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基建项目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1 16:22:45

基建项目论文

基建项目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校;财务;监督;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投资方式改变为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国家投资逐步转化为自筹资金,其规范管理尤为重要。高校基建面临着如何将有限的建设资金使用的更好的问题。应力求做到所投资的基建项目布局合理,使用功能完备,有利于保障教学、科研、实验、生活正常运行和开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基建财务的管理,为领导提供真实、可靠、完整、准确的各类分析数据,以最少的投资,最快的建设速度,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一、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是提高基建投资效益的切实保证

财务部门负责各工程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为了全面了解基建项目的建设和工程进度情况以及各专项资金、自筹资金的运用方向,还应掌握以下主要内容:①了解和掌握建设项目概算投资额或工程项目合同投资额:②计划年度投资完成额;③工程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是否相符:④结余资金的数量构成情况:⑤工程建设的其他条件是否具备:⑥自筹资金安排的项目资金来源是否妥当:⑦国家下达专项资金是否专户专存:⑧自筹资金安排的项目是否合理、可行。财务部门有必要参与基建计划管理,除了参与计划部门年度基建资金计划的制定,提出合理建议外。还应在计划部门下达基建资金计划后,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结合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计划部门调整、追加、减少投资和调整计划。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的监督和管理,投资控制是核心。合理的投资,是在满足使用单位所需功能条件下所付出的费用最小。无论人力、物力还是方法和环境,它们本身均存在费用的问题,都是工程建设投资构成的基本因素。这就是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的相关关系,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对立统一,实质上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不搞投资控制,质量控制也难以搞好。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就能避免投资无计划,开支无控制,效益无人抓,质量不达标,工期无保证的现象。

二、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主要抓好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

基建项目论文范文2

1995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率先引进了环境监理制度,这标志着中国的环境监理工作的拉开了序幕[2]。国家环保部办公厅2010年6月印发的《关于同意将辽宁省列为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试点省的复函》和2011年7月印发的《关于同意将江苏省列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试点省份的函》标志着辽宁和江苏两省率先成为中国第一批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的试点省份。国家环保部办公厅2012年1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具有里程碑意义,文件中规定了环境监理的定位、主要功能与需要开展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类别,同时将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列为第二批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省份。《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的环境监理工作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3]。

2基站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程序

基站的环境监理工作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确定环境监理单位阶段;(2)编制及评估环境监理方案阶段;(3)设计及施工及试运行期间环境监理阶段;(4)报备基站监理总报告阶段。

2.1确定环境监理单位阶段

2.1.1环境监理项目公示

需要开展环境监理的基站建设项目,应由审批该项目环评文件的环保部门在其门户网站或其他专业网站进行公示。

2.1.2环境监理单位遴选

在基站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获得批复后、开工建设之前,基站建设单位应按照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监理单位遴选工作的有关要求开展环境监理单位遴选工作。环境监理单位遴选工作应在工程招标结束前完成。按照遴选工作的相关要求,招标期间应该委托评估单位对环境监理单位进行评估。评估单位采用公开遴选或邀请遴选的方式遴选出基站建设的环境监理单位。应选的环境监理单位需提交应选文件,经统一开标和专家评标后,选出2家候选单位交由基站建设单位最终确定。

2.1.3合同签订与备案

遴选工作结束后,建设单位和中选单位应在中选通知书发出后15日内,依据遴选文件的应选文件的有关规定签订委托环境监理合同,并在负责审批该项目环评文件的环保部门备案。

2.2编制与评估环境监理方案阶段

2.2.1编制基站环境监理方案

在签订委托环境监理合同及收到相关设计文件后,环境监理单位根据基站建设项目站址、数量、环境特征、环评和批复文件的相关要求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编制基站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方案。

2.2.2评估基站环境监理方案

环境监理单位编制的环境监理方案需要进行技术评估,按照评估单位出具的技术评估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及时报送给基站建设单位。

2.2.3报备基站环境监理方案

建设单位应将基站的环境监理方案报送审批该基站项目环评文件的环保部门审核备案。环境监理方案须经审核备案后,项目方可开工建设。在环境监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如基站地址或相关技术参数发生重大变化而需要调整环境监理实施方案时,应组织研究修编,经建设单位报送审批该基站项目环评文件的环保部门审核备案。

2.3设计、施工及试运行期间环境监理阶段

按照基站环境监理方案的相关要求,开展基站设计及施工期间的环境监理工作并且编制基站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报告。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报告作为批准基站试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基站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报告应包括设计文件的环保审核、施工阶段环保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环保宣传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此阶段,基站建设项目可解决站址核查与保护距离核查的工作,通过现场巡查和抽取重点基站旁站等工作方法记录基站站址与环评及批复文件的相符性以及环境保护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整理并提交实际建成的基站技术参数表及图片档案。基站试运行期间应按照环境监理方案实施细则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并编制基站试运行阶段环境监理报告。试运行阶段环境监理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风险防范措施以及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落实情况等内容。在此阶段,基站建设项目可采用现场巡查和环境监测等工作方法,对试运行期间的基站进行抽测,逐步落实环保部门环评批复中的环境监测要求。

2.4报备监理总报告阶段

环境监理工作结束后,环境监理单位应当向基站的建设单位提交环境监理总报告。监理总报告应在总环境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编写,报告应全面总结基站环境监理的成果,反映基站在设计、施工及试运行期间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及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基站的建设单位应当将环境监理总报告报送给审批该项目环评文件的环保部门审核备案。

3基站环境监理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及成果

根据基站环境监理工作的四个阶段,对环境监理的主要工作重点及各阶段交付成果进行分解,详见表1。

4结语

基建项目论文范文3

1.1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的跟踪审计

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对工程的建造与使用两方面的费用都有直接性的影响,可以说是工程造价控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从我国目前的建筑项目设计情况来看,政府或者投资企业的非专业人士擅自干涉甚至决定设计方案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对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跟踪审计的执行人员有必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加大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第一方面,保证设计的筛选以招标的形式完成,对不同的投标方案进行分析与比较,以选出满足需求且性价比最高的设计;第二方面,有效利用限额设计与标准设计两种手段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在上一阶段的投资估算以内,保证设计和招标的效率;第三方面,确保工程设计相关的咨询类费用得到有效利用,既能令设计单位更积极,又能保证设计质量,提升整体的资金应用能效。

1.2工程造价在招投标阶段的跟踪审计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阶段是一个以选择为主的阶段,不仅需要优选实际的施工单位,而且还要对工程的具体合同造价加以确定。因此相关的跟踪审计工作要特别注重招投标的程序,通过规范程序、优化机制、合理原则等一系列手段保证招投标中不会出现造价失控或价格黑幕。具体来说,跟踪审计要针对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方面是认真审核招标文件,确保各项工程要求明确、完整、无误;第二方面是妥善编制标底文件,注意其中牵扯到的各方利益的平衡,各项条款也不能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违背;第三方面是公正审核评定过程,排除评定中的私人和主观因素,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公平。

