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调查与分析集锦9篇

时间:2023-03-13 11:04:30

调查与分析

调查与分析范文1

本次调查总计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8份,回收率达到96%。其中无效问卷1份,有效问卷47份,有效回收率为94%。具体结果参见表1:如表1所示,被调查者共47名,其中21名被调查者所在的学校属于示范性学校。47名被调查者中专业教师38名,其中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有27名,这部分人员在教学的一线岗位上工作多年,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对被调查的问题也比较了解,样本个性特征的比例分布、样本结构比较合理,对调研对象总体具有相当代表性。

二、数据分析及量化特征

(一)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方面1.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实践经验缺乏,社会实践机会有限由于中高职学校培养的人才目标定位不同,因此对于中高职学校的教师个人素质要求也不尽相同。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要求教师既能胜任一些基础的理论教学,又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指导能力。而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要求教师能胜任理论课,能指导学生实训,还要求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的研发工作[1]。通过对教师来源的调查发现,95.6%教师来自于高校毕业生,只有4.4%教师来自企业或其他途径(见图1)。由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自于普通高等学校,几乎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自身动手能力不强,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谈不上,在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想象,从而使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难以有效的落实。2.对于教师培训不够重视,培训项目与教师的期望有较大差距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中职学校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组织和经费上都没有得到相应的保证。在“您认为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有必要吗”一题中,93.3%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表示有必要赴企业实践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专业技能比较缺乏,需要参加技能培训,如图2所示。有将近一半(49.2%)的教师认为专业技能培训是自己最必须的(其中28%的教师认为深入企业学习以提高专业技能是最必须的,21.2%认为技能培训是最必须的)。但实际教师培训中,专业技能培训却只占16.8%,与教师最期望的培训项目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许多中职学校还未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和规范的管理方法,教育培训基地尚未建成,教师培训环节比较薄弱。虽然93.5%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有参加过教师培训,但这一部分人当中,只有46.7%教师表示自己有参加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部级或省级培训,还有超过半数的人表示未曾参加或只是听说有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部级或省级培训。3.教师学习专业技能意识比较强如图3所示,78.3%的教师表示非常愿意赴企业实践以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还有15.2%的教师表示如果学校按满工作量计算,也是愿意赴企业实践,仅6.5%的教师表示不愿意赴企业实践。(二)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的四大职能。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学校特色的必然要求。1.教师社会服务意识相对比较弱调查显示(如图4),学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意识很强的仅占8.7%,服务意识较强的占28.3%,还有63%社会服务意识并不强。对教师参加社会服务所持观点进行调查时,仅57.45%的教师觉得教师参加社会服务可以提高本校知名度又可提高教学质量,比较支持,还有将近一半的教师对参加社会服务持否定态度,认为教师教学任务重、实践能力有限或无从做起,故无法开展社会服务(见表2)。2.社会服务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不够健全调查显示,仅24.4%的中职学校有开设会计专业社会服务专案,有近八成(75.6%)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没有开设社会服务专案。从教师参加社会服务的比例来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参加社会服务的比率小于25%的占77.3%,社会服务的比率25%-50%的占18.2%,社会服务的比率在50%-75%的仅占4.5%。可见,多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参加社会服务的机会非常少。3.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娴熟的专业实践技能是中职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必备条件之一,而这却是多数中职会计专业教师所缺失的。由于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大都是高校毕业生或普通高校现任教师,来自于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多数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历,对行业职业了解不够,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有一定的困难。4.学校提供的社会服务方式与教师意愿的社会服务方式不一致如图5所示,学校提供的社会服务方式主要是承担企业科研课题(占40%)、定期到企业挂职,承担有关岗位工作(占40%),而教师心中认为教师为企业服务最可行的方式应该是定期到企业挂职,承担有关岗位工作(占60%),为企业培训员工或开展技能鉴定(占31%),而承担企业科研课题的只占到4%。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见,实际中,教师还是更愿意到企业挂职,承担有关岗位工作,以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举措

调查与分析范文2

方法:对来我校妇科门诊就诊的306例月经失调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

结果:大一、大四的女生月经失调发病率明显高于大二、大三,精神因素、受凉、因环境素及不良生活习惯成为高校女生月经失调的主要因素,但经期不当运动、药物引起的月经失调亦占一定比例,不容忽视。

结论:有必要加强对高校女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提高高校女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关键词:高校女生 月经失调 生殖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31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42-02

1 对象与方法

对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我校妇科门诊就诊的月经失调患者306例进行调查分析,年龄18至23岁,均为大一至大四的学生。

2 结果分析

2.1 月经失调状况:表1显示,306例患者中,大一、大四比例最高,各占36.9%和31.3%,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其中痛经发病率最高为44.4%,依次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继发性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较低,仅占4.9%。

2.2 月经失调的影响因素。表3显示,精神因素影响最大,比例高达55.2%,其次为受凉、环境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经期不当运动亦占一定比例4.9%,服药引起的月经失调比例最低。

3 讨论

正常的月经是基于排卵后黄体生命期结束,雌激素和孕酮撤退,使子宫内膜皱缩坏死而脱落出血。当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影响时,可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或靶细胞效应异常而导致月经失调。[1]月经失调是目前高校女生常见的妇科疾病,门诊就诊率较高,本次调查分析旨在探寻月经失调的相关因素,为学校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卫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引导她们进行自我调节,顺利度过大学时光。

3.1 月经失调影响因素分析。本次调查发现,大一新生经历了高考这一重大人生过程,情绪体力都有很大变化,同时环境气候及饮食习惯都有所改变,而大四学生面临考研的压力,人际关系、就业、恋爱等的困扰,导致这一人群的月经失调发病率高,有部分患者寒暑假回家后月经恢复正常,而返校后又出现月经失调情况,显示了精神、环境因素对月经失调的影响作用。有研究证实,压力因素与月经失调有明显相关性[2]。随着现代女性审美的变化,着装过于单薄特别是腰腹部受凉,并喜吃冷饮也是引起月经失调的诱因之一,有研究显示,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时,会使盆腔血管过分收缩,导致月经过少甚至闭经[3]。不良生活习惯、熬夜、过度节食,盲目减肥造成的营养不良、贫血、代谢紊乱致使卵巢功能紊乱。经期不当运动或长期剧烈运动亦可引起月经失调,本组病例中有一女生经期游泳后闭经前来就诊,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精神紧张,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障碍,加重月经失调症状。另外,本组调查中有5例患者是由于服用了紧急避孕药造成的月经失调,甚至有把紧急避孕药当常用避孕药备用。

