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2:45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1

关键词:商务英语;学科定位;实践教学

一、前言

针对商务英语的探讨,人们大多数从专门的用途进行分析,其实,商务英语不仅仅涉及英语语言学科,还包括很多方面的英语知识。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无法把握好英语教学的定位标注,导致教学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所以必须要针对商务英语学科定位和实践教学展开分析。

二、商务英语的概念界定

商务英语是在商务场合中,商务活动的参与人为达到各自的商业目的,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运用语用策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系统。张佐成和王彦对商务英语的这一界定指出了其两个主要因素,即英语语言知识和运用商务实务。从这个界定出发,可以进一步明确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为商务英语学科建设和教研发展指出方向。

三、定位商务英语

1.学科定位。商务英语,顾名思义是指英语在商务交流中的应用,它的主要作用是适应商业活动的需要,满足在各项商务活动中沟通与交流的英文。作为ESP的一个分支,商务英语是一项与某种特定的职业紧密联系的英语,学习这项专业的学生要根据现实的需要方向去有计划有目地的进行学习。主要的一点是,商务英语作为服务于商务活动的语言,就不能与商务脱离开,否则就会失去其意义价值所在。例如,一些处于商务领域的活动经济、政治、管理等,都要用英语来讲授这些课程。商务英语作为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就要深刻的掌握住国际的商务理论,通过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加上熟知国际经济贸易的各项法规等,打造坚实的商务英语的运用能力。

2.专业定位。商务英语受到很多学科的影响,适用的范围较为广泛,不仅仅应用于商务活动的领域,也可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运用。由于各大高校对商务英语的专业理论内涵的认识方向不同,所以在专业的定位上就会有所差异,例如在课程的设置上,有的高校注重把商务英语用于经济管理的学习上,他们认为商务英语主要应该突出商务,它属于经济学的领域。有的高校则侧重于对英语的学习,认为商务英语是英语的分支,重视语言的学习,商务英语只是英语的一个研究方向。根据教育部的定义,商务英语是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同等并列的二级学科。本科阶段,商务英语的教学是将英语语言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还涉及到文化、管理学以及法律法规等内容。作为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商务英语有较全面的学习商务知识的职能。适合于本科阶段的对于商务英语的培养与学习。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商务英语应属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该观点认为,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是英语的一种重要社会功能变体,亦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容除语言文学外,还涉及经济、贸易、财会、管理、法律和文化等诸多人文性较强的学科领域。

之所以称其为交叉性学科,是因为它只分别涉及了上述各学科的部分内容,而并不包括这些学科的全部内容。换言之,它是上述学科部分内容的综合而不是全部内容的总和,它是英语教育的一部分,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事国际商务交际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和文科教育所能提供的其他方面的素质、能力复合在一起,共同造就在国际背景下能够从事商务活动的英语人才。

四、商务英语融合式、层进式实践教学的实施

融合式、层进式实践教学指的是融合教育学校建设、资源教室与资源中心、融合教育中教师的工作态度、知识、能力等展开的有层次、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方法。

1、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

1.1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是指内嵌于某一课程中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非实训课程中的实践元素。这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在课程中的某些环节与某些模块中展开。这种课内实践可以有很多种形式。

1.1.1机械训练式实践

这种教学实践主要是在语言类课程的基础阶段,对听、说、读、写技能所进行的机械训练。例如,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或段落,或让他们重复或背诵句子或篇章,借此培养他们语言的肌肉记忆。在此阶段中学生主要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动作来形成大脑记忆或发音器官的肌肉记忆,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感觉。这种实践教学主要是一种个体行为,较少涉及团队合作。

1.1.2初级拓展型实践

这类实践活动主要是在前期的理论学习或基本语言片段的学习基础之上,通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英语语言的输出性活动,如根据就某一主题进行演讲、根据所给素材进行商务报告的写作等。

1.1.3综合项目型实践

这种课内实践是一种更加全面和综合的实践,它试图通过某一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来实现对语言和商务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如要求学生对某一品牌进行一个市场调研,然后撰写英文调研报告并做演示。综合项目型实践在空间上涵盖了校园内和校园外,在时间上横跨课内和课外。这种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为实践小组,其实践的内容更多地体现为商务与语言的融合。

1.1.4校内实训

校内实训主要通过模拟软件或仿真环境进行一些模拟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训既可以是某个单项技能的训练,也可能是综合技能的训练,如同声打字实训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中英文录入技能,而商务模拟课程则是对学生在前面学期中所学到的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一个全面模拟训练,属于综合技能实训课程。实训课程中也会有少量的理论性教学,但其理论教学主要是服务于实践教学,所占比例较少。校内实训的目标是通过模拟环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来加强学生对未来工作场景的感性认识,为他们以后进入职场打下知识、技能、意识的基础。

2、实践教学中的英语语言和商务的融合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商务知识技能与英语语言的融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语言和商务的融合,培养学生在商务背景下利用英语进行商务业务活动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英语语言和商务的融合方式要根据实践教学项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模式。在语言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语言和商务的融合应该通过商务英语语料的添加来实现,学生通过商务类语料的训练,同样可以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但同时其商务概念和商务知识也得到了认知和学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英语教学的水平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放在首位,积极采用层进式和融合式的教学方法,并从学生的学习角度考虑,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确保商务英语教学更加富有水准。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归因;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研究背景

综合英语是高职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技能为目的,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高职英语学生的语言操控和运用能力。高职英语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属于特殊用途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即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旨在培养职业型、技能型、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综合英语教学应充分结合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进行,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型、技能型、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

二、实施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新模式的归因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语言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和主体,教师教学的重点是单词、语法的讲解,课文的翻译,课后习题的演练。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或多或少仍受传统语言教学的影响,有着浓厚的传统语言教学的痕迹。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忽视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需求,也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为学生展开,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显得单调、呆板、缺乏实用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亦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法适应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

