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化工生产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8:05

化工生产论文

化工生产论文范文1

1.1安全生产意识有待提高

我国的化工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其经济实力有限,在生产设备、技术、以及管理方面都有待完善,例如中小化工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缺乏安全生产意识等等问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比较关注的往往是企业的生产和经济利益,缺乏安安全生产和管理意识,在设备和管理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这就为企业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员工对安全生产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而且企业在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没有给员工进行系统培训,这都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另外,企业生产设备由于长期使用而缺乏维护、保养,在运作过程中极易发生故障。

1.2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相关制度不完善

企业的上层领导人以及相关监管部门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但企业往往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够重视,企业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也因为一切服务于生产的缘故而不得不让安全管理方面的检查和监督工作给出让步,只是进行简单的程序工作,而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往往了抱着应付的心态,没有都企业的安全生产重视起来,就更无法做到安全生产。另外,多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1.3生产技术、设备落后

化工产品在安全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设备、技术工艺。如果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达不到一定要求就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极不利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使用的易燃易爆产品阻火器设备陈旧,相关防爆、防火措施落后,更新速度慢,对生产设备的压力表等各种指标仪器没有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等等不良现象都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讲,大多数企业都非常重视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投入,因为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但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投入却不容乐观。

2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化工企业来讲更是重中之重。安全生产管理是保证人身和经济安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树立良好企业想象,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2.1强化生产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生产管理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实施,首先必须要强化生产安全管理意识,让企业员工认识到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凡是安全第一,这是始终不变的活动原则。安全是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的前提条件,这是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的问题。第一,企业要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树立安全生产理念,高度强调安全生产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性,对产品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制定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配置高要求、高标准的生产设备,从多反面保障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第二,企业要对生产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面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让企业员工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强化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普及到企业的每个员工,企业上下一心把安全生产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做,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2.2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是保证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经营的基本条件,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需要企业所有员工的参与和相互监督,所以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且在相关制度中明确各级、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实施考核惩奖规制。通过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引导员工的自我学习,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在生产过程中自我约束,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同时也可以进行相比监督,降低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3加强生产设备的检修、维护

对于化工企业来讲,其生产过程复杂,涉及到材料危险性高,对生产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如果生产设备不完善或者是存在质量问题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加强生产设备的检修、维护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长期处于化学气体环境中,各种生产设备极易发生老化、部件磨损或者是被腐蚀的想象,这些情况都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常见重要原因。所以企业要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制定针对生产设备的维日常方案,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检修、更换,以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另外,做好对生产设备正常运行的监测工作,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采用解决措施,把危险系数降低最低。

3结语

化工生产论文范文2

关键词:影视文化工作 误区

作品形象化教育作用,不仅在战斗中显示出巨大的威力,而且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配合部队中心工作,教育训练,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发挥了特有的功能。从目前军营影视文化工作情况看,对影视文化工作的认识和影视工作与部队中心工作关系的认识上,有的单位领导和组织者还易产生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和方法,面临更多的选择,再像过去那样抓电影配合活动不现实。在新形势下,配合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越来越多,渠道越来越宽。电影、电视、多媒体等,多种宣传教育方式并存,使部队配合教育的方法从单一向多层次、多样发展,这是部队发展的必然,是件好事,但也由此使一些领导对影视工作在部队全面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发生比较大的变化。首先是有的领导没有认清影视文化在部队管理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善于运用它。有条件的单位遇有教育任务时,习惯采用多媒体,上大课形式,久而久之,电影的教育作用被淡化并失去了它应有吸引力。其次是认为现在的电影缺少“兵味”,怕配合教育起不到好的效果。再就是放映活动没能适应部队教育训练的需要。在安排放映计划时,与相关部门通气协调不够,常与部队中心工作发生冲突,起不到促进中心工作的作用,致使领导有想法。放映计划也常“挂空挡”,时间一长不仅挫伤了影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也使电影在一些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受到影响。使群众性影视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其根本效能。

误区之二:社会文化活动绚丽多彩,部队影视文化活动不再是必不可少的有效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市场的兴起和外来文化的涌入,给军营文化带来了活力,激发了广大官兵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特别是各部队文化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和提高,使军营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由此对军营影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首先是文化教育和娱乐形式的多元化,近年来,军营文化教育和娱乐形式不断更新,以视听设备为主的各类文化器材逐年增多。再就是电脑网络的形成。通过上网能够学习和掌握高科技知识,还可以进行网上娱乐,对战士来讲有一定的吸引力。正是如此,使电影在军营中“一枝独秀”的状态被“百花齐放”的局面所冲淡。

从调查情况看,有的战士反映:现在有些电影不对口味,主要是缺少“兵味”,有一定的距离感,个别影片无聊、乏味。有的官兵提出一些电影在部队上映时间滞后,希望能先睹为快。在部队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基层官兵虽然对电影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这样和那样的看法,但电影在部队思想文化建设中还占有优势,仍是精神生活中的主要食粮,是其它任何传媒所无法替代的。

误区之三:部队影视文化设施建设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军地之间形成“落差”。

由于各方面原因,部队的影视文化设施建设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使曾一度走在社会前列的影视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于地方,军地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反差。首先是影视文化活动的“家当”陈旧,因档次低而层次上下去,与地方差距较大。目前部队的放映设备多数是移动放映机,没有数字立体声设备,加之个别单位由于对放映设备维修保养不及时或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图像不清晰,声音效果差,再就是电影拷贝供应上的落差。近年来,电影题材开拓面很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电影,有一些在国际上获得了大奖,有一部分没有在部队上映,被称为“军队不宜”,而现在部队官兵的眼睛一直盯着社会,盯着电影市场,盯着地方媒体和电影广告,地方媒体炒的越火,官兵想看“大片”的愿望就越强烈。当一些大片被炒的红火之际,正是影视工作者尴尬之时。基层官兵不理解,机关领导打电话询问,以至部队正常的影视工作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影视文化工作误区的存在必然会直接影响到部队影视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健康发展。因此要走出误区,转变观念,积极研究和探索影视工作的新途径,不断提高部队影视文化活动质量,在服务和保障部队中心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要强化阵地意识,切实把影视工作摆上位置

要摆正影视工作位置,首先要提高认识。各级领导要站在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保证官兵健康成长的高度来认识影视工作的意义。认清影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阵地意识、占领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影视这一形象化、现代化教育形式和手段更好地为部队建设服务。

二、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影视宣传效果

目前部队放映的影片种类繁多,如何帮助官兵正确理解各类影片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关键是要做好映前和映后宣传引导工作。首先要组织好映前宣传活动。影视配合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娱乐活动,看完了就了事,它是政治教育延伸的第二课堂。组织者要以教育管理者的身份注重正面引导。映前通过小广播、电影宣传栏、幻灯等形式进行映前宣传,使影片的主题思想、教育要点、影视评论内容等让官兵未看到先知,心中有数。激发官兵看电影的欲望,使大家带着问题进入角色,把官兵的情绪调动起来。其次是要抓好群众性影视评论活动。通过小广播、映前宣传等形式对优秀影评文章进行宣传,这样既可调动大家参与影视活动的积极性,加深对影视内含的理解,又能使官兵在艺术欣赏和娱乐中陶冶情操,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增强辨别是非能力,深化教育效果。通过有益的影视评论活动,进一步提高官兵的艺术情趣和鉴赏能力,充分发挥影视的寓教于乐作用。

三、要加强影视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活动质量

化工生产论文范文3

1.1专业人才匮乏,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调查发现,在原料、人工、水、电成本及折旧等方面不同企业差异不大,关键在转化率,而解决转化率的关键是技术人员,快速发展杏鲍菇工厂化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奇缺,与小规模季节性生产在技术层面完全不同,工厂化生产技术和管理难度大,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方式和管理知识老化的现象,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工厂中真正专业的大学或专科食用菌科班人才很少,很多企业技术人员流动性大,很难找到满意的技术人才,难以应付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跟不上,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专业化人才的不足影响了工厂化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许多业外投资者不懂得技术,又不知道技术的重要性,没组建好自己的技术团队,对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也没有充分了解,对如何成功制作栽培包的方法技巧不够,特别对菌种的使用与新品种研发、菌包生理成熟后诱导菇蕾形成的机理和方法缺乏基本了解,对子实体发育过程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不能正确调控,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成功率。

1.2现代企业运作理念缺乏,管理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自身管理缺失,没有建立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过分依赖技术人员,使一些企业陷入困境。目前,许多工厂化生产企业难以发挥工业化生产方式所应有的效应,很重要的原因是管理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工厂化企业管理除了专项技术外,还应有设施工程、电器自控、环境工程,甚至经济管理等技术的支撑。许多业外投资者不懂杏鲍菇生产企业管理,认识不到栽培技术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多专业分工协作,精细化管理,才能够产生效益的道理。由于不重视企业管理,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一线员工量化指标管理的具体方法,造成工人不按操作规程去做,经常发生制包污染杂菌率、畸形、生物效率低等问题。另外,一线技术人员、熟练员工能够安心从事本职工作,也是管理层面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2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2.1投资前进行杏鲍菇市场现状分析投资前先对国内杏

鲍菇工厂化生产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投资项目作可行性研究。一方面了解工厂分布与规模、设施与技术能力、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主要了解当地的消费习惯,区域主要批发市场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价格趋势、竞争对手的情况、市场饱和时的产销动向以及新消费市场的开拓等。只有对市场的需求情况做具体全面的了解,才能以销定产,确定生产规模。