1.3工程造价在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最容易出现问题、动态性最强的阶段,因此该阶段的跟踪阶段也最复杂。施工阶段需要审计的杂项很多,但总体来说只要将之分为以下三类进行就能顺利完成。第一种需要审计的造价是与工程变更有关的部分,该部分的审计以检查变更是否必要和变更前后的造价变化为主;第二种需要审计的造价是与现场签证有关的部分,需要详细检查所有需要签字或盖章的文件,避免虚报冒领;第三种需要审计的造价是工程款的有关部分,所有的工程款拨付都要有书面的单据,并且有监理单位的签字才行。

1.4工程造价在结算阶段的跟踪审计

竣工后的结算阶段是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传统的审计和造价控制完全集中在这一阶段。因此该阶段的跟踪审计需要注意的事项与传统的审计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跟踪审计在该阶段可以参考之前的审计资料和审计事项,对结算造价进行多重的审计和核对,这样一来对造价的控制精度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由于跟踪审计的动态控制,原本要在这一阶段进行的工作得到了削减,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竣工结算的时间,有助于提高建筑项目的正式交付效率。

2结语

基建项目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评估论证;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7-0092-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7.015

199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明确“实行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政策”、“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田、水、路、林、村建设综合整治,搞好土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的土地整理内涵以来,我国土地整理制度及其管理方式经历了实践探索、逐步规范,并不断深入的发展历程,截止至2006年底,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共安排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以下简称“一般项目”)8批2320个,建设规模162.6×104hm2,规划新增耕地面积37.3×104 hm2,预算投资总额297.9×109元。2006年后,土地整理内涵和国家层面的项目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土地整理内涵上,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上升为国家战略部署,提出土地整理要注重从项目实施向制度设计转变,使农村土地整治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并正式写入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形成了以村庄规划整治为突破口,以土地整理复垦为重点,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为动力的“整合各类资金,整体规划、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在项目管理方式上,进行了由国家审批向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批转变;由国家总负责向国家监管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总负责转变;由国土资源部门推动向地方政府和部门共同推动转变。国家则集中部分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重点支持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效果明显、补充耕地规模大的土地整治项目,即中央支持土地整治重大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并于2008年底开展了首批重大项目的试点申报工作。与前期已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的一般项目相比,重大项目具有规模大、投资多、周期长、风险高、区域影响强烈等特点,加强重大项目实施前的评估论证,科学进行决策分析尤为重要。从实现重大项目规划目标、确保实施效果出发,本文在划定重大项目评估论证阶段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立项决策指标体系与评估论证指标体系,并就评估论证综合评价进行了讨论,以期为重大项目评估论证提供参考。

1 重大项目评估论证程序

根据重大项目的内涵与特点,借鉴一般项目的管理经验,中央主管部门重大项目评估论证主要围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等技术资料展开,其中对项目建议书重点进行立项决策评估,对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则强调评估论证分析。各论证阶段具体内容如表1。

2 重大项目评估论证指标体系构建

遵循综合性、系统性、代表性等指标选取原则,从重大项目内涵出发,本研究建立由立项决策评估与评估论证二个层次评估论证指标体系,其中立项决策评估由门槛指标和评估指标共同组成,评估论证由评估指标组成。

2.1立项决策评估指标

2.1.1门槛指标

门槛指标指满足立项决策评估所必须具备的指标,若其中任一项不能满足,则项目无法立项,不再进入下一阶段评估过程,指标见表2。

2.1.2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是指根据重大项目实施目的、要求及国家相关政策,所筛选的能够反映影响重大项目立项决策的各类指标,包括规划目标、整理条件、生态环境、实施保障等四个层次,具体因素集见表3。

2.2评估论证指标体系

评估论证是在立项决策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阶段的任务、要求及国家相关政策,从工程建设方案、工程项目布局、项目估算、效益分析、实施方案、实施管理等六方面筛选出各类评估论证指标,具体因素集见表4。

2.3评估论证综合评价

根据重大项目的特点,其综合评价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划分评估论证阶段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评价步骤上,首先,进行评价指标标准化转换。各评价指标因为性质不同,具有不同数据类型和量纲,各指标数据之间具有不可公度性,难以进行直接比较。因此,在综合评价前必须把这些指标按某种效用函数归―化到某―无量纲区间。数据标准化通常采用向量归―化法、线性比例变换法、极差变化法、标准样本变换法等方法。其次,确定指标权重。从数学变换的角度,评价对象是由评价指标组成的高维空间点集,综合评价模型就是一种从高维空间到低维空间的映射,评价过程要求这种映射尽可能的反映评价对象在原高维空间中的分类和排序信息,而指标权重的合理确定是这些信息的具体反映。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包括基于决策者的经验与偏好,通过各指标属性进行比较而赋权的主观赋权法(如Delphi、AHP等)和基于各方案相应各属性的数据而确定权重的客观赋权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物元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等)。最后采用线性加权和法作为评价函数求取综合评价结果。

3 结语

基建项目论文范文5

(黄淮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 要:分析教改项目建设存在问题;指出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学校教改项目要立足于校本导向而转型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校级教改项目“4个原则、3个转变、2个突破、1个目标”的指导思想。实践表明,转型变革后的教改项目建设有力地引领和助推了学校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校本导向;教学改革;项目建设

基金项目:黄淮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2014XJGLX1002);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研究项目(2014SJGLX320)。

作者简介: 王冰,男,教授,黄淮学院副校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hhxywangbing@163.com;时文中(通信作者),男,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shiwz64@163.com。

1 校级教改项目存在的症结

1.1 项目没有起于教学实践

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为教改项目)是立足于自我发展的反思型应用研究,具有极强的反思性、建构性和实践性。多数地方高校高教研究工作存在研究选题的趋同化、内容的低层次化、力量的分散化和成果利用的自我化等“四化”问题。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教改项目不是从教学实际出发,没有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接地气,即教改项目没有起于教学实践、没有起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没有归宿于教学。这是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多数教育教学人员,特别是一线教师也去研究他们力所不能及的全省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教学体制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等。教改项目表现出的任务型、自我化和职称型等问题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

1.2 项目成果没有落实到教学实践

教改项目建设要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关键是实践,根本是应用。因此,评价教改项目的建设成效不仅要从其逻辑性衡量、从其周延性衡量,更重要的是研究与建设是否贯穿于实践,能否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和推广价值。当下评价教改项目建设多是坐而论道,仅凭项目组或承担单位提供的丰厚的系列材料去评价,缺少对实践绩效的考量。这是教改项目建设存在的第二个症结。

1.3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浓度低和维度少

由于教改项目缺乏源于教学、形成于教学、终结于教学的基因,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浓度和维度,其产生的所谓“成果”缺乏实践性和可应用推广性,从而导致教改项目及其成果要么是人云亦云的理论逻辑,要么是简单化的经验总结,失之于浅。这是教改项目存在的第三个大问题。

