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草原文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3:56

草原文化论文

草原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油画创作;草原画派;文化特征

当代草原画派的画家们利用得天独厚的民族资源,创作了大量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当代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一直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因素,体现出宗教性、民族性、地域性、生态性、人文性等文化特征。内蒙古地域辽阔,历史上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曾在内蒙古地区建立过政权,创造了自己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历史,几千年来,经过不断地分化和融合,蒙古高原上的画家利用特殊的地域环境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发展了特有的艺术风格。

1. 民族性特征

辽阔浩瀚的内蒙草原到处跃动着美的元素。先祖的传说、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内蒙草原这样一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在这种“环境”中滋养、成长、成熟起来的艺术形式,必然有着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民族性特征。它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反映的是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它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自古以来,蒙古高原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多以游牧民族为主。无论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内蒙古草原画派的油画创作中,很多本民族甚至生长在内蒙古的其他民族画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了民俗形象作为载体,开始将民俗形象引入油画创作中,并以传承性为主要特征,以在传统民俗中所显现出的现代人的民族生活为内容,我们看到在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画面多蒙古袍、羊群、蒙古包等民族特色的形象,而这些民俗形象正是经过长期积淀并发展丰富而来的,所以我们说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呈现出民族性特征。

2. 宗教性特征

在人类历史的民族融合中,蒙古族不断吸纳其他各民族优秀文化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使其固有的传统文化更趋完善,其中不乏宗教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共性和民族个性的蒙古族新文化,而草原画派正是在这种民族文化土壤中产生形成。而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风俗文化,蒙古族的或民间信仰,在他们的艺术中反映得最为明显。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主要信奉佛教,也信奉萨满教、喇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对内蒙古少数民族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也是形成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质的重要因素。如同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一样,草原画派从产生到发展都与佛教、萨满教、喇嘛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他的少数民族基本上也都或多或少与本民族的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虽然当代草原画派是多民族的集合体,但无论本民族画家还是其他民族画家都会不自觉地受蒙古族宗教文化影响。所以,宗教性也是少数民族油画题材的一个明显特征。这在蒙古族画家的作品中有明显的表现,他们的作品设色多注重色彩的简洁与概括,以及色块与色块之间微妙的冷暖明暗变化等。用大面积的灰白营造一种空旷和辽阔,这正是北国之冬冷寂的风景,因为是水或是土的固有的明度和色度,在银灰的调子中显出差别。灰白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喜好色,蒙古族有着“天人合一”、“天神合一”的理念,而这些色彩的运用更使画面增添了宗教的神秘感氛围。

3. 生态性特征

在蒙古族民族文化中,无论是在思维形态、生产方式、伦理习俗还是方面都渗透着鲜明的生态意识与环保思维。也就是说,在蒙古族人的生产生活中始终渗透着对生命与生存意识的深层领悟,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并选择了以游牧方式为主的草原文化,其中就包含着丰富的崇拜自然、敬重生命、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的文化传统。受西方生态学说影响,中国出现生态意识热同时这一思想也影响到当代蒙古草原画派的创作,很多草原画派画家的画面中体现出一种生态思想。这一思想也突出的反映在朝戈的作品中,就风景画而言,源于朝戈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特殊理解,他的风景画体现了一种生态反思意识。朝戈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画了大量具有原野风貌及蒙古高原地貌特征的风景画,在朝戈的风景画中使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相互依恋,相应而相互存在,自然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场所,同时也是精神寄托的场所,在这里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永恒意味,渗透着画家深刻的生态环保意识。在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在以朝戈为代表的一批草原画派画家的画作中仍然可以寻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画面,渗透着画家对和谐生态的呼唤。

4. 地域性特征

地域特色是文化和自然结合的成果,对于画家来说,本土的地域是他们最熟知和了解的地方,蒙古高原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景观自然生发不同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情感表达方式,也都有所不同。辽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诚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游牧生活方式造就了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文化心理和民间习俗等,同时也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审美追求。崇尚英雄、自由、乐观和富于激情浪漫的色彩,从而多以山岗、丘壑、沙漠、草场等入画,这正是游牧民族的审美取向,也是其突出的文化特征。这与在辽阔、苍茫、雄浑的草原这一独特地域上所形成的本色、率真、粗犷、彪悍的民族性格密切相关。当代草原画派画家都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具有独特的地域环境。因此他们的绘画均以描述蒙古草原的自然景物、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为主,形成特定地域里的特定描绘对象,苍茫的草原与绵延的山峦以及普通的牧民生活,尽收于画家的画作之中。因此,在当代草原画派油画创作中,蒙古高原的山岗、丘壑、沙漠、草场等地域性成为其一个显著特征。

5.人文性特征

中国草原画派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关注“人文精神”的弘扬,从当代草原画派代表画家朝戈的画作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种人文性特征。而我当时的印象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对人的关心,对人的性格,对人的内在感情——比如人之间的爱慕、友好等心,在现实中你会觉得处处受到冷遇,现实是很粗暴的,你会感到环境缺少一种关于人的文明”。朝戈又是一个敏感的人,他感受到当今人们正在失去人的内在价值出现信仰危机,因信仰危机而出现种种畸形变态的当代艺术,是价值丢失的必然结果。坚守内在的价值是朝戈的追求,蒙古族画家的作品出对人类的某种精神信仰的执着和迷恋。他们用独特的心理去敏锐的感受当代社会,关注内蒙古族乃至人类文化发展,关注精神信仰和强烈的心理冲突,所有这些都体现在他的油画作品中,画面的节奏产生强烈的精神,因此,可以说以批当代草原画派画家在其画作中体现了一种人文性特征。诚然,当代草原画派虽在酝酿成熟过程中,但已经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呈现出蓄势勃发的冲劲。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包含一定的文化内涵,中国进入 21 世纪后,面对全球化浪潮,要更加注重本民族文化,同时作为中国艺术成员之一的草原画派,应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为中国艺术争得更多荣誉。

参考文献:

[1] 苗景昌.21 世纪中国美术家——苗景昌[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2.

[2] 刘淳.中国油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156.

草原文化论文范文2

药害是指在农田化学除草过程中,由于除草剂的作用,导致作物受害。从整株来看,主要表现为植株矮缩、畸形、丛生;从根系上看,主要是根系生长受抑制,根尖膨大,根短而粗,无次生根或很少,无根毛;从茎上看,主要是茎缩短、变粗、弯曲、脆弱易折断;从叶片上看,皱缩、卷曲、失绿、变黄、干枯;从芽上看,生长点坏死或畸形,导致生长停滞;从花上看,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数增多或减少,形状异常,花而不实,由此造成减产,甚至死苗绝产。其种类有以下4种:一是对当茬作物产生药害;二是对敏感作物产生药害;三是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四是“二次药害”。

2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2.1用药不对路

除草剂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和选择性,其防除对象有一定的范围,一旦用错就会产主药害。如2,4-D丁酯主要是在麦田使用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果错用于棉花、瓜菜等,就会产生药害。如果把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或克芜踪错误地当成选择性除草剂使用,喷到作物上,也会产生药害。

2.2用药时间不当

除草剂的适用期是很严格的,有些除草剂只能是播种前或播后苗前使用,苗后使用就会产生药害。有的除草剂需在苗期使用,在苗较大时用就会产生药害。如麦田除草剂用在春天防除杂草,必须在小麦苗期至拔节前使用,小麦拔节后再用就会发生药害;玉米田使用的2,4-D丁酯,用晚了就会产生药害。

2.3随意加大用药量

除草剂的使用量是有规定的,任意加大用药量也会造成药害。当前农民在购买和使用除草剂时,为了保证除草效果,随意加大用药量,这势必造成一定的药害。

2.4环境不适

除草剂的使用是有一定环境条件要求的。如果把除草剂用于砂性土地,则很容易产生药害,特别是水溶性大、移动性强的除草剂。在温度过高或低温时作物抗逆性差,此时使用除草剂也易造成药害。不同作物品种对除草剂敏感性也有差异,敏感性强的品种也容易产生药害。在大豆田应用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以及乙草胺时,喷药后如遇低温、多雨、寡照、土壤过湿等,会使大豆幼苗受害,严重时还会出现死苗现象。