2.2设计建造专业化厂房

按正规标准设计建造厂房,合理化设计安装设备,工厂规划建造合理化、规范化、标准化,是栽培稳定的外因,也可节省能源、提高效益。杏鲍菇标准化工厂的设计以生产工艺为基础,物流转运方便快捷为前提,要考虑空间使用效率和车间内工作的便捷性,根据日生产量,合理布局各区域面积,还要考虑栽培车间的保温性和温、湿、光、气的调控系统。根据生产布局一般分为5个区域(表1),Ⅰ区为无菌区,包括冷却室和接种室;Ⅱ区为培养区,对洁净度有着严格的要求;Ⅲ区为搔菌、栽培、包装区,对环境的整体要求较高;Ⅳ区为操作区,包括装瓶和灭菌区域,对环境无特殊要求;Ⅴ区为废料区和原料堆场,是灰尘和杂菌较多的区域,有菌区与无菌区需合理布局。厂房设计包括拌料车间、装袋车间、灭菌车间、冷却车间、接种车间、发菌车间、出菇车间、冷却包装车间。按杏鲍菇栽培特有的工艺流程来进行设计,所需的设备要与车间相匹配,发菌和出菇车间主要是考虑四大系统:通风系统、加湿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光照系统。温度调控主要是通过制冷机组进行控制,制冷机组的选型和匹配需根据菇房大小、最大容量、不同菌种的菌丝培养及子实体生长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对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比较了解,具备规划设计能力的有资质的单位确定建设方案和布局图,并设计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基建、给排水、暖通、净化工程及配电等的详细施工图,再选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建设。

2.3组建稳定的技术及管理团队

2.3.1组建技术团队,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转化率。投资建厂前需建立一支通晓杏鲍菇理论知识,精通本职工作,有很强的研发能力,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科研技术队伍;要有一个在技术上能统筹兼顾的技术总监,组建技术团队,菌种生产组组长、拌料组组长、灭菌组组长、接种组组长、发菌组组长、出菇组组长等一线技术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领导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相互配合班组长或研发主管工作。生产操作人员都需经过专业培训,培养其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严格遵守企业的生产规程和劳动纪律,能熟练承担并圆满完成本职工作,解决工厂化生产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缺乏的问题,保证产品质量。

2.3.2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组建管理团队,节能增效。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不仅需要素质高的专业人才队伍,而且需要管理水平高,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人才队伍,依托现代工业技术,把生物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化学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和成熟技术引入到生产过程。通过各级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的积极协作调控,达到标准化作业、精细化管理。

2.3.3建立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建立企业员工培养、培训制度,企业可与科研院校展开合作,积极引进、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注重员工培训,解决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建立、完善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避免重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流失,满足工厂化发展的需求。

2.4建立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作业体系和生物生育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农业企业是新事物,应以工业视角,结合农业生产特点,进行经营。做好企业经营,单纯从技术层面考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从管理层面着手,认真有效的管理是工厂化栽培的核心。建立的生产和质量标准体系,包括从原材料采购、菌种生产、菌包生产、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一直到产品包装、出厂、运输、上货架的整个生产过程的操作规范要求。同时,要制定生产线流程及标准、生产岗位标准、管理岗位标准,形成符合杏鲍菇工厂设计条件和杏鲍菇生长发育规律,切实可行的、系统的生产方式,使杏鲍菇在最佳的生长发育环境进行连续的可控生产。

3总结

化工生产论文范文4

1.1复杂的生产工艺设备多样化

化工产品多样、生产工艺复杂,不同的生产方法,造成工艺路线差别较大。一种化工产品由多个工序组成,每个工序又有多个操作单元组成,每个操作单元有多台仪表和设备组成,工艺流程长,技术复杂、工艺参数多和严格要求操作的生产线。生产工艺中大量使用反应设备、塔设备、储存设备等静设备,同时使用输送设备、风机、泵、压缩机等动设备。还有部分高温、高压的特种设备。

1.2化工生产的连续化、控制保障系统的自动化

现代化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大型化工产品的生产,同时还要求与其配套的副产物的生产。化工生产的大型化;要求工艺生产的连续化、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应用计算机技术管理,实现了远程操作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1.3综合性强的生产系统

化工生产是将不同的原料在不同的工艺下转变成不同的产品,其综合性主要表现在由公用工程中的电、水、蒸汽、氮气、等能源的供给,电器、仪表、机械设备的保障和维护,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还体现在内部生产系统的原料、中间体以及成品之间的联系。

1.4生产过程存在较大的风险

由于化工生产的产品多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挥发性、有毒、有害的物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品种非常复杂,在运输和生产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风险。化工单位应严格加强对原料和成品的管理,物料产品管理的任何疏漏,都会对企业的安全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1.5化工生产的污染

化工生产易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一旦发生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甚至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安全和环境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应在安全环境风险评价中如实反映。

2做好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保障安全环保生产

2.1确定正确的方针和理念

本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生产中坚持“以人为本,领导承诺,风险化解,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理念。把安全和风险管理从“经验控制”和“过程控制”转变为“超前控制”。

2.2突出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地位

化工产品输送、生产和储存环节安全与否,是关系到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的大事,应正确处理好安全和环境管理与生产、效益以及其他工作的关系,采取具体措施减少污染。

(1)对于本公司的新项目环氧氯丙烷装置产生的废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尾气先经尾气吸收塔碱洗吸收除去其中的HCL,然后再经活性炭吸附处理达标后排空。针对皂化及精制单元产生的有机物尾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

(2)环氧树脂新装置采取的措施是:对反应釜采用DCS压力控制,反应釜达到设定的真空度时,自动切换反应釜的真空,降低尾气挥发及排放。采用尾气冷凝器进行将尾气捕集后,再用活性炭纤维吸附装置进行回收,使排放的废气达标。

(3)对储存的化工产品,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储罐上设冷水喷淋装置或外涂凉胶,采用氮封或选用内浮顶储罐。

2.3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和环境风险管理工作,重点进行策划和控制

策划的主要内容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安全和环境风险的控制方案分为生产准备前的事前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事中控制以及对风险控制的分析总结、分析事故原因等活动的事后控制。对新建项目氧氯丙烷和环氧树脂装置产生的高盐废水,公司采用风险管理中事前控制的方法进行控制。高盐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废水,具有高温、高盐、高碱性、高化学需氧量等特点,直接采用普通的生化处理技术无法实现达标排放,采用事前控制的具体措施如下:通过配置回收盐处理装置,产生的二次废水部分返回原装置重新利用,产生的结晶盐作工业盐回收利用。经过处理的废水达到标准后进入厂区内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集中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2.4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管理责任制

对生产中各部门和人员的责、权、利进行明确规定,通过签订《安全和环境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人。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并跟据规定追究责任。

2.5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通过检查发现作业人员、工具、设备、作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和环境管理的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灭不安全和风险隐患,杜绝发生影响安全和环境的事故。针对现场的防爆生产装置,首先选用相应防爆等级电器设备,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内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物品,如设备、管道等采用可靠的防静电接地措施。对高大的设备、建筑物和储罐等采取可靠的防雷接地措施,如在装置区内设置避雷环、避雷带和避雷针以防雷击。针对装置区内的设备,车间内进行自检、互检,主管领导和安全员应进行巡检和监督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逐条逐项落实并采取整改措施。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任务,并做到跟踪检查,彻底杜绝问的再次发生。

2.6强化安全和环境管理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制定安全生产知识和技术培训教育计划,做到教育培训经常化、多样化、制度化、专业化和系统化,充分提高员工的安全和环境管理素质,未经教育和考试不合格者禁止上岗操作。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面应达到100%,金属切割、电工、电梯和起重机械、登高作业、机动车辆驾驶、压力容器、锅炉、制冷、危化品等特殊工种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按照河南能源集团公司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相关人员经专业部门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持证上岗。实际工作中要求员工切实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掌握岗位技能,健全自身能力。在全厂上下构建“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工学一体化”的培训格局,满足不同素质员工的培训需求,消除培训短板,努力提高全员素质。

2.7从严把关,抓好票证管理

化工装置区内进行各项作业,必须办理各种安全作业证件,并严格实行票证管理制度,如“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动火安全作业证”、“动土安全作业证”、“高处安全作业证”、“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断路安全作业证”、“吊装安全作业证”等。严格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规定的安全规程操作,做到控制严格,程序清楚,防范严格,措施落实,责任明确。切实实行专人专证、专事专证和专人签字确认,并设专人检查监护。

2.8开展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

做好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关键是做好预防工作,做好事前控制的同时,定期对危险源和风险源进行安全和环境评价,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管理。对高中低压管网,按照使用时间长短和腐蚀程度及危害性分别进行评价。制定出检修控制计划,制定应急预案,预防突发事件,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环保。

3持续推进“安全和环境风险预控管理”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危险辨识能力,公司开展风险预控危险源辨识“口语化”工作,对体系内的危险源及后果、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口语化”编制,按照员工岗位发放,使“风险预控管理”内容简单、易懂、会背诵、好掌握,真正地将“风险预控”运用到生产中来,运用到员工的实际工作中来。做好安全“双基”建设工作,本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积极开展“双基”考核工作,公司对分厂、分厂对工段、工段对班组,对照标准做到逐级检查,层层考核,不留死角,提高“双基”建设工作的全面性。

