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建模艺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0 14:49:17

建模艺术论文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83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7)05-0689-03

在艺术体操比赛中成套动作编排一直占有很高的分值。新周期艺术体操评分规则明确规定, 成套动作比赛满分为20分,其中动作编排分值为10分,占总成绩的50%。可见,成套动作编 排在日益激烈的艺术体操比赛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如何使编排的成套动作能够最 大限度地满足评分规则中所要求的各项标准并获得裁判和观众的赞赏,从而取得优异运动成 绩,是广大教练员、运动员最为关心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力图通过理论和实 践研究,对构成具有高技术价值、艺术价值加分,并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艺术体操成套动作 所需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成套动作编排的应用模式,为艺术体操编排实践工作提供参 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构成结构和编排的完整过程为理论研究对象,以我国和世 界优秀艺术体操个人与集体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为数据调查和分析对象。

1.2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图像分析法 、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综合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构建的原则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参照的标准样式。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中,模式方法 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运用模式方法分析问题,简化问题,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任何模 式的建立与运用都需要理论的支撑,并提供给实践,通过实践检验和反馈,不断修正和完善 模式。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的构建所遵循的原则就是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检 验和反馈来不断修正和完善。既有从理论到模式再到实践这一程序,也有从实践到模式再到 理论这一反馈过程。

同时,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这种复杂性和多变性是由 人思维的复杂性和艺术体操项目发展的多变性所决定的。因此,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应用 模式应是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开放性的模式。

2.2构建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的依据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的构建是在艺术体操编排理论的指导下,依据艺术体操项目 的特点、竞赛规则和项目发展趋势、通过对世界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技术录像分析,并运用 专家访谈、反复修改以及专家调查论证等方法,对成套动作编排的最优化形式进行抽象概括 ,构建适应现代艺术体操运动技术发展趋势、符合评分规则精神、满足观赏者审美需求的艺 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模式,以提供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实践的使用。

2.3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的组成结构 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的构成是由竞赛中裁判员依据评分规则对成套动作进行各项指标评价 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组成,每一项因素都将影响到运动员运动成绩的获得。我们通过对评分规 则的深入研究、编排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世界优秀运动员和我国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技术 图像分析,以及通过专家访谈和专家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归纳、提炼出构成艺术体 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模式的12项因素和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模式的13项因素。

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模式的12项因素包括:身体技术、器械动作、音乐、空间层次、场地 利用、成套风格、时间、服装与色彩、艺术性、整体效果、加分和创新。

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模式的13项因素包括:身体技术、器械动作、音乐、空间层次、场地 利用、队形、协作与加分、编排风格、时间、服装与色彩、艺术性、整体效果、创新。

我们所构建的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以明确、简便的编排模式表格形式呈现给教 练员和运动员,既有具体的内容,也有可参考的标准(具体应用模式见表1和表2)。

2.4艺术体操编排应用模式的运用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主要是为教练员、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编排的准备阶段和实施 阶段更好、更有效地进行工作提供参考。在编排准备阶段的动作构思过程中,教练员可通过 参照编排模式,为运动员动作的设计全面性做准备;在编排实施阶段,教练员和运动员可对 照模式,明确编排应达到的标准,并避免遗漏某些因素,为提高成套动作编排质量服务。在 运用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具有极高竞技价值和欣赏价值的成套动作应 是将模式中各因素指标进行合理搭配,其中每一个因素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缺少任何一 项,都将导致编排分值的下降。因此,在实际编排时,对于不同因素虽然可以有所侧重,但 必须全面考虑,不能造成因素缺项。

2) 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中所列举各项编排内容与标准是成套动作编排的基本要求,在实 际编排过程中不可能反映每一个运动员的个体化特征。因此,在实际编排过程中对于能够展 现和发挥运动员个体优势的某些因素,可加大运用的力度,而对于弱势部分则可在规则允许 的范围内减少使用频率,以保证成套动作的风格鲜明和个性化特点突出。

3)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主要是依据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对 艺术体操个人和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的基本要求,在总结艺术体操优秀运动员、运动队的编排 实践经验并征询艺术体操领域专家意见基础上构建而成,因此,本应用模式主要适用于运用 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参加比赛的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和运动队。

4) 编排应用模式是为成套动作编排实践工作提供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然而任何最理想的 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根据技术的发展、竞赛评分规则的变化、以 及社会审美心理需求的改变等因素的变化,需及时进行修改调整和丰富完善。

3结论

1)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应用模式主要是为教练员、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实践工作提 供参考和帮助。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的构建,是在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对构成 具有高技术价值、艺术价值加分,并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所需的各种因素 进行分析、提炼、概括、总结。

2) 根据综合分析与专家调查结果,总结出构成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模式的12项 因素和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模式的13项因素。按照组成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的主要因素 ,确定了各部分的内容和应达到的标准,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广大教练员和运动 员使用和参考。本应用模式主要适用于运用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参加比赛的高水平艺术体操运 动员和运动队。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2

“艺术院校自身规模的负重、学科设置的单一及滞后、与市场及行业的脱离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把本来让孩子自由发挥天性的艺术教育,又变成一种新的应试教育,很多孩子是被逼着去学艺术的,这样艺术教育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

从专家开始呼吁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至今已有10余年的时间,这期间业内学者对艺术学自身的学科地位、学科属性和学科方向等问题已进行多年的思考,而升门类后艺术教育及艺术学科内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吉象对艺术学升门类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盲目扩招——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些学校艺术类专业为了收学费进行扩招,比如某理工大学的二级影视学院,每年招上千名学生,却没有一个全国知名的学科带头人,这种情况是必须制止的。目前全国在校艺术类本科生近100万人,约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十分之一,数量太多,其实不需要这么多人考艺术,而且很多人学了艺术之后也没有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

缺乏规范——艺术学升门类后,有5个一级学科,每个学科都需要理顺。一是艺术学理论升级为一级学科,但是里面有很多问题,这个学科到底应该怎么发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各个学校自行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还比较好,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完全随心所欲,甚至个别学校连一个搞艺术学理论的教师都没有,居然也有这方面的硕士点,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能合格吗?再有,比如戏剧与影视学方面,问题更严重,现在影视热,一些学校便盲目扩招。升门类后,这5个一级学科,都有规范自身的问题。建议教育部组织每个学科的专家进行研究,比如艺术学理论,到底应该开哪些课?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课程设置有哪些?甚至每个一级学科里面有哪些二级学科也没有讨论。另外,还应该对师资进行培训,比如原来没有艺术学理论这一专业,教师是改行去做的,所以应该规范师资。

层次不清——现在艺术教育只是分门类,实际上还应分层次,比如在戏剧影视学里面,应该有少数是培养精英的,第二部分是培养电视台或电影的从业人员,第三个层次是培养技能型的人才。这样分出三个档次,一是精英型,二是一般型,三是大众型。很多学科都涉及这样的问题。艺术教育还是应该培养尖子的,比如像北京电影学院,重点就是培养电影演员。

