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六上语文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08 14:52:56

六上语文总结

六上语文总结范文1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研究教学方法,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回首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既有成功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X人,其中男XX人,女XX人。经过5年的努力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学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有一定的认识,集体主义观念在逐步加强。六年级了,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面临升初中的压力,所以班级中涌现了一小部分能在学习上下苦功夫的孩子,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还在行为习惯上都成为同学的好榜样,比如:XXX、XXX等。另外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学习积极性慢慢提高,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比如:XXX、XXX等。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后50%的学生:XXX想学好知识,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进步不了;XX学习很积极,可是今天会了明天又忘了;还有

XXX、XXX等他们都是求上进的孩子,但是他们成绩不如人意。最令人头疼的是:XXX、XXX作业经常不完成,XXX经常迟到、拒交作业,上课习惯糟糕等等。如何让每个孩子在学习上都有进步?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接下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要因材施教,尽量从毕业班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素质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于2019年秋期正式试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全册共27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

其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为了落实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个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

《穷人》、《只有一个地球》、《月光曲》、《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丁香结》、《夏天里的成长》、《京剧趣谈》、《伯牙绝弦》等。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做法

(一)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显示出本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本学期在这方面进行了狠抓。如对课文的生字新词和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全班同学都过关。对于学习的重点,如“句子的变换形式”和“修改病句”以及“多音字的理解”等容易失分的知识,我则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小结方法,练习巩固等,争取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过关。另外,对于学生马虎做作业书潦草的现象,我要求全班学生做作业一律用钢笔书写,课余让他们用田字格练写生字。一学期下来,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

有很大的好处的。因此,我在教学不同的知识点时,都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来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读—画—思—写—问”的五步预习方法,意思是“读课文、画词句、思内容、写批注、问不解”的方法。学生掌握这个预习方法,有利于提高他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

在阅读教学上,我注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眼来理解中心,归纳小结“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表达方法”等阅读技能,并进行迁移学习到同体裁的课文中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习作教学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关心时事,对于热点的奥运取得圆满成功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事件,让学生时时追踪事态的发展,并把自己的感受诉诸笔端。把从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课文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多积累素材,多练笔,学生的表达能力亦然不断提高。

在综合性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总结。我组织多种展示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分类,确定研究主题,走出学校,深入家庭,走进社会来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的研究报告虽然内容欠具体,结论欠精准,但已初步闪现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关键,要求学生

认真书写,按时完成。

(三)做好转差工作

本班极需帮助的差生大约有十五六名,提高他们的成绩,对提高全班整体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我采用的方式是“以多优带一差”的方法,帮助差生制定出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每天让优生抽出半小时帮助他们掌握,因为是多名优生来帮助,所以他们都不会有增大负担的感觉。另外我还设了奖励的制度,形成了竞争的机制。通过单元和知识点的小测,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及时给差生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四)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原创得意句段的展示。

4、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对学生的书写重视程度不够。

2、基础知识中如拼音、词语出现的问题较多。

3、习作中部分学生无从下手。

4、由于太急于求成,有时在课堂上会带一定的情绪,影响了教学。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多总结。对于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我将做到及时总结,不断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2、多学习。我将抓紧点滴的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为能更好地服务自己的教学工作而努力。

六上语文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育;六年级;困境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对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读、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六年级这一时期应该是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一些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存在,导致我们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使教学进入了瓶颈期。下面,本文即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境”为出发点,谈一谈走出瓶颈期的解决方法。

一、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境

(一)叛逆期阶段

处于六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逆反心理相当严重,他们不想接受老师和家长的管教,想摆脱学校和家庭的束缚,这一现象在学习方面表现得是最为明显的。由于六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小升初的压力,学习的任务也逐渐繁重,要求学生在复习小学阶段的旧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六年级的新知识,“双重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感受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学习压力,这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逆反期孩子的发泄对象,通常就表现出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不做家庭作业、上课开小差等。由此看来,如果语文教师没有提前掌握小学六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那么,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就很难进行了,很可能在这一关节点上学生的六年学业就付诸东流了。

(二)阅读理解与初中脱节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和材料是比较直观的、简单的,大多数都是以自然景色、爱国主义以及情感等为单元主题,这些根据字面意思就能很好地理解的文章,也就使老师们的讲解形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流于表面、蜻蜓点水。就拿S版语文六年级的《开国大典》这一课来说,老师在讲完“骑、嗓、党、聂”等生字词之后就只将“爱我中华”这一点反复地对学生强调,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学生中国只有一个我们好好珍惜。对于课文中的段落总结,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就自己来总结归纳,忽略了培养学生对文本体会和感悟的能力,导致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极低。但是,进入初中以后,课文中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如果学生在小学没有掌握到良好的阅读技巧,那在初中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阅读,就难以跟上初中的语文课程和教师的教学进度了。

二、改善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应该如何掌握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呢?我建议语文教师可以多看一些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书籍,并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取应对措施,来解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绪冲突和心理冲突;其次,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为教学切入点,营造一个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容易被鲜艳的色彩以及动听的声音所吸引,那么教师就可以运用兼具声色效果的多媒体设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奇异的琥珀》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音频让学生跟读。通过多媒体老师可以展示琥珀和其他化石,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琥珀,以此拓展小学生的视野。接着让大家根据课文中对琥珀的描述以及平时的观察或者散发想象力,说说自己心中的琥珀是什么样子。最后再通过视频给大家播放琥珀的形成过程,让同学们了解琥珀的奇异特点,同时解答同学们的相关疑问。多媒体中动态的画面和鲜艳的色彩给老师和学生创设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二)坚持多读少讲的阅读教学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注重课文的单元整合,还要通过合理化的筛选将这些课文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规律,这往往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关键。例如:在学习“温暖的记忆”这一阅读主题之前,老師就应该先鼓励学生对《永远的歌声》《秋天的怀念》以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几篇文章进行阅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预设为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人间真情,让学生形成不同时期的情感观,学会情感表达的不同手法,并学会体会人间情感的“真”。只有让学生自己体会文本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所提高,阅读技巧才能得以掌握和灵活运用,初中的语文课程也才能够跟上进度。