2 校级教改项目建设转型及其成效

我们认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浓度、维度是教改项目的固有本色。校级教改项目建设变坐而论道为起而行道,变纸上谈兵为实兵演战,变主观判断为客观衡量的改革势在必行,是当务之急。

教学改革项目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引领性和推动性。为此,我们立足黄淮学院转型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着眼于教育教学问题,提出并实施了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作“坚持4个原则、完成3个转变、做到2个突破、实现1个目标”的总体思路与举措,彻底实现学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转型,以此来指导教改项目的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2.1 教改项目转型的4个基本原则

1) 研究引领。

研究引领的核心在于把具有代表性项目的建设成果转变为引领相关项目自觉设计建设的范例和驱动力的过程。这里既是对经验的总结,同时又使相关教改项目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完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自主设计和自觉设计;使教育教学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变教改项目建设的盲目性为自觉性,变自觉为坚定。通过“真题真做”式的探索把经验化的东西提升到理性层次,引领更多的教改项目建设好和应用好,避免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低层次的探索。

学校规划了应用型本科的专业建设标准、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实践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标准与管理、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考试制度改革、教师教学竞赛改革、教学院系网站建设、院系教学档案建设及管理、教研室建设与教研活动管理和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运行机制等17类项目建设指南,批准了“黄淮学院应用型专业建设标准与管理研究”等84个系列项目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应用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重构、实践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等存在的问题。根据研究与建设成果,学校制订了《黄淮学院专业建设工作条例(试行)》(院字[2012]267号)等涵盖教学综合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建设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研究与改革、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等6个方面的67个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运行和日常教学在横断面和纵向线上得到了系统性规范,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进入健康的运行轨道,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实践突破。

把教学问题仅仅当作理论课题来研究显然不是我们的目的。实践突破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然后又用这种提高的质量激励教师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形成可持续的动力。如通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体系、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考试制度改革、教师教学水平竞赛改革、教学档案建设及管理、教研室建设等项目的研究与建设,既聚焦了一个专业、一门课程、一个学时、一个人员,又促进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从盲目性转向自觉性。通过上述措施,学校探索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经验,实现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上的突破。

3)以点带面。

教改的项目在实践中落实,它是一个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过程,这些研究成果实际上是一粒粒种子,从种子到树木,再从树木到森林的过程。我们期望的是,种下一棵树,长出一片林。因此,我们提出一门课程实践,多门课程铺开,整个专业推进;一个专业实践,多个专业铺开,整个学校推进的新思路。

2012年学校批准的“黄淮学院课程资源建设标准研究”项目建设引领带动了“黄淮学院课程资源建设研究:以某课程为例”等40个校级教改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成果现已在各教学院系开花结果,探索出适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的经验、方法和模式。据此,学校制订了《黄淮学院课程资源开发质量标准》(院字[2013]283号)。前期的建设成果带动了《黄淮学院关于公布2014年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立项项目的通知》(院字[2014]146号)中批准的141门校级重点课程建设。这141门课程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以课程资源开发为重点的重点课程。假以时日,各专业课程建设不仅在规模上能上一个台阶,还会在质量更上一个层次,积淀的经验和探索出的规律将会越来越丰富,将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学校转型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内容的重构问题。

4)制度规范。

制度不仅仅在于规范,教学改革项目及其成果管理制度改革的本身就是对教学改革的改革,是教学改革新理念得以实现的保障,是改革教学改革的理念、导向、路径、方法和保障。

因此,我们提出对教学改革项目建设的管理规章要率先进行改革,于2012年制订出台了《黄淮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及教育教学成果奖管理条例(试行)》(院字[2012]43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校级教改项目建设“研究引领、实践突破、以点带面和制度规范”的4项基本原则和“选题源于校本、立项突出应用、研究贯穿实践、成果推进创新”的立项基本要求。

该文件注入了教改项目建设的新理念、新导向、新方法和新措施,是完成教改项目转型的法规性抓手,其成果反映了我们教改项目建设转型的前瞻性、稳定性和法定化。这种制度规范是为了逐步实现教育教学改革从学校正逼院系、院系正逼教师和教师正逼学生转变为学生倒逼教师、教师倒逼院系和院系倒逼学校的新局面。这样一来,自上而下以及从下到上的一系列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活动将会更加顺畅,教学效益将会最大化。

2.2 完成3个转变

1)变任务研究型为自觉研究型。

教改项目建设转型后,教师从教学实践出发开展教学改革的目的性明确了、目标清晰了、积极性提高了,不为职称,而为推进自身的教学改革。这种积极性的调动会产生无穷的潜能,教师对课程、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把握会更充分,这是一个循环互动。

2)变分散研究型为系统研究型。

学校不断梳理转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教育教学问题,规划制订出具有校本导向的,可由教师、教学组、教研室、教学院系和职能部门承担完成的教改项目建设指南,然后组织力量开展研究与建设,力图使人人都是教改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从而促进教改项目建设团队的形成,促进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从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立项的校级教改项目来看,有“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问题研究——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翻转课堂为例”“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数据结构’课程教材建设为例”等,表面上看,教师个体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具有片段性,但将信息工程学院承担的系列教改项目整合起来,对学院乃至学校来说就是系统化的研究与建设。

3)变个体研究型为团队研究型。

过去的教改项目多是任务型、论文型、职称型。现在,学校通过制度约束和从人才培养方案到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建设到课程建设,从课程整合与重构到课程资源开发,从课堂教学模式到教学方法,从实践教学模式到产教融合平台,从教学运行与管理到管理机构到管理平台等系列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为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闭合的体系;学校通过教师个体、课程组、教研室、专业团队等有组织、有计划和有目标地进行教改项目研究与建设。如信息工程学院通过教改项目的研究,培育建设了软件团队、网络团队、嵌入式开发等6个教学研究团队,将个体力量凝聚为团队力量。这本身也是对教改的延伸和探索。

2.3 做到2个突破

1)理论突破。

教改项目的根本问题是应用性,应用性实际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改项目是有问题导向的应用型研究,其实践突破性成果反过来又推动理论创新。3年以来,通过“黄淮学院应用型专业建设标准与管理研究”“黄淮学院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某专业建设为例”“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问题研究与实践——以某课程为例”“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标准与管理研究——以某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标准与管理为例”等系列项目的建设,学校实现了转型发展,确定了“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基础、增强后劲、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坚持创新、分类指导”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原则,“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突出地方性、突出应用型”的专业建设基本原则,“强化实践、开发资源、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的课程建设原则,“专业对接行业、实训扎根基地、科研结合产学、项目驱动创新”的校企合作育人基本思路,“企业命题、学生完成、双师指导、市场检验”的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基本原则,构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研协作、四创教育”等综合性人才培养平台,制订了《黄淮学院专业建设工作条例(试行)》(院字[2012]267号)、《黄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试行)》(院字[2012]274号)、《黄淮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试行)》(院字[2012]268号)、《黄淮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院字[2011]147号)和《黄淮学院毕业实习管理规定(修订)》(院字[2013]159号)等成闭合体系的文件,解决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重构、实践教学等问题,促进了学校治理结构的变革,实现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创新和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上的理论性突破,引领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健康进行,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助推了中国特色的应用科技大学建设的进程。

