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模块化教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5:25

模块化教学论文

模块化教学论文范文1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共72学时,4学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已有的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概论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论名著名篇,了解中国古代文论家留下的最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想的深刻内涵,初步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想的发展脉络,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发展线索,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和加强对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课程特点分析

《中国古代文论》是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之一。文学批评,以业已存在的文学现象为批评对象,重在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作出评判。文学批评的具体内容包括作家、作品、风格流派、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等等。因此,文学批评是文学与人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加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大多由于西方文学批评之东渐而得以成立。而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就已十分发达,在某些领域还相当成熟。本课程就是要向大家简要介绍中国的文学批评及其特色和成就。本课程涉及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的主体文学思潮及其发生发展线索、重要文学理论范畴及其演变发展、重要文论家及其主要文论思想、重要文论著作及其理论意义等。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十分久远。从某种角度而言,有文学创作,就会有相应的理论批评。因此,就文学而言,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是它的两翼,两者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对,共同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中国文学批评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它不同于西方的文学理论批评。中国文学批评,是中国古代人对文学创作的理性总结,其中蕴含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文化学意义。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进行研究和总结,有助于深入考察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了解和领会各种不同的批评方法、审美标准和审美趣味;也有助于总结民族文化传统,理解蕴含在其中的艺术精神。当然,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的最终意义在于,促进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研究水平,并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提供借鉴。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记忆能力方面的下降与理解能力的增强

08秋汉语言本科班的学生大多为成人,其中35岁以上的学生占80%。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识记能力开始减弱,特别是“机械识记”能力明显下降,但成人借助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理解能力相对增强。这一特点在07春汉语本学生身上体现的极为明显的就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尤其是客观识记知识)的掌握较为浮浅而对主观分析题的理解较为自如。

2、学生学习的功利性

08秋汉语言本科班的学生大多为小学教师,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形成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和课程资料,并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评价的能力。由调查问卷中关于学生学习目的的回答来看,学生的学习目的带有较为明显的功利性,约一半的学生选择了“为了文凭”的选项;另一半学生选了“提高自己”的选项。在选择 “提高自己”的选项的学生中,我们不排除有的学生含蓄地因此隐藏了自己“为了文凭”的真实想法。因为在授课的过程中,授课教师曾经与某些选择“为了提高自己”选项的学生交流,他(她)们曾流露出自己来学习是"为了文凭"的原因。

3、具有较明显的经验主义倾向性

实践教学表明,成人学习是着重个人经验、强调实用性的学习。成人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对于进一步的学习来说,既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学习来源,也可能成为学习障碍,它直接影响学习者对新知识的解释和归纳。比如,近些年来,由于学术思想的开放,“学术口红”颇有泛滥之势,而这些“学术口红”直接影响了成人学生对学术客观正确的理解与分析。

4、缺乏行之有效的的学习方法

本学期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大,不擅长自己对 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缺乏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5、学习时间与工作时间的矛盾冲突

成人学习者与普通学校里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成人学习者的主要时间是用来工作。这就决定了他们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用来学习。以08春 汉语言本科班的学生来说,这个班的学生80%为小学教师,90%为女性,80%的学生已成家。从这个比例来看,学生既要学习,又要兼顾工作与 家庭,这样,有时她们难以将全部精力放诸于学习上,从而产生工学矛盾。

三、课程实施方案和一体化设计特色

为配合本次教学改革实践,学期初,责任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以往教学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对课程实施方案和一体化设计进行了重新整合与设计。本次实施方案与一体化设计的特点主要在于以源系流,以根养叶,注重源头与基础的把握,而不偏执于对细枝末节。

1、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法

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博大精深、内容浩繁,看起来纷繁杂乱、琐碎无序,好像没有严谨的理论体系可言。其实,如果深入分析中国古代文论,我们会发现,在这些散落的篇章中恰恰有一个潜在的体系存在着 ,这种潜体系体现为批评家的总体倾向,既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

模块化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半工半读;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081-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意识、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就给我们职业技术学校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学校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职校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被社会无情的淘汰,对学校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是理论和实训分开进行,理论课只注重课程的相关概念专业术语的讲解,实训课则以技能操作为主,两者会有一定脱节,也讲究上课的连贯性、延继性,特别是上理论课时,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教学质量。模块化教学法(MES),是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以其针对性、灵活性、现实性、经济性的特点,越来越受教育理论工作者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关注。它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热情以及认真的学习态度。通过主动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行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将专业理论知识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重构,逐步形成职业能力。它把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科学分模块强化练习,更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通过模块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它有讲有学,循序渐进,边学边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培养出的职校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校被列为全国“半工半读”的试点示范学校,学生都是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他们都是零学费入,在三年中职学习生活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去企业实习,来赚取自己在学校的生活费,这样我们老师就要在有限的教学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应专业技能,给学生今后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些班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我们普遍采用的了模块化教学,它体现了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强调对基本原理和结构的掌握,简化烦琐的理论。符合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理论以“够用为度”、注重“实用技能培养”,以下是本人在Fireworks软件应用课程中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各教学模块设计目标指导要清晰

