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集锦9篇

时间:2023-03-15 14:56:08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范文1

一、注重课前预习,指导学生独立寻疑

[案例]

(课前,教师先提出预习要求:1、尝试从音、形、义入手,自学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可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4、试着围绕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脍炙人口的希腊神话。生齐读课题。

师:(“盗”字下加上“”)“盗”是什么意思?

生:盗就是偷得意思。

生:盗就是窃的意思。

师:“盗”在字典里的解释为“偷”,上部的“次”古义为“涎”,意为垂涎别人的器皿,因此去偷,去抢劫。那么,见到这个“盗”字,你会想到些什么?

生:见到这个“盗”字,我觉得讨厌。

生:见到这个“盗”字,我觉得痛恨。

生:我为这些人感到可耻。

师:在这里,作者将普罗米修斯与一个偷窃者相提并论。我们再看这个课题,你的脑海里会产生那些疑问呢?

生: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火的?

生:普罗米修斯为什么盗火?

生:普罗米修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师:学贵有疑!有了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书吧!

学生练读后,讨论交流解释:

生:我知道了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生:我知道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

生:我知道了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躲在太阳车所要经过的路上,当太阳神阿波罗驾驶着太阳车轰隆隆从天空中驶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将茴香树的枝条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扎实有效地课前预习既为学生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哲理需要注意的是,良好的预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有效地预习指导。

学生如何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是每个教师必须明确告知学生的,也是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预习的。这个过程因为不同的班级、不同学情,不同的学习内容而不同。因此,好的预习指导应该因生不同,因学习内容不同。

2、及时的预习反馈。

有了预习就必须有检查。可以说,学生的预习质量决定于教师的检查质量。有效、及时、准确的检查,是促进学生主动预习、有效预习、形成预习习惯的保证。因此,我认为,凡是布置了学生课前预习任务的,在课堂学习的第一步就必须是检查显示的预习情况。例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学伊始,教师从“盗”字入手,引起学生的价值冲突,交流自己的疑问,指明读词语,读课文,都是为了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教师在检查预习的时候也是调整自己教学预设的时候,也是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的时候。这样,教师才会成为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着;学生才会真的成为主体,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探究精神

[案例]

师:课前郭晓冉同学问我一个问题:普罗米修斯为什么不去向主神宙斯说明情况,恳求主神赐火,而要偷呢?小组读课文,讨论交流。

生:因为宙斯不肯给他火种。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宙斯是主神,人类因为没有火种,生活非常困苦,他不可能不知道。如果宙斯肯给的话,早就给了,为什么还会让人类受这么多苦呢?

师:有道理!你能联系上下文,很会读书。

生: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盗走天火后,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

师:宙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宙斯是个残忍而没有同情心的暴君。

生:宙斯作为主神,看到人类生活在黑暗与寒冷中,不但毫无同情心,还惩罚帮助人类的普罗米修斯,所以我认为他是很冷酷的。

生: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为了人类能过上光明和温暖的生活,但宙斯却狠狠地惩罚他,珍视是非不分,心狠手辣。

师:宙斯会如何惩罚普罗米修斯呢?谁来读一读第六节?

指明朗读第六节

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产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让学生疑。阅读教学中,教师紧扣题眼,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平等课堂 和谐合作 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69-02

课堂改革的关键是什么?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改革后,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在掌控学情的基础上及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调控发言、讲述、展示的内容,在学生确实需要的时候,及时送上自己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

聆听了和淑敏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陈丹丹老师执教的《女娲补天》《跨父追日》后,在我脑海里跳跃出的字眼就是“其乐融融。”两位老师的课堂,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民主、平等、和谐、有效的对话,进行思维的碰撞,心灵上的沟通,实现了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极大程度上,诠释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引领作用。

一、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自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要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自主选择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被唤醒,创造力的培养才有可能。

和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根据“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提出问题: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做了什么事情?他为此又忍受了怎样的痛苦呢?然后各小组在这两部分中任选一个做为本组的学习目标,结合课前批注用最喜欢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这样的开放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创新提供了最大的空间。

二、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走向创新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这是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提问,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才能思考,肯思考,会思考。

三、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说话中释放潜能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就要读懂学生。从心理学角度说,学生觉得自已能看懂的书,就不想再听别人多讲;感到自己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再反复啰嗦。

和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从抓重点词句到请求台下同学提问;从看屏幕发挥想象说话到看着书本描述情况,话语权的主角地位凸显,主体展示充分。

陈老师课堂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畅谈“故事的神奇”。 把这些说话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开启了学生心智,保护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显现的或者潜在的学习能力,同时还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愿望。在课堂上,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张扬个性的对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他们在课堂上诠释着悟性,释放着灵性,再现着创造性,使整个课堂在心灵的对话中活力四射。

四、把教师的话语权发挥到价值引领上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教师是不是只是旁边观赏,“不作为”了?此时,教师责无旁贷,必须有所作为,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更是丰富的课程资源自然而合适的流淌者。在和淑敏老师、陈丹丹老师的课堂上,老师切实发挥了指导、帮助、协作的作用。

1.及时总结梳理

学生们在纷纷讲述中,学完《女娲补天》后,知识在学生头脑里还比较零散,对课文中的重点知识还不够清晰流畅时,陈老师及时总结提升,按照“理清脉络——找关键词句——体会神奇”进行了理清。把重点知识和学习方法及时归纳梳理,让学生在头脑中编码储存起来。

2.读中悟,悟中导

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容、层次和情感。和老师、陈老师巧用了“读”的艺术,无论从读的形式还是读的次数,该什么时候读,该怎样读,都把握得当,行云流水。

在和老师的课堂上,教师十分重视从语气、语调、情感方面,认真扎实地指导学生朗读以下两段话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从中体会到了普罗米修斯的善良勇敢。)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从中体会到了普罗米修斯是个坚强的人。)

陈老师要求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奔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读出夸父奔跑速度快。)

通过恰当的读,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实现了读和思考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亲近文本,走入文本,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感悟,自然地达到“一个文本,多种声音”的个性化朗读的境界。

3.通过想象,体悟精神

为了感悟精神,达到主题的升华。陈老师在课件上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夸父。

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起,纷纷举手发表想法,说出了“勇敢的夸父”“追求光明的夸父”“不畏艰难的夸父”“执着追求的夸父”……

和老师要求学生在读文时,加入点大胆的想象,出示了对比练习:

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只好 ____;只好____;只好____……

地面上有了火,它给人间带来(光明)(希望)(温暖)(舒适)(快乐)。

通过这一组对比想象,创造了想象空间,让学生更加具体地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形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提供文字图片资料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雪莱 专制 革命 理想

波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是英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他出生于英国萨西克斯(Sussex)郡的一个贵族家庭。年少时的雪莱非常叛逆,桀骜不驯。上大学后不久就发表了反宗教论文《无神论的必然性》(The Necessity of Atheism, 1811) ,因否认上帝的存在而被学校开除。[1]1811年,雪莱去了伦敦,结识了哈里特・韦斯特布鲁克(Harriet Westbrook),后与其私奔,在爱丁堡结婚。1814年,雪莱与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Wollstonecraft)堕入爱河。直到1816年,其妻哈里特溺水死后,他才得以与玛丽成为合法夫妻。雪莱的叛逆精神为黑暗势力所不容,并引起了英国统治阶级对他的仇视、攻击和诽谤。最终,诗人于1818年初携妻子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离开祖国,旅居意大利。1822年,雪莱驾船回住所时,不幸遇到风暴,舟沉人亡,年仅30岁。[2]

雪莱深切同情和支持意大利人,在意大利生活的最后几年里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他的许多著名诗篇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本文从雪莱的四篇抒情诗中的政治性角度出发,剖析雪莱的革命理想。

一、鼓励人们继续斗争

1817年,诗人发表了以革命为主题的叙事长诗《伊斯兰的起义》。诗中两个主人公莱昂与西丝娜是一对情侣,他们在一个名叫“黄金的邦国”造反,赶走了暴君。暴君反攻得手,莱昂和西丝娜被烈火烧死,而暴君也被烈火中的一个巨大的烟球卷走了。雪莱生动地塑造了莱昂这个革命者的形象。虽然莱昂和其妻子最终被暴君活活烧死,但在火中,他们仍疾呼:“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自由平等!”“我们的死亡会促进人类的前程!”[3]

