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建筑文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2-18 02:53:47

建筑文化论文

建筑文化论文范文1

由于建筑设计公司从原来的辛集市区域办公发展到现在的石家庄市区域办公,在此形势下,员工全部面临着交通、住宿、饮食等多方面的不便,引发诸多的困难。为了更好地解决和处理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人性化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我们要创造条件,下大力气协调解决好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困难,提供力所能及的人性化服务。我们在积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汇总员工集中存在和反映的困难,在总公司、建筑设计公司共同努力下,快速解决了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为新公司员工提供好的办公环境,想方设法为来石家庄的设计人员解决住宿和用餐,努力提供利员工需要的各项人性化服务和帮助。另一方面,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管理,我们要充分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员工认识到“人—环境”的哲学思辨思维,努力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调整自我,努力实现更好更快的融入河北建勘的新的环境,将个人热情和才干更好地投入到企业业务拓展和各项建筑设计发展工作中去。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实现人的提升助力企业发展的理念,我们高度重视新公司的员工业务培训和素质拓展工作。为了提升员工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积极进行员工业务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引导,结合建筑设计公司特点,鼓励、指导、奖励员工开展与业务相关的设计创新和科研创新;为调动设计人员对创优、科研及业务论文撰写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在执行除按照总公司对创优项目、科研成果、科技论文完成人员的激励与奖励措施外,也建立了补充建筑设计专业的内部措施办法;同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强化培训,凸显培养效果,增强培训实效,提高专业能力,提升设计水平。我们积极举办“科技论文写作”系列专题讲座,积极调动广大员工的科技创新、实践总结的积极性,鼓励大家积极完成‘三个一’科技活动,为更好的做好各自岗位工作,促进建筑设计公司科技进步和业务发展不断努力。

2、创新市场思维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促进建筑设计公司在更大更广市场空间跨越发展

新公司成立,建筑设计公司从原来的辛集区域发展到现在的石家庄地域,由建筑设计乙级提升为甲级资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要求标准。通过提升资质甲级及业务水平,业务拓展、市场开拓的可能性空间会大大增强。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发展征程上,不仅要尽快接轨河北建勘企业管理模式,快速融入河北建勘企业文化,更要进一步寻求建筑设计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经营的业务范围、市场范围等方面要有新的变化和扩展,针对我公司的《2014~2018年发展纲要》前景,我们深入剖析市场态势,加快市场拓展:设计业务要纵向延伸,横向发展,形成多专业互补并存、相互带动的设计公司发展思路;在市场范围上,我们要逐渐引导员工建立起“大石家庄”及“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梳理大市场意识。与此同时,我们及时地对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做好员工的积极性调动和创新性的调动工作,我们以“市场思维”为内核,对员工开展以“市场与产品”、“区域发展和跨越发展”、“智慧的承揽项目”、“敢于吃螃蟹,不怕脸皮厚”等为内容的培训和教育,实现业务市场拓展与员工思维的互动融入。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突破口做好市场思维创新基础上,努力实现市场业务的增加和突破,在2014年度顺利完成建筑设计公司的理性过渡的基础上,2015年要确保完成经营收入指标,每年保持40%的增长速度,集思广益,多措并举,到规划期末确保经营收入达到发展规划目标。

3、企业文化宣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促进建筑设计公司更好融入总公司文化环境

建筑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建筑文化;浦东;途径;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10-0061-03

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十几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已崭露国际化大都市城区的新姿。建筑是时代的缩影,浦东新区的建筑凝聚了浦东人民在新时期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智慧和成果,展示出了浦东新区在新世纪展翅腾飞的雄姿。在浦东大力推进新城区、新市镇的开发建设中,建筑文化的建设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1 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

建筑文化,通俗地讲,指建筑物除了具有物质属性以外,还具有一定份量的精神属性,即所谓建筑的双重性,但这又比较复杂。原因之一是,这种双重性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低标准的公寓、厂房等,突出的是物质性,精神性几近于无;学校、医院和办公楼,精神性有所升高;博物馆、歌剧院和美术馆等精神性则处于高段,而教堂、寺庙、纪念馆更高;至于如凯旋门等,就已经没有什么物质了,精神性特别高扬,可以认为同纯艺术品已没有质的区别了。原因之二是建筑的精神属性还具有层级性,大致可分三个层级:最低层级与物质紧密相关,体现为充分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并上升为美感,是“美”与“真”的统一,体现了建筑所蕴含的形式与物质性内容的协调;中间层级与物质性因素稍远,表现为进一步运用所谓“形式美规律”,如比例、对称、对比、对位、尺度、虚实、明暗、色彩、质感等一系列手法,对建筑的一种纯形式美处理;最高层级离物质性更远,要求创造出某种富于深层文化意味的情绪氛围,进而表现出一种情趣、一种思想性,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憾人的心灵,具有明显、深刻的文化意义。前两个层级的要求相对较低,追求的是美观,重在“悦目”,属于工艺美学或技术美学范畴,一般只应以“广义艺术美”未定义,后一个层级要求较高,除了一般“悦目”之美的意义外,更重在“赏心”,其艺术性已经进入了“狭义的艺术”范畴了。

我认为,建筑的精神内涵体现,在具体应用中可分为两类,就象如上所述,“一类只具有一般的审美性质,另一类有较强的思想性,属于真正的艺术的行列”。这样的分类适用,符合历史实际、也是有利于现实创作的。一方面,它提醒建筑师不必在所有设计中都强调深刻的思想性,也许很多建筑只需要进行一些一般的美化或烘托出某种氛围就足够了,避免虚夸和矫饰;另一方面,在有必要的时候,建筑师们也不能忘记自己作为真正艺术家的使命,为人类创造出时代和民族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2 浦东建筑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通过中西文化及国内不同地域文化的不断交流,在城市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兼收并蓄、刻意创新,主张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建筑相互并存、协调发展的海派建筑风格。浦东新区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区,是上海的一个亮点,也是在国内国际上深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重视建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在城市建设中大力提倡发扬,为建设成为富有建筑艺术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城区而努力。