(二)学生英语基础和自主学习意识薄弱。高职院校的学生录取于高招中最后几个批次,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普遍较差,而且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较低。另外,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不当,感觉英语学习就是过级考证,作为日后的工作就业的敲门砖。以至于在日常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讲台上长篇大论,学生在下面我行我素,复习准备各种考试,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成了一个人的“独角戏”。

(三)高职综合英语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高职英语专业具有方向性,如旅游英语、外贸英语等,学生除了要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外,还要习得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因此,高职综合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起到将两者相互衔接、有机融合的桥梁作用。但是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综合英语教师中,一般都是英语科班出身,对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也是一知半解,满足不了专业方向设置的实际要求。

三、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构建策略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程序,突出活动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功能,并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那么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新模式就是指通过教学理念、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相结合,构建出可以提高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效率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的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新模式要符合高职综合英语教学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征,而且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教学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激发学者的内在潜能,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注重兴趣爱好等情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认知理论则强调学习者知识的习得不是靠灌输,而是需要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这两种理论符合高职综合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特征,可以作为实施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新模式的理论基础。据此,笔者提出以下构建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高职综合英语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才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因此,高职综合英语教学应以“学用结合,重在实践”为理念,要注重引导。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监督者、评价者和解惑答疑者。课前明确学习目标,课上组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协调学生或小组之间的关系,维护课堂秩序,进行解惑答疑,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在课后进行科学、积极的评价,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互助合作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他们实际语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和谐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利于师生间进行互动交流,利于创造轻松自然的语言环境和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推动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通过把握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养成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减少学生压力、增强和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三)丰富教学方法。新模式的高职综合英语教学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运用,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任务型教学法和3P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以完成交际任务为导向,通过语言交流或小组合作达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P教学法是指将教学分为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三个阶段,首先通过举例、示范、讲解、角色扮演等方式介绍给学生语法、会话技巧等新的语言项目,然后利用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运用这些语言项目,最后将新的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与已有知识融合,使学生能运用新的语言项目内容自如交际,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内化。

(四)多媒体网络辅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声、光、电的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抽象的高职综合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直观,便于学生记忆理解;提高教学效率。而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大量的英语素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自行选择,利于因材施教。例如,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从中选取符合学生听力基础的听力材料,如电影片段、视频短片、VOA慢速英语等。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而且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是学生熟知和喜爱的事物,所以,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让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成为提高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课堂实施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新模式的实施步骤

(一)知识输入阶段。课堂伊始,教师应以“精讲多练”为原则,着重加强对学生语言知识及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像I very like it这类中式英语句子屡见不鲜。这就折射出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语言知识薄弱,如词汇、句型、语法等;二是学生英语背景文化知识欠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用语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了解不够。因此,必须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为他们英语知识的提高打好基础,为他们英语技能的腾飞搭建平台。

(二)语言实践阶段。在此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围绕课文内容,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语言技能实践。高职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日后将分布于工作岗位的第一线,如涉外酒店接待、外企文秘等。不加强学生语言实践,使其具备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就会失去就业竞争力,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模拟日后工作场景设置语用环境,还应当切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太难或太易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或者激发不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实践活动要多种多样,具有合作性或竞争性,如角色扮演、辩论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归纳总结阶段。此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对所学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消化和吸收,是内化的过程,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反馈过程,看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常用的教学方式有听写、复述、背诵、翻译、改编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方式将教学内容和语言材料进行重现,在“温故”的过程中“知新”,发现对已学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以及其他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在课下的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作为一节课的结尾,教师要在此阶段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教师的赞美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维持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五、结论

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无章可循,需要教师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力克在创新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种种困难,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打造出一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关系和谐、语言环境良好、语言实践和操练机会充裕的综合英语课堂。最终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职业型、技能型、实践型和应用型相结合的高职英语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3

论文摘 要: 现在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低下,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当数量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职业教育归根结底是以职业技能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专业课是主课,而将英语等基础文化学科视为鸡肋,更甚之被学生认为是令人头痛的课程。这一现象要彻底改变,可以尝试一种途径:以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传统的教学观念、模式、方法,不仅使学生没有了个人学习的时间、空间,而且严重制约着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并且因为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只需机械地获得标准答案,从而使学生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滋长了学生的惰性,泯灭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现在职校学生普遍的观念认为英语课是专业课的从属,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英语产生厌恶心理,如能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线,必然能在英语学习上呈现出另一番景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一、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什么?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核心,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学习英语,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实践活动是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途径之一,以学生基本知识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英语情境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项以贴近学生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的非学科性综合活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综合实践活动是打破学科界限的活动课程,我们可以把英语课程和其他课程密切相关的内容融合起来,甚至借鉴其他学科的方式方法,活学活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正如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理念,“learning by making”,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进入英语领域的学习,突破了传统英语课程教材和课堂的约束。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英语资源进行自学和探究,将英语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地融合起来。在这种交叉、交融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一种真实的情境交流,英语的学习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而且这一过程也有助于形成一种基于广泛资源的学习模式。

二、为什么要借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是各专业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它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密切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体现与各专业的相关性,着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从职业教育育人目标出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将英语能力培养纳入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框架之中,凸现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也是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

那么,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用怎样的理念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呢?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个突破口,可以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因此,很多人会认为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无非就是让学生学会记记单词、语法而已,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一个从领会语言、随意掌握语言开始到自发的言语使用的过程。也就是从英语语言知识到英语言语技能的转化。而英语语言知识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基本语法、词汇、语音等,而英语言语技能则指的是英语的听、说、读、写。所以要完成这两个过程的转化,如果一味地实行课堂“一刀切”,一味地“满堂灌”,学生则被动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这样做只会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法调动起来,从而一味地依靠老师,不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个突破口,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认为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取信息,在“做中学”,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大,才会乐在其中。

