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关键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30 10:37:59

关键技术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介绍了脱毒甘薯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选好品种、选地深耕、培育壮苗、适时扦插、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平衡施肥、防病除虫等方面的内容,以期指导脱毒甘薯的推广种植。

1选好品种

根据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用途等选择相应的脱毒甘薯品种。对灌溉条件较好、肥力较高的土地,可选用徐薯18等品种;对肥力较差的旱薄地,选用鲁薯7号等品种。高产淀粉型品种有徐薯18、皖薯1号、皖薯7号、鲁薯7号、豫薯7号、苏薯7号等;优质食用型品种有北京553、苏薯8号、皖薯8号、徐薯43-14等。

2选地深耕

甘薯具有抗旱特性,应选择疏松透气、上层深厚、蓄水保肥、排灌良好、耕作层深30cm左右的沙质壤上,pH值以5.2~6.7为宜。深耕30cm左右,起垄规格为垄高20cm,垄宽50~60cm,垄距80~100cm,做垄要求土壤宁干勿湿。起垄目的是加大昼夜温差,促进薯地膨大和养分积累,土层松软,减少气生根,一般可增产10%以上。

3培育壮苗

壮苗一般比弱苗增产10%以上,是高产的基础。壮苗的标准是:茎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大小适中,项叶平齐,苗高20~25cm,苗龄25~30d,组织充实、老嫩适度,苗重5g以上,无病虫无白根,断口白浆多,栽后缓苗快。

甘薯育苗方法有塑料薄膜育苗、火炕育苗、酿热温床育苗、电热温床育苗等。苗床管理主要是“以催为主、以炼为辅,先催后炼、催炼结合”来达到早出苗、多出苗、育壮苗。

苗床管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排种到出苗阶段,即前期高温催芽期,排好种薯后浇透水,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种薯进行消毒,种苗上床3~4d内温度保持35~38℃,而后降至29~31℃进行催芽;二是平温长苗期,当苗高10cm后,将温度稳定在25~28℃,苗出齐时浇1次透水;三是低温炼苗期,当苗高15~18cm时可采苗移栽,采苗前3~4d温度降低至18~20℃进行炼苗处理,采苗后第1天浇1次透水,再次转入以催为主,追施适量的肥料。

4适时扦插

春甘薯在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每早栽ld,产量可提高1.0%~1.2%;夏薯每早栽1d,产量可提高2.5%~3.0%。扦插时应选用苗龄在30d左右,苗长20cm,茎粗节短的壮苗进行栽插。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采用留3叶方法进行水平扦较好,栽插深度以5cm为好;在干旱和丘陵地区则以留3叶方法进行斜插为好,深度为10cm左右。

5合理密植

插足基本苗,以较好地发挥群体增产潜力。春薯4月下旬至5月中旬栽植密度为4.50~5.25万株/hm2,丘陵地一般为7.50万株/hm2。土层深厚,肥水条件较好,可适当稀植;耕作层浅,肥水条件较差,则适当密些,以协调个体和群体间结构,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有效提高甘薯产量。

6田间管理

6.1中耕培垄

春薯栽后30~35d开始封垄,应及时中耕松土培垄,用地膜覆盖的只锄垄沟。夏薯栽后20~25d培垄。

6.2及时化控

对茎叶徒长田块,应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营养生长叶盛期)化控2~3次,喷施多效唑、膨大素或助壮素,也可提蔓1~2次,以控制茎叶徒长,促进块根膨大,提高产量。

6.3浇水排涝

甘薯抗旱性较强,适宜土壤相对湿度为50%~70%,封垄前中耕除草2~3遍,栽后20~30d遇旱浇1次缓苗水。中后期遇旱顺垄轻浇小水。甘薯怕涝,雨水大要排水。

7平衡施肥

甘薯是地下结果的块根作物,对肥料的吸收以钾素最多,其次是氮,而磷最少,吸钾数量为氮的2~3倍。据测定,高产甘薯每生产1000kg鲜薯需吸收纯氮4.9kg、纯磷1.34kg、纯钾11.5kg,其比例为1∶0.3∶2.3。

根据甘薯的需肥特点,总的施肥原则就是控氮,稳磷,增施钾,补施锌硼肥。中等肥力地块,施肥用量为纯氮105~150kg/hm2、纯磷75~120kg/hm2、纯钾225~300kg/hm2。在缺锌硼的田块,需施硫酸锌和硼砂各15.0~22.5kg/hm2。