三、总结

六上语文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教材 中小学英语教材 教材衔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英语学习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语言技能分为九级目标,小学六年级毕业需要达到二级目标,初中一年级,即七年级需要达到三级目标。显然,要落实好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关注教材的衔接问题,注重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本文笔者即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内容为例,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进行文本对比分析,以期为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

一、语言技能维度的对比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首先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读、写技能部分进行文本分析归纳,以体现教材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方面的目标,进而对比初中和小学衔接部分教材内容在听、说、读、写技能上的差异(见表1)。

笔者将表1里涉及的各语言学习项目按照年级进行了整理,以六年级和七年级教材中每个新授课单元为基准,以课文中的每个独立语言练习项目为单位,汇总形成了表2。

从表1、表2所呈现的教材在听、说、读、写四项中安排的操练栏目所占比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结合表1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言实践活动设计的项目总数上大致相当,其中北师大版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每个新授课单元下设Warm-up, Reading,Speaking, Vocabulary等板块,每个板块下面设有具体的相关听、说、读、写的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所以总体来讲包含的实践活动要稍多于北师大版小学教科书。

第二,结合表1、表2,对比两个年级栏目设计的类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在听、说方面和读、写方面的教材训练形式和数量相当,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和读、写方面存在差异,初中阶段读、写部分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听、说部分。除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的单项训练,我们还看到六年级、七年级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性及趣味性的栏目,这些栏目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起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其中可以明显对比出六年级教材(上、下册)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部分的训练要多于七年级教材(上、下册),设计的栏目种类较丰富。

第三,从栏目设计侧重点来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侧重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上的要求,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应该能够满足语言知识三级的要求,即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正确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和邀请;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故事。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好过渡。

二、语言知识维度的对比分析

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内容。笔者主要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中各单元的话题做一些归纳。由于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还不涉及系统的语音、语法知识,所以结合课程标准只做概括介绍。

通过对六年级教材(上、下册)的统计,笔者发现每单元涉及的话题主要有校园生活、课外活动、物品价格、电脑游戏、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培养和自然环保等话题。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涉及的话题主要有家庭、学校设施、课程安排、购物饮食、季节天气、情绪、动物等话题。通过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所选话题均涵盖在《课程标准》规定的二级和三级语言知识目标中,话题多为学生所熟悉的学校、家庭生活,题材贴近实际,语言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学习。

第二,从所选话题的内容和范围来看,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每单元的话题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主要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开展;进入初中阶段之后,每单元的话题逐渐丰富起来,教科书中所列的话题内容引导学生恰当理解与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

对于语法部分,结合《课程标准》对二级和三级语言知识目标的要求,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相比于六年级教材(上、下册)更加凸显了对语法部分的关注,突出语法的表意功能,对于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语法知识如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等作了具体的描述。

三、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维度的对比分析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英语课程分级目标体系,其中义务教育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要求,包括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而到了七年级,则要达到三级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通过对比表3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呈现方式角度来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呈现的方式角度大致相同,都是在校内和校外两个大的维度下,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校园、家庭生活为话题,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体如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热爱大自然等。

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的具体教育内容来看,两套教材设计的内容均比较广泛。但相对比而言,六年级教材(上、下册)相比于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注重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双向渗透性,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多是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同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交流。

通过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上的文本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北师大版中小学教材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差异,广大一线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差异进行合理化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甘玉国.中小学英语现状衔接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

[3]陈利.找准中小教学的衔接点[J].四川教育,2007(5).

六上语文总结范文4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四、六级考试;考研

一、前言

近年来,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并就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卞树荣(2006)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大学体验英语》的实用性;邓贤贵、张坚(2007)论述了《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理念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全新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大学英语教材均在实用性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华荣(2008)在内容组织上论述了《大学体验英语》交际内容的实用性;魏琳(2009)通过调查发现,从学生的选择上看,语言的实用性已被摆在了第一位,越来越多的学生已不再把英语学习当成应试的工具,而是希望通过学习能与人交流,无论是口头的还是笔头的,甚至同专业挂钩,达到学以致用;王帅(2009)指出《实用英语》的实用性明显加强了日常生活、工作与经济、科技发展联系密切的实用文体的阅读。

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英语四六级作文的写作水平,如于海艳(2005)、迟欢玲(2006)、胡学方(2007)、翁义明及陈兰芳(2008)、袁在成(2009)、郑映雪(2009)等在这方面均有阐述。

至于考研英语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对某一年考研英语作文的点评,如曾微(2006)、许建平(2007,2008,2009);如何提高考研英语作文的应试技巧,如王静(2005)、吴蓓蓓(2005);分析考研英语看图作文及相应的对策,如杨小蛮(2005)易立梅(2008)等也曾有论述。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少学者从考试的视角来论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尽管滕德明等(2006)从教材编写中的原则、需求分析和实用性角度,在分析了2001至2005年5年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和在对学生、教师、社会的需求的分析后,指出了《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实用性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此研究仅仅通过2001至2005年5年间的考试英语写作来研究了就某一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这尚不能足以较全面的了解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为此,本文将结合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来研究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以期为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考研作文的情况分析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

通过对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文题目进行整理、归类,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总结,总体而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材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书信类、应用文、描写文、图表类等。在这些题材当中,以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居多,图表类则显得过少。

