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机械及自动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11:09

机械及自动化论文

机械及自动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改革方案;机械制造;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2-01-01

前言: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各国都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机械加工领域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实践能力,掌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械产品工艺编制和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维护能力,能熟练进行机械产品售后技术服务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专业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1.1市场需求分析

才市场需求信息分析显示,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当前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才需求十分旺盛的行业。国家制订的近十年工业发展目标明确指出,要在十年内实现企业普遍采用CAD/CAM技术。在本领域内需要培养适应传统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向高科技、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发展需要,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传统工艺、现代先进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及企业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机械加工设备,能够熟练应用机械CAD/CAM技术,并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1.2专业设置的社会背景及行业背景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各国都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随着机械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大公司都把高新技术注入机械产品的开发中,作为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装备部。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提出,中国制造业发展可实行三大战略:第一步,力争2015年总产值成为世界第二大制造国,建成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第二步,2030年总产值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三步,2050年在制造业的带动下,服务业高度发达,研发设计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2.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发展需要、掌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从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类产品的生产、质量检验、计划管理、调试维修和销售服务及机械产品设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本专业培养面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一个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机械制造、机电设备的操作、运行、保养、设备的技术改造和维修、安装调试,先进的设备加工,先进工艺、管理与操作的基本能力,掌握运用综合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艰苦创业、踏实肯干、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2.2人才培养模式及指导思想

改革机械专业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1:1的前提下,前两年以理论教学、校内、外实践教学为主,第三年安排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最终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主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强化技能培训。根据职业岗位需要与终身学习的需要关系以及扩大专业服务面向,加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借鉴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从具体国情出发,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创新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的模块化、综合化,推行“项目教学”,和校企结合模式,力求实现教学与岗位就业零对接。

3. 职业岗位群及人才培养规格

改革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为:面向生产一线的机加工工艺员、机加工工装员、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可编程器件设计与调试、质量检测管理、机械产品测试、机电设备维护、机电产品认证、技术支持、产品销售、技术文员和物料采购。职业岗位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职业资格证书为机加工工艺员、机加工工装员、生产现场工 艺管理、可编程器件设计与调试和质量检测管理,它们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独立承担或作为团队成员承担模具、汽车类机械产品中的零部件工艺开发任务;并进行工艺方案分析,并根据技术经济指标要求确定工艺技术方案;编制包含上述工艺设计资料的技术文件;整理技术文档资料,最终完成工艺方案;根据加工零件进行工装分析;认识加工零件拟采用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文件;掌握装夹方式选用原则;定位元件选择方式;确定出夹紧装置;根据强度优选夹具体;选好对刀引导元件;最后配选出夹具零件;最终完成夹具的制造与加工零件的工装和组织产品的生产、外协加工、组装和品质管理;编制生产工艺文件;组织安排生产人员;能对生产中的出现的严重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对客户的退库品、返修品进行检测、记录并办理入库,进行维修;机械零件生产过程的工艺设计和工艺文件制定,生产工程工艺问题的解决。而人才培养规格则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术和基本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从业人员。

结语:随着社会经济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装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生产管理及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加快与国际制造业接轨,企业正在迅速走向现代化进程。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发展机械制造业,培养机械制造型人才,对于企业的开发,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余薪萍.现代制造技术创新教育的研究与探讨[A].第二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8

机械及自动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问题;对策

机械工程自动化主要是指用最快的速度进行原材料的加工,同时促进机械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生产的流动速度,促进生产的自动化与快速化的发展。同时自动化应用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进而有效的展现出来,同时全面提高机械化过程中劳动生产率。在生产的过程中,促进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现在社会中广泛的应用与机械工程行业,进而促进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一、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现状剖析

我国现阶段,无论是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有很大的进步。而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有效的促进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但是与国外技术相比较来说,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伴随着我国因其先进的技术以及人才培养,鼓励以及发展实践创新,进而有效提高工程机械自动化的发展。

针对我国目前机械自动化技术管理的模式来说,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落后。同时机械自动化技术有效的促进机械工程企业应用。而目前国内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缺乏创新意识,导致机械自动化整体水平更新较慢,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而我国在人才管理中,受到全面发展的制约,同时在开发自动化技术村在严重制约,人员技术水平也存在落后的现象,导致我国工程自动化发展不平衡,不利于整体发展。

二、机械工程自动技术如何创新

(一)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

对于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以盲目进行操作。同时自动化的发展,有效的取代传统人工操作的弊端,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效保证发展目标,针对我国具体的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与此同时,积极引进国外详尽的技术,学习创新的理念。在发展中丰富机械技术的理论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加大对自动化知识的普及,促使市场与机械行业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发展资金政策,坚持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符合多元化市场特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全面提高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加快机械工程经营效率,有效促进产业机构完善。

