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区德育督导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2-03-19 23:59:46

学区德育督导工作计划

学区德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规范办学内涵发展为重点,以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为目的,发挥教育督导评估导向功能,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二、督导评估范围及内容

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制定落实发展规划工作进行综合评估

三、督导评估依据

《津南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指标》(津南教字[2005]70号文件)

四、评估方式

学校自评、过程评价与督导评估结合。

(一)学校自评并完成自查报告

(二)中心校对所属小学进行过程管理评价

(三)相关科室对学校进行过程管理及指导,并对学校落实发展目标过程进行评价。相关科室负责评价内容:

教研室:课堂教学评价。

中学科:中学教学管理评价,提供各类考试成绩、干部听课统计。

小学科:小学教学管理评价,提供各类考试成绩、干部听课统计。

德育科:中小学德育工作规范评价。

德研室:中小学德育研究工作评价。

体卫科: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评价。

组织科:中小学干部队伍建设评价。

工会: 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评价,民主管理评价。

人事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评价,安全工作评价,人员效益发挥评价。

财建科:中小学财务、财产管理工作评价。

审计科:中小学财务规范管理评价。

装备站:教学装备维修管理评价。

教科室: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评价。

信息中心: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评价。

办公室:中小学依法办学评价。

津南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中学学生行为规范评价。

高一级学校对所接收学生按学校进行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评价。

社会评价:组织家长、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价学校工作。

过程评价通过白皮书公布。

(四)督导室对学校落实年度发展目标情况进行督导评估

督导评估过程中听取学校工作汇报,听课,检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教师学生问卷、座谈、个别访谈,观察。

根据评估情况,将对部分学校进行复查。

五、评估反馈

当日随机反馈,书面反馈,评估成绩列表反馈(白皮书)。

六、时间安排

自查阶段:2009年2月—2009年3月3日

检查阶段:2009年3月6日—2009年5月31日

复查阶段:2009年6月—2009年7月

总结阶段:2009年8月

2009年1月18日前,学校将发展规划报督导室。

2009年3月3日前,学校完成自查,将自查报告报督导室。

学区德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2

五月份工作总结

1、承德市教育督导组对双桥区进行阶段性教育督导。

2、双桥区政府再次召开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动员大会。

继5月6日双桥区教育局召开了“迎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第二次推进会”后, 5月24日,双桥区政府再次召开“迎接河北省教育督导评估动员大会”,进一步安排部署下一步迎检的准备工作。参加会议的领导有区人大魏民副主任、区政府李建侠副区长、区政协陈彦伦副主席。区直相关部门领导、各镇办主管教育的领导、教育局班子成员及科室负责人、各中小学校长10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上教育局任文田局长从迎接省督导评估的时间、形式、内容、结果,准备工作进展情况,下一步要做的工作三个方面进行了通报。刘春敏督学详细介绍了各部门需要上报材料的具体要求。最后李建侠副区长作重要讲话。讲话对今后我区迎检的准备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迎省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实做好迎省检的各项工作;三是统筹安排,强化合力,确保顺利完成迎省检工作任务。

3、中小教研到学校指导教学工作。

中学教研室在掌握毕业班复习备考情况的前提下,各学科5月份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数学学科在十二中召开现场演示课活动、物理学科在民中召开了复习研讨活动,语文学科组织部分学校召开研讨交流活动,历史、政治学科以观摩课的形式在双峰寺中学开展全区毕业班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参加全市中考模拟考试,组织参加省教研员培训。

小学教研室全体教研员5月份对双桥区小学第三次视导工作,主要是对教学档案查漏补缺,听课和指导各科教研活动。进行了小学毕业班考前辅导,为了系统、科学、有效地做好毕业班总复习工作,小学教研室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教师进行了考前辅导。组织4名教师参加承德市评优课活动,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英语2人,科学2人)。组织双桥区小学三年级英语能力竞赛,60人分获一、二、三等奖,5所学校获团体奖。

4、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

5、“十二五”期间我区又有四十三项省级课题立项。

桥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区教育学会认真组织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近日,经河北省教育学会审定批准,我区有四十三项列为省级课题,重点课题为十四项,一般课题为二十九项。通过此次课题立项活动,区教育学会再次对区属学校的教育科研骨干进行培训,促进了一线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同时,为我区“十二五” 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6、中行承德分行爱心捐助老西营小学。

5月4日,中国银行承德分行的领导和营业部团支部团员代表及媒体记者,来到双桥区双峰寺镇老西营小学,举行了“百年中行 助你成长”的爱心帮扶活动,对全校学生捐助了总计折合人民币8880元的学习用品,他们的义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7、检查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执行情况。

为加强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的管理,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财务科工作人员对八中进行了专项检查。

8、教育系统捐款。

局机关工作人员和各校教师进行博爱一日捐、植树、工会捐款378265.00元。

9、积极开展迎省教育督导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按照双桥区迎省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区教育局五月上旬和中旬两次对全区所有中小学的迎省督导评估准备工作进行了细致地检查。

10、加紧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安装。

教育局电教仪器站抓紧监督为各校安装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同时检查各校各功能教室的设置情况。

六月份工作计划

1、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组将对双桥区教育进行综合督导评估检查。(6月27日至29日)

2、继续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各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治理校园周边环境。

3、组织八年级学生地理、生物会考。继续指导毕业班教学,组织参加中考。

4、继续进行小考准备工作。

学区德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3

一、注重内涵发展,树立大教育观,走高水平全面发展之路

1.扎实开展“基础建设年”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开展“基础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立足教育发展实际,在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中继续深入开展“五抓”活动,即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抓项目、促发展,抓规章、建制度,抓作风、促服务,确保《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

2.高质量做好《教育规划纲要》开局工作。在实施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开局之年,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紧密围绕规划纲要中所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创新,大胆实践,真抓实干,高质量地完成规划纲要开局之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3.加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依托国家、省、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区教育发展顾问团,按照优先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区教育实际,积极实施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区之路的“策略研究行动”。重点围绕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如何分目标、分时段、分步骤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普及与提高、速度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问题,努力研究探索更高层次的教育高位发展策略和路径,为实现全区教育的科学发展指明方向。

4.有效整合优质资源。进一步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建设,全面实行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完善实施细则,形成有序流动、优化配置、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最大程度地实现区域内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和配置的均衡。加强对台六集团化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发展模式的实践研究,积极探索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益的新途径。

5.依托高端资源借力发展。深化与“中国教育学会”、省教科所及有关高校的战略合作,以打造教育发展基地和实验学校为主要举措,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完善合作机制。办好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借助人才与智力支撑,做好“九年一贯制”实验,争取早出成果。

6.全力推动教育区域化发展。继续努力打造“精品教育”群,以质量谋生存,以特色促发展,将学区化发展做为教育均衡化与教育精品化的融合点,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中小学以区域教育整体优势抱团发展的新格局,打造“区域教育品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注重教育公平,继续加大投入,走优质均衡发展之路

7.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继续加强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开工建设徐家东山小学,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学校建设。为全区中小学教学班全部配备交互式电子黑板,完成学校监控设施的更新升级,完成学校门口全方位视频探头加装,建立安全系统监控网络。

8.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信息网建设水平,完成区课堂作文网域网从百兆到千兆的升级改造,全面实施区政府电子政务中心托管新机制,推进区教育信息网的功能升级。

9.全力推进教育惠民。继续严格按照教育现代化的标准要求,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更加关注困难群众的受教育问题,进一步完善保障教育公平的各项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在全区建立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扶贫助困助学体系,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加大对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和政策倾斜力度。

10.提升学前教育保障水平。加大对公办学前教育设施的建设投入,年内完成三所公办或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招生办学;推进大连路小学幼儿园改造项目。继续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办好一批普惠性幼儿园,逐步提升公办幼儿园比例,进一步提高幼教质量。