然而,从历年考研英语作文的得分情况来看,多数考生的看图作文得分不高,考生普遍反映此类作文很难。为此,很有必要对此类作一些简要分析,看图作文可以分为图画式作文和图表式作文(杨小蛮,2005):(1)图画式作文是用漫画、照片、图片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画蕴涵的寓意或者思想内涵理解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更偏重学生的总结能力;(2)图表式作文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表中的数据所包含的逻辑关系的挖掘与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由于图表是数据的形象化表达,更偏重于学生的数据整理与归纳能力。而这正是众多考生所缺乏的知识及能力。图表类作文,在历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不多,大学英语教材中类似的图表也极少出现。由于题型不对口,考生在审题、立意、表达上都与命题者的要求大相径庭(任荣,2001)。另外,根据最新的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在英语的写作a部分,今年新增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的内容,并且在大纲样题中有所体现,这是很重要的变化。有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的体裁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关于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的讨论

由于受到文章篇幅所限,本文选取笔者教学中所使用的《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进行分析。

首先,本文对翟象俊及李荫华主编的《大学英语》中的体裁进行统计。

再看由宁春岩主编的《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课文中的体裁。

为了进一步说明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问题,下面就《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专门涉及到写作方面的内容逐一统计如下。

《大学英语》的第一册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也兼顾写和说的能力,写作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使用连词、缩写句成词(组)、从句、简洁写法、从属连词用法、省略法、简洁表达法、同位语;第二册的写作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连句成段的能力,包括连贯、并列连词和连接副词、由主题句引出段、 从属连词和关系代词、句子逻辑顺序、词和词组及从句的并列写法、转折等;第三册的写作,从连句成段训练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写成段文章,初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写作能力,其中的第5、6单元有看图作文;第四册的写作,从基础训练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写成段文章,初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写作能力,第7单元有看图作文。

而在《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写作练习分为一般写作(general writing)和实用写作(practical writing)两部分。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essay-writing的能力,后者培养学生阅读和模拟套写在交际环境下的常用应用文的能力。第一、二册的一般写作以纠正学生写作中的句子层面的结构错误为主;第三、四册以段落、篇章写作为主,以培养学生在清楚表达意思、整体构思、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能力。

就应用文写法(practical writing)而言,涉及如下的内容:第一册有名片、道歉信、海报、 储蓄表、订单、体育比赛安排表、通知、邀请函,第二册包含了入学申请表、个人广告、旅游保险、贺卡、健康表、私人信件、网络布告,第三册则有会议邀请函、获奖证书、广告、论文征集广告、网上课程安排、旅游行程安排、公共预警通告()、政府通告(反战反暴力游行),第四册安排了工作广告、演出安排表、投诉信、招聘广告、道歉信、问卷调查、保险单填写、提纲写法等应用文写作知识。

四、综合分析

综合上文对四六级及考研英语作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六级作文的题材主要以写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为主,偶尔出现图表类和应用文类的作文;考研英语作文主要是图表类作文和应用文写作,从2010年开始新增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的题型。这两个对教学起很大指导作用的考试在写作方面有共同的要求,即都要求考生掌握应用文写作,而双方的不同之处在于四六级作文侧重考察考生能否根据所给的题目用英语清晰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因而题材多为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而考研英语作文侧重考察考生观察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因而题材多为图表类作文。一套讲究实用性的教材在写作练习部分应该注意两者兼顾。

根据本文第三部分对写作方面内容的统计可见,《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较之于《大学英语》有了很大的改善,更注重实用性,也就给予应用文写作更多的关注,这对大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及今后的工作无疑是极为重要得。然而,《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极少涉及看图写作方面的知识,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这方面的练习几乎为零。就考研英语写作而言,是极为不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今后编写大学英语教材需要考虑到考研英语写作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要增加看图写作及如何提炼文章的摘要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满足大学生考研的需要,使得大学英语教材更具实用性。

五、结束语

纵观全文,本文在总结、归纳我国近20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作文题目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的中与英语写作密切关系的内容,并就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尚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时候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卞树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编写理念及其对英语教改的指向[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邓贤贵、张坚.构建特色英语课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职业时空,2007(23).

[3]华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浅评[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魏琳.从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僵化现象谈英语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

[5]王帅.高职《实用英语》教材特点及应用方法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

[6]于海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应试策略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5).

[7]迟欢玲.如何写好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j].英语自学,2006(11).

[8]胡学方.从框架结构谈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j].贺州学院学报,2007(3).

[9]翁义明、陈兰芳.主题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短文写作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2).

[10]袁在成.主题句在cet-4&6写作中之功用[j].科技信息,2009(28).

[11]郑映雪.四六级考场议论文写作应急思路“三步曲”[j].英语自学,2009(11).

[12]曾微.2006年全国考研作文解析[j].大学英语,2006(3).

[13]许建平. 2007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大学英语,2007(4).

[14]许建平.2008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 大学英语,2008(4).

