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集锦9篇

时间:2023-03-15 14:54:0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1

关键词:高原水土流失;生物措施;治理成果;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57

为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宜君县积极实施黄土高原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针,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宜君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为重点,因地制宜,以抗旱造林为主,辅以营造针阔混交和乔灌混交林,扩大和恢复林草植被。

1宜君县的水土流失现状

宜君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及水流的切割,形成了千沟万壑、山岭起伏的地貌,加之区域小气候的差异,自然侵蚀和加速侵蚀比较明显。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通过修建小型水库、小型坝塘,改河造田等措施,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通过建设基本农田从地形上改变了原有的坡度,小范围改变了地形,从根本上拦蓄了地表径流,增加了拦泥蓄水能力。实践证明,开展小流域治理,把工程治理与生物措施结合起来,是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步伐的有效途径。

2生物措施治理情况

宜君县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是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逐步实现水不乱流、泥不出沟,在较短的时期内,使河流泥沙含量明显降低,造福本地群众,惠及下游人民。宜君县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选择宜君县水土流失严重、具有代表性的青河流域、五里镇河流域和洛河流域作为项目区,由点到面,推动整个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流域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治理面积4.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设计面积2.9万亩(青河流域7235亩,五里镇河流域16865亩,洛河流域4900亩),重点示范区面积3470亩;涉及10个乡(镇、林场)26个行政村;营造油松纯林16330亩,侧柏纯林9340亩,核桃纯林400亩,油松刺槐混交林1835亩,油松杜梨混交林685亩,侧柏杜梨混交林170亩,油松连翘黄蔷薇乔灌混交林240亩。封山育林设计面积1.7万亩,均在青河流域,分为善家河、刘家河和石楼三个封育区,其中人促更新3081亩,补植补播1142亩,重点示范区684亩,建封育碑2座,宣传牌4块。

3治理成果及效益分析

宜君县生物措施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9万亩,管护到位,长势良好,成活率在85%以上,封山育林面积1.7万亩,经过一定时期的生长,按照宜君县目前林地的平均生产情况,每公顷蓄积量39.4立方米,可增加森林蓄积量12.09万立方米,按每立方米蓄积200元折算,合2418万元;项目区耕地18多万亩,按治理面积的30%计算,6万亩耕地可得到林地的保护,每亩增产10%~15%,可增产(平均亩产500公斤)粮食300万公斤,年产值300万元以上。4.6万亩林灌年可拦蓄降水979.8万立方米,核算价值5589万元;可增加地表有效水147万立方米,核算价值147万元;净化水质核算价值966万元,涵养水源总价值6702万元。减少土壤肥力损失核算价值16.56万元,减少泥沙淤积数量为2208吨,核算价值9936万元,森林保育土壤的总价值约为17.48万元。

4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宜君县围绕“两线”(210国道、铜黄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重点区、25°以上坡耕地,全力抓好生态工程及种苗基地建设项目,严格标准,确保质量,提高效益,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加快生态恢复重建,扩大林地面积,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4.1造林和植被恢复难度越来越大,森林面积提高难度大

宜君县近几年造林绿化成效显著,但是,仍有21.34万亩的宜林荒山荒地需要绿化,而且随着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已经造林绿化,剩余的宜林地多为立地条件差的陡坡地,土壤贫瘠,造林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4.2森林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森林分布不均

从全县植被现状来看,森林面积达到11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6%,但70%以上的森林植被集中于县境西部的土石中山丘陵,范围为:西与建庄林区相连,西南接印台区北山,东到宜君梁,属桥山次生林区东南缘,东南部残塬沟壑区天然植被基本为草灌植被;中部梁峁丘陵区主要为灌木林地,有片状或稀疏的乔木植被,是全县林业生产的主要地方,宜林地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4.0%,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任务艰巨。

4.3林地保护利用意识有待提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2

一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黄土高原面积约64万km2,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之处,更是古代中华文明的发祥地。250万年以来,在这块土地上堆积了厚100—200m的黄土古土壤系列1,是全球最厚和最完整的黄土地层,也是塬地平广、丘陵顶平坡缓、沟谷开阔,川、坪、涧、掌、地完整平坦,植被茂密、腐殖质层深厚的沃野粮田。但近千年来,人类的野蛮掠夺和破坏,使其逐渐沦为千沟万壑、地瘠民贫和灾害频繁的地区。究其症结,莫过于土地利用不当,破坏了黄土独有的“点棱接触支架式多孔结构”,进而使土壤渗透性和抗冲性能遭到破坏,其水土流失严重程度已跃居世界首位,年均侵蚀模数高达3720t/km2,是长江的14倍、美国密西西比河的38倍、埃及尼罗河的49倍。黄河多年平均含沙量37.6kg/m3,分别为上述河流的72倍、58倍和30倍。其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t,高出250万年以来平均降尘量的100倍。

黄土高原形成于250万年以来的风成黄土堆积,只是近1000年来才急速演变而成黄土侵蚀区。究其原因较多,但其中自然因素特别是干旱与人为因素对“土壤水库”失调导致有限水资源功能的破坏,是加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因此,黄土高原的整治已成为当今非常重大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关系着黄土高原本身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同时也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地带的土地沙化及其防治,黄土高原北部能源基地综合开发、改善生产环境、复耕及根治黄河水患,调节增进西北地区的生态与环境建设等息息相关。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根治黄河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50年的安澜。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利用极不合理,滥垦、滥牧、滥樵、滥伐、滥采之风屡禁不止,甚至有增无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造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下游河床年淤10cm,造成大堤“越加越险、越险越加”的另一恶性循环。目前,下游河床已大大高出开封城,严重威胁两岸200个县(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亿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解决两个恶性循环,核心是解决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干旱与水土流失并存的矛盾。而解决该矛盾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重建黄土高原“土壤水库”的巨大调节功能,迅速恢复植被。

二 “土壤水库”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2,堆积的成壤过程形成特殊的黄土高原“土壤水库”。从地质大循环和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来看,黄尘沉积与成壤及成岩同时、同地进行,是黄土古土壤多层交替叠加并形成厚达k00—200m 地层系列的关键。需要说明的是,黄土也是古土壤,是在比较干冷时期形成的、成壤作用不明显的黄土状新成土。由于黄土在土壤剖面上的成壤强度与在一般成土母质上繁生植被后形成的土壤不一样,一般成土母质随着风化层的不断加深增厚而不断下伸,形成成壤强度上强下弱的“V”字形状,并形成AC或ABC型层理比较易识的土壤剖面构形;而在黄土上发育的土壤其成壤强度的显示却并非如此,有时恰恰相反,尤其生物起源的磁化率和粘粒胶膜等呈现上弱下强倒V形状态,红褐色古土壤层尤其如此。由于黄尘不断沉积,形成A层不断增厚、上升而没有C层的存在,同时土体也因植被繁生而不断形成更深厚的Ah层,这与地质学家划分的黄土古土壤时间序列一致。黄土沉积后的生物反馈合成等成壤过程较明显,但矿质部分的风化淋溶过程仅限于可溶性盐类。由此不难肯定,黄尘沉积后只有相应植被及时繁生才能进一步巩固并提高其赋有的通透性能,从而不断形成和加强其它土壤所不易获得的特殊“土壤水库”。只有这样的“土壤水库”才能就地分散接受全部降水,并防止土体充水时引起的崩散湿陷和洞穴、暗淘等现象发生,为土层不断加积增厚创造条件。

