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一心理课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3:50

大一心理课论文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1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上好思政理论课要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5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既是时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旗帜和灵魂。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之中,掀起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共鸣,将其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精神实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传播主阵地的作用,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线,并且贯穿始终,才能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目标。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

1、掀起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认同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进行宣传和诠释,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特别是受到当代大学生认同,“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度达90%以上;对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达80%以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究其知晓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占81%,‘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共占16%,‘与人交谈’及‘其他’分占1%、2%”。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了解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渠道,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提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乃至信念,直至践行。

当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仍然没有达到令人十分满意的程度,依然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缺失。田海舰等人对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17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1/3的学生还未完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31.76%的学生“不赞同”或“说不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1.53%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不过是个口号,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58.27%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太抽象,怀疑其科学性与真实性,对其持“排斥”或“漠然”态度;39.55%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是我们应该坚持和追求的”这一问题选择“不是”(10.20%)或“说不清”(29.35%),等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缺失,说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传播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或者说,教育者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没有很好地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这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2、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目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越来越结合实际,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仍然复杂,篇幅较长。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9年修订版)共15章,长达384页。没有一条明确的主线把其中的内容串起来的话,就会造成条割分块,既不利于这门课主要内容的传达,也不利于学生对主要知识、精髓的掌握。从这门课的章节内容上看,虽然只有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二节提到了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但是纵观全书,会发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其实要讲述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要使《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发挥其真实价值和作用,一定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离开了这条主线,就偏离了开设这门课的真正用途和意义,就很难发挥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

3、重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艺术魅力。教师在拿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材后,一般情况就是根据章节的顺序,按部就班进行讲授,两个学期下来,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学生在深奥、抽象的理论面前,收获甚微,仍然没有较好地掌握这门课的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没有把握住其中的主线,把各章节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致使学生在攀登知识高峰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要使学生重拾方向,教师必须提供明确的路线和前行的方向,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师只有抓住《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认真组织教学,做到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并选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也让学生充分了解、领会、掌握了课程的精髓,反过来又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如对中央和各级政府相关精神的贯穿落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等,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主体——大学生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效应集中体现在:一方面扩大大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了解、领悟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日常教学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予以认同,解决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缺失的问题,扩大认同面,并逐渐养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从事日常行为。实现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抽象性、深奥性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提炼其中的精华,并把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围绕着这一主线,采取通俗易懂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掌握其中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学有所获,教师教有所获,从而既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又弘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旋律。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

1、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科学内涵。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不能仅仅背诵和死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内容,更要了解和掌握其来龙去脉,包括其环境背景、时代条件、形成原因和过程、历史地位,等等。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师必须熟悉掌握其产生时代背景、生命力、传入中国的社会实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师要熟悉掌握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内容和重要意义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之一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师要熟悉掌握其历史传统、对中国革命胜利的作用、现时代仍然要坚持的时代意义,等等。只有全面吃透、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科学内容,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灵活运用,才能真正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2、正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和核心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担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诠释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任,每门课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但是就其精髓和主要内容来说,却较为简单和明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共15章,长达384页,但提炼精华,无外乎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运用和发展;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理想形成过程及实现力量;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引领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要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充分把握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精髓,才能很好地教授这门课。

3、有效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从上述分析的内容可以较清楚地看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政治理论课的精髓其实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基本内容具体的、全面的阐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时代条件、社会实践、原因和过程、历史地位等的解读,只有把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指导这门课的教学;另一方面通过这门政治理论课精髓的教授增强、巩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和领悟,就既抓住了课程的关键点,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之中。

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有机结合起来的过程中,不能片面、孤立、牵强附会地加以结合,而应该看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每一章节的精髓中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每一章节中都渗透、融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2

[关键词]教书育人 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43-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以此为基础,党的十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两次报告中都提到“人文关怀”这样一个关键词,现在的问题是,在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将党的十七大和十报告中所提出的“人文关怀”思想落到实处,更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人文关怀”是怎样彰显出来的?伟大的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曾经对教师的职责做了很好的诠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今,这句话已经被诠释得更加简练——教书育人。我们认为“教书育人”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双重彰显,教书更多的是表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文”的关怀方面,而育人更多的是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人”的关怀方面。

一、教书彰显人文关怀中“文”的关怀

“人文关怀”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的独创词汇,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思想家就在反抗神权,彰显人性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汇。在当代中国,人文关怀是人的主体性的彰显和确立,是党中央对人民群众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关怀,最终实现的是马克思所讲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人文关怀是集政治、经济、伦理和精神等多方面于一体的综合关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人文关怀的涵义主要体现在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力争做到既教育、引导和鼓舞学生,又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其中,教书主要体现了人文关怀中的“文”的关怀方面。

从教书的角度而言,作为一名思政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我们的主要职责就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从这两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即对学生进行“文”的关怀和塑造。下面,笔者将结合所教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纯理论的课程,具有理论抽象、难于理解以及思辨性较强的特点,课本里面所记载的仅是一个又一个枯燥乏味的原理,如何让一个个抽象干瘪的原理鲜活丰满起来?如何让高高在上的理论走进我们的实际生活?这对讲课的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钻研教学理论,努力提升教学技巧,勤于探索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力图革新教学方法,致力于转变教学理念。