六上语文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四六级考试 新题型适应度 民族院校

一、引言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从1987年开始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以考查在校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规模最大、涉及学生人数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强的标准化考试。其先后经历了几次题型调整:首先是在1997年,添加了“简短回答问题”、“短句翻译”、“复合式听写”等题型。2005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试行方案,并开始在部分院校进行试点,于2007年1月开始在全国高校全面铺开,进行了题型及计分体制的巨大变革,由以前的百分制变成了710分总分制。首先,增大了听力题型的比重,由20%增加到了35%,其中增加了长对话题型,把原有的选考项段落理解和复合式听写变成了必考项;减少了深度阅读的比重,由40%降到了35%,增加了快速阅读题型,以典型的任务型阅读几种题型进行考查,即判断正误,多项选择,理解填空,简短回答问题及英译汉。2013年8月14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宣布,自2013年12月起,四六级考试题型再次调整:变听力部分的复合式听写为单词、短语听写,变快速阅读题型为阅读理解信息匹配,去掉完形填空题型,变短句翻译为段落汉译英,考试时间由一贯的120分钟延长至130钟。

在2013年12月四六级考试结束之后,笔者就所带六级强化班学生对此次考试新题型的适应度及难易度对比做了一次调查,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整教学策略及改善题型处理技巧,更好地指导后期的教学,适应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试验设计和实施

本次调查对象为200人,全部为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具有较深厚的英语语言基础,先后经历了2013年6月的旧题型测试和2013年12月的新题型的测试。问卷从学生民族、籍贯、性别三个维度对新题型的难易度分别进行了调查,作答时间为考试结束的第三天,学生对新题型印象深刻,对新旧题型的变化感触最清晰,因此可以有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新题型适应度调查问卷结论

1.学生对新题型考试的总体印象

从上面可以看出,学生中有86人认为此次考试有点难,占总人数的43%;54人认为难度一般,占27%;52人认为非常难,占26%,此三项之和占总人数的96%;只有1人认为非常容易,仅占0.5%。因此,总体来说,学生普遍认为此次考试比较难。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籍贯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性别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2.学生对新题型改革中三个新增加题型的适应度分析

(1)学生对新题型中听力部分sectionC(单词和短语听写填空)的总体印象

从上面可以看出,学生中有93人认为此项考题有点难,占总人数的46.5%;72人认为非常难,占36%,两项合计占总人数的82.5%;只有6人认为容易,占3%;0人认为非常容易。因此,总体来说,学生认为此题型难度较大。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籍贯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性别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2)学生对新题型中阅读部分sectionB(阅读段落与信息对应填空)的总体印象

从上面可以看出,学生中有94人认为此题型难度一般,占总人数的47%;71人认为有点难,占35.5%,两项合计占总人数的82.5%;只有4人认为非常容易,占2%。因此,总体来说,学生认为此题型难度中等偏难。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籍贯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性别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3) 学生对新题型中翻译部分(段落汉译英) 的总体印象

从上面可以看出,学生中有72人认为此题型难度一般,占总人数的36%;69人认为有点难,占34.5%;43人认为非常难,占总人数的21.5%,此三项合计占总人数的92%;只有1人认为非常容易,占0.5%。因此,总体来说,学生认为此题型偏难。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籍贯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不同性别学生的分项结论如下:

四、结语

2013年的新题型的调整,整体难度较大,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要求较以前有所提高。新调整的三个题型,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听、读、译能力的综合要求。对于不同民族、不同籍贯、不同性别的学生,新题型难易度程度略有差异。其中,汉族学生明显较少数民族学生占优势,中部和东部省份学生普遍较西部学生占优势,男生和女生差别不是太明显,体现了民族院校学生在语言基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理念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由此,民族院校学生在题型适应和对应语言技能方面还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四六级题型调整说明[S].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2013.

[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教育部办公厅,2007.

[3]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思路与未来展望[J].中国大学教育,2005(5):49-53.

六上语文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考试政策 内容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最大的英语语言测试活动,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在它走过的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该项考试及改革的重要政策。作为该项考试政策的最主要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共有三个,分别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5),《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大学英语课程标准》(2004)。它们分别决定了不同时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的基本走向,因此笔者将该项考试政策的过程归为三个主要阶段。

一、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1985―1999)

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自1986年末开始筹备,正式在全国各高校试行是在1987年9月,而关于此项考试的文件最早在1985年,1985年2月9日教育部发出(85)教高一字004号文件《关于印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的通知》,文件中提到,《大纲》确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反映了当前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是我部今后检查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依据。鉴于各校在新生入学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别,《大纲》规定重点院校一般应达到基础阶段四级的教学要求,非重点院校应达到的级别由各校自定。教育部将从1987年秋开始,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以后毕业生记分册上应同时注明学生在英语基础阶段所达到的级别,以及专业阅读阶段的成绩,供用人单位参考。这是四、六级考试第一次出现文件中,它并不是单独出现,而是在教学大纲中,作为大纲的测试部分出现的。它是大纲的一部分,大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它的性质和目的。

大纲及文件下发后,大学开始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受到高度重视,地位得到了高度提升。1993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正式成立,考试委员会由全国重点大学的有关教授和专家组成,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1993年前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设计组”。考试委员会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为了适应我国幅员广大的情况,在考试委员会下成立了三个考试中心,分别设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这期间发表的有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论文主要是对教学和考试的技术性分析,怎样配合大纲进行教学,怎样提高考试成绩等。如怎样进行四、六级考试的写作训练,怎样提高学生的四六级词汇学习,等等。

1994年后,一些学者认识到四、六级考试的对教学的影响,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探讨了四、六级考试的一些负面效应,1996年5月2日,原国家教委发了《关于印发大学英语专业阅读阶段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高教司1996第56号14文件),该文件强调,为了全面贯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必须加强专业阅读阶段教学,使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后,英语学习不断线。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文件的背后的问题之一是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占据了较大的空间。

二、大学英语考试发展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1999―2004)

随着国际交流与日俱增,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本人对听说等产出技能的需要都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调整教育教学目标以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听、说、写、译的比重。针对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变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了相应调整:采用新题型、采用平均级点分报告成绩、设作文最低分。

1999年5月,教育部高教司1999第53号文件,在部分院校开展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的试点工作,同年11月扩大到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四城市所有的高校,并于2000年扩大到全国19个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高校,2001年扩大到全国直辖市和所有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高校。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这一次改革在测试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探索,以体现加大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翻译、复合式听写和简答题、设作文最低分、对测试内容的各部分进行答题时间限制等措施应该说更能有效测量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实施口语考试是新进步,它必将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朝着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1年4月6日《关于印发〈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的通知的文件》,附了《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纪要》指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取得的成绩,是“功不可没,有目共睹”,指出四、六级考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境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香港中文大学、英国霍尔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等都已正式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中国大陆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英语水平成绩证明;并指出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