尽管雪莱在这部诗上表达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他不提倡人民拿起武器自卫、反击压迫者,但他抨击欧洲的“神圣同盟”对内实行专制暴政、对外镇压民族革命的罪行,让人们看清了黑暗势力的丑恶,激发了人民的斗志。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在我看来,人类正在从浑浑噩噩中觉醒。我似乎觉得一种缓慢的、逐步的、无声的变化。处于这种信念的支使,我写下了这个诗篇。”[4]

二、专制暴政必然会灭亡

同年,雪莱写下了一首十四行诗《奥西曼达斯》。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来自古老国家的旅行者对他讲述了他在旅途中看见的一尊曾不可一世而又残酷的埃及国王的破雕像。雕像上面刻有这样一些字:“众王之王――奥西曼达斯就是我,看看我的业绩吧,纵然是一世之雄,也必然会颓然而绝望!”[4]现在此雕像已湮没无闻。雪莱没有像前人一样、对这位君主高唱颂歌,他怀着明智的冷峻,将我们带到了法老残缺雕像前。让人感叹:尽管专制帝王曾经辉煌在世、权力无边,但那不过是过眼烟云,他们在位的时间在大自然面前是很非常渺小的;尽管他们表面看起来十分凶恶,甚至还十分强大和嚣张,但那也不过是表面现象,很快就会衰败、死亡、腐烂;尽管他们刻碑立传,试图流芳百世,但那终究抵御不了时光的磨砺。

雪莱借埃及国王嘲讽封建专制,表达了他对专制帝王的厌恶和蔑视,并讽刺当时英国和世界上其他所有的专制暴虐统治。雪莱通过对破碎、荒凉的雕塑的描绘暗示所有这些统治者都像描奥西曼达斯一样雄心勃勃,并预言他们会得到相同的结局――不能逃脱灭亡的命运。

三、建立有“爱”的自由平等社会

1819年,雪莱写下了他本人最为满意的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是传说中的巨人,他从天上盗取火种送往人类,触怒了主神宙斯,被拴缚在高加索山上每天忍受神鹰啄食内脏之苦。雪莱诗剧的第一幕写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忍受着长期痛苦的折磨,坚毅不屈,拒绝向暴君投降。第二幕描写了与普罗米修斯离别已久的爱人阿西亚在美丽的山谷里迎接春天和黎明,预感到即将和普罗米修斯重逢。第三幕写的是宙斯的儿子,象征着变革必然性的冥王,把宙斯从天上王座打入地狱深渊,力量之神赫拉克勒斯解放了普罗米修斯。诗剧的最后一幕描写的是整个宇宙欢呼新生和春天再来的颂歌。旧时代被埋葬,时间和人类思维的精灵庆贺并欢唱着人类未来的光辉成就。诗歌艺术和科学将为人们所享有,“爱”将代替“恐惧”,大地将成为乐园,温和、美德、智慧和忍耐将重建大地。[5]

诗剧中主人公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正好折射出雪莱对封建暴政和宗教迷信的反叛精神。作者通过这个神话形象揭露了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抨击了英国专制统治的罪恶。冥王打败了宙斯暗示了旧制度的必然性。同时,普罗米修斯经受了三千年痛苦之后仍能乐观、宽容、温和的对待一切也体现了雪莱的道德标准:普遍的、永恒的爱是化解仇恨、拯救世界的良药。

四、美好未来必会到来

同年,雪莱还写下了不朽之作《西风颂》。全诗共分五节,第一节突现了西风令万木萧疏的奔腾的气势,摧枯拉朽的威力和把希望吹送到世界各地的魔力。在第二节中,气势磅礴的西风宣布了摧毁旧事物的革命风暴的来临。天空和海洋交错缠接的柯枝象征英国顽固的反动阶级,雨和电的天使正是西风所带来的革命风暴。第三节描述了西风在大海上的巨大威力,进一步深化了西风强大的破坏旧事物的力量。而雪莱在第四节中对西风说:“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服的生命原是和你一样”、“我在流血!”这些隐含着诗人伤痕累累的心和痛苦的生命,他祈求西风“快把我吹起,就像你浮起波浪、浮云和落叶!”[4]表现了他渴望自由的灵魂在呐喊;在第五节中他喊出预言的号角:“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也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由的热望和充满活力的新生一定会到来的信念。

雪莱塑造了西风这一坚强而有力的意象,既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丑陋社会现实的深刻批评以及对人类光明未来的坚定决心,又表达了自己的宇宙观,即事物是永远发展变化、不断更新的,自然与社会也处于永恒的更新运动中,黑暗现实终将过去,美好未来必会到来。[6]西风摧枯拉朽同时孕育新事物的精神也表达了雪莱相信未来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雪莱热爱自由,向往平等。他一生致力于反专制暴政,支持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独立运动,赞扬民主和自由的正义事业,积极参加政治斗争。虽然他的政治理想在当时的英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他一直都像西风一样,桀骜、坚强、乐观。他相信人类的前景非常光明,相信理想的社会终会实现,相信每个人都会成为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谐的生活在自由的平等社会中。他的革命理想不切实际也好,空想也罢,事实上,他已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天使,激励我们为美好未来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刘波.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7.

[2]杜传舜.雪莱及其抒情诗《西风颂》[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3):43.

[3]车英,雪莱和他的《伊斯兰的起义》.武汉大学学报,1981,(6):88.

[4]王钦峰.拜伦雪莱诗歌精选评析[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87,173,191.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 雪莱诗歌 部分代表作品 创作主题

一、引言

雪莱(1792―1822),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1792年出生于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在皇家的伊顿公学就读。然而,年轻的雪莱,怀着对人生的意义与使命、宇宙的起源、认识的界线与可能性的独到探求,走上了一条叛逆者之路。他于181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开始追求民主自由。1811年,诗人因为写作哲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被学校开除;也因此得罪父亲,离家独居。1812年,诗人又偕同新婚的妻子赴爱尔兰参加那里的人们反抗英国统治的斗争,遭到英国统治阶级的忌恨。雪莱的叛逆精神为黑暗势力所不容,并引起了英国统治阶级对他的仇视、攻击和诽谤。最终,诗人于1818年初携第二任妻子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离开祖国,旅居意大利。

他在世不足三十年,创作不过十来年,但他不仅是英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道路的重要开拓者,而且是世界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最出色的抒情诗人之一。在他丰富多彩的诗歌创作中,既有富于政治思想性的诗,也有优美的独具特色的抒情诗,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方面,达到了完美的境界。马克思与恩格斯都给予雪莱高度的评价,马克思称他为彻底的革命者,永远属于社会主义的前锋之列,恩格斯称他为天才和先知。他的主要作品有长诗《麦布女王》(Queen Mab,1813),《伊斯兰的起义》(The Revolt of Islan,1817),四幕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1819),《暴政的化妆游行》(The Mask of Anarchy,1819)。其抒情诗有《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1819),《云》(The Cloud,1820)、《致云雀》(To Skylark,1820)、《致月亮》(To the Moon,1820)等。诗中比喻奇特,形象鲜明,至今无不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二、部分代表作及其创作主题

1.鼓励人们为自由和平等而斗争

1817年,诗人发表了反封建起义的幻想性抒情叙事长诗《伊斯兰的起义》。诗中两个主人公莱昂与西丝娜是一对情侣,他们在一个名叫“黄金的邦国”造反,赶走了暴君。后暴君反攻得手,莱昂和西丝娜被烈火烧死,而暴君也被烈火中的巨大的烟球卷走。诗中,雪莱生动地塑造了莱昂这个革命者的形象,尽管莱昂和妻子被困于烈火中,他们仍疾呼:“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自由平等!”“我们的死亡会促进人类的前程!”诗人深刻抨击了欧洲的“神圣同盟”对内实行专制暴政、对外镇压民族革命的罪行,让人们看清了黑暗势力的丑恶,激发了人民为自由和平等而战的斗志,同时也表现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他们坚信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热爱人民,坚信未来必胜的信念。实际上,《伊斯兰的起义》是雪莱借以号召英国人民起来反抗暴君的召唤,是一首浪漫主义的革命赞歌,也是一首歌颂信仰、仁爱、希望的哲理诗篇。

