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预科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08:25

预科教育论文

预科教育论文范文1

1.1失落心理高中学生的目标就是考入理想大学,通常这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来,高考成绩不甚理想,大学梦想就此消失,面对着老师、家人失望的面孔,学生的失落感由此产生。在学生进入预科阶段学习之后,高考成绩在学生心目中有了阴影,而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学习之前的基础知识,因而,学生就极易产生失落情绪。

1.2自卑心理民族预科生较为突出的心理方面特征就是自卑感强烈,因为这些学生大部分居住于山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并且是政府扶贫对象。进入大学校园后,在身穿名牌同学面前,民族预科生往往会因为贫富反差产生自卑的心理。

1.3逆反心理少数民族预科生通常都享受了降分政策,并且有一定助学金,这是党给予学生的特殊照顾。然而,一些学生并未珍惜当前优越的条件,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针对教师的教育没有端正自身态度,甚至与同学、教师关系处于对立位置,具有逆反心理。

1.4封闭心理青少年在心理发展方面不够成熟,并且自尊心比较强,心理活动状态不愿过多对外披露,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心中所藏的秘密也就愈来愈多,因而,或多或少表现出了一些封闭性。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民族风俗方面、爱好方面、兴趣方面、语言方面等与其他学生具有一定差异性,在这种背景条件之下,学生在沟通交流时存在较大困难,长此以往也就不愿敞开自己心扉,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与集体偏离,产生一种孤独感。

1.5矛盾心理少数民族预科生大部分来自山区,学生所接受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且文化生活明显落后。在进入大学校园后,民族预科生看到周围同学的表现非常优秀,渴望吸取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从而使得自身在将来踏入工作岗位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来看,民族预科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一年时间内补上缺失的基础知识十分困难,需要学生付出许多汗水。然而,有小部分同学急于求成,所采用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结果适得其反。这种现象在女生当中尤其明显,一方面学生想通过自身努力取得较好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也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正是这种矛盾心理时刻困扰学生学习。

1.6懒惰心理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程当中,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生活中的事情往往是父母包办,这就导致了学生在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不够强,对家长有着较强依赖性。站在学习知识的角度来看,学生学部分是教师包办,上课时,强调教师处于主体地位;下课后,学生需要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然而,民族预科生已然处于新环境之中,学生的弱点全部显现,在生活方面,无法做到自理;在学习方面,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注重难点以及重点内容,强调学生自学,知识要点需要学生自己去领悟。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由过去被动地位变于主动地位,然而,大部分民族预科生无法适应这种改变,在少了家长帮助之后,学生之前的依赖性成为了惰性,教师若是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往往不知所措,很少有学生主动去预习知识点、查阅参考资料。

2.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管理方法

2.1采取爱心教育的方式少数民族预科生大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学生每月生活费有时只能够满足生活需要,因而,学生的安全感以及自信心就会有所缺失。在教育管理中,爱心教育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教育方式,首先是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沟通交流后,充分掌握学生家庭情况并且采取一些补助措施,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这一方式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其次,树立学生自信心,在预科学习过程中,应当将增强学生自信心置于学习整个流程中,让学生明白努力方能成功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党、人民、教师的爱护关心之情,增强学生安全感,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2.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建立绘画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体育协会、艺术协会等,使得学生课后时间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度过。根据每个学生所爱好的体育项目,在班级中组织一些足球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组织班级进行秋游活动、野外露营活动,提高学生自理方面的能力。同样,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同学与老师或者同学间的沟通交流,进而创设一种较为稳定的氛围,消除少数民族预科生封闭的心理。

2.3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将所教内容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在讲解重点部分以及难点部分时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时间,同时,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阶段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当中。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好的榜样,耐心解答学生疑惑,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进行单个辅导,促进学生在学习上迈向更高台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运用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行为。

3.结束语

预科教育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预科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新理念;新体系

大学预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是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反思当前预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学预科教育理应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着手进行课程改革,为今后预科教育的发展壮大做好理论准备。

一、大学预科语文课程教育现状

(一)预科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不明晰

预科语文课程没有对其教学理念做过具体的表述,我们可以从教学大纲中归纳为: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打好从事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同时注意把政治思想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简言之.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强调语文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符合预科语文课程性质,但从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来看,却只突出了阅读能力而弱化了写作能力的培养如记叙文第一单元立意与选材有9篇文章,其中精讲4篇,一节写作知识,从阅读、写作两者昕占的篇幅及比例上看,明显倾向于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也强调读写能力的培养.其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写作)课程.写作与阅读有着同等的地位和同量的学时。

预科语文课程与《新课标》都强调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但预科语文课程只侧重学生精神、人格中的共性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新课标》提出了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既强调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强调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从实际教学来看.预科语文课程重视的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提高,定位点是“补”,补学生高中阶段较为薄弱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这一理念强调了预科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但却忽视了预科教育作为向大学教育过渡的重要特点。而这一特点在笔者看来,才是预科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二)预科语文教材缺少时代性、针对性和开放性

1.教材编写思路、体例过于陈旧

目前,大学预科语文课程使用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材《阅读与写作》(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该教材按文体分类编排,全书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古诗词等5个部分。从教材体例来看,沿袭的是20世纪80年代语文课程的编排体例。而新的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已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阅读鉴赏”分为如下4个单元: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现当人记事散文和中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写作)部分分为: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4个单元。普通高中新教材打破了文体的界限,按文章的类型、写作思维特点,以专题的形式来编排,这更利于学生掌握文章特点和写作规律,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选文内容陈旧,范围狭窄,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从文学性较强的记叙文来看,预科教材所选文章大部分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活跃于现时文坛的作家作品很少入选。从文章思想内容来看,如杨朔、刘白羽等创作的歌颂祖国、人民的文章占了多数,贴近现代青年生活、思想感情的文章极少。

