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模块式教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11 17:14:55

模块式教学论文

模块式教学论文范文1

近年来,高校教育发展迅速,高校专业的开展也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作为很多高校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对课程教学的专业性非常重视。但是,由于固有教学方式过度注重课程教材内容的分解教学,使得一些本有联系的知识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影响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效率。而应用模块式教学可以将几门课程连在一起,构建一个承接的关系,不仅便于学生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有一定的作用。

如,在版式设计课程中,如果以固有方式教学,整堂课程会充斥着版式设计知识,但是,版式设计的由来以及继续发展的知识将会出现空缺或断层现象。而通过模块式教学方式,可以在上完版式设计课程之后,引入一些标志设计的内容,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在此之后再进行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将两课内容有效连接在一起,学生在懂得了设计概念之后就学习用什么方式进行设计,这时再引入VI设计课程,将这三门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模块,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学生在学习某门课程知识时,也会联想到与之有联系的其他课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2.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固有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听,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掩盖,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而模块式教学方式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边学边做。视觉传达设计本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教师通过模块式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实践的时间,并遵循尊重学生差异性、追求个性的原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极大的作用。而且,让学生在没有约束和压力的环境下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作用。

如,在设计色彩的课程教学中,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教师将设计色彩的形式以及设计方法教授给学生,并给学生示范相应的案例,学生缺乏实践的能力,有一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学习较为被动。应用模块式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打破以往的规范化教学,给学生出几个课题,让学生结合自身对色彩的认识,自己动手设计色彩。在实践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或是与同学的交流探讨完成相关的课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不仅如此,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被调动起来,这对提高学习效率有极大的作用。

3.结语

模块式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一体化模块教学 汽车维修 教学改革

汽车工业目前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其发展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要求毕业生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在理论与实践异步的传统教学模式教育下的毕业生必然适应不了新时代的要求。

一、汽修专业教学模式的提出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了1亿辆。汽车维修专业是一个市场需求巨大的专业,要使技工院校毕业的汽修人员能快速地适应企业,笔者觉得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专业知识的教学方式方法占主导作用,下面笔者就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目前很多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使用的仍是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的甚至是高校教学模式的翻版。毕竟技校层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过分强调理论性、系统性,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听懂,相反会觉得反感,会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结果是技工院校的教学陷入了一个学生怕学厌学、教师怕教厌教的恶性循环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师上课的方式太枯燥了,本来绝大多数职校生都有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思维惰性大,加上这样枯燥的教学模式,就不难想象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是当前技工院校课堂教学的较好模式。传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是异步进行的,沿袭的方法往往是先理论后实践,即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差,实践时学生往往已经把上节课的理论知识忘得差不多了,这样实训效果就大打折扣。这里所讲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模块教学是指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的。实训车间即是课堂,课堂即是实训车间,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替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即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

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的几个模块

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职业教育方针为指导,在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同时进行教学模块的划分,可以更系统地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根据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把汽修专业课程教学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汽车基础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包括的课程有汽车概论、汽车文化,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维修英语、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汽车的认知拆装实训。

2.汽车必修模块

本模块包括汽车发动机模块、汽车底盘模块、电气设备模块、汽车空调技术模块、汽车故障检测模块和汽车拆装技能训练模块。每一个模块又分为几个具体的课题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如在底盘模块中分四大系统的课题,每个课题按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和参照国家技能鉴定规范要求,再设分课题。在教学中,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程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

3.汽车选修模块

本模块可以开设的课程有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汽车涂装技术、汽车保险与评估、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本模块作为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课,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让其了解现代汽车市场的动向,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增加学生的就业资本。

除此之外,汽车考证训练也是技工院校必须开展的模块,我们学生毕业后是直接进入企业的,一个汽车维修等级证书是学生就业时的一个很好的敲门砖。

总之,技工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模式必须创新,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及扎实的实操动手能力。只有转变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汽车行业里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徐清林.浅谈专业一体化教学.职业技术教育,2001.6.

[3]徐继存,徐文彬.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4]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张志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

模块式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信号施工 模块化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当今,我国的中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实用型的优秀技术工人,他们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动手能力,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国家现在提倡要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原有的学科教育模式和课程组织知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在的教育发展需要,现在的中职生更多的是希望掌握一技之长,能到社会上寻找到自己的岗位,那么我们应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以及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规律全方位的探索新的教学课程模式。以《铁路信号施工》课程为例,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一、模块式教学概念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在吸取模块化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将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根据各个技术岗位职业能力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模块化教学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先定内容,再定模块,教学目的性强。这种教学模式,通过灵活的组合实现岗位群内岗位技能的融通,可以使得同一课程满足不同层次的生源和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