2.5土壤残留

在土壤中持效期长、残留时间久的除草剂易对轮作中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伤害。如玉米田施用西马津或阿特拉津,对后茬大豆、甜菜、小麦等作物有药害;大豆田施用广灭灵、普施特、氟乐灵、氟磺胺草醚,对后茬小麦、玉米有药害;小麦田施用绿黄隆,对后茬甜菜有药害。此种现象在农业生产中易于发生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6药械性能或清洗不彻底

如多喷头喷雾器流量不一致、喷雾不均、喷幅连接带重叠、喷嘴后滴等,造成局部喷液量过多,使作物受害。用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没经彻底清洗,又喷杀虫剂或其他药剂,往往致使敏感作物发生“二次药害”。

2.7雾滴挥发与漂移

高挥发性除草剂,如短侧链苯氧羧酸类、二硝基苯胺类、硫代氨基甲酸酯类、苯甲酸类等除草剂,在喷洒过程中,<100μm的药液雾滴极易挥发与漂移,致使邻近被污染的敏感作物及树木受害。而且,喷雾器压力愈大,雾滴愈细,愈容易漂移。在这几类除草剂中,特别是短侧链苯氧羧酸酯类的2,4-D丁酯表现得最为突出,在地面喷洒时,其雾滴可漂移1000~2000m。禾大壮在地面喷洒时,雾滴可漂移500m以上。

2.8混用不当

不同除草剂品种间以及除草剂与杀虫剂、杀菌剂等其他农药混用不当,也易造成药害。如酯类除草剂与磷酸酯类杀虫剂混用,会严重伤害棉花幼苗,敌稗与2,4-D丁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硫代氨基甲酸酯农药混用,能使水稻受害等。此类药害,往往是由于混用后产生的加成效应或干扰与抑制作物体内对除草剂的解毒系统所造成的。

2.9除草剂质量差

除草剂质量差,含有一些对作物有害的物质或杂质,也会发生药害。

2.10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

在通气不良的稻田土壤中,过量或多次施用杀草丹会形成脱氯杀草丹,严重抑制水稻生育,造成水稻矮化。

3避免产生药害的有效措施

3.1做好喷药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根据作物种类和防除对象,购买对路除草剂,依据标鉴上的说明,弄清药剂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含量和使用量;其次,搞好药械检修,做好试运转,进行清水模拟试喷,计算好喷幅,行走速度和1喷雾器(1桶)水应喷的面积;再次,准确丈量土地面积,按实测面积计算药量,防止药量过大或不足。

3.2严格掌握用药适期

根据除草剂的性能,播前土壤处理,播后苗前、苗期茎叶处理都必须掌握好用药适期,如播前施药要在播种前7d左右喷洒混土,播后苗前应在播种后3d内喷药,茎叶处理要在苗期进行。

3.3严格掌握用药量

用药量要根据杂草密度、大小以及气候条件等确定用药量,特别是一些高效除草剂,必须严格控制用药量,防止发生药害。

3.4农田化除作业区要远离敏感作物田

要根据除草剂的性能、对某种作物的敏感度确定间隔距离(至少500m以上),避免除草剂飘移到敏感作物上发生药害。3.5选择适宜环境条件用药

要根据土壤温度、湿度、土壤质地、整地状况等正确选择施药,在大风天和炎热中午禁止用药。砂性土壤应适当减少用量或不用。

3.6搞好药剂稀释

使用除草剂最好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先把原药用少量水稀释搅拌均匀,然后再按稀释倍数加足水量,喷药时做到均匀周到。

3.7用药器械要彻底清洗干净

喷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械要认真彻底清洗干净,改喷杀虫剂或杀菌剂前要用清水试喷,确定无药害时再用。除草剂和杀虫剂不宜混喷。

3.8注意除草剂的合理轮用

因为连年使用同一种长效除草剂有累积作用,容易造成杂草产主抗药性或产生药害,影响下茬作物,要合理轮用不同的除草剂。

3.9要熟悉除草剂的药性

使用灭生性除草剂时,要在喷雾器喷头上加戴防护罩,定向喷雾,避免将药液喷到作物上,发生药害。

3.10搞好药剂试验

在推广使用新的除草剂之前,要搞好田间试验,检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和对农作物的安全性,防止发生药害。

4除草剂药害补救方法

一些农民由于缺乏除草剂使用知识和经验,有的甚至用1个喷雾器喷用多种除草剂,因此导致除草剂药害农作物的严重后果。一旦农作物受害,应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减轻或避免损失。

4.1迅速用清水反复冲洗

喷除草剂过量或邻近作物的敏感叶片遭受药害时,要立即用干净的喷雾器装入清水,对准受药害植株喷洒3~5次,可清除或减少作物上除草剂的残留量。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可用0.2%的生石灰或0.2%的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效果较好。对药害连片的田块,除进行叶面喷水冲洗外,还应足量灌水,促使根系大量吸水,以降低作物体内药物浓度,缓解药害。对于施药过量的田块,应及早灌排洗田,将大量药物随水排出田外,能有效减轻药害。

4.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用1500倍液云大-120用量为375~450mL/hm2,或用225mL/hm2的1000倍植物动力2003;500倍或绿风95,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用喷雾器喷在作物叶片的正反面上,可收到“起死回生”的效果。针对药害性质,应用与其性质相反的药物中和缓解。如小麦、水稻喷施2,4-D丁酯过量时,可喷施20mg/kg的赤霉素稀释液,用量为600~750kg/hm2,喷后7d,茎叶生长即恢复正常,比未喷施赤霉素的增产10%以上。

4.3追施速效肥料

依照作物生长季节和对肥料的需要,适当增加肥量,结合浇水追施速效化肥。除进行土壤追施速效肥外,还要叶面喷洒1%~2%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有显著效果。

4.4加强中耕松土

根据作物生长季节,适当增加中耕松土次数。中耕由浅到深,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地温,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加快土壤养分的分解,增强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发育。

草原文化论文范文3

“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弘扬草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而确立的一项重要的文化节庆活动。草原文化节自2004年创办以来,全区广大文化工作者以研究开发、传承弘扬草原文化为己任,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推陈出新,深刻认识和把握“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充分发挥我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汇聚草原文化的研究力量、创作人才、表演队伍,着眼于民族文化内涵的表达,着眼于民族艺术精品的创作,着眼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成果,提升了文艺作品创作水准,展示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推动草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草原文化节紧紧围绕“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动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这一主题,从优秀民族剧目、内蒙古舞蹈精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多个层面,集中展现了草原戏剧文化、旅游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草原文化精粹。通过举办“忽必烈的世界”――中国元代艺术展、全国书法名家内蒙古题材作品展、草原诗歌朗诵会和民族电影展映周活动,展现了草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构建了草原文化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内蒙古与国内外在多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高层次的主题论坛,拓展了草原文化的新视野,挖掘了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动了草原文化的创新。

优秀戏剧之花――草原神韵世界殊

近年来,内蒙古有大批精品主题戏剧脱颖而出,先后有300多项优秀剧(节)目荣获“五个一工程” 奖、国家“文华新剧目奖”和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艺术创作“萨日纳”奖。本届草原文化节中,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和内蒙古人民会堂分别进行了优秀剧目展演。这些剧目是从自治区直属文艺团体及各盟市申报的20余个新创作的剧(节)目中经过专家认真筛选出来的,展演的剧目包括:由鄂尔多斯歌舞剧团演出的民族舞蹈轻喜剧《飞翔的草原》、由呼伦贝尔市民族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民族歌舞剧《呼伦贝尔大雪原》、由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音舞诗画《红山之光》、由呼和浩特市晋剧团演出的晋剧《满都海》等。一部精彩的剧目就是一个生动课堂,讲述着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历史,讴歌着民族团结、共同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一位观众在观赏了民族歌舞剧《呼伦贝尔大雪原》后说:“这次来观看演出,我惊叹于我们在草原文化方面的保护是如此完整,形象直观的东西多,空洞抽象的东西少,这样的剧目有看点,希望中国草原文化节继续办下去,越办越好。”