我们认为,在教书的过程中,想要使僵死的理论获得现实的活力,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将“备”和“背”结合,第一个“备”提示我们要充分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要在课前多看、多思、多总结,甄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实际又简短精炼的案例作为课堂的调味剂;第二个“背”考量的是教师的基本功,即对课本原理和案例的熟练程度,要能够脱稿进行讲课,并在更深程度上将理论和实例内化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力争在不着痕迹的情形下将理论讲清讲透。其次,将“新”与“心”结合,想要教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就必须不断标“新”,要不断革新现有教学理念,更新现有教学案例,创新现有教学方法。同时,这门课程要求教师全心地投入,要以真心教育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要以热心关爱学生的思想成长,更要以良心引导学生树立真善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将“引”和“瘾”相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指引和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理论兴趣,叩击学生心灵深处,使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种痴迷上瘾的感觉。这样一种“瘾”的形成,要求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引导学生延展对理论知识的现实思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驾驭理论的信心和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现实根基上找到理论的生发点,感受到理论的强大迷人魅力,大呼过瘾。并在最终意义上,实现了由“引”(要我学)到“瘾”(我要学)的完美过渡。

更进一步,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要教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一些抽象僵死的理论知识,不同的课有着自身特定的教育目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主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提升学生的自身道德素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引导学生勿忘历史,珍惜现在,建设美好未来,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我们认为,从其根本目的而言,它的开设是要引导学生树立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并能够自觉地运用该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能够在不知不觉中重塑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我看来,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思维方式不改变,那么,所谓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只能是空谈。

有一个词叫“学问”,把这个词拆开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不二法门。“学”是个知其然的过程,“问”则是一个知其所以然的过程,问比学更重要,真正的哲学思想只能来自思想哲学,想要学好哲学就必须不断地去追问、去反思。在这里,教师的作用很重要,教师要通过一件件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行发问,要使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打破学生原有的简单的两极对立式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1]要求学生自觉地树立一种辩证思维方式,要在“是”中看到“不是”。拿人做个比喻,人是不是“是”,人是“是”,但人不是简单的“是”,不是固定的“是”。作为一种开放性、超越性和未完成的存在,人永远是一种是其所不是的存在,人要不断打破“是”的状态,不断对现有的我的否定,这样人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黑格尔说,生命本身就包含死亡的种子,这是对辩证思维方式最好的诠释,不是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从本质而言,生与死这两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在生存,我们也在步入死亡。

二、育人彰显人文关怀中“人”的关怀

从育人的角度而言,我们认为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人做好了,事儿自然也就做好了。在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我总要引导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大学?按照我的理解,大学即一人之学,一方面,大学不同于高中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要求我们独立生活、独自思考以及独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的教育能够让我们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关于这一点,英国教育家纽曼有着很好的理解,他认为:“大学不培养政治家,不培养作家,也不培养工程师,大学首先要培养的是灵魂健全的,到达博雅高度的,即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人格的完整对个人来说,意味着健康。一个健康的、灵魂健全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更容易成功。”[2]在此意义上,我们不难理解,由于社会上极少数功利主义因素的侵袭,使得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过多关注于对学生“智”的方面培养,而往往过少地关注对学生“德”的培养,从而使学生陷入心理和道德等问题不能自拔,曾经论证的纷纷扬扬的“马加爵事件”和“药家鑫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即育人的时候,应该更多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将该原则真正贯彻到实处,从学生的内心需求角度进行人文关怀,对人本身进行关怀,要在给予学生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教导。这样的教导往往采用的是命令式的口吻,强压式的做法,从根本上解决不了学生内心的忧虑,起不到真正的春风化雨润心田的作用,应该多进行“疏导式”教育,要在尊重学生、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样的育人才是对“人”的关怀,是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展开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尊严等基本需求和对人的情感、思想等内心感受的关注。

我们知道,现在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但是,专业课的学习只能让他们学会“做学问”,成为具有某种专业技术能力的“某种人”,那只是习得一种谋生手段,所关乎的只是生存基础。对于做人,专业课老师还不能完全地培育,而要做到使学生能够不仅从生存需要,而从生活意义层面学会做人就必须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任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任教师要从人的根本上,使学生明白人活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真善美。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升华自身的理想,并积极地去践行自身的理想,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思想、有行动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正如孙正聿先生在《现代教养》一书中的理解,真正的做人是要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本身,成为一个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有现代教养的人。[3]

更进一步,如何将育人落实到实处?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我认为,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思想引导,要从思想上纠正学生的一些思想误区,使学生能够重新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讲到真理和价值的问题时,有的学生在名利问题上比较迷茫,不知道是该淡薄还是该追求?我就劝告这位学生,不要轻言淡薄,你连名利都没有呢,淡什么名薄什么利呀?要大胆追求名和利,在一定意义上,二者是你人生价值的体现,但是,切记,追求名利可以,不要执著名利,否则将有可能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淖之中。从以上这个事例,我们能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在讲解原理知识时,不要只是简单的词汇堆砌和重复,不要只是说一下脱离尘世的假话、大话和空话,而应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理知识现实化,能够真正根据学生的内心需求,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来讲解,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真正实现“进耳、进脑、进心”的三进。

总之,站在大学的讲台上,我们能够切实地理解,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做到实处,如何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目标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课题。当然,必须承认教书育人也即“文”的关怀和“人”的关怀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真正的教学活动中,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58.

