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30 10:38:11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运用 哲学 中“互补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就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给出更加综合全面的方

法论指导原则。以“系统论与还原论”为基础,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念以及在保护过程中建立“复合层次性保护结构”的方法。

    “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一刻也离不开方法”。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各种方法之后,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论思想。但是把这些方法论研究的成果摆在一起相互校正,我们常常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难以避免地会提出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在逐渐认识到这一 规律 后,哲学界提出了“互补方法论”研究。其主要思想就是“在宏观和多重视角下,在原来相互排斥的方法论之间发现彼此观点上的互补性,通过比较和澄明使各种方法论之间保持恰当的,必要的张力,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完整的解决之道”。它的提出是人类社会 发展 到相当高度的产物,只有当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现实的能力比较发达时,才能产生对不同的方法,对它们的应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和可能。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提出某种方法论的问题,而是解决了我们对于各类看起来都“言之有理”的方法论的认识态度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它的思想使我们的研究工作避免了方法论上的“先天缺陷”,其运用将是广泛的。

    “系统观和还原论”就是一对互补的方法论思想。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和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交替出现。近代 科学 的进步,是依靠经验的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达到的,分析还原论是主要手段。而 现代 科学的发展,却将系统观指导下的“以综合为主的整体”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互补方法论”原理,认为系统论和还原论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提出,“真正的系统观应该是与还原论互补的,它不排斥并且还借助谨严精细的分析手段,还原论是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利用还原论的基础上,促使系统观上升为主导思想。”

    我国历史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历史遗产的价值,协调绝对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认识矛盾。通过“互补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获得认识与方法上的跃进。

1系统整体性与历史遗产“整体保护”观念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遗产概念在对一些重要环节和内容的理解上,由于价值认识的不完整,而出现了概念的脱节,使保护体系存在明显的缺失。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遗产中“ 艺术 价值与历史信息真实性价值,社会主流历史价值与平民、大众历史价值”的理解。可以说,我国到目前为止,获得官方认同的仍然是“文物古迹的艺术、 教育 的价值以及精 英文 化价值”。这种认识基本忽略历史遗产中作为建筑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特征,割裂了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当做古董冷藏起来。这种人为的割裂和分解导致我们的保护观念滞后,进而造成保护方法和政策措施的片面。以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应该建立“整体保护”的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的认识历史遗产综合价值。198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在第二章保护原则第二条价值中详细列出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见表1)

    2)从保护的硬件来看,参照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应该包含:有形遗产保护和无形遗产保护两大类。有形遗产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与 自然 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城保以及它们中的精华“世界遗产”四大层次。建筑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

    在我国就建筑遗产而言,除了《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内容(文物建筑)之外,还应该包括一般性历史遗存,即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概念。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已经通过《保护民间建筑的国际宪章》明确了对一般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适时的将“文物古迹”保护概念拓展为“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有助于完善遗产的系统。

    3)从软件来看,由于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的。从文化信息来说,保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历史信息。单体文物建筑所传承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许多信息则承载于古迹周围的环境、区域的街区形态和结构,甚至包括在城市的景观风貌中。所以,我们必须以整体保护的观念看待历史环境保护。张松先生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中谈到,“历史环境保护,是从文物保护出发,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广场和历史街区,……历史环境保护不是要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特色”。

    4)从保护脉络上看,保护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祠庙、会馆、民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再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直至保护完整的古城,这也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发展脉络。

2系统的层次性与保护结构的建设

    富于生命力的系统都一必须建立“复合等级结构”的体系,因为组织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我国历史遗产的保护在层次化建设方面也有待加强。

    1)在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上,“遗产保护学”已形成一门专门的综合性强,跨“文、理、工、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早在1973年印尼著名的婆罗浮屠(千佛坛)维修工程中,在修复设计之前,进行筹备工作涉及的学科就包括:航摄照片分析,考古学,建筑学,化学,保护技术,工程地震学,基础工程学,工艺学,园林规划,微生物学,气象学,岩相学,物 理学 ,土壤力学,测量学,地球摄影测量学;而修复过程中还涉及到修复材料学、修复技术工艺学、修复 经济 学及修复施工管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

    21世纪,各国遗产保护学发展迅速,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学科交叉性进一步突出,向着跨学科综合性的模式发展;基础保护科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以及实用技术与科学理论交融发展”三大特点。

    在基础理论层面,保护活动的复杂性使得一系列文化精神的再领悟成为可能。21世纪的修复活动进人哲学高度思维的阶段,特别是“建筑的地域性受到重视,使保护学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科技条件等相关学科关联”。(摘自o.n普鲁金《21世纪文物建筑修复》)

    在保护方法上,比如说:新的建筑修复方法将不断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完善;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已明显脱离了单纯的文物修复范畴,设计手法日趋多样化,丰富了当代建筑创作的语言,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分支。

    在实用技术方面:拓展对文物建筑损坏机理、过程、产物、结构、缓蚀机理、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理论体系。根据保护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拓展文物保护的材料、方法及技术。

    在相关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挖掘历史建筑本身深层的与城市发展脉络相通的生活结构问题”,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双方面都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遗产管理方面:从遗产保护中 法律 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到以城市发展角度进行“城市策划以及城市特色区域开发更新”等城市课题都将深人遗产保护研究。

    2)管理机制的“多层次,多途径”。既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体系化管

理;又有社会专家社团以及市民良好的公众参与途径;还要有宣传机构的舆论监督等。

    在西方保护遗产已经从“很大程度上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保护体系转变成一套由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体系组成的综合保护体系”。

在法国,当巴黎的民居面临毁灭的厄难时,巴黎人挺身而出,在报上写文章,办展览,成立街区的保护组织(如 历史 住宅协会、老房子协会等等),宣传他们的观点。巴黎人认为,正是这些老屋、老街,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在城市修复古迹的活动中,年轻人的历史文化敏感度提高了,保护古迹的意识增强了。这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公民 教育 的一环。

    3)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分级化。就历史建筑本身,就包括多个层次(见表2)

3“还原论”方法论对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研究的指导

    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还在于应用于社会的操作性研究,“前者致力于对社会活动及其产物的理解,探究其中的意义;后者着重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历史遗产保护具体到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就要借助于还原论方法。

    通过对保护历史遗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别思考,我认为如果将这些问题纳人一个大系统中间的子系统来看,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原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物建筑综合价值量化评估登录方法的探讨;保护资金多渠道方法的探讨;历史遗产保护 法律 法规建设;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建筑设计与技术层面的有关古建筑修复技术研究;新老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论研究等多个层面。这中间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多种更具适应性的方法。

    比如,针对我国传统历史遗产保护理论中有关文物建筑保护分级管理原则在指导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

    该构想指出,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将“决定和影响历史性建筑综合价值的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因素层次化,条理化,并能够区分它们各自对评价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并对评价的因素进行恰当的,方便的量化处理”,将得出我们在保护和再利用不同历史建筑的时候有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不仅可以决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还可以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开发经营模式。发挥社会上各种可利用的资金和人员力量让全社会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具体评估内容基本包括以下部分:

    1)历史遗产内在价值评估,包括:按“历史价值,建筑美学, 艺术 价值, 科学 修复价值”的高低进行分档打分,归人一定的等级。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评定。

    2)历史遗产社会价值评估,包括:按本身所处地区,是“中心城市,一般乡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或者 农村 ”等地理位置条件打分;按该文物在城市历史中所处对比历史价值,保存文物现状和多少打分;按文物在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是否纳人“重点历史保护规划区及建筑设计相关的历史城市规划因素”打分等。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和市民代表共同评定。

    3)再利用可行性价值评估,包括:区域地块土地 旅游 ,商业利用价值调查,建立评估体系。对原有结构可靠性和结构适应性进行评估;再利用设计方案效益比较评估(按建筑预设计效益评估方式操作,加强对比性);再利用建设成本对比性评估以及加改建部分与文物建筑的适应性评估等。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范文2

Abstract: Architecture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help students to build up the scientific view of architecture, including construction view, humanism view and ecology view, so that students can form a complet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use innovative design think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and take up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关键词:建筑观;建筑学教育;社会责任

Key words: architecture view;architecture education;social responsibility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191-03

0 引言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的,集社会适用性、工程技术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建筑学科的内涵丰富多元,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深远,建筑师应承担起城市建设这一重要的社会责任。现代建筑教育家格罗皮厄斯提出:“建筑师作为一个协调者,其工作是统一各种与建筑物相关的形式、技术、社会和经济问题,……我相信,新的建筑学将驾驭一个比如今单体建筑物更加综合的范围;我们将逐步地把个别的技术进步结合到一个更为宽广、更为深远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设计概念中去。”[1]如今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市场化经济、城市化进程、能源、生态、人居环境与公共空间等诸多问题相继涌现,迫切需要建筑师从建筑学科领域针对这些问题探索解决之道。层出不穷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给建筑学及其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我们需要建立起多元、开放与整合的建筑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对于学习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最为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建筑观。因为正确的观念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石,是在学习中不断修正方向时的指针,能使学生具有深厚知识、广阔视野,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担当建设重任的建筑师。