2001年9月4日教高司函[2001]148号文件《关于印发〈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提到配合考委会进一步改革、完善四、六级考试,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外语实用能力的提高。

2003年12月29日,教育部了教高厅[2003]10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20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文件将2003年9月20日四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经过和处理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要加强考务工作,充分认识考试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2003年12月30日,教育部发了部委号教电[2003]507号电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购买试题答案事件进行调查的通知》,电文中提到2003年浙江工业大学发现有考生购买试题答案进行作弊。考前试题可能失密,并要求各地区和考试进行逐级排查,并提出各地区、各考点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管理,对再次出现类似事件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领导责任。

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发了鄂教办[2004]4号文件《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的通知》,《通知》提出一系列要求,要各校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

2004年初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

可以说,2003年和2004年的工作重点在处理和防止试题泄密上。

三、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2005以后)

2005年3月18日,教育部了教高厅[2005]1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的通知》,在其发出前,教育部专门召开了新闻会。因为一个教学考试而召开新闻会,这在以前是很少有的。文件指出:近期内四、六级考试将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改革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自2005年6月考试(试点)起,四、六级考试成绩将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不设及格线;成绩报导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即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导内容包括总分、单项分等。为使学校理解考试分数的含义并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考试测量的结果,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向学校提供四、六级考试分数的解释。这是四、六级考试改革中第一次开始对成绩报导方式进行改革,明显淡化了考试合格证书的作用。文件的附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为《改革方案》)。《改革方案》的目标总的来看有两个,一是要通过改革,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更合理地使用四、六级考试,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二是要准确地测量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体现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

根据《改革方案》的安排,2007年1月全面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07年6月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另外,为了加强管理,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从2005年4月份开始,考试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教育部的考试中心共同来管理。具体的分工是这样的,高等教育司负责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发展的方向,聘请大学四、六级的委员会的委员,指导他们做好四、六级的业务工作。教育部的考试中心是具体负责包括考试的组织与实施,考风、考纪建设,以及负责安全保密的考务工作。

综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见一条清晰的线索:开始―发展―反泄密―改革。

参考文献:

六上语文总结范文7

在作文的书写过程中,很多学生头疼考试要求中规定的120字(四级)和150字(六级),经常为了凑够字数出现文不对题、语句嗦、词不达意甚至直接跑题等现象。本文总结了提高英语四、六级作文质量的五方面技巧,帮助学生巧“凑”字数,使文章既能满足字数的要求,又能提高用词用句的水平,增加文采,提高作文的整体水平。

一、妙用标点符号,提高作文质量

用标点符号连接有紧密联系的前后两个句子,组成一个长句子。这样既能句子之间的紧密性,又使叙述更加流畅自然,一举两得。下面我就几个常用标点举例说明。

1.分号

如果两个句子有紧密的联系,并且重要性相同,可以中间用分号连接组成一个长句子。

例如:句1:Nancy wants to be a lawyer.

句2:Her friend Lucy wants to be a teacher.

合:Nancy wants to be a lawyer;her friend Lucy wants to be a teacher.

2.冒号

2.1用来连接有紧密联系的前后两个句子,如果第二个句子是对前面句子的进一步解释或修饰的话,可以用冒号来连接。

例如:The garden had been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 it was overgrown and full of weeds.

2.2冒号可以用来表示列举,用来替代 “such as”、“for example”、“for instance”、“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as follows”等词组 。

例如:

(1)句1:My vacation pla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句2:The activities are reading a good book,visiting my grandparents and swimming.

合:My vacation pla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reading a good book,visiting my grandparents and swimming.

(2)句1:The overseas cargo carrier brought goo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句2:It brought clothes,furniture,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heavy machinery.

合:The overseas cargo carries brought goo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lothes,furniture,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heavy machinery.

3.破折号

3.1可以用来替代分号和冒号来连接前后紧密相关的两个句子,增加标点的变化,惹人注目,使文章更加生动、印象深刻。

例如:Sirens blared,men shouted and people crowded around to witness the scene――it was total chaos for the first fifteen minutes.

3.2用来表示总结,可以作为总结句的句式。在段落或文章的结尾用来总结前面的主要思想。

例如:Time and patience――two simple words――yet why are they so hard for me to remember.

二、巧换单词,提高词汇等级

所谓词汇的等级,即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想出一个基本词汇之后,能够在这个基本词汇的基础上把它再提升一下,也就是我们一般写作所提倡的用“难词”。例如,我们一提到“重要的”,大多数学生首先会想到“important”(换别的词)这个单词,那么提升一下的话就可以想到它的如下同义词:significant,vital,main,basilica,crucial,momentous。

类似巧换能让作文增色良多。

1.用“大词”替代“小词”,“具体词”替代“通用词”。

例如:good用positive,favorable,promising,perfect,pleasurable,excellent,outstanding代替;bad用dreadful,unfavorable,poor,adverse代替。

2.用连接副词(conjunctive adverbs)代替并列连词(conjunction)。

but可以替换为however,nonetheless;and可以替换为besides,moreover;so可以替换为hence,therefore。

例句:

(1)He promised to come to the meeting,but he didn’t appear.

―He promised to come to the meeting;however,he didn’t appear.

(2)Tom reviewed all the lessons,so he was ready for the exam.

―Tom reviewed all the lessons;therefore,he was ready for the exam.

