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淡化语法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11 17:14:54

淡化语法论文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1

关键词:特仑苏广告;模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7702

模因(meme)源于生物学词汇gene(基因)。Meme 源自希腊语,意为“被模仿的东西”。在国内,meme有多种译法,比如“模因”,“密母”,“幂姆”等。关于它的定义也有很多,其核心思想是:“复制到文化思想,它通过模仿而得以复制传递”。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就可称为模因。模因总体上可以分为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其特征分别为“相同的信息异型传递”和“不同的信息同型传递”。广告领域中的模因是指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精简、提炼后指保留期精华的一个主意或概念,它可使任何人在瞬间毫不费力地理解它的含义。这个主意或概念能够在一两秒内迅速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明白商家卖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买这个而不是其他产品,同时在消费者心中激起一种情感反应,产生购买欲望。模因在广告中的价值由此体现。

本文即以特仑苏广告为例,从模因的角度分析它是如何利用模因思维和策略使它的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1广告样本

20岁,遇见一包好牛奶,遇见一个心爱的人。

(1)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懒惰地坐在咖啡馆门口,晒着太阳,他从阳光下走来,坐在我的对面,看到我面前的咖啡,他说:“牛奶更适合你。”

(2)他为我点了一包特仑苏。

(3)品味着纯美的特仑苏,听他讲述这包牛奶的来历:北纬40度,生活着一群幸福的奶牛,它们快乐地产奶,愉快地生活……幸福因子在我面前这包特仑苏中流淌,听着他的讲述,我沉醉在这包好牛奶中,也沉醉在温暖阳光下他的温柔的目光中。

30岁,爱的表达,特仑苏。

(4)一个周五个工作日,每天都很忙、很累,甚至忙得没时间告诉我有多爱他。

(5)早晨,我出门的时候,他还没有起床,我会热一包特仑苏放到餐桌上。

(6)晚上,累了一天的我回到家,他会递给我一包温暖的特仑苏。

(7)无需言语,我们的爱情就如那包特仑苏,总是一如既往的香醇。

40岁,爱从来不间断。

(8)结婚十几年,爱情似乎远离了我们。

(9)我的重心是孩子,他的重心是事业。

(10)那一天,我说胃疼,他只淡淡地应了一句:“别老吃辣的。”然后便去上班了。

(11)晚上,他回来,又只是淡淡的一句:“胃还疼吗?”我摇摇头,疼的不是胃,而是心。

(12)洗完澡,准备睡觉,我看到床头放着一包特仑苏。

(13)他又是淡淡的说:“睡前喝杯牛奶,可以养胃。”

(14)那一刻,我好感动:爱情从来不曾离开我们,只是我们把它放在了心的深处。

(15)特仑苏,爱到深处味更浓。

2模因价值解析

一般来说,广告作品的内容包括三个因素,即传达内容(说什么)、表达构思(怎样说)和表现技巧(如何完成)。优秀的广告作品需要在这三个因素中充分注意消费者的心理反应,使其既能表达拟定的主题内容,又能使消费者接受广告的传播信息,受到感染,从而使态度和情感发生变化,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特仑苏牛奶的这则广告主要以文字形式来体现,我们可以看到该广告语作者具有创意的广告构思和表达方式。该广告语最主要的构思特点是模因策略的运用。这一思维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语言资源内,还间接地或隐含地体现在语篇的整体结构中。

2.1语言资源中褒义性评价语

秦秀白在《文体学概论》一书中提到,广告大量使用评价性形容词,而且大多是褒义的。下面我们看看样本广告中所使用的评价性词汇。

我看到床头放着一包特仑苏13、4、5、12续表他1他从阳光下走来,说:“牛奶更适合你。”

他会递给我一包温暖的特仑苏。

他又是淡淡的说:“睡前喝杯牛奶,可以养胃。”11、6、13我们1我们的爱情就如那包特仑苏,总是一如既往的香醇

爱情从来不增离开我们,只是我们把它放在了心的深处

特仑苏,爱到深处味更浓17、14、15从上表可以看出,该样本所用的具体语言都模因广告语篇中具评价性质的褒义的形容词。这些积极的,褒义的词句的使用,确立了语篇积极向上的格调,带给消费者很好的心情,激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

2.2语篇中的构思模因

从整体语篇体裁来看,该广告模因了广最常用的模式——“问题-解决办法”模式,即提出问题,然后给出解决办法。整篇广告分三部分叙述,运用同一模因思维,从整体上推进“问题-解决办法”模式,实现模因价值的建构。第一部分,“相识”,20岁,遇见一包好牛奶,遇见心爱的人;第二部分,30岁,爱的表达,特仑苏;第三部分,40岁,爱从未间断。三个部分分别围绕着“特仑苏”这个主题各自形成一个“问题-解决办法”模因。如第一部分:情景:在咖啡馆门口听他讲牛奶的来历;问题:他想什么办法接近她;解决办法:送上一包特仑苏;评估:沉醉在这包好牛奶中,也沉醉在他温柔的目光中。实际上,广告的三个部分都沿用了这一体裁,服务于整个语篇的总主题——“特仑苏,爱到深处味更浓”。

3模因策略的运用

广告商运用模因建构广告的主要目的是想模仿他人的话语使自己的广告妇孺皆知,即强势模因,从而达到劝购的目的。布罗迪(Brodie,1996)曾提出三种策略使弱势模因变成强势模因。它们是:(1)重复策略(repeat strategy);(2)认知失谐策略(cognitive dissonance);(3)木马计(Trojan horse)。下面我们看特仑苏广告中这三种策略的运用。

