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机关信息化保障集锦9篇

时间:2023-03-14 14:49:38

机关信息化保障

机关信息化保障范文1

关键词: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结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E24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ammunition supply, the basic essential factors and 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ammunition reserve and supply support visualization system were analyzed. Ammunition reserve and supply support visualization system was analyzed and designed preliminarily from general framework, the hardware structure and software structure.

Key words: ammunition reserve and supply support; visualization; framework analysis

弹药是战争的物质基础,弹药的供应保障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体系作战,武器打击精确、战场对抗激烈、部队机动性强、攻防转换迅速,弹药保障的强度、难度和时效性明显增大,对弹药储供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近年来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战场保障中,构建了“感知―反应”战场保障系统,实现了战场保障的精确化和可视化。与外军相比,我军的弹药储供保障存在保障效率低,手段方法落后等问题,急需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提高我军弹药储供保障能力。本文结合我军弹药储供保障特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对弹药储供保障的可视化系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1 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的基本要素

我军弹药储供保障体系分为战略储备、战役储备和战术储备[1]。相应的,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分为战略级、战役级和战术级三个基本层次。战略级保障可视化包括总部指挥机关和有关业务部门的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主要实现总部级总体弹药保障的宏观可视,充分把握弹药保障活动的总体运行状态、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战役级保障可视化主要包括战区、集团军、省军区和军兵种的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主要实现战区级弹药保障的可视,其内涵和战略级保障可视类似,是连接战略级保障可视和战术级保障可视的桥梁和纽带。战术级保障可视化主要针对作战部队和后方仓库的业务工作可视,主要包括仓储、供应、指挥等各系统的可视化,实现对弹药等装备器材储供全过程的需求感知、动态跟踪、实时查询和精确控制等。

弹药储供保障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保障需求、保障资源、保障过程、保障控制和保障环境等。因此,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主要包括整个保障环节中的保障需求可视化、保障资源可视化、保障过程可视化、保障控制可视化和保障环境可视化。其中,保障需求可视化是实现部队需求的实时感知,是解决要什么的问题;保障资源可视化是解决有什么的问题,保障资源可视化可分为静态信息可视化和动态信息可视化,静态信息可视化是指保障资源的数、质、时、空等静态参数的可视化,动态信息可视化是指保障资源流通和变化参数的可视化;保障过程可视化是实现弹药筹措、运输、储存、供应等一系列物流过程的可视化;保障控制可视化是运用数据模型,掌握保障资源的管理准则,利用数字化处理方式,实现对保障全过程的控制信息数字化处理;保障环境可视化主要包括工厂、仓库、交通运输线路、可动员资源及保障力量和战场信息等。

2 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的架构分析

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依托国家和国防有线与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基于分布式WEB服务器,将弹药筹措、储备管理、请领补给、运输投送和保障指挥等环节整合于一体。结合我军弹药保障特点,构建信息识别与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交换与信息跟踪子系统、信息处理与存储管理子系统和业务应用与决策支持子系统,在整个构架中,将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贯穿整个系统,同时,采用开放设计,使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可以与作战指挥系统以及其它作战管理信息系统相互兼容。

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的技术结构采用基于WEB技术为核心的层次结构。整个技术结构概括为五个层次[2]:

(1)用户层。用户层主要是系统的管理和实际使用者,包括:作战部队、弹药仓库、物流运输机构、保障总指挥部、供应厂家和装备管理部门。

(2)应用层。应用层由各个分系统组成,包括弹药本身信息、弹药申请、运输平台等组成,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系统及其系统部件。

(3)数据层。数据层是由辅助数据库、弹药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库组成,同时,建立元数据库,分类编码数据库。

(4)网络传输层。网络传输层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适应各种通信方式的传输平台,能满足不同协议、不同格式的信息传输。

(5)应用技术支撑层。应用技术支撑层以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地理信息与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撑整个可视化保障系统。

3 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结构设计

3.1 系统总体构成

根据我军弹药保障体制和保障特点,将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基础支撑部分、数据采集与传输部分、数据资源部分和系统应用部分。

(1)基础支撑部分。基础支撑部分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标准及弹药和物资编码、关键技术和弹药保障的理论知识。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依托军队指挥自动化网、国防通信网,以及国家和地方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标准主要包括弹药及保障物资信息分类、指标体系、各类信息编码代码等各类标准和规范等。系统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自动识别与信息采集、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决策支持、模拟与仿真、信息安全、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等关键技术。装备保障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与弹药储供保障有关的军事理论、装备保障知识、保障标准制度和业务处理流程等。基础支撑部分是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与整个国家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密切相关。

(2)信息采集与传输部分。信息采集与传输部分主要包括源数据采集和电子数据交换。数据采集主要采用条码技术、射频技术等识别技术对源数据进行自动采集,通过识别、筛选、转换、整合等,构建相关数据库系统。数据传输主要运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间数据交换和相应处理。

(3)数据资源部分。数据资源主要包括弹药保障数据中心以及各种综合数据库。按照现行的弹药保障体制,在弹药综合数据库和专业综合数据库的基础上,采取按级存储,集中管理的数据分布策略,分别建立弹药仓库、弹药保障基地、总部弹药管理部门等数据中心,形成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多级数据分布存储体系。实现对储备物资的统计、汇总、查询、分析、辅助决策等综合应用,提供弹药保障数据的接收更新、统计汇总、备份恢复,以及用户定义、访问授权等管理功能,依托军队计算机网络,实现总部弹药管理部门、弹药保障基地、弹药仓库之间的数据交换。综合数据库是按照统一的信息体系和标准,通过对相关专业数据库进行数据抽取、筛选、转换和融合,实现各类业务信息主题数据库,并形成总部、军区(基地)综合数据库等[3]。

(4)系统应用部分。主要是面向弹药保障用户的系统,其依托军队计算机网络,实现对弹药保障的需求、状态、过程和控制可视,主要有仓库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军区弹药保障应用系统、总部应用系统等。

3.2 系统硬件结构

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硬件结构由RFID 射频识别模块、BD-2(北斗―2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MGIS(军事地理信息系统)模块、可视化数字终端模块、计算机网络模块和分布式数据库模块等组成。

(1)RFID模块。RFID 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在弹药运输工具或在弹药集装工具上安装电子标签。RFID阅读器分别安装在后方弹药仓库、野战弹药仓库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等合适位置。当弹药进行出(入)库及在运输的路途中,电子标签识别装置通过天线对标签上的数据信息进行读取记录,利用有线或无线网络传递给远程的控制管理中心。

(2)BD-2和MGIS模块。BD-2和MGIS模块是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全球定位系统,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BD-2 定位装置的功能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计算出货物的具置,完成对运送车辆、船舶、飞机位置的定位功能。这是弹药保障全程可视化的基础。

(3)可视化数字终端模块。可视化数字终端模块主要由不同用户使用的可以通过终端系统实时查询弹药运输的详细情况,并通过数字终端进行短消息的发送,发送的短消息包括弹药的登记信息、运输人员、上下运输装备、位置信息、报警信息等。