用了新词,增加了词汇的难度,既增加了句子的长度,又增加了标点符号,使句子看起来更复杂、更有水平。

三、用短语替代单词,轻松增加作文字数

如果我们能够在单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想到与之同义的词组,那么文章就会显得与众不同,更具有英语的味道。比如上面所说的“重要的”这个单词,当我们想到important的时候,如果从语法角度再稍加考虑一下,就能够联想到“be of importance”,因为语法中规定:形容词等于of加这个形容词的名词形式。如果再提升一步呢?我们还能用一个常用的词组“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下面我们看两类具体应用的例子。

1.普通词的替代

as―in the same way

same―to have ... in common

want―be looking forward to

2.过渡词的替代

2.1表示顺序:first,firstly替换为in the first place,for the first point,to begin with,first and foremost second,secondly,then替换为in the next place,in addition last 替换为last but not least。

2.2表示对比:but,however替换为in contrast,on the contrary,on the opposite side。

2.3表示比较:similar,like替换为 in the same way,at the same rate as,to be parallel in...。

2.4表示举例: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a case in point is that...。

2.5表示总结:in conclusion,in brief,in summary,in the whole,all in all。

通过短语的替代使字数明显增加,表达也更有文采。

四、巧用并列连词和连接副词,短句变长句,丰富句式的多样性

四、六级作文主张学生能长短句并用,避免过多地使用简单句。在写作中,适当使用复杂句子结构,会提高语言质量,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反之,简单句过多,便会味同嚼蜡,读后令人乏味。巧妙使用并列连词和连接副词,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法水平一般情况下写出结构较复杂的长句子,提高作文质量。

1.使用并列连词,把两个短句连接成并列结构的长句。

例如:

(1)句1:John’s mother stays at home.

句2:His father goes to work every day.

合:John’s mother stays at home,and (while) his father goes to work every day.

(2)句1:Bicycling is a good form of exercise.

句2:It does not contribute to air pollution.

合:Bicycling is a good form of exercise;moreover,it does not contribute to air pollution.

2. 使用连接副词,把两个短句连接成主次分明的主从复杂句。

例句:

(1)句1: She was deeply hurt by his disrespect to her.

句2:She continued to help him.

合:Although she was deeply hurt by his disrespect to her,she continued to help him.

(2)句1:The staff of the department will meet in the room.

句2:They met in the room last week.

合:The staff of the department will meet in the room where they met last week.

以上实例,通过并列连词和连接副词的使用丰富了句式,增加了作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明显增添了文采。

五、巧用结束句,提高文章紧密性

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要求段落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主题句、扩展句和总结句。学生一般都知道在段落的开头写上主题句,但很多学生却总忘记在结尾写上总结句。在段落结尾和文章结尾增加结束句既能增加文章的紧密性,使观点更加突出,结构更加紧凑,又能无形中增加作文字数。

结束句非常简单好写,是对整个段落的总结。一般情况上只要把段首主题句换个说法(换种表达方式)即可,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如果实在不会,也可以把主题句直接写过来。

例如:一个段落主题句为“Smoking cigarettes can be an expensive habit.”,总结句可以为“One can see that all the above expenses do contribute to making smoking an expensive habit. ” 。

主题句是“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we can learn more easily and efficiently.”的一个段落,总结句为“In a word,advanced technology had changed the way we learn and has helped us a lot in our study.”。

下面以一个完整的段落为例:

六上语文总结范文8

关键词:六书 汉字理据 教学法

到2011年底,中国在世界的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0所中小学孔子课堂。在孔子学院的带动和影响下,全球汉语学习人数已逾5000万。其中有很多在海外出生、成长的华裔。他们学习汉语就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他们大多数会说些汉语,但是不认识汉字。这就为海外的汉语教学提出来新的课题和要求。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曾说:“读书贵先识字,识字然后能通经,通经然后能致用。”如果他们的汉语只是停留在口语上,就不能更好运用汉语。所以我们基于这样的实际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一、以“六书”为纲领的字理识字教学法的可行性

汉语是表意文字,与印欧语系有很大的差异。刘又辛说:“从两种文字的性质来看,拼音文字是一种无理性符号,汉字则除少数表音字(假借字)外,基本上都是有理性符号。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有理性符号容易理解容易记忆。”“英语的man和woman为什么分别表示男人和女人,没有理由可说。在这几个字母中也找不出与男人和女人的任何联系,但汉字“男”“女”两个字却是有理据的,“男”字从田从力,男人在田中劳动,是个会意字;“女”字甲骨文“”像女人两手相交,描绘出女人的特点,是个象形字。这些汉字可以从字形看出词义,因而是有理据的文字。从这个角度说,汉字学习有明显的趣味性,学习难度又小些。

由于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口语较好,我们在实践中得出对他们进行“六书”为纲领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具有很好的效果。贾国均认为:字理识字教学法是根据汉字的组构规律,从汉字音形义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通过六书的构型理论来突破字形难关的,达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的目的。据统计:《汉语水平考试词汇等级大纲》中甲、乙、丙、丁四级的2905个汉字中构成这些汉字的部件一共是431个,构成甲、乙等级的词汇的部件数是391个,占总部件的90.7%,其中构成甲级汉字的部件总数330个,占总部件的76.6%,而甲、乙级的词汇占总字数的56%。只要学生掌握好这330个汉字的部件就找到了学习汉字、汉语的金钥匙。这330个汉字的基本构成部件只有110多个(张旺熹统计的有118个;施光亨统计的有119个),由此推测以《汉语水平考试词汇等级大纲》的甲级汉字作为在海外的汉字教学是有可行性的。

