang

5.珠江口西岸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孙晓宇,苏奋振,吕婷婷,高义,SUNXiaoyu,SUFenzhen,LVTingting,GAOYi

6.基于GML的时空地理本体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宋佳,诸云强,王卷乐,李锐,SONGJia,ZHUYunqiang,WANGJuanle,LIRui

7.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定量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徐志刚,庄大方,杨琳,XUZhigang,ZHUANGDafang,YANGLin

8.基于事件驱动的空间过程模拟机制研究及实践黎涛,崔璟,王尔琪,钟耳顺,LITao,CUIJing,WANGErqi,ZHONGErshun

9.自适应地图符号模型与原型系统的实现张金禄,王英杰,余卓渊,李洪省,ZHANGJinlu,WANGYingjie,YUZhuoyuan,LIHongsheng

10.不确定性对象表达及其时空拓扑研究薛存金,苏奋振,XUECunjin,SUFenzhen

11.基于GIS和DEA的特大城市空间紧凑度与城市效率分析郭腾云,董冠鹏,GUOTengyun,DONGGuanpeng

12.黄河河口湿地景观变化影响丹顶鹤生境的评价分析黄翀,刘高焕,张海龙,单凯,HUANGChong,LIUGaohuan,ZHANGHailong,SHANKai

13.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将于2009年10月在北京举行

1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区划方法与应用吴锋,战金艳,邓祥征,史娜娜,WUFeng,ZHANJinyan,DENGXiangzheng,SHINana

15.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数据集成方案阚瑷珂,王绪本,吴旭,李国庆,余年,高志勇,汪刘艳,KANAike,WANGXuben,WUXu,LIGuoqing,YUNian,GAOZhiyong,WANGLiuyan

16.海洋标量场时空过程远程动态可视化服务研究刘文亮,苏奋振,杜云艳,LIUWenliang,SUFenzhen,DUYunyan

17.城市路网信息融合的关键技术陈传彬,陆锋,励惠国,王钦敏,CHENChuanbin,LUFeng,LIHuiguo,WANGQinmin

18.两种主流空间数据库国际标准与应用分析张纯,陈荣国,程昌秀,ZHANGChun,CHENRongguo,CHENGChangxiu

19.2008年南方特大冰雪冻害对森林损毁的NDVI响应分析——以江西省中部山区林地为例赵志平,邵全琴,黄麟,ZHAOZhiping,SHAOQuanqin,HUANGLin

20.基于MODIS数据的北京气溶胶类型特性与影响因素分析邬明权,牛铮,乔玉良,吴朝阳,WUMingquan,NIUZheng,QIAOYuliang,WUChaoyang

21.近20年来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展及耕地占用态势的遥感分析刘文超,董金玮,LIUWenchao,DONGJinwei

1.高光谱遥感的物质组分和物质成分反演的应用分析王润生,WANGRunsheng

2.新型遥感技术数据的铀资源勘查应用刘德长,杨旭,张杰林,LIUDechang,YANGXu,ZHANGJielin

3.ASTER数据与ETM数据蚀变信息提取的对比研究——以巴什布拉克铀矿区油气还原蚀变分析为例叶发旺,YEFawang

4.高(多)光谱数据的背景-异常子空间模型研究张远飞,杨自安,张普斌,石菲菲,张建国,ZHANGYuanfei,YANGZian,ZHANGPubin,SHIFeifei,ZHANGJianguo

5.学苑动态

6.面向虚拟地理环境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方法苏红军,盛业华,温永宁,陈旻,SUHongjun,SHENGYehua,WENYongning,CHENMin

7.四川汶川"5.12"地震滑坡堰塞湖遥感监测分析潘世兵,李小涛,宋小宁,PANShibing,LIXiaotao,SONGXiaoning

8.自适应滤波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薄云去除算法地球信息科学学报贺辉,彭望琭,匡锦瑜,HEHui,PENGWanglu,KUANGJinyu

9.近30年来安固里淖湖面监测与变化分析赵玉灵,ZHAOYuling

10.基于HASM算法的DEM建模与应用试验陈传法,岳天祥,CHENChuanfa,YUETianxiang

11.由等高线建立DEM的YUE-HASM方法研究宋敦江,岳天祥,杜正平,SONGDunjiang,YUETianxiang,DUZhengping

12.面向地理问题求解的数据表达模型研究陈旻,盛业华,温永宁,苏红军,郭飞,CHENMin,SHENGYehua,WENYongning,SUHongjun,GUOFei

13.空间变异函数等效应椭圆套合方法及其应用张朔,鲁学军,赵英俊,张春晓,ZHANGShuo,LUXuejun,ZHAOYingjun,ZHANGChunxiao

14.汶川特大地震后安县疫情的地理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闫磊,任玉环,陈诚,姚建义,陈伟,黄晓霞,王世文,YANLei,RENYuhuan,CHENCheng,YAOJianyi,CHENWei,HUANGXiaoxia,WANGShiwen

15.网络地图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张雪英,申琪君,龙毅,ZHANGXueying,SHENQijun,LONGYi

16.基于WebGIS的流域级洪水管理系统集成与应用万洪涛,程晓陶,胡昌伟,WANHongtao,CHENGXiaotao,HUChangwei

17.基于时空特征分析技术的烤烟GIS系统郭继发,刘臻,崔伟宏,GUOJifa,LIUZhen,CUIWeihong

18.基于AO的洪水灾害风险分析模型设计与构建连健,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胡卓玮,LIANJian,GONGHuili,LIXiaojuan,ZHAOWenji,HUZhuowei