2)实践突破。

教改项目的建设丰富了学校对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办学模式的认识,制订和完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淀了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建设经验。如通过“应用型本科高校合作发展平台的构建与运行研究——以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建设为例”(该成果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管理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构建与运行研究”“某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等项目的建设与实践,学校制订了《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建设工作条例(院字[2012]42号)》和《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章程(院字 ([2012]41号)》两个文件,打造了集教产研于一体的黄淮学院创新创业园、黄淮学院科技产业园、黄淮学院梦工厂、驻马店市科技创新孵化中心等综合平台,建设了近200个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双主体”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实现了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双师队伍建设”的3个提升,保证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了学校战略转型。所有这些都是通过教改项目实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突破。

2.4 实现1个目标

实现1个目标是指校级教改项目要实现教改项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力图教改项目的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推动教育教学实践,回归教改项目的本来面目。

3 总结与展望

概括起来,立足校本导向的教改项目建设的转型变革,历经了以管理制度变革为标志的根本性转型、以校本导向建设内容为标志的形式化转型和以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为标志的本质化转型3个时期。

自教改项目建设转型以来,学校教师承担了29项部省厅级教改项目和366项校级教改项目的研究与建设工作,870余名教师参与了研究与建设。建设成果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120余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其他等级的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公开发表教学改革论文70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0篇。这些成果对学校的转型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助推作用。

基建项目论文范文6

水资源论证工作是依据江河流域或者区域综合规划以及水资源专项规划,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的取水、用水、退水的合理性以及对水环境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其本质是寻求人的活动与自然水系统耦合的平衡点,实现自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的良性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红线管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论证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加强水资源论证,有利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源头控制水资源论证工作涉及水资源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是贯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的基础性、前置性工作。规划水资源论证是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环节,从宏观布局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总体控制,预防把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水资源问题。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在具体项目建设决策方面,从微观层面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要求,预防把关建设项目上马后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其他取用水户的不利影响。水资源论证关口直接关系着后续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管理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是水资源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前置环节。

1.2加强水资源论证,有利于保障水生态文明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不断利用和重新分配,必将改变现状水资源情势,进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面对今后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在水资源有限和已经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文明安全发展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水资源论证工作,以国家产业政策和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规划等为依据,检验规划及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流域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的要求,是否符合节约用水的要求,以及是否符合水功能区的管理要求;并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出发,充分保障规划及建设项目的合理需水,分析对其他相关用水户及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保证了建设项目取水和规划布局与当地水资源禀赋条件、水资源管理要求相适应,改变了以往我国被动的“先浪费,后节约;先污染,后治理”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合理调整了区域产业结构,推动了经济布局优化调整,促进了经济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的,保障了水生态文明安全建设。

2对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新思考

水资源论证工作从源头上加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管理,提升了取水许可审批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中要求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全面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管理制度,面对新形势,水资源论证工作还存在以下不足:(1)水资源论证从业人员知识面相对狭窄,技术基础不扎实,论证报告编写质量有待提高。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新态势的要求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写规范也愈加严格。水资源论证涉及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生态、管理及取用水工艺等多专业,目前从业人员专业相对单一,对相对复杂的取用水工艺分析不够深入,造成项目取用水分析不够科学合理,水资源论证成果不准确。(2)水资源论证法规体系不完善,标准规范不健全。面对水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制度相对落后,论证范围、管理环节和管理内容尚处于探索阶段;现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设计不够严密;论证报告书编写收费标准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各级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指导价格,竞相压价会导致论证工作无法保证成果质量和论证工作所应持的公正立场。(3)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与后续管理相对薄弱。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对于水资源论证成果的实效发挥以及建设项目的取用水约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的水资源后评估和后续管理工作才刚刚起步,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3着力改进水资源论证工作,切实服务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是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针对当前水资源论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进。(1)加强水资源论证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规范管理水资源论证从业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全面掌握论证制度的精髓,领会技术路线和基本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决策能力,从而提高报告书编制质量,促进水资源论证总体工作健康发展。(2)强化水资源论证制度建设,完善立法。水资源论证制度对于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水资源论证制度,但较为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因此需加紧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立法,制定有关水资源论证制度的专门的行政法规,并以此为统领,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立法体系,从而彻底扫清制约水资源论证制度发展的障碍,为进一步促进水资源论证制度功能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3)切实加强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与后续管理工作。水资源论证作为水资源管理的初始环节,要想取得实效,将论证成果切实落实,还需要扎实、长效的后续管理保障。要加强对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结合取水许可审批、竣工验收和取水许可监督管理等工作,对论证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论证报告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通过后评估,强化企业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全面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查找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审查、审批及取水许可审批、发证和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完善水资源论证审查制度与实践的统一。

4结语

基建项目论文范文7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项目治理;关键治理因子

中图分类号:F830.5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5-0074-08

一、问题的提出

针对传统政府投资项目“投、建、管”等多位一体所引起的诸多弊端,我国部分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代建制的改革试点尝试,在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代建制得以在全国范围迅速推行。许多地方、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组建专门机构,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投资效益得到了提高。其中,企业型代建制模式因其有效提高了投资效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符合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改革的初衷,逐渐获得了行业认可,但是在其推行过程中也仍然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归纳主要问题如下:

(1)代建单位法律地位不明确[1]-[11],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不承认代建单位的法律地位致使其办理各种工程建设手续困难。

(2)代建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责权利不明确[1-2-5-8-10-11],使用单位干预代建单位现象较普遍。

(3)与代建单位的责任相比,代建管理费计取尚无明确规定且实践操作水平偏低[1]-[8][10-11],低成本运作造成代建单位争取代建项目的激情衰减,执行委托的积极性下降。

(4)代建单位良莠不齐[2-3-9-10-11],履约诚信程度难以把握,致使实施代建的工程合同风险仍然较大。

(5)在工程担保与保险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拉高代建单位履约保函比例[3]-[8][11],不利于代建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6)国家尚未颁布代建制改革指导法规,且各地、各部门对代建制的定义、实施范围和运作程序等认识还不是十分统一,有关代建单位招标[4-11-12]、市场准入[1-5-11-12]和代建主体培育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上述问题是代建制改革实践中集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且在相当程度反映的是代建制的制度设计不够完善,因此,企业型代建制模式要进一步提升其制度效率。本文通过对代建制理论研究的述评,构建基于项目治理的代建制改革分析框架,通过对代建制关键治理因子的分析提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改革的制度优化路径的相关建议,以完善企业型代建制模式推行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促进代建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与项目成功。