2.坚信专制暴政必然会灭亡

同年,雪莱写下了一首十四行诗《奥西曼达斯》。诗中描述了一个来自古老国家的旅行者对他讲述了他在旅途中看见的一尊曾不可一世、以武力著名而又残酷的古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二世的破败雕像。雕像上面刻有这样一些字:“众王之王――奥西曼达斯就是我,看看我的业绩吧,纵然是一世之雄,也必然会颓然而绝望!”诗中提到的他的雕像完整时约有15米高,后倾倒成为一片废墟。雪莱没有像前人一样对这位君主高唱颂歌,他怀着明智的冷峻,将我们带到了法老残缺雕像前,让人感叹:尽管专制帝王曾经辉煌在世、权力无边,但在大自然面前他们是非常渺小的;尽管他们表面看起来十分凶恶,甚至还十分强大和嚣张,但那只是过眼烟云,很快就会衰败、死亡、腐烂;尽管他们刻碑立传,试图流芳百世,但那终究抵御不了时光的磨砺。

雪莱借埃及国王嘲讽了封建专制,表达了他对专制帝王的厌恶和蔑视,并讽刺了当时的英国和世界上其他所有的专制暴虐统治。雪莱通过对破败、荒凉的雕塑的描写暗示所有像奥西曼达斯一样雄心勃勃不可一世的统治者们,终将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3.呼唤充满着“爱”的自由王国

雪莱的作品广为我国读者所熟悉和喜爱,他的诗充满了对真、善、美的世界的憧憬,对专制暴政的愤恨和对人间苦难的深切同情,体现了一位敏感、尖锐地捕捉、体验、领悟一切美好的东西的诗人的高贵天性。他热忱地呼吁人类自由地生活、自由地爱、享受造化的赐予,享受大自然一切馈赠的权利。他不仅是天才的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诗剧作家。

1819年,雪莱写下了表现人民反暴政胜利后瞻望空想社会主义前景的代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巨人,他从天上盗取火种送往人类,触怒了主神宙斯,被拴缚在高加索山上每天忍受神鹰啄食内脏之苦。诗剧的第一幕描写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忍受着长期痛苦的折磨,但坚毅不屈,拒绝向暴君投降。第二幕描写了与普罗米修斯离别已久的恋人――海洋的女儿亚西亚为救情郎不辞劳苦、四处奔走的经历。美丽纯洁的亚西亚深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并预感总有一天会和普罗米修斯重逢。第三幕描写的是宙斯的儿子,象征着变革必然性的冥王,把宙斯从天上王座打入地狱深渊,力量之神赫拉克勒斯解放了普罗米修斯。诗剧的最后一幕描写的是整个宇宙欢呼新生和春天再来的颂歌。旧时代被埋葬,时间和人类思维的精灵庆贺并欢唱着人类未来的光辉成就。诗歌艺术和科学将为人们所享有,“爱”将代替“恐惧”,大地将成为乐园,温和、美德、智慧和忍耐将重建大地。诗剧中主人公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折射出了雪莱对封建暴政和宗教迷信的反叛精神。通过这个神话,作者形象地揭露了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抨击了英国专制统治的罪恶。冥王打败了宙斯暗示了旧制度的必然性,同时,普罗米修斯经受了三千年痛苦之后仍能乐观、宽容、温和地对待一切也体现了雪莱的道德标准:普遍的、永恒的爱是化解仇恨、拯救世界的良药:

“再也没有暴力,

没有暴君,再也没有他们的宝座,

人们彼此间,像精灵一样地

自由……”

如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象征时间、象征历史必然的时辰精灵所说的,如同《刺客》中笼罩着神奇之光的异乡人所憧憬的,一个劳动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快乐源泉的时代终将到来,人类变得美好而善良,那条低微然而快乐的、自由的小蛇与自由、高贵、纯真的人一起,生活在洒满阳光的希望的乐园里。诗剧气势磅礴,魅力非凡,不愧为英国浪漫主义诗剧的杰出范例。

4.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坚定信念

1819年8月的曼彻斯特八万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反动当局竟出动军队野蛮镇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卢大屠杀事件,雪莱满怀悲愤,写下了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拿破仑帝国的解体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1819年10月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An Ode),为西班牙革命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同年秋日的一个午后,雪莱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雷电倾盆而下,荡涤着大地,震撼着人间。大自然威武雄壮的交响乐,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谱写了不朽的抒情短诗《西风颂》。

长期以来,人们对《西风颂》的理解与解释因人而异。有人将它视作一首政治抒情诗,表达了诗人豪迈、奔赴的革命热情。西风象征着一股强烈的革命风暴,风卷残云,摧枯拉朽,扫除一切旧势力,同时又播下新生的种子,将自由和幸福传遍人间。

The winged seeds,where they lie cold and low,

Each like a corpse within its grave,until

Thine azure sister of the Spring shall blow

Her clarion o’er the dreaming earth,and fill

(Driving sweet buds like flocks to feed in air)

With living hues and odours plain and hill:

也有人将它看作是一首描写大自然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泛神论的思想,即西风代表自然,而自然则是神灵的体现。此外,还有不少评论家认为诗人在《西风颂》里表达了自己对创作灵感和想象力的呼唤:“Oh!Lift me as a wave, a leaf, a cloud! 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 I bleed!”然而,无论评论家对这首诗如何解释,他们都将西风看作是自由的象征和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诗的最后,诗人以“天才的预言家”的姿态向全世界大声宣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塑造的西风这一坚强而有力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人类新生活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

三、结语

雪莱一生热爱自由,向往平等,其浪漫主义理想的终极目标就是创造一个人人享有自由幸福的新世界。他的作品热情而富哲理思辨,诗风自由不羁。在诗作中,他设想自己是日夜飞翔的天使、飘浮蓝空的云朵、翱翔太空的云雀,乃至深秋季节的西风,天上地下、时间空间、神怪精灵往来变幻驰骋。他的长诗主题鲜明,表现出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的抒情诗思想奔放,情感炙热,想象丰富。他一直都像西风一样,桀骜、坚强、乐观,他相信人类的前景非常光明,相信理想的社会终会实现,相信每个人都会成为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谐地生活在自由的平等社会中,他以其振聋发聩的抒情诗记录下了对自由的向往,对强权的蔑视,对美的追求,对新生活的渴望。雪莱的生命之树过早地凋谢了,但正如拜伦所说:他的艺术光辉却是永恒的,他的不朽诗篇不但赢得了他的同胞的热爱,而且超越了国界,跨过了时代,在亿万人心中引起共鸣,燃起火……

参考文献:

[1]步雅芸,岑玲.妙音神思,喻言万象――《西风颂》意象赏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

[2]杜传舜.雪莱及其抒情诗《西风颂》[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3).

[3]顾子欣编译.英诗300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4]侯维瑞主编.英国文学通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刘波.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徐倩.诗坛上的普罗米修斯――读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神话故事 课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71-02

1 感受“神奇”,浸润人物形象

每一个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性或几个形象十分鲜明的人物,这些形象都是正义化身,有着顽强不屈、坚忍不拔、充满智慧和勇气的精神品格。如普罗米修斯的英勇顽强、不畏邪恶、坚持正义的品格;夸父向往光明、勇往直前的忘我牺牲和奉献精神;女娲不畏艰险,一心造福人类的美丽心灵。

1.1 创设情境,促走进人物

例:苏教版第七册12课《开天辟地》。

师:同学们,课文是一个神话故事。读这样的课文,我们要边读边在大脑里想象,把一段一段的n文想象成一幅一幅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天地还是一片混沌的时代。

教师范读“很久很久以前……猛劈过去”。

这个细节从表面上看,是在品味“抡”这个词语,事实上,是在激发学生入情入境。如果学生脑海里没有出现“抡斧”的图像,就不可能准确地做出“抡”的动作,教师用文字引发学生的好奇、探求之心,感受的神力。

1.2 品读语言,促人物丰满

神话故事都是口口相传的,意思非常明白,无需多讲学生都能读懂。教师的作用是调动学生读的热情和兴趣。

例:《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课时教学中紧扣“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师:尽管普罗米修斯经受着烈日暴雨的折磨,备受煎熬,但他仍不后悔,引读――回扣:“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师:就是这样,宙斯善罢甘休了吗?