19.三江平原萝北县湿地农田化过程与驱动机制分析黄妮,刘殿伟,王宗明,宋开山,张柏,李方,任春颖,HUANGNi,LIUDianwei,WANGZongming,ZHANGBai,SONGKaishan,LIFang,RENChunying

20.近30年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变化分析陈浩,赵志平,CHENHao,ZHAOZhiping

21.基于Brovey融合与HSV锐化的ASTER影像绿地信息提取分析秦鹏,陈健飞,QINPeng,CHENJianfei

22.汶川地震灾后一周年北川县禹里乡重建状况航空遥感监测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1.基于粗糙集的地学空间关系规则抽取和应用——以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为例曹峰,杜云艳,葛咏,李德玉,温伟,CAOFeng,DUYunyan,GEYong,LIDeyu,WENWei

2.等间距法和均值-标准差法界定城市执热岛的对比研究陈松林,王天星,CHENSonglin,WANGTianxing

3.一种基于路网等级启发式策略的路径搜索算法高松,陆锋,GAOSong,LUFeng

4.一种公交换乘优化算法设计樊晓春,张雪英,刘学军,申琪君,樊晓明,FANXiaochun,ZHANGXueying,LIUXuejun,SHENQijun,FANXiaoming

5.基于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旅游生态容量分析吕龙,黄震方,吴江,LVLong,HUANGZhenfang,WUJiang

6.地图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王劲峰,WANGJinfeng

7.属性数据空间化误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廖顺宝,张赛,LIAOShunbao,ZHANGSai

8.基于受限自然语言的GIS命令解析方法明小娜,龙毅,钱程扬,张翎,MINGXiaona,LONGYi,QIANChengyang,ZHANGLing

9.中国流域的SRTM30数据提取与计算游松财,孙朝阳,YOUSongcai,SUNChaoyang

10.学苑动态

11.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基于Multipatch模型的冰凌三维可视化分析肖如林,苏奋振,万庆,杜云艳,刘业森,刘媛媛,XIAORulin,SUFenzhen,WANQing,DUYunyan,LIUYeseng,LIUYuanyuan

12.江西省生态脆弱性现状GIS模型评价樊哲文,刘木生,沈文清,林联盛,FANZhewen,LIUMusheng,SHENWenqing,LINLiansheng

13.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唐先明,李媛媛,曲寿利,TANGXianming,LIYuanyuan,QUShouli

信息科学范文3

1.1概率统计和信息科学整合的概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了解概率统计和信息科学的整合:第一方面,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概率统计的详解;第二方面,将概率统计的内容进行信息化的处理,使其成为对学生非常有用的学习资源;第三方面,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状态,从书桌上的学习转变为实践性、体验性的学习。概率统计和信息科学的整合是一种双向性的整合,也就是说,概率统计和信息科学在整合中各取所需,概率统计加以信息技术既创新了教学模式,又开发并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1.2概率统计和信息科学整合的必要性

概率统计和信息科学整合是当前不可抗拒的一股潮流,这样的整合势在必行。信息技术与概率统计的结合更利于人们对概率统计的学习,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在概率统计学科中加入信息科学,更有助于学生采取个性化的学习形式,从而最大限度的体现并满足学生们的学习愿望。将信息科学技术融入到概率统计中,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教学改革,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1.3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的注意事项

将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有机整合起来,学生们不单单要了解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会使用计算机,熟练的应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将概率统计应用到实际的问题当中去。在实际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概率统计方法的阐述和计算机的应用上,就是既要结合数据和实例讲解概率统计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场合;又要讲解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例如,可以利用软件演示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的计算过程。计算机软件SPSS在概率统计方面,被应用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因为它的统计功能较为强大。

1.4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整合的策略

首先要在思想与方法的层面上,将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整合。这种深层次的整合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能力获得快速的进展,并且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的整合不单单局限于解决教学问题,整合的真正目地是使学生们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让学生们在信息科学的支持下,用所学的知识与思想,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以致用。若想将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真正的有效结合起来,老师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单单要了解信息科学,还要从心底认同这种将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整合的教学模式。这样,教师才能了解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整合的真正意义所在,从而将信息科学技术掌握的更加熟练,将概率统计理解的更加透彻,将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的结合点看的更加清晰,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更加完善。其次,是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信息科学媒体。将概率统计与信息科学结合,是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使教学效果更加理想。选择哪种信息科学媒体更加合理,利用哪种信息媒体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所有的这些,都要以概率统计的内容作为选择教学媒体的出发点,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确定最终使用的信息科学媒体。如果所选择的媒体,与教学内容不搭,不单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还会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繁琐冗杂。当教学内容属于静态类的时候,可以选择视频来丰富教学内容;当教学内容拥有较强的连续性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穿插几段录像;当教学内容较为复杂、抽象、并且变化性很强的时候,可以选择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教学内容;当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时,可以选择网络作为自己的学习助手

2.结语

信息科学范文4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1.信息技术是解决教学问题的工具

“信息技术是解决教学问题的工具”。我们利用它来服务我们的教学,把难点化易,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但目前仍然存在随流现象,盲目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根本就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我们要真正把它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那就是提高我们的理论知识,让我们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我认为在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时候我们要认清的几点:

(1)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要能够为那门学科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服务性的作用。

(2)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要从传统的课件制作和表演型阶段,发展到师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这要求我们改变不光是老师运用,要让我们的学生也参与到其中来,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它的优越性。

(3)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老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熟悉所教学科内容在网络上的资源分布情况,以便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型、资源型学习。改变单一的运用课件,把网上多种有利的资源的全部利用起来。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案

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工具,但要做到把信息技术和教学有机整合,我们需要有一系列方案。