提倡深施、分层施。70%的有机肥结合深耕施入,化肥和30%的有机肥在做垄时集中施于垄下。栽后30d看长势追施5~10kg/hm2尿素,9月中下旬可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5kg/hm2。

8防病除虫

关键技术论文范文2

摘 要: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光二极管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照明领域是必然趋势。本文综述了照明用发光二极管封装技术,主要对散热、白光、测试、筛选、静电防护等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加快发展照明用发光二极管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照明;光通量;封装中图分类号:TN312 + 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6339 (2005) 05 - 0430 - 02 Encapsulation Technical Keys of illumination LED ZHANGDong - chun ,SUN Qiu - yan ,ZHENGJi - yu (Light Industry College of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Tangshan 063020 ,China)Abstract :It is a inevitable trend that LED is more and more used in the illumination field as the progress ofmanufacture technology. Encapsulation technology of illumination LED is summarized in the paper , includingkey technology , such as emanating heat , white light , test , filter and static prevention , etc. The advice thattechnology of illumination LED should bedevelopedisputforwardinthepaper.Keywords :LED ;illumination ;luminousflux ;encapsulation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ight - emitting diode) 简称LED ,从二十世纪60 年代研制出来并逐步走向市场化,其封装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由最早用玻璃管封装发展至支架式环氧封装和表面贴装式封装,使得小功率LED 获得广泛的应用。从二十世纪90 年代开始,由于LED 外延、芯片技术上的突破,四元系Al2GaInP 和GaN 基的LED 相继问世,实现了LED 全色化,发光亮度大大提高,并可组合各种颜色和白光〔1〕。器件输入功率上有很大提高。目前单芯片1W大功率LED 已产业化并推向市场,这使得超高亮度LED的应用面不断扩大,由特种照明的市场领域,逐步向普通照明市场迈进。由于LED 芯片输入功率的不断提高,对其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ED 要在照明领域发展,关键要将其发光效率、光通量提高到现有照明光源的水平。大功率LED所用的外延材料采用MOCVD 的外延生长技术和多量子阱结构,虽然其外量子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但获得高光通量的最大障碍是芯片的取光效率低。现有的大功率LED 的设计采用了倒装焊新结构来提高芯片的取光效率,改善芯片的热特性,并通过增大芯片面积,加大工作电流来提高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从而获得较高的光通量。除了芯片外,器件的封装技术也举足轻重。关键的封装技术工艺有:1 散热技术 传统的指示灯型LED 封装结构,一般是用导电或非导电胶将芯片装在小尺寸的反射杯中或载片台上,由金丝完成器件的内外连接后用环氧树脂封装而成,其热阻高达250~300 ℃/ W,新的大功率芯片若采用传统式的LED 封装形式,将会因为散热不良而导致芯片结温迅速上升和环氧碳化变黄,从而造成器件的加速光衰直至失效,甚至因为迅速的热膨胀所产生的应力造成开路而失效。因此,对于大工作电流的大功率LED 芯片,低热阻、散热良好及低应力的新的封装结构是技术关键。采用低电阻率、高导热性能的材料粘结芯片;在芯片下部加铜或铝质热沉,并采用半包封结构,加速散热;甚至设计二次散热装置,来降低器件的热阻。在器件的内部,填充透明度高的柔性硅橡胶,在硅橡胶承受的温度范围内(一般为- 40~200 ℃) ,胶体不会因温度骤然变化而导致器件开路,也不会出现变黄现象。零件材料也应充分考虑其导热、散热特性,

