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绩效工资行政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5 14:55:48

绩效工资行政论文

绩效工资行政论文范文1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现状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一、政府绩效审计现状

政府绩效审计可以提供内外部条件,并且给政府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绩效审计在我国尚处在萌芽的状态下,即指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绩效审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政府审计发展不足,不能为政府绩效审计提供很好的内、外部条件,给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二、政府绩效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要素分析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环境

1.政府绩效审计环境的含义。政府绩效审计的环境是由多种因素组成,包含对政府的绩效审计,制约和抵制政府绩效审计活动的不利因素,这两种因素既对立又统一。

2.政府绩效审计的假设。我们必须承认,未经论证就开始的阶段永无止境。可见,假设是不能实现的真理,必须要承认如果没有出现论证就不会出现研究政府的绩效审理理论体系,政府的绩效审计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是客观的,被审计单位可以进行衡量,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机制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审计人员具有专业的审查能力,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没有明显的利益关系。

(二)政府提高绩效审计的主要措施

提高审计人员对专业技能的技术,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提升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能力的处理技术,提高专业指导的能力,充分肯定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提升业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促进业务人员的发展。因此,业务人员的素质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还要具备审计和数学等多种综合学科的运用能力。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首先,政治环境的核心是一国的政治制度,良好的政治制度能够满足政府绩效审计需求,可以减少违法乱纪造成的低效浪费,审计状况好时,审计人员不会出现或者是业务上的问题,政治文化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良好的政治制度的体现。落实政府绩效审计提出的规章制度,明确政府资金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联系我国公共资金管理状况以及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状况,并且进行全面协调和管理。当前,国际关系对政府行为产生深远的作用,政府绩效审计主要是指绩效审计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法律奠定的基础。包括绩效审计的法定要求、实施绩效审计的法律规定、绩效审计标准规定、绩效审计结果规定等。落实政府的绩效审计工作改进政府的审计环节和具体的措施,主要是指政府的资金和经济发展的要素,包括对政府的公共资金管理现状进行协调管理,政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整体调控,包括绩效审计的法定要求,实施绩效审计的规定,绩效审计标准和绩效审计的结果最后由绩效审计进行全面的推广。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本质

政府绩效审计的本质是政府绩效审计本质的控制方式。首先,从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根源及政府绩效审计的目的看,政府绩效审计代表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使监督行为。政府行为是政府具有三者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由经济性和效率性以及效果性三者共同作用,这三者主要联系成政府绩效审计的控制性。其次,从政府绩效审计的全过程来看,政府绩效审计要控制政府各项活动,控制项目的发生,事后评价政府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监督控制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政府的绩效主审计本质上是对审计工作的全面肯定,也是政府对绩效审计的一种控制,政府绩效主要是产生在审计结果之上,政府审计主要是代表政府的各项活动控制,政府利用监督手段对公众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实现资源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这三者源于政府绩效审计的控制。

(四)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1.政府绩效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取决于现实社会和社会需要两个层面,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审计人员或者委托人员进行审查和评价所得,审查和评价是审计单位期望的理想境地和最终的目标,主要是建立在经济性目标和效率性目标和效果性目标上。

2.政府绩效主要是审计机构的人员和审计人员主要是根据审计人员与委托人的要求,将审查与评价做到审计单位所预计的理想效果上,主要是将当前的经济发展作为政府审计的主要实现目标,将效率性和主要的效果进行协调发展。

(五)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

理论研究者都知道,给一个事物下准确的定义相当困难,本文认为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概念:管理者必须要对管理当局的决策,全面的贯彻落实,向公众传播正确的价值理念,包括对投资决策和组织架构等进行全面的统计,组织结构的决策和人事决策,市场决策等。被审计单位的决策属于基础数据,决策的数据和决策的理论作为重要的依据,只有将政府的绩效审计概念全面的引入决策理论的结构中,促进政府绩效审计概念的落实。将政府绩效审计概念引入政府管理体系中,本身就意味决策程序比决策方法更为重要。第三,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与传统的内部控制相对应的概念,但是由于管理控制的权限更宽,它主要包括的要素有时称作“行政管理控制”。第四,被审计单位绩效管理的标准。绩效管理的标准是相对的,如果存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或国际上通用的标准,那应该是首选。

(六)政府绩效审计的标准

政府绩效的审计标准主要是政府绩效审计必须要遵守的规范,针对审计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确认绩效审计的可行性,实现绩效审计目标。政府绩效审计的标准,必须要遵守这项规范,实现绩效标准。

三、结语

政府机关负责人需要落实政府绩效提出的规章制度,安排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政府资金需要和各个经济要素共同发展,联系当前的公共资金管理状态对政府的企业生产经营现象进行统筹规划,主要是协调当前的国际关系对政府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调控,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绩效审计的法定要求,实施绩效审计的法律规定,统筹绩效审计的标准,绩效审计的结果等,落实政府的绩效审计工作改进政府的审计环节,为政府的发展提供经济要素,对政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整体调控,包括绩效审计的法定要求,实施绩效审计的规定,绩效审计标准和绩效审计的结果最后由绩效审计进行全面的监管。

参考文献:

[1]彭华彰.政府效益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31-134.

[2]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震.经济效益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122-125.

绩效工资行政论文范文2

关键词:信息模型 绩效工资 方案研究

一、分析背景

2006年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期实现高校等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目前已完成了基本工资部分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2009年9月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决定在2010年1月1日起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2010年12月,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意见(暂行)的通知》,随后河北省人社厅、财政厅下发《河北省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以及《关于调整省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的通知》。根据这些文件的相关精神,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的绩效工资部分作为此次工资制度的重要内容正在事业单位逐步推开。高等院校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分子和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地方,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更成为实施绩效工资的重点单位之一。

绩效工资,又称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在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评估的基础上而发放薪酬的一种工资制度,通常都建立在一套考核标准的基础上,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现存文献资料来看,对绩效工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研究。现代企业的薪酬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基于职位的薪酬模式、基于年功的薪酬模式、基于技能的薪酬模式、基于市场的薪酬模式和基于绩效的薪酬模式。这几种薪酬模式在企业中应用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二是关于义务教育的绩效工资改革的研究。主要包括应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中的成功之处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及对绩效工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然而,从现有文献看,结合高校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去分析高校中的绩效工资改革的研究并不多。

绩效工资的实施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涉及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是高等学校教职工进行激励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国家政策指导调控下,研究高校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建立起体现岗位绩效的激励工资新模式,解决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将在对河北省高校工资制度的现状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管理学中的激励原理,分析绩效工资改革及河北省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的合理性,并针对河北省高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河北省高校工资制度现状分析

自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后,河北省高校逐步建立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前,高校教职工工资由四部分构成: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国家规定的其他津贴补贴以及学校内部自定的校内津贴。其中薪级工资与教师的工作年限有关,教师入职后根据学历、职称等情况确定薪级后,每年根据考核情况(考核合格以上)增长一级薪级(相邻两级薪级差额从11元到80元不等,薪级越高差额越大)。除薪级工资外,剩下的三部分都与高校职工岗位挂钩。河北省高校岗位分为三大类,二十九个岗位,分别是管理岗位:包括正部、副部、正厅、副厅、正处、副处、正科、副科、科员和办事员;专业技术岗位:包括教授(分一,二,三,四级)、副教授(分五、六、七级)、讲师(分八、九、十级)、助教(分十一、十二级);工勤岗位: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初级工和普通工。

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后,高校教职工工资仍由四部分构成,即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其中绩效工资又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根据这四部分的工资的发放方式,我们知道岗位、薪级、津补贴以及基础性绩效工资都是由政府部门制定标准,按照教职工的聘任岗位进行发放,都属于刚性工资,并且其给出的标准数据对于各高校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首先来分析岗位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的特点。

图1给出了河北省高校岗位工资与基础性绩效工资对比关系(具体数据见表1),其中0轴以上部分是河北省高校岗位工资与基础性绩效工资对比的柱形图,0轴以下部分是基础性绩效工资相对于岗位工资的增加百分比(为便于对比,图的上半部分给出岗位名称,图的下半部分给出岗位级别)。

通过图1中的比较,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以下两个基本结论:

第一,从绝对数量来看,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高于岗位工资标准,并且三类人员的基础性绩效工资随着岗位工资从高岗位人员到低岗位人员呈半U型下降(即下降速度越来越慢)。例如在管理岗位中,从副部级到办事员级的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各级之间的差额分别为480,360,260,200,160,110,110,120(元),其极差是越来越小的。

第二,从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相对于岗位工资标准的增加比例来看,三类人员的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增加幅度随着岗位级别的降低而增加,例如专业技术岗位中,从一级教授到十三级员级的基础性绩效工资相对于岗位工资增加的比例分别为6.8,31.6,31.9,38.0,53.4,68.3,81.7,105.1,112.3,120.6,117.7,122.0,116.3(%),其增加的幅度是越来越大的。

由于历史原因和高校教职工劳动的特殊性,造成高校岗位聘任最重要的依据是根据教职工的职称情况,而根据河北省教职工职称评审的现状,形成了河北省高校工资分配的几个基本状况:一是高校中高职称人员比例较少,造成高工资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很低。二是职称评审的年限规定,造成高校教师工资更多的是随工作年限增加,而不是随教学质量和工作量增加,进而导致工资的差距也是与工作年限高度相关的。三是职称评审完毕后,再无必要的学术业务和工作量的相关规定,因此,教职工的工资水平取决于处于什么职位,而不是做出多少工作贡献。

由于上述高校工资分配的几个弊端,因此河北省相关部门在制定基础性工资标准时,既要考虑岗位绩效工资分类分级管理的原则,体现各个岗位级别之间的差别性,又要相应降低刚性工资之间形成的工资差别,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实施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才形成了图1中所表现出来的两个基本特点。