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必须明确具体,有针对性。在学习每个模块之前使学生对预期要实现的目标和结果要非常清楚。本人在Fireworks软件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该软件功能特点、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以及学生的授课时间,把它分为三个教学模块进行。第一个教学模块是Fireworks使用基础,通过这个模块的教学,使学生掌握Fireworks MX的基本操作,包括:工作界面的熟悉、各个面板和工具栏的打开关闭和使用、Fireworks文件的各种操作,掌握Fireworks中与图像处理有关的各个工具的使用。学完这个模块后,学生能初步使用Fireworks MX软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应用的要求,利用Fireworks MX进行简单的图形图像处理。第二个教学模块是FireworksMX的使用提高,在这个模块中学生掌握Fireworks中钢笔工具的使用,各种填充效果的应用,动画的编辑和各中图像编辑的技巧。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学生要能利用Fireworks绘制需要的各种图形,并对图形进行编辑加工,能灵活应用图形图像处理的各种技巧,能利用Fireworks制作简单动画,对该软件的使用比较熟练。第三个教学模块是Fireworks综合应用,主要学习利用Fireworks制作一些网页元素,如:交互按钮、下拉菜单和翻转图等,掌握Fireworks与Flash、Dreamweaver配合使用。学生学完这个模块后,能熟练使用Fireworks这个软件,能自己利用Fireworks软件制作一个网站首页,并实现相应的页面功能。

在每个模块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知道本模块学习的内容,练习的技能,学完以后,自己的应用水平应该是怎么样的。为了能使各个模块要实现的目标顺利达成,把每个模块的内容细化到每节课中,使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都有要实现的目标,技能水平逐步提高,有效保证了各个模块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教学模块内容、架构设计要有系统性,体现层次化

每个模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要有系统性,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也就是说排在前面的模块理论知识点少一些,理论简单一些,技能要求也低一些,每一模块上升一个层次。如在Fireworks软件应用模块化教学中,第一个模块是使用基础,只需要学生对该软件的各种基本操作,有一定掌握,能在原来图像的基础上利用该软件进行图像的编辑处理,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也比较少。第二个教学模块是软件的使用提高,就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Fireworks中各个工具的使用,能利用相应的工具自己创作一些图形,能灵活处理各种图像。操作技能水平比第一个教学模块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能较熟练的使用Fireworks软件,同时这一模块中也涉及到了层、帧和混合模式等理论知识。第三个教学模块是在第二个模块基础上有了更高技能要求,要学生能灵活使用该软件,能利用该软件制作网站首页,能和其他的网页制作软件配合使用。这样层层递进,较好的遵循了人们认知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同时,各个模块又是相对独立的,即各个模块内容是完整的。在这里该课程第一个模块的起点是软件的初步使用,终点则是简单图像处理,同样的第二个、第三个教学模块都有自己的起点和终点,这样,每个模块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自己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每个模块都以多个实例练习为中心,把相应的理论和技能要求溶入其中,通过实例练习的制作,来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技能。由于各模块相对独立,因此如果学生在这一模块没学好,还可以在下一模块中学习到,有了“补课”的机会,能更好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三、各教学模块要突出技能为核心

模块化教学要加强学生技能水平培训和提高,突出“专业操作技能为中心”的特点。在每个模块知识点的学习中,要把各个知识点放在一个个具体的实例中,让学生通过一个实例的制作来提高软件的使用水平,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在第一个教学模块中,我们以一个简单的颜色替换实例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FireworksMX软件,练习FireworksMX中文件的打开、导入、关闭和保存等基本操作,学习该软件各个面板打开关闭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分别打开一张位图图像和一张矢量图,并用放大镜放大后来观看,自己小结这两张图像放大后的区别,然后引出位图和矢量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生的软件使用水平也得到相应的锻炼。通过“欢迎光临”、“DIY相框”、“燃烧文字”、“网站Logo”、“踏雪留痕”、“母亲节贺卡”、“礼花绽放”等实例制作,学生掌握了文本工具、多边形工具、缩放工具、涂抹工具和模糊工具的使用,对文本路径的转化与组合也有很好的认识,通过实例的制作,使用学生上机动手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和加强。由于少了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同样的方法,笔者把第二个、第三个教学模块中要学习的理念知识,和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放入二十多个实例制作当中,让学生在实例制作过程中学习理论,提高操作水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模块化教学组织实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突出以“学”为主,在实例制作当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学习能力、专业技能水平进行分组,让每一组有一两个水平较高的学生,让他们来带动全组同学的学习,让后进学生和学习较好的学生结成学习互助小组,以利于后进生的转化,促进优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其次,在每节课的学习中,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精讲多练,多给时间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每节课上课前,先让学生观看实例制作后的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制作的积极性,然后给出实例制作的过程和步骤,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时老师进行巡回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实例的制作,让学生对要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有一个具体客观的认识。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找出以前没用过的工具或没有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小结,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做出与实例类似的其他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如在第一个教学模块中,笔者通过“DIY相框”的实例制作,来学习自动形状面板中边框对象的使用,以及效果的应用,在制作完这相实例后,让学生对自动形状的使用进行演示操作,强调注意事项,然后让每个小组采用其他形状来实现相框的制作,完成后各组上交一至二个较好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各教学模块的考核评价

在该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考核中,明确以实例制作效果为各个模块考核的主要依据,注重过程管理,引入评价量规,让学生也参与到考核评价中来,调动学生主体意识,从不同角度评价过程和效果,使对学生的评价多元化,更客观地评价学生。具体评价量规表如下:

总评

当完成Fireworks软件应用的三个教学模块后,学生都能较好掌握各个模块中知识点,熟练地使用该软件进行图形图像的处理,制作网页的各个元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符合实际应用,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有也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在该课程的期末考核中,全班的合格率为97%,优秀率为61%,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由此可见,模块化教学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即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主要目的,在提高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和知识的应用水平方面,的确要比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有优势。同时由于模块化教学中各个模块之间既有系统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更便于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地学习和提高,有效避免了知识的断层。采用模块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模块化教学仍是在探索中进行,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相应教材的编写,与各个知识点对应的实例的收集和整理仍需要不断的积累和优化,评价的方式、方法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赵艳云主编.网页制作Fireworks实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周平儒.模块化教学法探微[N].英语周报・初中教师版,2006-6-21.

模块化教学论文范文3

“模块”理论是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感知神经学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Gazzaniga)教授于1976年提出的。他认为:“新的观点认为脑是由在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上进行活动的子系统以模块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1]。”此后,西方心理学界对心理模块性的探索热情一直兴盛不衰,认为它是人类对心理的本质,特别是对“认知加工是怎样被组织起来的”认识的一场革命,它被发展成为与“模拟论”“理论论”并列的“模块论”,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三大理论之一[2]。

将模块理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成功的范例是加拿大荷兰学院的CBE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以培养技术岗位型人才为目标的模块式教学。笔者结合自己排球模块课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实验与调查研究,论证了模块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可行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抽选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初二年级参加排球模块课学习的初中学生与参加传统排球课的初中生各72名。经调查,这144名学生排球技战术水平、排球知识、身体素质(以助跑摸高、往返跑、仰卧起座为主)、文化学习成绩基本一致,没有显著性差异。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在模块下设置若干个学习单元,形成单元教学计划。很显然单元教学计划是模块计划的细化,是一种教学内容集合的表述。由于它既注意模块计划的整体构思,又关注学习过程中多维学习目标的实现,所以起到推进模块计划与和大单元教案、课时计划实现的桥梁作用。

2.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由表1可看出在对比实验前,排球模块班与传统班的学生在助跑摸高、折返跑9米×4(秒)、仰卧起座(次/分)三项基本身体素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36学时的实验后,由表2可看出排球模块班的这三项身体素质明显高于传统班的学生(P<0.05)。

可见与传统排球课相比,在中学实施排球模块课教学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课成绩。分析其原因,排球模块课教学对学生体质产生良好影响的主要有两点:首先,排球运动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体育运动,经常参加排球运动能促进速度、灵敏、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的发展,能增强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机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状况,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其次,排球模块课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技术动作组合多,变化多,与其它运动项目相比对身体素质要求更高。特别是动作的连续施展,及时衔接,快速转换,需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经常练习,能大大改善和增强机体各部分的功能,较长时间的移动练习,也有效地提高耐力素质。

由于选排球模块课的学生兴趣高,每次课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从而促进了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了运动技能的快速掌握,因而身体素质超过了排球传统班学生水平。

3.排球模块课对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由表3可见选排球模块课学生的等第中良好以上的占82%。说明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排球的基本技术,较好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考核要求,这也表明了初中开设排球模块课是成功的,是深受学生喜爱的。

4.排球模块课教学给予学生的财富。排球模块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调节大脑疲劳,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对未来自身的文化修养,对国家建设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再则,从回收的调查表中统计出,有61%的学生从中学会了锻炼方法,有57%的学生将它作为课外锻炼的手段,有36%的学生把它选作终身体育的手段。不难看出排球模块课教学给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的是无尽的财富。

通过排球模块课的教学与实践,排球模块课非常受学生们喜爱。但是,排球模块课的教学内容还须拓展,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有65%的学生对排球模块课中的教学比赛这一内容很感兴趣,对比赛同样有着极高的兴趣。通过比赛,使学生在实战中了解一些排球竞赛规则,这样既能丰富排球模块课的内容,又增加了课的趣味性,提高了锻炼效果,更有利于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通过比赛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对校园文化建设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研究结论

1.与传统排球课相比,在中学实施排球模块课教学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课成绩。

2.排球模块课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排球技术的掌握和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更好的体现出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3.排球模块课教学能磨练学生品质,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更适应当今中学的排球教学。

参考文献:

模块化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模块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模块化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以专业素质和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再对各个模块实施针对性的教学。该教学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由国际劳工组织研发,后来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探索,迄今为止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模块化教学具有显著的优点:第一,可以发挥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位教师要从头到尾完成本门课程的所有教学活动。在模块化教学中,可以由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专业和研究专长,精心准备一个模块,再对该模块施教学。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模块合成了整个课程的教学,从而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第二,有利于凝聚教学团队。模块化教学依靠整个教学团队群策群力、博采众长进行模块设计和课堂教学,从而可以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协作能力。第三,可以让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模块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老师的上课风格,而且每个模块都是教师精心准备的,从而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模块化教学实践

