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交叉教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2:16

交叉教学论文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学科交叉;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方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的学科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是研究生教育的载体,对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学科群进行交叉,对学科的发展、科学研究的开展,尤其是对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科交叉的涵义与作用

(一)学科交叉的涵义

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分化,这是一个必然的阶段。学科在不同的阶段会发生分化、整合,有的学科根据社会实际的需要分化为多个小的学科,而有的学科会依据彼此之间的联系整合成一门大的学科,即综合性学科与交叉学科。

学科之间由之前的单一性发展为现在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科技的发展,社会、科学、经济等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实践,单一的学科研究已不足以应对。例如:社会科学学科就融合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社会法学则是社会学与法学的结合。学科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交叉发展的现象,且在当今学科研究中被高度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吾伦研究员对其进行了归纳:首先,交叉学科融合了不同学科的范式,推动了以往被专业学科所忽视的领域,同时也打破了专业学科的垄断现象;其次,各门独立的学科的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这就增加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再次,创造了以“问题解决”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推动了许多实践问题的解决。

(二)学科交叉的作用

1.促进学科间的交融渗透

当今学科发展不断产生的新生长点主要源于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目前,我国学科体系所包含的学科有几百个,各学科为相应的模块所分割,致使学科很难出现交融互补的情形,而交叉学科的产生为其提供了机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学科交叉有利于各学科中思维方式的发展,使以往只站在专业角度思考问题的情形得到改善,不再局限于本学科领域之内,能够更准确地发现事物的本质;其次,不同的学科交叉,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充实了学科的内容,也催生了一些新的学科。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和结合已成为促进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2.促进学术团队优势互补

学术团队是学科交叉的直接载体。学术团队通常指一些具有相近学术兴趣点,为实现学术研究的人力资源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集合体。传统的学科划分导致学术团队成员主要局限于本学科院系内,不同学科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没有实现人力资源共享。而高质量的学术团队是学科持续发展的保证,跨学科组建学术团队可以促进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进而带动优势学科及新兴学科的发展,促进人才的优势互补。

二、学科交叉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研究生课程学习方面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研究生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本学科专业内,研究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深入、扎实,但知识面相对较窄。并且,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在进行知识灌输,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没有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有利于课程内容的丰富、优化,有利于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学术团队中不同知识结构以及专业背景的成员之间的互动,有利于运用优化、综合的教学手段,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方面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和形成新技术的活动。学科交叉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科之间的交叉所产生的交叉学科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具备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科研课题,促使研究生运用多学科的思维方式,产生创新性成果。学科间的交叉可以整合资源优势,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

在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导师一般要求学生遵循自己的学术道路,从而产生了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这种培养模式未能充分考虑研究生的个体差异, 不利于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科间的交叉可以扩展研究生的科学研究领域,主动进行课题的思索与选择,将导师的学术专长与研究生的研究兴趣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使研究生从学术团队中获取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三、构建学科交叉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

(一)实行研究生导师指导小组

导师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力量。为了改变当前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要针对每个研究生培养的需要积极吸收校内外专家组成导师指导小组,负责研究生的培养与日常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导师的优势,吸取各导师专业特长,使导师队伍在交流中增强活力,使不同知识结构的导师共同带出新一代的、有完整知识结构的研究生,完善指导教师队伍结构。

(二)举办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学科交叉学术论坛

学术交流是思想碰撞的有效途径,组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跨学科学术论坛对提升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从类型上说,学术交流主要有跨学科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和学科交叉学术团队论坛两种,通过常规性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以及灵活多样的学科交叉学术论坛,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1.开展研究生学科交叉学术论坛的必要性

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是适应我国学科发展的必然产物。要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必须调整不合理的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同时为研究生提供学科交流的平台,使研究生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学习,启迪智慧,做出突破性、创新性的成果。

通过举办研究生学科交叉学术论坛,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和提高研究生撰写学术报告、敢于存疑、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积极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为促进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交流提供平台,丰富研究生校园文化,使研究生能够开阔视野、创新思维,从而提高研究生的整体学术水平。

2.开展研究生学科交叉学术论坛的方法

学术论坛可以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由各硕士点所在学院组织开展论文征集和学术交流,组织本学院的学生进行内部交流,通过筛选确定出参加学校报告会的学生。学校集中组织召开全校范围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参赛人员由不同学科的学生组成。不同学科人员之间进行学术交流,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形成较为固定的各级重点学科方向,但不同学科方向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的机会较少。为促进学科交叉合作,探寻学科新的增长点,可以定期举办学科交叉学术团队论坛,论坛可以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在研讨会举办前确定所要讨论的主题并选定当次论坛的主持人和论坛记录人员。由主持人对拟讨论的主题进行阐述,并组织参加论坛的人员围绕主题进行自由发言。讲座主要由各重点学科邀请国内外知名学科专家,就学科交叉问题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专题演讲,并就相关专题进行讨论。

通过举办学科交叉学术论坛,促进了不同学科、方向之间的交流,使科研人员逐渐摆脱了僵化、保守的观念,逐步产出具有开拓性、原创性的能够对学科交叉融合起建设性作用的科研成果。

(三)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

1.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的必要性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有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历来比较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属于知识灌输型。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之一。如何提升广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

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实践环节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当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科研单位在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基地,推动与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为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科学实验、自主研发和实践创新提供场所,为跨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成长创造环境。同时,研究生在创新培养基地参与研发工作,还可以为就业双方双向选择提供互相了解的机会,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

2.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的实践

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是基于当前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依托方式。研究生在接受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后,对自己的专业及研究方向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进驻到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后,有机会进入到工程实践中,参与基地企业的具体项目,将在实践中遇到的工程实际问题转化为理论水平提升的动力,更有利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以及数据资料的积累,学术产出可以直接服务于生产需求。

同时,对进驻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的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采用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进行。将企业具有高水平、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聘为基地研究生兼职导师,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组成导师指导小组,共同参与主要的研究生培养环节,如选课、教学实践、论文选题、论文开题、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进入论文阶段后,主要由企业导师负责制定具体研究方案,掌握进度,定期检查,保证经费来源。导师指导针对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好,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实践表明,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环境和机会,将理论知识同研究、产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立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四、结语

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当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科交叉创新教育改革与实践,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构筑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注重基础,强化实践,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春燕,闫子昌.浅谈学科平台建设在促进学科会聚与交叉中的作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0,(5).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交叉学科 ; 高等教育 ; 人才培养 ;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344-02

随着传统学科的不断融合和渗透,新兴交叉学科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科学新理论、新发明的产生和新型工程技术的出现,往往都是在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因此交叉学科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经过全面系统调研, 发表了《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报告,明确了交叉学科研究的定义、特征和推动力,提出了研究人员、学术机构、资助机构、专业学会等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建议。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也积极倡导文、理、工学科间相互渗透结合,纷纷建立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各类跨学科计划、项目和研究平台。随着学科发展的深入,如何建立有利于一流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尤其是作为科研主干力量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现状

1.国外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培养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创新型交叉学科人才,德意志研究联合会推出了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和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如今取得了巨大成功。德国博士生院是高校用来培养科研后继人才的临时性机构,由各州高校向德意志研究联合会申请,经评议、复审等甄别程序后建立。每所高校可以申请多个博士生院,但每个博士生院都必须由相关交叉学科共同组建。博士生院不仅可以是由德国高校内部、高校之间、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申请组建,也可以是由德国某一高校或者科研单位牵头,由德国境外伙伴单位参与组建。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对批准建立的博士生院资助,并定期进行项目评估和考核。博士生院不是一个长期机构,德意志研究联合会规定最长可资助年限为9年,资助期满以后,无论效益和成果如何,该研究生院必须撤出,重新寻找新的交叉领域和合作伙伴。[1]

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在2002年最新一次的修订文稿中,单独设置了“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2个学科群,占所有学科群的比例为7%。如美国密歇根大学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交叉学科专家委员会, 向学校提交了《对交叉学科发展远景的建议报告》。南加州大学在2006年公布了《美国南加州大学交叉学科研究发展规划建议》, 它们在设立交叉学科专家委员会、通过学院内或跨学院的联合聘任教授、完善交叉学科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交叉学科激励机制、建立经费保障措施、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实践。[2]

2.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文件中,对交叉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均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国内众多高校等近年来纷纷成立了横贯生物医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如北京大学成立的跨学科类组织机构:元培学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分子医学研究所等,清华大学成立的交叉信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成立的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这些交叉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中心集中了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等不同学科专家的智慧以促进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并进行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教育。[3] [4]

二、上海交通大学在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道路上的探索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一直将发展医工交叉、医理交叉科学作为主要战略之一,于2007年11月成立了主要从事转化型医工(理)交叉科学研究的Med-X研究院,该研究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丰富的临床医学资源和强大的理工科优势,以解决临床医学问题为目标导向,进行前沿性医学科学研究,开发高尖端领先性医疗技术产品,同时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1.完善课程体系

Med-X研究院依托“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着力培养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中具有开展交叉研究能力的有创新精神的交叉学科人才。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医学影像信息学、生物医学仪器、生物材料、生物力学、组织和基因工程、康复工程、系统生物医学、神经科学与工程等,这种鲜明的交叉与复合特性需要学生能综合应用物理、材料、化学、信息、工程等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解决生命科学问题,因此原先单一学科的课程体系和研究方式已无法使交叉学科人才满足“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广博专一协调统一”的专业要求。

Med-X研究院在结合学科领域建设设置专业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季小学期、学术讲座等阶段邀请众多兼职教授参与授课,其中既有附属医院的临床医生,又有国际知名学者,建立起一支医、理、工高水平师资队伍。同时利用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建立与基础课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训练,培养动手操作与创新研发能力。学院也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选课,逐步实现本硕博课程贯通模式,以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探索研究生课程质量考核和控制体系,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尝试建立适合于本校的研究生课程质量保障办法和系统,并聘请国内外专家评教,对授课教师给出指导建议和意见,定期召开研讨会。

2.建立制度保障

由于受僵化学科模式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单学科观和学科分类体制占据着主导地位,为突破现有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制不完善的缺陷,上海交通大学做了一系列改革。如针对中国现有的研究生招生名额问题,上海交通大学自2012年起在博士生招生计划中依托“生物医学工程”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单独设立了支持交叉学科博士生招生培养的专项招生指标,为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导师提供生源保证。另外,为了避免交叉学科课程的临时性和拼盘性,真正实现学科的融合,Med-X研究院成立了多个临床交叉平台,如国家教育部数字医学工程中心、Med-X-瑞金医院小动物PET/CT研究中心、Med-X-仁济医院临床干细胞研究中心;Med-X-第九人民医院生物材料转化医学中心等,实现以问题为中心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项目模式。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让研究生作为项目参与人或研究助手自然地进入到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一个学科跨度大的科研项目,项目实施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科交叉和培养人、训练人的过程。[5]

