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计算机论文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4 14:49:15

计算机论文论文

计算机论文论文范文1

1.1计算机美术影响美术的理论并且改变了美术的创作方式

在控制效果自由度方面:各种类型的成熟的设计以及绘画软件都必备了相对完整的自由度很高的调整方案,不需要重新着色只通过改变画面的色彩和明暗就可以改变整个作品的面貌;撤销已进行的操作使修改变得如此的方便,它甚至超越了传统的技法,传统美术中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工作中的失误甚至前功尽弃,从而废稿率上升,而撤销功能将会大大降低工作中的失误,从而节约了时间保存了工作人员的精力。在获取素材时,就比如计算机插画和平面设计领域,要更加注重日益严重的版权纠纷问题因为素材比以往更容易得到,之所以容易是由于数字文件形式的素材的空前丰富,通过数字化设备也可以轻而易得得收集到物理形式的素材。

1.2计算机美术通过发展产生的作品新门类和新技法

由于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从而产生了新的作品门类,他们与计算机相互依存,把计算机作为最终展示平台:例如网页、交互式动画、交互式电子幻灯片、软件的外观皮肤甚至手机像素画面等等一系列中。新的美术作品门类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和商业用途中都展现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在成就了一批批计算机美术工作者中表现出了自身重大的价值能力。

2传统美术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2.1传统美术的长期积累创造了计算机美术的原理性内容

计算机美术的核心一定是美术,不管计算机美术给美术领域造成了多么巨大的影响,吧“计算机美术”拆解下来就会变成“以计算机作为技术辅助的美术”,所以传统美术的理论仍然在计算机美术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具备熟练地软件操作意识以及传统美术所要求的传统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造型能力、认识能力等是成为一个优秀的计算机绘画或者计算机设计色美术工作者的必备前提。中西美术史论知识在计算机美术领域具有和通过出啊同美术教育所学习的透视、结构、光影、构图、构成、色彩和解剖等非常相似的重要性。

2.2计算机美术受传统美术技法的影响

美术工作者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总结经验后研究出了传统美术技法,分为处理画面和创造工具和材料的性能了解和操作两个方面,其中处理画面可以说是美术再现的能力。美术工作者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来劳动和训练才能熟练地掌握这些技法,这些经验也会直接或者间接的被运用到计算机美术领域。大多数人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贴近传统美术作品是受传统美术作品的影响,所以计算机美术要想符合大众口味也要尽可能的贴近传统美术作品,其中做常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在技法上模拟传统美术作品,Painter是COREL公司的优秀模拟手绘软件,它诞生以来得到了商业计算机插画家的喜爱所以称为模拟传统手绘的最著名软件,当然这与大众的审美口味离不开关系,因为Painter把颜料在画面上干燥的时间以及对下一笔颜料的覆盖的影响算计在内,所以使以它绘制的插画水平甚至可以以假乱真,使它非常的人性化;OpenCanvas也是与之类似的模拟软件。另外一个老牌子软件—ADOBE公司的Photeshop的绘制效果不那么贴近手绘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模拟传统手绘方面没有下太大的功夫。

2.3计算机美术仍然无法替代传统美术的一些门类

计算机虽然在美术设计领域可以作为主要工具,甚至可以通过Painter等软件来高度模拟水彩画和油画,但计算机美术几乎无法替代某些门类的艺术因为他们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古老的中国书法艺术。书法表现人的某种气质、品格、情操是通过线条和形体结构。线条作为点的运动轨迹也是书法的基本构成元素,它的书写过程在书法艺术中的特点表现为方向性和不可重复性。书法不可能重复和进行制作,创作过程与创作结果同时呈现,毛笔作为书法的工具也包含有一定的规律,它的魅力所在是它的笔触的偶然性,即使有高精度的数字输入板存在的软件业很难模拟书法的艺术。

