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情境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10:53

情境教育论文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1

高中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会用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学生进入情境中后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情,这种感情有时会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呈现主观性,他们觉得自己的感觉就是结论。然而这种感情有时很偏激,它不能让学生宏观地看待历史,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的这种感情进行有效的引导,学生就很难正确看待历史知识。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时,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话题谈起,教师问学生有没有玩过《大航海时代》系列的游戏,有许多学生很喜欢游戏,他们对这个游戏很热衷,教师引导学生给其他同学讲航海的故事,其他学生被波澜壮阔的航海冒险故事吸引,他们慢慢地进入情境。通过学生的讲述和教师的讲述,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慢慢会让学生产生自卑感。学生会觉得当年欧洲的文明远远不如我国,然而他们却逐渐走向富强;而我们原先是富饶文明的国家,现在却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文明,那就代表我国的文明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全盘接受西方的文明才能走向富强。如果学生以偏激的态度看待历史,就很难得到真实的历史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横向和纵向地评估我们国家的发展。学生会看到近十几年来,我们国家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先进国家,我们之所以综合力量不能超过先进的国家有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我们的文明落后于先进的国家。教师通过情境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再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感情,学生能同时用感性、理性的态度看待历史。

二、情境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实践地看历史

高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以后,会对历史事件发表种种看法,他们觉得历史中提到的人做的事情全部都有问题,却不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考虑历史局限性,他们觉得如果历史中的人们有自己这样处理事情的思路就不会犯历史错误。学生用这种理想化的状态看待历史,也不容易看到历史的真相。教师要用引导学生实践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历史。比如引导学生学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有些学生看到西方民主制度的先进性,就认为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是最好的,中国共产党明明看到先进的民主制度在前,却不使用西方的民主选举制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有私心,他们的行事并不是如中宣传的一般。学生如果不能了解目前我国民主制度实现的难度,就会持这种偏激的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偏远的农村开展劳动,学生只有亲自去极偏远的农村才会了解到农村的通信不够发达,人们从客观条件上无法开展民主;偏远农村人民教育水平低下,对他们普及民主知识非常困难;偏远农村的生活非常艰苦,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吃饭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能了解“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意义,以后他们思考虑历史问题时就会从现实的角度思考。

三、情境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历史

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学生被情境中的价值观感染,他们的价值观就会产生偏差。部分学生认为历史真相是唯一的,只有坚持历史真相,才是做学问的态度,抱持这种观点的学生对不同的观点持排斥态度。如果学生不能以辩证的角度看待历史,就难以得到历史的真相。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认为明代的制度是封建官僚制度,而清代却是半奴隶半封建制,那么明代的制度一定更先进,清代的制度一定很落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要谈论一个制度,不能单从一个角度去分析,而要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等多个角度去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学者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让学生阅读学者如何去分析一个国家的制度。

四、结语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2

基础环境教育的过程:

1、首先是了解环境教育,具体包括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

2、掌握一定的环境知识。

3、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

4、能为解决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环境情感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中强调人的关系与环境教育中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所以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情感教育的途径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与能力,不能只靠一两次宣传教育、单纯的说教、提一些保护环境的要求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及反复参与实践活动等才能内化为自身的环保意识,外化为环保行动。学生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保道德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进行教育,正反推进,螺旋上升。课堂教学是环境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利用教材中所包含的环保教育题材,有意识地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能起到深化环保教育的作用。在此方面,我们在认真抓教学的基础上,认真学习环境教育的有关精神,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环境教育因素,凡是能涉及环境教育的渗透点都要挖掘出来,将环保教育渗透其中,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找准切入点,力求渗得透、渗得巧,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深化、扩充,做到有机结合适时适度,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具体的途径有: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情感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开展丰富的活动,渗透环境情感教育

2.1环保知识讲座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强调教育必须重新定向:应该把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支持环境发展的态度、价值观,树立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目的。然而,这一目的实现需要我们把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的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地球日、植树节、爱鸟周、环境日开展专题讲座,专题教育活动。结合3.12植树节、3.22世界水日、4.22地球日、6.5环境日等环保日和资源日,我们开展了《土地沙漠化与气候环境》《水土流失与植树造林》《环境与健康》《环保从我们身边做起》《为了美好的明天》等环保讲座,将环保知识和相关理念渗透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写出体会。

2.2班团队活动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高职语文教学 情景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同语文学科的整合,高职语文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真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呢?什么样的课堂才能避免走向误区?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认为学习是一种真实的情境体验,这指引我们构建一种语文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身临其境,主动发现、学习。怎样才能突出语文学科博大精深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凭借知识信息量大、直观形象、便于情境再现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提高高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现代教育技术是高职语文情境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职语文情境教学模式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现代教育技术是认知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的先决条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多媒体技术凭借其知识量大、便于情境再现的优势,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最先进工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的高职语文情境教育模式,不仅能使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高职语文教学变得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加大课堂的信息量,提高教育训练水平,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抽象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用现代教育手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渴望,更有利于高职语文教学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2.高职语文情境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

从建构主义四大要素来看,情境教学理论有利于多媒体优点的发挥。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或逼真的情境下,才能达到提供和传播知识的目的与意义。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超越时空、再现情境的优势,创设与高职语文教学目的和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让学习者自主感知、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需要靠学生主动完成。这就使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图文并茂的多重感官刺激优势得到发挥,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高职语文情境教学中的关键点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职语文情境教学模式。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就要求教师导入教学目的前,要创设一种意境,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会把抽象、枯燥的语文课变成一些灵活多样、形象直观、引人入胜的影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先进的情境教学理论和高职语文学科特点,努力构建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情境教学模式。

2.提高高职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走出高职语文教学误区。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确实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单调,把学生逐步从被动学习、压抑接受的课堂氛围中解救出来。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冲击和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的技术欠缺,有些教师一味强调和夸大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过多地在教学课件上下工夫,忽略了高职语文学科自身特点,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当成“万能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理论素养,以免南辕北辙,适得其反。针对这一点,本文指出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遵循原则和整改措施。

3.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渴望,强化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感知、自主发现、自主提炼和运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安排讨论、辩论、小组互助等形式的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个体相互依赖和监督,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互动和交流,促进知识的搜集和吸收,防止教学方向的偏差。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高职语文情境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

1.确定研究对象,创设不同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对比。

我们将对所教的两个班级2012级广告一班和二班进行比较对照教学,其中一个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授为主,而另一个班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

2.教材的选用。

实验班和控制班均使用新华出版社《大学语文》教材,教材根据高职生的实际语文水平,以阅读、赏析和写作为主线布局,更加倾向于学生的专业特点。如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调动高职学生学习高职语文的积极性,是本实验的目的所在。