关键技术论文范文3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节能减排成为了时代的强声国家大政方针的确立,又为LED应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科技部“十城万盏”路灯重大示范项目的实施,众多省市热情高涨的自主LED路灯项目,这如火如荼的燎原之势,明示了LED无可置疑的节能效果和其应用的强大生命力。但由于目前LED路灯尚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测量标准,没有某些强制性的性能指标,在群雄四起的时代,LED路灯质量的良莠不齐,在一些地方过早地使用,影响了社会和用户对LED灯具的信心。固此,加强技术研发持续提高LED路灯的整体综合质量,依然是LED应用业界的重中之重。 图1 大功率LED路灯 一、 LED路灯的散热 在大功率LED路灯的整体设计过程中快速有效地散热是LED路灯重点解决的问题,因为LED光源的光衰和寿命与工作温度的高低有决定性关系。目前LED路灯主要采用热管散热和自然散热2种方式。 1、热管散热 热管广泛用于CPU的散热,效率高,但需配带热管和运动介质。还需要配合灯具结构作弯、压加工,制作和安装复杂,比较适合集成LED模组光源中使用,如50W、100W甚至更大功率的集成LED。由于在热管中加有运动介质,一旦介质泄漏即会造成整个热管系统失效,而导致LED结温急剧上升。此外,不管由于某种原因造成LED路灯失效,修理也较复杂,需要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方可。 2、自然散热 自然散热是目前LED路灯比较常见的散热方式,具有制作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的特点,但效率较低。如何提高散热效率是应用自然散热方式的关键所在,我认为首先要有良好的材质和导热界面,足够的散热面积和蓄热能力,在必须满足以上的几个条件的基础上,自然散热方式的灯具设计的真谛在于突出一个“快”字,也就是如何提高冷热空气的快速流动交换是关键,使路灯上的热量通过冷热空气的迅速移位而散发出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味盲目简单地增加热容量和散热面积,只会将LED路灯做得重量很重外形不美的产品,这是走进了采用该种散热方式的认识和设计的误区。 此外,充分降低各节点之间的热阻,以及高效驱动电路的设计和合理安装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大功率LED路灯的散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设计、试验和检测三部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正真的科学与合理。图2 自然散热的热成像曲线图 我们制作的一款功率为140W的自然散热式大功率LED路灯经检测在25℃常温下,其LED结温温升37℃,这样的数值在国内业界是不多见的,我们还在作进一步的优化,以得到更理想的结温温度。 图3 大功率LED路灯结温温升曲线图 目前LED热阻大约在8℃/W左右,随着电光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LED热阻也将会继续下降,大大降低了采用自然散热路灯的设计难度,LED综合性能的不断提高加上精心科学的设计,自然散热方式才能真正体现出制造方便、价格

关键技术论文范文4

>> 物联网关键技术中的基于云计算关键技术神经智能电网控制系统应用研究 论关键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 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在煤矿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关键技术在食品溯源中的研究与应用 物联网关键技术在通信运营中的应用 “智能微尘”成物联网应用关键技术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关键技术的智慧城市应用体系综述 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 JAVA中的关键技术在无纸化考试系统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智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浅谈OFDM系统在移动通信应用中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论PLC关键技术在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PLC关键技术在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探讨物联技术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大规模电力控制系统中的基于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浅谈智慧交通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及监理措施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百度文库. 智慧园区[EB/OL].[2012-10-08]. .

[3] 百度文库. 物联网[EB/OL].[2013-03-29]. .

[4] 祝敬国.博物馆数字化的概念思考[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8):10-15.

[4]曾斌,田峻.智能建筑工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关键链技术 进度管理 研究综述

由于一些企业的项目进度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了相关项目进度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协调性以及盲目性等问题,这就加大了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的机会,为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埋下了隐患,使得整个项目受到影响,究其根本,是由于在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高新的管理技术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入以及应用,这就导致了,在工期上的施工时间变得更为长期,因此无论在员工的薪水上和施工的投入上都有着比较大的消耗。针对于这种情况而言,就需要项目进度管理时,将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而关键链技术正是比较合适的管理技术之一。

一、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技术的意义

王章礼,刘强,杨艺在2012年3月发表了《基于关键链方法的审计项目进度管理研究》一文,在文中明确的介绍了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技术的概念及意义,认为所谓的关键链技术实际上指的是一种新的项目进度管理手段,该项技术以约束理论为基础,是当下比较备受关注的管理技术之一。对于该项技术而言,其不单单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工序的执行时间进行了协调,而且还对于工序间存在着的紧前关系进行了限制,同时,对于工序间所积压的资源冲突进行了缓和,着重研究方向倾向于在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对项目流程施以更为科学的动态管理。目前来说这项项目进度管理技术的发展还不完善,仍旧需要大量地研究进行优化。

二、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技术的内容

(一)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技术中的流程管理

我国著名工程师张斌,在对开张35kV变电站增容改造项目进行研究分析时,也同样对关键链项目进度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于2012年6月发表了《基于模糊关键链法的工程进度管理研究――以开张35kV变电站增容改造项目为例》一文,在文中对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技术中的流程管理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认为对于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技术中的流程管理来说,主要是运用流程管理来建造设计好生产体系,将软性管理作为为其本质,流程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不仅要做好各部门的协调管理的工作,而且还要有一套相关的可预测生产的流程,流程管理主要是在现场进行,如果流程管理在室内进行,不了解现场的实际,就会给工作人员的实地工作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而达不到流程管理的目的,使各个关节进行均衡的管理。