(4)计算机网络模块。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使用户可在任何地方访问查询网上的任何资源,促进了系统管理运用的自动化。可视化保障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数据集成系统,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通信是其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可视化保障系统网络环境应主要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网,网络高速化也是可视化保障系统进行数据实时访问的重要条件[4]。

(5)分布式数据库模块。由于弹药保障工作涉及的层次、业务繁多,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因而决定了可视化保障系统必须是由一个多数据源组成的综合数据库系统。作为可视化保障系统的核心,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把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统一起来,以适应装备各种机构、各个部门地域分散的需要。

3.3 系统软件结构

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的软件结构主要建立在弹药保障综合数据库基础上的弹药筹措、弹药储存、弹药请领、弹药补给、弹药投送等各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等构成。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1)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弹药请领系统、弹药收发系统、弹药运输平台以及其它各个业务系统和保障指挥系统等。

(2)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的构成主要包括我国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栅格地图数据库、卫星影像图等空间数据库,运输平台数据库、弹药信息数据库以及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军事标图系统,国家和总部颁发的相关法规文件,全国县级人口、社会经济、敌社情等信息的相关专题数据库。

(3)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对弹药储存空间进行精确设计,合理布局,使弹药存放到位,模拟和预测未来联合作战弹药消耗标准,设计分发方案等决策支持系统。

4 结 论

可视化是未来弹药保障发展的方向,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对于及时掌握部队需求、弹药资源、保障状态等情况,实现弹药指挥效能和弹药保障效益最大化,使弹药保障做到适时、适地、适量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我军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军弹药储供保障效率,对于提高我军平、战时弹药储供保障能力,推进我军弹药储供保障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龚传信. 装备勤务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赛伟. 可视化后勤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机关信息化保障范文2

【关键词】住房保障 体系管理 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科技的大力发展,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许多企业管理工作中都广泛应用了电子信息化技术。在住房保障体系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对电子信息化的应用,提升了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提高了住房保障体系整体的管理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住房保障体系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都非常普遍。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趋势。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也越来越完善,计算机应用也非常普遍,这给实现住房保障体系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一些信息化软件不断的被开发出来,这也为住房保障体系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给予了技术支持。

另外,住房保障体系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量极大,里面含有大量的信息数据,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住房保障体系管理的发展。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闭塞等弊端。所以就必须加强电子信息化住房保障体系档案管理建设,才能有效的提升住房保障体系档案管理的效率,促进住房保障体系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二、加强住房保障体系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稳定的住房保障体系信息化管理平台

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开发设计是基于住房保障业务现状和管理工作的需求,结合其业务发展趋势及政府办公信息系统发展的现状,为城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开发的以保障性住房资格审核及后续管理为核心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灵活配置,软件系统既支持集中办公的工作模式,又支持市区街多级分布办公的工作模式,申请家庭、业务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互相连接起来,实现保障性住房业务的网上申请、审核、公示、分配及后续管理,并自动实现保障性住房档案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加快实现住房保障的规范、高效和动态管理。社会保障信息数据中心系统建设集网络中心、应用中心和资料中心于一体,住房信息化核心系统以数据中心为依托,以内网扩充改造和设备再利用方式进行,包括主机系统、网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平台和网络安全系统。系统前台供用户进行数据检索、结果输出、意见反馈;系统后台可进行数据维护、数据统计、系统管理、实现结果输出等。

(二)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功能模块信息化建设

住房保障体系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保障性住房网上申请系统模块、资格审核管理系统模块、配租配售管理系统模块、保障房建设管理系统模块、住房保障政策宣传功能模块及住房保障监管系统模块等。加强对这几项功能模块的信息化建设,做好包括数据库监理、数据录入、查询、系统的维护等工作,相关部门要通过系统对住房保障体系相关政策进行大力的宣传。

(三)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

住房保障体系管理要想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就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标准,这是基础、是前提,更是进行信息交换以及共享和监管的保障。所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采取统一的代码、统一的接口以及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并且重视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不断的规范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管理事业平台,加强各住房体系间的联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四)引进并培养先进的信息化人才

在住房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综合性人才,这主要是由于信息化建设的性质决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涉及到社会住房、管理技能以及计算机网络技能等。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难题,首先需要加大人才的引起力度;其次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另外,各类专业院校要开设相关的专业,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全面的提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中人员素质,建立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促进住房保障体系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

三、在住房保障体系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问题

在住房保障体系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住房保障体系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具体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需要相关人员上下紧密的配合。相关部门的领导需要根据当地整体的发展水平与目标,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并经过反复的论证与评估,确定最终的方案。各个分级部门要严格的执行规划的内容,保证信息化建设在全地区统一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资金情况、发展目标等综合考虑,确保规划的实用性以及合理性。第二,加强住房保障体系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保障。这就需要在建设初期对住房保障体系的安全运行进行整体的评估与设计,强化对住房保障体系管理相关系统的安全评测,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加固系统,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明确安全责任。最后,要加强对住房保障体系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检查工作,不断的提升住房保障体系信息安全系数,完善安全运行机制。

四、总结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在住房保障体系管理中,利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实现了住房保障体系管理的安全性、合理性、高效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住房保障体系管理水平的发展。但同时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住房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受到制约与影响,这就要求住房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电子信息化管理制度,引进并培养综合素质的先进人才,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为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玉楠,马正明.浅谈住房保障体系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J].大庆社会科学.2010,31(2):452-453.

机关信息化保障范文3

一、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地位

1、信息技术主要特点

在技术方面,信息技术是以数字化为根本,将信息按二进制编码形式进行处理和传输,信息技术是以网络化为传输方式,把众多独立运转的计算机系统链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技术以高速化为特征,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存储能力也惊人。同时,信息技术具有社会属性,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

2、信息技术的地位

信息技术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提供帮助和便利,为人类创造更好美好的生活提供力量和支持。随着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人类所获取的信息与日俱增,人类的承载能力也越来越差,这就使得人类努力拓展信息处理水平,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在现代,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人类工作效率,发展信息技术的愿望更加强烈。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信息技术几乎渗透在人类的所有领域。信息革命逐步发展成为新兴的产业部门,使传统产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信息技术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思路,对人们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保障工作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我国正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迈进,在这关键时期,提高就业能力,稳定就业形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社会保障工作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社会保障工作信息化是时代的要求

现在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保障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妥善处理各种群体利益关系,形势依然严峻。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犹在,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普遍都不乐观,在这样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社会矛盾仍然凸显。在就业方面,当前,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有很多的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一时期,将有大量的人员下岗失业,高校大量毕业生等着就业,都给就业形势带了了巨大影响。因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必须尽其所能,努力扩大就业,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交流信息平台。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老化,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给社会保障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退休人员不断增加,管理对象趋向复杂,社会保障基金支付压力沉重。同时,城镇和农村的居民医疗保险保障力度有待加强。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不高,社会保险的关系僵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劳动关系将越来越多元化,协调好利益关系任重而道远。由此可见,面对保障、就业和维权等问题,社会保障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明显的反差,实现社会保障工作信息化十分重要。