3.实施方案与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情境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查阅和学习,为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调查问卷法。以问卷的形式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分析,对待教学模式感受、兴趣、主动性等方面加以前后对照。通过对情境教学学习氛围、授课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知识吸收、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认可和看法,在实践中认真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个别调查法。抽取实验班内不同学习档次的学生若干名,观察其在传统教学到情境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成绩的变化,因人而异地加以指点和引导,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4)实验对照法。在授课时间、授课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对照两种教学模式的利弊和效率。通过学生学习态度、兴趣和成绩的变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两种不同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导入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能够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他们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方面领略语言文字描绘“美”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材中选取的《蒹葭》是学生中学阶段已经阅读和学习过的诗歌,那么到了大学,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重新感悟、体会此诗?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观看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爱情故事,创设情境,从而引申到此诗,让他们自己感悟、体会“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情境,追寻者的锲而不舍,意境的朦胧之美,自我总结、连类生发。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如王维《山居秋暝》,利用多媒体先放出几幅图画,画中突出“秋雨之后山野间的明月,松林,清泉,山石,青竹,浣女,青莲,渔舟”,每一幅画面就像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把这些镜头连起来就是山中的整个景致,使学生感受非常宁静、清新、恬然。这样把学生导入到情境中,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充满乐趣,学生乐于接受,教学任务才得以顺利完成。

5.进入情境,感知情境,享受情境。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情感动人的特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质疑的心自主学习、自主解答,而不是坐等老师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充分享受现代教育技术所赋予的学习空间、内容、个性方式等多方面的自和自我调控权,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寻找和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师成为课堂的设计师、导演,在学生成长进步的道路上,扮演鼓励者、合作者、指引者的角色,分享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和喜悦。整个课堂由传统的教师—学生,变成了教师—多媒体—学生,教师是课堂情境的设计者,多媒体是工具,学生是主人。

6.再现情境,激发灵感。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复习和小结都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从业者认为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情境教学中,教师只要把学生引入情境,学生就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自主学习,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画面、音乐、图片等,将知识点通过多媒体再现,使学生清晰情境脉络,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吸收。通过再现情境,再一次激发学生的灵感,运用到专业知识领域,比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生动的语言在广告中有很大的作用,那么这些语言怎么来呢?这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作品的学习,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创作出生动形象的广告语言。

参考文献:

[1]杨家兴.情境教学理论与超媒体学习环境,教学科技与媒体,1995(8).

[2]唐锋卢.关于情境教学法的反思,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

[3]孔惠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误区,电化教育研究,2002(6).

[4]孙芳.现代教育技术是21世纪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报,2001(1).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实践共同体;职业教育;学习逻辑;情境;知识;身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3-0036-05

“实践共同体”来源于社会学家对学徒制的研究,是批判传统学习理论忽视“社会性”的一种典型理论,所提出的学习是“实践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一观点,为学习理论开辟了新的视角。尽管这个理论引起了教育界的热烈讨论和反思,却没能在真正的教育改革中留下多少痕迹,很快失落在普通教育的各种思潮中。立足于职场分析的实践共同体理论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其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思考和实践方向。

一、实践共同体的起伏:批判、特征与失落

(一)对传统“学习论”的批判

在杜威和维果斯基之前,学习的理论主要是基于个体的“习得”展开的。特别是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将这种“个人主义”取向的学习理论推向高峰[1]。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学习研究,重新传承和评价杜威与维果斯基的学习理论,对传统“独白主义”的学习进行了批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习应是一种相互建构的活动;学习要克服实践与认识的二元论逻辑[2];学习是在对话中生成的。

不难看出,这些批判都指向一种观点,学习应该包含社会性和共同体的性质。“学习改造”的一个重大变化是要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基于此,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莱芙教授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家通过大量的田野研究,提出了社会实践取向的“实践共同体”学习观[3]。

(二)实践共同体视野下的学习意涵

在莱芙看来,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学习状况并非是由教师、课程以及教学行为这些传统理论中的教育元素决定的。学校中的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都处于一定的实践共同体的学徒地位。这种分析重新审视了教与学的关系,以参与隐喻而不是传递隐喻来审视教师和学生、老教师和新教师的关系[4]。这样的学习包涵三个重要特征:参与、身份和情境。

1.参与的意义

参与涵盖两种意思。一方面,参与具有群体性,因而学习不可能是个体的私事,而是在与他人、与文化交融中建构而成的;另一方面,参与具有实践性,必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

2.身份和参与

学习本身就是成员资格逐渐形成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新成员和边缘性参与。组织的新成员通过边缘性参与,逐渐模仿成员的语言、思维和习惯,实际上他们在习得身份的表征。第二种是正式成员和充分参与。所谓正式成员就是一个被实践共同体认可的成员,这意味着他在共同体的实践中拥有话语权、表决权、决策权等充分参与的权利[5]。

3.情境学习

莱芙之所以强调情境,是“试图纠正认知的符号运算方法的失误,特别是完全依靠对于规则与信息描述的认知,仅仅关注有意识的推理和思考的认知,而忽视了文化和物理背景的认知”[6]。一些没有被符号化的“默会知识”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是不被重视或承认的,但却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在“普通教育”中的“失落”

尽管实践共同体对学习的释意是对传统学习论的重大挑战,成为一种新的学习分析理论,但其多数时候只是作为传统学习论的一种“批判工具”,而没有成为重新建构教学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新的“应用工具”。莱芙自己也承认,“我们一直回避学校学习的问题”,不仅是因为学校学习问题并不总是易于跟踪讨论,还因为学校之前反复强调的学习“普适知识”的主张和“情境性学习”相抵触[7]。因此,他们没有采用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任何教育形式来解释他们的思想,而是选择了墨西哥尤卡坦和玛雅的助产士、利比里亚Vai和Cola两地裁缝的学徒制、美国海军舵手的学徒制、美国超市中屠夫的学徒制和美国戒酒者互助协会的学徒制五个案例作为理论对照形式。实际上,“实践共同体”在普通教育中的失落是有迹可循的,见表1。

表1 实践共同体特征与普通教育特征的比较

其一,普通教育制度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确定又稳固,虽然学生的知识不断增长、技能不断提高,在技术上逐渐实现了从新手趋向熟手的转型,但师与生、生与生(班级制)的社会角色不发生变化,也就无法完成莱芙所说的“身份的追逐”,即在共同体中获得更多的权利。

其二,普通教育环境中没有莱芙假设的“工作情境”,以分科为基础的教学需要简单化、抽象化和客观化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符号化的知识得到强调。

其三,识知(指实践性知识,在这里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与知识的二元论似乎在普通教育中无法得到克服[8],一切以“科学概念”为核心的知识学习使以“实践”为载体的实践性学习毫无容身之处。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拥有完整逻辑体系的知识结构是可以在“独白式”的状态下完成的,这样的学习就丧失了“参与”的必要性。