(1)重视结合学科领域的具体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境、整合有关课程资源,而不是“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2)重视从不同教学方式对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需要出发,有机组合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化资源,而不拘泥于信息技术的形式而实施所谓的“网络教学”或“多媒体教学”;(3)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注重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认知风格、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创设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工具。是的,信息技术和教学相整合,我们不能为了应用而应用,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当它有着任何东西都不可取代的时候才会发挥其最好的作用。同样,我们也要有选择性的,不是说所有的课程或者这节课的内容都适合网络教学或者多媒体教学。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放弃原先的工具,在必定的环境下,它们仍然有他们的可取之处。

3.整合教师队伍改善信息和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我们要处于主动地位,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我们绝对不能停留在被动的基础上,不能为了应付而所谓的“整合”,否则水平只会停留在原始的基础上,永远都不会提高。我们教师只有发生角色地位的变化,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和研究,这样才会有提高。

在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把它作为一种工具为我们所利用,多数人都参与到其中去,不断地相互以及自身学习,这样才可以把信息技术与我们的教学整合的更好,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最佳优势。

信息科学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实施

21世纪,人类面临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急遽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数字递增。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它的核心技术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ents)。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整合”是个新概念,要有新思路。“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是要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要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什么是学科的整合呢?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学科整合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要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有些教学内容用别的方法、甚至是比较原始的方法上效果更好,那就不必用机器摆花架子。教学内容、学校条件千差万别,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也会各有不同。用不用,用什么样的教育技术,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目前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大的突破,主要问题在于,现有教改对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和模式等的“改革”不彻底,是在不触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的“改良”,未能对其实施“大手术”。主要表现在:1.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精英教育的定位上;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智力的培养而轻视能力、情感的培养,至今未能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跨入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培养匮乏。2.教学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教材大同小异,没能超出既定模式,创新成为了奢谈。3.教学手段:各个学校添置了不少设备,但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甚至有的被闲置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4.教学方法:在教改中我们推出了不少的新教学方法,但遗憾的是最终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都未能推而广之。5.教学模式:深受前苏联学者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的影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运用。在21世纪信息时代,我们有必要运用信息技术参与教学改革,进行学科整合,促进教学改革。

三、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实施

1、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若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即“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叫“探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也叫“合作式”学习模式)。

2、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是为了实现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我国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建构主义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建构主义的“出头之日”,就没有今天的广泛影响,它可以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3、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落空。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4、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信息科学范文6

1、从历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上来看,既有一本分数线,也有二本分数线,招生专业既包括一本专业,同时也有部分专业在其他省份是二本专业,因此我们可以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一本。

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共有五个校区:小营校区、清河校区、健翔桥校区、清河、金台路、酒仙桥。北京科技大学的优点是每个校区都具备操场和图书馆以及学生食堂。由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成立时间比较晚,是2008年才成立的(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设立。

3、7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校友遍布于世界各地、成就于各行各业。学校正式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国家、首都及行业发展需求,特别是抢抓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京津冀一体化等重大机遇,积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努力寻找与信息时代、网络社会、高端制造等发展趋势的契合点,各项办学指标大幅提升,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社会贡献力有效提升。

(来源:文章屋网 )

信息科学范文7

一(略)二(略)

随着纤济的发展,社会对通信需求越来越人,也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光纤通信正朝着大容量、远距离、全光化和超小型方向迅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在引入光纤特使用户充分亨受到高速数据作输所带来的尽善尽美的服务,整个电信网将进入全光纤化:光波复用、副载波复用可大幅度提高通信容量;相干光通信、超长波长光纤通信和光孤子通信的实现超长xF禽的通情:光纤放人器将使得光纤传输系统的全光化与小型化。这将大大改变通情网的现状、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新型光信息存储技术

在光信息存储技术中,由于光衍射现象.光不可能聚焦在一个体积小于1012cm3左右的材料上,因此目前的光存储系统存在一个大小约为108bit/cm2的存储密度上,于此相对应,1bit所占据的空间含有106-107倍。为实现分子存储,除了要求稳定性之外,还要求具备选择或识别每个分子的方法,持续光谱烧孔技术正是利用光活性分子所处的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引起对应能量的差别来识别不同分子的。持续光谱烧孔PSBH应用于光信息存储,可以是光的频率成为存储维,将传统的二维光信息存储发展成为三维光信息存储。

四、全息信息存储技术

光盘存储系统虽然在巨大容量存储信息方面具有许多优势,但它却和磁鼓,磁盘一样都要求光学头相对记录介质做机械运动,这就使记录信息位的密度被限制在机械调节的精度内,并使存取时间只能限于毫秒范围。在计算机中,高速电子线路与毫秒机械系统的混合是很不相称的兼顾。如果要改变这种情况,则将付出很大的代价,为此,要寻求一种既能减少存取时间,又能有降低信息位价格的情况下增加存储容量的海量存储器。光全息存储则是一条可循的途径。它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激光全息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大容量高存储密度的存储方式。全息存储系统原则上可在存储系统和存取时间上提供潜在的改善,而且有希望在信息位价格上与其他海量存储器件相竞争。全息信息存储的大容量是利用傅里叶变换全息图,制作直径为1mm的小全息图,排成列阵,或者像唱片那样排列在旋转的圆盘上。全息信息存储还有可靠性高的记录与再现快的优点。因为全息记录是分布式的,即把没一点的信息或者每一个信息单元在整个全息图上,所以全息图上有一点划痕并不影响信息的读出,对系统中信息位、字或页的快速问址,则可通过在时间上比任何机械系统更短的激光束无关性电子控制来完成。

信息科学范文8

关键词:物质;能量;信息;本质;物理现实;理想现实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2-0016-07

近年来,在基础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领域,信息科学的作用正在大幅度增长。这是因为,现代科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导致的,这一逻辑就是基于信息科学的相关概念和方法的应用形成了新的科学范式和新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信息现象的现实结构

