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林产化工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08:24

林产化工论文

林产化工论文范文1

联系县(区)农林局,建设局、园林局,行业协会。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加大落实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林业、园林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绿化工作新局面。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__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签约项目:经过两年半的洽淡,ddd林木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定向刨花板(osb)项目,20__年10月中旬,已与宿城区签订投资合同。

二是对内全面规范管理,对上策应扶持支持,对外强化形象宣传,做好分工负责的主体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学习提高。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学习重要文件,布置业务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形成局务会议纪要。

选举产生林业(园林)局第三届党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团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完善市风景园林协会、花卉园艺协会、木材行业协会和林学会运行机制,通过协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水平。

定期召开党组会、民主生活会、班子碰头会,组织青年职工座谈会、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林业形势报告会、扶贫慰问、书画摄影比赛、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营造班子团结,同事配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多次带项目申请赴省进京,并邀请上级领导到__现场办公,争取支持,二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各类项目资金逾2500万元。

深入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每年植树1000万株以上,积极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全市木材加工企业2587家,规模以上369家,产值达105亿元。

完成黄河景观桥及周边造景工程;建成新河滨公园;抓好春秋两季市区绿化工程;完成__省第五届(南通)园博会__工地建设任务;全面接管雪枫公园。

同时,借外省外市林业考察团来我市之际,积极宣传__生态特色,提高__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争先进位扛牌夺旗争一流,力取创新创优佳绩。常给同志们灌输“有牌就扛,有奖就得”意识,每年度汇总一次局各处室、单位在省市内获奖情况,张榜公布,并分不同档次再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创其优。

20__-20__年,局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单位,__林业产业先进单位,绿色__建设一等奖,省第五届园博会造园艺术奖二等奖、组织工作优秀奖,《绿色__实践与建设》主题生态文化建设唯一最佳组织奖,市二〇〇七年度目标管理先进集体;河滨公园荣获市创建文明风景

旅游区(点)工作先进单位,雪枫公园荣获__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称号,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初检。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建专门班子,配强人员,量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10月中旬,省专家已进行专题调研。

创新公园管理体制。实行“免费开放”和“公园绿地管理人”模式,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并加大园林绿化主体培育,靠大靠强,设立省建筑园林设计院__分院。

创办“中国杨树网”,推出移动农信通“杨树产业”频道,向林农和企业,传播杨树育苗、造林、营林、采伐、运输、加工等产业体系技术、产业动态、产品价格等信息。

四是全面摸清家底,理清旧帐,深入调研,编制规划,做好具有长远效应的打基础工作。林业园林工作分几大块:造林营林、木材加工、林政执法、古树名木、园林工程、绿化管养、风景名胜、湿地野保。

逐项调查摸底,逐类编制规划,近二年已完成《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木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骆马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骆马湖—三台山、古黄河—运河风光带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古树名木保护总览》;启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植物多样性与乡土树种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就如何进一步理体系、顺体制、建制度、强队伍、上台阶,作了为期一旬的深入调研,制订出台《绿地补偿实施意见》、《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人员对建市以来,市园林局承担的所有工程124项进行全面清理,请财政审计人员再验收核查,理清帐目,结清欠款。

二、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勤奋好学、明理敏行、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一是坐得住,学得进,在理论学习上取得丰硕成果。20__年3-4月,在省委党校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20__年8月参加全国地市级林业局长培训班半个月,被推为学员代表发言受到好评,随后不少地区林业考察团来宿。

20__年2月起,坚持学习南林大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课程。

组织人员编写《杨树良种繁育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组织完成的《__市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规划》和《__

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及应用研究》,均荣获“第二届(20__年)__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合作撰写的《__市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培育技术措施探讨》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河北林业科技》20__年第二期发表。

合作撰写的《杨树产业在平原地区现代化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在《中国林业》20__年第4期发表,收入《中国林业论坛(论文集)》并获论文二等奖。

撰写的《杨树林地高效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初步实践》被收入__科技论坛__分论坛优秀论文集。

二是严要求,常警省,在廉洁自律上做到警钟常鸣。作为局领导班子班长,作为年轻干部,我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受委托行使的公共权力,只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个人炫耀的资本,更不是谋取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局部利益的工具。

要求自己政治上不软,经济上不贪,工作上不浮,生活上不奢,纪律上不散,管理上不松;要守住__的绿线,守住自律的底线;要健康而充实,善思而踏实,肯干而廉洁。

平时,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及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执行工作纪律、“禁令”等规定,坚持自省自警,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同时,履行监管职能,严格要求教育管理监督好干部职工,努力使集体成为团结进取阳光向上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团队。

林产化工论文范文2

关键词:布哈林;平衡论;四个全面

中图分类号:B5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04-02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家,深受党内同志喜欢的领导人。布哈林在研究列宁新经济政策基础上,根据苏联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理论,为改变苏联落后的经济局面做出重要贡献,该思想对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直到今天,该思想仍能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方法论启示。

一、平衡论思想提出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布哈林通过观察研究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状况,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过渡时期经济学》一文被认为是“辉煌的作品”,该书的“出色质量”也受到列宁的肯定,文章归纳出这一时期经济的规律和特点,提出著名的“平衡论”思想。

国际上局势趋于和平稳定,国内战事已结束,经济方面的问题成为苏联须首要解决的问题,喀琅施塔得叛乱后苏俄放弃余粮征集制,改行粮食税,实行新经济政策。苏俄告别革命战争模式进入社会建设模式开始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建设完全的社会主义,这就要求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布哈林运用“平衡论”思想指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他在被列为苏共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基本教材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中对社会主义平衡理论进行系统的论述,布哈林高度重视“平衡”,在他看来,只有社会平衡稳定才有可能发展经济,反过来,只有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才能保持社会的平衡。

二、布哈林平衡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布哈林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变化的,没有绝对稳定或静止不动的状态,也正是这些运动着的物质构成了世界。在布哈林看来平衡就是:“某种体系如果不能自动的,即没有从外面加给他的能,改变本身的状态,人们就说他处于平衡的状态。”因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从平衡状态到平衡的破坏,再由不平衡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布哈林谈到:“迄至现在,我们主要探讨社会的构造、一定社会形式的构造。以后,我们首先将要谈谈一种‘构造’、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的过渡。这里,我们认为有必要再次强调:社会平衡规律是动的平衡规律,它不仅不排斥,反而以对抗、矛盾、不适应、冲突、斗争为前提,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以剧变和革命的不可避免性为前提。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革命的理论。”在这一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布哈林进一步形成了自己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独特思想,强调在进行任何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同时,必须要在社会平衡的前提下进行。