定位不准——目前艺术教育往往是专业艺术教育,其实还有广义的艺术教育问题,比如现在各个学院都在招艺术特长生,艺术特长生在招生时会加分,这是应该的,但现在搞成了一种新的应试教育,有些家长逼着孩子从小弹钢琴、跳舞、唱歌等,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因为以后可以加分,这样艺术特长就成了上大学的另外一块敲门砖,把本来让孩子自由发挥天性的艺术教育,又变成一种新的应试教育,很多孩子是被逼着去学艺术的,这样艺术教育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另外,目前还有一些学校没有真正进行艺术教育,甚至个别学校团委认为艺术教育只是搞活动,认为唱歌、跳舞等就是艺术教育,其实不是,真正的广义艺术教育,是要把艺术当成人们心灵的家园,这就是蔡元培讲过的以美育代宗教,这个宗教其实就是一种精神家园,是精神的寄托。

吉林艺术学院院长冯伯阳认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快速扩张发展的同时,高等艺术教育的办学格局也经历了一场令人始料未及的分化与重组,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变革的激流中,在各种观念的冲击下,在理想的坚守与利益的博弈的同时,艺术院校自身规模的负重、学科设置的单一及滞后、与市场及行业的脱离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当下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面对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的艺术学科建设,面对中国日渐融入世界艺术发展潮流的趋势,艺术院校能否尽快实现内涵的拓展及转型发展,抓紧构筑跨门类、跨学科专业和全口径、紧密服务于行业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重新进行办学定位,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艺术院校的竞争,从来就不是规模的竞争,各院校的生存基础,也不会绝对地建立在规模之上,对规模的限制,即是提升质量的前提,未来的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选择和需求,会永远是以质量作为考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彭吉象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艺术学》中用六个字概括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即道、气、心、舞、悟、和。把艺术的各个门类打通,它们的特点都是相同的。他认为艺术学这个学科,有很多种划分法,第一种划分法,比如艺术学理论,应划分为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这是参考文学的划分法。第二种划分法,是根据艺术概论,一是艺术创作、二是艺术作品、三是艺术鉴赏。第三种划分法,即在艺术学理论中,现在常用的划分不同门类的理论,比如艺术学理论包括音乐理论、美术理论、影视理论、戏剧理论等,把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抽出来进行研究,也是一种方法。第四种划分法,艺术学在西方发达国家,近一二十年来衍生出很多新的学科,比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文化学、艺术管理学、艺术传播学,还有比较艺术学,我们现在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比较艺术学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是因为以前在中国搞艺术理论的人非常少,各个艺术院校都重视创作和实践,艺术理论起步较晚。

与彭吉象教授关于艺术学学科建设及专业结构调整相呼应,冯伯阳认为,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在艺术教育使命的感召中,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艺术院校应尽快实现办学的内涵拓展和转型发展。他提出以下建议:

突破院校名称对办学内涵拓展的限制

我国目前的专业艺术院校名称多半是在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确定而沿用至今的,其间,伴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不断增长,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各院校的办学规模都相应地扩大了几倍 、十几倍,甚至数十倍,与此同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各类艺术人才的需求,以及艺术学科自身的发展已经悄悄地改变着艺术院校的办学内涵,然而,人们将艺术院校的名称与学科专业设置对应的观念,或多或少地限制着艺术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一些省份设置的几所综合性艺术院校均已处于超负荷状态,在此情况下,按行政大区设置的单科性艺术院校就更难满足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对各类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于是,在艺术人才培养被盲目分流的状态下,专业艺术院校的生源质量受到严重削弱,进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相应的制约和影响。有鉴于此,专业艺术院校理应主动突破院校名称的限制,大力拓展学科专业方向,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在培养多学科高端艺术人才方面承担更多的重任。

突破学科专业设置对院校发展的限制

2011年,当艺术学上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后,标志着专业艺术教育从此有了自己的学科属性,按照新的艺术学学科门类下设的五个专业类,从当下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和艺术院校的现状来看,在学科规划和建设方面仍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艺术院校在学科专业类别方面的跨越和突破,将成为艺术院校内涵拓展的途径之一。

在教育部2012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除了艺术学门类下设的五个专业类中所包含的29种专业外,在教育学、工学、管理学等门类中的若干专业也可授艺术学学士学位。此外,许多学科门类中的专业都具有与艺术学门类跨界的可能,尽快构建学科门类内部的学科群以及跨学科的学科群,将对艺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限制

高等教育的扩招,曾一度使传统艺术教育模式陷入了严峻的困境,一方面体现在艺术教育规律对办学规模的制约,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办学规模对人才质量的制约,这几乎成了艺术院校面临的共同难题。近年来,随着各院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投入的增加,硬件条件虽然有所提升,但人才质量问题仍不容乐观。为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大家共同寻求的改革目标。

自创新型人才观念提出以来,对传统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已产生深刻的影响。创新型人才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我国教育规模达到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时,大家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也是在寻找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新的精英教育模式,也正是艺术教育在寻求的新的教育理念。

突破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的限制

作为公办艺术院校,一方面享受着政府主管部门在财政拨款及公共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优惠,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多年来形成的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带来的冲击,艺术院校内部现行的人事分配制度已经不断地出现尴尬境况。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高校管理行政化的趋势,近期内仍难以转变,学术的力量、专家的声音还不足以影响和控制学校的决策。

艺术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与突破,既有待于国家政治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更需要院校自身的改革与创新,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落实和强化,随着高校自身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高等艺术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艺术院校必然会摆脱各种束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

突破单纯追求规模效益发展的限制

时至今日,如果不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招生计划的宏观调控,我国艺术院校的办学规模仍有扩张的空间和可能。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文化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以及大众对接受高等艺术教育的渴求是规模扩张的外驱力,而艺术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则是规模扩张的内驱力。然而,艺术院校的转型发展,必定要实现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这不仅仅是对艺术教育规律认识的回归,更是对未来艺术人才社会需求的理性判断。

“多年来,由于诸多方面的需求及利益所致,‘艺考热’一直持续升温,丰富的艺术生源在支撑艺术类院校规模扩张的同时,也造成了艺术教育虚假繁荣的景象。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期的逐渐退去,尤其是当人们对接受艺术教育的动机逐渐趋于理性之时,艺术教育必将面临一次新的转型。我们应该看到,艺术生源数量的下降,将为艺术类院校寻求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创造新的机遇。而且,近年来在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呼声日益增强的同时,社会评价大学的视角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专业特色、学生就业、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已成为衡量和评价大学办学质量和影响力的基本着眼点。”正如冯伯阳所说,“艺术院校的竞争,从来就不是规模的竞争,各院校的生存基础,也不会绝对地建立在规模之上,对规模的限制,即是提升质量的前提,未来的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选择和需求,会永远是以质量作为考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要实现办学的内涵拓展和转型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必然涉及改革。针对教学改革,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雷光耀提出教学中融合的必要性,包括:课程设置的融合,如合理合并一些相近的课程,如公共课程中的和声与曲式、乐理与视唱练耳等。教材的融合,指伴随着课程的融合而新编必要的教材。教学内容的融合,指教师有意识地加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改变由于过分强调完整性与系统性而造成的课程之间内容割裂的情况。雷光耀认为,无论是一类学科、一个专业或是一门课程,只有在有纵横发展坐标的参照下,才能明确自己的定位,也才能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另外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很重要。包括教学管理者的前瞻性:政策的制定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改革。因为在现行体制机制下,改革若没有广大教师的参与支持,是难以为继的。教师要能在大视野背景下做学问,搞教学。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即此道理。

“通过‘录音笔’工程,将教师授课中的精华记录下来,形成体系,提升至理论高度,这样做可以帮助艺术类教师从一点一滴抓起,提升理论修养。”//“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

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各艺术院校及高校艺术院系均不同程度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艺术学 科今后的发展进行理性思考,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不断探索。