土壤本身即是巨大的蓄水水库。这一点可以通过现实状况的反例证明。在土壤侵蚀过程中,土层日渐变薄,其蓄水量日趋减少,径流量相应增多。根据土壤持水量和产流量计算,土壤持水量随着侵蚀程度的增大土壤层变薄而减少,径流量则随着侵蚀程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在同等降雨条件下,强度侵蚀土壤和剧烈侵蚀土壤的持水量,分别为无明显侵蚀土壤的1/4和1/10,而径流量却相应为轻度侵蚀土壤的4倍和5.3倍。在裸岩条件下,几乎全部降雨以径流形式流走。由于降水大量流失,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总贮水量均随之减少,形成土壤水分和作物需水量之间的不平衡,从而造成农业干旱。此外,土壤入渗水量减少而地表径流增加,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分配,破坏了正常的水量平衡关系。

黄土高原古地貌海拔在千米以上,它又位于黄河中游,因此除不断下切河谷及局部内陆洼地可有物质堆积外,其侵蚀方式应主要为剥蚀,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据陈明扬和安芷生等的研究和推算,黄土高原不仅是个沉积区,而且250万年以来在本区可能年沉积0.19×k08—0.83×k08t黄土,占全部年降尘的63%—88%,成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一大特点。黄尘的主要来源区和黄土的堆积区,北自肯特山、唐努山,东以大兴安岭,南以长城到昆仑山,西以帕米尔高原为界,共计3.50×k06—4.00×k06km2的范围为我国现代大气粉尘的来源区和中国大陆主要的粉尘降落区。

黄土高原的另一个特点是沉积物分布的地带性以及物质组成如颗粒大小、矿物种类的相对均一性和变异规律性。近年来,3种降尘方式所形成的黄土微结构中细粒团的普遍出现是黄土高原又一大特点。它不仅显示了“水拦泥”的作用,同时也解释了有些化学元素含量在黄土高原边缘呈折线下降,以及其粘粒含量关中明显高出豫西地区等现象;据此说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常以推移在先。难怪在西峰径流小区观测中发现,径流小时以粉粒较多,而径流大时才见粘粒增加等异常现象。由此推断,细粒团作为一单元体与其它黄土颗粒呈点棱接触形成支架式多孔结构可能是黄土高原形成的关键和主要动力,也可能是黄土区特殊“土壤水库”能够及时形成的基础。

三 重建“土壤水库”是黄土高原治本之道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治水多采用“蓄泄统筹,以泄为主”的方针。但这一方针已不适应目前的状况。这是因为:①黄河水资源日益短缺,造成频繁断流,大量地宣泄地表径流已与缺水之态势相违背;②合理蓄水有利于下游堤防安全,缓解堤防失守之危机;③治黄需要走综合之路,并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明朝水利专家徐贞明指出“水利之法,当先于水之源”、“水聚之则害,而散之则利”,“弃之则害,用之则利”,提出“治水先治源”。黄土高原国土整治的“28字方略”,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20余年,但因有关领导部门未正式采纳施行,仅停留在论文和口头建议层面上,因而无法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验证。但是“28字方略”作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3个水保站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示范的11个试区,以及无定河流域、定西和晋西北等地区的200多个治理样板中都得到了证明,并取得丰硕成果。

“土壤水库”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和动力,由此,“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作为方略核心,是符合黄土高原演变实际的。在黄土高原形成过程中,“土壤水库”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土地利用时,必须以改善“土壤水库”为前提、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水资源作用,达到消除洪灾,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及建立生态大农业的目的。

转贴于 从黄土和黄土高原形成的全过程来看,黄尘是从干旱地到达黄土高原上空与东来湿气相遇,通过3种降尘方式(自重降落、凝聚降落和雨淋降落)堆积而成。这一过程早在250万年以前就已开始。据此得出“没有季风就没有黄尘的降落,没有植被的繁生也就没有黄土高原”的科学论断。而3种降尘方式使黄土层具有“点棱接触支架式多孔结构”3,使黄土具有渗透性能好、蓄水容量大、植被容易繁生的特点。植物的繁生反过来又巩固和提高了土体的渗蓄能力和抗冲性能。随着土层增厚,其蓄水容量必然增大,形成巨大的“土壤水库”,防止了地面径流的发生,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水土流失的危害。这样的规律和理论不仅被250万年以来黄土古土壤系列的地质事件所验证,而且还被百余年来子午岭屡遭垦荒后的植被自然恢复和群众生产实践中把“三跑田”变为“三保田”的事实所证实。这是与黄土的渗透率高和蓄水层厚分不开的。这一特性使得一次降水500mm不发生蓄满径流,降雨强度2mm/min上下不发生超渗径流。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植被的无情破坏,进而对“土壤水库”的无情伤害,不合理利用土地和直接削弱土壤入渗和抗冲能力,形成超渗径流,导致湿陷、洞穴和暗沟冲刷等,完全是人为造成的冲刷过程。因此,保护、加强、重建“土壤水库”,迅速全面恢复植被才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的治本之道。

四 “三库协防”,再现黄土高原秀美山川

黄土高原植被的迅速繁生是巩固和提高土体通透性,进而形成高容量“土壤水库”的“天赐动力和强劲保障”。植被的繁生是成壤作用的始发标志和基本动力,对黄土这样的特殊土状物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保护、巩固和发展的唯一“动能”。依靠这一“动能”,尤其植物根系的缠绕和串联作用,黄尘在沉积时所固有的支架接触式多孔结构才得以保持巩固、疏松和通透性能才得以充分发挥,黄土层的堆积才得以不断增厚,250万年以来黄土高原厚达100m以上的黄土古土壤系列和顶平面广的高原地貌才得以形成和保持,否则就会遇水滑脱落实,甚至湿陷,引起坡面冲刷。农地耕层雨后容重的增加和初渗与稳定渗透性相差悬殊等现象都是显而易见的确证。因此在缺乏一定植被的保护前提下,不是洪流滚滚(雨期)把黄土冲刷殆尽,就是沙波汹涌,尘海无边(干冷期)。

黄土高原植被的迅速繁生提高了土体赋存通透性,进而形成大容量的“土壤水库”,它与黄土地层中厚达40m以上的包气带相联而形成毫无蒸发损失的地下水库(当时群众称它为空山水)。地下水库可以为人类储存和保护水资源,但是它需要理想的库区和充足的水源。地面水库是人为调节洪涝干旱的主要工程措施,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过分依赖它的作用,而忽视土壤水库的巨大作用。要充分发挥以上两库的作用,使其成为抗旱排涝的有生力量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资源优势,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土壤水库”的联系作用不可忽略。只有重修“土壤水库”并实现其同地下水库、地面水库“三库”协防才能真正体现“治水之道在于治源”和“水用之则利,弃之则害”这个“至理名言”的伟大意义。在黄土高原国土整治时,遵照“28字方略”,以此为指导思想全力巩固“土壤水库”以便尽先将自然降水接纳下来,直接尽可能蓄积于黄土之内,让潜在的洪流转化为持续的径流,以供工农业、发电、航运、生活之用。

因此全面迅速恢复水土失坡地植被(含作物)为当务之急。这需要通过优化径流调控手段4,消弱或切断侵蚀动力,强化入渗、增进和维护土壤水库的健康功能,以便把降水的大部或全部蓄积起来,从而保证当地植物繁生的需求,并有利于通过乔灌植物下扎的根系引入地下深处成为地下径流或水库、矿泉水再转入各级水路网,最终实现水土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因此,只要修复保护好“土壤水库”,就能保证全部降水就地分散入渗,避免径流冲刷。可以预言,只要认真落实“28字方略”,根治黄河水患,再造黄土高原秀美山川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五 建议

(1)应将重建“土壤水库”,实现三库协防,作为构建和谐黄土高原,再现秀美山川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土壤水库”是地表水库、地下水库的纽带,是植被、森林、草原及地面植物赖以生存的根基。只有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恢复重建黄土高原的“土壤水库”功能,才能有效利用其巨大的调控降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的功能,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成功才有希望。

(2)加大降雨径流调控与利用研究力度,为落实“28字方略”提供技术支撑,同步解决黄土高原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两大难题。“28字方略”的核心是“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本质是通过“截、渗、汇、蓄、用”的综合调控径流手段,就地高效利用降雨径流,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加大降雨径流调控研究力度,将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径流充分开发利用,才能确保黄土高原“土壤水库”健康功能的充分发挥,进而确保黄土高原植被的快速恢复。

(3)转变治水观念,在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同时,应重视“土壤水库”的恢复与重建。“治水之道在于治源”,“水用之则利,弃之则害”,因而“治水之道在于治源的升华”。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节水型社会,恢复发挥黄土高原“土壤水库”调控降雨径流、恢复保育生态、提供优质水源的功能,应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一环。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显谟,任美锷.中国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整治对策.中国水土保持,1992, (2):4-10.