4加强环境管理,力求创建“零泄漏工厂”

根据集团公司的工作布置和节能减排及安全工作的要求,公司提出了“零泄漏工厂”的创建理念,并作为公司的一项创新管理项目,于5月份制定了“零泄漏工厂”创建实施方案,按照方案安排开展了“零泄漏工厂”创建的相关工作,建立了公司动静密封点统计台账,生产装置密封点数量统计,完成漏点治理工作。生产项目治理漏点196个,消漏率99%。各分厂首先根据创建实施方案要求,确定自身的实施计划,规划创建目标,分工段分岗位地做好零泄漏工作,按照规划目标逐步落实。

5结语

化工生产论文范文5

1.1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生产单位安全管理水平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通过规范各个环节,以达到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其主要依据就是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具体生产特点。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尤其是工艺过程的控制,以不断改善其工艺水平为手段,逐步建立和形成一套与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实际相符的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加快形成水利水电企业的安全文化,从而提高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2从本质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生产单位安全水平

通过发现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其生产的安全性。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此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它主要是从革新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研制新设备等方面来起作用的,因而,可以从本质上处理好这些安全性问题。

1.3维护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获得一部分经济资源。因此,保证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的应有之义。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就包括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维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合法去权益。

2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认识不够

很多地方的水利工程安监单位往往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几处:第一,安全问题集中整治;第二,安全问题检查;第三,事故处理工作。但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存在严重滞后问题,这主要是由思想认识不到位所造成的,没有深刻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些水利单位甚至认为水利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没有太大必要,一来耗时,二来耗力,因而,在水利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采取消极对待态度。

2.2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足

尽管水利单位在思想上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这些单位却在水利水电安全标准化建设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究其原因,主要是缩减企业运行的开支。此外,很多单位还不断减少水利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安全方面的发展,从而使得水利水电安全标准化建设缺少足够的安全性问题资料,无法实现其完整性、系统性。

2.3基层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监管队伍力量不足

基层水利水电单位在水利水电监督和管理方面存在一系列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处:第一,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第二,安全监管队伍力量薄弱。此外,相应的监管工作制度不完善。这大大降低了基层单位的安全监管水平,无法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安全进行,从而最终影响了水利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进度和质量。

2.4从事标准制修订工作相关人员数量、素质和标准质量有待提高

现如今,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仍存在不足的问题,除了上述几方面的原因外,还与从事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相关人员数量、素质有着较大的关联。不可否认,标准编撰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标准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很多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多引进非对口专业的人员来完成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以致于标准的质量较低,因而标准编撰队伍的素质和标准质量都有待于提高。

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措施分析

3.1加强对水利水电标准化建设的重视

首先,应做好水利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引导工作,处理好各个环节的协调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统一化,并制定合理的考评机制。其次,还应坚持一下2个原则:第一,分类指导;第二,重点推进。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具体特点,将某些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如水利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评估等,这些环节不能出现问题,否则将会影响工程的整体安全性。并积极总结这些环节的工作经验,积极发现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此外,其他方面的工作也要同步推进,如不断改善工程建设装备,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等。

3.2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要想更加有效的推荐你水利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必须保证企业所有工作人员对标准化的建设内容和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以使所有工作人员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通过专门的培训,使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各方面要求,如标准化建设内容、目的等。此外,企业还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编写标准化建设教材,以让员工平时加强学习,创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氛围,让每位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工作及其要求,并要个要求自己,从而为更好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3.3安全投入

不可否认,充分的安全资金投入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顺利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进一步扎实有效地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就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资金投入。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之前,某些部门通过预算得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需要的安全资金投入过大,因而,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问题上存在思想上的不坚定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进度和质量。必须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投入工作,做到资金合理利用。

3.4培养人才,夯实基础

化工生产论文范文6

论文内容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最早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文化工业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在现时代更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新的文化发展状况要求我们对“文化工业”理论重新进行价值评判。

对于文化工业理论的渊源问题,学术界存在着一些分歧。大多数学者认为,法兰克福学派是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理论的始作俑者。但有的学者指出,最早涉及“文化工业”问题的是马克思,虽然他并没有提出过“文化工业”概念。如在谈到雇佣劳动使得“我的活动成了商品,我完全成了出卖的对象”时,马克思说:“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一脑力劳动、艺术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全体牧师、医生、律师等,从而宗教、法学等,都只是根据他们的商业价值来估价了。”[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同一种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例如,密尔顿创作《失乐园》得到5镑,他是非生产劳动者。相反,为书商提供工厂式劳动的作家,则是生产劳动者。·····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是,同一个歌女,被剧院老板雇佣,老板为了赚钱而让她去唱歌,她就是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2]可以说,马克思的确涉及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商品化、文化市场化现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但是很显然,马克思所探讨的还不是依托科学技术的、具有工业生产模式和意识形态“同化”功能的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文化商品化、文化市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兰克福学派正是针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状况,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影响下,最早提出文化工业理论的。

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了《启蒙辩证法》,在该书的《文化工业:作为欺骗群众的启蒙》一文中,阿多尔诺认为“大众文化”( MassCulture)一词模糊而不准确,应该用“文化工业”( Cultural Industry)这一新术语取而代之。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文中并没有给文化工业下明确的定义,只大致提出它指涉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文化工业再考察))一文中,阿多尔诺对这个术语作了阐释,认为其中的“工业”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表示事物本身的标准化和分配技术的合理化,而不是指严格的生产过程,除了文化工业的某些主要部分(如电影工业)之外,个别的生产形式(即构思及创作)仍被保持。因此,文化工业一词并不表示生产,而是表示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伪个别性”。“文化工业”概念提出后,法兰克福学派其他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本杰明、哈贝马斯等人也对这个主题加以阐述,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体现在《文化的肯定性质》、《单面人》、(机械复制时代中的艺术作品》、《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等文本中,由于每个文本都有自己的主题,因而在阐述文化工业时也各有侧重,但总体上都对文化工业采取了批判的、否定的态度。这与该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文化批判理论是一致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批判精神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他们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强烈谴责和彻底抨击,展开了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之维,这些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文化工业与文化/艺术的性质相悖。文化工业对文化/艺术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文化工业的首要之点。文化/艺术彰显个性、独创性、否定性以及超越性等。而文化工业则借助于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把文化/艺术产品纳人市场交换的轨道,按照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商品操作程序运作,使之服从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则,最终蜕变为纯粹的商品。首先,文化工业通过模仿、复制和包装等使文化产品具有了同质化、标准化、齐一化的性质,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的:“在文化工业中,这种摹仿最终成为绝对的”[3],“达到个性化的努力最终被摹仿的努力所取代”o [4]文化工业使文化/艺术失去了个性、独立自主性,降低了、损害了文化/艺术真正的、内在的价值。其次,文化工业在追求利润、形成文化同质性的过程中,剥夺了文化的批判功能,即其否定的、大拒绝的方式,使文化/艺术丧失了对社会的否定、批判的维度。再次,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发展是文化服从于资本的权力、资本的逻辑的结果,在其中,价值原则支配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领域,甚至支配着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意味着文化的人文意义和内在价值的全面覆灭。总而言之,文化l艺术沦为商品,带来了文化/艺术产品标准化和齐一化,引起了文化/艺术的质变。

第二、文化工业与人性相悖。文化工业行使着意识形态的功能,通过大量标准化、齐一化的文化产品的影响和渗透,不知不觉中实现对人的思想、心理的控制。阿多诺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现代社会对个人的控制程度大大超过以往,这种控制不是通过暴力和恐怖手段实现,而是通过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功能完成;马尔库塞在《单面人》中提到:“娱乐和信息工业不可抗拒的产品所带来的是各种定式的态度和习惯以及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某些反应,这种反应使消费者在不同程度上愉快地与生产者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后者与整个娱乐和信息工业紧密结合起来。这些产品向消费者灌输某些思想并操纵他们的行为;它们提倡一种不受其虚伪影响的虚伪意识…~.这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都致力于说明,文化工业通过文化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消费者的需要,成了一种支配人的力量。文化工业造成“启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倒退”,人们逐步习惯于看似丰富多彩、实际上却单一机械的生活方式,缺乏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否定意识,丧失了主体意识、感性能力和主动性,失去了从事更有价值和更为充实的活动的潜力。文化工业不仅侵人了人们的生活世界,更渗透到人的“私人空间”。“私人空间”本是人具有内在自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可以成为并仍然是‘他自己”。但是文化下业控制了大众日常生活直至内心意识,一体化的公共舆论侵人了“私人空间”,剥夺了个人的内在自由,使人丧失了‘他自己”。“文化工业的每个运动都不可避免地把人们再现为社会需要塑造的那种样子”,[5]成为与人的本性相背离的物化存在。

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文化的一种模式一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刻的、否定性的分析和批判,其批判的主题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紧密相关的。与法兰克福学派所关注、反映和批判的20世纪40.50年代相比,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现时代,文化工业作为文化生产的一种手段,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即出现了文化工业全球化的现象。就资本主义世界而言,美国学者杰姆逊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着眼于“后工业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状况,指出当代资本的一大特点在于其势力已扩张到精神领域、文化领域,资本主义文化已被彻底商品化、工业化;当代资本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文化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使得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系统的文化工业体系;而在非资本主义世界,就我国而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工业化也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发展我国的文化工业,规范我国的文化市场势在必行。总体而言,文化工业已成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文化工业的全球化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适应的,因为文化工业就意味着文化本身是一种经济,一种产业,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文化工业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经济全球化。具体地说,文化工业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些重要参量发展变化的结果:

化工生产论文范文7

1应化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的问题

1.1本科毕业论文所需要的教育资源不足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7]:(1)经费不足。应化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经费有限,仅依赖学校下拨的毕业论文经费是难以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2)实验条件欠缺。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场所无法满足毕业生每人有一套独立实验装置和一小块专用实验平台;(3)教师资源不足。学生人数猛增使本科毕业指导教师明显不足,平均每个指导教师要指导10个以上的学生,根本应付不过来,自然也无法保证其指导质量。

1.2毕业论文选题不科学、不严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题目脱离生产、科研实践,没有反映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某些选题只是教学实验的简单延伸和甚至重复,一题多年、一题多人现象并不罕见;二是简单地把科研任务分解为毕业设计题目,任务难度和工作量都不合理,造成最后毕业论文难以完成或者文不对题。

1.3指导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指导思想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的成功与否[3]。指导教师水平和责任心不足、对毕业论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是造成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决定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就是走过场,做与不做都能够正常毕业,参与毕业论文的自觉性较差,甚至有少数学生采取实验数据造假、拼凑、抄袭等手段蒙混过关。

2毕业论文“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我校在具有油气特色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完成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毕业学生、指导教师和参与的企业都从中获益。经过几年来对“产学研”合作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摸索和实践,我们认为该模式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以下四个环节。

2.1提前启动和准备毕业论文工作我校应化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双选”工作主要在第七学期后半段完成,因此,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毕业论文教学所需要的启动和准备工作也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完成。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1)来自用人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与校内指导教师通过沟通确定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完成方式;(2)指导教师与毕业生充分沟通,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兴趣,结合其签约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岗位要求,因材施教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及校外指导教师;(3)学生根据毕业论文任务开展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文献调研、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确定基本技术路线等。

2.2“产学研”紧密配合做好选题工作采用“产学研”模式进行毕业论文教学应建立由校内指导教师牵头、校外指导教师参加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该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参加。由于校内指导教师更熟悉学生的专业基础、专业特点及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因此处于主导地位;通过与校外指导教师沟通,结合毕业生未来的工作内容和毕业论文的专业要求确定合适的题目。选题必须兼顾本科毕业论文的专业性和工作量、技术难度的适宜性。应该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简单地将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作为题目;二是把企业中较大或者较难的生产、科研课题直接作为题目。选题过程中还应该兼顾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特点,使毕业论文对于学生适应工作岗位有较大的帮助。比如在与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合作中,根据公司对学生未来工作性质的定位来确定题目,对于定位于研发岗位的学生安排合成及机理研究方面的题目,如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微乳液聚合研究、一种磺酸盐型缔合单体的合成等;对于定位于生产岗位的学生则安排与工艺相关的基础研究课题,如丙烯酰胺聚合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对于定位于现场服务和销售岗位的学生安排应用研究题目,如大港高温高盐油藏缔合聚合物驱油体系应用性能评价。这种兼顾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的选题安排对于调动企业和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教学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

2.3采用双向管理机制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选题确定后,毕业论文指导小组以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为原则合理安排实验的地点和时间,相当部分与生产、科研实际相结合的实验工作需要在企业的具体岗位完成。这种模式虽然对用人单位和学生都有利,但是也带来了管理工作的难度。我们采用的是双向管理机制,由校内、校外指导教师既分工负责又联合指导,由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负责教学过程管理,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正常毕业论文管理程序,还需要参加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所组织的开题预答辩、中期预汇报和毕业论文预答辩等环节,从而使管理工作贯穿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也使校内、校外指导教师能够及时相互沟通,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2.4延伸毕业论文的合作成果,促进“产学研”模式的进一步深化由于学生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尤其是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特定的时效性特征,想要在本科毕业论文的合作时间内为企业解决很多重大技术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但是,高校教师与企业双方紧密合作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毕业论文所涉及的研究课题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甚至进行成果的转化,这也正是双方进一步进行科研合作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学模式是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深化的有效桥梁和纽带。

化工生产论文范文8

张定胜还证明,在一个既有外生又有内生比较利益的模型中,当先天条件不同的人先后在不同时间卷入越来越高的分工水平时,收入分配不平等度会发生非单调的波动。当一部分人的专业化水平上升,而另一部分人还在自给自足状态时,不平等度上升,但落后的人们随交易效率改进也卷入分工时,不平等度下降。而当交易条件较好的人们在交易效率进一步改进时选择更高的分工水平时,他们与落后的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又会扩大,而当落后的人们又赶上来时,收入差距又会缩小。这种收入分配不平等度不断波动的理论与以前两种相关理论不同。这两种理论中一种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发展有正面影响,而另一种认为有负面影响。 而张定胜的波动 理论说明收入分配不平等度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有时为正,有时为负。最近的经验数据(deininger and squire,1996) 证明随着人均收入的上升。收入分配不平等度是不断波动的。刘孟俊(liu, 2001,又见cheng, liu and yang, 2000)将这种模型发展到有中间产品的情形,可以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经济发展、落后国的产业升级等现象。他与张定胜分别独立地用超边际分析证明,成文利,萨克斯,和杨小凯关于关税政策与分工水平的理论,在既有内生又有外生比较利益的模型中同样成立。

杨德兴(yang,2001))和李国强(li,2001)则运用超边际分析来揭示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分工网络大小之间的关系。他们证明, 外国直接投资是一种用企业制度对管理知识和企业家思想间接定价, 以保护这些知识财产不受侵犯的办法. 它可用来促进生产企业家思想和有型产品之间的分工.

这些研究证明与传统四大贸易命题(赫克歇尔-俄林, hecksche-ohlin, 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普尔和萨缪尔森stolper and samuelson定理,和鲁宾辛斯基, rybczynski, 定理)有关的贸易量、价格及资源禀赋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有什么一般规律,一些特定规律只在特定模型的特定参数范围内成立。另一方面,虽然不可能有一般规律,但是最有普适性的一般均衡比较静态规律是交易效率改进对一般均衡分工网络规模的正面影响。这一规律虽然也可以找到反例,但却是最不易找到反例的。由于分工网络模式与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有关,而产品数量、资源存量及贸易流量是经济组织的非拓扑性质,所以适用性最广的规律应是与经济组织拓扑性质有关的规律,正如分子生物学中基因结构的拓扑性质是比分子中原子排列的几何特性(非拓扑性质)更根本的决定物种变化规律的因素一样。 在杨小凯(yang, 1991, 1996)的内生贸易模型中,每个人的天生条件可能相同,人们之间不一定有与生俱来的差别,即可能不存在外生比较优势。人们喜好多样化消费,专业化生产能带来高效率,但却会增加交易次数。这就产生了一对两难冲突:如果利用专业化经济,生产效率肯定会提高,但是它却带来了交易费用的增加。这种两难冲突的结果,会产生最优分工水平。这种分工经济当然是以内生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专于不同行业时,他们就会通过专业化而内生地(或后天地)获得比外行高的生产率。内生分工与专业化的贸易模型产生了如下命题:随着交易效率不断改进,劳动分工演进会发生,而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化现象都是这个演进过程的不同侧面。伴随着分工的演进,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业化程度、内生比较利益、生产集中度、市场一体化程度、经济结构多样化程度、贸易品种类及相关市场个数都会增加,而同时自给自足率下降。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内核。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起因于国与国之间的外生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差别等原因。按照这种理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各自不同的生产和禀赋条件,它们之间应该比具有相同生产条件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更大。但是,实际上,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要远远小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这就是有名的林达贸易模式(linder pattern of trade)。这种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交易效率要比发达国家低。根据内生分工与专业化的贸易理论,交易效率的提高会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市场一体化,相互分割的局部市场将逐渐发展成一体化的市场。这时候,一个大的市场就为折衷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提供了更大余地。所以,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发展的结果,其市场容量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国际贸易之所以一般在国内贸易之后发展起来,是因为同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往往有一些额外的费用。比如,国与国之间的关税、运输距离、通关检查、签证及其它手续费。这些使得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平均而言交易费用更高。