我觉得学习英语就像是找朋友一样。只有喜欢这些朋友,愿意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才能真正掌握他们,并且能够在生活和考试中运用自如。英语是有乐感的语言,从学生有兴趣的话题入手,可以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下逐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我尝试从他们日常熟悉的话题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1.以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激发。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时常不失时机地运用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

兴趣激发。或随机根据课堂上的学生思想动态,见缝插针进行点化,以热情、欢迎和接纳的态度鼓励学生。比如我在一节课的开始前,现场拆卸主机,展示实物,这些都是学生们平时在专业课上熟知的,通过现场实践,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降低了英语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多方面提供参与机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健康有趣的活动,并能给学生及时的点评与鼓励,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使其逐渐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迎头赶上的信心。比如在计算机英语的一节课中,我设计了各种不同的竞赛任务,围绕这几种处理方式,让学生分别通过“说、写、画、唱”几种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增大了每个同学参与的机会;几种形式源于生活,并且结合了专业,同时也锻炼了技能。

3.抓住综合实践活动的契机。善于把握契机,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如果在英语学习上我们只满足老师“教”而不注重学生的“学”,就永远也学不好。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这样才能提高效率,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我引导学生以rap的形式唱出了计算机硬件名称,让他们乐在其中。抓住了这样的“契机”,让学生尽情展示,并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怎样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线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只从英语语言知识方面谈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是不够的,要从英语言语技能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线,比如:在听说方面,应鼓励学生多听英文歌曲,并向他们推荐各种好的声光辅助教材,同时还应辅助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自己学英文歌曲,并要求在课堂上演唱。或者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复述、对话表演等。在阅读方面,除了完成教材中的基本阅读量以外,还应多鼓励学生在课后尽量多读英语文章,然后让其用自己的话尽可能地复述课文。但只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习惯是不够的,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对一些长句的结构分析。因为往往使学生感觉阅读困难的因素中,除生词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不会断句。他们一旦看到长句就发憷,而当我们对这些看似复杂的长句进行一些句法和语法分析后就往往容易多了。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学生往往会受到诸多的限制、束缚、控制、规定。而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性学习中,英语学习有较明确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体验幸福和快乐,并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愉快地实现语言习得。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健康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找寻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实践,我总结了一些具体活动形式。

1.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前进行5分钟左右的会话训练,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内容须健康、有趣味。不要限制形式,可以是会话、讲故事、唱英文歌等。刚开始也不要限制会话的资料来源,可以在报刊媒体网络上摘抄。为保证质量,我要求学生事先进行预演,通过了再在课堂上表演,在表演前让他们出1—2个与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同学听到内容后回答问题。这种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课外活动,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英语竞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组织朗诵比赛、单词比赛、听力比赛、会话比赛等。教师在学生比赛前及比赛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以提高学生比赛的质量和学习外语的热情。

3.英语墙报。出墙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增长见闻。出墙报要有计划,我将全班分为四至五组,一个月一组,轮流进行。出墙报要有一定的目的和主题,避免随意性。墙报形式要结合生活,应当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美观醒目。内容可以包括故事、对话、谜语、小传,英语国家的文化、风情等,也可以摘抄名句、名言、名段、名诗或学习方法之类的知识。

4.英语角。结合鼓楼英语角的模式,创建班级英语角,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在我们班的英语角,大家可以随便交流,教师帮助学生设立一些话题,但不准说中文,时间可选择一个至两个小时,活动地点可以班级或是校园的某一场合。通过实践,学生的听、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应站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高度,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这个阵地,使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效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中,从而使职业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正如一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正是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做中学”。一切源于生活,学生才会熟悉;学生熟悉,才会有兴趣;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就能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戴军熔.话语分析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4

关键词 特殊院校 应用型 英语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院于2001年开办英语教育专业,2003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三年制英语教育专科学生。几年来,我们借助特殊教育这一平台,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英语教育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改革与创新成果,逐步创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应用型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应用型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我院英语教育专业应以“基础扎实,突出应用、优特色、强能力”为培养原则,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和特殊学校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人文素养、专业技能熟练,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及博爱情怀的面向普通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应用型英语教育专业人才。

2 应用型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应该是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的应用性人才。他们应具有“够用、实用”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类型人才的重要的能力特征之一。因此,我们要围绕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此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避免“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养”,在培养娴熟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文理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指的是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要了解教育(着重特殊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第二个方面是专业技能要求。专业技能涉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及手语翻译能力及盲文;使之具备一定的从师任教技能,学生可通过多种实践教学环节来获得这些技能。

第三个方面是综合素质要求。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质,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并具有博爱精神;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科研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应用型英语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

课程结构与体系是课程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在设置该课程体系中我们加强了通识教育,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基础,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质量的需求,不断地去“调整、改革、创新”原有的课程资源。

为此,我们按照平台—模块二级指标体系设置模块化课程。一级指标中设有四个平台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二级指标(四个平台课程体系下)中设有五个模块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该课程体系中,课程板块对应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与岗位能力需求相一致。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毕业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手语初级及中级证和其他从业资格证书。

3.1 理论课程

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

(1)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信息技术基础、国防教育就业指导,必修27学分。

(2)专业平台课程。专业课程板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方向课程三个模块课程。在这一模块中开设了基础理论课和英语专业课程的内容,同时,还增加了部分特殊教育方面的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除了掌握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必需的特殊教育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为此,开设了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英汉互译、英语语法、听力、口语、普通话及教师口语、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英语阅读、特殊学校英语课程与教学、基础手语、美国手语及盲文等十九门课程,共修78学分。实践项目融入这三个板块之中,并贯穿整个教学。