(二)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技术中的任务管理

在张斌的研究基础上,罗岳斌,赵英俊,王华等人也在2013年对于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技术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和探索,并且提出了“任务管理”的概念,所谓的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技术中的任务管理,实际上指的是运用任务管理来进行工程的设计,把硬性管理作为其本质,它把与客户的合同安排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进行生产设计,进而以合同进行约束,由于建筑的项目具有唯一的特性,所以任务管理在制造业中尤为重要,一般的合同管理包括处罚与索赔两项,同时还有对奖金与报酬的管理、低成本与竣工核查清单以及准时交付等,对于任务管理来说,其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在于工期延误时,有没有可用的竣工核查清单。

(三)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技术中的价值管理

2013年是我国发展迅速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国相当多的重点项目进行了实施,例如在2013年,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新开工重点工程就已经达到了20项。对于一些项目而言,其工序的开展与运行更是遵循了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技术的相关理论,极大地优化了自身价值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价值,针对这种现象,唐建波,关昕,马力等人又提出了一项新的理论,那就是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技术中的价值管理,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技术中的价值管理的概念为运用价值管理来传递给客户所需要的价值信息,它是以一种硬性的方式来完成生产的设计体系和以一种柔性的方式来创造客户的价值,给予服务于市场的管理即为价值管理,所以,在客户进行表达的同时,管理者必须及时的理解,并且尽可能实现价值的参数,确保实现顾客在建造流程中所需要的价值。价值管理对于顾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整个工程团队而言则不是最优的,价值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就是顾客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展项目即将被开发出来,带给人们乃至于全国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这些项目而言,其本身重要性的发挥需要具备一定的辅助技术来帮助其完成,由此一来,不仅要对发展项目进行创新,还需要对相应的项目管理技术进行革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项目运行的稳定性,为我国打下良好的经济效益基础,并且带来更好地发展前景,进而保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具备着更大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章礼,刘强,杨艺.基于关键链方法的审计项目进度管理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张斌.基于模糊关键链法的工程进度管理研究――以开张35kV变电站增容改造项目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

关键技术论文范文6

>> 大数据关键技术及发展 投资统计大数据处理关键技术 大数据关键技术分析及系统实例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系统关键技术 浅析云环境下的大数据关键技术 面向大数据的Deep Web数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研究 社会网络大数据分析框架及其关键技术 农业云大数据自组织推送关键技术综述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的大数据可靠存储关键技术概述 电力信息大数据高速存储及检索关键技术研究 面向大数据的分布式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浅谈大数据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发展 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关键技术分析 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处理关键技术 电力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趋势 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变现之关键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中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9] FastDFS [EB/OL]. [2012-10-02]. .

[15] Storm [EB/OL]. [2012-10-02]. .

[24] Hive [EB/OL]. [2012-10-02]. http://./conflunce/display/Hive/Home.

[25] Zookeeper [EB/OL]. [2012-10-02]. http://.

[26] Sqoop [EB/OL]. [2012-10-02]. http://.

[27] Flume [EB/OL]. [2012-10-02]. http://.

作者简介

关键技术论文范文7

1 绿色开采的内涵与技术体系

从广义资源的角度论,在矿区范围内的煤炭、地下水、煤层气(瓦斯)、土地以至于煤研石以及在煤层附近的其他矿床,都应该是经营这个矿区的开发对象而加以利用。

而原来对矿井瓦斯的定义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而在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中认为:“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涌水量、水害情况和防治水难易程度,划为……类型”。显然,上述概念将原本为矿区资源的瓦斯和水单纯作为有害物来对待是不合适的。

煤矿绿色开采以及相应的绿色开采技术,在基本概念上是从广义资源的角度上来认识和对待煤、瓦斯、水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基本出发点是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煤炭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目标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煤矿中土地、地下水、瓦斯以及矸石排放等,“绿色开采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水资源保护-形成“保水开采”技术;②土地与建筑物保护-形成离层注浆、充填与条带开采技术;③瓦斯抽放-形成“煤与瓦斯共采”技术;④煤层巷道支护技术与减少矸石排放技术;⑤地下气化技术。

开采引起环境与主要安全问题的发生都与开采后造成的岩层运动有关(岩体不破坏上述问题都不会发生),因此,绿色开采的重大基础理论为:①采矿后岩层内的“节理裂隙场”分布以及离层规律; ②开采对岩层与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③水与瓦斯在裂隙岩体中的渗流规律;④岩体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岩层控制技术。

2 基于关键层理论的绿色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

采场老顶岩层“砌体梁”结构模型是针对开采过程中的矿山压力控制而提出来的。近年来,为了解决岩层控制中更为广泛的问题,提出了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关键层理论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覆岩中厚硬岩层对层状矿体开采中节理裂隙的分布及其对瓦斯抽放与突水防治以及对开采沉陷控制等的影响。因而,关键层理论将为绿色开采的研究提供理论平台。