廖伯伟和杨小凯(liu and yang,2000)、孙广振(sun,2000)和张永生(zhang,2000, 2001)则发展了厂商规模无关论的理论模型,

对外部性、公共品和内生交易费用的超边际分析:chu and wang (1998), y-k. ng and s. ng 2001a, b, and ng and yang (2000) 将外部性引入到了内生专业化的模型中,以揭示外部性对市场范围和分工网络大小的影响。杨小凯(yang,2000), 杨小凯和叶永南 (yang and yeh, 2002) 则将道德风险引入内生专业化的模型中,以研究道德风险导致的内生交易费用对市场范围和分工网络大小的影响。他们证明, 当外生单位交易费用下降时, 内生交易费用、总合生产力,每人工作努力程度, 以及一国之财富,会随着分工演进而同时提高。杨小凯和赵益民(yang and zhao,2000)用几个对策论模型,研究由讨价还价和分工网络规模引起的内生和外生交易费用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分工网络规模的影响。所有这些模型都预见,内生交易费用、总合生产力,以及一国之财富,会随着分工演进而同时提高。 杨小凯(yang,2000)吸收了马斯金(maskin)、米尔格龙(milgrom)和霍姆斯特朗(homstrom)近期对哈特(hart)不完全合约理论的批评。他将双边道德风险引入到了内生专业化和企业制度的杨-黄模型中。这个模型通过吸收马斯金批评中的技术实质,避免了格罗斯曼-哈特-摩尔(grossman-hart-moore)模型中逻辑上的矛盾。这个矛盾是: 模型假定, 个人用动态规划最大化预期效用时, 知道所有随机状态, 但模型却又假定决策者因交易费用太高而不知道所有随机状态, 因此不可能写下相机和约, 而需要不完全和约.本文中的模型通过吸纳maskin,tirole,holmstrom和milgrom对不完全合约的批评来支持ghm模型的精神。它证明,在不存在无限相机状态不可描述性和再谈判的情况下,如果将道德风险与产品和劳动力的监控或测度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引入ghm模型的一般均衡形式,ghm模型的精神依然保存。在ghm扩展模型中,是不同产品和要素的相对测度成本在起作用,而不是书写合约时可能发生的昂贵绝对成本在起作用。它显示,当一种活动可能涉及极高测度成本和相连道德风险时,相机不完全劳动合约能用于避免对这种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进行直接定价和营销,同时通过劳动分工展开这种活动。劳动合约可能没明确规定雇员应该做什么,它要求要雇员做什么雇员就得做什么,因而它是不完全合约。对雇员生产的任何东西的事前特别规定的所有权和对剩余收入的索取与决策权的不对称,加上对公司名称(企业特定资产)的排他权,是对那些知识资产间接定价的十分精到的方法。那些知识资产,如管理秘诀,过于无形,即便通过专利法,也不好直接定价。这样,相机不完全劳动合约能促进无形知识财产生产和有形产品生产之间的劳动分工,进而提高总合生产力。

方星海和朱天(fang and zhu,1999), 姚顺天(yao,forthcoming),萨克斯、胡永泰和杨小凯( sachs, woo, and yang,2001)的论文,报告了对转轨经济学进行超边际分析的近期研究。他们用内生专业化的模型分析政治经济学、隐性及显性的腐败,以及其它一些经济转轨中的问题。

杨小凯的论文(yang,1999)则是对资本和投资理论超边际分析的最新研究。此文批评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投资和储蓄决定论(投资率或储蓄率与增长率之间的正关系) ,‘如果投资不是用来发展适当的分工水平和模式的话’,在物质和人力资本或在新产品创新上的投资,并不能自动地提高未来生产力。此文用一个有角点解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将斯密(smith,1776))和杨格(young,1928)强调的资本理论数学化。它证明投资是用来加深迂回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分工的工具。由于交易费用、专业化加速人力资本积累的效果,以及固定学习费用之间复杂的两难冲突, 当交易效率很低时, 投资率或储蓄率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就可能不是正的, 资本与劳动相对量与资本回报率的关系也可能不是正的。这为c. jones (1995) 的否定这些正关系的经验证据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孙广振和杨小凯的论文(sun and yang,2000)是对城市化理论超边际分析的最新研究,他们的模型产生了同fujita-krugman类型的城市化模型不同的预见。孙-杨模型预见,无论城市化、工业化程度、平均企业规模和总合生产力(或人均真实收入)之间出现正或负的关系都是可能的,而fujita-krugman模型则预见这些变量之间只会有单调的正关系。他们的模型也内生了城乡土地价格差别. 此差别可因分工网络扩张而变得大到边际分析不可预见的程度.

du (forthcoming)报告了对景气循环超边际分析的最新研究。他吸收了布兰查德(blanchard)对一个内生景气循环、内生增长和内生分工演进的早期模型的批评。布兰查德批评说,在一个内生专业化和内生景气循环的模型中,景气循环可能会被世代交迭平滑掉。

我相信,上面对超边际分析最新研究的评述,一定漏掉了不少正在进行之中的研究。我还需要读几篇刚出来的论文,并对此类文献中正在进行的博士和硕士论文进行全面了解。从我收到的电子邮件中,我知道这一领域目前还有很多研究正在进行。 四、评论、挑战和批评

在这一节中,我首先勾勒对分工网络超边际分析文献主要的肯定性评论,然后勾勒对这一文献的主要挑战和批评。

詹姆斯 布坎兰(见james buchanan, in ken arrow, et al, 1998)对杨小凯和刘淑香(yang and s. ng,1998)的综述文章作了如下评价。“这篇文章非常重要。此文将对经济学家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不论他们具体的兴趣何在……对规模经济和劳动专业化之间区别的分析,将使很多经济学文献的重心发生新的倾斜,特别是作者将此同马歇尔造成的影响联系在一起,后者使得经济学家偏离了斯密的轨道。”。此篇文章的另外一位评审人(见杰弗 博兰,jeff borland in k. arrow, et al, 1998)指出,“此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斯密以来到萨缪尔森(samuelson,1948)经济学教科书出版这一期间对专业化问题研究的评论。第二部分对源自新古典贸易理论,或被视作‘新’贸易或增长理论的专业化模型进行扼要概述。这些模型的主要特征,是用商品种类数的变化来代表分工的变化。第三部分则全面介绍了新兴古典的专业化模型,杨小凯是其中的先驱人物。这类模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分工的变化同时由商品的种类数和生产活动的专业化水平来表示。在读完一个文献综述后,对其最好的检验办法可能就是进行设问,在所综述的领域中,是不是有足够的实质性文献来支撑这样一个综述?在读过杨和刘的论文之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十分肯定的。看起来同专业化有关系的问题之多,使得我们不难接受霍撒克(houthakker's (1956, p. 182))曾经说过的话,‘经济学中几乎没有哪一领域不会因为对专业化问题的进一步分析而得到提高’”。

对这一文献有代表性的评论,来自sherwin rosen, donald smythe and avner ben-net’s 对杨小凯和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 (yang and ng1993)一书所做的评论。罗森将此书视作“一流”(见professor a. sinclair的报告)。诺贝尔奖提名者fischer black评价此书为“才气横溢的著作”(black's letter to ng and yang)。他指出((pp. 255-56, exploring general equilibrium, 1995):),“杨小凯和黄有光(1993)模型将增长视作一个提高专业化的过程,这种提高又是通过学习如何有效地组织生产,以及具体生产过程来获得的。运输和交易效率的提高可以提高专业化和迂回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是后天获得的,它在国家之间和一国之内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在起作用。企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而提高效率。合约成本意味着一个产权中的最优模糊度;甚至很多‘外部性’都是内生和最优的。当专业化达到某一程度后,货币和信用就成为关键,但它们并不影响实体经济的演进;甚至景气循环和失业都是内生和最优的。所有这些,都同增长和景气循环的一般均衡方法相一致。” donald smythe教授在他对此书的书评(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4, vol. 32, pp. 691-92)中说,“这是一本雄心勃勃的著作。虽然作者声称他们的目标仅仅是增加微观经济分析框架的多样性,但它的范围却横跨贸易和增长、城市经济学、比较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甚至宏观经济学等众多主题。它主张微观经济学从资源分配问题完全回到经济组织问题……这是一本非常有趣且具原创性的书。它的动机是良好的,其基本的见解也引人注目。杨小凯教授和黄有光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微观经济学方法,它使很多长期以来难以进行形式化处理的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 avner ben-ner教授在他对此书的书评(见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1995, vol. 151, pp. 571-72)中说,“此书确实是技巧与才智的杰作。作者从有限的几个假定出发,试图对许多经济现象,从企业的内生到城市化、国际贸易模式、货币的产生、产权的演进以及前共产党国家的转型,等等,提供理论解释。此外,作者还力图实证地检验其理论的某些方面。此书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他们的宏大目标。……读者将因阅读此书而受益,因为它论述完整,而且用新颖的方法处理了经济组织的核心问题。作者巧妙地对其他经济学家认为无法处理的问题建立了模型,从而展示了经济理论的若干最佳应用。”

他指出,“此书中发展的模型集中在专业化、交易费用,以及相关的生产什么与购买什么的个体决策等之间的关系上。这样,杨小凯和黄有光的这本书应归于新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归于那类集中于交易费用与企业及市场间边界的文献。作者对专业化的强调,使他们的框架有着区别于科斯、威姆姆森和其他人的独一无二的特征。由于在专业化的选择,以及生产什么和购买什么上的内生化,使得杨小凯和黄有光的著作有别于很多产业组织和组织经济学文献。当然,他们从后者中吸收了很多做模型的技巧。”

这些研究的评审人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看出,这类研究内生了市场结构和分工水平, 它将经济学研究从资源分配导向引至组织导向。同一些审稿人认为交易效率对分工的影响是一种同义反复的观点相反,一位审稿人指出,“作者观察到,交易效率的提高(每单位贸易品更低的费用)可能实际上会导致一个更高的总合交易费用,因为生产变得更加专业化。当然,生产效率的提高要超过这些提高的费用。这一点特别值得强调,因为它同那些强调货币的使用减少了用于交易上的资源的观点是相反的。事实上,货币化的主要好处,不是来自于花在交易上的资源的减少,而是来自于其带来的更有效率的生产结构。”

这些研究的评审人在90年代初指出对企业理论超边际分析用一个内洽的模型将关于企业存在的很多观点形式化:(i)降低交易费用(高斯);(ii)促进分工(专业化递增报酬);(iii)要素市场替代产品市场(张五常);(iv)用有形商品市场替代知识和管理等无形产品市场。

对城市经济学超边际分析论文的评审人在90年代初对杨小凯和赖斯的模型(yang and rice,1994)有非常高的评价。他们不但称此论文“会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中的一个标准参考文献”。他们也指出这类模型与当时开始的克鲁格曼关于城市如何形成的论文之间的差别:“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将城市出现解释成贸易中交易费用下降的结果。驱动力是同分工相联系的规模经济。……在某些方面,这篇论文同克鲁格曼近期关于城市如何形成的论文相似,但却有别于后者。他们都关心如何解释城市的出现;而且,规模经济、交通成本和外生不可改变的农村部门在其中都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但是,这两种方法在规模经济的设定上却各不相同。在克鲁格曼的论文中,规模经济是在企业内部实现的,而在杨和赖斯的论文中,规模经济却来自分工。”但是90年代末的对城市经济学超边际分析论文却没有这么走运. 孙广振和杨小凯的论文(sun and yang,2000)虽能预见很多fujita-krugman类型的城市化模型不能预见的现象, 例如, 城市化, 工业化和分工同时演进时, 城乡土地价格差别会而变得大到边际分析不可预见的程度, 而平均企业规模可能缩小. 但对城市经济学超边际分析的影响根本无法与fujita-krugman对城市经济学的边际分析相比.