(一)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平衡发展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在分析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后提出,当时俄国的经济成分有五种:“(1)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自然经济的农民经济;(2)小商品生产(这里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3)私人资本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5)社会主义。”布哈林平衡论思想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应该是平衡的发展,首先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平衡,以此保证社会经济继续发展。1928年苏联出现商品荒,正是因为之前过于重视工业,农业相对较弱,工农业比例不平衡造成的,于是布哈林指出:“为了使社会再生产和社会主义不断增长尽可能有利地(尽可能没有危机地)进行,从而达到对无产阶级尽可能有利的国内阶级的力量对比,必须力求把国民经济各种基本成分尽可能正确地结合起来(它们必须‘保持平衡’,安排得恰到好处,积极影响经济生活和阶级斗争的进程)。”

(二)工农业平衡发展

布哈林极其重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他认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是能表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发展工业化的问题上,布哈林认为牺牲一个部类来发展另一部类,这无异于杀鸡取卵。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表达过这种观点,只有工业和农业都得到发展,并且达到完满的结合,经济增长才能保持高速度。他认为,工业发展的基础就是农业,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有经济能力购买农业产品,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这样一来,农民使用购买来的新的农用机器,农业获得更大发展,为工业的发展积累更多的原料和资金,进一步刺激工业继续发展,工农业的发展达到良性的循环。苏联人口中农民占较大比例,农业较占优势,正因为如此,工业要发展就应当使工业适应农民市场,并逐步掌握该市场。将农村作为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市场与原料产地,才能在掌握政治上的领导权后掌握经济的领导权。不仅如此,由于当时西方各国结成联盟对苏联采取敌视态度,企图扼杀苏联的成长,苏联想向西方国家购买设备和技术遭到拒绝,同时西方国家也拒绝进口苏联的产品,这非常不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苏联本身的实际情况造就了苏联的农业地位,即全部经济的基础,是工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农业基础稳固,工业才能继续发展。布哈林认识到苏联这个特殊的国家,因其农民人口占多数,这样特殊的国情就决定了工业产品的市场就是农民经济,农民和农业是工业生产的主要消费者,苏联工业的发展就随农民的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他明确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具体关系。如果把农村看作殖民地,看作剥削对象,短期来看是能得到一笔资金,但是从长远来讲民穷才尽后,农村市场缩小,最后只会是工业停滞甚至倒退。所以国家经济能否发展好,取决于农业这层地基的坚实程度。

(三)重工业与轻工业应并重发展

马克思曾经指出,“不变资本的生产,从来不是为了不变资本本身而进行的,而只是因为那些生产个人消费品的生产部门需要更多的不变资本。”布哈林认为,不仅工农业之间要保持平衡,而且工业内部也要保持平衡,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平衡发展,是布哈林国民经济平衡理论一项重要的内容。于是苏共十五大提出“长期的高速度的发展,而不是就要在明年达到最高速度”这样的发展目标。这次决议指出,苏联不能一味地追求重工业的高速发展,还要重视轻工业的重要作用,轻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为民众生产生活消费品,另一方面为重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支持重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积累决定着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规模,他坚决反对一味地发展重工业,这样只会使苏联经济长期处于不平衡的发展中从而导致苏联国民经济畸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按比例有计划地发展,这是布哈林劳动消耗规律的基本思想,最大限度地发展重工业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如果必须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资料,同时还要重视轻工业的发展,轻工业因其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周期短,能较快收回成本,所以经济的平衡发展必须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存在这样的认知,社会主义就等同于计划经济,若搞市场经济就是背离社会主义,就是在推行资本主义。布哈林在《共产主义ABC》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接下来苏联制定政策的依据就是为全面发展生产力服务,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会引导到社会主义。因此在过渡时期,在当时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苏联要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搞商品生产,就需要同时借助计划和经济两种手段,利用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布哈林在《布哈林――人、政治家、学者》一文中指出:“劳动价值规律在这里(在社会主义下)也在贯彻,不过贯彻得比在资本主义下更多,因为同计划性结合在一起……”布哈林谈到,过去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就必须要消灭市场,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事实证明,我们还必须借助市场的作用走向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最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也逐步被消灭掉。

三、启示

尽管历史上有过争论和分歧,列宁始终给予布哈林以极高的评价,说布哈林是在最年轻的力量中杰出的力量。同时也指出了一些缺点和思想上的局限性,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布哈林的某些研究成果被列宁等吸收并继续深化。在当今的改革中,人们不难感到布哈林的某些思想和主张,布哈林加进人类文化遗产中的“新东西”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到今天仍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当下,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需要进一步解决,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平衡等。布哈林平衡论思想认为平衡是以生产力为中心的平衡,因此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的发展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另外布哈林主张平衡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我国现在这些问题在深化改革中是不能回避的,需要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处理,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76.

[2] 范玉传.布哈林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97.

[3] 列宁.论新经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8.

[4] 布哈林文选: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22.

[5] 布哈林文选: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53-422.

[6] 刘贵访.论社会生产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89.

[7] 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7.

[8] 曾天雄.布哈林平衡论的哲学研究:下[J].湘南学院学报,2007,(4).

[9] 崔剑.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6,(8).

林产化工论文范文3

关键词:皖南,森林资源,现状,发展对策

 

皖南地区虽然森林面积、蓄积都不断增长,但在资源的消长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林分生长率小于采伐量,林分单位面积生长量一直徘徊不前,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现就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谈谈皖南地区林业生产的思路和对策。

一、皖南地区资源消长的动态分析

1、林业用地的减少有2个主要原因,一是林地与农田相接或小块穿插常被蚕食和挤占;二是林地经营不当,如采伐后不能更新或更新失败成为非林地。林业用地的增加也有2个因素, 一是原来的非林地用来营造林木,;二是原来农用地退耕还林或因外出打工的撂荒地用来造林。

2、疏林地有2种变化趋势:补植加密,加强抚育,进行改造,提高郁闭度,增加蓄积量,成为幼龄林或中龄林;反之,原来的林分过度采伐或经营不当就会退化成疏林地。在有林地中,疏林地越少越好。

3、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大小,是衡量森林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皖南地区林分蓄积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博士论文,现状。博士论文,现状。

4、林分林级的变化,在林分内部变换,如幼龄林的减少可以造成中龄林和近熟林的增加。新造林越多,幼龄林就增加;采伐越多,成熟林就越少。如果能少采伐、多抚育,林级自然就会提高,整个林分蓄积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就会上升。因此,林分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采伐非常重要。

