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14 14:49:37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1

单元 单元内容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 单元 单元内容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 高亭中心小学占地面积15650平方米,绿化面积2623平方米。现有教师100余人,班额35个,学生1200余人。学校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拥有航模专用教室、海洋科技作品陈列室、标准科学实验探究室、标准室外排球、篮球与网球||| 2011年度浙江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工作总结 根据“浙江省第二轮‘农远工程’资源建设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建设项目”的工作部署,喻伯军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于2011年1月启动并建成。一年来||| 六 年级 第二 学期 制定人 芦慧 时间 2012.3 单元 周次 实验名称||| 五 年级 第二 学期 制定人 钱忠兰 时间 2012.3 单元 周次 实验名称||| 四 年级 下 学期 制定人 杨洁 时间 2012.3 单元 周次 实验名称||| 三 年级 第二 学期 制定人 王小茹 时间 2012.3 单元 周次 实验名称||| 以活动为抓手 扬基地之风帆——2011学年第一学期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1年9月13日,莲都区教育网公布我区第一批学科基地的评选结果,我校作为全区唯一一个小学科学基地名列其中。这是一项荣誉,更是一||| 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 我校六年级有三个教学班,每个班的学生数在44左右。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科学观察能力和实||| 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 我所教的四年级两个教学班,每个班的学生数在40以上。大部分学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 周次 日期 教材内容 课时|||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始了,为了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现对一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科学组全体教师要学好用好《教学规范》,创设一个“轻负高质”的教学环境,以优化科学课堂||| 一、本册教材主要内容: 《科学》六年级下册有“微小世界”、“ 物质的变化”、“ 宇宙”、“ 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通过不同视角对周围||| 一、本册教材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 一、本册教材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2

一、基本情况。

总人数男生女生552827

二、学习情况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如郝苏湘、周叶凡等),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如郭冲、郭加林等),不能主动去学习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以前对知识掌握较好部分是:

1、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

2、学生的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3、学生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思路和步骤清楚。

4、学生能很好的解答几何画图形方面的题目。

5、学生书写较工整美观。

不足之处:

1、学生粗心大意忘写答案。

2、运用知识不够灵活,表现在已掌握的知识,做题目时不能灵活地运用。

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2、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众数和平均数。

4、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3

        

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

陈  秀  丽

  从本学年起,英语与同时列为主课程。各年级面临着区统考,六年级还面临着毕业升学考试。诸多因素,报兴趣班的人数增多。六年级就有84.7%的学生报名。针对本学年的现状和区教研室对教材提出的新就替换要求,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 特快班。

本班20位同学是与上届六年级同学起作为快班的学员,他们学习进度远远超出其他学员。从课时安排和培养尖子生的角度考虑,这20位同学编为特快班。由于时间的关系,授课时间定为每周六下午一个半小时和隔周五下午两个小时,这样确保了时间。

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年的学习,让他们在毕业前成为真正的英语特长生。尽量参加剑桥一级考试,以评价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成效、以更加明确剑桥教材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方式。从而弥补我校与城镇地区英语教学方面的差异,助我校学生在区选拔英语特长生中,脱颖而出,也助他们考上理想学府。

本学期学习内容分为三部分:

1、 剑桥一级二册:14—15课,完成一级的教学任务,并作好考前准备。

2、 继续学习剑桥英语二级,丰富学生语法知识、单词量、句型量,为来年考二级作准备。

3、 六年级英语教材在平时打好基础的同时,灵活掌握并运用课本知识,用尖子生作开路先锋,探讨如何把北京版教材渗透得更好。学过的东西尽可能的让学生达到“四会”,以说为领先。

二、 六 年 级 班:

除特快班20人以外的六年级学生编入此班。虽有新报班的学生,但为了统一管理,又为了同一个目的:打好基础的同时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剑桥上册42课至下册15课。另一部分是原六年级英语教材。

教学内容:保持住六年级同学对英语已有的兴趣,对各别没兴趣的同学不能放松,拉住他们,不能使他们再下滑,培养他们的兴趣,留住他们敢于报英语班的信心,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坚定师生教好学好的的信心。

以剑桥为主,主要培养拼读单词的能力,掌握全部的拼读规则;单词能做到听、说、读三会,丰富单词量,固化句型结构,句型三会,部分单词句子能书面表达。重要的是说,能就他人提问口头回答。在“三会”的基础上逐步加快速度,并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

以北京版五册为辅,主要是复习巩固,加深课上内容;操练功能句,从读到写;牢记单词,从认读到拼写;课文,从朗读到背诵;语音,从认读到找规律到熟练掌握并区分。从而提高朗读、阅读能力。

这个班在学习剑桥方面只要学生“三会”,不给学生造成“课本还学不会呢,又学新的”的心理负担。

三、 五年级班:

五年级面临的问题是下学期要从人教版三册接北京版四册,难度很大。为尽量做好准备,也为配合英语教师的工作交接,特将此班的计划做如下安排:

第一、 以剑桥教程为主,对单词、句型的教学严格要求。与同轨班教师统一规划对单词的要求,要求“二会”,“三会”和“四会”的区分开,该认读的要认读,该会拼写的要会拼写。句型分为两种基本句型。即:重点句型、非重点句型。重点句型,必须会背,确保班内大多数学生“四会”。非重点句型,认读、听懂即可,讲明所出现的语法点。要实实在在的认读、拼读、拼写。提快语速,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强化学生的记忆。

第二、 为配合下学期的工作,以拼读为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词,大大提高单词量,单词来自新版四册。

第三、 五年级同学来自三个学校四个班级,以班为单位,比纪律,比成绩,比课上积极参与,促进班与班之间的竞争,也促使班内的团结互助。

四.四年级班。

在教材的使用上,这是最稳定的一个年级之一,所以保障他们的学习秩序,稳定他们的学习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此年级的教学工作步入正轨,没有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不可怠慢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兴趣班的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同五年级班教学内容与要求的部分一。

四年级孩子小,教学过程中多带体态语,多调动孩子积极性,让他们保持兴奋状态,甚至是疯狂状态。他们记忆力强,又善于爱于敢于表现自己,只差教师大胆的要求,大胆的去塑造。

五.特长生的辅导。

特快班的学生自愿报名,利用平时时间辅导口语,让学生说出口。望能在十二月份或  在明年四月份与教师同步参加口语考试,营造师生竞争学外语的气氛,并探讨成人与孩子用同一本书  ,教学方面的差异,有二点要求是,报名的同学必须要保证时间,必须参加市统考。

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大课堂的容量,避免教师总是怕孩子不会,不敢多教,教学速度慢,甚至原地踏步的现象。

加大课堂练习,避免以往的教的多,练的少,一见到检测卷子就晕的想象,课课有练习,月月有检测,及时反馈。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4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四、六级考试;考研

一、前言

近年来,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并就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卞树荣(2006)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大学体验英语》的实用性;邓贤贵、张坚(2007)论述了《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理念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全新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大学英语教材均在实用性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华荣(2008)在内容组织上论述了《大学体验英语》交际内容的实用性;魏琳(2009)通过调查发现,从学生的选择上看,语言的实用性已被摆在了第一位,越来越多的学生已不再把英语学习当成应试的工具,而是希望通过学习能与人交流,无论是口头的还是笔头的,甚至同专业挂钩,达到学以致用;王帅(2009)指出《实用英语》的实用性明显加强了日常生活、工作与经济、科技发展联系密切的实用文体的阅读。

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英语四六级作文的写作水平,如于海艳(2005)、迟欢玲(2006)、胡学方(2007)、翁义明及陈兰芳(2008)、袁在成(2009)、郑映雪(2009)等在这方面均有阐述。

至于考研英语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对某一年考研英语作文的点评,如曾微(2006)、许建平(2007,2008,2009);如何提高考研英语作文的应试技巧,如王静(2005)、吴蓓蓓(2005);分析考研英语看图作文及相应的对策,如杨小蛮(2005)易立梅(2008)等也曾有论述。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少学者从考试的视角来论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尽管滕德明等(2006)从教材编写中的原则、需求分析和实用性角度,在分析了2001至2005年5年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和在对学生、教师、社会的需求的分析后,指出了《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实用性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此研究仅仅通过2001至2005年5年间的考试英语写作来研究了就某一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这尚不能足以较全面的了解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为此,本文将结合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来研究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以期为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考研作文的情况分析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

通过对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文题目进行整理、归类,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总结,总体而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材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书信类、应用文、描写文、图表类等。在这些题材当中,以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居多,图表类则显得过少。

然而,从历年考研英语作文的得分情况来看,多数考生的看图作文得分不高,考生普遍反映此类作文很难。为此,很有必要对此类作一些简要分析,看图作文可以分为图画式作文和图表式作文(杨小蛮,2005):(1)图画式作文是用漫画、照片、图片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画蕴涵的寓意或者思想内涵理解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更偏重学生的总结能力;(2)图表式作文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表中的数据所包含的逻辑关系的挖掘与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由于图表是数据的形象化表达,更偏重于学生的数据整理与归纳能力。而这正是众多考生所缺乏的知识及能力。图表类作文,在历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不多,大学英语教材中类似的图表也极少出现。由于题型不对口,考生在审题、立意、表达上都与命题者的要求大相径庭(任荣,2001)。另外,根据最新的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在英语的写作a部分,今年新增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的内容,并且在大纲样题中有所体现,这是很重要的变化。有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的体裁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关于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的讨论