依据许多研究人员的看法,信息是我们面对世界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神秘的现象。

在今天的科学文献中,对信息的定义有几十个,然而,其中没有一个能够被普遍的接受。这是因为,科学家们在进行某一科学领域的研究时,都是从他们研究领域的特定角度出发,制定或选择一个最适合其研究领域的特定的具体的信息定义。

此外,有些科学文献甚至宣称,为信息概念下一个一般性的本质定义也许是永远不可能的,至少在今后几年中这种尝试不可能达到。也许,“信息”这一概念从根本上就是无法定义的,也许,它仅只是一个同音异义的术语,在日常使用中,它可能被用来指称完全不同的或根本没有关联的不同的对象。

然而,与此同时,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科学范畴,今天,许多研究人员都已经公认,信息在关于自然现象、技术系统、生物世界、以及人与社会的问题等众多研究领域的价值正在迅速增长。

信息现象是多层面的,因此,它不仅在不同状态的信息过程中,而且也在这些过程现实运行的不同阶段上都以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

从正统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在现实世界中,除了物质和能量之外什么都不存在。并且,物质和能量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又是密切相关、连续运动的。

因此,物理世界(物理的现实)乃是一个被运动着的物质和能量充满了的世界,其他的世界(其他的现实)根本就不存在。这就是从笛卡儿和牛顿的时代就开始占据科学的主导地位的关于物质和能量的世界图景。

有没有另外一个现实的世界——一个现实的理想的世界?虽然,整个生活的实践使我们相信这样一个现实的理想的世界也是存在的。但是,是什么构造了这个理想的现实?它是否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众所周知的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曾经针对信息的本质说道:“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第三种存在”。换句话说,维纳认为,除了物质和能量之外,世界上还有“第三种”存在,而这个“第三种”存在便是信息。

但是,信息本身是什么,它与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怎样?关于这些哲学问题的答案我们在维纳的著作中并没有找到。然而,后来的一些更多的科学家都认为,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现实世界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的客观现实的不同表现形式。

然而,如何揭示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如何把它们和理想现实的概念进行比较?

为了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我们将做一个思想实验。假定一个现实的物理系统,其中只包含两个组成部分——a和b。a是一个塑料球,b是一个台球,很难在这两个球之间找到一种一致性的关系。接下来假定,使这两个小球相互接触,然后再分开。其结果是,在a的表面形成了一个凹坑,这就是由于b的作用在a的表面留下的一个痕迹。

难道现在我们还不能从现实世界结构运动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吗?事实证明,这种结构的改变已经是相当明显了!事情还并不仅仅如此,并不仅仅是改变了a的表面形状,使a的表面有了一个凹痕。事情更为重要的方面还在于,这个凹痕乃是a通过与b的接触而对b的某些内容的反映(镜像印迹)。

这样,我们可以说,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现实的过程,之前只有两个分离的对象,通过它

们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第三个对象c。这个c是某种痕迹(凹痕),是在a的表面呈现着的对b的表面的某些内容的反映。这个新的对象不是物质,所以,应当把它看作是一种理想现实的对象。

这个对象确实存在着,它不是我们凭空的想象。它不是一种意识的精神产品,它很真实,它是我们周围现实的物理世界中的物质对象间的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理想的现实是客观存在的。它与物理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由物理世界中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这是从上述分析中得出的第一个和非常重要的哲学结论。

现在我们来探讨“理想现实”和“信息”概念间的关系。可以说,这两个概念的含义非常相似。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已经可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是物理现实世界中的一种现象,其中一方的结构的产生是对另一方的部分内容的反映,这就能够从某一对象的某些表面结构的模式中获得另一个对象的某些特性(信息)。

我们还发现,信息本身不是一个物理对象,属于理想的现实世界。当然,信息自身的显示必须以现实的物理对象(或过程)为其载体。如果没有这些作为载体的对象(或过程)信息的显现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的。

我们现在来证明,尽管信息具有理想特征的本质,但是,它却能够影响物理现实的对象和过程。正如我们在上面所举的例子那样,在两个对象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对象a以其有所改变的凹痕的形式反映了对象b的某些内容,并且可以使我们由此获得关于这些内容的副本,也就是,其物理材料的模式。

因此,我们认为,这一过程正是信息从一个物理现实的对象转移到另一个物理现实的对象的具体机制。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带有根本性价值的重要的哲学结论,这就是,在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中,物理的现实和理想的现实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能够发生非常明显的相互影响。

因此,客观现实的世界具有二重化的特征,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并且,在这两种现实之间具有相互反映的性质。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信息,令人惊讶的是,关于这一现象的很多方面我们现在还没有搞清楚。要搞清楚这一现象的本质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它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它在无生命的自然的物理系统中、在生物系统中、在人类创造的技术设备中、在社会系统中,以及在人的头脑中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不同的。

信息具有多方面的表现,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运用同一术语所描述的具体现象却有不同的表要:客观现实的世界具有二重化的特征,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并且,在这两种现实之间具有相互反映的性质。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信息。在最广泛意义上,信息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属性,它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差异性(不对称)的表现,这些表现存在于所有自然发生的生命界、无生命界,以及人类社会和意识活动的非平衡过程之中。信息贯穿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有组织的物质和能量的各个层次,它是物质和能量运动的首要的原因,并决定着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方向。信息是进化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着自然和社会进化过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物质;能量;信息;本质;物理现实;理想现实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2-0016-07

近年来,在基础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领域,信息科学的作用正在大幅度增长。这是因为,现代科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导致的,这一逻辑就是基于信息科学的相关概念和方法的应用形成了新的科学范式和新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信息现象的现实结构