5、灌木林地地不断增加,说明原有林分在不断退化,这是由于人为采伐、择伐或乱砍滥伐造成的。而未成林地的增加,则表示造林和更新的失败。

二、皖南地区林业生产发展思路

(一)重视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不但增加了林地面积,也增加了林业用地面积,因为有些退耕还林地很长时间已作为农用地在经营,这样就弥补了皖南林业用地少的先天不足,给林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将可增加皖南地区森林覆盖率。

(二)搞好四旁绿化

皖南丘陵地区的四旁绿化大有可为,搞好四旁绿化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也能帮助农民快速致富。

(三)加强幼林抚育

搞好幼林抚育,加强管理改造,促进林木生长,提高郁闭度,增加蓄积量,可提升为中龄林、近熟林,同时生态效益良好。

(四)调整林种结构

皖南地区林种结构很不合理,很难发挥森林维护生态、改良环境、保水保土的作用。营造防护林,就是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

(五)保护天然林,多栽阔叶树

阔叶树主要是栎类、枫香、枫杨、杨树、楝树、檫树、楸树、桤木、木荷、刺槐、樟木、榆树等;针叶树主要是马尾松、黑松、火炬松、侧柏、杉木等。而天然林的组成,主要是阔叶树。天然林和人工林相比,以及阔叶树和针叶树相比,具有抗病虫能力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保水保土,特别是保肥能力强等优点。阔叶树越多,森林生态越好。近些年林木种苗站一改过去大量进口国外松种子的做法,立足国内,面对本省,调进大批枫香、桤木、楸树、榆树、合欢、木荷、南酸枣、枫杨、樟树等阔叶树种,推广到各县,皖南地区阔叶树比重已成逐年递增之势。

(六)分类指导,各有侧重

从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和绿化程度等方面看,皖南地区各地区林业资源和生产状况差异很大。博士论文,现状。丘陵区,主要是沿江的铜陵、芜湖、马鞍山、巢湖、滁州及合肥市等30多个县(市)。这一地区气候多变,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水利设施差,造林比较困难,此地应营造大量防护林,多栽阔叶树,多种速生树种,尽快改变面貌。因交通发达,城市集中,还可发展绿色食品,如发展一些香椿、栎类、果树,这一区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4.2%,是3个片中最大的一块,不可忽略。其中的省城合肥被称为园林绿化城市,应向外扩张,提高绿化率。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林业产业化

林业产业化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这是以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前提的。林业产业化必须以林业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和不断强化为目标,以生态环境效益保证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生态效益的实现。

林业产业化经营要以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不断改善,才有林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发展,也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杀鸡取卵、竭择而渔。即使是商品林或营造的速生丰产林,也必须从资源的可持续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视角进行合理利用,以保证森林资源的长期经营。

林业产业化经营无论是龙头企业的布局,还是资源基地的建设,都必须从区域林业可持续的角度做出科学安排。合理区域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区域间密切协作和互补,共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博士论文,现状。

林业产业化经营要有其他产业部门或中介组织的参与,但这些部门或组织可能会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自身短期利润最大化,或因为林业产业化经营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而使得这些部门或组织无法进入产业化经营过程。这就要求林业产业化经营首先要将立足点放在林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上,提高林业抗风险的能力,提高自我积累的能力,以吸引相关部门的参与。同时,根据公平的原则,理顺利益分配机制,调整组织模式,使各活动主体都能在长期经营中满足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博士论文,现状。

林业产业化要实现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必须与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相结合,走加工产品高科技含量化、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高技术水平化、生产经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引入,并发挥其对林业各产业活动的扩散、辐射和长入作用。

四、小结

根据专家研究测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并且均匀分布时,就基本上起到了保水保土、维护生态、改良环境的作用。按发展趋势,在未来2~3年内使森林覆盖率达到30%是可能的,但分布很不均匀,山区早已超过30%,所以要抓后进,促先进,不断改善林相,提高森林质量。

林业周期性长,政策一定要稳,历史的教训是每次政策失误都造成森林的破坏。经过消灭荒山绿化达标和林业二次创业后,荒山基本消灭,关键是抚育、管护,各级行政部门和林业部门绝不可放松这一点。博士论文,现状。

森林资源的各主要因素都是动态的,是相互转换的,林业生产中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过量采伐和更新跟不上采伐,以致林分质量低下,三大效益不佳。限额采伐是国家早有规定的,但皖南计划外采伐现象普遍存在,这是森林的又一大敌。

参考文献

[1]赵鸣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对策[J]财政研究,2000,(10).

[2]夏自谦,滕秀玲.世界森林资源现状及前景展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3]李庆,宋志辉,孙业堂,杜文峰,张鹏.威海市封山育林及其发展措施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3,(03).

林产化工论文范文4

【关键词】林学理论;木材检验;提高水平

1 与木材检验工作相关的林学理论

与木材检验工作紧密联系的林学理论主要有:测树学造材理论、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森林计测学计测方法、森林经理学木材标准理论以及林分生长模型理论等。通过运用这几大方面的理论进行分析。就可以提高基层木材检验人员的林学基础理论水平。进而通过对林学基础理论的运用,使得自身的木材检验水平不断提高。木材检验工作贯穿于木材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从原条的合理量材设计开始,直至木材产品的最后售出。木材产值、产量、质量、品种以及出材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每一项都需要木材检验技术的支撑。运用林学理论和木材检验的有机结合,使木材检验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加有理论的支持,可以有效的提高木材检验工作的质量。

2 如何通过掌握林学理论,提高木材检验水平

2.1 运用测树学造材理论,提高合理造材水平

测树学造材理论是测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讲授如何合理的设计造材计划,才能使收益最大化。测树学造材理论的基础来支撑,就能够充分发挥木材检验人员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业务水平,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造才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每根木材的质量与价值。合理的造材设计,能消除或降低缺陷的降等程度。造材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木材产品在质量上和产值上的降低。具体表现是坏材带走好材,长材造成短材,优材造成劣材,致使木材本身的质量人为的下降,不仅浪费森林资源也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运用林学理论中的测树学造材理论,就可以有效的降低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木材检验人员就可以充分运用林学理论合理设计造材计划,合理造材,做到物尽其用的最大经济效益。

2.2 运用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提高合理规划水平

树干解析本来是林学科研的内容,而对于本材检验人员来说,掌握了这一林学理论就会使自己的工作如虎添翼,就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运用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对伐倒后的原条进行具体的树干解析,再根据林分材种的结构规律,充分考虑木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可以优先设计,选造价值较高的珍贵材种。再以此类推,设计的顺序是:出口材――特级材――特选材。

