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成果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5:00

成果论文

成果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危机反思的结果,是我党在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形成的旨在扼制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最新成果,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6O年代以来,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走出生存环境危机已成为人类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生态文明的提出则是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时代性召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而生态文明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新的起点。

一、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

人类社会经过大约四百万年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时期。

就人和自然的关系而言,原始文明是“自然中心主义”的文明。在那个时期,自然界与人既是直接同一的,又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与人相对立。人类对自然界基本上处于依赖、顺从、恐惧、神化的状况,只是为了生存而被动的适应自然,因此不会对自然生态系统做出大的破坏。农业文明被称作“亚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在此期间,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明,使人类有了一定的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造成了一些局部地区的环境破坏,但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并没有造成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文明仍属于绿色文明。工业文明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来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时代,人们凭借知识的力量,以自然的主人自居,自然沦为机械的被征服和掠夺的对象,因此这一时期被学者们称作“人类中心主义”时期。工业文明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人类因眼前的利益对自然肆无忌惮地掠取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使人类的发展陷入困境,连基本生存都岌岌可危。2O世纪60年代卡逊的《寂静的春天》、7O年代初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等文章相继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提出了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是人类为解决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危机所产生的积极成果。然而,工业文明是以“控制自然、自然是为人而存在”为核心思想的“人类中心主义”,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文明范式。

二、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对工业文明时代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从思想观念、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反思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

从存在论的角度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自然界先于人类存在,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人”,“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同时,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要以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为前提条件,劳动只是人与自然进行交换的中介,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说明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受自然的约束,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的“无机的身体”,因此要尊重、爱护自然,与其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以实践为中介来说明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通过实践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形式,只有通过实践,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才有可能发生。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人才能把自身之外的自然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自然才有以人类生活为判断尺度的为人的存在意义,同时,“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实践是连接人、自然与社会的桥梁,环境对人类的制约性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主动性通过实践达到统一。然而,在工业文明中,人们在实践中把“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片面的理解成“控制自然”,过分张扬人的主体能动性,造成人与自然的分离。滥用科技,资本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造成社会内部利益对立,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类自然力的滥用以及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没有按制自然规律和人类需要相结合的原则来调整、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导致其扭曲断裂,从而造成对生态环境无法弥补的破坏。生态文明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强调人类的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超越自然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阈值范围,与自然为伴,共同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矛盾的最终解答。马克思在《资本论》提到,“从一个较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来看……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强调土地的使用者要善待土地,以便子孙后代的永续利用,生态文明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此而来。马克思同时提出,要想实现这种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首先要解决人类社会中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而共产主义社会会使“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历史之迷的解答……”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实现共产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却给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南,而生态文明建设则为实现共产主义储备了条件。三、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征

我国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同时,保持对自然—社会一经济之间关系的清醒认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程度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最终形成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内容,以重建新型的天人和谐为目标的理论创新。

生态文明,“一般而言,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是对应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总结基础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最终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文明发展里程。”在理念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限于经济方面,即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而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了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尤其追求社会公正。在内涵上,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

“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体现在可持续发展、公平和整体原则上。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树立新的发展观,实现经济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为我们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使人类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性循环的生存环境,实现代际之间的持续和公平。生态文明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以及代际之间的公平,其中代际公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整体原则,生态文明不仅强调人、自然、社会一体,而且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非生命都是同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彼此之间构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人类的命运与其它生物的命运戚戚相关,因此,我们要尊重、爱惜和我们生存在同一地球上的其它生物。同时要求地球上所有的国家,放弃“小我”,以人类共同的利益为重改变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共同解决环境危机问题,为人类创造“诗意”的生存环境。

四、由斗争转向和解:生态文明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体。工业文明时期主张向“自然开战”、“控制自然”,斗争性占主导,急功近利,只知道向自然索取,不懂得尊重、补偿和保护自然,结果出现劳动自然和人的本质的“异化”,导致自然对人类报复一出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生态文明则是同一性占主导,人与自然走向和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资源增殖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是一种“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的整体生态经济价值观。当然,强调同一性并不是否认对立,生态文明观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增强,以同一性为导向,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观念,改革不合理的政治经济制度,调整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量变中达到质变,使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朝着和谐健康、持续发展和价值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成果论文范文2

关键词:成果;激励;兴趣。

作文被称为语文的“半壁江山”,怎样攻下这“半壁江山”呢?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由此可见,兴趣为先。如何培养兴趣呢?可用“成果”激励。

什么是“成果”?这里所说的“成果”,是指学生的作文得到了老师或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或在班上获得了老师当范文朗诵和讲评,或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或在各级媒体上发表,或获得老师或某人的收藏保存。

什么是“激励”?“激励”就是主体通过运用某些手段或方式让激励客体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积极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实现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

什么是“成果激励”?这里所说的“成果激励”,就是利用上述方式的“成果”激励学生,使学生心里高兴,兴趣得到激发,精神得到鼓舞,获得成功感、成就感、荣誉感,进而自信心增强,斗志昂扬,勤奋钻研,不断奋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心理学也指出,兴趣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满腔热情地从事学习和探索,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学生有了兴趣,就为取得成功、获得成果积蓄了能量;取得了成功,获得了成果,就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荣誉可满足人的自尊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斗志和学习的积极性。英国人亚当・斯密出了一本书,叫《道德情操论》,在该书的论述中,作者认为,人天生是社会的动物,时刻生活在他人的评论之中,为了顾及他人的感受,人不得不对自己原始的激情加以节制和改造,从而产生羞耻心和荣誉感,这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的,人世间,大多数人都需要成功(成果)的安慰和鼓励,都需要荣誉的奖赏。学生也不例外,学生更需要成功(成果)的安慰和鼓励,更需要荣誉的奖赏。墨子早就提出荣誉激励:“诸守柞格者三出却适,守以令召赐食前,予大旗。署百户邑,著他人财物,建其旗署,令皆明白知之,日某之旗。”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对于有功士兵,给予物质奖励,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一面大旗,立于各营之中,使他在全军享有很高的名声和荣誉。

学生获得了成功,收获了成果,自信心增强,兴趣更浓烈,动力就会更大。教师应把握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创造机会或抓住机会或提供平台使学生作文变成“成果”,帮助学生创造“成果”,以此激励学生更加奋发。多年来,我们都很重视这一做法,重视这一经验的总结和应用,取得了成效。

笔者经过实验,实验班学生三年在各级作文赛中获奖百余篇,发表三十余篇,本县办的《醉荷诗刊》登载实验班学生诗词百余首,部分学生还成为县诗词学会会员和“中国小作家”学员。实验以来,实验班学生三分之二的同学获过作文奖或发表习作。一些学生自豪地说:“我也有了代表作!”