生:他还派了一只凶残的鹫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

师:听完他的朗读,哪个词深深刺痛了你的心?

生1:(啄)普罗米修斯非常痛苦,因为鹰的嘴巴非常尖,被刺一下就会很疼,更何况是肝脏。

师:每个日子都是生不如死的苦,每个时刻又都是撕心裂肺的痛,他屈服了吗?(没有)引读――回扣:“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师:普罗米修斯不仅在身体上受到了无尽的折磨,老师还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一书中读到了他内心的折磨。

师:普罗米修斯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孤独,一起读(引读)――回扣:“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神话中的人物大都是英雄,他们在学生心中是伟大的、神勇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一次次地潜入文本,在诵读中想象、感悟、升华,通过回环反复引读重点句,使人物形象越来越高大。

1.3 讲述故事,促人物立体

例:苏教版第七册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课时复习导入。

师:先复习一下词语,能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些词吗?

决心盗火 小心翼翼 忍受痛苦 毫不屈服 重获自由

大发雷霆 狠狠惩罚 悬崖绝壁 烈日暴雨 啄食肝脏

师:这两组词语,一组是形容普罗米修斯的,一组是形容宙斯的。你能选用上面的部分词语,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学习一个神话故事,起码要说得出来“故事讲了怎样一件事”,这是一个概括能力的训练。对于这一点,我发现一般教师都有这一环节的安排,但都不扎实――叫一二个学生说说就过去了,没有概括方法的指导,没有对学生的明确要求。比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都是以“谁干什么”的主谓结构形式命题的,像这样的故事概括主要内容只需要扩充题目就行了,教师的帮助指导则体现在启发学生怎样去充实(如交代原因,稍稍展开过程,揭示结果等)。

2 领悟“神奇”,激发丰富想象

学习神话,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体会神话的“神奇”,带领学生驶入想象的时空隧道,尽情的陶醉其中、融入其中。

例:《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课时中的三次想象说话练习。

第一处:出示第1小节内容。

师:那么你说,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火?

生:因为人类生活非常困苦。

师:当时人们究竟过着怎样困苦的生活呢?

师:是啊,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的人类生活非常困苦。

师:仅仅体现这两个方面吗?(不是)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人们困苦生活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同桌讨论一下还有怎样的生活,用上这样的句式。

说话训练:没有火 ,就只好 。

第二处:出示第4小节内容。

师:回忆我们前面说的,在没有火的情况下,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

师:现在,有了火人类可以……

生:用火来……用火来……还用火来……

师:无火、有火形成鲜明的对比,想象一下,在得到火种后,

人们会是什么的心情呢?

生:欣喜若狂、兴高采烈、激动万分。

师:那是怎样的一种欣喜若狂的情景呢?他们又会说些什么?

想象: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有火的激动与巨大欢乐中:

孩子们 ,年轻的人们 ,老人们 ……

第三处:

师:他不仅被锁在悬崖绝壁,还经受着烈日暴雨的折磨,老师这有两幅图,看着图,请你具体说说他在烈日暴雨及其他天气环境下受到了哪些折磨?

①师相机出示:烈日下 ,暴雨中 , 。

师:尽管普罗米修斯经受着烈日暴雨的折磨,备受煎熬,但他仍不后悔,读(引读)――“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每一个神话故事中都有很多略写情节,这些略写或留白的情节正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仿照文本语言进行言语实践的好素材。教师可以根据故事的特点设计补白、续编、扩充等练习,同时关注语言的形式、用词的恰当、构段的巧妙。

3 拓展“神奇”,丰厚文化积淀

神话是早期人民对周围世界的原始解释,真实地记录了各民族在它童年时代瑰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深入追问的方式,引领学生从一个小小的“我”的诞生开始,思考人类乃至宇宙的起源。学生在亲历探寻文明源头的过程中,相遇古人的精神,这也是当下是神话教学的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 典故;宿命情结;《苔丝》

著名语言学家G•Leech在他的专著Semantics中指出:首先,文本体现了其反映内容的概念意义,其中包括“音位表达”“句法表达”和“语义表达”;其次,文本表达了字符、句子、语法结构等的语言结构本身的意义,即搭配意义;再次,文本蕴含着有待于阅读主体对文本解读后领悟到的反映意义、内涵意义、主题意义、情感意义和社会意义。[1]显然,本文所选取的文本是指内涵意义最深的文本。正如大卫•莫利而言,我们不能以为文本有若“一个具有想象意义的购物中心,听任人自由自在地穿梭其间,任意挑选符合他需要的东西”[2]。把文本(text)放置在情境(context)之下,是把典故作为特殊文本进行重新解读的首要基础。在小说《苔丝》中哈代通过引用大量的风格各异的典故来创设不同的场景,其中宿命情结是哈代在《苔丝》中所表达的主题之一。

哈代用典与宿命情结的发生学起源

《辞海》对典故解释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3]由于用典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在中国引经据典一度曾成为非常时尚的价值判断。在东亚封贡体系的文化意境中,典故的内涵是非常庞杂的,古人的名言警句、神话传说、经典故事等都隶属于典故的范畴;在拉丁基督教世界,典故主要包括文学典故、《圣经》典故、古希腊罗马的神化传说等。哈代在小说《苔丝》中所用的各类典故多达456处,其中与《圣经》有关的典故为112处,这对于一部仅40万字的作品而言,典故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很高的。哈代在《苔丝》中的用典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卖弄文采,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宿命情结。

什么是宿命?哈代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宿命情结的呢?在汉语语境下“宿命”即“夙命”,即人要服从命运的安排,因此有人又把它称为命运。由于文化的继承性的特点,决定了在“上位”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摆脱历史文化对人的影响,再加上时代局限性,这样就制约了人在认识上的局限性。在《苔丝》第5版前言中,哈代引用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名言:“神看待我们,就好像顽童看待苍蝇;他们为自己开心,便不惜要我们的命。”[4]这个典故是哈代悲观主义世界观的集中体现,表现了哈代在哲学上的困惑与不足,他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当亚克雷玷污了苔丝后,哈代这样写道:“……为什么偏要在那上面,描绘上这样一种粗俗鄙野的花样,像他命中注定要受的那样兀俊…不过祖宗的罪恶报应在儿孙的身上……”[5]113基督教所宣扬的犯罪必将受到惩罚并殃及子孙的宿命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古希腊的悲剧作家们,或把命运看成是神的安排;或把命运视为神灵与人都逃脱不了的神秘力量。命运是一个从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概念,它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一种价值观,抑或为由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一种世界观。在哈代的笔下所塑造的悲剧英雄不是受命运摆弄的玩偶,而是与命运抗争、毫不妥协,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斗士。这说明关心人类命运的人道主义者哈代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哈代创作苔丝这个悲剧人物形象绝对不是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一方面从审美价值角度而言,这样的创作手法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生活在拉丁基督教世界的哈代深受古希腊悲剧意识的熏陶,正是由于这种悲观主义潜意识的影响,哈代更深地懂得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从而衍生出一种难以割舍的宿命情结。

哈代用典与宿命情结的思与诗

从解释或理解的学术指向来看,文本解读包含强调解释主体的意向和再现文本“原意”两种倾向,本文的主要任务不是为了论证哈代用典的文本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而是为了论证哈代用典与其宿命情结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应当把研究问题的主旨放在合理解释哈代用典的“主体意向”上,而不是过分强调再现典故文本的“原意”上,哈代用典与宿命情结形成的主体意向如下。