由于受到文章篇幅所限,本文选取笔者教学中所使用的《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进行分析。

首先,本文对翟象俊及李荫华主编的《大学英语》中的体裁进行统计。

再看由宁春岩主编的《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课文中的体裁。

为了进一步说明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问题,下面就《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专门涉及到写作方面的内容逐一统计如下。

《大学英语》的第一册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也兼顾写和说的能力,写作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使用连词、缩写句成词(组)、从句、简洁写法、从属连词用法、省略法、简洁表达法、同位语;第二册的写作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连句成段的能力,包括连贯、并列连词和连接副词、由主题句引出段、 从属连词和关系代词、句子逻辑顺序、词和词组及从句的并列写法、转折等;第三册的写作,从连句成段训练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写成段文章,初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写作能力,其中的第5、6单元有看图作文;第四册的写作,从基础训练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写成段文章,初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写作能力,第7单元有看图作文。

而在《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写作练习分为一般写作(general writing)和实用写作(practical writing)两部分。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essay-writing的能力,后者培养学生阅读和模拟套写在交际环境下的常用应用文的能力。第一、二册的一般写作以纠正学生写作中的句子层面的结构错误为主;第三、四册以段落、篇章写作为主,以培养学生在清楚表达意思、整体构思、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能力。

就应用文写法(practical writing)而言,涉及如下的内容:第一册有名片、道歉信、海报、 储蓄表、订单、体育比赛安排表、通知、邀请函,第二册包含了入学申请表、个人广告、旅游保险、贺卡、健康表、私人信件、网络布告,第三册则有会议邀请函、获奖证书、广告、论文征集广告、网上课程安排、旅游行程安排、公共预警通告()、政府通告(反战反暴力游行),第四册安排了工作广告、演出安排表、投诉信、招聘广告、道歉信、问卷调查、保险单填写、提纲写法等应用文写作知识。

四、综合分析

综合上文对四六级及考研英语作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六级作文的题材主要以写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为主,偶尔出现图表类和应用文类的作文;考研英语作文主要是图表类作文和应用文写作,从2010年开始新增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的题型。这两个对教学起很大指导作用的考试在写作方面有共同的要求,即都要求考生掌握应用文写作,而双方的不同之处在于四六级作文侧重考察考生能否根据所给的题目用英语清晰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因而题材多为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而考研英语作文侧重考察考生观察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因而题材多为图表类作文。一套讲究实用性的教材在写作练习部分应该注意两者兼顾。

根据本文第三部分对写作方面内容的统计可见,《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较之于《大学英语》有了很大的改善,更注重实用性,也就给予应用文写作更多的关注,这对大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及今后的工作无疑是极为重要得。然而,《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极少涉及看图写作方面的知识,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这方面的练习几乎为零。就考研英语写作而言,是极为不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今后编写大学英语教材需要考虑到考研英语写作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要增加看图写作及如何提炼文章的摘要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满足大学生考研的需要,使得大学英语教材更具实用性。

五、结束语

纵观全文,本文在总结、归纳我国近20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作文题目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的中与英语写作密切关系的内容,并就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尚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时候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卞树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编写理念及其对英语教改的指向[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邓贤贵、张坚.构建特色英语课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职业时空,2007(23).

[3]华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浅评[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魏琳.从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僵化现象谈英语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

[5]王帅.高职《实用英语》教材特点及应用方法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

[6]于海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应试策略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5).

[7]迟欢玲.如何写好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j].英语自学,2006(11).

[8]胡学方.从框架结构谈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j].贺州学院学报,2007(3).

[9]翁义明、陈兰芳.主题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短文写作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2).

[10]袁在成.主题句在cet-4&6写作中之功用[j].科技信息,2009(28).

[11]郑映雪.四六级考场议论文写作应急思路“三步曲”[j].英语自学,2009(11).

[12]曾微.2006年全国考研作文解析[j].大学英语,2006(3).

[13]许建平. 2007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大学英语,2007(4).