民族电影展映――风情迥异令人回味

如今,看电影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一部电影所能传达的文化元素之多、产生影响之深、受众范围之广,也是其他文艺作品难以相比的。本届中国草原文化节的活动项目之一――“民族电影展映周”中,在各主要影院及盟市、旗县民族院线展映全国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51部、科教片26部,文化节期间共展映电影330多场,近10万人次的观众尽情享受到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巍峨雄伟的天山,烟波浩淼的滇西林海,俄罗斯族的风情舞蹈,土家族的酒文化,共同搭建了一个全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大舞台。展映内容从优秀草原题材影片扩大到全国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展现了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同风情、迥异文化、独特民俗。覆盖范围由主要影院放映到涵盖全区各盟市、旗县及农村牧区,把“文化大餐”端到马背上、田地边,让全区各族群众都能“近水楼台”地享受这场文化盛宴。“民族电影展映周”期间,还召开了民族电影座谈会,邀请国家电影管理部门的领导、民族电影艺术专家和各民族电影集团专业人员座谈,对民族电影的发展、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民族电影展映周”不仅展示了民族电影精品、让全区各族人民分享到民族电影成果,还进一步丰富和弘扬了草原文化精神,促进了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

主题文化展示――“思想草原”博大精深

中国草原文化节的草原文化主题论坛是平台固定、机制开放、议题多元、形式灵活的重要品牌学术论坛,今年的论坛上百位专家云集,他们通过专题研讨的形式,努力实现整合全国草原文化研究力量,深化草原文化各领域研究,推动草原文化研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目的。

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两台主题为“赞美草原,歌颂生活”的蒙汉语草原诗歌朗诵会,将精选的20余首草原题材诗歌配以伴舞、音乐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历代展示草原智慧、宣传草原文化的优秀诗篇;邀请全国书法名家以成吉思汗箴言、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蒙古史文献段落、古代蒙古族诗歌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蒙古文篆刻经典作品等草原历史文化文献为创作选题进行创作, 在内蒙古美术馆展出了147幅作品,其中印章48方、书法99幅,汉文作品123幅、蒙文作品24幅,是一次草原思想与智慧凝固的精彩展示。

文化艺术奇葩――陪世界一起看草原

提到大草原,就不能不想起蒙元帝国的辉煌;说起大草原,就不能不神往那令人如痴如醉的歌舞之乡;想起大草原,怎能忘了那像草原一样深远的长调悠扬。本届中国草原文化节的文化盛宴里,有一道菜不可不尝,那就是在内蒙古博物院举办的《忽必烈的世界:中国元代艺术展》。该展览共分建筑雕刻、工艺装饰、丹青剧曲、宗教艺术四部分,它以丰富的内容、鲜活生动的形式和多姿多彩的文物阐述了中国艺术在十三、十四世纪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展览在讲述艺术文化史的同时,还深入细致地分析和阐述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和物质文化的发展历史,用文物和史实相结合的方式,论证了西域、和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汉族共同创造的多民族的国家和多元文化。“中国文化太神奇了!”来自加拿大的哈维・希曼说,“这次来呼和浩特市旅游正赶上第八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参观了中国元代艺术展,感觉非常好。还打算欣赏一下闻名已久的蒙古族舞蹈和长调,感受一下内蒙古悠久的历史文化。”

说到蒙古族舞蹈,本届中国草原文化节上的内蒙古舞蹈精品展演展现了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的大量舞蹈精品,讴歌了几代舞蹈艺术家对传承、发展民族舞蹈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有年逾八十的老舞蹈艺术家出场,也有刚踏上舞蹈之路的少年,用心展示了这身体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最后全场翩翩起舞,场面十分动人。

草原文化论文范文4

摘要:北方草原文化是人类史上最古老、最持久的生态文化,是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历史最悠久的文化类型,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组成中华文化的三大源头。蒙古族这一“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总结、凝练出了属于自身的草原文化形态,而这种草原文化形态又更多地体现在蒙古族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中。

关键词:蒙古族;草原文化

据文献记载,“蒙古”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始用“蒙兀室韦”,即指活跃在亚洲中部内陆的部落。从地貌看,内蒙古呈新月型空间形态,是高原、山地与草原的结合地带。按地貌该区可分成内蒙古高原区、阴山山地区、鄂尔多斯高原区、河套平原区和大兴安岭山地丘陵区,是一个相对整合的草原牧业区。高原东、中部草原辽阔,是天然牧场。

生态人类学认为人类的生态研究可从两种理论入手。一种是决定论;另一种是互动观点。决定论又分为环境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因素决定性地造就了人类及其文化。即指“文化形式的外观及进化,主要是由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这一理论虽然有所过激,但是却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内蒙古这一地域辽阔的北方民族,在广袤的草原及丰富的矿物资源的激励下创造并凝练成了独特的草原文化。另外,文化又具有适应性,它指的是对特定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这两方面。蒙古族保留着最原始的生计方式――畜牧业,至今虽然有很大的改变,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仍比其他的生产方式较强。

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繁衍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民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

一、畜牧业生产中的草原文化

按照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能量的方式,人类文明可以划分为六种生产方式,即原始狩猎生产方式、原始采集生产方式、牧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商业生产方式和工业生产方式。狩猎和采集是人类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中所具备的本能与自然的生产方式。地理生态环境是孕育文化的自然基础,其中首要的是生产、生活方式对地理环境的依赖。

“游牧生产是人类顺应自然的选择,同时又是古朴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

畜牧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逐水草而居”。这种游牧方式是在人群、牲畜、草原和游动共同推动下形成的,从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紧密相连的一面。

人需要获取的首先是大量的猎物来满足自身生理的需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单纯地捕杀原生动物已经无法满足群体的需要,驯养便出现了。把一些幼兽和温顺的动物饲养起来,需要时再宰杀食用。和蒙古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有马、牛、绵羊、山羊和骆驼五种牲畜,它们是蒙古人生活的主要来源。为了确保这些以苔藓为主食牲畜的需要,寻找水草肥沃的地方则成了蒙古人民主要的任务。“草是马背民族生长的养料,水是马背民族游牧的命脉。保护牧场和河流,就是保护马背民族跃动奔涌的生命之源”。

另外,牧民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来源,已注意到了对水草的有效循环利用。随着四季的变化,牧民实行四季游牧生产的管理模式,按季节将草地分成春、夏、秋、冬四类牧场,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牧场上放牧。“逐水草而居”不仅仅是为了牲畜的饲料,而是为了保护牲畜生存的永久性。清人叶大匡在《杜尔伯特旗调查报告》中说:“无论青草如何繁茂,经牧十日遂即一片,必需移牧他处。不特冀留草根,以待滋蔓,即牧畜无食,亦必逃亡。蒙古人逐水草而居,正以养牧之故,亦突出于不得已也”。

总之,蒙古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更多体现的是人、动物和生态环境和谐相依的关系。这既是马背民族的独特文化,也是草原文化的生态魂。

二、生活方式中的草原文化

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生产方式,蒙古游牧人民共同创造了独特的草原生活模式。

(一)居住模式

居住的模式是人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所建立的基本生存保障。蒙古包,是蒙古族乃至许多北方游牧族群的传统居所。蒙古包,古称“穹庐”,它不是用水泥和砖建筑而成的,而是用木架、毡子、带索等三大部分组成。依据不同的用处,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转移式蒙古包;二是固定式蒙古包;三是简易的帐篷。这种传统的居住方式是为了生产的需要而形成的。逐水草而居的生产方式造就了独特的蒙古族居住特色,易于搭建、拆迁的蒙古包也是为了适应草原生态环境的需要而形成的。

(二)饮食和服饰

处于高寒地区,冬长夏短,不食肉类难以维系身体所需要的热量。广袤的绿色大草原是蒙古人民的生活来源,更是马、牛、羊的家。牲畜的生长和繁衍是牧民日常饮食的主要来源。马、牛、羊等牲畜除了向人提供肉食外,还提供奶食,而这些牲畜所提供的资源在蒙古人民的加工下成为了蒙古民族的饮食文化特色。

服饰是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的着装。蒙古族服饰体现了浓厚的草原风格和适合游牧生活的样式。蒙古族一年四季皆喜穿长袍。蒙古袍是蒙古民族适应高原气候和游牧生活的一种文化创造,它的样式、形制、款式、材料均处处体现着对游牧生活环境的适应。除此之外,在生产、生活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人生礼仪也体现了浓厚的草原文化风味。

蒙古族的居住模式、饮食和服饰处处闪耀着人与自然相得益彰的特点。生态人类学的倡导者――斯图尔德认为,文化特征是在逐步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

三、精神世界中的草原文化

草原生态环境铸就了独特的草原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蒙古族进而又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层面上的草原文化,即生态伦理学视野下的草原文化。

1923年,法国哲学家施韦兹创立了“尊重生命的伦理学”。20世纪40年代,美国环境学家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学》中,将伦理观念从人与人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从而宣告生态伦理学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后期,意大利学者贝恰提出了“新的生命伦理”主张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协调。