3.2 预防对策。

3.2.1 加强对入学之初的新生通过多种方式如专题讲座、热线服务、宣传栏等形式进行生殖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课程,全面、系统的讲授月经失调发生的原因及危害,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减少月经失调的发生。

3.2.2 加强对女生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特别是新生和毕业生,要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放松身心,可消除或减少月经失调带来的不适。

3.2.3 采用参与式同伴教育形式,在学生中招聘选拔“青春健康使者”,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培训后,在各班级开展青春健康生活技能培训,在同伴之间互相影响,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合理膳食,经期避免受凉和剧烈运动,合理使用避孕药等。

3.2.4 建立月经失调患者档案。对前来就诊的月经失调患者建立档案,进行编号、分类,定期随访追踪,必要时采取一对一心理辅导,对怀疑器质性疾病的,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0-353

调查与分析范文3

摘 要 目的:促进合理用药,探讨评价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查阅统计2个月药品处方,应用DUI等进行分析。结果:药品使用合理,但个别药品使用存在问题,罗红霉素DUI为1.30,阿奇霉素为1.60。结论:医院应需加强合理用药工作。

关键词 处方分析 药物疗程统计 合理用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015

资料与方法

资料:我院2006年6~7月患者处方1.9万张。调查内容包括药品名称、剂型、用法、联合用药等,重点是抗菌药物。

方法:应用WHO规定的、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以“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药物使用的测量单位。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判断合理用药的标准,进行统计分析。DUI≈1.0为合理。同时还统计患者连续用药天数和联合用药情况。

结 果

2006年6~7月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统计分类比较:部分口服类抗菌药物的DUI值是:罗红霉素DDDs 223,DUI 1.30。阿奇霉素DDDs 21,DUI1.60。头孢氨苄缓释片DDDs 125,DUI 1.10。头孢氨苄片DDDs 365,DUI 1.16。阿莫西林DDDs 68,DUI 0.80。见表1。

部分注射类抗菌药物的DUI值是:青霉素DDDs 207, DUI0.99。头孢他啶DDDs 173,DUI 0.58。头孢哌酮舒巴坦 DDDs92,DUI 0.59。头孢曲松纳DDDs 57,DUI 0.63。

讨 论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处方分析表明,口服类抗菌药物的DUI较高,尤其是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提示口服类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处方主要表现有:①每次用量过大,如罗红霉素规定每次口服150mg,有的处方每次用量300mg,每日2次;②每日用药次数过多。如阿奇霉素每日1次口服,有的处方每日2次;罗红霉素规定每日2次口服,而有的处方每日3次,每日5次。药品使用方法错误,用量过大,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医生应加强学习,熟悉药品的用法用量。

注射类抗生素的DUI值较低,表明我院医生使用抗生素比较谨慎。三代头孢类针剂用量每日2g比较普遍,超过两克,用量过大的较少,但也存在连续用药时间较长的问题。

处方分析表明,我院患者应用抗生素针剂,70%患者用药在7天以内,95%的患者用药在14天以内。但是,临床使用头孢他啶的患者较多。连续用药的时间较长,有11%的患者连续用药超过15天。个别患者连续用药近1个月,存在不合理用药倾向。对使用三代头孢时间较长(14天)的患者,应该加强主任的查房会诊,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

调查与分析范文4

关键词: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统计调查;分析

近年来,教育事业在迅速地发展,高中教育趋于普及,因此,进入高中的学生大大增加,学生基础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性格等相差甚远,而新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提倡“因材施教”。如果不考虑学生间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采取“一刀切”,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面对这种情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取了分层教学,使因材施教得以落实。在实施分层教学以来,学生的学习成绩、物理学习情趣以及学习物理的能力发成了变化,本人对这些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参考。

一、数据采集

本文以陕西渭南富平县温泉中学高一年级中两个样本为教学实验,实验班为高一年级(2)班,全班52名学生。对照班是高一(3)班,全班53名学生。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分层前各班的成绩相当,都是按入学时的中考成绩均匀分班。另外首次月考的成绩也没有显著差异。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差异不显著。

学校统一月考、期中考试试卷,期末统一考试质检试题。自编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调查问卷。为保证问卷中的题目的代表性,本人按照相关理论设计问卷中的问题,并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设置了20个问题,其中第1~10题反映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第11~20题反映了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采用集中检测的方式,时间规定为20分钟。每个题目中都设A、B、C、D、E五个选项,所有题目均为单选,其中选A得5分;选B得4分;选C得3分;选D得2分;选E得1分;问卷总分为100分,其中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各占50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相应选项前划钩。在问卷上不显示各选项的分数。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

为了使实验班和对照班具有可比性,实验前对(2)班和(3)班物理进行了统一考试,具体人数,实验班男生28人,女生24人;对照班男生27人,女生26人。

根据独立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公式,计算出|Z|=0.373<1.96=Z0.05,所以P>0.05,得出结论:在前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成绩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利用调查问卷,测试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学习物理能力。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习兴趣成绩统计见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前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兴趣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平均成绩都不到26,可见学习兴趣均不够浓厚。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前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能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数据分析:

考试成绩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比较以及成绩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72.17分和73.00分,差距很小,对照班比实验班仅高0.83分,标准差分别为11.256和11.528,对照班比实验班仅小0.272,无显著性差异。离散程度也无显著差异。实验班和对照班高分人数(85分以上)分别为12和16,低分人数(60分以下)都是11人,差距均不明显。

学习兴趣成绩分析:从实验前测得学生兴趣成绩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25.72分和25.98分,差距很小,对照班比实验班仅高0.26分,标准差分别为2.24和2.36,对照班比实验班仅大0.12。而且,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平均分数都很低,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显著性差异且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均不够浓厚。

学习能力成绩分析:从实验前测得学生能力成绩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26.57分和26.01分,差距很小,对照班比实验班仅高0.46分,标准差分别为3.27和3.18,对照班比实验班仅小0.09,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平均分都很低,可见,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均处于一般水平。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本次学习成绩测试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成绩方面差异显著。

一学期后,利用调查问卷,测试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学习物理能力。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生学习兴趣成绩统计见表五、学习能力成绩统计见表六。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一个学期末的学习兴趣测验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兴趣方面差异非常显著。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一个学期末的学习能力后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能力方面差异非常显著。

数据分析:

高中物理分层教学进行了一个周期后,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物理学习成绩情况发生明显变化: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76.59分和73.77分,差距明显增加,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2.82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标准差分别为6.255和7.750,对照班比实验班大1.495,差异非常显著,对照班成绩的离散程度大,即数据参差不齐,分布范围广。实验班和对照班高分人数(80分以上)分别为12和7,低分人数(60分以下)分别为0和5,差距十分大。