重视科研:调整理论与实践杠杆的平衡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执行院长赵炳翔介绍说:“艺术学升门类后,学校召开艺术学科发展和建设研讨会,发现了很多不足,以前我们只重视艺术专业的技能性,而忽视了艺术类专业的理论性与科研方面,这些方面始终是我们的一个软肋,这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梳理一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教师还是轻理论重实践,轻科研重技能,几乎所有艺术专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们在这方面调整杠杆,包括科研的奖励力度、教师的考核机制以及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都做了调整,我们充分认识到,艺术学科升格门类后,我们应拿到一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几个艺术学院资源共享,同时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加大对人才的投资。另外,从长远发展看,学科的整合,把每个学科的薄弱环节找出来,着重去加以弥补、修正,这时我们从本科专业开始梳理,严格按照教育评估的要求去做,至少理清我们还缺少什么,需要怎样去做,把艺术类专业抓实抓好。我们引进相关理论专家,辅导相关技能教师,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做到‘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调整奖励机制,另一方面引进理论专家,促进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另外,学院通过‘录音笔’工程,将教师授课中的精华记录下来,形成体系,提升至理论高度,这样做可以帮助艺术类教师从一点一滴抓起,提升理论修养。”

赵炳翔认为,通过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全国各高校管理者及教师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艺术教育的发展及未来,了解各高校的发展情况及问题,共同探讨策略,共商发展大计,非常有意义。同时传达了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一些办学理念:

一是作为一所学校不可能所有学科都很成功,我们的原则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出“1+X”设想,如将准备申报博士点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作为“1”,其他学科是“X”,成熟一个,支持一个,学校加大力度支持“1”,鼓励作为其他学科的“X”,这样就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

二是错位竞争,所谓错位,就是要比较同类院校有什么优势,相互取经,取长补短,这样就可以知已知彼,赢得一席之地,这样对学生的就业是非常有好处的。要看全国重点高校的长处是什么,作为市重点学校我们应该怎样错位,比如培养艺术类的师资,如表演师资,将来那么多高校总会需要教师,从2007年开始我们将表演分为影视戏剧表演和表演师资两个方向,这样就可以融入到师资队伍中去,几年下来,我们的很多学生毕业后进入高校做了教师。

整合资源:将校园文化与民族特色融为一体

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吴修林介绍了湖南文理学院在教研实践中的一系列作法:一是整合资源,将民族民间优秀文艺纳入大学艺术教育课程讲台;二是精心编排,把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品搬上校园文艺舞台;三是策划创意,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时代风采的文艺精品推上国家大奖台;四是服务社会,将校园文化与地方文艺融合为一体,高校师生浓情献演地方大舞台。

“在课程设置上,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课程建设,促使课程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学院的课程设置,强化在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中民族民间优秀文艺的纳入。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形成音乐、艺术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课程结构。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将民族民间优秀文艺纳入大学艺术教育课程,其特色体现在多方面:一是指导思想明确。‘挖掘民族传统之艺术,围绕专业教学搞研究,立足学生成才重实践’一直是学院紧紧围绕的目标和动力。二是地方特点鲜明。常德丝弦、汉剧高腔、澧州大鼓等颇具地方特色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均纳入了课程。”

地方院校结合自身所处地理优势开展特色专业课程及教学研究,并非只是在艺术学升为门类后才开始的,但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正如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柳青所说:“从近年正式刊发的教研论文与教育新闻报道及地方高校专业建设数据可知,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意识的增强,国内不少地方高校的本土音乐教研意识明显提升,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本土化办学特色日渐鲜明:福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本科开设‘南音’方向,并申报成功‘南音’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3),后又创立南音专业,成立南音学院等;评弹走进苏州大学的课堂;九江学院成立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与青阳腔戏曲艺术教学实践基地;涪陵学院与长江师范学院开展乌江流域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活动;漳州师范学院成立闽南民俗文化研究所;安庆师范学院开展黄梅戏艺术教育,成立黄梅戏艺术学院;昆曲成功地走进中国多所高校;绍兴地方戏曲进入绍兴文理学院的音乐教学课堂等事例说明,不少地方高校在新时期努力履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高校职能的同时,逐渐彰显出了强势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态势与鲜明的地方高校本土音乐的教育特色。蓬勃的地方高校本土音乐教研教育势力,同时引领着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将区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统纳入到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当中,大幅度强化了地方高校的本土文化特色。”

“目前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并不理想,也没有好的师资,很多高水平的艺术教师不愿意开艺术普及课,呼吁各位专家学者要给本科生上课,而不是只带博士生。高水平的学者要开一些普及课,要面向大学生讲课。”

今天的高等艺术教育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中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高等艺术教育学科设置的覆盖范围、生源的数量、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可看出高等艺术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尽管如此,艺术院校在办学模式、招生计划、资源配置、管理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高等艺术教育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办学空间有限。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 ,如何在自己的领域里以改革的态度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地实现艺术学学科调整后对人才培养的优势效应,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3

《万物》的作者雷德候是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教授,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起初看到书名与副标题,误以为是一本工艺美术史类的书,但仔细翻阅后发现这本书完全不同于国内出版的各类研究中国古代美术与工艺美术的书籍。作者雷德侯以大胆而独特的视角将中国古代艺术、工艺美术、建筑等归为模件化制作与模块化生产。为此作者收集整理了世界各地的中国古代艺术工艺美术资料加以佐证,纵观全书,我们被作者丰富的实例论证所折服。

《万物》以中国汉字的模件化组合研究作为整套理论的序幕,这也意味着文字是带来一切文明的基础,之后作者并没有按照一定的历史规律与顺序排列研究的主题,而似乎在模仿中国古人随性的并列逻辑思维方式,列举了青铜铸造、秦兵马俑、手工艺制造业、建筑构建、印刷技术等,在每个项目的分析中都有作者对中国古代各类工艺美术模件化的独到见解。书的最后所提及的书法绘画艺术虽然一再强调艺术家与工匠的区别在于创造性的随意发挥,虽然这或多或少与作者模件化的主旨相互矛盾,无法自圆其说,但作者还是在艺术形式感的造型表现上找到了可以说服读者的众多例子,这也许是此书为了说理而说理的牵强之处吧。

《万物》是一本值得国内艺术理论研究界反思的书。博学的雷德候先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又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审视中国千年的艺术与文化,这样可以站在一个系统化高度,纵观全局地将各门类的艺术进行清晰归类与总结,得出大胆而独到的中国艺术模件化的见解。然国内的学者往往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不是墨守成规就是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高度其实没有多大的难度,其中更多的则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扰。

《万物》也是一本让国内一些自诩为设计理论研究者感到汗颜的书。作者雷德侯先生至始至终贯穿全书的中国艺术模件化与规模化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作者对大量实物的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作者的理论提出是以坚实的实物考证为依据的。对实物的研究、分析,总结直至归纳,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合理的途径之一;然而国内的许多设计理论文章大多脱离了实物与特定语境,以众多以往得出的结论推导出自以为满意的理论,充斥在这些文章中字眼最多的则是“早在多少年前某某就说过”, “某书曾经记载”等等,犹如以百年的包豪斯教学作为经典推论当代中国设计思想一样荒唐。完全依赖历史结论为论据,推导出来的论点是人文研究方法的误区,任何历史时期所得出的结论都有限定的历史语境,抛开历史语境的妄自推论,会导致偏颇甚至极端。