3.加强学术交流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光靠一个教师指导学生是不可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学科发展并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3],因此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中除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外,活跃的学术氛围和紧密的国际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70%以上的指导老师具备在国外一流大学从教和指导研究生的经历,与国外高校和研究院所长期保持着合作关系,因此学院每周邀请本学科国内外知名教授做学术讲座,并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徐汇-闵行跨校区讲座视频体系,介绍最新科研动态,鼓励师生交流,使研究生深入了解当前科研动态和研究热点,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热情。同时定期举办医-理(工)交叉学科系列学术活动,如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日等,已形成了一定品牌效应,为研究生创新思维、科研前瞻性、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Med-X研究院已与多所国外院校签订了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如与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美国Drexel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建立了双硕士、双博士学位项目。此外,为了解本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在国际本领域的位置及存在差距,2012起开始试点进行博士生学位论文国际评审和答辩,每份博士生论文邀请2-3名国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评审,每位国际评审专家的海外评审报告将反馈给相关导师和学生参考。

4.重视师资建设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很多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参与程度,导师的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力以及与同行和其他学科学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对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3]由于交叉学科会同时涉及到两个或多个学科领域,所以单一学科的教师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学科的需求,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学习的过程。[6]因此,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中要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氛围,确保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7] Med-X研究院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引进国外知名教授和附属医院临床医生参与教学,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支持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到海外具有合作关系的学校进行培训,学习国际知名高校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起一支医、理、工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壁垒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交叉学科教育和科研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传统教育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问题。

1.现有高校管理机制的制约

我国高校中院系管理体制坚固,教学与科研人员的管理也在定岗定编制度的约束下严格地保持着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事管理体制,师资聘用、职称评定、成果认定、业绩评价和资源分配等都严格地执行着所属单位责任制,人员在校内不同院系间的流动都难以实现,跨学校、跨部门、跨地区的流动更是难以实现,这种管理机制极大地打消了学者们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热情和勇气。

2.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理念有待加强

大多数导师涉叉学科研究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交叉学科研究课题,且多来自不同学院的专业教师,因此他们对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投入时间和精力都比较有限,很少能有意识地去思考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也没有站在改善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结构的立足点上试图去改善传统教学方式。此外,鉴于国家和各高校纷纷推出各项鼓励措施以推交叉学科的发展,部分导师借以交叉学科的名义去争取更多的项目基金和学生生源,而并非真正从事交叉学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3.国内交叉学科领域划分尚未明确

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充分考虑学科的发展性, 在名称和代码设置上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在学科大类中单独设有“交叉学科”,[2]其中包括生物与自然科学、和平与对抗研究、系统科学与理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老年医学、文理综合等22个学科小类。此外,在其他36个学科群中均设置了末尾带有“综合”或“其他”的学科名称。相比之下,我国交叉学科领域划分和学科专业设置尚未明确,在2011年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13个学科门类中,以及各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均未涉及交叉学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交叉学科的发展。

在高度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代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下,在此新的教育发展时代下,迅速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竞争力已成为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针对我国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合理借鉴国外高校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经验,建立交叉学科的教师聘任和评价体系,引导和鼓励新兴学科研究与建设,完善交叉学科资助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从而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余同普 银燕 邵福球,从德国博士生院培养模式看创新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64-68

[2]赵文华 程莹 陈丽 刘念才,美国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借鉴,中国高等教育,2007(1),61-63

[3]徐琴 叶明,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考,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72-73

[4]郭圣文 吴效明,理工类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第30卷第2期,4084-4088

[5]李雪飞 程永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三种模式及其评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8),10-15

[6]吴俊 邓宏钟 罗强,论高等院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师定位,科技创新导报,2011(38),255-256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学 交叉学科

一、科学发展普遍性: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发展的客观性

跨学科交叉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普遍性,也是科学发展的一条规律。客观世界是普遍相互联系的。国际间,各个国家与各地区之间,通过各种渠道,使之在经济、资金、物资、信息、科技、文化、管理和人员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联系。客观世界又是一个大系统,在大系统中的各种子系统及其次级系统,都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的,使得研究这个系统的各种科学也相互有联系。科学的联系性,为各种科学的交叉提供了客观的可能。在十七十八世纪,交叉学科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领域,属于初级的、自发的发展阶段。通过跨学科研究,1887年诞生了第一门交叉学科――物理化学学科。到了20世纪,科学的分化在继续,并已形成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四大科学体系,其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促进交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1937年,“交叉学科”术语首次被收入《新韦氏大学词典》和《牛津英语辞典补本》。这一术语50年代在科学界已普遍使用,到了60年代在科学界已广泛使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乃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产生出许多新的“生长点”和“再生核”,形成了“科学键”,从而开拓众多交叉科学的前沿领域;进入21世纪,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新理论的产生、新发明的出现、新的工程技术的应用,经常表现在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科技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技术集成。据统计,20世纪末,新兴交叉学科总量已达2 581门,占全部学科总数的46.58%①。随着科技进步,各种科学的交叉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不仅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迅速,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的发展也方兴未艾。

我国交叉学科研究起步较晚,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报刊上才发表有一些介绍性的文章。1984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科学工作的六条方针》,其别提到“自然科学中有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这是政府文件中第一次涉及“交叉学科问题”。1985年4月17日,由中国科协管理科学培训中心会同国内17个与交叉学科有关的学术团体共同发起,在北京召开我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迎接交叉科学的时代》论文集。这次会议影响较大,对我国交叉学科的研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后,我国交叉科学和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了较快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世贸组织)成员,加速了我国融入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科学融合发展趋势更为明显。科技进步为科学融合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管理要求为科学融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这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有着重大意义。2006年2月,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围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提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往往导致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是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要给予高度关注和重点部署”②,再次指明了交叉学科研究的方向和意义。2011年7月4日,科学技术部等九个部委制定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实施跨学科重大专项研究”,“鼓励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专题研究”①,这为交叉学科在21世纪的研究和发展吹响了冲锋号角。

由于国家的重视、科学界的努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例如《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福利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文化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艺术社会学、环境社会学、法理社会学、道德社会学、关系社会学、民族社会学、宗教社会学、职业社会学、工业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家庭社会学、青年社会学、老年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统计学、实验社会学、数理社会学、海洋社会学、生物社会学、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地理社会学、会学,等等。《文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经济文化学、消费文化学、政治文化学、社会文化学、科技文化学、技术文化学、环境文化学、哲学文化学、民族文化学、宗教文化学、数学文化学、计量文化学、医学文化学、会计文化学、商业文化学、建筑文化学、森林文化学、地矿文化学、信息文化学、网络信息文化学、教育文化学,等等。

无形资产学在交叉学科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必定也会沿着交叉学科的方向持续地发展。无形资产学科的发展不依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循着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发展是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1)社会发展的需要。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的建设过程中,产生了涉及人们生存、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如经济全球化、气候变化、能源、人类基因、载人航天技术、城市(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建筑、房地产、环境、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建设、教育、卫生、体育等)和贫困等一系列的单一学科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要求多学科的科研人员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学科之间必须相互交叉、融合、渗透。正是由于社会需求的推动,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才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建设新兴交叉学科是时代的客观要求。(2)科学发展的需要。科学的发展要以实践为基础,实践的需要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复杂的现实问题,当单一学科不能解决时,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维,借助相关的学科,集聚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跨学科协作,开展跨学科对问题的交叉研究,以解决现实问题。这种由科学本身滋生出的动力,使学科发生交叉与融合,打破了原有的方法和体制的界限,促进了自然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学科内部、哲学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一个新的学科就此孵化并发展,或者由潜学科逐渐演变为显学科。学科交叉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3)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2010年7月,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②。这为高等教育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加强了教育制度的保障。高等教育要培养综合性、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必须改变单一知识结构的“专才”培养模式,进行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教育改革,为适应跨学科交叉培养综合性新型人才的要求,需要建设和发展交叉学科。学科交叉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科学发展特殊性: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对象与模式

学科的发展除具有科学发展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各门学科研究的内容有其共性也有其差异性,即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无形资产学科发展的特殊性体现在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对象与模式。

(一)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对象

1.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概念。无形资产交叉学科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一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的无形资产新学科。(1)无形资产交叉学科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是在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下,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某种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2)无形资产交叉学科交叉的范围,既包括无形资产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种学科之间,也包括无形资产学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在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形成的无形资产交叉学科。(3)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形成的内容,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而融合为一体的新内容。(4)无形资产交叉学科是形成的新学科,由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相对独立的新学科。

2.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对象。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对象即无形资产学的对象。无形资产学的对象是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内容来确定它的对象,不是人们主观的臆断,而是根据这门学科实际研究的内容来确定。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①。无形资产学的对象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一个综合体,既包括它的价值方面,又包括它的使用价值方面;也就是说,无形资产学要研究无形资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因此,可以说无形资产学对象,是无形资产运动。无形资产运动的价值运动方面,是无形资产的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基础,价值构成,价格,价值增值,价值规律)和价值实现过程(价值补偿,价值分配);无形资产运动的使用价值方面,是以一定载体表现的无形资产,作为资源属性和商品属性能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经营过程,并获取相应的效益。对无形资产运动的研究,表现在对无形资产的种类、性质、规模、水平、开发、使用、经营、效益、保护、核算、审计和管理等各方面。无形资产学在发展中的细化形成各种无形资产分支学科,一些分支学科在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又形成若干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可见无形资产交叉学科是交叉化的无形资产分支学科。同样,无形资产学对象决定了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对象。

3.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特点。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发展是无形资产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具有以下特点:(1)跨学科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研究的内容,是横跨不同学科,由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一门或两门以上的社会学科或自然学科交叉的内容;(2)融合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研究往往是融合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和规律;(3)协同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研究是多学科的协同合作;(4)复杂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多种学科相关的各种问题;(5)针对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研究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而出现的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专门问题进行的研究;(6)创新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研究是从跨学科的整体出发,在交叉学科之间进行“移植”与“融合”,“嫁接”与“杂交”,“交叉”与“渗透”,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和综合的创造性活动;(7)前沿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研究的内容是当代现实中的热点、难点和创新点的问题;(8)相对独立性,无形资产交叉学科是由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一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学科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经过创造性的加工,形成一个具有新的系统和理论体系的新学科。