市场岗位需求:根据市场需要,明确岗位需要,

岗位技能需要:根据岗位要求明确本岗位的工人所应该掌握的技能。

模块教学设计:根据岗位职业技能的需要,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

模块教学实施:根据教学模块需要,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二、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模块化教学的特点有:一是增强了内容的实用性和具体性;二是实现不同层次教学阶段的内容需要;三是采用模块教学,可以促进理论知识之间、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之间的有机结合;四是通过模块的实施,便于形成一定职业岗位所需人才的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三、《铁路信号施工》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的组织

1、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组织方法

以核心教学内容组成专业模块,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组成基础模块。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以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作技能为基准,明确应会的知识和应掌握的技能。在组织模块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本专业需要,以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形成技能模块。

2、《铁路信号施工》的教学内容介绍

《铁路信号施工》是铁道信号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它概括了铁路信号施工各个阶段的施工内容。对于一名中职学生,能学好这门课,并熟练的掌握铁路信号施工中的各个施工项目,对顺利走向铁路信号施工单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包括室外施工和室内施工两大部分,室外施工包括信号机、轨道电路、道岔、电缆箱盒的施工内容;室内施工包括组合焊接、零层电源环线、侧面端子配线等几部分施工内容。《铁路信号施工》按照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原则,可划分出在内容上相互独立的知识模块。各模块单元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学生在完成某一模块内容的学习后,可以熟练掌握该模块所涉及到的铁路信号设备从识图、安装、配线、调试、测试一系列环节的施工过程。

3、《铁路信号施工》的教学模块划分

一个教学模块可以是几门课程组成,或者一门课程分解为几个模块。结合《铁道信号施工》课程的内容特点,将之分解为几大模块,举例说明:模块一:信号机模块;模块二:轨道电路模块;模块三:电动转辙机模块;模块四:电缆箱盒配线模块;模块五:组合焊接模块;

四、《铁道信号施工》教学模块的实施

铁路信号专业有着一定的专业性和局限性,他的培养目标都是到铁路施工单位能具有单独操作能力的信号工。通过采用模块教学,可以很好的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针对铁道信号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我们的信号专业教师设定和现场施工相吻合的模块教学方式,和现场的施工内容完全相同,使学生提前在学校就能感受到现场的施工作业情况。

1、老师如何教

根据各个模块相对应的主体内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老师必须彻底的讲解透彻,使每位学生都明白本模块的实施能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实验目的,在讲解过程中,从知识点的切入,可以由点到面,再由面到片,每个模块的讲解应分为几个阶段,根据各个模块内容的不同,以及在铁路运行中的作用不同,在讲解中应有一定的侧重点。现在的学生都是以实用为目的来学习知识,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还要做到语言简练,知识点说到就行,对于枯燥的更深的电路原理,以及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可以少讲或者不讲,

以轨道电路模块举例:(1)讲解轨道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在铁路运行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轨道箱盒的分类及其安装方法;(3)轨道箱内设备的名称、种类及其安装;(4)识别轨道箱内部配线图及内部配线方法;(5)轨道电路的调整方法;(6)轨道电路的的测试方法;另外对于我们铁路专业课程,还要时时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放在第一位,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时讲解一些信号施工现场的事例来警醒、教育学生。

2、如何使学生会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老师抛出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去探求更多的相关知识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还要允许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从而更能理解本模块的教学目的。现在的中职生思想活跃,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在进行每一个模块之前,老师在讲解了本模块的基本概念后,可以将一些教学内容编成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去查相关的资料,然后对于这样一个项目,同学们可以提出自己实施步骤和手段。各个小组以竞赛的方式,来围绕整个模块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讨论。

五、《铁路信号施工》模块教学实践体会

《铁路信号施工》和《信号基础》、《车站信号》、《区间信号》相辅相成,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需要我们的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去自主的学习。我们的中职教学理念就是要培养的是理论以“够用”为目的,实作以“会动手,能动手,巧动手”为目的的优秀技术工人。在讲授《铁路信号施工》理论过程中,老师讲解的是信号施工室内外图纸的识别和信号室内外设备安装的方法,那么通过模块教学,我们希望将理论和实际动手操作有机的统一,学生在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有更为熟练的操作技能。

我们应着力把我们的铁路信号专业课程构建成为服从整个铁路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需要,并在专业结构中起到恰如其分的作用。 为铁路施工现场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技术工人。

参考文献

[1] 万文军, 陆明. 模块式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3):37-39

模块式教学论文范文4

摘 要: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模块式教育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及如何把握模块式教学的“模块特色”,并提出了的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 模块式教学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是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主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与企业生产的有效衔接,强调实际训练与技能的培养,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就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依据企业对中、高级技术操作、生产岗位的要求,对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设计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模块和技能模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由此可见,针对知识和技能模块培养的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是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产物。

1 模块式教学特征

模块式教学是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的束缚, 遵循“实用”的原则, 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要知识( 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 , 建立若干教学功能模块, 理论与实训练有机结合,模块式教学强调:

1.1 技能训练的为核心

传统的职业教育采用 “教学、理论、实训分开教学”, 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科与课程之间、理论和实训教学之间的严重脱节。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打破各课程与学科之间的界限, 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来设置教学环节和场景, 理论服务于实训, 突显技能培养的主导地位, 彰显职业教育培养的特色。

1.2 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

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强调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 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 体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实践观,强调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1.3 灵活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模块的选择性强,教学模块相对独立,可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和技能培养以及不同层次需要来选择,也可按照行业和所涉工种技术的发展来更新和丰富模块教学的内容。

塑料模具专业一体化模块教学方案为例:高等职业学院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分为塑料配方能力、塑料挤出成型操及注射成型操作等能力、性能测定能力、塑料模具设计与加工能力、产品工艺初步设计能力。以这些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来设置公共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以及专业职业能力模块等。

2 突显“模块特色”

模块内容是依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需要来制定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实践发展和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与优化。可见,制定具体模块时应充分体现实际。

2.1 通过市场调查丰富模块内容

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并收集、分类、整理相关信息,充分了解和熟悉本专业本课程前沿领域和新技术、新知识。把市场上短缺的、适用的、新的技术和知识融入模块,丰富模块教学内容。

2.2 充分了解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模块设计的同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基础, 掌握本专业课程的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重视教师教学的同时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与“学”有机结合。

2.3 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与设计

教研室全体专业教师应就模块内容、教学方式及时间分配等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既满足企业需求又符合学校实情的教学内容模块,使之体现院校和地方特色。一个优秀的模块应避免以下几种倾向:① 闭门造车,不做实际调查,只是纸上谈兵,与市场脱节。② 避免过分讲究模块内容的系统性,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模块应有别与课程教材,否则便失去模块式教学的灵活性。模块内容着重突出“精、准、”。③ 教学方式单一,模块式教学体现理论与实践同步、理论与实践并重、应根据教学内容应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拓展教学空间,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技术能力目的。

3 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改革中应解决几个问题

3.1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进行一体化模块式的教学设计,以能力为主导,制定培养目标;以能力为前提,进行课程设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来组织教学过程一体化实施,更要注重教学空间的拓展、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要对模块课程合理分级,模块课程可分一级、二级、三级模块等, 层层细化, 模块课程采取什么样的结构, 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2 教学分析

在专项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划分教学单元或模块( 一组专项能力), 将每一模块内的知识、技能、案例等按顺序排列, 将各模块排出顺序并确定核心课程, 写出课程大纲,课程教学目标。

3.3 应以模块为单位逐项达标

按照各个模块训练的要求, 合理分配教师讲授的学时,适当安排学生对课程模块的课堂探讨,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 保时、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的同时实现教学的目标。

4 结束语

模块式教学突出专业技能培养、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充分体现了德智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强调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对高层次技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符合现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戴娟萍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与教学评估有效衔接之途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2):43~45.

[2] 催松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模块式课程体系[J].哈尔滨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4.

[3]王洪生,童燕顺等.职业技术培训模块式教学课程研究[J].职业与教育,2007,(24):143~144.

模块式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国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170-0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得到广泛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受众对象——学生基本上都是“网络一族”。面对这种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适度实施网络教学,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一种新尝试。通过参与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以改进教学方式、考试模式、师资结构为重点,组织部分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试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①,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交互、开放、即时、便捷等特点,不断对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探索,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什么是教学模式?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在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在我国,也有学者对教学模式给予阐述,如认为“教学模式是指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体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论”;“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的反映,是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融合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尽管学者们对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同,但无论是哪一种描述,都体现了其宏观上要反映社会发展对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微观上要反映出学科、课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根据教学模式的定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应该是利用网络技术的环境和资源,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规律和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实施“一个目标、两个模块、三个融合”的教学模式。

一、一个目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教学是以网络平台为教学支撑,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接关系。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有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其《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目标应是科学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模块,帮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认识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网络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并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渠道。因此,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适当实施网络教学,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补充学习资源,使师生互动与教学场景由课堂内延伸到网络,同时,网络话题又可以聚焦于课堂内,网上网下教学互动,而且更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两个模块:课程资料模块和课程交流模块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教学,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就是教师利用学校网络平台,设置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模块,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思考问题;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利用网络平台,阅读教学内容、参与讨论、扩充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教学内容设置为两大模块:课程资料模块和课程交流模块。

(一)课程资料模块

课程资料模块是一个大的集合模块,根据对教学内容作用不同具体分为以下四部分:

1 课程基本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课件”。“教学大纲”主要是根据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来制定,包括课程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内容、目标、要求、进度。“教学方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考核与评分、教学进度和学生须知等信息。“教学课件”是指教材各章节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2 课程辅助内容。包括“案例分析”、“经典文稿”、“音像资料”和“参考书目”。“案例分析”是以教材章节为序,包括案例名称、内容、适用的知识点及点评。通过阅读“案例分析”,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用武之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经典文稿”中,摘录汇总了各章内容中涉及的经典原文。“参考书目”包括在学习过程中可参阅的文献资料的全文。这有利于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来龙去脉,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音像资料”是采用小视频、纪录片形式,讲述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内容,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