(3)选修平台课程。选修平台课程包括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其中任选课程包括专业和公共任选课程(博雅课程)。限选课程模块开设了英语口译、英语教师口语、语言学概论和第二外语等九门课程,学分为17学分。任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二十余门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辅修不同的课程,从而发挥各自的特点和潜能。至少选修1分,其中专业选修课程17学分,公共任选课程10学分。

3.2 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认真研究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认识—学习—体验为途径,以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三个不同层次阶段的实践工程体系,即专业认识实践、课程学习实践和岗位体验实践工程。在三阶段下,以“公共技能、专业技能和教师技能训练”为中心内容,构建了专业认识实习、校内技能实践(实训)(即写字及板书、手语;英语口语、教案写作、说课、教学模拟、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多个具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实习实践时间共计24周,16学分。

该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该体系中,我们安排了校内技能实训,校外见习与实习以满足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需求。在训练内容上,我们体现了我们特教学院的特色,既有中国手语的实训,又有美国手语训练;既到普通小学校实习,又到特殊学校体验与实习。

总之,我们要树立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和专业课全方位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观念,以实现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形成以教学、交流、竞赛及就业等功能为一体的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轨。

4 应用型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经过几年的教改研究与实践,本院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得到了实质性的改革与更新,逐步完善并形成了“英语专业知识+强化普通及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技能+教师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我们通过实行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英语教育专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在参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口语及写作大赛中多次获奖,发表省级学术论文5篇。2007年6月英语教育专业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育部,2004(10).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5

【关键词】对外传播 英语播音与主持 课程设置 模式

为适应传播全球化和我国对外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高校承担着培养对外传播人才的重要职责。传媒院校具有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和特色,培养利用外语在媒体开展对外传播的专门人才,如广播电视英语节目主持人、电视英语记者等。媒体对外传播人才要求英语基础扎实,懂新闻并了解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近几年传媒院校借鉴汉语播音与主持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旨在培养英语节目主持人的英语播音与主持专业方向。办学几年来,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本文以英语播音与主持的人才培养为例,探讨媒体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对外传播的内涵

在“对外传播”之前,我们总是在使用“对外宣传”。“宣传”(propaganda)最早在西方是个中性词,不带任何感彩。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国的宣传谋略而使德国受骗上当直至被打败,从此“宣传”(propaganda)在西方被赋予“欺骗、骗人”的含义。显然,“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有着本质上的差异。郭可认为,对外传播“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针对另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所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其目的是要信息接受国了解信息输出国,培养其友善态度和合作欲望,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输出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取得最高程度的国际支持和合作。”①因此,对外传播还是一个国家外交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和打造新型的跨文化传播语境,维护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电视是当今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我国电视英语节目承载着对外传播的主要职责,应实现的自然是对外传播的目的。

二、媒体对外传播人才

CNN、BBC的新闻节目报道及时,涉及面广,对国际社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国际话语权。为改变美英在世界的话语垄断地位,我国正在加快实施对外传播策略,期望让全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当然,开展对外传播离不开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一般认为,我国外语院校培养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就能担当起对外传播的重要职责。其实,仅靠外语能力是不行的。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指出,“合格的对外传播人才首先要具备三个基本技能:新闻写作、语言和文字的操作;用英语思考、采访、写作的能力以及一技之长。”“要做好对外传播,首先要有一批高水平的中文编辑记者,还要有一大批能用英语或其它外语熟练地进行写作和翻译的专门人才。他们既懂政策,又熟悉两种文化和能熟练地运用两种文化和文字。对外传播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不是一般外语院校的毕业生能胜任的,而是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担当重任。”②媒体对外传播人才除了外语能力强外,还要求懂新闻业务,并掌握媒体的基本技术。从目前我国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管理体制看,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一专多能”,应具备新闻“采、编、译”的综合能力,并具有制片和后期节目制作能力。以英语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为例,他们“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了解中外文化,具备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和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传媒机构和单位从事英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进行涉外采访和新闻编译”③。

三、媒体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1、课程设置

美国教育学教授Jerrod Kemp (1998:2)指出,课程设计系统中的基本要素是学生、目标、方法和评价。这四个要素相互交叉,相互相成。具体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为什么人设计(学生要素)? (2)想要学生学到什么或展示什么能力(目标)?(3)怎样才能学到这些东西(方法)? (4)如何测量学生达到的目标(评价)? ④ 英语播音与主持是“播音与主持艺术”的专业方向,他们应最终达到的目标能力是集“采、编、译、播”为一体的综合能力,成为记者型的英语节目主持人。因此,除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校级平台课程等的学习外,结合目标能力要求,在实践中我们觉得还应有以下几个主要模块构成:

(1)英语语言技能课程。该课程模块主要系统训练学生的英语读、听、说、写、译等基本技能,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语音、口语等;

(2)新闻播音类课程。该课程模块让学生了解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为开展对外传播提供理论指导。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播音概论、新闻采写、现场报道等;

(3)专业课程。该课程模块主要使学生了解英语新闻播音和英语节目主持的基本理论,并在实践中掌握“采、编、译、播”的综合技能。主要课程有:英语播音与节目主持实践、英语采写、英语新闻编译等。

(4)柔性专业方向课程。该课程模块主要考虑专业拓展和学生继续升学的需要,针对他们的专业兴趣和个性发展而设置。主要方向可以有:①国际新闻方向,主要课程有:国际新闻、新闻专业英语等;②英语节目主持方向,主要课程有:汉译英实践、英语采访与报道、英语新闻写作等;③汉语播音与主持方向,主要课程有:播音节目主持作品分析、节目主持人文案写作等。