[2](英)纽曼著.大学的理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25.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政理论课;功能视角;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12-02

党的十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初步凝练成“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要求、新部署。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主阵地,因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建设,就必须在新的起点上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政理论课的功能性解读

从系统论来看,功能是相对于结构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分别从灵魂、主题、精髓、基础四个层次揭示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架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则是通过其功能来发挥作用的,其功能主要包括:引领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等。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不仅要“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具体作用,更要解读其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昭示、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并促成相应价值标准建立的功能”[1]。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功能性解读就是着眼于育人实践的思考,致力于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及其功能实现途径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具有普及传播、教育引导、理论建构和价值实践等功能”[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载体的各项功能。

党的十报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其精神是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其理论和思想成为思政理论课的崭新内容。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将思政理论课变成十精神学习的课堂、传播的阵地,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的良性互动。

总之,从功能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坚持以功能为导向,“紧紧围绕实践这个关键环节,才能实现主客体双方的价值,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又促进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3]。

二、基于功能视角的思政理论课话语体系转换

近年来,话语权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学术话语”、“政治话语”、“生活话语”、“网络话语”、“意识形态话语”等等新颖说法。“话语是作为社会交往方式的语言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形式,一套话语体系往往由多种要素构成”[4]。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其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意识形态话语或政治话语,像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因此,如何将意识形态话语或政治话语生活化、实践化,并在与网络话语碰撞中实现主流价值导向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导致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原因之一就是思政理论课师生主体话语权的缺失:思政理论课教师是党和政府在高校的代言人,学生在此强势话语体系下往往处于“失语”之势。因此,实现话语体系转换,增强新语境下话语双方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政理论课的功能发挥。

其实,我们常说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实质上就是话语体系的转换。有效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思政理论课话语体系的转换,离不开思政理论课功能的发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的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具有一致性”,而且在“基本功能上具有一致性”[5],这就为话语转换,有效实现思政理论课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机结合,达到两者的功能互补提供了内在的依据。

(一)发挥课程文化普及传播功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能力,思想政治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进高校?如何进大学生头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的基本功能所面对的重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承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的课程教育,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组成的课程集群。“思政课”的教育作用,体现在其目标是使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认同核心价值,形成积极人格和健康心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组成部分;课程属性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养成的载体、手段和媒介。教学效果评价要带动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变革,并使其终身受益。

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围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问题,我们以湖北经济学院大二学生为主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9份,对调查显示结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济学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途径与平台

调查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知识渠道前三位的分别是:政治理论课程(57.4%),电视、广播、网络(26.9%),报刊、宣传窗(15.7%)。显示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获取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亦不可小视。这一结果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传播渠道具有层次性。这种态势显示正面教育、自主学习、环境影响均有助高校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他们的自主认知。但要注意,一方面,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无疑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渠道,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它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极易为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网络平台信息的多元性极易蛊惑那些三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

2、理论认知的全面性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程度:18.5%和53.2%的人分别选择了“有些了解”和“了解一点”,其中22.5%和5.9%的人选择了“不了解”和“不关心”,说明了有少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或不关心该理论。值得注意,虽然二年级以上的高校学生已经学过相关课程,但22.5%的人对相关知识不了解,5.9%的学生不关心。特别是理科生,他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尚未充分激发,少数学生主观上不愿意接触相关知识,对专业课程以外的理论不闻不问的现象仍然存在。

3、理论认同的主动性

被调查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相关政治理论的原因排序是:了解所处社会的基本知识(34.4%)、修学分(46.3%)、帮助自身发展(18.3%)。这一结果整体来说令人担忧,修学分和着眼自己发展的实用动机较明显,而主动认识社会的自觉性不强,从中一定程度地体现出大学生在学习选择方面的偏向性,缺乏青年一代应该具有的社会志向和远大抱负。

在问及大学生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必要性时,11.6%和75.7%的同学分别持“有必要全面了解”和“有必要一般性了解”的观点,二者累计87.3%,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得到认同。持“无所谓”和“没有必要了解”观点的人分别占8.3%和4.4%,虽然累计占12.7%属于非主流状态,但这一倾向值得注意,说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整个理论教育中有盲点存在,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4、理论教育和传播效果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大学生的选择分别是:非常满意(2.3%)、满意(8.1%)、较满意(31.3%)、不太满意(47.2%)、不满意(11.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不太满意的学生占47.2%、超过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三者累计41.7%。由此可见学生虽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必要性,但多数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这一理论的教学效果。这一结果对高校政治类课程开设时间、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素质等都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一种理论要为大学生所掌握、使用及认同,离不开对这种理论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而传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程度。

三、调查整体结论及影响核心价值教育的相关因素

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和教育的重要对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层次及体系的重要一环。调查总体结论基本点包括:

1.高校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均衡性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多层次认识,学生的理论认知性总体比较均衡。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认知度最高,达到8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知78%。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比较了解占比52%,不了解占比13%。这一比例反映了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识具有较大片面性。很明显,高校学生以自己学习相关知识和对社会的初步了解的切身感受,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缺乏系统性认识,并促成了他们对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化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和判断的简单化和片面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经济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普遍评价较高,对社会满意度高达83%,这说明虽然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效果总体评价不高,但校园钝化尖锐事物的效应明显,高校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普及和深化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2.认知具有碎片性和模糊性