成果激励的效力如此之大!所以,每一个学期,我们都要组织举行至少一次作文赛;每逢上级举行各种作文赛、演讲赛、小品赛等赛事活动,我们均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平时我们也重视推荐学生的习作向有关报刊投稿。夸美纽斯曾说过,教育者的最大责任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

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赵明先生在《我这样教写作》中说:“学生最缺的是什么?缺的不是知识而是兴趣。现在,我们的学生在怎样的情况下需要写作?大多是在外力的驱动下――为了完成作业,为了应对考试。学生写作最缺的是内在的驱动力,即缺少兴趣,缺少表达的欲望和冲动;写作不是兴之所至,是不得已而为之。而老师往往误判为写作知识学得不够,于是滔滔不绝地讲,反反复复地讲、从小学讲到高中,以至于使学生成了‘空头理论家’,只会用套话去评论别人的作品,自己却‘提笔维艰’,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当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的时候,知识便越发显得生硬和可憎。”

“成果激励”就是本着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搭建创造成果平台这一理念进行的。

清华大学附中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在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于山东文登举办的一次写作教学观摩研讨会上,上了一节诗歌创作指导课,他先用等名人少年时代的诗作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又用学生自己创作的诗作激励学生,学生创作激情高涨,教学效果特别好,但他在那节课上并没有给学生灌输庞杂的诗词写作知识。这是为什么呢?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已不再看教师讲授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能否激发学习兴趣,能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能否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成果”激励应体现“有奖无类”思想。

从前,按我们的习惯做法,受到奖励的只是少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由于名额和条件所限就无缘受奖了。从本质上说,这是违背教育公平性原则的。笔者在近几年的课题研究与实验中,试图扭转所谓的差生观念?让学生受到奖励。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我们不妨也来个有奖无类的探索,探索的结果是良好的。但是,有奖无类是不是滥用激励呢?当然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不是每个人都是全才,也不是每个人都是蠢才,人总有一长,也就是都有闪光点。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尽量找出激励学生的条件和理由,即激励学生的“成果”。这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中宏观规划,微观处理。设计要考虑激励的层次性、缓急性、全面性、多元性以及特殊性。哪些同学需要先激励,哪些同学可后激励,哪些同学要在这一“成果”方面激励,哪些同学要在那一“成果”方面激励。也要把握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特点,灵活应用“成果”激励。众所周知,在作文实际中,有的同学写议论文不行,但写诗词却不错;有的写散文差,但写戏剧却可以;有的写小说不行,但写书信等实用文却令人羡慕。有的写什么都不行,但老师充满爱意地给他指导一次二次,帮他有了人生的首个“成果”,他就一发不可收地“兴趣”下去了,“成果”不断了。

正如教育家卡斯特金所说:“如果我们能够做的百分之百是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不仅是孩子们的心愿,而且也是教师们的本领。” “教学中讲授写作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悟都写出来,这才是教师教学中最重要的。”

总之,“教学是一个移情的过程”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成果激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终身在写作的天空里欢乐地翱翔。

参考文献

成果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同志的十七大报告,系统、深刻地论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发展中国、繁荣中国、富强中国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旗帜,从“建设”到“发展”,彰显出这一理论体系实践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过程,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新表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同志的十七大报告系统、深刻地论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发展中国、繁荣中国、富强中国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旗帜

从1978年到2007年,从邓小平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完成了从一个命题到一个科学理论和一面伟大旗帜的演变,成为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前进的一面光辉旗帜。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改革开放近30年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这面旗帜下,开拓创新,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举世惊叹的历史性变化。实践充分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旗帜还是标志,她表明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古今中外的一切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唯一的宗旨,没有自己狭隘的私利,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和一切进步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能够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因而拥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战胜前进中的任何艰难险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和改良。她要求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旗帜也是理想,是一个国家奋勇前进的灯塔,是一个民族百折不挠的支撑。一个民族的理想深深植根于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之中。在封建社会,人民最大的理想是“等贵贱,均贫富”;鸦片战争以来,三座大山,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历史发展到今天,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和探索,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包含着深刻的内涵,表明了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新征程。

“建设”一词,原意指创立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注重数量增长到注重质量提高的变化。十六大报告曾指出,“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和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指经济发展,又包括社会的全面发展;既是指当前的发展,又包括可持续发展;既是指社会全面进步,又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从“建设”到“发展”,并不是单纯的一词之变,而是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广泛、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反映了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新要求。在这个新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科学分析我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围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发展中同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南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由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表述细节的变化,彰显出中闻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能焕发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才能使中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在十七大报告中,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同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我们党创新理论的科学整合。十七大报告在反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了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强国富民的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振兴民族的措施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实际。

十七大报告在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论述中,除了阐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之外,还特别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是我们党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的依存度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的统筹理念。这表明,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

十七大报告中的许多新提法、新表述,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亮点。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坚持与具体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世纪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4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我们进行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在坚持以我为主的前提下,自觉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文化成果,以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对旧体制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社会主义新的升级活力,新的时代色彩;就是要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新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尤其是十六大以来的5年,被公认为是发展最好最快的5年。2003年至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4%,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4年内连升两位,与前三位的美国、日本、德国的差距也在缩小,人均国民收入也步人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继2002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达到1100美元后,2006年又超过2000美元,达到2010美元。与此相应,人均国民总收入也由2002年的第132位上升到2006年的129位。国民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这种平稳运行是党中央又好又快发展方针的具体体现,同时也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功效和成绩不容否定。

成果论文范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正如同志在1942年的一次讲话中说的:“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在这里,“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关联、相互一致的目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飞跃与思想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思想,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第一个理论成果。而这次飞跃和理论成果是经历了艰苦卓越的奋斗后才获得的,是一个历史过程。

中国共产党创立后,即投入领导大革命运动和北伐战争。这时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对于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两个问题已有初步的认识,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但是,党的中央领导对于革命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缺乏了解,对于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缺乏认识,对于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的指导缺乏独立自,因此使党在大革命后期遭到严重的挫折和失败,使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对于共产党人而言,中国革命向何处去?在1927年8月以后,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这以领导的湘赣秋收起义为代表,放弃进军长沙的原定计划,开辟出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道路。哪一条道路适合中国的国情?实践证明,后者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因为尽管世界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领世界潮流,但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而领悟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方法真谛的,造反上山,武装割据,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这在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上没有,但却有上千年的中国农民战争历史传统的深刻烙印。井冈山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重要成果。