开采后,随着关键层的破断,在该区域内地下水将形成下降漏斗。地下水位能否恢复,则决定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上覆岩层中有否软弱岩层(事实上它是研究地下水渗漏的“关键层”)经重新压实导致裂隙闭合而形成隔水带。把地下水视为资源,必须形成保水开采技术,即开采后地表水暂时形成下降漏斗仍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开采技术。底板突水是在采动和水压共同作用下底板破坏所致,因此,底板突水机理及防治研究应重视采动底板破坏规律的研究。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的原理可以用于采场底板突水治理研究中,即在采场底板隔水层中,找出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岩层-隔水关键层,由此展开相应的力学分析。在采场底板突水事故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无断层底板关键层的破断与突水机理及有断层底板关键层的破断与突水机理进行了研究,据此提出了底板突水预测预报的原理与方法,在淮北朱庄矿6313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性的预测预报中得到了应用与验证。

基于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提出:将保证覆岩主关键层不破断失稳作为建筑物下采煤设计的基本原则。为了保证建筑物下采煤既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又确保地面建筑物不受到损害,关键在于根据具体条件下覆岩结构与关键层特征来研究确定合理的减沉开采技术及参数。确定覆岩中的关键层位置,掌握其离层与破断特征参数,是注浆减沉技术应用可行性分析、钻孔布置与注浆工艺设计及减沉效果评价的基础。从理论上来说,充填采矿是解决煤矿开采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为了降低充填成本,基于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提出了部分充填(条带充填)控制开采沉陷的思路:仅充填部分采空区,只要保证未充填采空区的宽度小于覆岩主关键层的初次破断跨距,且充填条带能保持长期稳定,就可有效控制地表沉陷。在关键层理论指导下,开展了多个矿井建筑物下条带采煤试验和巨厚火成岩下离层充填减沉试验,累计安全采出建筑物下压煤数百万t,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目前,关键层理论正应用于多个矿井的建筑物下采煤实践。

我国煤层70%以上煤层的渗透率小于1×10-3 μm,这对我国开展煤层瓦斯采前预抽是极为不利的。正因为如此,我国已钻的200多口采前地面煤层气井中,稳产高产井很少,单井产量超3000 m3/ d的也只有约30口。而如何提高煤层采前渗透率是尚未解决的难题。实践表明,一旦煤层开采引起岩层移动,即使是渗透率很低的煤层,其渗透率也将增大数十倍至数百倍,为煤层气运移和开采创造了条件。因而,卸压煤层气抽放将是我国煤层气开采的重要途径。我国煤矿卸压瓦斯抽放工作一直在进行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我国煤矿抽放瓦斯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采煤的安全,而不是将瓦斯作为一种有用的资源进行开采,大部分矿井抽放瓦斯未能利用而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目前,我国卸压瓦斯抽放总体上仍存在抽出率低及钻孔工程量大的问题,瓦斯总体抽出率仅为23%。如何基于岩层移动规律进行卸压瓦斯抽放方案的优化、提高瓦斯采出率将是我国煤矿卸压瓦斯抽放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基于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及煤矿绿色开采思想提出的“煤与煤层气共采”的基本观点为:将煤层气作为一种资源,充分利用采煤过程中岩层移动对瓦斯卸压作用并根据岩层移动规律来优化抽放方案、提高抽出率,在煤层开采时形成采煤和采煤层气两个完整的开采系统,即形成“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煤矿从采掘部署上把瓦斯抽放当作正规的开采工艺流程,从时间、空间与资金上给于保证,对抽放瓦斯进行利用。若在开采时形成采煤和采瓦斯两个完整的系统,利用岩层运动的特点将煤层气高效开采出来,即形成“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关键层理论所得出的节理裂隙场分布规律将对瓦斯抽出技术有重要参考作用。将关键层理论及有关采动裂隙分布规律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卸压瓦斯抽放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一是建立了卸压瓦斯抽放“O”形圈理论;二是理论与实测研究证明,上覆远距离煤层能充分卸压,其卸压煤层气可通过“O”形圈大面积抽放出来。三是试验研究表明,邻近开采煤层的下位关键层的破断运动对“导气”裂隙发育的动态过程起控制作用。