3.选文缺少新诗

新诗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学类型,但教材没有选,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三)预科语文教学方式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课程理念的不清晰和教材体类的陈旧,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传统化和陈旧化。预科语文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以教师为主讲的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读写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当前预科语文教育存在着许多与社会需求、时展、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新理念等不相适应甚至落后于教育改革大方向的问题。改革预科语文教育课程、真正发挥预科教育作为高中与大学阶段的过渡衔接作用,已是一件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事情。

二、重视预科教育的正确定位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计划》,明确提出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

从预科教育实际来看,预科教育与大学本专科教育具有更多的亲缘性。首先,预科一般属于大学中的一个二级学院(系、部),如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大学预科部。预科采用的是大学的教学管理方式,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施教。其次,共享大学丰富的资源。预科教师一般来自大学,学历较高,受大学教学观念、方法影响明显;预科学生与本专科学生有同等地位,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学术、文体活动,与专、本科学生一样,能平等地享用大学丰富的学术、图书等资源。第三,预科学生的身份、角色意识已发生转变,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并已开始亲历大学学习生活,感受着大学的学习、思维方式。

只有认清预科教育的性质、特点,在施教时,才能找准教育的核心点,培养学生应对今后大学专业学习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真正为高校选拔和输送合格人才。

三、重建大学预科语文课程新理念

预科学制只有一年,在短短的一年里要扎实地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是不太现实的。要想充分利用好一年的学习时间,预科语文教育不能按常态教育方法施教,必须抓住语文教育的核心,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方法,才能让学生取得长足进步。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由三个同心圆组成:语文学科的外层知识面包含字、词、句、篇、逻辑、修辞等知识要素;中间层是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和智力;核心层包含学习动机、兴趣、方法和习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等能力的培养。

目前,初、高中基础教育已经十分重视学习能力的教育培养,《新课标》把能力教育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来加以贯彻落实。对于大学专业课程教学来说,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意识。

因此,预科语文课程也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及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也直成为预科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在编选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时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

四、构建开放有序的预科课程新体系

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方向做好引导工作。目前,高中语文教育已注意到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语文课程设计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选修课程设计了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在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已比较重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注重设计并开展应用性较强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高校里,早已采取了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结构(学分制)。作为高中与大学之问的衔接,预科语文课程更应采取这样的课程结构,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预科教育特点和实际状况的需要。

首先,预科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后,要基本适应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及学习方式,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改变预科教师以往只教基础课程,而难以教专业课程、学术科研能力较弱的状况。采取新的课程结构,表面上看好像增加了教学工作量,实际上,可以针对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开设相关的选修课,让其他教师从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脱身出来,为不同需求的学生开设相应的选修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诸多方面的学习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解决部分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不足。

第三,预科的课程、学习任务、压力比起高中来说轻松了不少,学生觉得学习太轻闲,有时还感到无聊如果改变课程结构后,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问,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修相关的课程,学习积极性也容易调动起来。同时,可以结合大学专业开设相关的选修课或讲座,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科及专业设置情况,使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

五、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预科教育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蓝本,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依据和源泉。教材的可教学性、可接受性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成败。针对云南民族预科教育的实际,对预科教学内容的重新定位,对教材进行系统地分析,调整教学计划,精简教学内容,将课文的重点、难点突出出来,使之适应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新教材启动是喜忧参半 

大学预科英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非英语专业的本/专科生必修的基础课,也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中的最为薄弱的课程之一。2006年,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新教材,新一轮预科教材应该是力求改革并补充传统的大学英语预科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同时能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我们正是带着这样的思索与遐想,期盼着新一轮大学预科英语教材及早使用。2007年9月,全省预科统一启用新教材,我们以积极认真的心态,加快进行更进一步的教材研究和探索,我们首先对新老教材进行比较性研究,新教材《英语》具有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内容贴近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英语知识,强化语言能力,提高思想品质和人文修养等特点。但该教材远远超出同等层次教材的难度,起点高,教学内容难度、信息量都太大,几乎是老教材的3倍;而预科教学学制短,开学晚,结业早,实际上课时间仅有7个月左右;另外,该教材没有建立多媒体教学基础。我们担心在目前现代化设备及操作手段欠缺、学生素质偏低以及实际上课时间有限等条件下,教材、教学把握不当,不仅不能达到预科教学的目的,难免会使教学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二、教材、教学研究责无旁贷 

预科新教材已经选定,怎么教才能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获取知识和提高英语能力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面对、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云南预科教育的领头羊,我们深感?教材、教学研究迫在眉睫又责无旁贷。只有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制订出合理的教学计划。为此,我们从了解学生的情况、预科教学的定位以及对各种版本的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讨论入手。同时,组织教师阅读有关英语教学方面书籍,从理论上充实自己,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提炼、总结,内化。 

大学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是一个特殊教学的层次。根据云南的省情实际,我们提出预科教学应坚持“以补为主,预补结合”的教学原则,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在:经过一年的预科教学,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得到迅速提高,成为能进入本、专科学习的合格生源,为他们能顺利从事各种专业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提出“以补为主”教学原则,这就是要纠正跨越预科层次盲目与本科层次攀比的倾向。避免教学内容贪大求深,脱离我省预科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的实际,重点放在抓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及学习习惯的养成上。为了不把预科教育搞成简单重复初、高中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做到“补预结合”,使之与大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有机衔接,为预科生“过渡”到本科做好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准备。我们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完成教学工作,而且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要给学生奠定一个比较完整、扎实的英语基础。为达到这个目的,花大力气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教学对象,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基础,同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精简教学内容,将课文的重点、难点突出出来,拟定大学预科《英语》教学大纲及要求,得到了云南省教委的认可,努力适应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发展需求。 