[14]许建平.2008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 大学英语,2008(4).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5

1学校层面的合理安排和支持

1.1仪器室的合理布置和规范整理。

实验器材的齐全、方便取舍,则大大提高实验教学开展的有效性效率。目前我们仪器室以形成按照三到六年级的实验器材进行归类为主:三年级上下册实验器材一个上下橱窗;四年级上下册实验器材一个上下橱窗;五年级上下册实验器材一个上下橱窗;六年级上下册实验器材一个上下橱窗。随着以后实验教学的开展,各年级橱窗再慢慢整理,以单元、课时进行归类。再以按照物理、化学、生物、玻璃仪器等进行归类为辅:其他橱窗按照上面进行归类,又准备了十多个橱窗。另外又有一名老师负责仪器室的一些工作等。

1.2实验室利用的合理安排

我们学校总共2个实验室,学校三四年级7个班级,每星期共14节科学课,五六年级总共有个8个班级,每星期共24节科学课。为了更好地使用,上回学校向我们科学老师征求意见,后来我向王老师建议,三和六年级一个实验室,共8个班级,共20节课,除了语文数学课等,刚好安排满一个实验室,四和五年级共7个班级,共18节科学课,满足语文和数学等课程以后,接下来就是满足科学课程,刚好安排在一个实验室里。这样安排以后每堂课都可以满足在实验室上,并且每个实验室课程尽量满足同年级的排在一起。这样实验室充分利用起来,各个老师不会挤在一起,实验器材的使用不会受到限制,或者徒劳的搬动等。

2教师本身在从事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一些体会

2.1实验教学的一个基本模式

①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投入一些前期的工作,如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实验时,提前在每两组之间画好刻度,方便学生测量距离等。②引出做实验的方法,验证或者得出结论等。③认识做实验所需的一些器材等,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科学课,较多的实验器材都不认识,如在比较吸水性的实验时,关于滴管等要做一些说明。④让学生说说这个实验怎么做?先请一个同学说明,再结合同学老师共同的补充,最后再请一个同学完整的说一下。有时实验操作比较难的时候,可以适当出示PPT进行说明。⑤做这个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请同学来说说,最后结合同学补充进行总结。⑥有些实验操作还是比较难时,则教师适当演示实验、或请同学上来示范,特别强调一些注意点。有时实验比较简单时,则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⑦学生开始小组实验,教师适当辅导个别小组。⑧小组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和数据,从实验中再得出实验结论9、课堂教学结束后,有些实验器材提前叫学生整理、清洗,便于下个班级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如加热白糖的实验,这个调羹要及时清理。并不是每个实验都要具有这些步骤,可以根据学生对实验的一些认识、操作能力大小、实验本身的难易程度等,进行适当选择,充分利用时间,使学生的实验有效开展。

2.2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学生的小组合作

一学期为4个月多些时间,为了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担任组长的时间为一个月左右。然后由各个组长自己任命实验操作员、汇报员、观察员、记录员等,在实验操作中,实在没有事情做,就当实验观察员,分工明确后再进行实验操作。然后由汇报员汇报实验数据或者现象,通常采用如下格式:我代表我们组的观点是:我们组的成员还有补充意见吗?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意见吗?

2.3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需有一定的要求和激励机制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6

关键词:教学目标;落实策略;对比;合作

如何正确解读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是判断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主导着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教学目标该怎样合理定位和规范描述?在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不少教师在拟定目标时过于求新求全,缺乏深刻的思考,许多数学课堂产生了新理念下的新尴尬。鉴于此,笔者结合近期参与的童燕娜名师工作室活动,执教了六年级下册的“总复习数学思考――找规律”一课,以我自己的课堂为视角,积极深入地探索教学目标落实的策略,以便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从而全面优化数学课堂。

一、理清脉络,在对比中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现行人教版教材和老版本相比,一个明显的区别是现行教材把同一个板块的内容分成多册教材来逐步渗透教学。这往往给教师带来了很多困惑。因此,在备课时,我们首先需要理清脉络,明确教学目标。

人教版教材关于“找规律”的知识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编排。一年级下册主要是一个对生活中常见的“规律”的初步认识。大家都知道,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任何看似浅显的数学知识后面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重要教学目标。就如刚才我们说到的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以及其他如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单元中的“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等一些应用模式的内容,都体现了合情推理的思想。而第二大部分综合在六下年级的总复习中,这里的例1以几何内容为载体的找规律问题,然后综合了图形、数字、数形结合的找规律。比较罗列、全面。纵观小学阶段的“找规律”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性。因此,作为执教者必须牢牢把握编者的意图。因此,笔者将该内容在两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了对比: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为: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达规律,同时会进行推理;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而六年级下册是使学生理解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规律,掌握正确计算线段数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一年级下册教学重点难点为:能发现规律并表述出来,会运用发现的简单规律确定后一项或者其他缺失的项。能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的规律;而六年级下册为: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并熟练地运用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发现隐藏在其中的规律,得出相应的结论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从上述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下和六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学生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一年级下册因为学生是刚开始接触规律,所以只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以统一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述。而六年级下册就要求学生会用各种方法得出模式化的规律,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甚至增加“n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的要求,希望学生能以更加抽象的方式来刻画这个规律。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把该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切忌停留在一下年级时候只要发现描述规律的层面上。

二、深入解读文本,让情境更贴近学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我们要解读教材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切实领会编者的意图。要解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有哪些,这些知识点是怎样呈现的,知识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对此,我在教材提供的素材上,对情境做出了适当调整:

师:看,老师和同学们初次相识,想和大家握一握手,要握手几次?如果加上老师在内51人相互握手一次,要握手几次?