对于发展经济学和内生增长超边际分析的论文是这一文献中最走运的。不但审稿人给予很高评价,使之得以在好杂志上发表, 也是此文献中引用率最高的。杨小凯和博兰(yang and borland,1991)的论文被视为劳动分工自发演进的经典模型。审稿人也注意到这类模型与有规模经济的模型的有趣的差别,即”人口在模型中保持不变。分工是由人口以外的力量驱动的。”而在有规模经济的模型中,人口是一个关键的变量。但90年代初一些独立的发展这一模型的努力不是很成功。原因可能是有角点解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太难操作。90年代中这方面的独立研究有一些成果(zhang, 1997, 1998, wen, 1997)。但却没引起广泛注意. 史鹤凌和杨小凯(shi and yang,1995)同时内生生产力的提高、贸易的增加、生产迂回度的增加,以及分工的提高的一般均衡模型也没引起很多注意, 尽管几位最好杂志的审稿人很喜欢它。

在90年代初对贸易理论超边际分析的文章都被看成发展经济学的文章。斯迈思(smythe, 1994)是第一个指出对贸易理论超边际分析发展出一个 “内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种科斯企业理论的数学模型,以及基于分工演进的技术变化的理论。” 90年代中, 这类模型的发展遇到一些阻力. 主要是因为不熟悉超边际分析和边际分析差别及规模经济和分工网络效果之间差别的审稿人不相信超边际分析可以应用到这么多不同的领域. 对贸易理论超边际分析的研究在90年代末有过引人注意的发展。而主要的批评是认为规模经济的模型可以代替这类模型。

杨小凯和威尔士对产权和交易费用经济学超边际分析的论文(yang and wills,1990))在得到审稿人强有力支持和在引用率方面仅次于内生分工演进模型的成功。但这方面研究的后续文章却没有这么幸运。杨小凯和黄有光(yang and ng (1993)《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第11章曾被审稿人强有力支持,但编辑却不以为然。而刘孟奇第一个引入保险以对付交易中的风险的模型却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这个模型证明, 当每个交易的风险因保险而减少时, 整个分工网络的协调失灵的风险反而会因分工网络的扩大和生产力增加而上升。

对货币理论进行超边际分析的研究(yang and ng,1993, ch. 17和程文利, cheng,1999)是曾被审稿人强有力支持,但编辑却持反对态度的另一例子。审稿人对一般均衡模型可用来同时内生分工水平和货币出现大加赞赏,且对模型预见分工水平上升, 生产力增加和货币出现时, 总交易费用不减反增的现象印象深刻。

对景气循环和失业理论超边际分析的研究没有多少正面的评论, 尽管审稿人肯定了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和超边际分析解释景气循环与局部均衡和边际分析方法相比的优势。

对于分工超边际分析的基础理论(sun, yang, and yao,1999, sun, yang, and zhou, 1998)的评价相当正面, 特别对数学证明的正确无人置疑。

分工网络超边际分析文献近期的快速发展,令人满意地吸收了斯蒂格勒对主流经济学的如下批评(stigler,1976),“斯密最后一个令人可叹的失败在他著名的分工问题上。作为他那宏篇巨制开章的分工问题,以及书中不朽的制针工厂的例子,何以竟被视为一种失败?它们不是经常被所有的经济学文献加以引用吗?的确,多少年代以来情况都是如此。所谓失败是不相同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几乎没有人运用分工理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这样一种理论;……没有一个标准的、可操作的理论来解释斯密描述的所谓经济进步之源泉。斯密不惜重墨地对分工进行了令人信服的描述。……在我看来,斯密的例子同今天我们看到的关于专业化作用的例子,具有同样强的说服力。但是,据我所知,迄今还没有证据表明在他之后分工理论取得过显著的进步,从而专业化也就没有成为现代生产理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1990年代早期,对这类文献中的模型主要有如下批评。

(1)这些模型太特殊,而且太偏离主流,因此审稿人不知道究竟应将论文归于哪一类文献。这是审稿人拒绝他们不熟悉或不喜欢的新思想的一种非常策略的办法。但是,这也间接地反映出这项工作的原创性。自从1990年代中期几位审稿人将之视为一种“新兴文献”和“快速增长的文献”之后,这类抱怨就销声匿迹了。

(2)一些评论者在评论没有企业的模型时抱怨,这类模型只同前工业化经济有关。但是,自从此类文献中几篇关于企业制度和内生迂回生产链条中链接数及中间产品数目的以来,这类抱怨也不见了踪影。这类模型的优势是,它能将企业制度的出现和演进,以及新产品的出现解释成事后生产函数(事后意味着它们只能在人们做出决策之后才能被看到)随着参数值在不同临界值区间的变化而在不同分工结构之间非连续跳跃。对一个新类型的企业或一个新类型的商品,新的事后生产函数就可能从这种超边际跳跃中出现。

(3)一些审稿人抱怨,在这类模型中,交易费用是外生的。目前,已有十余篇论文对这种正当的抱怨进行了回应。它们将内生交易费用(议价权力引起的扭曲、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性和其它一些机会主义)引入到模型之中(chu, 1997, chu and wang, 1998, lio, 1997, 1998, yang, 2000, yang and yeh, 2002, fang and zhu, 1999, ng and yang, 2000, yang and zhao, 2000, liu and yang, 2001)。这些模型显示,内生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和分工对总合生产力的正网络效果之间有趣的两难冲突,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真实的商业故事,而这些故事用标准的新古典模型则无从解释。例如,有几个模型预见,随着保险的出现或运输效率的提高,生产力、分工水平和内生交易费用也会同时提高。

化工生产论文范文9

张定胜还证明,在一个既有外生又有内生比较利益的模型中,当先天条件不同的人先后在不同时间卷入越来越高的分工水平时,收入分配不平等度会发生非单调的波动。当一部分人的专业化水平上升,而另一部分人还在自给自足状态时,不平等度上升,但落后的人们随交易效率改进也卷入分工时,不平等度下降。而当交易条件较好的人们在交易效率进一步改进时选择更高的分工水平时,他们与落后的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又会扩大,而当落后的人们又赶上来时,收入差距又会缩小。这种收入分配不平等度不断波动的理论与以前两种相关理论不同。这两种理论中一种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发展有正面影响,而另一种认为有负面影响。 而张定胜的波动 理论说明收入分配不平等度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有时为正,有时为负。最近的经验数据(deininger and squire,1996) 证明随着人均收入的上升。收入分配不平等度是不断波动的。刘孟俊(liu, 2001,又见cheng, liu and yang, 2000)将这种模型发展到有中间产品的情形,可以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经济发展、落后国的产业升级等现象。他与张定胜分别独立地用超边际分析证明,成文利,萨克斯,和杨小凯关于关税政策与分工水平的理论,在既有内生又有外生比较利益的模型中同样成立。

杨德兴(yang,2001))和李国强(li,2001)则运用超边际分析来揭示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分工网络大小之间的关系。他们证明, 外国直接投资是一种用企业制度对管理知识和企业家思想间接定价, 以保护这些知识财产不受侵犯的办法. 它可用来促进生产企业家思想和有型产品之间的分工.

