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基建管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2:45

基建管理论文

基建管理论文范文1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并做出了全面部署,也为反腐倡廉指明了方向。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工作原则和主要任务,号召全党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坚决地惩治腐败,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

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得到人民群众称赞,党心民心得到极大提振[1]。

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的道德基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全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和弘扬廉政思想、提高廉政意识、倡导廉政道德,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如何在地方高校基建管理中营造校园廉政文化氛围,大力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丰富的实践课题。

一、推进地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提到“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2]。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反腐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工作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为反腐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廉洁政治,把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到国家政治建设的高度,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谋划、部署、推进这项工作。

近年来,政府对高等教育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基建规模、物资采购量越来越大,学校参与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违法违纪等腐败案件屡有发生,反腐败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对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高校在查处案件、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等方面有新进展,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但反腐倡廉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依然十分严峻。反腐倡廉的首要工作是加强廉政教育,而廉政教育只有成为文化,转化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才能成为普遍的自觉行动和无处不在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地方高校构建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工作中,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拓宽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途径,不断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显得尤为迫切[3]。

二、在基建管理中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校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等学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将反腐败斗争引向文化反腐的高度,是反腐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4]。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教育、制度、监督和惩治组成的反腐倡廉全过程,对于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既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基础,也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要求。

随着地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基建项目不断增多,作为为学校发展提供最直接、最必要物质条件保障的基本建设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高校基建管理工作既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工作,也不是单纯的技术和经济管理工作,而是集国家政策和地方性法规、制度、技术、经济和行政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体系,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和系统性。

正是由于基建工作专业性强,涉及环节多,与社会的联系紧密而广泛,存在着制度和监督机制的不尽完善。一些高校的个别领导干部和基建管理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或制度的漏洞,采取在基建工程招标中采取打招呼、递条子等方式,搞“暗箱操作”;将项目化整为零,故意规避招标;在基建项目施工管理中,随意变更和签证,以此获取不正当利益。高校基建工程领域的腐败问题非常突出,已与采购、招生一起成为高校腐败的“三大病灶”。其结果,造成了基建工程的质量隐患和建设资金的浪费。有的还造成了建设工期的严重拖延,妨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在地方高校基建管理工作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基建工程廉政监督, 有利于把握基建工程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堵塞机制制度方面的漏洞,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对治理和预防高校基建工程领域腐败,打造廉洁基建工程,促进高校基本建设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三、在基建管理中实施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在高校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意义尤为深远。特别是处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高校不仅是文化和科学的前沿领域,还是信息与观念更新的先锋阵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文化真正进入校园、融入学校基建管理工作,对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基建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构建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新体系,是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5]。实施廉政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基建管理中构建反腐倡廉工作体系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结合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

(一)积极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空间

过去一段时期,廉政教育不太重视发挥廉政文化功能,廉政教育主要在党员和干部中开展,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多以文件传达、理论学习为主。存在范围小、教育面不宽,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时间长了容易被淡忘等教育效果不佳之处,难以形成崇尚廉洁的廉政文化氛围。较之传统的党风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建设更加系统、更为广泛,也更加科学。表现在:

(1)广泛性。通常意义上,党风廉政教育的“主体”是党政干部,具有封闭性的特点。而廉政文化建设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职工全员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之中,更加符合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更能体现反腐倡廉工作的社会性和广泛性。

(2)丰富性。廉政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促使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经过实践检验,只要能积淀成一种健康文化、有利于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都可“兼容并蓄”,如廉政观念、廉政思想、廉政理论、廉政文学、廉政法规等[6]。可见,廉政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3)开放性。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专题学习、自由讨论等学习形式,利用报告、文件、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利用典型教育、警示教育等教育手段广泛开展,所有基建管理人员均能参与其中,廉政文化建设的介入方式具有开放性。

以学校廉政文化为依托,积极拓展基建管理廉政文化建设的空间,改进廉政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手段,为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夯实基础,提高廉政教育的效果。

(二)努力营造廉政文化育人环境

高校廉政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和廉政建设相结合的产物,脱离校园文化谈廉政建设或者脱离廉政建设谈高校校园文化,都不能形成真正的高校廉政文化[7]。高校基建管理廉政文化建设,重在培养基建管理人员的廉洁意识和廉政习惯,形成优良的廉政氛围。为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有计划的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努力把廉政文化建设贯穿到基建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牢固树立廉洁意识,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与遵章守纪观念,依法依规按程序推进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廉政文化建设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有利于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将校园文化的丰富形式与廉政文化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提高高校廉政文化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创造廉政文化氛围和廉政文化语境,倡导和形成“清正廉洁、诚信守法、敬业奉献、公道正派、公平正义”氛围,进一步营造廉洁校园的育人氛围。