1.教学的要求 

(1)语音。能运用国际音标正确拼读单词,掌握基本读音规则,朗读时,语音、语调、句子重音及意群划分基本正确。 

(2)词汇。掌握1200单词及一定量的常用词组。 

(3)语法。掌握冠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基本用法,动词的时态、语态,动词非谓形式的基本用法以及简单句、复合句和虚拟语气的结构等。 

(4)读。精读量:5500~6500个词;泛读量:12500~15000个词。阅读速度:每分钟55个词;能读懂语言难度一般的普通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了解事实及其细节。 

(5)译。能运用学过的词汇和语法,或借助词典将与课文难度相仿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及将结构比较简单的汉语译成英语。 

(6)说。学会简单的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能用英语回答教师就课文提出的问题。 

 

2.教学内容 

介于上述原因,该课程需完成教学内容及使用的辅导教材为: 

(1)《英语》一年制上册中的1~10单元和下册1~6单元的课文(即:part ii text)、课后练习。 

(2)《英语》一年制上册中的1~10单元和下册1-10单元中的语法(即:part iv)和语法练习。 

(3)《英语同步练习》一年制上册1~10单元和下册1~6单元的相关练习及1~10单元中的语法练习。 

(4)其它练习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教学中不作统一要求。 

三、教研成果令人欣慰 

为配合教学顺利完成,我们又组织编写了大学预科《英语》学习指要一书,该书结合预科教学“以补为主,预补结合”的教学原则,对需讲授的课文篇目的重点、难点一一做出讲解,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预习、复习等自学活动,同书配有试题12套,能帮助教师和学生完成考前复习、提高迎战能力。同时,为预科标准化组织教学、进行考试奠定了基石,也在全省的预科教育中取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在刚刚结束的全省预科统考中,我们对该套题中的部分进行使用,复习效果非常明显。该书现已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整个教研过程中,我们不断激励预科英语教师更新观念和知识,积极进行新教材的探索研究和教学经验总结和交流,在不断探索、分析、总结、反思中,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都有了很大地发展,英语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改善;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出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并不排斥原有的教学法的运用,而是希望能借助多高科技这个平台,通过对教学的目的、教学的内容、教育的对象的研究,将以往所有的教学方法与语言学习进行科学整合和设计,力图以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让语言的信息按不同学生的需求,作用于学生的大脑和感官,保证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促进语言能力的迅速形成。要求教师自己从我做起,迎接挑战,主动提高业务水平,自觉掌握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并将之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改进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研究要向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课外教学的方向延伸。实现教师的角色由过去单纯地讲解者和指挥者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复合化的转变——成为教学组织者、学习指导者、平等的学习者、教学合作者以及课件开发者。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预科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教育科学 量化研究 文献研究 思辨研究 质化研究

教育学科理论和体系的建构,依然是今天教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是教育科学理论建构的根本有效路径。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第一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

%和17%。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165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86.7%,其中思辨类论文达115篇,又占有绝对优势(70%)。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22篇,仅占13.3%。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1)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2)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3)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4)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准确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

实际上,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虽然强调事物的“量化”,即通过对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其根本意义依然在于寻求一种规律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是量化研究更追求和强调科学的程序、手段和步骤,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和相关关系进行调查、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一般来讲,在研究阶段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上,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更高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量化研究方法有以下优点。(1)量化研究方法符合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定义为对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的各种数字、文字、图象或其他形式的资源)的系统收集和分析,其目的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概括、预测、干预和说明。”(2)量化研究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有效积累,有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决,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各种偏见。如果我们想对大学的教学改革评头论足,必须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教学现状,否则难以令人信服,而这很难通过思辨或文献等方法来完成目的。大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真实想法,只有通过

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才能够真实地得以反映。以张红霞、曲铭峰的《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例,该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大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客观真实地为我们揭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其得出的结论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研究型大学(北大、清华除外)的教学质量问题普遍严重;教学经费不足是质量问题的首要原因。由于研究者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和科学求实的科学态度,由于问卷内容的严谨规范和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尽管结论令人意外,但却很难否认该结论的真实性。(3)量化研究能够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数字或简短的文字说明事实、实质和趋势。比如,马丁·特罗通过相关数字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上)和普及化阶段(50%)作出了科学论段,形象说明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特征。

量化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量化研究除了对研究者的技术性有较高要求外,还需要研究者秉持一种客观中立的立场,尽量坚持价值与事实的适度分离。但是,当研究者因某些原因想用自己的研究支持某种观点时,就有可能产生偏见,这势必会影响结论的真实性。虽然研究者应坚持价值无涉这一原则,但真正将价值与事实分离却很难做到。(2)作为量化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问卷调查法,其抽样误差总会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的总体效度受到影响。问卷调查和结果往往会受到经费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大多数问卷往往比较浅显,不能深入到引出应答者真实意见和情感,也就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为例,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但调查的人群却只有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反映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意向与家庭背景关系、大学生赞成创业或不赞成创业原因、大学生创业知识等问题方面,而有些结论与问题内容不构成必然关系。比如,结论对策中的“政府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与问卷内容无法呼应。(3)基于访谈法的量化研究结果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访谈者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研究者在对复杂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时,不同变量的选择会对结论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如政策等变量因素在实证研究和数据预测中很难得以体现。预测与实际的不符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对宏观预测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比如,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预测方面,20世纪90年代相关实证性预测文章对我国2010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最大胆的预测也没有超出1000万人,而200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超过2 700万人。在对教育现象的相关分析中,有些相关分析显得比较牵强,令人难以认同。有时从一项相关研究的结果中获得有关原因和结果的推论是困难的。当变量a和b相关时,研究者不能明确地推断出是a引起b,还是a和b是由第三个变量c引起的。