1 建造观

建筑师思考、设计是为了创造具有优良品质的建筑空间,而建筑空间需要通过建造的过程来实现。现代城市建设是由设计与建造构成的社会创造性活动。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认为设计与建造是建筑活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密切联系。建筑物的建成耗费大量的资金、材料、能源与劳动力,是复杂的社会生产活动。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建设量是庞大的。因此我们希望在社会高速发展时期,建筑活动是有序高效、节能与可持续的,最终能产生高社会效益的建筑产品。在我国,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繁荣稳定的社会环境非常重要。由于建筑业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对从事建筑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建筑师是城市的设计师,是建筑这一社会产品的建造者中的一员。处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建筑师不应忽略建筑生产的建造过程,或者把自己定位为建筑绘图员或艺术家,而是应以更实际、更广阔的视野来定位自己的社会责任。

建筑创作建立在建造的技术可能与经济合理的基础之上。历史上人们总是会使用当时可资利用的科学技术来创造建筑。长城、金字塔、万神庙等的建造无不说明这一规律。前人在利用材料建造起建筑物的过程中探索各种结构形式、构筑方式,无数次的试验才得以建成恢宏的建筑。不断历经修正,发展形成完善的构筑技术,精湛的建造技艺与建筑科学理论体系,成为今日庞大城市群得以实现的基石。弗莱姆普顿曾在《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中指出:“建筑包涵着如此多的元素,如此多的技术以及如此不同的问题,以致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必要的知识……我们必须承认建筑实践主要是一种技艺。技艺是建筑的开始,在很多方面也是终点。[2]”

因此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建造观的培养很重要。培养建造观能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建筑的本体内涵。以建造观为基准点,衡量建筑、城市设计的意义价值与持续发展潜力,能使学生具备科学理性的设计思维方式、广阔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的素质能力。

建筑师对建筑复杂造型和结构的把握基于对建筑建造相关的材料性质、加工过程、技术和机械的了解。近年我国的建筑学专业有了建造教学的实验探索。在建造教学中,学生通过直接利用材料进行建造活动来获得建筑与建造的体验。例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建造课程设计题目是探索“墙”的概念。设计组由5-6名学生组成,要求利用建筑材料实际建造一面墙来探讨“墙”的形式。学生对材料、加工、节点连接方式与造价进行调研、分析。经过试验选择、性能测试和制作装配,完成“墙”的建造。“墙的建造”教学所模拟的是建筑设计与实际建造的过程。学生实践了“建造”,对建筑的工程技术、经济效益、生产管理等有切身的体会,在建筑观的建立上会更全面科学。

在建筑设计常规教学过程中上也应注重培养“建造”的设计方法。改变以往仅仅是“动手画图”的学习方式,增加“动手制作”的环节。例如制作工作模型、大比例模型、仿真模型、节点模型等。从以思考为主导的“静态”的学习方式发展为制作与思考的“动静结合”的学习方式,无疑是很有益处的。草图与模型制作为设计构思的载体,多向的空间思维训练替代了单向的设计思维训练。草图是设计的推演,模型是设计的模拟建造实现,两者互为依托,推动了设计构思的展开。这对于学生强化思维、丰富设计手法,具备广阔的专业知识和视角是很好的训练方式。

学生在学习中真实地体验“建造”过程,对建筑的材料逻辑、力学逻辑、构造逻辑及其建造组织管理有了实际的感悟和理解。以此为基础促进材料、力学、构造、建筑经济和工程管理等建筑技术课程的学习。建造教学并非技术决定论,而不考虑建筑设计的其它诸如形式、美学等因素。建造教学使建筑设计学习处于“技术背景”之中,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理性、科学地认识理解建筑,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2 人文观

建筑是在一定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下,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创造的构筑物。建筑服务于人,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建筑学学科丰富的内涵来源于建筑以人为本,尊重关怀人的属性。建筑学研究建筑及其环境,总结人类的建筑经验和规律,指导建筑设计实践,构建理想人居环境。“人文”泛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教育注重学生的哲学思想和素质培养,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关系的意义,重视审美素质培养。“以人为本”的建筑学教育需要我们建立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体系。

我国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结构与人居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建筑学学科服务于社会发展,其内涵由建筑物质空间延伸至经济、文化、环境、景观、生态等领域,由工程技术扩展至多学科的融合。未来建筑师需要了解城市的文化历史渊源,认识社会、城市的发展规律及城市建筑空间的的人文价值与意义,创造可持续的、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

2.1 设定以人文为背景的专业教育目标

注重学生的人文视野,使其认识建筑的社会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对于培养有责任感、关注社会发展的建筑师非常重要。在建筑学教育中,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使学生有深厚的人文学科基础,理解掌握丰富的建筑历史信息和现代建筑思想理论,培养其人文精神,以此引导学生领悟建筑学的本体内涵,领悟建筑、社会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正确的建筑观,成为对社会发展有判断力、能运用丰富创造力解决城市问题的建筑师。

设定了以人文为背景的建筑学专业教育目标,需要在教学体系、教学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完善。

2.2 教学体系中人文课程内容的设置

①在我国的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建筑历史与理论是建筑学人文教育的的主要课程。不过在很长一段时期,这一课程是设计课的补充内容。学习建筑历史与理论应培养学生科学的建筑历史观与价值观。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应涵盖建筑起源、发展及建筑各时期的历史脉络、重要的典型案例和事件。讲解与建筑发展相关的宏观历史背景,建立起建筑与文化、文明发展史的联系,将建筑作为广泛的历史文化领域中的有机部分,引导学生探索建筑的历史、社会意义与作用。

在建筑理论教学中,讲解建筑的思潮、理论与建筑现象,关注建筑理论对于设计概念主题、设计创作过程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建筑空间的社会、心理涵义,理解建筑空间对人们的意识、行为、生活方式、环境的影响;掌握在设计构思过程中如何综合运用方法、经验、感悟,辩证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表达设计主题理念。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研究建筑历史与理论是发现建筑生成发展的规律,总结建筑的得与失;认识到建筑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是历史长河中文明的载体。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的学习,是使未来的设计师能够更理性地认识建筑内涵,运用更科学的设计方法进行创造、建设。

②建筑学专业的人文教育,需要与设计课程相结合。学生学习了历史与理论,了解了现代城市建筑的现状,就应逐步学会思考分析当今建筑学面临的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探索寻求解决方案。在设计课中以专题的形式指导学生探讨建筑热点问题,例如城市发展中历史文化元素的传承更新,旧城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立体化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利用,人口结构与人居环境的优化等。在调查研究、思考、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对社会、文化的认识,更深地领悟建筑的现实意义,会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出发点和原则的重要性。

2.3 注重独立的理性思考、实践性的认知模式培养的教学方法

在探讨理论问题、进行设计构思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分析、思考创造能力。教学过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思考研究、构思创造方法的发展,而不仅是知识信息的积累。提供给学生阅读、浏览丰富的资料、书籍。通过收集、查阅、整理分析和思考总结,学生会扩展知识面,形成探索研究的方法,发展自己的兴趣。教师不以自己的建筑历史观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以学术权威的观点为唯一答案,引导学生尊重建筑发展的客观事实,将建筑大师的设计理念吸收转化为自己思考建筑内涵的角度、方法,探索建筑现象与发展规律的关联。

提供学生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中,对建筑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本土建筑考察、学术旅行等。在考察实践中,丰富的建筑历史文化资源为学生切身体验感悟建筑的构成元素、建筑空间的结构体系,人对建筑的使用,建筑与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培养学生注重实践的认知模式,进而培养学生客观务实的建筑观与设计观。

3 生态观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增长推动了文明进步,也引发了人口急剧膨胀、环境恶化、生态失衡、能源紧张等等问题。在一些城市的建设中,因过于片面地追求快速增长,影响了城市的品质与空间结构的有序性,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系统平衡,也造成了城市的高耗能与功能低效。建筑业是自然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较严重的行业,应研究如何转变成更为绿色高效的发展模式。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之间及生物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通过组织建筑的物态因素,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中有序循环转换,获得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三者形成良性循环系统。

生态文明已成为未来建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须具备的意识和准则,我国也正致力于推进生态建筑的研究与发展。因社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增,在建筑学专业教育中重视以绿色、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绿色建筑教育成为改革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建立科学的绿色建筑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建筑“生态观”,引导学生探索研究设计方法,成为绿色城市的建设者。

将生态建筑理念融入到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应更新教学目标、思路,以生态建筑的理论、技术与实践完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认识理解到人、自然环境与人所创造、使用的建筑三者保持动态平衡的重要性,这是自然与社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①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时,应使其有科学、理性的核心建筑价值观,生态观就是其中之一。学生对建筑内涵的理解是循序渐进的,对建筑知识方法的掌握需要有综合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支撑来完成。因此在建筑学课程设置上中,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计与原理课程、工程技术课程与生态建筑课程等应系统化、结构化,而不是仅开设几门生态建筑课。将生态建筑所涉及的理论、技术、理念等融入到建筑学教学体系中,使学生较全面了解生态建筑,扩充完善其知识结构。在教学思路上应注重建筑的实效性,学生不仅懂得生态建筑知识,而且掌握基础的实践方法,能采集分析信息数据进行研究证验。不是盲目地在设计中加入生态,而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有依据、有方法地解决实际建筑环境生态问题。