2、社会保障工作信息化是效率的保证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保障工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成为社会保障工作的核心支撑。随着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快速扩展,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首先,信息技术可以激发个人潜能、优化组织结构。社会保障工作实行信息化可以促进社会保障工作的生产力。信息技术可以使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对信息鉴别、收集、处理、运用能力越来越强,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巨大推力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树立创新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服务观念、法治观念,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人们节约时间,使得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更加快速地转变,这要求社会保障工作从业人员保持与时俱进,把信息技术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从而人人推动个人的工作能力。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能扩大劳动范围,通过信息、知识、科技对生产力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劳动生产力。此外信息技术改变着人类的工作方式,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举行视频会议,实施远程教育,实现网上办公等功能,从而促使了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信息化的全面深入,信息技术缩短了管理层次的空间距离,社会保障部门的组织形式日渐扁平化,机构的精简势在必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的传输速度快得惊人,有效避免了信息失真,使得各级社会保障部门之间可以直接沟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安全的信息交换。

3、发挥基础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机关信息化保障范文4

【关键词】器材保障;信息化;可视化;自动识别技术;信息系统

航空军械器材保障作为军械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军械装备保障提供物质基础,为航空军械装备恢复战斗能力创造条件的重任。在未来高技术空战中,航空装备的战损率空前加大,急剧变化的、高度透明的战场环境,对航空军械器材保障的快速性、及时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实现航空军械器材保障的信息化,对全面提高航空军械器材管理效益和保障效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航空军械器材保障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实时了解“哪里需要什么、某一点上有什么、发出了什么、发出的到达那里、收到了什么”等信息,依靠传统的信息处理方法,信息传递慢,滞后严重,而且工作量非常大,从而大大影响了器材保障效率。信息化战争催生信息化保障。因此,需要综合集成相关信息化技术,开发航空军械器材信息管理系统,快速准确地完成航空军械器材识别、清点、统计、监测、跟踪和管理等工作,实现航空军械器材保障的“全资产可视化”和“全过程可控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全面实现信息化保障。

1 高技术战争条件下航空军械器材保障的特点

在现代局部战争中,航空兵的地位日益凸显;航空装备种类众多,武器装备必不可少;武器装备毁损的速度和强度空前提高,航空军械器材保障任务剧增;战争的快节奏、突然性使得航空军械器材保障时效性增强。在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航空军械器材保障呈现以下特点。

1.1 航空军械器材品种型号多

航空军械装备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高,是多项高新技术综合运用的复合体,由此决定了其所需器材的品种型号越来越多。就机载导弹装备而言,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装备的复杂程度日渐提高,由原来以机械部件为主逐渐转变到以电子部件为主,机械、电子、光学、光化学部件齐全,零件数也由原来的不过上万件猛增到几十万件。特别是随着高技术的渗透逐渐加重,航空军械器材中光、电子、电气类器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从而使航空军械器材的科技含量增加,品种繁多,其保养、检测的难度也相应提高,对航空军械器材全寿命保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航空军械器材保障空间扩大

现代空战中,根据战争态势和对方作战意图,要快速调整作战方向和区域,实行转场保障。一切可能作战的空间,都是航空军械器材保障要涉足的领域,航空军械器材保障空间扩大。因此,只有提高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航空军械保障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空战的需要。

1.3 航空军械器材保障强度大

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和航空装备作战效能的提高,现代空战的作战节奏明显加快,出动强度明显增大。一方面,在未来空战中,交战双方为赢得主动,高技术航空武器装备的使用更加频繁,出动强度必然急剧增大,由此将带来航空装备损坏率的增加,航空军械器材的消耗大量增长,航空军械器材保障的强度明显增大。另一方面,精确制导武器和大杀伤力武器的广泛应用,将增大航空装备的战损率,加大了航空装备维修及航空军械器材保障的任务量。

1.4 航空军械器材供应保障时效性要求高

现代空战作战节奏快、速度高,要求航空军械装备维修及航空军械器材保障工作必须快速进行。一方面要求必须做好各项航空军械装备维修保障的准备工作,提高航空军械装备维修保障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确保达成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和快速性。另一方面要求在快节奏的作战行动中,各项航空军械装备维修保障工作必须尽量缩短时间,加快速度。这些都离不开充足的航空军械器材供应保障,而且必须随部队的战斗节奏,实施快速、机动保障,这就对航空军械器材保障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航空军械器材保障能否做到及时、高效,将对整个空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

2 当前航空军械器材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航空军械器材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各级航空军械器材保障部门基本建成了独立运行、覆盖单项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器材保障业务的管理,提高了器材保障业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但从总体水平来看,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2.1 器材收发作业信息化水平不够高

对于某些航空军械器材保障单位,在器材接收、发出的出入库作业和器材库存管理上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基本上还是采用器材书写标识、目视识别和手工登记的管理模式,器材数量质量的统计与分级一直沿用口读、手写的传统方法,此种模式既不能有效地提高器材接收、发出效率,还容易发生人为错误,造成错发、漏发事故发生,严重制约了器材储供保障工作的开展。

2.2 信息标准不够规范

如果缺少统一、规范化的信息分类和处理方式,数据格式及业务处理过程不一,那么就很难实现数据的交换和集成。航空军械器材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还没有完全形成统一的体系结构、数据交换规范及兼容的互联接口,难以实现高度的信息综合和信息共享。

2.3 信息系统联网覆盖不够全面

从信息化建设水平来说,航空军械器材相关单位之间还没有完全实现互联,“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这就导致不能快速、有效的采集、汇总、传递和共享信息,造成器材保障各环节“割裂”,器材保障效益不高。

2.4 信息系统功能有待完善

航空军械器材信息管理系统的知识挖掘和辅助决策功能相对滞后,甚至还不具备。在器材实际保障过程中,器材筹措依靠经验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器材需求预测、采购决策、供应决策等一些辅助决策功能。

3 未来航空军械器材信息化建设的功能需求

航空军械器材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贯通机关、仓库、作战部队等单位的器材保障业务网,顶层设计和开发覆盖各单位的从器材筹措、仓储、收发、供应、调度等整个环节的集业务处理,信息传输,网上办公和辅助决策于一体的综合器材保障信息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完整的器材保障资源动态可视、保障需求实时掌握、保障活动全程可控以及器材保障计算机辅助预测和辅助决策支持,实现器材的信息化管理和精确化保障,提高部队的快速保障能力。具体来说,未来航空军械器材信息化建设应实现以下几方面功能。

3.1 器材申领与批复办公网络化

部队人员使用器材信息管理系统填写和提交器材申领单,并可随时查看该器材申领单的处理情况、到达部门和状态变化。器材仓库信息管理系统有后台驻留的提醒程序,提醒仓库助理员哪些单据没有进行处理,以及各种处理内容的查询和回溯。通过器材信息管理系统,助理员查询申领器材的库存信息,如果数量满足要求,则安排供应。如果仓库器材不能满足其要求,则向上级机关上报申领单。