三、河北省高校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合理性分析

绩效工资是一种激励性质的工资政策,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起到激励的作用。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定义激励是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激励理论现已发展出多个分支,其中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史坦斯·亚当斯(J.Stancy Adams)在1965年首先提出的,亦称社会比较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人是通过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即所得到的报酬与绩效相称、合理)而被激励的。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而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利用公平理论对河北省高校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制定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自从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以来,确定岗位工资标准已经为绝大部分教职工所接受和习惯,因此在这次工资改革中人们会将基础绩效工资标准和岗位工资标准进行比较,并以岗位工资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衡量自己所获报酬的合理性。因此,结合上述社会比较理论,我们定义: , 。

按照激励原理的公平理论,我们知道:

1、若 ,说明第 个员工在绩效工资改革后想比较第 个员工而言将得到更多的报酬,心理满足感也更强烈,一般而言他不会要求减少报酬,而有可能会自觉增加自己的付出。

2、若 ,进行比较的员工觉得报酬是公平的,他最有可能继续保持原有的工作积极性和努力程度。

3、若 ,说明第 个员工会对组织的激励措施感到不公平,其可能会要求增加报酬、减少自己的努力程度。

例如,假设第 个员工为某专技三级人员,第 个员工为某管理三级人员,按照定义 , ,也就是说在岗位工资标准中专业技术人员中三级教授的收入水平与管理人员中的正厅级相类同,而对于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虽然两者的数值都比岗位工资有所增加,但由于增加幅度不同,造成 ,根据公平理论,三级教授就会感觉到绩效工资的改革是不合理的,相对于正厅级别的人员来说,改革对自己是不公平的,那么从长期来看,三级教授就可能会要求增加报酬或者减少自己的努力程度。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对整体绩效工资标准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按照此次河北省制定的事业单位基础绩效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被严重轻视,专业技术人员的满意程度将大大低于管理人员,基础绩效工资标准强化了行政级别,体现了严重的官本位制,这对于专业技术人员高度集中的高等院校而言显然是不合理的。

为研究所有岗位教职工对绩效工资改革中基础性绩效工资的总体满意程度,我们定义: 即取公平性比较的均值进行比较,其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在表1中,若 说明处于第 个岗位人员的整体满意度降低,差额越大,满意程度降低幅度越大,反之亦然。按照公平理论,从表1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到以下四个基本结论:

第一,在28个岗位中共有12个岗位的 。说明处于这12个岗位人员的满意程度是下降,感觉到政策的不公平,其余16个岗位的人员满意程度增加,激励水平增加。

第二,在三类岗位,每类岗位中 的情况都出现在高级别人员上,并且级别越高,差额越大。说明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的制定在有意向低职务岗位人员上倾斜,即就基础性绩效工资而言,高校中中层职员和基层职员的激励效果会更加明显。

第三,在 的情况中,专业技术岗位的差额要远大于管理岗位的相应差额。说明尽管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向中层和基层岗位人员倾斜,但也同时体现出了轻视专业技术,而重视行政管理的倾向。

第四,从合计情况来看, 。说明尽管满意程度增加的岗位数(16个)比满意程度下降的岗位数(12个)多,但从整体来看,总的满意程度是有所下降的,这主要是由于专业技术岗位中高层人员(主要是教授级别人员)满意程度下降太多造成的。

四、结论与建议

国务院提出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一是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严肃分配纪律。二是以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三是分级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强化地方和部门职责。要想在这三个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完成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真正实现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就需要对高校工资制度的现状和政府政策的内涵进行详细研究,实现工资制度的安全、平稳和顺利的过渡。

结合本文的分析过程和结论,我们对河北省高校绩效工资的实施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绩效工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以减少矛盾和稳定为前提,要结合前期工资政策,尤其是各种工资标准的特点,实现工资改革的平稳进行。

第二,公平理论表明,对大多数组织成员而言,激励不仅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还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因此要注意各个岗位之间工资的相对水平,既要体现公平性,又要实现激励程度的最大化。

第三,根据本文分析结论,我们知道基础绩效工资标准相对提高了中层和基层人员的待遇水平,这是对高校日常教学任务中坚力量的肯定。但是,高校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是学校创造性发展的领军人物,而现在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不足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激励。因此,应在奖励性绩效工资补发设置专项奖励,为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特殊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第四,高校中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是不同的,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更不易量化,因此刚性工资应在其工资总额中占有更大份额(该观点在本文作者李士森《基于信息经济学的高校绩效工资方案研究》中有详细论述),所以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中,管理人员的提高程度大于专业技术人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所以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的设计中,应对专业技术人员有所倾斜。

本文的分析重点是在职教职工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的研究,限于篇幅,没有对退休教职工工资方案进行比较研究,这是本文的不足,也是我们接下来要更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绩效工资行政论文范文3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 核心效用 公共财政资金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虽然政府掌握的公共财政资金逐年增加,但是社会需求和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同时,随着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公众对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监督的需求也日趋强烈。为了提高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改进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质量,国家审计署于2003年颁发了《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规划指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应以财政性资金为主要对象,目的是促进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对财政性资金的绩效审计可分为两部分,即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公共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和对国有资产占有的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审计。本文主要研究公共财政资金的政府绩效审计。

二、核心效用观:政府绩效审计的指导观念

根据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社会公共需求具有无限扩张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公共物品或劳务的需求随之增加,而这些需求只有通过政府来提供才最为经济,即通过政府财政支出将资源配置于公共部门,弥补市场在公共产品配置上的失灵,并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王传纶、高培勇,1995)。

政府利用以税收为主体的公共财政资金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有两个基本特征,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一个物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则该物品是非竞争的。非竞争性使每个人都能够消费该物品,而不影响其他人消费它们的可能性。非排他性主要是指物品的效用归整个社会所有,而不能将它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独享。公共物品由于其内在的“公共”属性,如果完全由私人提供,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外部性,即某一个人提供一单位的公共物品,将使所有人受益。免费搭车者的存在导致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为典型的帕累托无效,表现为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或缺乏。

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2000)认为:“在私人物品的世界里,市场和个人的交换提供了有效率的模式,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部分。社会共存必然产生外部性,市场无法解决外部性,需要政治程序———称之为国家———作为有效的解决之道”。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填补供给的空白或者不足,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政府不得不利用公共财政资金来提供公共物品,因此,社会需求决定了社会决策。社会需求反映的是多数人的需求。对单个人来说,个人偏好决定了个人需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偏好。社会对于任意两个备选方案的偏好,取决于对这两个备选方案的个人偏好组合。而个人偏好又是由个人效用决定的。效用是一个人从商品的消费或活动的举办中获得的满足程度。不同的物品,具有不同的效用,即使是同一物品,也有核心效用和从属效用之分。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反映了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效用组合。不同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可加可分的。个人效用的加总就是社会效用的社会福利函数。决策者所要做的就是从不同的效用值组合中选出最优的效用值组合。对每个消费者来说,个人效用函数的拟凹性决定了每个人都有一个满意程度的最高峰,而且该最高峰是唯一的。如果严格倾向x效用的消费者人数大于严格倾向y效用的消费者人数,社会认为x就是该公共物品的核心效用。

社会福利函数反映了社会成员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需要,也反映了政策制定者的决定所体现出的分配性价值判断。政策制定者根据社会福利函数的效用可能性集合,确定最优的效用或者社会最优的政策。最后根据最优的效用安排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这个最优的效用就是公共物品的核心效用。公共物品核心效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数消费者对该效用的评价高于获得这种物品的成本,即该效用的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

三、把握绩效的真正内涵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绩效。有关绩效的含义,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结果论。Bernadin(1995)认为:绩效应该定义为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感及所投资金的关系最为密切。管理业绩是审计人员在管理审计报告中要说明的内容,同时,审计人员应以审查结果为基础来评价管理业绩(Secoy,1971)。二是行为论。1993年,Campbell提出:“绩效是行为的同义词。它是人们实际的行为表现并能观察到。就定义而言,它只包括与组织目标有关的行动或行为,能够用个人的熟练程度(即贡献水平)来定等级(测量)。绩效是组织雇人来做并需做好的事情。绩效不是行为后果或结果,而是行为本身……绩效由个体控制下的与目标相关的行为组成,不论这些行为是认知的、生理的、心智活动的或人际的”(Williams,1998)。三是综合论。Brumbrach(1988)认为: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ArmstrongandBaron,1998)。

对绩效含义的理解决定了政府绩效审计的重心。结果论的支持者强调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结果的重要性,其政府绩效审计以效果性审计为主。例如,巴基斯坦审计长公署绩效审计局认为,经济性和效率性问题已经包括在传统的审计中,而效果性则是关系到绩效审计的本质内容。开展绩效审计不应片面地寻求最大的经济性和效率性,应尽可能地侧重衡量效果性。再如,日本会计检查院认为,从有效使用政府资金这一审计目标来说,效果性审计更有效,因此,日本的绩效审计已由过去着重于合规性、经济性审计逐渐转移到效果性审计方面。支持行为论的学者认为绩效是行为,应该与结果区分开,因为结果会受系统因素的影响(Campbell,1990)。过份关注结果会导致忽视重要的过程和人际因素,不适当地强调结果可能会在工作要求上误导员工。因此,ChurchillandCyert(1933)提出:应将绩效审计的重点放在产生管理业绩的方法上,而不是结果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政府绩效审计主要进行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通过对产生管理业绩的方法进行审计来对被审对象的总体绩效做出判断。德国经济效益审计遵循经济性原则,即最大原则和最小原则,也就是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预定的效果或以一定的资金投入求得最佳效果。综合论的支持者认为,绩效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结果。所以,绩效审计的重点应放在“业绩成果和方法”上(Burton,1968)。英国政府绩效审计是典型的综合审计,它对政府部门及其所属单位使用公共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评价。

其实,绩效并不能简单地界定为结果或者行为,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三个特征即经济、效率和效果。公共问题专家A·Premchand在其《公共支出管理》一书中指出:“绩效包含了效率,它还包括物品的质量或服务的水平以及机构所做贡献的质量……它已经成为一个短语,包含了节约、效率和效益”(吕文基、王会金、孔金华,2004)。但是,具体到某个项目,绩效的三个特征则有主次之分。绩效是一多维架构,度量的因素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BatesandHolton1995;ArmstrongandBaron,1998)。审计人员在执行政府绩效审计时,只有准确地把握绩效的真正内涵,才能提高审计的绩效。而判断绩效真正内涵的唯一途径就是项目的核心效用。核心效用偏重于效果,绩效就表现为结果;核心效用偏重于经济或效率,绩效就表现为行为。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反映了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政府绩效审计就是要审查核心效用与为实现核心效用而投入的公共财政资金之间的关系。