(5)实践性课程。实践课程围绕培养目标应构成综合实践体系,包括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实践、隐性课程、实践周和寒、署假期实践等。课堂实践教学包括实训和实践两部分。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英语语音语调、英语播音与节目主持、英语采写、新闻编译等;第二课堂通常是课堂实践教学的延伸,主要是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电台、电视台实践及校园网络新闻的编译实践等;隐性课程是指对学生分类、分层的指导,指导学生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写出读(观)后感,参与电台、电视台节目编辑或栏目设计等实践任务;实践周和假期实践是为配合课堂实践教学,根据实践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培养目标而设立的综合性实践,要求学生深入媒体。每次实践应有详细的实践大纲,学生应按大纲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任务,上交实践作品,最后给作品评定成绩和学分等。

(6)媒体技术类课程。该课程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掌握基本的媒体技术。相关的课程有非线性编辑、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

(7)选修类课程。选修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跨文化传播意识。为学生提供的选修类课程可以有文学类、艺术类、时事政治类、跨文化交际类、公共关系类和媒介素养类等课程。

以上几个课程模块构成了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即学生应首先打好扎实的英语基础,并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通过学习新闻学、传播学理论,进行英语播音与主持技能的系统训练,熟练掌握英语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译技巧,了解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媒体技术知识。在课堂实践教学的引导下,在大量的课外实践中,学生掌握“采、编、译、播”的综合能力。英语语言技能课应更具针对性,突出实践方式和手段。如英语语音语调训练采用小班(约15人)的实训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录音、录像等教学手段,强化英语播音与主持的语音语调。口语课应与英语专业的口语教学不同,在采用小班化系统训练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同时,通过录音、录像等手段,采用模拟现场、分组实践等形式,突出针对英语节目主持、采访、和现场报道的语言组织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翻译课应突出汉译英训练,英语写作以强化英语新闻写作训练为主。课堂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在小组实践中,学生正确把握各自的角色,通过完成实践任务,形成探索、反思、追求,与人合作和解决复杂问题种种能力。教师真正成为“引导者”,“助学者”和“帮助者”。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等应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实践场所,并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大量的实践不断增强媒体意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应能体现培养过程的阶段化、课程设置的模块化、授课形式的小班化、实践性课程的体系化。四年的培养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一、二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德育、文化素质和新闻法规意识,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进行英语读、听、说、写、译等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打好扎实的英语基础,强化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第二阶段 (三、四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接受英语播音、英语节目主持、英语新闻采写和新闻编译等课程的系统训练;同时针对各自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学生选择柔性方向课程模块学习,参与大量的媒体综合实践。

课程设置的模块化是指英语语言技能课程、新闻类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性课程、柔性方向课程和选修类课程构成复合的课程体系,凸显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特色。英语语音、英语口语等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15人;新闻采访、编译等分成若干个小组,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推动课外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

媒体实践由课堂实践、第二课堂实践、综合实践周实践、寒、暑期实践和毕业实践构成完整的综合实践体系。课堂实践可以有语音训练、主持报道训练、新闻编译实践和配音与解说等。第二课堂实践是课堂实践的延伸,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等开展的系列实践活动。实践周、寒、暑期实践是为配合教学内容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到媒体一线开展的实践,旨在认识媒体,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律及发展动态。毕业实践要求学生在媒体实践中锻炼“采、编、译、播”的综合能力,为寻求理想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并获得论文所需的数据和资料。

人才培养还需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1、人才培养的定位

媒体对外传播人才应加强汉语播音与主持能力的训练,特别应培养学生以跨文化传播的视阈用汉语开展对外传播,这也是目前地方媒体对外传播的发展方向。电视媒体对外传播人才应包含两个发展方向:1)以英语节目主持为主,也能用汉语采写、播报的记者型主持人;2)具有跨文化传播意识,用汉语开展对外传播,并能用英语采写、播报、进行双语配音与解说的记者型主持人。

2、实施分级、分层教育

鉴于学生在媒体创意和在媒体语言表现力上存在的个体差异,课外应建立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指导,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教师进行具针对性的指导;

3、实践能力的评价

实践能力的系统训练对以电视媒体为主的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实践性课程的考核应制订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建立实践性作品的评价体系。对上交完成的实践作品应从策划选题、编辑思想、语言表达和对外传播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量化考核指标。对实践作品还应认真组织评讲,实践课程的成绩可以从作品质量、努力程度、调查报告、和笔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4、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培养对外传播人才的重要场所,应重点抓好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使校内、校外实践基地有机相联。校内基地应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网络等的作用,使它们切实成为第二课堂实践的场所;此外,院、系应广泛拓展与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等的联系,努力建设好学生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①郭可:《当代对外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②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3

③林戊荪,《弱势文化条件下的对外传播》[J].《对外大传播》,2007(2)

④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英汉双语)”人才培养方案,2005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6

1. 背景:初中英语模块主题语言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源于笔者在任教初中英语(外研版)的教学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源于笔者进行国家教育部“十五” 规划课题重点子课题“基于母语环境下英语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途径探究”实验探究的发现。

2. 现状:外研版的《英语》(新标准)每个模块都设计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真实运用任务(real-use task),使英语教学活动能达到“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做事”,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用能力的目的。然而,在日常教学和课题探究实践中,我发现两种普遍现象:(1)教学照本宣科,目标未能达到。(2)英语为考试而教。“口语考试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不必搞语言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对学生语言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是十分明确的。英语听、说、读、写四会能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初中是小学与高中的承上启下学段,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半成熟特征尤为突出。照本宣科,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学生就会感到极其乏味。

因此,笔者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以部级子课题“基于母语环境下英语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途径探究”的实验为契机,以模块主题为内容,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初中英语模块主题语言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二、活动的目标