三、注重教学效益,加强队伍建设,走质量立校之路

11.加强中小学课程建设。积极探讨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升我区办学质量。继续深入开展“区课程建设年”活动,构建“负担轻、效益高、类别足、层次多、个性强”的课程体系,促进“三课”(课程、课堂、课题)联动。举办区地方与学校课程论坛。学期末召开“课程建设年总结会”,总结成果,推广经验。

12.全面提高教研、科研水平。坚持以科研为引领,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创新教研科研体制,完善教研员成长机制,细化基层教研组、学科组评选机制。举行“名师月论坛”、“区片优势学科教研申报展示”、“xx”读书实践工程推进活动等专题活动,打造和提炼优秀教学成果。完成区第四届“耕耘杯”课堂教学优质课比赛暨中小学开展教师说课和课堂教学项目技能大练兵活动,并做好总结、表彰、推广工作。

13.努力推进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中国教育学会区教师教育发展基地建设,依托基地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教师教育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干部教师教育的有效机制和各项培训制度。成立学科教研训基地,以学校的优势学科教研组为基点,建立学科教研训基地,整合优秀教师和教研室力量,实现教、研、训一体化。深入实施“青蓝工程”、“青优工程”、“双名工程”三大工程,统筹全区优质人才资源,有步骤地实施干部、教师成才策略,努力构建“三名”(即名师打造名学科,名学科成就名校)发展格局。

14.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巩固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成果,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开展以提高教师幸福感为核心的师德建设活动,加强精神激励,以民主对话、开放日、幸福感问卷等举措,努力提高每一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同时,夯实爱心育人的精神基础。评选优秀“师德标兵”,组织新教师宣誓仪式。继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举办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

15.加强基层教师团队建设。推进“六组共同体”,即备课组(横向集智发展)、教研组(纵向集智发展)、课题组(行动研究)、党小组(职业素养提升)、工会组(凝聚)、年级组(跨学科发展),形成各有功能、各负其责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扁平化。

四、注重学生终身发展,打造校园品牌,走素质教育之路

16.强化德育体验实践。围绕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德育工作格局,实施“德育深化行动计划”。结合“教师技能大练兵”,将教师育德能力培养纳入教师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结合书香校园评选,打造“学苑+乐苑+花园”的精品校园,优化班级育人环境,深化环境育人效能,进一步激活校园文化育人的内动力;深化“与美德同行活动”,逐步实现“七个素养提升”,即诚信与自律、感恩与责任、挫折与成功、自主与合作、赏识与自信、实践与创新,让良好素养伴随学生成长;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体系,推行家校议事会制度,深化家庭育人工作。

17.科学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围绕区“课程建设年”系列工作,建立“轻负担高质量”教育内涵发展机制,实施“减负增效五项同步”,实现“两给”目标。即“学校工作与家长培训同步、课堂与课后同步、教师培训与学生成长同步、学法指导与学业评价同步、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同步”,实现“给孩子睡眠时间”、“给孩子活动锻炼时间”。指导学校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切实做好减负增效工作,营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发掘提炼并积极推广学校和教师的教改经验,扩大成功教改的受益面,向科研要质量。继续以落实课程的“三保”,课堂教学的“三课”、“三精”、“三重”,面向全体的“三生”、“三好”、“三数”,个性发展的“三有”等“八个三”为抓手,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学行为,向规范要质量。

18.全面培育学生综合能力。以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提高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切实遏制青少年近视、肥胖上升趋势;继续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实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社会公告制度;中小学生免费体检实现全覆盖,体检建档率达到100%;继续加强体育艺术课程的执行力,广泛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及体育艺术2+1项目;继续加强学校“三团、两类”建设,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学习、推广第二套校园集体舞;召开艺术教育经验推介会,辐射带动全区学校艺术教育向特色发展。

19.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学校膳食委员会的作用,加大对学校食堂和配餐公司的督查力度,积极推进家长参与的学校午餐检查制度,畅通家、校、供餐企业与学校食堂的沟通渠道,以“确保食品放心、确保营养均衡、确保学生喜欢”为原则,提升中小学生午餐品质,让学生午餐“吃得安全,吃得可口,吃得健康”。

20.努力推进社区教育。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深化社区教育居民自主发展协会建设、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推进数字化学习进程,在“社区小伙伴家园”品牌创建上力求有突破,进一步提高社区教育的实效,让社区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

五、注重常规工作,遵政策、抓建设、促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1.加强机关建设和行风建设。注重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着力加强政风、行风、学风“三风”建设,大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建设,提高执行力、创造力和服务效能。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治教,规范招生考试、教师招聘、教育收费等工作。积极发挥教育咨询热线、“民情在线”作用,建立健全服务基层、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教育问题,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22.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廉政预警”计划、“廉政监控”计划和“治庸”计划为主要内容的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强化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务公开制度规定,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规范校务公开的程序和内容。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力度,实行审计结果与干部使用、年度考核相结合。制定完善党风廉政责任追究办法,提高反腐倡廉的制度化水平。

23.强化教育督导职能。充分发挥好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综合功能,创新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科学设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督导结果的运用方式,提高教育督导的科学化水平;创新督导评价机制,坚持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激励性评价与追责性评价相结合,及时帮助学校总结、推广经验典型。创新教育督导队伍建设,聘任区教育督导专家顾问、兼职督学和人民教育督察员,健全完善督学培训制度,推进督导责任区建设;抓好省学前教育专项督导、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和市教育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保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升全区学校整体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24.进一步抓好学校日常管理。依托“区中小学规范管理示范校”创建活动,促进和提升全区中小学日常管理、常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以日常管理促质量,向日常管理要效益。年内开展规范管理示范校评选。

25.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加强预算执行工作,规范各项资金的审批流程,加强使用过程的监管,增强财政的调控职能,保证财政资金依法、安全、高效运行。强化依法监督,进一步规范单位财务行为。认真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将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学区德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4

一、落实年度重点工作

1.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部署,认真开展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大力推进创优争先活动,扎实做好“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一抗三保”各项工作。

2.深入推进教育系统“三创一办”。配合相关部门,全面安排部署、检查反馈“三创一办”工作。扎实做好“创卫、创模、创文”工作,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等系列活动、将“三创一办”工作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确保教育系统创卫、创模、创文各项指标达到国家验收要求。协助做好全国民族运动会开、闭幕和民族大联欢的各项筹备工作。

3.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编制完成《市2010—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并启动实施,继续推进“学有所教”行动计划。

4.按照法定程序,配合市人大开展《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立法调研工作。积极开展《市学前教育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工作。

5.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做好对外宣传与信息交流工作。建立教育新闻定期制度,运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手段,加强教育工作与广大市民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大力宣传各级各类先进学校办学经验,做好广大市民教育政策解读和舆情分析引导等工作。

二、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6.召开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针对我市学前教育发展实际,制定落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划出专项资金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并扶持民办幼儿园。开展标准化幼儿园评估,鼓励各区(市、县)各类幼儿园申报省级一类和示范幼儿园。

7.新建或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0所。以花溪幼儿园、六一幼儿园为试点,探索提高办园质量的新方法和发展学前教育的新途径。加大幼儿园管理人员、教师、保育员的培训力度。逐步形成县县有示范园、乡乡有中心园、较大行政村有幼儿园(幼儿班、幼教点)的办学格局

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8.持续提高“两基”水平。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学区管理“五统一”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建设一批优秀学区。规范五所“初中改制”学校办学行为,将其作为公办学校统一管理。按省的规划要求推进我市高标准“普九”工作。

9.启动2013年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完成2013年农村寄宿制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和相关区(市、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改扩建项目。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校22所。启动市盲聋哑学校搬迁工作并加强区(市、县)的特教学校建设。建立健全工读学校管理委员会,完善工读学校管理体制。

10.对公办小学、初中继续免除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十八个贫困乡住读学生继续提供寄宿生生活补助。结合我市实际,补充小学、初中8个学科循环使用教科书的不足部分。鼓励和支持农村中小学继续做好“三小工程”。