(二)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模式

1.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的概念。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这种模式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供他人采用。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是无形资产学科与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融合和相互合作进行研究的标准形式。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概念表明:模式的性质是无形资产研究的一种方式;模式的研究形式是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模式的研究方法是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相互融合;模式的研究组织是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研究人员的相互合作。

2.构建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无形资产学的发展采用学科交叉研究,相应需要建立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由各项要素构成,模式要素形成模式的结构,其要素一般有:(1)研究对象,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的对象是无形资产运动,以无形资产学科为主体的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对象一般都与无形资产运动相关联的内容;(2)交叉学科,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一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学科;(3)经济信息,交叉学科研究所需要的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信息;(4)研究方法,研究人员为完成研究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工具、方式、程序、途径和措施;(5)分析研究,对按研究对象搜集的大量经济信息经过整理后,对其进行分析研究;(6)组织工作,根据研究项目的任务、对象和要求,建立研究团队,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建立创新研究机制,发表研究成果等。

3.选择适用的无形资产学科交叉模式。无形资产学科交叉从不同角度分析有各种模式,根据系统性、目标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等原则,按学科交叉的数量,选择两学科交叉研究模式或多学科交叉研究模式。(1)无形资产学科交叉二元模式,亦称无形资产学科交叉两学科模式,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一门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进行研究的标准形式。这种模式在客观上是大量存在的,一些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的论文大多数是无形资产学科交叉二元(两学科)模式,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应用无形资产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研究。无形资产学与其他交叉研究的学科主要有人文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财政学、审计学、统计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法学等;也有自然科学,如数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2)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多元模式,亦称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多学科模式,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两门以上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进行研究的标准形式。这种模式在客观上是存在的,在一些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中,有少数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的论文是采用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多元(多学科)模式,有些无形资产书籍尤其是无形资产百科辞典、无形资产全书等工具书,一般都是采用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多元(多学科)模式。

三、科学发展时空性: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时空性是一门科学在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发展,反映了无形资产学在一定时间、地点和相应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无形资产学科交叉发展实际上就是无形资产学的发展。对于无形资产学的发展,还存在误解和疑问,一种误解认为无形资产学就是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是依据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建立的,实际上无形资产学包括的内容除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外,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内容,无形资产学不等于就是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一种疑问是无形资产学属于哪种学科,属于会计学科还是属于管理学科,综观国家有关部门的学科分类目录,还没有单列的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学按其性质是研究无形资产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的一门管理科学。

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的研究与发展是一个过程,历经了发展的不同阶段。

(一)无形资产要素研究的起步

中国人开始研究无形资产理论,据现有资料表明,是留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河北杨汝梅(众先)1926年的博士论文《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后经施仁夫先生译成中文,题为《无形资产论》①于1936年6月作为《立信会计丛书》出版。杨汝梅博士《无形资产论》一书的内容丰富,包括第一章总论(无形资产之一般定义,无形资产之特质),第二章商誉之性质,第三章商誉与企业收益之关系,第四章其他无形资产及其与商誉之关系,第五章商誉与额外收益能力之关系,第六章非购入无形资产之处理方法,第七章各种非购入无形资产之分析,第八章购入无形资产之性质及其处理方法,第九章合伙及公司改组时无形资产之处理等。会计界泰斗潘序伦先生对此书喻之为“立论之精审,无与伦比”。该书有关无形资产的理论,对于新中国在无形资产建设起步阶段开展无形资产之知识产权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无形资产核心内容的知识产权工作,建立有关知识产权的管理机构,初步制定知识产权的基本法规,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8月11日公布的《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同年10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公布了该条例的实施细则。1963年l1月3日国务院《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二)改革开放推动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此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实行对内搞活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政策,也推动了无形资产学的交叉学科研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了一批无形资产要素著作外,还先后出版了一批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的著作。主要有:(1)无形资产与管理的交叉研究:于长春的无形资产会计管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金乃成、崔劲的无形资产管理与评估(中信出版社,1995)。(2)无形资产与会计的交叉研究:吕劲松的无形资产会计(中国审计出版社,1998);于长春的无形资产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3)无形资产与评估的交叉研究:胡海滨的无形资产评估(湖北科技出版社,1992);安心正、刘国良的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与范例(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吴贵生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广州出版社,1994);崔劲、宗刚、珍年的无形资产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实务(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陈仲的无形资产评估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4)无形资产与商业的交叉研究:郑继芳的无形的财富:现代商业交际的艺术(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5)无形资产与价值的交叉研究:王书瑶的无形资产价值论(东方出版社,1992);汤湘希的无形资产价值确认与估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6 )无形资产与法规的交叉研究:吴汉东、阎锋的知识产权法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郑成思的知识产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林刚主编的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等。

到20世纪末,中国无形资产学已经初步建立的同时,也启动了无形资产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并取得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对发展无形资产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进入21世纪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展现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世纪。我国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我国要依据世界通行的知识产权的规则发展知识产权。在全球化影响下,需要面向世界进一步推进无形资产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在这期间,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先后出版了一批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的著作。主要有:(1)无形资产与管理的交叉研究:王维平的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于玉林的无形资产战略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叶主编的无形资产管理(复旦大学,2006);吴申元的无形资产管理与评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郭放的无形资产管理与评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梭伦的无形资产度量与控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2)无形资产与会计的交叉研究:刘建翠编的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会计核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刘海生的无形资产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基于异质性理论的视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汤湘希等的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无形资产与统计的交叉研究:曹景林的无形资产统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无形资产与评估的交叉研究:汪海粟主编的无形资产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蔡继明等的无形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余恕莲主编的无形资产评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苑泽明的无形资产评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刘德运的无形资产评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5)无形资产与经营的交叉研究:贾益东的无形资产经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6)无形资产与国际组织关系的交叉研究:于玉林的WTO与无形资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7)无形资产交叉研究的集成:于玉林主编的无形资产管理全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于玉林主编的无形资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深入、扩大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的发展,丰富和完善无形资产学,发展无形资产事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科学发展前瞻性: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发展的趋势

科学发展的前瞻性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解国内外影响的因素,按照国家和部门规划的目标、方向、政策和要求,依据交叉学科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客观环境的条件,提高研究人员的综合素质,预测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发展的趋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科学发展前瞻性的重要。预测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需要遵守指导性、系统性、相关性、自主性、有效性、可能性等原则。

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发展趋势是无形资产交叉学科未来发展的走向,即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在未来一定条件下,无形资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形成无形资产新学科的走向。它是对未来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发展状况的预测,指明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发展的方向,揭示其交叉的内容,对其提出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同时,需要与之相适应制定有助于反映和实现发展趋势的法规、政策、战略、规划和策略等,据以指导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发展。无形资产学交叉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包括:

(一)无形资产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的发展趋势

无形资产学主要是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形成新的无形资产学科,或丰富与完善原有的无形资产学科。例如:(1)无形资产学与基础性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无形资产哲学、无形资产经济学、无形资产价值学、社会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文化学、民族无形资产学等。(2)无形资产学与部门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学校无形资产学、体育无形资产学、图书无形资产学、商业无形资产学、企业无形资产学、旅游无形资产学、军事无形资产学等。(3)无形资产学与职能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无形资产会计学、无形资产审计学、无形资产统计学、无形资产经营学、无形资产评估学、无形资产管理学、无形资产保护等。(4)无形资产学与区域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地域无形资产学、台湾无形资产学、西方无形资产学、国际无形资产学等。(5)无形资产学与综合性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比较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法学、无形资产史学等。

无形资产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发展趋势的特点是:(1)原有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完善与提升,如无形资产会计学、无形资产统计学、无形资产评估学、无形资产管理学等;(2)开拓创新无形资产交叉学科,如无形资产哲学、无形资产经济学、社会无形资产学、学校无形资产学、体育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审计学、无形资产保护学、地域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法学等。

(二)无形资产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发展趋势

无形资产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研究者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了一些探讨性的论文,还待更多的学者参与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能早日有新的成果问世。

无形资产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研究开拓创新无形资产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例如:无形资产工程学、无形资产计量学、网络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信息学、无形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学、科技无形资产学、医学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心理学、无形资产地理学等。

(三)无形资产学内部要素学科交叉研究的强化与发展趋势

无形资产学研究的对象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由各个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系统。无形资产系统包括哪些要素还没有共识。笔者认为,依据无形资产的性质,无形资产要素包括专利权、发现权、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权、植物新品种权、专有技术、经营秘密、商标权、商号、地理标志、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商誉和人力资源等15种要素,相应可以形成专利学、发现学、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学、植物新品种学、专有技术学、经营秘密学、商标学、商号学、地理标志学、版权学(著作权学)、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学、特许经营学、土地使用权学、人力资源学、商誉学等学科。

在无形资产内部各要素学科研究中,有些要素已形成无形资产分支学科,可以开展内部学科交叉研究,如专利学与专有技术学、特许经营学与土地使用权学之间学科交叉研究;有一些要素只是初步探讨,需要进一步关注系统研究、开拓创新,促进无形资产各要素进一步研究。需要指出,无形资产各要素学科按其性质都具有跨学科的交叉性,因此,无形资产学内部各要素学科都要重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

无形资产学的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如何促其实现,向无形资产学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是一时兴起,空泛议论,毫无实际意义;如是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把握学科交叉的路径,应该重视并启动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如果对无形资产学科的交叉研究还很陌生,关键在于创新,需要鼓足创新的勇气,以敢攀高峰的精神,开辟一片无形资产学科交叉研究的新天地,为发展无形资产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为天津财经大学会计系原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财经大学现代会计研究所所长、天津现代无形资产研究所所长、天津市无形资产研究会会长、中国审计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J].北京:会计研究,1999(8).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美]巴鲁・列弗.无形资产――管理、计量和呈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4] 刘爽.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3).

[5] 顾海良.推进跨学科研究破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N].北京:光明日报,2010-12-09.