②在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时,应遵循学生掌握知识方法的学习规律。有序地安排讲授生态建筑的基础知识,生态建筑技术的设计运用,生态建筑分析工具软件的操作,生态建筑的实践等等。注重建筑设计与生态技术方法的结合。

1)在建筑学课程体系中增加有关生态建筑的课程。例如开设“绿色建筑原理”、“人居环境学概论”、“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等基础课程。选择开设“可持续建筑与环境保护”、“建筑光环境、声环境”、“新型建筑材料”、“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计算机辅助绿色建筑”等技术课程;“传统乡土民居与建筑”、“旧建筑保护、维修与更新”等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古建筑测绘、旧建筑改造等实践课程,对传统乡土建筑进行探讨研究,开阔学生视野,探索传统建筑节能生态观。

2)根据生态建筑的发展现状更新相关技术类课程。例如在建筑结构类课程中,增加教学内容:“绿色”建筑的结构体系、优化及循环利用等;生态建筑结构的投资与项目管理;建筑生命周期内能耗、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在建筑物理、设备、节能等课程中,要求学生学习建筑的物理环境参数分析,日照遮阳、自然采光通风、隔声、护结构热工性能等原理、技术和规范;水暖电通设备的性能与节能技术;在建筑材料构造课程中,增加讲解绿色建材的发展、性能,节材技术;节能构造做法;地方建筑的用材、节材、节能方法等。在建筑防灾、智能化课程中增强学生防灾意识,了解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3)在相应课程中扩充有关生态建筑的内容。在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中注重生态建筑发展史、文化及理念方面知识。建筑心理学、建筑环境概论课程中增加生态学、资源与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知识。城市规划的课程中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建筑管理、经济和法规课程中增加生态建筑法规、管理制度及评价体系等。

③以建筑设计为教学主线,结合生态建筑知识、技术与设计方法的讲授。设置生态建筑设计专题与竞赛,扩展学生知识面,加深其对生态建筑的认识理解。内容包括: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和原则,绿色建筑概念设计。绿色建筑的被动式、主动式设计技术与科学运用。.运用生态建筑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功能、环境与能耗方面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并对建筑的生态设计修正完善。生态建筑性能分析,包括全生命周期中能源、资源消耗等。生态建筑安全可靠性、风险与可维护性分析等。

④使学生在实践课程及参与生态建筑科研项目、生态建筑设计开发项目中,了解生态建筑的实际设计建造、运营维护、管理、检测评估,能具备良好的知识与实际操作基础。充分发挥当地的地域条件,引导学生对地域自然环境特征、传统建筑与现代城市建设进行实际分析研究,切身体验生态意识观念与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 结语

在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建造观、人文观、生态观,能使其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客观全面地分析并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建设问题,为自己的建筑师职业准确定位,肩负起社会责任,创造宜居优美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G.Broadbent.Emerging Conceptsin Urban Space Design[M].VNR,USA,1990.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范文3

[关键词]建筑学职业素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李慧勇(1977-),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李军生(1955-),男,山东蒙阴人,聊城大学副校长,教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与管理工作;程兴国(1980-),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研究。(山东聊城25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聊城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初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110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32-03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这就需要我国的建筑学教育肩负起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命和社会责任。但是,我国传统的建筑学教育在对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学生缺乏职业化的素养,适应职业岗位时间较长,一般得有老工程师帮带1~2年。我们的建筑学教育要符合建筑教育职业化的要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实践应用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复合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笔者主持的聊城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总结,旨在探讨建筑学专业基础教学中如何把“职业化教育”思想灌输于建筑学的启蒙教育之中,使建筑设计初步成为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入门”及“职业入门”的课程,为培养未来的建筑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筑设计初步教学体系的反思

建筑设计初步是建筑学本科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认识以及学生能否掌握好基本功,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建筑观和养成科学的工作方法。基于该课程在建筑学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国内各建筑院系历来都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教学当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几乎所有的建筑院校都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有的全面更新,有的局部调整,各有特色。目前较常用的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1.以基础表达技能为主的基础训练型教学体系。这一类型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由建筑初步理论课和练习作业两部分组成。(1)这种教学体系的理论课主要是“填鸭式”的讲授。理论课主要包括建筑构成要素、建筑基本属性、建筑构图原理、中外著名建筑简介等。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十分庞杂,几乎是整个建筑学专业在校所有理论学习的缩影。然而,和这些庞杂的内容相比,学习课时却很紧张,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只能是感性熏陶。在教学方法上,整个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围绕着教师展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基本特征。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掌握并控制着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学生是观众,是“徒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缺乏信息反馈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互动相对单一,缺乏有意识的职业素质要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设计。(2)这种教学体系的作业训练部分主要是基本表现技能的训练。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绘制线条图、建筑识图和制图、字体练习、渲染技法等。训练作业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形式造型的基础,或是风格、观念主导的形式主义,或是摹仿、诱导的造型拿来主义。基本采用“以画养技”的方法,老师定范图,学生临摹,以此增进学生感性认识和基本功。这种做法造成学生主动创造很少,过分依赖感性的“悟”而缺少理性的“导”。另外,这种教学体系使作业练习和理论教学联系松散、严重脱节。在一年级内,通过这种教学体系的教育,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从而导致学生很难树立起初步正确的建筑观,对建筑设计初步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也不能自觉。这和“专业入门”及“职业入门”要求相差甚远。

2.以建筑设计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认知型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的教学组织理论基础就是认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因此,这种教学理论的认知主体是没有任何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大学新生,认知对象是基础性的建筑学专业内容,信息加工是建筑表达。该种教学体系把“认知”看成组织课程教学的关键。该型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认知过程,使学生比较顺利地进入专业领域,并为后续的建筑学专业学习打下全面而扎实的基础。这种教学体系的教学目的由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修养和自我悟性转向理性培养,由侧重手工技巧训练向侧重创造性、建筑思维方面训练。课程教学体系上以一系列的小建筑设计为主线,附带理论课和基本训练课,让学生更早地进入“专业角色”。学生在学会初步识图和认识建筑后需完成一系列单项分解的小设计,表现技法和一系列小设计同步训练,取消了单独的理论课,理论课主要结合设计教学同步进行。

这种教学体系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现在建筑学刚入学的学生美学素养低、空间体验能力弱和动手能力差尤为突出。一年级就把建筑设计全面引入,造成学生很盲目,带来一定的难适应性。二是教师在辅导学生时要费力地讲解许多复杂的到高年级才会学习到的建筑技术问题,无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建筑设计。三是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和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建筑学自身、建筑学与社会之间乃至社会生活及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计算机的精度和效率有着手工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由此计算机绘图与数字虚拟空间的应用大量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图纸与模型,造成了建筑表达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所削弱。四是由于理论课融入各个设计之中,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因此对各个学生的辅导讲解缺乏系统性,标准不一,教学结果不甚理想。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自2007年开始招收建筑学本科,办学伊始,学院就明确了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思路与人才培养目标,即“广泛吸收国内外重点建筑院校建筑教育的有益经验,并着力加强与地方传统建筑院校在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注重专业教育的整体结构和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多学科的渗透以及建筑理论的发展前沿,强化以建筑学为核心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教育,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教学团队针对以上两种教学体系进行反思,在教学体系上进行了新的探索。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和最终的职业素质要求结合起来,阶段要求应和最终要求一致,应从职业能力培养角度上探讨建筑设计初步的课程体系改革。我们明确提出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核心目标是:创造建筑师职业语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建筑、建筑设计。

三、职业化导向下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体系

针对我们的核心教学目标,结合以上两种教学体系的优缺点,将其有机融合、取长补短,教学团队制定了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体系:通过建筑形态设计基础训练,加强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并结合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内容和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形态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小型建筑方案设计的创造能力;结合注册制度对职业建筑师的要求,适当增加建筑制图的标准化要求,并在建筑表达技能方面得到基本的训练,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学习奠定基础。该教学体系以强化“职业化教育”的教学理念为导向,将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归结为三大教学内容体系和五大知识模块结构(详见134页图)。具体教学方法和教案设置如下:

1.理论、表达与实践一体化。建筑教育以培养职业建筑师为目的,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应该具备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1)以设计原理的基础理论为专业知识主线。从建筑设计初步的第一节课“建筑认识”至最后一个课程设计训练环节“建筑设计入门”,以设计原理的理论教学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始终。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结合课程设计训练的讲课,系统讲解相关设计原理,包括形态构成的概念,建筑形式的基本要点(点、线、面的变化)、形式与空间,空间的组合关系,流线与空间序列,空间构成规律。教学中强调对适用、经济、技术、美观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组织的理解;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贯穿到学生各个课程设计训练中去,并随着课程设计对象综合性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加深学生对设计原理的深入理解。(2)以设计的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专业知识主干。通过贯串第一学年的“形态构成基础”课程训练系列教学,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与基本方法,是设计基础教学的重点。通过涵盖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及空间等形态设计训练作业,借助于模型等偏重操作训练的作业以及建筑方案设计训练的作业,强调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艺术追求和思维灵感,从而帮助学生把富有灵感的想象集中于对建筑本体的认识,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建筑形态与先进理念。(3)以建筑表达手段的训练为专业知识支撑。通过对平面与立体空间构成的表达、概念设计模型和构成模型的制作,钢笔、水彩等建筑表现画的练习以及建筑抄测绘制等方面的操作,培养学生掌握对中小型建筑设计对象的表达能力,直接支撑和帮助学生在基础训练中,对设计对象在头脑中的图像思考和对设计对象的形象表达。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计划的组织,根据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建筑设计原理讲授、设计与形态设计基本能力的训练,以及建筑表达这三大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平行进行,统一组织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之中,这样的教学计划和组织方式有利于理论理解和形象设计结合,促进脑与手相连,逐步支撑起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建立全面的建筑设计观,培养与此相一致的综合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性。

2.突出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实践教学占有一定比例,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也是实现课程教学思想的保证。建筑设计初步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性的基础训练课,教学过程应该始终围绕渐进式的设计作业组织,提倡基本理论、方法的讲授和教学讨论密切结合的专业教学思想,通过实际作业在理论意义上的讨论和对设计对象的不断修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实践教学内容。在突出教学实践过程的设计性特点的同时,根据各个阶段不同设计作业教学要求的侧重点的不同,设计渐进的、有针对性教学目的的、具有有效的表达方法与手段的实践教学训练。从单项到综合作业,以创造型实验设计完成教学目标。为此,在三大教学内容体系和五大知识模块结构的基础上,整个课程体系按先后顺序又分为线条构图练习、平面构成练习、立方体构成练习、建筑测绘与表达等7个实践训练子项。这7个实践训练子项结合课程体系的综合性特点,注重模块系列的时序性、模块单元的完整性、模块时段的可塑性、模块内部子项的多样性,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体系。(2)实践教学中协作精神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协作性实践,部分设计训练分组合作,可年级内跨专业、跨班级合作,许多单项课程训练也采用与校外联合教学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3)实践教学方式。全面的建筑设计观的培养建立,必须要在因素多变的设计训练中进行才能深入有效,使得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实践教学的主干,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成为关键。实践教学采取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教师课堂指导为辅的组织形式。我们采取的教师指导方式,包括:互动式指导——“因人施教,培育个性”,针对每个学生在作业与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指导手段,鼓励学生提问和对问题进行讨论,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开放式讲评——注重引导学生相互评图,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和分析与判断能力,打破师生的一对一交流,加强评图手段,进行小组评图、年级公开讲评,实现开放式交流。

通过几年来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基本达到研究性、创造性、综合性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艺术的感知力、对事物的洞察力以及社会文化的敏锐感;在同一目标下,学生的学习可以有多种选择性,课堂形式及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交流广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结语

面对建筑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筑学基础教育改革也应该与时俱进,以职业化素质为导向,准确定位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实践应用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专业人才,使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真正成为建筑教育的“专业入门”以及未来建筑师的“职业入门”。

[参考文献]

[1]刘甦,赵继龙,仝晖,等.面向区域创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7).

[2]邸芃.建筑学专业职业化教育模式研究[A].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2007国际建筑教育大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范文4

中国现代意义建筑学的引进,以及中国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活动和建筑教育的开展始于“西学东渐”的清末,成形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而得到正式立法认可的建筑师的职业化则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的事情。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相对于具有几千年传统的木构建造体系(――作为动词的“建造”)(Building),建筑学(――作为知识体系的“建筑”)(Architecture)终于完成了从西洋学问登陆中国到中国职业的全面转型和接纳的过程。1

西方世界科学知识不可避免地要和西方神学中的宇宙论、生命起源论等发生直接冲突,而中国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却不是和科学处在尖锐对立的地位。中国认定价值之源虽出于天,而实现则落在心性之中,所以对于“天”的一方面往往存而不论,至少不十分认真。中国的科学/理性和信仰不但不对立,还大有附会的余地。对待科学的态度积极开放自古有之;早先的第一代建筑师面对现代建筑思想,迅速“拿来”,在使用现代材料和建筑学语言创作的同时即开始摸索中国建筑之路。

但是,第一代的中国建筑师绝大多数自西方接受完整西方建筑教育归来;一方面,原有师徒相承的传承体系几近断绝,另一方面,完全引入西方建筑学思想,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新的建筑设计景象犹如手持油画刀,蘸着油画颜料,开始用焦点透视方法在并不堪承其重的传统山水长卷上作单帧的静物画。

2 中国现代建筑之发展

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使得无法对其驻足长思,有效掩盖了存在的问题:

首先,移植的建筑观。西方建筑学关注建筑单体,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使得建筑往往与自然环境对峙。且往往于有限的范围之内关注建筑本身。东方的建筑只是体形环境的一部分,讲求与自然相融的放松设计。而我们现今的建筑教育尚未引入本国建筑观基础,直接以西方建筑学教育为起点,继续着移植。我们学习西方建筑学,但由于没有西方传统文化、理性精神、批判精神的素养,无法认清作为实体存在的建筑背后的价值基础,难免论于“摹写”。而相当程度上的重西方理论而轻本国传统甚为可怕。如若没有本国修养,水平再高也只能是以“华裔”的身份参与竞技。

其次,方法论。中国的逻辑――知识论的意识素不发达。表现在建筑上,是设计的非理性与不批判。时下热衷探讨“中国的”,但对于什么才是“中国的”,恐怕也难以说清。笔者以为,真正的民族属性还是来自于深层次的价值之源。数十年来国内建筑尝试过通过形式、符号、风貌来延续传统,创造新的中国建筑;但在内核上,未能有效地对继承的价值内核作精准的再阐释与建筑表达,这也当是中国现代建筑未能为世人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为引入现代意义建筑学的日本,其在形式上已相当现代和自由,但所传递出的气韵则有深刻的日本气息。传统与现代的设计都与现代生活融合得很好。

再者,职业精神。比照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对于西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建筑领域同样面临一个类似的问题:建筑师群体的伦理、价值判断与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某种重要联系?西方古老世界的建筑师是建造活动的最高领导者。在构筑是空间的同时更在和上帝、终极存在对话。而今日中国的建筑师,还仅是建造活动流水线上的一员。“中国的建筑师以十分之一的数量,用十分之一的时间,设计着十倍于欧洲建筑师的建筑。”Rem Koolhas谑称中国建筑师的效率是欧洲建筑师的1000倍――但是,若从所取得建筑水平和艺术成就而论――相差甚远。尽管对自己的设计底气不足,问心小愧,但巨大的建设量容易使得建筑师易于满足、小富即安;而且当下标榜个人价值,并无宗教的、精神的内在价值之源敦促建筑师作不断的自我拷问和求索。用略微夸张的话讲:中国大地正在花巨资兴建混凝土垃圾,此话相当不为过。

西方近代俗世化的历史进程中,所谓由灵返肉、由天国回向人间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首先建立起“人的尊严”的观念。但由于西方宗教和科学的两极化,人的尊严似乎始终难以建筑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外在超越的价值作为强大的外在力量,要通过个体人,来实现它自己的价值;而人在其面前只有感到无可奈何。伴随经济利益驱动的日益发展,宗教驱动利益的日益衰落,近代社会中,人们开始迷失和怀疑存在的价值。建筑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评判,随之而起纷繁复杂的设计都在表达自己的声音,都企图用各自的哲学解释世界和解释建筑,使得今日呈现百花齐放、甚至芜杂难辩的局面。

但是,西方社会中,尽管制度化的中古教会权威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彻底崩溃,但是作为价值来源的基督教精神仍弥漫在各个文化领域。外在超越型的西方文化不能完全脱离它,否则将会无所依托。发展至今,纷繁复杂的西方建筑仍存有对价值之源的肯定,并且理性和批判的精神贯穿对建筑 “正确”建造的探究,换言之,仍在试图追寻建筑中的终极存在。

而中国文化也许并不适应西方文化外倾精神所建立的系统的建筑科学,其内倾精神似乎并不积极鼓励人去对外在世界寻求系统地了解。表现在用学来的方法警醒建造上,一、是延续重实用科技、轻基础研究的偏向;二、不够理性、不够批判。三、价值体系本身的传承也如西方一样,日益不明而面领危机。以庄子“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对天道存而不论的态度,对于超越源头只做肯定而不去穷究,注重个体内心的评判与修养,在逻辑――知识论的持续不发达下学习西方进行建筑设计。

3 发展之未来

安定静止。科技发展和经济成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物质上的进步正在与精神上的堕落恰成比例。今天西方的危机正在“动”而不能“静”、“进”而不能“止”、“富”而不能“安”、“乱”而不能“定”。而在关于前进的态度上,“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的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人类的智慧并没有增加多少。”2此话也许稍过,但“安定静止”的价值观念在现阶段,确是极富意义。中国传统中对价值之源“天”的追问与和谐,将为建筑指明方向。