《万物》对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理论论证并非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完美,但雷德侯先生在此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思考方式,犹如巨斧敲裂了闭锁的墙垣,透进了新鲜的空气。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

高校艺术类专业对实践的要求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更为严格,学生只有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实际创作才能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也对高校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人员的素质与工作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一、高校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满意度评价的意义

(一)对提升艺术类实验室整体服务水平的意义

通过对高校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满意度的综合评价,实验室管理者可以准确掌握本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服务态度、工作成效以及外界(教师、学生等)评论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发现选拔人才、晋升奖励等工作的依据,也可从团队协作的角度调整部分技术人员的工作岗位和服务对象等,以提升艺术类实验室整体服务水平的意义。

(二)对提升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自身水平的意义

通过对高校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个人满意度的综合评价,技术人员能够从各个具体的指标得分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陷,进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和提高,在改善工作满意度的同时也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等能力。

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一)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择的理论依据

高校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是一个涉及个人基本素质、专业技能、服务态度、工作成效以及外界(教师、学生等)评论等要素的综合概念,有的是定性指标,有的是定量指标,评价起来相对复杂。1965 年,美国控制理论专家扎德创立了模糊数学,并首次提出了“模糊性”和“模糊集合隶属函数”的概念,把被评价对象以及反映它的模糊观念作为一定的集合,建立适当的隶属函数,通过相关运算和变换,对模糊对象进行定量分析。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定量评价模糊方面的应用已相对成熟,本文拟采用此模型研究高校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应用模糊合成原理,对边界不清、没有明显分界线的评价因素实现量化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是被评价对象对既定的各个登记的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形式上为一个模糊向量,而不是一个点值,因此包含了更多的信息,通过最大隶属度、加权平均原则或模糊向量单值化原则来确定被评对象的优劣等级。具体的评价过程分为六个步骤:

Step1: 建立评价指标集。

Step2: 建立评语集。

Step3: 层次分析法(AHP)求得相对应的权重向量,确定权重分配集。

Step4: 进行单因素评价,构建判断隶属矩阵。

Step5:合成权重分配集和隶属矩阵得到被评价对象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表示被评价对象从整体上看对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

Step6:评价结果的单值化处理。将评语集中各因素赋予具体数值,得到最终评判结果。

三、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满意度的模糊综合评价实例

(一)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满意度指标体系

1、个人基本素质

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个人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思想道德、职业道德、人文知识储备、人际沟通、团队协作、服从性和个人性格等。

2、个人专业技能

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个人专业技能主要包括:艺术类专业知识储备、实验设备操作技能、实验数据处理技能、计算机与外语技能和指导学生能力等。

3、工作态度

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服务态度主要包括:责任感、纪律性、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快速掌握使用新设备能力和接收处理信息能力等。

4、工作业绩

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工作业绩主要包括:完成的工作量(含教学工作量和辅助实验工作量)、工作质量、科研学术成果(含著作、论文、专利发明等)、获奖处分和所指导学生的成果等。

(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1、确定因素集及其权重分配集。根据上文中“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满意度指标体系” 建立评价指标集,即个人基本素质、个人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为第一层次因素集,其下列各指标为第二层次因素集。在确定因素集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德尔非法, 即通过向学校相关领导、专家和实验室员工发放调查问卷,汇总分析后得到各因素的权重分配集。

2、建立评语集。本文对高校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采用优、良、中、差四个标准作为评价的等级分,对应的分值为 4、3、2、1。

3、建立模糊评价矩阵。通过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数据,获得具体的指标值, 采用隶属函数和专家打分相结合对指标进行分析, 构建评价矩阵。

4、多级模糊评价。首先根据对第二层次因素集的评价矩阵分别对一级因素进行一级模糊评价,得到个人基本素质、个人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的综合评价得分;然后根据第一层次因素集的评价矩阵对该技术人员的综合满意度进行二级模糊评价,得出其满意度综合得分。

5、本文通过对我校艺术类实验室14位技术人员(含正式职工、聘用制员工等)分别进行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1)总体满意度大多处于3.5-4.5分范围内,属于基本满意。

(2)对第二层次因素集的评分中,评分较低的因素主要是:学历(1.5分)、职称(1.9分)、创新能力(2.0分)、计算机与外语技能(2.5分)和科研学术成果(2.5分)。

(3)对第一层次因素集的评分中,评分较低的因素主要是:个人基本素质(3.0)、个人工作技能(3.5)、工作业绩(4.1)和工作态度(4.8)。

四、提升高校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满意度的对策研究

(一)学校层面重视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发展平台

学校应重视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素质对艺术类专业教学的影响,出台相应政策,提供相关的科研、晋升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平台,鼓励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加强学历进修和职称评聘,提升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

(二)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个人层面加强自身综合素质

从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来看,得分较低的因素更多是在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个人层面。因此,艺术类实验室技术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自身发展以及实验室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性,通过革新自我观念、加强自我学习等多种途径来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以适应实验设备更新以及艺术类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慧,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必要性及途径[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8):114-115.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艺术设计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侯志刚(1974- ),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品牌设计;薛聪锐(1978-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动画设计。(河北 保定 071002)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20-02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完善我国艺术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发展符合我国产业结构特点的艺术专业学位势在必行,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5年3月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以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同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发出了《关于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32所院校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2009年,全国有35所院校具有招收艺术硕士(MFA)的资格,2010年又新增了68家艺术硕士培养单位。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是我国艺术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艺术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打造一支高水平、应用型的艺术人才队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有着积极作用。虽然我们在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面已确立了一些有效的培养模式,但绝不能把这种模式套用在艺术硕士(MFA)的培养上。这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艺术硕士(MFA)的培养路径。

一、艺术硕士(MFA)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包括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戏剧、戏曲、广播电视艺术领域的所有实践类专业。首先,艺术硕士的培养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专业技艺与实践能力,以培养运用艺术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艺、满足特定社会需求、创造性从事艺术专业工作人才为目的。其次,艺术硕士的培养方式重在以职业所需的知识体系来组织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尤为突出。在学期间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职业实践,并将职业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学习结合起来。最后,艺术硕士的评价标准重在考查其艺术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专业领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软实力,而艺术无疑是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当前,中国正迈向新型工业时代,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及产业变更时代。艺术设计成为现代社会视觉变革与发展的主力军,并为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提供着智力服务。随着我国经济及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对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艺术设计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解决艺术设计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上述培养目标规定条件下,艺术设计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专业特点,强调以实践为主并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

2011年艺术学升级为门类,设计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设计专业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手工艺设计等。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的教学强调解决现实中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包括:发现设计问题的能力、设计信息的获取能力、综合思考设计对策的能力、准确表达思维逻辑及思维内涵的能力以及视觉表现的能力。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的教学模式必须符合设计学的特殊规律,结合我国经济及文化发展对设计专业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教学模式的创新构想与路径

(一)互融互通式的教学模式

设计学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集多种学科智慧、创新、研究为一体的新兴学科,设计教育的方向要以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依据,那么未来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首先,应具有较为系统的设计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掌握设计学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评价标准,合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学术研究或设计实践;其次,具有整合多种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更强调对人文精神的把握,并以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生态保护为责任。 具体的方法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专业方向孤立的模块计划,共享教学资源,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整合优化教学模块单元,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打破专业、院系的界限。这种互融互通教学模式的实质在于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科学与艺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渗透。整合跨学科优势资源,实行互融互通的教学模式是解决未来设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互融互通的教学模式就是要融合科学与艺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人文特质与工程特质。通过学科的交叉互通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的高级设计人才。