(一)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在《苔丝》中哈代引用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的典故。“那种昏暗模糊的光景,使他们变成了一群林神,和一群仙女拥抱;一大群盘恩,和一大群随林回旋;一些娄提,想躲开一些蒲来,却永远办不到。”[5]97这是小说描述跳舞者的场景,林神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以在酒神节中乱跳乱舞而闻名的酒神侍从。仙女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负责掌管山林、河流、泉源和海洋;盘恩是牧神,经常追逐随林致使其逃于河畔变成芦苇以保纯洁。哈代通过使用典故一方面生动而形象地再现出舞者的形态,另一方面暗示亚克雷对苔丝的追求和戏弄就像盘恩追逐随林、娄提想躲开蒲来一样是永远办不到的。在冥冥之中古希腊罗马的众神再一次将人类的命运操纵在手。在牛奶场上,安琪“半开玩笑地叫她阿提迷,叫她狄迷特,叫她别的典雅名字;不过她都不愿意,因为她不懂得。”[5]199阿提迷、狄迷特分别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猎神和牧神,这种把人比作神的比喻无疑把苔丝置于一个无法达到的“纯洁”与“完美”的境地,而这又和悲剧苔丝的命运形成极大的反差。

如果说哈代在他的小说中引用大量的《圣经》典故是受浓郁的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的话,那么他大量引用古希腊罗马典故的原因则与他的经历密不可分。少年时代的哈代在家乡接受启蒙教育时,拉丁文是他的主课,因而受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最初熏陶。哈代能够轻松自如阅读大量的古希腊罗马作品,悲剧文学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文学创作中哈代运用大量的古希腊罗马典故来表现宿命悲剧的世界观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在《苔丝》中苔丝杀害了亚克雷后和安琪在一座空房子前停了下来。“克莱把一个大寝室的门闩拉开……床头上刻着奔驰的人物,显然是爱兰特赛跑的故事。”[5]563爱兰特是古希腊神话中女英雄。相传想娶她为妻的人必须和她赛跑。胜者娶她为妻,败者必死无疑。希波墨涅斯在比赛中设计在赛跑途中故意丢弃一个金苹果以延误爱兰特,结果希波墨涅斯成为胜者,实现了娶爱兰特为妻的梦想。但由于两人躺在神坛上亵渎了神灵从而变成了两只狮子。这一古希腊神话不仅是苔丝和安琪两人命运的写照,预示他们之间的爱情不会久远,同时又巧合般地和后来苔丝躺在异教神坛而必然遭到惩罚的命运不谋而合。又如《苔丝》中结尾处的:“典刑明正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德伯家那些武士和夫人,却长眠地下,一无所知。”[5]577这个典故寓意深长,此处的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指的就是古希腊神话中为了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而从天堂偷取圣火的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显然在古希腊神话传说里众神的主宰绝对不是普罗米修斯,而是宙斯(或称朱庇特)。在古希腊神话里,由于普罗米修斯欺骗宙斯,宙斯决定报复普罗米修斯,他拒绝向人类(在古希腊神话里人类是由普罗米修斯和雅典娜共同创造的)提供生活必需的最后一样东西――火。哈代此处引用这样一个典故文本,其用意是非常深远的,深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影响的哈代,对古希腊神话必然会有自己的解释。在他看来,遥远的宙斯远没有创造人类的普罗米修斯更具有亲和力,这种世俗化的意向当然不是哈代用典的最终目的,在哈代看来普罗米修斯尽管是出于关爱人类的目的而从宙斯那里偷取火种,这与苔丝为生活所迫而委身于亚克雷二者所犯的错误都是一致的,尽管合情但是不合法,这样苔丝最后命运必然会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以悲剧而告终。我们可以看到哈代悲剧宿命情结的根源之一就是文化传统的影响。

(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无助

哈代的宿命观师承古希腊罗马的悲剧文学,在古希腊,宿命论不仅仅作为纯外在的一种强大力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和人的内心的力量一样强大。其实古希腊人的命运观是来自他们对世界和自身的有限认识的,那么在哈代的时代,

情况则有了很大的改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哈代必然会有自己的新突破。当牧师告诉苔丝的父亲他们家曾是名门将种之后,而今却又破落到如此地步时,感叹到“一世之雄,而今安在”。[5]17在《旧约》中大卫曾说道:“大英雄何竞死亡”以悼念索尔和他的儿子乔纳森。索尔是以色列的国王,违背上帝的命令而激怒了上帝,于是上帝选大卫为其继承人。大卫真诚待人,聪明才智深受人们的爱戴,但同时也遭到了索尔的忌妒。索尔几次想置大卫于死地,但都化险为夷。后来索尔和他的儿子战死在与腓力斯人战役中,而大卫不记前仇,仍对索尔表示出尊重,并用此语来对他们的死表示感叹。又如《苔丝》中的典故:“诺曼的血统,没有维多利亚王朝的财富做辅助,又算得了什么!”[5]30这个典故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已经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到维多利亚晚期,长期存在于英国民众心中的乐观向上的信心开始发生动摇,在高度繁荣的物质文明的进攻下传统理想走向破灭,人们恐惧于价值观念的动摇,反思现存的社会秩序。正如哈代所说的是恪守“高贵的血统”还是追求“耀眼的金钱”?从这个层面上讲,在现存的无序的世界中,哈代感受到了比古人更难以理解的困境,因此哈代的“宿命观”有着全新的内涵,它不是蒙昧的产物,而是现代文明所产的畸形儿。哈代尽管看到了人们的苦难,但是他却没有找到苦难的根源,缺乏对社会规律的理解,没有从社会矛盾入手,而是从凌驾宇宙之上的命运――这一神秘力量中去寻求对生命中悲剧因素的解释,这也是他小说中的缺点。现实中的哈代,既是语言大师,又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由于对时代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他在小说主人公命运的安排上存在难以言表的二重悖论,一方面表现了自己在哲学上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所以哈代的用典达到了思与诗的完美结合,这也是哈代重要的写作特色之一。

[参考文献]

[1] 薛惠娟.语境分析与文本解读[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3).

[2] David Morley.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5:56.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330.

[4] Hardy Thomas.Tess of the DUrberville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1994.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范文7

一、教学过程回顾

我是这样以“复述”为主线来展开教学的。

第一步:以词为线索,简单复述课文,习得方法。

师:我们来听写这篇课文中的两组词语。第一组:困苦、寒冷、黑暗、漫长;第二组:躲、、偷取、小心翼翼。

(学生听写完这些词语后,让他们同桌交换校对)

师:谁来分别读一读两组词语?

(学生齐读)

师:读了第一组词语,结合课文内容,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人类还没有火的时候生活的困苦。

师:谁能用第一组词语来说说人类生活的困苦?

生:传说没有火的时候,人类非常困苦,生活在寒冷、黑暗之中。

师:读一读第二组词语,结合课文,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生:普罗米修斯的盗火经过。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经过?

(有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出了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经过)

师:同学们,我们这样的练说就叫复述课文。你觉得要复述好课文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抓关键词句。

生:发挥想象。

生:用自己的话叙述。

……

师:不错,大家总结得很好。(将方法板书)

本环节的教学,主要是通过用重点词语来想象画面的方法,让学生在练习说话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复述”,从而让学生了解其实复述课文并不难。学生在练说的实践中,习得了方法,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复述”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第二步:以复述为目标,践行方法,习得能力。

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文第5~6节,思考哪些是关键的词句。关键的词句的标志是我们在进行复述时是不能丢掉的。

(学生或静想,或轻读,或用笔在课本上圈画……)

生:我觉得“悬崖绝壁”不能丢,它反映出这里的环境恶劣。

生:我觉得“每天”不能丢,说明普罗米修斯天天都很痛苦,宙斯惩罚得很重。

生:我觉得“大发雷霆”不能丢,从这可看出宙斯非常生气,惩罚将会非常严重。

本环节的教学,首先通过“你觉得哪些词句是关键的”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建构学生的语言;接着以重点词语为线索,让学生发挥想象,丰满关键词语的内涵,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物的形象。学生在不断地复述故事的过程中,习得了语言,提升了复述的能力。

第三步:以实践运用为根本,创造性复述,习得语言。

师: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就用复述课文的方式来表达对普罗米修斯的尊敬吧!