(二)引进自动化设备以及应用技术理论

针对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来说,虽说存在落后的显现,在发展的过程中落后于国外的发展。没有实现自动化发展趋势,发展基础理论不足。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以自身发展为特点,借鉴国外经验,完善自身发展不足之处,同时实现技术突破与创新。针对目前发展的特点来说,大批量零件加工仍然处于流水作业模式,根据半自动化发展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积极的引进先进的设备,努力提高机械自动化发展。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针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通过成熟技术人员进行加工,全面实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自动化发展过程中,不只是单一模式的复制,也要针对性的进行侧重。针对不同的特性的产品进行优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要促进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的空间。针对目前自动化技术开放式结构的发展特点,运用数字化方式,可以全面的促进自动化发展的特点。在我国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抓住时展的特点,大力推广工程自动化,实现企业发展的自动化。

(三)促进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必须要注重专业人才技术的培养。不仅如此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建设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与此同时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特点,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机械工程自动化发展中坚持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有效促进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特点。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于教育机构与校外企业合作,进而有效保证工程自动化人才的发展。针对目前专业自动化人才发展的特点,必须结合科学理念,制定一系列培养与管理的方案。注重人才的挖掘与培养,有效实现机械功能自动化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

三、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对未来工业的发展影响

对于我国科技发展来说,只有不断创新才可以有效推进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而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体系逐渐运用到各行业的发展中,实现自动化产品的普及。同时将自动化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以及发展之中,全面促进机械智能化的发展。同时结合时代化发展特点,运用环保材料以及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对于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趋向于网络化以及时代化的特点。同时促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不受传统应用管理的低于空间限制,有效的促进行业的发展。为工程机械化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领域。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管理的技术与特点,全面促进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形成一系列完整、系统的机械工程自动化体系,促进经济体系的利益。

结论

自动化应用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进而有效的展现出来,同时全面提高机械化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我国现阶段,无论是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有很大的进步。而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有效的促进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但是与国外技术相比较来说,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尽管如此,工程机械自动化应用促进工业发展。我国工程机械化除了技术方面以及用用技术方面存在落后的问题,同时人才资源的空缺。

因此,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机械工程自动化发展中坚持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有效促进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特点。同时自动化措施的发展要明确工程机械自动化的技术应用,促进工程机械化的长远发展,确保工程机械自动化的时效性。而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全面促进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冲,李广学,《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26)

机械及自动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问题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040

0 引言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也要改善发展模式,不仅要从技术层面进行提高,也要注重新的理念融入,将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实现绿色化以及环保化,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发展。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对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的研究分析,就能从理论层面为机械设计制造提供理论支持。

1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作用发挥及发展问题分析

1.1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作用发挥

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目标实现,是对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保障,在我国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对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打下了基础。通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就能有效提高工作的质量以及生产能力,能有助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1]。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目标的实现,对优化制造的程序以及效率有着积极意义。

另外,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能更好的进行调整和维修,以及对生产的可靠安全性能能得以保障。通过自动化程序的应用,对用户的多种需求就能得以满足,能有效的优化控制系统,从而实现设计制造的目标。同时在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技术应用下,在多功能的支持下,也能加强监视以及报警等作用发挥,对设备应用的安全性就能得以保障。

1.2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从总体上看,机械制造设计企业的发展战略没有完善制定,对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没有充分重视,这就会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诸多的阻碍[2]。企业在选购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设备购置方面,没有注重效率的提高,自动化程度不是很高。还有就是缺少创新意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没有重视自动化技术优势发展,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可持续发展。

2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遵循的原则及发展策略

2.1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遵循的原则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设计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就能提高自动化设计的效率水平提高。在功能要求方面要加强重视,不同产品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机械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也要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进行制造设计过程中,也要能对科学技术的改革创新加强重视,运用新的技术来提高自动化的程度,让科学技术成果能为机械设计制造服务[3]。通过这些原则的遵循,就能从很大程度提高提高机械设计制造的水平提高。

2.2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策略

要想促进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就要从多方面考虑,笔者结合实际对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以下的措施,就能有助于自动化的程度提高。

第一,注重C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我国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方面比较迅速,在新的发展时代,就要能充分重视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整体水平提高,实现现代化的技术发展目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水平,也逐渐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4]。要想进一步发展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就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应用目标,将其真正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才能为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打下基础。

第二,要加强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创新企业的培养。现阶段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大差距,而要想提高机械设计制造的整体发展水平,就要注重相应企业的创新意识提高,不断的完善机械自动化以及对成套配件进行有效的改进,保障产出实效的提高。再有就是要充分重视本源节能,和当前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相结合。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企业,也要重视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优势。

第三,注重核心技术的应用发展。对机械制造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就要充分重视核心技术的发展,对先进的设备要结合我国的发展国情进行引进。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中,核心技术以及设备是对这一方面发展有着很大制约的,而这也是我国这一领域发展的薄弱点[5]。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就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在科学技术的创新方面加强重视,在机械制造设备的改造方面也要加强重视,积极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自动化生产线,这也是对我国机械制造产业良好发展的重要举措。

机械制造设计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在投资少以及回本快的低成本实用自动化技术发展是我国在这一方面的重要目标。在未来这一方面就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从而保障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对实际的影响因素进行消除,从而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的水平。通过从理论层面对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的措施实施等研究,就能为实际技术的发展应用提高理论支持,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机械制造设计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桢.现代机械设计发展趋势初探[J].科技展望,2017(05).