11.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督促、指导各区(市、县)教育局充分挖掘公办学校资源,最大限度地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切实提高公办学校的接收比例。继续为就读民办学校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免费教科书、继续为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给予生均公用经费补助。

12.不断提高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为民办学校提供自建校舍贷款贴息补助,给予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安全设施和购置教学仪器设备补助,按规定全面完成民办学校特聘教师的各项工作。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指导督促区(市、县)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进行评估、清理。开展民办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民办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

13.认真做好高中课改工作。第二期普通高中课程课题,通过开展“我的课改故事”征文,课堂教学设计、召开阶段性总结等工作,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修订完善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督导检查方案、“出入口”评价机制。切实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14.加强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支持示范性高中“升类”和普通高中的“申示”工作。重点指导市中学的“申示”工作。督促、指导和配合息烽县委、县政府加快息烽中学“申示”进度。认真总结兴农中学为代表的民办优质高中的发展经验,并在全市民办高中推广。

15.加强普通高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直属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民中实验楼二期工程建设。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6.统筹发展职业教育。深入贯彻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筑党发〔〕16号)文件精神,制定市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全面落实中职学生资助工作。整合市属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将市经贸学校和第四职业学校整合办学并新迁校址。

17.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配合职业教育聚集区规划、建设等工作,协调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进驻职业教育聚集区。积极做好女职校创建部级示范中职学校工作,争取开阳、乌当、白云、花溪、清镇、修文、息烽7所县级职教中心进入“省突破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建设项目”,打造与市支柱产业协调的专业及实习实训基地。制定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打造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专业技能型教师特聘制度,制定和实施中职教师到企业轮岗实践制度。

18、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落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程》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行为。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办公室”为依托,以专兼职教研员为骨干,充分发挥各行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交流学习,全力提升教育质量。继续举办“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等活动,做好《职业教育》杂志的编辑发行。

六、发展“一本三专”的高等教育格局

19.加大对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护理职业学院的管理、协调、服务力度,大力支持、协助现有“一本两专”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

20.加快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筹设工作。确保年内完成升格组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力争秋季开始试行初中起点五年制幼儿师范专科的招生。积极推进市城乡建设学院的筹设准备工作。

七、科学编制中小学布局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1.编制完成城乡中小学布局规划。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市县两级启动并完成新一轮城乡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并根据规划,科学整合现在教育资源,做好相关中小学校建设项目准备。

22.在市政府领导下,积极协调市直各部门,拟定新建城市居住区(含各类保障性住房)教育设施配套办法并力争以政府规章或地方立法的方式正式下发。科学安排教育经费,提高经费预算的执行效率和经费使用效益,在3月底前完成2013年教育经费预算编制和项目准备工作。

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强化诚信教育、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主题开展系列德育教育活动,组织好教育系统爱国主义教育。继续开展好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做好《生态文明城市》课程开设工作。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按要求完成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任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

24.完善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监测和督导机制,积极探索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普通高中招生的衔接。督促全市中小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按照新课程理念和课改精神,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率。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25.转变教科研视导方式,完善并制定《蹲点教研工作方案》。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指导,突出对学校教学过程管理的视导,普及开展学科教研组研课评课和议课活动。注重对高考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做好高中毕业班工作。

26.认真开展学校体育艺术国防教育工作。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组织完成全市体育中考工作。继续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推广体育艺术“2+1”项目,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好市“班班有歌声”等系列课外文体活动,抓好国防教育系列活动,规范高中学生军训工作。

27.加强“市教育信息网”和各区(市、县)教育局、各学校门户网站建设,建立完善相关管理机制。继续完善我市教育信息网、普通高中网上实时招考管理系统,正式运行市教育公文流转系统,充分发挥视频会议系统作用。积极开发义务教育网上招生管理系统,努力构建基础教育的管理平台,免费试运行基础教育学习网。

28.创新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完善政府系列和教育系列“双线目标”管理和考核办法,加强教育目标过程性管理。配合完成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估工作。探索建立督学责任区管理制度。开展各区(市、县)教育经费投入专项督导评估,加强对金阳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督导检查。按计划对普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办学水平进行督导评估。

九、强化干部教师和教研员队伍建设

29.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建设纳入学校评估和校长考核体系,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师德“一票否决制”。继续召开师德师风工作会,树立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学习标兵并广泛宣传。继续加强《市教育局关于禁止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通知》的执行力度,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30.深化全市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做好我市教育系统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和全市教育系统岗位设置工作,完善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严格落实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制度,超前审核教师编制缺口,力争公开招聘教师按时到岗,逐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学区内均衡配置。

31.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继续开展送课下乡和支援农村学校活动,继续举办市教育系统中小学校长(书记)培训班。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启动市级教师培训中心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区(市、县)和学校三级教师培训体系。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门用于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教师接受继续教育。

32.加强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市区两级教研队伍,积极开展各项教研培训,鼓励开展各种课题研究。抓好教研队伍立项课题研究过程的监控、视导、督查,增强对区(市、县)教研工作的指导和服务,积极推广教科研优秀成果,切实把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行为。

十、全面完成年度教育常规工作

33.严格规范招生考试制度。认真做好各项部级招生考试工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继续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实行“阳光招生”,科学编制2013年招生计划,进一步规范中考加分政策和把好报考资格关口。完善全市范围内中考网上评卷、网上报名、网上录取工作。做好招生考试监察工作。按国家要求落实好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

34.积极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利用就业指导信息网,采取网上招聘与校园招聘并举的招聘形式,对毕业生进行网络就业指导。对全市部分大中专(中职)院校专业就业率进行评价,积极开展就业与创业指导培训,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力争与各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35.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坚决查处教育乱收费。加大对教育经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或重点班的规定,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及审核工作。强化市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办公室的职能,规范学校收费行为,严禁违规办班,严肃查处各种违规收费。

36.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制度建设,对全市教育系统干部开展警示教育,预防职务犯罪。充分发挥学校纪检监察机构的作用,强化对考试招生、学校收费、基建工程、设备采购、后勤经费、评优评先等工作监督。巩固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成果,建立和完善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加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健全市直属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加强对教育系统纪委书记和审计干部的培训工作。

37.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本着依法行政、规范办学、严格管理、廉洁高效的原则,推进和谐机关环境建设。结合处室工作职责,公布处室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做到程序公开、时限明确、质量保障,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38.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继续推进校方责任险理赔机制,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督促检查各区(市、县)及学校建立并落实学校安全制度,完善市属学校监控系统。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妥善处理校内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39.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结合创卫活动,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加大对食堂、食品安全监督力度,开发师生体育健康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实现体质监控信息化。强化对区(市、县)卫生专干、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师的卫生知识培训。杜绝群体性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在校园的暴发流行。

40.继续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认真开展“推普周”宣传活动,扎实推进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继续开展学生、教师、公务员及社会其他人员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工作。

学区德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5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制定本市中长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认真制定本市中长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认真总结和宣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绩与经验,全面分析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把握国际教育的新理念和发展趋势,组织开展教育工作大调研和大讨论活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制定《市中长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目前至年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重大战略和改革措施,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特点、时代特征和满足人民群众未来教育需求的现代基础教育体系,为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提供科学纲领和行动指南。

2.举办基础教育论坛。加强长三角教育的合作交流,联合苏、浙、沪三地教育行政部门完成《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究》的课题研究,举办长三角基础教育论坛,提升长三角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举办京、津、沪、渝四市基础教育论坛和新加坡与基础教育圆桌会议。

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妥善解决入园高峰矛盾

3.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现场推进会,加快幼儿园园舍建设;完成全市60所(其中郊区50所)幼儿园建设任务。在各区县做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自查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区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督导验收工作。召开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总结会。

4.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各区县根据区县规划和人口出生以及外来人口流入情况,制订区县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按照标准实施幼托园所建设,妥善解决入园(托)高峰矛盾。