2.3 运用森林计测学理论,最大化减少木材检验的误差

长期以来,我国的木材的计测方式,都是传统的粗放型检尺。在具体的检尺工作中,往往并不太注意计测方法和计测误差。有了森林计测学理论的指导,不但可以提高木材检验的水平,还可以运用森林计测学的理论,让造成设计中的误差降到最低,检尺的误差也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充分掌握森林经理学中木材标准理论,为降耗节省资源做贡献

森林经理学中的木材标准是重要的林学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国家的标准化法计量法重要的依据,木材检验贯彻标准化法、计量法,认真学习木材标准,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执行限额采伐的强有力措施和必要的手段。作为木材检验人员,一定要熟悉木材检验标准的各项细则,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性标准和有关法规文件,练就过硬的检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保证木材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低消耗、高质量、高产出的目标,为国家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为森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要做好木材检验工作,就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结合当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木材检验人员的自身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木材检验过程中的专业知识依据进行完整的检验体系,增加木材的利用效率,提高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平稳持续发展。同时也给森工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我们应尽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建伟,谭民.木材检验工作在实施“天保”工程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林业,2002,8.

[2]赵宗辉,齐忠民.对如何强化木材检验管理的几点建议[J].林区教学,2006,5.

林产化工论文范文5

关键词:国有林改;林区职工;投资意愿

一、导言

2006年,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在黑龙江伊春试点,将部分国有林承包给森工企业职工经营。然而,林区职工的投资行为不积极,意愿不强烈。根据朱洪革(2009)和闫立海(2011)的调研,伊春林区承包户造林抚育、林下经济的投资比例低,有林地利用面积增加率仅为5.07%,对林地投资的林改职工比例低;林地承包职工营林意愿在2007年比2006年同期下降12%(刘世佳、华景伟,2007);而对于存量森林资源,广大职工的持续经营意愿缺乏,在五年内采伐的占56.7%,计划20年以上采伐的占10.31%(张蕾,2009),若无采伐限制,2011年10月份的数据显示计划20年以上采伐的比例仅为1.67%;同时,林改职工所造林以落叶松为主,林分结构相对简单,生产力低下,生态系统不稳定。

因此,探究影响林区职工林业投资行为的因素分析,进而针对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投资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与生产水平,促进国有林改的进一步深入。

有人对国有林改职工的投资行为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做了分析。就人口特征角度而言,文化程度与投资显著负相关,家庭收入与投资显著正相关(朱洪革,2009 罗金、张广胜,2009),女性户主更愿意发展林下经济(朱洪革,2009)。就林地特征角度而言,承包地的面积和离家的远近与投资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朱洪革,2009 谢彦明、支玲,2011),并且立地等级越高,质量越好,林业职工就越不愿意进行后续经营投资。就林改政策角度而言,朱洪革(2009)研究得出,林业职工非常关注林权证的发放,故而其对造林抚育和林下经济的投资均有显著影响,然而森林经营方案和采伐限额政策则分别对造林抚育和林下经济的投资有显著影响。与此同时,另有学者指出,林业职工投资行为消极、意愿不强还受到更具体而细节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前期支出还是后期持续经营投入,投资资金力度都很大,各项林业税费负担重,林业投资受自然因素的不确定影响大,风险高,这对收入本身就很少的林业职工而言,无疑是一道很高的门槛。同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更在制度上桎梏林业职工继续投资的积极性。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职工不但不会愿意提供生态公共物品,而且在受到制约的同时会倾向于在制度边缘寻找各种投机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王乐,2009)。

综上可知,有关林区职工投资行为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实证定量分析,缺少运用交叉学科视角定性探讨,或者说,这样的探讨在已有文献中表现模糊。本文试图通过运用产权理论、理性人假设以及需求理论的视角,探讨国有林改中职工投资行为较低的原因。

二、理论基础

以科斯为代表的现代产权理论强调交易费用对市场机制运作的影响。在这样的基础上市场机制运行存在交易成本,进而具有外部性,从而使得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不一致,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或低效。因而在市场的运行过程中,产权界定和合理配置便占有重要地位。产权主体归属明确和产权收益归属明确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要求,流转顺畅、财产权利和利益对称是现代产权制度健全的重要标志。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将森林资源的产权明晰化,建立起权、责、利相统一的科学林权管理制度。

理性人假设决定了在作经济决策时充分考虑个人利益与偏好,以选择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决策。以舒尔茨为主要代表的理性小农学派认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中,农户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等行为完全基于理性考虑。由于林改后的林业职工大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决策,故而基本从理性角度做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同时,基于理性预期,林业职工几乎都属于风险规避者,林业投资风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决策行为的进行。

公共物品理论认为每个人对某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正因为存在这样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往往导致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主导的个体不愿意提供(准)公共物品。由于生态林本身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作为理性经济人,林业职工对生态林的投资意愿明显低于商品林的投资意愿。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一般而言,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由于林业职工的收入水平普遍低下,甚至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林业投资属于风险较高投资,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在没有解决其他更低层次需求时,一般职工对其的投资意愿普遍会较低。

三、分析与讨论

林产化工论文范文6

一、《林业机械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改革的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加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雇工难、雇工贵”现象突出,能耗高、人力成本高、劳动力急剧下降、生产作业效率低等成为制约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林业已开始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已建立基地式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今后会向更大规模化方向发展,在种子采拾、林地清理、育苗装播、造林移栽、施肥喷药、消防灭火、打枝造材、集材运材、伐木归堆等过程都贯穿着林业机械的使用;另一方面,林业快速发展进程相对应的生产机械化的历史非常短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品种、质量上都难以满足林业大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林业生产机械研制、应用和推广严重滞后。随着树木的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林业生产机械化取代人工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林业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迫切需要结合实际,创新教学内容的组织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作为专业课,课程学时有限,理论知识体系涵盖的知识点繁多,如何在这种条件下使学生了解林业机械的基本理论,掌握林业机械的总体结构和工作部件的设计方法,并且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课堂、试验和作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笔者从林业机械现代设计方法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手段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二、《林业机械现代设计方法》教学内容的组织优化