3.2 器材收发自动化

通过器材信息管理系统,查询申领器材的库存信息,对这些业务单据处理的状态记录管理,并将这些状态信息追溯到最初的申领单据状态信息中。助理员处理完毕,可将这些单据发往相关的仓库进行上账和器材提取。借助自动识别技术快速提取器材,器材出库后,器材信息管理系统自动记录其状态。

3.3 器材补给全程可视化

对于器材的信息化保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实现器材补给全程可视性,即保持器材在运输途中的可预见性及器材总资产的可见性。先对器材进行信息化包装,通过信息采集、传输、共享等技术,这样装有微芯片的器材从发送起,经过整个运输过程,直到到达用户时止,每个器材的位置和运行情况,将一直被卫星定位系统随时监控跟踪,使各级指挥员可以实时地取得正确的保障信息,并追踪、记录及定位器材在整个保障过程中的状态,实现全程可视,实时可控。

3.4 器材需求预测和决策智能化

随时掌握部队平时器材消耗情况,如消耗器材的数量、种类,用户满意度等,通过器材保障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仿真手段,预测未来器材需求量,为指挥员提高决策支持。

4 进一步加强航空军械器材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未来航空军械器材信息化建设,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4.1 开发功能齐全的器材保障信息系统,提高器材保障的信息化水平

开发功能齐全航空军械器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器材保障活动的计算机化,包括备件需求的预测和确定、备件供应计划的制定、备件申请和发放、器材库存管理以及器材供应数据的归档等,以便提高器材供应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当该系统收到有关收、发、储的数据后,会以极快的速度启动有关模型,经过逻辑推理或模拟仿真,将处理结果分送到不同的网络终端,实现了器材全程自动化管理。加大对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涉及到的主要技术的研究,如数据仓库有关技术、数据挖掘技术、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信息识别与传输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等。

4.2 制订信息管理标准规范,为器材信息系统联网打下坚实基础

航空军械器材信息化建设,要认真贯彻国家和军队关于标准化的方针、政策、法令、规范,切实执行已经制定的国家和军队的有关标准,统一开发平台,规范系统接口,以统一的技术和应用标准来规范和构建系统,增强系统的互联互通性,实现系统间数据融合,信息共享,形成互联互通的器材信息管理平台。航空军械器材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从体系结构这个宏观的角度横向看,包括: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安全标准、信息技术标准、各功能模块标准五大类别。

4.3 加强器材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网建设,构建器材保障指挥和信息控制网络

航空军械器材信息系统需要实现覆盖到面、链接到线、渗透到点的网络功能,将通信和网络终端延伸、覆盖到仓库主要库房、车间和作业场所,实现仓库与机关、部队及作业场所的面对面指挥,从而提高器材保障的筹划组织、指挥控制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4.4 创建安全、高效的器材编码体系,做好器材库存的有序化管理

航空军械器材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庞大,如果不采用统一的编码体系,将无法保证器材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统一的器材编码系统是实现器材保障可视化的基础。因此,需要在装备机关牵头下,军工研制部门共同参与创建安全、高效的器材编码体系。器材编码体系建设包括:编码标准、代码结构、编码组织、编码管理等内容。

4.5 广泛采用自动识别技术,实现器材收发自动化

器材仓库安装自动识别设备后,操作员可以用手持设备扫描器材包装箱上的条码信息,将读出的器材出入库信息通过手持设备写入货架标签,更新其库存信息。在各器材仓库门安装高精度和高识别率的读写器,实现器材出入库或移库时的出入口处无停留自动扫描识别,系统根据所读信息,在数据库中准确记录进出库门的器材数量、入出库时间、存放位置等上传数据库,自动生成各种出入库单据以供查询,自动提示出入库货位,指导器材入位或补充等,器材验收和出入库同时完成,从而实现使器材信息登记、统计自动进行。器材库存盘点时,只需利用手持式读写器选择盘点功能,读写器就自动实时获取所有标签的信息并录入数据库。在监控终端显示盘点对比结果。器材收发自动化装置由手持读写器、固定读写器、货架标签、器材包装箱条码和主机管理5部分组成。将来需要加大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读写设备等自动识别技术的研发。

5 结束语

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要求有高效的器材供应保障,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器材供应保障的信息化是器材保障的发展趋势。未来航空军械器材信息化建设,要将自动识别技术、全程监控网络和决策支持系统等融合在一起,实现器材储存、出入库、运输、补给等保障过程的可视化,从而大大提高航空军械器材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晓光,王晓华.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王丰,姜大立,杨西龙.现代军事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3]王爱玲,盛小宝..RFID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4]周峰,胡祝沈月静.RFID技术在危险品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07(11):21-23.

[5]周晟,李先君,杜文军.美军联合全资产可视化建设及其启示[J].军事经济研究,2009(8):71-73.

[6]吕志彤,宁兆宇,皮湛恩.基于网络的随船器材全资可视化系统的研究[J].中国修船,2011,24(4):44-46.

机关信息化保障范文5

关键词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

abstractin the paper,the basic fram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was stated.then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was analyzed.furthermore,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 measure proposed,so as to optimi-ze the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decision-making, protect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senent,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manufacturer enterprise;technical innovation;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面对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制造企业能否更快地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制造企业最终能否改变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弱势地位。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无论是对于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占有率,信息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1]。构建信息保障体系逐渐成为我国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阻碍着我国制造业全球化的进程,因此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

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起着巨大作用,现如今,信息已成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需要信息服务作为前提保障,充分的企业竞争信息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企业信息价值链的形成能更好的为企业基础创新服务[2]。

1.1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硬件基础

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对与制造业相关的环境、政策及市场需求等信息进行检索、收集、整理、分类、建档,从而建立的为本企业服务的保障体系。现阶段网络是信息获取的最主要方式,以网络为基础的硬件设施为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1.2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文化氛围

1.2.1塑造信息文化。制造企业信息文化是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元素。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对制造企业具有积极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辐射功能。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的滞后会严重影响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制约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加强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1.2.2培养信息人才。在员工层面,制造企业必须加大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信息管理方面人才的比例,加强制造企业的信息知识教育;在劳资层面,应制定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在实施透明化的同时保证严格执行,提高员工在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积极性;在领导层面,应重视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设立制造企业首席信息官,负责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其配套建设。在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中增大信息部分投资以及构建信息检索体制也是其关键因素。

2我国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构建的现状

我国制造业起步较晚,主要依靠丰富的资源进行生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2.1制造企业信息意识逐渐增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制造企业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已形成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4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接近德国。在面临全球化竞争压力时,我国制造企业多数开始认真思索出路,逐渐意识到信息在技术创新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并逐步引进信息搜索人才,进行专业信息检索,以保证企业技术创新。据调查显示,80%的制造企业认为开展电子商务有助于产品宣传,7%的企业认为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