3 课程自学内容。包括“知识重点”、“知识要点”、“练习题库”和“自测题库”。通过学生自学内容以及自测题库,可以检验其学习的效果。

模块式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模因;生命周期;预制语块;输入与输出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中,“写”的要求最高、难度最大,因此改革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成为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如今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现状是教师教学无新意、批改无创意、学生写作无兴趣、写作提升无效率。改变教学方法,改善教学困境,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写作水平,成为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模因生命周期和预制语块

(一)模因生命周期模因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同化阶段是宿主对模因的接受过程,模因载体必须引起宿主的注意和理解,才能被宿主接受。记忆是模因被宿主内化为一部分的过程,它与模因在宿主大脑里停留的时间成正比。表达阶段是宿主通过语言或者其他形式来传递模因,把模因从无形变成有形。模因传播需要有看得见的载体和媒介,以免表达内容在传递过程中失真。

(二)预制语块关于预制语块的概念,不同研究者的表述不同。一般把语块划分为多元词语块、习俗语语块、短语架语块和句子建构语块。语块可以归结为长度不同的语言块、兼有词汇和句法特征的半固定结构。

二、模因视域下的写作语块教学模式

本研究把模因生命周期理论与预制语块理论有效融合,结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际情况,开展从定量到定性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目的及周期教学周期是八个月,共30个教学周。本研究通过记录模因语块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开展情况,考察模因语块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并通过专项统计,研究学生在词汇、句式和篇章结构习得方面的进步与不足,改善教学模式。

(二)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省内某高校大一同一专业两个班的学生,A班和B班各30人(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分班,A班成绩高于B班)。两个班级教师和授课模式都相同。参加实验之前,学生都自愿登陆实验英语学习系统参加测试,显示学生都有自主学习能力,且态度认真积极配合,具备参加教学实验的条件。

(三)研究方法实验教学首先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在实验教学前后开展测试,包括语块认知测试和作文测试。语块测试记录学生通过学习,对语块的认知、理解的变化;作文测试为四级考试模拟测试题,考察学生对各类语块掌握情况的变化,由有经验的教师按照四六级写作评分标准批阅。所有数据由课题组教师收集、整理,并使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

(四)教学方法及内容大学英语写作模因语块教学模式是按模因生命周期(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划分教学环节(阅读、强化、练习和讲评),以语块学习为主线,结合输入输出理论,加大语块摄入量、扩展语块类别,在熟练掌握预制语块实际应用的同时,逐渐掌握其语法结构,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准确、流畅、有条理。

(五)教学过程1.课前阅读—同化阶段如同模因的传播需要得到宿主的注意,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要从兴趣开始。阅读语篇不仅可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而且是积累预制语块的主要途径。课前教师线上布置相关阅读材料;根据输入假说,教师选取资料时要注重难易度、规范性和趣味性。2.课上强化—记忆阶段记忆的选择性很强,课堂上教师选取实用性强的话题,通过分组对话等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情景;利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增强语言模因的时效性。语言模因在学生大脑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被记住的可能性就越大。3.课下练习—表达阶段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指出,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快,之后逐渐缓慢。因此课下指导学生及时整理、背诵语块资料,完成写作任务。话语是最突出的表现手段,语块被主动表达出来,证明已被学生内化并记忆在大脑中。记忆的效果越好,遗忘的速度越慢。4.课上讲评—传输阶段英语写作是在语言习得周期内,学习者有效地使用预制语块进行准确流利的书面表达。课上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之间互评,不仅能发现并改正写作中的错误;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优秀模因。教师总结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

(六)数据分析与总结学生在教学前后参加了语块认知测试和英语写作测试。参加人数为60人,通过分析60份有效答卷,得出:1.学生在语块认知和理解方面进步很大,A班、B班的最低分为9和8。2.学生在实用搭配方面还存在一些误解。(见表1)写作测试旨在考察学生对语块的使用情况。为保证公平,测试均在课堂30分钟内完成,教师监督,学生完全自主回答,A、B班同时进行。收回有效试卷60份,教师按教学前的批阅标准完成阅卷工作。根据教学实验目的要求,通过计算P值、T值,分析验证模因论指导下大学英语写作语块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分析教学前、后学生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见表2。从数据可以看出,P=0.000.01,A班的均值差为-0.73,B班的均值差为-0.82,由此得出教学前后的分数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该教学模式具备应用有效性。而且B班的均值提高幅度大于A班,说明原来英语基础稍差的学生进步幅度高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这也是学习的一般规律。而后,对两次测试作文进行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Pearsoncorrelationcoefficient),把对比维度拓展到四大语块,通过计算每名学生作文内各类预制语块的平均数,分类列出各语块的使用情况,见表3。从数据看出A、B两班四大类语块的使用情况,短语架语块提高幅度最大,这也与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相符;句子建构语块、聚合词语块次之,习俗类语块提高幅度最小。习俗语块提高幅度最小,原因在于习俗语块多用于口语表达,少用于书面语,因此习俗语块的使用率降低也说明学生掌握书面和口语表达方式的不同。