作为金融市场中最具活力和创新性的行业,投资银行被誉为金融体系的轻骑兵、市场经济中的金融工程师。它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参与资本市场配置,成为资金提供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资本市场的市场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改革创新不断推进。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行业作用日益凸显。要继续推进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本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更需要一大批熟悉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的专业人才。因此探讨“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的教学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和投资技巧,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是课程自我完善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的课程特点使之非常适合开展模块化教学实践。“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的课题脉络为“概述-业务-管理”。概论主要介绍投资银行的内涵、基本功能、行业模式、类型和发展历程,回答什么是投资银行,为什么需要投资银行这两个问题。业务模块主要介绍投资银行各类业务的开展。按业务类型划分,投资银行业务可分为承销、交易、并购、证券化和金融工程业务。投资银行管理主要介绍投资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风险防范和监管,回答了如何管理投资银行这个问题。从以上的论述可以发现,“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课程各部分的教学内容相互独立,哪个内容先讲哪个内容后讲,并不影响学生对后续内容的学习,第二,课程重点是投资银行各类业务开展,课程的实务性和技能性非常强。如何将课程内容实务化,是该门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第三,课程内容要求不断地与时俱进。金融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投资银行业的变化日新月异,因此该课程的内容不应该只限于教材,应该介绍当前投资银行业的最新发展。换句话,该课程具有较大的课堂教学灵活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该课程分成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基础知识模块,主要介绍介绍投资银行的内涵、基本功能、行业模式、类型和发展历程,这一模块着重于让学生了解投资银行。第二个模块是业务模块,是该课程的核心,业务模块根据具体投行业务实施,又可以分为以下子模块:(1)如投资银行一级市场模块,主要介绍证券发行制度、股票IPO业务和债券发行业务;(2)投资银行二级市场模块,主要介绍投行的证券交易业务,包括证券经纪、证券自营、做市商业务和融资融券业务;(3)并购业务模块,主要介绍投行在并购中的作用;(4)资金管理模块,主要介绍风险资本、投资基金、资产管理等业务;(5)证券证券化模块,主要介绍证券化流程,以及投行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个模块是投资银行管理块,介绍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风险管理等。

在模块化教学中,每一课程模块都是一个能力培养单元,对应于一些能力要素的培养。因此,在模块化教学中,学生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在实际教学中,每一个教师负责一个教学模块,每一个模块的教学活动可以灵活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报告、课后阅读、情境模拟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课程交予学生,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等。根据我们在实际课程中的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以了解模块化教学效果。研究发现:近八成的同学认为模块化教学模式非常有趣,相比其它课程,对本课程的学习最为深入,而且情境化的学习方式锻炼了他们的表现能力,对将来求职很有帮助。这些都说明了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白平.国贸专业方向课程的模块化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3(21):123-124.

[2]陈志英.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J].金融教育研究,2014,27(1):69-72.

模块化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技工院校 模块式 一体化

随着我国经济和现代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及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要能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又要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在技工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中,推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一、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含义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课与实践课在空间和时间上有机结合。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由笔者学校的模块教研组和校企合作的专家团队共同完成,把所学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归类,组成理论化、系统化的模块教学体系,从而使模块教学变成“积木组合式”的教学。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采用在实训场地讲授理论、让学生边学习边动手操作的一体化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再次,在课程设置上打破传统教学中理论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关系,合理匹配课程设置,实现课程设置的模块化。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对技工院校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具备理论知识,又要懂得生产操作技能,即成为“双师型”教师。

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原则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模块教学与一体化教学是同时进行的,即通过模块教学达到一体化教学。模块总体框架搭建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依据行业岗位对专业能力、素质的要求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培养目标,划分教学模块。

第二,模块内容是专项能力,而不是系统知识。

第三,教学的主要形式以模拟职业环境取代传统课堂环境。

第四,教学评价以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和职业技能鉴定为标准,而不是期末成绩。

笔者学校推行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而且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以及教学场所的一体化。

三、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自2008年起,笔者学校积极应对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将原有的传统教学调整为模块教学,制定优化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上作了大胆尝试,实施“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过程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经过近四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行模块教学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特色教育体系。

1.课程设置模块化

计算机应用专业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课程的模块划分应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现状,成立由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训教师以及企业专家团队成员组成的模块教学课研小组,将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并归纳出一个实训模块包。同时建立模块教学运行图(如下页图),明确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使整体的模块教学过程思路清楚,更便于教务人员对模块教学的督促。

(1)素质培养模块。该模块为公共基础模块,由文化课和职业指导课两个子模块组成。文化课模块包含专业英语、应用文写作、美术,职业指导模块包含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与法律。在这一模块中,我们删减了大量纯文化的课程,着重增加了适应个人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用以满足作为一般从业人员所需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对职业演变的影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2)专业技能模块。该模块注重培养学生从事计算机行业所需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职业定向模块”打基础、做准备。“专业技能模块”由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两个子模块组成,基础能力包括计算机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核心能力包括数据库技术、图形与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子模块下的每个课题又包含若干个单元,如:数据库管理包含Visual Basic、Visual FoxPro、SQL Server等。

模块教学运行图

(3)职业定向模块。该模块是根据职业范围内各个具体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划分的,是学习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核心模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选性,旨在“专才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专项型人才为目标,同时实现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学生结合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兴趣爱好来确定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这一模块由定向能力和扩展能力两个子模块组成,定向能力模块包括信息管理系统、网页设计与制作和多媒体设计;扩展能力模块包括数据库开发、网站建设与管理和网络组建与维护。