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来审视蒙古族的草原文化,不难看出,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适应的和谐观,即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又亲近自然。

(一)信仰中的草原文化

萨满教是北方民族的原始宗教,是渔猎或游牧生产的乌拉尔或阿尔泰语的民族的共同信仰。“万物有灵”是萨满教的核心灵魂。萨满教起源于人类的童年时期。初始时期原始先民在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物面前软弱无力或不知所措。蒙古族所处的地区,气候干旱寒冷,自然现象变化多端,先民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认为一切自然物都是有神灵来主宰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便应运而生。

民间信仰中,各种自然物的崇拜占主导地位,例如天神、地神、火神等。蒙古人对天地的崇拜是出于他们认为天是操纵万物的神力,而地则是万物的造物主。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均是天神、地神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各种图腾崇拜,如狼、鹰、鹿等也源自先民们对图腾食物的敬畏、报恩之心。

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是蒙古先民对生态环境的一种解释和理解。同时,它们也是人与自然相处的一种体现。

(二)艺术领域中的草原文化

民间艺术是牧民在游牧的生涯中创造的,它传承着悠久的草原文化艺术真谛。文学艺术、舞蹈、音乐、壁画、雕刻等是草原文化精神的外在体现。它们透露着纯朴的草原气息和生命活力。

壁画、舞蹈是先民对生命、自然和生活认识的一种表达形象,而音乐和歌唱则是草原牧人藉以倾诉心灵之声的工具。牧民总是坦诚地向自然展示自己,用歌声,用琴声向自然吐诉衷情,因为自然是人的母体。

民间艺术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一面,它们是牧民向世界介绍自己家园的一种外在形式。

生态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社会所面对的生存背景都具有双重性,即生 物性和社会性。人类首先是从自身的生物性出发,然后再反观客观世界,并赋予其社会性。在反观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类其实是在进行文化的创造。草原文化是蒙古民族生命观、人生观的体现,更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之一。对草原文化的重视,是中华民族建设和发展生态文化的一面大旗,也是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的一种借鉴。(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芮逸夫,《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94页。

[2]吴团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光明日报》,2006年7月。

[3]《草原文化的生态魂》陈寿命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7页。

[4]《草原文化的生态魂》陈寿命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3页。

[2]《中国民俗知识》敖其等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

[6]《游牧中国―一种北方民族的生活态度》,邢莉著,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草原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

基金项目:201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9市3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基于点轴理论》阶段性成果

一、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分析

(一)草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之一。自战国到秦汉,匈奴族在北方草原崛起,建立起南越河套与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至大兴安岭、西逾帕米尔高原和伊犁河域的第一个草原王国,创造了草原游牧文明的雏形;魏晋以来,鲜卑族逐渐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最强大的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政权,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大范围的碰撞与融合;隋唐一统之际,突厥与回纥相继崛起先后建立强大汗国;宋辽金时期,契丹、女真连续勃兴,与宋鼎足而立长达一个多世纪;13世纪开始,成吉思汗集北方文明之大成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促进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其后忽必烈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所有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继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民族空前融合的时代。蒙古民族至今仍是传承、发展草原文化的主体民族,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地域特征显著,形式丰富多样

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及其草原文化,具有鲜明地域特点,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在草原上世代生活的蒙古民族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并创造独具特色的音乐舞蹈、绘画艺术、和风俗习惯等,成为内蒙古发展草原文化旅游的重要支撑。

热情奔放的蒙古族歌舞成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一大品牌;由迎接礼仪、敬客礼仪、送客礼仪三大部分组成隆重热烈的蒙古族接待礼仪,成为草原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集聚民族智慧的蒙古包是草原文化的结晶,既能展现蒙古族风俗民情,又可作为服务设施,成为草原文化的基本建筑载体;博大精深的蒙餐文化古老且自成体系,至今仍保留着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习俗中浓厚的贵族化特点,成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一大亮点;独具匠心的蒙古族服饰适应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游牧经济需要,反映着蒙古民族的审美观念、思维特点,成为草原民俗文化展示窗口;盛大隆重的那达慕大会汇集了蒙古族民间竞技和游戏等多种民俗事项,摔跤、射箭、蒙古象棋、木牌等项目既能让游客充分了解蒙古族传统竞技和游艺民俗,又能增强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三)政府重视度高,投资力度大

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草原文化旅游的展开和升温,政府不仅围绕草原文化积极开展各项保护活动、出台相关政策,还大力引导旅游投资。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及很多大企业甚至上市公司投出巨资开发旅游资源,参与旅游景区(点)和旅游饭店的建设,解决了长期困扰内蒙古草原发展的资金投入问题,切实有效地完善了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

二、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

(一)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市场化水平落后

大多数草原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差、管理水平低,加之深层次开发的成本较高,景区内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旅游活动的丰富性受到制约,造成了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化水平低、内容单调、结构单一。表现为内蒙古草原旅游区数量多而分散,以小型产品为主,难以形成规模;简单的蒙古族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居多,未能与市场进行很好地融合,且缺乏层次感,地域之间的差异也较小;在开发方式、活动组织和规模上严重雷同,没有形成产品的规模等级,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

(二)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地方特色不突出,缺乏创新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供给目前还处于被动和力不从心的落后状态,地方特色不突出,仅停留篝火晚会、民族婚礼、男儿“三艺”等传统项目开发上,缺乏创新,难以满足日益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力下降。有待拓展内容、延伸形式、加强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等。

(三)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难度大

内蒙古有形的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召庙、成吉思汗陵、蒙古族服饰等,由于在历史变迁中受到严重破坏,可利用资源严重匮乏,有待进一步修缮和传承。无形的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蒙古族传统民俗风情,由于各民族杂居和自然融合,不同程度的汉化现象严重,了解真实的蒙古民族优秀的传统草原文化、恢复蒙古族传统的草原民俗文化,以满足国内外游客需求难度非常大。

(四)缺乏专业旅游人才,影响草原文化旅游事业长远发展

我区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多数是非专业出身,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导致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的不到位,不利于我区草原文化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应由旅游、地理、历史、文化、民俗、经济、艺术、建筑、环保等多学科专家协同工作,也需要专家学者在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支撑,当前比较匮乏。

(五)草原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健身、探险等草原文化旅游项目不断增加,但公众认识程度不高,我区在进行旅游宣传时涉及到草原文化旅游项目的宣传和促销也相对薄弱,宣传及促销的投入不足、形式限于电视、报纸、宣传单、宣传册等媒介,效果不理想。

三、推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建议

(一)培育专项草原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地区特色旅游

为避免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重复建设和雷同,应结合地域空间分布规律,将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划为四个各具特色的片区来打造。

东部草甸草原和森林草原旅游区主要拥有呼伦贝尔大草原、满洲里口岸、达来湖和贝尔湖两大淡水湖、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鄂温克族的牧猎文化以及达斡尔族的鱼猎文化等,可以将蒙古族独特的婚礼、剃发、骑马仪式及渗透在人们行为心理中的各种文化要素,体现在景区建设中突出其个性;陈巴尔旗呼和诺尔草原、鄂温克旗巴彦呼硕草原等已开发景区,可扩大规模、改善设施,提升为高档次旅游度假区;还要发挥口岸优势,拓展跨国旅游市场,以草原观光游、漂流游、少数民族风情游、口岸边境游等多元化旅游活动来增加草原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中东部典型草原旅游区主要拥有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辽代契丹文化遗址、元上都遗址、乌珠穆沁及科尔沁民俗文化。可大力开展辽代契丹文化及赤峰红山文化科考旅游,以成熟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开发多元休闲旅游项目,增强草原文化旅游吸引力。

中部都市周边草原旅游区主要包括昭君墓、五当召、希拉穆仁草原、辉腾锡勒草原、格根塔拉草原、赛汗塔拉草原、哈素海敕勒川等呼包两地的旅游景区。开发中应将匈奴文化、明清文化及近代历史文化有机组合,依托现存的地面文化遗存――佛塔、召庙等宗教景观开展宗教旅游,将宗教建筑、宗教器物、宗教仪式等开发成旅游专项产品,借助临近城市的有利条件,全面展示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文化形态。