社会主义一词几乎家喻户晓,但调查结果也表明还存在认知盲区,即使接受过专业的理论传授,还有少数的学生不了解或不关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不知道或不想知道这一理论。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上,同样具有“碎片化”的典型特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海量且价值多元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调查显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认知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碎片性和模糊性。比如,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深层次问题时,多数学生表示不清楚和不了解。仅有23.7%的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制度构建相联系。特别是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的只是为了修学分,体现高校学生的理论自觉度不足。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滤掉学生对社会认识上的幼稚性。使他们进入社会的个人代价和社会成本降低。

3、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知的主要外在因素。

第一、学校环境。学校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大学生接受、学习、内化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主要场所。学校通过校报、广播、宣传橱窗等新闻媒介,来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主流价值观念,从而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同时也要看到,高校并不是真空,各种时兴的思想、思潮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高校校园里激荡,对学生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因素和正能量,也包括了一些非主流的不健康的消极因素。第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可以划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指的是国内外的社会大环境。宏观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也最深刻。大学生普遍认同市场经济在我们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些类似“金钱万能论”、“功利主义”等消极思想也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第三、家庭环境。家庭作为社会构成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大学生最初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的经济观念、经济价值取向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位大学生。此外,每个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和父母对子女期望值的不同也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的对策

1、重视大学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要善于处理好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理论的快速变动性之间的关系,不断拓展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社会主义理念和价值。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理论发展最新动态,并将其纳入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使理论能够快速的回应和解释现实问题。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必须直面市场改革带来的矛盾,把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具体政策措施引入到课程设计中,引入到我们的教学案例中,引导学生进行批判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结论。

其次,要善于从社会大环境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不断创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外,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善于运用大学生可塑性强、前瞻性和批判性等特点,丰富原有的教育方式。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调研,了解社会现实,从而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重要渠道作用

新媒介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介体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它具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传播形式多样,集理论性、及时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由于它集中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在媒体竞争中越来越占居主导地位。因此,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网络媒体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工具和主要阵地。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充分传播社会正能量。

3、弘扬校园文化,推动政治理论读物大众化、通俗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大学生头脑,就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六个为什么”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5-0150-04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回答了六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即“六个为什么”)“六个为什么”涵盖了指导思想、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发展方向等重要方面,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向大学生宣传“六个为什么”的重任。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吸收和渗透“六个为什么”的必要性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

“为谁培养人”和“怎么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邓小平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1〕1980年4月29日教育部、团中央共同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忽视和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必将犯历史性的错误。”〔2〕2005年1月,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六个为什么”内容,是实现本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要求。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使广大大学生对社会发展和社会思想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六个为什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有利于推动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吸收和渗透“六个为什么”,就是让大学生把“六个为什么”入耳、入心、入脑,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吸收和渗透“六个为什么”的目的不仅要帮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内在地整合和统一起来,而且要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提高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能力”〔3〕,使其树立并巩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忠诚感、对民族与国家事业的责任感。

(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我国教育方式、目标和人才素质的规定。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与目的所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基本目标,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的,肩负起构建和谐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历史重任的合格人才。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一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二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都责任重大。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主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无旁贷。马克思主义不仅需要中国化,也需要大众化,教师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力量,让学生真服、真懂、真信。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重要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吸收和渗透“六个为什么”是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有力措施。北京大学原校长吴树青认为,“六个为什么”针对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析事明理,解疑释惑,让他们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受到鼓舞,对更好地引领和整合各种社会思潮,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疑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看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坚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念,进一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自由、宗教等问题,通过各种形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青年一代。同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而且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也明显增强,使得各种利益矛盾冲突还在加剧。能不能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能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不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吸收和渗透“六个为什么”的路径探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学生全面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六个为什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就要求按照“六个为什么”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计划,可以从方案、问题解答、基础理论研究、实证教学研究、学科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入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收和渗透“六个为什么”更具有实效性。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课程的安排

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培养千百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六个为什么”作为教学内容,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思潮和社会思潮。

设置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环节。要设置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开好开足“形势与政策”必修课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六个为什么”紧密联系,使得“六个为什么”在教学中得到运用和实践。如上海大学,它作为“六个为什么”课堂教学的试点,从2010年的秋季学期起,将面向全校本科学生,采取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协同参加的“3111”的课程衔接方式,开展“六个为什么”进课堂的试点工作。即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主,衔接“六个为什么”中三个重大问题的教学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辅,分别衔接“六个为什么”中一个重大问题的教学内容。“六个为什么”中每一个重大问题各占用课堂教学的三个课时,在相关的社会实践课中安排一定的学时与课堂教学相配套。

(二)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

“六个为什么”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群众的思想实际,以鲜明的观点,全面准确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六个重大问题,是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党委宣传部要结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组织好对“六个为什么”的学习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广大辅导员要把《六个“为什么”》作为重要教育教学参考资料,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辅助读物,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和思政课教师培训要把《六个“为什么”》作为重要读本和培训内容,认真组织学习和研讨。要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育人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校园思潮和社会思潮。

“六个为什么”要在大学生中深入人心,需要不断地对其研究,尤其是其基础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走向群众,要向学生宣讲,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大众化。教师队伍和学科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从解决问题出发,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主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要切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吸收和渗透“六个为什么”,就需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就要结合新形势,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六个为什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当前的市场化、全球化相融合”、“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能代表基层利益”、“六个为什么怎样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党的领导不是个别领导干部的领导”等一系列问题和专题从多个角度深入开展研究,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其为广大学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内化为价值观念,外化为自觉行动。