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廉政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不断地深化、提高,不断拓宽思路、丰富内涵、创新形式、拓展载体、扩大影响。作为地方高校基建管理者,也应该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中积极寻找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并在探索中总结,使抽象的廉政文化成为具体的,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果。始终坚持寓教于理,寓教于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不断增强廉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为高校甚至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姚奕, 李源.“打虎拍蝇猎狐”: 铁腕反腐交出沉甸甸的成绩单[EB/OL]. 人民网,2016-10-22.fanfu.people.com.cn.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3] 于新亮. 浅论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C]. 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 年年会论文集,2008.

[4] 李进宏. 高等学校廉政文化建设[J]. 理工高教研究,2006(1):42~43.

[5] 杨行玉. 构建高校基建工程领域反腐倡廉新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 陕西教育( 高教版),2011(6):3~4.

[6] 李炜.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J].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8(4):100~102.

基建管理论文范文2

规划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是实现"事前控制"的关键,但有些院校由于调研不充分,不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规划设计,存在盲目攀比,超标准设计或设计过于保守,不能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内学校发展的需要,从长期来看这些都会造成投资的浪费,此外还存在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的现象,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较少,从根本上影响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招投标环节存在招标程序不合法,如“串标”“内定”等现象。除此之外,由于学校基建项目的完成期限要求一般较为严格,如不能按期交付,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些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进度把控较紧,可能存在图纸设计深度不够就开始进行招标清单的编制,致使出现清单遗漏或实施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变更,增大投资风险。合同管理对任何一个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合同条款不完备,会给施工管理及后续的使用造成很大的麻烦。如施工过程中的扯皮现象,使用阶段的质量问题如没有提出明确的限期整改要求,产品质量问题不能及时维修,都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施工阶段主要是签证问题。虽然学校基建项目一般规模不大,相对简单,但是它仍然涉及土建、安装、暖通、装饰装修、园林绿化等各个专业,基建人员要做到“三管、三控、一协调”面面俱到。而一些普通院校基建管理人员却只有3-4个人,在管理的过程中,如稍有懈怠,就会遗留很多的问题,诸如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工程变更未及时签证,或是只是口头允诺施工单位按要求施工完成后再给予结算,但是工程上的事情繁多,尤其在抢工期的紧要关头,若出现事后遗漏的情况,将给后续结算造成很大的困难。建设工程结算阶段可以全面系统地检查纠正预结算过程中是否存在漏算、多算、重算,是实施投资控制,实现投资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结算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建设单位不能提供真实的送审资料、完整的工程量清单及明确的工程变更说明等。[1]送审的资料完整真实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关工程签证时效性虽有明确约定,但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往往由于抢工期或因工作人员做事不不严谨,最终拖延签证,遗漏签证或签证不规范,签证项目特征描述不清,数量不明的情况仍比比皆是。