二、代建制的理论研究述评

代建制改革将改变现行的项目管理和建设模式,构建新型的权力制衡、责任约束与利益激励机制。这是全方位、深刻的变革,涉及项目管理的体制、过程、程序及技术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围绕代建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主要从管理学和经济学视角对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与代建制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代建制的相对制度效率优势,从而指出其出现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比如:(1)康克龙(2005)[13]、王孟钧,韦玮(2006)[14]等指出传统模式下,由于我国公有产权制度安排造成的政府投资“所有者缺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腐败滋生等社会问题,作为制度需求环境催生了代建制的产生;(2)李鸿辉(2006)[15]、邢会歌,王卓甫等(2007)[16]、张飞涟等(2008)[17]等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代建制的成本与收益,指出其相对传统的自管模式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效果,从而论证这项制度的合理性。

其二,结合理论推演与实践考量,对代建制改革进程中的制度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其中源于代建制制度本身的委托关系是相关研究的共同切入点。其结论为“问题”的解决是代建制制度效率提高从而项目整体绩效改善的核心问题。但在这一统一视角下基本形成两大理论范式:(1)基于委托理论的相关研究。如文献[18][19]等,主张通过契约机制对代建人的激励与监督解决“问题”;(2)基于项目治理理论视角。,如文献[20][21][22][23]等,主张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契约的、非契约的等)去维持项目交易的环境与秩序,综合运用法律规章、市场机制、契约机制等协调利益相关者行为,构建激励与约束并重、利益分配与风险承担制衡的制度框架去治理“问题”。

显然代建制模式相对传统模式的制度优越性已无争议,针对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理论研究就在于为制度优化提供政策建议,以推动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然而,委托理论在面对代建制项目殊的“问题”时存在其重要缺陷:一方面,公有产权的不可分割使其力图通过产权匹配设计最优的激励合同存在障碍;另一方面,完全契约的隐含假定没有为“权威”、“控制权”或“权力”等留下存在空间,仅将其作为给定的外生变量而存在,而这些被忽视的东西却正好是理解包括企业、项目等许多经济现象的关键。而项目治理理论正是以“问题”与不完全契约为切入点,以正式的制度安排从不同的层面构建契约的形成与事后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以权、责、利的划分与配置作为核心内容来重点研究代建制项目的治理问题。且对于代建制推行所引起的复杂的治理问题,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失调很可能是其深层次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因此导致了代建项目的整体绩效不高。因此,引入项目治理理论,分析项目治理、项目管理与项目绩效改善的关系,部分地打开代建制的运行“黑箱”,从而提供相关对策建议是这一制度优化的必然要求。

三、基于项目治理的代建制改革分析框架

1.从项目管理到项目治理

长期以来,项目被视为如古典经济学视角下企业一般的“生产函数”[13],项目管理也因此被认为是一系列工具与方法的集合,而制度安排之于项目管理的“潜在利润”并未被察觉。然而,项目的本质是什么,项目的边界在哪里等基本问题需要项目管理理论做出回答。Koskela和Howell[14]认为,项目管理的未来取决于理论创新。不仅如此,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诸如质量、投资、安全和满意度等都需要在制度层面上研究解决。在理论与实践双重需求驱动下,对项目的研究视角已经从管理层面扩展到治理层面。因此,研究项目治理是项目管理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近十几年来,项目治理在项目管理学派中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相关研究基本同步。国外Turner和Keegan[15-16]对基于项目的组织的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不完备契约情况下的治理结构非常关注,强调多主体的共同治理。Winch则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交易进行微观层次分析,建立了包括多主体在内的、以垂直交易治理与水平交易治理两个维度的交易治理理论框架[17]。Abednego和Ogunlana[18]则认为项目管理与项目治理是提高项目绩效的两种途径,二者必须结合使用,并指出合理的风险分担是实现“善治”(Good Governance)的必要途径。国内对于项目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委托理论为先导,以政府投资项目为对象的公共项目治理[19],围绕公共项目的治理功能、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等建立公共项目治理理论,认为项目治理在于提供一种项目运行制度框架,去规范完整的项目交易过程。

2.项目治理、项目管理与项目成功的促进关系分析

项目治理作为一种制度框架,必须与项目运作层面的项目管理发生联系,通过为其提供运行基础和责权利的体系框架,从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管理的模式特征,并最终决定项目的绩效水平及项目是否成功[20]。

(1)项目治理与项目成功的关系

在任何一个项目中,项目治理都是一系列的激励、保障和争议解决过程的安排,它被用来规定项目中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利益关系。而政府投资代建制项目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组相互关系的联结”形成的契约组织,项目的成功必须依靠一种协商的机制而不是对抗机制来执行它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所存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契约。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整合项目内部及外部资源,来协调项目组织所面对的各种利益相关者要求之间的冲突。代建制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政府投资项目治理模式的改进,其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保障项目的成功交付并使项目的利益相关者满意。因此项目的绩效水平/项目成功取决于代建项目治理的制度安排,如果没有良好治理的项目,即使有很好的项目管理体系也无法实现项目的价值,促成项目的绩效改善与项目成功[21]。

(2)项目管理与项目成功的关系

项目管理是在一定的项目运作制度框架下,各实施主体通过投入资源,运用各种项目管理技术、方法及工具具体地实施项目,创造项目价值。但是要保证项目能够创造价值,项目组织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高效的项目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事实证明,项目管理对项目成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Turner认为有效的项目管理能够提升项目绩效30%甚至更多[22]。在Adma Clollins 和David Baccrarini利用149份问卷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中,62.4%的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认为,当项目管理成功时,项目一般都会成功[23]。因此,代建项目良好的项目管理(主要由代建单位承担)有助于实现代建项目的绩效改善,促成项目成功。

(3)项目治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项目是以市场为载体、以契约为纽带而形成的动态的、开放的项目组织。而项目治理就是要制定这个项目组织的实施制度框架,明确各实施主体的责权利,以发挥项目组织的合作适应性与自发适应性[21],从而应对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可以说,项目治理是制度层面上的,而项目管理则属于项目运作控制层面上的,二者的结合构成了项目系统,它们是项目治理模式系统的两个层次。其中,项目治理通过设置良好的制度框架,规定了项目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而项目管理则是在这个框架下去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如果说,项目治理是“决定去哪儿”,项目管理则是“决定怎样去”。二者的区别见表1所示。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项目治理就是对资源进行继市场配置后的二次配置,在此基础上,项目管理进一步履行契约,对资源进行利用,以创造经济效益,促成项目成功。因此,项目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通过设置项目运作(管理)的基本网络框架,去间接贡献于项目绩效(成功)。沙凯逊[20],严玲[24],杜亚灵和尹贻林[25]等都指出项目治理通过影响或决定项目管理的模式、特征,最终决定了项目的绩效水平。可见,项目治理与项目管理均贡献于项目价值的有效创造,只是扮演不同层次的角色,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项目价值,促成项目绩效的改善与项目成功。