(三)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宗旨是“通过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动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提供新信息、新思路,完整、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德育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水平”〔4〕。“六个为什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大学生作为最富有活力的青年群体,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国内改革的深化,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产生许多新的思想困惑和认识问题。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要使“六个为什么”得以有效宣传,从而使大学生树立并巩固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必须摆脱空洞说教、教条式灌输的“老面孔”,用“活教材”教“活”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真知。

(四)师资队伍的保障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关键在教师。”〔5〕同志指出:“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吸收和渗透“六个为什么”就会落空。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配备专兼职教师和政治辅导员的师资队伍。各高校要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不齐、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的问题,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按照中央部署,建立起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六个为什么”和以大学生问题解答为重点,着力开展拓展研究。一要不断锻炼教师队伍;二要增强学术氛围;三要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授课和听课,全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大力支持。从而加大学校内部育人力量的整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体现在育人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教育机制互联、教育功能互补、教育力量互动的校园网络教育,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学校还将通过常规听课制度、学生网上评教等渠道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而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则将通过书面考试并结合社会实践等途径进行综合考核,等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4.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

〔3〕吴树青.《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一些想法〔N〕.中国教育报,2006-06-23(3).

〔4〕陈时见.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5-28.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

任何教育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第一层次,是为哪个阶级培养人的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是否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是否具有该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第二层次,是培养具有什么技能的人问题,即如何为该阶级服务的问题。高校教育中,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担当着第一层次的任务,专业课和人文素质课担当着第二层次的任务。

第一层次的任务最为根本,它统率着第二层次的任务。第二-层次的任务是为第一层次服务的。如果第一层次的任务没有明确,没有得到实现,即使培养出来的人具有高度的技能,仍然不能认为教育是成功的。从近年来的实践看,高校的培养目标中,强调第二层次的培养目标居多,强调第一层次的培养目标变少。具体表现为教学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有所放松,以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代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环境不理想的原因

客观地说,目前高校教学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环境很不理想。Www.133229.Com冈教、学、管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学生方面,普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感兴趣

首先,从实用的立场出发:多数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自己毕业找工作、个人发展没有什么用处。因此,上课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老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看小说的看小说,读英语的读英语,闭目养神的闭目养神,对授课内容充耳不闻。

其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根本不愿意投入必要的精力,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突击看两天书,应付一下考试而已。平时不要说读一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书,即使自己的课本,也难得照面一次。

第三,更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用来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来指导自己的人生目标,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教师方面,主客观都不能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新要求

首先,不敢理直气壮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甘居配角。受学校教学大环境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已经很少还将自己摆在教书育人中的核心地位,而是甘愿给专业课教学充当配角,甚至在专业课教师面前缺少底气,表现为人格的低落,好像在学校中有占了专业课教师的便宜似的感觉。

其次,自己的理想信念没有解决好,随大流,自己也怀疑是否有必要大力加强。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都没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当作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而是仅仅当作一个普通的职业,谋生的手段。这样,就不能在教学中充满信心,充满激情,给学生以巨大的人格感染力和影响力。自己底气不足,何以说服学生?

第三,教学中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无产阶级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的思想武器。回避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兴趣,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在教学过程中,加进了大量的奇闻轶事,以赚取学生廉价的笑声为目的,表面看来提高了课程的吸引力,但实际上却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庸俗化,低级化。反而在更深层次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更是把自己居于一个跳梁小丑的角色,使得自己人格低下,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失去了它的严肃性、科学性。

第四,知识结构落后,教学手段落后,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并没有及时适应这种新发展,在教学中不能及时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彻于教学实践当中,所举教学事例多为数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已经举过的,给学生以老古董的印象,当然谈不上好的教学效果了。

3.学校方面,管理理念、管理体制限制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

首先,不少学校还仍然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副课”,是位于英语和专业课之后,敬陪末座的点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无所谓专业建设,甚至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也不被认为是专业人才,造成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前途失去信心,时时担心分流下岗,许多教师不得不改行而从事“专业课”教学。

其次,认为学校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位是养闲人,只有“专业课”教师才是学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是专业教师,没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因此,一谈教学改革,减少课时,首先就拿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刀。一些不具备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的行政干部、学生工作干部为了评定职称,甚至为了赚取一点课时费而兼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人以任何人都可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觉,严重损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权威与地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第三,在投人方面,则是能少尽量少。许多学校可以为专业建设、博士点建设、硕士点建设投入成百上千万的经费,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建设却投入很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无所谓专业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也无所谓学术水平的提高。上一学期课,组织学生搞一次社会调查的经费都没有,这样不理论脱离实际才是怪事。

第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成就感的严重打击。许多学校工科思维占统治地位,一切以工科的标准来考核,不考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特点,不考虑他们在教书育人中的特殊性质,而是一刀切地以科研经费量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所上的课在计算课时时打折。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为了完成工作考核,不得不疲于奔命,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上,同本文笔者就曾经一年上过800节课,而这还并不是教师中上课最多的。同样的,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也存在着片面强调标准化试题,忽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特殊性的现象。这种考核方式,只能逼着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原理,以求考试得到一个高分。对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毫无帮助。