2 朱显谟. 试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与土壤水库.第四纪研究,2000,20(6):514-52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3

自然因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源

地质学界一般认为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是,印度板块挤入造成青藏高原隆起,阻断了暖湿气团北移,使北亚气候向干冷化逆变,导致植被和土壤退化。同时,全球西风带又被隆起的青藏高原分成南北两支,西风带北支干冷化后,侵蚀北亚荒漠表土使北亚荒漠进而退化为干冷沙漠。干冷化的西风带北支将其侵蚀的荒漠表土,以沙尘暴形式空运至黄土高原上空遭遇东南暖湿气流,继而沉降为风积黄土胜积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从五十万前开始堆积,后侵蚀与堆积交替轮回,从第四纪至今已经历了三个轮回,近五万年来随气候变化侵蚀加剧。后形成了暖湿河谷盆地、山地、高原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这四种基本地形。

现在,干旱、暴雨和洪水及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土壤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破碎地形依然是黄土高原面临的不利影响。根据中科院黄考队的考察,即使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无定河流域,每年因修路、建房(挖窑洞)、梯田、开矿、采石、开荒等人为破坏增加的泥沙仅占总侵蚀量的14.3%。山西全省每年人为破坏增加的泥沙也只占全部输沙量的13.3%。

黄考队的调研还证明,在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中,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等沟道的产沙量占90%,坡面的产沙量仅占10%。半沙半土与大暴雨是土壤侵蚀的成因。

在备项治理措施中,沟道筑坝拦泥和淤地占了拦沙量的90%,而在坡面修梯田和种林草仅占拦沙量的10%。

这个权威性的结论证明,自然因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源。

受制于自然环境的产业

黄土高原地区属干旱和半干旱区,本应是灌溉农业,但细碎梁峁和纵横沟壑留不住太多的大气降水。黄土高原地区可引水灌溉的平地太少,大多数水库的水都难以利用。本来就是干旱、贫瘠的土地,既不能灌溉,施肥又被冲走,所以只能种些耐旱耐贫瘠的低产杂粮,如黑豆、土豆、糜谷等。

这种破碎的地形对发展工业也很不利。以国家大力发展的石油天然气为例,已探明的石油储藏区大都位于甘肃庆阳到陕西靖边一线的东侧,从延河流域到无定河流域南北约150公里的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两个土壤强烈侵蚀中心之一。由于沟壑纵横,地形破碎,钻探成本高昂,生产布网困难,开发缓慢。如今,从南到北,平均每25公里一条东西流向的7条河谷中,公路两侧已是油井密布,而离开河谷公路两侧的沟壑梁峁中,却因坡陡沟悬,沟道狭窄,至今无井无路。显然,这从南到北的7条河谷之间一万多平方公里的丘陵沟壑区并非无油,只是没有生产、运输原油所必需的道路和平地而已。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也是城市化的重大障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大部分乡镇、县城和地市,皆在河川岔口的交通要道,多为秦汉以来从边塞到长安的军旅驿站,但由于河谷两侧坡陡沟悬,平地狭窄,又常受洪水泥流之害,故而城镇都长不大。

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也是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丘陵沟壑区的乡政府大多数不通沥青或水泥等硬面路,行政村通大路的也不多,且晴通雨阻。道路每年夏秋冲毁塌断,初冬全民出动修路,且是年年修,年年塌。西安至延安这第一条进丘陵沟壑区的铁路,全长375公里的路修了30年,光是从铜川进丘陵沟壑区后的240公里,就干了18年,平均一公里建一座桥梁或隧道。造价34亿,比同期的成昆线、大秦线还贵。

千沟万壑的侵蚀环境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低下的生产力,这是居民收入低的根源。黄土高原尤其是丘陵沟壑区的适耕平地太少,大多数坡地既不能灌溉又不能施肥,轮式机械用不上,全靠人力、畜力耕作;以坡地为主的耕地太零碎,集约化的农业技术大多用不上。时至今日,丘陵沟壑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仍是靠天吃饭,农作物产量低,商品率更低;加上交通等因素限制,经济作物种植不易、流通更难,农民增产增收不易。

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还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国家行政成本高。很多沟谷里的乡政府配备了几十辆摩托车,在沟壑梁峁上跑了一天的路,也没走过几个村,找到几个人,办成几件事。

梯田蓄水保土效果有限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虽然梯田种粮食的产量比坡地高,农民愿意修梯田,可梯田修了几十年,由坡式到水平,由窄临到宽幅,所费人力无数,们所修梯田大多一是梯田幅面狭窄,蓄水保土效果有限。二是遇暴雨就滑塌,且年年修年年塌。

原因一是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看似山区,实际却是深厚黄土覆盖的破碎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地表被切割的非常细碎,每平方公里的沟谷密度高达5~10公里,沟头塌进和沟壁滑塌切割的梁峁顶部虽然浑圆,但边坡多为陡坡、断崖滑塌的悬冲沟。由于梁峁细碎,坡陡沟悬,能修梯田的长缓坡面很少,陡坡所修梯田大多幅面狭窄,而台阶却很高,很多梯田都是幅宽与台高相等,或幅面越觉台阶越高。

二是以粉沙粒为主的沙黄土和黄绵土遇水易崩解,而深厚黄土覆盖的破碎高原其峁顶、梁脊和坡面上又无出露地表的岩石,基岩仅见于切透了深厚黄土的沟底与河床。如此,半沙半土的窄幅梯田,台阶既高又无石料砌护,天旱时,疏松多孔的梯田墙壁因蒸发强烈而失水,遇暴雨时,半沙半土的台阶又易崩解滑塌。近几年荒山承包,很多农民将浑圆的峁顶推平修的梯田,面积大多不足一亩,台阶却都一丈多高,脚踏上感觉如踩沙堆般松软,若遇暴雨这种梯田台阶的滑塌概率很大。其实在丘陵沟壑区不仅是梯田,就是在千沟万壑的梁峁中绕行的县乡村道路,其半沙半土的路面虽经压实,也因无石料铺路面和砌护路肩而年年塌年年修。这样,在黄土高原常是先春旱伏旱,后夏秋暴雨的气候条件下,蒸发强烈又易滑塌的窄幅梯田,不仅阻止水土流失的效果有限,而且既不能施肥又不能灌溉,轮式机械也无法作业,因而产量低而不稳,仍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