物理学习兴趣成绩发生明显变化: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27.96分和26.03分,成绩差距明显增加,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1.93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标准差分别为3.42和3.61,实验班比对照班大0.19,学生学习兴趣成绩差异非常显而可见,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比对照班浓厚。

学习能力成绩结果发生明显变化: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27.98分和26.12分,成绩差距明显增加,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1.86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标准差分别为3.08和3.22,实验班比对照班大0.14,学生学习能力成绩差异非常显著。可见,实验班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得到了加强。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一个学期末的学习能力后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成绩差异非常显著。

一学期后,利用调查问卷,测试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学习物理能力。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生学习兴趣成绩统计见表八、学习能力成绩统计见表九。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两个学期末的学习兴趣后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兴趣方面差异显著。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两个学期末的学习能力后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能力方面差异显著。

数据分析:

高中物理分层教学进行了两个周期后的2008-200年第二学期末的期末统测,物理学习成绩统测情况: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75.45分和71.67分,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大,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3.78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标准差分别为5.500和8.197,对照班比实验班大2.697,说明实验班比对照班离散度更小,即成绩集中、整齐,分布范围小,对于差生有很大的提高,差异非常显著。实验班和对照班高分人数(80分以上)分别为60和1,低分人数(60分以下)分别为2和7。中上人数(70~80分)明显比对照班增加得快。

物理学习兴趣的成绩情况: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29.21分和27.15分,且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2.06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标准差分别为3.21和4.02,对照班比实验班大0.81,差异非常显著。实验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比对照班浓厚。

物理学习能力的成绩情况: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29.23分和27.35分,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1.88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标准差分别为3.81和4.07,实验班比对照班大0.95,差异十分显著。

四、实验结论

由以上实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分层教学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物理学习兴趣及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新元.分层教学促进个性发展[J].成功:教育,2008(5).

调查与分析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素养;哈尔滨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的越来越重要,公众的科学素养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了解本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和变化规律在各国科学技术和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即使在科学技术已经很发达的国家,提高本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仍然是各国政府机构和学者十分重视的领域。[1]大学生是国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中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一个群体,对他们的科学素养进行调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次调查以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涉及的专业有物理、化学、生物、东语、西语、体育等)为对象,选取107份有效问卷为分析依据。调查问卷的设计,是以2003年中国科协对全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问卷为基础,然后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改制而成。问卷大致分三个维度展开评测,一是科学知识的评测,二是科学方法的评测,三是科学精神的评测。此次调查一方面能够反映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反映学生接受的教育对其个人科学素养的影响。本文对比了此次调查与2003年全国调查的结果,并提出一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措施与方法。

1.对科学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1.1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对科学观点的了解程度

本次调查参考了中国科协开展的全国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对科学知识的调查采用了如下表格内的10道测试题目。

本次调查中有20人能够完全答对这10道题目,占到被调查人数的18.7%。对每一测试题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各题的正确率均高于60%,有一题的正确率达到100%。各题正确率详见下表1:

1.2科学知识素养与其所学专业的相关性

1.2.1科学知识素养与其所学专业正相关

本次调查的测试题目涉及化学、生物、地理等各科学门类,笔者将被调查者按所学专业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其调查结果,对比结果显示,该门类的科学知识的素养高低与其所学专业具有正相关性。

测试题目之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对该题目的判断,与其相关的化学专业的正确率达到百分之百;测试题目之四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对该题目的判断,与其相关的生物专业的正确率达到百分之百;在这专业中均处于最高水平。笔者认为,这与被调查者所接受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1.2.2科学知识素养与其所学专业的反常情况

测试题目之二孩子的性别由父亲决定,对该题目的判断,西语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的正确率排名前三,分别为88.9%、83.3%、83.3%,而与此相关的生物学院的正确率为64.3%,处于较低的水平。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较为反常的情况,原因为何,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1.3与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对比

本次调查中科学知识测评部分与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有五道相同题目(图1)。其中,对“孩子的性别由父亲决定”的回答,2003年中国公众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比例为47.1%,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的正确率为67.3%;对“抗生素能够杀死病毒”的回答,2003年中国公众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比例为18.2%,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的正确率为60.7%;对“早期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回答,2003年中国公众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比例为31.8%,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的正确率为86.9%;对“所有辐射都是人为造成的”的回答,2003年中国公众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比例为40.2%,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的正确率为98.1%;对“被辐射过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可以安全饮用”的回答,2003年中国公众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比例为32.6%,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的正确率为72.9%。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的正确率不但高于2003年中国公众的正确率,而且后四个题目是远远高于,这表明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远高于全国整体水平。

2.对科学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2.1对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科学术语的调查与分析

2.1.1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对科学术语的了解程度

对科学术语的调查,本次调查采用的测试题目是:分子是指()A.组成某种物质并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B.将某种物质分割到不能再分割的时候就得到分子C.物理世界中最新发现的基本粒子D.不知道。在被调查者中有95人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88.8%,有8.4%的被调查者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有2.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知道”。

2.1.2与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术语调查的对比

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中也采用了相同的科学术语。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分子”这一科学术语,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比例为15%,能够选择基本正确答案的比例为11%。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比例为88.8%,远远高于2003年中国公众的正确率。

2.2对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科学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2.2.1.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

本次调查中对科学方法的调查分为对比实验方法和概率方法两个方面。对比实验方法采用的测试题目为:如果要确认一种治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最好的方法是()A.对患者和医生进行调查,并对两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B.用最新的医药知识来进行证明C.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组不服,然后进行比较D.不知道。其中,能够做出正确判断(选择C)的有62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7.9%。概率方法采用的测试题目为:医生为一对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进行身体检查后,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结婚生育孩子的话,孩子患遗传病的可能性为四分之一。医生的话意味着()A、如果他们生育的前三个孩子都很健康,那么第四个孩子肯定有遗传病B、他们生育的孩子都有可能得遗传病C如果他们只生育三个孩子,那么这三个孩子都不会得遗传病D、不清楚。其中,能够做出正确判断(选择B)的有95人,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88.8%。

2.2.2与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对比

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中对中国公众科学方法的调查也采用了相同的测试题目(对比见图2)。其中,能够对对比实验方法做出正确判断的比例为17.8%,能够对概率方法做出正确判断的比例为41.6%,均低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的正确率。但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在回答对比实验方法的题目时,正确率不足60%,说明了他们对对比实验方法的了解不尽如人意。