首先,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赋予新建的建筑以更多的文化内涵。建筑是城市组成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一个区域的风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所体现出的文化色彩,通过对新建的建筑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以及精心设计的雕塑、绿化、灯光衬托,无疑将有利于新建筑群文化品位的提升。高层建筑在其中更有重要意义,其天然具有丰富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强烈地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环境形态,无论是宏观上的城市形象,还是局部区域景观的构成,高层建筑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层建筑更要自觉树立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构成意识。

其次,我们要大力挖掘保护传统建筑文化资源。浦东地区历史不算悠久,但也有着一定量的传统建筑遗产,可大致分为四类,如民宅建筑类,有江南民宅内史第、故居、黄庆年古宅、高桥四合院民居等,又如宗教建筑类,有钦赐仰殿、崇福道院、小普陀寺、露德圣母堂等,再如城楼园林厂房建筑类,有川沙古城墙、鹤鸣楼、承园、船厂大楼等,还有如墓碑祠堂建筑类,有太平天国烈士墓、杜家祠堂、岳碑亭等。这些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历年来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主要是从文物保护这一角度出发的,这一工作可进一步与建筑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相衔接,为浦东保存一批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优秀传统建筑,留下传统建筑文化的印迹。同时,也可考虑对传统优秀建筑的开发和再利用,陈桂春住宅(颖川小筑)修缮后作为陆家嘴开发陈列室馆址就是一个有益和成功的尝试。一个新生的城市空间将会因这些传统积淀而更富活力。

3 浦东开发建设中建筑文化的发展

崛起于世纪之交的浦东新区,建筑文化继承发扬了“海派”建筑风格的优良传统,小陆家嘴地区初具“新世纪万国建筑博览会”特色,三林世博家园、高桥荷兰新城等已初步形成了各自的城居文化区特色,唐镇新市镇、外高桥新市镇等建设也已拉开了序幕,新农村、新郊区建设如火如荼,“一镇一品”的小村镇建设,突出了“艺术、绿化和人性化”的主题。

商业综合建筑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典型,小陆家嘴地区的建筑风貌在现在的浦东最为流光溢彩,是上海和浦东的骄傲。沿着世纪大道这条轴线,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东方艺术中心等等,不胜枚举,更多的尚在规划和建设中。新的万国建筑博览会正在形成,它的内涵比近代时更多,今日的新建筑,更多地运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风格,国内外建筑师一起在这块土地上创作出了新的作品,形成了新的建筑和城区风貌。

住宅建筑强调以人为本,无论在浦东的城区或是郊区,创造了与居住对象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城居文化,和以展现农村家居生活风貌为主的村居文化,分别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城居和村居文化特色。

工业建筑作为建筑文化、建筑艺术所涉及的对象很容易被忽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实用、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建筑方针的观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可能更为根深蒂固。工业建筑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环境保护始终是工业建筑的主题,浦东四大功能开发区,其中三大开发区与工业建筑密切相关。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建筑风貌各自体现出功能定位,将为浦东的区域风貌增光添彩。

4 积极推动浦东建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普及建筑文化知识,重视建筑美学教育

建筑美学是一门学科。国家学科分类中,艺术美学包括音乐、影视美学、建筑美学等。

建筑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中最精彩的一类,它将物质文明的成就和精神文明的追求融为一体,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晶。

建筑文化、建筑美学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门科学知识,是一门公共艺术,决定城市建设的水平、环境建设的质量,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也直接体现科技进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加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业等关联产业的振兴。任何低估或忽视其重要性都会造成未来利益的损失,留下历史的遗憾。

应该说,建筑美学知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或多或少都掌握一点,但相当多的是处在朦胧状态、启蒙阶段或不自觉的认识阶段。为此我们要开展建筑文化、建筑美学的知识再教育,对象主要为如下三类群体:一是青少年,二是投资者,三是政府的各级有关管理人员。对全社会的普及知识教育要落实到教科书上,继续教育的内容要落实到有效的各个环节上,使建筑美学知识成为人们知识修养的一部分。

4.2 处理好建设与创造的关系,引导建筑文化发展

建筑师、投资者和政府在建筑设计方案决策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建筑师的职业决定了他是建筑设计方案的提供者,倾注了对建筑的感彩,要考虑建筑设计方案的各种技术因素,并对其负责;投资者是建筑的中间或最终消费者,要考虑建筑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并对其负责;政府是建筑的社会和环境效果的规划者,要考虑建筑对社会和环境的总体影响,并为其服务。三者在建筑设计方案决策过程中分工不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里要强调的是建筑创作的中坚力量是建筑师,在强化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应不断改善并开辟良好的创作环境,鼓励、尊重建筑师的建筑创作。具体操作中应以经济为基础,遵循市场化的原则,体现建筑师的风格。

同时,应重视社会公众的意愿在相关决策中的体现。社会公众在建筑设计方案决策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为他们通常是建筑的最终消费者。公众的意愿需要通过一个合理合法的渠道加以反映,如建筑设计方案评审不仅要请业内专家,还可邀请业外高层次人士共同参与。

开展建筑设计竞赛鼓励创新精神。发挥优良传统、引入竞争机制,锐意创新繁荣创作刻不容缓。一是大中型设计项目可开展设计竞赛,扩大竞赛面由专家公正评判,大力培养中青年建筑师;二是设计院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应建立设计竞赛竞争机制、强化方案设计力量,活跃建筑设计学术思想;三是开展各类建筑作品的评选评奖活动,扩大建筑文化社会影响,对建筑师而言也是显才、育才的重要渠道。