要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这些方针和政策,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为教育科研机构的转型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预科教育论文范文5

为贯彻党中央、xx“依法治国”的方针,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近年来,我市在预算管理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制度,这对于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xx市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进展情况

按照财政支出预算改革的总体思路,结合教科文部门的行业特点,xx市财政部门在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主要措施是:

(一)积极实施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各部门按照市财政局的统一规定和标准报表、编制反映部门所有收支情况的预算,个人部分按实际,公用部分按定额,专项经费经科学论证后进入财政项目库,编制滚动预算,由财政部门视财力按轻重缓急排序安排。

实践证明,实行部门预算,硬化了预算的约束力,强化了部门和单位和预算观念,提高了使用财政经费的责任心,促使部门提高管理水平,集中精力抓好本部门的主要工作,自下而上编报、汇总使产生的部门预算更符合基层实际。突出表现为以下特点:

首先,制定和完善了分部门、分行业的支出预算定额,科学和文体广播部门采用定员定额方法,高等院校和中专技校实行生均综合定额,按照各院校学科设置特点、发展规模和水平,实行七大类十四种定额标准。

二是加强项目科学论证,明确资金投入方向。市财政、市教委共同成立了由财政、教育等有关专家参与的“教育财政咨询委员会”,就xx市教育财政性资金投入的重点方向和具体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参考依据。结合专家和市教委高教处、科研处、基教处等业务处的意见,就XX年教育专项资金预算再次进行修订,加大对重点前沿学科的扶持力度,提高我市高校重点学科的知名度,加强学校基础办学条件建设,落实扩招政策。

三是进一步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使部门能够集中精力抓好本部门的大事。市科委将科学事业费与科技三项费用统筹使用,年初全部按领域安排到项目,并按照部门预算的改革思路,转变政府职能,由以往科技经费预算划块式管理转变为领域式管理,由过去的单纯抓科研项目,转变为抓项目的同时抓好平台的环境设施建设,理财思路更另清晰,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范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专项经费论证工作。鉴于xx市财政局教科文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比重较大的特点,选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锅炉改造等大额的修缮类资金,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由评审中心按照“科学、客观、公正、高效”的原则进行审核,待评审结果出来后下达预算,从而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资金10%左右。

二是为用好大额文物专项资金。与市文物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抢险修缮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与市审计局、市文物局的领导和职能部门共同成立专项资金管理小组,对文物抢险经费的管理形成了一个完事的工作程序。专项经费的审计工作由市审计局负责,对文物专项经费实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检查。同时,还建立了上报制度,使市政府能够及时了解文物抢修工程的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三是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建立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制度体系。XX年,市财政会同市科委制定了《xx市科技课题预算编制规定》,XX年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草拟了《xx市科技经费财务管理办法》,使科技经费从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到监督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目前,我市已经出台了《xx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管理办法》、《xx市科普活动专项经费管理办法》、《xx市科技新星计划经费管理办法》和《xx市创新创业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专业性经费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科技预算经费管理制度。

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们在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认真加以研究。

一是支出预算定额需要进一步细化。尽管学校实行了文史类、理工类、农林师范类、医类、综合类、艺术类、高职类七大类十四种定额标准,但即便对农林、师范这样的学校,内部也要算细帐,剥离非师、非农林专业,不搞大而同的拨款。

二是专项资金管理需进一步规范。首先是资金使用不规范,有些专项资金,特别是基金预算、项目预算比较相,且习惯于“先确定资金,后论证项目”,影响使用效益;再者是一些管理办法还是前几年制定的,有些条款已不适应部门预算的要求,如:目前教育费附加管理执行的政策是1990年修订的《xx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

三是事业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人员经费所占比例过大,教育中的人员经费约占学校事业费总支出的57.5%,并且这种状况还在是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财力比较薄弱的区县人员开支已达80%左右,事业发展的经费了了无几。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财政再怎么增加投入也很难保证教科文事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几点设想

为了推进xx市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发展,今后一段时期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教科部门支出预算定额,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

这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要求程度高的工作,在制定过程中必须兼顾需要与可能,预算内外资金相结合,节俭高效,简便易行的原则。

完善教育综合定额要与落实国家支持各类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一致。由于教育综合定额是从财政生均拨款逐渐演化而来的,本身存在着较明显的基数概念,而且一经确定多年不变,与各类教育今后的合理发展及中央各类教育发展的不同政策存在一定差异。依据国家各类教育发展定位,以高等教育综合定额为重点,进一步研究如何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调整各类教育综合定额,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二)强制度创新,规范支出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教科文部门预算中除保证正常经费外,还有一部分是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是教科文部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

一是要做好专项资金论证工作,引入科学的决策机制进行科学的评估、评审、建立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和预算管理制度。科技经费要继续完善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立项审批制度,保证科技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并体现两个统一,即:专家管理与政府决策相结合,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相结合。教育经费要充分发挥教育咨询委员会作用,由教育咨询委员会议确立各类教育的发展方向及资金安排的比重意向,然后联合市教委高教处、科研处、基教处及财务处具体组织各类教育项目的专家论证工作,并逐步引入招标方式将项目落实到具体使用单位,市教委部门预算的科学编制做好基础工作。

二是对核实资金后下达预算的专项经费,签订专项经费合同书,以合同管理的模式,规范支出行为,牢固地树立起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观念。