在1927年至1935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左”倾错误的领导下,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几乎使党和红军濒临绝境。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确立了在红军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的拨乱反正,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的第一次伟大转折。从此至抗日战争后期的10年,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对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有了更为深刻和完整的认识,基本上明确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在这个飞跃过程中,重点体现为四个方面的理论。第一是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这个思想虽在革命早期就有,但没有形成明晰的概念。直至抗日战争前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写出《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为在理论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在这里,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化”这一内涵非常明确。此后,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来表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史的第一块里程碑。第二、明确“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先是在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根据抗日战争新形势,分析中国社会的特点,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的革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就是“乡村能够最后战胜城市”的道路。随后,进一步论述了这条道路是中国革命胜利之路的基本经验,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大法宝”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认识走向成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上的成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飞跃的重大成果。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的最核心的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明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后,如何对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进行定位,更为系统、深入地回答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也提到党的面前。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精辟地论述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领导权、动力、前途等诸多重大问题,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作了重要的理论构建。第四、思想的最终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的大全。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二十四年来中国革命的的实践证明了,并还将继续证明,代表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党在奋斗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思想体系”,以这个思想体系武装起来的党,必将给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在这个《决议》的基础上,党的七大决定以“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七大指出: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之统一的思想,“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正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最伟大的实践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9年,是党在探索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有重大胜利又遭受比较多的曲折和比较严重的挫折的一段历史,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在这个阶段,我党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同时“”也使我们遭受了巨大损失,出现了许多失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出现亟待解决的新问题。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伟大革命,国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果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的话,那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理论。我们按照时间的和主题的不同划分为三个阶段和内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从十五大到十六到期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从十六大到十七大,是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时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怎样走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小平同志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首先,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实事求是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并提出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找出解决中国贫穷落后的方法。邓小平同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着手进行经济和政治各方面的改革。在党的十三大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面对国际风云的变化,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向哪里走,邓小平同志又适时地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讲话,指出计划和市场并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于是,在1992年底的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到党的十五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也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后形成。在党的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中,一个重要的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历史进入千年世纪之交,党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我们党的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发生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就我们党来说,早已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变成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自身的状况和肩负的历史任务,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三个代表”就是“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使党的执政具有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精神基础和群众基础,从而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十六大以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方面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另一方面又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这两大战略思想,在实践上有助于我国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以更加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于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新局面;在理论上进一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文集》第2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成果论文范文5

当我国法学理论和实务界在热火朝天地探讨我国司法改革的同时,我们的邻国——俄罗斯并没有停滞,它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司法改革。尽管各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司法制度沿革差异大,但并不代表对我们无任何借鉴意义,这种借鉴我们认为不应是照搬照抄,而应是科学的法律移植。正是基于此,我们拟对俄罗斯司法改革作一点评,以期为我国未来的司法改革提供些许参照和借鉴。

一、俄罗斯司法改革的驱动因素

我们知道,世界各国的法律总体上可为两大法系——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而俄罗斯的法律总体上应归入大陆法系之中,因此它具有大陆法的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强调议会立法(实质上是专家立法,只是加盖了议会的橡皮图章)。在司法过程中所适用的法律都是由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法律、法令,而不像英、美等普通法国家中,法官可以在司法中自己创造新的法律。第二,强调国家法律的法典化。如制订统一的民法典、商法典等。第三,司法中极少遵从先例。即在审理一个新案时未必要按照别的法院以往对类似案件的裁定作出相似的判决。

法律变迁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发生,它可以是不同行为主体引进一系列规则的结果,也可以发生在几种既有法律体制的竞争过程中,还可以强行从外部改变旧的法律制度。前两种均是法律自然演进型变迁,第三种则为政治过程所决定,具有强制性,是大部分后发国家所普遍采用的模式,即法律改革模式。它实际上是政府为寻求制度效率改进而进行的一种既有的秩序治理结构的主动调整,包括大规模的变法、立法及其相关支持制度(司法系统)的改革和完善。经济转轨国家大多采用此种模式。

俄罗斯的法律在转轨时期处于非均衡状态,而且变化迅速。苏维埃政权时期司法机关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保卫无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和保障国家利益”。自从俄罗斯联邦获得国家之后,司法权力机关的主要职能是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当然,同时还保留了保护社会和国家利益、确保普通法院在行使司法权时能正确适用法律。计划经济时期的旧的法律已经不适应私有化之后的商业实践,而新的法律又由于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而难以实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法律战争”。由于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薄弱,并且形成各种行政法规繁多且相互冲突的局面。②低效率的司法体系。在俄罗斯有三个相互独立的法院系统:商事法院、仲裁法院和。人们常常搞不清楚到哪一个法院去打官司,法官素质不高而且腐败,同时诉讼费用很高;律师知识结构老化;警察缺乏执行能力,且常常与黑帮串通一气。低效率的司法体系使诉讼的成本高昂,俄罗斯公民和私人团体反而规避官方司法仲裁而求诸于私人仲裁机构甚至黑帮。③漏洞百出和过时的法律。④政府在立法时成为"被俘获"的政府。政府由于缺乏法律约束,常常对特殊压力集团或"行贿"的私人团体给予特殊的立法保护,使俄罗斯产生了许多"特殊法",政府的这种立法的随意性为其腐败提供了得以滋生的土壤。

在计划经济或“人治”环境下,很可能只需求极少量的法律,如刑法、婚姻法等。对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来说,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要想从字面上死的法条转化为“行动中”的“活法”,就必须创造民众对法律的需求,一般来说,按传统经济学家的观点,法律规则应该由公共部门来供给和实施,但是这需要一个高效率的公共部门,对俄罗斯来说就意味着要加强警察、法院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力量,培训法官、警察等及改革政府、法院和公安系统,这是一个成本非常高的改革程序。适应俄罗斯的现实,要想使俄罗斯尽快从私人规则私人实施的混乱局面中挣脱出来,一个相对低成本的局部最优选择是先由政府供给简单明了的法律规则,仍借用先前的司法队伍,鼓励公共法律的私人实施等公共法律慢慢地取得信誉之后,再加强和改革司法等执行系统,过渡到公共法律的公共实施阶段。如此,则法治秩序慢慢建立,合作秩序会拓展生产边界,使政府税源增加,并使政府有能力和有激励去进一步改革政府体制,走上国家治理结构的最优均衡。具体的制度要想在低成本的要求下实行,则需要完善司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所以低成本、高效的司法改革就成为必需了。

二、俄罗斯司法改革进程、目标和任务

(一)改革进程

司法改革构想是俄罗斯联邦在1991年获得国家之后通过的,是一项以法律形式批准的成立作为俄罗斯国家政权三大分支机构(还有执行权力机构和立法权力机构)之一的司法权力机构的计划。《俄罗斯联邦司法改革构想》(以下简称《构想》)的通过,标志着俄罗斯当代司法改革的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发生了剧变,这些变化极大地影响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变化。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作为国家法律改革乃至社会总变革的一部分,与法律改革和总变革在相同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在同一轨道上发展,实现着改革的共同目的,带有社会改革固有的基本特征和缺陷。俄罗斯自上而下的司法改革使其司法状况有了很多新的变化。

第一,俄罗斯已建立起符合所有国际准则的法律基础。最近几年,通过了俄罗斯新的刑事法典、俄罗斯民事法典、俄罗斯刑事诉讼法典、俄罗斯民事诉讼法典、俄罗斯劳动法典、俄罗斯行政违法法典及其他大量法律。俄联邦最高法院的活动符合国际惯例。俄罗斯法院在工作中广泛采用公认的原则和国际法准则以及作为俄罗斯法律系统组成部分的俄罗斯国际条约。