4.3 推进文化设施建设,注重公建文化内涵

浦东区域内的文化、教育、科技类等建筑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建成使用及在建的有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进才中学、浦东干部学院等等,这类建筑其使用功能本身就有浓烈的文化气息,在强调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建筑设计中,无疑能表现出较高的精神属性,使建筑带有很浓的文化色彩。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进一步推进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在满足社会功能需求的同时,加大文化类建筑在浦东的布点。

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建筑类等项目应充分重视建筑文化的建设。这类项目较其他社会投资建筑项目而言,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更应担负起这项责任,同时,紧密结合城市雕塑建设、景观建设、“亮灯”工程、绿化建设等,进一步烘托城市和建筑的文化气息。

4.4 营造建筑文化氛围

在浦东新一轮的开发建设中,努力营造建筑文化的氛围,加强建筑艺术的宣传,在计划与建设管理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对建筑艺才性的要求。鼓励商业建筑中文化类商业的开设。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建筑设计机构落户浦东,提倡知名建筑师勇于办个人作品展览加强新闻媒体对建筑文化的宣传与导向,司推动普及建筑美学,而且也有助于建筑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4.5 建立专家学者网络,组织理论实用研究

建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写照,而建筑美学作为一门知识学科,必然会不断发展,在浦东的建设和管理中,可以借用“外脑”,建立起有关的专家学者网络,发展学会、研究会团体,以跟踪当今世界的最新发展,结合浦东实情选择论题开展实用研究,总结浦东建筑文化的建设得失,为进一步推动建筑文化的建设充当政府的“智囊”。

5 结束语

上海浦西的旧建筑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进入21世纪,我们满怀希望地期待新世纪的浦东建筑,将以突出环境的宜人性为特征,以高新技术为时代标记,以包容兼蓄的海派风格为艺术特点的时代面貌出现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使新世纪的建筑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

建筑文化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不承认建筑的艺术性,而过分夸大它的功能性,实质上是掩盖了它的完整性。然而,承认建筑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仍然没有度盖建筑性质的全部,建筑的文化性是建筑更深层的属性,即建筑的灵魂。建筑文化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在落铸民族或地城性格的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建筑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文明中对民族和地域的凝聚力起正面或负面作用的因素,如哲学和政治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艺术和建筑等。而文明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文化是文化范畴中有关建筑领域所体现和表达的民族或地域的特征。

2建筑文化的四个主要方面

(1)建筑反映和表达了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包括哲学、经济和美学等范畴,反过来,它也巩固、强化或削弱了这些价值观。

建筑不仅可以体现各个时代的先进技术和人们所欣赏的形式美特征,更可以说明一种文化观念。举西方的教堂为例:中世纪欧洲教堂内部幽深阴暗,人们在那里寻求脱离罪恶的尘世,实现与天国交际;巴西利亚的国家大教堂阳光透过侧窗投人大堂,在上空,悬挂着天使的雕像,象征天使降临人间;洛杉矶的玻璃教堂,全用玻璃筑建,表达天国与人间已经没有界限,天堂就在人间。

建筑的艺术美有它的规律可循,例如,黄金比例(近似3:5)总认为是最完美的比例分割。许多历史上出现过的建筑风格,尽管已不再适合当前的社会需要,但仍以一种艺术力量感动着我们。然而,人们的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当时当地的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例如“玻璃盒子”在20世纪中期大受欢迎,它符合了当时许多企业家要显示自己高效益的经营形象;在60--70年代它成为“俗套”,被企业家批评朝笑为“皮鞋盒子”,近年来它又以节能生态的面貌出现,试图体现信息时代“非物质性”和虚拟空间的存在而产生美感。说明“美”是受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的。

建筑是时代的缩影,然而,它并不只是消极地反映时代,而是积极地参与社会价值观的变革。从希腊的神庙可以想象它们当年如何起到巩固城邦制度的;从罗马的角斗场可以看到它的存在又如何与一个帝国的消亡相关联。

(2)建筑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丘吉尔有句名言:“人创造建筑,建筑创造了人。”人总是以自己的理想模式来建造房子,并改造其周围的环境。然而,一旦建成,它就反过来制约着人。例如: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家庭“儿世同堂”理想的产物,它反过来肯定和强化那种“忠孝”的伦理思想。洛杉矶那无节制扩散的独户住宅,正是那种以小企业为单位的“无中心即多中心”的布朗分子运动式经济关系的典范。

(3)建筑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开拓了一条人际对话的重要渠道。

和其他语言一样,掌握建立在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基础之上的建筑语言(词汇、句法、修辞、诗意、比喻、隐喻、语境(文脉)、深层结构等概念)可以极大地帮助我们通过对城市和建筑的阅读加深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整体化的了解。如阿拉伯的拱券、印度的奢堵波、中国的曲线屋顶、法国的芒萨屋顶等都产生于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并且和口语、文字一起构成了本民族或地域的独特的表述和交互手段。在美国建筑师D里布斯金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中,他运用解构主义作了一个折线形的平面。他的理论是:既然犹太人本来是混居在柏林各地,与其他德国人成为一个整体,而希特勒偏要“解构地”把他们挑出来予以消灭,那么,现在兴造的犹太人博物馆,也就如实用解构手法来表现这一段极端反理性的历史。 转贴于 (4)建筑的营造方式和职业特点,构成了社会运行中的一种有特殊规律的经营文化,也在一定范围内制约了社会的人际关系。

建筑业是社会的重要支撑经济,它涉及多个社会职业和科学学科,有着独特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模式。封建社会中的师徒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合同制以及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分工合作制等,都构成了一种隶属于社会运行方式的经营文化和人际关系。