二、实践共同体与职业教育学习的比较

作为批判传统教育一种强烈声音,实践共同体虽然未能在普通教育的改革中引起很大波澜,但却是给职业教育,特别是思考职业教育的学习逻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因为,这种根植于职场(学徒制)的学习分析理论在很多元素上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比较契合,见表2。

表2 实践共同体特征与职业教育特征的比较

(一)两种知识

在传统的学习理论中,知识被理解为已经物化的经验,这些物化的经验通过正式的教学方式(学校教育)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这也是普通教育中通常所指的知识。但实践共同体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两种途径完成的。一种是外显的,有痕迹的传递,一种是内隐的交互和分享,这些没有符号化的“默会知识”在职业场景中显得十分重要[9]。莱芙举例说,助产士的学徒多数是助产士的女儿,他们在许多家庭行为中习得了助产士的一些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如“不分昼夜”)和态度,甚至经常会听到一些难产的案例及解决办法,在做跑腿、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知道了药草的名称和疗效。这些知识虽然没有通过正式的方式加以传授,但却是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习得的,并最终将转化成重要的能力。实践共同体所强调的“默会知识”其实很难界说,可以是经验、态度、习惯或者生活方式,这些是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需要特别重视和养成的部分。

(二)参与的群体性

莱芙的同事温格在其《实践共同体:学习、意义与身份》中提出,人类对实践的参与首先是一个意义协商的过程。那么协商是如何发生的?温格用“participation”来解释这个问题。在英文词典里,participation有两个解释:the act of sharing in the activities of a group;the condition of sharing in common with others (as fellows or partners etc.)。这两个意思中都出现了“sharing”。从中可以看出,在实践共同体中,分享成为意义协商的条件。另一方面,“分享”必然是在“群体”中产生的。不论是第一个含义中的“group”还是第二个含义中的“with others”,都表明共同体中的参与必须以群体的互动为基础。那么,职业教育的学习中是否具有这种“群体性”?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先理论后实践是基本的学习路径。在理论学习上,基本承袭了“普通教育”的模式,以概念学习和个人学习为主。在实践环节上,师生之间会隐约出现师徒的关系,技术分享成为必然。不过,随着项目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深入,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这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趋近实践共同体所主张的意义协商。

(三)两种身份

虽然职业教育的学习确实越来越具有“群体性”,不过在莱芙和温格看来,学习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10]。所以,如果没获得身份的转换,也就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法、参与。在实践共同体理论中,身份转换即是新手到熟手的过程,但是,这种转换主要在意的并非是技能的提升,更多的是非物化的文化习得。一个裁缝从低级工成为高级工,最后成长为带徒弟的师傅,不仅代表他习得了作为裁缝所需的技能,也代表他习得了这些同样代表身份特征的非物化内容。包括:“谁参与;他们做什么;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师傅们是如何讲话、走路、工作,以及总体上如何管理他们的生活;那些不属于实践共同体的人如何与之打交道;其他学习者在做什么;要变成一个成熟的从业人员,学习者需要学什么。”[11]有趣的是,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身份”与实践共同体中的身份既有重叠又有分离。重叠的是在职业场景中的学习也会经历从“新手”到“熟手”的转变,也会在“师傅”的教导下学习隐藏于明会知识背后的职场文化。所“分离”的是,他们作为“学生”的身份并不会随着技能的提升而得到任何改变。

(四)多情境的学习

职业教育中学生两种身份的分离是因其在不同的情境中发生。而情境是实践共同体特别强调的发生环境。作为对学校文化的批判,他们又将传统的知识学习视为“分离情境关联”的简单化、抽样化、独白化的学习,我们暂且称其为“学术情境”。在实践共同体理论中,基本没有包含对“学术情境”的讨论,尽管莱芙认为情境是无处不在的,所有的学习都是在某种情境中进行的,然而在理论中所列举的情境多数是“工作情境”和“社会情境”,这种情境往往蕴含着更多的社会文化特征。为什么情境如此重要?其一,情境中本来就蕴藏着没有符号化的“默会知识”。如师傅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这些无法纳入正规知识体系内的知识只会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其二,一些知识是在与情境的交汇中产生的。如紧急事件的处理,遇到事件的应急反应等。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人与事件的互动才构成特定的知识。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既有普通教育的“学术情境”,也有莱芙所指的包含大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的“工作情境”和“社会情境”,可以说,职业教育是在多情境的状态下发生的,这就为实践共同体理论的应用增加了复杂性。

三、实践共同体视野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改进

通过对实践共同体和职业教育特征的比较,可以发现,职业教育的学习特征是处于“实践共同体”和“普通教育”的“中间状态”,其中既有与“实践共同体”的交集,又有与“普通教育”的交集。因此,重新认识职业学习的逻辑并不是彻底否定传统的学习理论,而是试图把实践共同体的理论视野作为改进职业教育教学、凸显职业教育学习特点的一个契机,从中得到些许启示。

(一)情境越真实,职业教育“情境教学”的教学效果越好,反之亦然

情境是实践共同体最为强调的学习载体,而“情境教学”又是当前职业教育十分倡导的教学方式,但两种情境不可简单等同。实践共同体的情境是指绝对真实的“社会情境”,“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却存在许多“伪情境”和“准情境”。伪情境是指教师创设的情境不可能在教学内容所对应的环境下发生,情境存在“科学性”错误。如,一位教师设置了一个情境,宝马车女司机因违反交通规则被交警扣押,记者上前采访被殴打,而后指出在这种情境下,如果记者使用“您”、“请问”等礼貌用语,就不会引发冲突。很显然,这个社会事件与教师想要表达的“社交规范用语”的教学初衷格格不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体会到“社交规范用语”的社会需求,更不必说情境中其他的文化意涵(如交流者身份、场合、目的与“用语”的关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准情境”虽然和教学内容对应,能够在教学环境下发生,但不会在工作和社会情况中发生。以一节中职文秘课为例,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教育局长和职校校长,职校校长通过请示文件提出扩建学校操场,因请示文件写得不规范而被拒绝,后请示文件修改规范后,扩建就获批了。在这个情境中,教师人为地把请示文件的规范性和项目是否获批简化成“单因果”关系,忽略了他者(因为已经假定了他人的状态)和他世界(排除事件进程中的意外)的可能性。这种脱离真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情境,是无法产生“默会知识”的。虽然在日常教学中,完全的“真情境”很难达到,但如果通过收集大量的工作案例,创设丰富多样的复杂任务情境,使“准情境”不断趋近“真情境”,才能真正实现“情境教学”的意义。