第二,俄罗斯司法权力机构拥有一切必要的国家权力标志。对于法院的裁判,所有的国家权力机关、地方自治机关、社会团体、领导人以及其他自然人和法人都毫无例外地必须遵守。俄联邦全境都必须遵守。在负责对法律法规的内容实行监督的同时,俄司法权力机构现在又被赋予一项崭新的权限。法院现在有权积极地影响立法和执行权力机关的行动与决定,发挥“平衡”作用。这大大提高了法院在确保统一执行联邦法律及建立俄罗斯统一法制空间方面的作用。

第三,司法权力机关还可以通过司法确保社会冲突的解决。也就是说,它是国家的一支稳定力量,能够保护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并使社会避免社会冲突。法官作为司法权力唯一体现者的地位受到一系列物质和诉讼保障,以便法官保持独立性,不受其他政权分支机构和官员的影响。

第四,俄罗斯对司法系统拨款的办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实施俄联邦政府通过的《2002年至2006年发展俄罗斯司法系统》专项计划拨出448.65亿卢布的财政预算。这项计划已在实施中。2002年对法院的拨款比前一年增长79%,今年还将增长34%。去年新建了258个法院大楼,修复596座。俄罗斯政府正努力使对法院的拨款足以保障司法工作的独立性和充分性。

(二)改革目标

从以上变化可以看出俄罗斯已以浓缩的形式规定了司法改革的目标,主要包括:

首先是司法权运行价值取向的改变。改革前,司法机关活动的主要价值目标是保护作为社会共同的、平等的利益的代表者的国家及其利益,这与当时的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国家治理方式及法的调控方式是一致的。新的司法体系首先要完成的恰恰是相反的任务突出个体作为独立的经济利益的代表者,并使这种利益免受国家的各种干预。司法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保护个人免受国家机关的专横。这种价值取向是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必然结果。当市场主体的权利和自由是市民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时,这些价值必然跃居首位。

其次是司法机关的改革。其目的在于依法确认司法机关在国家机构中作为独立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有权威的力量,并且在各种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中,确立法院的优势地位,改变过去那种法院从属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甚至也从属于检察机关的状况。

最后是司法制度的改革。为了确认和保障主体的权利和自由,为了确立法院的权威,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主要包括有陪审的实施,在诉讼活动中引入辩论制,以及证据制度的改革,等等。

(三)改革任务

俄罗斯为了实现上述司法改革目标,司法改革的任务是艰巨而繁重的:(1)在确认和保障人权方面,坚定不移地保护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以及公民在诉讼过程中的宪法权利;确认在法定情况下,每个人享有由陪审法庭审理他的案件的权利;增加对公职人员的不法行为向法院提出控告的机会;建立对采取强制措施和其他诉讼强制手段的合法性的司法监督;在刑事司法领域,法院的作用不再服务于同犯罪作斗争这一目的,代之以更加中立地通过实施刑法,保护社会免遭犯罪的侵犯、保护与刑事司法有关的公民的权利和利益。(2)在司法机关建设方面,在刑事和民事诉讼立法中按照科学的法律精神确认司法机关组织和活动的民主原则和具体规则;提高对法院、检察机关、内务机关、侦查机关的物质技术保障水平,以及对被委以重任的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保障;保障司法机关活动及司法统计活动的可靠并提高其公开性;完善法官独立、只服从法律的保障体系,实行法官终身制。(3)在诉讼活动中重建有陪审的审判,实行辩论制、贯彻各方法律地位平等原则以及对刑事被告人的无罪推定原则;对不同的诉讼规定不同的诉讼程序和诉讼原则等。

三、俄罗斯司法改革的成果

由于改革经过了细密的筹划,有系统的设想,司法改革方向是对路的,俄联邦通过这些年来的改革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尤其明显的成就是法院的变化。一句话可概括为“体系不断完善,地位进一步明确,作用有所提高。”首先,几年来,俄联邦相继制定了联邦《宪法》、《法官地位法》、《法》、《仲裁法院法》、《最高法院法》和《军事法院法》等相关法律,这些法律明确规定了各法院的设置、职权、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为法院机构的完善提供了法律依据,从而基本完成了法院体系的建设。如1990年10月成立了;仲裁法院1992年始建,1995年已成体系;普通法院中的最高法院的组建基本完成。这就为法院的独立、作用的发挥和权威的形成奠定了组织基础。其次,形成了有助于司法独立的一些观念和原则。比如,全部国家权力被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法院享有了国家的一部分重要权力,在国家机关体系中有了自己的地位;法院和法官曾经必须履行的以各种形式向其他机关汇报的义务被废除了;法官不参加政治活动也成为一项法律原则,等等。再次,扩大了法院的管辖范围。其中,法院在审查代议机关、行政机关的行为和决定的根据及合法性方面的权力明显地扩大了,例如,有权审查各级各类法律文件、各级各类国家机关采取的措施是否违宪。法院甚至被授权审查实施军事侦查活动的军事机关的行为和决定的根据及合法性,这种审查对俄罗斯法院来说曾长期是审判权行使的。最后,一些法律直接确认了法院、法官地位。如1992年通过的《俄联邦法官地位法》中有关防止任意中止和终止法院权力的规定,使得法院能够免受很多干扰独立地行使审判权;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规定了选任法官的程序,这一程序将有效地防止那些业务和道德素质方面不称职的人进入法官队伍,保障了法官的素质;规定了法官协会的建立,以协调各种关系,并充分发挥法官团体的作用。超级秘书网

上述一系列重要法律和举措的出台,对提高法院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法院具有与立法权、行政权相同的权威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在法院、法官发生较大变化的背景下,俄联邦司法改革取得的成果可谓之“瞩目”,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院及法官的独立性初步形成。各级法院尤其是联邦最高法院在一些重要的刑事案件的审理中,顶住了其他机关的公然压力,依法独立地做出了判决,赢得了全社会普遍的肯定和尊重。

第二,采取了一些措施保障公民权利。前述重要法律以及程序法的制定和修改,扩大和保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如建立起了对公民的人身、住宅、私生活不受侵犯等重要的宪法权利的审判监督;扩大了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告人的辩护权利;提高了对发现、搜集、调查诉讼证据活动的合法性要求。

第三,刑事诉讼中“有陪审的审判”(即陪审制)得以重建。司法改革过程中,人们对陪审制寄予了厚望,认为它是全部诉讼制度改革的关键,对培养所有的诉讼参加人的现代法律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是通过陪审法庭的审判被判有罪的人也不例外,他会感到,他受到的是人民的审判、公正的裁决,接受惩罚是应当的,从而建立起对法律的信赖和对法院的尊重。因此,希望通过建立和实行陪审制,保障法院应有的、相对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独立性,提高法院的民主程度,实行人道主义,保证司法公正。人们把陪审制的重建看作是全部司法改革的中心环节。《构想》建议应由陪审法庭审理应当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全部刑事案件。1993年以来,已经有联邦的十个主体开始实行陪审制。