2.2制造企业逐步建立信息保障体系

随着信息保障在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实现企业信息化及全球化,我国制造企业开始着手建立信息保障体系[3]。据世资讯于2008年4月对全国25个省市的百余家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高,92.5%建设了企业内部网,76.3%建设了财务管理软件,73.8%建设了企业外部网站,36.5%建设了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28.8%建设了客服中心系统。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则因其规模小、资金不足、研发力量弱,主要通过建立联合信息保障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来进行技术创新。据调查表明,现今多数制造企业已通过创建本公司的网站实现自身信息程度增值,并提高对外宣传力度。

3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1制造企业信息意识淡薄,存在信息障碍

据统计,目前国内大约有250万家制造企业,其中有97%为中小型企业,他们对信息化的介入程度不高,信息意识淡薄,实施信息化的比例还不足10%,并且大多数量以独立的形式部署和实施。我国现有的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主要依靠内部力量进行技术创新,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信息障碍,即无法获取相关信息,缺乏对新技术趋向的机会意识和把握。我国制造企业缺乏信息文化氛围,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够明确或仅有制度而没有执行,更没有在物质、制度、精神层次上形成本企业固有的信息文化氛围。

3.2制造企业信息化投入少,信息基础设施利用率低

尽管我国制造企业在信息保障体系构建方面已有所提高,但据对国家重点制造企业的调查显示,一方面,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仅占企业总资产的0.3%,与发达国家大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8%的水平相比差距甚远,而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更低。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配置了电脑,但约75%的企业电脑应用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和人事管理等基本信息处理方面,企业内部internet建设相对较薄弱,信息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

3.3制造企业信息人才缺乏,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需要精通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所需的人力资源短缺,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多数企业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无法对企业信息化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造成企业管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和适时性得不到保证,一些重要数据也未能实现自动采集和生成,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3.4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分散,信息传播体制不完善

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然而,现今我国制造企业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随着行业协作的加深,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逐渐增多、合作方式和伙伴类型日益复杂,这类问题显得更为明显,时刻束缚着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而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也令客户数量倍增,客户类型多样,信息分散导致企业失去做决策的最佳时机。

4制造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制发展策略

4.1塑造信息文化,强化制造企业信息意识

制造企业信息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元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的滞后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因此,应加强企业信息文化的建设。建设企业信息文化,从物质层次上说,应提高企业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的水平,制造企业应配置装备计算机、电话、传真机、网络、多媒体等基本现代化设备,充分开发信息资源,发挥信息的效用,实现信息的价值,并重视现代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就制度层次而言,企业应设立企业信息文化领导小组和企业信息化工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本企业的信息工作,并由此建立信息汇报制度、电子文件管理办法,内外协商,交流控制,企业员工信息化培训等标准化管理措施,强化制造企业信息意识。

4.2制定政策保障,加大信息设施投资力度

首先国家应制定有利于企业融资的金融政策,尽快制订相应的法规政策,修改已有法规中与信息时代不适应的部分,尽快同国际法规接轨[4]。同时适当削减计算机软硬件关税,以减少企业购置费用,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其次,制造企业自身也应在信息体系构建方面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及资金,争取实现外部融资,资源共享,保障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4.3培养信息人才,促进企业信息化

要实现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制造企业必须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招聘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加强制造企业的信息知识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树立信息观念,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形成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新的精神观念,增强实践企业信息文化的自觉性,使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企业信息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机和谐统一[5]。同时制造企业应更重视信息化发展和信息文化建设,设立制造企业首席信息官,主要负责制造企业信息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及其配套建设。

4.4构建信息检索体系,完善信息传播机制

根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需求的特点和要求,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我国制造企业现有的信息体系不足以保障信息的及时供给,这就要求加快制造企业信息体系的重构,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检索体系,完善企业发展的信息传播机制[6]。要满足企业自主创新的信息需求,一方面企业自身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寻求自主创新信息需求的自我满足。大型企业可通过建立内部信息机构来提高信息能力,逐步完善制造企业信息传播机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规模小、研发力量弱,企业间可以建立联合信息保障系统,通过信息的共享达到预期目的,或经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获得最新的、适用的科研成果,或进入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与其他图书情报机构合作,共建企业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级政府及信息机构加强针对企业的信息服务,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5参考文献

[1] 吉家凡,张红霞,张建媛,等.企业自主创新信息保障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8,28(7):135-137.

[2] 赵文鹏.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与信息化[j].中国设备工程,2004(5):14-16.

[3] 李玲,王淼.以信息化为支撑促进制造企业转型与创新[j].科技成果纵横,2007(4):33-35.

[4] 常永华.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需求及支持系统研究[j].情报方法,2004,23(12):38-40.

机关信息化保障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 航空装备 机务保障人才

随着军事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正在发生着以信息化为重点的一系列军事变革,军队知识化、武器装备智能化和战场数字化已成为未来军事发展的总体趋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国军事领域,特别是空军领域,使得航空武器装备日趋信息化,空战环境、空战形态和空战样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我军为积极适应空型建设需要,加速航空装备“跨越式发展”的步伐,一批批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的新型战机陆续装备部队,并将在未来广泛用于我空军的主要作战方向和重要作战时节。随着新型战机不断服役部队,航空装备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我空军机务保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加速培养出与航空装备信息化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新型机务保障人员,成为我空军机务院校、训练机构当前机务保障人才培养工作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航空装备信息化发展对机务人员培养新需求的分析

随着第三代新型战机开始服役,这些新型战机的技术含量高,机载设备电子化产品多,呈现出较强的信息化程度;同时,随着航空装备技术不断发展,航空装备信息化程度还将不断提高和加强。就机务保障工作来说,要充分发挥这些新型信息化航空装备的性能,必须突出机务保障人才队伍的培养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体现在:

1.机务人员必须具备复合的知识结构

培养信息化条件下的机务保障人才应着眼综合性和复合型,尽可能使他们成为既精通某一专业又具有广博知识、一专多能的人才。复合的知识结构是指机务保障部门军官知识、能力结构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它反映了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一体化对人才发展素质的必然要求。信息化航空技术装备专业分工较细,战争中往往由于一个专业甚至一个人短缺而造成保障失误。要以此带动机务维修保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使机务维修保障人员及时掌握先进的科学维修理论和维修手段。

2.机务保障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机务保障人才在精通一种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因为信息化条件下的机务维修保障工作将呈现出多样化、一体化的特点,机务保障人员如果不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就无法驾驭信息化发展下的航空装备,无法灵活运用高技术方法和信息手段来有效维修保障这些新型航空装备。因此,机务保障人员只有深谙信息技术应用之道,才能有效维修和保障信息化的航空武器装备,使之发挥最大的作战效能。

3.机务保障人才必须是“博”与“专”协调发展的通用人才

机务维修保障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机务保障人员既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且能够不断得到知识的更新、补充、拓宽和提高,才能适应未来信息化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的需求,适应信息知识不断融合的趋势。机务保障人才只有实现复合知识结构与较强综合能力的高度统一,只有“博”与“专”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信息化条件下的机务保障工作的指挥人才和尖端的技术人才。