笔者通过8年的教学实践,对课程的内容安排进行了梳理和调整,了解了课程上下衔接的历史脉络及承接关系,对理论和实践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总结,提出了以贴近实际、追踪前沿为重点、训练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思路,同时借鉴其他院校类似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1]。林业机械产品设计需要结合设计、理论、方法的创新性思考,因此,林业机械现代设计方法有优化设计法、创新设计法、反求工程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法、绿色设计等[2]。针对现代林业机械设计方法和设计工程师需要具备的多种能力,开展探索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来实现,各章节内容和教学案例的安排如表1所示。如喷头的设计与制造传统都采用单独开模加工方式,成本高且耗时长,3D打印技术出现后,可以三维数字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运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陶瓷粉末、ADS工程塑料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逐层打印最终叠加成各种角度、尺寸、形式的喷头,不需要复杂的工艺和庞大的机床,就可以制造出喷头,满足了试制的目的,极大地降低了制造复杂度。三维测量仪是用于测量三维几何尺寸和形位公差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对于林业机械反求工程非常有效,它在精密测量领域的强大用途,为快速、可靠进行尺寸测量提供了新的方式。三维测量仪由光学放大系统对被测物体进行放大,经过CCD摄像系统采集影像特征并送入计算机后,可高效地检测各种林业机械精密零部件的轮廓和表面形状尺寸、角度及位置,全自动地进行微观检测与质量控制。

三、《林业机械现代设计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

林业生产正在经历从“砍伐森林树木”向“利用森林环境”的转变,因此林业机械制造业发展到了关键时期。《林业机械现代设计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与时俱进,把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相关前沿课程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作为课程组织优化的切入点,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调研+课程设计+汇报展示”四合一的教学方法,注重对新兴技术的追踪、经典技术的重构以及理论知识在设计实践中的再现。1.汇报法。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带领学生参加每年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中国(江苏)国际林业机械展览会,学生通过参观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和我国的林机精品,了解林机行业政策,展览会结束后学生要图文并茂地总结自己的感想体会。另外,利用与学校有密切合作的企业合作站平台,引导学生去林业机械生产的龙头厂家完成卓越工程师计划,并进行汇报交流。通过这些体验汇报活动,让学生紧密跟踪国际国内林机行业研发的热点和前沿,让空洞乏味的书本知识转变为实际产品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图示法。利用国外留学、参加国际会议等机会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林业机械应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图片和视频,将这些多媒体素材进行有机结合,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组织学生围绕这些素材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欧洲的林业机械的设计着眼于可升级、可重用、可拆卸、可降解,注重其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从生态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延长机械寿命和可回收性出发,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机地融入林业机械的全寿命生态设计[3]。3.项目法。对于较复杂的知识点尤其是技术操作中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在教授过程中,以现实的林业机械产品为素材,并辅助于具体的科研项目成果的展示,给学生一个轮廓清晰、目标明确的任务,通过对产生的任务产品需求分析、原理方案设计、总体结构设计、具体零部件选用4个环节,形成以项目为中心,团队成员自由组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抽象思维与应用联系,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其中有创意、有前景的作品,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并申报国家专利。

四、《林业机械现代设计方法》教学改革的成效

林产化工论文范文7

【关 键 词】苏联意识形态;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文化。

【作者简介】王 佳,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哲学与社会发展。

一、苏联意识形态形成的背景

沙皇统治时期,俄国内部的阶级矛盾激化严重,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甚至仅在两年内,全国农民暴动就发生三百多次。俄国的封建性经济从工业革命开始后向近代工厂转变,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扩大。但俄国由于占统治地位的是沙皇和贵族地主的封建势力,所以俄国农奴制依然在国内占据着主要位置。此时在自然经济条件占主导的发展下,农民的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远落后于西欧。外部由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致使俄国耗费大量人财力、物力,经济状况更加恶化,各种矛盾浮出表面。沙皇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于1681年进行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废除了阻碍资产阶级发展的奴隶制,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随着俄国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发展,无产阶级的力量也不断得到壮大。

俄国进步的思想界,在经历野蛮、反动沙皇制度的压迫下,如饥似渴的寻求着正确的革命理论。在半个世纪期间,这些先进的思想者,时刻关注着外部发生的每一种“最新思想”经过不断的努力、坚强的毅力、舍身忘我的精神和不断的失望,最终参照欧洲的经验,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从此,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俄国。1892年,列宁建立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在伏尔加河一带宣传马克思主义,下一年在彼得堡开始着手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即布尔什维克。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轰隆的炮声攻击冬宫,拉开了苏联十月革命序幕,震撼世界。十月革命是历史上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革命,它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结束了剥削人、压迫人的制度,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也评价“十月革命不仅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也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1]。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它的领导者列宁也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于指导建设无产阶级和国家的建设。而从此,苏联领导者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诞生了苏联的意识形态思想。

二、苏联意识形态的变迁

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思想形成于列宁时期,而在斯大林统治时期由于诸多原因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对文化专制统治同一时期也达到顶峰。赫鲁晓夫统治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危机征兆,但是统治者所做的措施并没有防止这种危机,反而加速了危机的到来。最终,戈尔巴乔夫统治时期,苏联的社会总危机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始爆发,成为前苏联整解体的导火索。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建设及执政党建设的重要问题,前苏联意识形态的诸多失误最终导致其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被破坏,乃至整个国家的解体。所以研究其解体原因、过程、经验教训,对于加强我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1.列宁苏联意识形态建立者。列宁作为领导十月革命的成功者,苏联的缔造者,也是苏联意识形态的建立者,在今后的理论创作和一切的实践活动中,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确立的处理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来研究、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和感召力,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列宁意识形态理论中的基本内容有:一是意识形态有党性也被称为阶级。即“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2]。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国家稳定,利用意识形态中的导向,教化功能使民众承认其统治地位的合理化、合法化。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也应该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应该把意识形态阶级性的提高与党性提高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此意识形态工作者把应自觉担当起建设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责任,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宗旨,在报刊、书籍、文献等一切印刷品和交往形式中表现出作为无产阶级的生活、斗争、思想方式、目标和利益,使自己的一切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和人民的利益。反对把个人事业作为赚钱和获得名利工具。反对宣传“无党性”思想,认为这是资产阶级的原则,资产阶级为反对无产阶级,维护本阶级利益而做的宣传。意识形态党性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大继承与发展,也是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基石,为无产阶级制定正确的文化政策提供理论方向,也阐明了意识形态对无产阶级事业深刻的影响和联系。二是列宁意识形态思想中最重要的“灌输”理论。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对工人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和培养,是工人阶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认清自己的使命。科学理论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意识也不能在工人意识中自觉形成、建立,必须要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接受科学理论和意识,从外面灌输给工人。而工人自觉性意识,容易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奴役。例如:工联主义,是自发的工人运动,纯粹的工会运动,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控制。因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渊源久远得多,它经过更加全面加工,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3]。既然自发工人运动易使错误思想流行,不可能产生科学革命理论。为此,必须重视在工人阶级中选出优秀知识分子接受、吸收社会主义理论,明确无产阶级斗争方式、内容以及最终目标后从外部灌输给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意识的知识分子承担着“把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输送到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自发产生的无产阶级斗争中去得历史任务”。