与基督教认为自我应完全托付给上帝不同,中国人相信价值之源在与一己之心而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可以翻来覆去强调“自省”、“自反”、“反求诸己”、“反身而诚”。而自我修养的最后目标仍是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中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只有在中国思想史上,个人修养才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这种“依自不依他”的人生态度固然有其弊端,但在今日,方向上是最富于现代性的。

核心,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师作为舶来的职业,与传统的工匠相差甚远。作为建造活动的全程,今日的建筑师有责任拿出统领的魄力来向更好的方向前进。韦伯论证加尔文教派“入世苦行”的伦理对经济发展中的个体人具有重要联系。而建造行动的主体――建筑师,必须有完善的内心世界。中国建筑未来之路还是要靠内在超越的价值之源。新的知识人是由传统的“士”转变而来的,余英时先生论述近世儒家思想中同样属于“入世苦行”的一型,并且对明清商人精神贡献甚大3。笔者认为:能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建筑的,也必是拥有“士魂”,拥有深厚传统积淀和宽广内心世界的建筑师群体。

参考文献

[1]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范文5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环境艺术系,上海 201808)

摘 要: 本文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之于“建筑学”课程为研究主线,论述了“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名称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适用性,以及该课程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进一步指出该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可以改进的方向,强化“实践教学”对于设计类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On the "Architecture 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ajors upon "Architecture" Curriculum Reform

LI Zhu

一、引言

1、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是对建筑室内外环境的设计,建筑室内部分环境设计通常称为室内设计,建筑室外部分环境设计通常称为外环境设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扩大与延伸,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是为人类创造功能合理、具有一定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两者有着同样的功能、艺术、技术统一体的特质要求。《华沙宣言》对建筑学的定义:“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同样适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因此可以获知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环境艺术设计是依托于建筑而存在的,任何脱离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都是不成立的,错误的。

2、环境艺术专业《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讲授内容、教学目的

环境艺术设计既然与建筑有如此之多的联系,又不可分割,因此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知识。而在大学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像建筑学专业学得那么深,那么广,只需要学习那些与环境艺术设计密切相关的知识。因此,个人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学”相关课程称为《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更为合理恰当。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课程,主要讲授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筑、掌握建筑设计和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查阅有关的建筑规范、建筑图集等资料,能够读懂并绘制建筑图纸,同时具有一定的建筑空间改造和小型建筑设计能力。

二、现有教材和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改进的方法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对教学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们广泛的调研结果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问题

(1).教材专业性过强、现有教改教材尚不十分理想:现有的改革针对性尚存在不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采用的教材大多是“建筑学”专业的教材,这类教材多是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过深,理论系统性较强,教材中有较多地与环境艺术设计无直接关系的知识点,更有一些非常专业的公式计算,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讲用到的可能性极少,而且大部分学生在现有的文化、专业基础上难以理解,这部分既缺乏实用性、又相对枯糙无味的专业性极强的“建筑学”知识的学习,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对该方面知识重要性的怀疑。因此,个人认为我国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基础知识”教材存在着专业性过强、专业的针对性不足问题,近年有些同行同样意思到了这个问题,并出版了一些教改教材,但我们每次在挑选教材时,却很难从中找到合意适用的教材,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一些教材编者研究不够深入,匆忙编写出版,其中所改,只不过是简单的降低教材内容难度,更有甚者,将“建筑学”教材或者“建筑初步”教材简单图解化;二是各院校忽视建筑知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艺术类院校,在片面强调艺术特色的同时,回避该方面教学的不足。作为艺术设计的环境专业其“艺术性、技术性、文化性”三者同样不可缺一。现在建筑学专业为了培养综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大力提倡学生的艺术教育,以弥补学生的知识偏离现象,为什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还要一味的强调艺术,忽视与其有着血缘不可分割关系的“建筑基础知识”的专业支撑重要性呢?这种现象个人认为是不可取的。

(2)教材理论内容偏深偏难偏细:目前所用教材多是针对5年制的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设计,因此教材内容涵盖面广,知识体系系统详尽。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学习,用于“建筑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有限,在有限的课程里难以消化如此多的内容。而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多存在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文化基础程度普遍不高的特点,因此对于教材中偏深偏难的知识点很难吸收,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细细琢摩其中的细节。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个人认为也没有必要学习如此详尽的建筑学知识,而应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习些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更直接、更密切、更具有专业支撑作用的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比如室内界面面层的构造,建筑构造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建筑空间设计与环境艺术空间设计的关系等等,而对于建筑体内部隐蔽的细部构造等一些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不大的内容,没有必要过细的学习。考虑到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要明白如何或在哪里可以获取这些知识就足亦。

(3)教材有些内容过于陈旧、有些内容与其他课程教材内容重复、所占篇幅过大:比如:在构造做法和技术处理中有些内容相对落后,教材中对木窗的陈述所占篇幅较大,讲解详尽,而现在木窗基本被塑钢窗、铝合金窗等一些先进的材料所替代,对于这些现阶段主流产品却讲解甚少。再如:立筋隔墙,现在工程中已经不用,完全可以删除,提都不需提及;而建筑装饰构造中所讲述室内装饰构造内容大多与室内材料与构造所讲内容重复,仔细斟酌这方面的内容,还是认为放在市内材料与构造课程中比较好,“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没必要重复该方面的内容。因此,个人认为有必要对一些过时的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加以改进和精简,以保持教材的先进性、精炼性;对于与环境艺术设计联系不十分密切但又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做到了解即可,比如,建筑的发展、建筑的地基构造等知识点。

(4)教材偏重于理论的论述,极少涉及实践课程: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教学形式的枯糙,使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违背了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宗旨。

2.对教材问题改进的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型人才,这里强调的是“应用性”,而不是“知识理论性”。对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更加强调的是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学相关课程,理论知识更要侧重懂得“是什么”和学会“怎样用”,应有针对性的学习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关系密切、具有支撑作用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中“为什么”程度的学习只要做到简单了解,使学生具备这方面的自学能力即可,不需做到全面和系统化,深入研究精炼内容是必要的。也就是说该门课程的教材改革目标应侧重于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知识为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服务。而适当有针对性地了解一些学科理论知识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实践和应用知识,同时也是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提高做好铺垫基础。

(1)对于专业性过强的知识点应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阐述,可以更多地用图片等直观的形象配合文字的叙述方式,更好的配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的图解。有些专业性极强讲解过细、环境艺术设计几乎不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只需简单了解,无需深化,比如:电梯、自动扶梯的构造、屋顶的构造、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处理等。

(2)针对理论内容偏深偏难偏细的问题,需深入研究有的放矢,该简化的简化,该概述的不详述,只需要了解的无需深入学习。比如:工业化建筑中的大板装配建筑、楼板中的砖拱楼板、木、钢窗的细部构造,这些内容在环境艺术实际工程中很少采用,没有必要占用教材大量的篇幅,只要提一提就可以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几乎用不到的一些计算公式,定律完全没有必要提及。比如:维护结构的热阻计算、地基基础面积的计算等。而对于屋顶的保温隔热等内容,只要知道屋顶有保温隔热的要求即可,无需详细知道保温的材料,、保温的方式、保温的构造等,即使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屋顶的改造设计问题,相信学生在已知该知识内容所在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自学具有迎刃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教材中过于陈旧的部分必须删除。

(4)增加教材中的实践内容,包括实验性内容:比如:对一些承重力学、建筑形态设计方面的知识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一些动手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

针对以上内容的改进,一定有利于建成一本适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教材,这也是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急需的一本教材。

三、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整个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1、现有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基础知识”相关课程教学方法剖析

我国现有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多仍沿用传统的“建筑学”课程名称,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同样多采用传统的“建筑学”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针对教材在课堂里讲解,学生课上记笔记,课后或课上根据课本或者老师的要求做一些作业,消化知识。整个学习过程基本是从知识到知识,从理论到理论,各学科几乎没有区别的大一统教学模式,很少顾及具体课程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整个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这种教学方法、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确实起到过很好的作用,为什么现在效果不如以前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社会发展的影响,导致现有受教育对象的变化所致。现在信息时代,学生接触知识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丰富,他们从小就是以多元的方式接触知识,因此,他们对课堂教学的需求,势必也是多元化的,所以传统的“建筑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局面问题必须要改进。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将传统的“建筑学”改造成适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课程,不仅要在教材的改革上下功夫,同时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要根据课程整体和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教学方法上:除保留一定的传统教学法以外,可增加突出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实例调研分析法、问题教学法、案例专题课堂讨论分析法等.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尤其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更加要增加观摩教学法和个案阶段研究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上:可适当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课件教学,可节省板书时间,讲解、动态、图像、声音相结合的教学更能营造轻松、愉快、直观的学习气氛,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充分运用网络优势积极建设精品课程:将教学录像、教学内容、辅导材料等内容置于网络上,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补充或学习。

四、“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所有的应用设计类

教学都是重中之重,必须要受到高度的重视

1、“项目设计”练习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各种形式的分项或综合设计项目练习,加强对理论知识应用的体会和理解,项目可以是虚拟的、当然如果有真实的项目来练习效果会更好。练习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先由单项练习入手,逐步深化到较综合的练习,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训练了学生表达自己设计意图的能力。整个过程从最基本的抄绘图纸,到根据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原理和方法设计小型建筑,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得到升华,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既巩固了以前所学的制图等知识应用,同时又掌握了建筑设计基础知识。