(4)实训模块包。我们将每个模块的教学交由企业专家团队和课研小组共同归纳整理,建立计算机应用实训模块包。在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一体化

传统计算机课程的教室安排分为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两部分。由于技校计算机课程大多是讲软件的操作,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了操作步骤,学生上机房操作时又忘了,老师又要重新讲,这样浪费时间,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好。这种理论与实践分割的教学场地安排,与以培养操作技能为主的技校教学不相适应,有必要改进。

笔者学校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授课模式,建设了计算机一体化教室。在计算机房中加装投影仪、幕布和电子展台,使计算机房同时具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上课时老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把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实现边讲边练;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在计算机网络中加装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控制学生机,把教师机的屏幕演示内容投射到各学生机的屏幕上,实现老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的目标。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实现真正的教学过程一体化。

这样,学生处在一个真实互动的学习环境中,有助于学生获得对知识领域的生成性理解,帮助学生实现对自我学习行动的反思。教师在这样一个学习情境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以及失误,能及时地做出积极反应,帮助学生修正自我建构的路径和方向。可见,建立在现代行动体系教学基础上的教学场地建设,是事半功倍的。

四、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评价教学模式的优劣要看其教学效果,而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就是学生成绩一体化的特点和是否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评定学生的成绩不能按传统的方法进行,要从行为与品德、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进行。通过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笔者学校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将原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是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内容生动具体,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践渗透理论,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加容易、更加牢固。

三是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中各模块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便于开展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易于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四是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充分挖掘教师的教学潜力,又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还能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五、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拓展创新

任何先进合理的教学形式,都有它的时效性和局限性。笔者学校从客观实际出发,突出技工教育特色,在实现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过程一体化的改革的同时,配套实施了特有的毕业生跟踪教学指导机制,搭建在校生、毕业生信息交流平台,通过QQ流平台进行交流,一方面学生们互相交流工作心得和经验,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充分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和要求,尽力为学生们解决一些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学制结束教学不结束,密切跟踪,全程指导,形成了笔者学校特有的网络跟踪同步教学模式,实现了学校在技工院校的教学改革方面的创新。

模块化教学论文范文6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领导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积极创办特区职业技术学校,为特区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各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全国首位。其经验之一是在职业教育中采用“模块式”教学法。

1采用“模块式”教学法的背景

近几年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学校按照市场需求预测设置专业,招收、培养的学生只有在经过三年学习之后才能出炉,而此时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过去的热门现在可能变成冷门;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某些专业技能、知识可能严重滞后,满足不了社会对职业能力的新要求,导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高。与此同时,深圳特区的传统产业目前也正面临着增加科技含量的变革,大量在岗职工也存在着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的问题。如何解决变化的市场需求与稳定的职校专业设置的矛盾?怎样才能增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性?我们的实践表明,选择“模块式”教学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靠途径之一。

2“模块式”教学法的内涵

“模块式”教学法的设想源于幼儿喜爱的玩具积木。每一块小小的积木好似一块块的“模块”,小巧灵活,其独特的几何外形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彼此间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根据不同的构思、按不同的方式来选择不同的模块搭配组合,以构成形态各异的完整图形。“模块式”教学法就是借用“积木”的小巧灵活和可以组合性的精髓,使职业教育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千变万化,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

2.1模块的划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划分模块。按照劳动者的职业能力结构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组成的观点,确立相应模块,再将各种能力培训的内容分成若干(子)模块。其中,专业能力模块的划分以职业资格为导向,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专业综合技能进行分析,每一技能对应一个(子)模块。社会能力模块和方法能力模块以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为导向,以培养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及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等为目的。

2.2模块分析一个模块对应一定的知识或一项技能,对技能的分析包括:该技能的目标、职责;掌握该项技能所需要的若干专项技能;每一专项技能所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根据每一模块所包含的专项技能的标准和要求,综合确定知识内容。许多专项技能的知识点有相互交叉,在模块教学中应根据先后作好安排,避免重复教学。

2.3制订模块教学大纲、编写模块教材教学大纲、教材与模块相对应。编写模块教材的依据是岗位技能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专业的科学体系。教材的内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重点是增加实训内容。

2.4制订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模块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该充分反映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职业教育的需求、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求和学生继续教育的需求。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等。

2.5课程设置我校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形成的课程体系结构既不同于传统的普通职业教育中的“I”型课程结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也不同于现代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宽基础+专业方向”的倒“T”型课程结构。它是一个理论、实践和素质三者并重的体系,一方面注重理论和实践两条主线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更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联系以及学生职业素质、个人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其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3]在这种课程结构中主要体现了“一对一、三渗透、三结合”的课程结构内涵,具有定向性、组合化、模块化的特点。“一对一”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三渗透”则指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又是相互渗透的;“三结合”即专业和技术理论课程、技能训练课程及素质课程三方面围绕职业综合和专项能力的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模块式”教学法课程设置的原则是“重基础、活模块、分阶段、重实训”。三个学年对应四个教学模块,分相应的三个阶段设置课程,第一阶段课程,讲授基础课程,构建基础,注重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第二阶段课程,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完成专业能力模块的学习,获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或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阶段课程,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为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输送人才。以经济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通用基础教学模块(第一学年启用):

(1)文化基础课模块,开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

(2)社会基本素质课模块,开设写作、美术、音乐、书法等;