模块式教学论文范文7

一、体育教学“板块”模式的内涵

1.板块结构理论的内涵

苏联著名的训练学专家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在1988年对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提出新的周期训练理论,即被称为板块的训练模式。相对于传统模式在准备期中平行发展多种身体素质,板块训练模式集中在周期时间内有选择性地确定较少的训练发展目标加以实现,使高水平运动员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接受单一的,或者两个比较大的训练刺激,并且便于在每个训练板块结构中通过身体素质、比赛结果和生理、生化医学指标测试检查训练效果。板块结构训练模式解决了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训练的矛盾,克服了传统训练周期理论以多种素质并行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应用到训练实践中,板块结构训练模式要求科学地选择最具影响的素质或能力,并结合专项技术,对其进行专门训练和优先发展,这符合当今高水平运动训练的潮流,也有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在板块结构中训练的方式、内容多样,且训练方式、内容都要围绕目标制定,为训练目标服务。

2.体育教学“板块”模式的内涵

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实施教学过程、落实教学环节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上。针对体育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结合板块训练模式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实践训练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把板块结构理论移植到体育教学中,形成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板块”模式。在“板块”教学模式中,按知识内容体系将课程内容科学地划分为几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单元,每个板块都具有完整的内容框架和清晰的学习线索,学生可以在相对集中的周期时间内,接受单一的训练刺激,便于在每个板块教学结构中通过身体素质、实践考核来掌握、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体育教学“板块”模式的核心思想。按知识体系将课程内容科学地划分为几个大“板块”,大板块也可以有几个小板块,每个板块都有着具体的任务、明确的目标。一个板块可以是一堂练习课,也可以是三四次课或者更长,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练习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板块的内容及进度,为教学服好务。

体育教学“板块”模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如下表),从表中分析得出“板块”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上的深化和发展,向着精细化、应变化的方向发展。“板块”教学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传统教学模式与“板块”教学模式比较

二、“板块”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1.符合教育教学自身的内在规律

体育板块教学模式是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随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结合体育训练学专家构建的板块训练模式理论提出来的,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就要掌握一至二项运动技能作为终身锻炼的手段和载体,板块教学模式为其提供了内容框架和清晰的学习线索,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注重运动技能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符合教育教学自身的内在规律。

2.学校为“板块”模式提供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是有条件的,体育教学模式同样也具有其特定的实现条件。实现条件是指促使体育教学模式发挥效力、实现一定功能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学校能为体育教学模式提供可实施的教学资源,有体育专业教师、学生、体育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场地设施器材、教学的时空组合等等。体育教学“板块”模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能够优化教学资源,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三、“板块”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优化教学环节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环节中,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占据了主要地位,此教学方法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在教法指导上过于呆板,导致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单一,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主动获取知识技能、发现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品质。“板块”教学模式将学期内的课程按板块划分,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板块与板块之间通过学习载体的衔接,通过完成每个板块的教学任务,最后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结构上,板块与板块之间既相对独立而又有内在联系,看似相互分离却又是一个整体,优化了教学环节。

2.促进合谐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授课的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在体育教学“板块”模式中,倡导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每一个板块教学知识点,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体现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倪俊嵘教授在《从运动训练周期的“板块结构”理论看刘翔的训练特点》一文中展现出刘翔与孙海平教练和教练组之间平等和谐的师徒关系,为保持自己的最高的竞技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板块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指引者,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成板块教学的最佳状态,它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3.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文件纲要指出,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潜能和学习能力,这与课堂中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紧密相连。在“板块”教学模式中,板块只是针对教学内容或者一个知识点划分为几个大的板块或者小板块,对板块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设置,教学方法可以针对板块的知识结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体现出“板块”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如将篮球变向运球技术知识点作为一个板块时,可以采用情境设置教学法教学;如在排球垫球知识点为一个板块时,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等。“板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为不同知识体系板块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严密的组织过程,引导学生投入到浓厚的锻炼氛围中来,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求知欲,来满足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需求。

四、体育教学“板块”模式中的评价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往往进行的是单一的技能考核标准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对学生出勤、掌握技能评价较多,而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认知的评价。在“板块”模式教学中,对教学评价作了重新定位,倡导的是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要求每个板块学完后进行测评,使学生在每个阶段保持较高的运动水平。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为解决板块学习过程中的知识难点、重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同时还要对学生个体差异原因在掌握运动技能的进步程度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团结协作,自主学习,努力拼搏精神的内在情感培养进行评价。“板块”模式教学采用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是学生在“板块”教学中自身获取运动技能、态度、心理情感和人格价值观的最优化,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之,对体育教学“板块”模式的研究和合理应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效的实施途径,是适应体育学科发展的需求,是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是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少丹.“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冲突——训练理论变迁的哲学思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