2.3典型情况分析

2.3.1典型一

本次调查中有一测试题目为:下面哪一颗行星不可能在午夜看到?A、金星B、火星C、木星D、土星。对于该题目的回答正确率只有31.8%,与其他各测试题目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详见下图3:

笔者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如下两方面:首先天文学教育的缺失与天文普及的缺乏。众所周知,天文学是自然科学门类中唯一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开设的学科。此外,由于相应人才的缺乏,导致了天文科学的普及受到限制。其次学生对知识缺乏内化。很多同学通过学习能够知道水星和金星是内地行星,却不能对此进行转化推想出:在午夜时处于地球和太阳中间的行星背对着我们所在的地球这一侧,因此不可能在午夜时看到它们。

2.3.2典型二

本次调查中有一题测试学生们对比例尺的了解,测试题目为:我们校园的长与宽都是100米,我们要在一张边长为25cm的纸上画出学校的地图请选择最佳的比例尺(?)A.1:2500?B.1:10000?C.1:100?D.1:500。该测试题考察了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25:10000=1:400,根据实际情况,要把学校地图画在纸上,因此,最佳的比例尺为(D)1:500。但是,对这道题目的回答,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只有44人,正确率为41.1%,另外有37人选择(A)1:2500,14人选择(B)1:10000,10人选择(C)1:100,有两人没有作答。这道题目本身是比较简单的,但其正确率却低,这一情况值得重视,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学生们不注重基础,对于基础的、简单的反而容易忽视,在平时不注意理解,在答题时也更容易粗心大意。

3.对科学精神的调查与分析

3.1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对科学精神的了解程度

本次调查中,对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科学精神的调查设计为15道测试题目,包括是否对科学感兴趣、对科学探索的看法、怀疑精神、科学伦理等多方面。具体测试题目及个题目的回答情况详见表2。

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其结果呈现如下态势(图4):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于第五道测试题目“科学家们不应相互批评对方的工作”和第十五道测试题目“星座会影响人的性格,不同星座会有不同的性格,比如白羊座的人令人觉得他开朗而热情;金牛座是慢条斯理的星座,凡事总是考虑后再过滤,属于大器晚成型”的回答正确率较低,第五题答对的只有17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5.9%,第十五题答对的只有23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1.5%。这两题回答正确与比较正确之和也处于较低水平。

3.2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3.2.1缺乏科学的怀疑精神与批评精神

怀疑精神与批评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勇于质疑传统、权威,坚持真理,敢于向其挑战。测试题目5、6、8、11的正确率均处于较低水平,能够对“科学家们不应相互批评对方的工作”做出正确选择的有26人;能够对“在科学上是没有什么不能怀疑的”做出正确选择的有45人;能够对“现今的科学知识已久被证实,其正确性毋庸置疑”做出正确选择的有51人;能够对“分类系统(如:生物的分类),久被科学家使用,可以毫无疑问的接受”做出正确选择的有42人,正确率均低于50%。笔者认为这一结果表明被调查者比较缺乏科学的怀疑精神与批评精神,在科学中,有质疑才有突破,能科学的批评别人的不足,自己才能吸取教训,更快的进步,因此,在以后的科普工作中要加强对科学的怀疑精神与批评精神的培养。

3.2.2星座预测在大学生中广为流行

在2003年对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调查中显示,在中国公众中相信“相面”这种迷信形式的比例最高,为26.6%,其次为“周公解梦”,比例为22.3%(图5)。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本次问卷调查设计了大学生对星座预测的看法的评测,结果显示,相信星座预测的比例竟高达28%,其中仅选择非常赞同的比例就达到15%,还有21.5%的人选择了不清楚,只有21.5%的人选择了反对。这一调查结果表明,星座预测在大学生中非常流行,学生们对这种伪科学的迷信形式非常痴迷,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学校及社会各界应加强这方面的科普工作,破除大学生及与他们同龄的年轻一代对星座预测的盲目迷信。

4.对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调查与分析

2003年全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电视和报纸是我国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大学生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不同(图6):在大学生中电视、报刊分别位于第三、四位,而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学校教育和网络,其中学校教育占到67.3%,网络占到63.3%,电视占到53.3%,而报刊只占到10.3%。这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分不开的,由于从小接受学校教育,所以其所受的科学教育大部分源于学校的教育,而在网络如此普遍的现在,网络的重要地位也变得不可忽视,电视则像对其他公众一样,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不容忽视,而报刊、广播等,则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学生现实情况的变化慢慢的淡出了他们的视线,在大学生获取科技信息时的作用显得不再重要。

5.小结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公众中处于较高水平,这与他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息息相关。大学生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为学校教育、网络与电视,与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相比,前两项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公众调查数据。但是,大学生中存在的对星座痴迷,对知识缺乏内化等问题也应引起重视。在教育中应注意对这些方面的把握,在科普活动中也应在这些方面加以重视。2006年山西师范大学曾对该校大三的学生进行过一次类似的科学素养调查分析,[2]若将该调查结果与本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许会得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相关分析研究将是接下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调查与分析范文6

【关键词】中职护生 职业能力 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017-03

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是各护理学校的工作目标和重心,而近几年护考大纲的调整更新,反映了当前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提出新标准和新要求。按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规定,中职护生完成3年的全日制课程学习,需到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可以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生通过临床实习可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技能及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将来胜任临床独立工作奠定基础。本文以梧州市卫生学校为例,选取梧州市卫生学校实习基地医院负责临床带教的120名临床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中职实习护生职业能力调查表》,以不记名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为今后的中等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依据,以促进中等护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调查对象

采取随机的方法,选取梧州市卫生学校实习基地医院负责临床带教的120名临床教师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在梧州市卫生学校2013级护理专业实习生完成8个月临床实习后1个月,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中职实习护生职业能力调查表》,以不记名问卷方式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临床护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计算机与写作能力等5个方面,共18个条目。

在统计上,对数据进行检查核对后录入Excel,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问卷回收情况

共发放120份问卷,收回问卷120份,所有问卷均有效,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达100%。

(二)信度检验评价表各维度及总体的Cronbach'α系数结果(见表1)

(三)“中职实习护生职业能力调查表”的效度检验

1.内容效度分析。内容效度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是使测量工具有效化的基础和核心。本次研究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经过专家咨询修订,所拟定的评价表项目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分析。本研究应用因子分析对评价表的结构效度进行评价。18个变量的相关矩阵,KMO值(抽样适度测度值)=0.837,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P

3.因子分析。分别计算18个变量的特征值,提取前3个变量作为公因子,它们的累计贡献率为70.020%,见表2。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计算18个变量在3个公因子上的负荷,见表3。