3.1重复策略

通常,广告商会想方设法来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注意度,这是广告的目的。因此,如何刺激消费者,吸引注意力,让消费者接受并对广告信息做出反应,是广告制订者首先要考虑的。根据胡锐的理论——“广告刺激的不断重复就是影响与提高消费者注意知觉的重要因素”。这种在广告中不断重复某个模因,直到它被人们所熟知,甚至在头脑里内在化的策略就是强势模因策略中的重复策略。在仅有534个词的广告语中,特仑苏出现9次,牛奶5次,奶牛1次。关键词“特仑苏”以及与它有关的各种变异词汇在广告中不断重复,达到了加深消费者印象和诱导的目的。另外,语篇结构的三个阶段:20岁,30岁,40岁也是强势模因的重复策略。通过重复模因这一手段,特仑苏牛奶广告语篇体现出对主题的强调,达到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和产生美感的目的。

3.2认知失谐策略

认知失谐理论又叫认知不和谐或认知失调理论。这一理论由雷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1957年出版的《认知失谐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费斯廷格认为,人总是无穷尽地追求认知协调或和谐,认知一致的需要是一种影响我们行为的强大动力因素。如果我们觉察到信念、态度或行为的不一致,我们就会有强烈的不安感(认知失谐),它会驱使我们改变所作所为,以恢复认知一致。Brodie(1996)能够引起认知失谐的模因迫使大脑为恢复认知协调对信息进行加工,而这一过程会加深大脑对模因本身的记忆。比如样本广告中连续三次使用了“他只淡淡地应了一句……”“又只是淡淡的一句……”“又是淡淡的说……”根据之前的铺垫,消费者对“淡淡地”一词的第一理解是“冷淡”,即两人的感情破裂,但很快,后面的语境会让消费者意识到其实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好,由此消费者会产生“认知失谐”。实际上,该广告还藏有另外一层含义,连续用“淡淡地”指“淡淡的”特仑苏牛奶的味道自然,“纯美”。

3.3木马计策略

木马计源于古希腊人藏身于一个中空的木马,进入特洛伊城,为希腊军队打开城门这一传说。后被比喻为隐藏于内部机构中的,有颠覆目的的组织或装置。作为一种模因策略,木马计是指弱势模因或新模因借助强势模因来传播自己,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样本广告就是利用爱情故事可读性强、通俗易懂的特点,引发消费者好奇心。乍看起来,消费者会以为是爱情故事,看到后来才知道是一则牛奶广告。不知不觉中,消费者读完了广告,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结语

特仑苏牛奶广告在体裁上采用模因叙事体裁,讲述了“我和他”的爱情故事;故事中夫妻双方从小事开始,用情和爱感动和感染对方。这可以理解为广告在暗示广大消费者,“特仑苏”同样会用真情回报大家的信任,请大家放心购买。语言上,样本广告模因了一些具有好的联想意义的词语或短语来影响消费者,使消费者对广告做出积极的反应。如故事中关于奶牛的饲养方式、生长环境、夫妻感情发展等的描述,都传输了对“特仑苏”的总体评价:好牛奶,可以放心购买。这一切的评价信息,都是以故事的形式用模因策略慢慢地渗透给消费者的,虽然使用的方式并不特别,却很打动人。恰好符合中国人对于感情的表达偏于含蓄的习惯。总之,整个样本语篇中,模因策略运用所产生的效果是:特仑苏,可以放心购买。可见,模因可以加深或改变我们对语言、文化、大脑以及人性的一些看法和认识,广告语篇中的模因策略和思维可以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3]秦秀白.文体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4]R.Brodie.Virus of the Mind[M].Integral Press,1996.

[5]Leon Festinger.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6]席晓青.语篇分析:思维、策略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7]张惺.认知失谐理论在广告劝服中的作用[J].新闻界,2011,(07).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2

【关键词】作文教学 议论文写作 审清题意 贴切选

一、审清题意,加强对文题的理解

审题就是仔细地审查研究题目,揣摩命题者意图,从而确定写作要求、主题立意、选材范围、表现手法等。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作文的第一关。明确题意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词语解释法。《现代汉语词典》对淡定的解释是:内心心态的修炼到一定程度所呈现出来的那种从容、优雅的感觉。考试时无从查词典,我们可以借鉴词典对词语的解释规则,主要从内涵和外延角度来考虑。

2.拆字法解释。“淡”理解为淡泊、看淡、看轻,“定”理解为镇定。“淡”是一种内在的心态、思想境界,“定”是外在的表现,两者结合才是淡定的正确理解。偏于某一方面都会失之偏颇。

3.通过与其他一些词语的比较,进一步明确其概念。淡定与平庸的区别:平庸的人没有太大的能力,只是很平凡地生活着;淡定则代表一种生活态度,淡定的人有能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然而他却看淡这一切。再如淡定与镇定的区别:淡定是一种心态,而镇定是一种外在表现。

4.注意题目的辩证性――消极的淡定与积极的淡定。无所作为,庸庸碌碌,对什么都无所谓,没有追求,这是一种被动消极的淡定;而积极的淡定表现为:看重的是事业本身,却看轻事业之外的名利。

二、结合对题目的理解,看议论文材料的选择是否贴切

审清题意的下一步是材料的选择,议论文的材料选择首先是贴切,其次才是新颖、丰富。下面收集的是学生作文中的选材情况,有些是符合文题的,有些则是不太贴切的。

1.苏轼被贬黄州,却能“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居里夫人将诺贝尔奖章给孩子作玩具。

3.邓稼先放弃美国丰厚待遇,回国研制原子弹。

4.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雄姿英发,从容镇定。

5.袁隆平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后,依然自称“农民”,奔走于田地间。

6.司马迁忍受宫刑及世人白眼完成《史记》。

7.范蠡辅佐勾践重建国家后泛舟五湖。

8.陈晓旭放弃名利遁入空门。

9.乒乓名将王皓雅典奥运惜败柳承敏,终于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和2007年世锦赛上两次完胜对手。