(3)实训模块,开设电脑(备考电脑初级证书)、珠算等。专业教学模块(第二学年启用):根据市场需求,专业内部首次分流,分出会计、商贸等小专业,按大专业操作文化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电脑课(必修)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1)文化基础课模块,开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

(2)专业基础课模块,开设基础会计、市场营销、经济法基础知识、企业管理等;

(3)小专业专业课模块;

(4)小专业的专业技能模块;

(5)必修电脑课模块,备考电脑中级证书;

(6)选修课模块。可开出多门选修课供学生自愿选择,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7)实训模块。完成了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的学习,通过国家考核,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同时取得相应的学分。专业技能实习模块和高考教学模块(第三学年启用):我们参考美国社区学院(CommunityCol2lege)[2]的做法,第三学年在专业内部实施第二次分流,分出专业技能强化训练班和高考班。前者适用专业技能实训模块;后者适用高考教学模块。

(1)专业技能实训模块:专业技能强化训练班启用专业技能实训模块,实施

1、文化基础课模块,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查漏补缺;2、专业课模块,拓宽和夯实专业基础,3、专业技能实习、实践模块,考中级技术等级证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上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高考教学模块:高考班启用高考教学模块,1、高考科目模块,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专业课(美术、管理专业课等);2、必修基础课模块,开设政治、体育课等;

高考考证模块,继续组织学生考高一级证书。2.6建立专业教室、专业实训室、实习基地等通过专业教室的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情感,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实训室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室,它具有完善的各种教学设施,能用于仿真模拟练习,能完成与模块对应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感受岗位工作的环境,产生对本岗位的热爱。专业实训室对学生全天开放,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准生产环境下进行专业训练。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业联合办学,变消费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与消费性实习并存,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校办厂和企业的教学实习、育人和创收的功能,达到社会关心教育、办教育的目的。2.7考核对不同的模块,采用相应的科学的考核方式,每一个模块学习结束进行测验,理论层次模块以基础知识测验为主,技能层次模块增加操作考核。模块成绩=平时成绩(30%)+模块学习完成后的测验成绩(70%),再将模块成绩换算成学分。

3灵活搭配模块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

“模块式”教学法引入职业教育后,其“模块”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中通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和高考教学模块的“堆积”为最佳组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对于社会劳动部门或企业急需的某种实用型人才,根据距上岗时间的长短,对“模块”略加调整可单独启用或组合启用。专业教学模块中去掉选修课,加大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实习力度,单独启用,可用于短期人才培训。启用专业技能实习模块,可适用于岗前培训。通用基础教学模块,可用于对已上岗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的熟练操作者进行培训,以提高文化素质,为今后进行更高要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奠定基础。将专业教学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进行“堆积”,可用于距上岗时间1—2年的人才培训。如有特殊需要,通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也可进行“堆积”;通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技能实习模块和高考教学模块也可进行“堆积”[4]。超级秘书网

4“模块式”教学法的优点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引入“模块式”教学法,重点增加实训内容,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学方式灵活,培养人才周期长短相间,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学校适应性强、生命力强,能解决目前社会劳动力人才市场变化快、学生对口就业率不高,办学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相应提高了专业设置的准确率。如我校实施“模块式”教学法后,培养的学生除对口升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全部实现了当年就业。

参考文献

[1]雷正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特点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23-24.

[2]江伟.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J].教育与职业,2001,(3):46-47.

模块化教学论文范文7

摘 要: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模块式教育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及如何把握模块式教学的“模块特色”,并提出了的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 模块式教学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是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主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与企业生产的有效衔接,强调实际训练与技能的培养,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就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依据企业对中、高级技术操作、生产岗位的要求,对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设计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模块和技能模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由此可见,针对知识和技能模块培养的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是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产物。

1 模块式教学特征

模块式教学是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的束缚, 遵循“实用”的原则, 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要知识( 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 , 建立若干教学功能模块, 理论与实训练有机结合,模块式教学强调:

1.1 技能训练的为核心

传统的职业教育采用 “教学、理论、实训分开教学”, 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科与课程之间、理论和实训教学之间的严重脱节。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打破各课程与学科之间的界限, 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来设置教学环节和场景, 理论服务于实训, 突显技能培养的主导地位, 彰显职业教育培养的特色。

1.2 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

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强调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 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 体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实践观,强调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1.3 灵活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模块的选择性强,教学模块相对独立,可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和技能培养以及不同层次需要来选择,也可按照行业和所涉工种技术的发展来更新和丰富模块教学的内容。

塑料模具专业一体化模块教学方案为例:高等职业学院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分为塑料配方能力、塑料挤出成型操及注射成型操作等能力、性能测定能力、塑料模具设计与加工能力、产品工艺初步设计能力。以这些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来设置公共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以及专业职业能力模块等。

2 突显“模块特色”

模块内容是依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需要来制定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实践发展和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与优化。可见,制定具体模块时应充分体现实际。

2.1 通过市场调查丰富模块内容

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并收集、分类、整理相关信息,充分了解和熟悉本专业本课程前沿领域和新技术、新知识。把市场上短缺的、适用的、新的技术和知识融入模块,丰富模块教学内容。

2.2 充分了解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模块设计的同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基础, 掌握本专业课程的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重视教师教学的同时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与“学”有机结合。