第四,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国际联系,以求得支持与帮助。早在1992年,作为俄联邦司法改革首倡者和协调人的俄联邦总统国家法制局就与一些外国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联系,以便就有关司法改革的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俄罗斯曾将诉讼程序的法律草案送交美、德等国的大学、法学研究机构以及联合国的有关委员会征求意见,联合国的代表也到俄罗斯进行了考察,并对俄罗斯司法改革的现状和前途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报告。报告称俄的司法改革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措施,呼吁国际社会给予最有力的支持,特别是物质上的帮助。美国、奥地利、英国、法国等国家先后接待俄法学家、法官、行政官员和记者进行为期1-3周的考察,以实地了解这些国家的诉讼程序和技术,接受培训。美国还对俄罗斯的司法改革给予了资金和物质、技术上的支持。

第五,建立了俄联邦总统司法改革委员会。为了顺利推进司法改革,俄联邦总统司法改革委员会这一咨询机构建立。其成员均由总统在联邦法院和行政机关的领导人、著名学者和法学家、法学学术团体的领导人中任命。该委员会在联邦、最高法院、最高仲裁法院、总检察院,以及法官协会、律师协会的参加下开展工作,负责协调俄联邦有关部、委以及地方司法改革委员会在实现《构想》方面的活动。委员会分析有关改革的情报信息,提出进一步发展的预测、规划和建议;组织起草有关司法改革问题的法律以及总统的命令和指示;采取措施保障中央和地方有关机关和组织在司法改革进程中的协调一致,促进他们各自作用的发挥;为俄联邦总统提供在推进司法改革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的建议。司法改革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俄罗斯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结束语

当今世界的法律发展中,改革是一种最具普遍性的形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以及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国家,为了尽快赶上先进国家或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更是图强走上改革之路。我们的邻国几年来的司法改革实践,为法律发展的无条件与有条件性的统一提供了较为丰富、具体的经验材料,这些特殊的理论和实践是在俄罗斯的特定条件下生成的,凝结了俄罗斯人的法律经验和智慧,是使俄罗斯的法律从历史走向现代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必要环节。司法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的是精心设计、统筹安排,使每一项具体改革措施成为改革全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通过每一项措施的采取推动其他改革的展开,进而达到全局的成功。我们撰写此文的目的在于将我们的邻国司法改革的经验介绍过来以求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提供一些参照。

参考文献

〔1〕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杰弗里·萨克斯,杨小凯:《俄罗斯的转型》,载《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3月3日。

〔3〕张文洲、李艺:《苏联国事风云录》,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

成果论文范文6

关键词:风险投资组织模式有限合伙制

风险投资是指一种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获得高资本收益的投资行为。由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高收益性、低流动性、特殊的投资领域以及风险投资所要求的专业性和参与性,使得风险投资与一般的投资在组织机构的设计上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各国根据自己的投资习惯以及传统文化的制约,发展了一系列符合自己的风险投资组织制度安排。

1中国风险投资的现状

中国的风险投资在1986年随着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的成立而正式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距今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截止2001年6月底,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约160家,注册资金180亿元人民币,普遍采取公司制的运作方式。在2003年2月28日,《外商投资创业企业管理规定》的颁布,对外资的投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根据Zero2ipo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的关于2003年中国风险投资季度报告中指出:在第一季度,本土创业投资公司占投资金额总数的6.5%,而外资风险投资公司占83.3%;在第二季度,本土占32%,外资占68%;在第三季度,外资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的总额上占有90%以上。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现阶段外资风险投资公司在中国投资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这与中国在3月1日实施的《外商投资创业企业管理规定》里面的制度供给有很大关系。在组织机构方面突破了原有的《公司法》和《企业合伙法》里的机构设置,创投企业中可以采取非法人制组织形式,也可以采取公司制组织形式,外商创司这种非法人组织机构安排使得有限合伙制可以实施,同时在《管理规定》中对外资的最少出资数量和最低出资比例相应的降低。而对于本土的创业投资公司来说,在组织机构上还没有突破现有法律的限制,这就要求本土的创业投资公司在组织机构上进行创新,否则外资企业的制度供给优于本土企业,使得本土企业在制度供给方面出现瓶颈的制约。

吴敬琏(2001)认为:如果政府要出资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就应该做一个有限合伙人,让风险投资管理者做普通合伙人,负无限责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关法律框架亟待完善。他说,我国现行的《合伙法》没有有限合伙,而《公司法》又没有无限责任有限公司。这样的法律制度设计,不利于国家参与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改进。成思危(2001)指出:有限合伙制是当前风险投资公司较好的组织形式。他认为,有限合伙企业具有多方面优势:首先,有限合伙制企业发起人采取定向私募方式招集合伙人,有利于合伙人间团结一致,同时由于实行有限合伙制,有限合伙人仅享有知情权等少数几项权利,使企业在避免过多干预的情况下,筹集到大量资金;其次,一般合伙人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能够自觉提高公司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第三,按国际惯例,有限合伙企业免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政府优惠政策,有利于尚处在初创阶段的风险投资公司成长。有限合伙制已经成为英美等国风险投资企业的主要组织机构,可见有限合伙制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有限合伙制与公司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①法律架构。有限合伙制不是独立的税务主体,不以公司名义注册,因而不需要交公司税。有限合伙人只须交纳个人所得税,避免了重复征税的好处。而公司制风险投资企业作为独立的纳税主体要缴纳公司所得税,然后才能进行利润分配。②生命期限。有限合伙制的组织机构有一个存续期限,一般为7~10年,而公司制的组织机构除了兼并和破产外,一般长期存在。③注资期限。有限合伙制的有限合伙人的支付一般可以分期,而公司制组织资本金根据法律规定必须一次到位,这分散了风险资本家对风险投资企业的管理与监控,增加了风险资本家对剩余资本的保值增值。④报酬体系。普通合伙人可以提取净资产的1%~3%的管理费用以及对利润分成的20%左右,而公司制风险投资机构对基金管理人员的激励乏力。美国《1940年投资公司法案》规定,公开交易的投资公司经理不得接受股票期权或其他以业绩为基础的报酬。本文就有限合伙制下委托理论来分析市场选择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

2风险投资组织机构设立的理论基础

由于风险投资是一个高风险,存在着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资产的特殊性(风险资本家投入的人力资本),在如何解决人的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与一般的公司制企业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而由此产生的人的机会主义倾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会更加突出,能否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会对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有限合伙制的这种制度安排很好的解决了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人和委托人之间的行动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有限合伙制有两层委托关系:一是投资者(机构式个人)与风险投资家(VentureCapitalist)之间的委托关系;二是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Entrepreneur)之间的委托关系。由于基金管理人(人)与投资者(委托人)之间有着重复博弈过程,委托人可以相对准确地从观测到的变量中推断人的努力水平,人不可能用偷懒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福利。伦德纳(1981)和罗宾斯泰英(1979)使用重复博弈证明如果委托人和人之间保持长期的关系双方都有足够的耐心(贴现因子足够大),那么帕累托一阶最优风险分担和激励可以实现。有限合伙制中投资者不参与经营管理,事先也不能确定风险资本家的能力水平,通过完全的合同约束不可能达到最优,而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行为的市场约束,使得在不完全合同的状态下得到最优的配置。法码(Fama,1980)认为在竞争的经理市场上,经理的市场价值(从而收入)决定于其过去的业绩,从长期来看,经理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使没有显性激励合同,经理也有积极性努力工作,因为这样做可以改进自己在经理市场上的声誉,从而提高未来的收入。本文将通过建立一个模型来分析投资者和风险资本家的行为约束。