4.机务保障人才必须适应“高学历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高学历化反映了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全方位渗透对机务保障人才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智能化反映了未来新型航空装备的机务保障方式将要由以发挥体能为主向以智能为主转变。

二、建立起与航空装备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机务保障人才培养观念

建立起与航空装备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机务保障人才,首要的是思想观念的变革,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和基础。当前,我们在机务保障人才培养的许多方面与信息化条件下装备发展的需求还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建设信息化机务保障部队、做好信息化条件下的机务保障意识还不够强。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应与时俱进。

根据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要求,在思想观念上,应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牢固确立以下观念:

1.人才为本的观念

信息时代应牢固树立科技强军首先要“强人”的思想,把培养信息化机务保障人才作为我空军机务保障建设和装备训练的根本。随着未来信息化航空装备不断服役部队,航空维修保障领域的机务人才信息化需求日趋激烈,应强化培养人才就是培养战斗力的意识,把人才作为战斗力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把人才培养抓紧抓实。

2.信息化牵引人才培养的观念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信息知识已经成为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机务保障训练应以适应航空装备信息化发展需求来牵引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因循守旧,单纯按眼前工作需要培养人才,也不能沿用过去适应机械化战争的人才培养轨道,更不能以机械化发展阶段的要求设计人才素质培养结构,而应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用信息化牵引人才培养。

3.超前培养的观念

随着航空技术不断发展和未来航空装备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信息时代机务保障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机务保障人才的培养应针对长周期、后效应的特点,把超前培养机务保障人才作为刻不容缓的战略性任务。装备信息化发展条件下的机务保障人才队伍建设时就要求制定出与信息化需求相适应的教育目标,以预见到航空装备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按照战斗力生成对信息时代军事人才的长远需求,积极跟踪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及时找准机务保障人才培养的重点,确立出机务保障人才培养规划,使培养出来的机务保障人才能适应未来航空装备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4.系统整合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在航空装备领域中的不断深入,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工作也要及时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因此,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中应不断充实新的信息化内容,注重提高不同系统的综合、相关专业信息知识的融合,树立航空装备全系统、多方位、立体化的系统整合思想,准确把握和确立航空装备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

三、着眼航空装备信息化下机务人才需求,建立起相适应的高素质机务保障人才培养模式

要使信息化条件下的航空武器装备有效应用于战场,需要依赖高素质的先进机务保障人才去有效维修和保障,才能充分发挥这些新型航空武器装备的性能,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机务保障工程装备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紧紧抓住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这一主线。因此,在现有机务保障人才培训机制的基础上,要着眼航空装备信息化下机务人才的需求,建立起相适应的高素质机务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先进军事理论、能熟练操作和维护信息化工程装备的新型人才队伍。

1.在机务保障人才培养内容体系上,应突出适应装备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航空装备信息化发展条件下的机务保障技术人才的培养,应立足工程装备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着眼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工程保障的需要,力求在机务保障人才培养内容体系上突出“两个适应”。

一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未来信息化航空装备以高科技为主要支撑,如果在人才培养内容上把握住了信息化发展的脉动,就准确把握住了航空装备机务保障人才未来的培养方向。因此,在机务维修保障工作的培训和训练中,要加大高科技知识特别是信息知识、信息技术的含量,以筑牢科技知识平台,进而谋求人才知识结构的合理化。

二是要适应航空装备的更新。随着我军新型战机不断服役部队和新型航空装备不断更新,其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机务保障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新装备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完善,不断充实训练内容;同时要针对信息化航空装备,加大信息技术和新装备知识教学的含量,从而促进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以求发挥出更大的作战保障效能。

2.在机务保障人才培养方法上,实行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教学训练方法

构建航空装备信息化发展条件下机务保障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就必须针对即将列装的新型信息化装备,积极研发各种模拟训练器材,构建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模拟仿真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学训练模式,使机务保障人员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装备信息化技术理论,强化信息化装备维修保障技能,建立起与航空装备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机务保障人才的教学训练方法。

一是推行网络化训练。要依托计算机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通过掌握网上基本操作技术,为实战中现场维修保障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是推行模拟化训练。要针对即将列装的新装备,积极研发各种模拟训练器材,实施超前训练、超前培养,做好充分的人才保障准备。

三是推行仿真化训练。要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使训练最大限度贴近实战。

3.在机务保障人才培养措施上,积极探索“三种途径”

航空装备信息化发展条件下的机务人才培训措施上,必须立足现实,积极探索“三种途径”。

一是探索自我为主的途径。一方面要以人才培训需求为牵引,紧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主动投入;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优化训练、保障内部结构为基础,合理配置训练资源,形成集约高效的训练保障体系,在现有保障条件下挖掘更大的保障效能。

机关信息化保障范文7

 

1 引言

 

信息化战场是指以信息网络为依托的作战活动空间或环境。具体地说,它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环境为依托、以信息化武器装备和战场信息网络为支撑,实现各类信息资源共享、作战信息实时交换,以支撑指挥人员、作战人员和作战保障人员的信息活动的整个多维作战空间。信息化战场活动的关键是作战指挥问题,而影响作战指挥的核心是作战指挥体制问题。作为未来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活动出同样如此,建立与未来信息化战场相适应的信息安全指挥体制,是世界各国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这其中的首要工作,是建立与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保障指挥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指挥机构。

 

2 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指挥的特点

 

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指挥是指在信息化战场上,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为保证己方信息及信息系统安全,依托网络化作战指挥系统,对信息安全保障力量实施的组织领导活动。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在军队指挥系统中的深度嵌入,传统的指挥机构、指挥活动等诸指挥要素均发生了以信息为主导的革命性变化,作战指挥活动特别是信息化战场上信息安全保障指挥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2.1 指挥空间的广阔性

 

信息化战场的网络特性,决定了其信息安全活动是在信息网络空间内实施的。它不受地域的任何限制,只要是信息能达到的地方,没有前方和后方之分,都是其活动空间。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指挥活动与在其他有形空间内的指挥活动有所不同,其活动的空间更加抽象和广阔,而且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活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真正的全天候连续作战。

 

2.2 指挥活动的实时性

 

信息化战场是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基本任务是通过实时的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以求获取决策上的时间优势、缩短部队的反应时间。部队的指挥系统采用科学的辅助决策技术和先进的动态信息分发技术,作战指挥人员主要通过操纵计算机,自动判断敌我态势,自动决策、自动评估作战效果等,以达到实时控制,提高指挥效能的目的。

 

2.3 指挥过程的突变性

 

信息化战场空间不同于传统战场空间,信息安全保障活动并非是双方具体的物质、能量的竞赛,而是基于科学技术的信息及信息力的对抗,其作战效果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当一方成功地对另一方的网络信息系统实施攻击后,就可能在局部甚至于全局获取信息优势。这种攻击往往会在几分钟内完成,且效果对敌方具有致命性影响,改变整个作战的进程。使得指挥过程发生突发性变化。