[2]黄日闽.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探析[J].科技展望,2017(04).

[3]孙祥悦,耿诗宇,张t文.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 南方农机,2017(01).

机械及自动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自动化;机械制造;应用形式;展望

0、前沿

从20世纪年代开始,机械制造开始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并且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要是应用于机械制造冷加工过程中,后期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建立关于可变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1】。自动化技术能够快速提高制造效率,缩短机械制造的生产时间,节约人力资源,大大降低成本费用,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的效益快速提高,同时使工作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

1、自动化技术概述

自动化一般是说机器或装置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在机械制造领域中主要是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化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原料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节约人力资源。

在机械制造系统中自动化系统一般由五个单元组成:

(1)程序单元,决定系统该做什么和如何做;

(2)作用单元,对系统施加能量和定位;

(3)传感单元,检测系统工作过程的性能和状态;

(4)制定单元,对传感单元输送过来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和发出指令信号;

(5)控制单元,进行制定并调节作用单元的机构。

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了集成技术与系统技术、制造单元制度、柔性制造技术以及与现代化生产模式相适应的制造环境等。在不断进步中,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敏捷化、智能化及绿色化是现代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目标。在自动化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数控技术,其是现代制造系统中的核心技术,综合了计算机、微电子、信息处理、自动检测以及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其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效率高、精度高且能实现柔性自动化。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实现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理论基础是控制理论,控制理论发展及应用彻底的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产、生存、生活和管理模式。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集成化应用

计算机集成技术是21世纪机械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应用的不断增多使得许多新技术得到发展,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辅助制造技术、辅助测试艺术、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等。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集成化应用,主要是借助系统工程理论的有效指导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制造流程进行整体上的优化,通过精简机构和过程重组等手段促进适度自动化,并在计算机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的支持下,将机械制造企业的各种要素以及经营管理活动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机械制造以人为中心的柔性化生产。

2.2 智能化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智能技术也越来越强,人机一体化机械制造设备也越来越多的走进机械制造企业中,通过智能化的制造系统进行生产中,实现了人机相互活动的智能化,如逻辑分析推理、命题判断、工艺构思等。智能机械制造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制造技术的有效结合,它把人工智能融入到了机械制造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可以借助专家智力活动的模拟,代替机械制造过程中很多需要专家亲自完成的活动,实现对机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监测,并对监测到的问题进行自动的改进或预防,并且对突发事件有一定的调整和应对能力。

2.3 虚拟化的应用

虚拟化制造技术主要包含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人工智能、以及现代制造工艺等新技术,并以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技术为基础形成的一项由多学科交叉的系统技术。机械虚拟制造技术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机械制造的过程进行仿真,进而发现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对降低机械制造成本、缩短机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合格率等等是非常有意义的。

3、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当今科技的发展使得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其可以作为机械制造企业的核心生产竞争力的限制因素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发展关系重大,而其发展的趋势主要在性能和功能发展两个方面。

3.1 性能的发展趋势

(1)实现精度、速度的提高。为了使这两个机械制造技术中的主要性能指标得到提高,可以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中。

(2)实现实时智能控制。区别于以往的实时系统,实时智能控制是现代科学发展中人工智能和实时系统的结合体,能更智能、更实时地调度任务的进行,从而为任务的按时完成提供保障。

3.2 功能的发展趋势

(1)实现用户界面的图形化。由于用户对界面的要求各异,所以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图形用户界面应运而生,这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

(2)实现科学计算可视化。图形、图像及动画等可视信息增加了机械制造中信息交流的途径,而不再拘泥于用文字或语言表达,从而使数据处理与数据解释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

4、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只会越来越广泛和不可替代。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不仅可以极大促进机械制造水平的提高,增加经济效益,更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发展会使得机械制造更加智能化、虚拟化和人性化,而其性能和功能方面的发展也会使得其应用的形式会更加多样化。

参考文献:

[1]马志强.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论坛,2013

[2]刘红,王贤宽.论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企业技术开发,2011(12)

[3]张列贵.简述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0)