列宁是前苏联的缔造者之一,是国家制度、社会体制、意识形态的主要建设者。列宁作为一个坚定的辩证唯物论者,在强调物质的社会关系对意识形态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注重结合俄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强调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社会的能动改造作用。因此,列宁提出了“意识形态党性”问题,指出了在阶级社会,不存在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必须划清两种根本对立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界限,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开展积极的斗争。列宁提出另外一个“灌输理论”是对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进行本阶级意识形态灌输的总结。列宁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建立者,提出的“意识形态党性”思想问题,对以后苏联的统治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2.斯大林主要意识形态理论――“斯大林模式”形成。列宁曾言:“报纸有时是比炸弹、机关枪更具有危险性的武器,给敌人出版自由是给敌人建立政治组织的自由。”[4]斯大林统治时期继承了列宁对于报刊、书籍、文献等传播媒介和教授、作家传播者的重视,建立一种多层次、较全面、严密的舆论监控、书报检查制度,以做到严格过滤“不纯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产生,并对民众的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更加严密监控。斯大林借助内务人民委员部等暴力机关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大批判、大整肃和“大清洗”,肃清一切同斯大林理论相违背的思想。同时“灌输”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思想。使斯大林成为思想的源泉、真理的化身、理论的权威者,判断意识形态标准成为以斯大林理论为准。还有斯大林为社会主义模式的合理性辩护所构造的意识形态,种种原因促使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形成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对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标准。由于苏联共产党当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及斯大林本人的巨大影响,使得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一直被共产党当作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并对东欧、亚洲一些国家共产党在二战后夺取政权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的意识形态作用。斯大林模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注重、专制形成了其文化的一元制而不是多元、对外思想交流的封闭、国内对思想高压管制政策,使的苏联思想缺少活力、创新,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思想产生、发展,也与马克思主义对思想的本质要求相背离。

斯大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扬者,他在前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变迁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他在苏联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绝对的权威性、控制性导致苏联意识形态在这一时期文化专制达到顶点。苏联思想文化体制的高度集中虽与“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相适应。但是,个人崇拜滋生,思想一元化、僵化性、伪科学性,阻碍了苏联意识形态的发展,为以后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混乱、解体埋下诱因。

3.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意识形态相对于斯大林的高压控制时期,出现了“解冻”,也带来意识形态混乱。赫鲁晓夫在意识形态变迁中起着“加速器”的作用。赫鲁晓夫统治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有人借批判斯大林全盘的否定苏共和苏共的历史。对全盘否定斯大林、严重歪曲苏共和苏联历史的错误观点,赫鲁晓夫并没有给予应有的抵制与批驳。由于苏共工作的软弱和非斯大林化拆毁苏共执政思想基础,导致苏联意识形态领域混乱。这种混乱,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产生更严重变异乃至最后意识形态崩溃。

戈尔巴乔夫统治时期,前苏联意识形态领域反马列主义、、主义思潮成为苏联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潮。在主流意识文化混乱情况下,戈尔巴乔夫进行了“改革与新思维”,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思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一种改革。改革宣传的意识不仅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相背离。而且坚持思想的多元化理论,错误思潮占主导地位,使共产党的性质发生改变,不再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性质,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消除剥削阶级及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侵蚀。

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前苏联意识形态在不断变迁中最终走向崩溃,起着“助产师”的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制,经济上搞私有化,思想上搞多元化,军事上搞非党化、非政治化”[5]。这些做法彻底摧毁了社会主义制度,因为戈尔巴乔夫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照搬与苏联。1991年时,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无战争和外敌入侵下,自行解体。此后,苏联的政治社会制度从社会主义演变为资本主义。

三、前苏联意识形态的变迁对我国的启示

1.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地位。苏联剧变是从意识形态开始的,这是一个花费了惨痛代价才得到并值得我们深思的教训。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国内与国外的各种思想影响,必须在思想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确的把握舆论导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才能长治久安,才能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传。为此,要确保各级意识形态工作部门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人手里。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不仅要正面宣传社会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而且要对错误思想即时旗帜鲜明地加以抵制、反对和批判。

2.重视西方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的侵略,同时加强国民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全面开放、全球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大爆炸产生,使人们思想也出现多元化。列宁、斯大林统治时期对传播媒介、传播者、教育者进行严密控制的文化高压政策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需求。但是,对各种舆论工具、传播者的导向作用,必须要重视并加以利用。例如: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等观念时,应充分利用其宣传作用,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做出贡献。列宁的“灌输”理论应用之今,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意识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斯大林统治时期对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导致思想僵化、伪科学性。我们应借鉴,思想只有发生碰撞,相融合、吸收外来文化,才能不断创新、社会才会更加进步。戈尔巴乔夫统治时期,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放弃,向西方资本主义体制学习而对国家进行全面的改革,做法更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要引以为诫的地方。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无论何时、何地,对于现存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的全盘否定也会引起国家意识的动乱或者可能产生。

3.确立马克思在思想中的统治地位,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对精神文化的急需丰富与满足。2011年10月15-18日,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中心思想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主义强国”。六中全会指出:“物质贫乏与精神空虚都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我国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精神文化体系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作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必须要加强我国内部意识形态建设,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主流意识文化、人民大众中的地位。借鉴苏联解体意识形态变迁的经验可知,必须要避免出现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否则性质等同于统治阶级放弃对国家的领导权一样。

注释:

[1]:《选集》(第1卷)第303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杨文圣:《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方法的选择》,载《理论探讨》2009年第5期。

[3]包 毅:《意识形态是革命的武器―列宁意识形态观探微》,载《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4]马龙闪:《苏联书报检查制度及其对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载《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2期。

林产化工论文范文8

关键词:林学理论;提高水平;木材检验工作

提高木材检验水平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是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过程。在当前森林资源逐步的减少,造成生态的破坏,使得我国森林资源不断的减少,出现了匮乏的状态,为了提高和发展当前经济生产过程中的相应技术手段和状态,其在生的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利用也在不断的变化。目前有部分木材检验人员仍沿袭着过去的观念,使得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对木材检验认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是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与总结的过程,认为木材检验人员只是单纯的查数和记账的点数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是没多大的影响,对林业木材的检验不够详细,对各种问题的探索不够完善,使得在工作的过程中以消极的态度去完成各项检验措施和检验方法。