[6] 于玉林.六十年演进:建设中国特色无形资产学[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7).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制度创新;大学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18-03

大学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已成为政府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取向。实践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过程诸多要素的协同,但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在各种可能的模式选择中,学科交叉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其关联,以及如何通过交叉学科建设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逻辑上讲,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弄清楚何谓拔尖创新人才。人们不同的视角导致对拔尖创新人才内涵有不同理解,但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宽阔的学术视野,二是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其中,宽阔的学术视野是创新性思维品质形成的基础,没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就没有根基。有学者考察466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知识背景时发现,绝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哲学与人文修养、既专又博的科学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交叉成为科学家打破习惯思维、扩大创新思维广度、取得原创性成果的源泉”,尤其是20世纪以来,“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既孕育了精彩纷呈的原创性成果,又造就了善于打破学科壁垒,把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有机融合的创新性人才”。这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近代科学时期,自然科学注重精确实验,建立严密的逻辑体系,科学逐渐分化为精细的专门学科,与此同时,这种分化脱离了对自然界综合的抽象,难以真正认识自然现象内在的联系。现代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把分化与综合紧密联系起来,把人为分解的各环节重新整合了起来。这种背景下,科学研究突破了单一学科认识世界的局限,交叉学科研究或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认识世界的主流范式,以致“研究与学术成果在前沿领域与尖端领域的突破,通常涉及不同的学科;现代学术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的复杂性,要求综合的方法与技术合作”。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表明,原创性成果大都产生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领域,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多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这也是交叉学科领域容易产生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或者说,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要进行怎样的变革?现代大学不仅进行知识创新、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而且更要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成果、新方法培养人才,通过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与学科发展。因此,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体的,人才培养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或学科建设来进行,跨学科、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必须通过交叉学科或跨学科来培养。现代大学学科众多,不同学科的学者云集,适宜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拉力及学科自身发展内在逻辑张力的驱动,要求大学降低学科围墙,打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体制性壁垒。一般来说,交叉学科主要源于问题研究的需要和学者学术研究的兴趣,不同学科或学科专家聚集在一起,研究相对于单一学科来说更为复杂的问题,学科之间经过不断推拉与拽扯,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专业化领域和新的知识生产范式。随着交叉学科的渐趋成熟,传统学科之外逐渐分化出人才培养的新专业。从培养目标而言,这些新专业大都具有知识结构的混合型特征。

学科交叉活动涉及不同学科间的合作及组织结构的变革,所以,在大学组织内部,有相当数量的学科交叉活动是以隐性的形式进行的,包括学者间基于问题研究的自愿合作、基于共同利益的小组协作,这些组织大多属于非正式团体,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是一种自发的、持续潜在进行的新知识的生产方式。随着跨学科活动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活动以及学术创新性成就发生在更具学科交叉意识的学院、项目基地、研究中心、实验室等资源交汇的地方,并且开始建立专门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不仅成为知识创新中心,而且逐渐具备交叉课程开设和交叉学科教育的功能。在美国,交叉学科教育一直是随着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而发展的。可以说,推动交叉学科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知识整合的理念与实践,以及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驱动力。与此相应,大学必须打破传统的单科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更为全面的多学科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说,“交叉学科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的整合,其过程是各学科的相互作用,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作为单科教育的制衡力量,交叉学科建设与交叉学科教育正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二、中国大学境遇: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困境

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怎样的现状,如何通过交叉学科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都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背景下值得重视的课题。关于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或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不仅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实际上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中国大学之所以创新力不足,是因为缺乏具有创新思想的拔尖人才,之所以缺乏这样的人才,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可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实际上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准不同于一般人才,一般人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做事能力,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要求有较为宽阔的知识视域,因为“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思想往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单学科设置的组织结构、狭窄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实际上,当前学术界对交叉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交叉学科建设更偏重于科学研究,主要着眼于学术领域的创新。从较为理想的状态而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交叉学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实践层面,无论是交叉学科建设还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更没有形成二者之间的协同和互动,中国大学面临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困境。

1. 一方面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面临着传统的障碍,另一方面交叉学科建设成果难以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

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大门类科学之间发生的外部交叉,以及本门类学科内部众多学科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交叉形成的理论体系。交叉学科不是学科间的简单相加和有形学科组织结构的调整,学科交叉主要体现为学术思想的交融,以及学科之间思维方式的综合和系统辩证思维的形成。在我国,受传统的观念、理论根深蒂固的影响,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育都处于单学科体制的边缘地带。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院校合并使许多不同学科类型的高校合而为一,学科专业数量增多了,但由于学科没有实现实质性融合,交叉学科和交叉科学研究有时难有立足之地。即使如此,不能说我们没有认识到交叉学科建设以及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不少重点大学设置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但绝大多数挂靠在院系,是既无办公用房又无日常运行经费的“虚体”,更缺少跨学科研究的有效保障机制。迄今为止,一些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采取的措施都是“权宜之计”,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系统性改革思路。因此,与认识上的重要性相比,我国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权模糊、队伍不稳、方向多而杂、投入少而散等问题。

具体到研究者个体,交叉科学研究是每一位大学教师都能做到的事情,在20世纪科学发展进程中,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者学术意识的一部分。用跨学科视野来处理学术问题不需要太多的勇气与独创性,但在大学内部用制度化的方式来处理交叉科学研究问题,形成稳固的交叉学科组织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因为“学科互涉从一种思想发展成为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包括其主张、活动和结构,它是对正统的挑战,是变革的力量”,因此交叉学科建设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与挫折也是普遍存在的。与交叉学科建设的境遇相比,我国大学交叉学科教育更是刚刚起步。目前,交叉学科建设主要局限于学术研究或问题研究领域,相关资源、设备以及研究人员的调配更多地是为了项目研究的需要,交叉学科建设成果没有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和优势,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交叉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没有成功地让学生掌握处理跨学科的复杂问题、复杂情形所需的整合技巧;大学内部组织机构的变革更没有体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间的渗透与联系,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之间的体制性断裂依然难以弥合。这种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有时只是“纸上谈兵”。

2. 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还不健全,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是交叉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形成交叉科学的研究氛围,必须培养新一代坚持跨学科价值观的研究人员,同时,学科交叉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基本环境。实际上,我国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具有交叉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优势与资源,比如,不同学科专家云集,学术思想活跃,科研设备一流。但实践中,大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还存在不少障碍,无论是本科生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大学的资源配置、教师编制、课程安排、考核评价等,都以相对固化的学科专业或自我封闭的院系为组织单位,学科以及不同学科学者之间有时壁垒森严、沟通交流困难,小型、分散的单学科组织模式把学生限制在狭窄的学科专业范围内,难以吸收多学科的学术营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值得指出的是,单科教育的体制困境没能阻滞大学特别是一些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自主性、零星式的探索。一方面是因为实施交叉学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主要动力;另一方面传统教育结构还有很强的“惯性”,无论是对现有结构的修正还是创造一种新的结构都需要一个过程。近年来,我国大学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是设置跨学科课程,二是设置交叉学科专业。然而,这些改革举措大多还囿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变革,或仅限于学科专业结构等形式的调整,实践中仍受到现行体制机制和资源整合困难等制度性因素的干扰。

三、制度创新:构建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提倡交叉学科建设,并不意味着单一学科的终结,也不意味着完全不要学科边界,而是提供一种从不同侧面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氛围。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某一门专门学科的研究仅靠本专门学科单科独进的方式可以深入下去”,因此,大学必须承担培养适应学科交叉和交叉科学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与传统大学组织模式与教育体制相比,学科交叉不仅是学术发展的动力,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现在关键问题是要打破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闭锁”状态,着力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协同机制。

1. 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要树立大学科意识

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中,无论学科还是专业,其边界都是相对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疆界”。科学研究本质是不断挑战人类未知世界的过程,科学进步本质上是学科知识边界和壁垒不断被打破又不断形成的过程。大学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科专业不断分化、重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不断被淘汰,新的学科专业不断出现,其实质是知识创新在大学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分类上的反映。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研究证实,学科专业划分不再是不证自明的,情景化的探索重新划分了边界,在拥挤的领域可以进行交叉研究,各种交叉学科专业也在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知识融合中不断诞生。虽然大学内部单学科组织体系的主导性地位并没有削弱,但由于受到新需求、新利益、新技术的推动,催生出新的课题及看待旧课题的新方法。学生及其老师、研究者与学者共同生活在问题的复杂性既需要特殊技能,又需要整合技能来解决的世界,生活在一个文化边界总体削弱,等级取消、混淆范畴、机构界线日趋模糊的时代。这一过程被称为学科发展的“后现代阶段”,即“大学科时代”。因此,大学科观念应成为大学进行科学研究或人才培养的主导性价值观,具体表现为科学研究、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中破除学科壁垒与资源壁垒,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培养学者和学生开放的学术胸襟,使他们从更宽阔的视野看待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

2. 为交叉学科发展和交叉学科教育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一般而言,新学科在大学内部得以发展与繁衍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该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合法地位的确立,二是相应的组织机构保障,三是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比较而言,当务之急是确立交叉学科在学科体系及大学学科生态系统中的合法地位。宏观层面,要进一步完善交叉学科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确定国家交叉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要给予交叉学科更多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是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都要鼓励交叉学科的课题研究,建立交叉学科专项研究资助与成果评价体系。在大学组织内部,学校层面要设立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领导机构,负责对交叉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建立不同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院系层面,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组织管理有三种模式与院系发生联系:一是院系层面设立专门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机构,二是单独设立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院系,三是部分研究与教育活动由院系管理,部分由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机构进行管理。具体采用何种模式,需要根据不同管理体制及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的任务安排,进行因校、因事制宜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也可采用上下联动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制度创新针对性强,有助于学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有助于调动基层院系的积极性,有利于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探索。不管采用哪种路径,行政推动与调动基层学术组织的积极性是必不可少的。

3. 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资源整合

无论交叉学科建设还是人才培养都涉及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合作,涉及对现有组织机构的调整,以及学术和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目前,大学交叉学科建设偏重于机构设置、基地建设、经费筹措、项目研究等方面,相对忽视人才培养。实践中,许多交叉学科研究和实验中心单纯进行课题研究,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仅限于项目合作,较少开展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虽然有些交叉学科研究机构招收研究生,但没有形成有效的跨学科协作培养机制。至于本科生教育,尽管不少大学设置了交叉学科专业,但专业内涵建设、课程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与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相距甚远。现在关键问题是通过政策调节和体制机制创新,鼓励交叉专业建设、开设交叉学科课程,用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丰富教学内容;鼓励教师组成跨学科教学团队,合作主讲跨学科课程;打破院系间“各自为战”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理顺院系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院系之间协调沟通和资源分配机制。同时,大学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能关门封闭进行,必须建立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完善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真正将交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郝凤霞,张春美.原创性思维的源泉――百年诺贝尔奖获奖者知识交叉背景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09).

[2]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学报,2005(01).

[3]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姜智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王冬梅.美国高校交叉学科教育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7(03).

[5]钱学森.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J].青年教师,2009(12).