选择高中优质资源扩招等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合同管理试点,在下达专项的同进与区县签订合同书,明确项目的具体目标、责任、进度、区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及项目效益考评等。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的分配与管理。随着国家对教科文事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及时跟上,否则,投入再大,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特别是专项资金,要做到有专款就要有制度。建议首先制定出教育费附加具体实施办法、市级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区县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科研课题核算制管理办法,提高我市教科文部门的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建立起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对专项资金从论证、资金拨付使用到效益评估实行全过程的监督。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制定出xx市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先选择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部门和单位试行,在是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三)紧紧围绕教科文事业改革,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方式,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对现有的高校、中专、技校进行优化重组,通过提高高职生财政补助标准、解决中职与高中在收费方面的倒挂问题等财政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二是落实xx市基础教育工作会任务,优化基础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向关心教育投入一样,重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通过调整中小学市局达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目的。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盘活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产和低效运转。结合基础教育规划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通过资产置换、学校撤并及城市改造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规模适度、办学规范的良性资源配置。

研究探索我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教师队伍要合理定编,减少冗员,建立合理的师生比和员工比。安排专款重点解决超编教师分流转岗和再就业前的培训,并对这项工作完成得比较好的区县给予奖励。

三是支持和促进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社会公益型院所的改革已全面启动,要认真研究有关配套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对应该推向市场的坚决向企业化转制,与财政拨款脱钩,对确需政府支持的按非营利机构管理和运行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并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核定编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预科教育论文范文6

摘要:语文是普通高校一年制预科班的主干课程之一。预科语文教材20多年来,几经变更,始终没有一部较实用、较权威的教材。教材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权威性,是一直困扰预科教育阶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实用性、系统性、层次性、人文性四个方面构建新的教材体系。

关键词:预科语文 语文教材 教材体系

大学预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是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大学语文是高校少数民族一年制预科班的主干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语文教材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从事预科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们。20多年来,我们共试用了四套教材。其中2006年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人教版《大学语文》(试用)是投入使用的四套预科语文教材中较好的一部。到今年为止,该教材已经试用五年了,但是,对现行教材的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评价研究基本上是空白,更遑论从理论意义上对少数民族预科语文教材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探索了。

作为始终工作在一线的预科语文教师,我们对06版预科语文教材了解透彻。它的知识架构较为系统,较好地贯彻了预科语文教学的目的, 使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原有的汉语基础上, 通过“补”“预”结合, 能集中力量进行汉语强化训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它的一些缺憾也不可避免地逐步地显现出来,有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硬伤。

第一,现行教材与中学教材的有效衔接问题。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基础教材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的高校预科语文教材要实现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就必须相应地进行变革,否则我们的预科语文将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二,现行教材与不同的地区、层次学生的矛盾问题。现行预科语文教材文理学生兼用、民族自治地区和民汉杂居地区兼用, 一套教材难以适应语文能力相差悬殊的学生的要求,特别是对一年制新疆学生来说难度太大;

第三,现行预科大学语文教材只注重人文性、知识性但缺乏生活性和实践性;

第四,现行教材设计时固有的问题。现行语文教材整体结构上的一些问题常常让一线教师感觉困扰。比如中国当代文学单元缺少台港澳文学的介绍,对少数民族作家和作品的介绍不突出,缺少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和音像制品,课文后面缺少思考练习题,同步练习的题型设计形式单一没有梯度等。

现行高校预科语文教材存在着种种的问题,这实际上降低了教材的使用效率。亟须我们从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相关工作者进行较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索更加适合少数民族预科生的高校预科语文教材。

教育工作者应在对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定位进行充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预科语文教材的分析及教师、学生对本套教材反馈,强调教材在预科语文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探索积极有效的教材改革发展的途径,并提出适应新时期的语文教材改革理念和具体的教材设想,以及可供实际应用的高校预科语文教材,从而为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服务,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和高级思维技能发展。

我认为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取向、进一步分析学生的阅读心理取向,试图发现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可以试图从实用性、系统性、层次性、人文性四个方面构建新的教材体系。试图通过研究改编一套教师、学生期待的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经典,有文化氛围,注重人文精神培育;与生活相联系,实用性强;课堂自由讨论,气氛活跃;趣味性与学术性并存。由于预科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选文上应具有层次性。 同时,要注重口语训练与写作训练的结合。

以人为本是当代教育 的基本理念,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一味强调工具性或单一审美性的语文教学观念,让大学语文的学习回归它的本性。因此,我认为预科大学语文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大学语文应以全面培养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宗旨,其定位要立足于工具性,接受人文熏陶,感悟人生哲理,陶冶情操修养。注重汉文化的熏陶,优化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形成文化、知识、训练的循环融合,为学生开辟出一片自由快乐的学习天地。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课文自读,使学生渐渐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技巧、跳跃障碍抓信息点、概括总结能力及鉴赏能力。

目前的高校预科大学语文师资状况已今非昔比,特别是高学历教师陆续加盟,大大优化了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但由于还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因素,诸如学校内外对大学语文课程普遍的漠视,课程主体地位的缺失,教材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没有专门的研究阵地,没有研讨会和培训班,这些都使预科大学语文在学科发展、科研空间、资金支持、学术交流诸方面都受到很大局限。使教师没有成就感,缺少自信。这些最终都会反映到教学质量这个终端上,严重地制约课程的发展。因此应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建设,肯定教师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加强教师师资的培训,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同时,预科大学语文教师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预科大学语文课程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还要涉及古汉语知识、文艺理论、哲学、美学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  是个“通才”,业务上要求虽然不是很专,但要“博”,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触类旁通,才能将课讲得形象生动。