机械及自动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师范)专业;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152-03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师范)专业(简称机械师范专业)以培养中等机械职业学校教师为目标,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除应具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还应具备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教学的能力。机械师范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体系可分为五大模块:素质教育模块、机械设计模块、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机电检测与控制技术模块和教育学模块。由于中等机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机械类操作型、技能型人才,所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机械加工、设备维护与维修等技能性工作,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机械加工(包括冷、热加工)要求岗位从业人员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这样一来,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就提出了特殊要求,要求在五大知识和技能模块中对机械制造技术模块应有所侧重。所以,机械制造技术模块在机械师范人才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十分重视这一模块。但目前机械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基本采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模式,无非是多加了几门教育学课程和教学实践项目,机械加工操作技能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外,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知识体系,没有足够的实践知识,很难在理论学习时达到完全理解和掌握,这已成为机械制造技术模块课程任课教师及机械专业学生的共识。虽然机械制造技术模块里也安排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但其质量和效果尚未得到有效保证。具体表现为理论教学时学生显得实践知识不够,不容易理解;实习时又觉得没有较好的理论指导,不知所以然。为此,我们对机械师范专业的机械制造技术模块课程进行系统改革,提出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和理论教学的综合改革措施。

金工实习教学方式改革

金工实习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中单纯而枯燥的操作技能训练,做到操作训练与机械制造工艺知识的初步认识有机结合;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仅仅是对机械加工的初步认识和对机械加工操作技能的初步掌握的较低要求,而是通过初级金工实习——理论学习——高级金工实习的三个教学环节,特别是高级金工实习环节,既可验证和巩固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知识的掌握,又可使学生获得较高的操作技能,从而实现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掌握和操作技能提高双丰收,也避免了只懂理论而不会操作或会操作而不懂工艺的现象出现。因此,机械师范专业的金工实习应做如下具体改革。

将金工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3周,主要是传统的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铸工、锻工和焊工等实习,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放在“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之前。通过金工实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机械加工,初步掌握机械加工操作技能,为后续机械专业课的学习,特别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认识和实践支撑。为此,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以往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对现行的金工实习提出配合理论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需要金工实习的有力帮助。例如,金工实习训练应帮助学生了解工件的三种装夹方式,即直接找正法、画线找正法和夹具装夹法;通过金工实习训练,使学生对车刀的具体结构及五个几何角度的概念、作用及合理选择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阶段时间为3周,安排在第三学年学完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理论课程之后。任务是对车、铣、刨、磨、钳工种的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和强化,验证工艺设计的正确性。方法是:第一周先对第一阶段进行复习,第二周开始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指导教师给出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交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加工出实际零件。通过实际零件加工和检验,验证工艺的正确性和操作的正确性。安排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一方面,检验和巩固学生所学工艺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是高级操作技能。

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理论课程主要有“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学”。有些学校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合为“机械制造基础”。目前,笔者所在学院机械师范专业仍然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分成两门课来组织教学。“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内容特点是以叙述为主,所以仍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由于“机械制造基础”的内容均与实际操作紧密相联,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专门购买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录制出版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声像光盘,光盘中的某些教学内容是现场录制或专门制作的CAI课件,内容很生动,讲解也很清楚。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理论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性非常强,给学生的感觉是抽象、难以理解。虽然机械制造模块里也安排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但其质量和效果尚未得到足够的保证,使得理论教学非常困难,效果大打折扣。总体印象是理论教学时学生实践知识不够,听得云里雾里;实习时又觉得没有理论支持、不知所以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性和针对性不够,做不到互为支撑、互为促进。另外,根据认知理论,智力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做”来实现。所以,学生要真正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能力,必须通过诸如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来保证。为此,我们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理论教学提出如下几项改革措施。

金工实习为理论教学提供认识支撑 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中单纯而枯燥的操作技能训练,将实习中的操作训练与机械制造工艺知识掌握结合起来,使金工实习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

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合一,实施现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 生产实习不单独设立环节,与理论教学合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可由主讲教师负责统一实施。其目的是使生产实习更具目的性、针对性、指导性。生产实习为理论学习服务,理论学习指导生产实习,这既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提高生产实习的有效性和目的性。根据学生实践经验少而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并行的方式进行。课程中理论性强的部分在课堂上讲,实践性强的内容放在现场教学中讲。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实施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穿行。具体各阶段的划分和要求如下:(1)第一阶段是机械制造过程认识实习,以现场教学为主。先粗略介绍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然后带领学生参观机械制造工厂,了解生产的整个过程、工艺过程和各种加工方法,感受企业生产气氛和企业文化。(2)第二阶段是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以理论教学为主。在实习基础上总结概述生产过程、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然后学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3)第三阶段为机床夹具设计,以现场教学为主。现场介绍各类工件的装夹、各类夹的结构,然后回到课堂介绍定位原理、定位误差计算及机床夹具的设计过程、设计准则等理论知识。