3计算机美术领域的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的具有依赖性

当今社会,传统美术已经没有需要突破的技术障碍,计算机美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继续不断发展。计算机美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互依存互为贯通,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趋势是更高的性能,更高度的智能化、以及计算机在人类社会更广泛的渗透性,这些趋势对计算机美术的发展同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美术对于计算机硬件的性能要求非常的高,图形工作站的性能通常要比其他领域的性能高很多;显而易见能将图形处理速度提高到当然是更高性能的计算机,计算机的性能对于业务繁忙和美工人员紧张的动画游戏制作公司来说远远不够,他们永远需要更新更快的计算机来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场景绘制和渲染工作,更高的计算机性能也就要求计算机在同样的时间内要制出更加复杂仿真度更高的场景和模型。输入输出设备的性能是除了速度之外计算机美术所要求的重点,输出设备要注重高性能的专业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专业打印机、出版领域的胶印机和工艺加工设备的真实还原。真是采样是计算机美术对输入设备的要求,比如采样高分辨率的数位绘图板,它很接近于真实画笔的下笔力道和方向的采样;取得素材的重要设备也有高性能的扫描仪和数字相机。提升作品的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离不开这些高性能设备的发展。虽然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有贴近美术工作者在美术领域的创造性和独特性思维的水平和迹象还没有被我们发现。现阶段美术工作者的实际需要是软件方面更加人性化的发展,美术工作者对软件开发商的期待则是软件更好用,使用起来效率更高、效果更加丰富、更加的便于控制。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中的高度渗透性扩展了手机游戏机这些非通用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拓展了计算机美术作品的展示空间也为它提供了更多的媒介种类,应用领域的拓展也对计算机美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4计算机美术和传统美术教育的关系密切

传统美术并没有因为计算机美术的不断发展而落后,相反随着计算机美术的普及和发展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就拿我国来说,一贯重视传统美术技法和理论的教学是我国本专科院校美术专业的传统美术教育。虽然有时学校所学针对性不强会对计算机美术学毕业生造成影响,但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东西是技法和理论,当毕业生从事计算机美术工作时就会在他们的工作过程中体现出应有的价值,以传统美术为重点在有限的教学计划中是科学和合理的。我国其他的一些职业教育机构中很重视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术,计算机美术教育也是以计算机操作为主,通过了各种专业机构认证的学员对传统美术的技法和理论还是不够重视,所以这些教育机构的学员很难创造出好的作品,这令人非常遗憾,对于美术培训市场的丰厚利润,如果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在原本重视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基础下能更加重视传统美术的教育技法和理论的培养,自然而然就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国内计算机美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更自然的形成客观的社会效益。

5结语

计算机论文论文范文2

1.1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的范围十分广,也是计算机审计最致命的风险。系统风险分为软件环境风险和硬件环境风险。计算机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在文件的记录或操作中由于规范、标准等不统一,进而产生了风险。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通过互联网及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样就有可能受到外部网络影响,如病毒、黑客的入侵,这些都严重威胁着计算机审计系统的安全。

1.2系统控制风险

系统控制风险是因为审计系统控制不严密造成的。我们知道,传统的审计工作是人与人之间的监督与控制,而在实施电算化以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和机器的双重控制,且以对机器的控制为主。审计对象的变化使审计风险发生了转移,审计人员需要对软件开发商在设计软件时嵌入到程序中的内部控制软件方面的内容进行测试,而这些对审计人员而言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任务。

1.3数据风险

数据风险主要指数据为人为破坏的风险。传统的审计资料是纸质的,人为修改后会留下痕迹,所以篡改的可能性不大。而在运用电算化系统以后,人为篡改数据就不会留下痕迹。特别是系统内的计算公式,被篡改后将导致财务报表的严重失真。由于财务人员并不了解系统如何计算的,所以即便是产生了很大误差也难以发现。对此,审计人员只能靠自己的判断力和经验了。

1.4审计软件风险

审计软件风险是指软件自身的缺陷引起的风险。审计软件没有经过权威部门评审或没有定期升级更新,都会造成软件的不稳定,进而内部的审计核算方法与会计核算不一致的情况。在软件开发中,审计人员不懂软件开发,所以无法将使用需求表达清楚;开发人员不懂审计业务,开发起来同样面临着巨大困难,这两点因素会造成软件在开发之初就存在缺陷,进而影响审计计算、分析。

2、审计风险的规避策略

2.1审前调查,获取充分、准确的信息

在开展审计工作前,应对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进行一系列的详细的调查,对计算机审计系统的软件及硬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针对系统做出详细的评估,如软硬件、技术文档、开况、数据等。据此提出可行的、能满足审计需要的数据采集对象及采集方法。采集的数据必须保证是审计期间的财务数据且都是“结账”后的数据。对纸质凭证等数据进行核对,电子数据应制定责任承诺书,确保提供的电子数据是真实的,数据失真将受到相关责任制度的处罚。