3.基于项目治理的代建制改革制度优化的分析框架

基于以上的分析,显然对于代建项目而言,其绩效水平或项目能否成功可以从项目治理或项目管理等不同角度寻求改善路径。而从前文的问题分析中可见,当前制约代建制项目绩效改善的主要问题乃是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即项目的治理问题。因此,政府作为推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的治理主体,需要针对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寻求制度的进一步优化。从政府层面对代建制项目的治理可分为两个基本层面:代建市场治理层面与单个项目治理层面。

(1)代建市场治理层面

即政府(是所有代建项目的委托方)为解决或缓解各代建项目个体中所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高代建制改革所带来的项目整体效益,而为代建制实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对于代建项目的整体控制和干预。显然,由于其针对所有的代建项目,而非单一项目,此时的政府并非作为契约当事人出现,而是作为政策、法律及规则的制定者为代建项目的相关参与方(“在位的”和潜在的)提供一套“游戏规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规制[26]),并引导与培育代建市场。市场层面的治理是以立法为先导的,但它又不单是立法,还包括配套的管理措施,立法只是为市场层面的治理提供法律法规依据,但是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不等于进行了有效的治理,还必须以配套的管理措施保障法律的有效性;而且,市场层面的治理通过法律法规和规范的管理流程来限制代建制项目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并指出它们若违反相关法规将获得怎样的惩罚。由此可见,市场层面的治理更加注重事前的干预和控制,而不仅仅是事后的监督检查。从治理的客体而言,市场治理主要在于解决一些制约代建制制度效率的关键性问题,需要通过明确的法规及配套制度建设对诸如代建人法律地位、代建人准入资质、代建制实施组织机构、代建人选择机制和代建合同范本等等进行明确规定并辅以保障性措施。

(2)单个项目治理层面

单个的代建项目治理,即针对一个具体的代建项目,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去协调其主要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政府委托方与代建单位之间的关系,平衡他们的利益博弈。其中,契约机制是主要的治理工具,藉此实现项目契约组织内的委托双方的责任与权力、利益与风险的合理分配。

上述两个层面相互影响,彼此衔接,在具体项目运作过程中甚至存在一定的交迭,共同决定了代建制的制度效率与最终的项目绩效。其中,市场层面的治理为单个项目治理提供了宏观的体制环境,而单个项目的治理实践则由于部分地打开代建项目绩效形成的“黑箱”,从微观层面为市场治理层面的制度优化提供信息与依据。二者的相互影响与促进推动着代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

因此,单个的代建项目的绩效从而代建制的整体制度效率必然是两个层面的共同治理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具体代建项目运作过程中形成的治理结构与采用的治理机制则集中反映了上述两个治理层面的制度设计的有机统一。本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项目治理的代建制改革制度优化的分析框架(见图1所示)。

由图1可见,代建制改革的关键是构建代建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投资人、使用单位、代建单位、实施方等)的责权利的制度框架体系以形成稳定的秩序,重点在于恰当地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政府投资人与代建单位)之间的激励、监督与风险分配等治理问题。在这一制度框架/秩序中,通过有效的治理去规范项目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为代建项目的绩效形成合力,并最终通过代建单位的项目管理(全过程、分阶段)去具体实施项目,控制项目资源的转化形成项目绩效,促使代建项目的成功。

因此,代建单位对于项目实施过程的项目管理受制于代建项目治理(市场治理层面和单个项目治理层面)的根本制度框架体系,二者的匹配性可以通过代建项目治理水平予以衡量。判断代建项目治理水平的核心是政府投资人与代建单位之间通过项目所有权配置而形成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我国代建制推行中集中暴露出的若干制度性问题也反应了代建项目的治理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只有通过分析影响代建项目治理水平的关键治理因子,对代建项目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不断地边际调整才能够为代建项目管理搭建良好的制度平台,有效促成代建项目的绩效改善与成功。而上述基本分析结论正指明了代建制改革进一步制度优化的思路。

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关键治理因子分析

1.政府投资代建制项目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

项目治理结构定义项目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契约关系――核心是项目所有权配置及利益与风险的合理分配;治理机制――包括内、外部治理机制与政府监督机制,则主要解决契约的不完全性。治理结构相对固化,治理机制则相对灵活。在企业型代建制模式下,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其代表机构(代建管理机构)、项目管理公司(代建单位)、项目实施方(设计、施工、设备材料供应等专业单位)通过两层委托而缔结项目的契约,构成代建项目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契约框架,形成代建项目的治理结构(见图2所示)。

项目治理的内核因子是项目所有权,即项目剩余控制权与项目剩余索取权。代建项目的治理结构要与项目所处的自然、经济及市场环境相适应,且根据项目特征进行项目所有权的配置或重新配置来实现其优化;代建项目的治理机制则在于克服契约的不完备性,通过建立规章和措施对项目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协调、激励与约束(见表2所示)。围绕代建单位的治理机制重点在于借助这种有效机制实现对代建单位的长期利益激励与短期利益的约束而促进其加强培育自身核心能力、加强自律,有效规避其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而可能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

2.政府投资代建制项目的关键治理因子

纵观现有文献,虽然项目成功因素(CSFs)与项目关键成功因素(KPIs)的研究较多,然而针对政府投资代建制项目关键治理因子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代建项目关键治理因子分散存在于项目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中,结合国内学者进行政府投资代建制项目成功因素(其中往往对项目治理因子与项目管理因子未做区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13-22-23],本文从中提取出代建项目治理水平的影响因子并通过理论演绎,构建了政府投资代建制项目的关键治理因子体系。其中,对于代建项目两个层次的治理因子未做进一步区分,具体内容及其观测变量见表3。

基于上述的代建制项目关键治理因子分析,代建制改革的继续深入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代建制改革的制度优化,从而实现代建制项目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协调,为代建项目的绩效改善与项目成功提供制度平台。

五、基于项目关键治理因子的代建制改革建议

1.代建项目治理结构优化

项目治理结构是通过委托关系形成的契约关系,优化治理结构是通过对项目所有权的配置或重新配置来优化代建项目的委托关系和权利分配流程。在代建项目的委托关系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是“谁是委托人”、“谁是代建人”、“由谁来选择代建人”、“怎样选择代建人”等,从治理的层面上讲,这些重大问题均属于代建项目的市场治理层面,需要通过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管理措施来予以明确,以正式制度进行宏观统筹。其中以如下核心问题:

第一,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授权或成立专门法人机构作为委托人,充当民事合同主体。一方面,规避了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缔结民事合约的理论障碍,又不至于使其陷入更多的微观经济事务,从而有利于实现其“抓综合、管宏观、定政策”的宏观职能,如项目审批、下达代建计划等;另一方面,专门法人机构有利于积累经验,发挥专职优势更好地从事代建单位选择、代建合同谈判与订立,并进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多方关系协调及冲突的解决等具体事务。

第二,国务院应发文明确代建单位建设期建设单位职能,并相应修订现行相关法规,承认代建单位的合法地位。代建制改革对使用单位的利益进行了重大调整,其原本拥有的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权、项目建设管理权均被赋予代建单位,如果建设期项目法人身份依然保留势必造成其干预代建单位工作且风险转嫁于代建单位,不利于代建项目管理实施。