(二)校内强化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

1919年德国包豪斯(Bauhaus)成立,成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包豪斯办学模式对当前设计教育仍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包豪斯在工作室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场所,工作室的工具先进、设备齐全,对应学校开设的各个专业,设有丝网印刷工作室、木工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玻璃制作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等。工作室由一名设计教师负责,同时配备一名技术教师和两名助教,传授设计的理论与技法,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最快速的转换。“Design”在汉语中被译为“设计”,实际上指创造性地运用艺术的技术手段将形而上的完美“理念”转化成为现实的物与像,即庄子所谓“技进乎道”的意思。

各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引进实际的设计项目,模拟设计公司的管理和设计流程,在校内和校外导师的指导下,设计完成整个项目。例如视觉传达专业建立的工作室,可以进行如企业形象设计、广告设计、产品包装策划设计、书籍设计等项目实训,通过实际项目的实际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校外建立有效的校企联合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的专业应与当地或周边地区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项目的开发及产品或相关物料的设计和研发。英国的蓝开夏大学与三百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教学的关系,具体的合作方式是企业每年提供一定的资金作为项目的运作资金或学生创作的奖学金,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企业提出的实际项目策略单展开设计和研发,引进企业的实际项目,把项目下达到工作室,工作室模仿设计公司的项目操作流程和规范,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职场经验和设计师的职业化合作精神,强化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的综合训练,缩短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的人才需要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企业可以通过与校方项目的合作发现和选拔优秀的设计人才。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极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性强的高级设计人才,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拓宽了就业的渠道。例如河北大学艺术学院与长城汽车、中国巨力集团、小洋人生物科技、永亮纺织、锦绣金山、鑫鸿源包装印刷等多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

(四)实行校内导师加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

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采用双导师制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问题。校内导师要求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与高度的责任心;有扎实的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在学术上要有一定的成果;了解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以上职称。校内导师负责规划学生的中长期学习计划,讲授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指导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写作等,辅导学生参与设计前沿课题,配合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实践项目的操作。而校外业界导师则负责讲授设计实践类专业课程、指导学生参与的实际项目和毕业设计等。被聘为校外导师的,必须从事一线的设计工作,具有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完成过重大项目的策划、设计或操作,且在业界的知名度较高,有专业类的奖项,能够给研究生提供一线实践指导。双导师制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与社会培养学生的优势,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双导师制有利于学校开拓教育视野,更好地发掘社会教育资源,同时也能为联合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

(五)将各类权威性的设计比赛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一部分

种类繁多的设计类奖项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学习平台,例如,有被学生们称为“大学生四大创意大赛”的“ONE SHOW中国青年创意大赛”“时报金犊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还有“学院奖”。这些比赛有国际专业机构主办的,有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也有高校联合举办的。学生参加这些专业的比赛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开拓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了学生项目的整体控制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和项目实操的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思维、项目设计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洞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有利于营造积极创新、勤奋好学、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例如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多年来一直将学生参加专业设计比赛作为学生实践课程的一部分,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科学的培养模式是高层次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用我国设计教育的老前辈庞熏在《关于怎样办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建议》来衡量现在设计类艺术硕士的培养标准很为贴切,即“要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传统进行学习,并有心得体会;要使学生具有精确而熟练的描绘对象的技巧,这是从事设计工作必须具备的技术基础;要使学生掌握图案的原理法则,同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的运用和变化,这是创作方法上必须具备的技能;要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培养和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并掌握专业的科学理论和技能;要使学生通过生产实践,熟悉我国固有的技术传统并掌握现代的材质处理和生产技术;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高师 综合艺术师资 培养模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改变,促使艺术教育本身不断向综合方向发展,形成了各艺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的趋势。不断建构多样性、立体式的课程与学习模式已成为国际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了一场全面深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新亮点,即在艺术教育改革中,增设了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亦称“综合艺术课程”。这门新课程带有21世纪国际艺术教育的特色,也充分说明了我国艺术教育内部正在进行更新调整。

当前高师艺术教育的任务是:从实践出发,思考如何适应时代与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实践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解决综合艺术课程实施中的各种问题,为基层输送合格的综合艺术教育师资。基于此,高师艺术教育应该不断调整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师资培养模式,更好地发挥教师教育的“母机”作用。

一、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在实施综合艺术课程的过程中,综合艺术课程、基层艺术师资现状与综合艺术师资培养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归根到底,这一矛盾不是简单的师资配套问题,而是由不同阶段教育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深层次的师资培养问题。高师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必然要参与我国艺术教育改革。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是高师艺术教育推动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1.高师艺术教育承担着培养艺术师资的任务。综合艺术课程是我国教育文化与世界多元的教育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不是简单地在基础教育的课表中增添一门课程,而是对高师艺术教育的挑战。教育系统内部只有自上而下地更新观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高等师范院校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坚实后盾,它必然要与世界教育文化进行多层面的对话。在新的教育变革时期,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及时做出回应,以更好地推动国家艺术教育的发展。所以,构建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不仅是当前实施综合艺术教育的需要,更是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新任务。

2.综合艺术课程的师资匮乏。综合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即广泛利用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资源开展艺术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综合艺术课程表现出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这些艺术之间的联系与联通,是一种统合人的听、视、动、言语等器官和感觉的方式。总之,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式上,均与传统艺术教学显著不同。但是,目前这门课程的师资力量匮乏,最直接的表现是:一线的艺术教师只能适应原来的单科艺术教学,在综合艺术教学中显示出诸多的教学能力缺陷。在综合艺术的教学中,师生双方不仅要注重艺术技艺表层的教学范式,更要注重艺术与文化、生活、情感等多领域之间的关系,注重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说,综合艺术教师需要有丰富的艺术体验,需要有通过艺术统合人的各种感觉并让人获得智慧的能力。综合艺术教师应该是兼具综合艺术能力、人文素养、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目前,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所接受的都是单科艺术教学范式的师范教育,再加上多年来一直从事单科艺术教学,所以他们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经验、教师素养等都不能适应综合艺术课程的教学要求。

3.高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虽然我国的高师艺术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办学模式,但由于在教育理念、学科设置等方面与国际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我国高师艺术教育自我更新速度很慢,缺乏综合的学科结构,还属于单科艺术教学范式(美术、舞蹈或音乐专业)。这种课程结构很难使高师艺术教育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之间找到平衡点,削弱了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所培养出来的仍然是适应单科艺术教学的师资人才。加之我国高师艺术教育对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需求关注不够,导致高师艺术教育很少能够从基层教育的角度出发审视自身的办学体制、办学方向等诸多问题,在师资培养上形成了供需不对称的尴尬局面。

二、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路

许多综合艺术教育发达的国家都拥有科学、人性化的艺术师资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构建师资培养模式的核心任务。我国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以形成一套充分体现我国艺术教育先进理念的综合艺术师资培养课程为标志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尝试优化传统的高师艺术教育单科设置的课程体系,使高师艺术教育具备培养综合艺术师资的功能,从而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