四、确定有针对性的政府绩效审计目标

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源于公共财政资金的所有者,即社会公众对绩效审计结果的需求或期望。政府绩效审计主要是针对某一项目的核心效用或者多个项目的同一核心效用开展的。社会公众的需求决定了公共物品的核心效用,也决定了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政府绩效审计以基本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为指导。无论被审对象是单位还是项目,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审计目标都是实现核心效用,满足公众需求,并在实现核心效用的过程中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政府绩效审计的具体审计目标不具备通用性,其内容由被审对象的核心效用决定。在制定具体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现实性,超出现有条件或超出可控制风险范围的审计目标则是不现实的。同时,具体目标应该层层细化,对审计的执行起到指导作用。

政府绩效审计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审计人员对绩效的理解。总的来说,绩效包括两个方面(结果和行为)和三个特征(经济、效率和效果)。当绩效侧重于结果时,其效果性特征就显著;当绩效侧重于行为时,其经济性和效率性特征就显著。因此,具体审计目标也分为两大类,即结果性审计目标和行为性审计目标。

结果性审计目标就是效果目标,主要衡量被审对象达到其政策目标、或者行为目标的程度。对项目结果的确定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项目结果有时并不完全由项目执行者控制,它会受到外部因素、成本以及其他一些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但是,效果的好坏最终要体现在人民满意和社会经济发展上,因此审计人员在制定计划时无需考虑所有的可能性,要以项目的核心效用为中心来制定效果目标。效果是可以定义和计量的最终产品,而组织的总体效果就是完成主要任务或达到全部目标(Dessler,1980)。只要效果目标达到了,人民满意了,经济发展了,项目就是成功的。

行为性审计目标,是指被审对象是否采用了最有生产力的方式获得、保护和使用它的资源以实现核心效用。它包括两个方面:经济性目标和效率性目标。经济性目标与资源有关,完成任务投入的资源越少,就越经济。效率性与生产和输出有关,反映了核心效用的实现程度与投入的比率,即投入与核心效用实现程度的比率越小,效率就越高。经济性目标主要评价公共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目的是使财政资金的分配既能保证各部门实现其核心效用,又做到不浪费,并促使各部门建立科学的需求决策机制和支出安排机制。效率性目标评价的是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主要是审查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成果与所消耗的财政资源的比率关系,即公共财政资金的支出量变动与产出量变动的对比关系。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高效率表示用最科学的方法实现了核心效用,对政府部门来说就是少花钱多做事。

五、构建合理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功能在于保证政府绩效审计判断的一致性和客观性。开展管理审计(ManagementAu dit)①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制定用特定词语表达的管理业绩标准,这些标准在评价程序和结果时是必需的(Burton,1968)。绩效审计中的业绩标准不是来源于组织内部的管理部门,而是来源于组织的外部,也就是说评判组织的业绩、评判组织的行为所采用的标准应该是利害关系人要求组织达到的标准(Sherer,1983)。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是计量和评价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所依据的特定标准。由于不同性质的公共财政资金的核心效用不同,要评价和判断这些支出的绩效就必须对应不同的标准。正如Secoy(1971)所说:审计师必须在既定环境下,开发适用、适当且充分的管理审计评价标准,这是编制管理审计报告的前提条件。

虽然很难对所有的绩效审计项目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是审计人员在制定或选择评价标准时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即所制定的评价标准必须具有相关性、可操作性以及科学性。

1 相关性。相关性是指审计评价标准应当与被审对象的核心效用紧密相关。审计评价标准要能够对具体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且保证绩效审计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或采取正确的行动。随着审计的深入,审计目标会层层细化,审计人员应针对各个具体目标来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一般来说,如果核心效用表现为结果,且可计量,就可以采用目标中心法来制定评价标准,即围绕效果来制定标准,以揭示核心效用的实现程度,如产品质量、社会满意度、社会责任等。

①在国外文献上,有关绩效审计的表述有多种形式,例如Per formanceAudit、ManagementAudit、OperationAudit.分别译为绩效审计、管理审计、经营审计。“绩效审计”通常用于政府审计。在讨论企业绩效审计时通常用“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既适用于政府审计又适用于企业审计。有时,核心效用表现为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行为,这时可以采用行为中心法来制定评价标准,即按照实现结果的程序来制定标准,评价程序是否科学、合理。Campfield(1978)认为:在组织控制、计划和信息系统、资产管理、营销制度和生产制度等管理控制领域存在一些关键的“质量点”,管理业绩的好坏取决于这些“质量点”。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各个管理控制领域的相关“质量点”构建审计标准,然后再将对各个“质量点”的评价加总来评估总体绩效。

2 可操作性。可操作性主要是指审计标准必须简明、具体、易懂,便于审计人员进行分析,判断被审对象绩效的好坏,也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审计标准应充分考虑到客观条件的影响,从被审单位或项目实际出发,反映现实的方法、管理能力、组织结构,并考虑发展潜力,主要对可控制和可调整的因素进行评价

3 科学性:科学性主要是指审计标准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主观意见左右,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不同的评价人可以使用该审计标准得出相同的结论。审计标准应当涵盖特定条件下绩效的所有重要事项和方面,注意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预算和实际业绩相结合,全面、辩证地看问题。此外,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还必须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对绩效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

六、选择适当的政府绩效审计方式

如何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学术界有两种看法:一是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即在对被审单位和审计项目进行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的评价;二是作为独立的审计类型,即政府审计人员对与公共财政资金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门调查。许多学者建议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采用第一种方式,理由是由于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人员和能力的不足,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无法开展像西方国家那样的完全独立的政府绩效审计。

财务审计是所有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的“入口和安全阀”,审计师要永远依靠财务审计这条生命线(Seiler,1959)。正是因为财务审计已经被人们所公认,而且组织的许多重要活动也表现在交易事项的财务会计记录上,所以其他审计形式很容易被看成是财务审计的延伸(Campfield,1987)。实际上,政府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有着质的区别。政府绩效审计表面上是传统审计在逻辑上的延伸,但它又是传统审计与其他领域的技术与发展的结合(布朗、加勒、威廉斯,1992)。它是传统审计和管理咨询二者的混合物,它吸收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报告技术之类的优点,同时又从管理咨询中摄取了专业分析系统和专业分析技能的养分(约翰·格林,1990)。审计人员必须以管理者或管理咨询师的眼光去审查组织的各种活动,它与其他审计形式的区别在于它的思维方式而不在于它的技术方法(Sawyer,1988)。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政府绩效审计,无法实现绩效审计的目标。在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开展真实合法性审计,又会影响绩效审计的效率。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政府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分开,将财会资料真实合法性的鉴证工作交给财务审计来完成。

社会需求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但这种发展要落到实处,还取决于审计机关自身的供给能力。政府绩效审计人才的缺失是我国大规模、全面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瓶颈。因此,笔者认为在短期内,政府绩效审计可以采用立项审计方式,即对某个部门系统、某个门类的公共财政资金的绩效进行立项评价,较多地利用外部专家的知识先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从长久来讲,随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制度的完善、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的颁布,审计人员结构性缺陷的弥补,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再逐渐由立项审计方式发展成类似财务审计的制度审计方式,全面开展政府绩效审计。

七、建立规范的政府绩效审计报告

政府绩效审计被审对象资金来源的社会公共性决定了政府绩效审计报告的公开性。资金来源于社会公众,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也是社会公众,作为审计工作成果载体的绩效审计报告,应向社会公开。由于公开的程度影响社会公众对被审对象的认识,因此,在保证不泄漏国家机密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地公布政府绩效审计信息。

虽然政府绩效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依据、审计意见等方面与财务审计相比具有更大的变化性,但是以核心效用为中心进行的政府绩效审计,使得绩效审计报告的规范化成为可能。绩效审计报告应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标准政府绩效审计报告,这一部分如同财务审计报告一样,在用语和结构上做到规范;第二部分是详细审计报告,在这部分将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过程和结论进行详细描述。

1 标准政府绩效审计报告。Burton(1968)认为,绩效审计报告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范围部分,描述审计的性质;二是管理审计师评价过去业绩部分,包括在绝对条件和相对条件下的业绩计量;三是管理审计师评价现时公司管理程序部分,包含“管理控制领域”。笔者认为,标准政府绩效审计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即范围段、说明段和意见段。范围段首先说明被审对象的核心效用,然后再对被审对象的绩效、审计范围、审计目标进行陈述。说明段主要介绍采用的审计标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意见段则明确说明核心效用是否实现,并简要陈述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

2 详细审计报告。这部分将对第一部分进行详细解释,向使用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使他们了解事实。一般来说,详细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被审对象介绍。因为审计人员是站在组织的角度审查决策过程、决策内容和管理业绩并计量财务和非财务效率;评价管理者的决策方法和程序。同时还要评价项目的优劣,而详细说明管理者选择各种评价项目的程序同样是重要的(Sherer,Kent, 1983)。因此,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对象的背景情况,公共财政资金的核心效用,管理者做出的决策以及决策过程。

(2)审计立项。详细说明对被审单位进行政府绩效审计的理由、审计范围、审计目标和时间安排。

(3)审计过程。包括采用的审计标准及理由、实施的审计程序、使用的审计方法等。

(4)审计结论。包括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做出的审计结论、提出的审计建议等。

(5)后续审计。包括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结论的认可程度和看法、对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以及采取或已采取的改进措施等。

(6)附录。主要是审计涉及的一些术语的解释、正文中不便出现的表格或者有助于对正文内容理解的相关事项。

主要参考文献:

R.E.布朗、T.加勒、C.威廉斯著,1992,《政府业绩审计》,袁军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世界主要国家审计》编写组,1996,《世界主要国家审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吴水澎、秦勉,2004,“论会计信息资源的配置机制”,《会计研究》第3期。

王传纶、高培勇著,1995,《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上),商务印书馆。

王光远,1996,《管理审计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绩效工资行政论文范文4

关键词 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识码:A

一、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理论综述

随着国外“政府再造运动”及其政府绩效评价理论引入到我国,国内掀起了政府绩效评价以及公共支出管理的热潮。教育公共支出,由于其对国家发展的战略重要性以及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

马国贤(2005)提出政府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为:政府花钱买服务理论”、“公共委托―理论”、“目标―结果导向管理理论”、“为顾客服务理论”等。该理论从新公共管理学、公共财政学、制度经济学等角度对政府公共支出的绩效评价进行比较全面地理论论证,使国内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理论得到系统性地整合。另外有一些学者从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的角度阐述教育公共支出的必要性。

从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和原则来看,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5)认为,绩效的主要内容是“三E”,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吕炜(2006)认为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制度的目标是3E:经济(经济:表示投入最小化产出最大化)、效率(边际要素产生的边际产出最大化)和效益(产出最终的结果对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程度)。陈工,袁星候(2007)提出财政支出的基本目标是追求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益性(Effectiveness)和公平性(Equity),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实现“4E”目标,就可以全面综合地反映财政支出的绩效状况。

从绩效评价关注的环节看,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5)认为政府绩效评估是结果导向型的,与过程管理不同,它将重点放在目标的设定和评价上,而将管理过程委托给部门、单位等。刘旭涛(2003)认为政府绩效评估不仅仅要关注结果,还要关注过程;绩效评估的考核功能只是其初级阶段,诊断、分析和改进功能是其今后要强调和发展的方向。陈明选(2006)认为学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不能仅仅关注教育投入的产出和结果,必须从输入、过程与产出的全过程来评价绩效。

从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层次和指标体系设计来看,王敏(2005)提出以财政教育资金运行中涉及到的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各级财政部门的绩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绩效、各级各类学校的绩效和监管部门的绩效。马培祥(2005)提出义务教育绩效指标的设计应从五个角度来把握:一是教育资金在学校是否有效利用,二是对学校教学成果的考察,三是学校综合发展的指标,四是对学校自我发展能力的考察,五是教育资源配置是否有效,按以上思路,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可以从微观绩效指标和宏观绩效监控指标两个方面设定。吕炜(2006)提出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就是要考察公共教育支出的执行过程以及结果,并检验教育资金综合满足多个层面标准的情况,结合“三 E原则”,可以从资源配置、财政支出和支出管理三个维度构建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制度。王健,施伟国(2006)提出从学校财力资源投入方向、学校财力资源利用效率、学校财力资源产出结果和学校发展潜力四个模块来组成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财政投入方向方面的指标主要是要考察学校财政投入的价值取向;过程管理方面的指标则侧重考察学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预示着学校发展能力);实际结果是评估学校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果;发展潜能是评估学校当前的财政支出对学校今后发展的贡献。任晓辉(2008)指出义务教育绩效评价有两个不同层次:一是财政部门对教育部门的评价,二是教育部门对具体学校的评价;指标的设计可以从投入、产出、教育发展能力三个方面进行。

关于指标设计的原则,陈明选(2006)认为必须遵循经济性、效率性与有效性的统一,完整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有形绩效与无形绩效并重,当前绩效与未来绩效并重等原则。刘国永(2007)认为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必须在明确的职能的前提下展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统一性原则、间接性原则。王健,施伟国(2006)认为中小学教育绩效评价指标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必须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并能促进学校发展;必须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量化的评价存在很多缺陷,因而要同时使用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必须正确处理全面与精简、可行的关系。

(二) 关于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国际比较。

邵巍巍,邵洪宇(2007)介绍了国外的高等教育拨款的形式大致分为教学和科研拨款两块,大部分国家都在科研拨款方面使用绩效指标,美国和英国是典型的科研绩效导向拨款,即高水平科研的高校能得到更多拨款,这种拨款是典型的产出导向型拨款。而英国的教学拨款是投入导向型拨款,绩效结果并不作为拨款的标准。严吉菲(2007)介绍了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和美国田纳西州绩效拨款的评估机制,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如何构建适合我国绩效拨款的指标体系、核心指标、指标类型、指标权重、指标制定方式以及指标稳定性。王莉华(2008)详细介绍了美国田纳西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运行情况和指标设计,并对这两州的高校绩效拨款制度进行了比较。张玉龙等(2006)介绍了美国和日本的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美国和澳大利亚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比较早地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它们的特点是先设定公共支出应实现的绩效目标,从过程入手,对公共支出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绩效考评和监督,其所有的环节、步骤都是以考察绩效目标或绩效结果是否实现为行为导向。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尝试建立自己的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制度体系。1991年将大学的评估以法律形式固定,同时,将考评的重点由高校内部考评转向外部的绩效评估。并逐步以考评结果为依据,分配公共教育资源。改革后的日本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统一分配,也称为定量分配;另一种是按照业绩进行的差额分配方式。

(三) 关于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恩施自治州财政局课题组(2005)对恩施自治州义务教育绩效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财政基础教育投入总量和支出结构进行评价,分析考核恩施州基础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是否符合本地社会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二是对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效益进行评价。课题组从指标库中选取了28个计量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恩施州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果有待加强的结论。该课题分析了当地的基础教育公共支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马培祥(2005)以天津市为例分析了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意义,指出:教育投入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管理环节存在漏洞。刘国永,马国贤(2008)探讨和分析了我国2005年试点地区(江苏无锡市、河南郑州市、宁夏银川市,上述均包括市和所属县、乡学校,此外,还确定甘肃庄浪县(部级贫困县)作为贫困地区代表)的义务教育绩效评价的运行情况。结合我国实际,从基本情况(含教育条件)、教育投入(包括客车、在校生、教师、教育经费等)和产出(毛入学率、教学质量、 毕业生、 素质教育、 社会综合评价等 ) 3个方面设计了一套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是比较重视的,我国义务教育的质量地区差异过大,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在重点学校,忽视了农村中小学的质量问题;绩效评价改善义务教育管理的作用有效。任晓辉(2008)基于三次试点绩效评价的实践(2005 “三市一县”,2006年江苏全省和2007年上海浦东新区的试点绩效评价)探讨了评价结果所揭示的共性问题,即教育质量与生均投入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义务教育的地区和校际差距大于城乡差距,教师超编和缺编并存,并分析了不同的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部发达地区的特征表现。李志勇,楚昕(2008)采用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选择了经济性指标、效率性指标和实效性指标为分类指标,选取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七省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初等教育支出数据进行研究。文章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初等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在东部地区内部也有一定的表现,但总体上不明显;提高初等教育服务水平,重在对财政资金使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四)国外关于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研究。

国外学者很早对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早在1955年,美国货币经济学派代表人物密尔顿・弗里德曼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中,提出了教育券理论。他认为可以通过发放教育券来保持对教育的投入,同时把竞争机制引入教育体系,在“教育券”流动中实现优胜劣汰,遏制教育中的垄断和,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教育券”理论蕴涵了一定的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思想。随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在各国的确立,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也日趋完善。伦敦经济学院的努托尔(D.DUTTALL,1992)指出,绩效指标“能反映一个教育组织的绩效或行为,能够为决策提供信息。”,他还强调并不是所有的教育统计数字都是绩效指标,能成为绩效指标的教育统计数据要“反映教育事业的关键方面,而且必须提供参照,以便做出判断”,其思想对后来研究者产生了很大影响。(Cave,1992)指出绩效指标体系还是尽量用“序数性的”、“基数性的”、“绝对值的”、“相对值的”,对教育机构的活动及性质做出权威性的测量。Galianient.al(2001)发现,在阿根廷,随着教育服务从中央政府下放到省级政府,公立中学学生的成绩显著提高,公立中学学生的成绩与省级政府财政赤字负相关。

二、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

(一)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

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开始于二十世纪末,起步相对较晚,发展面也不是很广。

1990年,为加强文教的行政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制定了《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考核办法》。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教育方面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文件。1995年,湖北省财政厅按照建立效益财政的思路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文教行政财务改革意见,制定了《 湖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果综合考核试行办法》。考核对象主要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小学校,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工资兑现、定员定额管理、专项经费管理、收入管理、教育费附加管理、中小学校舍建设、勤工俭学和财务监督等8个方面。

1998年,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对原《办法》进行了修订,新办法的主要内容:一是明确了考核目的、原则、对象和级次;二是制定了考核指标体系,分为综合考核指标(12项)、单项考核指标(47项)两大类,其中单项考核指标又分为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三是规定采用百分制量化,并结合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差额分析法进行分析计算。

2001年,湖北省财政厅根据财政部的统一部署,率先在恩施自治州选择了恩施高中等5个单位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随后,财政部和湖北省财政厅派员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调研,认为恩施州在试点工作中,已建立起较为有效的评价工作组织体系、探索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工作流程、制定了财政教育支出等9套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建立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有关制度,为今后全面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并向全国推广。

2003年,财政部为了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改革,提高教科文事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制订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指导各地区如何逐步开展本地区的教育项目绩效考评工作。

2004广东省财政厅和省人大财经委专门对广东省16个市的山区老区2000所小学的6亿元改造专项资金进行了绩效评价。广东省财政厅成立了专门的评价机构,联同省人大财经委抽查了个7市14个县的39所小学。现场查核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帐目,实地察看改造小学的情况,为财政教育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总结了经验。

2005年,我国启动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研究,参与试点的地区有:江苏、无锡市、河南郑州市、宁夏银川市,上述均包括市和所属县、乡学校。此外,还确定甘肃庄浪县(部级贫困县)作为贫困地区代表。

2005――2007年,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中心课题组先后开展了三次较大区域范围的试点评价工作,即“三市一县”试点(江苏无锡市、河南郑州市、宁夏银川市、甘肃庄浪县)、江苏全省和上海浦东新区的试点评价。