这些研究证明与传统四大贸易命题(赫克歇尔-俄林, hecksche-ohlin, 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普尔和萨缪尔森stolper and samuelson定理,和鲁宾辛斯基, rybczynski, 定理)有关的贸易量、价格及资源禀赋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有什么一般规律,一些特定规律只在特定模型的特定参数范围内成立。另一方面,虽然不可能有一般规律,但是最有普适性的一般均衡比较静态规律是交易效率改进对一般均衡分工网络规模的正面影响。这一规律虽然也可以找到反例,但却是最不易找到反例的。由于分工网络模式与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有关,而产品数量、资源存量及贸易流量是经济组织的非拓扑性质,所以适用性最广的规律应是与经济组织拓扑性质有关的规律,正如分子生物学中基因结构的拓扑性质是比分子中原子排列的几何特性(非拓扑性质)更根本的决定物种变化规律的因素一样。 在杨小凯(yang, 1991, 1996)的内生贸易模型中,每个人的天生条件可能相同,人们之间不一定有与生俱来的差别,即可能不存在外生比较优势。人们喜好多样化消费,专业化生产能带来高效率,但却会增加交易次数。这就产生了一对两难冲突:如果利用专业化经济,生产效率肯定会提高,但是它却带来了交易费用的增加。这种两难冲突的结果,会产生最优分工水平。这种分工经济当然是以内生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专于不同行业时,他们就会通过专业化而内生地(或后天地)获得比外行高的生产率。内生分工与专业化的贸易模型产生了如下命题:随着交易效率不断改进,劳动分工演进会发生,而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化现象都是这个演进过程的不同侧面。伴随着分工的演进,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业化程度、内生比较利益、生产集中度、市场一体化程度、经济结构多样化程度、贸易品种类及相关市场个数都会增加,而同时自给自足率下降。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内核。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起因于国与国之间的外生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差别等原因。按照这种理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各自不同的生产和禀赋条件,它们之间应该比具有相同生产条件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更大。但是,实际上,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要远远小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这就是有名的林达贸易模式(linder pattern of trade)。这种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交易效率要比发达国家低。根据内生分工与专业化的贸易理论,交易效率的提高会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市场一体化,相互分割的局部市场将逐渐发展成一体化的市场。这时候,一个大的市场就为折衷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提供了更大余地。所以,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发展的结果,其市场容量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国际贸易之所以一般在国内贸易之后发展起来,是因为同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往往有一些额外的费用。比如,国与国之间的关税、运输距离、通关检查、签证及其它手续费。这些使得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平均而言交易费用更高。

廖伯伟和杨小凯(liu and yang,2000)、孙广振(sun,2000)和张永生(zhang,2000, 2001)则发展了厂商规模无关论的理论模型,

对外部性、公共品和内生交易费用的超边际分析:chu and wang (1998), y-k. ng and s. ng 2001a, b, and ng and yang (2000) 将外部性引入到了内生专业化的模型中,以揭示外部性对市场范围和分工网络大小的影响。杨小凯(yang,2000), 杨小凯和叶永南 (yang and yeh, 2002) 则将道德风险引入内生专业化的模型中,以研究道德风险导致的内生交易费用对市场范围和分工网络大小的影响。他们证明, 当外生单位交易费用下降时, 内生交易费用、总合生产力,每人工作努力程度, 以及一国之财富,会随着分工演进而同时提高。杨小凯和赵益民(yang and zhao,2000)用几个对策论模型,研究由讨价还价和分工网络规模引起的内生和外生交易费用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分工网络规模的影响。所有这些模型都预见,内生交易费用、总合生产力,以及一国之财富,会随着分工演进而同时提高。 杨小凯(yang,2000)吸收了马斯金(maskin)、米尔格龙(milgrom)和霍姆斯特朗(homstrom)近期对哈特(hart)不完全合约理论的批评。他将双边道德风险引入到了内生专业化和企业制度的杨-黄模型中。这个模型通过吸收马斯金批评中的技术实质,避免了格罗斯曼-哈特-摩尔(grossman-hart-moore)模型中逻辑上的矛盾。这个矛盾是: 模型假定, 个人用动态规划最大化预期效用时, 知道所有随机状态, 但模型却又假定决策者因交易费用太高而不知道所有随机状态, 因此不可能写下相机和约, 而需要不完全和约.本文中的模型通过吸纳maskin,tirole,holmstrom和milgrom对不完全合约的批评来支持ghm模型的精神。它证明,在不存在无限相机状态不可描述性和再谈判的情况下,如果将道德风险与产品和劳动力的监控或测度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引入ghm模型的一般均衡形式,ghm模型的精神依然保存。在ghm扩展模型中,是不同产品和要素的相对测度成本在起作用,而不是书写合约时可能发生的昂贵绝对成本在起作用。它显示,当一种活动可能涉及极高测度成本和相连道德风险时,相机不完全劳动合约能用于避免对这种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进行直接定价和营销,同时通过劳动分工展开这种活动。劳动合约可能没明确规定雇员应该做什么,它要求要雇员做什么雇员就得做什么,因而它是不完全合约。对雇员生产的任何东西的事前特别规定的所有权和对剩余收入的索取与决策权的不对称,加上对公司名称(企业特定资产)的排他权,是对那些知识资产间接定价的十分精到的方法。那些知识资产,如管理秘诀,过于无形,即便通过专利法,也不好直接定价。这样,相机不完全劳动合约能促进无形知识财产生产和有形产品生产之间的劳动分工,进而提高总合生产力。

方星海和朱天(fang and zhu,1999), 姚顺天(yao,forthcoming),萨克斯、胡永泰和杨小凯( sachs, woo, and yang,2001)的论文,报告了对转轨经济学进行超边际分析的近期研究。他们用内生专业化的模型分析政治经济学、隐性及显性的腐败,以及其它一些经济转轨中的问题。

杨小凯的论文(yang,1999)则是对资本和投资理论超边际分析的最新研究。此文批评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投资和储蓄决定论(投资率或储蓄率与增长率之间的正关系) ,‘如果投资不是用来发展适当的分工水平和模式的话’,在物质和人力资本或在新产品创新上的投资,并不能自动地提高未来生产力。此文用一个有角点解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将斯密(smith,1776))和杨格(young,1928)强调的资本理论数学化。它证明投资是用来加深迂回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分工的工具。由于交易费用、专业化加速人力资本积累的效果,以及固定学习费用之间复杂的两难冲突, 当交易效率很低时, 投资率或储蓄率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就可能不是正的, 资本与劳动相对量与资本回报率的关系也可能不是正的。这为c. jones (1995) 的否定这些正关系的经验证据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孙广振和杨小凯的论文(sun and yang,2000)是对城市化理论超边际分析的最新研究,他们的模型产生了同fujita-krugman类型的城市化模型不同的预见。孙-杨模型预见,无论城市化、工业化程度、平均企业规模和总合生产力(或人均真实收入)之间出现正或负的关系都是可能的,而fujita-krugman模型则预见这些变量之间只会有单调的正关系。他们的模型也内生了城乡土地价格差别. 此差别可因分工网络扩张而变得大到边际分析不可预见的程度.

du (forthcoming)报告了对景气循环超边际分析的最新研究。他吸收了布兰查德(blanchard)对一个内生景气循环、内生增长和内生分工演进的早期模型的批评。布兰查德批评说,在一个内生专业化和内生景气循环的模型中,景气循环可能会被世代交迭平滑掉。

我相信,上面对超边际分析最新研究的评述,一定漏掉了不少正在进行之中的研究。我还需要读几篇刚出来的论文,并对此类文献中正在进行的博士和硕士论文进行全面了解。从我收到的电子邮件中,我知道这一领域目前还有很多研究正在进行。 四、评论、挑战和批评

在这一节中,我首先勾勒对分工网络超边际分析文献主要的肯定性评论,然后勾勒对这一文献的主要挑战和批评。

詹姆斯 布坎兰(见james buchanan, in ken arrow, et al, 1998)对杨小凯和刘淑香(yang and s. ng,1998)的综述文章作了如下评价。“这篇文章非常重要。此文将对经济学家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不论他们具体的兴趣何在……对规模经济和劳动专业化之间区别的分析,将使很多经济学文献的重心发生新的倾斜,特别是作者将此同马歇尔造成的影响联系在一起,后者使得经济学家偏离了斯密的轨道。”。此篇文章的另外一位评审人(见杰弗 博兰,jeff borland in k. arrow, et al, 1998)指出,“此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斯密以来到萨缪尔森(samuelson,1948)经济学教科书出版这一期间对专业化问题研究的评论。第二部分对源自新古典贸易理论,或被视作‘新’贸易或增长理论的专业化模型进行扼要概述。这些模型的主要特征,是用商品种类数的变化来代表分工的变化。第三部分则全面介绍了新兴古典的专业化模型,杨小凯是其中的先驱人物。这类模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分工的变化同时由商品的种类数和生产活动的专业化水平来表示。在读完一个文献综述后,对其最好的检验办法可能就是进行设问,在所综述的领域中,是不是有足够的实质性文献来支撑这样一个综述?在读过杨和刘的论文之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十分肯定的。看起来同专业化有关系的问题之多,使得我们不难接受霍撒克(houthakker's (1956, p. 182))曾经说过的话,‘经济学中几乎没有哪一领域不会因为对专业化问题的进一步分析而得到提高’”。

对这一文献有代表性的评论,来自sherwin rosen, donald smythe and avner ben-net’s 对杨小凯和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 (yang and ng1993)一书所做的评论。罗森将此书视作“一流”(见professor a. sinclair的报告)。诺贝尔奖提名者fischer black评价此书为“才气横溢的著作”(black's letter to ng and yang)。他指出((pp. 255-56, exploring general equilibrium, 1995):),“杨小凯和黄有光(1993)模型将增长视作一个提高专业化的过程,这种提高又是通过学习如何有效地组织生产,以及具体生产过程来获得的。运输和交易效率的提高可以提高专业化和迂回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是后天获得的,它在国家之间和一国之内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在起作用。企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而提高效率。合约成本意味着一个产权中的最优模糊度;甚至很多‘外部性’都是内生和最优的。当专业化达到某一程度后,货币和信用就成为关键,但它们并不影响实体经济的演进;甚至景气循环和失业都是内生和最优的。所有这些,都同增长和景气循环的一般均衡方法相一致。” donald smythe教授在他对此书的书评(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4, vol. 32, pp. 691-92)中说,“这是一本雄心勃勃的著作。虽然作者声称他们的目标仅仅是增加微观经济分析框架的多样性,但它的范围却横跨贸易和增长、城市经济学、比较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甚至宏观经济学等众多主题。它主张微观经济学从资源分配问题完全回到经济组织问题……这是一本非常有趣且具原创性的书。它的动机是良好的,其基本的见解也引人注目。杨小凯教授和黄有光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微观经济学方法,它使很多长期以来难以进行形式化处理的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 avner ben-ner教授在他对此书的书评(见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1995, vol. 151, pp. 571-72)中说,“此书确实是技巧与才智的杰作。作者从有限的几个假定出发,试图对许多经济现象,从企业的内生到城市化、国际贸易模式、货币的产生、产权的演进以及前共产党国家的转型,等等,提供理论解释。此外,作者还力图实证地检验其理论的某些方面。此书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他们的宏大目标。……读者将因阅读此书而受益,因为它论述完整,而且用新颖的方法处理了经济组织的核心问题。作者巧妙地对其他经济学家认为无法处理的问题建立了模型,从而展示了经济理论的若干最佳应用。”