5.加强学前教育内涵建设。全面推进以园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提高园长课程领导力。召开市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工作研讨会,提高早教指导水平。继续开展中心城区优质幼儿园与郊区幼儿园的对口合作交流工作,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郊区农村辐射。开展农民工同住子女学前教育情况调研,推进农民工子女幼儿园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工作。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市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解决学前教育师资紧缺的问题,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接受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培训,从事幼儿教师工作;支持师范院校扩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规模。

三、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郊区学校建设

6.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做好对区县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落实情况的监督工作,推进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单列的工作,确保市、区县义务教育专项经费落实到位。加大对郊区特别是远郊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修订本市中小学校舍维修基本标准,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中小学校舍加固行动;研究并制订本市普通高中和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

7.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组织开展初中、小学内涵发展研究,进一步明确今后几年初中、小学内涵发展的思路与举措。研究制订初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进一步推进相对薄弱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工作。交流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的经验,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围绕校长课程领导力、教师教学有效性,分别举办分初中、小学教学展示活动,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

针对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积极寻找新对策,总结推广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经验。

8.加快郊区学校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农村教育为重点,全面启动郊区学校建设工作,集中力量办好浦江、顾村、曹路、航头、三林等5个市属配套商品房基地公建配套学校,做好人口导出区优质学校到基地学校的对口办学工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郊区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和人口导入区的学校建设。各区县特别是郊区县要根据区县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和“十一五”教育事发展规划,以及人口增长、分布及流动趋势,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设点,制定学校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分阶段、分年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学校建设。指导相关区县做好临港新城、长兴岛等地区的学校建设规划。学校建设既要确保进度,按时完成任务,更要注重质量,确保安全。

9.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对郊区农村学校的辐射力度。实施新一轮区县教育对口合作交流,探索建立健全对流区县联席会议制度、教师培训学分互认制度、专家聘任共享制度等,扩大城郊结对数、郊区跟岗教师数、城区支教教师数等,同时开展公开示范课、听课评课、展示交流等工作,提高对口合作交流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推进委托管理工作,总结推广委托管理经验,发挥区县的主体作用,选择并委托中心城区优质教育机构和教育中介组织管理郊区学校,扩大委托管理单位的数量,加快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农村辐射。

10.认真做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根据区域规划,确需举办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要引导社会力量按照办学基本条件申请举办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完成50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的任务,增加郊区县教育资源总量。市、区(县)共同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使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提高至65%。

11.提升郊区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实施郊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利用全市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开发高中、初中、小学和学前等四个学段适合郊区教师的培训课程,对郊区教师全面开展专业发展培训。继续实施远郊区县薄弱学校师资队伍提高工程,确定一批亟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学校,有针对性地采取强有力措施予以提高。市、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到郊区边远地区和市属商品房配套基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城区教师予以补贴。

12.大力提升郊区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市、区县教研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指导力度,组织城区名教师和教研员赴郊区农村学校开展教学常规和教学效率等视导活动,帮助农村教师把握教学要求,帮助学校健全教学管理流程。大力开展校内、校际学科教研活动。组织郊区县学科带头人牵头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发挥区域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加大网上教研的推进力度。完成郊区20所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的推进工作,并将实验成果在郊区全面推广。

13.启动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市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并启动《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年》,探索建立各相关部门整合的特殊教育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开展医、教等多学科结合的特殊教育康复与服务的研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建设,健全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建立特殊教育咨询中心。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并制定特教师资培养政策,举办特教师资培训班,提升特教师资专业化水平,为残障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

四、加强高中教育,办出高色

14.切实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召开市高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交流会,总结和推广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创建、学校课程建设、有效教学推进等方面的经验,加强对高中学校的分类指导。启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发展性评估工作。实施学校自我反思、同行交流、社会评议和专家评估,引导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找准发展点,提炼办学个性,培育办学特色。

15.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整合相关力量和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多渠道、多样化的青少年课外创新教育研究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和创新活动。探索高中与高校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中和区县与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设计并实施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五、办好内地班和新疆高中班,提高民族班学生的综合素质

16.重视民族班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先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注重内地民族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民族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民族班教育质量的提高。举办民族宗教政策与知识的专题培训班,提高民族班教师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理论水平。关心民族班教师的思想,提高民族班教师的待遇。召开市民族班(校)德育工作先进表彰会。

17.加强对民族教育的管理。研究并制订《关于本市加强中小学校民族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制度上保障本市中小学民族教育发展。成立本市中小学民族教育社团组织,发挥社团在民族教育中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增进民族班师生的合作交流。认真做好内地民族班扩招的设点布局和校舍建设等工作,确保扩招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智力援疆、增进民族团结和进步服务。

六、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18.开展学校课程计划的实践研究。以151所二期课改研究试验基地学校为抓手,推进学校课程计划的研究与制订,提高校长对课程的执行力。继续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力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研员对课堂教学与课程实施的指导力。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监控与评价,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校外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探索普通高中利用职校实训中心,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试点。

19.加强教材建设。召开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材建设工作会议,加强教材工作制度建设,明确管理要求和职责,规范校本教材的出版与使用,全面推进教材建设。体育与健身学科教材试行循环使用。

20.整合专题教育资源。梳理各类专题教育内容,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专题教育系统框架,在各年级段有序安排,提高专题教育的有效性,并明确配套的相关实施要求。

21.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成立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的研究,加强全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规划、指导和实施工作。做好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工作,探索运用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和先进的测评手段评估本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推进中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改革,改进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22.规范和扶持民办中小学教育。规范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实施《市民办中小学财务会计管理办法(试行)》和《市民办中小学会计核算办法(试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实行生均公用经费补贴和免除学生杂费等办法,减免民办中小学校舍设施设备租赁费。鼓励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实施年金制度。召开市民办教育工作会议。

23.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重点构建小学、中学和大学紧密衔接的体育与健身课程体系。组织举办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用3—5年时间,使本市学生体质健康达到国家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体育训练竞争、项目布局和运动员招生工作,推进学校体育特色、体育重点项目和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活动,增强学生体质。组队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24.积极开展卫生艺术科普国防教育工作。继续实施《改善市中小学教室光环境》扩大试点工作,完成改造15000间教室灯光改造计划。研究制定市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筹备并承办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和第五轮市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等活动,运用各种载体开展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以举办第二届市青少年创新峰会为标志性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工作。落实教育部《学生军训规定》,研究制定《市学生军训实施细则》。

25.依法规范语言文字管理。建立健全本市语言文字工作网络,推进区县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对部分区县的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举办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和“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普通话比赛。制定《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加强对语言文字测试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组织百万学生“迎世博、学双语”活动,做好中小学生双语考核工作。推进中小学开展《少儿口语交际》拓展型课程教学。举办郊区推普员培训班,加强对农村学校和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训。组织评选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街区和合格街区。

26.加强中小学学籍管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修订《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完善基于信息化平台的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加强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定《市中小学毕业证书管理办法》。

七、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27.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建国60周年、90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等重大节庆和迎世博等重大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义主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深化中小学生生命教育。

28.加强未年人校外教育工作。召开市校外教育工作会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年),理顺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为校外教育工作提供支持。继续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网络“一卡通”资源平台,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加强课内外贯通,制定并印发中小学21门学科分层实施学科德育的指导意见,建设一批学科德育的示范课和一批经典教案、优秀课件。以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为引领,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育人实效。

29.加强温馨教室建设。在区域试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县和学校的创造性,注重温馨教室的内涵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凸显个性,建设一批示范点。

30.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制定《关于开展市中小学班主任评优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市优秀班主任、市班主任带头人评选办法》,启动“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建设项目。修订市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方案,实施并完成第三期13个区县培训者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走进经典”活动,设计制作年《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资源目录》,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受教育部委托,承办中西部地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第26期培训班。邀请都江堰师生来沪参加夏令营活动。