10.史铁生凭借淡定战胜病魔。

11.邓小平凭借淡定三落三起。

评点:材料1、2、5、7、8应该是比较贴切的,符合“淡定”的内涵。苏轼被贬,经历坎坷,他看淡这一切;居里夫人看重的是她的科学研究,而看轻的是获得诺贝尔奖这样的虚名浮利;袁隆平被称为“世界水稻之父”,功成名就,可他依然奔走于田地间……材料3与“淡定”相联系是很生硬的,作为爱国的主题还是可以的。用材料4的同学比较多,还有与材料4接近的如诸葛亮淡定地实施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一段材料使用的也特别多,根据对文题的解读,这两段材料都是不够贴切的,周瑜和诸葛亮都做到了镇定,但与“淡定”中的“淡”代表的“淡泊”、“看淡看轻”无关。材料6是同学们每一次作文都喜欢使用的,司马迁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包治百病,其实这段材料跟“淡定”是关系不大的,用它来论证“隐忍”、“直面挫折”等文题都是可以的。材料9中王皓转败为胜凭借的也不是淡定而是坚持,是不服输的精神。材料10也有点勉强。材料11就很不恰当了,邓小平身上体现的是不屈服的精神以及坚持理想的执著。当然其中有些素材也不是不能和“淡定”联系上,关键是学生怎么用这个材料、话怎么说,硬要联系上不是不可以,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大部分学生是达不到这个层次的。

三、议论文中的新颖见解

学生作文中存在很严重的人云亦云、空话套话的现象,这跟我们平时教学中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是有很大关系的。平时的作文教学我们一线的老师总是教学生在中心论点下分列三个分论点,或平行展开或纵向深入,全文分五段,开头结尾各一段,中间三个分论点各成一段,老师们认为这样训练可以让学生的作文分数在高考中不想拿高分起码可以拿到基本分或称为切入分,所以作文教学中就简单机械地要求学生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分列论点,从不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新颖见解。学生因为有高考的大棒在头上压着,所以绝大部分学生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老气横秋,暮气沉沉,面目呆板,惨不忍睹。作文不单是一种写作技巧的表现,更多的则是一种生命状态的燃烧与释放,或者说是一种写作个体心路历程的自我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写作个体将以内化为情感认识的与其血脉相连的客观对象外化为语言形式,这便必然会打上其主观差异性的烙印。为此,作文教学必须彻底破除一切违背写作规律、阻碍个性展示的套路模式,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发表自己的新颖见解,以激发其解放自我,展示个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里的“新颖”通常有三层含义:一是于常事中见出别人看不出的事理,别人只看到人所共知的,他却看到其他角度的,这可谓之“博”;二是于常事中见出别人看不到的深度,别人只看到表面,他却看到实质,这可谓之“深”;三是于常事中看到与别人看到相反的事理,别人按“正常”的思维想,他却看出蕴涵在“正常”之外的意思,这可谓之“新”。

下面是本次学生作文中的一些新颖见解:

1.一个人的感情极为丰富,这并不妨碍他是一个淡定的人。而一个人遇到任何事,内心都毫不为之所动,他看上去也许很淡定,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淡定的人。因为,淡定的另一面,必定是火一般的热情。

2.淡定不等于与世无争。//淡定不是失败的借口,而是一种保持人清明的人生态度。//我们在追求上不能淡定,可是我们可以在心灵上保持一份淡定。

3.淡不是无所作为,不求上进,一遇困难就束手就擒。定也不是说为了不虚华干脆拒绝成功。这种把消极避世当成淡定来安慰自己的人实在有点误解了淡定这个词。//失败者喜欢拿淡定来自圆其说,所以他是失败者。//成功者拿行动来践行淡定,经过岁月的积淀,他还是成功者。

4.如果说皈依佛门是追求淡定的一种过于极端的行为的话,那么无法逃避或不想逃避世俗的我们要怎样才能追求淡定呢?凝望云卷云舒吗?我不知道,但我充满向往。//在这个霓虹闪耀,人人都是利益相关者和竞争者的时代,我们努力追求淡定,而与此同时,我们又不断往利益链中插入我们的手脚。佛门中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红尘中人四处奔波苦于生计。如果在他们之间取一个中点,我想这就是我想追求的淡定。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3

【关键词】语文基础知识;应对策略

要谈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基础知识设置的特点,有必要先明确一下什么是语文基础知识。以我所见,所谓语文基础知识,归纳起来就是:字、词、句(语法、标点、修辞)、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五个方面的内容。纵观几年来的新课程改革,总体给人的感觉是:活跃了课堂,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带来了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把“三维目标”作为语文课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把学生变成教学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教材在知识的设置上,由于淡化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淡化了语法知识、文体知识),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于提高,甚至出现了“滑坡”现象。如:学生没有掌握语法知识,病句、错句到处都是;淡化文体知识,直接导致学生的写作缺乏逻辑性,甚至颠三倒四。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学生不会写应用文。缺失的这些语文知识,恰恰是武装学生头脑的法宝,是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现实的问题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基础知识的设置上忽略了这些。

为了弥补语文教材基础知识设置的不足,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弥补。

1. 帮助学生宏观认知语文基础知识体系 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认识同化的过程,即把新的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如果学生缺乏合理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就不能实现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就会使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变得困难。所以,必需使学生了解语文基础知识的基本结构,这对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把基础知识用知识树的形式系统地为学生列出来,使学生从宏观上建立基础知识体系。实践证明,注重引导学生归纳,从宏观去把握认知语文基础知识的整体结构,这对他们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非常有帮助,非常重要。

2. 继续坚持传统教学中重诵读、重积累的方法 传统教学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像新课标所提出的“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中和生活中的语言材料”等要求,就与我们过去常强调的“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精髓是一致的。因此,在学习成语、歇后语、谚语、格言警句、对联、古诗词等语文知识时,我就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促进理解,增强积累,灵活运用。像教材每篇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所列出的词语或短语都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准确运用。每册书后面编列的课外古诗词,都要求学生能准确背诵、默写。