以课程设计为载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确保培养学生的能力 认知科学认为,智力技能的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信息进入,与学生头脑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构建;第二阶段,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的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第三阶段,程序性知识发展到高级阶段,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智力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所以,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夹具的设计等知识的巩固和能力培养必须通过“做”来实现,如通过诸如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使规则的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学生学完了工艺规程制定和夹具设计等理论教学内容后就可以安排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可以来自于工厂实际,以便学生所设计的结果与企业实际进行比较,以验证学生设计的正确性或与实际应用的距离;也可以采用教师自拟的典型零件为实例,学生完成其工艺规程或夹具的设计,但必须通过金工实习后一阶段的实习,加工出实际零件或夹具,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差距。

提高“机械制造工艺学”课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效果 “机械制造工艺学”中有许多概念,学生由于缺乏实践基础,初学时很难理解透彻和掌握。这些较难理解的概念有机械加工工序、调整法加工、工件装夹、基准、定位误差、误差复映等。教师首先应自己理解透彻,同时尽可能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例如,介绍机械加工工序时,就可以用包饺子的过程来类比;讲解调整法加工时,可以借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多段等长线材或角钢为例,学生就感觉很直观,也很容易理解。

讲好“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是对前述机械加工工艺理论的综合运用,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这一章介绍的是典型零件的加工,其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学好了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对一般零件的加工就有了借鉴的例子,甚至有了模板。所以,教师应讲好这一章内容,学生应学好这一章内容。典型零件主要指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和齿轮类零件。目前,教材介绍的几种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都是用静态文字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不直观、不生动,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采用实际加工过程录像或CAI课件,以“动”的形式加以呈现,再加以旁白,教学效果良好。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别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不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上加几门教育学课程那么简单,而是应从中等机械职业学校教师的岗位能力培养出发,培养具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并具有理论课程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对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的教学有所侧重。由于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知识体系,没有足够的实践知识,很难达到完全理解和掌握,必须处理好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使它们互为支撑、互为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保证机械制造模块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对机械制造模块教学做了如下三方面的改革:第一,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中单纯而枯燥的操作技能训练,强调金工实习要为理论教学提供认识基础,降低理论教学难度;第二,将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合一,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第三,以课程设计为载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确保教学质量。这三方面的改革实践证明,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的教改是有成效的。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和实践,既培养了工艺设计能力,又提高了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吴世德,张宏.机械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2001(3):31-35.

[2]李鹭杨,等.机械制造专业课程综合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7(6):82-86.

[3]崔彦平,谷进军.地方院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4):113-114.

[4]许中明,罗勇武.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的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基础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8):15-33.

[5]王奎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9(5):49-50.

机械及自动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技术问题;措施

随着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符合现代生产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的实际基本国情。随着机械自动化日益朝着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复杂。但我国机械自动化水平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还需更加速的发展、更加广泛、科学的应用。

1 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1.1 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我国的机械自动化在自动化技术方面,还处于单子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而工业发达国家自动化技术方面普遍实现了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在机械自动化的生产管理方面,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而工业发达国家已经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并且在工业组织与管理、生产模式方面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升级;在人才管理方面,没有好的、适宜的人才管理机制,理论人才过多,不够全面性;在机械设计方面,我国还没有做到及时更新,设计水平也没有很大的提升,在工艺水平方面,我国的数控加工技术还多停留在精细加工等初级阶段,在复合加工手段的采用上尚未真正掌握,仍处于追赶阶段。

1.2 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面临的问题

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机械工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相关技术人才,自动化技术相对落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够宽广等等。人才是发展进步的关键,我国大多数人只有知识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技术,对人才的管理培养不够合理、全面。要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研究创新,才能提高实际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将会大大推动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尤其是数控系统是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必须提高水平,改变落后的状况。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领域还不够广泛,缺乏自动化技术的科研投入和制定自动化技术的管理策略。

2 改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措施

2.1注重人才培养与发展

抓重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我国之所以有太多中小型不合格、对环境污染严重、管理不当的企业与工厂,就是因为人才匮乏。当今技术发展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们应该注重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机械制造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管理人员都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自动化技术的新原理、新方法及其应用。

2.2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消化吸收国外柔性制造系统(Pseudo- FMS),是要确保必要的生产柔性的前提下,优化人机界面,不过分追求自动化,尽可能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充分发展计算机管理的效益。系统中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和普通设备并存,系统的某些环节允许人工干预。我国目前在消化呼吸、融会贯通国际上有用的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要努力做到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创新,形成有国情特征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理论和学说,进行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开发研究,以适用为前提,急需什么就解决什么,取得实践经验再推广应用。

2.3 扩大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机械生产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缺陷到完善的一个科技性和系统性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需要从原来的机械化往自动化方向进行的过渡,达到计算机、机械在生产上的自动控制。由此可以看出,机械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必须要不断地迎合市场的需要,可以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创建一项灵活的、能够适应各种产品生产需求的自动化技术,从而使自动化信息处理、自动化检测和分析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得以实现,进而可以自动的完成产品各部分的自动生产。