(四)中职护生临床职业能力基本情况

对本次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4。

四、讨论

(一)评价指标的结果具有可靠性

信度是指根据测验工具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是反映被测特征真实程度的指标。通过信度分析可了解调查问卷设计的可靠性、实用性。本研究采用Cronbach'α系数评价指标的信度,α系数越高,说明测验或量表的信度就越好。通过分析,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整体Cronbach'α系数为0.947,指标体系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介于0.756-0.923之间,指标体系整体及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均在0.7以上。国内外学者认为信度系数>0.70,研究结果就是可靠的。因此,认为本次研究评价的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二)评价指标体系效度科学性和实用性较高

本研究对评价表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分析检验。

1.内容效度。本研究在制定评价表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请有关专家对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因此本研究中的评价内容是有效的。

2.结构效度。结构效度主要反映测评工具与其所依据的理论或概念框架的结合程度。一般而言,如果量表的公因子能解释40%以上的变异,则认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通过最大方差旋转检验分析,本研究提取的3个公因子的方差占总方差的70.020%。因子分析结果说明,抽取的3个公因子(临床护理能力、主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基本代表了评价表的整体结构,每个公因子所含条目与原设计相符,验证了本评价表的结构效度。

(三)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反映中职护生临床职业能力总体水平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106名中职护生临床职业能力水平整体不高,大多数处于中等水平。调查的5个方面,临床护理能力总体得分较低。本评价表的评分标准按等级评分,好为10分,一般为8分,较差为6分,差为4分。从表4的调查结果来看,实习护生表现出以下特点:

1.对急、危重病人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抢救配合能力较差。刘爱云等对中职护生职业能力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随着医学理论和模式的改变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急危重病人的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能力、沟通能力、规范的无菌技术操作能力排在前三位。从调查结果可知,中职护生的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能力较差,原因具体如下:(1)中职护生对急救护理知识学习重视度不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中职课程中关于急救护理知识学习的课程是急救护理技术,该课程是考查课,学时较少。而大部分护生认为该课程学习跟执业考试及就业关联度不大,因而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临床中处理急救情况的主要是医生,而护士只是协助,不需要对急救情况了解太多。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遇到的急救处理的情况极少,因而未能体会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抢救时的紧张工作状态。(2)教学设备不足。近几年由于扩大招生,梧州市卫生学校的招生人数由原来的几百人上升到近千人,而任课及实验教师、实验器材及物品未能及时补充,因而出现理论课和实验课不能同步进行,导致护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较少。(3)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由于招生人数扩大,班数增加,任课教师的授课任务也相应增加,因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到临床进修学习。

2.健康宣教能力较差。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生必须要有较强的健康宣教能力,才能适应医学和社会的发展,满足将来临床的需求,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目前,中职护理教学中尚无健康教育学课程。陈萍等认为,护生虽然在护理学导论、社区护理或社区保健等课程的部分章节中学习过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但护生对健康教育整个理论框架的知识掌握较浅,不够全面。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职护生健康宣教能力普遍较低,原因如下:(1)中职护生在校学习课程中对健康教育的学习较分散,学生对整个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掌握较浅、不全面;(2)日常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3.主动学习能力差。通过调查,临床带教老师普遍反映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遇到问题不主动提问寻求帮助。分析原因有:(1)中职生年龄偏小,学习能力较低,学习目标不明确,因此在学习中往往动力不足,遇到问题浅尝辄止;(2)中职护生普遍习惯于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习中不愿意积极思考,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从众性和依附性较强;(3)中职护生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差,容易对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产生畏难情绪。

4.人际交往能力较好。从调查的结果显示,中职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好,特别是团队协作和尊重他人,信守承诺的能力得分较高。近几年,梧州市卫生学校通过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学生定期到社区、养老院进行志愿者服务,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接触不同年龄段和各阶层的对象,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养成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同时还通过举办各种护理技能比赛,让学生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五、对策

(一)加强护生的急救护理知识学习

加强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是培养护生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应用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分项递进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急救场景,使学生在遇到复杂多变的急救情况时,能够沉着应变、团队协作,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二)提高护生健康教育沟通能力

建议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系统的知识讲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如情景模拟、PBL、个案教学法等,同时创设和利用各种实践机会,培养护生的健康宣教综合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终身学习习惯。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PBL法、问题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设定短期目标,通过学生对目标的达成,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帮助中职护生认清专业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中给予引导,同时课后增加案例分析、个人规划方案等作业,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总之,通过本次对中职护生职业能力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实习护生存在的问题,如临床应变和抢救配合能力较差,健康宣教能力较弱等,但学生大多能在临床上与他人进行友好的交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干预,院校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贤凤,黄倩,任玲.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评价及期望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33)

[2]史静b,莫显昆,孙振球.量表编制中内容效度指数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2)

[3]张翠,唐志宏.中职护生职业能力评价工具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

[4]张虎,田茂峰.信度分析在调查问卷设计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7(21)

[5]陈梓珊,黄惠根,吴库生.中职护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与科学性检验[J].护理研究,2015(26)

[6]郭绣花.实用医学调查分析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7]刘爱云,陆宁,谷玉红.中职护生护理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报告[J].卫生职业教育,2014(13)

[8]杨章玲,王虹.我国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2007(6)

[9]陈萍,吴明.不同层次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5(18)

[10]高静,乐云,严秀梅,等.中职护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现状分析[J].农垦医学,2015(3)

[11]申伟君,陈运英.形成性评价下中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4(16)

调查与分析范文7

关键词:《建筑力学与结构》 调查问卷分析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 1().3969/j.issn.1672-8181.2015.03.048

1 调查背景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具有跨度大、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点密集等特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方法,直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有效地实现知识向实际应用的转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满足职业需求,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展开《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职业能力调查,以确定教学内容、深度及有效的教学方法。

2 调查问卷分析

2.1 调查问卷制定

根据《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知识点,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编制调查问卷。将每一个知识点根据可能的职业需求设定不同深度的讲解要求,以了解、理解、掌握等程度区分。

2.2 调查问卷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在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技术总工、甲方代表、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各个职业岗位开展,同时也在正处于实习中的大三毕业生中开展。

根据调查问分析,工作现场对《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方面。建筑中主要应用的材料是钢筋和混凝土,在调查中大部分从业人员认为:需要掌握钢筋的分类、级别、基本力学性能、连接方法及工艺、锚固的概念、锚固位置、锚固长度等;需要掌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各项力学指标的检测、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裂缝的处理等。其中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分析内容提出要求的主要集中于技术总工。