3. 通过互评作文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为了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和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我要求学生互评作文。做法如下:我先告诉学生互评作文的要求,如:格式是否符合文体要求,错别字有几个,有几处病句,别点符号有几处错误,语言是否流畅,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晰、前后是否照应等。在学生评改作文时要求他们划出错误的地方,并在旁边进行修改。当然,修改作文的要求会因年级不同而有所偏重。学生在修改别人作文的同时既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又加强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4.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品读、仿写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精彩的片段,我会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看看那些词语用的好、作者在句中用了哪些修辞,并要求学生当堂进行仿写。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对于课文的第二段我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然后问学生好在什么地方。学生有的说修辞用得好,有的说不仅写出了紫藤萝的颜色而且写出了紫藤萝的形状。于是我要求学生用“颜色+形状”的格式,并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一种自己熟悉的花草。当然,在语文教材中这样的片段是非常多的,我都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4

1990年前后,语文教学界有人提出“语法教学内容要简化,要求要降低,考试时少考或不考”的主张。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2011年语文课程新标准注重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开展,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于是,教育者在未能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含意之下,在课堂教学中去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意图达到素养的提高,难免会出现以下的两种现象:一、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讨论活动,学生你来我往,课堂氛围热闹,可是教学目标完成否。二、课堂教学中过分重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忽略课堂效率,无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存在。

二、语文基础知识缺失的结果

缺少基本的语法知识,学生无法判断句子中的主要成分,弄不清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对语病题中常见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病因,根本不会判断。

文言文虽然属于古代汉语,日常生活中几乎用不到,可是编者既然把它编进了教材,就说明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也是一种能力培养。然而,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淡化语法”,对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的教学比较单一化,只是强调句式的特殊性,让学生机械的识记。加之中考中文言文均出自课内,学生只要能够记住老师课堂所讲的特殊性,即使不知句式特殊的原因也能在文言文板块拿到分值。因此,短时间内看不到“淡化语法”“淡化知识”的危害,可是,到了高中会怎样?

大脑的识记性是受时间限制的,“临阵磨枪”式的识记更是经不起时间的冲刷。其次,高考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素养的考查,重视积累,强调举一反三,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板块的考查目标是: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文章大多选自《二十四史》。学生要想读懂文章除了积累课内实词、虚词、句式外,更重要的是有方法能够独立理解、判断文言现象。可是学生在淡化语法的教学模式下,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都把握不了,更何况是文言文。因此,对倒装句式、实词词性判断和翻译就无从下手。

新课标“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是针对“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来的,然而,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标准”中一些限制性的词语去掉了,结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教材里已经“精选”过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成语、语法等),还要再次“精选”甚至直接省略了。这种知识、能力二元分的离论,使得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油还油,水还水,难以达到水融、互相促进的境界。

三、基础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5

1.过分淡化语法教学,讲解支离破碎

对于现在的语法教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面对升学的压力和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重点抓初三的“后补”现象大量存在,应试教育情况仍然严重。另一方面,教师在阅读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第四学段(7-9年级)语文课程标准》后,因其对语法的要求仅限于“阅读”第13点“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和“写作”第8点“修改作文时,借助…… 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教学建议”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加之部分地区中考考标中,考试内容也仅限于基本语法知识的运用,因而导致过分淡化语法教学,使其讲解支离破碎的现象突出。

诚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和各地《中考考标》在初中语法方面确实淡化了教学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过于淡化语法教学的现象。教师在讲解中,很多时候是带过去了,仅在讲到病句,涉及到语法时,才不得不作一些讲解。这样的教学,即使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获得的也只是支离破碎的概念。去年,本校毕业的一位学生,中考上了省重点学校线,后来被省四大名校之一录取。放寒假时,她感叹初中语法没有学好,感觉语文学习跟不上班。春节期间,她的父母强烈要求我为她专门补习语法知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 超出课标进行教学,师生负担加重

初中语文中,语法教学的程度把握,除了认真钻研课标外,别无他法。有的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目的是“把教材中的知识教给学生”,教学结论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却不能根据课标对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对于课文中的语法知识,笼统地进行教学。例如“主谓句与非主谓句”的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页讲到其概念,并对主谓句的谓语构成分四类作了具体介绍。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动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等颇费了一些心思,也花了不少精力去讲解,去练习。学生课业增加了,教师负担加重了,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我认为这就超出了课标的要求,就初中阶段而言,学生只需把握什么是主谓句,并了解其谓语构成有四种分法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去纠缠于这个句子是动词谓语句,抑或是主谓谓语句等。

3 .过于强调语法教学,与课标背道而驰

少数老教师采用传统方法,过于强调语法教学。这些教师对于课程标准淡化语法教学是有抵触情绪的。他们认为,语文不教语法,特别是现在义务教育只局限于九年制,如果初中还不强调语法的话,学生毕业后,不是连最起码的东西都没有掌握好吗?他们又怎么能写出符合基本语法要求的书信、说出符合基本语法要求的语言来呢?这部分教师以中老年为主,年龄偏大,对于新课标钻研不够,领悟不透。在教学中,有的强调动词与介词的区别,如“在”“到”等的用法;有的强调谓语部分中,谓语中心语与宾语中心语的关系;有的强调多重复句的辨析与运用,甚至把《孔乙己》中多重复句的划分引入初中课堂中作为重点来讲解。这些显然是与新的课程标准背道而驰的。

二、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思考

1.认真学习钻研课标,领会把握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五)”中指出“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地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必要的语法知识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目的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分析课文时,遇到了相关语法知识,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能因为“不必进行系统、集中地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而一叶障目,对文中相关语法知识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有的教师甚至在研读地区性《初中毕业考标》中看到有关淡化语法现象的内容时,轻描淡写地讲一下,或者干脆不予教学。这种态度应当改正过来,真正做到运用新理念,实施新课标,使语法知识服务于阅读教学,从而让素质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把握好教材中的语法知识教学