2.4 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绿色化

在发展机械自动化的同时注意到发展的环境,实现发展机械自动化的绿色化。绿色制造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综上所述,我国要搞好机械自动化,不但要起点高,瞄准世界先进水准,而且必须包括各种灵活的低成本、见效快的技术,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方针,同时从我国具体的基本国情出发,努力增强我国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使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加速发展,健康地走上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英.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J].科技传播,2010,(24):40,6

机械及自动化论文范文7

关键词:机械设计;自动化;系统化;设计

目前社会生产对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更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如何有效、科学的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已成为业界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1 机械设计概述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机械产品的设计越来越强调创造性,同时更注重于产品的功能。在过去的产品设计策略上,更多的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有效的提高产品生产质量、效率和精度,方便了产品功能的发挥,同时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经济性、美观性和可靠性。而在机械产品具体设计中,整个设计工作如下:

1.1 设计内涵

总的来说,现代机械设计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内容,它涉及到电子、机械、控制、信息等多门学科,是这些学科的有机整合,以此来实现机械系统的最优化控制目标。鉴于此,在机械设计工作中我们更好的实现系统服务。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现代机械设计是一个三维、综合的内容,其包含了逻辑、时间和方法三种内容。

1.2 机械设计特征

1.2.1 计算机化:自计算机诞生以来,它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时至今日,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医学、教育、机械等多个领域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尤其是在机械设计中,许多工作都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完成,如设计优化、系统仿真、数据处理等。

1.2.2 系统性:利用现代机械设计技术来解决产品中存在问题是机械生产领域常用手段,通常都是通过系统、科学的观点来阐述机械的功能,这种方法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现代设计工作的系统性、一致性和有机性。

1.2.3 动态性:在当今的机械设计工作中,不止要重视产品静态特性的分析和处理,而且要重视机械产品在工作环境下的各种动态特性,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更好的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而且能充分推动机械产业的进步。

2 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程度的有关措施

目前,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因此如何更好的提高机械水平已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为了科学应对当今不断提高的机械化要求,在机械产品设计中必须要提高产品设计策略,这更是当前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发展的关键战略布局。因此在设计领域工作制定上,要将创新作为重点,只有高度重视各种技术创新,才能更好的实现机械工作的自动化,机械设计当然也不例外。

2.1 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水平

创新设计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内容,它关系到机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关乎机械生产行业的战略部署。一方面,创新设计是对机械产品个性化发展的推动,是应对瞬间多变的机械市场的重要举措;另外创新设计的运用能让企业更好的把握市场发展规律,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能够满足市场供应需要的产品,从而赢得利润。但在实际工作中,机械领域本身是一个多变、多远的发展趋势,因此科学运用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势在必行。在机械设计领域,运用计算机技术能让整个制造系统变得更加系统、科学,使得机械生产流程是否存在变化,都能实现对某一目标的具体控制和操作,从而让整个机械设备变得更加有效。

2.2 重视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让整个机械设计变得科学、有序,且能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和分析判断等方式实现设计工作的自动化开展,另外有效的实现了不同零件生产工艺的转变。但长期的工作实践也告诉,这种自动化流程仅仅是理想化系统,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加以关注和处理。根据了解,目前世界大多国家的机械自动化都处于半自动化状态,我国也不例外,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因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部真谛在于应用。

2.3 注重配套发展策略

现代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就是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对生产的物流和人的作用进行综合的研究,涉及到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等。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必须主要地关注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零件检测和机床装料自动化,广泛采用程序数控机床,以及研制高效的和可靠的自动化生产线、计算机应用于生产的信息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发展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自动化技术应用项目的基础工作和从实际出发的推广应用工作,既要发展主机,也要配套发展自动化元件及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微处理机、各种传感器、新型刀具、控制系统及系统软件、电子计算机等将是今后机械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基础。

发展应用各种机械自动化新技术,将不断引入其他许多学科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将使机械制造业中原有的一些传统制造技术、产品和观念等不断更新和发展,这就要求有大量训练有素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随着机械制造业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可以预料,机械制造业将越来越密切地依赖知识,依靠科学。这种新的制造模式对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技艺、经验上的要求将逐渐降低,知识上的要求将迅速提高,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界限将逐渐消失,工人必须具有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某柴油机厂引进的一条造型自动线,全线由计算机系统中央控制。由于技术及管理上的原因,高度自动化的造型生产线废品率上升2~3个百分点,可见,抓紧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机械制造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管理人员都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自动化技术的新原理、新方法及其应用。只有有了充裕的人才资源,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自动化技术,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是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以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解瑞瑞.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2).

