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信息科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2-09-10 04:08:57

信息科工作计划

信息科工作计划范文1

城区中学粟维胜

本学期我担任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信息科的备课组长工作,初一1到7班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学校校园网的管理维护工作,初三级和行政办公室的电脑维护工作,学校校园网站的改版和维护管理工作,以及学生和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工作,学校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等。工作任务繁多,为有效地进行信息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维护管理好全校的电脑,保证校园网的正常使用,特做如下计划安排:

一、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做好备、讲、批、辅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

信息课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重要。对学生来说,它虽不是主科,但却胜似主科。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的应用是如此广泛,学不好计算机,等于是新文盲。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科的教师来说,肩上的任务是非常重的。所以,本学期,我将尽力担负起备课组长的责任,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做好备、讲、批、辅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我们的第一任务。

二、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新学科,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用于备课和教研方面的资料几乎是空白。信息技术发展又是如此之快,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别说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教研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从中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三、挖掘尖子生,做好培优工作,做好学生竞赛的培训工作。

经过开学初的调查,我们在初一新生中发现了不少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着浓厚兴趣及一定特长的学生。为培养在这方面有兴趣及特长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我们将从这批学生中挑选一批尖子生,组建电脑兴趣爱好小组,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强化培训。同时,对原有的初二级的尖子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本学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竞赛——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往我校学生参赛的成绩不理想,今年我们将从兴趣爱好小组成员中挑选出几位特别突出的学生,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力争在这次竞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为城区中学争光。

四、积极培训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

我校大部分教师已通过广东省计算机中级水平考试,部分老师已经参加了广东省计算机高级水平考试,很多老师已会自己制作多媒课件,计算机应用水平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有部分老年教师计算机水平还未达标,另外,本学期新进来很多刚毕业的老师,这些教师因未经过系统培训,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还欠缺经验。所以本学期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进行教师计算机水平的培训工作。这是我校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

五、做好校园网站的改版工作及校园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

学校校园网站第一版的设计获得了广泛的赞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第一版的设计越来越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为此,我们计划在本学期对校园网站进行改版工作。并开发一系列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配套的应用软件,进一步提升我校信息化应用水平。

六、做好全校电脑的硬件维护

学校计算机的数量已达200多台,维护工作也增大很多。特是两个电脑室,因上机任务繁重,电脑出现较多问题。但身为全校电脑的主要维护管理负责人,我会尽职尽现,做好维护管理工作,保证电脑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教学及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配合学校其他教师和部门,认真完成好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信息科工作计划范文2

一、强化机关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水平和服务能力

2015年,认真总结和巩固集中整治庸懒散奢贪专项工作中取得的工作成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干部队伍和机关自身建设。一是强化大局意识,从政治的、战略的、大局的高度,着力抓好科技、工业、信息化和防震减灾工作。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抓好本部门职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做到有为有位。三是强化创新意识,积极探索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和发展观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进一步提高班子执政能力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切实抓好职能工作

(一)科技工作

1、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做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引进工作,推进科技创新活动,增强我县主导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2015年,为促进农民增收,争取县政府支持,扶持3个农业110科技示范基地。

2、继续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发展项目审核、申报,同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抓好项目的管理、跟踪和服务工作,通过项目带动区域产业化发展进程。

3、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通过省级、县级和农业科技服务110三级培训抓好科技培训。特别是组织好“科技活动月”的活动,整合全县各有关部门的资源,使科技下乡在普及程度和服务质量上上新台阶。2015年,准备培训农民骨干8000人次。

4、继续抓好农业科技110建设。在巩固现有的农业科技110服务站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110服务站点建设,2015年,争取在硬件和软件上重点打造2-3个龙头服务站点。同时,要做好各个服务站点间的协调和交流工作,建立便民高效、快捷服务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站点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5、配合县委组织部门做好省中西部市县派遣计划第四期挂任科技副乡镇长工作,支持和帮助三位挂职科技副镇长做好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争取县政府的资金支持,配套项目经费。年终,配合县委组织部门做好科技副镇长派遣工作考核和评选先进工作,为继续推进科技副镇长派遣工作提供人才资源和经验。

6、继续拓宽“农信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争取政府投入25万元,拓宽“农信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扩大“农信通”信息服务套餐用户规模,为8000名农民手机用户免费提供各种涉农信息,加快推进我县农村信息化建设。

7.进一步贯彻落实省罗保铭书记的批示精神,服务绿色崛起,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做好太阳能灭虫技术推广示范工作。2015年,计划推广太阳能灭虫技术示范基地4000亩,需要资金50万元,重点在连片1000亩以上的瓜菜、热带水果等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110示范基地示范推广。

8.继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2015年准备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0期,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9.做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结合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提高县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争取2015年我县科技进步考核的经济目标达到省的要求。

(二)工业工作

1、以发展工业项目为抓手,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今年重点抓好引进1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和大型新型墙体材料项目,推进国电西南电厂建设。积极做好服务跟踪工作,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促进项目尽快落户我县。

2、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按照县“十二五”规划工业节能减排要求,我县2015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2013年降低。特别要做好节能灯推广工作,让节能概念深入到我县每个公民的工作生活中。

3、配合县发改局做好县建材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落实园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产业目录及项目库,增强招商引资实效。