教材的编写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完成的,课本中涉及的语法知识我们必须把握好。特别是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中出现的语法知识,往往是在理解课文遇到难点时,需解决语言所要求辨析的语法点,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P67第二题中“象征手法”,P105“句子的主干”,P147“长单句的分析”等语法知识,就是在《雷电颂》、《列夫・托尔斯泰》和《吆喝》几篇课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意而设置的有必要随文学习的几种语法概念,我们必须注重讲解。在长沙县某学校“教学开放日”中,一堂《醉翁亭记》教学的展示课,教师让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课文第一段。学生理解、翻译得很好,但在点评中,县教研室领导指出:“‘山行’‘翼然’,你的学生根据注释、资料,译得很好,但如果没有注释、资料,能否译好呢?我看未必。因为你没有将相关的语法知识教给他们。”此番言论,我有同感。我们如果不教给学生“名词作状语”这个语法概念,“山行”本是主谓结构,按常规应译作“山行走”,学生就不可能得出“沿着山走”的结论;同样的道理,“翼然”也不可能译为“向鸟张开翅膀一样”。因此,我们只有教给学生相应的语法概念,并联系课文中的实例,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让他们学以致用,获得真正的知识。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词句理解”的答题方法指导

 

中考现代文阅读“词句理解考点”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颇受出题者青睐的考查方式。

我们在回答此类题目时,要答出下面两个核心层次的意思:

一、还原表意晦涩的词句的本来意思

有些词句由于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而表意晦涩、模糊,这时,我们就要用直白的语言来还原词句的本来意思。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这一句因为运用了比喻,所以想表达出的道理并不明确,但只要我们想到了“引擎”这个喻体是指能够为车辆、飞机提供动力的重要机械部件,它能推动车辆、飞机运行,我们就能还原出这个句子的本来意思:科学技术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二、答出词句的言外之意

有些词句如果只读本身,往往读不出什么内涵,但我们若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去读,就会发现词句背后隐含着言外之意。我们在理解这种类型的词句时,一定要答出它的言外之意。例如,《父亲的自行车》一文叙述了父亲用他的破旧自行车载着“我”和弟弟上、下学,直到“我”和弟弟读完了小学、中学,随后,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读大学时,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生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出题者要求考生回答出文段最后一句中“淡淡地”一词的内涵。结合语境,我们可以揣摩出它的言外之意:“淡淡地”一词表现了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反映了父亲对孩子深沉而朴素的爱。

我们在推敲词句的言外之意时,要结合句子的表达方式。比如,议论性的句子的言外之意往往是阐明了道理;说明性的句子的言外之意往往是说明了事理或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较为复杂的是叙述性的句子和描写性的句子,或者两者兼有的句子,它们背后有时既表现出了一个人的个性、感情,同时也阐明了道理,甚至是表现了景物或人的状态等等,比如上文中的“淡淡地”一词的理解就涉及到了人物的个性和情感。面对这类较复杂的句子,考生切不可点到即止,应深入思考,全面作答,才能踩准得分点。

另外,词句理解的答题除了要涉及“晦涩语言背后的本来意思”和“言外之意”两个层次的内容外,在答案中还要指明这个词句所使用的手法及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手法”在这里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它包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包括说明文中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同时也包括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议论方式,还包括外貌、动作描写等描写方式,甚至包括长短句结合、正衬、反衬等语文知识点等等,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作者之所以运用此手法而不用彼手法,往往是因为运用的这种手法在表达意思的时候能起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例如《风筝中的科学》一文在介绍俄罗斯物理学家制作的用来发电的风筝的大小时这样说“每个风筝伸展开来足有足球场那么大。”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风筝伸展后的大小论文下载。打比方说明的手法起到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效果,风筝的大小借助有着一定表达效果的手法展现在我们读者眼前。文章为了说明牵扯这种风筝的绳索的长度,这样写道:“而牵扯这些风筝的绳索约有6000米长”,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牵扯风筝绳索的长度,列数字说明的手法起到了具体、准确的说明的表达效果。

总之,词句的内涵往往是借助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某种手法来表现的,所以我们在理解词句时一定要涉及词句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在作答“词句理解”时,我们的答案应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按答题的先后顺序排列):

1、手法;2、手法的表达效果;3、晦涩语言后的本来意思;4、言外之意。

列成公式:

词句理解的答案=手法+手法的效果+本来意思+言外之意

当然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我们在理解词句时,有时词句没用手法或词句本身表意比较直白,那么我们的答案中就可以不答手法或词句的本来意思。但是,对于以上四个要素,我们答题时,能答出来的都要尽力答出来,否则就会失去得分点。

我们还是以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一句为例,结合以上公式,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手法),生动形象地(效果)说明科学技术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本来意思),表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言外之意)。这样的回答不是又准确又简洁吗?

相关链接:

词句理解这一考点的题型在试卷中是以不同的“面孔”出现的,它不可能只是以“请理解下列词句的含义”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下列题型是词句理解考点的常见出题形式:

1、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品味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这句话包含了人物怎样的想法。

3、请谈一谈下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4、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5、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它是怎样表达出某种感情(或传达出某种效果)的。

7、说说下面句子是如何运用想象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外婆做针线活的高超技艺的?

8、请对下面句子从语言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品评。

9、请分析下面句子所使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0、请分析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11、请谈一谈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的作用。

……

当然,词句理解考点的出题形式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还将会有更多的新的“面孔”出现。但是,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只要我们能识别出它们的本来面目——词句理解考点,我们就能运用词句理解这一考点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来回答问题。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7

一、品味语言

散文也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虽然没有诗歌语言那样精粹。散文由于风格的不同,语言风格也是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纯净。散文语言可以平实。但不能苍白寒伧;可以优美,但不能雕琢浮华。散文语言是秋天的晴空,一碧万里;是雨后的春山,清新淳朴。所以散文教学不能放过语言的品味。

品味语言,首先要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要注意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要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丰富的表现力。