31.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坚决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部要求,把年作为学校安全年。深入推进中小学技防设施使用、维护等工作。启动《市中小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的调研和修订工作。加强中小学生防灾自护安全教育,推进安全知识进中小学课堂工作,采取日常训练、集中展示、指导督促等方式提高师生的识险、避险、自护意识和能力。编印《中小学安全事故案例》,公布中小学事故案例情况。完善和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强化学校安全管理,着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和校车等管理,建立校园安全问责制,切实维护师生健康和安全。在中小学幼儿园实施校外人员来访登记、持证出入制度。研究并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暑托班、晚托班安全保障和规范管理问题。建立健全学校文体资源向社会开放的管理格局和保障制度。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工读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农民工子女学校的青保工作,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建立青保工作网络和保护工作制度。

八、推进教师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2.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继续实施第二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项目。推进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工程的实施工作。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师范生实习基地,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条件。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组织评选市实验性示范性区县教师进修学院(校)。

33.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工作。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共同按照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施绩效工资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调研,研究实施意见,推进绩效工资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政策宣传,重视思想教育,维护教育系统的稳定。推进区域内和区域间教师和校长的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认真做好第四批市中小学特级校长的评审认定工作。

九、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34.积极开展教育立法工作。配合市人大常委会继续做好《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立法审议工作,适时开展“实施办法”的学习宣传。进一步推进本市教育督导立法调研工作和本市教育评估法规的制订工作。

35.全面开展教育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申诉、行政复议、诉讼等相关制度,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制定《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标准》,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开展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的行政执法检查。认真做好实施区县责任督学制度以及违规办学、办班、收费等群众回复与行政执法的试点工作。

36.加大教育督政工作力度。按照市政府《关于本市建立对区县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实施意见》,继续开展对区县政府教育综合督政工作,重点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公建配套、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项目为主的教育综合督政工作。在部分区开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督政试点工作。认真做好2008年度区县政府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中小幼校(园)舍资源情况等的公示工作。以及区县政府综合督政工作整改的落实工作。会同市人大等对各区县教育公建配套建设情况开展专项督导。

37.积极开展督学工作。对部分区县开展教学视(督)导工作,提高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指导区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开展聚焦课堂教学的专项督导,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开展关于建立中小学校课程实施情况公报制度和建立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督导评估制度的研究和实践,引导学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就近入学工作的督导监控机制,确保阳光招生。

38.开展中小学师生廉洁从教和廉洁诚信教育。修订《市教师师德规范》,将廉洁从教纳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师德和育德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年度工作考评等评选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文明单位评比、教育督导等工作中加大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的比重。认真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组织实施《市学校廉洁教育行动指南》,向各中小学发放廉洁教育读本,推动廉洁教育进课堂。努力构建以诚信守法为核心的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体系。

学区德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6

一、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增强干部党员的廉政自律意识。

1、贯彻教育局党委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精,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学习贯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的先进性教育,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建理论和中央先进性教育的理论文章。剖析党员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自我剖析,谈心和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党员源于群众,优于群众,服务群众。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建设良好的党风、行风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增强学校的凝聚,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的大事,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先进,工作上先进,道德上先进,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先进性理念和廉政自律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照章办事的廉政体系。

为了增强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制度是一个长期稳定的规范机制,是照章办事的重要依据。学校十分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师德行风建设制度,发展党员公示制度等一系列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制度,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学校工作作出规范,促进制度化管理,从制度上加强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

三、加强对工会、教代会的领导,推进民主管理建设。

重视工会建设,工会主席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组织工会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参与学校的招投标工作和民主监督工作,参与对学校领导民主评议。加强学校的师德行风建设,同时认真贯彻省教代会章程,及时召开教代会,决策审议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师量化考核等重大问题和财务收支情况,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校的民主管理。

四、加强校务公开工作。

校务公开工作是贯彻学校廉政建设和师德行风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增强管理透明度,健全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径,是监督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密切教职工关系,形成团队精神的有力措施。学校设置了校务公开栏,举报箱,及时公开需公开的重大问题。职称评定及学校教职工的相关的问题,又利用各种会议、座谈会等不同形式,及时公开有关校务情况,校务公开起到制约和监督作用,促进公开公正办事,对提高工作透明度,增强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五、严格执行物品采购制度

依据学校大宗物品采购规定,学校成立了采购招标领导小组,下有招标团和监督组,小量的一般物品添置由二人以上购买,较大数量的物品采购和外出考察学习都必须采用招标方式,由招标团具体操作,监督组随场监督,并请区局纪检、监察人员临场监督指导。大宗物品采购、工程建设,除招标团外,还请区纪检监察领导及有关人员参加,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做到公正、公开,保证制度的规范执行。

六、严格收费制度,保证学校收支规范。

严格执行《椒江五中收费制度》,按规定程序及相关方面操作,所收款项入帐,行为规范,没有乱收费。领导干部拒收红包及其它有价物品。执行区教育局带生规定,凡带生的一律要求填写《在职教师家教情况登记表》经校批准备查。

七、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和青春期教育

按计划生育规定,切实做好宣传教育活动,及时掌握教职工动态,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一年来,没有超生或计划外生育情况。加强对女生的青春期教育。组织女生开展青春期卫生讲座,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基本国策。

八、今后工作思路:

学区德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7

一、2010年上半年教育工作总结

(一)教育民生工程得到较好实施

继续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0年春季全市104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继续实施义务保障机制改革,惠及学生415265人,其中小学273012人、初中142253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12998人,全部为特教和初中学生。截止2010年5月31日,全市补助公用经费预算资金累计到位16888.38万元,其中中央10891.2万元,省级4644万元,地方承担1353.18万元,全市公用经费到位7814万元,到位率为46.27%。

认真做好中职学生资助工作。市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组织检查组定期对三县及我市中职学校的中职资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认真查阅各校的文件资料、资助对象审核、公示与审批程序、资金发放及免学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截止到2010年6月份,财政共下拨2010年春季学期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389.39万元(含市属9所学校224.6万元,县属11所学校164.79万元),其中市级配套74.51万元,县级配套13.18万元都已到位。自2010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市严格按上级文件的要求,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改进助学金发放模式,实行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由拨到各校帐户改拨到市教育局会计结算中心,由中心通过银行将助学金拨付到学生银行卡,保证国家助学金及时足额发放。

(二)以校舍安全工程为重点的教育项目建设进展顺

1、全面启动实施校舍安全项目工程。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委员会对全市校舍安全抗震鉴定工作进行了再自查。6月初我市的鉴定工作在省组织抽查中,全部验收合格。目前,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完成了数据采集、排查鉴定、规划编制等工作,并与11所市直学校签订了工程目标责任书,整体工作正稳步、有序推进。

2、完善三年规划,建立校安工程项目库。4月份以来,我市根据省校安办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三年规划,落实了09年、2010年年度实施计划,安排了2011的计划,按项目建设轻重缓急的排序建立了工程项目库,三类重点校舍全部安排在3年内,非重点校舍计划在5年内完成。规划、项目库和年度计划能有机联系,09年和10年项目实施严格遵守年度计划安排和项目库的排序。项目库已经通过省校安办的审核通过。

(三)均衡教育发展稳步推进

1、特色学校创建成效显著。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蚌埠市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蚌埠市普通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修订)》以及小学、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五河新集中学通过了市级示范中学评估组的考核验收,被正式命名为市级示范中学;做好蚌埠二中、怀远一中申报省优秀示范高中和五河二中、固镇二中申报省示范高中工作,督促指导学校细化学校管理、深化办学内涵、规范办学行为,全面细致做好迎查工作,以学校创建为契机,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督查通报和月报制度,全面加强规范办学行为的督查,各县区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加强对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并定期开展本辖区内规范办学行为情况检查。市教育局加强对假期补课和晚自习情况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全市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晚自习和周末补课情况突击检查,对检查中部分学校存在的违规补课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上半年,我市规范办学行为网上平台管理工作答复率100%,被省教育厅通报表彰。

3、招生管理工作改革不断深化。出台《2010年蚌埠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幼儿园、小学、初中招生管理。进一步完善学区划分,做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区全覆盖。制定印发了《2010年蚌埠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方案》《2010年蚌埠市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完善我市普高招生方案,确保招生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今年,我市进一步提高计划内分解指标比例,省级示范高中拿出70%的计划内指标分配至各初级中学,并在均衡市一、二、三中生源上进行了尝试,首次进行三校联合自主招生,在初中毕业生志愿填报进行了分流指导。