4、根据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的有关精神,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县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原材料开采、生产加工、推广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做好新型墙体材料产业整顿治理工作。

5、做好各类工业项目的申报工作。重点申请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扶持资金,努力争取技改、节能等项目资金,提升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

6、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做好县腰果加工厂改制工作。

7、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环保砖厂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打击取缔非法实心粘土砖厂工作力度。

(三)信息化工作

1、争取政府投入,加快发展以信息网络建设为重点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各行业接入信息网络、共享信息资源及开发网上应用搭建方便、快捷的平台。

2、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增强网站的服务功能,以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利于公众充分行使其监督权,成为我县对外宣传和外界了解的重要窗口。

3、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推进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要求,扎实推进我县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和电子监察建设工作。力争2013年年底前实现我县辖区县城、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联网覆盖,并充分运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我县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工作迈上新台阶。

4、加快农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充分依托农业科技110体系,争取政府投入,完善农业专家库、智能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信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群众提供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务需求,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防震减灾工作

1、加强地震灾害宣传力度。结合科技月活动,组织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纪念宣传活动,使防震减灾知识进乡镇、农场、机关和学校。通过广泛深入宣传,不断提高公众的抗震救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信息科工作计划范文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化,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要以信息化为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我校作为一所省一级小学,我们理应要走在教学教研的前沿,而信息技术科组肩负着为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的任务,使我校在现代管理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和深化过程中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加强学科组的自身建设

2、树立良好的科组形象:本着信息技术科组要服务于学校管理、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的宗旨,我们要树立工作积极、主动、热情的良好形象。

3、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本科组人员要保持务实、求实、开拓、进取、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

4、要争创2003学年广州市优秀信息技术科组称号,本学期我校要申报广州市中小学优秀信息技术科组的评选。

二、做好学校现代教育媒体的维护工作

1、继续做好设备的使用指导和培训,引导教师正确用好设备。

2、加强与各级、科组和教师的联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3、本科组老师在没课或无工作安排的时间,要在四楼的科组办公室值班,当接到有电脑等技术故障的电话请求时,要及时前往处理,对于不能直接处理的故障要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并填写一份故障处理意见的书面报告。在维修仪器过程中,要坚持节省开支的原则。

三、做好学校电子资料的整理工作

由于我校办公电脑较多,在工作过程会产生许多学校、年级和科组等的学期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阶段性工作意见、各种专项工作计划、各班级的成绩统计等电子文档资料,这些资料对于将来是十分宝贵的,因此,要及时做好对一些有用的资料的进行收集、整理和保管。建议每个级组在你们的级组办公电脑上建一个共享文件夹,文件夹名字统一叫《上传资料》,然后把你们级组老师每个学期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论文、每个班的期末考试成绩等放入里面,再由信息技术科组收集整理。请各年级把Teacher02电脑上把《上传资料》文件夹拷贝到各年级组办公电脑上,然后把你手头上已有的资料放入对应的文件夹。

四、做好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1、我们广大老师们必须要认识到建设和维护好流溪小学网站的作用和意义,把我校的常规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成果、学校的教学动态和学校的重要举措及时地在学校网站上反映出来,对上级教育部门、兄弟学校、社会、学生家长成为一个交流反馈的渠道方式,同时,也是我校对外的一个重要宣传窗口,网站建设得好就是一个正面的宣传作用,反之则起到负面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的网站是非建设好不可的。

2、为了保证网站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我校要成立一个网页制作小组,并把网页的建设与维护工作落实到各学科组上,我们信息技术科组要负责网站建设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建议由孙楚志老师全面负责这项工作,并请孙教师尽快提出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小组成员名单、网站的栏目设计、工作进程等交学校研究决定。

五、做好本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

1、本学年,结合学校及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实际,从三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为此我们要根据广州市教研室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及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三个年级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并争取在我市教研室陈榕权老师的指导下,及早形成书面材料。

2、积极参与广州市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开展以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研究。

3、做好第五周星期四上午教研室在我校进行的全市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的准备工作。

六、做好校级的学科竞赛工作

为了树立本学科在学校师生及家长心目中的良好地位,使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形成特色课程,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探索信息技术的学习动机,本学年开始,每年第二学期组织一次分年级校级信息技术学科竞赛。具体详见竞赛方案。

七、继续进行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录入工作

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它的正确使用和运行,将标志着一个学校的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使我校的校园网的作用产生质的飞跃。因此,做好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录入工作,也是我校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八、整理教师制作的课件

上学期末,收集到许多老师自己制作的课件,我们要对这些课件做好整理归类存放工作,并对优秀课件进行评选,同时要对本次收集的课件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并把评析意见反馈给全体老师。

九、加强与校外的交流学习

本学期计划组织科组老师到广州等外地学校进行参观交流学习,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开阔我们的视野,找出我们的不足,寻求我们发展的出路。