[2]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模块式教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 党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17-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5年12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从发展历程来看,各级党校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锻造有担当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从大多数承担基层培训任务的地市级党校来看,受管理运营机制、人才队伍及硬件设施影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培训体制不健全,组织管理不严密、学习管理较松弛、生活管理难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欠重视。二是培训内容过于抽象、陈旧,缺乏具体分析与实际问题的解答;培训形式过于复杂,缺乏逻辑性、系统性。三是培训方法落后,平等的双向交流较少,教育教学针对性和现实性不强。因此,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引入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升党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已成为新时期党校质量立校的重要课题。

二、模块化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一)模块化教学的界定

模块化教学法(Modules Employableskill)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经联邦德国和瑞典试点成功后向国际社会推广。1987年我国引入模块化教学用以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此后该模式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煤炭、石油、邮电、铁路、电力、汽车、军工等领域的职工教育和培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谓模块化教学,就是以学员为主体,通过统筹制定教学方案,整合零散专题,形成整体或独立的教学模块。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模块化教学既克服了理论教学的枯燥无味、交叉重复的问题,又解决了实践教学的理论脱节、简单随意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知识“够用、实用”为原则,从多学科、多角度再现教学的整体性、活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和主体性,推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和创新。

(二)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1.实用性。模块化教学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和课程体系限制,从学员实际需求出发,按照学习模块整合相关知识,灵活多样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通过预留一些模块,用于紧跟新形势、新要求开发设计,这样既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内容适用性,又可以最大限度缩短课程开发周期,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2.能动性。模块化教学是以学员为主体, 教师的教学活动围绕学员而展开。打破了传统教学满堂灌的呆板方式,学员的学习不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讲授,更多地是通过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等以学员自主构建方式发生,从而使学员在思考、调研、发言、写作过程中做到脑动、嘴动、脚动、手动和心动,保持高昂积极的学习状态。

3.情境性。模块化教学将传统的“黑板+粉笔”、简单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教学法以及描述性、报告性的单功能课堂,拓展为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项目教学、仿真教学、现场教学为核心,探索讨论式、行动导向、启发式等新型教学模式,营造兼有理论教学、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的多功能一体化的仿真课堂。

4.开放性。模块化教学注重学习内容对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构建,促进学员的参与和实践。注重学员间、教师间以及学员与教师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学员以开放主动的心态学习工作,促进教师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团结协作,促进师生以开放平等的心态共同进步。

三、党校教改导入模块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党校教育教学的竞争力

近年来,受自身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限制,党校的干部培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多元化培训市场的冲击下而日益淡化,为解决党校教学“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吸引力、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导入模块式教学以“教学模块”为基础,“菜单式”的办班模式,结合组织对干部党性的要求,岗位对干部能力的要求、个人对知识的要求,从不同的培养目标出发,分解教学内容,设计一批“新”、“近”、“精”、“实”的教学模块和教学专题,并融合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答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显著增强党校培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二)有利于突出党校教育教学的前沿性

作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要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推动教育教学与时俱进,增强培训内容的前沿性是关键。而模块教学法由于“船小好掉头”,可以及时地结合中央、自治区、市的有关会议精神,从讲坛、论坛、活动、考察多维度设置专题模块,从理论与现实、热点与难点多角度设置子模块,灵活运用多元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切实提高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改革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素质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能够显著增强党校培训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三)有利于深化党校教育教学的体制改革

党校对教师队伍一贯要求“一专多能”,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是以单打独斗、被动教学为主,团队协作、集体攻关的较少,虽然涌现一些名师,但是对党校师资的继承发展,党校智库的精准发力、党校教改的深度推进有一定影响。而模块化教学是一项团队工作,无论是模块的设计,内容逻辑性、合理性、相关性的把控,还是模块的运用,模块之间、模块内部各课程之间、各模块与各课程之间关系的理顺,需要依靠一个高效协作的团队合作攻关,需要在加强教学能力,提高师资水平,强化团队精神的基础上,打造一支有影响、有党校特色和优势的教学师资队伍,为进一步深化党校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四、党校教改导入模块化教学的路径分析

(一)模块设计思路上,注重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在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

党校在进行模块教学设计时,首先应结合《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提出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中心,夯实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立足理论教育,重点突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立足党性教育,重点突出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提高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应坚持问题导向,帮助解答学员思想上的疙瘩,在“科学探索无,党校讲坛有纪律”的原则下,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员的学习需求,注重在理论总结和创新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注重在考察、调研中为党委和政府重大中心工作、社会热点难点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二)模块内容选择上,注重内容与形式、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是模块式教学法应用的立足点,也是提高学员培训质量的前提。党校模块教学内容选择上应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市委中心工作,注重理论学习与新形势的结合,注重国家宏观大局和地方微观区情市情的结合,注重专题教学和系统教学的结合,在每个模块下设多门课程,增强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延续性和系统性。