[6]刘仲林,宋兆海.发展中国交叉科学的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7(06).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学科交叉;材料力学

作者简介:吴海军(1975-),男,陕西武功人,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陆萍(1975-),女,江海人,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讲师。(重庆 400074)

基金项目:本文系“基于三大能力提升的交通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16-02

一、学科交叉的含义及本课程的特点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知识陈旧的周期逐渐缩短,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越来越频繁,重专业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已成为大势所趋。随着学科间交流频繁,打破学科间原有的条块分割,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已成为学术领域发展的普遍趋势和特征,也是增强学术创新的生长点和重要途径。学科交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学科之间只有相互融会贯通,才能使知识活学活用、有所创新。事实上,不同课程和学科之间彼此并不孤立,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拓宽专业口径,才能使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得到拓展和升华。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港航工程及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的练习,学生掌握水工钢筋混凝土基本原理和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掌握结构的基本概念,为后续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水工结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担负着向专业课过渡的任务。

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与学科的交叉和交流重视不足,本文将主要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探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与其他课程及学科的交叉关系,分析其教学方法与策略。

二、课程与其课程与学科的交叉

从学科之间关系的角度,各学科和课程之间的交叉学科可以分为“内部”交叉、“近距离”交叉、“远距离”交叉和学科的“界”交叉等。

1.与概率论的交叉

本课程与高等数学中的分支——概率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分支。它通过研究事件发生的概率来衡量事件发生的量度。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从10余年前开始在水工、公路行业、建筑行业的规范编制、相关教材编写及工程实践中广泛使用。作为本课程重点和难点之一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讲解中就需要大量用到概率论的原理和方法,涉及的概念和知识包括可靠性、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可靠度指标、材料强度设计值、保证率、失效概率、可靠概率、荷载的标准值、代表值、设计值等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否能够掌握基于概率论原理的这些知识决定了学生能否掌握本课程主要难点的关键和精髓。

在讲解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各种荷载的分布特性、分布规律及其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结构设计的方方面面、各个参数等均是具有一定随机性、变异性的量值,据此设计出来的结构也将是具有一定安全性分布规律的结构,完全可靠的结构物是不存在的,因此结构设计追求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合理平衡。在满足预定的安全度的情况下,结构可以有多种可行的方案。结构设计者的主要责任之一就是从多种可行方案中寻求较合理的设计方案。

2.与材料力学的交叉

本课程与材料力学的交叉属于学科交叉中的“近距离”交叉的范畴。本课程是研究由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组合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受力原理,各种构件的受力特点直接受这些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而材料力学是研究单一、匀质、连续、弹性材料受力分析的课程,本课程与经典材料力学有密切的关联。由于材料特性不同,本课程无法直接使用材料力学的多数公式。但是,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在本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讲解和学习时千万不能将两门课程割裂,学生需要学会利用材料力学的原理和积累,因此本课程也被称为“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材料力学”。在讲解诸如计算公式的建立、实验现象的分析、应力计算、变形计算等关键内容时,需要明确分析本课程与材料力学的异同之处及存在差异的原因。只有通过对两门课程做透彻的比较分析,才能够从本质上把握本课程受力分析的本质特点。同时明显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及学习效率,也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先学课程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可以纠正一些学生存在的材料力学不重要或者没有用的错误认识。

3.与“建筑材料”的交叉

作为以讲解钢筋混凝土材料受力性能为主的课程,本课程中有关材料物理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内容与“建筑材料”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关系。要通过与建筑材料中混凝土、钢筋相关内容的比较,明确本课程更加关注这两种材料在不同受力阶段的力学(主要是强度和变形)表现、二者共同作用的性能,而不太关注材料的化学成分、内部构成等。但是,要通过建筑材料中的有关知识,了解如何改善混凝土徐变、收缩作用的措施。还有,在本课程涉及的较为复杂的材料强度讲解方面,要借助建筑材料试验中关于材料有侧限、无侧限强度等原理,说明结构实际受力条件下材料实际的强度表现规律及其机理。真正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交叉所应具有的互相沟通、互相促进、互相融会贯通的优点。与建筑材料的合理交叉、互相促进是教授钢筋混凝土基本受力特点、受力机理、破坏准则的重要环节。本课程与材料力学的交叉也属于学科交叉中的“近距离”交叉的范畴。

4.与“结构力学”的交叉

“结构力学”作为研究杆件及结构内力分配及变形计算为主的课程,是本课程研究和讨论问题的基础。本课程主要讲解截面的承载力及计算设计,构件配筋设计与构造。结构力学中关于结构内力分布的知识,能够有助于学生把握本课程关于构件验算截面选取、构件构造配筋原则等较难理解的问题,也直接关联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5.与“工程制图”的交叉

本课程要求掌握的一种重要工程技能是按照设计计算的结果及构造要求进行工程施工图绘制,教材中也有大量的钢筋构造图出现。“工程制图”形成的制图规则和习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构造要求,是学好本课程结构计算及布筋设计的重要工具。此外,各种钢筋图的形成实际上综合考虑了结构受力、构造要求、施工方便等问题,工程图的最终确定必须同时兼顾这些要求。另一方面,通过绘制工程图的训练,让学生理解工程图尺寸标注、钢筋构造细节、材料种类选择等问题,逐渐培养和建立起同时考虑受力、材料、施工等多方面要求的工程思维。

6.与哲学的交叉

本课程学习中涉及的非常多的结论和认识可以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角度进行解释,这种交叉学科讲解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合理的工程思维及思考方式。例如适筋梁、超筋梁、最大配筋率、最小配筋率等重要概念和结构设计的构造要求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中庸”、“以柔克刚”、“过犹不及”等重要思想,在类似诸多教学环节中都可以应用中国哲学的思想来解释本课程中的工程知识。实际上,工程结构性能的变化的确是一个量变积累发展到质变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也符合哲学中“矛盾论”的观点。尽管与哲学的交叉已经属于“界”交叉的范畴,但是工科与文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本来就不是完全分离的,二者存在着互相促进、互相交融的关系,完全符合学科交叉的本质含义。

三、应用学科交叉的注意事项

从本课程教学实践应用情况来看,要在本课程教学中应用学科交叉教学法来达到理想的效果,应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最重要的一点是从思想上纠正各学科、各课程泾渭分明的学习现状,作为教师尤其要树立知识无界限的思维习惯。

第二,要充分认识学科交叉是学术思想的交融,是交叉思维方式的综合、系统辩证思维的体现。自然界现象复杂、多样,仅从一种视角研究事物,必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揭示其本质。惟有从多视角采取交叉思维的方式进行跨学科研究,才可能形成正确、完整的认识。

第三,在每次备课时应多注意本堂课中可能发生的与其他科目交叉的现象,讲解阐述时要把握好专业性与形象性之间的“度”,既要准确、专业,又要尽可能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第四,在习题和考试中出现具有代表性的科目交叉题目时,教师可以利用机会仔细剖析题目,适当衍生,做到以一道典型题目为例,解决一批题目。

参考文献:

[1]河海大学,等.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M].第4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刘大超,黄维蓉,刘山源.本科建筑材料实验课开放式教学探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3-105.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6

摘要: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和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如课程设置欠佳,教学形式单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单一等。本文结合工科院校特别是笔者所在学校特点,提出了多种形式并举,利用校企两种资源等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和社会进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出发展的高峰期。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以单一学术性、科研型研究生培养为主导的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经济日益增长的今天,研究生在科研高层次专门人才中的地位逐渐削弱,各行各业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变得多样化。高校沿袭的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因此,研究生教育改革越来越迫切,特别是加强工科院校这类行业性强的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比如能源动力类研究生培养,更是迫在眉睫。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其中,加强课程建设是基础,我们须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增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通过高质量课程学习强化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

一、充分挖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为了更好地使研究生在学习阶段获得更加全面的训练,成为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需要采用多方位交叉的形式,构建多种平台促进研究生对外交流。使他们得以不断提升自我,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1.理工学科充分交叉

交叉学科实质上指的是一个学科群,即交叉性的科学。“交叉”二字是对学科性质的形象化描述,实际上可以看做普遍联系的,每一个学科在整个连续认识过程中占一个具体的位置。发展交叉学科正是为了填补人类认识上的空白,使这个科学认识过程更加完善。我国的交叉学科研究始于1950 年代,而后蓬勃发展,并随着时代的进步日趋成熟。对于高等学校教育,交叉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交叉学科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摇篮。探索与发展交叉学科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对高等院校学科齐全、人才集聚、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提升,有能力承接重大的科研课题,易形成新的学科及学科群,具有重要意义。提高高校交叉学科教学和科研水平是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直接动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群主要研究能量的转换、传输和利用的理论、技术和设备,需要应用到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应用物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具有很高的学科交叉特性。交叉学科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及交融性要求交叉学科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兼具整体性、层次性及应变性等多元特点。整体性或综合性知识有助于交叉学科研究者把其它学科的成果、方法引入自己的专业,从而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产生新的见解,创造新的知识。层次性知识有利于交叉学科研究者正确组织各种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并结合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及选择的目标,处理好广博与精深的关系。交叉学科的应变性有助于交叉学科研究者不断自觉吸取新知识,进行知识的自我调节,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需要新的学科交叉,以加强研究生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能力。而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尚不能完全满足该要求,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

本校数理学院应用物理专业与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一起,承担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的可再生能源二级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为学科交叉打下了天然的基础。针对能源与动力学科和应用物理学科的特点,组建学科群,搭建各种跨学科的平台,整合师资队伍、仪器设备、科研场所和科技资料等,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以及学科间的不良竞争,充分实现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个学科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专业资源能够产生强大的合力,并以此为支撑探索培养创新型综合性人才。

2.充分利用校企两种资源

研究生教育要紧密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学校对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导师在理论研究、生产实践方面的优势互补。企业实践基地可以为研究生提供非常广泛的选题内容,很多研究课题都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急、重、难、新”问题。这为研究生提供大量前沿性、实用性、系统性的论文选题方向,使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了保证。企业研究生实践基地使接受校企两种资源的研究生的理论联系实际、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同时,研究生将在学校学到的新理论、新技术及时引入企业科研及生产实践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科研水平的提升。企业研究生实践基地所在企业也可以在培养过程中尽早发现人才、选择人才,避免了人才招聘的盲目性。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在资源、技术、师资培养、岗位培训、学生就业、科研活动等方面的合作,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培养模式。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与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校企双赢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本校和多家知名企业合作,经常组织研究生到电厂参观学习,更多的还包括导师承担企业横向课题。研究生到电厂现场进行实验,不但对企业生产过程、企业难题有了了解,并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了更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企业实践基地参观学习,了解生产流程,有利于研究生更好了解电厂的具体参数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在学生期间研究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主动性,避免了闭门造车。

同时,学校还聘请实践基地所在企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研究生导师,由学校颁发研究生导师聘书。企业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研究工作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学位论文初审等。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密切合作,根据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计划,在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论文和实际工作等方面进行指导。