关键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向

[分类号]G350

1 引言

硕士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情报学教育发展的热点,随着情报学硕士点的不断增多和情报学研究队伍的日益壮大,我国的情报学教育事业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迎来了其发展的又一高峰。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院信息网的数据,截至2008年2月,全国共有67所高等院校及研究院所招收情报学研究生。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是作者在对大量信息资料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情报学领域的问题进行专业研究与探索,提出见解和主张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性。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情报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是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参考资料。之前曾有学者通过对情报学研究生招生专业方向的分析统计……来预测情报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那么作为情报学硕士教育成果之一的学位论文,应该更能反映这一学科的真实面貌。

2 数据来源及基本情况统计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万方数据――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情况如表1所示:

对检索结果信息进行去重处理后,共得到来自于1990-2007年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1637篇。以上均为情报学硕士论文数量的调研情况,博士论文的数量较少,因此没有纳入本次讨论的范围(虽然选择了两个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但是受到数据库收录不完备和数字化程度的影响,数据的收集仅限于此年限之间)。

图1为1999年-2007年情报学学位论文数量增长变化图(1990-1998年总共获取的论文数量为27篇,数据量过少,没有列入比较的范围):

受情报学硕士教育改革的影响,情报学硕士教育逐渐施行弹性教学制度,课程学习压缩为2年制,因此,从2004年开始部分院校同时有两批学生毕业,论文数量明显增多。从总体上来看,随着硕士培养单位的日益增多和研究生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多,自2001年后,学位论文逐年增多的趋势明显。图2为情报学硕士点的增长变化情况:

3 论文选题分布

这1637篇硕士论文中共出现关键词5768个,其中不重复关键词3400个。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为序,前50个高频次关键词如表2所示:

本次调研的1637篇学位论文中有1150篇是围绕这50个研究热点展开,占调研论文总量的70%。从某种意义上说,这50个关键词代表了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中最受关注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所关注的研究方向。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问题,将表2中列出的50个关键词依研究方向归属类型进行分类,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br>

将这些关键词依其所属研究方向类型进行区分后发现:50个关键词中有27个落人应用类,占总数的54%,16个落入技术类,占总数的32%,7个落入理论类,占总数的14%。综合表2、表3分析,目前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中最为关注的是应用领域的研究,其中知识管理、信息检索、竞争情报、信息服务等是关注度最高的研究领域。知识管理、竞争情报等是情报学的前沿领域和热点研究方向,硕士论文选题也印证了这一点。技术领域的研究也是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较为关注的领域,表2显示,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等出现的频次较高,互联网和因特网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示,因此网络领域的发展也是关注度比较高的。硕士论文选题清楚地反映出数字图书馆、网络技术等作为情报学新兴领域的研究,的确引起了研究者的研究兴趣。50个关键词中仅有7个落入了理论类的研究,说明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中对于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不够关注,虽然也有信息资源、图书馆等高频词的出现,毕竟总体数量有限。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中的这一情况,反映出我国情报学硕士教育中不够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事实。

抽取的关键词中,不重复记录的关键词有3400个,挑选出的这50个关键词仅占总数的1,4%,但这50个关键词的总词频数为1060,占关键词总数的18%。总关键词中有50%以上都是出现频次仅为一次的关键词,剩余30%的关键词也是出现频次较低,因此都没有列入比较的范围。应该指出的是,如此众多的关键词涉及到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多样性是目前情报学学位论文最为明显的特点。情报学属于综合叉学科,其学科特点以及多学科融合对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影响,是学位论文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多学科融合促进了本学科课程设置和研究方法上的全面革新,这种转变的最终结果也鲜活地体现在了情报学学位论文上。

4 具体方向研究

笔者从关注热点、领域前沿、基础研究等角度出发选择了几个较为有代表性的情报学研究方向,试图通过对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方向的具体分析来展现情报学研究的趋势和动向。

为方便说明问题,现引人参数I,其具体定义如下:

I=具体研究方向/当年论文总量×100%(0≤I<1)

参数I的引入,有效地避免了单纯从论文数量增长判断硕士论文选题趋势变化的不合理性,可以更加科学准确地说明问题。

4.1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的研究

知识管理是情报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其主要涉及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资产评估、知识创新、知识员工和专家管理等。竞争情报研究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的分析和研究,是对竞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并由此形成的情报或策略。

从表2硕士论文高频关键词统计表中可以看出,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是硕士论文中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两者虽然在研究时间上晚于传统的情报学研究领域,但其研究内容的新颖性和较强的实践应用性激发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因此本文将学科领域前沿的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一并进行分析。