(学生自由复述。他们都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叙述,叙述中有的注意抓关键词语,有的伴着动作和表情……都讲得很有情感)

师:同学们的复述来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融入了个人的想象和创造,这是创造性的复述,也是复述的最高境界。课后,让我们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吧。

本环节的教学,要注意做到学以致用。首先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接着再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复述作品的过程,也是与他人交流自己阅读感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办法。

二、复述课文需要注意的事项

虽然复述课文是不容忽视的语言实践方法,但如何才能复述好课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要有培养学生进行复述的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教师要有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的意识,并且还要把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在教学中精心地预设和实践。比如对《 普罗米修斯盗火 》这一课,教师就是以“复述”这种形式来开展教学的。教师的教学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并在复述中理解课文。学生也要有“复述”的意识,要能对不同的文本使用不同的复述方式:或简单的复述,或详细的复述。有了学生的配合,教学的目标才能真正地完成。

2.要对学生复述的方法进行指导

方法指导行动。要让学生学会复述,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要教会学生复述的一般方法,进而让他们使用这些方法去学习课文。学生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又不断丰富和提升原有的复述方法,他们复述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3.要将复述的方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范文8

关键词:俄罗斯;东正教;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B976.2(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176-04

作者简介:于向东(1958-),男,河南汝南人,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所长,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松洋(1982-),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历史上,俄罗斯民族有着深刻的宗教情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意识形态。东正教精神深深的根植于俄罗斯民众的意识里,浓浓地融入俄罗斯民族的血脉中,深刻地影响着俄罗斯的历史与现实。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对东正教已多有研究,且不乏皇皇巨著,成果可谓丰硕。然而,就细微之处来看,当前这些研究成果尚较少涉及东正教特有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对其进行补充解读实有必要。

一、登坛拜将:俄罗斯重塑民族价值观念的迫切需要

苏联解体后,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曾经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从此退出民众视野。车臣战争、寡头政治、经济倒退、贫富差异等各种问题纷至沓来。巨大的心理落差,使苏联民众视为生命的民族自豪感丧失殆尽。青年一代失去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价值观念,开始不务正业,崇尚拜金主义。酗酒、吸毒、自杀、盗窃、等各种丑恶社会现象骈兴错出,且屡禁不止。为改变社会状况,自1996年起,俄政府和学界反躬自省,开始回顾民族思想,找寻民族精神,希冀从俄罗斯民族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寻觅一剂医治民众心理创伤的良药。

民族思想是由共同、民族历史、政治命运凝聚在一起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记忆。民族的兴衰成败与是否具有统一、坚定的民族思想有密切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情感是民族聚合剂,可有效加深民族认同感。自公元988年俄罗斯受洗至今,上千年的俄罗斯历史都和东正教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增月盛,东正教信仰和俄罗斯民众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水融,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政治元素。十月革命前,俄罗斯东正教会已经拥有78000座大小教堂,300多所神学院,1000多所修道院,约12万神职人员,约9万修士,1亿1千万东正教徒,成为了俄国占绝对优势的宗教组织。

1997年9月26日,时任俄联邦总统的叶利钦签署《关于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的法律,肯定东正教在俄罗斯精神和文化发展中的正面作用。普京总统执政后大力宣传爱国主义和强国思想,于2002年2月和6月先后制订两部新宗教法。这两部法律保护了教会合法地位及公民自由,起到巩固社会道德基础,加深国家和宗教组织间和谐关系的作用。苏联解体后,东正教徒人数大幅增加,由5000万增加到8000万,占俄罗斯总人口数的1/2左右。是一极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普京总统强调:“东正教在俄国的历史上一直起着特殊的作用,它不仅是每个信徒的道德准则。而且也是全体人民和国家不屈不挠的精神核心。以博爱思想、良好戒律、宽容和正义为本,东正教在很大程度上研究了俄国文明的特性,千百年来。它永恒的真理时刻支撑着人民,给他们以希望,帮他们获得信念”。

随着政治的多元化和苏联解体,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骤然崩溃,出现信仰危机,此时需要东正教所倡导的道德说教和爱国精神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来弥补社会道德真空,填充民众思想空白。在政府支持下,东正教会想方设法,促使社会从非宗教的角度理解和认同东正教。换句话说,也就是加强“泛东正教化”。为此,教会提倡回归民族传统,反对崇拜西方价值观和物质文明,宣扬爱国主义传统价值观。在政府的刻意培植下,社会对东正教的认识从的范畴,上升到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高度。东正教精神已成为抵御西方价值观念的精神力量。

二、保家卫国:东正教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之源

多难兴邦!世界上大凡有较长历史的民族多饱经事变,遭受过各种水火兵虫的侵袭。俄罗斯民族因其地跨欧亚两大洲,西部面临欧洲强邻入侵,东部与南部遭到蒙古鞑靼侵扰。历次异族侵略和军事战争不但没有破坏东正教信仰在斯拉夫民众心目中地位,相反,正是由于“铁”与“血”的洗礼才使东正教得以历经磨难而香火不断。当遭到蒙古一鞑靼人、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法国皇帝拿破仑、和德国元首希特勒侵略时,东正教表现出非凡的民族凝聚力。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更加坚定俄罗斯民族身负拯救世界上受苦受难民族“神圣使命”的宗教信念。

1240年,蒙古人征服罗斯大片国土,以伏尔加河为中心,建立金帐汗国。鞑靼侵略者针对基辅罗斯缺乏统一领导且各公国间矛盾重重的现实状况,制定了“以俄治俄”的统治方略。250年间,罗斯大部分疆域陷入蒙古铁骑蹂躏下。入侵者烧掉了著名的天使长米哈伊尔教堂,谢米昂(Cemnoh)主教不幸遇害,教堂内的众多修女惨遭。嘲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东正教会一方面委曲求全,假意迎奉鞑靼人。另一方面通过布道等形式安慰国民,号召罗斯人结束内讧一致对外。14世纪初,莫斯科公国走向强大,伊凡一世(1325-1340年)依靠手中的“钱袋”,经常贿赂和收买金帐汗的嫔妃与近臣。得到金帐汗的赏识,于1328年被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和全罗斯大公”。1326年都主教彼得·弗奥格诺斯特把教宗所在地从弗拉基米尔搬到了莫斯科,并协助王公将莫斯科城打造成了神圣罗斯的东正教中心。为了帮助莫斯科大公实现联合、统一各公国的宏图霸业,都主教弗奥格诺斯特甘当喉舌,奔走游说于各公国之间。教会的活动加强了罗斯各公国间的凝聚力,为最终形成强大、统一的莫斯科公国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1362-1389年在位)在库里科沃原野上与蒙古鞑靼汗王马迈的军队不期相遇。战前主教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1314-1392年),为德米特里大公带来耶和华将庇佑罗斯军队百战百胜的神谕,为罗斯军队取得这场众寡悬殊战斗最终的胜利打上一支有效的强心剂。战后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被授予“顿河王”称号。1480年,俄国军队和蒙古鞑靼军队在乌格拉河畔决战,军队统帅伊万三世王公畏敌避战、踟蹰不前。关键时刻,大主教发表全面决战声明,号召全部东正教徒不避斧钺,用生命去争取民族独立。都主教主葛龙杰(repOHTHe,1473-1489年在位)在给伊万三世的信中强烈指责其无所作为,并鼓励他投入战斗。在鞑靼人统治时期瑞典军队趁火打劫,1240年日耳曼条顿骑士团沿涅瓦河南下侵入罗斯公国。诺夫哥罗德王公亚历山大,在涅瓦河畔英勇击溃天主教骑士侵略军,被授予“涅瓦王”称号。事后。东正教会将勇抗侵略者的将领—诺夫哥罗德王公“涅瓦王”亚历山大和莫斯科大公“顿河王”德米特里列为“圣徒”。每次神甫主持完教堂祈祷仪式后,将宣读“圣徒”的名字。两位王公的爱国主义事迹通过东正教会广为传颂。