西部荒漠草原和沙漠旅游区主要包括鄂尔多斯草原、乌拉特草原、阿拉善草原;鄂尔多斯及土尔扈特蒙古族民俗文化;成吉思汗陵和阿拉善寺庙为代表的蒙元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黑城子和居延遗址的西夏文化等。可依托响沙湾、恩格贝、腾格里月亮湖等老旅游景区,积极拓展其他沙漠、湖泊、绿洲旅游资源,扩大规模增强影响力;依托成吉思汗陵等,开展草原祭祀游,创造内蒙古西部草原文化旅游新品牌。

(二)建立大众的文化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文化内容

满足大众游客的需求,提升内蒙古草原旅游文化内涵,开发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游、游艺竞技民俗旅游和民俗博物馆观光游。

内蒙古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民族音乐文化绚丽多彩。高扬优美的蒙古民歌、轻快刚健的蒙古舞蹈、悠扬深情的马头琴及火不思、头管、三弦、四胡、乌力格尔、好来宝等艺术形式都可得到开发,让游客感受草原歌舞音乐,学习体验当地文化精品,以此来打造民族文化产品特色品牌。

竞技文化中赛骆驼、马术、蒙古象棋、掷布鲁、踢乌兰红、布木格、鹿棋、传统的“男儿三艺”――摔跤、赛马、射箭等都极具参与性和娱乐性,合理开发可增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魅力,极大地提高了内蒙古旅游的知名度。

草原上的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村、石刻、石像、建筑、岩画等都可开发成旅游产品供游客参观,让游客欣赏五畜及其他动物造型的雕塑、标本及刺绣、帐毡艺术、手工制蒙古袍、蒙古刀等民族工艺美术品,适时开发作为珍贵的旅游纪念品,增加收益。

(三)完善草原文化旅游所需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其生产过程相当复杂,涉及众多性质、功能不同的部门和行业。因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系统规划,全面协调发展,优化各旅游要素的合理配置,才能保证旅游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例如,建立与草原文化主题相适应的场馆、娱乐设施,丰富各种娱乐活动所需配套的活动设施,保障参与性旅游活动的安全性;特别是具有蒙古特色的一些草原文化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既要丰富又要有特色和创新性,突出我区的地方特色。同时要加强交通、食宿、购物、通信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需求。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开拓草原文化旅游市场

草原文化旅游经营者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运用影视、广告、互联网、文博会以及文艺演出等多种宣传促销形式,提高草原文化旅游宣传促销的影响力,加强人们对了解本土文化的重视、提高大众对草原文化旅游的兴趣;充分利用内蒙古发展文艺演出的条件和优势,扩大影响力。如在《蒙古婚礼》表演中融合蒙古族部落的婚礼习俗,充分展示蒙古族婚礼、服饰、饮食、宫廷、宗教礼仪、那达慕等六大文化,并呈现呼麦、马头琴、四胡、口弦琴等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轮美奂,能够吸引游客,开拓草原文化旅游市场。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界的合作,参加国际旅游会议、活动等,提高知名度。

(五)规范完善草原文化市场,大力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发育的土壤,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建立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结合我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快草原文化旅游市场建设,就必须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三渠道合作,规划、经营、服务等环节人才齐发展的供需接轨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为草原文化旅游的明天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胡匡敬,王学俭,董汉忠.论草原文化第二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

[2]林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草原文化论文范文6

一、困惑中的思考

我校自2009年9月开始实施新课标教学以来,不断探索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我积极参与,并根据学校处于草原地区,草原文化需要得到传承和弘扬这一现实,确定了以草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用了近两年时间,完成论文《以内蒙古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这期间,我在2012届学生中进行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教学尝试:带领学生观看视频《奇妙的草原文物》、《鹿皮图的秘密》、《嘎达梅林》等,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写读后感,使学生了解草原文化、草原英雄,培养他们热爱草原,尊重、热爱草原文化的情怀;参观乌力格尔博物馆,了解草原文化的保护、传承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普遍感觉收获很大,我对开设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便很有信心,于是在学校的“课程超市”推出了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授课对象是2013届的学生。但学生选课的结果却在我的意料之外:由于选课人数没有达到开课所需的数量,因而课没有开出。这样的结果令我很失落,同时也促使我进行反思。

通过与2012届的教学情况对照我发现,同样的主题如果呈现方式不同效果就明显不同:2012届的学生是通过一系列直观生动的画面和人物形象感受草原文化,2013届的学生接触到的是抽象的草原文化的题目,没有清晰、明确的、可感知的印象。2012届学生感觉收获很大,2013届学生选课人数却很少。

二、兴趣对接

在分析自己开设校本课程得与失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兴趣问题是校本课程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校本课程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兴趣对接。

所谓兴趣对接是指教师兴趣与学生兴趣有交点或交集,师生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不仅关注相同的问题,而且喜欢同样的问题呈现方式。可见校本课程问题的关键是相同兴趣的问题,从这样的视角看课程,国家课程(全国)、校本课程(全校)、微型课程(全班)兴趣对接的难度依次降低,因为范围越小找到共同兴趣的难度就越小。微型课程的优势显而易见。

作为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当中,走进学生的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而且教师要自己培养广泛的兴趣,并对学生兴趣进行正面引导,这样容易实现与学生的兴趣对接。开发微型课程,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使教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反思后再尝试

有了以上认识之后,我把能否实现兴趣对接作为微型课程的选题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我选定“品读名家诗词,评说风流人物”作为2013年微型课程的课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于世界之林独树一帜的当数诗词歌赋了,无论是律诗还是词阕,均有着无穷的魅力。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平平仄仄中使人感受到诗词的韵律美,这也是中国文字所特有的。古典诗词中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特别是咏史诗。著名学者陈寅恪更提倡“以诗证史”,通过阅读咏史诗可以帮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认识历史。

诗词的特点使以诗词传史的方式成为师生兴趣的交汇点,容易实现兴趣对接。而且这种方式体现“文以载史,史以文传”,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感受到诗词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产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自豪感。

在历史教学内容上,可以结合名人诗词了解、认识历史名人:用李白的《古诗五十九首(其三)》和许浑的《途经秦始皇墓》解读秦始皇,用王的《咏汉高祖》和胡曾的《沛宫》解读刘邦,用杨亿的《汉武》和罗邺的《望仙台》解读汉武帝,用王安石和秦观的《司马迁》解读司马迁等。无论诗词作者还是评价的人物都是非常著名的。

选课和上课的结果都证明,我们对微型课程的认识是正确的。

四、前景展望

草原文化论文范文7

关键词:草原文化;草原生态文明;生态伦理; 价值

Abstract: In prairie civilization, which is prior to industrialization, human beings abide by a set of environmentfriendly rules in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values of prairie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hough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prairie civiliz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experiences of oth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s, it is suppos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rairi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peed up the pace of resto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grassland, 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airie.

Key words:prairie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prairie; ecological ethic; value

草原,作为生物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千百年来,草原生态系统曾展现出温顺的一面,丰美的水草养育了匈奴、鲜卑、蒙古等众多马背上的民族,并孕育了北方民族丰富灿烂的草原文化。随着近代人为因素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草原也展现出肆虐的一面,急剧的草场退化、惊人的草原沙漠化、可怕的沙尘暴和水资源的枯竭已经成为草原人民为了求得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鲜明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全党、全体人民的长期战略任务,广大草原人民在面对草原生态危机带来的种种挑战时,应切实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建设草原生态文明,还自己一个稳定、和谐的草原生态系统。千百年与草原的和谐共处中,马背民族创造了与中原文明遥相呼应的草原文明。这些朴素而精髓的草原文化,是草原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集中体现,是草原人民与草原生态系统求得和谐的生态文明思想。如今,在草原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应当汲取草原文化中有益的精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草原生态系统。

一、 草原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

(一)草原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是人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文明发展进程。[1]

草原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以实现的人与草原的相互和谐,以及为达到这种和谐做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总和。

(二)草原生态文明的内涵

草原生态文明内涵是极为丰富的,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解读:

1. 人与草原的互相尊重与平等

草原生态文明是人对自然的尊重。具体体现在人要尊重草原,认识草原自身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草原生态系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反对人类以主观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自然,承认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超越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系统价值。他认为,生态系统的创造性是价值之母,大自然的一切创造物,只有在它们是自然创造性的实现意义上,才是有价值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包容力的重要生态单元,整个生态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比任何有机体都更加重要。[2]75-76

草原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个部分,而人类又是生态共同体中的有机体,因此,人类在一切活动中,都要从认知和行动上承认草原生态系统的系统价值,承认它的创造性价值,承认没有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就没有人类自己的价值。