现在假定只有两个阶段。T=1,2,每个阶段的生产函数如下:

πt=at+θ+ut(1)

这里,πt可以理解为产出,at是风险资本家的努力水平,θ可以理解为风险资本家的经营能力(假定于时间无关),服从(m0,σ02)的正态分布

panlang="EN-US">ut是外生的随机变量(如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服从(0,σu2)正态分布。假设at是风险资本家的私人信息,πt是共同信息。

假定风险资本家的风险是中立的,并且贴现率为0,风险资本获得剩余收益权为α,因此风险资本家的效用函数如下:

Ut=Ft+απt-C(ut)(2)

这里,Ft是风险资本家的固定工资,C(ut)是努力的负效用,假定是严格递增的凸函数。在两期内,风险资本家的期望效用最大化为:

MaxE[F1+απ1-C(a1)+F2+απ2-C(a2)]

(3)

显然,如果委托关系只进行一次时。风险资本家选择的个人努力水平是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此时对(2)式求导可以得出风险资本家努力程度的最优一阶化条件:C′(at)=α。

但是,我们现在要证明,当关系持续两个时期时,尽管风险资本家在第二时期的最优努力的条件为C′(a2)=α,因为博弈没有第三阶段,风险资本家无须考虑声誉问题,但是在第一阶段的努力的最优化条件肯定为C′(a1)>α。

假定资本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根据理性预期:

F1=m0+a1(4)

F2=α+E(θ|л1)(5)

由于市场具有理性预期,那么在均衡时,a1等于风险资本家的实际选择,当观测到л1时,市场知道θ+u1=л1-a1。但是市场不能把θ和u1分开,也就是说,市场不知道除了风险资本家的努力外,л1是风险资本家的经营能力的结果还是外生的不确定因素u1的结果。市场要根据л1推断出θ,令

τ=Var(θ)/[Var(θ)+Var(u1)]=σ02/[σ02+σu2]

(6)

即τ为θ的方差与л1的方差的比率。σ02越大,τ越大。根据理性预期公式,

E(θ|л1)=(1-τ)E(θ)+τ(л1-a1)

=[σu2m0+(л1-a1)σ02]/[σ02+σu2]

(7)

可见,л1越大,对风险资本家的能力信念修正越大。把(4)、(7)代入(3)式

U=[m0+a1+α(a1+θ+u1)-C(a1)]

+[α+[σu2m0+(л1-a1)σ02]/[σ02+σu2]

+α(a2+θ+u2)-C(a2)]

(8)

(8)式对a1一阶求导得

C′(a1)=α+[σu2(a1+θ+u1-a1)]/[σ02+σu2]≥α

上述条件表明,如果委托关系进行两次以上,那么人为了提高未来预期收入,在第一期基金中的努力水平大于一次性委托关系时的努力水平,这是因为风险资本家未来的固定收入依赖于市场对其能力的预期,而第一期基金的努力水平是通过业绩的作用来影响这种预期,显然这种声誉效应就是对风险资本家的激励作用。在有限合伙制的制度安排中,基金都有一个存续期限,普遍的生命周期为10年,但在征得合伙同意后可以延长1—3年。所以风险投资家为了在基金结束后能再一次的容易筹资,他必须要考虑市场对他的评价。

在第二层的委托关系中,风险资本家和作为人的风险企业家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风险资本家为了追求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作为股权投资的资本可以获得资本增殖的好处。而作为人的风险企业家可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且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仅仅通过合同的安排是不够的。所以风险资本家要不定期地到企业去检查,必要时可以执行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权利。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制度安排来防范风险,比如分期投资、使用特定的金融工具(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优先)、企业家的报酬采用期权方式等,这些制度的安排可以部分地实现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行为上的一致性。

3根据外国的经验,建立符合中国风险投资组织机构的模式

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一般是国有资本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方式,由于这种公司制的组织方式不能有效地解决委托机制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已成为发展风险投资行业的制约因素。根据美国和日本风险投资业的比较,可以看出由于美国的有限合伙制适应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使得美国在近1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而日本由于主银行制导致风险投资机构以金融企业的附属企业为主,这种公司制的制度安排使得日本经济处于停顿状态,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解释,但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风险投资行业对高科技行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对国民经济的促进。目前,由于我国没有有限合伙制的法律制度,所以现阶段应该尽快完善法律制度,使得制度供给适应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需求。基于对有限合伙制的认识和我国现阶段没有法律制度,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组织机构:①注册一家风险投资公司(A公司),筹集一定的资本金,全部存入银行,但不直接开展风险投资经营活动。A公司与当地最有实力的风险投资公司(B公司)签署委托投资合同,有B公司进行投资管理工作。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将风险投资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强行分离,与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所承担的功能相同。②股权结构和激励约束方案的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激励约束方案实现A公司和B公司的目标的一致,可以参照国外流行的有限合伙制结构,在投资一个项目时,B公司以1%~10%的股权进行匹配投资,并作为风险投资的管理人,其报酬主要以利润分成,大约为业绩的10%~20%,和以净资产为基数,按较小的固定比例提取管理费用,大约为1%~3%。这种股权结构和激励机制使得风险投资的管理人能够提高自己的业绩和市场声誉,增加自己的报酬、显示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人与委托人的激励相容制度。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李好好等.风险投资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3贝政新.投资银行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武士国等.创业投资:国际经验与中国抉择[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成果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新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

1高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低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在社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2%。

我国每年有20000余项比较重大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5000多项专利,但是其中最终转化为工业产品的成果不足5%,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转化率则高达45%。

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中,据2003年度《洛桑报告》,中国大陆的国际竞争力在人口超过2000万的3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2位。有关专家在解析这份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报告时认为,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已不再是制约我国科技竞争力的瓶颈,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科技资源,使科技产出最大化已成为解决问题的根本。

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低和对国民经济贡献不大,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向生产转化是一个周期较长的社会活动。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从一个新生思想产生到成为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通常需15~20年。因此,投资高新科技产业的风险相当高,国内很多企业都不愿冒风险,害怕投资失败,因而阻碍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故科技成果中的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更为艰难。

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一方面风险因素多,如技术革新风险、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资金风险、政策变化以及不可预见因素等,风险发生的概率远高于其他常规投资项目。另一方面,高新科技项目抗风险能力差,每一种风险发生,都足以导致高新科技创新活动的失败。