机械及自动化论文范文8

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在发展经济的背后,科学技术的推动是不可缺少的。而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科技发展上展主导地位,其发展迅猛,在我国各个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并且在农业生产中也有应用到自动化技术。文章针对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工业领域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此简单阐述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发展作用。

关键词:

自动化设备;机械设计;方法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经济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自动化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对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自动化设备机械设计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能够提升设备研发效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增强设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自动化设备发展现状分析

自动化设备一般由四部分构成,其一是机械传动机构,其二是控制系统,其三是检测单元,其四是执行部件,其中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设备就能够按照人们要求的方式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自动化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例如工业生产中的检测装置以及数控机床,农业生产中所用到的收割机等,这些设备的应用能够明显提升各个领域的生产效率、减少人们的工作量、降低生产成本等,对于我国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设计出功能更加健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成本更低的机械设备已经成为自动化设备设计人员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机械设计对于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产生直接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自动化设备的机械设计中仍具存在很多问题,整体设计相对复杂、对于先进技术应用较少、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寻求更好的机械设计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满足设备的各项要求[1]。

2.自动化设备的机械设计方法分析

2.1自动化设备机械设计条件分析

首先,机械设计要能够满足设备的功能要求,因此,研发人员先要确认设备的具体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自动化设备的功能不是单一的,例如,有些自动印刷设备除了具备印刷功能以外,可能同时兼具自动化清洁、包装以及检测功能,因此在了解设备功能时要注意全面性,包括设备的作用对象是谁,设备的使用场合大致有哪些,设备的所有功能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的,然后对这些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比以后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方法,设计过程中既保证所有功能全部实现,又能适应运作环境,同时做到自动化控制过程简约,还能兼顾经济成本。其次,研发人员要熟练掌握各项机械原理,同时可以将先进的电子技术、智能化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在设计中。当前我国自动化设备机械设计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设计过程和使用过程都比较复杂,其二是设计成本高,与国外自动化技术相比缺乏竞争力,使用科学、合理的机械原理机构,同时设计中多应用先进技术,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能够减少传动零件的使用量,大大节约传动时间,另一方面能降低生产成本,例如,某自动化设备中原本使用曲柄滑块方式来传送物料,但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需要该设备增加传送行程,但是设备本身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不能按照传送要求来增加曲柄长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人员采用曲柄齿轮齿条机构,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行程放大,满足传送行程要求。随着新型材料的发展,各类环保、性能优越的材料已经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自动化设备设计人员也应该考虑使用这些新材料,例如,传统轴承的成本高、且耐磨性不好,可以使用塑料轴承代替它,不仅大大降低成本,且免油耐磨。一些材料特殊、形状复杂的零件使用传统方法很那被加工出来,3D打印技术的应用就解决了这一问题[2]。

2.2具体设计方法

2.2.1参考设计论文和成熟的设计作品

设计人员在正式开始设计之前,要查找并阅读一些相关资料,可以是有关机械设计的论文,也可以是一些发明专利,积累这些资料能够进一步丰富设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同时开阔视野,因为设计本身就是一项开放性较强的工作,设计人员不应该将思想停留在某一个点、某一项功能或者是某一种实现方式上,而是将多种影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从大量资料中获取设计灵感,丰富设计方法、提升设计水平。除了理论资料以外,设计人员还要多参考一些成熟的设计作品,因为这些作品无论型号大小、功能如何,都是经过市场考验并获取认可的,设计人员可以将自己预想的方案与这些成品进行对比,找到设计中不符合现实的地方,并加以改正[3]。

2.2.2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和RTIZ理论

计算机技术是自动化设备的基础技术,而当今时代属于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处于时刻发展之中,设计人员要时刻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状况,将最先进的技术应用于设计中,目前比较常见的应用就是CAD一级PRO-E等,要熟练掌握这些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不断提升设计效率和修改效率。设计完成以后,设计人员还可以利用仿真模拟等方式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模拟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改,提升设计的可靠性。TRIZ法属于一种系统理论,也属于一种方法工具,系统对世界上的高水平专利进行集中分析,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人员在研发自动化设备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就可以从TRIZ理论中寻找解决方法,首先是要将设计中的问题转化为TRIZ问题,然后用系统中的理论得出模拟解,最后将模拟解在转化成自己需要的设计内容。

2.2.3形成一种机械创新思维

自动化设备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技术人员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求其具有创造性思维。设计人员要将传统设计方式与现代设备功能要求综合起来考虑,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电子技术作为基本依据,大胆创新设计理念和方法,如果设计人员不能灵活使用设计手段,对所有设计工作都保持相同的看法,那么其最终设计出的产品一定也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且所有作品都大致相同,这样就没有将机械设计的价值发挥出来。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设计过程中乃至设计完成以后都要保持一种创新思维,善于联想,将相关领域知识综合考虑在内,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使设计出的自动化设备功能更全面、适应能力强、成本更低[4]。

3.总结

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将向着简约的方向发展,设计中将更多的应用到先进技术,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发展创新性思维,参考设计论文和成熟作品,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和TRIZ理论,在满足设备各项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提升设备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文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12(14)07:318+320.

[2]周海峰.日用品生产流水线自动化专用机械设备的设计方法与经验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3(15)16:10-12.