2意见和建议

学校项目规划设计应对照事业发展和高校办学标准,确定建设项目内容和建设规模。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颁布已有20多年,有些规定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如完全按照此标准规划设计,将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参照此标准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此标准的限制,在立项、规划设计阶段积极地与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最新规定。如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规定“本专科生生均学生宿舍规划建筑面积6.5平方米,因为当时卫生间、盥洗室等均为集中设置、公共使用,现高校内学生宿舍的卫生间、盥洗室等为每室单独设置,如按此标准设计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基于此生均学生宿舍面积10平方米以内,已经得到了发改委等部门的许可。对于基建部门而言,要与使用部门充分沟通,理解使用者的需求,基建部门的提出的设计意向将决定项目的成败、投资的效果,其通过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等使使用部门的需求在功能上、布局上得以表达。基建部门如若盲目设计建造,最终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将会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基建项目的需求调研尤为必要,它可以直接的获取使用者的使用要求、目标期望,可以让基建工作避免很多的弯路。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5年启动的学生宿舍扩建工程时,为避免由于设计造成的“先天不足”,后勤基建办高度重视前期设计工作,在对有关学院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建设规模,使用要求,在对宿舍楼的功能布局上,先后去“绍兴文理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调研考察,以借鉴其他高校建设经验,规避风险。此外,设计阶段在注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要综合考虑项目建设的经济性,不能一味提高安全系数,要实现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及设备的选型,既要“先进适用”,又要“经济合理”。招投标阶段要在做好资格预审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招投标工作。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对建设工程实施过程的成本控制影响重大,直接影响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和招标人编制招标控制价的准确性。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要重视招标文件的编制,重点把关招标文件中工程内容范围,承发包方式,工期、质量、报价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要全面了解建设工程的相关资料和现场情况,保证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性,尽量减少后续变更。工程项目内容划分要合理、明确,各分项工程之间界限要界定清晰,作业内容、方法和质量标准要明确,力争做到既方便计量,又便于报价,以有效避免投标人的不平衡报价。清单报价说明要全面清晰,特别是在招标文件中对建设工程现场施工条件的说明要详细准确,这样便于投标人在报价时能够充分考虑解施工现场情况,避免因实际施工条件不符而引起施工索赔。[2]施工阶段要严把变更签证。工程变更签证是否把关严格,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高低。高校基建管理业主要认真审核变更的必要性、经济型和可行性,变更要经过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审核并签署意见。工程签证要按照高校基建管理程序签署意见,签证办理要及时,签证表述要准确、详细,附图要清晰。对于隐蔽部位的签证和事后无法复测的签证,要附上现场照片。对签证签署的意见要明确,明确同意工程量或同意单价或其他意见等,不能仅签署名字。变更签证由高校基建管理造价部及时审核,做到一单一算一存档,竣工结算时清晰明了。[3]高校基建部门的特殊性决定,基建管理人员管理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在目前管理体制下,要在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可聘请项目审计单位对工程进行跟踪审计,强化对工程计量支付和设计变更的管理,做到事中多重控制管理。结算阶段,基建部门应递交完整、真实的结算材料,审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文件和有关规定进行把控,以事实为依据,本着尊重事实,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审定。

总之,基建工程的成本控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范围广,涉及人员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最终的成本,尤其是前期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成本控制的实施,如设计深度影响清单编制的准备性,招标文件及合同的完备性,又将进一步影响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施工过程签证影响后续的结算等。因此基建人员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科学合理安排工作的程序,做好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即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投资成本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昌华 万敬才 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上海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俊东.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理论研究,2013(5).

基建管理论文范文3

以应用技术型院校的定位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当前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相关企业和院校历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我们将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我国房地产业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可直接从事相关实际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具体而言,该专业学生应掌握如下专业技术能力:一是房地产行政管理能力:熟悉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城市房屋拆迁的基本程序、熟悉统计档案资料管理等重要内容。二是房地产估价能力:准确把握我国房地产估价领域的基本情况,基本掌握房地产估价的方法,熟悉估价实务中不同类型估价对象的估价步骤,在企业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编制评估报告。三是房地产营销与策划能力:掌握市场调查实用方法,具备一定的市场走势分析和风险评估能力,熟悉营销程序,掌握有效的销售策划方法和谈判公关能力。四是物业管理能力:熟悉物业管理相关规定,能够全面认识物业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并进行有效的调度和组织,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五是其他相关能力:能熟练掌握房地产测量、制图及相关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实训基地建设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房地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异常活跃,其本身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加之房地产行业政策性强、专业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对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就尤为迫切。一项调查统计显示,目前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85%以上是从其他行业转入的,未接受过专业教育。因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提高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满足房地产行业的人才需求,是当前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2、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目前,我国开设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重庆大学、西华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等院校。这当中将有相当部分会在国家的政策导向下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进行转型,其所培养的人才主要充实到企业的中层管理层面,以较强的营销实战能力为企业所亟需。因此,学校担负着培养在校期间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3、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需要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校企合作,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学校依托自身的各项资源,实现企业在岗人员的回炉学习,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智力保障,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效率,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

三、构建科学规范的实训基地途径

根据实习实训的目标、内容、形式,可将房地产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大类。校内实训基地主要立足学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校外实训基地则以培育学生的职业情感,提升职业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是利用学校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由本校教师负责建立起来的、能为本校学生课程实习提供物质条件的场所,它使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现已建立起多个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包括:

(1)房地产信息系统实训室。通过全站仪测绘实习以及AutoCAD、MapGis、CorelDRAW等专业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帮助学生掌握房地产测量、建筑识图、数字化成图、数字化信息录入与管理等基本技能。