不难发现,第一个问题很简单,但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得先从小处着手。因此,在情境选取上,我对教材主题图稍作改变,把几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改编成学生身边的握手问题。对于孩子们而言,点线这个问题较数形化、抽象化,初中以后才会有大量的接触,而握手是现实生活中身边的情境,相比而言,学生对握手更加熟悉,更易于亲近。而且,握手的次数更直观。鉴于以上两点,我做出了以上调整;而在数据的选择上依旧沿袭了书本提供的数据。因为这5个数据非常有代表性,为发现规律提供充分的数据依靠,更是为后面的讨论做一个自然且完美的铺垫。

学生一看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握手问题,兴致高涨,积极投入到课堂探讨中来,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智导过程,在合作、讨论、体验中突破重难点

有了一个良好的情境导入,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主体展开部分。对于此,我为学生创设了课堂合作研讨的学习平台。课堂合作研讨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和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研讨与讲授不同,使用研讨是双向的。如果说讲授是向学生传递信息,那么使用研讨则让学生积极从事数学学习,并允许学生提出疑问,在合作、讨论中解决问题,在体验中突破教学重难点。

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隐藏在背后的巨大规律呢?结合主题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方法:用列表方法记录每次数据的发展变化情况。为了让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我设计了以下内容: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解决问题,我特意设计了三个层次的PPT:

PPT1:3个同学、4个同学、5个同学相互握手几次?(用点和线段操作)

PPT2:6个同学、8个同学相互要握手几次?(用点和线段操作后,列出算式)

PPT3:50个同学相互握手几次?n个呢?

师:接下去4人小组讨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问题,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表格,如果你们看了里面的表格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以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讨论,教师指导。

汇报:

生1:3个点能画3条线段,所以3个同学相互握手3次;同样道理4个同学握手6次(6条线段)、5个同学相互握手10次(10条线段)

生2:6个同学相互握手次数为:1+2+3+4+5;8个为:1+2+3

+…+7。

师:请你到黑板上写出来。

生2在黑板上写出算式,然后要求大家找一找算式的规律。

生3:50个同学握手次数:1+2+3+…+49,n个同学握手次数:1+2+3+…+(n-1)

知识的学习必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经历过程”不仅仅是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更是指体验、探究、思考、抽象、预测、推理和反思的过程,从而积累各种活动经验。本环节的设计中,教师通过这三个层次的PPT设计,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模式化思考。学生兴致勃勃地在纸上有规律地画线段。每个小组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气氛浓烈且和谐。设计三个层次的PPT,还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够找出握手问题背后隐藏的数学规律。

在集体汇报时,学生都能侃侃而谈,都能说出握手次数的来源,顺利发现n个学生的握手问题。

四、精心设计,在练习中巩固拓展

课堂练习是巩固新课的重要途径,是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现,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桥梁。学生当堂练习,既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又能暴露学生对知识目标掌握上的不足,还能进行课堂提升。

巩固练习开始,我以一年级以来学生获得的找规律经验,设计图形变化方面的找规律,然后是数字变化方面的找规律练习,最后是数形结合方面的找规律练习,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层层展开:

练习第一题:教材第103页第3题,节日期间广场上有一排彩旗,按照1面红旗、2面黄旗、3面绿旗的顺序排列。第55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第100面呢?

练习第二题:教材第103页第1题,找规律,填数。

3,11,20,30, ,53 ,…

1,3,2,6,4,9,8, , ,15, ,18,…

练习第三题:教材第103页第4题。

(1)多边形内角和与它的边数有什么关系?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

(2)一个九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9-2)×180°=1260°

练习第四题拓展提高:

摆一摆,找规律

(1)第6个图形是什么图形?

(2)摆第7个图形共需要用多少根小棒?

(3)摆第n个图形共需要用多少根小棒?

从教学目标中来看,要求学生在本节课中能够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体会并发现其中隐藏着的规律,最终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主要的生活经历就还集中在感性层面上。所以,第一题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再一次结合具体感性的东西找出规律;第二题着手出示抽象的数据,让其找规律。这两题都是紧密结合教学目标而设计的练习。三四两题的设计属于提高、拓展及升华,在结合具体形体找出背后隐藏的规律,明白数形结合,以形带数,找到规律,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总之,只有准确、全面地把握好教学目标,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从而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效果。这是一把不可多得的钥匙!