依据许多研究人员的看法,信息是我们面对世界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神秘的现象。

在今天的科学文献中,对信息的定义有几十个,然而,其中没有一个能够被普遍的接受。这是因为,科学家们在进行某一科学领域的研究时,都是从他们研究领域的特定角度出发,制定或选择一个最适合其研究领域的特定的具体的信息定义。

此外,有些科学文献甚至宣称,为信息概念下一个一般性的本质定义也许是永远不可能的,至少在今后几年中这种尝试不可能达到。也许,“信息”这一概念从根本上就是无法定义的,也许,它仅只是一个同音异义的术语,在日常使用中,它可能被用来指称完全不同的或根本没有关联

的不同的对象。

然而,与此同时,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科学范畴,今天,许多研究人员都已经公认,信息在关于自然现象、技术系统、生物世界、以及人与社会的问题等众多研究领域的价值正在迅速增长。

信息现象是多层面的,因此,它不仅在不同状态的信息过程中,而且也在这些过程现实运行的不同阶段上都以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

从正统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在现实世界中,除了物质和能量之外什么都不存在。并且,物质和能量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又是密切相关、连续运动的。

因此,物理世界(物理的现实)乃是一个被运动着的物质和能量充满了的世界,其他的世界(其他的现实)根本就不存在。这就是从笛卡儿和牛顿的时代就开始占据科学的主导地位的关于物质和能量的世界图景。

有没有另外一个现实的世界——一个现实的理想的世界?虽然,整个生活的实践使我们相信这样一个现实的理想的世界也是存在的。但是,是什么构造了这个理想的现实?它是否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众所周知的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曾经针对信息的本质说道:“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第三种存在”。换句话说,维纳认为,除了物质和能量之外,世界上还有“第三种”存在,而这个“第三种”存在便是信息。

但是,信息本身是什么,它与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怎样?关于这些哲学问题的答案我们在维纳的著作中并没有找到。然而,后来的一些更多的科学家都认为,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现实世界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的客观现实的不同表现形式。

然而,如何揭示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如何把它们和理想现实的概念进行比较?

为了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我们将做一个思想实验。假定一个现实的物理系统,其中只包含两个组成部分——a和b。a是一个塑料球,b是一个台球,很难在这两个球之间找到一种一致性的关系。接下来假定,使这两个小球相互接触,然后再分开。其结果是,在a的表面形成了一个凹坑,这就是由于b的作用在a的表面留下的一个痕迹。

难道现在我们还不能从现实世界结构运动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吗?事实证明,这种结构的改变已经是相当明显了!事情还并不仅仅如此,并不仅仅是改变了a的表面形状,使a的表面有了一个凹痕。事情更为重要的方面还在于,这个凹痕乃是a通过与b的接触而对b的某些内容的反映(镜像印迹)。

这样,我们可以说,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现实的过程,之前只有两个分离的对象,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第三个对象c。这个c是某种痕迹(凹痕),是在a的表面呈现着的对b的表面的某些内容的反映。这个新的对象不是物质,所以,应当把它看作是一种理想现实的对象。

这个对象确实存在着,它不是我们凭空的想象。它不是一种意识的精神产品,它很真实,它是我们周围现实的物理世界中的物质对象间的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理想的现实是客观存在的。它与物理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由物理世界中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这是从上述分析中得出的第一个和非常重要的哲学结论。

现在我们来探讨“理想现实”和“信息”概念间的关系。可以说,这两个概念的含义非常相似。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已经可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是物理现实世界中的一种现象,其中一方的结构的产生是对另一方的部分内容的反映,这就能够从某一对象的某些表面结构的模式中获得另一个对象的某些特性(信息)。

我们还发现,信息本身不是一个物理对象,属于理想的现实世界。当然,信息自身的显示必须以现实的物理对象(或过程)为其载体。如果没有这些作为载体的对象(或过程)信息的显现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的。

我们现在来证明,尽管信息具有理想特征的本质,但是,它却能够影响物理现实的对象和过程。正如我们在上面所举的例子那样,在两个对象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对象a以其有所改变的凹痕的形式反映了对象b的某些内容,并且可以使我们由此获得关于这些内容的副本,也就是,其物理材料的模式。

因此,我们认为,这一过程正是信息从一个物理现实的对象转移到另一个物理现实的对象的具体机制。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带有根本性价值的重要的哲学结论,这就是,在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中,物理的现实和

理想的现实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能够发生非常明显的相互影响。

因此,客观现实的世界具有二重化的特征,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并且,在这两种现实之间具有相互反映的性质。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信息,令人惊讶的是,关于这一现象的很多方面我们现在还没有搞清楚。要搞清楚这一现象的本质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它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它在无生命的自然的物理系统中、在生物系统中、在人类创造的技术设备中、在社会系统中,以及在人的头脑中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不同的。

信息具有多方面的表现,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运用同一术语所描述的具体现象却有不同的表形式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这才导致了目前不仅在一般的科学文献中,而且也在各种版本的百科全书中,对“信息”这一术语有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信息现象并不仅仅表现在物理现实的某些对象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中。它也可以是现实发生的某些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将证明,在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如何改变了某些过程的性质,我们应当把这样的变化看作是信息活动的一种形式,称之为动态信息。

下面我们将用无线电方面的例子来进行证明。假设有两个动态过程,其中之一是一个随时间参数作周期性振荡的物理现象,如,电流或电磁场。我们假定,在我们观察的整个时间段上,它们的频率、振幅和相位都保持一个恒定值,也就是说,与时间无关。

同时,我们假定第二个过程的一些参数值具有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性质,但是,它变化的速率大大慢于上一假定过程的振荡周期。