(二)着力构筑“师徒关系”,以实现文化和技能的充分习得

在实践共同体中,身份转型十分重要,从一个新手变成老手,从边缘参与者成为充分参与者,完成身份的进阶,即完成了文化的和技能的习得。但这样的转型在“师生关系”中很难发生,因为“师生关系”下,老师和学生的身份是恒定的,尽管学生的技能会不断增长,但他们“边缘参与”的角色不会改变,身份的转型也就无从谈起。

图1 创建“师徒关系”的两种模型

已有学校隐约意识到师徒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烹饪、服装设计、汽修和一些传统工艺专业,在原有的“师生关系”上重新强调“师徒关系”,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两种模型,见图1。一种是强化模型。这种模型舍弃了校内的教师资源,从校外另觅师傅与徒弟(学生)结对。例如聘请校外的烹饪大师与烹饪班的学生结成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师徒关系,徒弟(学生)常去师傅工作的地方学习,师傅也来校内指导。在这种模型中,师生关系和师徒关系分离的很清晰,师徒关系通过正式的制度得到强化,徒弟身份的转型可以在以师傅为中心的共同体范围内实现。第二种生成模型是在原有的师生关系上展开,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徒弟,徒弟还可以再带徒弟。某所职校的调酒专业就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塔式学徒制”。并且在“塔尖”、“塔中”和“塔基”三个层次上分别对应“主管”、“领班”和“吧台服务员”三种岗位,越靠近师傅的位置即越接近中心,徒弟通过身份转型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非技能性”学习应成为今后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

实践共同体以职场中的学徒制为分析对象,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分别对情境、身份、知识、参与等元素进行一一讨论。不难发现,这种理论主张通过内隐性的学习获得默会知识,关注文化、态度、行为模式这些“非技能性”的学习,却很少关注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近年来炙手可热的“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改革从内容上来说也有“任务”、“情境”、“群体性”这些实践共同体的元素,也十分强调“职场环境”,但这些改革只是把“情境”作为课程实施的技术性需要,情境中参与、身份、意义协商这些关键性元素并没有被纳入教学的视野中。职业教育还是“实践”名义下的“泰勒原理”。越来越多的市场调研发现,与技术的熟练度相比,企业更看重中职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刻苦耐劳能力和团队合作等“非技能性”素质。在以往,我们将这些“非技能性”统置在“德育”门下,甚至单列德育课试图加以培养。如果以“实践共同体”的学习逻辑审视之,就必须将“非技能性”学习和“技能性学习”统整在一种实践中。这里的“实践”不是指“技能操作”,也不是指“实验实训”,而是在一种具体情境中寻求参与者与知识、他人和世界交织的实践共同体。只有这样,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并且被企业广为重视的“非技术性学习”才能获得应有的地位,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穆湘兰.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人类学语境中的学习观[J].教育导刊,2013(2):22-24.

[2]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58.

[3]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63.

[4]赵健著.学习共同体――关于学习的社会文化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8.

[5]张爱芹.情境学习理论的人类学视角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8(7):16-18.

[6]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2(1):53-54.

[7][11]J・莱芙.E・温格.《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23.43.

[8]程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新视点[J].教师教育研究,2010(1):17-21.

[9]王彦飞.教师共同体的构建策略探析――基于知识管理理论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3):105-108.

[10]李潋.构建“实践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26-30.

Community of Practices:A New View on the Logic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HEN Jia-le

(Research Academy for Educational Science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2, China)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政治立场;美育境界;艺术表现;案例教育;教学手段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的提高,除涉及到教师的政治信仰、理论功底、文化素养外,还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身特有的政治倾向和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所带来的政治立场的鲜明、美育思想境界的浓烈、艺术表现的多样、案例教育的精彩、教学手段的恰当等一些技术层面上的要素。对此本文特从这些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一、政治立场要鲜明

任何国家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都不可能回避它的政治立场观点的倾向,它必须符合国家的利益和社会制度的性质。在这一问题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来都毫不隐讳地向学生宣传他们的社会政治制度所谓的“优越性”,并将教育作为他们的政治教育重点,并对“对抗性政体”进行敌对性教育,同时开展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价值观教育,以培养符合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价值观的接班人。

毫无疑问,我国在培养学生成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上,绝对是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接班人。因此,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重点是解决学生掌握有关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科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思政课”教育的目的,也是“思政课”教育的核心。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决定的。

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治久安问题。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和立场,要在“思政课”教育中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向学生传达我国新时期主流思想和时代的精神风貌,给学生一种阳光的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鼓舞和感召。这是“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使命。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关键的定型期,可塑性很强,给他们灌输什么样的思想,既关系到大学生能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毋庸置疑,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性的教化功能。除对从事“思政课”教师要忠诚于马列主义教育的原则要求,对教育对象有灌输马列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义务外,还要围绕学生普遍关心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和重要举措以及国际上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科技等时政要闻,及时地向学生进行正确解读和正面的引导,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意识和对国际社会的重大政治、经济、科技等时政要闻的高度关注,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素质,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力,有效地防范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我们不排除对西方等外国的一些优秀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传播,但我们必须客观地评价和介绍西方等外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在发展进程中的优秀与弊端的两重性。切忌不能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价值观,不加区别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宣讲。针对学生对西方社会的科技进步、生活方式的推崇,要给予正面的、健康的引导,尤其是要对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中的高碳经济、高碳生活方式要给予批判性教育。结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中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方式,让学生从中认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利害关系,树立危机意识、环保意识,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培养学生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树立公民意识,秉持公平正义原则,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美育境界要浓烈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由于它本身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很高的美育思想境界。但是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人们普遍重视它的政治思想性的教育,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所隐藏的美育思想境界认识不足,一味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忽略了它的美育功能。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美育功能,这是因为学生如果在人文方面有重大缺陷,那么在未来人生发展的空间将非常有限。而一个有很强人文素养的人会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兼容并蓄的独立精神世界。因而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认同、欣赏,我们不能忽略它的美育境界的存在和在其中的积极作用。

美育境界是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内涵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能脱离思想政治理论的文化背景去空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政治教化功能,这是因为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它本身就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文化内容和多元文化背景,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美育内容、美育元素、美育氛围,并由此烘托出美育思想境界。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内涵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美育思想境界,具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异彩纷呈的现实图景的多种美育功能。