参考文献: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7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科书 插图

一、小学《语文》S版中课文插图的基本情况

笔者统计的插图来源是新课标小学《语文》S版中的课文插图(含拼音和识字课文),不包括选读课文,一年级上册中不包括入学教育的部分。插图总数是统计小学《语文》S版课文插图的总数量(1-6年级)。从每一册教科书中课文插图的总数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教科书中课文插图的变化。在插图总数的变化上可以反映出小学《语文》S版的插图编排者对插图的分布以及插图的使用数量的设计意图。《语文》S版整套教材一共有393篇课文、790幅插图,平均每篇课文配有的插图数是2.01幅。

此外,插图的基本情况还包括插图的位置和是否为背景图等信息。插图位置主要分为文前、文中、文后。文前和文后是指插图与课文相连的相关插图,中间没有其他的助学文字。文中则包含两种,一种是插图前后都有文字,另一种是课文的背景图。文前的插图可以看出文前图对读者的导读作用;文中的插图则是辅助课文的文字说明;文后的插图是为了弥补课文文字表达的不足。而背景图指的是出现在课文中,占了一整页篇幅的课文的插图,并且插图上必须附有文字。其他没有占整页篇幅而且没有文字附在上面的插图都属于非背景D。背景图是图文同步的表现,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去看文字,在文字上面铺染一种环境的衬托。从背景图和非背景图的分布差异和分布的比例可以看出在课文插图中背景图在各个年级中的需求。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二、小学《语文》S版课文插图设计存在的问题

1.插图位置分布不太合理

图文之间的位置对课文知识的学习以及插图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插图的位置可以分为文前、文中和文后。《语文》S版中关于插图位置的特点十分突出,文中的插图数明显要高于文前和文后。第一册教材中文前插图数量是最高的,第八册和第九册当中没有文前的插图,所有教材中文前的插图数都低于10幅,可见文前的插图数在整个《语文》S版中的数量都很少;第一册、第二册和第七册教材中文中的插图数最高,《语文》S版整套教材中文中的插图数都是在30到75幅之间,可见整套教材中文中的插图数最多;而文后的插图数确实很少,最高的也只有14幅,在第四册中出现,第十册教材中文后的插图为0幅,显然和文前插图相比,文后的插图又多一些,但两者与文中的插图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

2.插图与课文契合度有待提高

插图与课文契合度越高,插图的效果越明显,读者学习的效率也更高。插图与课文的契合度不高可以表现为插图的内容不精准、插图的内容缺失、插图的内容多余、插图没有表现课文等。插图的内容不准确也就是插图错误的表达了课文的内容,例如:六年级下册的第21课《青花》,插图中父亲仍然拿着青花瓷瓶,两鬓并没有斑白的痕迹,而且眼睛没有看着作者,并不是文章中所描述的场景,在这里插图错误地表达了课文内容;又比如有些插图没有表现课文内容,一年级下册第五课《世界多美呀》开头有一幅画,画着两只黄色的小鸟,可是文章全文都在讲述母鸡和小鸡的故事,没有任何文字在讲述小鸟,此图明显的是多余的,而且这幅插图还是文前的插图,在读者还没开始读文章的时候,看到这张图片会误认为是在讲述小鸟,插图与课文的契合度明显不够。

3.插图中人物的性别失衡

我们可以将人物插图分为男性图片和女性图片。对男、女性出现数量对比可以看出,男性图片出现数量明显要高于女性图片。

从表3能够看出,男性在人物图中出现的次数呈现波浪趋势。所有年级的教材中男性人物图出现次数为89幅。其中在第七册教材中男性出现的次数最高,为22幅。只有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和第八册男性图片出现的次数都是10幅以上,其他册数的出现数量均在10幅以下。即三、四年级的教材中男性图片出现的次数最多,要高于其他年级。而在十二册教科书中,只有第五册教科书中女性图片出现的数量要高于男性图片。在课文中,不管是课文内容需要的人物,还是泡泡语的小人,这些人物在比例上都是男性图片要多于女性图片。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13课《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不管是课文内容的主图,还是泡泡语的小人都是以男性的角度出现的。

4.漫画图数量整体偏少

按插图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实物图和非实物图。实物图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写照、照片、作家作品等等。非实物图可以分为漫画图和手绘图。漫画图和手绘图存在显著差距,手绘图明显要高于漫画图,漫画图在低年级的册数中比较多,而手绘图在所有的册数中都有很大数量。从图1可以看出,漫画图的数量随着年级的上升在不断地减少。一年级上下两册教材课文插图中非实物图中的漫画图都是50幅,到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时候很明显在减少,到第七册时漫画图的幅数有小幅度增加,第八册的漫画幅数为0,最后几册中漫画图的数量都在10幅上下波动。在语文S版中除了第八册和第十册之外,其他册数中的漫画图几乎都是在10幅以上。