2.2开发和使用计算机审计软件

开发专业的审计软件,通过审计软件来直接房问被审计单位数据,进而完成数据的复核,减少数据索取的繁琐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为给计算机审计打开通道,就必须根据实际需求开发审计软件。尤其是数据采集上,审计软件要有非常的兼容功能,能够访问不同介质、不同编码、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进而消除“瓶颈”。在审计软件的应用,要建立完善的应用责任机制,提高审计的威慑力,进而降低审计风险。

2.3加大审计培训力度

大多计算机审计人员是由传统审计转换过来的,审计专业知识较扎实,计算机能力欠缺,所以在计算机审计风险防范上不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技术等都发生了改变,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名高素质的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有一定了解,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因此,加强审计人员应用计算机能力的培训,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控制计算机检查风险的首要任务。

2.4加强审计网络的建设工作

网络是计算机审计的前提条件,所以应该有健全的计算机网络。由于我国计算机网络及软件开发较晚,计算机审计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限制。计算机审计必然要以审计软件为工具,所以必须加快审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有自主研发和委托开发两种模式,其开发中要注重审计软件与会计软件的结合,这样就可以把两个网络联系起来,以便更迅速地获取审计数据,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5创新审计技术

计算机论文论文范文3

1.1新生的计算机基础良莠不齐。在我们国家,不同地区对于计算机的基础教育有着严重的不同,大部分城市已经在中学甚至是小学就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家庭也基本都有电脑,有的甚至已经参加过不少计算机类的比赛,水平已经相当高。而在部分边远地区,配套硬件设施尚不能完善,更何谈计算机基础教育,以至于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连键盘鼠标都没有摸过。

1.2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一般都是采取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理论课大部分都是在教室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虽然这种授课方式能够比较生动形象的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展示出来,以此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对于学习的热情,但在实质上还是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单纯的为学生进行填鸭式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很是被动。而实验课的进行,大部分都是教师简单的进行一点讲解,之后给学生时间自己上机练习,从而完成教学大纲。但目前高校基本上都是大课堂,学生众多,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以至于学生的问题不能得到教师及时有效的解答。与此同时,学生作业的批改和问题反馈也难以很好的实现。

1.3计算机课程未与专业相结合。在现今的高校里,不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其他非计算机专业,诸如医学类、艺术类等,所有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都是一样的,所使用的教材也是统一的,这其实是忽略了各个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差异。事实上,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其目的应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而更多的是应将计算机视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工具能发挥不同的作用。而我们目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极少有能与专业相结合的课程开设,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和使用只停留在基础操作的层面上。

二、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多样化的实现

2.1课程体系设置多样化。针对新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可以在入学初期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调查或考试,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低分为3档。水平最差的学生必须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并在结课时进行考试从而获得学分;水平中等的学生可以不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只需在结课时进行考试获得学分;而已经具备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学生可以给予课程的免修直接获得学分。这样的安排,既可以节约教师资源,也可以使高水平的学生不必再进行已熟悉的课程的学习,从而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2.2教学方法多样化。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必不可少,但课件不能只是简单的将书本中的知识进行重复再现,而是应文字简洁,以图片、图表为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而实践课可以采取学生结组和分发任务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互相学习、互相督促,教师可以每堂课给每个组几个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最后由教师进行比赛成绩的评比和讲解。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并且学习效果会比单纯的自己练习要好得多。此外,现今通讯十分发达,教师可以建立QQ群或微信群,学生可在群中提问或者发表建议,这样教师就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并进行解答。

2.3开设结合专业的多样化课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由于使用专业应用软件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所以在学习完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可以开设后续的与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课程。根据各所院校的专业设置,可拟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有代表性、通用性强、使用面广的学科工具软件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所需,以便应用计算机为自己的专业服务。

三、结束语

计算机论文论文范文4

关键词:网络 教学特点 改革 高职计算机 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

如何在网络化、信息化的环境下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呢?这是我们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1.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特点

我们的教学特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了变化;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突出学习者的个性化教育;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有利于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更先进;交互网络技术的使用。

2.周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而我们的教学相对滞后。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下列问题:课程内容陈旧,时代感不强;教学手段、模式单调,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不好;考试考核方式改革力度不大。