十、主要工作的分工及完成时间表

序号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1

课件的整理

李建生

第二周2月20日前

2

优秀课件的评选

李健生、邓昔溪、孙楚志、李政

第三周2月27日前

3

信息技术校本教研的书面材料整理

邓昔溪、李建生

第四周3月3日前

4

学校电子文档的整理

邓昔溪

第五周3月12日前

5

全市公开课

李建生

第五周星期四

6

三、

四、五年级竞赛

邓昔溪、李建生

第六周星期四3月26日

7

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

孙楚志

第八周、第十四由学校进行检查

8

标准化信息管理数据的录入

李建生、孙楚志

第六周、第十二周由学校检查

9

外出参观学习

信息科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70-02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作为记录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的资料,是重要的科技信息储备资源,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发挥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促进科技创新、支持生产建设和科研发展等重要作用的主要手段。

一、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的重要性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我国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完整过程,包含大量有价值的科技信息。做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潜在的科技信息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支撑国家科技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对科技创新具有奠基作用

科技创新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是在继承前人的研究和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就是说,如果科技创新没有前人的研究和成果作为它的基础,科技创新根本无法实现。而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作为非常重要的科技档案资源,将前人的研究和成果都给予了精确记录,有助于当前的科技工作者真实地了解前人的研究历程和成果,由此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对科技创新具有启迪作用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对于科技创新来说,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当前的科研人员可以从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中得知前人相关研究中的材料,通过对材料的研究、分析,有助于产生新的研究思路,激发产生科技创新的灵感。第二,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则可以提供与科学判断有关的信息资源,由此来验证科技人员的判断。第三,科技人员在进行研究之前,通过对相关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来进行有效的研究,能避免重复研究。

二、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开发利用中,由于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导致项目档案管理部门开发意识淡漠,重管理轻利用;知识产权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电子档案的出现也给项目档案的保密和开发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开发意识淡漠,重管理轻利用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长期处在封闭和半封闭的环境下,导致一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部门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重管轻用”上,主要完成按时接收,安全保管,按规定接待查找档案人员等工作。再加上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察觉科技市场和科研工作者需求的最新变化,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将收集、保存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进行系统加工,导致多数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简单的数据整理状态,信息开发不充分,价值低,无法实现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的快速查找和共享。

(二)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突出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中还存在不少知识产权问题,突出表现在产权的流失、产权破坏严重,影响了知识产权效益的发挥。

1.产权流失问题突出

由于多数承担单位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科研人员重项目研究、轻项目档案的观念依然很严重,造成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十分淡薄。对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政策掌握不全面,致使科研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对知识产权缺乏保护意识,进而导致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中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2.知识产权人为破坏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知识产权人为破坏是指在开发利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过程中,由于人的行为而造成的知识产权破坏。如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制度的不健全、执行不力导致无意或者蓄意破坏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知识产权。如有些科研人员缺少归档意识或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科研实验原始记录不记录或记录不规范,造成重要的科研数据丢失、科研报告不完整等情况,最终造成科技计划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不齐全;有些科研单位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被国内外的竞争对手窃用或抢先注册专利,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电子档案的发展使保密工作面临新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档案的管理成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电子档案的大量产生打破了传统的信息贮存方式,随着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逐渐增多,纸质档案也在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电子档案为传统科技档案的利用开辟出一条新路,但同时也给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信息安全带来了新问题。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记录了重要的科技信息,不能随意变更、传播,重点针对特定的科研人员开放。电子档案便于储存和利用,但是,对电子档案的处理过程必须依赖于电脑和专用软件等现代工具,一旦借助的工具出现故障,会造成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的可变或丢失。另外,电子档案便于修改、容易拷贝,这就给原始档案的认定带来了难度。虽然有技术可以防止伪造文件和在“原始文件”上任意修改,但是类似的限制功能是人为设置的,发生失真的可能性依然很大。所以,在现代工作环境下要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和信息传播的可控性仍是需要攻克的一大课题。

三、促进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充分发挥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信息作用,为科研人员及时提供准确、详实的信息,使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更好的服务科研活动,对提高新的科技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技术成果水平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注重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积极开发和利用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部门及有关工作人员要意识到,面向本单位,面向科技领域,大力开发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资源,为新的科研成果的形成和发展服务,促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开发利用是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业务。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档案记载、积累的科技信息在科研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创造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取得的经济效益可以进一步加大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管理、开发和科学研究的投入。

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部门来说,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化项目档案开发利用环境,及时升级相关技术和设备,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

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应该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开展和推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使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增强保护意识

1.加强普法宣传和职业道德教育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知识产权保护要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首先,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要对本单位的科研人员和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保密法》等档案管理中涉及的法律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任何人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将属于国家和单位的知识产权成果据为己有、非法使用、泄露或转让。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各单位或科研人员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由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提供资助,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职务发明,其成果具有公共属性,更多的是要为国家发展提供支撑,个人不能随意处理。所以各级管理部门应对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科研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科研人员为国家服务的意识。

2.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使用者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开发利用必然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开发利用,应分清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中哪些是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哪些是属于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之外的,对于利用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项目档案,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避免侵犯他人权利。在开展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利用服务活动中,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部门开发出来的具有创造性的信息产品,这种智力性劳动成果由于具有独创性,则应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于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的利用者,既要注重对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资源自由阅览、复制等合法权利的保护,同时也要强调对其非法利用行为的控制和惩治。