在古希腊,人们把“建筑”称为architecture,也就是“最高’(arch-)的“技术”(tec-)意思。现在我们都还能知道希腊古老建筑遗迹的设计师的名字,而在世界上有最秀美建筑的中国,它们的设计者或营造师,除了个别的鲁班、喻皓之外,就像《红楼梦》中写到大观园的营造时,说到“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之野者,一一筹划起造”一样,被埋没在荒野之中。自今,我国的建筑师还没有充分地被社会和公众所理解。我们应当更多地宣传建筑师使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的、人造的和文化的环境)的设计师。社会应当更关怀建筑师的创造性劳动,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作环境。

3结语

以上四个方面:价值观、生活方式、语言系统和运作关系,是我们领会建筑文化,理解城市形态和性格的主要内容。

建筑文化论文范文4

日本经济在七十年代末迅速膨胀,通过研究发现日本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将西方强调理性管理的理论与自己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努力进行管理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实现了日本的经济腾飞。八十年代,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进行研究,指出企业文化是日本企业迅猛发展的首要原因。于是美国人对自身企业文化进行重新架构,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学习、借鉴后,形成了自己注重创新、重视个性的企业文化。这种特有的企业文化使美国企业准确判断新经济发展的方向,抓住信息技术和因特网革命,最终战胜对手西欧和日本,成功实现经济的再次飞跃。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所起的重要作用。

当前,在国外巨型建筑企业尚未进入我国的情况下,国内建筑企业在面对国内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大环境下已感到步履维艰,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建筑企业又将如何应对呢?因此,面临国内外建筑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建筑企业特别是大型建筑企业必须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在竞争中不断发展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文化

1)      企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它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根本的要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成败。

2)      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层面,由表及里顺次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层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物质文化是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物质形态表现出的表层文化,它包括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等企业“硬”文化;行为文化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动态体现,也是团队精神和价值观的折射,体现在企业员工行为的价值取向、行动目标等方面;制度文化是塑造精神文化的机制与载体;精神文化是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含生产经营理念、管理作风、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等构成企业的“软文化”。

3)      企业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价值导向功能和行为导向功能。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精髓,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教育、影响、熏陶员工,用企业的价值观引导员工,自觉把实现企业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联系在一起,使员工和企业间产生价值观的认同和感情共鸣,使员工行为的自我功效得以更大程度的提高,这可称之为“没有管理的管理”,这种管理更具有持久性、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成效。

(2)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它可以调动与激发员工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物质激励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边际递减现象,来自企业文化提供的精神激励,却是持久的、强大的。

(3)辐射功能: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各组织之间发挥辐射作用,企业文化涵盖的优秀团队精神、崇高的价值观取向、文明的伦理道德规范,在企业内部成员间可起到示范、感染、辐射的作用;同时也会被社会广泛认同,给社会带来很大影响。

建筑企业工地分散,流动作战,条件简陋,生活艰苦。如果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不用企业文化加以凝聚,只能给人以散兵游勇的形象,战斗力、竞争力无从谈起。一个有着强大文化根基底蕴、良好企业文化的建筑企业无论是对员工还是业主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也就必然会在竞争中取胜。

3.建筑企业的文化特点

企业文化因企而生,企业文化一定要因企制宜。建筑企业要建设强大的企业文化,必须要先认识自己企业独特的一面。

1)建筑企业是劳动力密集的行业。从业人员很大部分来自农村,员工素质较差,这为企业文化的推广深入带来了难度,同时施工现场的分散性大、流动性强,劳动条件艰苦,亦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

2)建筑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加之其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个工序、工种协同合作的过程,大量隐蔽工程除了有限度的检查外,主要还是靠施工工人的负责和自觉。这就需要企业文化的约束,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素质教育。

4.建筑企业如何建立企业文化

1)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求生存、发展而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经精心培育而逐渐形成的,并为整个职工群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是企业行为中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企业运作中作为“无形的手”在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渗透到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除了物质、利益的纽带,还需要文化、道德、精神的纽带。通过企业精神,把企业上下各方面统一协调起来,共同行动,才能发挥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形成了“拼搏奉献、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把员工的工作提升到奉献社会、造福社会的高度凝聚员工。员工与企业风雨同舟,相互依赖,互相合作,形成坚强的共同体。上海隧道工程股份公司的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对员工起到了极大的激励,团结和促进作用,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整体感受与评价,是企业文化构成的综合反映,是企业通过各种实践、多种方式在社会上塑造起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俗语说人靠衣衫马靠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已不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向与企业知名度、美誉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好的企业也需要“打扮”,树立企业形象,导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吸纳、招收优秀人才,在招聘时可以有优中选优的优势;亦可激励员工士气,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企业形象好,员工会为在企业上岗而感到自豪,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比如,在视觉识别上,建筑企业可将公司名称、标识标志在企业日常办公用品、交通工具、施工场所、工装等视觉载体上,并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统一着色、统一标识;在行为识别上,要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统一员工行为;在理念识别上,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精神和独特的个性。

3)立足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是通过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积聚而成的,它需要植根于企业,人的因素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所以不能离开人的因素去建立企业文化。建筑企业大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劳动条件差,建筑工程机械化程度低,影响工程产品质量因素中的人的因素所占比重很大,这就需要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针对建筑行业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员工收入少的特点,建筑企业要建立“人企合一”的企业文化氛围,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力”协调和引导人的行为,统一共同的价值观,才能形成有力的内聚力和吸引力。

4)工地文化:工地是各类建筑工程施工的场所,是建筑企业的基层,亦是建筑企业的“窗口”。工地文化是一种具有建筑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社会诚信、道德伦理的文化现象,它是构筑行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工地文化建设。开展工地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工地配备电视机,建立娱乐室,设置报栏,在工程中开展“青年突击手”、“技术能手”竞赛,树立学习典型等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竞赛活动,按竞赛标准进行月、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实施奖罚手段,做到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安全化,同时将企业精神、宣传口号等具有企业特色的标语图牌悬挂张贴。建筑企业只有将工地文化扎扎实实做好,才能真正使企业文化植入员工心中。

5.结语

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上下团结一致的努力,并以此为基石,树立蓬勃向上的企业精神、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人为本,建设工地文化。唯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积极参与到国内、国际工程承包的市场竞争中,在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 叶少帅。论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建筑经济,2003,(5).