3,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结合我院及兄弟单位的改革经验,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3.1 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参照《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指南》的要求,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分专业、分层次设立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3.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

3.2.1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直观教学。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网络环境,提供一种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较好地实现个别化、合作化教学,学生主动参与及自我探究的欲望可以被大大调动起来。高职院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能动状态,他们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3.2.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探究知识的动力之一,是创造发明的重要源泉。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

3.2.3 精讲多练。“精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

“多练”,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多给学生训练的机会,其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人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3.2.4 任务驱动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创设教学平台,将教学内容和上机任务、作业放入网上。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再以软件或知识点作为线索,改用任务为线索,串联模块,组成教学内容。在这里,任务的确定、完成、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

3.3 教学模式的改革

新型教学模式离不开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系列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和媒体。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站在改革的前列,率先采用新型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现式”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3.4 考试考核的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主要凭试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能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这种考试方法与素质教育大相径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3.4.1 边教边考:在平时上机操作中,一个章节、一个知识点就进行一次考核。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解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应用领域的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4.2 多渠道考核:通过多种方法检查学生的技能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在校园网络平台上设置一些学习、对话、软件等栏目板块,对参与者加权积分,作为考核总成绩的一部分,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3.4.3 改革总评成绩的计算方法:期末笔试对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考查,这部分可占总成绩的20%,平时考核成绩占30%,平时上机操作占总成绩的50%。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

计算机论文论文范文5

其实,所谓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人的研究活动、学习活动以及传授知识过程,而这些又都是特殊的信息传输与处理过程。所说的研究,其实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大量的从外界收集信息,然后从所搜集来的信息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观点,最后就是信息处理,包括对信息的筛选、取样,通过信息的比较得出结论性的观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自古以来说法不一,古往今来我国就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提法。“传”与“授”显然是信息的传输。所谓“道”,从获取信息的角度看,是指人的具体行为,即使不同历史阶段所赋予“道”的不同内涵,但最终人的具体行为也都是贮存在大脑中的。每当人们思考要做一件事时,都会与大脑中贮存的信息加以比较,得出结论。所谓“业”,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赋予其内涵也是不同的,但其存在着知识与能力的共性问题。所谓“惑”,就是学生的信息反馈,“解惑”则是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提出的解答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师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传输过程。不管是建立具体的行为,还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归根结底是要教给学生什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传输给学生具体的信息。信息的传输一定要有载体,例如可以通过幻灯片、电影、书籍、文字等,而存储在学生大脑中的却不是这些实物载体,而是这些实物载体所带来的信息。这些实物载体则是由计算机带给我们的。

2、信息技术的介入会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革新

早期教育工作者所使用的十分简单信息手段可以概括为“言传身教”,当时受教育者主要根据教师的示范动作,通过视觉信息传输直接模仿,这就说明了教师这个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信息源的重要地位。但是,“言传身教”这样简单的信息手段往往会使教育教学发过程受到一定制约。教育者所掌握的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信息技术的介入,势必会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得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教育教学过程的革新。因此近几十年来,一些先进的信息手段如:幻灯、电影、录音、录象、广播、电视等得到迅猛的的发展,当它介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时,定会对教育教学产生很大影响。使受教育者除了靠感官直接获取信息外,还能从多方面获取较多的信息.国外许多大学设立了教育科学系,有的称为教育工程学,就是学习和研究现代信息,使得学生从教师、从媒体间接获得信息变为自己动手获得信息。

3、信息技术为提升学生的能力创设了机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关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已有的经验可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好多种,但计算机对教学的介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更新、更广阔的途径。

1)提供了自己动手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动手的能力

学生学习的特点之一是喜欢自己动手。从小学到高中的实验课,学生都兴趣十足,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学的机会,都表现出比干巴巴的讲解和单纯的听讲有更高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一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内容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形象逼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解决变抽象思维为直觉思维的过渡

随着学生年级不断的在升高,书本中出现生疏的词语、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在逐年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逐渐加大,只采用语言和文字这样简单的信息,不利于学生更深层的理解。这样就可以采用计算机的相关功能如: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功能来辅助教学,给出生动的动态形象信息来揭示复杂的过程,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使抽象的概念以形象化。