例如:《(野草)题辞》的第一句话就是“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句话中两组相对的词语:“沉默”与”“开口”,“充实”与“空虚”,值得品味。那么如何品味呢?我在讲解时。首先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回答,结果是“老师这不是相互矛盾吗?…这不是越说越迷糊,觉得很复杂”……。我又接着问:“为什么是矛盾复杂的呢?”同学们都说:“不清楚”。于是我就结合时代背景讲: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在广州。他经历了国民党反动派继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的广州“四·一五”大屠杀。在他亲历和目睹这场空前的血腥屠杀后的第11天,愤然写下了这篇散文诗,表达自己面对白色恐怖毫无退缩,愤然前行的精神,也抒写了《野草》出版时自己的痛苦心境。因为环境所迫,难于直说,也为了表达的曲折含蓄,许多语言压缩凝练到极点,具有渊深的诗的含量。讲到这里同学们顿时大悟。可见,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不管语文教学多么“人文”,忽视语言的语文教学,不是地道的语文。

品味词语的基本方法是:

第一、反复朗读,感悟词语的糖美。反复朗读,不仅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而且还有助于积累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探究疑点,理解词语的内涵。遇到疑点,不要放过。要勤查工具书,联系具体的语境来辨析词义,品味词语的含义。如《母亲》这一课中,在不同的语句中出现了意义相近的三个词“凌辱”、“侮辱”和“玷污”。为了搞清这三个词的含义,先让同学们查工具书,结果,同学们都是说这三个词都有使人蒙受耻辱的意思。我说:“对。谁能说出这三个词的不同含义?”没有人回答。接着,我就给他们讲了这三个词的区别就在“凌”、“侮”、“玷”这三个词素的含义不同。“凌”是欺压、侵犯的意思,所以“凌辱”有强调欺压、侮辱之意。“侮”是欺负、轻慢的意思,所以“侮辱”有强调欺负、羞辱之意。“玷”是白玉上的斑点,所以“玷污”一般指洁白的身上弄上了污点。

第三、比较异同。体会用词的得当。比较异同,既可以从词的意义(轻重、褒贬、范围)人手,也可以从词的用法和语体风格等人手。比较,是最普遍、最易掌握,也是能见成效的品味语言的方法。

如《中国的牛》第三段讲到人和牛在田埂上相遇时,文中出现了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一“踟蹰”和“迟疑”。“踟蹰”用于人的心理,而“迟疑”用于在人的眼睛中看到的牛的行动。如果将两个词语交换一下,就能比较出细微的差别,同时能领悟出文章语言的精到。

品味语言,还要重视品味句子。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理解句子,才能进而理解篇章的含义。

品味句子,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句子的含义;要辨析和把握句子的主干,懂得分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要体会作者怎样灵活运用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使文章语言错综变化,生动活泼,富于节奏;要揣摩作者怎样恰当地选择句式和安排句序,细致入微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野草)题辞》中写道:“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这句话值得细细品味。作者以富于节奏的排比式,将自己心爱的《野草》作品,在黑暗与光明的险境中,生与死的关头,过去与未来的转折点,献在自己的友人与仇人的面前,作为在没有自由的黑暗中自己不能“大笑而且歌唱”的证明。这种表达方式,是出于诗意传达要求的曲笔,也是限于政治险境不得不为之的选择。无论什么原因,都增加了作品含蓄的哲理美的深刻性和感染力。

品味句子的基本方法是:

第一,反复朗读,来感悟句子的表现力。如:“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在《(野革)题辞》中出现不止一次,经过反复朗读,就会明白这句的含义是:既写出了野草的自然品性,又写出了与现实休戚相关的文学命运;既写爱自己创造的“野草”的心境,又暗示对于滋生“野草”的社会现实的憎恶感情。这样的句子,将诗作了最高的凝聚和提升。于乐观无畏的豪情抒发中,强化了全文的诗的旋律感。

第二,运用比较、质疑的方法,来辨析、理解语句的含义。如《记念刘和珍君》中写到“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鲁迅写“血色”为什么是“淡红”而不是“鲜红”?“悲哀”为什么是“微漠”而不是“浓郁”?结合语境可以看出作者的遣词多么准确,传达的感情又是多么贴切,潜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想说而又没有明说的意思是多么意味深长。

第三,借助必要的语法、修辞分析,来体味句子的意蕴。例如:“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里亚海,在圣马可广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渡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通过反复朗读,就会使读者对威尼斯这座“海中的城”有如睹其貌。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团花簇锦”,“东一块西一块”来描绘威尼斯的静态状貌;用“绿波”“荡漾”来展示其动态美姿;用叠词“茫茫”“干干净净”“清清楚楚”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可感。作者还应用了贴切的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如“仿佛在江南水乡”唤起读者对这陌生的异国景物的亲切实感;“春天的背影”是难以捉摸、消失未尽的春天景色显得那么可爱;“海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使无知的海水情意顿生。 通过品味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及巧妙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意义实感化,平面的东西立体化,静态的物体动态化,无知事物情意化。

第四,把握重要语句,如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性语句,在文中起到总起、总结、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来更有效地理解篇章的含义。如《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中写到:“是因为父亲首先显示出了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执著。认真。”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必须联系全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父亲”的执著与认真。作品为什么说执著和认真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抓住这一关键语句,能起到“牵一发,动全身”之功效。

二、体悟感情

所谓的体悟,就是在书中读出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的确,读者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感情,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如《荷塘月色》开头写到“心里颇不宁静”。当读者读到这一“文眼”时,就会联想到自己有时也会产生同感,也会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为了排遣这一哀愁,往往通过喝酒、赏月、赏花等来消愁。作者也是如此,正如课文中描写的那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喜悦。这种喜悦能持久吗?下文又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见作者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最后,作者通过联想。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现实终究还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可见,只有品味和体悟,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自然悟到文章的真味——“淡淡的哀愁夹杂着淡淡的喜悦”,破译了作者的心灵密码。因此,要想品味感情,必须抓住“课眼”。这个“课眼”必须是课文的关键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三、体悟意境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8

关键词:绘画艺术;美学特征;清省;清丽;清气;赵孟;天朗日晶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Clear Introspection", "Delicate Beauty", and "Pure Verve":

An Exploration up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inting Style in Yuan Dynasty

RAO Wei

(Librar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WT5”BZ]