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被削弱的后果,是年轻一代对共产主义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丧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怀疑。对中国共产党数十年来为民族解放,国家繁荣富强所作出的贡献缺乏了解,对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缺乏了解。缺乏远大理想,更缺乏解放全人类的远大理想和使命感。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泛滥。浮躁、浮夸、做秀成风。也造成了学生学习动力缺乏,厌学、厌世,经不起人生的困难挫折。稍有不顺利,就容易走极端。近年来高校中频频发生的极端事例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造成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从认识根源上说,是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完成教育目标方面的决定性作用。片面强调了学生的技能培养,忽视了高等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忠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各个学校大谈培养21世纪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却恰恰忽视了人才的最重要的素质,是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以解放全人类,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己任的使命感。舍此而片面强调学生技能的培养,无疑是舍本而逐末,弃道而重器。

高教改革带来了教师、学校和学生关系的新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在旧的体制下,学校和教师是居于主动地位的教育者,是代表学校的所有者——国家,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师”的尊崇地位,学生对学校和老师有一种崇敬感。但在新体制下,学生有了一种错觉,即自己是掏钱上大学,我付费,你教学,是地位高于学校和教师的消费者,因此,特别反感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的说教。

我们高等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是首先必须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高校理论课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讲价值观、人生观多,而讲世界观少。没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又怎能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呢?价值观、人生观的首要问题,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起来的学生,才能树立伟大使命感,才会有远大的理想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早就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解放全人类,这一历史使命在今天仍然没有改变,仍然还应该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首要之义。真正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树立起了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使命感,教书育人中的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就不用担心学生没有远大理想,不刻苦学习,不能掌握专业知识,不能经受困难挫折。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7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

任何教育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第一层次,是为哪个阶级培养人的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是否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是否具有该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第二层次,是培养具有什么技能的人问题,即如何为该阶级服务的问题。高校教育中,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担当着第一层次的任务,专业课和人文素质课担当着第二层次的任务。

第一层次的任务最为根本,它统率着第二层次的任务。第二-层次的任务是为第一层次服务的。如果第一层次的任务没有明确,没有得到实现,即使培养出来的人具有高度的技能,仍然不能认为教育是成功的。从近年来的实践看,高校的培养目标中,强调第二层次的培养目标居多,强调第一层次的培养目标变少。具体表现为教学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有所放松,以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代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环境不理想的原因

客观地说,目前高校教学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环境很不理想。冈教、学、管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学生方面,普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感兴趣

首先,从实用的立场出发:多数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自己毕业找工作、个人发展没有什么用处。因此,上课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老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看小说的看小说,读英语的读英语,闭目养神的闭目养神,对授课内容充耳不闻。

其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根本不愿意投入必要的精力,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突击看两天书,应付一下考试而已。平时不要说读一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书,即使自己的课本,也难得照面一次。

第三,更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用来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来指导自己的人生目标,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教师方面,主客观都不能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新要求

首先,不敢理直气壮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甘居配角。受学校教学大环境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已经很少还将自己摆在教书育人中的核心地位,而是甘愿给专业课教学充当配角,甚至在专业课教师面前缺少底气,表现为人格的低落,好像在学校中有占了专业课教师的便宜似的感觉。

其次,自己的理想信念没有解决好,随大流,自己也怀疑是否有必要大力加强。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都没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当作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而是仅仅当作一个普通的职业,谋生的手段。这样,就不能在教学中充满信心,充满激情,给学生以巨大的人格感染力和影响力。自己底气不足,何以说服学生?

第三,教学中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无产阶级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的思想武器。回避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兴趣,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在教学过程中,加进了大量的奇闻轶事,以赚取学生廉价的笑声为目的,表面看来提高了课程的吸引力,但实际上却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庸俗化,低级化。反而在更深层次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更是把自己居于一个跳梁小丑的角色,使得自己人格低下,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失去了它的严肃性、科学性。

第四,知识结构落后,教学手段落后,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并没有及时适应这种新发展,在教学中不能及时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彻于教学实践当中,所举教学事例多为数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已经举过的,给学生以老古董的印象,当然谈不上好的教学效果了。

3.学校方面,管理理念、管理体制限制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

首先,不少学校还仍然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副课”,是位于英语和专业课之后,敬陪末座的点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无所谓专业建设,甚至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也不被认为是专业人才,造成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前途失去信心,时时担心分流下岗,许多教师不得不改行而从事“专业课”教学。

其次,认为学校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位是养闲人,只有“专业课”教师才是学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是专业教师,没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因此,一谈教学改革,减少课时,首先就拿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刀。一些不具备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的行政干部、学生工作干部为了评定职称,甚至为了赚取一点课时费而兼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人以任何人都可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觉,严重损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权威与地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第三,在投人方面,则是能少尽量少。许多学校可以为专业建设、博士点建设、硕士点建设投入成百上千万的经费,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建设却投入很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无所谓专业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也无所谓学术水平的提高。上一学期课,组织学生搞一次社会调查的经费都没有,这样不理论脱离实际才是怪事。

第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成就感的严重打击。许多学校工科思维占统治地位,一切以工科的标准来考核,不考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特点,不考虑他们在教书育人中的特殊性质,而是一刀切地以科研经费量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所上的课在计算课时时打折。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为了完成工作考核,不得不疲于奔命,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上,同本文笔者就曾经一年上过800节课,而这还并不是教师中上课最多的。同样的,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也存在着片面强调标准化试题,忽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特殊性的现象。这种考核方式,只能逼着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原理,以求考试得到一个高分。对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毫无帮助。 转贴于