(2)模拟售楼实训室。利用楼盘模型、户型图和相关的售楼资料,模拟楼盘销售的全过程,训练学生楼盘推介能力、公关能力和谈判技巧。

(3)房地产开发综合实训基地。将学生置于假设的特定环境之中,模拟房地产项目的整个开发运行过程,包括市场调查、土地竞买、项目策划、项目融资、施工建设、项目营销等。

(4)物业管理综合实训基地。按照IS9000认证的物业管理规定,结合实际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模拟物业管理各类项目,帮助学生掌握物业管理的具体内容、流程、方法和技巧等。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就是充分利用各类社会力量,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通过学校与政府合作、与企业合作、与兄弟院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理论教学、基本能力训练与实践教学、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而达到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根据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当前国家对应用技术性本科院校的发展要求,可通过以下形式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1)项目协作型实训基地。依托专业教师在政府部门、企业中承担的科研、生产项目建立实训基地。如利用地籍调查、基准地价测定与修正、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城中村拆迁测量等项目,积极建立与国土局、房管局、城改办等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的合作。同时可与房地产企业就某个具体的项目进行阶段式的合作,如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施工阶段的合作,以房地产营销公司在楼盘销售旺季的合作等。同时还可寻求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增加校外实训的机会。

(2)校企合作型实训基地。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代表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评估企业、房地产中介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以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合同的方式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形式,让学生开展以课题所学知识为基础的各项实习,使实习者顺利完成由学生向职业工作者的转变。

(3)经济实体型实训基地。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可以立足自身专业优势与地方资源,鼓励专业教师创办各类经济实体。组建经济实体时一方面要考虑到该实体的社会性,一方面还要关注其上所承载的教育功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从企业选址、经营规模、管理模式、人员配置等方面为专业学生的实习提供各项便利性的条件。经济实体型实训基地可集学校实训基地与企业实训基地的优点于一身,既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又可以节约实训成本,甚至还能为学校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实训基地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教学与实践的互动,及时对课内知识体系进行修正

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实习实训是根据学校的整体定位和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作为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发现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欠缺的知识点,能够及时地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保证了在后续对学生的培养环节中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也更加凸显了应用技术型院校的专业特色。

2、建立长效机制,形成稳定的合作模式

由于行业的特性,除相关政府职能机构外,与房地产相关的企业,尤其是房地产的中介机构存在着人事变动比较频繁的特点,因此学校在与所选择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时,尽量不要因为相关人事变动而导致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一定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保持合作关系的稳定性,首先应该从社会声誉、企业规模、经济实力、领导人气质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对相关的房地产企业进行初选。其次要与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书》,从协议上确定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形成校外“挂牌式”实习实训基地,保证基地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长期良好的实习环境。

3、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是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为学生就业及人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实训过程中,应通过企业文化熏陶、典型事迹激励、先进人物带动等形式,促进学生自觉遵守行业、企业规范,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养成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力争做到德才兼备。

4、加强校企联合,注重智力资源互补流

基建管理论文范文4

(一)学校对基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处理不当

高校基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编制过于简单,设立出发点是为了获取项目资金,项目建设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建设方案不完善,缺乏保障性预备等,在建设中造成了资源、人力、财力等的浪费。

(二)基本建设项目编制过程不规范

由于没有科学的、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立项的编制流程仅限于形式,未起到实质性作用。基本是由基建部门经过相关领导批准后即准予立项,由于基建部门负责报建估算,没有统筹规划、全面考虑,投资估算缺少财务部门的参与,造成项目实施和结算中出现较为严重的超概算等问题。江苏省某高校计划建设心理学实验室,只向准核立项的机构发送申请,并未向学校的财务机构提交资金预算等数据资料,因缺乏专业领域的数字计算和评估审核,按原计划建设的项目却因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而终止,正是编制过程不规范的后果。

(三)基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不合理,造成超概严重

在高校基本建设项目中“三超”现象很普遍,所谓“三超”即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根据教育部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某高校基建项目中,大量数据证实普遍存在超概现象,数额高达数千万。这不仅反映了建设计划的漏洞,还使得项目建设进程止步不前,阻碍了高校的科研发展。

(四)基本建设项目执行过程存在偏差

笔者统计某高校数据结果,将其工程合同与结算数对比分析,显示实际支出大于施工合同比率均超过10%,甚至翻倍增长。计划和实际执行合同过程中支出的偏差过大,暴露了对于基本建设资金预算支出的评估不合理。

(五)基建项目决算长期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

经办人不及时报账,造成建设成本难于归集整理,对于后续建设资金的运用缺乏指导性;基建部门不积极办理应收各项政府押金及保障金退回手续,使得高校基本项目建设长期占用资金,不能形成固定资产;高校基建部门人员业务不熟练,责任感缺乏,由于不及时向上级反映问题造成恶果。

二、高校基本建设项目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没有得到充分论证

1.建设项目立项没有结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论证,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征求使用部门的意见,使得项目缺乏可行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2.可行性方案设计没有考虑价值优化因素,缺少成本价值观。