打坝拦泥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目前治理水土流失的办法是在沟道打坝拦泥。这同样由于黄土易蚀又无石料和沟谷密度大的制约,只能缓解不能根治水土流失。以处于黄土高原中心区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为例,由于地表无石料,用水泥修又太贵,当地皆是土坝。农民筑的3~5米高的小淤地坝多分布在水小泥缓的支毛沟上,一般三四年不溃垮也就淤满了。不少已淤满的淤地坝被农民用来种庄稼,坝地土壤含水高,夏粮靠得住,秋粮靠天,但若在大沟道筑坝,由于坝体仍是半沙半土的黄绵土甚至是沙黄土筑成,而集水面积大泥流也就大,遇暴雨时易溃决。

在支毛沟修小淤地坝虽不易垮塌,但拦泥作用也不大。因此,很多人认为应将农民零星筑坝改为在各个小流域的干支沟道都筑坝,用众多小坝分段拦泥来拦大泥流。于是,在前些年施行的山、水、林、田、路,全配套的小流域治理样板中,皆改为从沟头到沟口层层筑坝,但这仍抗不住暴雨带来的大泥流。黄河中游管理局对绥德县韭园沟的小流域治理,是从上到下打了96个坝的一套坝系,才建好没几年,就在1994年夏秋之交的一场暴雨中冲垮:1995年9月1日,淮宁河又是几十个坝一起冲垮连水库大坝都溃决了。

近年不少人又认为,农民修坝为淤地种粮,坝小拦不住多少泥,而坝大了无泄闸、无溢流,又容不下暴雨时的洪水泥流易溃垮。因此,在近几年的治理中,又要求建泄闸和溢流齐全的有嘴正规坝。有嘴的正规坝若是在一条沟中密集建,应属在微型黄河中节节蓄水分段拦泥,若还是一条沟里1~2个坝,这实际上是三门峡改小浪底:拦泥不成,蓄清排浑。但地处泥沙源头的陕北不拦泥,遇暴雨时的大泥流即放行,这样土坝倒是安全了,但打坝何用? “上拦下排”的治黄方针如何实现?上游的泥沙都是年内唯一的一场暴雨造成的,不拦这场暴雨的泥沙,拦年内另外五六场能形成地面径流小雨的清水,陕北沟谷狭窄库容小,蓄不了多少水,而千沟万壑无平地,蓄了水也没用,下游有巨大库容调度的三门峡和小浪底,陕北不拦的清水也跑不到大海去。显然,若不拦泥,就无须修造价高昂的正规坝。若为拦泥打坝,就无需有“嘴”,不垮则三五年即淤满,与农民的淤地土坝并无实质区别。

即使投巨资遍地打正规坝,也只能拦泥不入黄,并不解决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的水土流失。有种看法认为,目前10万座(陕北3万座)拦泥坝的数量明显不足,质量太低,应大大增加正规坝的数量。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做到泥不出沟,入黄河的各级支流的沟口全需筑坝。而这些十几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长沟道的沟口拦泥坝要不垮不满,就需在各沟谷内的支沟岔道口再筑坝,用众多小坝分段拦泥以减轻干道和沟口坝的负担。若以陕北的丘陵沟壑区每平方公里6公里的沟谷密度和2万吨的侵蚀模数算,即使每公里的沟道都打一座坝,每座坝每年也要拦蓄2000m3的泥沙,按陕北的丘陵沟壑区约5万平方公里算,要打30万座坝才行。按整个黄土高原16.6万平方公里的丘陵沟壑区,每平方公里4公里的沟谷密度算,要打66万座坝才行。若全部为泄闸和溢流齐全的正规坝,按每座坝100万造价计,仅陕北的丘陵沟壑区就需3000亿。整个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所需投资更大。

当然投资再大能根治也行,毕竟是治好了中华民族的千年之患,也比修了垮,垮了再修省钱,更比下游“悬河”溃决的损失小。问题是遍地打坝只起到拦泥不入黄,从而减轻下游水患的功用,并没有解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梁峁以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为主的水土流失,而随着暴雨和重力年复一年的蚀塬为梁,蚀梁为峁,直到黄土高原冲蚀淤平前,沟头前进和沟壁滑塌的泥流迟早会淤满这6万或66万座坝。这时要么再增加坝的数量,以适应沟道的前进,要么加高加厚现有的坝体,直至破碎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梁峁的坡度被侵蚀到流平为止。

即便是用几十年的时间,花上天文数字的投资,淤地坝用水泥全被覆,梯田的台壁用水泥方砖全砌上,水土流失可能根治了,但破碎的地形也被水泥固化了。这样,水土流失和温饱倒是解决了,但别说是现代化赶超的前景,就是致富的可能性也没有。

应掌握好退耕还林的尺度

在气候干冷的黄土高原,多数地区降水稀少,林草很难茂盛,应掌握好退耕还林的尺度。一般而言,要增加植被降低雨强,林中就应覆盖在梁峁的坡面上,但丘陵区的地表千沟万壑,缓坡地面很少。丘陵区稀少的降水又多以夏秋的暴雨形式降下,千沟万壑的地貌使降水大多流失,能在梁峁的坡面上入渗和存蓄的很少。丘陵区由于缺水庄稼就长不好,而树的根系和枝叶蒸腾所需的水份远较庄稼为多,就更长不好。黄土高原丘陵区一个独特的景观就是很多光秃秃的梁峁顶上,常有一两棵几十年也长不大的小老树即是明证。

至于在丘陵区的沟谷里植树种草拦泥,则效果远不及淤地坝,而且还要与农作物在丘陵区极为宝贵的川地上争地争水。退一步讲,即使丘陵区所有的土地全部退耕,林草也能把沟壑梁峁全覆盖了,但由于丘陵区坡面的产沙量只占产沙量的10%,而对占产沙量90%的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的产沙而言,覆盖林草并不能制止,因为在悬冲沟的断崖、陡坡等沟壁上的林草根系,其受地心引力并不会横着扎住沟壁向水平方向生长。当暴雨冲刷半砂半土的沟头陷穴、沟沿和沟壁上的大孔小洞和裂缝时,林草只会连同沟壁一同滑塌。而既然丘陵区所有的土地全部退耕上林草,也只能减少产沙量的10%,那么,仅想靠上林草就能根治水土流失,进而重现秦汉暖湿气候环境时的茂盛植被则属幻想。

如前所述,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即使全部退耕上林草,也只能减少坡面上占总产沙量10%的水土流失,更不可能扭转西北环境向干冷化逆变的自然趋势。如果真要把退耕上林草作为丘陵沟壑区生存发展的长远之计,那中央财政从1999年起给丘陵沟壑区原定5~8年期的退耕还林草予钱粮补助,从明年开始陆续到期后补助就不能停止必须接着补下去。同时还必须土地减人、环境减载,减少开厂矿、修水电路、造住房、修梯田等人类及牲畜活动,而贫困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经济减速。这样,丘陵沟壑区今后就只能是:资源靠节约、环境靠防护、过日子靠中央救助。显然,这条适应自然的防护之路,只能是一条靠中央财政和国外援助才能维持温饱的苦熬之路。

必须有大的国土整治

中国在世界还处于农业社会时就是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这样中国在工业化起步时就人多地少。如今更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起飞阶段,土、水、矿资源的短缺日益加剧。中国人口是美国的5倍,暖湿平地只有美国的1/5,若按土地质量说,不仅是黄土高原应退耕,就是东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改作牧场也比不上阿根廷的潘帕斯大草原。所以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显然不是像已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欧美那样“不需要开发”。另一方面,中国也不像非洲那样“无力开发”。中国从大禹治水形成国家起,就以兴修水利开发蛮荒的抗逆性农业延续着中华文明,中国从历史到现代都是世界上动员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也是50年来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大工程最多的国家之一,这显然不是无力开发。