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被削弱的后果,是年轻一代对共产主义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丧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怀疑。对中国共产党数十年来为民族解放,国家繁荣富强所作出的贡献缺乏了解,对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缺乏了解。缺乏远大理想,更缺乏解放全人类的远大理想和使命感。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泛滥。浮躁、浮夸、做秀成风。也造成了学生学习动力缺乏,厌学、厌世,经不起人生的困难挫折。稍有不顺利,就容易走极端。近年来高校中频频发生的极端事例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造成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从认识根源上说,是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完成教育目标方面的决定性作用。片面强调了学生的技能培养,忽视了高等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忠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各个学校大谈培养21世纪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却恰恰忽视了人才的最重要的素质,是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以解放全人类,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己任的使命感。舍此而片面强调学生技能的培养,无疑是舍本而逐末,弃道而重器。

高教改革带来了教师、学校和学生关系的新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在旧的体制下,学校和教师是居于主动地位的教育者,是代表学校的所有者——国家,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师”的尊崇地位,学生对学校和老师有一种崇敬感。但在新体制下,学生有了一种错觉,即自己是掏钱上大学,我付费,你教学,是地位高于学校和教师的消费者,因此,特别反感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的说教。

我们高等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是首先必须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高校理论课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讲价值观、人生观多,而讲世界观少。没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又怎能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呢?价值观、人生观的首要问题,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起来的学生,才能树立伟大使命感,才会有远大的理想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早就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解放全人类,这一历史使命在今天仍然没有改变,仍然还应该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首要之义。真正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树立起了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使命感,教书育人中的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就不用担心学生没有远大理想,不刻苦学习,不能掌握专业知识,不能经受困难挫折。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8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消极心理;对策

[作者简介]严丽丽,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C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12006)10―0219―03

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内在因素,如果学生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存在偏差,就可能对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产生障碍,从而对教育的目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为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文章分析了影响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种心理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心理

一、影响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种消极

影响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如下几种消极心理:(1)逆反心理:即是对外界某种刺激相对立的心理反应,如外界对某一事物是持否定态度,逆反心理的反映便是肯定。这种心态使一部分学生盲目地把正确的事物当作错误的东西来批判,对应当否定的东西却予以肯定。这种心理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许多不利。(2)厌烦心理:这是带有排斥情绪的心理状态。其表现为对事物不关心,没有兴趣。在这种心态的学生看来,政治课是讲干巴巴的大道理,枯燥无味,因而你讲什么他烦什么,表现为排斥甚至对立的情绪。(3)偏科心理:即是偏见心理。有的学生重理轻文,认为搞“四化”,就是靠科技,不需要政治。所以,重视专业课,轻视政治理论课,认为政治理论学不学无所谓。这是由偏见导致的错误认识,在学生中普遍存在。(4)怠惰心理:这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有这种心态的学生,对事物漫不经心,对政治课态度淡漠,有时还表现出两面性,即表面上对教学内容不抵触,不表现出自己的反对态度,你说什么他听什么,但实际上却是“我行我素”,这种心态也有碍于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二、影响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种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

产生上述消极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影响。在国际上,近十年来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西方加紧了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尽管改革开放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某些消极东西及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也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新形势的挑战面前,由于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接挑战的准备不足及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危机。

(2)社会现实与教育内容存在反差。社会现实中存在一些消极落后的现象,如腐败、,轻法制、拉关系、行贿、贪污盗窃等,与教育内容反差很大,引起一些学生的困惑和失望,他们感受到实际与理论不相符合,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

(3)教学过程存在重课堂轻实践的倾向。教学过程存在重课堂轻实践的倾向,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教学的理性说教缺乏充分的感性支持,“知”与“行”存在距离,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厌烦心理。

(4)政治理论课缺乏时代气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缺乏鲜明的时代气息,使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产生怠惰心理。

2.主观原因

(1)大学生的思维仍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缺乏辩证思维的能力。他们容易从书本理论出发观察问题或以主观臆想来看待问题。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喜欢横比而忽视纵比,有时还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不善于用全面、客观、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而思想易产生偏激。又由于思维独立性的发展,他们往往表现出不愿接受某些虽然正确、但还没有经过他们自己证明的观点,不太容易接受教育。

(2)对待政治理论课存在不良态度。其表现: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专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政治理论是浪费时间,对政治理论课态度冷漠,对政治理论课应付了事,奉行“60分万岁”,认为政治理论课是非重点课,学得好不好,也不会影响将来的工作。这种态度影响着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热情。

(3)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学生具有了较宽广的国际视野,但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的磨炼,部分人脱离实际,对错误、腐朽的东西缺乏正确辨别的能力,容易盲目地追随和轻信那些对社会有消极作用的观点,在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及各种大是大非面前,出现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浮浅、幼稚甚至偏激,从而产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消极心理。

(4)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大学生心态失衡,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如自高不能得志,自卑不能自拔,自我否定、自我拒绝、不负责任、玩世不恭、压抑宣泄、成才焦虑、物欲焦虑,甚至自弃自毁等,这些扭曲的心态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导致对政治理论课的消极心理。

三、消除影响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种消极心理的对策

1.加强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教育

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知识,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学生之所以对错误思想不能有效抵制,在社会的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思想上产生怀疑、困惑、迷茫,除了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实基础外,缺乏鉴别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学过程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消除消极心理对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以及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

2.改进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首先,增加具有时代特点的内容,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使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产生新鲜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的自觉性。其次,教学内容要贴近社会现实,增加说服力、针对性,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理论有指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避免将政治理论课教学智育化,又要防止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不注意吸纳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理论成果而流为空洞的说教,努力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含量,以真理的力量感染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