以往,人们只承认草原为人所用的工具价值,更多地把草原的经济价值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其他活动的着眼点。因此,滥垦、滥牧、滥采等有悖草原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行为对草原造成近乎毁灭性的破坏。

要改变草原这种非生态的局面,首先应从认识上树立人与草原平等的观念。人类要尊重草原上的一切生命,尊重这些生命的价值和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只有这样,草原人民才会得到草原造物主的尊重。

2. 人与草原关系化“对抗”为“和解”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最近的几十年,草原上的文明似乎随着工业化的脚步,一齐向前走着。但事实上,人类与草原之间的矛盾却从原有的和谐变得日益尖锐。弗腊斯认为:“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3]他认为文明是人与自然之间不可避免和无法解决的“对抗过程”。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文明之所以同自然生态发生“对抗”,无法“和解”,从而遭遇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人们一直在以主人的身份,与自然“奴仆”发生着对抗。这种对抗同样反映在人与草原关系之上。人与草原之间的矛盾之所以尖锐,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过分陶醉于对自然草原的改造和胜利,而忽视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滥垦、滥牧、滥采等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与和谐的生产方式,使得草原生态系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草原生态文明理应成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意。人与草原化“对抗”为“和解”,建立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无疑是草原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之一。

3.人——草原——社会的相互和谐

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最终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4]而这正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草原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倡人——草原——社会的相互和谐。人们不仅要注重尊重和敬畏草原,而且也应当科学和合理开发草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同时,倡导自觉养护和补偿草原,使草原与人类协同进化,共同繁荣。如果没有人与草原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就不可能有草原生态文明的出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当然也就成为空中楼阁。

二、草原文明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马背民族创造的草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 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环境伦理思想

环境伦理学的创始人阿尔贝特史怀泽创立了系统的“敬畏生命伦理学”,他提出“为爱一切动物的伦理学制订细则”和“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2]75-76。阿尔贝特史怀泽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理想,同样真实地反映在马背民族,特别是蒙古族的传统思想中。

马背民族在多年的游牧生活中,已经认识和感悟到人与草原上的一切生命共生共荣,草原生态共同体是生命的摇篮。因此在牧民的生产活动与生活中,无不体现着朴素的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

1. 对自然的尊重

在生产生活中,蒙古族禁止挖掘草地、蓄意破坏草场,禁止在草地上遗留火种,禁止在河流中泼撒脏水、洗涤污物;甚至在成吉思汗时期曾将这些上升到法令的形式。在宗教信仰上,马背民族信奉的萨满教主张万物有灵,它认为草原上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和河流湖泊都有灵性,不能轻易地扰动、射杀和破坏,人们必须予以尊重。在蒙古族的民歌中,他们把大地比做母亲,把草原比做摇篮,把河水比做乳汁。 

2.对生命的敬畏

游牧民族以肉为食,但不会随意宰杀动物,即使在宰杀时,也表现出对它们的感恩和怜悯。蒙古族在宰杀牛羊时,都有虔诚地诵读一番,以表示感念。在宰杀羊时,人们会用器皿将羊的血收集起来,因为蒙古人认为羊血里寄托着羊的灵魂。[5]287

蒙古族禁止在动物繁殖的季节狩猎,以促进它们生命的延续,并主张有节制地狩猎,禁止盗猎。甚至对危害羊群的狼,牧民都表现得十分宽容,使它们一直能在草原上繁衍,直到上世纪末。

(二) 人与环境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

草原上的马背民族在多年与草原的和谐共生中,形成了一系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蕴含了诸多生态伦理思想。

游牧是马背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游牧就是四季轮牧,牧民将草场分为四季营盘,按季节将牲畜转移到水草丰美且气候相宜的营盘内放牧。[5]28

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有益于牲畜防疫、长膘,还有益于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游牧可以避免牲畜长期在同一草场放养而造成对草场的破坏,又能使牧民在草原上得以生存,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牲畜与草场的和谐。在草场畜载量过大,草原破坏严重的今天,这种思想能够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在牲畜的养殖上,蒙古族采用“五畜共养”的方式。“五畜共养”是指牧民按照牛、山羊、绵羊等牲畜采食习性、放养方式与草场情况的不同,合理配置各种牲畜的比例并按情况的变化随时调剂,以达到合理地利用草场、防止对草场产生破坏。“五畜共养”实质上反映了牧民在生产中牲畜与草场相和谐的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生活方式上,马背民族也反映了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牧民居住的蒙古包,只需要少量的木材和羊毛毡就能做成,把房屋对资源的消耗降到了最低,并且方便拆卸,不会长期占用草地,避免对草原造成破坏。在燃料的选择上,牧民使用牲畜的粪便,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6]

(三) 生活简约与消费的适度

马背民族生活在资源相对贫乏的草原上,朴素的生活方式和有节制地消费也就成为他们的美德之一。

马背民族历来知道有限的草场只能养育有限的牲畜,为了使牲畜可持续的繁衍,只能有节制的宰杀牲畜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绝对不会强行地增加养畜量以满足食肉的欲望。蒙古族在宰杀牲畜后,会将肉风干以长期地保存;喝不了的牛奶也会将其制作成奶豆腐,绝对不会倒掉。

马背民族不像拥有工业文明的人们那样,提倡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以些来刺激经济的增长,他们深知这样的发展之路必将把自己引向穷途末路。毕竟,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是有限的。

三、草原生态文明的建构

草原沙漠化、沙尘暴和水资源枯竭是21世纪草原生态系统向我们的抗议,抗议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里走过的“黑色”发展道路。过度放牧、滥垦草原、滥采资源已经让整个草原生态系统伤痕累累。如果再不走一条人与草原和谐发展的绿色道路,人类终将彻底失去赖以生存的草原。

如何在草原上创建绿色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的构建是重中之重。在构建草原生态文明的探索中,对既有文明所体现的优秀生态思想的博采,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蕴含在草原文明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现今的理念、认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足,为我们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并且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在认识上,要培养草原生态文明意识,把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尊重与敬畏作为我们展开一切活动的前提,树立对草原生态系统自身价值的尊重,摒弃只注重其工具价值的错误做法。

人们出于对自我利益的考虑,主要体现为经济利益获取,以经济的增长作为衡量草原价值的标准,草原成为人们获得经济利益的工具。人们贪婪地索取和对自然规律的无视,已经严重地损害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创造性价值,草原已经变得贫瘠,即将成为荒漠,这意味着,再这样下去,草原将失去它的创造性价值,人类将失去承载自己未来的基础。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主体(政府、企业、个人),在决策与实施行动时,都要将草原生态系统自身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联系起来,人类的利益服从生态系统的利益。要认识到人类自我的利益只是眼前利益,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则是长远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人与自然的对抗。

我们必须将草原生态系统自身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切实地创造和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哪怕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还是部分人经济利益的损失。

在行动上,要将人与草原生态系统的和谐作为草原生态行为的目标。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文明的生产方式体现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持与促进,现今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农业、牧业与工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显然在破坏草原生态环境,是被生态文明所排斥的。在对马背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只有合理地发展牧业,采用符合草原生态规律的养殖方式才能被生态文明所欢迎。在广大的草原地区放弃效率低下的农业生产,进行单一的牧业生产,注意对草场的保持,从游牧和“五畜共养”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这样做,既能保持经济的增长又可以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完全符合草原生态的规律,值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采纳并加以推广。在城市地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取代污染严重的工业,例如发展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体验式旅游,以促进经济增长。

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张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发扬马背民族传统的简朴、节约之风,避免浪费资源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

草原生态文明的建设还需要依靠人类无尽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但更需要人类发自内心的对大自然的情感和热爱。一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充分体现了马背民族对大自然的这份情感:“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马背民族的文化是真正把他们的祖先,把他们的敬畏和伟大的情感同身边的大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或许这样一种情感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如果我们13亿中国人都有同样的生态文明意识,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在各个方面都注意环境保护,那么这样所积蓄的生态文明力量就不可比拟。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常把人的生态意识视为最大的生态资源,认为只要当今的地球人摆脱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羁绊,普遍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那么就能走出当今严重的生态危机。

参考文献

[1]薛晓源.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3.

[2]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5-7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3.

[4]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24.