二、以“六书”为纲领的字理识字教学方法

“六书说”学术界较一致的观点是“四体二用”也就是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假借、转注”是用字法,二者不产生新的汉字,只是使汉字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从历时的角度看,汉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历史,特别是经历了隶变和简化以后,有很多汉字已经看不出创造之初的理据了,有很多人士认为汉字已经丧失了理据,“六书”的研究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但是王宁认为:从隶变开始,汉字的构意大部分保留下来了,少部分发生了构意的变化。她把这种变化分为三种情况:理据重构、理据部分丧失、理据的完全丧失。董丹梅也认为:现代汉字76.5%的保留理据,12.14%的部分丧失理据,11.29%的完全丧失理据。由此可见汉字虽然经历了隶变和简化的过程,汉字的理据性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我们也本着这一观点来研究“六书”对汉字教学的影响。通过对《汉语水平考试词汇等级大纲》的800个甲级字的爬梳,我们整理出象形字120个、指示字17个、会意字215个、形声字448个。

(一)形象展示法

这种方法主要讲授象形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日”甲骨文作,像太阳;“月”字,甲骨文作,在半圆形中加一短竖指事符号,像新月;象形字所表示的形象有关于人体,如(子)、(人)、(口)、(心)等;关于天文地理,如:(山)、(水);关于动植物,如(牛)、(鸟)、(鱼)、(木)等;关于器物,如(门)、(网)、(册)等,以及其他跟他们有关的事物。这些具象的事物,先民们按照事物的形状把事物画出来达到识记的功能,通过形象展示法使事物与文字联系起来,学生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无据的方块字,而是和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文字。通过从甲骨文的展示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汉字具象化识记的能力。但是通过隶变,现在的汉字图像化已经大大减少,线条化增强,但不要为了形象化教学,把那些已经与当初形象的含义相差较远的汉字牵强附会地硬拉在一起讲解。这样会使学生产生迷惑,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

(二)字理讲析法

这个方法可以讲解指事字和会意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尔可见,上下是也。”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附加指事符号构成。如(刃),是在象形字“(刀)”的刀锋线上加点,明确刀锋位置;“(本)、(末)”是在“”的基础上指出两个汉字的含义指向,同步教授“未”使学生同时识记三个汉字还可以避免三个形近字的混淆。指事字的数量相对较少,但只要讲给学生,学生马上就会意会。“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摇,武信是也”是由两部分同时表达一个概念,如(休),用形象生动的动作依靠在树上,它的本意是在树荫下乘凉歇息,学生一下就明白“休”的意思,下次他们看到这个汉字就回忆起课堂上的情形,这样文字的音、形、义就联系起来了。(苗),可以在田地上画上禾苗,表示田园里开瓣萌发的作物;(囚),一个人在一个封闭性的空间,表示拘禁罪犯或奴隶;(从)、(比)、(步)、(益)、(采)等会意字都可以形象生动的解释给学生,结果证明用此方法学生能很快的识记住很多汉字。

(三)系统归纳法

系统归纳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组成的。形声是继象形、指事、会意之后的一种造字法,并且是最多产的造字法。康加深对7000个通用汉字的研究得出形声字有5631个,约占通用汉字的80.5%。其中形符的构字能力有很大差异,构词量超过20个的有54个,54个形符构成4898个汉字,约占总形声字的87%。其中左右结构的4161个,约占总形声字的73.89%;上下结构的998个,占总形声字的17.5%;两者合计5149个,约占总形声字的91.44%。左右结构中左形右声的3797个,约占67.43%。如:以“木”做形符的近80多个汉字。我们可以用汉字的形旁来推测汉字的含义,也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建立字族的概念,虽然形声字的形符并不能准确地表达汉字的确切含义,如王力认为:意义范畴是一个比较广阔的范围,意义范畴并不等于词义本身。还有裘锡圭也认为:绝大多数的形声字只和形符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但建立起字族的概念,众多汉字不再是孤立的汉字,而是一串串的字串。所有以“木”字部的汉字都是与树木有关的汉字。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说:“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例如从“仑”得声的字,如沦、轮、伦、论、纶等字都具备有条理、有伦次的意思,由此可以执简以驭繁,找出一组字所共有的“义素”。清代的学者就提出“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进而走向研究“字族”或“词族”的道路。

在教学中我们以高频字引出低频字,以熟悉的汉字引出不熟悉的汉字,如:用声符引出形声字,由“马”引出“吗、妈”以及“骂、蚂”等,在“女”是“妈妈”的“妈”,在“虫”是“蚂蚁”的“蚂”,一个人说是“吗”,两个人面对面的说是“骂”。又如:由“方”引出“房、放、防、访”等。也可以用形声字引出形声字,由“爸”引出“吧、把”,在“口”是语气词“吧”,在“扌”是表示动作和介词的“把”,因为介词大部分都来自动词。还可以用形声字引出声符,如基本上所有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第一课都是“你好”“你们好”,由“们”就可以引出“门”,又如由“苹”引出“平”。

(四)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如果只是认识几个汉字,就失去了学习汉语的目的。我们从“六书”的角度分析学习了汉字,最终的目的是使用汉语。由于汉字常常有多个含义,所以要以词来定字义,(例如:“长”,在“长高”“长方”),要在行文中确定汉字的含义(例如:“都”,可以是副词,也可以是“首都”)。有人说汉语的表达比较模糊,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含义,要“听话听音”。我们充分的利用资源让学生多接触汉语书籍,使学生“随文识字”。汉字的音、形、义形象具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花,他们很容易记住花朵,但是“花”还有其他的含义,如:花费、老花眼、花心等。他们知道了它的使用语境,学会在以后的学习和阅读中类推出确切的含义。