4、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科学保教,提高质量,进一步推动各级各类幼儿园规范办园。开展全市幼儿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推动了幼儿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对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效益,制定并印发了《蚌埠市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对幼儿园各项工作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要求;积极组织参加2010年庆世博全国幼儿体操、游戏表演比赛活动,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科学开展一日保教活动,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5、农村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根据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市教育局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我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并把省民生办分配的建设项目数,分解落实到县(区),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总体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全市各县区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狠抓落实。各项目建设点不断完善留守儿童之家设备设施,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管理,健全管理规章制度等,确保项目建设进程稳步推进。

6、党政领导干部教育督导考核有力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省教育厅联合颁发的《关于开展2009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的通知》精神,市局成立督导组对县区党政干部进行督导。继续实行“教育经费倒查制度”,督促政府依法投入。由于今年各县(区)均把优秀等次作为工作目标,努力达到“两个比例”、“三个增长”,2010年追补教育经费达3144万元。其中,固镇县追补386万元,怀远县追补1623万元,五河县追补718万元,龙子湖区追补88万元,蚌山区追补189万元,禹会区追补16万元,淮上区追补124万元。

(四)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成果丰硕

1、大力实施“德育提效工程”。市教育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年初制订实施“德育提效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实践过程体验、反思实现内化、主题活动巩固的德育体系,全面落实以专题教育为重点的各项活动。组织开展第二届省文明城市、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创建工作;举行“辉煌六十年”为主题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召开纪念91周年暨表彰大会和庆祝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在全市青少年中深入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举行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演讲比赛;与团市委、环保局联合在全市开展“绿色生活,有你有我”保护母亲河行动系列活动。开展“文明在行动,环境大整治”文明创建活动。

2、启动蚌埠市德育示范学校考评验收工作。考评验收工作成立两个考核组,分别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两家单位牵头。考核组专家按照《蚌埠市德育示范学校考评细则》的要求,对全市28家申报学校2008年以来德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考评。。

3、艺术教育形式多样。举办了蚌埠市创建省文明城市、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暨庆祝“六一”学生文艺调演,组织开展全省中小学优秀体育(录像)课评选并选拔优秀作品上报省厅参加评选。

4、继续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严格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和大课间活动,扎实推进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的创建。举办了2010年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改革平稳有序。

5、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充分发挥质量评估对教学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组织三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加强对小学阶段教学质量监控研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命题、审题制度,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精心组织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五)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1、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大赛为抓手,突出职业学校学生技能训练。市教育局联合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和市人社局等部门于今年3月举办了2010年蚌埠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经过层层选拔,三县和市区11所中职学校共208名学生,参加了11个大项26个专业项目的技能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49名,二等奖69名,三等奖83名,优秀指导教师奖34名,优秀组织奖8个单位。在4月份举行的省级大赛中,我市代表队荣获4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总分列全省第四,一等奖数列全省第五。本次竞赛是我市历年来参加省级技能竞赛取得的最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市中职学校良好的教学成果。

2、切实抓好中职招生工作。印制《蚌埠市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报考指南》,免费发给初中毕业生,蚌埠市属地的所有职业学校都在指南中具体介绍了学校2010年招生计划、办学条件、招生专业、费用减免优惠政策及就业承诺。广泛宣传职业教育。参加各区、县中考工作会议,宣传职业教育政策,对初中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进行职业教育政策和职业教育优势进行宣讲,指导分流;各初中学校安排2-3个课时对学生进行高中阶段分流指导。

(六)、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1、顺利完成教师资格认定工作。2010年,国家教育部对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首次实行网上报名加现场确认的方法。我市共有1049人在网上报名,经过市教育局现场确认,正式受理911人的申请,其中401人为高校应届师范类毕业生。5月中旬,市教育局组织对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510名社会人员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及专家审查,测试和审查分为高中、中专、初中、小学、幼儿园等5个层次及语文、数学、英语、机械制造等27个学科进行。经专家审查,市教育局依据教师资格认定管理系统生成的证书编号为合格教师办理了资格证书,并已全部发放到位。

2、开展了新教师招聘工作。(1)硕士研究生招聘。2010年局属学校计划招聘50名硕士研究生,应历届硕士研究生共350名报名,其中有来自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的170人,是历年来我市中学招聘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最多、考生综合素质最好的一次。共有217名考生应考参加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笔试,各学科按招聘计划数1:5比例确定167名人员参加面试。各招聘学校分别组织了面试、体检和政审,共43名硕士研究生录取到局属学校任教。(2)本科层次教师招聘工作。根据市编制部门最新审批的用人计划,局属学校今年将招聘36名本科学历层次的教师。目前已完成招聘的笔试组织工作,即将开展面试、体检和政审等工作。

3、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稳妥实施。2010年春节前,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我市各县、区经过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均已兑现了基础性绩效工资,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拥护和支持。

4、市区中小学新编制重新核定分配下达。根据市教育局提出的市区中小学编制重新核定方案,市编办已经正式批复下达了市区中小学新编制。市辖各区结合新编制核定工作,进行了区属学校的布局调整;按照“定机构、定编制、定人员”的三定标准,开展学校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清理工作。

5、切实抓好“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上半年,市教育局开展“校长进入社区访问、教师进入学生家庭访问”(两进两访)活动,以开放的形式、真诚的态度践行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使命,诠释育人是教师最基本、最核心职责的内涵。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综合教育网络。树立了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良好形象。

6、七中高中部教师分流工作全部完成。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在综合考虑局属中学教师需求和2009年接收七中分流教师的数量等因素的情况下,对七中高中部14名教师进行妥善分流。截止目前,七中高中部和职业学校所有教师均已分流完毕,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市政府制订的三年分流任务。

7、慰问赴四川松潘支教教师。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从2008-2010年,我市连续三年选派教师赴安徽省对口援建的地震灾区——四川松潘县松潘中学支教,每年3人,共9人。2009年选派了蚌埠四中高中地理教师刘运良、蚌埠九中高中历史教师丁东、五河一中高中生物教师杨思想。今年5月,组成以市政府领导为组长的慰问考核组,于5月底之前完成了对我市选派支教教师进行慰问和业务考核。

(七)学校安全工作扎实有力

为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我局在全系统开展了“安全年”活动,做到一月一主题,确保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上半年全国接连发生了多起针对学校、幼儿园学生的暴力安全事件,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深入动员,迅速开展排查行动,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保证了校园安全。

一是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切实加强人防、物防,重点抓好学校门卫管理工作,同时协调驻地公安部门到校开展安全防范知识讲座和重点时段的巡查。各校根据自身实际,充分运用主题班会、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二是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学校门卫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严格进出学校人员登记,严防不法分子破坏活动。为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门卫安全防范能力,市教育局为局属学校门卫统一配备了钢叉、防刺手套、橡胶棍和催泪喷射器等安全保卫工作必备的器材。三是规定学校提前开门时间,不得把提前到学校的学生关在学校大门之外,减少大批学生在学校门口滞留成群,减少安全隐患。四是加强与辖区公安机关的联系。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尽快安装监控设施,并与公安联网。五是在全市教育系统集中开展了安全隐患再排查再整改活动,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积极行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努力把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八)教育系统自身建设有新气象

1、加强系统宣传信息工作。年初,印发了《关于加强教育系统宣传信息工作的通知》,制定了《蚌埠市教育系统宣传信息工作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召开全系统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大会,与各学校、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职责,狠抓落实,进一步扩大了教育宣传影响,树立了教育良好形象。

2、继续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市教育局在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抓好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市级第二批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评选工作,2010年上半年,全市有5所中小学被评为市级“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1所中学被评为首批省级“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