2.3 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与设计

教研室全体专业教师应就模块内容、教学方式及时间分配等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既满足企业需求又符合学校实情的教学内容模块,使之体现院校和地方特色。一个优秀的模块应避免以下几种倾向:① 闭门造车,不做实际调查,只是纸上谈兵,与市场脱节。② 避免过分讲究模块内容的系统性,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模块应有别与课程教材,否则便失去模块式教学的灵活性。模块内容着重突出“精、准、”。③ 教学方式单一,模块式教学体现理论与实践同步、理论与实践并重、应根据教学内容应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拓展教学空间,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技术能力目的。

3 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改革中应解决几个问题

3.1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进行一体化模块式的教学设计,以能力为主导,制定培养目标;以能力为前提,进行课程设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来组织教学过程一体化实施,更要注重教学空间的拓展、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要对模块课程合理分级,模块课程可分一级、二级、三级模块等, 层层细化, 模块课程采取什么样的结构, 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2 教学分析

在专项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划分教学单元或模块( 一组专项能力), 将每一模块内的知识、技能、案例等按顺序排列, 将各模块排出顺序并确定核心课程, 写出课程大纲,课程教学目标。

3.3 应以模块为单位逐项达标

按照各个模块训练的要求, 合理分配教师讲授的学时,适当安排学生对课程模块的课堂探讨,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 保时、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的同时实现教学的目标。

4 结束语

模块式教学突出专业技能培养、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充分体现了德智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强调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对高层次技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符合现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戴娟萍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与教学评估有效衔接之途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2):43~45.

[2] 催松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模块式课程体系[J].哈尔滨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4.

[3]王洪生,童燕顺等.职业技术培训模块式教学课程研究[J].职业与教育,2007,(24):143~144.

模块化教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课程结构 模块化 “人”字型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30-0010-03

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也是培养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使用面宽、创新意识浓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将企业需求和学校需求统一起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其课程结构必须体现出它的价值取向,根据生源个体差异来设置课程和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出符合地方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

课程决定于专业,专业性质与特点决定了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应该遵循:(1)课程设置多维性。既要满足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又包含职业教育元素,侧重技术、技能及知识的应用性。(2)课程开发多元性。培养目标、市场需求、行业规范、学生特点,构成课程开发多元性。(3)课程目标定向性。遵循“鸟型不离卵”原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课程目标的应用性始终不变。(4)课程形态的自组织性。在知识体系中,基础理论处于稳定层,专业理论处于亚稳定层,技术知识处于不稳定层。因此具有职业性、技术性特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实现持续、协调发展其课程形态须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5)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由模仿型实践向开发型、智力型、创新型实践转换。(6)课程体系模块化。主要解决人才培养周期长和市场需求变化快之间的矛盾;解决知识适应性与职业岗位针对性矛盾;解决学生个性与课程计划相适应的矛盾。(7)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于体现人的自我实现,课程设置多类型便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

同时,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要以能力为中心。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在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具有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具有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实现“以能力为本位”是构建其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的构建思路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应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要求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而综合性更加注重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它要求学生将经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不同的学科提倡追求彼此之间的关联,相互补充,从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改变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对于选择性,主要是针对地方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言,它要求课程的多元性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来突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从而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均衡性保证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平衡,综合性体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宽口径,选择性突出了课程结构的差异化。三者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充分反映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色。

基于以上考虑,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构建思路应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出发,围绕着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以高级职业资格认证为载体,强化职业技能和现代应用能力的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结构设计不能一劳永逸,应适时调整课程,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具有现实性、现代性、可操作性。

三、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探索

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大致分为:专业纵深“I”型结构,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某个专业服务;专业分支“丫”型结构,理论基础是为同一类多个专业方向服务;基础宽厚“A”型结构,以基础面广、根基扎实为特点;纵条“M”型结构,以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为依据决定课程内容与课程排序,针对性强;倒“T”字型结构,用于专业方向单一,专业面较窄专业;“山”字型结构,适用于专业方向较多的专业。

根据以上课程结构多种类型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构建的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见示意图),它既体现了“A”型、“Y”型结构的特征,又包含了“M”型、“山”字型结构元素。同时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突出了以人为本、彰显学生个性发挥、重在素质教育、技能培养、创新发展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

(一)基础理论素质模块

理论素质模块的构建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也兼顾了生源基础理论知识差异化现实。三个子模块中分别设置若干基础理论课,虽然部分课程名称相同,但学分不同,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标准不同,供学生自选。

(二)人文素质模块

人文素质模块主要是培养人的政治修养、敬业精神、诚信、责任心、行为规范、法规意识、人际交往能力、职业道德。同时它提供了文、理科学生互补的学科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依示意图所示,人文素质模块是支撑“人”字立稳的支柱,该支柱缺失,“人”字就会立不起来,自然倒下,因此任何类型层次的教育,必须重视先树人后成才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三)专业素质模块

专业素质模块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它紧扣培养目标分解成为四个子模块。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知识范围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桥梁与纽带作用。专业技能培养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专业技能在求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计算机应用水平、外语水平等正是学生进入职场的教育资本。面对这一现实,通识能力培训专门对学生设置了外语、计算机能力提升相关课程和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加以选择,全方位拓展个人就业能力,为学生尽快就业提供一条快捷通道。实践实训课是专业素质模块的关键环节,它让学生亲自顶岗操作,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可以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实训课进行匹配,使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对应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理论中提升实践。