三、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的情况看,我国义务教育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缺乏明确的义务教育绩效评价目标。

国内虽然有很多学者对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进行研究,但是在研究中,往往没有很明确地提出义务教育绩效评价的目标;有些虽然有所提及,但并没有对此进行清楚的解释。在绩效评价过程中,绩效目标的确定是实施绩效评价的第一步,是非常基础和关键的,没有明确的绩效目标会导致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失去方向,得出的绩效评价结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缺乏公平指标。

国内学者在研究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时,往往采用3E原则,即经济行、效率性和效益性,对于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公平性研究很少,在指标体系设计中,也很少看到这样的指标。义务教育这一公共产品的具有覆盖广,外部行强的特点,它对公平性有较高的要求,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义务教育支出的公平性已经到了必须要引起重视的阶段。所以研究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公平性必须要考虑。当然,如何对公平性进行绩效评价是研究的难点,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破解。

(三)绩效评价的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应用。

实践中的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实践重视绩效评价的过程,但对于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非常有限。本来绩效评价的目的是通过绩效评价来找出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现在问题找出来了,但是结果却得不到应用,这就意味着绩效评价的目标无法得到实现,绩效评价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

(四)缺乏统一的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国内有不少研究者对义务教育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也设计了很多种义务教育绩效评价体系;实践中,国内不少地方实行了义务教育绩效评价的试点,绩效评价的体系也都各异。这说明了义务教育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完善,理论出现百家争鸣的好现象。但是要推广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没有统一的绩效评价体系就会缺少权威性,各地区各自设计体系不仅造成了指标设计的重复工作,还造成了各地区结果的可比性。

(五)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覆盖面不够广。

虽然我国从2001年开始就进行了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试点,试点范围得到扩大,积累的经验也逐渐丰富,但是实施这一制度的范围仍然不够广,很多省份还没有开展这一工作,更没有把它当成常规性的工作来开展。

(六)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自从引入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理念以来,实践中相关的法律制度在不断地进行建设,特别是文教领域,但是法律制度仍显得不够完善。绩效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科学的指标体系,还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依据和支撑,需要有责任明确的相关机构来组织和实施这项制度。我国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

(作者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注释:

裴苏英.构建财政基础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探索.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12月

杨柳.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参考文献:

[1]马国贤. 政府绩效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范柏乃. 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务.人民出版社,2005.

[3]丛树海. 公共支出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姜异康,唐铁汉. 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5]李祥云. 我国财政体制变迁中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绩效工资行政论文范文5

【关键词】服务型 绩效评价 财政管理

一、服务型绩效评价的内涵

(一)绩效评价基础理论的服务性

尽管预算资金绩效评价有别于审计,不仅包括对财政资金效益和合规性进行审核和监督,同时对资金的“效率”和“效果”也要予以关注,但其产生还是源于“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换言之财政资金支出方国家、各级财政部门或财政资金来源方纳税人等意图了解和掌握财政资金承受方或使用方履行受托责任可行性的愿望,产生了对绩效评价的要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家、财政部门或纳税人与资金承受方在财产经营管理上存在着法律、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诸方面的分离,使得前者往往不能直接控制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和会计报告质量,因此,需要借助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来实现这种控制,这种导致了绩效评价的发生。绩效评价的本质目标就是要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

(二)绩效评价报告结论的服务性和建设性

服务型绩效评价理念下,实施绩效评价是为了促进财政资金效益更好的发挥,资金承受单位更好地履行公共受托责任,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和质量提供公共服务。因此服务型绩效评价更注重于解决问题提高绩效,提高绩效评价结论的应用度,而不仅仅是发现问题,而是提出具体的建设性建议,以帮助政府、财政部门、资金承受部门及其它利益相关方做出正确决策,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二、南通财政局探索服务型绩效评价模式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苗木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为例,通过苗木基地建设项目资金投入、经费保障、项目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评价,围绕苗木基地建设项目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全面分析苗木基地建设项目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期较好体现南通市财政局开展绩效评价的实践与探索成果。

(一)南通财政局开展服务型绩效评价的基本目标

作为政府部门的财政部门,在投入各类财政资金时,开展绩效评价,进行成本核算和绩效衡量,关注履行职责的效率、效益和效果,关注“投入、产出、效益和效果、社会影响力”。南通市财政局开展服务型绩效评价落实了中央绩效管理的要求。

(二)南通财政局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

绩效评价程序,一般经过准备(数据及材料收集等)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及后续阶段四个阶段。评价指标设计遵循1.核心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与绩效评价内容相对应;2.指标设计兼顾绩效性与合规性;3.合理设定一般性指标与个性指标及其层级配置;4.正确认识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之间的关系;5.注意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如表1所示是苗木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投入、过程管理、产出和结果四方面组成。

(三)南通财政局服务型绩效评价的方法

1.充分开展评前调查,取得相关基础资料。(1)业务管理资料。包括:苗木基地建设项目管理文件;项目中期管理、检查、验收及考核等有关资料;业务档案管理制度;其他相关资料,如项目的年度总结、获得的荣誉及各种媒体的正负报道情况、延续性项目上年度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和落实改进情况等。(2)财务管理资料。包括:专项资金财务管理要求及制度文件;项目专项资金分配依据、下达项目资金文件、资金支出进度和各级资金拨出的明细清单;与项目资金运用有关的合同(包括补充协议)、政府采购等资料;有关财务原始凭证;其他相关资料等。

2.细致实施相关调研、取证。(1)案卷研究。评价组关注对同一指标在不同项目文件中的证据进行对比核实,如果不同来源的证据存在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并且在面访、实地调研和抽查中进行核查,最后决定选择使用哪个来源的依据。(2)面访。从项目利益相关者中确定面访对象,如将市财政局、市农发局、各区的街道社区、村的经济合作社、苗木建设承包老板、部分村民等作为面访对象。(3)实地调研。到项目实施地进行考察、直接收集证据。根据绩效评价框架来设计,主要用于收集案卷研究、面访和座谈会无法收集的证据。(4)实地抽查。在三个区23个苗木基地中,考虑区域分布,按30%的抽样比例,抽取有代表性的5个基地进行项目实地抽查,以获取绩效评价的相关资料和数据。

3.报告阶段。对调研取得的原始数据和资料,利用分析性复核法、对比法、验证法,开展了大量的统计分析工作,对相关情况进行整理、归集,形成各类汇总表,通过多维的分析,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4.后续阶段。财政局邀请行内专家对评价报告质量进行评审,指出评价报告的优点及不足,进一步提升评价报告质量。

(四)南通财政局服务型绩效评价对发现问题的综合分析

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南通财政局对苗木基地建设存在不足进行深层次原因分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项目可行性调研不够充分,在苗木选种、种植时间上准备不足。未能细致地对树木的选种进行深入地调研,种植适合南通各区土壤特点、气候及地理位置的树木品种,以及选择适宜的种植季节(如春季)进行种植;种植前未能对田块沟渠进行整理,田块排水不畅,导致田块积水使一些树木过湿死亡,抽查时发现,一些田块都是在租期到期收回土地后进行苗木种植的,部分田块种植的香樟、红叶石楠球都是因为排水不畅导致树木死亡或者生长缓慢,发育不良。

2.苗木种植监管不尽到位。建设方没有按照苗木胸径的标准要求采购验收合格的苗木,种植过程也没有监理参与监督管理,部分田块种植在田块底边、沟渠旁边的苗木细小,还存在空坑没有种植的现象。验收时着重对种植面积的确认,没有深入田块底部对苗木胸径进行细致的检查验收。在实地抽查中发现,死株多数是苗木胸径细小,集中在视线不能看到的地方。

3.苗木种植后续管护参差不齐,管护制度执行有待健全落实。实地调研、抽查中发现,私人承包种植的苗木管理措施完善,落实到位,苗木长势良好,而集体种植的苗木缺少管理,或管理流于形式。部分基层村(社区)因管护资金不落实,没有按照苗木基地管理工作制度的要求组建队伍,落实管护。相对公路旁边、村庄路边苗木种植存活比较好,田块底边、沟渠边种植的苗木胸径细小,死株较多,部分没有补栽;部分集体种植的田块杂草丛生,缺少后期除草、施肥环节;众多苗木缺少修枝护理,苗木全靠自然生长,没有造型,几年生长后仅有树价没有市价。

(五)苗木基地绩效的建设性建议

1.未来苗木基地建设,前期要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立项的科学论证。注重对已建苗木基地各项经验成果、存在问题等归集和总结,深入分析南通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气候特点,在苗木的选种、种植时间上作出科学的规划和合理安排。

2.种植过程中加强监管力度。对苗木规格、种植标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提倡承种方包种包活的合同方式,分种植验收、成活验收、存活验收几个阶段进行,种植验收重点把握苗木品种、规格、种植行间距的达标、种植时间的选择等,成活验收主要关注苗木成活、补种情况,存活验收结合后续管护管理工作重点关注苗木生长、造型、存续期限等。

3.加强对后期管护措施的落实,完善管护长效机制。引入专业管护机构专业专职管护;林业技术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管护工作进行培训指导,在除草、修技、施肥、除虫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促使苗木健康成长成材,提高经济效益,为本地城市化扩大发展提供充足的绿化建设储备。

4.加强创新应用,坚持美感与内涵并重。在苗木基地较成熟的地区建立园艺废弃物处理场,粉碎修剪树木枝叶,变“废”为宝,提升绿化管护效果,坚持量质并举的管护方式,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生态格局,改善生态环境。

三、南通财政局服务型绩效评价模式的经验总结

南通市财政局服务绩效评价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其他政府部门进行绩效评价时借鉴的价值。

(一)强化绩效评价的研究性学习

绩效评价是新生事物,其评价重点内容、方法等与目前各方人员较为熟悉审计有很大差别,对受托第三方机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绩效评价研究性学习应贯穿于评价项目实施全过程”是保证绩效评价获得实效的一项重要手段。苗木评价项目实施之初,评价组对项目的立项背景、实施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调阅相关管理制度、财务、业务统计报表等掌握业务制度,召开座谈会,收集相关线索和信息,进一步了解项目运行机制与模式、资金投入、经费保障、取得成效等,全面掌握苗木基地建设整体概况。实施过程中,将相关苗木建设、农业类等各方面的专家纳入评价组,开展绩效调研和课题研究,提供理论研究支持和指导。同时,通过项目单位内网、互联网、报刊等媒体,搜集有用信息,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二)通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优选审计项目