3)、增强信心,克服学习上的厌烦心理

好多孩子刚刚步入学校时,对学习读书充满美好的幻想,充满新鲜感,好奇感,动力十足。可是经过几年之后,不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明显下降,甚至有厌烦心理。如果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相关的教学中,许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培养他们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他们重拾自信,以克服厌烦的心理。

4)、便于实现因材施教

陈旧的教学模式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却采用同一个要求和同一种教法,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班级里较为的优秀的学生吃不饱,他的才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学习较差的学生却感到很吃力,学起来很困难,往往会引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困难,能实现了分层次教学,能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地安排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进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进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计算机论文论文范文6

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说明作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认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的研究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论证自己的学术论点。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计算机论文英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做个借鉴。

计算机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郗慧芝,付英杰,张晓彤,李萌,张照宇.驻济高校大学生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认知及现状调查[J].新校园(阅读).2016(03)

[2]蒋燕翔.浅谈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促进作用[J].才智.2014(07)

[3]马琴.试论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以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为例[J].科技资讯.2013(27)

[4]王立兵.浅析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

[5]刘帆.基层央行计算机安全工作重在管理和防范[J].华南金融电脑,2010(04).

[6]赵永彩,王效英,宋玉长.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防范金融科技风险[J].中国金融电脑,2001(06).

[7]张学龙,周东茂,范海峰.强化计算机安全三防确保计算机安全运行[J].中国金融电脑,2001(09).

计算机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王斌,邵华清,王全,杨绪华,刘阳.基于学科竞赛的卓越计算机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经济师,2016(8).

[2]黄天全.计算机网络职业技能竞赛机制的构建[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5(7):19-19.

[3]张广波.以技能大赛促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J].经济生活文摘月刊,2013.

[4]盧唯威.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5:241-242

[5]胡成娟.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11:180

计算机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张晓莲.论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展计算机教学第二课堂的实践意义[J].才智,2013(34):11-12.

[2]卜令瑞,李娜.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1(56):164-165.

[3]苏航.高职院校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及组织方式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4):52-53.

[4]徐畅.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9):54-55.

[5]孙咏梅;李敏;周明红.基于第二课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4(18)24,40-42.

计算机论文论文范文7

开放型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作为比较前沿和科技化的实验场所,对实验设施、试验方法以及管理理念和措施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网络实验室应以此为前提,以实现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实验室工作。首先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必须满足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需求,能够开展比较丰富和高水平的实验课程,并且实验内容能与社会实践工作紧密结合,网络要便于安装,操作也要简洁,使学员比较轻松地进行计算机网络实验。其次,保证网络实验室所使用的系统和操作方法能代表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前进技术。计算机网络行业本身在高速地发展,让学员实时了解计算机网络科技的最新信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当然这也能够为专业人士进行科研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保证实验设施以及操作系统的可靠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合理制定网络系统架构,并保证操作系统有一定的自愈能力,使信息处理有一定的容错率,在进行计算网络实验的同时不会影响本实验室的其他工作进程,这是非常基础但绝对不容忽视的工作。当然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信息共享也是重要的功能,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设备应能支持国际通用标准,能接入不同的网络,能与其他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从而组合成一个更大的网络信息系统,使网络实验室个体全面了解大量信息。而网络实验室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的指导下,最大化利用网络实验室资源,才能使实验室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开放型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规划

2.1建设合理化的教学环境教学是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开展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工作,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学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员能够真正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加深对基础专业知识的理解,也能锻炼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建设多样化的实验环境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地运用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所以它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和运用的学科,不仅要求理解专业基础知识,更注重实践运用。因此,为了培养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一系列能体现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实验,对一些实践性、创新性较强的课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解答来培养学员的网络技能、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让学员今后能快速适应并融入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实践工作。

2.3建设完善的研发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是比较科学、前沿的实验场所,其对硬件、软件设施要求都很高,除了进行教学、实验工作外,还应当具有完善的研发功能。实验室的管理系统和操作方法应当能代表当前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前进技术,并保证网络设备满足国际网络的基本要求,能接入不同的实验室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使网络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更加高效。

2.4建设开放型的工作实践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实验内容应符合实践工作中的环境,通过专业的课程设计,以教授学员基础专业知识为目标,以专业课程为基准来进行实践型实验工作。旨在让学员自主地设计实验课题,选择不同的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内的设备,进行自主操作和开放性实验。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进一步锻炼学员的实践能力,也只有理解专业基础知识且融会贯通,才能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课题,并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最后有效开展课题研究。