(三)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与利用

在计算机网络广泛应用的环境下,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信息在产生、处理及传输的过程中,使资源共享、近远程查询利用成为现实的同时,也使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保密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因此,利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各种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必须要配以多项行之有效的保密技术,以确保党和国家的利益不受侵害,才可以较好地实现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信息化服务功能。为了确保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利用的安全,建议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物理技术保障,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保密管理。具体可采取物理隔离的办法,严禁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上传,严禁联网或一台计算机多用;也可以采取安装屏蔽设备或使用视频监控保护等方法来解决。二是网络技术保障,主要是使用保密技术来建立访问监控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定位跟踪等。对于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必须有专人负责,对上网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必须进行保密检查。应依据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设定的密级层次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内容尚不能完全开放或未解密的电子类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不得使用普通的移动存储设备通过拷贝的方式利用。对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要用专用工具进行定期检测和拷贝,以确保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信息的可靠性。对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应明确规定归档时间、归档范围、技术环境标准等,以保证电子文件的质量。

四、结语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具有能够及时保存科技信息的优势,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开发利用是对科技计划项目资料的升华和再创造。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的积累,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供完整、可靠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新才,陈荷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标准规范建设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3(2):84-88.

[2]刘春泽,宋宇.关于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若干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8):135.

[3]潘世萍.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中政府权益的体现[J].档案学研究,2007(6):11-13.

[4]宋峥嵘,唐宝莲.浅谈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J].科技档案,2012(1):6-9.

信息科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信息时代工业工程

1工业工程的概述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为了对系统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评价而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他综合运用了物理学,数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集成企业、教育、和研究三方面的需求。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工业工程主要用于制造业,以研究生产方法的改进,生产计划制定及质量控制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越来越多的新学科新技术的加入,使得现代工业工程,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带了巨大的利益。

2信息时代工业工程的研究领域与功能

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由原本只存在对产品生产过程改善进行的管理,现在开始倾向于源流的管理。设计部门利用数码模拟技术,把IE的原理编入设计中,由生产部门把握是否可行,并进行指导和改善。

从现代工业工程专业角度工业工程研究领域主要可分为:人因与效率工程、生产及其制造系统工程、现代经营管理工程、工业工程中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信息时代下工业工程功能已比以前的工业工程更加完善,更加明细。概括主要可分为下表1.1所示:

IE的基本功能

规划 设计 评价 创新

业务发展规划 工厂选址 产品设计评审 产品改进

业务扩充规划 工厂布置 经济分析 工艺改进

新产品开发规划 工程项目整体设计 各种规划、设计方案的评审 设施改进

成本降低规划 设施设计 现有的各种系统的评价 系统组织改进

产品系列化计划 生产流程设计 质量控制和可靠性工程 工作方法改进

产品标准化计划 生产技术选择 职工业绩和职务评价 技术创新的激励与组织

产品、工业专业计划 作业程序设计 制定各种评价指标及规程 新产品、新技术的工程开发

序存计划 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 技术评价

安全卫生环保计划 信息系统设计

职工教育培训计划 CIM总体设计

产业政策 工业安全、卫生、环保系统及设施设计

产业结构分析 运输系统设计

产业技术政策 职工教育课程设计

技术发展规划 制定各种设计的标准、规划及流程

科研政策和规划

工程教育与技术培训规划

3信息时代的工业工程的应用

在应用领域中,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美国是最早进入信息时代的国家,也是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在新的经济、文化背景下美国的工业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工业工程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发展与应用。与传统工业工程相比,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向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服务。它不仅能提品的外形设计和工程设计,也能提供市场研究、消费者调查、人机学研究、公关策划、企业网站设计与维护,并具有了全球性活动的能力,事实上,一些新型的设计公司已经建立起了全球网络,已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工业工程在这方面的应用变化,转而反应在了企业管理上的变化,激发创造性的战略管理手段,不只局限于单个产品的开发活动,从而大大扩大工业工程的应用范围。

由于信息时代有了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从而是工业工程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计算机的应用软件使工业工程更加灵活快捷,从而使工业工程也更高科技化。工业工程在使高科技人性化,商品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桥梁的作用,使得人们望而生畏的高新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伙伴。

一个企业的任务是以较少的投入,经过生产和运作工程得到较高的产出。而要使生产过程高效的运行,工业工程的应用便是头等大事。工业工程应用中三项基本任务是质量、成本、交货期。许多企业正是通过工业工程的应用得以迅速的发展,并在竞争取得获胜。最典型例子有二战后日本的工业腾飞。在信息时代,产品销售也逐步网络化,网络的发展成为许多企业成功创造了机会。阿里巴巴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以低成本建造,高质量迅速抢占市场加上团队的优秀的生产管理模式。其中种种不难看出工业工程应用的影子。

以上简述中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期,信息技术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工具和载体。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在这样的时代工业工程应用也显得更为突出。谁能把握好成本,谁能管理好团队,谁就能在竞争中把优势转化成胜势。

4未来的工业工程的发展

在未来发展中企业为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进行信息化设计要求从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出发,过程中不断引入工业工程先进的制造与管理模式和理念。客观的分析企业的现状和需求,分析当前和未来的差距。然后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明确原则和路线。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是未来工业工程的基本功能。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与网络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工业工程中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的快速和精确的处理大量数据,使得工业工程能设计有效的大型而复杂的管理系统,并控制这种系统的运作。另外应用领域和研究对象将不断扩展,工业工程将不仅在制造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服务业,运输业等服务性行业也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将日益完善。在传统领域的工作研究加继续深入,同时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也将十分活跃。如遗传算法,全球供应链,电子商务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工业工程学科的应用范围还将不断的扩大。