潘天寿先生说过:元初诸家,如钱选、赵孟、刘贯道等,“高古细润,犹存宋代之遗绪”;同时代的高克恭等“主写意,尚气韵”,“渐成所谓元风者”,但尚未完全脱去“宋人意致”;及至黄公望、王蒙、倪瓒诸家,全用干笔皴擦,浅绛烘染,“特呈高古简淡之风,呈有元一代之格趣”,进而成为明、清绘画的先驱①。由“宋代之遗绪”而“高古简淡”,实由繁而简,这类义涵和用语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表述,但有元一代“格趣”的形成,已被多数学者所认同。显而易见,一代画风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清”以及与“清”搭配的一系列话语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哲学和美学范畴,它的运用和内涵也经历了一种较为明显的转变。本文尝试以此为视角,考察元代绘画格趣的形成及其绘画风格的转变。

与“清”及其与“清”关联的话语在中国传统典籍中举不胜举。据日本学者葭森健介统计,《三国志》、《世说新语》诸书中士人人物品藻活动使用“清”的熟语例文超过200多处②。“清”又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淮南子・天文训》称:“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宁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这里涉及的宇宙生成论告诉我们,清气属阳,上升而为天;浊气属阴,下凝而为地。由哲学之“清”可以延伸到人的道德和人品之“清”,进而转化为审美艺术之“清”。

纵向考察“清”及其与“清”有关的话语及其运用,可以大致发现,汉魏六朝的“清”主要表达的是人的精神风貌,此后逐渐转向一种对艺术、对审美的表达。这种趋向,中经宋、元的阐述与实践,到了明代,其艺术的、审美的内涵,更为明确地演绎为简、淡、远,其中也包括了更为深刻的古代哲学内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哲学之“清”转化为审美之“清”的关键时期。众所周知,“清”及其与“清”关联的话语在汉魏六朝得到广泛的运用,《世说新语》中就有“清举”、“清通”、“清远”、“清虚”、“清和”、“清流”、“清朗”等多种词汇。李泽厚先生曾对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及其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两个基本点,其一是“人的觉醒”,即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其二,由人的觉醒而“文的自觉”(“文的自觉”是一个美学概念,也包括绘画与书法等其它艺术)。“华美好看”的文章可以被人们长久传诵,文章不朽当然也就是人的不朽,从玄言诗到山水诗,则是在创作题材上反映这种自觉。

然而,理解这一时期文艺美学上的特征必须明确一个中心点,即这时期的“人”是指生活在既富贵安乐又满怀忧祸的境地中、处在身不由己的政治争夺之中的门阀贵族。因此,就“人的觉醒”而言,他们的“清议”,他们对“清”的推崇,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清流”体现的是门阀贵族所追求的人性自由,“具有鲜明的反政治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文的自觉”而言,他们对自我的寻觅,更多地转向了艺术,然而,门阀贵族们“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实际从一个极端把追求“华丽好看”的“文的自觉”这一特征表现出来。另有学者对这一时期的文论特色进行概括,认为前期(魏晋)以“清省”即文辞省净为主,美学评价上,“出水芙蓉”的清省之美被褒扬,“错采镂金”的装饰美被贬抑。后期(南北朝)以“清丽”为主,即在倡导“清”的同时,也十分强调“丽”,也就是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包括文辞的华丽整饰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谢灵运是这一时期“清丽”诗风的代表)。而陶渊明则是从清丽美转向质朴美的典型代表。

魏晋南北朝期普遍认为陶文简直类同于“田家语”,缺乏文采。众所周知,中唐以后,尤其是宋代,苏轼品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陶渊明的地位由晦而显,被李泽厚先生称为“以深刻的形态表现了魏晋风度”、“真正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之一的陶渊明(另一个是阮籍)便以平淡冲和为特征,“自然景色在他笔下,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辨或徒供观赏的对峙物,而成为诗人生活、兴趣的一部分……非常一般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表现得那么自然、质朴。与谢灵运等人大不相同,山水草木在陶诗中不再是一堆死物,而是情深意真,既平淡无华又盎然生意”。另有学者指出:“陶诗的主要特色是‘清淡’而非‘清丽’”,“事实上,陶诗的美正在于他语言的质朴和抒情的自然率真,在于它表面平淡的诗句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胸中感触,在于心声的自然流淌,是一种内在的‘丽’。真正发掘出这种内在的‘丽’,认同并欣赏这种质朴无华又余味无穷的美,是在中唐以后,尤其是宋代。”③因此,陶渊明诗在南北朝被列入中品,而在宋代被列入“上品”,正是“清”的审美趣味演进的一个范例④。

由此可见,汉魏六朝时期虽然提出了像“清省”这样的文论主张并影响了当时的评品与创作实践,但“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学从先秦两汉的质朴无文到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追求绮丽,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它标志着文学日益注意到自身抒情与文采的特点,并按照文学的特征进行创作和欣赏了。”这就意味着,这一时期文艺的总的特质仍存在对“绮丽”(实指“清丽”而不是“艳丽”)的追求,这种“清丽”与后来的“清”的特征有明显的区别(详后)。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注意到关于“清”这一美学范畴内涵的演变及其与元代绘画风格的转变之间的关联。而这种转变首先在元初期的赵孟身上得到体现。

在《赵孟集》中可以搜检出一些有关“清”的话语:如“历历山水郡,行行襟抱清”(卷二《桐庐道中》);“图书左右列,花竹自清新”、“梅柳亦清新”、“坐对山水娱清辉”(分见卷三《哀鲜于伯几》、《述怀》、《题雨溪图赠鲜于伯几》);“山深草木自清幽”(卷五《彰南道中》),等等。这些都是他对山川草木的观感和体验。