论文选题中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如图3所示,自2001年开始知识管理的研究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是调研的学位论文中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的研究领域。从调研结果来看,自2003年开始,其参数值I平均保持在10%,这表明作为新兴领域的知识管理的确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曾有学者提出这种趋势形成的原因是国内外教育界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实践,认为培养知识管理人才是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需要,知识管理课程涉及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因此知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笔者的实际调研结果也证明了我国情报学从文

献信息世界走向知识内容世界的发展趋势,是目前情报学研究中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论文选题中,竞争情报的研究早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参数值I平均保持在9.7%,反映出竞争情报是情报学硕士论文选题的热点。但是,由于竞争情报学历教育在我国并不普及,正式开展竞争情报学的单位不多且主要是集中在大城市的重点院校,很多都没有固定的教材且师资力量有限,所以目前的研究都仅是停留在竞争情报的概念、基本内容、发展状况和情报搜集方法的介绍上。由此笔者推测,在竞争情报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和成熟之前,竞争情报研究可能会不够稳定,出现震荡发展的趋势。

4.2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研究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通过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通信技术在政府事务中的应用,改变政府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水平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创造出更优秀的政府。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从事经营的基本方式,也改变了国家管理机构的职能手段,电子政务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电子政务的向前推进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如图4所示,电子商务的参数值I在5%和13%之间振荡。这说明作为信息科学的电子商务是当前情报学论文选题的热点之一。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务的电子商务,其发展变化深受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新技术的出现必然刺激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发展,而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交替迅速,电子商务的研究必然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受制于信息网络基础水平,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但是笔者认为,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更加安全、符合人性化需求的商务形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受到日益的关注。如何实现电子商务中的价值增值,可能会成为电子商务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未来的情报学研究者可以围绕这个中心议题展开相关研究,电子商务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全面。

如图4所示,论文选题中对电子政务的研究起步较晚,参数值I保持在3.5%,基本处于较低的研究水平。中央门户网站的开通和“十一五”计划的影响,政策面的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刺激了电子政务研究的发展,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趋势难以持续和保持。这是因为电子政务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且我国的电子政务研究偏重于理论层面,应用研究少,基本上是边实践边研究的路线,基于这些原因,短时间内,电子政务的研究仍将不会成为情报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4.3信息检索与信息服务研究

信息服务是信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信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领域,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信息检索是情报学的核心领域,是一种有目的的信息存取活动。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断丰富更新着信息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但在浩瀚纷繁的信息资源中如何寻找到有用的信息,也成为了信息使用者最大的难题,信息检索就是为了有效的解决用户在信息需求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达到提高信息服务效率,提升信息服务质量的目的。

如图5所示,信息服务的参数值I平均保持在6.4%。这也说明目前信息服务研究还不是情报学论文选题的热点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作为情报学研究的归宿性问题,随着信息资源网络的发展和基于网络的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推进以及信息服务到信息集成服务概念的演变,情报学研究中必将更多的关注于信息服务的研究。

如图5所示,信息检索的研究道路呈现出很多波折,参数值I平均保持在6.1%,图中折线显示出其总体趋势是向上发展的,只是这种趋势显现的较为缓慢。笔者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检索课题一般都比较复杂,完成课题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较多,需要人财物力多方面的配合,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作为硕士阶段的研究完成有一定的难度。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字信息呈爆炸性增长,出现了许多富有挑战性的信息检索课题,很多导师的课题和实践研究都是围绕这个领域展开的,因此笔者认为信息检索研究仍将处于不断探索、逐步向前发展的领域,今后情报学的研究势必会更多的关注到这个领域的发展。

4.4数字图书馆与数据挖掘研究

数字图书馆是情报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其实质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数据挖掘是通过对数据库中大量数据的分析,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从而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

种类繁多的各类数据库是构成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研究数字图书馆的同时研究者逐渐关注到大量集成数据信息资源背后所蕴含的潜在价值,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同时也为数据挖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资源空间。

如图6所示,数字图书馆研究基本呈现出一种V字形趋势,发展历程经历过高潮也遭遇过低谷,参数值I平均保持在8.12%,这说明数字图书馆是情报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作为更加有效的收集和使用知识的途径,以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这种高度的研究兴趣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还将继续保持,这是由于拥有图书馆学知识同时又拥有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新技术人才是数字图书馆的灵魂,在实际应用领域中受到普遍的欢迎,由此,硕士培养阶段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必将给予更多的关注。

我国情报学硕士教育对数据挖掘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04年起,其参数值I平均保持在4.4%,处于较低发展水平。近些年来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拥有的数据量急剧增加,为数据挖掘的应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笔者认为这种研究力度薄弱的状况可能会日益凸现,这主要源于情报学自身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科学,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其发展必将受到具体技术水平的限制,因此在某些程度上制约数据挖掘的研究。