而关于手绘图的柱形图明显地反映出,手绘图的幅数要高于漫画图的幅数,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和第八册中手绘图的数量均在50幅以上,第一册的手绘图将近50幅,其他的几乎都在40幅以下。由此可以看出《语文》S版的三年级和四年级中的手绘图最多。

漫画图都是采用各种夸张、比喻的手法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而一般我们认为低年级的教材中应该多一些漫画,高年级就不需要了。《语文》S版一年级教材中的漫画图有50幅,而高年级的却只有10幅,甚至没有漫画图的出现,而手绘图几乎都在20幅以上。其实高年级的学生仍然处于儿童期,他在内心仍然对漫画有很大的兴趣,所以并不是高年级就不需要漫画图。

三、改进插图设计的建议

1.合理地安排插图位置,构建平衡统一的意境

插图的位置要注意与课文的主题结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视觉习惯和阅读习惯还比较简单、单纯,在设计插图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方便学生的阅读,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插图,并进一步理解课文。插图是在文前、文中还是文后,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文前的插图能够引导和影响学生的阅读心向,阅读心向是每一位读者的阅读动机、阅读愿望以及阅读兴趣及意向的准备状态。积极的阅读心向能够引导读者迅速融入文章,感受文章的情境;文中的插图可以及时补充知识信息,再现文章的情境,将文章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文后的插图则能够帮助学生深化自己对阅读内容的记忆,甚至可以弥补文字的差距[1]。每一个位置的插图都有不同的意义,插图的位置不同决定着其在n文中发挥的作用。合理的插图位置为课文构建了统一的、平衡的意境。插图的作用又在于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课文,插图在传递知识和信息上要比文字更加直接,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合理的位置搭配能够避免学生阅读理解错误的存在,避免错误的干扰,帮助学生巧妙地走进课文。

2.完善插图的内容,达到图文一致

插图是一种视觉媒介,它的生动直观是文字不能代替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抽象能力差,比较善于依靠直觉性来学习的小学生来说[2]。因而插图与文字一定要做到紧密结合才会真正发挥插图本身的效果。当然在依赖文本的情况下,插图的内容也要适当地作创作与想象。教材插图的内容一定要有侧重点,不能盲目选图,要学会有选择性地来设计插图的内容,使插图的内容更加完美,更加贴近课文。在设计插图的时候,一定要先理解课文的内容,真正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文字表达不到位的地方要适当地插入插图,利用插图来完善文字不能表达的意思。插图的内容设计一定符合课文的思想,从而达到图文一致的效果。

3.丰富女性图片,使学生获得完整的性别认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要体现时展的的特点以及现代的意识[3]。而语文教材的建设要树立一定的社会意识,其中性别意识就是社会意识的一方面。教材中男女主人公出现的比例、插图的性别比重以及对男女的描写等等都会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中两性的职责,从而实现男女平等的教育。从性别的角度来看,真正理想的教材应该是公平的、多元的[4]。公平也就是不再总是以某一种固定的性别模式来界定男性或者女性应该做什么,应该做到两性平等。所以教材的编排者必须要注意到性别的刻板映像,教科书中的课文插图要注意两性平等,通过插图中的人物来唤醒老师、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只有在课文中不断地丰富女性插图,才会使教科书更加生动灵活。

4.平衡漫画图与手绘图数量,发挥插图的功效

学生是教科书的使用人,因而插图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符合学生要求的插图,以促进其进一步的学习[5]。所以在设计插图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不同年级学生的要求与发展特点。另一方面须注意小学高年级插图的使用,高年级的学生同样也处于儿童期,因此,在设计插图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到这些,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根据年龄来适当地调整漫画图在各册教科书中的比例,以便发挥插图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淼.语文教材插图效应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建设,2005(11).

[2] 李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内容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3] 杨洁,吕改莲.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直接映射――对小学语文教材人物的性别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4] 刘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偏见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8

新学期好!

2011-2012学年上学期即将开学了现将开学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开学时间

教职工当天正式上班。9月1日(星期三开学。

二、有关工作安排

一认真制定下学年工作计划

制定本单位本学年工作计划,请各系、各党政管理部门结合学院本学年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任务书。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工作计划(电子版于9月8日前交党政办公室。

二教学工作

具体安排另行通知。2011年9月2日(星期四下午开展院、系教研活动,19月2-5日为学生领取教材时间。检查教师的返校及教学准备情况,进一步落实教学任务,同时做好教研室活动记录。

组织专人对本系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2正式上课后第一周(2011年9月6-10日各系应认真开展期初教学检查工作。