项目选择是绩效评价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开展绩效评价的前提条件。年初制定年度评价计划时,南通市财政局本着民生项目优先的原则,对拟安排绩效评价的领域、具体对象进行调查摸底,分析比较,反复研究,最终确定选择包括苗木基地建设在内的13个绩效评价项目。

(三)评价程序的科学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在开展绩效评价过程中,南通市财政局积极探索,从绩效评价的要求出发,注重在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及评价专业能力的提高上下功夫,以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1)根据目标导向设立评价指标标准值,确保评价指标的客观公正。(2)采取适合项目特点的评价方法。在简便有效的原则基础上,综合选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方法进行评价。

(四)客观评价、注重整改,加强评价结果应用

评价结果应用是开展绩效评价的根本所在。绩效评价现场工作完成后,评价组综合提炼,不断优化,将评价结果与来年预算安排挂钩,积极应用评价结果。(1)综合提炼,写好评价报告。对苗木基地运行状况、经费投入、制度建设、人员结构进行了全面反映;围绕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对苗木基地投入预算资金绩效作出评价。(2)强化指导,促进问题整改。评价结论积极向资金承受方反馈,促进其对评价报告提出问题的整改落实。评价结束后,南通市财政局专门就评价情况向市政府进行专题汇报。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

[2]朱衍强,郑方辉.政府绩效评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3]方振邦,葛蕾蕾.政府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4]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绩效工资行政论文范文6

【关键词】工会 财政性专项资金 绩效审计方法

一、我国工会财政性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开展现状

目前,绩效审计成为国家审计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内容,在国家审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不仅希望通过审计机关了解政府有关部门执法的情况,更希望了解其使用财政性资金和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绩效情况,这使得加强对政府活动有效性的监督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今后财政审计的内容,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础审计,财政资金的绩效成果将逐步成为当代财政审计的重点内容。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绩效审计是今后财政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来我国工会开展财政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工会财政性专项资金审计,当前应该把“以人为本”作为理论核心,将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各类专项资金,比如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等作为工会绩效审计的重中之重。而我国对工会财政性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的历史较短,1994年8月31日通过《审计法》,并于1995年1月开始实行。2002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才正式提出“积极探索开展绩效审计”。而《中国工会审计条例》于2011年4月8日颁布实施,这为促使我国工会经费得绩效提升提供了法律监督依据。目前,国家机关对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已“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但是,工会财政性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还没有步入正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如今我国得全面政体改革,工会经费每年都在增长,“收、管、用”三方面均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使得加强对工会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管理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开始了对工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实践和探索。随后制订的《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审计工作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积极开展绩效审计,促进财政性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提高。在工会财政资金审计内容和方式上实行基础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方式,逐年加大绩效审计在整个审计环节中的比重。而绩效审计的主要任务则是“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

二、公会财政性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方法

由于切入点和审计目的得不同,相比常规的基础财务审计方法,绩效审计还需要在其基础上添加一些独特的方法。一般绩效审计得流程都是“立项-批复-管理-使用-效益”,具体来说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职能描述、项目申报文件批复、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资产评估报告、预决算批复等资料和文件进行审阅、核实和分析。

针对工会的财政性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应当围绕绩效审计的“三E”,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这三个要素来开展评价和审计。

(一)对财政性专项资金的“经济性”进行审计评价

1.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包括工会审计项目立项时是否存在重复立项或虚假立项的情况;是否按照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资产评估的结论进行决策;项目执行进度有无因为资金短缺原因受到影响。

2.项目审计资金管理绩效。包括工会审计资金的分配是否遵循了“节约、必须、合法”的原则;所需设备和材料是否统一实行“政府采购”;有无违法挪用或无谓浪费。

(二)对财政性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率性”进行审计评价

1.是否在可行性分析的结论基础上实现了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

2.工会审计项目是否在规定节点内完成,若超时完成,需说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三)对工会财政性专项资金使用的“效果性”进行审计评价

1.经济效益。实施后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是否对所审计项目以及工会发展带来经济上得发展。

绩效工资行政论文范文7

【关键词】 科技主管部门; BSC; AHP; 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F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5-0035-0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加快,社会发展对科技要求越来越高,科技主管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科技主管部门绩效评价的独特性进行准确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政府机构绩效评价状况的分析和借鉴,试图找出比较先进的、合理的、适合我国科技主管部门的绩效评价办法,从而构建适合我国科技主管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理论综述

(一)相关概念

绩效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工作结果,从成绩、效益和效率方面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绩效评价具体来讲,就是指运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对特定对象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等进行客观、公正和科学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

科技主管部门是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是进行科研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科技活动的主要执行部门,是实现科学研究目标的重要组织保证[ 1 ]。科技主管部门具有的非营利性、公益性和使命性特征,以及科研活动具有的探索性、长期性、动态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决定了科技主管机构绩效的内涵和标准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科技主管部门绩效评价就是对科研项目的投入与产出进行的技术、经济与社会价值的评价,以实现评价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2 ]。

(二)相关理论

1.平衡计分卡理论(BSC)

1992年,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一位研究院执行长戴维・诺顿共同创立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与以往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比较,平衡计分卡打破了之前业绩管理只注重财务管理的情况[ 3 ]。平衡计分卡从宏观战略角度出发,综合地将财务层面、顾客满意度、内部业务流程、员工学习成长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放在一个体系之中,用来评价一个组织的绩效水平,反映了组织的财务与非财务评价指标的平衡,全面地考虑了长期战略与短期目标,兼顾外部群体和内部群体的利益平衡、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等重要方面。运用平衡计分卡中四个层面的考核指标,不仅使我国科技主管部门绩效评价有了理论依据,而且促使其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工作绩效,进一步促进了科技主管部门可持续地长久发展。

2.层次分析法理论(AHP)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大型复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综合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实质就在于将复杂事物的评估和决策过程进行定量化、模型化,使决策者作出相对合理的决策,在此过程中运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把某一目标分解成若干因素,并且将两两因素相对于决策目标重要性进行比较分析,这是比较科学的一大进步,也是复杂的系统实现科学比较和决策的有效工具。

本文选用这种确定变量权重方法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在复杂问题中分析了其本质、相互影响关系,在解决问题时增强了合理性和逻辑性;第二,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使用了过程数学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强,可以解决那些多层性、结构性不明显的复杂问题,使整个过程相对客观、合理。

二、基于BSC的科技主管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绩效评价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权责交错、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过大、责任推诿等。这就要求政府应当选择在战略导向下进行绩效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政府评估主体更加规范、评估方式更加科学;另一方面绩效评价体系中的信息和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的修正更有利于政府机构整体绩效的提高,满足公众的利益。平衡计分卡(BSC)在企业绩效评价中作出了巨大成就,而且其评价目标与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能够更好地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在政府的管理因素之间取得平衡,因此很多政府机构和政府部门也开始尝试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其绩效管理中去[ 4 ]。

按照科技主管部门的自身职责、本身的发展规划以及外界的需求,科技主管部门一般会确立其在一段期间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通常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方面。这三方面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科技主管部门具体的总体绩效目标。

然而以上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依赖单一方面就能决定,它是由科技主管部门的各个方面共同影响决定的。按照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总体绩效目标的形成依赖四个层面:财务、顾客、流程、学习与成长[ 5 ]。这四个层面基本涉及影响一个组织总体绩效的几乎所有重大方面。

基于BSC每个层面的角度,考虑实际数据的搜集难度和是否易于量化,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一)财务层面

虽然科技主管部门不是以盈利为目标,但并不代表它没有收益,这种收益不是由科技主管部门直接获得的,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科技主管部门在这一财务方面的指标表示为:产业升级占比、环境治理占比、项目贡献率、完成项目计划的比例。

产业升级占比,即关于产业升级的项目资金占科技主管部门投放资金总量的比例。这一指标表明科技主管部门中的产业升级项目资金占了多少份额,反映了科技主管部门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度,也体现了科技主管部门的经济性。

环境治理占比,即环境治理的项目资金占科技主管部门投放资金总量的比例。随着环境污染难题的出现,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这一指标能够体现科技主管部门绩效的效果性。

项目贡献值,即可直接衡量的货币收益与科技项目总数的比值。这一指标表示每完成一个科技项目带来的可以直接用货币衡量的收益,反映了科技主管部门开展工作的效果性。

完成项目计划的比例,即科技主管部门实际完成的科技项目占总项目数的比例。这一指标反映出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效果,运用相对指标,反映有多少个科技项目,又完成了多少项目。这一指标的提高意味着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效果得到了提升,科技主管部门的运营更具有效率性。

这四项财务指标基本包含了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这三方面的绩效评价内容,其在总体绩效目标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顾客层面

由于科技主管部门服务对象比较特殊,全部利益相关者都应该被视为其顾客。原因是被管理部门完全可以通过投诉等方式来反馈、评价其绩效,公众完全可以评价其绩效情况或对其提出某些要求。科技主管部门在顾客方面的指标表示为:符合政府政策类项目占比、国家科技技术项目占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占比、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占比和其他项目占比。

符合政府政策类项目占比,即符合政府政策类项目资金量占科技主管部门投放资金总量的比例。这表明科技主管部门对政府政策的贯彻执行和资金支持,也说明了科技主管部门资金投放对象的恰当性。

国家科技技术项目占比,即国家科技技术项目资金量占科技主管部门投放资金总量的比例。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效果不仅仅体现在项目完成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项目的使用情况上。国家科技技术项目的资金占比说明科技主管部门对科技技术的重视程度。国家科技技术项目主要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占比,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资金量占科技主管部门投放资金总量的比例。资金量从一个侧面反映科技主管部门对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的重视,可以聚焦国家需求中的科学问题。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占比,即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金量占科技主管部门投放资金总量的比例。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金量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主管部门对国际科技合作的支持,有助于国际开放合作。