3.项目服务对象不具体。并未确立具体明确的项目服务目标客户,缺乏目的性、系统性,没有围绕高校特征对科研、教学、师生进行综合分析。

(二)建设项目细化预算处理不当

一直以来大多数高校的基建财务都只能在建设过程中及建设完成后发挥作用,没有真正参与项目的前期工作,造成项目预算管理的断带。

(三)项目招标、投标的合同不规范

据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基建部门的管理人员并非建筑工程、建筑造价工程专业人员,招标、投标文件一般都是委托招标公司做,在编制招标文件时甲方(学校)提出的合理的需求未得到充分体现,对签订合同的一些陷阱尚没有鉴别能力;签订合同时没有通过律师把关,在支付工程款方面对合同内及签证的支付比率不明确,对合同结算不能超过合同的百分比没有约束条款,对质保条款支付很笼统。例如某高校签订合同,最终结算超过合同100%,并签订了可调价的补充合同,却未对签证做详细规定,在法律上处于不利地位。既增加了建设成本,同时使财务部门在资金筹措中处于被动地位。

(四)施工过程签证、变更较多,没有制约

施工单位为了获取利润,总是通过各种工程变更签证来确保自身利益;而校方建设部门在施工中没有严格控制工程中的变更、签证,致使工程造价成本大大增加,超过了投资规模;也有校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不按最初设计施工,造成签证和变更。

建设项目财务决算时基建部门不能提供完整的建设资料,尚未形成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基本建设项目须经决算报财政部门批复后才能结转固定资产;对于影响项目决算报批的人或部门缺乏相应的奖罚制度,基建部门管理涣散;管理机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确,造成部门间推咎责任,降低效率。

三、规范化管理的途径

(一)做好建设管理前期的论证工作

做好单位内部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是规范化管理前期最重要的环节。高校应成立对大额固定资产基建项目论证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应设于学校规划部门,负责项目立项前的组织和论证工作,论证应结合学校的整体布局、资源状况和发展方向等综合考虑,统筹项目资金的运用,实现全校资源的优化配置。报主管部门立项批复后,组织相关人员商议,制定细化的项目预算。项目建设前期一定要符合高校整体布局特征,资金匹配度要合理,与学校未来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达到资源和资金的最优配置。

(二)实施规范化概预算管理工作

学校项目的顶层设计,由校领导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资金筹措的情况确定,制定合理的项目总体投入资金数目;项目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项目概算的编制,并报上级部门批复等工作;基建部门负责组建项目工作管理组,编制项目预算。项目预算是学校各部门执行项目管理的依据,原则上不能超预算10%,凡超预算的内容均需报财务部门备案,并向相关部门调整立项并获批复。财务部门根据批复后的概算调整项目预算安排资金,进行监督管理,保证项目决算的顺利进行。

(三)签订合法、科学的工程合同

提高施工合同签订的技术含量,各校的基建部门应该配置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前期的报批论证、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的甲方需求的设定、后期的竣工验收及质保问题等环节,请专业人员进行有效评估考查;同时请律师对合同的法律效力进行维护,确保合同合法、有效。

(四)抓好施工过程的管理,减少签证、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校方工地代表要参加工地例会、查看签证事项并严控施工过程的变更及签证;合同严格按设计执行,按合同要求施工方工程报量及价款不能超过结算的10%,不可以虚高。

(五)加强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职能

基建管理论文范文5

当前阶段,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会议资料、文件存储、档案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核心要求是在科学的档案管理理念指导下为基层单位的日常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而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各领域新型技术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难以真正的满足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管理队伍综合专业素质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必须认识到,档案工作本身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尤其是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基本上不可能作为主体性工作存在,因此大部分的基层档案管理人员一般都由资料员、技术员兼任。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的频繁更换,客观上影响了整体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不利于基层档案管理队伍技术的革新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多个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而在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样有着巨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现有的相当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只能完成基础的档案存储、资料收集工作,对于计算机操作的相关知识则一知半解,严重的影响了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和提高。除此之外,大量新兴的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和管理工具的出现,也同样受到现有的管理工作队伍素养不高的影响而难以普及,这一点值得我们给予必要的关注和重视。