1.充分掌握测树学造材理论基础,提高合理造材水平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当前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也在不断的完善,随着社会发展中,传统的检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了,这就使得林业发展中林学基础理论的重要能行逐渐的现象。测树学造材理论是测树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讲授如何合理造材来获取最大的收益。只有足够的测树学造材理论支撑,才能够充分发挥木材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才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例如:原条量材设计是木材生产过程中,继打枝后的第一道工序,把每根原条设计成若于段原木产品,而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每段原木的质量与价值。合理的量材设计能消除或降低缺陷的降等程度。如果量材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木材产品在质量和产值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坏材带好材,长材短造,优材劣造,致使原木质量下降,浪费森林资源。又例如合理造材中的“三先三后”即优先设计先造特级原木,后造加工用原木;先造长材,后造短材;先造优质材,后造劣质材。“三要三杜绝”,即要量材造材,杜绝粗制滥造;要量尺标准准确,杜绝超长短尺;要材尽其用,杜绝浪费木材。还要摸索和总结本地区原条病腐规律。内外腐和缺陷的掌握和区分,要总结出一套本地不同树种不同情况的病腐规律,使原条造材日趋合理。

2.充分掌握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基础,提高合理规划水平

树干解析是整个林学科研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本材检验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林学理论之一。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是摆在我们榆验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如何提高原条出材率上做文章。我们可以通过对各林场所的木材按林层、树种和胸径进行抽样调查,对伐倒后原条的具体情况进行树干解析,根据具体的林分材种结构规律,充分考虑木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3.充分掌握森林计测学、测树学中树木计测理论,最大化减少木材检验误差

在传统的粗放型检尺工作中,我们往往并不注重计测方法、计测误差等理论。但如果想要提高木材检验水平,就必须充分学习森林计测学和测树学中的树木计测理论,把住伐区木材检验关。在伐区木材检验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木材标准,要特别注意原木不规则断面的径级以及弯曲、内腐、外腐等常见问题的判断与检查,做好归楞描号工作,达不到标准的木材一律不准下山。如果没有森林计测学作为基础的话,就无从谈起误差的处理了,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木材检验人员,学握足够的森林计测学理论是基本的要求。

4.充分掌握森林经理学中木材标准理论,为降耗节省资源做贡献

通过对与木材检验工作紧密联系的林学基础理论主要有测树学造材理论、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森林计测学计测方法、森林经理学木材标准理论以及林分生长模型理论这几大方面进行分析。就可以提高基层木材检验人员的林学基础理论水平,进而通过林学基础理论在木材检验中的应用来提高自身的木材检验水平。木材检验工作贯穿于木材生产经营从原条的合理量材设计开始,一直到木材产品的最后售出的全过程。木材产值、产量、质量、品种以及出材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几乎都需要木材检验技术的支撑。由此可见,提高木材检验水平是相当重要的。

森林经理学中的木材标准是重要的林学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国家的标准化法计量法重要的依据,木材检验贯彻标准化法、计量法,认真学习木材标准,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执行限额采伐的强有力措施和必要的手段。作为木材检验人员,一定要熟悉木材检验标准的各项细则,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性标准和有关法规文件,练就过硬的检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保证木材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低消耗、高质量、高产出的目标,为国家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为森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5.利用林分生长模型理论中的节子剖析技术来深入了解节子

林分生长模型理论是林学理论当中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其中,关于节子生长的部分和木材检验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林分生长模型理论也是一名合格木材检验人员所必须掌握的林学基础理论。节子是最重要的木材缺陷之一,也是现代术材检验技术中的重中之重。节子破坏木材构造的均匀性和完整性,不仅影响木材表面的美观和加工性质,更重要的是降低木材的某些强度,不利于木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承重结构所用木材的分等,与节子尺寸的大小和数量有密切关系。节子影响利用的程度,主要是根据节子的材质分布位置、尺寸大小、密集程度和术材的用途等而定。传统意义上的木材检验技术,一般是被动地去检验节子,很少研究节子的生长规律。现代木材检验技术对木材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利用林分生长模型中的节子剖析技术来建立节子生长的预估方法,通过对某林区的5块针叶树标准地1O株解析木的节子剖析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初步的节子直径分布散点,尝试了预估树木节子最大直径的方法,经过初步的检验,效果良好。

林产化工论文范文9

【关键词】 斯大林;民族理论;民族定义;现实作用

斯大林在发表于1913年《启蒙》杂志第3-5期的《民族问题和社会》(该文十月革命后题目被改为“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给民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由于斯大林在社会主义世界的特殊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内斯大林的民族定义都是我国民族学界最有影响的民族定义,不仅如此,我国还在这个民族定义的指导下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需要指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斯大林民族定义的讨论一直都存在,但直到八十年代以后学界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谈论才进入了相对比较深入和广泛的时期,这时已经有人明确提出应该否定斯大林的民族定义,[2]此后围绕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学术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我们经过仔细的研究后也对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有了一些认识,在此略陈己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斯大林民族定义提出的历史背景

1、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面临民族主义浪潮的严重威胁

1905年-1907年革命失败后的一段时期内,俄国的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上联系的加强势必会促进民族的整合过程,民族意识也开始逐渐觉醒。不仅如此,民族也通过参加政治集团、参与杜马及其选举活动有了更多活跃的机会。面对日益活跃的民族和日益加强的民族意识,俄国统治者采取了高压政策。沙皇俄国原来就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民族问题,甚至被称为各民族的监狱。“沙皇政府几百年来一贯推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所造成的民族对立情绪根深蒂固”。[3]当权者的民族高压政策引起了各民族的强烈反应,犹太人的锡安主义、波兰的沙文主义、鞑靼的大伊斯兰主义等民族主义都得到了加强,一时间民族主义巨浪滔天。“民族主义的浪潮日益汹涌地逼来,大有席卷工人群众之势。解放运动愈趋低落,民族主义的花朵就愈加怒放。[4]民族主义的兴起无疑会严重影响各民族无产阶级的团结,而没有无产阶级的团结一心、共同斗争,无产阶级斗争的胜利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在俄国兴起的民族主义浪潮是无产阶级的巨大威胁,其严重损害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这是俄国社会人不愿看到的一个局面。