[2] 华荣所。施工企业文化建设—“三点”成一线[j].中国建设信息,2002,(19).

[3] 邓泽洪。实践三个代表 创建工地文化[j].建筑,2002,(8).

建筑文化论文范文5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历经了60余年。在总结以往城镇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鉴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中央于2013年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此后,新华社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新型城镇化”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内涵所体现: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的深邃思想来引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充分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统筹安排、城乡一体。只有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明确城镇化发展的改革任务,解决好城镇化发展中的难题,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与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筑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才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小康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我国地域建筑无论是建筑材料的使用,还是建筑样式的选择,都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此基础上,蕴涵着丰富的建筑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地域建筑文化得以产生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然而,近些年来,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全球化”进程不仅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无法回避地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强化了世界文化交流频度、促进世界文化融合发展的同时,还引导着文化发展趋向于同质化的方向发展。在地域建筑文化领域,“全球化”具体体现为把某一发达地区的新技术、新观念和新理论播撒向世界各地,这一方面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却由于趋同现象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地域建筑文化的衰弱,大量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建筑消失,而且建筑风格迥异、造型奇特的“国际范”现代建筑慢慢成为了当代建筑文化思潮的代表。

这种变化,在近些年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建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缺失了我国本土建筑语言的“方盒子”一栋栋拔地而起,诸如众所周知的国家大剧院、“鸟巢”、CCTV大厦、水立方等国家性地标建筑都由外国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而建成,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我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我国地域建筑文化特点逐步丧失的状况引起了很多本土管理者、建筑师们的质疑,并进一步指出了建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即简单符号化问题。简单符号化本质上就是将地方建筑的样式、形态、装饰、色彩等要素进行简单的概括与提炼成为不假思索的地域符号,并结合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进行简单的堆砌,形成新建筑,组合成为新组团,构造出新城市。①这种“简单符号化”未能把不同风格、特点的外来建筑文化真正地融合到地域文化中,从本质上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地域文化精神,缺乏关心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轨迹,造成后来的建筑与当地的文化缺少紧密和持续联系,地方历史、地质地貌、传统文化、经济方式、生活习惯等因素被排斥在外,无法很好地创造出被认同的情感空间。例如在安徽地区,马头墙作为文化背景符号在当代建筑上的运用比比皆是,随处可见现代建筑的山墙加上马头墙作为装饰性构件,建筑色彩采用黑白灰的调子,建筑外表皮部分进行肌理处理,这样的建筑因此而被定义为徽派建筑。事实上,这种对地域建筑文化简单符号化的理解和运用,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国际建筑同质化现象的反思与批判,还可以视为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一种新探索,但是这样的理解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应该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与挖掘地域文化,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与文化环境,注重地域建筑语言的更新,营造出符合当地文化的建筑空间。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根据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现状,针对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发展的有机结合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新型城镇规划与地域建筑文化保护

1、古建筑保护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记忆的符号,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是地方文脉的延续,更是见证了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古建筑不可再生的属性决定了一旦遭到破坏就无可挽回。因此,古建筑保护对于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古建筑既是历史的遗存又是体现一个城市发展进程的标志,因此,在现阶段新型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地域建筑文化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对重点古建筑进行避让保留,可以在重点古建筑单位周围综合规划道路系统和新建建筑,但不能穿越古建筑控制线,更不能拆除或毁灭古建筑及相关遗迹;有效控制周围新建建筑层高,控制对古建筑的影响。②其次,对一般性古建筑进行整体性搬迁。在新城镇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如果确实由于城市发展需要而古建筑重要性不是特别明显的,可以采取整体性搬迁的办法,将古建筑按照编拆除,异地进行恢复性重建。这样既避免了一般性古建的保护与新城镇规划的冲突,又保留了原有古建筑的完整性,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第三,对于确实没有保留价值的老旧建筑,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如确无保留价值与文化意义的予以拆除。最后,围绕古建筑进行综合规划,将古建筑与周围环境综合性考虑,合理开发古建筑,建成旅游和消费区域。这样处理一来可以提升古建筑的影响力,让古建筑成为城市名片,以实证的方式向人们阐述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让人们铭记历史与文化;二来让古建筑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既不影响城市发展又很好地承担新时代赋予古建筑的新任务,带动城市旅游和消费产业发展,传播城市文化,与城市和谐共生,促进城市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例如,青岛市在新城镇规划与发展中不仅保留了大部分19世德国建筑如德华银行、山东路矿公司、青岛火车站、海滨旅馆、小青岛灯塔、水师饭店、基督教堂、德华高等学堂等,还将崂山景区与古建筑群串联起来,建成旅游景点,延续了古建筑的生命,也为青岛的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历史老街区保护

历史老街区是城市的活文物,时刻向后人展示着前人的生活方式、风俗文化、历史的脉络、社会的变迁,现在更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但是,历史老街区的多数古老建筑陈旧、破损问题比较突出,在新城镇规划时,确定好规划政策与实施办法是保护好老街区的重要措施,也是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在新城镇规划时对历史老街区的保护要按照街巷肌理不变、古树名木保留、院落尺度不变、修旧如旧、功能复兴的方针进行整体性规划,在维持原有社会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增添新的社会功能。在历史老街道改造中,要加强院落、街道的整体性空间设计,加强视觉与景观系统设计,加强交通空间设计。这样在既保护好历史老街区的同时,又让老街区为新城市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促进了整个城市经济文化繁荣。像北京烟袋斜街在规划建设时,对旧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复兴了传统的烟袋斜街的功能,同时还增加指示系统,串联了鼓楼、后海、什刹海景区,不仅保护了历史老街区,还传承了地方建筑文化,促进了城市消费产业的发展。其他如天津五大道、上海多伦多名人街、齐齐哈尔罗西亚大街、重庆磁器口、成都宽窄巷子等历史老街区均成功的担负城市功能,又保护地域建筑文化,成为整个城市发展的亮点。①