根据调查发现,随着岗位的提升,需要建筑材料方面的理论知识越深,越全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以基础岗位群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同时结合职业发展适当增加理论知识,为学生今后的提高奠定基础。

第二,基本构件受力分析、截面设计及相关构造。基本构件主要针对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包括受压柱和剪力墙)和受拉构件等基本构件进行了调研。

大部分参与调研的人员认为应该从定性的角度理解各种基本受力构件的受力原理,比如: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拉位置,简支构件和连续构件的内力图基本形状等;受压构件的轴力图基本形态;剪力墙的基本受力形态等。能够从概念上确定基本构件的薄弱位置,内力较小部位,从而指导施工等;基本构件的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计算需做基本了解,部分技术人员和总工认为需掌握基本构件的承载力公式,并能进行承载力设计计算。

参与调研的人员都强调了基本构件的相关构造和施工图的读识。比如:主次梁如何区别、受弯构件受力筋位置及排布、贯通筋和非贯通筋的确定、锚固长度、平法施工图读识等;受压构件的纵筋连接位置、连接方法、箍筋加密要求等,剪力墙的概念、剪力墙起步筋间距要求、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读识等;并且大部分参与调研的人员都明确指出构造部分的相关内容最好结合实物现场讲解,施工图读识方面,部分从业者希望首先讲解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然后讲解结构施工图。

第三,基本结构体系方面。基本结构体系主要针对混凝土楼盖和砌体结构进行调研。

钢筋混凝土楼盖的内容,普遍认为要了解楼盖的传力路径;理解其计算简图,从定性的角度掌握构件内力图的基本形状,能确定构件的受力区、受压区;了解构件中各种配筋的作用和计算,掌握钢筋的平面图绘制。大部分参与调研的人员明确指出现在教材中普遍编写的装配式楼盖不需要讲解,现在施工中不常见。 砌体结构部分,普遍认为需要掌握砌体结构的常用材料种类及其性能;理解砌体结构的计算简图,能进行简单的承载力计算和分析;掌握砌体结构的相关构造要求,特别提出圈梁的重要构造处理等细节问题;砌体结构中的基本构件需要了解计算,掌握构造,特别提出相关构件的受力点、薄弱位置等相关构造处理的问题。

第四,对毕业学生到现场后的能力需求进行了简单的调研。大部分参与调研的人员认为现场工作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施工图读识能力;相关规范、图集的应用能力;施工方法、工序的掌握;各种施工仪器、工具的使用能力;简单的工料分析能力;各单位之间关系的协调能力。随着就业岗位的提升,能力需求会更综合,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

第四,讲解的方法。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希望和实际工程紧密联系,以实际工程为切人点进行讲解。

3 结论

结合《建筑力学与结构》培养调查问卷分析,在后续教学过程中,为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有目的地培养职业化的建筑技术专业人才,在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方面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贯穿到实际工作任务中,尽可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一,教学内容方面。结合调研结果,力学部分强调力学基本概念,适当淡化力学计算的内容,根据够用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重点强调定性的理解。剔除落后的教学内容,如装配式楼盖结构等将不再讲解,可以将其课时分配给施工图读识等内容。

第二,教学方法方面。改革传统教学中力学与结构分别讲授的模式,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教学及教材中,将教学内容按照结构构件的设计过程与进度进行组织,以工作任务为线索,以职业能力为依据安排课程内容。

第三,教材建设方面。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形成配套的教材,并在教材中辅以实践项目训练,提高理论知识的实践。

第四,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合适的实训任务,分组实训,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知识应用、相互协作等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调查与分析范文8

[摘 要]简述课题的研究背景,描述三轮专家问卷调查的情况,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的指标主要有:等级、专家意见集中度、专家意见协调度、专家积极性系数等。对初步筛选出来的23个研究领域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其中21个领域的变异系数都较低,表明专家的协调程度较高;各领域得分满分率普遍偏低,表明我国情报学界对这些领域的前沿性肯定度不太高。

[关键词]情报学研究学科前沿 问卷调查德尔菲法

[分类号]G350

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1956年我国正式组建科技情报机构开展科技情报工作算起,我国的情报学研究已有50年的发展历程。其间,既有过辉煌,也有过曲折和迷惘。2003年,时任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学会主席的Trudi Bellardo Hahn把情报学在20世纪中对社会的贡献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对信息爆炸现象进行了测算,建立了文献计量学;②设法控制了信息爆炸带来的影响;③在信息存储与检索中成功地利用计算机,④研究了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需求和偏好以及相关领域如相关性和效用性评价;⑤情报学界在政府和产业界的代表人物在制定国家信息政策过程中做出了贡献。

制定学科发展战略,很重要的一点是:情报学界必须对什么是本学科的前沿领域有清醒的认识。哪些是前人尚未涉足过的领域,哪些领域的研究更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能开创新的局面,研究“定位”的问题至关重要。情报学的研究工作必须站在国际的最前沿来进行,全面把握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准确地识别哪些领域已经或正在成为前沿性的研究领域,预测它们未来的前景,以便更加合理地配置科研资源,产生出原创性成果。为此,笔者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情报学学科建设、发展与前瞻性研究”第7子课题把识别和确定情报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什么是前沿领域?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理解,就是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对学科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引领作用的领域,是培育学科创新能力的主要基础。前沿领域与热点领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不等于热点领域。有些热点只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或是一种时尚,并不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不具备前沿领域的本质特征。所以,必须充分利用领域专家的知识和判断、预测能力,再辅之以文献计量的方法,从众多的、复杂的课题中识别出前沿领域。

1.2本领域研究现状

文献调研发现近年来国内专门以识别情报学前沿领域为目的研究尚不多见。从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来看,以往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自己的研究积累和经验进行判断,列出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另一类是采用文献计量学等定量化的实证方法。

在第一类研究中,影响较大是文献2。该书认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前沿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情报业务方法的研究,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的建构,当代图书馆馆藏理论与实践,新技术革命对读者服务的影响,电子图书馆版权问题,网络电子出版等。作者关心的是图书馆学,所列出的领域基本上也是图书馆学方面的,情报学基本没有涉及。

文献3认为情报学的前沿领域有:①学科主体相关理论(探讨社会信息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及情报流的运动规律及其与相关学科发展的联系);②情报检索自动化(含信息构筑结构、用户需求、新型信息处理技术和情报内容加工);③知识获取与创新(含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表述和分类、数据挖掘、文本挖掘、知识管理与统计学等);④综合性情报咨询研究(信息挖掘、抽取,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和提炼,综合性战略情报研究及相应信息系统的建立),⑤网络化信息服务;⑥先进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智能信息搜索技术等)。