2、重视调研,参观和教学实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常组织或布置学生到实地考察、调研或参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对建筑类型、结构形式等内容的理解,组织参观砖混、框架、框剪、纯剪等结构类型类建筑,而对于一些细部构造,学校则可以建样板间以供学生参观。教学中还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学,亲自讲解工程中设计和施工的情况,以及建筑设计基础知识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系等,通过这方面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和掌握。

3、注重创新,增加体验性课程

如力学与材料知识用模型体验,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不同形态、不同构造的模型,体验材料与造型形态、造型构造的关系,在体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素质,体验活动的多样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两者都属于创造性活动,因此,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应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单项灌输教学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为突出“教”与“学”双重主体的教学模式,增强“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加强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创新思维。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范文6

关键词:建筑 类型学 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这种文化在历史中沉淀,并存在于我们的城市和建筑里,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同时,传统文化如何创新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每一位中国的建设者和设计者。几十年来,我们提倡过、批评过,也肯定过、否定过。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广博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是否也将走上类型学这条道路?让类型学在关于继承和创新的争论上提出科学的信息。

1.建筑类型学的概念

1.1类型选择

以类型选择为依据的类型学的设计必须依据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其过程往往是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相互适应。

1.2类型处理

首先是对已选取的类型进行几何简化还原,这是可以直接运功用在具体的建筑刑事处理上的。同时,为了避免单调我们可以进行类型转换研究。

1.3类型学与城市形态

类型的选择和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以类型的处理取得城市形态的连续。城市的最终形态是建筑和建筑群,而建筑和建筑群之间的关系则要由类型与形态的研究来联系。到目前为止,对建筑类型学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阐述,但是简单的说类型学就是按照具有相同形式结构,以及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组对象进行描述的理论。建筑类型学为人们认识建筑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因此,类型不意味着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因素的观念,是人们能够据此创造出种种绝不雷同的作品的概念。这也就是说,类型所模仿的总是情感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类型决非等同于建筑师所设计的形式,形式只是类型的一个变体,一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变体,这就很好地解决了统一于多样性的矛盾问题。

2.建筑类型学的原理

建筑学常以功能、形态、结构、地域等分类。类型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又不只是方法论,还以一定的哲学观为依托。例如,黑格尔将建筑分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种类型,便基于他“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美学观。黑格尔认为:“在用明确具体的形式使内容意义体现为实际存在(作品)之中,艺术就变成一种专门的艺术。”也就是说,理念与不同的形式结合,产生了不同艺术类型。在黑格尔看来,理想的艺术是理念与感性形式完全契合。

当代建筑类型学的哲学观主要是来自现代结构主义的思想理论。结构主义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是认为一个研究领域里要找出能够不向外面寻求解释说明的规律;能够建立起自己说明自己的结构;第二是世纪找出来的结构要能够形式化,并成为公式而作为演绎法去应用。这样,结构就具有三个要素:整体性;转换规律和自身调整性。

从结构主义到建筑类型学的分析概括,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结论:对于建筑的解释只能来源于建筑。“类型”是建筑师对于建筑的认识,并且随着个人观点的不同,对类型的认识也就有不同的解释。在人与建筑的关系上,人总是根据某种原型而创造出建筑,建筑师的创造只是为了建筑的变换的实现提供了动力。建筑史再创造建筑的时候,必须对建筑的类型先有所积累,并对其进行分析解读,继而在建筑的原型上进行变化,从而产生新的建筑。这一切都是遵循建筑结构模式的历史发展的。这就是当代建筑类型学中的基本哲学思想。

3.我国古代建筑类型分类

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 理论上常常用两种框架体系,即按社会发展史划分和依建筑类别分类。

3.1按中国社会发展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前、中、后期社会的形态和政治朝代进程,来对中国古代建筑史进行框架,是基于这样一种唯物的理解:“无论从哪方面着眼,建筑都是时代的反映,一部忠实的史录。 ”这种“编年式”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体系,虽然完整而准确地勾勒出中国浩瀚林立的建筑类别,并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在形象、技术、功用上的特征和兴衰进程,并且主要解决了建筑艺术断代和时代风格的“ 是与不是”的定位问题,但是却存在着一定的局性限,它忽视了建筑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差异与不同步现象以及建筑在时空上的滞后性。

3.2按照建筑类别来建立中国建筑史框架,系统地归纳、总结出各类建筑的型制、词汇、技术特色和风格特征,对于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语言起到重要的作用,也解决了建筑型制的“ 像与不像”的归属问题,将中国建筑分为城市、住宅、园林、陵墓、坛庙、会馆等。细分则有单体建筑:楼阁、宫室、殿堂、亭、廊及轩、榭、斋、馆、舫、门、阙和桥,而把佛教建筑、喇嘛教建筑、道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等分为其它类。对于建筑的各种构建形式做出详细的定义和解释,如柱础的做法、墙壁的做法,色彩,等等。但是这些仍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固有属性。

4.对我国古代建筑类型的分析

随着各种资料的日臻丰富和完善,给我们带来更多关于古代环境、古代建筑、古代生活等多方面的信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产生新资料并且能够深入研究的重要手段。再则,方法上的更新和信息上的交流以及全球知识、文化相互作用的不断提高,使我们有了更开阔的视野,能够尝试提出一个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框架,也就是采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 侧重在建筑的自律性和文化整体的一贯性之间建立一种纽带, 以期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两种框架体系的不足。

4.1我们要从文化的意义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例如城市、宫殿、住宅所体现的等级制度问题,型制、选址与具体设计手法的规律性问题,城市与宫殿、住宅与宫殿、城市与住宅的相互依存、包含或转化的关系问题,要用同型的原则去理解,要清晰明了 、深入浅出 、整体全面地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进行分析定位。

4.2我们还需要较准确地把握住建筑艺术实质性的内涵和设计出发点,例如园林,从型的意义上去理解,可以明确,园林实际上是士大夫文化的一种体现 ,追求的是理想的社会、抱负、感情和品格,这些才是根本的实质动因 ,这也是封建专制下人的精神追求的另一种反映。 我们明确了这些才能够认识到园林的类型。

4.3我们要分析源和流的关系,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传统与现代的转形和继承的问题。“ 源”, 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原型或是发展的源头,它会受到周围环境 、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而“ 流”则是在源的基础上分化出的派别,就像是大河的支流一样形成了自己的特性。 我们深入地研究中国古代各类建筑艺术与型的关系,以此作为构思的契机和源泉 ,并架构在一种新的价值目标或社会规范的选择上, 这是涉及传统继承的一个重要方面。

4.4我们可以大致把握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几个相对阶段,根据建筑类型学的特点 ,进行相对的 、大体的划分。 新框架中“ 型”和“ 类”并不完全是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一种“ 型”可能包含着几个类型,一个类别也可以分属几个“ 型”,后者尤其表现在一个类别成熟的时期。把中国古代各类建筑相对成熟的时期作为一划分原则,来进行划分、认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相对阶段的话,可以看到“型”、“类”“、期”的网络关系。以上通过对中国古建筑艺术类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现代以及未来中国建筑艺术形式的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和定位。

5.结语:

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所要做的并不只是对建筑的文化特征中历史记忆的静态保留,更重要的是对形成该地区的建筑文化特征的演化方式的留存和借用。每个建筑师必须在类型学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对已有的人类心理上积淀的建筑形式挑战,只有不断地把生活的追求、观念的变更等一系列行为和精神上的意象巧妙地物化为建筑的环境特征,以及与这一特定环境相适应的建筑形制,才能实现对传统的发展和补充。正如路易斯·康所感到“建筑要成为的东西”最终决定于设计者而不是建筑本身。

参考文献:

[1] 卜德清等编著:《中国古代建筑与近现代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范文7

建筑界普遍认为,在当今世界极为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和运用的大背景之下,设计和历史这样原本关系密切的建筑学“子学科”非常有必要在一定层面上进行整合。如何整合,关键在于寻找切入点,即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课程设置作为平台?