尤其是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等优秀的文化思想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也必然产生出的美育思想,对学生极具思想上的影响力,这种美育思想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外在的精神面貌更具内在作用的人文素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育思想境界的内在作用,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中,具有对人的心灵的撞击穿透力和对人的思想的冲击渗透力,正是通过美育思想境界润物无声的熏陶教育来实现的。美育思想境界是由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艺术加工创造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美育思想境界的艺术加工和创造,是由教师的文化修养、人文精神、艺术品味等方面的素质使然。当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把特定的教育内容还原到历史原貌和现实生活,并经过教育艺术手段的加工处理,又非常客观地以一种独到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对特定的教育内容进行解读分析时,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等经典案例中的历史风貌和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形象描绘,必然呈现出一种美育思想境界。这种美育境界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经典案例的深度分析,对教学内容的激情演讲,对教学所涉材料的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对优美流畅的语言的运用,对名言佳句的巧妙穿插等教育艺术手段来表现的。在这些美育境界的感染下,引起学生身心愉快、精神亢奋、灵魂净化、思想共鸣等作用,都表明一个客观事实,教师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育艺术手段烘托出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美育思想境界。这种美育思想境界实际上是教师将教育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和艺术再创造,把教育内容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来创作、欣赏。并把学生引入教育艺术的殿堂,把美育境界引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它融汇了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点、情感囚素、艺术品味、审美情趣、美学修养等文化底蕴。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教育的文化内涵和教育的艺术手段所构建起来的美育思想境界,通过对学生的美育思想的陶冶,培养学生勇敢、开朗、智慧、进取、创新等人文精神,这种启迪学生思维灵性,让学生具有蓬勃向上的朝气的美育思想境界的教育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教育。

三、艺术表现要美妙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是枯燥泛味的空洞说教,它本身承载了一些艺术表现形式。它除了要求教师对思想理论教育要有真才实学以外,还需要教师要有真情实感和文化素养。

首先,艺术表现需要教师的教育激情。只有富有激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才有艺术的感染力。教师的教育激情,来源于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的热爱,来源于教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文化底蕴;来源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刻领悟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来源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激情发挥,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善美追求的真情流露;并将对真理的追求、对邪恶的憎恨、对善良的推崇等思想个性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表露无遗地传递出来,并恰当地用充满激情的情感方式来展现教学内容的魅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的艺术感染力需要教师在激情流露中,有抑扬起伏和舒缓快慢的节奏韵律。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精神状态,始终贯穿一种执著的爱意,充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基于教师的这些情感因素,才使得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以一种昂扬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循着教师激情下的教育思路进行积极的学习和思考。由此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其次,艺术表现需要教师高超的语言能力。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在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表现上,能够巧妙自如地借助优美流畅的语言节奏韵律,时而抑扬顿挫、时而慷慨激昂,这种语言韵味所传达出来的语气、语境、语意等语言艺术的优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既可以用自描叙事的手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教学内容,又可以用浪漫抒情的手段以诗情画意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这些语言艺术的表现力,既可以把教学内容讲得声情并茂、清新灵动,又能将教师的教育艺术风格和个性特点表露无遗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美丽。

再次,艺术表现需要教师的文化底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外,还应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放在时代背景中,放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文化背景下,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和现实的各种文化现象中,甄别和筛选出具有思想价值、知识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的艺术表现力的内容。并从历史和现实中的重大政治、经济、科技等文化内容与教材内容巧妙而艺术地结合讲解当中,最大限度地给予艺术的表现张力,可以是娓娓道来的叙述,可以是层层递进的深度分析,可以是妙语连珠的比喻,可以是诗词散文佳句的借用,可以是名人名言的引用,可以是旁征博引的推理等艺术表现力的教育形式,只要符合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内容,只要符合主旋律精神,只要合情合理、运用得当,就能使教学内容传神入画,就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就能引起师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互动。

四、案例教育要精彩

要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宗旨,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抓住当前社会和过往的重大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等事件选取与教材的理论知识契合的案例,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兴趣爱好和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而案例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很好的教学形式。

案例教育形式,由于它生动形象并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广受学生欢迎。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是案例教育就一定深受学生追捧和认同。究其原因,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程度很高的信息社会,在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手段、途径、渠道很多的情况下,学生的知识面宽、思维活跃、理解力强,这对我们的案例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案例要服务、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

案例教育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案例教育要有思想性和针对性,要有精辟的思想分析和独到见解。要做到这点,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教师积累的案例素材要多、要精,选取的案例应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案例举证和案例分析要合情合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找出案例中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本质特征,由此归纳总结并建构和深化理论。这样才能将理论知识与所举案例包含的思想道理融会贯通,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得生动有趣而富有思想教育意义。其次,对所选案例的教学不能只是讲故事般的叙述,而是要对案例的内涵进行挖掘,要有深度思想解读,给学生留有余地回味思考,使学生透过案例所蕴含的理论知识和人生道理进行思想上的反思、反省、提升。通过案例举证和逻辑分析让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以案说理、以理解案、理案结合的有效教育。

案例选择的基本要求是:首先,所选取的案例要贴切,要符合教育教学的目的,契合教学内容并与之相呼应。选取的案例要经典、新颖。所谓经典,是指案例具有深遂的思想性、代表性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所谓新颖,是指案例要有独到的视角和前瞻的思想,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能一味哗众取宠或为博取学生一时的好感而罗列一些不恰当的或低级趣味的,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案例充斥教学过程,否则,案例教学不符合或背离了“思政课”的教育宗旨而失去“思政课”的教育意义。因而应选用经典、新颖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以澄清学生思想中的困惑与迷茫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需要。其次,要把所教理论知识贯穿于案例之中。所选案例情节应精炼,篇幅不宜过长,既要选择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兴趣爱好的案例,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崇尚需求;也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相关联的正反俩方面的典型案例,案例要少而精,要有启发性,能激起学生思想震动,形成台上台下的共鸣。再次,案例选取还要从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吸取营养,选取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案例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极大关注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今后走向社会、融入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五、教学手段要恰当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教学手段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作支撑的多媒体、电子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在视觉、思维、方法上的三维立体化的特点,使得“思政课”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知识传递的途径以动画、数字图片、图表、文字说明等授课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理论知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使学生从这些现代教学手段中感性地认知理论知识的客观性与针对性、生动性与形象性、真实性与可靠性、层次性与逻辑性等特点。这些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以快捷、动感、立体、直观等感性特点呈现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达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效果。这些都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利方面。但现代教学手段有它的弊端。一方面可能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采用动画、数字图片等教学形式来解读教学内容,容易使教师的教学停留在理论知识表象演绎,而没有深入地剖析教材所蕴含的更多、更深层次的思想知识和文化背景。同时现代教学手段中过多地采用动画、图片演示教学内容又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的负面效果,使学生只为好奇、只图新鲜而不去深入思考问题,只满足于对事物表象的认识而忽略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和电子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而忽略了教师应具备的深厚理论功底、广博知识、文化素养(书写能力、板书设计)、语言能力等基本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给学生起到学高为师的示范作用,难免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舍本求末,而对教学内容深度挖掘不够、知识牵引不足等缺陷。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环境,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况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总体上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环境。微观环境是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环境作为影响教育实践及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外部因素,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不断创设及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进入“黄金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特殊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由此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分配方式的变化、价值取向的转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青年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大而又直接的影响。受改革开放负面因素的影响和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德育论文,我国社会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信仰迷失,理想模糊,诚信缺失,责任心减退,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违法犯罪现象增多……所有这些环境的变化,都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青年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体悟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从智力、思维的角度研究青年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他认为,青年心里发展的机制是:(1)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到自己的思维图式中,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2)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青年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这两种机制来重建个体的心理平衡,形成心理发展的动力。