5总结

工业工程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的综合、交叉型的科学。它追求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综合系统的整体效益。无论系统大小所反映出的都是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管理效益的特征。信息时代的工业工程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也是一门哲学,特别强调发挥系统中人的作用。因而在研究组织设计与重构、人员评价、激励等手段时往往采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在未来发展中工业工程也将吸收越来越多的新学科和新技术从而成为一个庞大的领域。

5参考文献

[1]孙义敏.《基础工业工程自学辅导》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04.01

信息科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优势

 

一、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目前,全国 94.4 %的乡(镇、街道)和绝大多数县及县以上人口计生部门配备了计算机,以不同形的式、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网络连接。全国 70 %县级、 80 %的乡级人口计生部门建立了业务应用系统,初步形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优质服务、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信息化应用体系。科技论文。依托扎根基层社区、深入千家万户的健全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队伍,建立了信息收集、传递处理、质量控制等制度,具备了独特的源头信息采集和变更优势,有效解决了信息化建设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宏观层面上,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需要;在微观层面上,同样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需求。科技论文。这主要表现为:

1.偏重于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明显滞后。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系统都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发的,主要以对育龄妇女的怀孕、避孕、生育信息管理为核心。随着我国人口形势的改变,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亟需进行角色的转变,而现有的系统大多难以完成新的形势下对信息需求。科技论文。

2.信息资源开发严重不足,而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又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复,且难以实现互联共享,形成信息“孤岛”,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当前大部分地区所采用的软件大都是简单的单机产品,主要应用于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上层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数据的处理不能与基层的数据无缝的集成,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强大功能;同时,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和维护耗费了基层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以这种方式对数据进行管理不利于信息的共享,形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单机系统软件主要设置在乡镇甚至村一级,因此,系统更新和维护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3.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目前,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的信息领域主要包括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流动人口交换平台、奖励扶助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因此各个系统之间没有能够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加重了管理和维护的工作负担。

4.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造成了目前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系统的实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进一步增加了数据共享的难度。

二、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人口计生信息化是关注人口安全,促进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的迫切要求。从关注人口安全的高度出发,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进程,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人口因素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发展要求的协调程度,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的适应程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人口计生信息化是履行人口计生委新的职能,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规划的迫切要求。依靠信息化手段,整合人口信息资源,建立定量模型,为从宏观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入研究我国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人口老龄化、人口就业、人口健康和贫困人口等重大战略问题,搭建一个宏观、集成、科学、经济、高效的支撑平台,为加强对人口问题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制定科学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人口计生信息化是健全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的迫切要求。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立以人为本的政府公共管理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进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众满意度。新形势下,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加强了政府与公众、政府与社会的有效沟通,对建立健全公共管理应急反应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是有效整合现有人口信息资源,提高人口信息使用效率的迫切要求。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口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人口信息是经济、社会生活最基本的信息资源,人口资源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部门信息化建设和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可以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成应用,符合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新阶段的发展重点与改革方向,符合国家关于规划体制改革及防止重复建设的要求。

人口计生信息化是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的迫切要求。人口计生信息化可以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治理人口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人口宏观调控体系和综合治理机制。人口计生信息化有利于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保护其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

人口计生信息化可以为最大限度地满足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不断提高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此外,人口计生信息化还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降低行政管理与服务成本,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减少统计误差,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震. 智能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研究与软件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 2006 .

[2] 董泽光. 基于J2EE的政府债务管理信息系统[D]吉林大学, 2006 .

[3] 曹美溪. 基于Spring、Hibernate的中小企业CRM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 2006 .

[4] 杨甜娜. 高校学生个信用评价管理系统体系结构与实现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 2006 .

[5] 祝文军. 基于Struts框架和Hibernate技术的Web应用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

[6] 罗华永. 基于三层架构的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06 .

[7] 陈景燕. 基于Spring的分销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

[8] 靳海彬. 基于MVC模式的远程教育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 2007 .

[9] 梁勇林. 基于多分类器融合的数据挖掘分类算法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 2007 .

[10] 萧毅鸿.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

信息科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人口信息质量管理制度理论依据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员频繁变迁,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有效管理及利用日益成为提高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建立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求的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适应社会需求,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思路、运着机制,增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更是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推进人口计生事业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