高新科技的高风险、长期性、高投入和高回报的特性,主要是因为高新科技的初创阶段,能否成功客观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创新活动通常要经历无数艰难曲折和失败才能取得成功。有的项目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被证明在现有条件下难以成功,不得不放弃。有的项目在立项时是先进的,但到完成时,别人已捷足先登,获得了专利或占领了市场,或出现了替代产品,或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从而失去了意义。据统计,美国高新科技项目的投资活动成功率仅为30%,而70%的创新活动最终归于失败。所以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2建立风险资本市场

高新科技项目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取得最终的成果;同时也需要很高的投入才能获得成功。例如集成电路、核电站、航天器、通讯设备、生物基因工程项目等等,没有相当大的投入强度,就不可能见到成效。

高新科技项目能够生产出或提供别人没有的、或更好、或更便宜的又有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可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或开拓出新市场,赢得丰厚的回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市场需求的风云变幻和所投企业的自身素质等诸多原因,大约1/3的风险投资项目会“颗粒无收”,还有大量的项目不能收回全部投资。但一旦投中一个项目,获得的回报可能高达投资十几倍甚至几百倍。例如,给DEC公司投资的投资家曾经投资了许多项目都告失败,但仅靠对DEC的投资就把所有的损失全部弥补了,而且还创造了十几亿美元的利润。据统计,1965~1997年美国风险投资的回报率为19%,是股票投资回报率的2倍。在苹果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每投入1美元,得到的回报达240美元。因此高回报也就促进投资者进行投资活动。

高新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既是一种商业活动,就应按市场经济原则,以适度的政府干预为前提,实现相应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完善。而积极发展联接科学技术研究和建立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环节的风险投资业,正是完善这种经济结构具体体现。它是高新科技产业的催化剂,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高新科技产业形成生产规模必不可少的手段。

风险投资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为适应当时新技术新产品创新的资金需要产生并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以计算机、自动化、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现代高新科技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风险投资的规模也日益扩大,成为高新科技产业化的重要资金依托。以美国为例子,70年代以前美国风险投资额不足1亿美元,到80年代中期已增长到200亿美元。目前,风险投资规模已猛增至每年600多亿美元,专门从事风险投资机构2000多家,每年为大约10000项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1997年,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在东部的波士顿地区投入了8.7亿美元,在西部硅谷地区则创下37亿美元的高纪录。巨额风险资金的进入,极大地推动了当地高科技产业向前发展,硅谷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科技“麦加城”的地位,与风险投资的介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发展风险投资,使风险投资活动在体制完备、机制灵活、政策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趋于活跃,为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为顺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历史趋势,英、法、加和新加坡等国也兴起了风险投资热潮。2005年法国政府拿出6亿法朗建立“风险资本国家基金”,希望通过此举带动30亿法朗的资本投向高科技产业。而我国主要是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投入不足,融资结构不合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的比重合计超过82%,而风险投资仅占2.3%,这种融资结构与高新科技产业化不相适应。因此高新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过程中需要风险投资,为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一种“催化媒”的作用,使之完成由技术到产业的一跳。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为风险投资实现高收益提供了最佳载体。在风险约束上,风险投资找到了最大限度地化解和减少风险的途径,即在投资项目多方论证评估的基础上,采取分散投资多个项目和多个风险投资者联合投资一个项目的方式,从而有效地分散了投资风险。少数成功项目产生的高回报就可弥补多数项目失败所产生的亏损,这就能有效地减少和分散风险,提高成功率。总之,风险投资利用项目群投资方式来分散风险,利用其支持的企业上市或出售来获得回报。还可以建立高新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担保机制或保险公司开展此项保险业务,提高风险投资抗风险的能力,吸纳更多的资金以解决高新科技转化的瓶颈——资金短缺的问题。例如:北京市在北京试验区注资亿元,作为高新科技企业风险担保金,为风险投资保架护航,促进高新科技企业健康成长,使高新科技企业成为新的一轮经济的增长点。

风险投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特高的回报率的双重特点,通过冒险来求得高收益。从投资形式上看,风险投资不同于银行贷款,它并不要求接受投资的公司作任何财产抵押,而是用资金购买急需发展资金、处于弱小状态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或者是出钱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建立伙伴关系。

风险投资是高风险投资活动,一般常规投资如银行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基金组织借款等轻易不敢问津。就融资渠道而言,我国现有国家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信托投资、基金组织借款、企业筹资等,由于没有风险消化机制,实际投入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资金很少。因此有必要发展风险投资,建立我国高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机构——科技银行、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风险基金等。

高新科技向生产转化进行风险投资的机构,首先应是一个不依附任何政府部门的独立的金融企业。其次不仅是对高新科技向生产转化提供必要经费支持的金融企业,还必须为“转化”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供相应的服务,如经济实体的组建、市场前景评估、管理、信息、企业股票上市所需的服务和担保等等。作为对高新科技向生产转化的执行者,应有效地扶植有市场前景的高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把资金用于最需要的、市场看好的项目,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建立一套公正、科学、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也是风险投资成败的关键之一。

高新科技的风险投资机构——科技银行、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风险基金的资金来源,应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科技银行、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风险基金,在这些金融组织应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对风险投资科技银行、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风险基金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鼓励银行、大企业、高新科技类的上市公司、私营公司、部分全人进入风险资本市场。国家财政拨款作为国家在这些专业性金融机构的股权,起着推动这些金融机构的运作,以利风险投资市场形成的作用。还应广辟融资渠道,以吸纳更多资金,使我国的高新科技产业兴旺发达,提高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风险投资于高新科技项目时,也应当采取国际通行的惯例——用股份制的形式,以便于通过第二板块股票市场出售所持股票,回笼资金,用于其它的风险投资项目,也有利于此种金融组织资金的滚动发展,培植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提高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社会的全面进步作贡献。

成果论文范文8

[知识梳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诸子百家争鸣。

2.西汉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佛、道纷争,儒学曾一度出现过危机,但因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和一些儒学大家的吸纳与融合,儒家思想进一步为官方所接受。

4.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在吸纳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宋明理学,并逐渐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明清之际,以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了批判,提出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从而使传统儒学出现了新气象。

6.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传统儒家思想已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康有为曾试图对其进行改造;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则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彻底否定。

二、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思想理论成果

1.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中国的知识界起到了思想启迪的作用。

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为西学的传播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早期维新派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

4.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等思想主张,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形成了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5.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起以“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再一次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6.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和国民革命的兴起。

7.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先导,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8.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9.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重难点解析]

1.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中的几个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与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如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其中“仁”和“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的主张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关于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位,我们应从两个方面去看:第一,从民间层面来,孔孟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影响很大,其与当时的墨家学说并称为两大显学,从学者甚众,在受众群体的范围和学说的影响上是其他学说所无法匹敌的。第二,从统治者层面来看,儒家学说地位低下,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孔孟辗转各诸侯国,所到之处,虽然有国君认同他们的观点,但总是没有人去实践。就像孟子见齐宣王时,齐宣王明明已经认同了孟子的观点,但依旧不愿将孟子的观念全面地用于治国之中。