草原文化论文范文8

草原文化:内蒙古区域文化构成的基石

区域文化被视为一个区域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模式和管理方式等因素的总和。直到大规模农业开发出现之前,基于游牧社会生活传统的草原文化还主导着内蒙古区域文化的走向。草原文化构成了内蒙古区域文化最基本的底色,也是今日内蒙古区域文化构成的基石。

经过百余年的区域文化变迁,内蒙古已形成以草原文化为基础,叠加农业、工商业、现代工业等多样性的特色区域文化。今日内蒙古草原文化富有鲜明的地区文化、民族文化特色,被视为区域文化软实力的资源基础和动力源泉。

当代中国,广泛分布于北部草原地带的草原文化普遍面临着如何解决在现代化大趋势中存续的根本问题。1949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对草原文化发展的政策、行动及相关探索曾深刻影响着其他省区对于本区域草原文化的社会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生命力和现代化的成功转型,不仅关系到该文化承载群体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还关系到这一区域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及生命力,并会成为其他区域草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参照。从草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承载力等方面考量,普遍的农业化、林业化或矿业开发都不是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和道路选择,草原文化现代化基础上的牧业现代化、牧区现代化才是使草原生态有可持续利用可能的路径,也是内蒙古真正担当中国北疆生态屏障的基本保障。

草原文化现代化: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大趋势

经济全球化日益强化着全世界的联系性,也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追求更多发展机会之竞争更加激烈,文化现代化程度及现代化能力成为各国及地区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我国各省区而言,不论是保障国家在国际竞争力中处于有利地位,还是使本区域在国内区域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着力推进及提升本区域文化现代化的程度和能力,确保在自身发展中提升本区域民众福祉,都是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方向。因此,使草原文化向现代化发展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更是草原文化保持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选择。

草原环境生态是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生态,也是支撑草原文化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本文所讨论的草原文化现代化,基本特征是以草原自然环境为依托,最利于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业态的生产方式;围绕草原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新和改造展开的文化创意;围绕草原环境和生产状况及中国改革开放大局进行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这一进程是知识积累、技术变革、组织方式创新的系统探索过程,是区内各民族共同参与、团结探索的过程。

开放创新:以草原文化现代化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第一,观念创新。观念创新的核心是发展观创新,需立足于草原环境资源特征,在协调牧、工、农、商、林等各业时充分考虑具体的草原环境资源特征和可持续性,地方政府、社会组织或文化人在推动和引导草原文化现代化时要有能力和勇气立足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草原资源环境特性,解放思想,突破定势,脱离开亦步亦趋跟随发达地区发展的模式,深度把握本区域文化地理特征和文化资源特征,遵从文化发展规律,依托草原环境资源,从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在寻求和探索区域文化现代化中突出草原文化特色,在扬弃中找到草原文化现代化发展方向,为各民族群众提升生活水平和质量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第二,组织创新。组织创新过程不仅要注重政府投入和引导力量的恰当介入,还要充分调动文化企业和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各类文化人才等的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和基层社会文化需求状况,积极开展文化建设活动。政府的投入、引导和规范是组织创新最应关注的环节。政府要特别重视完善草原文化现代化发展有效的法律规范、符合本地实际的相关标准、不同区域草原文化产品的合理布局等规则、程序、规划的创设,使组织创新获得规范和保护。

第三,方法创新。主要是指在推进草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管理、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这是与组织创新相关的创新内容,重点是以社会需求为动力,打造有利于推动、启发个体充分发挥才智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草原文化现代化的参与者应继承草原文化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力,在面对草原文化现代化具体问题和环节时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组织方式推进方法创新,从而使传统的文化资源得到提升。

第四,基础产业创新。草原文化现代化依托的基础产业是畜牧业。畜牧业经营方式创新及与其他产业关系调整的机制创新是草原文化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草原文化在现代化中获得生命力的源泉。目前,推动内蒙古畜牧业现代化有着良好的社会条件,关键在于组织和方法创新如何有效衔接并发挥作用,使畜牧业在良好的技术支撑、牧民文化素质整体提升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为草原文化现代化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

第五,草原文化产业链的建构。比如如何将传统草原文化成果与科技、资本、创意成功结合起来,生产出适于人们消费的文化产品,并在其中深植草原文化特有的绿色、开放、包容等理念,运用商业模式扩展其影响力。目前,疏理草原文化资源、推进草原文化产业发展在内蒙古已取得初步进展,仍需努力的是进一步规范相关开发行为,确立产品标准,为优秀产品的脱颖而出优化社会环境。

草原文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 GIS技术;草地畜牧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 TP391;S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11-02

Research Advances on 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in Grassland Livestock Husbandry

DUAN Qing-wei 1,2,3 XIN Xiao-ping 1,2,3

(1 Hulunber Grassl and Ecosystem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Beijing 100081; 2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 Remote Sensing and Digital Agriculture,Ministry of Agriculture; 3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in grassland livestock husbandry was overviewed,including forage production,grassland resource survey and graphing,paddock assessment,grassland monitoring research,decision-making in recovering forest and grass,WebGIS in livestock management,grassl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GIS model using,etc.

Key words GIS technology ;grassland livestock husbandry;application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是20世纪60年起的一门介于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它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各种空间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建立起计算机技术系统。随着该技术不断成熟,其在草地管理方面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1 在牧草生产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邹金秋等[1]开发了基于GIS的牧草适宜性决策支持系统。该决策系统的用户群是政府决策领导、科研人员和一般使用人员(包括普通牧民)。为了适应于不同应用人群,该系统具有数据库管理功能完善、界面简单、使用方便、评价模型科学合理等特点,并且具有“查询现有结果”、“修改属性评价”和“空间叠加评价”3个功能。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唐华俊、辛晓平主持的项目“数字草业技术平台研究与示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数字草业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草业信息元数据标准、牧草生长和评价模型构建方面实现了创新,构建了草业信息管理、监测更新和决策服务等一套完整的草业信息集成技术体系。在理论与技术层面,研发了草地生产力遥感监测模型,采用GIS技术开发了牧草适宜性评价空间模型,为牧草科学评价和生产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了构件化的草地信息监测平台、草业智能管理决策平台。在应用与示范层面,运用项目开发的数字草业技术平台,二次开发了9个实用的草业信息化管理系统[2]。孙 娟等[3]关于退耕还草专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研究表明,适宜草种的选择在退耕还草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依据牧草生物学特性和牧草与诸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牧草的适宜分布区间能够为退耕还草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该研究利用GIS与牧草生长适宜度模型相结合,采用模糊逻辑推理机制开发了退耕还草决策支持系统,用户可以查询到甘肃省任意一点的气象信息、土壤信息和草原类型,咨询到适宜种植的牧草品种及其栽培管理技术,系统还将22种牧草的适应性分布成图。样本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决策功能,可以为甘肃省的退耕还草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2 在草地资源调查与制图方面的应用

在草地资源调查方面,通常是RS与GIS技术相结合,利用纸质地图,结合遥感影像,进行植被制图。如苏大学等[4]快速完成了全国草地资源面积、类型与分布的调查,初步建立了中国草地资源本底数据库。

3 在牧场评价方面的应用

李华雷等[5]用土壤侵蚀危险评级的方法对Williams军训基地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评估。用GIS及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侵蚀量估计值对该地进行分组定级。评估结果指明了发生侵蚀问题的区域及相对的侵蚀危险,但定量分析缺乏精确性。除了无防护性植被的区域外(如道路),其他场地不存在土壤侵蚀问题。从综合结果的精确性比较来看,将GIS采集的3个因子值与来自田间的因子值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了前者在综合结果上更精确。西澳大利亚州(西澳)大部分为年平均降水量200~500 mm 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其农田草场面临土地退化,包括植被衰败、地下水上升和土壤盐渍化等,主要由土地开垦及过牧所致。西澳在解决此问题及草场管理、矿区植被重建方面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和相关技术。当地科学家应用GIS、空间分析和野外监测充分研究树木生长与地下水位、含盐量、土壤质地及地面坡度的关系,最终确定适宜树木生长的土地景观[6]。

4 在草地监测研究方面的应用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陈全功使用3S技术建立了监测草地生产力的方法和程序。封建民等[7]在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应用GIS 和遥感技术,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通过基于知识的多重判据复合分类实现多源信息的集成,对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现状及沙地演变进行了系统研究。奈曼地区的沙漠化以固定沙丘的活化为特征。研究利用陆地卫星资料监测地被物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方法以分析沙漠化的进展。天然植被、结构和土壤红度指数对分析沙漠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很有效。研究证实,典型区的沙漠化程度有明显变化;对居民区、公路及铁路沿线附近地区的土地管理比较重视,并对沙漠化土地进行改良。应用上述方法可以分析沙漠化现状及发展趋势,但不能确定其面积的变化。其次,根据调查分类提出了地被物和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法。此法要求提供1年中2次不同时间的数据。文中还分析使用此法的可能性。最后,根据陆地卫星红色谱带反射率与实测生物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可估算草地的生物量,并得出结论,从奈曼北部至中部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过度放牧状态[8]。