1812年,俄国人虽打败拿破仑,解放了整个欧洲,却损失惨重。在这场战争中东正教神甫不仅亲身加入战斗。用“为基督而战”的神圣口号来鼓舞士气。而且身先士卒、用生命来实践东正教所宣扬的自我牺牲精神。他们虽不能像士兵一样拿起武器和侵略者殊死搏杀,却也不怕牺牲亲赴前线,传经讲道鼓舞士气。在克里木战争中死伤约不少于30名东正教神职人员;在日俄战争中16名神职人员阵亡,10名神职人员被弹片击伤,受伤的10人中。7人伤愈后继续投入前方战斗的第一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后,1915年死伤不少于94名神职人员,其中27名神职人员阵亡,67名神职人员因伤病被迫退出了前线战场;1917年,在前沿阵地共死伤约181名神职人员,其中阵亡26人,因伤病死亡54人,重伤48人,轻伤47人,5人因中毒气弹而双目失明。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当天,都主教谢尔吉就公开发表告全国东正教徒书,毫不犹豫谴责法西斯分子对苏联肆无忌惮侵略行径,并号召全苏所有东正教徒保家卫国。和德国法西斯侵略者血战到底。卫国战争中,神职人员和信教民众一起组成敌后救援队,昼夜不停为前线士兵运送必须的给养和药品。1943年1月15日,仅在列宁格勒,东正教徒就捐献了318万卢布。教会还将募捐所筹资金用于国防。利用捐款建造飞机、大炮和坦克以及购置大量军需用品,组建了以“顿河王”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命名的坦克纵队和以“涅瓦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命名的飞机战队。同时,俄罗斯东正教会通过与欧美国家教会间共同的“血脉相连”,向其政府施加影响,为孤军奋战的苏联政府争取到宝贵的国际援助。1917年在前线战场参与战斗的在编神职人员不少于2813名。其中81名神职人员在战斗中阵亡,不少于105名东正教神职人员被俘后受到敌军的残酷折磨。

毋庸置疑,东正教信仰在历次对外战争中扮演“保家卫国”的角色。作为俄罗斯民族信仰的载体,其所宣扬的“自我牺牲精神”成为俄罗斯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凝聚力和生命之源。在为祖国和信仰而战精神力量的激励下,俄罗斯民族如同一铁血男儿,傲然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血泪”与“信仰”互相支撑、“苦难”与“神圣”血乳相溶,俄罗斯民族之所以能在强敌入侵之时,一次次反败为胜、涅磐重生,靠的就是劳苦大众对本民族的“爱”。在取得一次次反侵略战争胜利后,俄罗斯民族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救世主——基督耶稣的影子。

三、为丛驱雀:东正教走向政权对立面的主要原因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有过大量论证分析,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的来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及和平演变策略,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体制及巨额军费开支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内忧外患的危局。上述论证分析虽鞭辟入里,然笔者以为,追溯大国悲剧的本末源流,还应从民族精神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没有经受外部军事打击却自行解体的苏联与反侵略战争期间,虽绳床瓦灶、破衲疏羹却矢志不移、气逾霄汉的民族魂魄,未可同日而语。对一个国家、民族而言,真正可畏的并非物质条件的匮乏,也非外部敌对势力的强大,而是民众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丧失稳固、坚定的情感支撑。国土面积的广阔、军事实力的强大,终难弥补民族魂魄的赢弱。貌似稳固的统治基础。如缺失积厚流光的民族精神做后续之源,便如同根部腐烂的“参天大树”,再难汲取生命的“养分”,终将日渐枯萎,变为枯杆朽木。

东正教在俄国的爱国事迹可谓深入民心,甚至可以说是洗礼、教义和圣徒塑造了俄罗斯民族性格,是圣经文字和祷告礼仪所使用的词句锻造了俄罗斯民族语言。普京上台后的一系列举措向世界讲述了一个道理: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强壮的“肢体”,却一定要做“思想上的巨人”。成年古代,东正教教化下俄罗斯民族精神起着建构民族思想。决定民族轴心价值取向的巨大作用,而其外在表征之一就是——爱国主义价值取向。

东正教不仅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存在,更是拥有众多信众的社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虽致力于把人从宗教迷雾中解脱出来,却并不主张人为的消灭宗教。在宗教消亡问题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由此表明,宗教的消亡必经历长期、自然的历史过程。回顾前后期苏联的宗教政策,可谓畸轻畸重、时宽时严。斯大林执政前期,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时期,领导人错误的认为东正教的存在仅是历史残余,只需加强无神论宣传就能把其彻底清除。受此思想支配,政府对教会视如敝屣,其打压、限制宗教的斗争不断扩大化,终殃及池鱼林木,致使普通信教民众无辜受难。这种为丛驱雀的做法,人为地将大批信众推向政权对立面。戈尔巴乔夫时期,宗教势力被外部敌对势力挑唆利用,发展成为助推国家解体的一极重要政治力量。

对一个民族而言,新思想的产生需根植在旧有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新文化的萌芽,需以传统文化为培植土壤。民族思想的递进,历史文化的脉络有其内在承继性——总是以起始形态为基础,继而向高层过渡。无神论在苏联总共才有70余年寿命,而传统宗教文化却已延续上千年。所以,无神论作为新兴意识形态,初来乍到是需要宗教文化作为母体文化来帮扶、支持的。好似新生婴孩。需要母体的孕育。幼年时需要母亲的呵护。随着无神论根基稳固、发展壮大,宗教文化才会逐渐隐去,走向衰亡。好似幼儿在母亲的帮助下茁壮成长,母亲却渐渐老去,不过新旧交替需经过漫长、自然的历史周期。失去母亲的婴儿无法一帆风顺的成长;失去传统信仰的认可、帮扶,新观念想要进入民众思想意识深处,好似鲶鱼上杆,难上加难。因此,在传统取向和现代取向间找到有效结合点是解决意识形态矛盾的简便途径。看似不可调和的无神论和宗教理念,可视为具有内在承继性的两种意识形态。其结合点是东正教宣扬的——爱国主义价值理念。

日久岁深,东正教在民众意识深处已积习成俗,苏联解体后,“宗教热”迅速兴起更有力的说明此点。苏联时期对东正教存在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片面地强调宗教的负面影响,消极作用,而没有看到它的精神凝聚性、组织整合性和宣传鼓动性才会背本趋末,人为地加深政府和信教民众间的隔阂。如能正确评价传统,并利用其所宣扬的爱国主义价值理念为社会稳定团结添砖加瓦,那么民族思想的延续便如顺风扯帆、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片面强调唯物主义世界观与神祗信仰间的对立,视和无神论如冰炭不投,只会使无神论价值观失去承继基础,和传统价值观两相分离、无以为继。一言以蔽之,在全盘否定旧有价值观念的基础上重塑新价值理念犹如逆板走丸、事倍功半,且一但政权遭遇危机,旧有传统价值观念便会重新复苏,以决堤之势迅速回归。

四、收园结果:东正教会对现当代政权的知恩图报

独特的东正教信仰。培养了俄罗斯人浓重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每当国家受到威胁,东正教会作为俄罗斯人信仰的载体在国民意识中成为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纽带,是一极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这股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爱国主义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之一。俄罗斯宗教与民族认同的明确联系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著名的评价中更为突出:“如果他不是东正教信徒,他就不是俄罗斯人。”

俄总统普京上台后,决定在尊重、继承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重塑国民意识形态。重点强调爱国主义和强国理念相相结合,体现出传统价值观与现代观念相结合的主题。普京总统提出“民主”的价值理念,其初衷是回应西方国家以自由民主为借口,干涉俄罗斯内政。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对自由民主的不同理解,这是由本国国情、思想文化和历史传统所决定的。民众在不受外部压力下,自行裁定民主的尺度,恰恰体现出自由民主的真正内涵。目前“民主”的思想已经成为俄罗斯新价值观体系的重要内容。

2008年12月5日,领导俄罗斯东正教18年之久的全俄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去世。2009年2月1日,新任牧首基里尔在就职演讲时讲到,教会生活的指导原则“最主要的是统一,其次是自由,总体上说是爱”。这句话其实是东正教会用宗教语言对“民主”理念的阐释。