具体做法是,模块教学内容设置根据培训班次对象的不同,可以采取新理论、新政策、新形势、新部署或理论学习、党性教育、热点难点研究、素质能力提高“4板块”教学;可以实行以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板块为主线,设置理论学习、领导能力和必备知识或理论课、专业课、选学课“1+3”板块教学。其中,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课,教学安排中不低于总课时的70%。因此要将其设置为每个培训班的必备教学模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块可以下设经典著作导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解读等课程,党性教育模块可以下设党史国史、革命传统、道德品行、法治思维、反腐倡廉、党规党纪教育等课程,并根据不同培训班的学员类别嵌入不同的教学课程。

(三)在模块教学方式上,注重传统与现代、针对与实效的统一

当前,以传统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大规模干部培训、大部分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已成为党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模块化教学应在坚持和完善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采用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等组合式教学。

具体而言,互动式教学策略要求教学双方在平等、倾听、接纳、坦诚的基础上,通过主题探讨、问题归纳、典型案例、情景创设,使不同观点碰撞不同思想交融, 激发教学双方积极性、主动性;案例式教学策略要求以案例学习任务为核心,通过教师讲授式、教师讲授+学员讨论式、案例情景模拟式、学员正反方辩论式,灵活运用案例指导实践;研讨式教学策略分为课内研讨和课后研讨,其中课内研讨要求上课前老师把内容发给学员,提出问题,以2小时课堂教学为例,可采用“1.5+0.5”、“1+1”、“0+2”的理论讲授+专题研讨方式。课后研讨要求学员就研讨主题,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专题论坛、经验交流、学术沙龙等形式的思想碰撞,达成小组共识,完成研究报告;体验式教学策略要求以学员现场体验为主,通过庭审观摩、模拟法庭、媒体采访、社会考察、拓展训练等形式开展一些讨论和思考;情景模拟式教学策略要求针对模拟媒体访谈的演讲和会谈、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预测实际问题能力、岗位工作技能,通过对事件发生环境、发展过程的模拟,使学员能够通过观察体验和分析,受到应有的启发教育和能力训练。

(四)在模块教学师资上,注重培育与引进、内源与外力的统一

党校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才是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模块化教学的应用上,在教学影响力、感染力、带动力的作用上,教师队伍建设更是决胜的关键。一方面,要立足校内资源,注重本校教师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充分挖掘党校教学的内源力。首先以教研室、课题组为单位,组建教师团队,在模块设计上充分考虑党校实际,结合本校教师的研究领域、教学专长,设置一些本校教师能胜任的课程;其次,模块教学上,坚持团队攻关,通过团队成员的集体备课、反复试讲、听课、评课,确保团队每位教师的教学内容不重复、教学方式有创新、教学水平有提升;再者,通过制度安排,创造条件让绝大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参与模块教学的教学实践以及选派教师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或赴基层锻炼、参加业务培训等,不断提升教师开发模块教学课程和运用各种培训方法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正视党校教学短板,注重外部优质社会资源的引进和利用,不断提升党校教学影响力。对于一些党校教师无法胜任或是不能很好诠释的课程教学,要善于借用外力。可以完善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制度。邀请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到同级党校讲课,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为学员阐明形势、解析政策、交流经验、答疑释惑。可以完善客座教授制度,建立以上级党校、地方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为主的客座教授队伍,以重大理论创新和相关前沿信息为切入点,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学员提供最新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建立以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为主的兼职教授队伍,以授课者的亲身经历和管理体会,围绕职业生涯的规划,为学员的成长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郑伟.地市级党校干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硕士论文,2011

[2] 顾绍梅.党校推行“模块教学”新模式初探[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4)

[3] 刘继平.模块化教学与学习迁移[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5)

[4] 李建良.基于模块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桂海论丛,2011(1)

(作者单位:中共钦州市委党校 广西钦州 535099)