一、实施全员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的背景和理论依据及实际意义

首先,建立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信息时代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加快,流动人口逐年增多,人民群众的婚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呈现多元化趋势,群众对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需求也不断增长,使得原有的静态管理体制的弊端和不足在实践过程中日益暴露出来,传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已难以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在不同领域的普及,而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就是推动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为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其次,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制定的,而人口问题又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想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实现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必须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这就对人口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口管理涉及到人类的生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人力的开发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以人为本,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全面、准确、及时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分析人口的总体情况、构成、分布、人口素质等人口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各项业务指标的运行情况,正确判断未来影响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可以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支撑,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当然,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对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具有积极意义。 建立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的人口信息快速、动态采集机制,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能够改进工作手段,整合业务流程,促进人口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与公安、民政、工商、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服务的优质化和人性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特点、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PIS)是贵州省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一个成功的典范,《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等业务软件为其平台,按照“应用主导、完善体制、优化管理、资源共享”的发展思路,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采集、录入、及时变更人口信息,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人口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查询、统计、汇总、分析等功能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动态管理。它既包括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信息,也包括所有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变动状态等信息。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具有信息全面、综合、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呈现动态性等特点。信息采集的是所有人口信息,包括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录入的信息包括育龄妇女的各项信息,及全部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和计划生育信息。《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涵盖了人口基本信息、人口变动信息、育龄妇女婚姻状况、育龄妇女子女情况、妊娠信息、出生情况、独生子女光荣证情况、技术服务信息、利益导向信息、引导信息、流动人口信息、统计报表及汇总分析等功能,涉及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业务。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上传到省地县三级人口计生部门,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和公安、卫生、教育、民政、工商等相关部门之间可能互通、共享人口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查询、掌握和运用。村级每月采集人口变动、出生、技术服务、流动人口、证件办理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录入数据库,实现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

其次,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具有服务性,它利用数据库的各项信息来服务人口计生业务工作,并结合人口理论来指导经常性工作;利用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功能,对人口数据按照不同需要收集、整理、分类,并定期不定期地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人口信息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利用数据库存的报表统计功能,分析当前人口形式,指导下步人口计生工作。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是一个新生产物。20世纪90年代初,计生工作开始利用手工帐卡对育龄妇女的个案信息进行建档管理。乡村两级普遍建立了育龄妇女卡片和育龄群众生殖保健档案,这些信息是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信息。手工台帐由于准确性差、效率低、漏洞多,而且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负荷重,压力大,重复劳动多。为解决这些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各地先后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建设并运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由此,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开始进入探索、起步阶段。初步形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网络构架,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等主要业务系统得到推广应用。1998年《贵州省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单机版(WIS)系统开始投入使用,全员人口个案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完成了计划生育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查询、分析、反馈和的信息化,实现了全省部分地区人口数据的省级集中管理,并通过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计生信息的共享。在运行过程中,针对WIS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又开发了PIS2.0系统,对系统进行了加密,增强了信息的安全保障,简化了录入内容,减少了操作流程,扩展了原有功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灵活。

目前,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已逐步改变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模式,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凸显,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对全员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缺乏足够认识,工作力度不够;缺乏与新职能拓展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持系统;网络建设和硬件配备不够,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等问题。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计生工作基础、软件开发技术升级很慢等因素的影响,各乡(镇)、街道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

三、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信息化是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对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高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实行动态化管理,数据准确,变更及时,从乡、县、市、省到国家的各级计生部门利用数据库均可以直接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和各种需要的汇总资料,可以实时、有效监测人口计生各项指标的运行,并根据各项指标的运行情况来评价一个地方的工作绩效,或是某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人口信息系统全面、实时的人口信息可以提供并预测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发展趋势及地区分布状况,为应对人口变化对教育、城市建设、卫生、人员就业、社会保障、环境、资源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加大科学决策力度,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数据库开展人口预警分析,预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趋势,为各级党委政府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供可靠的数据,为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是对全员先进行实际信息的采集,然后进行信息录入,对流动人口实行动态的跟踪管理、全程服务机制。利用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将访视或生殖健康检查结果与原籍进行平台交流,并对需要回复的信息及时进行预警。促进了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快速、便捷、高效联系,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提高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率,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PIS2.0 中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模块、机构管理模块等业务模块的综合运用,实现了人口信息的个案管理,实现了管理与服务流程的重组优化,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不但降低了社会管理成本,还加强了职责部门间的工作交流与沟通,同时也达到导地交换,信息共享,实现了流动人口的异地管理、达到了对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优势互补,增强了工作的协调性,提高了管理服务质量,增强了公共服务能力。

四、加快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的对策。

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是实施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的基础,这些信息也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信息采集者和信息应用者的素质是基础中的基础,加快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的管理,网络的软硬件建设水平是前提,计算机操作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综合素质是关键,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保障。

加强网络建设,及时对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进行更新换代。要进一步完善县级机关的计算机局域网建设,加强基层的信息化办公建设,充分保证各级计算机网络建设能够适应工作发展水平,紧跟时展步伐。硬件维护方面,要以主机房的硬件保障、更新为主,如PC及外设、网络设备、安全产品设备、主机系统等;软件维护方面,要以系统安全、数据备份、软件更新为主,包括系统及工具软件,应用软件以及针对人口信息化的应用需求所提供的咨询规划、系统集成、培训、运营维护等;网络建设方面,要进行整体远景规划、分布建设实施步骤、完善技术支持及服务。通过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计算机网络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系统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应用水平。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前虽然大多数人员参加了各种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培训,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但是跟人口信息化对人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精通或熟悉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人才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加大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和普及力度,在一个县最少保证一季度对计算机操作人员培训一遍,有培训教材、培训制度和考试成绩,使系统各级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会利用计算机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的创造性和计算机应用的潜力。