进一步的假定则是,第二个过程可能对第一个过程发生影响,这就是,第一个过程振幅变化的比例将会被第二个过程的相应参数所改变。在电台广播中这种效应被称为调幅。还有其他类型的调制,如频率相、脉冲代码等。

在此很容易看到,我们所研究的两种动态过程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以其结构的性质反映了两个相互作用过程的源流。

无线电领域的专家都知道,由此过程产生的频谱是复杂的,它包含两个频率,两个频率分别对应的是原来的过程。同时,其中的一个过程具有较高的振荡频率,它扮演着第二个过程的载体的角色。

在无线电领域,甚至还为此采用了一个特殊的术语,称为“载波频率”。事实上,由于作为第二个过程的影响结果的第一个过程的相应参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所以,在这一过程的结构中就反映了第二个过程的动态参数,也就是说,将其转变成了自己的某些动态性质的“成果”。

这个例子说明,由于上述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观察到了两个物理过程的现实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的实质在于,这里呈现的不是两个初始的物理过程,而是另外的两个物理过程。这两个物理过程中的第一个是作为初始来源的物理过程,而另一个过程则是在调解过程的影响下产生的理想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第一个原始过程的振幅的动态变化对第二个原始过程的相应参数的一种反映。

重要的是,这些变化是很真实的,它们可以通过适当的程序来确定。因此,在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理想过程可以在另一个过程的结构形式中检测出来。

从上面所举的关于物理过程的交互信息现象的动态表现的例子中,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关于我们面对世界的现实结构以及其组成部分的构造方式和属性特点的。

这一结论的实质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结构既是物理的过程,又是理想的过程。这个理想过程产生于物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作为物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的一种反映。

反过来说,理想过程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部分,因为它们可以通过相应的物理过程的程序来确定谁是他们的物质载体,因此,他们可能会再次被一个现实的物理过程所表征,并且,还可能以另外一个物理过程为基础。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们面对世界的现实结构具有二重化的性质,因为,这个世界同时包括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这两个部分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相互作用的,因而它们具有相互反映的特性。

2.物理现实包括了所有现存的物质世界的对象,无论这些对象是实体性的还是非实体性的(如:电磁场、引力场或其他性质的场),同时

也包括了所有这些对象的运动过程和内部变化的过程

3.理想现实也是独立于意识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它和物理现实一样也是现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物理现实的对象(或过程)的相互作用,并以在其他对象(或过程)的结构中反映某些对象(或过程)的性质的方式表现出来。

4.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的相互反映能力是它们的基本性质,这就在事实上构成了信息现象的多方面表现的可能性。

5.信息不是物理的对象和过程,它属于理想现实的世界。但是,信息要显示自己,就必须以物理现实的对象(或过程)作为其载体。如果没有这些作为载体的对象(或过程),信息要显示自己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的。

6.作为载体物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对于信息来说,在原则上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载体有能力通过适当改变其内部结构(物理对象)或它的状态参数(动态过程)来感应信息。

7.尽管信息属于理想现实的世界,并且与一个物理对象(或过程)相关联,但是,它却可以与其他的物理世界的对象(或过程)发生作用,并以与其发生作用的对象(或过程)作为其新的载体。这样的方式,便是信息从一个物理现实的对象(或过程)转移到另一个物理现实的对象(或过程)的传输机制。

8.要确定信息与它的载体(物理现实的对象或过程)的关联关系,需要有一些特殊的程序,其中最重要的程序就是比较。对这些程序的详细研究超出了本书论述的范围,它需要专门的讨论。

9.信息是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信息科学是关于在不同性质的系统中进行信息处理的原则和规律的科学。正是由于信息科学的相关思想的发展和传播使信息概念在今天获得了一般科学概念的地位,并且,关于信息原则和规律的统一性观念,又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科学的世界图景的形成。

10.近年来,俄罗斯的科学家们获得的一系列新成果表明,在形形色色的系统中,以及在各类系统的信息活动过程中,信息规律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人们还发现,这些信息规律对物理过程的实际运行可能施加某种限制。

所有这些都表明,需要对信息现象作进一步的哲学认识,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信息概念的本质、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在系统中的表现方式,以及信息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作用的机制。

二、信息的本质

有哲学著作宣称,给“信息”下一个普遍性的定义是不可能的,因为信息概念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统一的。因此,他们辩称,我们不得不继续接受已经存在于不同科学领域中的那些十分不同的关于信息的定义。

这样的观点是难以接受的。特别是在信息概念已经广泛使用于科学知识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的今天,信息概念早已成了一般的科学范畴。

b.m.格鲁斯柯夫院士关于信息的定义是最常见的信息定义之一。在45年前发表的论文中他写道:“信息这个概念,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它指的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中分布的不均匀性的变化程度,这种变化存在于世界上发生的所有过程之中”。

对这个定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是用属性的方法对信息概念所作的规定,其要点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静态的规定(物质和能量在空间中的分布状态),另一个是动态的规定(这一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变化)。定义中强调的这两个方面在我们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提供给研究人员们关注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种类型的信息:静态的和动态的。

在他和ю.и.谢玛根教授的著作中,都曾多次提到过信息的这种双重的性质。他强调指出,静态信息的主要载体就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实体),它承担着存储信息的功能,从而确保了信息在时间中的保存和传输。

至于动态信息,它的主要载体是能量(场),它承担着信息在空间中的传播。

在今天看来,对于b.m.格鲁斯柯夫的“信息”定义,不仅需要进行非常重大的改进,而且也需要重新予以解释。

我们现在来探讨信息现象的物理本质,这个问题的正确解答有助于我们给出一个关于“信息”概念的一般性定义。在我们看来,有必要合理使用r,b.毕司朵夫斯基在其著作《信息物理的要素》中所指明的“信息”和“不对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观点。