实际上,黄土高原今日还能过上温饱的生活,是黄土高原人民年复一年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改造的结果。今后要想维持住目前温饱水平的生活,至少要接着改造不利的自然环境才行。

当然,如果也想走上现代化的赶超之路,就不能仅靠塌了修、修了塌的阶梯化改造来维持目前的温饱生活,唯有对不利的自然环境作更大强度的平整化改造才有出路。

要根本改造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千沟万壑的侵蚀环境,就要认真研究丘陵沟壑区地情的特殊之处:丘陵沟壑区的地情是梯化不易,但对机械推填和引水拉沙的平化却不难。平整化改造最大的利益是将千沟万壑的侵蚀环境平整为大平原,这在一般山区即使大量推移土方,远距离运送土方也很难办到,但在下伏基岩相对平缓,正负地形大致相等的丘陵沟壑区,推土机只需在各道山梁上向两边的沟里推,或在山峁顶部向四处推,不需要远距离运送,仅就地推移土方就可以获得大面积的平地。当地人所说的,推倒一道梁,正好填平一条沟,扳倒一座峁,正好填平一个壑,就地推填即可实跳大面积的平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4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物措施

1 小流域现状

1.1 小流域概况

合阳县地处陕西东部的渭北高土高原,区内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森林覆盖率低。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14700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3%。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大峪河小流域地处合阳县西北部,海拔高程为730~880m,相对高差150m,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地貌以塬为主,山、沟、滩、水俱有,属典型黄土台塬沟壑区。

1.2 水土流失概况

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10-2030 年)》(发改农经[2010]3152号,2010年)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区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项目区梁峁顶、梁峁坡及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在黄土丘陵沟壑强度侵蚀区,考虑土地坡度、下垫面条件以及降雨量大小等因素,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调绘资料,对项目区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侵蚀强度分级分布量算分析。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866.7hm2,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21.0hm2,占总土地面积的1.1%;中度水土流失面积535.9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8.7%;强度水土流失面积502.6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6.9%;极强度水土流失面积807.2hm2,占总土地面积的43.3%。

1.3 水土流失生态危害

(1)土地肥力降低

项目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冲走表土,水肥俱失,不仅带走土壤中大量的有机质和磷、钾、钙等营养物质,降低了土地的肥力,造成农业减产。同时,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当地生态平衡,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干旱指数增加,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人畜饮水困难。

(2)生产条件恶化

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沟底下切,沟岸扩张,侵蚀川台,切割台塬,塌陷谷坡,蚕食沟谷台地,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同时增加了耕作难度,也增加了生产经营和管理困难,恶化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3)削弱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使当地土地贫瘠,巨大的泥石流往往造成次生灾害不断发生,如滑坡、地基塌陷、村庄淹埋、人员伤亡和下游水库淤积,堵塞河道,降低水利设施的效益等诸多问题。

(4)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项目区水土流失及对土地的巨大破坏,使区域水土资源生态失衡,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矛盾凸显,农户基本生存、生产和生活条件受损,生态条件恶化,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 治理的指导思想、原则

2.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控制水土流失为主攻方向,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扩大森林资源和生态承载力为重点,以保护现有森林植被为基础,以示范工程为突破口,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按照重点优先、全面带动的原则,实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着力推进小流域治理由过去的“增绿”为主向“增景”、“增效”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2 坚持的原则

(1)坚持生态保护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2)坚持生态自然力修复与人工建设措施相结合,循序渐进地推进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提高的原则;(3)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区划片,分类指导,抓点示范,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4)坚持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近期与中远期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原则。

3 治理目标

经过2年治理,通过实施预防监督、综合治理,基本完成项目水土流失任务,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固塬保沟效果明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为项目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牢固生态基础。

水土流失治理目标:建设期末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66.7hm2,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6%,塬面、沟壑侵蚀得到基本控制。

生态建设目标:项目建设期末森林植被面积占林地面积的85%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4 生物治理措施规划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2643.7hm2,其中荒山荒地和疏林地面积2017.3hm2,可治理面积1866.7hm2(荒山荒地面积866.7hm2,疏林地1000.0hm2)。针对项目区实际情况,设计采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生物治理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恢复项目区植被,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4.1 人工造林措施

项目区南部主要为荒山荒地,灌草盖度20-40%以下,坡度在15-40度,有少量的小叶杨、刺槐、柿树、核桃、花椒零星分布,面积866.7hm2。针对其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原地立地类型组、原梁阳坡立地类型组、原梁阴坡立地类型组和开阔平坦台原立地类型(Ⅰ)、阳向缓斜坡立地类型(Ⅱ)、阳向侵蚀沟坡立地类型(Ⅲ)、阴向缓斜坡立地类型(Ⅳ)、阴向侵蚀沟坡立地类型(Ⅴ)5个立地类型,设计侧柏水土保持林、侧柏+刺槐水土保持林、核桃+侧柏水土保持林、核桃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4个造林模式进行人工造林。

4.2 封山育林措施

项目区北部和中部主要为疏林地,乔灌覆盖度30%-40%,多为刺槐、柿树、花椒、酸枣等,长势较差,需要进行封禁修复,面积1000.0hm2。根据《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规划对其进行封育,并采用补植、人工促进更新等措施。

5 效益分析

5.1 生态效益

(1)水土流失治理度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标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比例。项目实施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作用后,项目区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6%。

(2)蓄水保土效益

乔木林(乔灌混交林)、灌木林的保土效益定额、蓄水效益定额参考多年实际经验。计算得,水土保持措施发挥效益后,项目区每年可拦蓄径流112.00万m3,拦减泥沙9.33万吨。

5.2 经济效益

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的实施不仅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还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包括营造经济林的林果产业效益、营造牧草的畜牧养殖效益等,而且能够改变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等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国彬等.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1):16-21.

[2]张健,刘国彬.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沟谷地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0(2):207-217.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5