《英语》外研版初中第一册(下)第7模块主题是My hometown and country。本模块语言实践活动要达成如下目:

1. 了解佛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感受佛山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佛山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2. 以模块主题为活动内容,为学生搭建运用语言知识的实践平台。在指导学生完成模块主题的真实运用任务(real-use task)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和创造能力,达到“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做事”目的。

三、活动计划

1. 活动时间:每周星期三下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时间。

2. 活动对象:学校自愿报名参加“快乐英语小组”的学生。

3. 活动方式:实地参观访谈、查阅资料、教师讲解,影碟视听、动手制作宣传栏、互动交流。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动员组织“英语快乐小组”,选定活动主题,明确活动的意义,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课外阅读,小组合作

1. 借助课题研究的要求,通过课文、报纸、网络等进行课外阅读,收集相关My hometown 的不同文体的英文短文。

2. 四人小组制作“My Hometown”主题的手抄报。

3. 评选并分享手抄报的内容、写作风格、好词好句好段落。

第三阶段:参观、访谈

参观佛山城市规划建设展馆时,学生聚精会神地听中英文的佛山概况讲解,了解佛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学生通过用英文进行视听,既有新鲜感,又具挑战性。通过展馆的各个阶段展现不同的内容,学生从“远古的佛山”走近“现代的佛山”,又从“现代的佛山”走向“未来的佛山。上了一堂崭新的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知识与情感相容的难忘又特殊的一课;参观佛山电台,进行“主持人与你面对面”活动,进一步了解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最后学生纷纷表示发奋读书,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

第四阶段:总结交流

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把所见所闻和发自内心的感想写出来。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把活动体会和建议写成英语短文,字数不少于100字,越多越好。这一次的写作,学生把英文视听中学到的表达和实际的参观中所见所闻一一写在纸上。从情感到文字表达,都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情感丰富多了,内涵的表达深层次了,英语语言的运用也更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了。

五、取得的成果

(一)理论成果

1. 课题引领,理论指导,科学性强

初中英语模块主题语言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以国家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语言实践活动目标要求为理论(下转第96页)(上接第87页)依据,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心里和生理的特点,依托国家教育部重点子课题“基予母语环境下英语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途径探究”,有计划、有目的、有主题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2. 源于课本,走出课堂,实践创新

初中英语模块主题语言综合实践活动以教材模块主题(话题)为内容,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活动话题紧贴生活,使学生能从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回到自然和生活中,获得亲自探索和研究的经验,激活并综合应用已获的知识。

初中英语模块主题语言综合实践活动用行动研究的方式,分层递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践行者。活动给学生提出了问题,让他们去思考和探索;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社会、家庭给他们提供平台和条件,让他们去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创新。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二)实证效果

1. 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去感知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巩固和提高。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兴趣,是英语语言综合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和圆满结束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活动帮助教学落实了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各项指标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给“为了考试而教学”状况有力的冲击。新课标语言实践活动目标得到了较好地落实。同时,在视听、阅读、写作和交流中,学生进行了听、说、读和写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四会”能力的巩固和提高。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7

【关键词】初中 英语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虽然英语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大多数的学校依然忽视了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哑巴英语”、“中国式英语”的问题并没有得以明显的改善。在英语课堂中展开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初中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英语的水平,将“知”、“行”统一起来进行教学。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合理利用英语教材以及教学资源,为初中生提供一个参与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广阔平台。下面,笔者从选好实践主题,分好活动小组;制定实践计划,师生合力调整;正式展开实践,注重活动总结三个层面,讨论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做法。

一、选好实践主题,分好活动小组

每一轮综合实践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也是初中生们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向与依据,因此,在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步,教师就要带领学生一起选择活动主题。在确定好实践主题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人际关系、学习能力等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活动,保证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践之中。一般情况下,几乎每个英语单元的教学结束之后,我都会组织学生们以本课的知识展开实践活动,就如在“What should I do”一课中,我就以本课的主题让学生们进行了对话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就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倾诉并寻求帮助。在分组之时,我主要是让学生们进行自由组合,一般是以5个人为一组。学生们会自愿与自己的好朋友建立小组,这种良好的、和谐的小组成员关系能够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因为学生们愿意与自己的同伴与好友共同完成一项探究活动。

二、制定实践计划,师生合力调整

在确定实践主题、分好实践活动小组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行制定活动计划,这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等,也可以保证实践活动能够充分激起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英语水平毕竟有限,所以他们所制定的活动计划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在师生的通力合作之下,纠正学生所设计的活动方案中的问题,保证实践活动切实可行。在“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这一课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用英语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于是,我将实践活动主题定为“What were you doing when...”每个小组都要围绕这个主题制定一个实践计划,可以自行确定对过去某个时间段的问题的讨论。有的小组将谈论话题放在了刚刚过去的寒假中,有的学生将话题放在了过去某个周末活动或学校活动中等等;有的小组准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本班学生在过去某个时间点内发生的事情,有的小组准备创编一个故事情节等等,大多数的小组所设计的实践活动计划都十分有趣,可行性也很高。因此,在纠正了这些活动计划中的一些小问题之后,便确定了实践计划。

三、正式展开实践,注重活动总结

在做好前期准备之后,就是正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机了。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懂得放手,给学生充足的自,让学生们能够遵循自己的需要与想法来实施活动计划。由于整个实践活动计划是以学生自行设计为主的,且教师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与修改,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自行完成活动任务。而为了保证活动的科学性,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们总结实践活动,及时指正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肯定学生的可取之处,让学生正视自己,这不仅能够为下一轮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还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就如在上文所说的“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这一课的活动之中,确定活动方案之后,我便让学生们按照计划展开实践,设计问卷调查的小组需要设计好时间,并对全班同学展开调查;编写情景剧的学生也要在小组内部探讨剧本内容。然后,我会专门留出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展示,了解活动效果,并对他们存在的实践问题进行评价。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是全面考查初中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应当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确保这个实践活动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并且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兼顾学生的需求,保证英语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行制定实践计划,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为正式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准备;教师在正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性、能动性、创造力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查漏a缺。