3结语

计算机论文论文范文8

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的结合,营造出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涉及国内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为国内很多行业提供了信息管理技术保障,促进行业生产力和工作效率,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多媒体技术进入数据库领域,数据库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使数据库中新的技术内容层出不穷,数据库的许多概念、技术内容、应用领域,甚至某些原理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建立和实现了一系列新型数据库系统,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演绎数据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数据库系统的大家族,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仅是数据库大家族的一员。数据库技术主要特点是:数据的组织性、数据的共享性、数据的独立性、可控冗余度和数据的灵活性等。数据库的结构是具有组织性的,不是散乱无序、杂乱无章的排列,数据与数据之间是具有相互关联的,按照某种特定关系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从整体上看,具有完整的、清晰的组织结构形式,而数据库的共享性更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营造数据库重要目的之一。作为具有共享性的数据库,不仅可以实现企事业单位内部资源、资料的共同使用,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使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国家实现资源共享。计算机数据库具有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根据数据的修改,新的数据项和数据类型变化,可以做到不需要对原来的程序及数据进行修改,从而不会引起应用程序的变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仅是数据储存的“可移动仓库”,还拥有数据的输入输出、数据的查询和数据的编辑修改等管理功能。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或调取、查询方便构建具有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数据库,从而实现高效率、便捷的工作效率。

2加强信息管理、注重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措施

随着社会各项建设不断完善,企事业单位应重视计算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2]。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立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脚踏实地,爱岗敬业;诚信明礼,注重与人合作,团队协作意识强;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爱好鲜明,有较强的表现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业精神。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好运动,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抗挫能力、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懂得自我保护。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开展专业认知培训课程,使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了解IT行业、了解职业岗位操守、了解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养成专业的职业素养,从而使员工形成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及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操作技巧的掌握,进而使用企事业文化,提高实践技术能力,培养人才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对信息进行采集于组织、对信息进行分析与加工、对信息系统进行开发、维护与管理,培养人才对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规划能力及战略数据规划能力等相关不等强度的工作内容。提高信息管理阶层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使用的重视程度,熟练并掌握可想数据技巧,从实践上总结工作经验,通过工作实践能够根据业务流程分析并创建能够使用的具有数据完整性约束、索引和查询数据等工作内容。加强管理阶层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信息管理技术基础和原理、信息产品及其流通管理、信息产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管理的发展环境、信息管理的组织和人才培养等等专业性能的了解及掌握。开展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课程培训,实现技术查询和操作、保证数据安全型和参照完整性、使用事务及完成指定业务的工作训练。加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实行信息管理评价机制,把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掌握及日常维护管理列为员工考核升迁的基本标准,从根本上调动管理阶层和员工对计算机数据库使用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实现“人力科技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同时,企事业单位在加强信息管理、重视人才培养、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更应提高全体职工法律意识,强化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到自觉守法、依法办事,从而形成健康、平稳的发展趋势。

3结束语

计算机论文论文范文9

1.各专业教材过于统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我校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只要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学生几乎都会选用统一的教材。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我校目前存在的现象,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说,也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大一新生是各大高校从全国各地招收来的,他们的社会背景大不相同,经济水平也参差不齐,更突出的问题是,他们的兴趣爱好也会因人而异,所以如果不考虑这些实际情况而各专业统一规划教材,那么同样的教师授课,学生的听课效果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2.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授课模式一般是多媒体教学,教师直接在讲台上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的内容也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般也是统一设计的。教师在进行第一次授课时,没有机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或者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学生在课堂上听的时间多,动手的时间少,即使教师讲的很精彩,有时学生的积极性也并不太高,一部分原因与课件中准备的案例与学生的专业没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听的时候,不感兴趣;另外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总认为讲台是教师的,自己处于被动的状态。

3.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目前,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机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机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从比例上来看,机试成绩取决定性因素。从近几年的学生试卷分析来看,有的学生平时做实验时,表现得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当不错,但是最后因为对上机考试系统不熟悉,提交试卷时没能按要求正常提交,结果教师在改卷时出现种种情况。例如,有个别学生不小心将原始试卷提交上来,结果教师阅卷时看到是空白的学生答卷;或者有的学生即使将答卷做的非常好,但是没能提交到系统上,导致的后果是试卷出现乱码或根本没有试卷信息,最后上机考试成绩只能以零分记。