模块式教学论文范文9

一、课程体系及理论依据 课程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和微观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来源于的拉丁文currere,意为“跑道”。课程的原本意义是指根据教育目标,为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内容的整体计划。课程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体系概念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五部分在内的整体课程框架,或者说课程体系是所设全部课程之间的分工和配合。本文所指的课程体系是指狭义的课程体系概念,即广义的课程体系概念中课程设置这部分的内容。高职旅游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是能力中心论。能力中心论的特征是以职业能力(compe-tence)为基础,将形成某项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课程内容要素按照职业能力本身的结构方式进行组织。能力中心论的根本宗旨是使受教育者具备某种职业能力。能力中心论突出强调教学结果,即学生毕业后所具有的操作性的能力,而且所关注的是学生能否达到行业中具体的能力标准。在课程体系中,模块是其组织课程的基本单位。从教学内容上看,能力中心论更多的是综合了多种课程论的思想,强调理论教学为技能服务,以职业技能为中心,按照职业活动自身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来设计课程。由能力中心论而衍生能力本位课程观,是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通过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确定能力结构,并依据专项能力的细分进行课程设置,以专项能力所必备的知识、态度、经验和反馈作为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以专项能力的复杂程度确定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二、湖南旅游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能力分析—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基于湖南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的市场调研,对接湖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又区别于湖南旅游中职教育、本科教育,湖南高职旅游类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湖南旅游行业,服务于旅行社、景区景点及其相关企业,培养从事导游主管、计调主管、营销主管、门市经理等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旅游行业岗位工作内容复杂,牵涉到的知识内容繁杂。仅仅具备娴熟的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在语言、形象、心态、行为达到相应的要求。湖南旅游企业在招聘旅游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关注的素质、能力和素质如下表: 三、旅游管理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构建 探索旅游职业人才培养规律,构建旅游职业基础能力、旅游核心业务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三大模块。其中旅游职业基础模块又分为职业文化基础、旅游职业基础知识和导游基本技能三个模块;旅游核心业务能力模块分为湖南专项导游技能、旅游计调技能(计调方向)、旅游营销技能(营销方向)三个与旅游行业岗位需求直接对接的模块;职业拓展模块主要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知识面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见图1)职业文化基础模块培养目标在于为刚入校的大学生向准职业人转变打下基础,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基本能力。课程为公共基础课,具体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普通话、应用数学等。该模块与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证书等证书对接。旅游职业基础知识模块的目标在让学生具备旅游职业的基本知识,实现由刚入校的大学生向具备一定素质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校园人成功转变。该模块的课程主要有旅游学概论、旅行社基础、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政策与法规、认知实习等。导游基本技能模块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导游技能,具备旅游职业最基本技能。该模块主要有课程有导游原理、导游实务、旅游商品与导购、导游语言艺术、导游文学、校内实训。以上课程与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对接、融合。通过该模块学习,使学生具备准备职业人的条件,为下阶段的顶岗实习打下基础。湖南专项导游技能为湖南地方特色课程,主要课程湖南专项旅游、湖南导游、湖湘文化、湖南景点讲解实训、湖南民歌与曲艺、湖南旅游资源、湖南旅游英语和顶岗实习等,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熟练导游湖南、服务湖南的能力,实现学生在校园人的基础上,成功向准职业人转变。旅游计调技能(计调方向)模块的课程有计调业务、商务谈判、旅游地理、旅游线路调研与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以上部分课程与旅游计调师职业证书对接。旅游营销技能(营销方向)模块的课程有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外联业务、旅游公关礼仪、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以上部分课程与旅游营销师职业证书、旅行社门市经理职业证书考核鉴定相互衔接。该模块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由准职业人向旅游营销主管、旅行社门市经理职业发展。职业拓展技能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全校选修课、公共艺术选修课(如形体舞蹈、音乐、美术、摄像等)、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课程,实现“一专”+“特长”的目的,培养毕业生心灵美、行为美、仪态美和语言美(四美),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通过三大模块的学习,着力保障培养旅游职业技能优势明显、职业发展顺畅并扎实服务于湖南旅游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实施螺旋渐进式课程设计编排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遵循“校园人—准职业人—职业人”三阶段式职业人才成长规律。按照大螺旋套小螺旋课程设置思路即课程体系按螺旋渐进方式(大螺旋),同时每一门课程的模块内容也按螺旋渐进方式(小螺旋)来设计。具体说,课程体系按大螺旋渐进方式设计,就是“校园人—准职业人—职业人”每个阶段均进行“理论教学—虚拟实训+仿真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生产性实训—总结提升”安排。(见图2)每一门课程的模块内容按小螺旋渐进方式来设计。例如:《导游实务》确立模块课程的基本思路:课程结构以行业专家对导游的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以湖南精品旅游线路为载体,以导游服务操作流程为线索,结合岗位工作所需的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将课程结构分为三个大模块12个子模块,即“准备带团”“、接团“”带团”“、送团”四个大模块,其中“准备带团”项目包括认识地陪工作、导游词设计、接站准备3个小模块;“接团”模块包括接团服务、入住酒店服务2个小模块“,带团”包括商定旅游行程计划、参观游览服务、旅游沿途活动设计与组织、旅游营销、餐饮娱乐服务5个小模块“,送团”包括送站服务、账务结算和工作总结3各个小模块。#p#分页标题#e# 在教学中,在第一个大模块即接团模块的第1、2个小模块进行理论教学完毕后,都进行一次课内实训;待学习完第3个小模块即进行整个第一个大模块的综合实训;在进学习完第二个大模块后,前2个小模块进行理论教学完毕后,都进行一次课内实训或专题实训(接团服务核心小模块进行专题实训),待第2个小模块学习完之后即进行整个第二个大模块的综合实训;第三个大模块、第四个大模块依次类推,整个第四个大模块讲完后即进行整个《导游实务》课程的综合实训。(见图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