3、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保护

从社会学角度看,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很多是由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形成的,是社会宗法制度的体现,是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新城镇规划时,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的保护要按照合理利用历史街巷;保留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与肌理;严格控制规划容积率和建筑高度;协调公共服务性建筑风格;统筹建筑布局;重视古树利用等多种手段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城市风貌,以促进城市与建筑的和谐共生发展。如拉萨市的发展,就很好得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进行保护。拉萨市根据城市现状与发展目标,在规划方面制定了“一心两线多点”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在布达拉宫周围严格控制建筑体量,对新建筑的样式、色彩、肌理都进行限制,很好得处理新建筑与古代文明、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对城市格局进行强有力的保护,延续传统城市格局和风貌。其他如瑞金、南京、扬州等城市都根据自身城市的情况,在规划时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都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凸显城市精神与地域建筑文化,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二)新型城镇建设与地域建筑文化传承

1、体现场所精神

“场所是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结合起来的一个整体”②,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上的重要意义。建筑创造场所,场所聚集构成场所精神,它使人们的生活形式和意义以更为准确的的方式显现出来。场所精神的真谛从现象、结构、精神、意义、特征、历史等角度揭示出场所与人存在于世的关系。③处理好建筑空间与场所的关系,体现场所精神,是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需要重点划分区域、中心、标记、通路、边界,处理好建筑空间的伸展与围合、人与环境的总体关系,将建筑空间营造同场所精神得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活力的地域性建筑。像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在19世纪起,就是因为逐步发展为工业城市而引发了一些削弱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和形象特征的变化———拆除了大部分的城墙使新城与老城的界限不复存在;城市周围那些自发蔓延的人造环境损害了城市的总体形象,一些最富特征的地区也随着贫民区的清楚而消失了。即便如此,布拉格在历史进程中基本上保持和发展中世纪所形成的形象特征和空间结构,这种连续性的城市发展很好地延续地域建筑文化,体现场所精神,使布拉格成为一座极富美感的城市。

2、重视城市历史文脉

建筑学领域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探讨是关于建筑与所在其城市以及人与建筑的关系的问题,只有对这些复杂关系进行认真梳理与总结研究,找出内在规律,才能理解任何一个历史建筑以及新建筑的意义。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要重视单体建筑与群体的关系,注意新、老建筑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延续性,让每一个建筑都成为历史、文化元素而有机地融入环境之中,保持特定空间内的个体因素与环境整体的时空连续性。具体措施可以是将新建筑的立面化整为零、新老建筑间接对应、建筑形式上的感觉模仿、建筑装饰的运用、强化新建筑细部等。如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贝聿铭先生深入研究了苏州市的历史文脉,在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建筑单体的处理、新老建筑的契合、细部材质的运用等方面都做了较好的处理,成功演绎了“中而新”、“苏而新”的建筑样式,对地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做出了示范。

(三)新型城镇的城市文化营造与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

1.新型城镇城市文化营造

一般认为,城市文化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一般性文化,强调的是城市文化的标志性与内涵价值。城市文化包括城市的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公共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而其中最具象的表现形式就是建筑文化,如北京作为古都,天安门、故宫、长城、四合院民居等标志性建筑物就很好地表述了城市文化。因此,新型城镇城市文化营造重点必须放在新建筑的内涵表达、新老建筑的的融合、地域建筑的新符号化、传统建筑材料的创新性运用、建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建筑空间的处理等方面。

2.地域建筑的新符号化

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①建筑通过符号传达出情感,形成隐喻,通过双重译码的解读,营造地域文化。总结与提炼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特征,进而具象成新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等,并将这些新符号与建筑营造结合起来,使新建筑融入城市整体环境,营造新型城镇城市文化,是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的主要途径。具体的方法有新建筑的实效性设计、类比性设计、象形型设计、法则型设计等。②如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就是将现代建筑与中国古塔元素符号相结合,建筑自上而下,层层跌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阳光像金色的瀑布从塔顶顺流而下,既蕴含了佛教的佛光普照寓意,又将上海建筑的弄堂文化同现代超高层建筑技术相结合,符合上海的本土建筑文化,也反映了上海地少人多的地理特征与国际金融中心定位,结合新技术促进了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更新。

3.传统材料的创新性运用

熟练掌握传统建筑材料的特性,同时利用现代技术生产能够体现传统材料的肌理、质感、色彩等属性的可替代的建筑材料,在满足现代人审美观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生成新的建筑空间,这是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如现代徽派建筑在使用现代建筑框架技术与钢筋混泥土、玻璃、瓷砖等现代材料的同时,使用传统石材、木材作为建筑物的装饰性构件与表面肌理材料进行建筑室内外装饰,遵循传统徽派建筑空间格局进行布置,营造特色建筑空间,不仅能够节约经济成本,还能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延续城市脉络,突出城市精神,营造新型城市文化,促进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地域建筑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三、结语

建筑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审美表达

文化建筑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尤其是在文化属性表达上,更是将文化建筑的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进行融合,突出对人的审美性、物质性、艺术性、精神性的意蕴表达。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上,不能孤立地审视文化建筑格局,而是要从文化建筑平面设计思维、审美心理,以及对公众的审美传达等方面,来增添文化建筑的平面艺术审美体验。本文就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展开融合论述,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挖掘与呈现其审美表达方式。