一建筑历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历史内容繁杂,现行通用教材和参考书只是一般地按时序划分章节,罗列出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特征以及著名或典型建筑实例等。这种断代划分虽然方便相关研究者记录史实,但是简化了不同时期建筑文化的长期影响。教学计划也是按照这种断代划分进行讲授。也因此长期以来,建筑系学生普遍错觉地认为,建筑史课程就是学习各个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学生也把简单记忆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建筑、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和设计思想作为该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而忽略了对建筑发展系统性性的认识和对一般规律的了解,简单地把历史理论课程认为“素质教育”。然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建筑史观,学习建筑史方法论,将历史传统与设计实践结合才是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为了弥补课程内容的缺陷,更有效地实现该课程的价值,在教学中加强同主干课相联系的目标性与系统性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与专业主干课的配合大多来自教师出身于建筑设计专业的自然结果,因而讲课的自由联想、发散性较大,对培养设计思维能力有关的内容是散构的,知识系统目标性相对不强。

二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为了更加明确建筑历史课程的目标性,使该课程更紧密地为主干课服务,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建筑历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当前建筑创作与使用的普遍性要求,在课程讲授环节,明确了以场所感(或某些思潮下的非场所性)为基本导向,由场所感带动对各种建筑类型的结构、平面、立面、空间及装饰分析,重点突出对形成某类型建筑构成各要素的内在逻辑性的分析,展示一个可综合把握的建筑环境整体。在这个线索下,针对不同时代各类场所的形成特点,区别对待不同建筑的构成要素,不以偏概全,提炼出要分析的重点侧面。例如,古罗马大量围合十字交叉轴的连续空间模式、近现代构成派的搭构建筑形式等。现行通用教材只是用奴隶社会大帝国、工业化结构来解释都还不能深入到它们的艺术价值所在,相关资料中关于罗马原始宗教有安全场所的观念以及近现代雕塑由雕和塑走向搭建的变革刺激了建筑艺术先锋派等等的介绍,由此这两种建筑空间形式产生的场所背景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学生对特定类型建筑的理解也更加清晰、深刻。不同阶段的建筑其讲授侧重点不同,把握其中的差异和联系又可综合展示建筑艺术可能关联的各种观念领域。

此外,我们注重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以更好地体现培养学生正确建筑史观的教学要求,加强知识链的衔接;并将典型历史建筑融入现代设计中,反复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探寻其中共同的设计构成手法和设计原理,或者领会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设计技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随时绘制分析性草图的习惯和能力,以加强其建筑设计的功底。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其他老牌院校建筑系建筑历史课程的教改思想,也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和同济大学实行建筑历史本科教学5年一贯制,如同设计课一样,建筑史教学内容贯通5年,逐年深化和拓展,并有意识地结合到设计课程中。鉴于我校从08级建筑系开始进入5年制教学计划,一些主干课程如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构造、设计基础等的教学任务也势必相应增大。

结合近几年来我系设计课与历史课的教改,使建筑历史课程更明确地为设计课程服务,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重视度和思考深度,5年一贯制的建筑历史本科教学具有可参考性和实施性。这样,我们在一年级“建筑概论”中辟有“中外建筑的过去与现在”专门章节,并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引入“西方古典建筑语言与空间构成、中国传统建筑模式与空间构成”的设计课题,使学生通过比较中外传统建筑设计语言与典型空间的不同构成模式,加深对传统建筑语言与空间组合方式的认识。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空间与形式”理论章节,强调在平时学习和设计实践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考察与测绘实习,制作古建筑模型。四年级结合传统文化环境调研,在“专题研究设计”别开设“传统建筑设计专题”。五年级按专门化办学方式组织部分学生从事有关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大型作业,完成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以上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四年级的“传统建筑设计专题”是专门增加的设计实践环节,这也是改革的重心所在,是建筑历史与设计课“一体化”整合的最集中体现。该环节以一系列传统建筑设计专题为主要内容,通过开题、调研、策划、构思、资料查询,一直到设计辅导、成果表达与汇报的实际学习与亲身操作,加强学生设计思考深度,设计成果也将更具特征性。这样,理论学习为主的建筑史课程与实践操作为主的建筑设计课程互相向对方伸出“触角”并留出融入的“接口”,也为我们在高年级或毕业设计中开设相关“传统文化”专题研究架设了很好的平台。

近年来,我们分别以“岭南博物馆”、“岭南文化艺术中心”、“广州某城中村保护与利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等为题进行了一系列传统意象设计教学,取得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传统建筑设计教学

“传统建筑设计”作为专题设计之一,既是建筑设计课程的一个组分,也是建筑历史课程的一种延伸。传统建筑设计通过对传统建筑中意象的把握,在现代设计中引入和表现传统文化理念,从而找到现代与传统的一种对话方式。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表达,也是对建筑历史的一种诠释,因此该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将传统意象作为一种理念,或者一种手法运用于设计教学。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设计操作过程,使得传统意象成为学生设计思想形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的操作层面上,我们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选址:选择历史文化特征较为突出的基地环境(如老城区、古村落及其他历史地段等),筹划一项文化类建筑及环境设计任务书。

2.实地调查:对基地所处地域环境特征、传统文化背景作较深入的调研(结合大三中外建筑史课程进行该专题训练较为适宜)。

3.意象探讨:要求学生在调研和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反复构思,充分探寻传统意象元素,并将其转换为建筑元素。

4.意象表达:要求在建筑布局、空间和形象处理等方面的设计中选择适当的意象元素进行符合设计逻辑的表达。

5.成果汇报:要求设计成果以PPT演示方式进行综合汇报。这是学生将整个设计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梳理、知识交流的有效途径。

例如“岭南博物馆建筑设计”,结合三年级的文化博览设计,并融入地方民俗内容。现代博物馆设计强调“情景空间”、“角色参与”的设计理念。除了静态陈列、以及被动展示的功能,而应处于有机运作状态,设置公众积极参与的场所,提供不同的体验方式。而博物馆建筑本身作为一个建筑艺术品,应当反映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从功能布局、空间结构、建筑造型等方面都应当体现岭南特有的场所文化,这也是设计的重点所在。学生也通过设计操作过程,深入体会岭南传统的建筑空间布局、建筑装饰要素等,提炼意象元素,并适当融入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使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当地传统。

针对“传统建筑设计专题”的特点,设计进程大致包括酝酿、解读、调研、感悟、提炼、演绎、整理,每个阶段都明确提出学习目的和要求,我们在常规教学进程(讲课、调研、基地勘察、草案、修正案、定案、正图绘制)中,尤其突出调研与构思阶段的训练,培养学生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和实地走访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成果以调研报告和图纸文本的形式提交,并由学生汇报调研报告,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调研报告的内容包括文字说明(2000字左右)、照片、速写、意象分析图以及提取的符号大样等。通过系统的调研,获取建筑传统性与现代性特征的基本信息,再加以综合性分析和思考,提取符号,掌握构成关系,在方案中灵活运用。调研过程本身就是构思阶段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整理调研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在酝酿构思过程中进行有目的调研,将设计思维的感性过程与理性过程相结合。

配合调研、资料查询,是进入方案构思的准备阶段。学生们现场踏勘、测绘、采访,绘制测绘图,拍摄当地照片,查阅相关资料。此外,我们也通过一系列传统建筑PPT的图片展示和讲座来加深学生的形象认识,逐渐使学生了解传统地域民风的神韵,自然步入设计状态。以具体素材为参照,把地域传统的抽象感觉分解为诸如尺寸、材料、质感、体量、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空间形象、构成手法、建筑装饰等具体建筑形式要素。每一种设计元素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同时又将其与传统建筑中的民俗生活对应起来,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朴素的生存哲学。通过理性分析,学生们对岭南传统建筑的认识有所提升,并且综合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提炼建筑符号,以此来建立建筑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联系。在这一点上,值得一提的是,对符号本身的认识不能单纯停留在具象的形态上,而要把握传统建筑精神内涵,将形式符号抽象化,从形似到神似,上升到形非而神似的高度。

关于意象符号的提取方式,其形式可以多样化,方法也是多角度的。对传统建筑而言,例如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空间组合、结构技术、构造工艺、装饰艺术(材料、色彩、主题、纹样)等都可以成为提取符号的素材。除了从大体的形象特征去截获通常的具体形式语汇,更要注重对细节的深入剖析(例如某种特殊构造的产生、用途、材料、做法等,或如某种装饰的象征意义)。认知的深度来源于前期的调研构思阶段。在对一系列素材进行整理、分析、解释的过程中,简化信息代码,最后经过提炼、抽象、完成从原形到符号的形式转换,提取出来的建筑符号应具有表意的浓缩性,表象的精炼性。最后,将其与现代建筑理论、设计方法、建造技术综合运用才最终完成建筑传统性和时代性之演绎。

在具体设计表达阶段,将传统形态要素分解为具体的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例如博览建筑的总体布局,除了考虑功能分布、交通流线等,还要综合考虑广场的合理尺度、规模,环境绿化,建筑的朝向、空间体量、造型特点等,并适当融合供人参与的情景空间。一般来说,广场尺度应体现传统的亲切感,控制D/H的合理幅度,建筑造型应展现传统地域特色,同时具有时代感,更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延续历史文脉。再譬如传统坡屋顶,不能单纯的作为一种传统符号加以运用,而应把它作为基本的形式语言,分析其坡度、形态(单坡还是双坡)、组合、色彩、质感等所反映的意象特征,并分析不同形态的坡屋顶所适合的特殊地理人文环境,同时,与现代材料例如刚、玻璃、混凝土等现代材料相结合,也能创造出别具韵味的时代感。再如传统村落中常将点状的塔、碑、线性的道路街巷、面状的院落、广场作为具有标志性、引导性或凝聚性空间的元素进行组合,把握街巷界面、尺度、节点等关键特性,同样可以再现传统空间的变化与统一。其次,在材料的选取方面讲究因地制宜。传统材料也是符合生态建设、绿色技术原则的现代材料,深入研究砖、石、木、竹等的具体特性与用法,加以改良和创新,配合现代的钢、玻璃、有机和无机材料,运用得当,也能传达出赋有地域特色的时代感。因此,不能简单理解传统就是民间乡土,传统是文脉和神韵的体现,构成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构造工艺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来完成,亦可运用当代美学原理创造更富有意味的形式。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范文8