目前的高师艺术教育课程基本分为专业技能课程、艺术理论课程和教育理论课程。这三类课程能够满足培养综合艺术师资的需要,但在课程结构上,没有体现出综合艺术课程及综合艺术教育思想的特征;在课程组合上,没有使艺术学科与文化学科、教育学科形成“综合”系统。由此可见,我们只需要重塑传统课程形态,重组已有的课程资源。因此,重新优化单科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改善单科艺术课程的内部结构,使其由线性结构变成网状综合结构,是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路之一。

本科教育的不断扩招,使得更多的艺术人才能够接受高等艺术教育。但是,急剧增加的艺术类毕业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高师艺术教育同样也面临着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如果高师艺术教育能够关注综合艺术师资匮乏这一实际困难,转换办学思路,增强办学功能,那将能够给艺术师范类毕业生创造很大的就业空间,同时大大提高办学效益。

目前我国不少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专业正在进行管理层面上的重组,设置人文学院或者艺术学院。这种包含着学科整合、人力资源整合、教学管理优化的理念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正朝着综合的趋势发展。学科的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优化。这种整合发展过程为艺术教育课程资源重新配置奠定了基础,为优化单科艺术课程创造了可能。

总之,通过优化传统单科艺术课程体系,构建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三、优化高师单科艺术课程体系的原则

在优化传统单科艺术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使其在艺术技能与人文教育之间找到平衡,实现通过艺术联通人文与教育,成为培养未来教师艺术教育能力的课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强调文化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增强艺术教育的适应性。优化课程要以艺术本体内容的融合为基础,同时实现文化、情感、生活、教育四个领域的联通。这种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相互融通,能够使该课程充满活力,从而推动课程资源的重组,形成适应综合艺术教育的文化视野。

2.以培养综合艺术能力为核心,整合专业技能知识,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得到发展。优化课程要强调艺术是融听觉艺术、视觉艺术、戏剧艺术、舞蹈艺术、影视艺术等为一体的综合形态。艺术范围的扩大扩展了课程内容,进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知识与教育知识,使其艺术技能不断提高并获得综合艺术能力。

3.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艺术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思维能力和教育精神。重组后的高师艺术课程体系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和艺术创造力的开发。因此,这种学习过程将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艺术教育体验平台,使课程向更广阔的文化领域辐射。

4.强调教育技能课程的综合性,注重以多种形式培养教育技术,从而生成综合的教育能力。优化课程不仅要给予未来教师艺术技能和教学技能,还要使其具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等。这些教育能力是通过丰富的教育课程不断生成的,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能够最终使未来教师获得全面的教育技能。

四、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形态

高师综合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应该呈现出“综合”形态。

1.这种课程形态是培养未来教师艺术能力的土壤。具有“综合”形态的高师综合艺术课程体系能使艺术哲学与艺术各学科之间、艺术与教育之间、教育与文化之间实现最佳组合,形成一种互生、互补、持续发展的学科系统。进而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教师,并进一步推动具有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综合艺术课程的发展。

2.这种课程形态有利于培养综合艺术教师的教育能力。虽然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存在差异,但高等师范教育也是学生完善人格、培养创造力、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阶段。从受教育者自身来讲,其双重身份决定了高等师范教育不仅影响着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同时影响着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艺术学科课程容易使学生形成狭隘的文化视野,不利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具有“综合”形态的高师综合艺术课程体系则有利于未来艺术教师人文素养和艺术教育能力的全面发展。它能使学习者洞悉世间万物的彼此关联,继而对已有的经验进行重组,构建新的意义。它也能使学习者体验与理解艺术的真谛,从而获得强大的艺术教育能力。因此,高师综合艺术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就在于其鲜明的“综合”形态。

3.这种课程形态是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如果将中国的教育发展放入当代的人文环境中去考察,那么由工业文化思维向综合文化思维的转变,已是教育形态转轨的趋势。显然,教师教育的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意味着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将面临新的文化选择,其自身应形成一种立体的、具有综合形态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教育的发展。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艺术专业 人才培养 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的一项专业就是高校艺术专业,因为它能够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依据艺术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一直落后于实际教育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构建适合时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学会改革和创新,以此使其培养体制更加完善。本文就目前我国在构建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

一、现存问题

(一)培养模式过于落后

我国之前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太过于简单,跟当前快速的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因为艺术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到传播、工学等各领域,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部分高等院校缺乏管理艺术专业的良性体系,他们主要借鉴国外的优秀培养模式,直接将其应用到高校教学中,而不依据自身发展特点及本地需求,选取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而导致了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

(二)跟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不相符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艺术专业才初露端倪,而中央美院的培养模式又是最原始的,其他各地方的高等院校都向中央美院的培养模式看齐,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对多样性的人才培养很差,没有扬长避短,利用好自身的优势,这就使得所培养出的艺术人才和社会所需要、所希望的人才有很大的不符。

(三)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各大高校比较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停留在只重理论知识的层面,没有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我们应向国外各高校的艺术专业学习,充分汲取校企联合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培养实用型的艺术人才来带动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还应学习国外高校优秀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独有的经济体制,为我国文化发展繁荣培养更多的储备力量。

(四)评价体系比较单一

当前高等院校的以艺术专业的研究深度作为人才评价体系,将解决艺术专业的相关问题为基础,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伴随多元化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人们也希望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时代需求。传统单一的人才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改革后的高校艺术教育,以往使用的传统课程评价体系会严重束缚艺术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更好地应对多元化社会,高等院校要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艺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是高校搞好艺术教育工作的基础,而实际情况却与此不符,大多数教师艺术技能不强,实践能力和艺术应用不过关,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使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有所提升,那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要重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相结合,多培训教师艺术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2.采用双师能力培训方式,引进有名教师,把校外权威的技能引进学校,借助名师的言传身教,不断的培养优秀教师;3.选择部分专业教师到有关行业和公司进行实践、锻炼,以丰富他们的实战经验和实践能力,进而将艺术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

高等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具备艺术类及工程技术类等专业的相关特征,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这就需要在教学的时候多进行实践性教学,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凭借实践性教学,既可以提高艺术类学生的就业率、应用型职业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以,高校应不断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科知识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并努力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和教育教学相结合。

(三)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高校课程考试会影响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模式的构建,作为课程考试的评价者,教师要树立发展性的评价观,不再将考试作为甄别、奖惩学生的主要手段,而要督促学生改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实践能力才是学生更应该掌握的,要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通过更新学业考核评价观念,建立全面发展、查漏补缺的综合考评体系。

三、结语

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由于不同行业对艺术类人才的技能及素质的需求各异,各大高校需要根据本地区特有的文化特点,不断创新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独具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艺术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通过艺术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多元化的复合型艺术类人才,最终顺利完成高校艺术类教学目标,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炜.高校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0).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艺术类本科专业 实践教学 多元互动 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王祖龙(1966- ),男,湖北荆州人,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楚美术和书法。(湖北 宜昌 44300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54-03

进入新世纪后,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明确提出“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各高校重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工作。2012年,教育部再次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要求在高等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方法途径”“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动实践教学工作取得新进展。本文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针对如何发挥艺术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经验,提出了艺术类本科专业多元互动实践教学的理念和目标化解决方案。

一、现代实践教学模式及其理论支撑

现代实践教学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放在首位,注重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配置,注重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通过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训项目和实践课题等方式,以探索性实验、学科竞赛、科研课题、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为途径,全方位引导学生发挥个性、提高能力。这种模式既尊重了学科和专业规律,又增进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做到了实践平台灵活、实践内容丰富、实践方式多样和实践层次的循序渐进。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现代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一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是否科学,首先在于它是否尊重专业规律,有无专业理论支撑,与人才培养要素和目标的相关度如何;其次是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是否体现了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设计是否合理,与理论教学体系是否配套,能力的培养有无科学的评价指标。因此,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是建立在专业体系之上,按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设置。