(二)基础档案收集工作完成情况尚不乐观

在基层档案的管理过程中,档案收集是保证档案服务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而档案资源的整体利用现状更是直接受到了基础档案资料收集质量的严重影响。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更好的完成档案收集工作,就成为当前我国广大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所必须正视的问题之一。但是必须认识到,当前仍然有大量的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之中,大量的档案不经分类就进入存储阶段,同时存在编号不统一、目录索引残缺等问题的存在,更是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档案资源的利用。这些问题的存在,实际上是沿袭自计划经济时期档案管理办法的工作思想在作怪,因此我们首先需要从思想上加以改进,让我们广大的基层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于基层单位工作展开的重要意义。

(三)传统档案管理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

客观上来说,图片是档案存储过程中表达能力最强的一种方式,同时该方式在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引入,能够有效的保存那些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档案。而当前阶段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传统的管理方法和存储方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带来的大量珍贵历史档案资料的损失让人扼腕叹息。新形势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无纸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这种情况下,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等新型档案模式的出现,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改进现有的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其技术水平。

二、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建议

(一)充分发挥基层档案管理队伍的常规作用

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基层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改进传统的管理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基层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为基层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作为我国档案管理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信息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最前线,只有档案资源被合理的利用,才能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基层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业务素养水平欠佳,必然严重的影响一系列基层工作的开展。而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不断的提升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为档案管理综合水平的提升做出积极的努力,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不断加强我国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进一步规范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增加投入、完善管理

按照我国现行的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档案存储、档案标号制度体系,并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基层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使之形成良性循环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考核力度,保证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足够的人员作为保障。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不断的提升自我素养,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积极的努力。当然,必要的档案建设投入同样是保证基层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如增加存储硬件设备、更新换代管理软件等,为档案的长期保存提供支持。

(三)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整档案管理工作

诚如上文中所介绍的,我国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信息化特点,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进一步的加强电子档案的基层建设工作,推进声化声像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大事记”档案建设。电子档案存档需使用专门的存储设备,控制电子档案存放的温湿度,通常为18摄氏度,湿度39%左右,同时做好磁场防护、防尘工作,为我国的档案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三、总结

基建管理论文范文6

论文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是刻不容缓。本文探讨了基础教育视野下班级管理中人文素质的构建与培养问题,意义尤为重大。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迫切性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气质风度等。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普遍注重功利性而轻人文性,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刻不容缓。 

1.由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决定。 

目前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远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国人中出现许多不良倾向,其中或多或少地反映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如:“读书无用论”泛滥,进取心差,厌学逃学现象严重;追求物质享受,缺乏求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意志力差,缺乏挫折意识和抗诱惑能力;自我意识膨胀,功利心强,缺少互助合作意识,缺乏责任感和荣誉感;冷漠麻木,缺乏爱心,不尊重信任别人,公德意识差;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等等。这些现象都制约当前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此缺失人文精神,何谈成才成人,又怎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由基础教育的特点决定。 

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与全面性特点,它担负着为国民人生奠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人文素质的奠基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学生成长阶段,教育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奠定其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源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它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智育和德育发展,而且围绕生命与尊严、自由与责任、理解与宽容、情感与意志等核心,使学生对社会和自然产生人文关怀,具有全面适应现实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4.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全面强化人才素质,以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如美国在现代人才素质观中,提出了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是个人品质,即爱岗敬业,团结合作,自重自信,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确定“学会生存”为主题,80年代又确定“学会关心”为主题,要求青年一代面对挑战有责任感、自信心及意志和能力,正反映了人类教育观念从适应自然与社会到关心自然与社会的转变,强调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自然道德的重要性。为了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立足长远,狠抓当前,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下一代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文素质的培养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作为基础教育的基层承担者和实施者,班级管理者应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全面完成教书育人任务、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基? 

二、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观。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要具有人文性。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但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无意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既具有良好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的人,着眼于培养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品德气质兼美的现代文明人。

教育理念正确,教育行为才更坚实有力。班级管理中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人文素质教育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尽可能从各方面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他们拥有牢固的人文科学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修养,涵养人文精神,塑造完美人格,使其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生需要奠定坚实的生命基石。 

    2.提高管理者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班级管理者自身必须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值得推崇的模范。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他的言谈举止、思想学识、个性风度、生活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方面良好的人文素养,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学生。所以班级管理者既要掌握渊博的人文知识,又要不断促进自身人格完善,以良好的人文风貌展现在学生面前。 

3.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促使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是一个有力的育人场,它体现为整肃的班容、严谨的班风、求实的学风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它不仅可以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生活,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敬互爱、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生动局面,而且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大课堂。 

班级管理者应注重与学生一起精心打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如张挂富于哲理启迪的班训、名人名言、伟人画像,定期举办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黑板报、班级日报或班刊,等等。学生置身于这既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又整洁雅致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会自然而生愉悦向上的情感,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4.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引导主体体验。 