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做到切实提高预科语文教学质量,解读教材、重构教材、超越教材尤为重要。我认为预科一年制大学语文教材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开发学生智力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去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董颖红. 民族预科语文教材编撰原则探析[J]. 民族教育研2007(3) :117

预科教育论文范文7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的意义首先, 只有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 才能使高等教育投资立法发挥其最佳社会控制效果。用法律手段确保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数量和筹资渠道畅通, 能从根本上消除过去高等教育经费的确定无法律保证, 由决策者的长官意志和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增减高等教育经费的弊端。

【关键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 立法规划的意义 行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 使高等教育投资立法发挥其最佳社会控制效果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 职称论文投稿 职称

【正文】

一、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的概念一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 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探索未来一定时期内高等教育投资立法状况和高等教育投资立法发展的趋势, 以揭示出高等教育投资的发展对法律、法规的宏观要求, 从而为立法机关提供有关立法规模、内容、方法等方面的信息, 为制定最佳高等教育投资立法方案服务。二等教育投资立法规划, 就是立法机关依据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提供的信息, 而作出的关于具体的高等教育投资立法措施、步骤和高等教育投资立法目标的部署和安排。高等教育投资立法规划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在于使立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 从而使立法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看一步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高等教育投资立法格局。要达成上述目标, 使高等教育投资立法合乎规律, 臻于科学化、完善化, 唯有通过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这条途径。最后, 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 可以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投资法规体系的内部结构。合理、科学的高等教育投资法规结构可以使高等教育投资法规的整个体系更加稳定, 和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更加密切和协调一致。

二、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的意义首先, 只有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 才能使高等教育投资立法发挥其最佳社会控制效果。用法律手段确保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数量和筹资渠道畅通, 能从根本上消除过去高等教育经费的确定无法律保证, 由决策者的长官意志和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增减高等教育经费的弊端。同时从法律角度确立一种“ 利益机制” 和“ 责任机制” , 使社会各界切实享受投资高等教育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责任原则。其次, 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 是实现高等教育投资立法科学化、完善化的重要途径。尽可能避免高等教育投资法规的重复、分散或者遗漏现象, 限制不必要的立法活动避免走一步

三、我国高等教育投_______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的原则一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原则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治活动, 同时又是一项严肃的科学活动。它必须建立在对它所规范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而又全面的认识基础上, 必须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 “ 法律只是在无意识的自然规律变成有意识的国家法律时方起真正的法律作用” 。

因此, 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首先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才能在制定过程中将其在法律上具体化。实践证明, 只有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育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来说,正确反映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其本质的必然要求和表现, 而利用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则是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的重要使命。二遵循宪法及国家教育法律的原则从立法上讲, 遵循宪法原则是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的一个根本原则, 遵循宪法原则是保障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 法制统一原则表现为国家的立法权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 不允许各立其法、法出多门的现象存在, 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 以宪法和国家教育法律为依据,在我国教育立法总体规划指导下, 根据我国的实际, 科学地制订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 做好高等教育投资法律法规的预测与立法规划工作。我们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就是需要制定、修改、废止哪些高等教育投资法规, 以保障高等教育投资的发展方向, 同时作出科学的规划来促使其实施。三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教育的事权与财权相统一是《教育法》规定的重要原则, 因此, 在高等教育投资立法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时, 一定要坚持这精神, 以便理顺高等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在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过程中, 坚持教育基本法规定的“ 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 , 保证高等教育经费预算的实施, 一方面要规定高教育经费预算的编制由教育与财政部门会同进行,由教育部门提出预算建议, 经同级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 由财政部门划拨给教育部门, 由教育部门行使教育经费的分配权、管理权、监控权, 将教育事权与财权统一于教育部门。另一方面是根据归口管理的原则, 同级政府中非教育部门举办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管理权, 随办学与管理体制的改革, 逐步过渡到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部门归口管理。为此, 需要改革高等教育经费预算和高等教育发展计划的编制, 以缴费供给决定高等教育发展,使高等教育预算与计划的编制科学化、民络获得图书馆收藏的知识和信息的权利,人为地限制了图书馆的功能, 将不利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而现行立法中也无法找到数字图书馆适用法定许可的空间, 因此, 有必要对数字图书馆的法定许可予以构建。一现行立法中数字图书馆法定许可的使用空间法定许可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以特定的方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 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使用费并尊重权利人其他各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制度。我国著作权法》中共规定了四种法定许可情形一是关于报刊转载的法定许可二是关于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三是关于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法定许可四是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的法定许可。数字图书馆将作品数字化的过程是否可以直接适用上述四种法定许可呢, 对此, 我们可以做一一分析首先, 由于网络传播作品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快速性的特点, 因此它在性质上不属于传统的报刊或出版者, 故不能比照报刊转载适用法定许可其次, 由于录音是指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出版发行,与作品数字化的内涵不尽相同, 故不能适用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再次, 由于数字图书馆自身的特点, 不能将其对作品的数字化视为同广播电台、电视台适用法定许可, 更不能比照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适用法定许可。

【文章来源】/article/87/5849.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预科教育论文范文8

(空军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1)

摘 要:运用控制论原理构建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以保障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该体系由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三个部分组成,预先控制从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招生宣传、入学资格审查三个方面实施目标质量控制,过程控制则就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管理、监督和评估,而反馈控制包括用人单位反馈和学术成果反馈。同时结合控制系统的四大要素对监控体系的运作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控制论;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37-03

收稿日期:2014-11-06

作者简介:蔺湘媛(1983—),女,宁夏固原人,空军工程大学训练部军事教育和教学评估研究室助教,主要从事教育理论、教学评价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军队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机制研究与实践” (13BZ79);2015