1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

建筑领域中的文化建筑,泛指以文化教育等为功能基础的各类综合性建筑,如博物院、图书馆、展览馆、文化遗迹、学府等建筑形式。相对于其他建筑,文化建筑除了遵循建筑结构设计要求之外,更要挖掘建筑的文化功能,特别是在创造特色文化内涵上,需要利用平面艺术设计手法来打造独具文化韵味的建筑美学风格,如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凯旋门、英国的大本钟,以及中国的故宫等。这些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风格,既展现了文化建筑自身的功能特点,又从精神文化上发挥了教育功用。平面艺术设计始于环境要素,而建筑设计源自其结构与功能,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的融合,旨在通过建筑学、艺术学理论,突出文化建筑的美观性与舒适性,以及文化教育功能。作为泛称,对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表达,也需要从建筑内部结构、建筑外部环境,以及建筑规划总体有序性上,展现文化建筑艺术设计审美创造,满足人对文化建筑的心理体验与审美鉴赏。

2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审美内涵

美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觉心理波动的理解与感受。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有两种,一种为主观倾向美,另一种为客观倾向美。对于文化建筑的审美表达,就是基于文化建筑的美感,从建筑的直观美学与客观美学价值中作用于人的审美心理。审美心理学家提出,审美是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体现,也是对美感的体验活动,多表现为人的知、情、意。建筑平面艺术美学主要是设计师通过平面构图等来营造建筑环境,运用美学要素来吸引受众,让受众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感知建筑环境的美学意蕴。同样,对于文化建筑,设计师要把控当代受众的审美心理共性,改变文化建筑平面设计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多样化艺术语言来表达审美共性心理,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呈现文化建筑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审美感受。2.1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创造。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是基于对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合规性、合目性的统一,从而改造建筑结构与环境的关系,使其更好地满足人的审美规律需求。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劳动’是活的,是塑造形象之火。对于‘劳动’本身,并非机械地劳动,而是基于创造性内涵‘活’的劳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规律性。”同样,恩格斯也提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可见,愈是高级的、复杂的劳动,就愈需要进行周密、细致的艺术设计。所谓建筑平面艺术设计,就是要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以审美创造为目标来满足公众的审美心理。创造也是创新的过程,艺术设计的生命在于创新,平面艺术设计也在创新,如何从独具前瞻性、独创性的审美创造中推陈出新,就需要立足公众的审美诉求,进行创造。意大利前卫设计师李特萨斯在评价查理•依姆斯设计的椅子时提出,“并非只是设计椅子,而是设计一种坐的方式”。由此可见,对于文化建筑而言,平面艺术设计师需要结合受众对文化建筑的审美诉求,从而营造适宜的审美环境,达到审美创造的目标。2.2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欣赏。对于受众而言,其审美欣赏是什么?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有哪些是值得欣赏的?简而言之,对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审美欣赏,就是从受众的审美体验中获得心理上的美的感受。比如对建筑外观的审美愉悦,对建筑空间的审美享受,对建筑结构的和谐体验等。无论是何种审美欣赏,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审美认知。同样,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一些技术缺陷、不足等问题,也将影响其审美欣赏体验。总的来说,无论是平面艺术设计形式上的审美愉悦,还是精神上的审美满足,都会与其内外形式的合理、悦目化设计有直接关系。

3首都博物馆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表达

作为文化建筑,首都博物馆更具典型性。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在平面艺术设计中更加注重审美表达的运用。3.1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文化建筑在建筑结构与格局上,不仅要满足功能服务,更要从体现审美价值上为受众营造独特的感官体验。也就是说,建筑与其文化属性的融合,旨在对受众精神与情感的双重交流,以凸显文化建筑的内涵价值。如何做到服务受众,需要从设计思想上表达真诚,从审美享受上突出人与建筑、环境的统一和谐。首都博物馆内部陈列的文物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在对其内容进行分类基础上,依照相应的时间、种类来进行有序陈列。一方面,从文物展示中突出文化意义;另一方面,从文物与博物馆平面艺术结构设置上形成内在契合。比如一些地域性文物、特色性文物设置专门的平面空间进行陈列,增强其艺术审美价值。3.2对设计思维的多维化表现。平面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讲究设计思维的创新与变化,文化建筑也不例外。文化建筑在融入审美艺术理念时,与其他建筑环境不同,需要从特殊性艺术符号设计与运用中挖掘和增强平面艺术的内涵,增进受众与文化建筑间的情感融合。当然,平面艺术设计也表现出矛盾性,有时在呈现不一样的艺术情感时可能与受众的认知相悖。当然,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思维表现来看,多维性变化就是从服务性视角寻找与文化建筑的自身特征相契合。首都博物馆主展厅宽大宏伟,各陈列品依据建筑格局有序排列。在平面设计上,室内文物与室内平面空间环境浑然一体,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也让文物文化与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形成历史追溯感。比如沙盘、模型、浮雕、书籍等多种文物构成的展览群,融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受众营造视、听多维感官体验。

总之,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不仅要从形式上借鉴不同的设计风格,还要从根本上构筑受众审美心理与整个建筑空间环境之间的契合点。毫无疑问,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不仅是满足个体性审美诉求,还是将广大受众的审美共性作为基础性审美特征,从而表达建筑空间平面艺术设计的丰富内涵与审美体验。

作者:王娟 单位:开封大学

建筑文化论文范文7

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形式和空间两大方面,并且与地方建筑存在紧密联系。居民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基础,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生活习惯。

2.官式建筑方面

19世纪29年代,我国建筑设计师在官式建筑设计上主要是模仿我国传统古建筑,例如:大屋顶、拱形设计等,都能够充分体现在官式建筑设计中,将这些传统建筑文化运用其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成本,而且能够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并与周围环境相呼应,是建筑成功的典范,诚然,也存在一部分失败的案例,例如:北京西站的设计,对我国传统文化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建筑造价高、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合理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内涵十分重要[2]。