 

3 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指挥对指挥机构的要求

 

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指挥控制是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保障活动的灵魂与核心。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在世界各国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活跃时期,对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指挥机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1 要求职能部门优化整合

 

信息化战场包括计算机网络、电磁频谱、心理战场等多个领域,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涉及作战、情报、通信、频管、机要、保密、保卫等多个部门的力量,专业类型涵盖密码、保密、安全防护、监测预警、测评认证、应急响应、容灾备份等多个类别。一些部门或职能交叉、分工不清,或自成体系,互不协调的问题相当突出。为适应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保障的要求,应该科学构建适应战场需要的指挥机构,对一些业务相关、职能交叉重叠的业务部门,应按照系统优化的原则进行重组,合理划分职能,科学调整部门,使指挥机构的要素设置合理、结构功能完善、内外关系顺畅。

 

3.2 要求编成编组纵横一体

 

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既是在信息对抗中获取信息优势的前提和基础,而其本身又是一种激烈的信息对抗活动,其优势的获取和保持来源于信息安全力量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敌情和作战指令,从而做出快速反应。如果按照传统的指挥机构编组方式,势必存在指挥层次多、指挥环节多等情况,极大地影响着指挥效能的发挥。因此,必须打破海、陆、空、二炮军种体,在各级联合作战指挥部信息作战中心构建指挥机构,在横向上按照指挥控制、信息侦察、技术防护、电子对抗等作战任务设置职能部门。只有真正地将指挥机构融于联合作战指挥系统,融于信息安全保障力量,才能形成“体系”,从而发挥出整体作战威力,为信息优势的获取提供有力支撑。

 

3.3 要求指挥人员技指合一

 

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活动是激烈竞争的信息对抗活动,整个活动过程涉及身份识别、能力评估、风险评估、攻击判断、监测预警、容灾备份等信息技术,是一种基于知识的对抗。而融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为一体的指挥信息系统也充分运用了数字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高新技术。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活动活动要求指挥人员不仅要懂得信息技术,熟知信息安全保障活动实施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又要善于根据上级的作战决心,适时组织和协调信息安全力量完成信息安全保障任务,使己方保持信息优势。

 

4 加强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指挥机构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为了适应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的要求,应对信息化战争中各类信息安全威胁,我军信息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指挥机构的建设需要从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4.1 以军队现代化建设为牵引

 

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实质是信息化。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全面提高我军信息化水平的重要环节和根本保障,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指挥机构的建设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军事安全的战略性问题。我们应该把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保障指挥机构的构建置于军队现代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置于新型作战力量体系建设的历史机遇中,置于当前信息化战场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中,以战斗力为标准,使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指挥机构构建同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指向和要求一致起来,提高其构建的科学性和运行的高效性。

 

4.2 以指挥体制调整为契机

 

为便于战场信息快速流动、实时共享与正确利用,指挥体制“扁平化”是信息化战场对作战指挥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指挥体制的发展趋势。我军现代化建设正处于编制体制改革的攻坚期,“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重中之重”。我们应指挥体制改革为契机,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建立过程,着眼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意义,科学设置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保障指挥机构,确保信息这一构成战斗力的主导因素能在战场快速、顺畅、有序的流动,确保指挥效能的高度发挥。

 

4.3 以信息人才培养为根本

 

信息技术在军事系统的深度嵌入为信息化战场的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使战场信息安全活动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智力性和知识性。使得信息化战场信息优势的获取,要求有一批掌握信息技术和具有强烈信息作战意识的指挥人才。而缺乏高素质指挥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信息化战场建设的瓶颈,构建高效运转的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指挥机构的关键因素是人才。我们要打破多年机械化建设时期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尽快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信息化指挥人才。

 

4.4 以规章制度建设为保障

 

有效的法规建设是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指挥机构建设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下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指挥机构建设,不可能不触及现存“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这些“利益”有军兵种之间的,也有军兵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而减少和避免这些矛盾和冲突,最有效的方法是法规先行。把经认证试验后相对成熟的理论规章化,把比较成熟的改革成果制度化,做为信息化战场上构建信息安全保障指挥机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根本保障,是减少信息安全保障指挥机构建设中矛盾与问题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是信息作战的重要活动,信息安全指挥机构是信息化战场上作战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战场建设乃至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化战场信息优势获取的重要保证,为适应信息化战场建设对信息安全的要求,特别是对信息安全指挥机构的要求,要深入研究探索未来信息化战场信息安全规律以及其指挥机构建设实施的方法与措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信息力在战斗力中倍增器作用的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关信息化保障范文8

关键词:信息技术;社会保障;工作;作用;分析

从实际角度而言,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工程庞大的工作,社会保障主要的特点有:涵盖业务种类多、波及范围广、所涉面积大及基本信息交换频率高等,此时需要介入较为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助力社会保障事业更好更优的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社会保障工作中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首要一点就是应该建立正规且完善的社会保障信息结构系统,旨在有效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发放技术达到标准,并且合理减少企业漏缴现象、少缴现象以及欠缴现象,减少基金监督管理误差和个人账务记账失误,稳步提升社会保险经办部门的基础性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入手解决问题,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强有力保障,从而提供有效、准确的数据研究模式,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社会保障全方位、多角度管理。

二、作用和意义

1.与信息化发展战略相契合

社会保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当中的基准点,借助社会保障信息化方案,对政府部门职能履行和职能转变提供支撑要素,保证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具备一定操作科学性和操作有效性,归结来讲,在社会保障领域中进行信息技术要素合理融入具备一定现实意义。

2.助力社会保障基金监督效率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保障基金发放与社会保障基金征缴阶段,常会存在少报现象和隐藏报备现象,社会保障基金骗取现象时有发生,上述客观存在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最终社会保障基金支付效能造成阻碍,不仅如此,其还会制约社会保障基金合理运转。由于此类问题的存在,相关机构和部门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旨在遏制不良现象出现,保障基金征缴水平能够不断稳步提高且实现基金支付规范化和基金支付科学化。首要一点就是应该做到社会保障基金征缴方法创新和记录详细,此时适时介入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全方位综合记录、整理,对于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操作拥有一定现实意义。

3.有利于推动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进程

社会主义核心社会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保障工作的支持与推动,需要社会保障工作深入开展,走入基层、接近民众,将社会保障工作信息进行透彻调整和管控,方便为群众提供优质查询服务、咨询服务以及办理服务等,此种工作流程内,社会保障工作进行时会对计算机和网络进行高度运用,之后在此基础上建设新型社会保障工作平台,为后续社会保障工作社会化管理开辟道路、奠定基础,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环境。

三、具体措施

1.联网协同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在社会保障工作内部进行主干网创设,随之将社会保障数据作为中央节点进行基层保障服务部门建设,基于此,便可将不同类型地区、机构的社会保障数据信息链接,成立专有信息通道,然后形成正规、高效的社会保障结构体系,借助异地业务数据交换平台以及社会保障信息交换平台双重建设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统计信息共享和人口信息共享以及法人信息共享等,深度推动财政部门、残联机构、民政单位之间的共同联网操作力度,综合保障数据信息流动、传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数据优化