2、俄国社会人面对民族主义浪潮的威胁时出现分歧

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严重威胁到无产阶级运动的向前推进,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社会人必须奋起反击民族主义浪潮,以维护各民族无产阶级的团结和党组织的完整统一。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俄国社会人却没能采取统一的策略,崩得和高加索取消派都主张实行民族文化自治。民族文化自治是奥地利社会的民族纲领中的内容,该民族纲领在1899年召开的奥地利社会布隆会议上通过,民族文化自治的核心思想就是按照民族成分成立相应的全民族机关来管理该民族的文化事业。奥地利社会本是一个统一的党,但在施行民族文化自治后分裂成了六个民族政党,而且各民族政党间的隔阂也很深。不仅如此,由于奥地利党内和工会内的主要工作都是由社会工人党员担任的,党的分裂进而引起了工会的分裂,统一的工人运动遭到破坏。[5]由此可见,民族文化自治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崩得是社会民主主义组织“俄罗斯和波兰犹太工人总联盟”的简称,它不是按地域而是按民族建立起来的。[6]崩得在其第六次代表大会上(1905年)通过了主张民族自治的民族纲领。[7]社会内的取消派是1908年革命处于低潮的产物,它要求取消革命斗争,反对成立秘密的社会,主张进行公开的、合法范围内的活动。这自然意味着放弃党的纲领。它所支持的高加索社会人在这一时期也主张在高加索境内各民族实行民族文化自治。[8]

二、斯大林民族定义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作用

我们已经知道,斯大林提出民族定义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是在俄国社会人就民族问题出现分歧时发表的。那么,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定义是否对批判错误认识、统一思想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呢?本文认为是有的。

1、对崩得的致命一击

斯大林分别论述了民族这个人们的共同体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特征,但是他又特别强调的是只有当这四个特征同时具备时民族才能成立,缺一不可。[9]强调这一点有什么意义呢?我想这不只是一种下定义时的严谨态度,它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崩得第八次代表大会(1910年)和第九次代表大会(1912年)都通过决议,在组织问题上,要求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自己的组织结构上按民族实行划分。[10]由此可见,崩得的民族主张是具有极大危害性的,要想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就不得不对其进行反击。斯大林着重指出民族的四个特征缺一不可就是对崩得的沉重一击。斯大林说到:假定一些人具有共同的“民族性格”,但是他们在经济上彼此隔离,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操着不同的语言等等,那么还是不能说他们是一个民族。例如俄国的、加利西亚的、美国的、格鲁吉亚的和高加索山区的犹太人就是如此,在我们看来,他们并不是统一的民族。”就这样,斯大林直接否认犹太人有成为民族的资格。既然犹太人都算不上是一个民族,那崩得所要求的民族文化自治又有什么依据?为犹太人争取民族文化自治的意义何在?斯大林否认犹太人是一个民族对于崩得无异于是釜底抽薪。

2、对鲍威尔民族理论的批判

鲍威尔给民族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民族就是那些在共同命运基础上结合成共同性格的人们的集合体。[11]可以看出,鲍威尔认为民族的根本特征是具有共同的性格,而且还是唯一的特征,除了民族性格,鲍威尔没有提及民族还有其他的特征,这与斯大林强调民族的四个特征缺一不可是具有很大不同的。很明显,斯大林不赞成鲍威尔的民族概念。他写到:这样一来,民族还剩下什么东西呢?经济上彼此隔离、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世世代代都操着不同语言的人们,还谈得上什么民族共同体呢?[12]在斯大林看来,鲍威尔把民族性格和民族生活条件完全割裂开来了,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的是鲍威尔没有意识到民族性格正是对民族生活条件的反应,是从周围环境得来的印象的结晶,民族生活条件才是民族性格的根源。[13]斯大林把生活条件作为民族性格的观点也反映了他的唯物主义立场,这与鲍威尔形成鲜明的对比。民族本来是处于社会实际生活的人们的共同体,民族概念本应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民族这一现象,但是,鲍威尔却把民族变成了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东西。斯大林干脆把这种神秘的东西称作纸上的民族,而且宣称社会民族党不为纸上的民族制定纲领,它只承认活动的、运动着的民族,自然,他本人的民族定义就是对这种活着的民族的认识。最后斯大林还不忘给鲍威尔的民族理论宣判死刑:用唯心论的针线缝成的理论就这样不攻自破了。[14]

三、所谓的社会主义民族和资产阶级民族

1929年斯大林发表了《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一文,作为对梅什柯夫、柯瓦里楚克来信的回复。梅什柯夫、柯瓦里楚克认为斯大林之前提出的民族定义不够完备,应该把“具有自己单独的民族国家”也作为民族的一个特征。斯大林批评他们的主张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错误的,并且指出他们的严重错误之一就是:现有一切民族都搅在一起,看不见他们之间的原则差别。斯大林接着便论述了两种类型的民族,即“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什么是资产阶级民族呢?按照斯大林的说法,资产阶级民族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起来的,当时资产阶级打破封建主义和封建割据局面而把原本分散的人们集合为一体并使它凝固起来。斯大林明确把法兰西、英吉利、意大利、北美利坚以及苏维埃制度建立前的俄罗斯、乌克兰等作为资产阶级民族的代表。那什么又是社会主义民族呢?这就是新式民族即苏维埃民族,这种民族是在俄国资本主义以后,在资产阶级及其民族主义政党消灭以后,在苏维埃制度确立以后,在旧式民族即资产阶级民族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与资产阶级民族相比,这种民族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及其国际主义的政党,其精神面貌和社会政治面貌也完全不同于资产阶级民族,苏维埃制度确立后的苏联各民族便是这种社会主义民族。

这便是斯大林所论述的两种类型的民族。在我们看来,斯大林提出这种划分完全是基于政治考虑,强行给民族带上了一个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面具。在斯大林的论述中,资产阶级民族是如何变为社会主义民族的呢?不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而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苏维埃制度后,也就是一种剧变;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的区别在哪呢?不是在经济、语言、地域、心理素质上,而是在领导力量、政治主张、精神面貌上,这些都与革命斗争有关。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斯大林自己提出的民族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确立苏维埃制度后,俄罗斯民族就没有上述定义中的四个特征了吗?如果真要区分两种民族,也应该从民族本身特征的变化入手,而不是以领导力量、政治主张等为划分标准。所以有学者认为“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的提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因为民族是跨阶级、跨形态的范畴。[15]

总之,斯大林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提出民族定义主要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是为了阻击民族主义思潮、批判一部分社会人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看法和主张,以便维护统一的无产阶级运动,其民族定义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 [4] [5] [7] [9] [11] [12] [14] 斯大林.斯大林论民族问题 [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28,25,54,56,29,30,31,31.

[2] [6] [8] 蔡富有.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评析[J].中国社会科学,1986(1).

[3] 周尚文.苏联兴亡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95.

[10] 梁守德.民族解放运动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54.

[15] 贺国安.斯大林民族理论模式驳议[J].民族研究,1989(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