第三,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应以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和提高治理效率为中心,积极引导代建单位的市场选择。代建制下的项目建设是一种市场模式,从项目治理的角度而言,对于代建人的激励,仅仅凭借内部激励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部市场竞争机制对代建人进行激励和约束:市场竞争机制不仅包括培育完善的代建人市场,还需要具备市场化的选择方法和程序完成选择的过程。从各地不同代建制模式的实施情况分析,公开招标选择代建单位的方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代表了代建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2.代建项目治理机制优化

治理机制指为解决合约的不完全性,而对代建项目主要利益相关方进行协调、激励与约束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治理机制可根据项目建设的环境和决策者的需要灵活调整。当前优化代建制治理机制包括风险分担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声誉机制(代建人名录动态管理)、代建取费机制、激励机制、政府审查监督机制和沟通机制等多种机制。上述各种治理机制是市场治理层面与单个项目治理层面的交迭,对于代建项目市场与具体项目均可以发挥其治理功能,应以下列几方面为要点:

第一,发改委应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研究制定代建合同范本,对代建单位的权利责、风险分担和奖惩等进行明确界定,属于代建项目的市场治理层面。合同应该体现出代建单位的权责对等、风险与收益匹配,对代建单位具有激励与约束效能。规范的代建合同范本应该建立在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合理的报酬激励机制和合理的代建取费与奖惩机制的完善基础之上。

第二,行业主管部门应协调其他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代建单位名录数据库,做好代建单位市场的培育与完善。通过对代建单位绩效考评,及时向社会批露信息,通过代建单位的清出与准入更新名录库,动态管理,引导代建单位重视声誉与提高核心能力。此外,还应该积极研究相关扶持政策,完善代建单位市场,促进其有序、良性的竞争。

第三,发改委应协同其他财政、审计、监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整合监督资源,形成代建制的完善监督体系。为此,各部门之间应该明确分工协作,清晰划分监督工作范围与界面,优化监督资源配置,应避免重复监督,构建各有侧重、相互配合、职责明确和主体清晰的有效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武新,王建声.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的问题与建议[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6):9-12.

[2] 李焕林.我国代建制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5,(9):21-23.

[3] 孙鸿炜.新投资体制下完善“代建制”理论与实务的若干问题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05,(增刊):148-151.

[4] 杨太文,张新成.对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招标,2006,(2):33-36.

[5] 胡其彪,周子范.现行代建制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建议[J].建筑设计管理,2006,(3):25-27.

[6] 吴明先,雷耀军,王建军.浅谈“代建制”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程咨询,2006,(3):46-47.

[7] 杨明宇,王建声,杨永卿.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推行中的问题浅析[J].基建优化,2006,(2):34-37.

[8] 张爱志,黄达海,徐志祥.我国现行“代建制”运作模式的几点探讨[J].基建优化,2006,(5):29-31.

[9] 林立祥.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实践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06,(8):20-22.

[10] 韩同银.对政府投资工程实施 “代建制”相关问题的探讨[J].建筑经济,2007,(1):22-24.

[11] 黄远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度特征及实践问题的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2):13-17.

[13] 康克龙.“代建制”理论与实务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招标,2005,(21):20-24

[14] 王孟钧,韦玮.政府投资项目的制度经济学探讨[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6,(2):17-19

[15] 李鸿辉.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经济学分析[J].南方建筑,2006,(07):1-5

[16] 邢会歌,王卓甫,宋会民.基于分工与专业化的代建制效率分析[J].人民黄河,2007,29(12):8-11

[17] 张飞涟,孙翠翠,张玉娟.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年度效率的经济学分析[J].价值工程,2008 (7):23-25

[18] 徐雯,刘幸.基于博弈论的代建制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 (1):20-22

[19] 刘国华,何苗,刘志刚.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理论基础再探[J].建筑经济,2006,(12专):38-40

[20] 严玲.公共项目治理理论与代建制绩效改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年11月

[21] 严玲,尹贻林.公共项目治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 张忠明,王文超.关于代建制的经济学思考[J].基建优化,2005,26(5):1-4

[23] 向贤静.代建制模式探讨[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1(5):237-238

[12] 孟宪海,冯念一.代建制相关问题之研讨[J].建筑经济,2005,(12):9-13.

[13] J.R.Turner, Ralf Müller.On the Nature of the Project as a Temporary Organ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2003,(1):1-8.

[14] Koskela,L.,Ballard,G.Should Project Management Be Based on Theories of Economics or Production[J].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2006,(2):154-163.

[15] Rodney Turner.项目管理理论及其架构[J].项目管理技术,2006,(10):16-22.

[16] Turner J R, Keegan A E.Mechanism of Governance in the Project-based Organization: a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3): 254-267.

[17] Turner J R,Keegan A.Mechnisms of Governance in the Project-based Organization:Roles of the Broker and Steward[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1,(3):254-267.

[17] Graham M.Winch.Governing the Project Process:a Conceptual Framework[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01,(19):799-808.

[18] Abednego M P, Ogunlana S O.Good Project Governance for Proper Risk Allocation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Indones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6, (7):622-634.

[19] 严玲,尹贻林,范道津.公共项目治理理论模型的建立[J].中国软科学,2004,(6):130-135.

[20] 沙凯逊.从管理到治理:建设项目理论演进探析[J].建筑经济.2008,(6):12-14.

[21] 杨建平,宁德春.治理视角下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1):186.

[22] Rodney Turner.项目型组织中的治理[J].项目管理技术.2005,(4):63-65.

[23] Adam Collins,David Baccrarini.Project Success-A Survey[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Research,2004,(2):211-231.

[24] 严玲,尹贻林.基于治理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绩效改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11):120-126.

基建项目论文范文8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部署,抢抓国家和省、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政策机遇,积极应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起点统筹谋划全县“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战略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使“十三五”总体规划成为指导全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立足实际,面向未来。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制定既符合实际又着眼长远,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又要立足县情实际确定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做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三)以人为本,协调发展。高度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把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使全县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汇聚民智,充分体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合理性。

各类规划要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导向,按照经济生态融合发展南北均衡互补发展的思路,突出项目引领,谋划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支撑各类规划,确保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围绕全县果品、蔬菜、畜牧养殖等富民产业,在现代农业设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病虫害监测能力建设、畜牧养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清洁能源、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种养业良种工程、新品种引进示范场、重要农产品集散地、农业公益体系、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扶贫开发、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道路、环境整治和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新型工业化发展围绕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工业转型升级改造、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企业污染治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食品加工、果品、蔬菜冷藏冷链设施、专业市场体系建设、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服务业发展、信息网络技术运用、节能减排、工业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污水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企业“三废”治理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城市街道改造提升、绿色照明、排洪排污、城市绿化、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交通设施建设重点围绕等级公路改造升级、县乡公路改造、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通达通畅工程、连通工程、农村公路、乡镇客运站网建设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文化 旅游产业围绕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布局,重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三馆”建设、文物保护开发、红色旅游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社会事业重点围绕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偏远农村学校教师周转用房建设、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重大疾病公共安全卫生防控体系、中医药发展、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福利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围绕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重点在农村生态建设、国家第二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环境保护综合整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下经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土壤环境治理、乡村清洁工程、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创建等方面论证储备项目。