冷战结束,两极世界的传统格局被打破。为维护国家尊严、领土完整,东正教会协助政府推行多边外交政策,反对北约东扩和西方大国的强权政治。科索沃战争期间,为稳定俄罗斯周边局势和平解决争端,俄东正教会组织召开东欧各国间的宗教联合会议,竭力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国际力量;1993年在总统和议会的斗争中,俄东正教会的调节有效缓解了双方的矛盾;在车臣问题上,教会从捍卫和领土完整的立场出发,呼吁民众支持叶利钦总统抵抗车臣分裂祖国的活动,并派遣神职人员从军作战、鼓舞士气;1999年10月,针对北高加索地区极端民族主义份子的恐怖活动,俄东正教牧首区外联局主持召开俄罗斯联邦各宗教派别联合会议,签署各间相互合作的声明,通过加强该地区东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间的团结,有效避免了民族分立主义者利用宗教差异挑起事端;在俄罗斯东正教会的不懈努力下,古巴首都哈瓦那建成一座东正教堂,通过的渗透,古巴与俄罗斯的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2008年,在俄外交部与东正教会共同策划下,举办拉丁美洲七国俄罗斯宗教文化日活动。增强俄罗斯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友好关系。

当今俄罗斯政教和谐共处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民族精神和政治理念的“表里相济”,一方面,充分发挥出东正教信仰的正面作用,可以说正是由于宗教情感的支持,才能使“民主”价值理念在民众内心深处无根而固;另一方面,利用东正教信仰的情感召唤,缓解犬牙交错的国际态势。所谓“柔能克钢”,把宗教情感视为政治力量的有益补充,往往能够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使积重难返的国际问题、民族纠纷轻易间冰解冻释。

综上所述,在俄国历史上,东正教的道德说教对缓解民族内部矛盾、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正面作用。而东正教会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都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这种正面作用,因为这是千百年来东正教会得以传播、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每逢国家危难关头,教会总会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俄罗斯民族的振兴效力。诚然,东正教信仰作为传统文化遗产,有其应该加以修正和批判的糟粕成分,只有批判继承,才能去芜存精。一味囿于传统只能适得其反。但如果不加分析全盘否定宗教传统。反会导致民众失去赖以生存并引以为豪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一言以蔽之,客观、全面的评断民族历史、宗教传统文化,对俄罗斯民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正面意义。

参考文献:

[1]乐峰主编,俄国宗教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张百春,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俄罗斯东正教神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0;戴桂菊,俄罗斯东正教会改革(1861-19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雷永生,东西文化碰撞中的人:东正教与俄罗斯人道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俄]米哈伊尔·那扎耶夫,领袖:第三罗马[M],莫斯科:俄罗斯思想出版社,2005.

[2]八巴尔缅科夫,苏联的信仰自由[A],当代世界民族宗教编写组,当代世界民族宗教[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4][7]乐峰主编,俄国宗教史(上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罗斯编年史全集(第10卷)[M],莫斯科:俄罗斯思想出版社,1926.

[6]谢丰斋编,世界中古史公元5-15世纪的古代世界[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8]费多托夫,古俄罗斯圣徒(俄文版)[M],巴黎:YMCA-PRESS出版社,1989.

[9][12]康斯坦丁·葛纳继耶维奇·卡普科夫,俄罗斯帝国18-20世纪初期军职和海军随军神职人员纲要:至1917年(俄文版)[M],莫斯科:编年史出版局,2009.

[10]波斯彼洛夫斯基20世纪俄罗斯东正教会[M],莫斯科:莫斯科共和国出版社,1995.

[11]戴桂菊,东正教与俄罗斯改革[J],东欧中亚研究,2001,(2).

[13]刘昀献,对10年来中外学者关于苏联演变原因的评析[J],河南大学学报,2002,(1);关于苏联解体问题研究摘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吴恩远,苏联解体原因综述[J],史学史研究,2010,(3);张西虎,国内关于苏联解体诸问题研究述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范文9

古希腊著名的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以及欧里庇得斯和戏剧家阿里斯托芬、《神曲》作者但丁、近代欧洲大批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中都出现过希腊神话里的人物。但丁在《神曲》中,以长诗的形式叙述了希腊神话里神的体系与情感,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成为经久不衰的著作。亚历山大时期出现很多著名叙述神话的文学家,在文学作家之间开启研究民间神话的传统。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许多作品中也经常呈现希腊神话的人物。

(二)希腊神话人本精神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

希腊神话里人与神是互相贯通的,人追求神的生活,其超群的能力、自由的个性都是人们心目中真实的向往。与此同时,希腊神话故事里大量描写英雄人物,表达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不怕强权、不怕牺牲,敢于反抗的精神,与此同时英雄人物都具备超凡能力、英俊外貌和善良的心灵。这种叙述带有浓厚英雄主义情节。对于英雄本身的敢于担当、勇于承担责任,以及敢于抗争等情怀的推崇,体现出希腊神话本身的人本精神。英美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于希腊神话的人本精神进行了较好的继承与发展。希腊神话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尤其是在英雄情节的宣扬方面。人本主义精神是英美文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希腊神话中的神大都具备敢于拼搏、勇于同命运抗争,以及思想自由的特点,这成为之后众多文学创作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期间,包含英国在内的广大欧洲地区对于希腊神话给予了广泛的关注,新兴资产阶级通过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等艺术形式,以此宣传以人为本的精神核心。与此同时,文艺复兴还承袭了神话英雄反抗压迫、勇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这是文艺复兴所提倡的反抗封建压迫,追求自由、勇于保卫自我的权利等思想的来源。这期间欧洲的文学创作对于人本主义精神的解读非常丰富多样,是人本精神思潮的顶点。而这些文学家的创作精神内涵主要在于诠释人自身的主体性,对于人自身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同时也注重感性认识,而且在很多英美文学著作中表达出情感上的突破,注重情感的宣泄。因此,可以说古希腊神话中含有的人本精神是文艺复兴思想的重要来源,对于文艺复兴期间的英美文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希腊神话丰富了英美文学的创作素材

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还可以表现在其神话故事为英美文学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著名的作家借助神话故事来展现自己的思想,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乏神话的影子。有专家指出,神话是文学作品的典范,是伟大著作中常常呈现的基本故事。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希腊神话在当代文学中的影响更加显著,诗人以及文学家纷纷将神话故事当作进行创作的素材,特别是在英美的文学史上具有许多著名的诗人、作家。例如,乔叟、莎士比亚、济慈、雪莱、艾略特等无一不是从希腊神话中获取灵感,获得思想与题材,创作出许多著名篇章。如《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失乐园》、《阿多尼斯》、《诗章》等。希腊神话中的许多故事还被历代作家所使用,从中表现出希腊神话独特的魅力。例如,自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问世以来,该独特的艺术形象就先后出现在拜伦的《普罗米修斯》,以及美国著名诗人朗弗罗笔下。英美的文学史上出现许多和夜莺相关的诗歌,例如,马修阿诺德著的《菲洛米拉》等,都是来自古希腊有关菲洛米拉变成夜莺的神话故事。

(四)希腊神话成就了英美文学派别

希腊神话中最受人们欢迎与尊重的神要数太阳神阿波罗了,其正义的形象,稳重而理性又具庄严的性情。较酒神犹俄罗索斯具有明显不同,酒神的出身较为卑微。是较为特殊的神。但是,他天天沉浸于自己的天地,沉迷于酒与狂欢。人们思想中的负面情绪,非理性以及叛逆,都可以借助酒神表现出来。在英美文学史上,形成了两种创作风格。酒神犹他代表着对于传统的反叛,具有强烈反抗精神,而阿波罗则象征着理性与庄重。从众多的英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注重情感与侧重理性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作品。他们交替出现,影响深远。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如莎士比亚、马洛等,他们崇尚浪漫主义,较为关注人的情感表达。到了17世纪与18世纪间,亚历山大等代表作家推崇逻辑与秩序,因此18世纪也被称为理性时代。19世纪的许多浪漫主义作家注重自我思想与独特个性。这时期著名的代表为济慈与拜伦等。其作品重视感情的宣泄,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独特的人生态度。到19世纪,人们又重新重视理性,用理性审视生活一,以及自我的感情。20世纪以来,如海明威等作家,其创作的注重对于内心的审视与关注,摈弃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