皮亚杰在“青年智力发生论”中多次说到青年在环境面前的主体作用,实际上也明示着青年对环境教育性具有体悟能力,当然,也与其自身综合素质相关联。比如:一处荒丘、几丛衰草,不懂历史的人会对此不屑一顾,然而它曾经是千军万马拼死厮杀、烈士掩埋忠骨的战场。懂得历史的人在此凭吊古迹,抚今追昔,发思古之幽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常见的北国风光,而毛泽东面对祖国的壮丽山河,抒发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毫情。可见同样的环境由于人的素质不同,导致对环境的领悟性也有差别。

对于青年的成长而言,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可能同时具有“催才”和“摧才”的可能性。能够在不可选择的环境条件下成才的年轻人,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开拓能力,善于在逆境中创造出成才的优势,在顺境中克服隐藏的逆势。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论文,教育者应该启发青年去感受环境的教育性,分辨出现实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形成开发、利用环境的自觉意识,培养青年人改造环境的能力。转贴于

三、青年对环境因素的积极利用

马克思说:“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机械唯物主义者承认客观环境作用的一面,批判了他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了人对环境可以进行改造的一面。人在环境面前决不是消极被动的,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改造变革环境,合理利用环境,化消极为积极,使环境的作用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协调一致。

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环境因素的利用,必须把握好环境因素发挥作用的机制。一般情况下,通过对环境因素的利用,可以达到三种效应。

一是环境联想与角色认同效应。环境联想能激发青年人内在的情感因素,从而对个人的角色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定向,或将自己转化成他人角色。如情景人物与行为人“同病相怜”,会在行为人心中引起同情心、朋党归属、哥们义气等感情;也可以引起“角色换位”,由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到唤起恻隐之心,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行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二是环境压抑与行为约束效应。在特定的环境中,我们会感到恐惧、压抑,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l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赫胥黎说:“人们所真正害怕的,往往不是法律,而是别人的议论。”这里讲的是环境的规范功能所起的行为约束作用。环境往往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对青年形成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从而体现出对青年言行的约束规范德育论文,达到正面教育难以达到的效果。

三是环境激励与境界升华效应。由于环境的激励使青年人的心理受到强烈的震撼,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了一个大的飞跃。例如经常组织青年深入社区,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活动创造的氛围能引发青年人强烈的道德感情,既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心和对弱者的关怀,又明确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同时也升华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在环境激励的氛围中完成了青年人格的自我塑造。

总之,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不管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为指导,在看到环境对青年的思想政党教育作用强化的同时,也要看到青年人能动地改造环境的作用也在强化;在承认环境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冲击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改造环境的作用,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切实发挥“生命线”的作用,从而把我国千千万万的青年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他们无限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对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教育部对中职德育课程提出了一整套规划和标准。以中山为例,中职学校根据教育部要求在学生德育培养目标过程中以“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品质课)教学为主要载体,同时开设了职业生涯与规划、礼仪知识、哲学等讲座。因此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模式迫在眉捷。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情境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情景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是指把学生置于企业活动情景之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

1观念创新是模式创新的基础

1.1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树立主体性德育观

主体性德育观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职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运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思想的反映。主体性德育以培育学生主体性人格为主,以培养主体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中职生个体作为职业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必须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地理性思考后选择道德原则,自主、自觉与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因此,当前主体性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1.2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与行业要求相结合

将行业要求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例如:医学院的学生所面临的是进行人体实验的道德问题、秘密限度问题以及稀有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公共管理学校的学生则会讨论政府官员在欺骗公众,对媒体泄漏机密以及拒不执行上司命令等方面是否会受到不公正处理的问题。在商学院,也有许多问题可供课堂上讨论,如公司在国外的行贿问题、欺骗性广告、出售有潜在危险的商品问题等。学生只有在职业实践中去感受体会和锻炼,才能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加强实习实训既是职业学校专业实习训练的需要,也是职业道德养成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经验证明,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职业性”,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增强道德选择能力,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1.3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引入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职业道德的有效载体。职业学校引入企业文化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基本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构筑桥梁。职业学校引入企业文化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入教学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将来就业中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对改革和竞争的适应能力,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应该引入的有关企业文化,包括:坚持职业道德以诚实守信为核心,塑造品牌形象;以共同理想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以行为创新为载体,苦练内功求发展等。职业学校在引入企业文化时要注重信息、知识、人才、环境等软件要素的主导作用,要将企业文化追求潮流、创造先进、领导行业的理念溶入职业道德教育之中,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2在课程情境中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

情境教学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与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法。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中愉悦地进行学习。随着素质教育呼声的响起及教育的市场化,中职教育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占有先机,必须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管理方面纷纷进行改革,以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情景教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2.1运用案例教学创设生动的职业道德教育情境

职业道德教育应在“回归生活,凸显体验”的要求下探索实践方式,才能体现道德教育自身的魅力。案例教学可以真实的职业道德为活为素材,创设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情境,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从而内化职业道德规范,生成职业道德品质。情感的激发离不开有效德育情境的创设。笔者认为,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可通过案例教学创设德育情境。案例教育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开发潜能为目的,以分析讨论为主要方法,以“以案论理”为特征,以探究“为什么”、“怎么样”为重点。显而易见,这是一种蕴含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的教育模式。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①精心编选案例与指导读书。②将案例下发到学生手中,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认真阅读并独立思考,启发学生。③课堂讨论。这是案例教学得以实现的决定性环节。课堂讨论中,一要形成讨论的过程。教师在着手案例内容分析之前,可以让学生共同设计出分析框架,比如:列出What(什么)、Where(何地)、When(何时)、Extent(程度)等几个项目,作为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分析研究时,把握几个角度:背景分析(案例发生的社会背景),案情分析(案例发生的详细过程),环境分析(案例发生的环境因素),症结分析(分析案例的问题症结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分析研究时,要求学生学会确定案例主题,对照相关理论原则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以及找出支持性的依据。二要引导课堂讨论。出现冷场时,要及时提出启发性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相反意见相持不下时,要善于绕过难点,化开僵局,使讨论继续下去。当讨论要背离正题时,要及时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讨论要选择适当的形式,可以采用交互讯问的方式,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辩驳质疑的方式。教师在讨论中可以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可充任角色的一员,平等参与,可充当示范员,向学生演示讲解分析案例事实,也可担任仲裁,解决各种争端等。