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规划前期调研阶段(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制定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部署安排全县“十

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调研,形成全县“十三五”规划纲要和行业规划的基本思路,完成重大课题调研报告。对确定的37个重大课题研究报告,各部门务于2月28日前送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以正式文件报送县发改局。(二)规划纲要框架起草阶段(2015年3月至5月)。县发改局根据省、市“十三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结合县情实际,起草完成全县“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框架。各类专项规划于2015年5月20日前完成,各部门分别送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以正式文件报送县发改局,经县政府同意后实施。

(三)规划纲要草案起草阶段(2015年6月至8月)。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起草完成全县“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

(四)规划纲要草案审定阶段(2015年9月至12月)。广泛征求乡镇、部门意见,召开专家评审会,形成正式规划草案,报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负责“十三五”规划编制统筹协调工作。

(二)规范编制程序。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建立健全规划的衔接、论证、和评估制度,保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要建立专家咨询制度,组建由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专家构成的全县“十三五”规划专家评议咨询委员会,负责“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成果、基本思路框架、规划纲要(草案)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的咨询、论证和评估等工作。

(三)加强项目论证。各部门要结合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准确把握“十三五”项目论证储备的重点方向,紧密结合省“3341”项目工程建设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论证储备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同时,要加强与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的衔接汇报,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市规划盘子。

基建项目论文范文9

课程体系建设是社会需求与高校教育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根据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应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本文在介绍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当前高校在课程体系差异性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的设置与调整,阐述学校如何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资源情况,确立专业方向特色,进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构建“4个平台+4个模块”的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入改革,项目管理受到普遍关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逐步发展。从管理技术、工具和方法的角度来讲,项目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项目管理人才供不应求,被《时代》杂志评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前景的“黄金职业”。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实乃当今社会的一大需求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每年都有大批项目启动,项目涉及领域广泛,涵盖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国防等。而目前我国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多数是凭感觉和悟性在摸索一些项目管理的有效方法,真正拥有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只占极少数。因此,项目管理人才奇缺。目前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的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设立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教育深入教学环节的核心,因此,有必要建立项目管理课程统一的课程体系。况且,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条件下,课程体系建设也需要具有主动的市场适应性与灵活性,这些都为课程体系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1]。基于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视角,探索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尝试构建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按照国家对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要求,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项目管理专业的实际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工作[2]。

(一)课程性质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集成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管理理论、方法和规律,涵盖了法律法规、管理科学、技术经济等很多学科的理论知识。项目管理研究目的是使项目在进度、质量、成本等“铁三角约束”下取得最佳功效。项目管理是应用型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实际应用。[3]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安排的最终依据。基于培养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的眼光探索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实际应用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兴趣与能力,与国家要求的项目管理人才执业资格相对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4],这是培养目标确立的基准点。北京城市学院秉承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在引进国际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传递最先进的国际化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专业培养中突出案例教学联系社会实践,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北京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基础,在熟悉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理解项目管理的“九五至尊”,即九大知识领域、五大过程组,掌握项目管理的要点及关键,能够平衡进度、成本、质量的“铁三角约束”,培养学生在现有的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创造价值最大化的意识和能力,掌握项目管理实践的硬技能———如WBS、RBS等,熟练运用策划、评估、实施、运行、收尾等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够进行项目变更和快速调整,提升项目管理的综合驾驭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从事项目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三)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项目管理专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尤其是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起步比较晚。中央财经大学在2004年首次进行了项目管理本科培养试点建设,开始设立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进行项目管理本科招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首次在本科阶段开设“项目管理”本科专业。截止2015年共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7所高校设立项目管理本科专业。然而他们基于学校特色,出于对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不同培养方向,将项目管理专业归属于不同的二级学院。其中中央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和山西财经大学设立在管理科学和工程学院,上海财经大学设立在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大学设立在经济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设立在会计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设立在国际工商学院。从这些院校所开设的课程来看,都是侧重于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即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采购管理。国内除了以上开设项目管理专业的7所院校,还有其他土建类、电子信息类、财经类、管理学类相近学科门类的14所院校,包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HND项目、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上海大学ACCA国际项目、山东农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武汉工商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5]

(四)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项目管理培养涉及项目管理领域的,能进行项目决策,有效组织、管理和实施项目实践全过程的复合型中高级管理人才。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体现“模块化”的项目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和行业的最新理念,即以项目实践为主线,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首先,平台中的课程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共同知识,涵盖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反映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另外,模块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专业模块课程组成的,按照项目的生产服务过程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知识模块来设置课程,课程内容囊括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案例精讲、双向互动教学等,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鉴于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质上是分别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而设计的一种能够较好地满足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

三、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项目管理是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广泛应用了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项目管理的研究对象是项目,而项目是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有各自专有的过程和结果,并且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因此,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向从事项目实践的应用方向拓展。结合行业及专业特征,进行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的建设。[6]

(二)构建“四个平台+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按照项目管理知识手册———PMBOK的导向,考虑涵盖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采购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按照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由“四个平台+四个模块”构成的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第一平台为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包括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公共选修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通识教育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课、外语课等;二是学科基础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检索及应用、形式与政策等;三是公共选修模块,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课、文化素质教育课、就业模拟实践课等类似的成长发展辅导课程,以及社会调查与实践类似的公共能力培训课程等。第二个平台为学科专业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基础模块、跨学科选修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专业基础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二是跨学科选修模块,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管理运筹学等;三是专业拓展模块,包括电子商务、沟通与谈判、商务应用写作等。第三个平台为专业综合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必选模块、课程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专业必修模块,包括项目管理导论、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融资与风险管理等;二是课程实践模块,包括项目管理案例分析等类似的课程;三是专业实践模块,包括专业导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综合训练等。第四个平台为课外活动模块,主要包括课外科技活动模块、校园文化活动模块、社会实践活动模块等三个模块。

四、结语

课程体系的建设成效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并逐步完善,从而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城市学院应结合自身学校特色,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以及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高科技快速发展的现实出发,进而发挥已有学科的专业优势,将新开设的项目管理专业方向作为新的专业生长点,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还可以使新设的项目管理专业方向和原有方向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上实现共享。加强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提高项目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从基础做起,从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做起。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常金明 霍晓荣 崔燕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燕聂.本科专业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与探索-以广西大学为例[D].广西大学,2010(6):1.

[2]段春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实证研究———项目管理专业设置与建设的思路与实施[J].高校教育研究,2008(7):156.

[3]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3):85-87.

[4]贾晶.“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为导向[J].当代经济,2014(1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