年空军工程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程“军队院校个性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Y2615-202)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国家重视。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012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针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做出了“改革培养机制、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的指导性意见。2013年7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研究生教育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1]。这些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为我们探索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指明了方向。

军校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是具有合格军人品质和创新能力、从事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前沿探索研究的人才。随着军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引起院校关注。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不但关系着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院校的建设发展及社会声誉,还关系着军事科技的进步和部队的发展。鉴于此,研究如何立足军校研究生教育实际,运用科学理论构建起行之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军校研究生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诸多研究成果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于控制论来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还很少。我们从控制论原理入手,解析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并提出体系运行的机制及策略,以期对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有所裨益。

一、控制论基本原理解读

控制论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各类系统的控制、信息交换、反馈调节的一门科学[2]。其基本思想是把系统功能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与对象,要求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征:1.要有预定的稳定状态或平衡状态;2.具有专门设计用来校正行动的机构;3.从外部环境到系统内部有信息的传递;4.内部具有自动调节机制,以维持系统在动态环境下的稳定性。

一般把应用控制论的系统称之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特征要求其必须具备以下四大要素:1.预期目标,

是控制的基准,系统调控的目的即是要达到预期目标;2.控制机构,是实施控制的核心部件,根据系统输出与目标期望的偏差进行调整;3.受控对象,通过控制机构的控制功能,使控制对象产生控制者所需要的预期目标;4.反馈系统,是根据系统输出与预期目标的偏差而给出增益信号,系统将根据该信号调控,使得偏差控制在可接受阈值内(见图1)。

可以看出,控制系统中目标系统、控制机构系统、受控对象系统和反馈系统互相联系,相互作用。通过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比对分析、反馈修正,使实际输出尽可能甚至是最终满足预期目标的要求。反馈控制使控制机构随时了解受控对象的真实状态,并以此为依据来调整控制机构对受控对象的控制。信息输入、控制调节、反馈修正等众多环节构成了一个实时交互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了控制的科学性。

二、基于控制论的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影响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受到总部建设要求和部队、科研需求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是动态变化的,需要控制论的指导和调节,以达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预定目标。运用控制论原理,我们构建的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由三个部分构成,即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见图2)。

预先控制通过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招生宣传、入学资格审查等环节进行,从生源入口把好质量关,以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过程控制包括过程管理、过程监督和过程评估三个方面。其中,过程管理包括培养方案的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论文考核、导师遴选等方面;过程监督包括常规性教学检查、领导听查课、教学督导组听查课、学员信息员听课情况报告等方面;过程评估包括教学质量评估和学位论文评估等。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保证研究生教育过程的质量。

反馈控制包括用人单位反馈和学术成果反馈,旨在检验军校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从而将相关信息反馈给院校,作为院校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参考。

运用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将军校研究生教育过程进行分解,可以帮助把握军校研究生培养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分工的明确性与执行的具体性。通过对关键环节实施监控有利于应用最少的资源做最重要的事情,提高了监控的力度与效果。

三、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运作及策略

结合控制论中控制系统的四大要素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运作,我们对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运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运作机制及策略。

(一)明确教育质量目标

明确教育质量目标是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的基础,它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监控的预见性与目的性,将研究生培养过程与主要影响质量的因素处于预先的监控之中,能防患于未然,提高研究生教学管理的效率。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提出“以防患未然为质量管理制度”,他认为,预防是质量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因此,在构建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时,制定可行的教育质量目标是保障培养质量的前提。教育质量目标一般应包括:各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各学科特色目标、各学科服务面向目标、各学科规模层次目标、各学科发展目标等[3]。制定的目标必须符合院校实际、符合军队发展以及部队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并合理权衡解决三者之间的矛盾性。

(二)健全质量控制机构

建立高效的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机构并明确各自的职责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机构应由院校和用人单位构成,其中,院校的控制机构由校长、训练部部长、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训练部副部长、学位委员会、研究生部(处、科)、教学督导组、各内设学院(专业系)、学员信息员等构成。院校根据总部相关规定,制定培养目标和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教学及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各控制机构按照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规律作用于相应的系统和监控点,及时获取第一手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形成真实可靠的评价结论,最终反馈于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使整个体系的运行取得最优效果。

(三)界定教育质量的受控对象

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受控对象包括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其中过程控制是指教学实施全过程。

1.预先控制

从制定培养方案和生源选拔上进行。培养方案是军校研究生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是质量监控体系中的受控对象,也是监控体系运行所要实现的目标。军队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实战化需求和部队建设需要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根据毕业学员质量的跟踪调查信息及部队、科研院所的评价信息不断总结、修正。影响培养方案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是否对岗位需求进行论证,是否对学科准确定位,是否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及学分比例等。

根据部队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和已有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军校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生生源,以达到培养目标。为保障优质生源培育的连续性,院校可从本科生开始,依托强势学科,对高素质、有培养潜力的学员进行准研究生培养。对这些优秀学员,可以采取学士直接攻读硕士或学士直接攻读博士的培养模式,促使他们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在质量培养要求上,可以实行“优补与退出”的竞争机制,以保证校内研究生生源质量。此外,院校每年进行招生宣传,设置奖学金奖励报考的外校学员和地方生,以吸引校外优秀生源。与以往直接对报考生源优胜劣汰的常规筛选相比,进行研究生质量预先控制更具有前瞻性。这种预先控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从源头保障了生源的知识基础,使学员能及早适应研究生培养环境,并迅速进入研究生培养状态。