力、感召力。

3.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理论教学的基本原则,贯彻好这一原则,才能解决学生思想深层次的问题。首先,要求掌握理论,这是联系实际的前提。学生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才能从理论的高度来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调整自己的行为。其次,联系实际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国际国内形势,党的方针政策,各种社会现象等,都会在学生的思想上引起一定的反映,政治理论课不能回避这些问题,而应实事求是地从理论上去解释学生最有兴趣、最关心、最普遍的热点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理论教学内容真正地人耳、人脑。最后,深入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具体思想问题,并研究分析形成这些倾向性思想问题的条件、原因,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其变化特点。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识上的深层次问题,提高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

4.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政治理论课教学

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研究大学生心理,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需要等。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学生头脑中已经发挥作用的先在的知识观点,帮助学生摆脱新旧思想激烈冲突的困扰,引导他们接受新思想;其次,针对大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学习障碍、就业、男女婚恋、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开展相应的集体咨询,侧重于学生的客观的自我评价、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健康的人格特征、坚强的意识品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谐相处的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把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再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心理疏导与对学生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更高层次上给学生指出努力方向。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在帮助学生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中掌握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总结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进而指导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

5.消除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对立

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如果教师只想到自已是教育别人的角色,忘记了自己首先处于与其他角色相联系的关系中,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关系不融洽,以致阻碍道理的传导,使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产生反感。因此,教师要改变那种“我打你通”、“我说你服”的接受方式,采取主体性的教学方式,平等交流,从学生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及实际困难出发,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需求,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设身处地帮助他们释疑解惑、解决困难,这是拆除消极心理的最好手段之一。

6.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开发非智力因素对人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学习活动起着动力、定向、激励的作用。因此,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传统的知识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注重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这对于避免学生消极情绪、意志和态度的产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7.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讲授知识不是从杯中倒水,注入即可,需要遵循大学生特点和接受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启发诱导等方法,学生才会乐于接受。这是学习兴趣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于教学过程,把政治理论课教学从“平面”引向“立体”,从“灌输”转到“互动”,从“单色”引向“多彩”,寓教于乐,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9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理念;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扬光大的宝贵经验,如我们已经娴熟掌握的启发式、点拔式、讨论式等。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非截然不同,教师也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更何况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优良传统,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而不断发展。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的 “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可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的革新与挑战。

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热闹”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改以往教师“独霸”课堂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接受知识了。譬如,在指导学生总结语文第一模块的课文时,要求学生根据“必修1”有许多篇蕴含悲情的特点,从“悲情美”角度去赏读分析课文,分组研读,大胆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这样,学生们既梳理了知识,又品尝了探究的乐趣;既积累了知识,又培养了审美能力,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促使人更加和谐和持续发展。新课标强调“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学法指导主要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学的问题,探讨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语文能力主要是习得和学得的,研究“习”和“学”的方法特别重要。由于语文学科的复杂性,我们既需要和学生一起探讨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也需要人为地把语文按板块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探究其不同规律和学法。我们要具体引导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听课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早晚自习的方法、复习应考的方法和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方法、演讲的方法等语文实践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研究学法比教师研究教法更重要。学法指导旨在使教与学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还应根据掌握的学生语文学习心理以及具体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倾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寻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最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兴趣、态度,学生的性格、意志,听课、写作、说话朗读、语文测试心理等等,教师都应掌握。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捕捉教育契机,调节、锻炼学生心理,使他们热爱语文,永远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学习语文。方法比知识重要,状态比方法重要。当学生以一种痴迷、高昂、执着、上进的状态学习语文时,他就会主动探索方法,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学法指导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实效的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在备课、实施教学等活动中把它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把精力全都放在如何备好课、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教学策略等方面,没把学法指导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对新课程语文教学理解不到位。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和学生特点,既生动有趣又高效艺术地将文本学习转化为一个个活动(含教学细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提高是实施新课程教法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活动中,学生主体得以体现,课堂教学易于生成,综合能力得以锻炼,而教师对活动的设计、调控、引导也彰显其“平等中的首席”主体地位。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课堂讨论活动,既体现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理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是教师最乐于采用的活动形式。但它的设计、调控也是最难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科学的讨论方法,达到实效的讨论目的。切忌为讨论而讨论的作秀式讨论、撒手不管的放羊式讨论,或蜻蜓点水、刚一展开立即结束的浅薄式讨论。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的教师课课离不开讨论,其实“合作讨论”的设计、组织以及形成实效是很难的,也未必课课都有必要讨论。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新课型,两者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提高的两大主要途径。社会语文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学校语文虽与之不同,但借鉴社会语文学习的规律、要义,精心设计、组织“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提升能力,是课文教学最有力的补充。现实状况是,不少老师不重视语文综合实践课,或在上该课型时,把它上成了社会实践课、班会课、历史课或“四不像课”了。既然是语文教学,该课型的操作无疑应做到“语文”“综合”“实践”的统一,尤其要突出“语文”。

教师应根据学情广泛地开展各种语文应用性实践活动。如,在读报时间开展“演讲”“朗读”等口语训练课,以及学生的时文选评课。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精选出自认为较好的文章抄录下来,加上自己精练的点评,每天由一名学生在读报时间登台朗读、评论。所选的文章由课代表收藏,汇集成册,由大家自己命名、写序、设计封面。这样既促使学生课外阅读,提高评论能力,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