这种教学模式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目标,以实践课题为中心,注重教学体系、实践环节、实践平台、教学基地和管理机制的多元互动,问题意识浓厚,针对性、操作性强,主要采取研究式和集体协作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和参与者的身份同学生一起参加课题攻关,集体讨论、分工负责和协同创新成为完成课题的主要方式。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交流沟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便于学生在学科活动、课外专业拓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是由其专业特性决定的。艺术具有强烈的表现性、体验性和操作性特征,而这些特征都要归结为技艺的展示。因此,艺术专业教学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技能、技艺及其表现上。由于技能性、技艺性、表现性课程较多,而且课程的安排多为单元式授课,时间相对集中,并非几节理论课所能承担,有的课程甚至对场景有特殊要求,需要在户外进行,或者直接进入企业生产环节,这种专业特点决定了艺术教学中需要设置大量的操作演练环节和实习实训内容。这种“实践”正是连接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桥梁,是精神理念和艺术观念物化的有效途径,是由艺术的专业和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艺术可以解释为人类艺术化掌握世界的方式,它关注的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活本体的“物化”和符号化,凡与人和人的生活相关的学科、时空和领域,它无所不涉。尽管艺术学从学科领域赋予其审美和创新的指向,但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学所能穷尽的。因此,艺术类专业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还要在科学方面使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基于此,艺术类本科专业的培养要素就不仅仅包括艺术史论、艺术思维、艺术感觉、艺术创作、艺术批评等理念和知识体系的建构,还有物化和表征贯通了人类生活和相应知识领域的表现技巧和生产工艺,而后者尤其应该成为艺术类本科专业教学的主体部分。所以,创设连接学校与生活、生产的实习实训平台,在实践中拓展思维和提高技艺对艺术类本科专业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从文化哲学的层面上看,艺术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追求,是人类精神的物化。物化虽然以“物”的方式显现,但它绝不仅限于“物”本身,还是精神引领和价值尺度,正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使艺术有了无限丰富的意义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专业人才作为艺术的生产者就不仅仅是一个“物”的生产者,而应该还是未来生活的创造者和引领者。艺术专业人才若要担此大任,唯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炼,不断获得体悟、认知、洞察表现世界的方法和能力,使自己的所有创意和理念植根于生产、生活实际,如此才能高于生活并引领生活。因此,与其他专业人才相比,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实践,更需要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磨砺自己、塑造自己。

长期以来,由于艺术教育理念的偏颇,艺术类专业的本科教育偏执坐而论道、审美表现、技巧训练于一隅,很多艺术生虽然读完了四年本科,但仍习惯于纸上谈兵,作业或作品更多地停留在艺术感觉的审美层面,因其实用性不强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或因工艺流程有障碍而无法走向社会。至于与客户应对的经验、技术统筹管理的能力也因实践环节和实践平台的缺乏而无从谈起。有鉴于此,当下艺术类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正在向着社会生活和生产领域渗透,很多高校都将实践教学放在重要而突出的位置上,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和资源配置,建立起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些高校的艺术课堂实践性很强,课堂模式呈现为多元取向。有的课堂堪称是集各种工艺于一体的大作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某一理念而分工合作,场面愉快而生活化;有的课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生能直接参与实际项目和实战课题,感受到了从创意设计到工艺流程、生产环节再到产品流向的全过程。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原理、艺术创作和艺术技能,更有与材料、与客户、与市场、与社会打交道的道理和能力。

因此,围绕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多元互动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创设实践教学体系,是当下艺术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教会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和技能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并加以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深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基于多元互动理论的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峡大学艺术专业从2000年开始,从多元互动理论出发,就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艺术专业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和地方良好的产业环境,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学科构架上,以艺术学为主体,以文学、工学为两翼,形成“一体两翼”的学科格局;在实践层次上,按认知规律,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践、综合实践、课题实践三个层次,形成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全面开展校企、校地合作,建成“3+1”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方式上,全面推行“课题制”“工作室制”“课外专业拓展课堂”“双导师制”,实现实践项目覆盖专业学习的全过程。这些探索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1.以校企、校地合作的“3+1”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艺术类本科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一般采用“1+3”(1年基础+3年专业学习)或“2+2”(2年专业基础+2年专业方向学习)模式,这两种模式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校内传授,而校外实践教学时间不足,实际上弱化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广泛调研,我们大胆创设“3+1”模式,即学生前3年在校内集中学习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后一年在实践基地实习、实训。这种校企、校地协同模式强化了主动实践和实践育人的观念,将优质的实践教学条件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职业培训的引入,确保了学生进入行业有充足的实习期,有效解决了专业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缩短了专业学习与行业就业之间的距离,造就了学生就业前的“零适应期”,为学生顺利就业扫清了障碍。

2.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目标重建教学体系。传统艺术教育教与学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这也是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在新的教学体系中,我们强化了实践教学的递进层次和课时。实践课程全部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在低年级以基础实践为主,主要开展专业写生、采风、考察和相关学科活动,强化基础训练和对专业的认知;综合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拓展项目,每生每学期至少承担次专业拓展项目,假期自主社会实践一个月以上;高年级以课题实践为主,在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课题攻关,完成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强化了“专业群”概念,加大了跨专业选课力度,增加了人文和理论修养课程的比重。在此基础上,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服务文化创意产业,重视并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区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以此彰显人才培养特色。

3.以专业拓展为目标创设“课外专业拓展课堂”。传统艺术教育比较注重校内教育和课堂教学,而对课外专业拓展重视不够。如何让学生利用课外理解、消化课堂内容,提高能力,我们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学生专业社团,开设了“课外专业拓展课堂”。鼓励各专业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艺术展演和学科竞赛,并将项目纳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或展演项目,在实践中提高能力;鼓励并指导学生开展自主项目训练和“假期社会实践”;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开展专业技能比赛;在毕业设计环节中以“五月艺术节”形式集中展示毕业设计成果;大力开展“三下乡”活动,以艺术方式参与社会服务。此外,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体,以各类专业展演、竞赛为契机,鼓励并支持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成立了兰亭书画协会、艺术设计沙龙、新视觉工作室、学生管弦乐队、民族乐队、九歌合唱团,为学生的个性展示提供阵地和舞台。

4.以协同创新为方向,大胆引入行业实训和职业培训。针对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矛盾的问题,我们采取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等方式,将行业实训和职业培训引入专业教学,为学生提供深入生产实际、接受实践锻炼的机会。行业实训和职业培训的引入,将传统意义上讲授、辅导的平面课堂教学形式立体化,打破了以往以艺术表现为主体的单一模式,更加注重实习、实训环节,成为基础教学、理论教学课堂的有益协调和补充。校企、校地协同培养人才,这一互惠双赢的合作机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训机会,同时对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避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使艺术服务生活的价值理念得到了积极践行。

5.以多元互动为理念,大力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针对传统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我们大力推行课题制、工作室制、双导师制等教学方式。调整传统的责任班制教学为专业工作室制教学,要求各专业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自主开设特色课程,按不同风格、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教学。以知识应用和专业的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为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大量引入社会项目、实战课题和学科竞赛项目,鼓励学生“学中干,干中学”,在现实情景与实战课题中提高能力;鼓励学生集体攻关,将教学内容各个环节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专业教师、校外专家、实验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实现了院内教学与院外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会贯通。院内导师定期带学生深入基地,在院内外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工作。这些改革让学生发展了自己,也了解专业、行业和社会。