三、用历时的眼光对待字理识字教学法

汉字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用历时的眼光来反观汉字的现状。虽然“六书说”等理论为汉字教学指明了一条便捷之路,但是我们不能以此机械地教授学生,使学生引起不必要的过度迁移,出现“秀才识字认半边”的情况。“六书”是人们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总结得出的,但汉字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化的。我们在教授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现代汉字的实际情况,不应该一律按照古代六书的分类。如“泪”从水,从“目”是个会意字,而早期汉字“涙”从水,戾(lì)声,是个形声字。如:“灭”早期汉字“滅”,从水,威(xuè)声,形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在教学中就应该作为会意字来处理,既形象又好记。

汉语的语音是发生很大的变化。“古无轻唇音”,只有“帮、滂、并、明”,无“非、敷、奉、微”,如“方”为声符的字:房、放、防、访(fang)、旁(pang)。“古无舌上音”,只有“端、透、定”,没有“知、彻、澄”如“者”“都、赌、堵、睹(du)”、“猪、煮、诸(zhu)”。在教授的时候一定要有历时的眼光,至上而下地教授汉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如果在教授汉字的时候加入字理的讲解,会大大增加课堂的气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现在有很多地方的汉字字理的讲解存在很多问题。我们教授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字理的可行性,吸取精华弃之糟泊。如“新说文解字”,有的把生活常识、科学融入其中,有可行的一面,但是有时为自圆其说,解释牵强附会,随意性很大。如:饿——我要食;俄——我的人;鹅——我的鸟;娥——我的女儿。而事实上,它们只是以“我”为声符的形声字。

四、总结

面对现在海外出现的新情况的分析,我们通过在课堂实际教授情况的总结,研究得出通过以“六书”为指导的字理汉字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今后我们将在此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使此教学法在更广、更长的范围内试用,使理论更具有普遍性规律。

(本文为河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YBRW036)

参考文献:

[1]贾国均.字理识字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董丹梅.3500个常用汉字理据测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

[4]谷衍奎.汉字远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六上语文总结范文9

六步教学模式由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的的一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途径。多年来它被广泛的应用于不同学段的语文教学中,也有许多优秀的一线的教师,尝试将六步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学、历史等学科教学中,例如张素坤、徐宗禹老师分别尝试将六步教学法应用于数学、历史的课堂教学中,但罕有教师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

六步教学模式虽然属于语文教学模式,但是汉语和英语同属语言,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

就工具性而言:语言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知识、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任务。①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的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②言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的技能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③言语交际技能,即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技能,它在强调言语准确性的同时,还要求言语的得体性; 就人文性而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传承、发展和创新着人类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语言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语言课程的学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综上所述六步教学模式具有可迁移性。

2 六步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的实施

2.1 定向

定向是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过程。主要采用两用方式,第一种方式为课上师生共同制定。第二种方式为学生自己制定。学生依据教师课前下发的导学案中明确提出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课上向同学展示。

阅读课,主要采用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的方法。教师在课前编写导学案,并在导学案中明确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写在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的下方。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比较宏观、面向全体同学的,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具体学习目标。

2.2 自学

自学环节是六步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新课程改革开始后,我市选用了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具有话题广泛、语言材料多样、词汇量大的特点。但我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掌握的词汇量小、语法薄弱,因此教材对我校学生来说存在着普遍偏难的现象,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例如在阅读课上,课文中出现的新单词、旧单词、语法知识、句子结构会对他们的阅读理解造成多重障碍,教师忙于帮助他们扫清这些障碍,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只有学生课前开展有效的自学活动,做到扫清词汇障碍,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才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训练阅读技能、培养阅读能力,挖掘课文中传达的更深层的信息。

由于阅读课课文篇章较长,词汇量较大,教师通常把自学活动安排在课前进行。自学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扫清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障碍;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内容;准备小组活动的材料。为了保证自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通过编写导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捋清学习思路,开展有效的自学。在学案编写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在布置任务时,明确给出完成任务的方法。

完成导学案并不意味着完成自学过程。教师设计的导学案是面向全体同学,因此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层次,为自己增加或删减学习的内容。 为了保证导学案完成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意识,师生共同设计了学案完成情况记录表,要求学生每日填写。记录完成时间,评价完成情况,记录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总结收获。教师在课前对学案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对学案完成的情况进行等级评定,评出每日的优秀学案。同时教师要对学案的完成记录表进行查阅,通过此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记录表中提到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方法指导,对学习中学生采有的效的学习方法、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2.3 讨论

在讨论环节中,教师根据课型,课程内容的特点、设置话题、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每当新的阅读课开始阶段,利用5到10分钟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目的是检查预习效果。

讨论是六步教学模式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教师采用师生共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等形式完成此环节的教学。为了保证此环节的顺利进行,在六步教学模式实施前,笔者对班级进行了分组,制定了小组评分规则、奖罚机制。

全班共分6组,每组5人。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性别差异等因素。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实际操作中注意把善于表达与(下转第140页)(上接第113页)沉默寡言的学生搭配、活泼好动与性格内向的学生搭配,这样不仅有助于小组角色的分工,也可以使每一个小组中都有拥不同风格的学生,利用互补的优势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同时为了保证组间竞争的公平性,笔者以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对各小组的平均成绩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分组情况进行调整。

在讨论环节中,教师根据课型,课程内容的特点、设置话题、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每??新的阅读课开始阶段,利用5到10分钟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目的是检查预习效果。

2.4 答疑

答疑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实施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随时调控。主要有学生解答及教师解答两种方式。采用何种形式,由问题的性质决定。如果是集体性的问题,交由全班同学讨论解答。但如果是个人问题或是小组问题,教师可即时给予方法指导,由学生实践解决问题。

2.5 自测

自测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主要采用学生出题和教师出题检测两种形式。在阅读课中,通常采用教师出题的形式。为了检测学生对重点单词、短语的掌握情况,开展小组竞赛。

2.6 自结

精品推荐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