具体安排为:第1-17周(2011年9月6日至12月31日为课堂教学时间(每门课程上课的具体周数、学时以教学任务书为准第18-19周(2011年1月3-14日为全校期末统一考试时间。本学期没有机动周。3本学期教学活动时间为19周(2011年9月6日至2011年1月14日学生从9月6日开始按课表正式上课。

三学生工作

1本科:

辅导员于9月1日晚7:00场清查学生返校情况。学院汇总后于9月2日上午10:00前向学生处学生管理办公室报送《暑假学生返校情况统计表》9月2日-5日,9月1日(星期三老生报到注册。老生学年总结与评比,9月6日正式上课;2011级新生9月4日、5日(星期六、日报到6日开始军训。

2研究生: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9

首当其冲地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知识结构的梳理与整合。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品德课教材虽以单册形式出现,但从内在逻辑结构上来说,是统一的,循序渐进的:从家(一年级上册“我的家真好”、三年级上册“我爱我家”)到国(六年级上册“欣欣向荣的新中国”),成长的脚迹(从一年级上册的“我上学了”到五年级上册的“我在快乐中成长”),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有一个系统的、条理明晰的展示。这就要求我们品德课教师不能只是立足于单册或是单章内容的传授,而要形成整体概念,对一整套教材有一个清楚的把握,做到胸有成竹,而后重新梳理、整合,制定出相应的有内在联系的学期目标、学年目标,以及小学阶段的总体目标。如四年级上册的学期计划可定为:一是积极向上的人格观念基本形成;二是能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等。小学阶段的总体目标可定为:一是具备初步的道德感;二是形成诸如正直、诚实、自尊、勇敢、坚韧的个性;三是学会感恩;四是形成初步的全局意识,多维度思维的观念;五是集体主义观念初步形成;六是能对别人的不幸感同身受,对丑恶的人、事嫉恶如仇,真心趋向真、善、美等。然后,确定每一堂课在整个目标计划中的位置,使得知识呈现出阶梯式的、具象逐渐过渡到抽象的特点。其次,就单纯的课堂教学来说,也不应局限在一定的时间或一定的篇幅之内。

诚然,课本中配备的插图和图片能够更直观地、鲜明地表达清楚编写意图,也能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所传达的意思。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这是远远不够的。健全的人格涵盖了许多方面,远不是几册教材所能容纳完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课本知识做一定程度的拓展、延伸。如“走进科技的殿堂”一节时,教师可以结合世博会的举办,利用网络资源,将最前沿、最先进的信息、理念传达给学生,激发他们对科技的探求欲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而对于从“家”到“国”的学习过渡更可利用古今中外的事例在学生心目中构建起家国一体的图景;讲战争的部分时,教师不能停留于课本知识的记忆,只记住一战、二战发生的时间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给学生传达的是一种历史观,大局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内容做出相应的拓展与另类的解读。品德课教师的必备条件是渊博的知识,不能说学贯中西,但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百工九流,是需要大略知道一些的,然后再将这广博的知识储备灵活地、挥洒自如地应用于课内课外,浸润于学生的生活,则学生必定获益良多。

各科教学的渗透、融通也是很重要的。品格、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体系,融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更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居于中心位置的品德课则呈现出一种辐射状,如轮之有毂,勾连着其他各科。如一年级上册品德教材中有“我的家真好”单元,相应地在语文课本中也出现了一个主题单元“家”;四年级上册品德教材中有“做守规则的人”单元,对应地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也设有主题单元“规则”,如此之类,不胜枚举。(当然,更多的关联性并非都这样明了。)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将联系如此紧密、结构如此严密的教材体系人为地、生硬地割裂,而是要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动态流程中生发出新意。成形的教材往往只是一个“召唤结构”,它的深层蕴含有待于我们去发掘。

我们要在不同的科目中慧眼独具地摘拾出能为德育教育服务的点滴,并着重地向这一方面靠拢,树立起一个教育整体观,主动、积极地参与进这一个“召唤结构”的完成,是品德课教师极为重要的一个任务。如数学中的“买东西”“生活中的数学”等问题就有必要和品德教材中的“做聪明的购物者”及“诚信是做人之本”等章节联系起来。平时的各类活动更是进行德育教育的绝佳途径。升旗仪式、各种集会活动、各类社团活动无不在对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就更不能忽视,而要在活动举行之前、之中、之后以一贯之地将我们的德育目标考虑、执行、总结,以期得到最大化的教育效果。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浩然之气”便是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道德正气。这需要长时间的、经久不懈的修养才能达成。“一花一世界”,生活中处处富含道德因子,只要将这些品格之“花”汇集起来,一如既往地坚持孕育,定能结出丰硕之果。“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行动在开始!

作者:张江龙 单位:甘肃省陇西县首阳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