人文素质的培养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因此还应运用活动育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让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社、主办班级日报、参加“志愿者”活动等,使他们找到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针对学生成长期的学习、思想、生活实际及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开设经典导读课程,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利用人类几千年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参观访问,思考体验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增强其自信心、意志力和责任感,激发其家乡情、报国志,并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 

5.制定人文化的管理目标,加强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其目的是服务于人,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教育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原理告诉我们暗含期待能够产生良好的作用。就是说如果想要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设想的目标发展,不应一味批评,而应本着仁爱精神,身怀人文关怀,加强正面激励。因此,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人本意识,坚持爱心教育、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运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节、激发、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思考、比较、判断,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形成一个人人奋发向上,个个争先进取的氛围。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师生的赏识和关爱,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最终通过目标导向,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6.善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管理者要善于挖掘学科课程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素材,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拓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层交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在民主和谐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基建管理论文范文7

(一)加大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跟工程的建设以及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个工程管理的核心就是工程造价管理。现代施工企业往往在确保工程合同价格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和合理的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这一措施来提高工程利润。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投标的时,要对工程的造价进行合理的判断。

(二)强化工程施工索赔能力现代建筑企业规避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施工索赔,它是合同法赋予施工企业的权利。施工企业因招标单位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付出的额外费用或损失,可以通过启动索赔程序来弥补损失。它是承包建筑企业保护自己并获取利益的一个有效手段。要求施工人员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能全面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且熟悉相关的建筑法规与合约。能够全方位捕捉存在的工程索赔机会,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提出合法的施工索赔。

二、完善建筑标准

在研究、实践和检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指标即得到所谓的建筑标准,建筑标准在颁发的时候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如专业标准、国建标准、地方标准等。同时以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建筑标准划分为:产品标准、超前标准、超前标准、控制标准等等。建筑业之所以能为社会产出符合市场的要求且能满足人们对生活基本需求的建筑商品,关键是在于各项建筑标准的制定。同时在控制建筑成本以及保障建筑质量过程中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做好建筑节能的优化

提高建筑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一个大的方向,而建筑的节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商品的使用价值,建筑行业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节能环保。因此必须做好优化建筑商品的节能性,进而将建筑经济效益发挥出来。措施如下。

基建管理论文范文8

(1)对农业项目的立项工作重视不够。目前,许多单位受到以“上项目、争项目”作为评价工作优劣的影响,在农业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中,不按立项前的程序申报,在编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没有认真地进行分析和调查研究,没有经过专家论证,甚至还有的是先立项,再评估。因此,造成项目决策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程序过于简化,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项目立项草率、决策盲目、效益低,投入的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2)农业项目投资缺乏系统的科学管理办法。农业项目的投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管理。事实上,现在的农业项目管理缺乏一套规范的实施管理制度,导致农业项目管理良莠不齐、缺乏准则、难以界定、效益不高。

(3)农业项目管理人才的水平有待提高。项目管理是一项应用性、技术性、原则性都要求较高的管理工作,目前的项目管理人才,基本上是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员在其主持的项目管理中成长起来的,其能力的获得靠的是经验、悟性和积极的自我提高。但是,拥有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才较少。

(4)农业项目的资金划拨与项目的实施时序失调。农业项目资金,一是通过财政部门层层下达,二是通过主管部门直接下达。由于资金下达环节多、到位慢,容易被截留挪用。此外,农业项目实施季节性较强,由于资金到位不及时而造成延误项目实施季节的事例仍然存在,因为延误实施季节,使得有些项目实施的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5)农业项目需求资金预算不够完善。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预算模块中,资金使用计划不够细化,编制比较粗糙,资金预算没有经过细致深入地调查研究,而是东拼西凑形成的,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随意变动性较大,项目市场调查及前景预测过于乐观,后续效益难以实现。而且,农业项目建设期限过长,也会影响项目投入资金发生较大的变化。

(6)农业项目的总结验收和成果推广工作有待加强。较多的农业项目工作完成后不注意及时组织总结验收和评估,不利于后续项目的继续进行和深化研究,不利于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项目效益的时效性滞后,导致效果不明显。

2做好农业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效益

(1)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农业项目管理的各个部门、单位和相关负责人,要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思想,本着对党和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原则,加强服务“三农”意识,精心组织实施好农业项目,建立项目库统一管理农业项目。项目一经立项、审批,要按照项目建议书,由项目审批单位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落实项目责任制,配备具有完成项目工作能力、专业性强的专人,负责项目的检查和日常实施工作。按照项目计划和时序精心组织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相关人员跟踪督促实施情况,做到对项目进度了如指掌,对项目质量情况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如发现影响项目据实实施而需要进行计划调整的情况,项目的实施单位和负责人要及时向项目审批单位申报办理实施计划调整的审批手续,项目审批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予以调整的决定,以便项目能够顺利按时实施。