实行规范运作,健全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规章制度是信息规范运作的保障。要按照国家《县乡两级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管理规范》和《基层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引导工作规范》以及省人口计生委信息化规范建设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落实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如:以服务信息为主的乡、村两级和服务机构月变更、月反馈的机制,实现育龄妇女信息双向良性互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数据信息化管理以及服务站所与人口计生委信息的共享;建立微机室管理制度、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制度、信息备份制度、工作日志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病毒防范管理制度、微机操作员岗位职责、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系统工作制度、网络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多媒体培训教室管理制度、微机信息引导服务项目、信息保密制度等。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入库数据信息质量。数据质量是人口信息网络的生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持续推进依赖于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录入,要通过检查、评估和考核,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要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及其工作职责,落实采集信息签字制度、数据核查制度、信息录入制度、统计上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同时,落实奖扶平台工作制度,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信息库;落实流动人口交换信息分析制度、信息交换上报制度、流入及流出信息反馈制度和信息交换登网制度;落实对育龄人口优质服务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如妇科病的筛查档案、0-7岁领证独生子女健康检查档案、出生缺陷干预档案、新婚夫妇的培训档案、避孕药具的发放档案等。

信息科工作计划范文8

1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管理软件的设计

1.1软件开发环境与开发技术

系统采用浏览器和(或)服务器(browser/server,B/S)作为架构,通过Web浏览器处理事务逻辑,主要的工作在Web服务器上实现。B/S架构系统不仅免安装,且可降低用户端的数据处理量和用户端承担的负载,并将所有软件部署在服务器上,能够轻松做到远程维护和升级,可极大减轻系统维护与升级消耗的工作量和费用[4-5]。为了顺利、高效地完成系统开发,实现软件与Windows兼容,为友好的用户界面提供保证,选择服务器端安装Windows2003Server操作系统。采用高性能、高可用性的Oracle10g,Oracle数据库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其稳定性、安全性及拓展性均很强[6]。前台开发工具采用VisualStudio2010,VisualStudio,其完全按照B/S体系结构研制设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开发环境,数据库开发工具实用,接口程序则采用可移植性强的C#语言编写[7]。

1.2软件总体设计与特点

设备采购计划管理软件将流程简化为系统配置、采购计划申请、采购计划审核和采购计划执行4个阶段,使设备采购计划流程清晰简单,采购工作按照流程有序、有效进行[8-9]。其流程如图1所示。(1)采购软件流程。管理员在基础信息中配置采购计划相关信息提示各科室提交年度采购计划申请表格并设置具体的时间科室根据各自采购需求填写采购计划申请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审核人员通过软件查看所有科室提交的采购计划申请并对其进行审核给予同意或者拒绝审核通过后传至上一级继续审核直至所有审核人员通过开始执行采购计划[10]。(2)采购软件的优势。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管理软件的设计充分考虑医疗设备购置各环节的实用性,可满足各科室人员的各项需求,申请人和审核人可随时查看采购计划处于采购各个阶段,了解其最新动态,缩短采购申请周期。此外,管理软件的设计能够节约科室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医疗设备采购的工作效率[11]。

2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管理软件的应用

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管理软件的使用包括申请人、审核人和管理员3种角色,三者均需通过网站首页进入窗口登陆,对系统进行访问和维护,其权限不同,使用范围也相应不同。

2.1系统采购申请人功能应用

医疗设备采购申请人登陆系统输入账号后进入页面,页面内容主要包括采购计划管理和年度计划申请两个栏目,并需符合申请人权限。当科室有医疗设备采购需求时,科室负责人进入系统填写年度计划申请表格,表格中红色内容为必填项,黑色内容为选填项。表格中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应用类型、预计单价、数量、金额及资金来源等,其中科室及申请人等信息可根据账号自动生成,申购理由、物价依据等重要信息的填写会有提示性语句,以保证填写的申购信息为有效全面的信息。根据医院设备采购管理相关规定,设定当拟采购设备单价>3万元时,经济效益预测、成本核算等信息自动转变为红色,提示申请人必须填写,以作为审核时的重要依据。若科室还有其他需要采购的仪器设备,可再次重新建立并填写年度计划申请表格。年度计划申请表格如图2所示。在采购计划管理页面中可查询本科室所有拟申请的设备计划申购情况,并对选中的计划进行查看、复制、修改、删除、提交及导出等操作[12]。确认表格填写无误并提交年度计划申请后,科室负责人可通过该模块随时查看本科室所有的采购计划以及具体的申请计划处于采购计划流程的每一阶段,极大提高了医疗设备申购的工作效率。

2.2系统采购审核人功能应用

医疗设备采购审核人通过“采购业务”可查看各科室提交的所有年度计划申请,根据设备类型、申请科室等情况,审核人员可优先处理紧急申请计划。采购计划管理软件提供申请科室、申请人、设备名称及时间等字段,方便审核人员按照自己的需要填写查询条件自动查询[13]。当查看到某申购计划时,审核人员进行审核意见的填写,给出具体的审核意见,然后选择同意审核或拒绝审核。若审核通过则送往下一级审核人员进行经费预算、成本核算的复审,直至申购计划全部通过审核后由采购负责人开始执行采购计划。

2.3系统管理员功能应用

系统管理员可在基础信息中设置设备的分类、标准名称管理以及资金来源等基础信息,使申请人在年度设备购置计划申请表格中的相关信息可以进行勾选,规范年度设备购置计划申请的填写内容,方便后期对购置申请的审核及整合管理。在系统配置中管理员选择是否可以提交年度设备购置计划申请以及具体时间,只有选择提交年度设备购置计划申请按钮以及相应的时间后,采购申请人填写完表格后方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计划申请,便于集中审核与处理[14]。