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不为统治者所重视,主要是因为:第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第二,孑L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与影响。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主要有:①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出现多种经济基础并存的局面,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②政治状况: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③阶级基础: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十分复杂,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并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出现了“诸子百家”。④社会环境:在诸侯割据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使各个学派都有了发展的机会。

“百家争鸣”的影响主要有: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之间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诸子百家”中相对立的主要观点。

①治国上,儒家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②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提出“人之性恶”。③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物自然”。④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人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

2.如何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1)董仲舒的思想核心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

(2)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

①从思想内涵上看,融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也有人说,董仲舒新儒学外儒内法,兼采各家之长,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儒家思想的生命力。②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春秋大一统”,强调君威,赋予君权以神权的色彩。③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④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社会正统思想。⑤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⑥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3)董仲舒思想的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目的在于其思想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都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而不是压制知识分子。

(4)董仲舒的新儒学中可取和需要批判之处。

①“春秋大一统”的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集权,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③“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是无稽之谈,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④“三纲五常”中的“三纲”充满了封建意识,应当摒弃。其中的“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3.关于理学与心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1)程朱理学发展到陆王心学是理学发展的突出表现。

①陆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②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③明代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点。

①从思想上看: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②从哲学范畴上看: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③从修养论(方法论)方面看: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通过外物求“理”);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和“致良知”(通过内心的反省)。

(3)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相同点。

①从代表的角度看: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②从实质的角度看: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都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③从内容上看: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是儒学的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和“礼”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④从影响上看: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面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摧残、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

4.如何认识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这里所说的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是指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和谐发展、敢于探索、强调力行等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主张,另一方面又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如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限制君权;在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在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家思想体系。

(2)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儒家,之所以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批判,主要原因有三个。

①经济方面: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②政治方面:随着市民工商业阶层的兴起,他们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商品经济;君主专制日益腐朽,民族和阶级矛盾加剧,促使人们对现实进行理性反思。③文化方面:明清时期的统治者文化专制日益严重,造成文化恐怖局面,禁锢人们的思想。因此,进步分子要求摆脱思想束缚,面对社会现实,倡导个性自由。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5.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

(1)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历程。

①春秋时期创立儒学。②战国时期发展儒学。③秦朝时期实行“焚书坑儒”打击儒学。④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⑤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丰富儒学。⑥宋明时期发展理学,分为两派。⑦明清之际批判继承,焕发生机。⑧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⑨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⑩新中国成立后,儒家思想在“”中遭到批判;改革开放后,儒家思想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

(2)儒家思想在中国曲折发展与演变的原因。

①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思想对维护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分散、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决定政治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要求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因而催生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②儒家思想经历代融合与演变,形成了~个庞杂的思想体系,因而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认识。如近代康有为以儒家思想为武器,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他透露了自己这么做的目的:“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自20世纪开始,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陈独秀认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故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伏尔泰的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以此滋长启蒙精神营养。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的。被称为“日本实业之父”的涩泽荣一说过,企业家必须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他认为要通过《论语》来提高商人的道德,使商人明晓“取之有道”的道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过,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6.为什么说“中体西用”思想是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继承和发展?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新思想萌发的主要标志。它是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启迪人们去探索救国之路。我们之所以说“中体西用”思想是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继承和发展,主要理由有三个:第一,从目的上看,两者都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国的侵略,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清朝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第二,从方法和步骤上看,两者都主张从西方引进先进军事技术,不同之处是林则徐等人的主张没有完全实行,只停留在“制夷”的层面上,而“中体西用”思想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第三,从结果上看,两者都冲击了传统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最终都失败了。

7.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1)主要区别。

①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一些改革主张;康梁维新思想提出了具体改革方案,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使变法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②早期维新思想既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行动;康梁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将其发展为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2)联系。

①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③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④都是爱国的和进步的。

8.关于新旧三民主义中的几个问题。

(1)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①时代特征: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历史教训:辛亥革命前,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相继失败。③社会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④革命实践:孙中山放弃改良思想,走上革命道路,逐步提出三民主义思想。⑤欧美启示:欧美主要国家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启示。

(2)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

①民族主义,即同盟会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思想内涵是:以革命暴力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②民权主义,就是同盟会纲领中的“创立民国”。其思想内涵是: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③民生主义,就是同盟会纲领中的“平均地权”。其思想内涵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这些主张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民权主义不是真正的人民,民权主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民生主义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第一,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都是民主革命新时期的产物。第二,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革命的真实反映。第三,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相互依托,但不可混为一谈。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没有三大政策,就无从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发展;没有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形成思想体系,无法在民主革命实践中充分发挥其功能。第四,就具体内容而言,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国独立富强的精神,“联俄”、“联共”是反帝的必然。民权主义期盼的是中国国民的真正自由平等和人权,即“唤起民众”。中国是农业大国,“唤起民众”必然唤醒工农,“扶助农工”实际上是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具体实施。

成果论文范文9

广州,就是首创中国性文化节的城市。举办最早,第一届在2003年;规模最大,上一届(第五届),几天之内,入场人数高达37万!不能不说是很有社会影响的。我对性文化节持肯定态度,在给深圳第二届性文化节的贺词中,写道:“性文化节的举办是社会开放与和谐的重要标志!”在我提出的“世界性学发展的第三个高峰”将由说华语的华人来发起和实现,所列举的理由中,有一条就是说:“近几年来,在广州、武汉、香港和深圳等地,接连举办性文化节,上海等地也有类似的大型活动,表明性和性学在华人世界已经成为大众化的社会行为”。

中国著名性学家张枫,是广州性文化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作为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性科学杂志》副主编、广东省性学会会长、世界华人性学家协会名誉会长,已著有(包括编著和主编)多达29部著作。最新的一部超过400页的学术著作,就是他所主编的《性文化建设概论》。在创始“性文化节”这种大型社会实践活动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对性文化以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在性学学术领域开拓出一个重要的新分支。

本书概念明确而新颖,层次清晰而合理,体系适当而完整。包括9章:性文化的属性与价值;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家庭性文化建设;学校性文化建设;单位性文化建设;社会性文化建设;个体性文化建设;境外性文化建设;性文化建设在广东。附录:在实践中拓展性文化建设――俯瞰历届全国(广州)性文化节。

在家庭性文化建设中,讲到内容、原则、措施、时期、趋势;在学校性文化建设中,分讲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在单位性文化建设中,依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的不同而作论述;在社会性文化建设中,涉及主要内容、观念、政策法规、阵地、队伍诸方面;在个体性文化建设中,包括意识、知识、能力、行为、修养几方面的建设;在境外性文化建设中,分述了亚洲、美洲、欧洲、非洲、澳洲等主要国家或地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