从示意图形象地看出,基础理论素质模块、人文素质模块好比人的左腿和右腿,专业素质模块好比人的整个上身。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其中,人文素质模块是做人的基础,理论素质模块是知识的铺垫与承接,专业素质模块是培养目标的核心。

四、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的特点

(一)正视学生的差异

应用型本科教育生源质量整体参差不齐。因地域因素、政策因素,许多学生入学起点不同,甚至生理、心理素质也有差别。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充分考虑了这点,学生可以按照课程设置,依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在每个子模块里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课程。同时,采用分层教育的教学手段,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例如,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差异制定不低于最低学分数要求的教学标准,由老师指导在三个模块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给学生搭建了较宽的课程选择平台,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三大模块中,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又由若干课程构成,使“人”字型课程结构的组成有骨有肉,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基础情况以及个人的志向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课程。同时,课程设置配套弹性选课制度及学分制制度,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及修读方式。

(三)注重人文教育培养

由于社会功利主义现实的侵蚀,伴随着人成长过程的各阶段教育过分强调分数的价值,教育的客体以考试成绩为核心,漠视学生人格的塑造,扭曲教育的本质,从而造成学生竞争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失衡。因此将人文素质模块视为“人”字型的支柱,缺少这一支柱人就会自然倒下。该模块重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独立思考,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看出,“人”字型课程结构十分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将其视为整个人才培养的根基。

(四)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纵观整个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技能培养所占比重较原教学计划有较大提升,并贯穿在整个专业素质模块中。在专业素质模块中,专业理论及专业模块与实践实训模块相互依存。不同的理论课程安排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深化理论,从理论中提升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实训模块还采用“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使得学校为企业提供科技新成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场所。校企合作教学使得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得以实现,从而增强实践教学实效性。

五、结语

本文在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从“人”字型角度,用模块化方式构建了其课程结构,认真剖析了“人”字型课程结构的特点,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培养目标,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禄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2):42-44.

[2] 朱科蓉.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4):9-12.

[3] 刘旭明,杭阿芳,赵国树,吴敏.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工电子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2,(12):91.

模块化教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实用性;教材

模块化教学法是指以专业工种为模块,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在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它循序渐进,边学边练,弥补了过去讲练分离的不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模块化教学的优点

1.加强了教材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关键是编写模块化的专业技术教材。对每个模块所需的教材,不采用按章节分类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不同模块的不同需求,以单独的项目为单元来编写教材。

在吃透技能培养目标前提下,把实际操作和与之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成某一教学模块。每一专业由若干个大模块组成,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个小模块组成,而每个小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从而使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一般每一个模块的开始都要讲授该专业的基础知识,模块结束后都有案例分析,即综合训练。

模块化教材是专业课教材的一次大变革,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了专业性和实用性。解决了知识的系统性与岗前实习培训综合性的矛盾。

2.教员讲授协调配合,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原有的训教模式,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致使每名教员各自为政,内容重复,课时膨胀。采用模块化教学,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项目的协调配合,避免了知识重复讲授。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先让学兵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学习,教员起到贯通、点拨作用,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上达到精讲多练,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例如在讲授过滤器故障检查排除时,可以加强动手操作训练,学兵在查找故障过程中,会产生疑问,此时,教员引导学兵开展排除故障的竞赛,学兵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有了学习的兴趣,内心产生了对知识的渴望,自然就有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授课结束时,教员可以将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结合进行总结,学兵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学的效果自然就更好,学兵动手操作的能力也更强了。

二、模块化教学的原则:

1.遵循实用性和系统性的原则

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内容的系统性。组织模块化教学要有的放矢地设置模块,既可以实现培养目标,又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

有的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安排的总时数很多,可是却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许多院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模块化教学改革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模块要根据总的教学课时设置为一定的教学单元,围绕着同一主题,融合课堂教学、练习、实验、操作,研讨等不同的教学形式,增强培训的实用性。

2.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知识更新

模块化教学在保证以“实用技能”为主的前提下,还要为学兵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随着我军油料保障的发展,要淘汰一些陈旧的知识和模块,创建新的模块,让学兵能够适应日后现代化、信息化油料保障的需要。

围绕模块化教学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模块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兵总体培养目标,每个模块都制定了各自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设置课程,明确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自学时间。每个模块都指定了模块负责人。而由于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课程教学内容有很好的衔接关系,也更有针对性。如基础课不过于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针对专业总体培养目标有选择性地构建教学内容,为专业教学服务。围绕培养油料专业学兵的总体目标,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

3.设置模块要遵循弹性原则,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设置模块时遵循弹性原则,可以将教学模块划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两大类,实训中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训练,促进学兵培训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模块的构成充分突显了学兵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针对我军后勤油料保障总体培养目标,有针对性、有选择性构建基础模块,同时为了有助于学兵在实际油料保障工作中转换,保管员与司泵员两个专业方向一些基础模块可以是一致的;其次,为了培养学兵的应用能力,在模块设置中保证了相当比例的专业课程模块,实现学兵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培养复合型油料保障人才的特征。模块化教学能够极大调动学兵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兵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