3.挖掘国内外两个资源

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基础上的专业化、个性化的创新教育。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导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柔性引进高端师资,我院聘请了一大批国外的教授作为海外名师,指导学科发展、合作科研,指导研究生也作为其任务之一。他们为研究生做学术讲座、全程指导研究生论文等。校内配备副导师,实行双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海外名师定期来我校进行讲座、面对面交流指导,同时,定期进行视频交流,研究生汇报,导师点评,还包括样品制备后送到国外研究机构进行测试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国内外资源。

本校还十分注重对外交流,积极组织研究生对外交流,在学术切磋实践中提高自己。通过承办的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搭建平台使研究生与外校专家、研究生交流,拓宽研究生的视野。组织并支持研究生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训练他们阐述学术观点的能力。让研究生们听取校外专家、学者、研究生的学术演讲时,在对比中明白自己的不足,产生压力和动力。在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技术交易会等大型展览会上,也会组织研究生积极参与,研究生带着自己的学术成果,面对面和企业交流,大大增进了科学研究最终要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的成效

经过一系列探索形成的能源动力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立足于自身实际,大力推进学科交叉,充分利用校企两种资源,挖潜国内外资源,大力推动研究生多与学术界交流,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能源动力类研究生培养方式,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导师队伍学术水平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基地不断完善,海外高端人才引智于研究生教育,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研究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实践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在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每年有十个左右的研究生团队拿到项目,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研究生数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等部级赛事及上海市各类赛事中,研究生成绩斐然。每年研究生发表sci、EI 收录的文章,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蔚然成风,给学校研究生教育带了新的气象。更重要的是,就业竞争力大大提升,不少同学已经有了创业意向。在就业方面,研究生就业的平台更高,满意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

高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需。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特别是行业企业的实践基地资源、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资源,以及柔性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进行多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作为一条经验。本文正是论述了笔者这些年的做法,总结出能源动力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理工学科交叉,充分利用校企两种资源,挖掘海外名师与国内知名专家的资源,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希望对高校研究生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江,张会文,任建兴.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专题研讨方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5):13-14.

[2]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尹承梅.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46-47.

[3]李秋瑾,巩继贤,张健飞.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科学时代,2011(11):225-226.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 交叉学科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18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ross disciplinary training mode of graduate of analysis of cross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to further explore the cross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training of cross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Keywords cross disciplinary;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mode

0 引言

日前,国内已有不少高校对其研究生培养实行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能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而研究生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渠道来源,其培养质量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至关重要。研究生教育是以其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核心内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2006-2020)提出了“以人为本,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适应需求,引领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针,各大高校也陆续制定出各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而交叉学科建设能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发挥重要作用。[1]

学科建设是当代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应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学科建设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交叉学科建设以其融合多门学科的综合优势,宽领域、多角度、复合型的知识能够培养研究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知识和技术融会贯通解决各种交叉前沿问题的能力,使高校培养输出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2]

1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

多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使得拥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步被打破,交叉学科应运而生。交叉学科是指由不同的科学门类、领域、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凭借对不同学科的整合、思想交叉重组、理论渗透借鉴移植等方法,对对象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体认和再现后形成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知识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交叉、渗透,具有复杂和综合的特色。

科学研究领域很多研究难题的突破或创新成果的取得,大都需要交叉学科知识的推动,在集合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过程中寻找到研究的突破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3]交叉学科的建设,不是简单地将几门学科机械式叠加,其学科体系的构建是让同学科的各分支体系和多学科之间交叉重组、多学科多方向的研究者们相互协作、集合多学科的研究和思维方法、跨学科多角度全方位联合并用等。交叉学科建设可为高等学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和科研水平。交叉学科课程的开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现代科研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把控能力和科学研究的适应能力,形成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向外融合多学科知识处理问题的网络结构。[4]综合起来说,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如下几个特征:

(1)知识多元性。交叉学科建设是要以多个学科(两个或以上)的知识体系结构框架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课程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性、相容性、结合性,以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和创新型能力,能解决社会中多学科交叉问题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有针对性培养模式。

(2)问题导向性。交叉学科建设既适应了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又代表了科学研究发展的先进水平。美国是最早采用交叉学科教育培养模式的,到目前来说,其发展已日渐成熟,为后续采用交叉学科建设培养人才队伍的机构提供了经验。但其交叉学科建设产生的主要根源及目的就是在于解决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等。[5]

(3)协同创新性。交叉学科建设,往往需要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间的协作来完成。这种培养模式不仅需要校级层面的大力支持和资源匹配,也需要院系间、学科间协同参与课程教学、教师指导、学生配合等各个环节的协同创新。与单一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同的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成效与协同创新的程度直接相关。

(4)开放流动性。交叉学科建设的开放性体现在需要广泛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相关信息,流动性在于汲取了相关学科的有利信息高度C合后需要有选择性的释放信息,促成了知识信息的流动。

2 交叉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

2.1 学科单一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

国内各大高校输出的硕士研究生呈现出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创新能力较差,学术科研水平有待提高。概括起来说,影响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获得的因素主要有:创新观念薄弱,创新教育体系不完善,导师队伍建设滞后,科研经费不足等,还有一个制约因素需引起重视,那就是单一学科建设培养模式。[6]其具体表现在:(1)学生来源受限,研究生的来源很多来自本校应届毕业生,受本校教学体制的影响,知识结构体系单一;(2)导师专长有限,研究生导师很多只专长其专业的某一方面,且培养方式单一,这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解放,限制新观点,新思想与跨专业,多角度的交流;(3)课程设置单一,现有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比较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侧重掌握专业研究的基础性知识,而对学科的前沿性、交叉性、实践性的课程设置较少,这样限制研究生们的眼界,不利于知识结构拓展,体现不出宽口径的培养优势;(4)课程评估体系单一,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评价忽略对学生其他能力的评估,很多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从而限制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发展。

2.2 交叉学科建设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开展交叉学科建设,不仅能接触新的科学前沿,带来新的重大科学成就,而且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的社会和全球性问题。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努力,成为新的科学领域的开拓者,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动力。学科交叉建设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1)交叉学科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这是由交叉学科所涉及到的多学科知识体系所决定的。(2)交叉学科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科研能力。交叉学科可以集合不同学科研究思维,高度综合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一种独特的科研能力。(3)交叉学科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多学科思想,观点,方法的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得出新的创造性的结论,解决综合性的科研难题。(4)交叉学科有助于研究生的科研选题。交叉学科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带来很大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有利于研究生在科学的前沿从事科学研究。

3 如何更好开展交叉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招收跨学科跨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计划。为提高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生源质量是关键的第一步。有实践表明,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们在其科研中表现出很好的创新能力,故可制订相关政策鼓励学校招收跨学科研究生。学校掌控跨学科招生的名额分配,制订详细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导师们参与交叉学科的课题研究,让研究生能用多学科的思维模式,集合多学科学术思想的交流,创新科研成果。

(2)设置交叉学科的课程与教学方案,组织交叉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交叉学科建设给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添加动力和支持。课程的设置应结合各学科的特性和学科发展的前沿观点,有针对性地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开设综合类课程,紧密结合学科研究前沿,利于研究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此外,可允许研究生选择跨学院或跨学校的课程,开拓课题研究思路,利于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3)建立跨学科兴趣的责任导师队伍,组建跨学科导师学生研讨团队。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科研路上的引领者,导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与学术水平等能力很多程度上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考虑交叉学科间的跨学科和跨专业性,组建跨学科研讨团队,给不同学科的导师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充分挖掘和激发交叉学科学术思想的碰撞,寻求新的结合点来开创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4)鼓励开展交叉学课题项目研究,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交叉学科的研究课题是复杂性、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科研难题,它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不但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还可以推进学科持续发展。针对交叉学科间的差异性,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细则,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评价设置参考指标,宏观调控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 结束语

交叉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且能向社会输出具有多学科复合知识、富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是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本文仅做了一些浅显的论述,期待更多感兴趣的学者能够共同努力推动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一起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讯作者:吴永明

项目:贵州大学教改课题[贵大人基合字6号]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雷彩虹,王晟,王P.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33-435.

[2] 王彪,沈小正.多学科融合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时代教育,2016(3):182-182.

[3] 居玲.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重庆高教,2010(1):59-60.

[4] 赵灿.从交叉学科角度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68-70.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8

在师资团队上尚未有机融合。各学院往往试图以本学科为基础,稍微涵盖一点交叉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导师组”指导流于形式。有学者指出,仅有9.6%的硕士生实行“双导师制(正副导师)”,“指导小组制”更是低至6.2%。

二、国外培养模式借鉴

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先后形成四种培养模式,即培养纯理论型科学研究者的德国“学徒式”、具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美国“专业式”、应用型和开发型并重的“协作式”以及博百家之长的“教学式”。从模式的演变可看出,研究生培养愈加重视综合能力及导师组的作用。此外,国外一些专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调查提出了很多具体模式。如Hasenfeld教授提出了交叉学科培养的六种模式,John-Steiner分析了水资源管理学科交叉培养案例。而在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方面。美国JamesW.Carey教授强调体现新闻学的专业性;英国GezimAlpion教授指出:“新闻教育者应当致力于创建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选择。”这两种观点基本代表了英美国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两种模式:行业取向和研究取向,体现了分类培养的思想。研究生交叉培养模式扬弃了协作式和教学式的优缺点,借鉴国外院校交叉培养的实践经验。进而结合我国财经类院校研究生培养实际,开拓一条具有财经类院校特色办学的交叉培养之路。三、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交叉培养“3-3-3”模式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交叉培养3-3-3模式主要包括管理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三个要素。该模式各要素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一)第一个“3”——构建校交叉培养管理委员会、院交叉培养管理处、系交叉培养导师组的“三级管理模式”

“三级管理模式”是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交叉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解决研究生管理部门与各学院之间在交叉培养中的分工与合作问题。校交叉培养管理委员会,作为一级机构负责交叉学科建设及运行中的宏观规划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工作。校院两级机构下设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各项具体工作部署,进行综合管理及考核与评估。制定《交叉培养方案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保证培养方案的执行有章可循。院交叉培养管理处,负责交叉培养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综合管理。一是在招生中注意有交叉学科之一背景的考生。二是与交叉学科涉及学院深入沟通,确保指定的培养计划、导师组成员编排以及实验设施使用到位。三是对项目经费管理和监督,组织学术交流及教师深造、挂职。系交叉培养导师组,由多学科教师组成的交叉学科培养导师组是具体实施部门。一是申报各级交叉学科项目,指导学生交叉项目研究,构建交叉学科资源共享平台等。二是制定详实的研究生交叉培养方案,并集体指导研究生交叉课程学习。三是组织学生去报社、电视台等实践教学,在实践中选择合适的交叉研究选题。