[3]杜巧连,陈旭辉,舒柏和.自动化包装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5,10(12)06:27-29+32.

机械及自动化论文范文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提高,我国建筑行业以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为依托得到了迅速发展。合理利用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使建筑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对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建筑机械;自动化;应用

技术科技在发展,技术在进步,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使生产模式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机械自动化技术开始向智能化及信息化方向发展。现阶段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生产需求为导向,自动化技术要用在合适的地方,自身才会发挥出最大经济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机械自动化应用技术将朝着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机械自动化技术简介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门以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为核心的综合性技术,这一技术以生活中使用的各项参数为参考基础,采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来减少人力和资金的使用和浪费,充分利用机械代替人力进行设计制造、调试、维护、维修等,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1]。

2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通常情况下建筑机械自动化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工作设备自动化,如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熨甲板的主动找平操控体系等;第二类是整机主动操控及机群施工体系操控,例如混凝土喷射机器人、隧道挖掘机器人、高层大楼全主动施工体系等。第一类技术主 是单项自动化技术和变频操控技术。变频器通过调节电源频率、下降电压来调整电机转速,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改进机械自动化的操控水平,提高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极大地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第二类技术的关键主要是传感器技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传感器等[2]。

3建筑机械自动化关键技术的应用

(1)建筑机械机身位置识别技术。简单地说,建筑机械位置识别技术主要是靠设备对自身所处位置进行自动识别的能力和技术。要想实现这种技术,需要以机械自身的内外部识别技术为依托。建筑机械机身位置识别技术需要速度传感器及回转式角度传感器配合使用,才能够实现对内部位置的识别。以内部位置的识别作为基础,可以对机械行驶的路径数据进行检测,并且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处理,这样就实现了根据机械设备运动位置的变化来对机械设备所处的位置进行判断。此外,还可以以超声波或是电磁波技术作为基础,通过在施工现场设定的基准位置点,实现对机械设备所处外部位置的识别,最终确定机械设备所处的位置。

(2)位置诱导技术。机械设备具有的位置诱导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机械设备恢复既定路径,使用这种技术的基础是机械设备自身所具备的机身位置识别系统。这种技术以闭环控制系统作为载体,机械设备在应用这种技术时,按照事先设定好的路径进行作业,并且能够在作业过程中对照预先设定好的路径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及时校准或消除。显然,通过自身具备的位置诱导功能来最大限度地恢复路径,得益于机械设备能够在自身路径发生偏离时进行自动复位[3]。

(3)作业对象识别与评价技术。建筑机械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动化,主要得益于机械设备自身所具备的能够自动识别和评价作业对象的功能。举例而言,在液压挖掘机的铲斗上安装超声传感器,通过超声传感器可以对物体的形状进行识别,以便能够为后续的施工作业提供基础信息和数据。

(4)安全保障技术。在建筑施工现场一般都会有很多大型设备机械,且还有大量建筑材料及建筑器具堆放,这些机械设备及建筑材料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以保证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出发点,在建筑机械设备上安装一套能够进行自动识别、报警及紧急停止作业的智能控制系统非常有必要,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5)机群协作控制技术。目前很多机械设备都需要进行联合作业,联合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设备的性能,但是要实现机械设备的联合作业,就必须要有一套可以对机械设备的运行轨迹及工作状态等情况进行检测的系统。机械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系统获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并且将获取的信息及时传送到中央控制室。信息在中央控制室被计算机系统处理,再根据计算机处理之后的信息自动设计出最合理的工作方式。将最佳工作方式的运行指令传送到联合作业系统中每一台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按照这些指令进行作业。

4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目前呈现出立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地上、地下、高空和海洋的作业中都有应用。为了能够多留给人们一些绿化的空间,保护生态环境,未来城市中很多管线或交通设施会在地下铺设。在进行隧道开凿施工时需要用到很多地下施工机械设备,在海洋中进行开发需要使用到海洋机械,以上这些都说明了建筑机械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2)建筑机械自动化向施工规模巨型化的发展。目前施工建设的超高型及大中型建筑越来越多,如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超深的地下工程、超长隧道和大跨度桥梁等,这些建筑物的建造都需要将机械设备的作业进行集成,此外现在在公路建设及高速列车建设方面都会用到建筑机械设备[4]。

(3)建筑机械自动化向绿色和安全的方向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物质文明也在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中使用的建筑机械如果不能够满足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需要,就会对城市的形象及景观造成影响。鉴于此,建筑机械设备必须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及人们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进行改造,不断实现技术的自动化,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应该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在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的前提下,提倡在建筑行业大量使用建筑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促进建筑行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建筑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应的资金作为保障,推动建筑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不断创新,不断促进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使建筑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能够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来庆.建筑机械自动化应用技术和发展探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3(4):68-69.

[2]潘安平.建筑业技术性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2.

[3]刘喜祥.机械自动化设备应用技术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3):71-7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