参考文献: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8

【关键词】民办高等学校;英语;实践教学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发展需要大批面向国际化、知识结构与国际接轨的人才,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民办高校若要生存,就必须根据学科性质,抢先一步进行教学改革,将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精英实用人才。

一、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很多英语教师都是由中国教师教授的,缺少和欧美国家民众交流的机会,口语得不到锻炼,也无法透彻地了解欧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在此种情况下,一方面从态度、知识、情感等方面培养学生,使之为做好成为“国际人”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应注重和世界各国高校的交流和研讨工作,可以互派留学生,也可互派教师。同时要为学生开设多元化文化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际知识,尊重多元化文化,在锻炼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国际观念。

(二)根据毕业生就业岗位职责任务对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开发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项目,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使毕业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素质和相关领域活动能力,具有娴熟的英语沟通能力、较强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三)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相关教学资源和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的作用,突出产学研结合的特色,全面、系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与职业证书资格认证相接轨。

(四)探索构建相对独立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工作模式,即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使之成为“技能考核”、“师资培训”和“产学研”一体化紧密结合的联合体。

(五)改革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增加技能性、综合性实验实训,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六)丰富课堂内实践教学内容,以实现英语实践教学的与时俱进。根据学生对事物的新鲜程度,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作为英语学科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对英美国家的影视明星十分感兴趣,那么教师可在课堂上穿插服装分析、影视分析的内容。在交流和分析中,锻炼了口语和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亦可让学生写一些报告,比如针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服装、旅游等等,均可全方面地锻炼学生。

二、英语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模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也指教学计划的结构模式,即指按照什么样纵向关系及横向联系排列组合各类课程,是构建培养方案的重要问题。我们的选择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为基点,遵循一定的原则,设置一定的环节,以“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为主线,构建出一个整体优化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课程结构模式。

(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原则:加强实践,注重创新。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因此,必须进一步精简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突出理论联系实践,确保实践教学效果。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合理构建能力培养体系,营造良好职业环境,形成分散与集中、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规定要求与自选项目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合力,做到四年能力培养不断线。积极创造条件,有组织有计划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认定学分,同时要求学生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通过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制订措施,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活动形式。可以通过更加具体的、综合的、情景的课堂案例模式体现。例如进行全英文模拟:产品会,新技术可行性报告会,商务谈判,企划案宣传,旅游全景介绍,等等。在具体情境下,相应的角色通过实践,对自身所处场景的了解情况和对具体信息进行的前期准备,比老师在课堂上单一地教授理论和单词句型来得更加清楚明了、 印象深刻,甚至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这些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创作、合作,并进行展示的想法和创意会更加得以发扬光大。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虚拟案例中,虽然人物和场景是虚拟的,但是这其中的学生与学生的个体思想碰撞,对学生在群体间分工、配合、组织、协调和人际交往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却是实实在在的。其它实践教学活动形式还有每周在校园内开展一次开放性英语角活动,每次持续3个学时,活动之前预先设计并一个主题,让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够谈论相关话题、英语文化周、专四、专八考试集训、口译实习等。

三、英语实践教学实施保障

(一)建立“双师型”教学队伍。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实施技能训练的基本保证,要求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复合性和实践性。可通过招聘引进、进修培训、企业见习、顶岗锻炼、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方式,改变英语专业中纯语言教师多,复合型教师少的状况。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实践教学管理建设注重实施技能训练的过程管理和细节落实。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文件,每门实践课程都应制定适宜的教学大纲,编制规范具体的实训指导书、教学安排表。同时,要强调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估,建立技能测试题库,实施技能考核。此外,实践教学还要解决好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在安排上、内容交替上、时间分布上存在的突出矛盾,以保证有序、有效地实施实践教学。

(三)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途径,建立英语教学与企业实际的对接机制。一方面要把教师送到企业实践。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教师经过实践体验明白企业的需求,从而知道教什么给学生以及怎么教的问题。另一方面,可邀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把他们在企业中碰到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探索。在教的方法上,采取案例教学,案例要来自企业或行业的实际问题,甚至企业接到的订单业务等都可作为学生的作业或毕业论文主题。第三,要做好“学”的文章。这里的“学”主要是指学生到企业实习的问题。因此,要求做到时间与质量上的双重保证:实习时间安排要充足合理,制订合理的计划;实习目标要明确,效果要明显。

(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呼唤民办高等学校英语实践教学的改革。民办高校的英语实践教学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从实际出发,务实创新,为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特色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9

英汉互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自教学改革以来,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日趋重视。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改革将原来的句子翻译改为段落翻译,对学生的翻译能力的考察提高到新高点。该文试从翻译教材与翻译教学实践的局限性出发,提出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设计的理论框架及构成要素。参照《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7),该框架由以下7板块构成,即英汉文化素养与背景知识、英汉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外语教学理论、翻译理论与翻译方法、不同文体的翻译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探讨较为合理的翻译任务设计,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

CET4改革;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研究

英汉互译为中外社会文化交流架起一座桥梁,其广泛性和重要性日益显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近些年来,许多研究学者一致认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极其重要且非常必要。蔡基刚教授(2003:63)指出“:这几年,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英语就翻译这个涉及说和写的综合交际能力来说,越来越被社会看重。”但是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翻译教学处于边缘地位,不受重视。高等院校尤其本科院校并不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独自设置翻译课程。虽然大学英语翻译教材不断推陈出新,质量较高但在翻译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翻译教学实践也很难展开。因此,可以转向大学英语教材,尤其是综合英语教材,使其在学生的翻译学习中发挥作用,另辟蹊径。