文献4认为情报学前沿领域主要有:数据库的知识发现、语义网、3G、信息构建、知识管理、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和小世界现象。文献5对2003-2004年间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前沿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分析图书馆学、情报学科体系主体、各相关学科关系);数字图书馆(包括高校数字图书馆评价体系、多媒体信息检索等方面);分析方法的引入(信息计量、内容分析、科学计量等);理论视野拓展(网络信息保存、知识网络);学科格局(信息构建、合作式信息查寻行为);学术交流方面(网络书目,信息法与信息伦理等)。

在第二类研究中,文献6采用统计方法对1995-2001年国际图联(IFLA)大会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国际图书情报学界对数字化议题的关注逐年增强,对知识,特别是知识管理概念的关注程度急剧提高,而对信息技术、因特网概念则出现消退迹象。文献7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994年以来国外5种情报学核心期刊所载2175篇学术论文的主题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没有提出前沿领域有哪些,只是凝聚出三点看法:①情报学已进入整体更新的发展阶段;②核心知识领域已基本形成;③开放程度高,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趋势明显。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是针对情报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的,如文献8列出了5年来被引20次以上的情报学论文,发现其主题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检索、知识组织、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关键技术、网络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等方面。如前所述,前沿与热点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有一定的交叉,所以对热点研究的考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的来看,在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主要根据经验和文献调查来判断前沿领域或问题,研究结果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和专业背景色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局限性也比较明显,往往难以反映学科全貌和情报学界整体的观点。采用统计方法的文献也存在统计信息源比较单一,局限于考察研究热点等不足。另外,国外近十年来也尚无同类主题的文献。

1.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主要是识别和确定当前情报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为情报学界和有关管理部门制定“十一五”的情报学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提供依据。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采取德尔菲法和文献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德尔菲法又称规定程序专家调查法,具有匿名性、反馈性和统计性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可靠的预测方法,也是辨别前沿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国内至今尚未见到采用此方法研究情报学的前沿领域。以情报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定量分析对情报学的前沿领域进行鉴别和判断。本文主要描述采用德尔菲法的调查结果。

2 专家问卷调查及结果

笔者共进行了三轮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我国高等院校和专业科研院所一部分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还包括了几位美籍华裔学者。问卷调查所涉及的专家覆盖了我国大陆地区拥有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博士点的高校

和有关科研院所。第一轮发放问卷35份,回收32份,回收率为91.4%,第二轮问卷发放20份,回收11份,回收率为55%,第三轮问卷发放22份,回收18份,回收率为81.8%。在回收的所有问卷中,除第一轮和第三轮各有l张因填写不符合标准而作废的问卷外,其余均为有效问卷。

2.1第一轮问卷调查及其统计结果

第一轮问卷有两种格式: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问卷中列出了目前情报学研究10个领域,请专家判断它们是否属于情报学的前沿领域。专家还可以在“其他”项下面补充列出他认为属于前沿领域的项目。封闭式问卷统计结果见表1。

表1显示,数据融合、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得到了最多专家的认可,有29名专家认为其属于前沿领域。元数据和Ontology得到26名专家的认可,排在第2位。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智能搜索技术被25名专家认定为前沿仅次于前者而并列第3位。

开放式问卷请调查对象自行列出他认可的情报学前沿领域。在统计开放式问卷时,发现专家们在问卷中列出的领域非常分散,几乎遍及情报学理论、技术和应用各个方面,与情报学密切相关的共有23个领域。它们是:

1.网络信息计量学(9人)

14.信息安全(2人)2.知识组织、开发与服务(9人) 15.情报学方法论(1人)3.竞争情报(7人)

16.信息经济学(1人)4.情报学理论(6人提出)

1 7.信息社会与信息伦理(15.信息可视化(6人)

人)6.情报分析研究(4人)

18.网络信息资源管理(1人)7.信息法学(4人)

9.战略信息管理与系统(18.网络用户及其行为(3人)

人)9.知识提取(3人)

20.信息场(1人)10.网络情报学(2人)

21.危机分析与情报预警(111.信息生态与信息环境(2人)

人)12.数字化信息资源整合(2人)

22.开放存取(1人)1 3.数字资源长期保存(2人)

23.概念空间(1人)

2. 2第二轮问卷调查及其统计结果

由于专家在填写第一轮开放式问卷时,列出的领域过多且较为分散,有必要进一步筛选。这就是第二轮问卷调查的目的。鉴于一些专家在开放式问卷中列出的领域与封闭式问卷中列出的领域有较多重复或高度相关,故将两份问卷列出的领域加以合并,对个别领域的名称做了小的调整。对表1中排在后两位的“信息网格与内容网格”和“小世界现象(六度分隔)”,因认可程度较低,故在第二轮问卷设计中未列入。这样形成的第二轮问卷,其中被调查的有30个领域。

第二轮问卷调查主要是请专家对所列的30个领域中的每一个领域属于情报学研究前沿的程度予以评分,分值为0-100,分值愈高表示该领域属于情报学研究前沿的程度愈高。同时,还请专家对“判断依据”和“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两个栏目进行打勾选择。“判断依据”栏列出5个选择项:“理论分析”、“工作经验”、“参考国内著作”、“参考国外著作”、“直觉”。“熟悉程度”栏目列出4个选择项:“最熟悉”、“相当熟悉”、“一般”、“不太熟悉”。这两个栏目都是单选。

对第二轮问卷调查表的数据统计处理,主要采用了算术平均和加权平均的计分方法。加权平均是对每一个领域去掉专家评分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按分值相加平均而成。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各领域的得分大致在75―91分的范围内。

2. 3第三轮问卷调查及其统计结果

对回收的第二轮问卷,根据每一领域得分的情况进行加权统计和排序,然后选出加权分高于80分的领域共23个,作为第三轮问卷调查的领域,调查表格式与第二轮基本相同。

对第三轮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更为周密的统计分析。应用的统计分析指标主要有:等级(相同时用自然数列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专家意见集中度(算术平均值,满分频率,等级和)、专家意见协调度(变异系数,协调系数,协调

评价结果是可信的。

利用Bivariate Correlation技术得出算术平均值与等级和之间的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为-0.824,呈现出极强的负相关,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小于α值0.01是极其显著的,算术平均值越高,等级和得分就越低,这说明算术平均值与等级和这两个指标在解释和表征情报学前沿领域的程度上有高度的一致性。表3为各领域按得分算术平均值降序排列表。