3.复原、重建性建筑方面

由于我国一部分传统建筑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许多建筑需要复原或者重建,建筑遗迹或者残留部分的复原或者重建工作,大多数主要采取的是在原有建筑上恢复原来建筑风格的方法,然而,其中不乏存在一些利用原有风格进行创新建筑的做法,在保持原汁原味古建筑风格的情况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并进行创新,作为一种建筑方式受到大众的认可。对群体性的建筑进行复原时,主要是结合资料记载,进行恢复性建筑,例如:寺庙建筑复原,而天津鼓楼的建筑复原并没有完全照搬资料,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修建商业街,扩大建筑范围,并为城市带来更好地经济效益;另外,单体型复原建筑更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除了参考原有建筑基础,还可以增添许多创新元素。

4.模仿性建筑方面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种类多,历史文化遗城较多,一些城市为了能够提升城市知名度,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会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并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过程中,一些人文景观或者富有神话性质的景观就会由此崭露头角。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知名度,还能够增加更多经济效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3]。

5.结论

建筑文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文化;建筑;多元化;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033-01

全球化使得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变得迅速和便捷,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可以共享,文化遗产和科技成果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人们因此而担心文化的趋同现象,一些建筑师一直对文化的趋同保持着相当的戒备,尝试用本土文化来抵御文化趋同。但冷静思考,中国所要保护的传统和民族性应该如何?把我们建筑的未来仅仅寄托在乡土建筑的因素,显然是不够的,要以批判、发展的眼光对待地区建筑,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应是一个不断吸收和整合外来文化技术。

我国多元化建筑论的基本含义应该是:立足现代中国的多元生活,多元吸收,多元创造、多向量地全面满足生活对建筑提出的物质和精神要求。对建筑多元的发展的评价,从形式上看,是对建筑的“传统与现代”、“个性与风格”之类的问题的判断与解答,但就实质而言,建筑评价的含义上却要广泛和深入的多。事实上,最大量的建筑批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发生并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对于人的生活而言,建筑应当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被理解为容纳某种生活环境,或者一个生活的大舞台,在此环境或者“舞台”中的人类生活是由大量不断发生的事件所构成的丰富多彩的综合景象它受到全球许多因素、条件的影响。

克里斯・亚伯认为:“对文化的个性的恰当的最有用的定义将产生于对文化间相互影响的创造性过程完全的理解和评价,而不是来自于某种对想象的更纯粹的地方或民族文化的预先选择。仍然存在没有受到过外来基因和文化形式的影响的文化是极不可信的。”同时,“在具体的建筑成就之外,一个更广泛的模式正在出现,指向全球尺度的文化转向。考虑到权利仍然掌握在工业化国家中,更不用说美国通俗文化在发展中国家发挥的吸引力,现在谈论西方文化在建筑领域的主导的地位终结仍然为时过早。但新的和令人激动的是发展中地区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业主,连同在这些国家设计的西方设计师,正转向本土的和另外的文化形式以选择合适的模型。经过长时间认为西方式最好的洗脑以后,这种态度上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高质量的地方性建筑,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逐渐增加,但它们仍然只占全部建成环境的极小比例,它们是另外一种可能性的重要启示,但也仅是启示而已。大量的“常规的”建筑,仍然受到狭隘的全球文化价值观和代表国际消费主义的远程遥控生产体系的控制。任何迈向规范性的地方主义的转变,仍依赖于生产体系的相应的改变,如作为生态发展和适度技术的特征的、地方化的生产方法。

由于改革开放形势不可逆转,促进了思想的活跃,关于人的全面价值的思考,美学热、文化热的兴起,对过去几十年的反思,对传统的再认识,以及中外文化和思想的加速交流,还有建筑创作任务的空前规模,都促进了建筑理论的发展,多元建筑论因之崛起。这是中国历史从未出现过的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在当今多元论建筑文化中,应当考虑首先是立足中国,而不是全盘西化;立足现代当然也不是一味崇古,而是致力于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新建筑文化创造;既然是多元吸收,当然就不是拒绝传统,也不是拒绝异域,而是多向选择,把它们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既然是多元创造,就不是一枝独秀,一水独流,而是百技竞秀,九派争流,促成绚丽多彩的全面繁荣;既然是对生活的多向量的满足,就不是只强调生活的某一个侧面,而是充分了解生活的复杂性,它的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现实和情感,一般和特殊的不同,针对具体对象,辩证结构,而臻之美。

中国的现代生活是中国现代建筑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坚持创造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新建筑文化是我们的唯一正确道路。“唯一”和“多元”并存,“唯一”指导“多元”,它们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对于所谓“中国的现代生活”,我们切不可作一种绝对化的理解,仿佛是一个抽象的与“中国”以外的异域和“现代”以外的异时绝缘的存在。辩证思维告诉我们,“中国”是相对于异域而言的,基于共时性的理由,其中就不能不包含那些可以和有必要吸收自己为一部分的异域因素,这部分因素,就既是异域的,也同时可以是中国的;“现代”是对应于过去的,基于历时性的理由,其中也不能不包含那些可以和有必要融化为自身一部分的传统因素,这部分因素,就既是传统的,也同时可以是现代的,是传统的与现代的结合点。所以建筑多元论所说的立足于中国现代,既包括“中国现代”本体生发出来的活力,也包括可以为它接纳的异域和传统。

建筑文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 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

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4.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待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西方建筑思潮中渗透着的创造精神与反叛精神,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缺乏的,因而导致建筑师们盲目地模仿来代替创作,以平庸来代替创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 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2] 杨嵩林,张复合,村松申,井上直美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重庆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