根据г.b.毕司朵夫斯基的看法,不对称性,即对称破缺的结果,就是信息。然而,他并没有据此给出完整和精确的“信息”的定义。

利用b.m.格鲁斯柯夫和г.b.毕司朵夫斯基研

究信息概念所用的方法,可以对信息概念下一个新的定义:“在最广泛意义上,信息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属性,它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差异性(不对称)的表现,这些表现存在于所有自然发生的生命界、无生命界,以及人类社会和意识活动的非平衡过程之中。”

换句话说,差异性——非平衡性的本意指的就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对称性破缺的结果,这些结果是在我们周围世界的不同对象、过程和现象中呈现出来的,只要这些现象中呈现出了差异性的特征,就应当把它称之为信息。因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在均匀介质,以及均衡发生的过程中就不存在信息。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信息,并不是我们凭空的想象,也不是什么意识的产物,而是一个真实的物理现象,是物质或能量的状态和运动的特征。信息和物质与能量密不可分,物质和能量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物质和能量的属性,也就是说,信息是物质和能量的内在性质。

因此,这种类型的信息可以相对于“理想信息”被称为“物理信息”,“理想信息”是意识活动的产物,应该把“理想信息”的实质和“物理信息”的实质分开加以讨论。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信息的物理性质是信息的“第一性的”或“依附的”性质,它是从现实世界对象的物质和能量的差异性中产生出来的。

毕竟物理信息相对于“二次派生的”信息是一种具有本源性的信息,这种派生的信息是对本源信息的一种“反映”,它可以脱离本源信息而存在。

物质或能量的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不对称性),指的正是静态信息。

如果我们观察到的是一些随时间变化的不均匀过程,这就应当属于动态信息。

我们观察到的不均匀变化过程,几乎在所有的自然、社会和人的意识活动中都会发生。这是现实世界的基本性质表现的结果,我们有理由把它称为信息。

信息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是它的相对性。事实上,当我们观察到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差异性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我们通过了某种关于差异性的参考集(进行对比的基础),并且运用了比较性程序的检测。

换句话说,为了获得必要的信息,就必须对观察的对象与另一些现象的状态和过程进行比较,并且,观察者以往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也可以成为上述的参考集(进行对比的基础)中的内容。

然而,由于不同的观察者拥有的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不同,所以,他们在对同样的对象、过程和现象进行观测时,便可能获得十分不同的新的信息。这正是人们所感知的信息所具有的相对性的原因。

因此,人的认识能力,人们对技术系统和物理对象的认识,不仅依赖于外部世界的信息的性质,而且还依赖于他所拥有的“内部词典”,这个词典是建立在他以前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时所产生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的。

这一结论是信息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果,这一成果不仅符合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原则,而且同时也是创建智能系统的一个基本原理。

信息现象极为多样和具体,它不仅表现在我们周围世界的不同环境之中,而且还表现在信息相互作用过程的不同阶段,并且永恒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对象之间。

正因为我们面对的信息现象有极为多样化的表现,所以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它的性质和属性,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所使用的信息概念拥有大量的不同定义的原因。

在关于信息本质的问题上存在诸多方面的争议,甚至有些混乱的一个原因就来自信息自身的本性,一方面,信息是现实物理世界本身的能动表现,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十分真实的,作为物质世界的反映的理想世界中的现象。

造成这种情况的另一个原因则是,通常在信息相互作用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相应信息现象的表现十分不同,因此,这就要求有必要采用与这些不同表现形式分别对应的不同的信息定义。

三、信息科学的哲学基础

物质概念是最重要的哲学范畴之一。然而,在我们看来,基于目前研究的成果,同样重要的哲学范畴还应当有“能量”和“信息”等概念。事实上,如果说“物质”(物体)这个概念是对现实的自我组织和某种长期存在的能力的属性的描述的话,那么,“能”这个概念描述的则是物质运动的能力,而能量这一概念则描述的是物质运动的强度。

至于谈到运动,它可能是一个在空间中的(机械性)运动,或者是一个在一段时间内与系统的内部结

构的进化或退化相关联的发生了变化的演化的过程。因此,演化可以被看作是特殊形式的运动——在时间中的运动。

至于“信息”概念,它所描述的是有组织的物质或能量系统的复杂性程度。据此,可以把信息量看作是对有组织系统的结构的复杂性程度的定量测度。

此外,信息还可能激发物质和能量系统在空间中的运动,并确定其运动的方向。

信息还是物质和能量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在不同性质的自组织系统的演化的分岔点上,系统能够根据外部信息的影响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做出选择。

因此,在今天,在一般的科学哲学中,“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个概念都是重量级的范畴,这三个范畴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分别描述了我们观察的物理现实中的对象、过程和现象的不同方面的特点。

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不对称性,是物质或能量的非均匀分布,亦即是信息。正是信息导致了物质和能量的运动,是物质和能量运动的基本的、首要的原因。重要的是,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物质和能量运动的趋势是从高浓区向低浓区过渡。因此,信息不仅是物质和能量运动的首要原因,而且也决定着这一运动的方向。

电磁辐射和光辐射的物理过程可以作为太空中能量运动的例子。另一些典型的例子是我们在自然界中到处可以观察到的导致平衡态的动态过程衰减的趋势。从我们的观点来看,它们也都服从信息活动的基本原理。事实上,任何动态过程本身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它的某些参数,也就是说,都会在间中运动。而这些运动的过程都服从自然发展的平衡态趋势,即消除物质和能量在时间中分布的不均匀性。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所有的动态过程产生的信息,即物质和能量在时间中的非对称性分布,都会随着这些动态过程的衰减自发地趋向于消解,也就是说,达到平衡态。可以得出的一个类似的结论是,关于物质(质量)在空间中均匀分布的自然趋势。化学元素的原子核衰变,以及分子在气体和液体介质中的扩散的运动可以看成是这一方面的例子。