此条首要一点便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社会保障数据优化,对提高社会保障工作质量和效率加以提升,信息数据系统构建过程中,社会保障数据才能得到优良保存与整理,应该创建专项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包含主体系统和子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的任务即为对社会保险业务实施实效化管理,公共服务结构系统执行的任务即为对社会大众群体提供优质交流平台和咨询平台。宏观决策系统的任务就是为社会保障宏观决策提供优质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持,基金监管结构系统的核心任务在于对相应的社会保障机构开展监督工作,换个角度而言,就是对社会保障数据中心开展信息技术,在此背景下进行服务决策制定和业务管理模式构建。

3.信息维护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对于已经在公安机构备案后的信息结构系统和已经完成预期定级系统,可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标准要求及任务,主要涵盖了安全整改操作与合理建设工作,还陆续分为安全设计工作、边界防护工作、漏洞扫描工作和病毒防御工作以及防护入侵工作等,但是在此阶段内,线路备份建设和安全防护水平提升工作以及基本支持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三者均应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因此需要对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进行全方位拓展,深入到社会保障工作领域之中,从根本上保障信息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保障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其作用尤为明显,其与信息化发展战略相契合,会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社会保障基金监督效率提升,也可推动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进程,应从实际角度出发,特殊问题予以特殊处理,通过联网协同、数据优化、信息维护等手段来提升信息技术在社会保障工作中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大限度上利用现代化新型信息技术,完善社保工作内部的各项运转流程,并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制度完善等起到推动效能。

参考文献

[1]叶良海.管理信息系统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运用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2]本刊编辑部.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展顺利[J].水利信息化.2010(04)

[3]胡向荣,刘伟宏.矿业权审批管理信息系统中关键技术问题的探索[J].浙江国土资源.2014(08)

机关信息化保障范文9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社保;监督效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01

[中图分类号]F8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也日益增大,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社保监督作为有效保障社保基金安全的重要手段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创新激励理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保监督中的广泛应用,为社保监督降低内部管理协调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平台。在这种背景下,社保监督中信息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的提高了。它不再简单地表现为滞后于社保监督过程的事后反应和事后监督方式,而是演变成一种实时监督的控制手段。因此,提高社保的监督效能,成为化解社会冲突的重要举措,而社保监督的信息化和电子化改革为政府效能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1 社会保障及其信息化建设的概念

1.1 社会保障服务的性质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一项重要的经济与社会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达到和谐社会目标的有效社会制度手段。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①社会保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共政策,同时众多国家政府都将社会保障作为本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发展内容;②社会保障制度以公平为出发点,以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为前提,以保护和防范社会成员的各种社会风险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基本宗旨;③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内容广泛的社会保护;④对于陷入生活困境者,不同国家和不同方式的援助,将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同时谋求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共同维持国民的高效生活水平。

1.2 社会保障监督的背景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和发展的,其面对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部分还涉及城镇居民。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保险费的征集及管理和支配、保险项目及标准、保险实施范围执行和监督都进行了明确规定;1955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等4个文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与企业职工根据上述条例享受的大体相同;1952年公布的《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办法》《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在患病期间待遇暂行办法的规定》,使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得到了较好的医疗保障;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及之后相继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决定》《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和《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和监督机制。

1.3 社会保障信息化监督的应用

不可否认,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信息化贯穿社会保障的各个层面和不同环节,主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全面的、覆盖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保障管理支持系统,实现现代化管理,使社会保障管理的各个流程纳入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堵塞管理漏洞,从而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营和社保监督效能的提升。

2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分析

2.1 社会保障基金的基础理论

从理论层面来讲,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中,安全性原则和社保基金运营监管的“委托―”理论、“寻租理论”分析精确地说明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过程管理中,通过委托人与人之间有效的互相监督与管理社保基金,以防止主体之间进行共谋寻租行为,最终达到保证社保基金运营安全的目的,

2.2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现状及问题

本文通过社会保险基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规模与投资收益两方面论述社保基金的运营现状,并从社保基金的运营现状中分析转制和人口老龄化引发的资金缺口和空账运行:社保基金被挤占、挪用,造成基金流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来源受到约束,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多元化的制约因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中的产权权益保护不力等不安全性问题。

2.3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不安全性分析

笔者从社会保障基金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两方面分析造成基金运营的不安全性原因。社保基金运营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①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风险防范意识薄弱;②内部控制不健全,执行力度缺乏刚性措施;③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评价机制。社保基金运营的外部监管不力主要表现在:①基金运营监管的法律制度不完善;②社保基金的多头管理与监管约束力不足;③社保基金监管的信息化程度低。

3 信息化视角下的社会保障监督

3.1 信息化建设的借鉴

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在运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改变社会格局,在提升社保监督执行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国政府应借鉴国外实践案例推进信息化在社保监督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学习国外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与运行机制,借鉴经验与方法,扬长避短,取其精华,从而提升我国社保监督效能。

3.2 信息化视角下社保监督的对策

针对上述社保监督的实行障碍和基金监管问题,在以往社会保障监督与长远发展的基础上,笔者对社保监督执行力策略与模式进行剖析,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从而探索出最适合的方法。在宏观上,地方政府要明确执行理念、执行主体、执行制度、执行信息、执行方式,建立良好的执行环境等要素管理;在中观上,对社保监督的信息发展策略、信息运行优势、部门职能范围、法律标准体系、政府门户网站、政务信息传播服务渠道、信息透明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践分析;在微观上,明确社保监督的建设过程,整合执行信息资源、关注社会信息诉求。

3.3 信息化视角下社保监督的建设过程

在制定社保监督策略的方法、方式、程序中调整,在执行因素的发展、环境、任务、审视与推广中控制,不断完善社保监督的信息平台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建设,考虑如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推进服务型社保监督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信息服务,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全面提升社保监督的执行力。

4 实例分析:广东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广东省为了加快信息化的发展,提升各个业务和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相继出台了《广东省信息化发展纲要(2005-202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计划》等规划文件,使全省的信息化应用得到大力普及,在全国名列前茅。在此背景下,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通过对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投入逐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政务公开化、管理一体化和决策的科学化。

但对比国外和其他省份,广东省目前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广东省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最初以市级甚至县区级统筹为建设层级,当时建设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但随着其他地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有的地区已大大超过了广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根据广东省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建设情况、成效和问题,国家提出了社会保障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文化决定论,同时,通过建设信息系统来实现各级社会保障数据和业务统一集中管理和处理,达到了信息共享方式的最佳效果。目前,以服务群众、服务业务、服务决策为主线,坚持统一建设、资源共享、示范带动、确保安全和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5 结 语

目前,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战略需求甚至重要趋势,笔者相信随着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保体系在社会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滕霞.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执行力提升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