(3)严格资金管理。在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管理工作中,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资金管理单位要根据项目实施单位的项目实施进度情况,按照项目实施责任书实施时序的要求,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并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资金进行规范管理。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资金要建立项目专户管理,严格实行专款专用、项目资金单独核算的管理制度,要求有自筹配套项目资金的,要认真落实配套资金的到位工作。

(4)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要加强项目管理的人才制度建设,建立稳定的支持、长效机制,培育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团队,促进形成有益于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长效机制。建立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项目的设立、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核及提出合理性建议,保证项目投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建立项目负责人责任负责制,完善项目责任书的签订内容和范围,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监督检查、绩效考评、年度评估、执行情况报告和总结工作。建立健全项目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经费的使用和审批权限,按照项目实施时序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加强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有效。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要明确管理及使用权属,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5)注重总结验收工作。项目实施一经完成,要及时编写有关的工作总结,深入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编写整理有关项目验收所需的各项材料,提交给项目立项、审批部门会审。由项目立项、审批部门组织项目涉及的相关单位和专家,对项目开展结题总结、项目验收和效果评价工作。

基建管理论文范文9

以目前城建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情况看,基层的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是推进城建档案的实际推动者和执行者,无论政策、管理方针如何制定都需要基层城建档案人员的推进。所以要提高城建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应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1制定具体的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守则,选择专业化城建档案管理人才。

挑选优秀的城建档案管理人才是确保城建档案管理取得积极效果的保证。首先,我们要根据城建档案部门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管理人员守则,做到管理的有理有据。再次,我们应加大人才的招募,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建城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注意培养年轻员工。

1.2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建档案工作也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所以必须加强对城建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的业务培训,以保证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适应更好的社会的发展。同时由于城建档案工作涉及重大,城建档案管理不当发生错误可能会决定城建工作的成败,所以在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工作认真负责的品质。

1.3宣传贯彻法律法规,明确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目前具有信息化和法制化的特点,为此我们在城建档案管理中也要宣传和贯彻法律法规,使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熟知城建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城建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因此,对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1.4加强对基层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引导,使其明确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基层的城建档案管理者的素质是保证最终管理效果的保证,如何激发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其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灌输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是全面提高城建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2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要有明确的服务管理理念

在城建档案的实际工作中,要想做好任何工作,必须具备明确的服务意识,从某种角度来说城建档案管理业属于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服务管理理念的选择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确定主动服务的理念。

主动服务的对象是城建档案的利用人员,服务的内容很多元化,各类城建档案都包括其中。可以用查询、复制等方式对城建档案信息进行推广,使可利用城建档案者拥有高效、便捷的服务。主动服务是一个创新理念,是新形势城建档案工作的必经之路。当前城建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强化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要从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向城建档案信息系统管理过渡,改变以往仅限于提供城建档案原件的低层次的被动服务状态。

2.2确定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理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城建档案工作由手工操作向现代化方式转变,由实体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对我国目前的城建档案工作现状来讲,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兴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重新定位,做好过渡时期城建档案信息利用工作。实践证明,没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手段应用于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根本谈不上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建档案信息资源。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来开发城建档案信息,可以极大地提高开发能力和效率,从而提高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3.3确定提供优质的城建档案信息的理念。城建档案信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服务的基础,在新环境下工作人员应该抛弃传统的档案管理机制,积极的开发、大胆的应用新的档案管理方法,搜集有价值的信息,用优质的信息资源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2.4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既要分析现有问题也要制定具体解决措施。

在现阶段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由于一些体制原因和管理手段的制约,导致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太低,新鲜血液基本很难输入。由于管理制度很难在根本上得到改善,在一些城建档案所,看管疏忽,甚至无人看管的情况非常严重,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城建档案管理的投入。

2.5城建档案管理体制不成熟,城建档案管理制度需要统一和细化。

在目前城建档案管理中,受到城建档案管理体制的制约,城建档案管理体制还不成熟,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也没有做到统一和细化,由此导致了城建档案管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效果不理想,有时甚至还出现冲突。为此,我们必须对现行的城建档案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必须要建立完善统一和细化的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保障城建档案管理的有效进行,使城建档案管理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取得预期的效果。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