4.5基础理论方向的研究

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是推动情报学向前发展的基石,其中包括情报学自身理论建设问题和相关学科理论的可用性问题。本文调研的论文选题都是情报学自身理论建设问题。

如图7所示,涉及理论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与当年论文总量之比平均保持在6.1%、5.8%、5.3%。平均保持在5.7%,研究力度有限。和本文关于学位论文选题方向上的统计结果一致,基础理论研究不是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关注点。

曾有很多学者指出,一味追求应用技术领域的发展而忽视情报学自身理论的研究会使学科发展缺乏原动力,阻碍情报学的发展进程。就笔者调研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在目前的情报学硕士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基本事实,且短时期内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这主要是由于对理论研究的投资需求大,时间也比较长,而现实情况是为了出成绩,尽早得到回报,大家都不愿在理论研究上有太多的投入。因此,似乎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仍将处于这种尴尬的研究境地。

关键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位置在摘要之后。早在1963年,美国ChemicalAbstracts从第58卷起,就开始采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关键词索引,提供快速检索文献资料主题的途径。在科学技术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全世界每天有几十万篇科技,学术界早已约定利用主题概念词去检索最新发表的论文。作者发表的论文不标注关键词或叙词,文献数据库就不会收录此类文章,读者就检索不到。关键词选得是否恰当,关系到该文被检索和该成果的利用率。

1关键词分类

关键词包括叙词和自由词。

1)叙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即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2)自由词——反映该论文主题中新技术、新学科尚未被主题词表收录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或在叙词表中找不到的词。

2关键词标引

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GB/T3179—92规定,现代科技期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或叙词)。关键词的标引应按GB/T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自由词)。

所谓标引,系指对文献和某些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如: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实验设备等进行主题分析,并利用主题词表给出主题检索标识的过程。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是为了从内容复杂的文献中通过分析找出构成文献主题的基本要素,以便准确地标引所需的叙词。标引是检索的前提,没有正确的标引,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检索。科技论文应按照叙词的标引方法标引关键词,并尽可能将自由词规范为叙词。

3标引关键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1专指性原则

一个词只能表达一个主题概念为专指性。只要在叙词表中找到相应的专指性叙词,就不允许用词表中的上位词(S项)或下位词(F项);若找不到与主题概念直接对应的叙词,而上位词确实与主题概念相符,即可选用。例如:“飞机防火”在叙词表中可以找到相应的专指词“专机防火”,那么就必须优先选用。不得用其上位词“防火”标引,也不得用“飞机”与“防火”这两个主题词组配标引。

3.2组配原则

叙词组配应是概念组配。概念组配包括2种类型:交叉组配。系指2个或2个以上具有概念交叉关系的叙词所进行的组配,其结果表达一个专指概念。例如:“喷气式垂直起落飞机”,可用“喷气式飞机”和“垂直起落飞机”这2个泛指概念的词确切地表达叙词表中没有的专指概念;“肾结石”可用“肾疾病”和“结石”这2个叙词表示一个专指概念。方面组配。系指一个表示事物的叙词和另一个表示事物某个属性或某个方面的叙词所进行的组配,其结果表达一个专指概念。例如:“信号模拟器稳定性”可用“信号模拟器”与“稳定性”组配,即用事物及其性质来表达专指概念;“彩色显像管荧光屏涂履”,可用“彩色显像管”、“荧光屏(电子束管)”和“涂覆”3个词组配,即用事物及其状态、工艺过程3个方面的叙词表达一个专指概念。

在组配标引时,优先考虑交叉组配,然后考虑方面组配;参与组配的叙词必须是与文献主题概念关系最密切、最邻近的叙词,以避免越级组配;组配结果要求所表达的概念清楚、确切,只能表达一个单一的概念;如果无法用组配方法表达主题概念时,可选用最直接的上位词或相关叙词标引。

3.3自由词标引

下列几种情况关键词允许采用自由词标引。

a.主题词表中明显漏选的主题概念词。

b.表达新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等新出现的概念。

c.词表中未收录的地区、人物、产品等名称及重要数据名称。

d.某些概念采用组配,其结果出现多义时,被标引概念也可用自由词标引。自由词尽可能选自其他词或较权威的参考书和工具书,选用的自由词必须达到词形简炼、概念明确、实用性强。采用自由词标引后,应有记录,并及时向叙词表管理部门反映。

4关键词的标引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