(二)第二个“3”——深化课程、师资、项目三项改革

建立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交叉培养机制

1、切实设置好交叉型课程体系

首先,逐渐实行完全学分制,不区分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跨学科专业自由选课。一是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建立以大学科群为主,多专业方向的新的专业分布格局。二是逐步打通学科课程,实现完全学分制。加强对学生交叉选修课程的引导。采用辅修专业、先行课程的方式,加强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经济类知识积累,提高选修课比重。三是实施弹性学制,宽口径培养新闻传播类研究生,引导选修校内外相关学科的课程,且互认学分。其次,建立示范性学科交叉课程。减少与本科重叠的经典理论教学,增加对科研实践指导性较强的课程。一是新闻传播类和经济类基础课程。前者需注重学科前沿性及实践性。在新闻实务方面多下功夫。而后者要将经济学知识糅合进新闻传播学里。二是选修课。应整合各学科师资资源,提倡鼓励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为新闻传播学开设跨专业公共选修课,建设一批示范性学科交叉课程。此外,整合现有各种讲座论坛,打造品牌,定期举行各种学术前沿论坛。

2、成立高水准交叉培养师资团队

首先,以跨专业公共选修课为依托,实施名师工程。一是,校内组建各科基础课与交叉课程两类授课团队。对基础课程团队而言,有针对性地培养新闻传播专业精英团队是交叉学科发展的基础。对交叉课程团队来说,建设两者皆通的交叉学科的师资队伍是交叉学科发展的动力。亟需通过增加进修名额、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手段,大力培养交叉学科师资。二是,聘请业界、学界资深人士拓展“名师”团队。就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强实践性而言,扩大流动编制比例以有针对性的聘请名校相关学科带头人、有经验的媒体从业人员等是构建“名师”工程的必要环节。亦可采取送博士挂职锻炼与请一线从业人员开讲座结合的方式,优化专业师资队伍。三是积极建立高校联盟,导师互聘互认。财经类院校可与省内外高校优势学科交流,推进课程、导师、实践基地等资源共享。其次,实施双导师工程。一是,设立交叉学科联合导师组。应结合科研需要、本专业研究特色以及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合理配置跨学科联合指导老师小组。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导师在指导上的优势。二是,聘请第二导师,优化“专、兼、聘”比例。新闻传播学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应与社会媒体建立广泛联系,聘请既有丰富从业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业内媒体人作为第二导师。再次,依托项目,建设交叉学科师资团队。以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为依托,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科研小组。依托学术交流平台,合作申请交叉项目以扩展交叉学科导师研究领域。3、大力扶持交叉培养项目。首先,发挥交叉学科优势,积极申报各级课题。充分认清交叉学科的优缺点,建立多样化科研团队,有组织的研究科研立项。其次,学校重视交叉培养项目,扶持新闻传播学科。交叉科研成果认定上应出台相应文件,将交叉科研成果单列为科研创新成果予以鼓励。再次,凝炼交叉培养方向,建立专业技能训练库与科研资料库。将新闻传播学科科研团队的研究工作划分为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建立科研资料库。

(三)第三个“3”——深化科研、课程、就业评价改革

交叉教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 交叉学科;会计交叉学科;会计学

一、历史趋势: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

(一)交叉学科:科学发展的必然

科学反映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科学交叉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古代,科学处于萌芽阶段。科学是一个统一的体系。15世纪下半叶,由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科学才逐渐分化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体系。交叉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后期的近代科学的早期阶段,在整个近代科学阶段出现的交叉学科多半限于自然科学的内部交叉。或数学向自然科学的渗透。“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就曾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所显示的突破原有学科界限的新趋势,在分析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基础上预言:原有学科的邻接领域将是新学科的生长点。”此后,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原有基础学科相互交界的领域产生出了一系列的交叉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产生表明了当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到20世纪,科学的分化在继续,并已形成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四大科学体系。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的不断分化也可以看作是科学发展综合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断出现的交叉学科正日益消除各种传统的学科界限,使各门科学结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科学知识体系。

进入21世纪,科学融合发展趋势将更为明显。科技进步为科学融合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管理要求为科学融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航天技术、城市经济和管理系统,都需要有各方面的专家、教授共同参与,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进行研究才能解决,并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促进了科学的融合、发展。迄今为止,交叉学科的数量已达2000多门,其中许多都是交叉学科的前沿。交叉学科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什么是交叉学科?现代科学的学科发展趋势是高度发散与高度聚合或日细化与综合化相伴共生的时期。交叉学科研究则是将学科发散与聚合融于一体的体现。交叉学科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移植、渗透、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学科交叉是不同学科之间跨学科的,从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采取交叉思维进行的科研活动。学科交叉点一般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学科交叉研究的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交叉学科是学科交叉的研究新成果,是综合性、跨学科的产物。随着交叉的发展,学科交叉的方式日趋多样,交叉的内容不断扩张,交叉的跨度日益增大,交叉的层次不断加深,交叉的效果日益显著。所以,交叉学科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新的学科。交叉学科亦即边缘学科、跨学科。

交叉学科研究在解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大、综合、复杂性问题的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和重大作用,已引起科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各种科学的交叉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不仅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迅速。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的发展也方兴未艾。例如。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已形成的和正在研究中的有:1 人为本经济学类。如人口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精神经济学、心理经济学、思想工作经济学、生活经济学、健康经济学、神经经济学、幸福经济学(快乐经济学)、休闲经济学、老龄经济学、就业经济学等。2 要素经济学类。如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生物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土地经济学、货币经济学、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消费力经济学等。3 部门经济学类,如服务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物流经济学、会展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广播政治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体育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图书馆经济学、传媒经济学、电视媒介经济学、报业经济学、国防经济学、战略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公司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4 专项经济学类,如大坝经济学、通货膨胀经济学、灾害经济学、项目经济学、银行家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混沌经济学等。5 技术经济学类,如创新经济学、技术进步经济学、软件工程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数理金融经济学等。6 管理经济学类,如管理经济学、管理人经济学、经济哲学、经济逻辑学、经济伦理学、经济统计学、法律经济学等。7 综合经济学类,如知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谐经济学、社会经济学、民族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供需平衡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地理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循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制经济学(规制经济学)、节约经济学、效率经济学、中庸经济学、实用经济学、物理经济学、药理经济学等。

(二)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

会计学在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交叉学科发展的影响下,会计交叉学科也在不断发展。我国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提升阶段。

1 起步阶段(1949—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建立社会主义会计学的开始。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和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从总体讲,是要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统一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与此相适应,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依据革命根据地会计工作的经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会计工作的模式,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与国家财政制度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统一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适应国营企业的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公营企业,没收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管制、征用、收购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私营工商企业转为国营企业)和发展,建立了国营企业会计制度。在这一时期,在总结我国会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一批会计著作也相继问世。如《工业企业财务会计》(修订本)、《会计核算》(修订本)、《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会计原理》、《工业会计核算》和《商业会计》(修订本)等。1958年至1965年间。是我国会计工作从挫折中得到恢复的时期。1966年开始的“”。使会计工作遭到空前的破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会计学才又步入全面建设的阶段。

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起步阶段的特点,是在编写会计专业用书中形成会计交叉理论,并是以会计核算为主体的结合部门经济理论的专业教材。这个阶段只有部门性的交叉会计理论。还没有形成会计交叉学科。

2 发展阶段(1978-2000年)

我国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才进入到发展阶段。在这个期间除会计交叉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外,也有会计交叉学科的著作发表,如上世纪80年代。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阎达五等著《责任会计的理论与实践》(1987年),黄肇兴著《经理会计》(1987年)。娄尔行、张为国著《租赁会计》(1989年),孙宝厚著《会计系统论》(1989年),丁志田著《第三产业会计》(1992年)。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叶陈刚编著《会计伦理学》(1989年)。张兆国编著《责任会计学》(1989年),宋建文编著《决策会计原理与应用》(1990年)。此外。又如,刘锡林著《经济效益会计》,裘宗舜等著《会计信息论》,王正德等著《会计哲学概论》,范长缨编著《决策会计》,阎达五主编《社会会计》等。

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陈亚民著《会计规范论》,曲晓辉著《论物价变动会计》,吴艳鹏著《资产计量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郝振平主编《会计的国际透视》。于玉林著《现代会计结构论》,林钟高著《会计行为论》,刘志远著《企业财务战略》,万寿义著《租赁会计》;1999年出版的张俊瑞著《资产变现论》,谷澍著《履行中合约会计论》,孟凡利著《环境会计论》;2000年出版的许家林著《资源会计研究》,于长春著《税务会计研究》,周咏梅著《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研究》,马晓芳著《会计市场研究》。张昌仁著《企业与资本市场的会计研究》。张朝宓等主编《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苑泽明著《现代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管理研究》。蔡春著《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等。此外,又如。毛炳主编《证券会计学》。王又庄等主编《质量成本与质量责任会计》。朱于平等著《会计人才学》。张汉兴、李增军、袁志编著《会计公共关系指南》。杨俊亮著《会计哲学——会计本体论的哲学沉思》。王兴军编著《战略会计学》,熊楚熊著《增值会计学》,秀凯国、张俊民主编《中国期货会计》。刘仲文著《人力资源会计》。蒋尧明著《质量会计学》,李百兴等编著《期货与租赁会计核算》。杨秋林等编著《会计心理学》,金建华著《检察会计鉴定学》,朱建国著《会计教育》,张俊民编著《会计监管》,朱海林著《金融工具会计论》等。

3 提升阶段(进入21世纪)

进入21世纪,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的不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继续推行已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并提出社会更加和谐是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相应建设和谐会计。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具体准则38项,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这使会计工作和会计理论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实践证明,发展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这个期间。会计交叉学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拓展了宽度,加强了深度,提升了会计交叉理论与会计交叉学科的水平。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将开拓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新局面。

二、把握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规律

在改革开放开启的新时期以来,我国会计交叉学科已有较大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需要对其发展有进一步的深刻认识,以把握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规律。

(一)会计交叉学科的概念及其分类

会计交叉学科是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结合而形成的新的会计学科。会计交叉学科是将其他一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使其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会计学科。会计交叉学科不是多门学科简单地相加而拼凑的学科,而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依存于内在的有机联系,经过渗透和融合,从而形成的新的理论、方法或学科。会计学科与其他科学的交叉化发展。主要是交叉化的会计理论和交叉化的会计学科。