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维护水资源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的因素,而水库的管理恰恰是为了保护水资源的,它是一个集中水的区域,可以很好的改善自然水资源的情况然后维护生态的环境。但是中国的华北地区,水库集水的地方,地形相对比较复杂,使用的土地面积不但少而且贫瘠,不利于农业的生产,林木业也不是很发达,实际的生产方式又很落后,这些都是造成了水库流域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的原因,而且还在继续的加剧,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改善。那么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当地通过展开集水流域的管理来实现农业林业的生态保护,减少各方面的污染,实现了造林绿化的设计任务。 因此很多的环境保护人士提出了在水库集水的前提下,通过造林绿化这样的方式来保护生态环境的设计,并且希望在重点的工程中和示范的区域内进行实施,希望可以通过森林的保护作用,解决水土流失和环境被污染的一些问题,从而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下文就是以黄土高原为例,针对水库管理的措施与生态环境维持之间的和谐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借此来让人们意识到水库集水对整个生态环境维持和保护的关键性作用,首先了解一下黄土高原具体的情况。 1黄土高原的自然资源条件 实际的自然生态情况:黄土高原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位于东经100°24′~114°,北纬34°~40°20′之间,在全国地貌格局中属于第二阶梯。自北而南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从东南向西北包括半湿润地带、半干旱地带、和干旱地带。其范围东界为太行山西侧,西界为乌鞘岭、日月山、拉脊山一线,南界为秦岭-熊耳山、嵩山北麓一线,北界为长城。地跨青、甘、宁、蒙、陕、晋、豫七省(区)。总面积为64万km2。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共有的发祥地,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很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二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自然地理特征 2.1土地实际的使用状况 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富含碳酸钙质。受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土地失养严重。2.2可用的水资源不多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面蒸发是降水的二倍多,而且降水集中。黄土高原的特性决定了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3植被覆盖率低在黄土高原上,30%~40%左右的地方都是荒山秃岭,给人留下满目疮痍的景象。人工草地很少,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由于过垦山坡,表土流失严重,显露出基岩,而植被覆盖率的进一步降低更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3规划设计思路 针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情况,利用水库流域的条件,与生态现状实施工程造林,进一步增加水库集水流域森林总量。在生态理念支持下,建立以科技示范区为依托的应用生态型绿色无公害林果经营管理技术、森林健康经营技术、林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幼林抚育管理技术等技术体系。十分重视并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出发,逐步提升现有林分质量,有效控制和治理林果业面源污染。在此基础上,以全面实现以林养水、以林净水、以林保水、以林富民为目标,建立起以水源涵养、水质改善、水土保持等防护林为主体,多林种、多树种合理配置,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生态林业保护体系。 3.1荒山造林绿化工程 在荒山造林绿化工作中,坚持以造为主,封造结合,分类实施的策略。分区域采取不同的工程模式。在高山陡坡处,采用生态防护型模式,而在山脚、坡角地等适于旅游的地区采取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相结合的模式,其他一般地区采用生态经济型模式。在生态防护配置方式中,优先选择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固土保水能力强的乡土树种,这些树种类型包括阔叶树乡土针叶常绿,宜采用树种块状、带状混交的作业方式;选择一定观赏价值的乡土彩叶、观花、观果阔叶树种和乡土针叶常绿树种块状、带状混交作为生态景观型配置方式。 3.2封山育林工程 区域封山育林工程主要规划布局在水库流域内坡度大、立地条件差、人工造林难度大的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及疏林地区域。在封育区中,坚持以封为主的策略,同时,封、造、抚育、保护并举,使区域内的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恢复和发展,全面提高林地生态防护效益。 3.3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范围以库区周围坡耕地为重点,在水库周边景观点,栽植观叶、观花、观果等风景林;对库区村内有限的平缓粮田,实施地边、地堰绿化等工程措施,以发展生态型经济林为主,实现既保水保土、美化库区、增加农民收入等目标。 3.4道路河流绿化工程 在河流沿线河滩建立起林带,树种以适生性较强的杨树为主。若道路两侧已建有林带,则在原有林带基础上提高标准、增加宽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为片林,建立起覆盖面广、横交错的绿色通道网络。 结束语 通过建设水库可以对森林植被、群落、类型、生态及农药、化肥等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并进行以饮用水源保护,为主要目的生态林业建设区域、类型划分,为水库的规划设计奠定了基础,为提高设计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在规划中还针对水库生态经济环境中所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采取因地制宜以造为主,以养为辅,造养结合、分设计出生态型、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等多种造林模式。 应该注意的是不要只顾增加森林资源的总量,更要切实的利用水库里水资源的滋养功效,做好新造林的结构和空间种植的优化,更好的实现森林的三个重要的效益,提升森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定要针对水库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设计出符合水库需求的育林计划,做好示范区域的研究和分析,加强对质量不高和效能不好的林区的改造工作,从而提高森林的生产能力,从而保证流域内的森林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p#分页标题#e# 由此可见水库集水管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结合水库管理加强实施绿化森林的设计和规划,更好的解决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从而保证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6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摇篮,因而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我国的9省(区),至山东省北部入海,滋润了祖国的半壁河山,哺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最重要的水源,承担着流域内50多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市)居民饮水以及工业用水的重任。尽管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域总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3%,但其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只有580亿立方米,仅占全国年总天然径流量的2%。黄河流域主要位于暖温带半干旱及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45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可达1200毫米。黄河流域平均每公顷耕地与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分别为4400立方米与527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和22%。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黄河可开采利用水资源量只有370亿立方米。但是自2006年以来,黄河流域年耗水量均在370亿立方米以上,2011年和2012年甚至达到了420亿立方米。随着气候暖干化趋势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黄河流域可供水量还将进一步减少,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会进一步加剧。据1996年水利部信息中心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响应及适应对策专题技术报告称,由气候变暖而造成2030年50%保证率下黄河流域的缺水量将达130亿立方米。

黄河流域资源性缺水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正在或已经严重污染了黄河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导致“水质性缺水”现象在多地区的发生,更是进一步加剧了流域水资源量的短缺。我国的水质一般分为五类,Ⅲ类以上的水可用于饮用,低于Ⅲ类的水,人体不宜直接接触,Ⅴ类和劣Ⅴ类水则已基本丧失了水体功能。根据《2011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公报》,黄河干流和重要支流共19734公里河长中,流域年平均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9832公里,占监测河段比例的49.8%;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河长4171公里,占监测河段比例的21.2%;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河长5731公里,占监测河段比例的29.0%。可见,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据国家环保部的全国七大流域水污染环境公报,20世纪80年代,黄河流域接纳的废污水量是20亿吨,20世纪90年代是42亿吨,2010年之后,污水排放量增加到了65亿吨,加之黄河来水量的减少,地表水污染问题依然严峻。黄河流域资源性缺水和污染导致的水质性缺水,已经严重影响着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以及流域内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输(调)沙需水量巨大

以河行水、以水养河,是保持江河生态健康的基本规律。但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年平均输沙量约为16亿吨,其中90%的泥沙来源于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泥沙含量甚高,黄河下游河道的比降小,因而泥沙在下游河道中大量沉积,致使下游河床平均每年以10厘米的速度淤积抬升,黄河下游河床高出河外地面4~6米,部分堤段达10米。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使其成为套在下游地区人们头上的“紧箍咒”。

为了减少黄河河道淤积和河床的急剧抬高,每年需要大量的水用于输送河道中的泥沙。研究表明,黄河下游河道每输送1吨泥沙需水量在33~60立方米之间。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库的运用,利用人工“调水调沙”被认为是解决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有效措施。根据2002―2004年的三年(次)不同类型的调水调沙试验测算结果:每冲刷输送1吨泥沙的需水量约为53立方米。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解决黄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与水土流失问题并存。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洪水危害、“下游悬河”和水污染等是黄河流域所面临的严重水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水土保持有关,水土保持甚至是解决一些问题的根本措施。

可以说,治理黄河的关键就是治沙,治理黄河的历史就是对泥沙问题研究不断深化的过程。

水土保持措施就地拦沙,能有效减少输沙用水量,增加可供水资源量

黄河可利用天然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为了减少泥沙在下游的淤积、抬升河床,平均每年30%~40%的径流用于河道输沙。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以大量减少输沙生态用水,增加黄河可利用水水量,减轻黄河流域水资源压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量约3.4亿吨,年均直接减少入黄水量约28亿立方米。参考河道输沙用水和“调水调沙”试验结果,下游河道输沙用水定额如按每吨输沙用水40立方米估算,水土保持措施减少的入黄沙量相当于每年可减少黄河输沙用水136亿立方米。再扣除水土保持措施的直接蓄水量,区域水土保持措施拦沙总体可相对增加黄河可供水量108亿立方米,约为20世纪80年代黄河流域灌溉引水量(155亿立方米)的70%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调水量的80%左右。如果完成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程,使进入黄河的泥沙减少90%以上,每年就可以节约输沙用水约220亿立方米。如果把这部分水资源通过水利措施合理调配,完全可以增加流域可调配水资源总量,既可以缓解工农业生产用水紧张现状,也可以减轻河流水污染,增加河道和湿地生态用水量,并能为下游进一步进行“调水调沙”提供水量保证。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能拦蓄地表径流,能降低洪水威胁