其他项目占比,即其他项目资金量占科技主管部门投放资金总量的比例。这一指标是科技主管部门对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

(三)流程层面

完善的内部组织或业务流程是开展科技管理工作的必要保证,因此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加要关注过程的有效性。科技主管部门在流程方面的指标表示为:下拨资金足额到位占比、科技机关内控制度改进数、科技经费预决算、项目监督耗费率、项目信息化经费投入比例。

下拨资金足额到位占比,即科技主管部门下拨资金能够足额到位的数额占科技主管部门资金投放总量的比例。这一指标是科技主管部门在下拨资金程序中对下拨资金公正性的一种体现。

内控制度改进数,即科技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的制度数。内部控制制度影响着科技主管部门人员执行工作的效果,制度越健全科技主管部门的绩效就越具有效率性、效果性。内部控制制度改进数,这一指标能够在科技主管部门业务流程层面反映科技主管部门为提高工作绩效的效率、效果所付出的行动。

科技经费预决算,即科技项目的经费决算数额。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量特别大,如果能够改善流程,就能提高科技主管部门运营效率。在科技项目计划执行之前,科技项目耗费的资源这一情况应当得到充分的预测,这也是科技主管部门对科技资金下拨的一种监督,代表着科技项目的效率性,同时也意味着科技主管部门绩效的经济性。

项目监督耗费率,即项目的监督耗费占总经费的比。这一指标表明科技主管部门花费在项目监督上的成本,体现其工作的效率性。

项目信息化经费投入比例,是指项目信息化经费的支出占项目总支出的比例,能够反映科技主管部门为了改善工作流程在信息化方面作出的努力,一般项目信息化程度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这一指标能够从侧面反映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效率。

(四)学习与成长层面

科技主管部门要提高其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科技主管部门在学习与成长方面的指标表示为:人均培训次数、科技交流与培训次数、员工学历水平、员工绩效工资增长比例。

人均培训次数,即年度总培训人次除以在职人员数。科技主管部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工作效率、效果。人均培训次数能够反映科技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为提高其运营效率、效果所作的工作。

科技交流与培训次数,即举办或参加的科技交流机会数。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科技主管部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科技主管部门的科技交流也应格外重视,这样能够更加完善科技项目工作的效果。

员工学历水平,即学历为本科以上人员占总体人员的比重。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效率、效果。

员工绩效工资增长比例,即员工绩效工资今年与去年相比之差与去年的比例。这一指标表明员工的绩效工资情况,反映员工工作的优良程度,也说明了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效率。

三、基于AHP的科技主管部门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设定

(一)构建判断矩阵

前文已经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下面构建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在构建判断矩阵时,先构建目标层的判断矩阵,然后再构建各个维度的判断矩阵,这样可以体现出一种层次感[ 6 ]。

本文采取德尔菲法对科研机构负责人、大中专院校科研人员、科技行业从业人员、科技机关管理人员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了问卷40份,收回问卷34份,其中有效样本问卷30份。对有效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平均后得出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中的指标重要性程度的值,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出各个指标相应的权重值(本文指标的重要性程度采用1―9标度,并省略判断矩阵)。

(二)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为了使得结果的一致性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通常在0.1以内),需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根据AHP理论计算一致性指标CI;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计算一致性比例CR。当CR

当CR

应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得到相应的一致性和指标的权重。

在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各数据表示相对于上一个层次的权重值,也就是相对重要程度比例的分配。例如在顾客层面(B2)中,项目成果利用率(B21)数值0.4352表示在该层面中其重要性权重值为0.4352,每一层面的权重值之和为1,并且可以看出所有单层排序的CR值均小于0.10,说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所得出的权重值可以当作变量使用,符合一致性要求。

(三)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四、基于BSC和AHP的科技主管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通过层次单排序及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后,可以确定目标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并得出科技主管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五、结语

科技主管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涉及范围广,指标比较多,评价起来较为复杂。本文采用平衡计分卡和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就是把主观转为定量化、数学化的过程,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这样使得结果更加客观、科学,使得出的结论更加有说服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值,看出科技主管部门目前的现状,从而可以更好地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依照此评价体系增强绩效评价效果、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科技主管部门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提供保障和支持,为今后政府机关绩效评价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良玉.安徽省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J].安徽科技,2014(9):32-33.

[2] 郑准镐.韩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发展演变[J].行政管理与改革,2015(2):54-58.

[3] 宋红玉,沈菊琴.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及超越:一个文献综述[J].会计之友,2015(5):134-136.

[4] 刘颖,朴勇范.韩国国立科研机构绩效评价体系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10(5):48-53.

绩效工资行政论文范文8

[关键词]风险导向 政府绩效审计 审计程序

随着公众民主意识的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财政资金的管理效率、使用效果和绩效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政府绩效审计逐渐成为政府审计关注的焦点和主要工作内容。由于政府公共管理和财政资金支出的专业性、复杂性和政府审计资源的有限性与审计任务繁重性间的矛盾,政府绩效审计风险不断提高,威胁绩效审计效率和效果。为加强风险管理、评估和控制,基于风险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受到更多重视。

一、政府绩效审计风险内涵

基于风险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就是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资源使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评价时坚持风险导向,从识别和分析审计风险着手,采取相应措施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合理水平,实现政府绩效审计目标。政府绩效审计风险主要包括:

错报风险。被审计项目的本身成为政府绩效审计风险的首要来源,取决于被审计的政府公共管理和财政资金使用项目本身状况。若其提供、呈现的信息资料不能直接体现管理和经济活动的绩效,错报或者修饰的政府机构公共管理和财政资金使用经济、效率和效果信息,将导致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

2、评价风险。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尚未建立系统、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得实际工作中的绩效审计标准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同一政府绩效审计项目的评价指标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评估风险。

3、归因风险。政府绩效审计需要获取被审计项目的直接信息资料和大量的二手资料。由于被审计项目的专业性、复杂性、多变性,获取信息资料可能不全面,导致审计判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4、建议风险。审计工作结束后,政府审计组需要根据发现的问题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建议。受认知和业务的限制,改进建议过于宽泛可能缺乏针对性或者不具备可行性。

二、基于风险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流程

基于风险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的工作主线是识别、评估和控制审计风险。

(一)战略规划阶段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有限政府绩效审计资源作用,需要广泛收集和评估公共管理和财政资金使用项目有关资料,初步确定审计备选项目库,制定关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资源使用效率的全局性、高风险领域的政府绩效审计战略规划。一是重大公共管理、财政资金使用或民生需求等影响全局的重要领域,二是财政资金使用数额较大或影响权力机关和其他领导机构决策的政策或项目,三是根据以往审计经验易发生腐败等问题的高风险领域。通过分析最新重大决策、近期审计报告、相关科研成果、咨询专家、问卷调查等完善审计项目库资料,利用战略思维对可能的风险进行一般分析。结合当前政府工作具体要求,确定政府绩效审计项目范围,进行成本效益和风险分析,审定后纳入政府绩效审计计划。

(二)审计计划阶段

审计项目确定后,根据掌握的基础信息和可能的一般风险,组织专门人员对审计项目进行调查,识别和分析错报风险领域。以错报风险为出发点,编制政府绩效审计项目方案,确定审计目标、工作重点、可能的审计风险及其应对措施等。确定绩效评价指标时,尽可能消除主观性,从政治、社会、环境、市场等多个角度选择既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专业标准和以往的绩效评价指标,全面分析评价被审计项目管理、工作效率、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方案确定后,向被审计单位发出通知书,派驻项目工作组准备实施审计工作。

(三)审计实施阶段

重点关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风险和归因风险。工作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后,首先通报绩效审计标准,说明指标的选择依据及特征,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以降低评价风险。根据方案要求,按照充分且适当的原则收集、审阅和查询与被审计项目绩效相关的制度、文件、实物、数据统计资料等书面证据资料,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分析性程序等获取更多佐证信息,增强审计证据的全面性、可信性和证明力,控制归因风险,综合分析发现被审计项目公共管理和财政资金使用不经济、不效率、效果差的症结所在,为提出改进建议奠定基础。

(四)报告及反馈跟踪阶段

围绕审计结论,提出改建建议并跟踪建议的落实情况,主动控制政府绩效审计的建议风险和其他相关风险。根据实施阶段审查评价情况与发现问题,客观、公正地得出审计结论,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形成政府绩效审计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政府绩效审计报告采取相适应的报告形式,提供包括审计项目背景、审计评价标准、审计实施过程、对被审计项目现状评价、审计结论及改进建议等的信息。实施反馈跟踪,通过“审计建议落实情况”评估改进建议实施效果,及时发现改进建议可能与目标相悖的风险,实现政府绩效审计提高公共管理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此外,由于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要求,在不涉及国家机密信息情况下,政府绩效审计报告在审计网站对社会公开,关注公众对政府绩效审计结果的关切,及时回应公众可能反应,控制好舆论导向。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绩效审计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作为最新的审计理念,风险导向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的应用必然将推动政府作风转变,更好实现政府审计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忠华.发达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及其启示[J].长江论坛,2015(2).