6.以合作共建为模式,创建了校内外实践平台和管理机制。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实施,在校内,我们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集成功能”的原则,创建了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分专业方向建设了美术类、乐舞类、设计类工作室,建成了网络化、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在校外,广泛加强与中小学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文化公司、演出团体、媒体、景区的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实践基地50多个,形成了辐射全省全国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先后出台了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如《艺术学院艺术实践管理办法》《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制度》《艺术学院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制度》《艺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项目资助办法》,对实践教学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还以随机抽查和现场考核(验收、观摩、展演)相结合的办法对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形成了保障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的长效机制。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改革;艺术精神;工程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57-03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湖南城市学院建筑学专业,是具有鲜明城市办学特色的校级重点专业,其主干理论课程《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在拓宽专业培养口径并适应市场需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管理等各项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树立“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

建筑设计有理性的要求,也有感性的操作,具有科学与艺术的双重属性。长期以来,《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的理念,也在此两属性间摇摆:理性的教学方法以系统理论为纲,把建筑设计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入门快、易接受,但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较为理性、直观,大部分学生缺少应有的艺术独创精神;感性的教学方法重感觉、讲技巧,以艺术精神及其美学价值追求作为主要教学宗旨,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成份,但只有少数同学能达到这种“灵感碰撞式”的教学效果。“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强调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的协同、交互推进,在培养学生艺术精神及其多元美学价值追求的同时,注重其纯粹性和抽象化的建筑艺术形态,与具体的建筑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相结合,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同步提高,能较好地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注册建筑师考核的基本要求。

二、构建“两阶段四模块”的特色教学内容

基于“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探索性地构建了与之相协调的“两阶段四模块”课程教学内容:即建筑方案的构思阶段(包括设计创意、设计方法两个知识模块);建筑方案的设计阶段(包括设计知识、设计规范两个知识模块)(图1)。“两阶段四模块”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建筑学专业最核心的美学追求与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相结合,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其具体内容是:第一阶段:建筑方案的构思阶段。①设计创意模块:建筑艺术的价值追求;建筑艺术的设计构思;建筑艺术的形式语言;②设计方法模块:建筑艺术的形体构成;建筑艺术的空间构成;建筑艺术的细部构成。第二阶段:建筑方案的设计阶段。①设计知识模块:单一建筑空间设计;建筑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剖面完善设计;建筑立面调整设计;总平面与环境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原理;②设计规范模块: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防火规范。此外,科研带动教研,2010年6月,“非线性建筑时代《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改革研究”被确立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课题研究致力于拓展和创新前沿教学内容,参数化建筑设计方法、非线性建筑的模式语言,为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随时更新建筑美学理论和参数设计方法的教学内容。

三、强化“三课堂一网络”的网状教学模式

“三课堂一网络”的网状教学模式是指,课内理论讲授第一课堂的“理论实践协同教学模式”;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课外学术活动与科技创新第三课堂的“自主建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的“网络浏览教学平台”(图2)。在本课程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中,我们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方法等,创设并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结合生产项目,完善“理论实践协同教学模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和理论素养。创设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利用学校设计院和教师工作室平台,我们将学生8~10个人分成一组,在老师的带动下进行校内实训室实践体验学习,同时带领学生参加规划、建筑设计的评审会,广泛地听取当地部门、专家的意见,学生从第二课堂及其实践拓展中,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得到了宝贵的体验感悟和知识积累。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学应逐步减少教师的外部控制,增加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传道解惑、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为此,我们开辟丰富多彩的课外第三课堂“自主建构教学模式”。2007年以来,我们成立了多个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小组,共完成大学生研究性和创新性项目9项;2009年以来,我们有计划地邀请校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和探讨本课程学术界热点问题,校内、外专家建筑理论专题学术报告达11人次,开阔了学生学术视野,营造了学术氛围。此外,我们开辟教学楼五、六两层的走廊作橱窗,陈列优秀设计作品和上届学生的设计作品,开展各种学术沙龙、教师轮流参与指导等多种学术活动。另外,学院专门开辟了一个近200m2的展览室,展出各种优秀获奖成果,以丰富第三课堂的课外教学。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构建现代技术教育信息平台。本课程理论课全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其PPt课件已全部制作上网;此外,教学网站上还有学校所做的设计作品、设计实例、习题、教学录像等,大大丰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精品资源,构建了与时俱进的“网络浏览教学平台”。

四、完善“激励与弹性”的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通常是指,从教师的工作规范到学生的学习要求,包括听课制度、评教机制、考核机制等等,都有制度保证。在基于“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探索了“激励与弹性”的教学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励与弹性”的教学管理是指,建立学习激励机制,促进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首先,建立“成绩评定弹性计分机制”,即设立“创新附加成绩”计入总成绩的“弹性计分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体验与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和艺术创新精神。其次,通过介绍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协助课外学术沙龙和创新活动,培养对本课程学习热情;通过与学生座谈、课后交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一部分考研的学生的个别辅导带动学风建设。

五、教学改革的应用成效与推广前景

1.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实际工作、继续学习深造的理论基础。毕业生同学都普遍认为,《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理论教学质量高,学生学习收获大。特别是本课程教学的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其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在学生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更助进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社会活动能力、设计实践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的全面提高。因而,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普遍成为各个建筑设计院的中坚力量,很多学生毕业不久就成为了建筑设计项目的负责人,有的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如刘君言、戴新征等同学,主要负责义乌市北苑资产管理中心办公楼、江西永修亲水山庄小区、江西高安德亿香格里拉大酒店等多项实践工程,表现出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并很快组建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因此,本课程的“体验互动教学”,在提升毕业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等诸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筑学专业同学共完成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创新性项目9项,学生的艺术追求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如2009届毕业生徐顺,就职于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在“山东威海韩国风情街、山东惠民县人民医院”等国内大型招标项目中,多次赢得好成绩;2010届毕业生戴海飞,刚毕业半年,其蛋形蜗居的设计创意,以及他用竹子造出的“蛋形小屋”,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充分体现了基于“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良好教学效果。

2.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2009年,《建筑设计原理》教学课程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与该课程对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创新体系,包括课内理论讲授第一课堂的“理论实践协同教学模式”、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课外学术活动与科技创新第三课堂的“自主建构教学模式”、外加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的“网络浏览教学平台”等,已上传到“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本课程网站建设水平高,教学模式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推广进程快。其网络教学资源更是倍受莘莘学子广泛关注,自2010年12月起,《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网站点击率一直稳居“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第一位。不少省内、外高校学子,都纷纷发来电邮,希望拷贝原版全套课件。与此同时,不少省内外高校同行,如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文理学院、惠州学院的同行教师,也前来交流学习,并十分赞赏本课程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及其优秀的网络共享教学资源。显然,借助“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本教学成果已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高校中,取得了较好的推广与应用。

注重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同步推进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教学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任书斌.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研究[J].华中建筑,2010,(6).

[2]潘明率.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建设教育,2009,(2).

[3]王璐.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信息,2009,(17).

[4]罗能.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方法的初探[J].宜宾学院学报,2009,(12).

[5]胡莹.建构主义模式下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