【关键词】人文主义 文化思潮 建筑遗产保护理论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人文主义(humanism)是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想,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使公众对建筑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步颠覆了公众对建筑遗产以及城市发展思潮的认知观念,人文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成为建筑保护理论发展的文化影响因素和思想基础。

人文主义思想的启蒙

人文主义最早可以追溯至古罗马时期,是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法学家和哲学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前106年~公前43年)在《论共和国》中明确提出人本主义的思想主张,这也被认为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至文艺复兴时期,对世界的最新认识,个体命运、人的价值以及个人尊严成为最为关注的基本信念,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人的中心地位。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新观念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它渴望打破宗教的束缚,崇尚理性,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同时,不断加强个体对其精神和肉体发展的权利,逐步建立人类中心论的主要观点,鼓励个体对自然的不断探索。因此,在文艺复兴背景下的人文主义看似是一场关于文化的运动,实际上它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将理性作为武器对封建的特权制度和等级划分进行批判,倡导用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对抗封建宗教统治,用人性对抗神权,用个性打破传统禁欲主义的束缚,用理性冲出蒙昧主义的桎梏。

建筑的发展和环境、历史、情感以及宗教联系紧密,贝聿铭说:“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形式”,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建筑艺术的形式影响巨大,不同时期的审美意识,物质发展水平又决定了公众的精神需求。而人文主义思想作为西方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思潮,对建筑遗产保护更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从经验性走向科学性

15世纪从佛罗伦萨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对于西方建筑史而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均强调人的思想,突出公众的基本诉求,主张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教会的黑暗统治逐渐被揭露,教会的权威受到公众的极大质疑,希腊文明成为公众用来对抗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古罗马建筑的文化符号和内涵精神是希腊文明对建筑影响的直接体现,这也从侧面对建筑工匠的技术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兴的资产阶级同样对教会存在不满,他们积极支持人文主义者,如哲学家、诗人、艺术家和建筑师。

建筑在人文主义的关怀和帮助下逐渐打上了建筑师的思想烙印, “建筑师”的出现是公众对建筑以及建筑文化重视的结果,公众对建筑及其内涵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建筑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量的人文学者和艺术家开始涉足建筑领域,加上他们先前对古典主义建筑原则的理解以及对建筑原有的一些认识,在建筑地位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基础上诞生了大量的建筑著作。建筑理论的产生一方面规范了建筑的标准,另一方面将建筑营造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使得新建的建筑完全摆脱了原先毫无内涵、仅靠经验而又缺乏理论指导进行建筑修建的方式,也使建筑真正的成为了一门学科。

从物质性走向文化性

人文主义思想对建筑遗产保护的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建筑美学价值的理解提升到广阔的社会综合保护价值上。人文主义思潮从文艺复兴开始发展到近现代,是对启蒙思想的“抽象理性”的进一步反思的延伸,它崇尚感性,反对一切的科学和理性,将对人的关心和关怀放在首位,进一步确立个体――人的中心地位,突出人的尊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这种观念将 “对人性的关注”延伸到人文历史、遗产保护以及世界观认识的各个方面。

人文思想的介入使得公众对建筑遗产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就是建筑遗产的形式美价值在社会价值面前变得越来越弱势。在对建筑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恢复和保持建筑的原有风格,而是逐渐转向注重建筑结构以及建筑自身的审美意味,突出强调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同时,对“人”的关怀和重视越来越明显。理念的转变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了建筑遗产保护对周边自然环境、非物质层面的人类活动以及文化与传统,这也直接促使各个阶层都需要以整体的角度看待建筑遗产,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将保护对象扩大到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时代。因此,人本主义思想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完整性理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特殊性走向大众性

西方建筑遗产保护原先只关注重要的历史遗迹,人文主义思想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将研究层面拓展到更为宽泛的范围。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欧洲封建制度呈两极趋势发展,新兴的市民阶级和无产阶级不断涌现,西欧封建制度逐渐走向末路,“在同中世纪宗教传统的斗争中,一个体现新时代的新建筑以它的古典性和人文性挣脱神学的羁绊,逐步孕育、形成和发展成熟起来”。这种新建筑一方面仍孜孜不倦的复兴古典建筑,另一方面,新建筑的大量理论将新兴的学科知识不断应用到新建筑中。人文主义思想不断冲击传统宗教观念,它的核心内容就是积极的肯定个人价值,鼓励个体面向现实世界,“表面上是要恢复古罗马的进步思想,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在精神上的创新,艺术本质上已经不再是为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的工具)服务,而是朝着一种反映人的自我价值的方向演变了”。

正是在特殊的人文主义背景下,对历史遗产保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往只是对重要的历史古迹进行保护,现在逐渐拓展到对一般性历史建筑以及历史环境的关注。由此可见,人文主义思潮不只是关注比较有代表性意义的历史古迹,随着公众对遗产价值的认知,社会底层的一般性建筑也被纳入到人文主义思潮的关注范围,这也直接打破了之前对一般性历史建筑价值的认知。

从保护性走向可持续发展性

人文主义思想更多的是从单一保护向可持续发展层面延伸,海德格尔利用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直接否定了笛卡尔的物质与精神的二元论。胡塞尔也在“欧洲科学的危机”的标题下对实证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萨特秉承人文主义思想,从“自由”的角度诠释了人存在的本质。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为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方法带来了新的发展,对建筑保护理论中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协调的作用。人文主义思想打破了传统对建筑的修复、保存的认知,它强调对建筑的再利用,正是人本主义对人的重视和关怀,使得建筑保护也逐渐开始注重对公众日常行为的关注,对建筑的再利用研究,使传统建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人文主义思想对建筑保护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拓展了建筑遗产保护从只关注历史古迹到总体建筑的范围,推动了对建筑保护对象从物质性存在到非物质文化层面的研究。在建筑保护理论的基础上打破了原先孤立的保持和恢复的传统形式,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更多的注重建筑功能的有效延续,将建筑的使用价值进行最大化的体现,强调对人的尊重,在价值延续以及有效使用中进行保护。

(作者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马慧芝:《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建筑》,《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我对建筑认识论文范文9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职能

在过去的几年里,为了避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出现,我国建筑管理部门不断提高检查与监督的力度,却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追根溯源,就是因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不足,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乃至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限制作用。在此前提条件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要对自身指导职能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职能作用下,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以便让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1.分析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职能现状

在过去,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职能大多都被其内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忽略了,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是体现检查与监督的职能,并希望通过这些职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因为施工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有限,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也不高,对施工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这样,即使有质量监督站内部监督人员的检查和监督,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目的也很难得以实现。为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内部监督人员必须对自身指导职能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科学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理论指导下,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认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指导职能的重要性

2.1提高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在检查和监督的过程中,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发现,通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职能,可以不断提高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可以通过第三方视觉的方式更加客观、全面的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体系,在总结研究其他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出现问题的基础上,将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指明,然后,通过自身的监督职能让施工企业实现限期内的整改,进而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同时,作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和监督的行政部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中的监督人员对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单就这一点来说,其指导职能就能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可以从这里更加快速、方便的获得最新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认识的提高,进而提高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2.2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受到施工技术水平高低的影响,质量监督站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着重管理和监督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和技术水平,经常性地将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组织在一起进行讨论分析,让施工企业更加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工程所要用到的施工技术,同时,也可以让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督和指导职能作用下,建筑施工企业会更加重视施工技术的提高,有利于细化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流程,进而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以保障。并且,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站会对本身指导职能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在日常工作中会不断加强指导与检查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文件,特别是现场记录和技术文件的管理情况,让企业知道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强化技术管理工作,进而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3建筑施工企业的培训工作得到强化

建筑施工企业的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指导职能的影响,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培训工作的加强指导,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会逐步加大力度开展相应培训工作,经过多次培训,会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术水平,进而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也会随之得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在日常的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应该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培训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比如因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等因素产生的质量问题,施工企业自身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相关人员专业水平的不足等等。另外,通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职能,还可以让建筑施工企业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更容易体现出培训的效果,也更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

3.认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指导职能的重要性,有利于推动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指导和监督水平的提高

经过前文的描述,我们已经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职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论中,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首先要对自身的指导职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再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技术加强指导,在此技术上,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导下,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最终目标,并在此技术上,让其质量监督工作机制得到不断完善,在注重其管理与监督职能实现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职能,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另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对自身的建筑施工质量和技术也要不断的加强培训和学习,使得其内部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其指导职能就会更有效、更明显的得以体现,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4.结束语

根据前文内容可以明确,科学、广泛的应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职能,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在广泛开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必须对自身的指导职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在日常工作中让其具有的指导职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另外,还要不断加强培训其内部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让其在监督过程中的指导职能得到强化体现,让建筑施工企业在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其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进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科]

【参考文献】

[1]川.建筑施工管理中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浅谈[J].科学之友,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