绩效工资行政论文范文9

[关键词]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特征;功能定位;发展方向

引言

近年来,由于国家一直不断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力度,农村公共投资规模与投资项目呈现不断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村的公共投资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实现城乡差距显著缩小。然而随着国家财政拨款金额的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投资的绩效并没有实现与其同步增长,实际投资效果并不理想。农村公共投资领域存在着损失浪费、资产流失、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投资效益差、效率低等问题层出不穷(何新荣,2011)。她进一步提出,对农村公共投资开展绩效审计,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遏制重复建设和浪费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政府威信,增强审计监督权威性的重要保障。2008年《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该项发展规划的提出,表明我国已把绩效审计提到战略高度,绩效审计将成为未来我国审计发展的重点方向,同时成为我国审计机关未来工作的重点,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也将从此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下面将从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内涵及特征、功能定位、面临问题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1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内涵界定及其特征

1.1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内涵界定

在西方国家,“绩效审计”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阿瑟•肯特于1948年3月在美国内部审计师杂志上发表的“经营审计”一文。我国对绩效审计的研究起步比较晚,1982年才开始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绩效审计进行有益探索。绩效审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称谓有所不同,但究其本质却具有一致性。比如,在加拿大,绩效审计又被称为“综合审计”,在英国称其为“货币价值审计”,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提出“3E”审计的国家,后来也采用了“绩效审计”的概念,而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其最高审计机关均采用了“绩效审计”这一概念。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第12届国际会议的《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统一称其为绩效审计,其核心就是“3E”审计,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我国学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绩效审计的概念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部分学者采用了“经济效益审计”的称谓,如竹德操(1997)、李凤鸣(2000)两位教授;还有学者采用了“管理审计”的称谓,如王光远教授,并指出其本质为受托管理责任。此外也有少数学者采用了“绩效审计”这一称谓,如王会金教授,他提出绩效监督是指国家政府部门对于公共资源运用所取得效果及其预期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的监督管理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益,改善其经济管理工作。总体来说,我国学者都普遍认同绩效审计的“3E”审计,即赞同绩效审计是对项目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的审计。其中,经济性是指在一个项目活动达到预期要求的同时,使投入尽可能达到最少。效率性是指在一个项目活动投入最少的前提下,使产出尽可能达到最大。效果性是指一个项目活动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取得最优的效益。对农村公共投资进行的绩效审计是在绩效审计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绩效审计对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是指对政府部门将公共资源运用到农村公共领域所取得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鉴定评价,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改善投资管理工作,提高政府部门对农村公共投资效益的监督管理。

1.2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特征

由于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对该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分散,开展绩效审计必需的标准、指南尚未制定,目前尚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绩效审计理论体系。而与此同时,我国对财务审计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相关理论也比较完整、系统,因此,长时间以来我国一直基于财务审计的知识领域开展绩效审计。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审计方式出现,成为现代审计的标志之一(王会金等,2007)。作为绩效审计在农村公共投资领域的重要延伸,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在发挥其监督作用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2.1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指人们不能对自己行为的未来结果进行准确地预测,即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农村公共投资的绩效审计,包括短期绩效审计、中期绩效审计、长期绩效审计。鉴于农村领域投资项目存在建设周期长短不同,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在某一阶段所固有的局限性等问题,未来投资结果也会出现差异,进而导致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会进一步加大审计人员对农村公共投资开展绩效审计的难度。1.2.2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具有长期性。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着农业底子薄弱、农民文化水平整体不高以及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比较严峻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又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克服解决的。此外,农村公共投资还涉及到医疗卫生、基础教育、道路、水利等生产生活领域中的方方面面。面对农村中众多需要投资扶持的领域,国家只能在某一阶段集中有限财力攻克最具有紧迫性的少数几个问题,即国家投资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改善和提高投入资金绩效管理的过程[3]。国家投资长期性的特点,使得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也具有长期性。1.2.3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具有复杂性。农村公共投资不仅要关注其经济效益,还要关注农村公共投资的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可以通过价值指标来衡量,而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却难以通过定量指标来量化,只能通过定性指标来表示,即需要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结合起来对农村公共投资进行综合评价。不同地区农村投资差异程度较大,审计范围涉及到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等众多部门,这些无疑都加大了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复杂程度。

2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功能定位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目标是“3E”,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学者福林(Flynn,1997)在“3E”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公平性(Equity),到后来又发展成为“5E”,即在前面“4E”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性(Environment)。在此基础上,绩效审计的功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又决定着绩效审计目标的确立与实施方法的选择,并由此对绩效审计的实施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谢志华等,2006)。关于绩效审计的功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和亚审组织都给出了不同的阐述,结合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实践对政府政策、农村公共投资等的作用机理,将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功能定位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2.1解除农村公共投资受托经济责任

受托经济责任主要是源于解决农村公共管理事务中委托关系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现实需要。农村公共管理事务中的低效率和不经济问题,需要深究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质增效,并判断制定的农村公共政策是否得到严格贯彻落实,这些都需要对农村公共事务受托管理者的管理活动、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审核评价,实施受托责任审计。

2.2实现政府对农村决策的监督作用

农村公共投资的绩效审计和政府对农村决策的监督,要在农村公共事务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监督与评价,对其中不符合“3E”审计标准的政策、制度等提出改进建议,并将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充分发挥绩效审计的监督作用,使绩效审计的效用达到最大化,最终使得政府对农村的投资决策惠及于民,发挥其应有作用。

2.3实现农村公共投资价值增值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师通过自身的职业判断对农村公共管理事务中相关项目进行审计分析,结合自身的专业判断,总结得出新的信息,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绩效审计的这一功能有助于政府利用绩效审计人员提供的建议做出正确决策,改善农村公共管理,使农村公共投资中各项活动进展得更为有序、合理,进一步促进农村更好更快发展,为农村、为社会创造出更大价值。

2.4发挥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免疫系统”功能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监督作用的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当着维护国家和地方政府支农资金安全的“经济卫士”的重要角色。“免疫系统”观下政府审计所具有的揭示、抵御和预防功能可以有效发挥维护地方政府财政安全的重要作用(刘雷等,2014),进而保证政府支农资金发挥其积极效益。绩效审计作为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依法对相关财政财务收支开展审计监督,可以进一步为农村公共投资发挥实效提供保障。

3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3.1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真正开展绩效审计的时间比较晚,长期以来都是以财务审计的研究为主,对绩效审计理论的研究在学术界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使得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相当缓慢,问题颇多。为了促进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作为绩效审计在农村领域的延伸和具体化,现对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归纳如下:3.1.1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探索不足。鉴于我国对绩效审计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具有审计方法多样、综合性强、层次高等特点,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理论的探索明显不够,导致目前还无法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因此,我国审计界工作人员应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熟理论,对绩效审计职能、方法、质量风险控制、审计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研究(杨锡春,2006),努力探索出一个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新模式。3.1.2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缺乏评价标准。开展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立一套完整可行的评价标准体系,以其为审计依据,从而使绩效审计得以顺利开展。审计人员理应以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得出适当、客观的审计结论,为农村公共决策服务。齐兴利(2011)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目前的评级指标体系设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还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技术与方法。我国当前关于农村公共投资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还只是针对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或者某类资金,尚未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衡量效益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3.1.3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人员结构单一,力量薄弱。在公共管理事务中,开展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所面对的对象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从管理者、咨询师的视角来审计评价农村公共投资。同开展绩效审计的要求相比,目前我国审计人员在知识结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等方面还有欠缺。绩效审计师一般具备较为丰富的实务知识,而其理论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我国的审计人员目前主要来自财务人员,而具备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自然科学以及工程类综合背景的审计人员相当缺乏(张涛等,2013),无法满足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多层次、广范围、多门类的要求。3.1.4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结果公开程度不高。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结果公开程度越高,将越有利于加强农村民主监督,促进政府政策公开透明。绩效审计结果公告的建立将成为解决政府透明度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公告制度本身不完善等原因,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在我国并未得到普遍推行。因此,要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监督,使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效益。

3.2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发展方向

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是在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大环境下进行的,是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是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家对农村公共投入的不断增加,政策上对新农村发展的不断重视,农村公共投资已成为我国公共投资应关注的重点领域,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未来也必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将沿着以下方向发展:3.2.1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全覆盖。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面推进,我国即将迈入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全覆盖时代。实行绩效审计全覆盖作为完善我国审计制度的任务之一,主要是指在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强化审计资源的统筹整合,创新绩效审计技术方法,对国有资产、公共资金以及领导干部实际履行责任情况实行绩效审计全覆盖(蔡春,2016)。国务院于2015年12月8日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审计制度的总体目标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绩效审计综合监督机制,进而更好发挥绩效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深化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行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全覆盖,将更多地保障国家全面发展新农村政策严格贯彻落实、全面推进国家廉政建设。3.2.2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职业化。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职业化是我国审计事业发展与成熟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依宪治政和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职业化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专门的知识结构,掌握特殊的技能方法,能够独立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谢志华,2016)。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显然已经达到了职业化的要求,具备了职业化的条件。从外部的角度看,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以及社会公众对独立、客观、公正等绩效审计品质的高度认同,为绩效审计职业化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并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从内部的角度看,绩效审计在思维方式、技能方法、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呈现出了相对稳定的固化现象,基本实现了绩效审计工作基础的职业化、工作状态的标准化、工作行为的规范化以及工作管理的制度化。综上所述,在坚持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绩效审计职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职业化是完全可能的。3.2.3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更加关注生态文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光环下,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农村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党的十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战略高度。在立足于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受托责任观的基础上,学术界部分学者对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责任问题关注度日趋升温。环境责任审计体现着环境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结合,这是国内外新的研究领域。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在关注农村公共投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将更多地向农村生态环境效益侧重,更多地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发挥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作用。3.2.4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结果应用机制日趋完善。目前对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结果的应用程度不高,审计结果应用机制尚不完善,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绩效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在其监督作用的效果上大打折扣。为此,未来将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逐渐完善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结果应用机制。首先是为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结果应用机制打好工作基础,加快绩效审计信息化进程,提高数据综合利用力度等工作;其次是疏通与绩效审计结果应用机制相关的联系渠道,建立健全绩效审计成果和信息的共享机制,实现绩效审计成果和信息的及时共享;最后是加强对绩效审计结果使用利益相关方的后续沟通力度(耿建新,2016),这种后续沟通其本身就是农村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结果应用机制的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何新荣.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绩效审计法律制度的完善[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02).

[2]王会金,易仁萍.试论政府绩效审计的若干理论问题[J].审计研究,2007(01).

[3]胡钟平,封媛,胡萍.新农村建设资金绩效管理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03).

[4]谢志华,孟丽荣,余应敏.政府绩效审计职能之二维层面:解除受托责任与实现决策有用[J].审计研究,2006(03).

[5]刘雷,崔云,张筱.政府审计维护财政安全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4(01).

[6]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