他指出,“此书中发展的模型集中在专业化、交易费用,以及相关的生产什么与购买什么的个体决策等之间的关系上。这样,杨小凯和黄有光的这本书应归于新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归于那类集中于交易费用与企业及市场间边界的文献。作者对专业化的强调,使他们的框架有着区别于科斯、威姆姆森和其他人的独一无二的特征。由于在专业化的选择,以及生产什么和购买什么上的内生化,使得杨小凯和黄有光的著作有别于很多产业组织和组织经济学文献。当然,他们从后者中吸收了很多做模型的技巧。”

这些研究的评审人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看出,这类研究内生了市场结构和分工水平, 它将经济学研究从资源分配导向引至组织导向。同一些审稿人认为交易效率对分工的影响是一种同义反复的观点相反,一位审稿人指出,“作者观察到,交易效率的提高(每单位贸易品更低的费用)可能实际上会导致一个更高的总合交易费用,因为生产变得更加专业化。当然,生产效率的提高要超过这些提高的费用。这一点特别值得强调,因为它同那些强调货币的使用减少了用于交易上的资源的观点是相反的。事实上,货币化的主要好处,不是来自于花在交易上的资源的减少,而是来自于其带来的更有效率的生产结构。”

这些研究的评审人在90年代初指出对企业理论超边际分析用一个内洽的模型将关于企业存在的很多观点形式化:(i)降低交易费用(高斯);(ii)促进分工(专业化递增报酬);(iii)要素市场替代产品市场(张五常);(iv)用有形商品市场替代知识和管理等无形产品市场。

对城市经济学超边际分析论文的评审人在90年代初对杨小凯和赖斯的模型(yang and rice,1994)有非常高的评价。他们不但称此论文“会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中的一个标准参考文献”。他们也指出这类模型与当时开始的克鲁格曼关于城市如何形成的论文之间的差别:“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将城市出现解释成贸易中交易费用下降的结果。驱动力是同分工相联系的规模经济。……在某些方面,这篇论文同克鲁格曼近期关于城市如何形成的论文相似,但却有别于后者。他们都关心如何解释城市的出现;而且,规模经济、交通成本和外生不可改变的农村部门在其中都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但是,这两种方法在规模经济的设定上却各不相同。在克鲁格曼的论文中,规模经济是在企业内部实现的,而在杨和赖斯的论文中,规模经济却来自分工。”但是90年代末的对城市经济学超边际分析论文却没有这么走运. 孙广振和杨小凯的论文(sun and yang,2000)虽能预见很多fujita-krugman类型的城市化模型不能预见的现象, 例如, 城市化, 工业化和分工同时演进时, 城乡土地价格差别会而变得大到边际分析不可预见的程度, 而平均企业规模可能缩小. 但对城市经济学超边际分析的影响根本无法与fujita-krugman对城市经济学的边际分析相比.

对于发展经济学和内生增长超边际分析的论文是这一文献中最走运的。不但审稿人给予很高评价,使之得以在好杂志上发表, 也是此文献中引用率最高的。杨小凯和博兰(yang and borland,1991)的论文被视为劳动分工自发演进的经典模型。审稿人也注意到这类模型与有规模经济的模型的有趣的差别,即”人口在模型中保持不变。分工是由人口以外的力量驱动的。”而在有规模经济的模型中,人口是一个关键的变量。但90年代初一些独立的发展这一模型的努力不是很成功。原因可能是有角点解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太难操作。90年代中这方面的独立研究有一些成果(zhang, 1997, 1998, wen, 1997)。但却没引起广泛注意. 史鹤凌和杨小凯(shi and yang,1995)同时内生生产力的提高、贸易的增加、生产迂回度的增加,以及分工的提高的一般均衡模型也没引起很多注意, 尽管几位最好杂志的审稿人很喜欢它。

在90年代初对贸易理论超边际分析的文章都被看成发展经济学的文章。斯迈思(smythe, 1994)是第一个指出对贸易理论超边际分析发展出一个 “内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种科斯企业理论的数学模型,以及基于分工演进的技术变化的理论。” 90年代中, 这类模型的发展遇到一些阻力. 主要是因为不熟悉超边际分析和边际分析差别及规模经济和分工网络效果之间差别的审稿人不相信超边际分析可以应用到这么多不同的领域. 对贸易理论超边际分析的研究在90年代末有过引人注意的发展。而主要的批评是认为规模经济的模型可以代替这类模型。 

杨小凯和威尔士对产权和交易费用经济学超边际分析的论文(yang and wills,1990))在得到审稿人强有力支持和在引用率方面仅次于内生分工演进模型的成功。但这方面研究的后续文章却没有这么幸运。杨小凯和黄有光(yang and ng (1993)《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第11章曾被审稿人强有力支持,但编辑却不以为然。而刘孟奇第一个引入保险以对付交易中的风险的模型却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这个模型证明, 当每个交易的风险因保险而减少时, 整个分工网络的协调失灵的风险反而会因分工网络的扩大和生产力增加而上升。 

对货币理论进行超边际分析的研究(yang and ng,1993, ch. 17和程文利, cheng,1999)是曾被审稿人强有力支持,但编辑却持反对态度的另一例子。审稿人对一般均衡模型可用来同时内生分工水平和货币出现大加赞赏,且对模型预见分工水平上升, 生产力增加和货币出现时, 总交易费用不减反增的现象印象深刻。

对景气循环和失业理论超边际分析的研究没有多少正面的评论, 尽管审稿人肯定了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和超边际分析解释景气循环与局部均衡和边际分析方法相比的优势。

对于分工超边际分析的基础理论(sun, yang, and yao,1999, sun, yang, and zhou, 1998)的评价相当正面, 特别对数学证明的正确无人置疑。

分工网络超边际分析文献近期的快速发展,令人满意地吸收了斯蒂格勒对主流经济学的如下批评(stigler,1976),“斯密最后一个令人可叹的失败在他著名的分工问题上。作为他那宏篇巨制开章的分工问题,以及书中不朽的制针工厂的例子,何以竟被视为一种失败?它们不是经常被所有的经济学文献加以引用吗?的确,多少年代以来情况都是如此。所谓失败是不相同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几乎没有人运用分工理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这样一种理论;……没有一个标准的、可操作的理论来解释斯密描述的所谓经济进步之源泉。斯密不惜重墨地对分工进行了令人信服的描述。……在我看来,斯密的例子同今天我们看到的关于专业化作用的例子,具有同样强的说服力。但是,据我所知,迄今还没有证据表明在他之后分工理论取得过显著的进步,从而专业化也就没有成为现代生产理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1990年代早期,对这类文献中的模型主要有如下批评。

(1)这些模型太特殊,而且太偏离主流,因此审稿人不知道究竟应将论文归于哪一类文献。这是审稿人拒绝他们不熟悉或不喜欢的新思想的一种非常策略的办法。但是,这也间接地反映出这项工作的原创性。自从1990年代中期几位审稿人将之视为一种“新兴文献”和“快速增长的文献”之后,这类抱怨就销声匿迹了。

(2)一些评论者在评论没有企业的模型时抱怨,这类模型只同前工业化经济有关。但是,自从此类文献中几篇关于企业制度和内生迂回生产链条中链接数及中间产品数目的以来,这类抱怨也不见了踪影。这类模型的优势是,它能将企业制度的出现和演进,以及新产品的出现解释成事后生产函数(事后意味着它们只能在人们做出决策之后才能被看到)随着参数值在不同临界值区间的变化而在不同分工结构之间非连续跳跃。对一个新类型的企业或一个新类型的商品,新的事后生产函数就可能从这种超边际跳跃中出现。

(3)一些审稿人抱怨,在这类模型中,交易费用是外生的。目前,已有十余篇论文对这种正当的抱怨进行了回应。它们将内生交易费用(议价权力引起的扭曲、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性和其它一些机会主义)引入到模型之中(chu, 1997, chu and wang, 1998, lio, 1997, 1998, yang, 2000, yang and yeh, 2002, fang and zhu, 1999, ng and yang, 2000, yang and zhao, 2000, liu and yang, 2001)。这些模型显示,内生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和分工对总合生产力的正网络效果之间有趣的两难冲突,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真实的商业故事,而这些故事用标准的新古典模型则无从解释。例如,有几个模型预见,随着保险的出现或运输效率的提高,生产力、分工水平和内生交易费用也会同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