3、做好政行风热线等工作,树立教育良好形象。2010年上半年共组织政行风热线广播上线5次,处理群众投诉、咨询20件,参加政行风面对面电视节目一期,受理日常群众电话投诉7起,化解了一些突出矛盾。特别是6月初完成的市纪委、市纠风办和市电视合录制的政风行风面对面电视专栏节目播出后,据市电视台专门统计,为目前同类节目收视率第一,观众反响热烈,较好的展示了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良好形象。

4、职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活跃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展示蚌埠市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风采,教育工会组织基层工会教职工参与多次影响较大的校内文体活动外,并且注意在活动中发挥教育系统优势,宣传、树立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2010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推进基础教育稳步发展

1、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全市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估,在各校自查整改的基础上,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督导评估。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阶段课改成果,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开展市级特色学校创建;指导省级特色学校创建,督促指导开展省优秀示范高中以及省示范高中的创建工作,促使我市义务教育逐步实现高位均衡。开展先进教务处评估认定工作,对各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申报的学校进行评估认定。

2、认真做好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各项工作,做好2010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招生管理,向社会公布全市各小学招生地段,做到地段全覆盖。严格控制择校,规范学籍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生电子学籍,以校为单位建立专项招生名册,分类统计服务区内就读学生和借读生信息,保证统计资料真实、准确。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严禁利用法定假日违规补课;严格收费管理,禁止收取与择校相关的任何费用和实物。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规定。

3、启动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化达标验收。努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定期督查考核。建立与市人大、政协工作进展通报制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

扎实做好涉及教育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民生工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力争全市公用经费到位率为100%。龙湖教师新村二期作为教育系统的民生工程,下半年加快建设进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下半年指导局属事业单位根据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正式工作人员数量等因素综合确定本单位的岗位总量,并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实行动态管理。岗位设置优先满足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等工作的实际需要,严格控制非教学人员岗位。

2、按照市人事调配的有关政策,对局属学校人事调配条件进行适当调整,并结合局属学校编制和人员需要情况,完成2010年局属学校人事调配工作。

3、加强调查研究,做好省厅关于职称评聘的调研工作,完成2010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完成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评选工作。

(三)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

1、切实加强市、县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和领导,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完善市级统筹管理、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落实市级政府在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和统筹经费等方面的职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新突破。抓好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实现职业学校招生比去年增长5%的目标,保持职普比大体相当,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学区德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8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破解我区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特制定《孟津区“十四五”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洛阳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提供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在政策支持、制度建设、保障机制上借鉴成功改革经验,在创新中实现教育综合改革新的发展。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全区和学校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将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政策,并在全区进行推广。

2.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意识,着眼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围绕影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突出制约问题集中攻坚,围绕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痛点堵点,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3.坚持统筹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克服改革碎片化和单项改革简单综合化倾向,增强改革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合力推进各项教育改革事项,持续扩大改革受益面,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足感。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形成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教育治理格局,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与洛阳都市圈相匹配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打造彰显孟津发展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强区。

二、主要任务

(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1.确保《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

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2021年,做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习培训和现有规章制度清理规范工作,出台《孟津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鼓励有条件的镇和学校积极开展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并做好总结、宣传和推广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统筹推进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用人评价等关键领域评价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多元参与的符合孟津实际的高水平教育评价体系。经过5至10年努力,区、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责任单位: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区纪委监委、区委巡察办、区委改革办、区审计局、区国资委、区妇联)

2.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公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使用同一平台,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实行同步报名、同步录取。与全省同步推进中考改革工作,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全区中小学校试点推行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兴趣爱好和自身实际进行职业规划。深化中招体育考试改革,开展体育中考评价改革课题研究;改进结果评价,结合全省中招体育考试改革实际,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强化过程评价,建立体育成绩与学生日常表现相结合的过程评价机制;探索增值评价,开展与学生身体发育相适应的阶段性增值评价探索;健全综合评价,探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结果运用,建立学校、学生体育评价定期反馈制度,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推进学校美育评价改革,将学校美育教学活动和特长生培养纳入美育评价机制,探索开展学生个性化美育评价方法。(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二)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3.统筹推进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成立孟津区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部署全区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重大事项。发挥“孟津区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引领作用,在青少年群体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推动党史知识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落实基层学校党建带团建、队建的制度机制,引导思政教师深刻把握小学、中学课程目标的侧重点和差异性,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团建、队建活动纳入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着重突出教材内容的连贯性、衔接性、实效性,形成更加完善、更为系统的课程教学新体系。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挖掘和发挥孟津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和研学旅行活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多方引进充实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将共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等纳入思政教师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思政教师能力素质,定期组织开展少先队辅导员专题辅导,提升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开展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模式改进探索,在教师高级职称评聘中逐步实现思政课教师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在教学成果奖遴选认定中逐步增加思政课比例,提高思政课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切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教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文物局)

4.深化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成立全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搭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平台,促进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衔接,逐步构建打破年级界限、按照学科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教学体系。围绕新高考模式改革,在“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基础上,做好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将新高考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品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创新,发挥教研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将课堂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巧的反复训练层面推进到深入学科核心与本质的思想教学和方法教学层面,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建立课堂教学改革督导评价机制,将课堂教学改革纳入对各镇和各学校的教育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逐步完善考核评价具体办法。(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5.深化体育美育健康教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文件精神,逐步实现“教会、勤练、常赛(展}”体育、美育教学改革目标,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科学构建多样性、可选择性的体育、美育、健康课程体系,突出激发学生兴趣和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打破学籍壁垒,招收体育美育特长生,积极拓展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升学渠道,满足学生不同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要。坚持特色示范引领,积极组织各级各类体育美育和艺术比赛,创建一批体育美育、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实现体育美育特色“一校一品”全覆盖,争取“一校多品”。开展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当班主任试点探索,以体育促健康成长,点燃学生体育激情,锻造学生阳光品德,提升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体育、美育、健康教学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体育、美育、健康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体育、美育、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统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环境中的体育、美育、健康教育,形成科学的学校育人机制。(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教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文联)

6.全面加强改进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遴选一批孟津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结合研学旅行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实施中小学劳动周(月}活动,组织开展学生劳动素养监测。推动中小学校开展以社团实践为主的劳动教育活动,注重脑力劳动与动手实践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学,持续举办航海模型制作比赛、航空模型制作暨放飞比赛、建筑模型制作比赛。深化劳动教育评价改革,将学生劳动参与情况、劳动素养发展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立与评优、毕业等挂钩机制。(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教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应急管理局)

7.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探索建立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开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为每个具有不同潜能和不同兴趣的学生创造发展条件。持续加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完善科学实践教育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突出探究式、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探索思维。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及个体差异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奥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注重学生自主实践及探究能力,探索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科学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创新教育环境,构建学校、家长、社会创新教育协同育人体系,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保障。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到智能制造研学基地、科技创新园区参观研学,直观体验科技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团区委、区科技局)

(三)深化办学模式改革

8.深化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进一步扩充普惠性幼儿园学位资源,巩固提高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至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升至94%。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园 所,新增公办学位 个。督促城区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后尽快投入使用。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督促落实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办园和普惠园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对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和非普惠性民办园进行分类挂牌管理。创建省级和市级示范园、美食试点园、融合试点园、“安吉游戏”国家实验区、试验园建设项目,推动幼儿园特色化发展。组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以“城区园”带动“乡镇园”,以“示范园”带动“共建园”,持续提升学前教育整体发展质量。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实施方案》,开展“幼小衔接”等系列活动。(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公安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

9.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强力推进职业院校达标建设,持续推进省职业院校“双高”建设。改进新时代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年评选个“技能名师工作室”。加强教材建设,着力研发公共素养类教材,鼓励编写适应自身发展的特色校本教材。落实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建设 个紧贴产业转型发展、校企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示范性骨干专业。持续开展职业教育系列竞赛活动,加强竞赛研究和成果资源转化。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每年建设个教研学紧密衔接、校企合作融合发展的产教联盟或职教集团。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创建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型院校和企业。配合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十四五”期间,完成各类职业培训人次。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拓宽就业、升学渠道。完成孟津职教中心建设,推动我区中等职业学校混改和社会力量办学。推动洛阳都市圈内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实现都市圈内职业院校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校企合作互通共享,积极参与洛阳都市圈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