5 在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方面的应用

杨存建等[9]探讨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耕地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包括4个步 骤。一是建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数字高程、坡度、坡向、植被指数、降雨和温度等数据库,并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得到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库;二是从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提取旱地的数据,并与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植被指数数据和生态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三是确定退耕还林还草的原则,并在GIS的支持下,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四是利用降雨数据进一步分别确定退耕还林或还草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6 WebGIS在草地畜牧业方面的应用

张保辉[10]利用WebGIS技术建立了管理草业信息的中国草业网,该网提供牧草的基本生态和生产信息(包括牧草生物学信息、牧草物候信息、牧草适宜性与引种信息、牧草营养价值信息、牧草水肥管理数据和牧草生长/收获/产量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包括牧草国内流通数据和牧草进出口数据)、文献数据(包括模型数据库、文献题录数据库和文献全文库)、图像视频(包括牧草基病虫害图像和生态区景观/资源图像)、生态区基础数据(包括省/县级农业经济数据、省/县级畜牧业数据、国际畜牧业生产贸易、气象/气候资源数据、耕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草地资源数据、土地资源数据和地形数据)等,实现了空间信息的浏览、查询、统计绘图及牧草生产管理。王加亭等[11]采用空间数据库技术、Web技术、系统开发语言(JAVA语言)、Visual C++语言、遥感技术与WebGIS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方法,以空间信息的完全共享为出发点,从用户的需求、空间数据的特点和信息服务等3个紧密联系的层面及其相关的技术支撑方面,探索WebGIS环境下草地资源空间数据的共享、分析及其专题应用,可以为各种Web用户提供方便、有效的图文查询,使其便捷地访问分布式的异构空间数据库,并为各终端用户提供均质、集成和无缝链接的时空数据服务。预研究表明,运用上述技术组合构建草地生态系统的虚拟多维空间的方案切实可行,能够为业界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共享平台,对实现中国数字草地具有重要意义。

7 在草原灾害监测与预报方面的应用

7.1 草原火险预报

中国草原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频繁发生的草原火灾给畜牧业生产、人民生活及草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还可能引起森林火灾,加重经济损失程度。草原火险等级预报技术可以预测和预报草原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大大减少火灾的发生次数及其带来的损失。根据中国北方草原生态和环境特点,综合影响草原火灾发生和发展的因子,选择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枯草率、可燃物干重和草地连续度共7个基本指标构造了基于遥感的草原火险指数。根据计算得到的草原火险指数,将研究区域的火险状态划分为低、中、高和极高4个等级,用来预测草原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扩展速度和扑灭难度。草原火险等级预报可以为草原火灾管理者提供有力的管理工具[12]。

7.2 草原雪灾监测

利用NOAA/AVHRR晴空气象条件下的影像资料,建立积雪监测反演模型,动态监测雪灾期间大范围的积雪空间分布状况,对牧区雪灾综合评价及防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北疆地区1996―1997年2次雪灾期间的4个时相的晴空NOAA卫星数据及20个地面气象台站观测资料,研究了云与雪的判识及图像去云处理方法,提出了云层覆盖下图像缺值插补处理的一种新算法;采用线性混合光谱分解方法,研究了基于像元的积雪覆盖率及积雪空间分类算法,模拟出北疆地区积雪深度遥感地学反演模型。研究结果可为牧区雪情动态监测、分析与综合评价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13]。

7.3 蝗灾监测

蝗灾属于毁灭性的生物灾害,其与水灾、旱灾一起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一旦暴发,可对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社会安定造成严重的影响。将遥感与GIS结合,对蝗虫生境特征、历史蝗灾记录、蝗害发生时有关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可提供蝗灾时空变化、蝗灾范围、蝗灾程度、灭蝗的最佳时段等重要信息。韩秀珍等[14]研究了遥感与GIS在蝗灾中的应用,以遥感反演的温度和水分为例来讨论蝗灾前后生境的变化状况,依靠遥感等高新技术实现飞蝗灾害监测的信息化。信息化监测与防蝗站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已经成为监测蝗灾发生的最有效途径。通过2001―2002年连续实地对渤海湾夏蝗孵化期、生长期和成虫期等7个阶段的野外观测,对蝗虫生境物理和生物依赖条件样方统计、光谱测试和遥感机理实验,提出了“飞蝗生育周期遥感三段监测”的论点,根据这个论点将遥感监测设计为3个阶段:一是孵化期水热条件遥感反演;二是生长期食量猛增遥感监测芦苇叶面积指数和植被盖度变化;三是成虫期寻找新食源对芦苇盖度(温度)和地表水条件,进而对聚集条件和迁移方向进行分析,以指导灭蝗。这种新模式有效发挥了遥感结合GIS连续动态观测的技术特点,为建立环渤海湾东亚飞蝗遥感监测体系提供了基本技术路线,介绍的思路与方法也可以对森林病虫害等大规模突发病虫灾害起到借鉴作用[15]。

8 GIS模型的应用

木本植物入侵草地和萨瓦纳草原是一个全球现象。Briggs et al[16]研究利用航空影像数量化了1940年和2001年的入侵情况。并利用GIS模型预测了这60年来的林地植被增长状况。用历史的航空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研究了树木入侵草地的过程。利用GIS建模来描述树木的入侵草原的位点、变化和格局[17]。运用GIS技术将自然保护资源的分布数量化,并将其连接到水模型和植物水需求区数据库。模型预测1年内每10 d间隔的田间水位,并完成了洪水制图。应用每一个研究单元的田间数据,结合GIS判断允许承受洪水的程度及其带来的风险[18]。

9 参考文献

[1] 邹金秋,吴文斌.基于GIS的牧草适宜性决策系统构建[C]//中国草学会.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北京: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2004:512-519.

[2] 孟秀华.数字草业技术平台研究获重大创新[N/OL].中国农业科学院院报,2006-07-24(2).[2011-03-01].http://省略/caas/newspaper/news-text.asp?id=3308.

[3] 孙娟,蒋文兰,陈全功,等.基于GIS的退耕还草专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259-263.

[4] 苏大学,刘建华,钟华平,等.中国草地资源遥感快查技术方法的研究[J].草地学报,2005,3(S1):4-9.

[5] 李华雷,黄毅.美国应用RUSLE及GIS评估军训基地土壤侵蚀危险程度[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3(2):24-27.

[6] QIAN YIBING,WILLIAMS A.Practices and Technoiques about Land Use In West Australia -That Could be Useful in Xinjiang[J].Arid Land Geo-graphy,2002(25):121-126.

[7] 封建民,王涛.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现状及历史演变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4,27(3):356-360.

[8] TOSHIAKIIMAGAWA.A Collaborative Research on Combating Desertifi cationin Naiman,Inner Mongolia,China with Institute of Desert Resea rch,CAS[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0(20):108-112.

[9] 杨存建,刘纪远,张增祥,等.遥感和GIS支持下的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J].遥感学报,2002,6(3):205-211.

[10] 张保辉.基于Web的中国草业网设计及实现[C]//中国草学会.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北京: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2004:508-512.

[11] 王加亭,袁清,徐柱,等.基于WebGIS的草地资源空间数据共享解决方案[J].中国草地学报,2006,28(2):66-70.

[12] 周伟奇,王世新,周艺,等.草原火险等级预报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2):75-79.

[13] 梁天刚,吴彩霞,陈全功.北疆牧区积雪图像分类与雪深反演模型的研究[J].冰川冻土,2004,26(2):160-165.

[14] 韩秀珍,马建文,罗敬宁,等.遥感与GIS在东亚飞蝗灾害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研究,2003,22(2):253-260.

[15] 马建文,韩秀珍,哈斯巴干,等.基于东亚飞蝗生育周期的遥感蝗灾监测新模式[J].遥感学报,2004(8):4.

[16] BRIGGS J M,CHAAFSMA H,TRENKOV D.Woody vegetation expans ion in a desert grassland:Prehistoric human impact?[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7(69):458-47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