2.教学实施全过程控制

从完善研究生教育过程控制机制上进行。研究生教学过程是整个研究生培养系统的核心,是决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直接环节。教学实施全过程是实行培养方案、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目标的重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应立足于从预订的培养目标出发,制定保证教学活动实施质量的具体标准和机制。

(1)设置过程管理监控点。制定全面的质量标准对人才培养的各环节设立质量监控点,实施全程性质量监控是非常必要的。监控点的设置应注意全面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也就是说,设置的监控点应覆盖教育过程的各个重要环节并保证监控系统能够稳定地运行;要反映人才培养目标,能起到院校向相应目标努力的作用;要反映教学管理的规律,能够有效克服各种弊端并解决好管什么的问题;要利于信息收集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鉴于此,过程管理监控点应包括: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学时设计、实践课开设率、课程考试合格率、导师资格审核合格率等。

(2)确立常态化监控制度。为了实现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应建立一系列监督机制保障教学过程有序进行。除了对教学过程进行常规性的教学检查外,还应实行领导听查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员信息员制度等,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与质量目标有偏差的情况,并针对这些偏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建立预防机制,进行持续跟进改正,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实行实时性过程评估。教学评估是对教学活动各环节运行质量的综合判断,是系统内部自我剖析、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过程。研究生教育过程的核心是教与学的过程,其过程评估主要是对教与学质量的评估,应构建适合学科特色的、适用于各层次教员、各学科学员的评价体系,结合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方法,从而科学考评教与学的质量。教员授课质量可通过课堂教学质量测评进行,包括随堂测评和定期测评,其中随堂测评即为实时性的评估,定期测评至少每学期一次,并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员。研究生学习质量的实时控制可分中期筛选、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三个步骤进行,其中中期筛选是根据研究生在校期间一年多的学习、考试情况对研究生进行认定,对不符合要求的研究生进行劝退;学位论文开题一般在研究生学习两年后进行,论文写作过程进行“节点式”实时控制,分阶段监控研究生论文的写作;学位论文答辩是对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最终监控,是最能体现研究生学习质量的监控方式。

(四)建立目标比对的反馈控制体系

控制的依据是信息,一切信息传递都是为了控制,进而任何控制又都有赖于信息反馈来实现[4]。建立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反馈控制体系,能够使教育质量的评估更为量化与科学,有效反映教育质量实际情况及其社会评价。应扩大信息反馈渠道,及时从部队、科研院所及学术界获取反馈信息,动态调控研究生生源选拔和过程培养始终保持人才培养与军队发展的一致性。在各方检验人才输出质量的基础上,军校可将各方的反馈信息与培养目标进行比对,找出偏差,分析原因,及时修正培养方案、管理制度,调整教学过程,严格评估制度,持续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满足各种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http://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22_zcwj/201307/154118.html.

[2][美]N.维纳;郝季仁译.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预科教育论文范文9

一、以社区为导向的创新教育前期工作基础

本教研室从20世纪80年代起组织学生开展了“现场测定粉尘和噪声” “现场采集水样和监测”等实践教学。改革开放时期,本教研室更加注重医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改革,但仍适应不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不了21世纪的医学科学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着重强调实用型医学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加大力度。我校先后建立11个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具体做法如下:

(一)制定教学基地实纲

从制度上有纲可查、有纲可依,明确各实习基地带教老师的岗位责任制,要求带教老师在学生下点实习前认真阅读实纲,通过教学基地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预防医学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初步应用预防医学观点和思维方法分析与环境和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掌握疾病的预防原则和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技能。

(二)制定教学基地实习的实施方案

以市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保健科、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及市卫生监督所作为预防医学教学实习基地,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担任带教,与预防医学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作为基地实习内容。

二、 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创新教育培养模式从树立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群体观念、 环境观念、预防观念”着眼,学生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把书本知识 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在临床医疗中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的应用原则,提高和强化 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的临床医疗预防意识、水平和技能。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 思维能力,体现实践性和创新性;创新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教学与预防医学实践相结 合,预防医学基础与社区和现场相结合,传统实验与现代技术成果相结合。

三、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主要内容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参加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举办的以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为中心的专题讲座,参与患者的初诊 、病案登记,了解诊断方法及规范的治疗方案。

四、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效果评价

(一)学生学习效果

1. 提高了学生撰写论文水平。学生通过教学基地实践,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撰写的实习论文有的已刊登于相关杂志和学院学生论文集。

2. 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以学生为主导,以社区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如讨论式、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学生能积极开展查阅资料、社会调研、独立思维和科学实践等。

(二) 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改成果

1.指导教师思想更加活跃。带教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中,不 断 增加教学内容的新进展;教学改革有创意,构建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理论课、实验课和教学基地实习等多方面有机结合的现代教学体系。本教研室分别荣获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课程、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自治区重点建设实验室等;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高学习素质为宗旨的教学方法转变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改革。

2.教研室教学研究氛围活跃。目前承担的校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主要有:①面向21世纪预防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②性道德教育在青年预防艾滋病作用的研究;③预防医学教学实习基地创建的研究;④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⑤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⑥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教学实习模式研究。

3.教研室教学研究成果显著。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主要有:①120名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不健康心理因素调查。②160名肺结核患者督导治疗的疗效分析,等20篇。

五、以社区为导向的创新性培养

教育理念上的创新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改革与创新,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随着形势而发展。然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照搬的框架。因此,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应从思想上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笔者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体会到:①以社 区为导向 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②有利于转变学生观念,是加强医德教育的良好机会。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群体社会的责任感,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④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的探索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对以往 的经验、目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在实践中转变观念,不断总结、调整,才能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改革模式,并不断优化、完善。⑤要学习和 借鉴兄弟 院校的经验,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才有助于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