1CET4改革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及翻译人才需求

自2013年12月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发生改变,其中,四级考试中翻译部分的考试内容由原来的句子翻译改为段落翻译,考试比重由原来的5%上升到15%。改革后的段落翻译考察知识面广泛,包含中国文化、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翻译字数为140~160个汉字。这次翻译内容的变革将不仅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考察提高到一个新高点,而且对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新挑战,也对翻译教材改革形成新考验。从市场需求来看,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仅需要单一的专门人才,而催生了市场对多元化的翻译人才的更大需求,,即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和英语翻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进一步加强培养和提高,对作为输入来源的翻译教材及翻译教学实践提出更高的要求。

2翻译教材与翻译教学实践的局限性

英汉或汉英翻译教材近30年来蓬勃发展,在质和量上均有极大提高。市场上不乏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材。但香港中文大学李德凤教授在一次问卷调查(陶友兰,2006)中指出,目前的翻译教材“重复太多,新意不足,由于编者不知道教学理论,所以,大部分教材都是‘填鸭式’教学思想的产物;而且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商业化倾向严重”。此外,国内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设置处于尴尬的境地。虽然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翻译能力有具体要求,可是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翻译教学不受重视。高等院校尤其本科院校并不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独自设置翻译课程。据李忠华(2007)统计认为面向大学英语教学的翻译课程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设置为公共选修课,甚至有些院校根本就没有设置面向全院大学英语教学翻译理论和实践课程。以上事实使得大学英语翻译教材在翻译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翻译教学实践也无法展开。因此,可以转向大学英语教材,尤其是综合英语教材,使其在学生的翻译学习中发挥作用,另辟蹊径。大学英语教材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工具。在非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习的所有课程中,综合英语课程占很大的比重,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依托综合英语教材组织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现行的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教材有《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大学英语(精读)》等,这些教材中的翻译比重很低,只有汉译英单句翻译练习及少量的段落翻译,仅在练习中只提供了少量的参考词汇与短语。这些教材中均无涉及翻译技巧或翻译方法。因此,有必要对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教材中的翻译任务进行研究,有必要探讨较为合理的翻译任务设计,进一步完善外语学习任务设计,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3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研究之设想

3.1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定义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设计是外语学习任务设计的一部分。国内学者对外语学习任务设计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是对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的研究较为少见。我国学者夏纪梅(2002)探讨了英语教材练习/任务设计的认知标准和交际性标准。华维芬(2010)也提出任务是指为了促进语言学习所作的努力。戎林海和李静(2010)提出了六模块的翻译教材编写理念,其中包含翻译的基础知识、翻译理论知识、翻译的技巧与方法、描述英译汉和汉译英的特殊结构及各种篇章文体的翻译策略。该文中的翻译任务指的是为全面提高英语翻译能力所做的全部努力。

3.2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研究设计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更需要注重培养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2007)。该文将围绕这一目标,不仅要注重学生翻译技能和语言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旨在探讨较为合理的翻译任务设计,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学习并通过翻译实践来提高其翻译能力,以便提高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效度,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且使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外介绍中国及其历史,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该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关于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设计需求的问卷调查及分析;(2)根据以上师生对翻译任务设计需求分析的调查结果,选取两套现行的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教材依据外语学习任务的设计原则和相关翻译理论进行全新的翻译任务设计。研究设计如下。第一,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设计的理论框架及构成要素。参照《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7),该框架由以下7个板块构成,即英汉文化素养与背景知识、英汉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外语教学理论、翻译理论与翻译方法、不同文体的翻译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中,英汉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板块和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板块处于核心地位,其他5个板块贯穿其中。第二,基于该框架,对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4册)(2008,郑树棠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4册)(2007,秦秀白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关于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内容设计需求的问卷调查,选取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各发放100份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的调查问卷,并对部分师生进行访谈,旨在了解师生对所用教材翻译任务设计的需求,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使师生与任务设计达到和谐。第三,依据该框架,对以上2套现行的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教材翻译内容进行研究并设计出全新的翻译任务指令及任务文本,从而使上述两套教材的任务在最大程度上涵盖或体现了上述7大板块的要素内容。第四,该文在上述两套教材的基础上并依据教材中不同的单元主题编纂出两套较为完整的符合外语任务设计原则和师生认知需求的翻译任务文本,对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设计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当前的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改革,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4结语

国内关于翻译教材的研究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策略及教材编写内容展开,鲜有学者对综合英语教材中翻译内容的学习任务设计进行专门研究。该文的研究对象《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与《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均为优秀的第五代教材,其中的翻译任务指令研究及任务文本设计乏善可陈。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们亟需此两套教材中翻译任务指令研究及有效地任务文本内容。该文的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研究设计为未来教材的翻译任务文本设计的选择与更新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有助于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材翻译任务的研究、设计和选择,有助于高校英语教师寻找到更适合本校师生的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教材翻译任务文本,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另一方面,该文研究设计将促进第五代英语教材中翻译任务的修订与改善,有助于编写人员更科学、系统地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促进大学英语教材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65-68.

[2]陶友兰.翻译目的论观照下的英汉汉英翻译教材建设[J].外语界,2006(5):35-40.

[3]2007《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EB/OL]

[4]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47-49.

[5]夏纪梅.现代外语教材练习的质量观——兼谈现代外语教材的师培功能[J].外语界,2002(1):22-25.

[6]华维芬.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研究---两套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的分析与对比[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