2.2运用专业课教学创设具体的职业规范情境

中职职业道德课教学必须与专业课的教学紧密结合,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于专业课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按“模块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按序教育。同时,在终结考试时,必须增加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形式包括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日常行为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要按专业分类,以专业课教学促进职业道德教育。这种教学方式能更直接地体现“教书育人”的理念,但同时对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它使广大教师普遍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决不仅仅是职业道德课教师的专门职责,还是所有各科教师的共同责任,而专业课教师对此更是责无旁贷。考察发达国家的职业学校教育似乎很少有将职业道德教育专门作为一门学科排入课表的,但它们却都在专业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时时处处地注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调职业道德与工艺规范的紧密结合。尤其是在大生产条件下,化工、炼钢等制造业的工艺规范尤为严格。若是把职业道德教育停留在课堂和书本上而缺乏行为规范的基本训练,那么后果必将是知能脱节。要按不同专业分别制订不同的训练计划,如财会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商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餐旅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美发美容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等几大模块,进行分专业的阶段模块模拟训练。

2.3运用校园文化创设职业道德环境教育情境

创设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情景往往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而校园中的文化建设则是创设职业道德教育探索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主要指校园中的精神文化及由历届师生传承和推进的反映师生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所学知识等方面的共同倡导的团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氛围等。本来,优美的校园环境一定程度上体现与反映着隐性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创设校园职业道德教育情景,一是要注意校园景观的建设,校园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能向学生传达一种价值观念,给学生以美的示范,应以此作为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直观教材。其次,在公共场所设置职业道德教育的格言、警牌、灯箱等,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门职业道德教育网站或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开设职业道德教育专栏,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再次,要充分发挥各种校园宣传工具的作用,宣传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先进典型,树立文明标兵(文明教室、宿舍、个人、班级),弘扬正气,鞭挞歪风,以达到让学生树立追求进步讲究奉献的目的,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除校园文化外,情景设置还应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之中。学生日常管理包括班级管理、宿舍管理以及食堂管理、户籍、助学贷款等,要把学生的日常管理同职业道德具体要求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融入学生行为规范之中,融入学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在企业实习情境中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

3.1以“双元制”为载体创设模拟学徒情境

以创设有效学习环境为己任的学徒模式正是试图通过在学校情境中设置基于工作的、模仿从业者真实活动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并保证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迁移。“双元制”即企业和学校。学生一方面在企业以学徒身份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另一方面又在职校以学生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前者以行业规范为主,立足于行业约束,后者以道德理论和一般职业道德规范为主,立足于观念形成。其基本内涵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但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服从和服务企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也由企业提出要求,由学校制订方案组织实施。这种模式针对性强,重能力培养,在道德教育上重道德评判能力的培养。

3.2以校企互动为载体创设模拟企业情境

职校的优势是有用的师资进行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理论教育,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活规划等。企业的优势在于能够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养成提供现实平台。两者优秀互补,形成校企互动教育模式。具体操作为:一是以顶岗实战作为载体。学生真刀真枪顶岗学习,感受职业道德规范。顶岗学习可以让优秀工人现身说法,严格操作规程,让每道工序“零缺陷”。二是发挥企业冠名制的激励作用,以企业的名号作为班级命名,班级学生成为企业选拔优秀毕业生的范围。企业由于对某专业需求量大,也愿意对该专业学生定向培养并提供一定的奖学金。在教育教学实验中,凡是冠名班培养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警戒意识,生怕“劣迹”影响就业。冠名班在校期间佩戴企业标志,学习企业文化,潜意识中形成了相应的职业规范。三是借鉴企业化管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习惯。虽然职校学生入学分数不高,也有多种不良习惯,特别是缺乏顽强的意志力,但他们身体智力并不差。只要积极下力气和加强管理,在一定的时期内培养出他们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的精神不难。因此,职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抓规范教育入手,严格按校内秩序和职业需要规范行为,通过规范管理、促进良好的习惯养成。四是校企双方可以在交流互动中共同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职校可以为企业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企业的能工巧匠则是职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教材,聘请他们担任德育辅导员,对学生首先具有激励作用。企业负责人在人事管理、质量监控上的经验措施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现实案例。也就是说:学生将有关职业道德教育理论和知识运用到现实实践中,然后又将工作中遇到的有关职业道德的挑战带回学校。加强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我们要全面深入系统研究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从而达到增强中职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就业竞争力,做好“职业人”角色转换,促进顺利就业以及实现就业稳定和职业良好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联斌,李卫星.公民道德规范读本[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2]纪明波.职工职业道德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情境 交流 课件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放在读和写上,教师不断给学生施压,课上尽可能的多讲、课下又布置了大量作业。不可否认,这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但这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并且忽略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训练。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中小学的语文教育逐渐成为议论颇多的一个话题。

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我国语文教育改革,既要注重语文基础,又要体现语文的文学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曾这样批评语文教学:学生喜欢读书却不爱上语文课,他们在作文课上文思苦涩而日记却充满灵气。

一、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表演舞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1.教师的讲解以及课堂上的多向交流。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能给学生们制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进而形成一种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与学生的课前谈话,以及对所学文章作者的介绍、时代背景、写作背景的介绍,就是在为学生创造情境。

(2)语文学习中需要多向交流。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是最直接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指导,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温和的态度,信任的声音给了学生们一个自由表达意见、轻松愉快的学习研究环境,使孩子们那些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思想得到释放,体现着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除此之外,学生之间需要交流,学生和文本、教材也需要交流,方式有讨论会、作品欣赏、自由阅读等。

2.利用录音机、幻灯片、多媒体等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现代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工具,是集合了录音机和幻灯片的优点于一身的视听教学工具。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现在很少有机会见到沙漠,没见过就很难想象这种北方旷远荒凉的景象。多媒体课件,它能传递语言无法描述的画面,它能更生动、更直观的把学生们带入诗歌的情境,使其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当然了,美景背后的寂静世界,还要老师的讲解和指导。

3.设置一个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的情境。在一段时期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升学竞争力,老师和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忽视了口语交际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口语交际教学被重视起来,听、说、读、写已成“四足鼎立”趋势。

一个语文的学习情境有多重要,多半体现在口语交际和写作教学中。一节口语交际课,老师让学生们以“搭积木”比赛为话题进行讨论。老师给学生们创设一个比赛情境,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比赛的气氛,并且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上进行了讨论、交流。它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对学生理解尊重同伴、平等地接纳他人、宽容差异,都有明显的作用。

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学校、靠课堂内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孩子最早的老师就是父母,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最为持久而广泛的。

父母为孩子创设学习情境是最容易的、最广泛的、最有效果的。比如家庭中的小宴会,父母可以让孩子发言,家人一起做过什么事或见到什么现象,家长鼓励孩子发表意见等都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如何恰当运用语言。家长要为孩子创设学习情境,还要改变除了学习,其他什么事都一手包办的现状。我国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指出“教育的起源只是与社会的生活过程、物质的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而且以这种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孩子是一个自由的个体,给他们一些独立支配的空间,让他们学着与人交往,学着主动学习,使其在生活中感受知识的意义,在学习中品味知识所蕴含的智慧,进而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刘桂芹.语文课堂建设管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6).