4.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目前,对绝大多数高校来说,类似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选修课授课教师往往是授课完以后就离开教室,等到下一次授课时再和学生见面,几乎没有额外的时间和地点专门和学生沟通,更谈不上深入了解学生每次课上遇到的难点和问题。长此循环,等到下次授课时,教师只能是按照教学大纲来授课,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在听课的时候由于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随着课程进度的一步步深入,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1.教材的选定应不拘一格。由于我校大一新生在本学年下学期将会选修程序设计等后续课程,所以教基础知识和Office软件的使用方法等,还应逐步引入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概念,为后续的课程打好基础。如果此时没有适时的引入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等到下学期学习程序设计的时候,一方面,教师在教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很多基本概念还要从头讲起,另一方面,学生常常会感到没有头绪,无从下手。这是近年来很多教授程序设计的教师经常会遇到的尴尬情况。因此,在选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时,最好不要统一规划指定通用教材,而应该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材,而且尽可能按不同的专业来选定适合该专业学生提高自身计算机素养的教材。

2.教学方法多样化。

(1)转换角色,学生上讲台。在传统的大学课堂上,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有时即使老师讲的很精彩,但学生仍然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如果能转换角色,教师在教授基本理论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当地安排互动环节,如请部分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走上讲台,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动手演示当堂课上的内容,教学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在演示过程中,如果学生出错,教师应及时地进行现场引导。此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千万不要有畏难情绪,往往出错的时候,就是提升自我的关键时刻,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同时,计算机水平也就会慢慢提高。而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尺度,尽量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知答案。往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自我计算机应用水平的目的。

(2)由学生参与提供教学案例。在传统的案例驱动教学法中,大部分案例都是由教师来编排和确定的。试想如果能由学生参与,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学生参与制作教学案例;或者作为授课教师来讲,能在讲授课程之前及时归纳总结出学生平时遇到的此类实际问题,并且能将该问题融入到课件的制作中,这样当教师在讲授案例时,学生很可能会有更大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重视实验课。虽然,在教学安排上,大学计算机课程安排有理论课20学时,上机实验课16学时,但是实验课的学时安排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高校应进一步重视实验课,适当增加实验课的学时,同时让学生有一定时间来消化本次实验课的知识点,并自己对该次实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交实验报告的同时一并附上目前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待于教师下一次讲解。有时,甚至可以考虑将理论课搬到机房上,一边讲理论,一边做实验。

4.考核方式新探索。经过近几年的考核情况来看,学生仅仅通过学期末的上机成绩很难如实的反映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达不到较理想的测试结果。例如,有的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在平时表现的相当不错,但是由于期末上机考试时,对考试系统提交试卷时操作不当,错过提交时间,结果机试成绩很低,有时甚至不及格。这样,似乎有些不太公平,但是对于机试而言,是全程在线考试,每一位考生几点几分登录,几点几分交卷,系统是实时记录的,一旦考试时间结束,该考生的机试成绩就已经确定了,所以授课教师也没有办法改变结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提出以下一些改进措施,仅供参考。

(1)改变考试形式。应逐步改变原有的考试形式,一种方法是可以尝试将总成绩分散到平时实验,具体可以通过教师为每次实验现场打分,最后将几次次实验的平均分当作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成绩,不再设置学期末的机试。

(2)突出动手能力。考试总成绩也可以这样来确定,当学生第一次上机时,教师就布置一个类似于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实验的题目,该题目的设置应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可行性。学生可以先考虑考虑,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有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可以早点动手做,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也可以展开。等到学期末需要对学生考核时,学生只需要将自己完成的该综合性的设计成果上交,综合性实验的分数就当作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成绩。

5.创造条件反馈问题。为了能让学生听完课以后及时地反馈自己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例如可以利用目前学生经常使用的QQ群和学生及时地在线交流,也可以利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微信功能,及时地查阅学生的问题并在线解决,如果不能在线解决的至少也对学生的问题心中有数,等到下次授课时,将学生遇到的较为集中的问题在课堂上集中统一讲解。此外,如果有些问题需要和学生当面交流的话,教师也尽量地找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可以考虑适当增加授课学时来解决。总之,只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作为授课教师来说,都要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便利。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