3 三轮问卷调查数据的综合比较分析

在本研究中,对第二轮与第三轮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采用定量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Bivariate Correlation技术,测量出两轮结果间的关系如表4所示(变量分别为:VARl第三轮平均分,VAR2第三轮等级和,VAR3第二轮平均分,VAR4第二轮加权平均分)。结果显示,第二轮平均分与第三轮平均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702,表明两者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小于α值0.01,是极其显著的第二轮平均分与第三轮等级和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97,表明两者呈现出很强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0.002小于值α0.01,是很显著的;而第二轮加权平均分与第三轮的平均分的皮尔逊相关数为0.620,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0.002小于α值0.01,是很显著的,第二轮加权平均分与第三轮的等级和的皮尔逊相关数为-0.690,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0.000小于α值0.01,是非常显著的。以上统计数据表明第二轮的调查结果与第三轮的调查结果呈现出高度相关的关系,在解释和判定情报学前沿领域上有着很强的一致性。

调查与分析范文9

摘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方面分析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认同学院的办学特色,试图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求职需要已成为其学习的主导动机,但也存在动机水平与自律能力偏低、精力投入不足、不能有效运用学习策略的问题。

关键词:职技高师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分析

调查与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仅可以获得学生方面的信息,还可以从另一侧面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及师资等方面的水平和问题。因此,我们将学生学习状况作为研究的内容,旨在通过对学生学习状况的量化分析,发现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问题,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改善教育教学与管理提供切实的依据。此外,本研究也可成为实证研究的案例,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我们编制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对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调查。问卷中的客观性因素包括对学院办学特色的认知、教师评价、设备评价、管理评价,主观性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的专业认知、动机水平、精力投入、学习方法、情感体验,共计9个因素36个问题。问卷的选项采用4级态度量表,即完全符合4分,基本符合3分,基本不符2分,完全不符1分。数据处理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0软件。

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根据学院的专业类别与学生来源并考虑了年级与性别的差异,笔者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发放问卷220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89.1%。样本具体构成如表1。

为更深入地了解情况,本研究以访谈法为辅助调查工具,在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20人作为访谈对象。研究的施测时间为2005年4月中旬,调查对象为职业教育系、商贸系、数理系、机械系与自动化系学生,基本包括了学院教育学、管理学、工学和理学四个主要学科门类。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各题目分值排序

各个题目分值情况如图1所示。分析图1可知:

不同题目间分值存在较大差异。平均分的前五项分别为:“学习过程中我有过快乐的感觉”(平均值2.92),“我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平均值2.85),“我喜欢现在所学的专业”(平均值2.84),“我们学院大多数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平均值2.84),“我觉得学习是为了获得好工作”(平均值2.81)。平均得分的后四项依次为:“我不觉得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平均值1.82),“学院的自习室学习氛围很好”(平均值2.01),“我认为上课时纪律很好”(平均值2.01),“我有做学习计划的习惯”(平均值2.03)。

以上数据表明,提高自身素质以谋求一份满意的工作在学生学习动机中占重要位置;学生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充分肯定,对所学专业基本满意,学习的过程较为快乐。但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计划安排,多数学生对课堂上和自习的学习纪律评价不高。

(二)各因素的平均分

将各因素内的不同题目汇总求平均,得到因素均值及标准差,分布如表2所示:

各因素得分均在平均水平(2.5)附近。相比之下得分最高的是“特色认知”因素,说明学院“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知识型’和‘复合型’高层次应用性人才”[1]的办学特色已为学生所认同。

另一个得分较高的因素是“教师评价”。其中,学生对教师工作态度的评价(2.84)高于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2.63)。本调查得出相近的结论,说明学院教师已经形成了“爱生、敬业”的良好传统,但相对于学生对教学水平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得分最低的因素是“管理评价”,该因素主要涉及相关规章制度在促进良好学风建设方面的效果。“优良的学风是正确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科学的学习方法、坚强的学习意志、严格的学习纪律、健康的学习动机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体现。”[2]调查发现,学习纪律是学风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笔者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学生自律能力不强,有些制度执行不严是造成纪律问题的重要原因。

得分较低的另一因素是“动机水平”,相应题目分析表明无论是学生动机的社会性水平或强度水平都较低。此结果与姚利民调查发现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人主义,他们上大学学习是为了自己掌握知识、技能和才干,将来找个好工作,而为国家、为社会学习不为大学生重视。”[3]一致。动机对行为具有激发,指向,维持,调节功能[4]。表3的数据表明学生的动机水平与其对学习的精力投入及所采用的学习方法间均存在极为显著的相关。进一步地分析中我们注意到学生群体存在学习精力投入不足,学习行为主要受近景性动机支配以及功利色彩过强的问题。表4的数据显示在有关学习的策略性与意志性行为方面,学生群体的表现差强人意,他律性行为优于自律性行为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通过与存在上述问题学生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其中大部分人缺乏明确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因为找不到“着力点”而造成学习动力不足。这与林良夫所指出的“当前大学生学习相对被动,不会自觉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活,其主要原因是不懂得如何学习。”[5]相吻合,但遗憾的是目前学生很少能得到来自师长的指导。

(三)差异比较

笔者根据数据的特性,采用独立样本差异显著性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 Test)对生源与性别差异进行比较;采用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不同科类与年级间因素水平的差异显著性,数据如表5。

数据表明:(1)对于学院的办学特色、设备条件的评价在不同生源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技校生源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普通高中生源。而高中生源求学期间的情感体验更为快乐、主观感觉也更轻松一些。(2)从性别角度对各因素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从平均数看,女生对教师与学校氛围的评价略高于男生,并在学习中的行为表现优于男生,情感体验也更快乐;而男生对学校办学特色的认知、对设备条件的评价以及对专业的认知略优于女生。(3)理、工、文三类学科学生之间在办学特色认知、精力投入、情感体验与管理评价四个因素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进一步的事后分析表明:工科学生对学院的办学特色的认知是最高的,且与文、理两科之间皆有明显差别,他们所感受到的学习氛围最好,同时其投入学习的精力也最多。(4)年级间的显著差异存在于对教师的评价与情感体验两个因素。总体而言低年级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高于高年级。在情感体验方面四年级与一二年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理性认识对情感体验的影响逐步显现。

结论

上述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状况喜忧参半。学生群体已认同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以提高自身素质、满足求职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动机系统,但学习动机水平与自律能力偏低、投入学习的精力不足,在学习活动中不能有效运用学习策略。为此,我们认为在继续提高学院教学与管理水平的同时,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对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庆国.论高技能人才师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4,(31):24-27.

[2]刘杰,庞岚.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1-94.

[3]姚利民.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