10.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强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建立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检测和通报制度,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或通过政府购买学位方式提供。严格依法依规办学,认真核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情况。规范招生入学行为,严禁通过考试、面试等方式或以竞赛证书、学科成绩等为招生依据选拔生源,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挂钩招生。扎实开展民办学校年度检查,促进民办学校依法依规诚信办学。做好政策引导工作,稳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逐步实现分类管理。完善民办学校内部治理,推进实施审批机关委派代表参与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健全资产管理和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完善民办学校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防控办学风险。加强民办教育督导考核,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11.深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区域内教育资源,按照学校不同特色,采取“名校+薄弱校”“名校+乡村校”“名校+新建校”等多种形式实施集团化办学,迅速提升薄弱学校、乡村学校、新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探索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集团办学模式,优化集团办学机制,完善集团办学措施,建立培育退出机制,鼓励采取共享教育管理理念、共享课堂教学模式的方式,在注重“输血”的同时强化“造血”功能,推进教育集团成员校品质整体提升。实施打造优质高中行动计划,鼓励引导各高中学校组成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体制灵活、优势互补的教育集团,充分利用名校、名师资源,形成规模化、多种类办学格局,实现高中教育“优质化、特色化、多样化、集团化”办学目标。通过2-3年的努力,打造1家享誉市内外的高中教育集团。(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发委改革办、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2.推进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推进教育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落实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及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进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证通办”“只跑一次”,完成电子政务事项颗粒化梳理,推进教育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建立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机制,出台支持政策,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来孟办学、合作设立研究生院(所),落地一批高水平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能力提升工程,评估认定一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团区委、区发展改革委、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

13.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区域内教师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教师岗位“总量控制、统筹使用”,教师“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将全区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中小学(包括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全部纳入改革范畴,通过校内直聘、竞聘,跨校竞聘,组织调剂等方式,落实学校办学用人自主权,逐渐形成教师合理流动的长效机制。通过跟岗学习、转岗培训、重新竞争上岗等方式,逐步建立以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为核心的退出机制,通过岗位调整、培训转岗等形式妥善安置,确保教师队伍稳定。(责任单位:区委编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

14.开展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出台《孟津区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意见》,同步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明确校长选人用人标准和校长选拔任免制度,建立校长人才库,通过公开选拔、民主评议等方式培养选拔校长队伍和后备力量。构建校长综合能力评价机制,通过综合考评、量化考核和专业技能培训,实现以学校增值评价为依据的多维度校长评价办法,形成“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流动能进能出”的校长队伍管理机制。科学设置校长职级,保障校长的晋升空间和晋升渠道,探索校长专业化成长模式。建立校长职级激励机制,完善校长职级制的激励措施,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鼓励校长勇于改革创新,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逐步形成教育家办学治校的良好局面。(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

15.建立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体制机制。出台《孟津区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培训机构设立方式、设立流程、业务范围、变更终止等事项,建立统一明确、简明易行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培训机构监管流程。按照“全面覆盖、源头规范、疏堵结合、属地负责、行为监管、协同治理”的原则,坚持规范与监管并重、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并重、行业主管与行为监管并重,对培训机构进行全面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建立党委牵头政府主导,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旅游、体育、科技、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民政、公安、城管、消防、住房和城乡建设、税务、财政、工业和信息化、供电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厘清监管工作的重点、难点,细化各部门职责分工,重点治理无证办学、超前教学、虚假宣传、违规收费、师德师风等问题,促进培训机构规范、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

(五)深化保障机制改革

16.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实践中增强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区镇两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中的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方向、党管改革,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全区中小学校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有效贯彻。始终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教体局)

17.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出台我区相关配套措施。加快推进教育督导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问责机制、督学管理和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对镇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将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纳入我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范围,突出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督促整改工作职能,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委员会作用,建立日常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督导机制。启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提升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加快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改进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手段。改革督导结果运用办法,提升教育督导实效。(责任单位: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

18.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教育、宣传、评价、监督和保障机制。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坚决查处师德师风违规行为。持续改进教师职称评比机制,逐步建立以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和教学实训实绩为主的职称评比模式,通过强化过程评价和价值导向,提升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批师德师风建设示范校。持续开展“孟津最美教师”评选和师德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定期表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先进个人。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工作,将民办教师逐步纳入定期注册试点范围。实施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和首席教师岗位计划等,优化乡村教师队伍供给,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全面深化教师培训体系改革,加强教师培训组织体系、学科体系、内容体系、智能研修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区教师发展中心,推动教师培训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深入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梯队攀升体系建设,实施中小学名教师培育计划。“十四五”期间,培养名省市级骨干教师、 名省市级名师和更多中原名师。(责任单位:区委编办、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9.改革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与监管机制。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坚持教育公益属性,完善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建立财政教育支出完成情况动态监测和考核机制,确保各级政府落实教育投入责任。建立健全教育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教育培养成本调查,合理核算培养成本并按法定程序确定收费标准。建立中小学校课后服务收费动态调整机制,建立适合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学校实际的收费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寄宿制普通高中延时服务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与教师工作量和教学实绩相匹配的分配模式,调动一线教师工作积极主动性。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加强教育事业发展与中期财政规划的统筹衔接,将中期财政规划与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并严格执行。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优化经费使用结构。合理安排每年资金额度,确保教育项目规划顺利执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强化责任约束和督导问责。切实做好绩效评价,加强绩效管理,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财政中期规划项目安排中,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安排预算项目。强化制度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升财务治理能力和水平。(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审计局)

三、组织实施

1.强化组织领导,汇聚改革合力。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综合改革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贯彻落实,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切实承担起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区镇党委政府要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力度,推动各项改革取得实效。各有关部门要凝聚教育综合改革共识,积极支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整体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各项工作。

2.强化激励引导,激发创新活力。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鼓励支持基层学校探索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在实践中大胆试验、开拓创新。注重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听取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建议,不断增强教育综合改革的内生动力。通过试点探索、经验交流等方式,谋划、推动改革,对成效显著学校,以适当方式予以褒扬奖励,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

3.强化督促检查,营造良好氛围。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和学校,分片区分学段进行实地指导,增强改革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进试点示范,确立一批改革典型,推动先行先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开展专项督查和风险评估,将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确保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健全改革推广辐射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效应,让更多改革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广泛宣传教育综合改革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在改革关键时期持续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使全社会更好地理解、支持、参与教育综合改革。

学区德育督导工作计划范文9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国家教育督导条例》,认真完成《__市关于建立和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的工作方案》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指导作用。坚持弘扬敬业和创新精神,提高督学队伍素质,为保障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督学目标

1、督促、指导学校贯彻执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遵循教育规律,保障教学工作常规的实施。

3、不断促进安全机制和措施的建立。

4、落实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5、实施素质教育,扎实开展各类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三、工作措施

1、根据教育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明确镇政府履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责任,促进镇政府履行自身职能,做到发展教育的责任不推,管理教育的义务不卸,支持教育的热情不减,投入教育的经费不少。

2、学习宣传实施《教育督导条例》,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3、进一步开阔视野,本着科学的态度,拓展思路,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真正把督导评估工作搞实搞活。

4、完成督学责任区(学校)工作计划、总结和开展督学活动记录及材料上报工作任务。

5、完成政府教育督导室和教育局交办的工作任务。

四、工作要点:

1.加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执行课程计划、艺体、等工作的专项督查。

2、对中职学校助学金发放情况进行督查;

3、开展一轮对责任区内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安全教育督查工作。

4、加大对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督查力。

5.开展-次对中小学德育工作专项督查;

6.对幼儿园常规管理督查调研。

7.素质教育随机督查。

8.完成政府教育督导室和教育局交办的工作任务。

9、为落实省教育厅20号文件通知精神,开展一次‘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的督查。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