3结语

信息科工作计划范文9

关键字: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规划管理信息化概述

1.1规划管理信息化发展

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建设各项工作的龙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规划管理和监督监察等各项工作日益繁重,涉及的规划编制业务量和数据量涵盖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信息面广量大,80%以上属于空间信息,加上公众对规划政务公开、规划服务水平提升的需求,以及《城乡规划法》、《行政许可法》的施行,对规划的业务信息化和科学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下,国家关于电子政务、数字城市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项目的提出,进一步推进规划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为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深入引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规划、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城市规划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2规划管理信息化关键技术―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信息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GIS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并以其独特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使城市规划所需基础信息数字化,城市规划设计立体化、决策准确化与科学化及城市规划各部门管理系统化,进而促使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发展[1]。

2.渭南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几年,根据市信息化建设和“渭南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市规划局高度重视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在数据管理方面,启动了渭南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作为2014年我市信息化建设及渭南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推进项目,同时得到国家、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部分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是项目市级专项资金落实不到位,没得到实质性的进展,仅收集整理了现存的和省级共享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规划业务审批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比较欠缺,目前还处于传统的审批流程中,停留在纸质资料上报及部门间传递,图纸表现形式上缺乏空间信息的效果图和设计图,工作人员需借助计算器、直尺或CAD制图工具等进行主要经济指标的核算、评估分析规划方案,此审批方式存在数据规划性差、规划成果管理、共享困难、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同时局网站作为规划信息对外沟通平台,已对规划许可项目的时间、地点、建设单位及用地面积进行公示等,但在规划成果可视化表达等方面还需完善,以便公众理解参与规划。

3.渭南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针对我市规划管理工作基础资料多、工作效率低、规划任务重等问题,应用GIS技术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必然趋势[2]。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一书两证”办理过程中的申报、跟踪督办、流转控制、周期控制、核发证书为核心,将OA、MIS和GIS相结合,实现覆盖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全过程的图文表一体化办公的自动化系统[3]。其系统工程很庞大,根据我市信息化建设及规划管理需求,应有计划分步骤建设,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3.1建立城市规划信息化标准体系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离不开标准规范的支撑。目前根据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渭南实际情况,重点建立以下三方面标准体系:针对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基础空间信息数据标准和共享交换标准;针对规划“一张图”管理建立规划成果数据库标准,包括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规划成果要素编码规范、动态更新管理数据标准等;针对电子报建及三维规划辅助审批建立电子报批制图设计标准、数据库标准、项目报建规范等相关内容。

3.2搭建城市规划数据共享管理平台

规划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是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重点建设全市统一完整的地理空间数据库,逐步将GIS的电子政务应用集成到同一平台,实现空间数据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基于以上地理空间数据平台,对规划成果数据进行归类管理,建立规划“一张图”成果库(规划编制成果数据、规划审批成果数据、规划控制线数据等),使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管理、监管在“一张图”上进行,促使规划编制和管理高效衔接,实现规划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形成规划“一张图”管理系统[4],使各规划层级上的空间数据一致性管理,实现一张图成果数据分别基于地块、项目的调阅、查询统计、分析、输出及动态更新应用,保证数据的唯一性、现势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实效性,满足不同的规划管理应用需求,也为“多规合一”的规划统筹协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3.3构建规划管理决策信息化支持系统

根据规划办公实际需求,重点建设电子报建和三维规划辅助审批系统,实现规划办公业务流程信息化及决策信息化,也为领导、专家、公众及规划相关管理部门论证规划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真实的辅助决策依据[5]。市规划局根据标准设计电子报建工具,提供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向规划局提交经电子报建工具处理后的符合技术标准规范的项目电子文件,办公人员应用三维规划辅助审批系统,对送审方案电子图形进行整理,自动计算和统计方案的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实现审核自动化、审批成果信息动态入库即实时更新规划审批数据库。同时在三维虚拟环境下进行方案可视化模拟,为规划审批提供多视觉的定位分析,如在建筑、文化设施的合理性及各种周边综合环境的考虑等方面更能说明问题,比平面图更直观更科学。也可实现三维对象和属性的互相查询及其他地理空间分析功能,大大提高规划办公效率和服务水平。

3.4完善面向公众服务的规划信息化平台

在推动规划业务审批、规划基础数据建设等信息化的同时,还需加强对规划项目审批咨询公示、规划方案成果社会参与及规划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即通过局网站为规划管理部门、相关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方便、简捷的规划信息服务。重点完善规划公示公告、成果三维可视化表达及地理信息服务等方面内容,大力支持规划政务公开和规划公众参与,构建阳光规划的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郝力.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付跃超.城市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3,(7):23~26

[3]陈明辉,高益忠,欧阳南江,叶伟祥.东莞市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电子政务,2006,(9)

[4] 黎栋梁.城市规划图文一体化办公系统的建立[J].测绘科学,2004,(03)

[5] 郑睿,吴俐民,冯亚飞,莫忠荣. 昆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科学,2011,(06)

The pers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 of city planning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We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