水土保持措施改变了流域产流和汇流的下垫面条件,当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影响或彻底改变流域的产汇流机制,特别是减小洪水来量、降低洪峰流量、延缓洪峰过程。对黄河中游区的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能有效拦截地表径流,在抵御暴雨洪水时,能够减少流域产洪次数、延迟产洪起始时间、缩短洪水历时、降低洪峰及减少洪水总量。同时,由于黄土高原洪水、泥沙具有的同步特征,因此水土流失治理也可使洪水产沙量显著减少。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尤其以中游的河口镇到龙门区间最甚。因此,该区域也是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规模大、强度高、效益显著。而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就地蓄水所减少的入黄径流量占黄河径流量的比例甚微。综合相关研究成果显示: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水土保持主体措施使区间年入黄河的水量平均减少5.12亿立方米,不足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的1%。

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现山绿、水碧、天蓝

土壤侵蚀是一种自然现象,降水是水蚀区土壤侵蚀的动力,但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保护土壤的能力,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因此,良好的自然植被有助于减小土壤侵蚀危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减少入黄泥沙,实现黄土高原的“山川秀美”。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黄土高原山绿、水碧和天蓝的重要途径。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7

你们还记得当初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吗?他曾经如此美丽、年轻充满活力,现已经年老体衰饱经沧桑。母亲河从远古流至至今,见证了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母亲河从高山流向大海,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从古至今,面对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由于时代的进步,十几年来,许多地区由于滥垦、滥牧、滥伐等恶性开发,引起森林、草原和耕地的严重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6%,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竟达到了90%。黄河的上中游地区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由于黄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黄河洪水威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原因就是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

几千万年前,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里还生活着许多可爱的生灵,可现在,由于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航运、螺旋桨击打和乱捕滥捞,那些可爱的生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长江中孤独的死去。

为了那些仅存的生物,为了我们伟大的母亲河,也为了我们人类自己,我提出以下倡议:

1、在长江、黄河两岸多种一些木,防止泥土松陷。

2、减少用水量河排放污水量。

3、禁止乱捕滥捞,保护生态环境平衡。

4、对于水土流失做出有效可行的措施。

为了那些生物的明天,为了母亲河的明天,更为我们人类自己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吧!

倡议人:心火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8

水土流失遍布全国各地,不论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还是农村、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km[2]。在内蒙古河口镇到龙门之间,面积达10万km[2]的晋陕陕谷地带,年平均水土流失模数达1万t/km[2],最严重的地区达5万~6万t/km[2]。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73.94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1.1%,水土流失区土壤年侵蚀总量约22.4t。在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面积达5万km[2],占黑土地总面积的42.8%。目前沿我国北方地区约有沙化土地面积20万km[2],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16万km[2]。

1.2趋势

第2次遥感普查结果表明,经过近年来的综合防治,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程度有所减轻,但从全国来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总体来看,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目前,平均每年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km[2],沙漠化也呈扩展趋势。据最新的卫星遥感图片显示,在我国的北方,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一条东西长约4500km,南北宽约600km的黄色带正在扩展。从治理上看,全国367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中,亟待治理的有220万km[2],还有2666.67万hm[2]坡耕地要改造。长江上游、黄河中游、风沙地区、黑土地等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如果按照现在的治理速度和技术水平,要半个世纪才能初步治理一遍。更为严重的是,在土石山区、石灰岩地区、黑土地以及一些人口密集的水土流失区,如果不能尽快治理,人们就有可能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

2危害

2.1导致耕地减少,质量下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约266.67万hm[2],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100亿元以上。每年流失的土壤,相当于在流失的耕地上刮去1cm厚的沃土。在自然状态下形成1cm厚的土层需要120~400年,这也就意味着土壤流失的速度比土壤形成的速度快120~400倍。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日渐贫瘠,土地生产力大大下降。资料显示,全国4200万hm[2]坡耕地和666.67万hm[2]风蚀耕地,平均每年要流失土壤30~150t/hm[2],全国每年至少有50亿t沃土付之东流,上亿t氮、磷、钾养分随之流失,超过了全国一年的化肥用量。在干旱和半干旱的“三北”地区,由于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鄂尔多斯草原沙漠化面积由50年代初的66.67万hm[2]扩展到80年代初的400万hm[2],已占到该草原面积的一半以上。据统计,目前我国北方沙化面积已扩展到20万km[2],潜在沙化面积达16万km[2]。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随着对耕地资源的破坏,直接造成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和粮食单产的下降,并进一步导致粮食总产量的下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2.2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水旱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淤积河床,降低江河防洪能力。黄河年输沙量达16亿t,成为世界河流输沙之冠,其中4亿t淤积在下游,形成千里悬河。长江也日益混浊,每年进入中下游的泥沙达5.3亿t之多。湖南洞庭湖每年游积泥沙约1.2亿t,湖面已由50年代的4350km[2]减少到2690km[2]。湖北省的湖泊面积20世纪80年代比50年代减少61%,50年代初期湖北有332个面积在333hm[2]以上的湖泊,现在只有125个,总面积为2520km[2]。建国以来,泥沙淤积水库、塘堰达220亿m[3],等于损失上百个大型水库,影响农田灌溉和城乡供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自然灾害的种类多、频次高、强度大、影响广。建国以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25000多亿元。年均灾害损失约占年均GDP的3%~6%,占财政收入的33%左右,高出发达国家几十倍。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因水土流失而造成的灾害是最严重的。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因灾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总损失的40%以上。

目前,我国有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国民生产总值处于江河的洪水水位之下,泥沙淤积造成“悬河”增多,有20余万km江河堤坝一旦遇到大的洪水灾害其后果不堪设想。

2.3使生态环境恶化,造成贫困,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1986年的9790.06万hm[2]减少到1999年的8953.57万hm[2],减少0.7%,10多年来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时起时落。目前西部的生态环境正呈现出由系统结构破坏向整体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

目前,全国4200万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都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国家扶持的贫困县307个,农村贫困人口达2300万,一些地区已形成“越垦越究,越究越垦”的恶性循环。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沙漠化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和边疆区,水土流失在加深贫困程度的同时,也扩大了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据调查,沙漠化危害严重的西部地区1995年农村人均产值101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2%,为东部地区的1/5。在水土流失地区,尽管国家已为扶贫工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恶劣的生态环境很容易使扶贫的成果丧失,一场旱灾就会使许多刚摆脱贫困的群众再次陷入困境,一场不太剧烈的山洪就可以将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30年间流沙压埋房屋2200多间,棚圈3300多间,有近700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宁夏由于沙漠化导致搬迁的生态难民就有100多万,青海已搬迁了20多万生态难民。

据中科院的研究表明,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排序中,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的云、贵、川、青、甘、陕、鄂七省(区),除湖北排在第15位外,其他6个省全部排在倒数10名之列。

2.4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据统计,全国有60余座市镇常年受到滑坡、崩塌的侵扰,50余座市镇受到泥石流的侵扰。1998年,全国发生各种不同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约18万处,其中规模较大的477处,死亡1573人,受伤1万多人,毁坏房屋50多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70亿元。2000年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暴风雨集中,引发大量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死亡人数达1080人。西部地区最为严重,死亡787人,占全国的73%。易贡藏布扎木弄沟发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大山体滑坡,历时10mim,滑程约8km,高差3330m。滑坡造成交通中断,4000多人被困,1万群众遭受洪水威胁,经济损失达1.3亿元以上。

2.5严重影响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

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我国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和国防要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北方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大中城市,受风沙危害严重。北京北部的坝上地区,近9年来流沙面积增加了39.9%,浑善达克沙地近7年来流沙面积增加了93.3%,风沙仍在紧逼北京城。全国有1300多km铁路、3万km公路、数以