[2]胡绍海,万安.让收视课走进语文课堂[J]. 语文建设.2005(06).

情境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 数学教育情境认知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相对建构主义而言,情境认知理论却认为,个体和环境都是同一个学习系统中的要素,两者是相互作用的。情境认知理论高度关注自然情境中的认知研究,关注自然状态下的知识的获得与学习的发生,希望建立一个学习的生态系统。如果说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局限在外部的可观察的行为,建构主义则强调人的大脑的内部建构过程,那么情境认知再一次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特定的外部情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理论经历了一个由外到内,再从到外的辩证发展过程。站在这个角度去看,可以认为情境认知理论实现了对建构主义的超越。情境认知理论也受到数学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和关注。特别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日渐成熟,出现情境认知理论导向与科技整合的趋势,为改革数学教育带来新的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讨论。

情境认知理论对数学教育的涵义

数学知识要根种在每人心中

人们在批评这种做法的时候,常常是从动机、情感、兴趣等的角度考虑,即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一批评无疑具有合理性。但仅从这一角度去考虑,又是不全面的,甚至是肤浅的。因为按照情境认知理论,任何数学知识都是与情境相关的,也就是说将数学知识的教与学置于一个情境脉络之中,是知识本性所决定的。无论是数学的概念、定理或公式,都是不能够脱离具体情境加以训练的,离开了具体情境,数学学习就偏离了它得以发生的土壤。

2、通过运用来理解数学

重视数学的应用是近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国际趋势。情境认知理论所提倡的数学的应用已超越了这种传统认识。在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对数学的认识才不断改变、加深、丰富,因此,可以说,数学知识既是境域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的。把数学知识当成工具来考虑,就必须注意惰性概念的获得和有生动的、有用的数学知识之间的区别。人们在运用数学的同时,不断构建对运用数学的世界和数学自身内涵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则随人与世界、与数学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因此,情境认知理论关于数学教学的涵义之一,就是倡导做中学。

3、数学学习是一个涵化的过程

传统观念认为,数学是一个文化与价值独立的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失败和困难,通常归因于学生的内部认知。研究者对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社会因素,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因素却关注不够。由于有机会在自然情境中观察和实践社会成员的行为,于是他们就接受相应的术语,模仿相应的行为,并逐步开始按一定的规范进行计数或推理。进入学校后,由于文化的隐蔽性,教师往往忽视了环境文化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如果把数学学习视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活动,那么,就不难看出,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必将受到共同体文化的影响,个体的认知反映了其所处共同体文化的智慧。有关数学学习和日常认知的人类学研究揭示了这样一个实事:源于不同文化和活动的数学教育是各不相同的,这说明文化与活动赋予所学的东西以不同的目的与意义。

把数学学习视为一个涵化的过程,意味着数学教学要充分重视隐性知识的发掘和学习,由于隐性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情境相联系的,是对特定的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因此,数学教学要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学习环境的设计学生为了学习数学,仅仅停留于抽象的概念术语和自定的范例是不够的。他们必须面对真实活动使用数学工具,这些活动可以体现数学家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一过程出现的数学活动也许是非形式的,但却是生动的、逼真的,它不用课本中的范例或概念做解释,但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真实内容。

4、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评估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估脱离了学习的真实情境,只强调学习的最后结果,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成长发展关注不够。由于坚持认为数学知识的情境依赖性,因而情境认知理论的一个必然结论就是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与实践中对数学学习进行评估。认为若不把评估置于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就很难让人相信所测试的是学生的真正的能力表现。因而,数学学习评价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以情境为参照,在数学过程中正确把握被评者的某些特定行为,并把这些行为置于整个教学过程甚至社会环境中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情境认知理论对教师的要求日益增高,教师必须构建能反映数学课程内容和目标的真实的任务,并通过这个任务测查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从而进一步改善数学的教与学。

二、情境认知理论应用于数学教育:若干新的讨论

尽管情境认知理论对数学教育有丰富的涵义,但是由于理论还在发展过程中,至今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情境独特性

不能离开特定情境来描述数学知识,这是情境认知的观点。问题是,在数学教育中,这一点有时被任意夸大,即声称所有数学知识都是情境独特的,一般性的知识不能迁移到其他真实性的情境之中。虽然在实验心理学中有一些关于学习的情境相关性的例子。例如,谷登和巴德雷就发现,跳水运动员在水下很难回忆起他们在岸上所学的东西,反过来,他们在岸上也很难回忆起在水下所学的动作。

2、可迁移性

很明显,这个论点是上一个论点的一个推论。如果数学知识完全依附在获得它的情境中,那么,它将不会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之中。一般说来,表征和练习的程度是决定一个任务到另一个任务能否迁移的关键。

3、有效性

反对抽象数学概念(原理)教学的一个理由是,学生不能把课堂里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场景,这可以从两方面去辨析。数学技能能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不完全取决于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时候实际工作场景的氛围起关键性的作用。

4、真实性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数学教学中使用完全真实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必须把文字题翻译成符号,然后建立并解线性方程组。为了学习和练习,这样做是有必要的、有价值的操作。要让提供给学生的问题都是真正的实际问题, 在认知心理学看来,一个问题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并不很重要,关键在于这个问题本身能否激发学生的动机,使他们参与到认知过程之中,而不在于是否源于现实生活。我们不能忘记弗雷登塔尔的忠告:要想应用数学是不能够从数学的应用中学得到的,因为在实际问题中所运用的数学知识缺乏数学的最大的效能和灵活性

结束语

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施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就受到情境认知理论的深刻影响。其中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动手实践、数学联系生活等理念或教学方式都是基于情境认知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情境认知理论在批判数学教育现实,启迪数学教育未来方面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若把这一理论理解为可直接操作的教学技术,则是很危险的。在做教学设计工作时,教师必须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变化进行具体而精细的认知心理学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奠宙,等.国际展望:九十年代的数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12-11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