在此,我们想强调的是,信息不仅是任何物质运动的根源,而且,它还决定着这一运动的方向,它实现着某种有目的性的运动——从物质分布的高浓度区域向物质分布的低浓度区域扩散。

有必要提醒我们注意的是,a.и.捷敏在其出版的《信息经济基础》一书中早已强调指出了,在信息和物质的运动方向之间有一个相互一致的关联性。该书用单独的一章专门对信息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且揭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信息本质。

该书作者得出的结论认为,信息代表着物质和能量运动的实际方向。换句话说,信息乃是物质或能量运动的属性之一。然而,在我们看来,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根本的原因是信息导致了运动,运动只是信息活动的一个后果。

形象地讲,可以说,信息导致了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的运动。但是,长期以来,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认为“时间”的概念和“运动”的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没有运动,时间也就不存在,因为如果没有物质或能量对象的变化要确证时间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导致了运动,而反过来,运动又产生了时间。

信息产生了运动,而运动又反过来产生了时间。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在这个因果关系链中,首要的因素正是信息。

当然,对于信息科学来说,上述的哲学问题的分析是不完整的。然而,依据这些分析所得出的相关结果和结论,仍然可以形成一些科学的原理。这些原理可以成为进一步研究信息科学的哲学基础,并推动对自然和社会中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进行研究的信息基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把这些相关的原理简单地概括如下。

1.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信息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属性,它表现为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非均匀性(不对称性),它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和意识活动中的非平衡发展的过程之中。

2.物理信息具有客观的现实性,它体现为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差异性本身,以及在无生命的自然界系统、技术系统、生物系统中发生着的非平衡动态过程。

3.信息量是任何性质的有组织系统的复杂性的度量,它可以对系统的复杂性程度进行定量评价。

4.信息贯穿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有组织的物质和能量的各个层次,它是物质和能量运动的

首要的原因,并决定着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方向。

5.信息是进化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着自然和社会进化过程的发展方向。

6.“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个概念乃是科学哲学中最为一般性的范畴。它们相互补充,描述了物理现实中的科学对象、过程和现象的不同侧面。

7.信息是现实世界中的多方面的现象,它以某种特定的方式体现于自然的生命界和无生命界的各种信息环境之中,体现于信息活动过程的不同条件之中。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天然的无生命的自然界、人类创造的人工自然的技术对象和系统、生物系统,以及人类社会和意识的领域。然而,我们可以假定,在这些一般的信息流程、现实对象,以及任何形式的过程和现象中,都体现着某些基本的信息规律。对这些特殊规律的研究,应当成为作为基础科学的信息科学中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同时也体现着信息科学在科学知识体系中发挥着跨学科作用的情景。

8.作为基础科学的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的基本性质、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中的信息活动过程的规律,以及这些活动过程在技术、生物和社会系统中的组织方法,等等。因此,在今天看来,信息科学研究的并不仅仅是在计算机通讯和其他技术系统中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仪器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还包括在自然的生命界和无生命界,以及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信息活动过程。

信息科学范文9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大学生毕业后应当成为我国各个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成为向全社会推广计算机应用的积极分子。在大学里应当把计算机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求推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使其走上快速健康发展之路。

一、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教学跌入应试教育的泥潭

目前一部分高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面对学校下达的等级考试合格率的要求,而不得不忽略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一味追求考试合格率,而学生为了顺利拿到毕业证,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如考试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这样,致使好多学生毕业了都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辅助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有很多学生毕业了还得花很大力气通过各种渠道重新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

2.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脱节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很多大学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上课听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能听懂,但是当需要自己操作时就无所适从,即课堂授课理解和自己真正动手实践不能统一,或者把老师布置的作业顺利完成作为唯一的上机实践任务。因此,一旦题目变换一下就不会做了,欠缺举一反三的能力。

3.忽略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学

由于各地区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信息技术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学生“吃不饱”,埋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使其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另一方面,层次较低的学生“吃不了”,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从此妄自菲薄,自我放弃。这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将产生极大的障碍。

二、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措施

1.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改进授课方式

计算机教学基本上已从传统的黑板走向了多媒体,抽象的概念已变成栩栩如生的动画,课程进度也可以顺利的完成,教师也不用备课,拷贝一份电子课件用几年,最多只是增加一些图片或者更改一下软件的版本号,例如把Office97改称Office2000。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论讲什么内容都是一张张精美的幻灯片演示到底,把“填鸭式”改成了“电灌”,学生完全陶醉在老师精彩的表演之中,课后唯一的感受就是“好看”,等做实验的时候才发现啥都不会,这样的教学往往成就了一批懒惰的老师和懒惰的学生,与高等学校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在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是“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三部曲,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通过20多年来长期的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老师们逐渐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新的三部曲达到了共识,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符合计算机应用教育的特点和人们的认识规律,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2.开设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有限的课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就较好的学生。在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对这些爱好者加以引导、培养。所以,必须有计划、有实质性内容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一些兴趣小组或课题小组,比如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数学建模等,并将其和一些竞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目前多数实验还是验证性的,这样做固然有它的好处,但这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教育,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实验题目,但不应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解题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互相协作更好的完成实验,并对实验提出改进建议。计算机是一门工具,学习它的目的是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服务,所以我们应该思路方法以为导向,注重通过最佳、最方便、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

3.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首先,要改变只注重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思想观念,缓解等级考试通过率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让教师有足够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建立起适应当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