千计的水库和5万多km长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许多城镇经常受到沙漠化危害。建在沙化地区的榆林城,曾因风沙而三迁城址;湖北三峡秭归县城,也因滑坡而三迁城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皮山、民丰2县城,因风沙危害2次搬迁,策勒县城3次搬迁。

3原因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中,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因素。

3.1自然因素

3.1.1土壤条件

纵观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土壤都是极易被冲刷的土壤类型。黄土高原的黄土为粉沙质土壤,土体疏松,易被水分散,抗冲刷能力极弱;西南地区的紫色土由紫色页岩、砂岩和砂页岩形成,易于分化,土体疏松,侵蚀严重;南方的红壤、黄壤地区及赣、湘、浙等省的土壤主要为红色粘土和石灰质土,土质粘重,透水性能差;鄂、闽、粤等地的土壤主要是由花岗岩、片麻岩分化而成的岩石土,土质粗糙,易于侵蚀。

3.1.2降雨强度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季风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且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雨季降水多,强度大,易于形成暴雨,这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条件。据对江西兴国县的观测资料表明:在降雨量(20.5mm)和坡度(33°)相同的条件下,降雨强度为82mm/h的径流量与冲刷量分别为降雨强度4.2mm/h的32倍和17倍,即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水土流失量也在增加。我国黄土高原地区,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90%。

3.1.3地形地貌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地形地貌条件比较差。据对陕西城固县的测试表明:大于35°的坡耕地水土流失模数为每年1.4~2.6t/km[2],是30~35°水土流失模数的2.9倍,25~30°的4倍,25°以下的7.5倍。可见,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加剧。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形破碎,沟深坡陡,缓平地只占土地面积的1/5。据不完全统计,黄土高原地区长度为500m以上的沟谷达27万条之多。长江流域则更是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土层瘠薄。这些特殊的地形地貌为水土流失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3.2人为因素

3.2.1植被破坏

在正常条件下,植被如果不受到外力的破坏,一般多生长茂密,植被覆盖率可以很高,即使在50~60°以上的极陡坡地和抗冲刷能力很弱的土壤上,在暴雨时也很少形成强水土流失。一般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模数相当于林地的10倍,相当于荒山和其他用地类型的3~6倍。植被覆盖率低,则径流系数就大,水土流失就强。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砍伐,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4%,仅为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5。

3.2.2过度放牧

草场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植被,但由于过度放牧,导致了草场资源的严重退化,由此也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只)增加到9000万头(只)。据统计,北方部分地区草场超载率高达50%~120%,有的甚至高达300%。目前我国中度退化程度以上的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1/3,其中,内蒙古6359万hm[2]可利用草地中,退化面积已达3867万hm[2],占可利用草原的60%。内蒙古草原的牧草平均高度由70年代的70cm下降到目前的25cm,产量由60年代的1635kg/hm[2]下降到80年代的645kg/hm[2]。新疆和甘肃的草场因过度放牧导致退化的面积已分别达63.6%和87.8%。

3.2.3陡坡开垦

由于人口和粮食的压力,以增加粮食为目的而开发陡坡所形成的坡耕地在我国大量存在,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每年进入长江的泥沙约5万t,其中1/3来自坡耕地。长江支流乌江流域44个县,每生产1kg粮食要流失23.5kg泥沙;四川省三江(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地区每生产1kg粮食要损失26.5kg泥沙。

3.2.4工程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工程建设活动日益增多,每年搬动岩土总量达380亿t。工程活动因缺乏有效水土保护措施和存在不良行为等,经常导致或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

4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了重大损失,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认为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造成水土流失,先发展、再治理等思想的存在和水土保持法治观念淡薄等原因,造成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在局部地区甚至仍存在扩展的趋势。水土流失的治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4.1积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各地要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有关方针政策,将坡耕地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加强生态建设,从源头上治理水土流失。据测定,在黄土高原地区,同样坡度的陡坡地,耕地土壤流失量是草地的5~20倍,水的流失量是草地的2~8倍。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既可以治理水土流失,取得生态效益,又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据对陕西米脂县泉家沟的实验分析:在大于20°的坡耕地上,粮食单产750kg/hm[2],盈利150元/hm[2]以下,且水土流失严重;种草则可达11250~15000kg/hm[2],养牛收益达1917元/hm[2]。

4.2加大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力度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多种措施,重点加大对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风沙区综合治理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力求取得突破。同时,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开发,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认真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把防治水土流失与提高农业生产结合起来。

4.3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水土流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加强监测,才能及时作出决策,采取相应措施。为适应防止水土流失工作的要求,要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特别是对水土流失扩展严重、水土流失易发地区实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变化情况。要争取做到将各地防止水土流失工作的成效每年反映在监测数据上,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又可以作为对各地工作成效做出量化考核的客观标准。

因此,一方面要采取最严厉措施,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力度,制止毁林、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有效降低人为不良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要加大对生态效益的评估,要像经济效益一样,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4.4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水土保持,并确保资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形成稳定、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银行要增加贷款额度,并适当延长偿还年限。

4.5开展水土保持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建立稳定的水土保持科研队伍,加强高新技术的攻关、推广和应用工作,注重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提高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水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9

1.收集、阅读有关黄河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对比试验研究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认识水、土、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3.能结合课文中的资料,认识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了解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利用和破坏,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4.培养学生保持水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河的各类资料。

2.小组准备:水槽两个,长木板两快,土,草皮,喷壶。

教学过程

一、情境生疑问

1、初步了解黄河的有关情况

(1)师: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你从电视或其它途径见过黄河吗?你能说说你心里的黄河吗?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心中的黄河。

(3)师:看来课前同学们了解了不少关于黄河的资料。

2、阅读课本中的资料

(1)师:关于黄河,课本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资料,大家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阅读资料并回答

(3)师:通过这些资料,你知道黄河下游的河床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吗?

(4)师:你能猜出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吗?学生猜测

(5)师:我们知道土会被水冲走。黄河水这么黄,是不是黄河水中有很多泥沙?这些泥沙是从哪里来的呢?请同学们看书本43页的照片后先思考,然后在组内讨论、交流。

3、自主思考,然后在组内讨论、交流。

4、分组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现在每组请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生:黄河水中的泥沙是黄河水流经黄土高原时冲下来的;无植被保护,土壤随雨水流失的多……

二、探究释疑

1、完成模拟实验。

(1)师:为了验证大家的想法是否正确,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模拟实验。大家先看书。

要求:①弄清实验目的,准备哪些器材;②设计操作的步骤及方法;

(2)指导学生准备器材;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4)学生分组归纳、小结,得出结论。

(5)每组的派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生:从有草皮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只有土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多一些。

生:从有草皮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清亮,只有土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较浑浊。

生:从有草皮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清亮,说明水中含有的泥沙少;只有土的长木板上流下来的水较浑浊,说明水中有较多的泥沙。……

教师总结:当往只装有黄土的木板上浇水时,黄土很容易和水一起形成浑浊的水浆流走;而往有草皮的木板上浇水时,植物的根牢牢地把土锁住,土壤被保护起来,所以流下来的水还是比较清的。看来,刚才同学们实验后认为“植物对土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通过这个实验,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黄河中上游流经黄土高原,那里植被很少,土地光秃秃的,土质也非常疏松,河水、雨水很容易使土壤流失,所以黄河的水是浑黄的。

三、阅读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师:同学们都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那么它一直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吗?黄土高原上的植被都到哪里去了呢?请阅读书本44面的资料,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植被缺少的原因。并全班交流

(3)、师:如果这些行为一直持续下去,你认为会有什么后果?

(4)、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