会计交叉学科的交叉有多种形式。按学科交叉的学科数划分有:1 单一交叉(简单交叉),是会计学科与其他一门学科的两门平行学科的交叉,如会计学与哲学的交叉而形成的《会计哲学》;2 多元交叉(复杂交叉),是会计学与其他多门学科的两门以上非平行学科的交叉,如会计学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行为学、法学、公关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人本会计学》。按学科交叉的范围划分有:1 邻近交叉,是会计学与其相邻的经济学或管理学的学科间的交叉,如会计学与信用学的交叉而形成的《会计信用学》;2 远距交叉。是会计学与其不相邻的自然科学或其他科学的学科间的交叉,如会计学与生物学的交叉而形成的《会计生物学》。按学科交叉的属性划分有:1 本学科交叉,是在同一学科内各分支学科问的交叉,如会计学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交叉而形成的《成本会计》;2 跨学科交叉,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如会计学与心理学的交叉而形成的《会计心理学》。

(二)会计交叉学科的特点

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是会计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会计交叉学科具有以下特点:

1 跨越性,研究的内容是跨越不同学科,会计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或与自然学科的交叉内容。如会计学与决策学交叉研究的决策会计学等。

2 单一性。内容单一,只对某一个方面(面)。或某一个过程(线),或某一个问题(点)具有的特定内容进行研究。如对财务会计、管理过程的战略会计和财务会计中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

3 复杂性,研究的内容涉及多种学科相关的各种问题,受各种因素所影响,受多种机制所制约。需要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如主要受外部各方面影响的环境会计。

4 融合性,对某些对象的研究,从系统出发,多层次、每个层面的结构、相关面,多角度、多因素进行分析,使各学科知识融合。揭示发展的规律。如对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的研究。

5 具体性,对经济、社会、科技和管理中的实际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对学术研究和学校教育中的具体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如对租赁会计和会计信用的研究。

6 针对性,针对市场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而出现的与会计相关的专门问题进行研究。如针对产品质量问题而形成的质量会计,针对破产企业而形成的破产会计等。

7 创新性,从跨学科的整体出发,在交叉学科之间进行“移植”与“融合”、“嫁接”与“杂交”,使知识、技术、方法集成,创立新学科的理论、方法与体系。如对产权会计、地区会计的研究。

8 探索性,对某方面或某个对象目前尚未解决而又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其学科内容和性质具有不确定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对未来会计学的研究。

9 前沿性。研究的内容是当代现实中的热点、难点和创新点的问题,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管理需要研究的问题。如对期货会计、会计逻辑学的研究。

10 相对性,随着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学科的内容将不断发展。对其认识将不断深化,学科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如会计哲学的内容将随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充实和完善。

(三)会计交叉学科的交叉

形成会计交叉学科是一个学科交叉研究的过程。

1 制定学科交叉的研究任务。确定任务的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管理现代化、会计改革、会计法规建设、会计学科发展和会计教育改革等方面的需要。根据客观的需要确定学科交叉的任务,是通过学科交叉研究形成新的会计交叉学科,或是需要解决面临的重大的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

2 确定学科交叉形式和搜集相关资料。按照确定的学科交叉研究任务。确定学科交叉的形式。学科交叉的形式有:(1)会计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某种自然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与计算机相结合的《计算机会计学》、会计与数学相结合的《会计数学》、会计与物理学相结合的某种会计理论研究等。(2)会计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某种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学与税收学相融合的税务会计;人文科学与会计学的融合,如会计学与文化学相融合的会计文化学。根据确定的学科交叉的各种学科相应搜集各种相关资料,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依据。

3 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在大量占有交叉学科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学科交叉研究是不同学科之间理论与方法的“移植”与“融合”,是“嫁接”与“杂交”,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学科交叉研究,是在体系上借鉴、理论上移植、方法上聚合、内容上渗透、文化上融合、前沿上提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科交叉是一个较长期的渐进的研究过程。学科交叉研究不是形式上的“学科横移”或“学科转移”,而是交叉的两门或多门学科之间在理论、方法与体系上的“移植”与“融合”,“嫁接”与“杂交”。形成新的研究成果。

4 学科交叉研究成果检验。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需要通过一定组织形式进行检验,核查是否完成该项研究任务。学科交叉研究成果有两种:一是形成新的会计交叉学科,这是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二是解决重大会计问题,可以是解决会计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如为会计改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或为某项会计工作提出重要会计方法,也可以是解决会计理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如为会计理论建设提出重大基础理论,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是以创立新的交叉学科为目的,但它可为会计元科学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四)会计交叉学科交叉的方法

会计学科交叉的方法主要是移植法。移植方法是将某一研究对象或某种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移植到另一研究对象或另一学科中的一种方法。移植方法对于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和科研方向、发现新的理论和学科有重要作用。移植方法有:1 纵向移植法,从低到高移植,将低级运动形式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移植到较高级的运动形式学科中去;从高到低移植,将高级运动形式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移植到较低级的运动形式学科中去。2 横向移植法。在各种学科之间。进行科学原理与方法的移植,有基础研究横向移植法(一门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向各分支学科的横向移植,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移植)、应用研究横向移植法(将某种原理、结构、方法等移植到另一种事物上)。用于会计学科交叉的方法。还有系统法、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综合法、类比法、组合法、分离法、补充法、联想法、相关法、相似法等等。

(五)会计交叉理论的发展

在会计学科交叉中,移入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是完善和发展会计理论与方法。这是发展会计理论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在会计学中引入其他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引入资金、成本、收入、利润、分配、负债、权益、管理、委托、银行结算、经济核算、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等理论与方法,可以相应建立有关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在会计学中引入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如系统理论、信息理论、预测理论、决策理论、控制理论、模式理论、规范理论、协调理论和发展理论等,可以相应完善和建立会计系统论、会计信息论、会计预测论、会计决策论、会计控制论、会计突变论、会计耗散结构论、会计协调论、会计模式论、会计规范论和会计发展论等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

会计学科交叉的会计理论按其内容分,有基本理论融合,如系统理论与会计理论的融合而形成会计系统论;有基本方法融合。如控制方法与会计方法的融合而形成会计控制方法。

(六)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

在会计学科交叉中,移入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是发展新兴的会计学科。交叉化的会计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其体系化的基础上,将会形成新兴的会计学科。在建设现代会计学的过程中。引入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如引入现代的哲学、伦理学、心理学、逻辑学、法学、系统学、决策学、环境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发展新兴的会计科学,可以建立相应的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会计心理学、会计逻辑学、会计法学、会计系统工程学、决策会计学、环境会计学、会计数学、计算机会计学和会计方法学等。其中,不少的学科已有专著出版。当然,形成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不是“举手之劳”的一件容易的事,不是出版了一本有关的书,就形成了相应的一门会计学科,而有一个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七)会计交叉学科的结构

我国会计学的发展中已形成和正在研究的有一批会计交叉学科。这些会计交叉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有机整体。按会计交叉学科的性质,其结构分类如下:1 会计基础学科:如会计系统工程。会计实验学,会计数学,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价值学等。2 企业会计学科:如生物会计,证券会计,期货会计,破产会计,税务会计,战略会计,决策会计。控制会计,责任会计,网络会计,增值会计。循环经济会计,价值链会计,产业集群会计,物流会计。虚拟经济会计。经济效益会计,会计统计分析等。3 政府会计学科:如政府会计,地区会计,灾害会计等。4 非营利组织会计学科:如社团会计,军队会计等。5 个体经济会计学科:如家庭会计。6 会计人才学科:如人才会计学,会计哲学,会计逻辑学,会计伦理学,会计行为学,会计信用学。会计心理学,会计教育学。人本会计等。7 会计机制学科:如会计法学,司法会计,法律会计学,会计公关学,会计方法学,实证会计,会计组织学。会计制度学。会计治理学。公司治理会计,会计市场学,会计档案学等。8 会计专门学科:如和谐会计。计量会计,产权会计。基金会计。风险会计,泛成本会计,金融工具会计,会计金融学,无形资产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租赁会计,质量会计。反倾销会计,反洗钱会计,资源会计学,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会计,社会会计。关联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社会工程会计。环境会计。未来会计。会计经济学,大众会计学。会计文化学,政治会计,会计美学。会计比较学,特色会计学等。

以上80门会计交叉学科和会计交叉理论。有的学科比较成熟,有的需要不断完善,有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高举旗帜:创新发展会计交叉学科

(一)走中国特色之路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怎样发展会计交叉学科?这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会计之路。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需要。发展会计交叉学科和会计交叉理论。

要走中国特色之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会计交叉学科。

(二)走开拓创新之路

中国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历史是创新、发展的历史。会计的创新、发展是客观的必然。创新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21世纪,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前景。走会计开拓创新之路,是走中国特色之路的保障。是屹立于世界之林之路。

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重在创新。发展会计交叉学科要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创新者独立地根据需要并能拥有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这说明:创新者。是自己。是创新的主体;独立,是自己作主。自己选择研究项目,选择组织形式。制定规划,实施管理;根据需要。创新对象是市场发展、科学进步、开展教育的需要;拥有知识产权,创新的成果能获得知识产权;创造性活动,是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活动。自主创新才能提升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水平。

(三)走群体开发之路

会计交叉学科的研究要涉及众多学科及其相关的各种人才,突破个人分散研究的小范围。走向群体的联系、沟通与协调,需要组织研究团队。

按会计交叉学科研究课题组织团队。团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勇于探索,勇于开拓,提问题,提难题,组织和实施会计交叉学科创新规划;要提倡打破思想禁锢,打破习惯势力和传统偏见的束缚,在学术问题上人人平等,不同学术思想通过竞争、选择、优化、融合而不断进步与发展;要鼓励不同学科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推动对交叉学科问题进行跨学科的探索和合作;集中研究力量。调动每个人的创造积极性,发挥团队精神和团队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准研究方向,用集体的力量创造出新的研究成果,创新发展会计交叉学科。达到新的研究水平,获取会计交叉学科理论的“自主知识产权”。

(四)走现实可行之路

发展会计交叉学科适应了当代经济社会客观发展的需要,又具有科技进步、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理论指导和会计基础的强有力的支持,是现实可行的。为了实施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主要有:

1 制定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规划。各级主管会计工作的部门、研究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的领导。应重视会计交叉学科的研究,并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制定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规划。

2 大力提倡和组织交叉学科研究。按照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规划。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群众学术团体要消除思想障碍,提高对发展交叉学科的认识,制定、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规划和实施措施,大力提倡和组织会计交叉学科的研究。

3 开展学术活动。组织和参加地区、部门、国家和国际的各种学术会议,交流会计交叉学科研究的成果。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