作为一个诗文书画全能的艺术家,赵孟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显示出了“清”的实际形态和精神内涵,这在绘画领域尤其值得重视。赵孟曾在自己创作的《水村图》(大德六年作者49岁时为友人钱德钧作)的卷后另纸题道:“后一月德钧持此图见示,则已装成轴矣。一时信手涂抹,乃过辱珍重如此,极令人惭愧。”同样,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种“信手涂抹”的确切表达应该是“信手落笔笔清妍”。可见,“清”既是他潇洒挥笔时的一种美学感受,更是对“清”的境界的自觉追求。据后人的一般评价,赵孟画作的总体风貌是厚重、工稳、秀润、清丽,典雅蕴藉,其山水画的风格多种多样,但笔者感到对后世最具“提醒品格”作用的是与“清气”相联系的简、淡、远的一路。如《鹊华秋色图卷》,清淡的设色,清晰的笔路,使画面显得清润雅致。《吴兴清远图》描绘家乡吴兴一带开阔的湖光山色,蜿蜒连亘的山峦以勾斫法刻画,信笔敷以鲜亮的青绿石色。淡墨抹染远岫,用笔简薄,构图奇特,学前人而高度简化。《水村图》,用墨笔画江南平远之景,构图平实,意境清远。我们知道,赵孟摒弃宋画惯用的“卷云皴”或“斧劈皴”而采用五代董源的“披麻皴”去表现江南山丘。干笔钩、皴,松灵的笔墨,也为画作平添了一份“清气”。

徐复观先生认为:“赵松雪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是表现在狂风暴雨之后,人们又渐渐浮上在客观世界中生存的希望,因而人的主观重新展向自然,使主客之间,恢复了比较均衡的状态。他是以‘清远’代替了南宋末期的‘幽玄’,重辟艺术的新生命。元代绘画所以能得到很高的发展,实在是立足于此一主客观均衡之上。”

赵松雪之所以有上述的成就,在他的心灵上,是得力于一个“清”字;由心灵之清,而把握到自然世界的清,这便形成他作品之清;清便远,所以他的作品,可以用清远两字加以概括。在清远中,主客恢复了均衡。在均衡上的相融相即,这便可以上追北宋山水画成熟时的风格,下开元季四大家的逸韵。

……

由庄学而来的魏晋玄学,可以说是“清的人生”,“清的哲学”;……我已经指出过,山水画的根源是玄学,则赵松雪的清地艺术,正是艺术本性的复归。……清则淡,《皇明风雅》载沈周《题子昂重江叠嶂卷》有云“丹青隐墨墨隐水,其妙贵淡不贵浓。”王世贞《州山人稿》题此图有谓“至杳霭澹荡,出有入无,润气在眉睫间,不至作公家大年朝京观也。”⑤这里对“清”的明确释解是“远”,是“淡”。赵孟“提醒”的画风获得进一步发扬,倪瓒等人所谓的“天真淡简”(恽南田)、“淡简荒率”(王),已是众所周知的评价。

然而,理解赵孟以及元代绘画格趣的内涵尚不可限于以上认识。

如同李泽厚等人论述的那样,汉魏六朝门阀贵族所乐道的山水草木仅仅是“徒供观赏”而与他们的人格和艺术情感相分离的“对峙物”,这种对峙只有到了陶渊明那里,才变而“成为诗人生活、兴趣的一部分”,“既平淡无华又盎然生意”。这种“平淡无华”是一种新的精神境界,也是与“清”相联系的更为内在而深刻的美学精神与艺术实践。

说到这里,有必要进一步探求赵孟关于“清”的源头。有学者根据赵孟在《论书》中的“右军潇洒更清真”诗句提出,这是他“明确表示自己受到王羲之清真潇洒之风的影响”,所以这就是“这种艺术精神和人格精神的源头”⑥。可以说,受晋人尚“清”的审美取向的影响,再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赵孟把“清”作为自己一生为之追求的美学目标,然而,理解赵孟有关“清”的构成及其真实义涵,他的同代人欧阳玄的那段话可能更能说明问题:

嗟乾之资,唯一清气。人禀至清,乃精道气。天朗日晶,一清所为。……清气所萃,乃臻瑰奇。允矣魏公,玉壶秋冰。(《圭斋文集》卷九《魏国公赵文敏公神道碑》)“人禀至清,乃精道气”,这是欧阳玄点出的赵孟的“艺术精神和人格精神”所在。概而言之,“气”与“道”是指一个充满活力的因素,而“道气”乃“一清所为”,清气上扬(“清阳”)而为天(“薄靡而为天”),这在欧阳玄看来,“天朗日晶”就是清气所上扬的“天”,也是“道气”的体现和精神内涵。可以说,这就是被“清气所萃”的赵孟的人格精神和艺术精神的根本所在。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感到赵孟崇尚的“清气”与陶渊明的“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之间的承接与呼应。

由此可见,欧阳玄由宇宙生成论而及具体人的人格和艺术精神,应该符合当时的“语境”。或者说,这样的旨趣与境界是赵孟这样的士人所向往和追求的。所以,“清气”可以作为赵孟尚“清”话语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朗日晶”可以具体化为两个层次,首先,它既然由“清”所规定,就意味着去浊、去滥、去繁,尚简、尚约、尚淡、尚远。当然,这绝不仅仅限于表层意义上的简、淡,而是如同明末画家恽向(1568-1655)所说:“简者,简于象,而非简于意。简之至者缛之至也。”也如同恽南田所论“云林画天真淡简,一木一石,自有千岩万壑之趣”,极简之中无疑包含了以简驭繁、“无穷出清新”的深刻内涵。第二个层次,“清”回到了它的本义,具有洁、朗、亮等特征和气质,更确切的表达就是“天朗日晶”――“天朗日晶”既是赵孟及其赵孟所“提醒”的元代绘画“品格”的显性表征,也是由宇宙生成论启示出的一种特有的内在气质。这种艺术精神由倪瓒、黄公望等画家继承发扬开来,我们从黄公望的《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可以看出由董、巨而来的影响和始变,更后到《溪山雨意图》、《富春山居图》,则可以看出它们与赵孟的《水村图》、《双松平远图》的承接关系。此外,尚有曹知白的《寒林图》、《林幽岫图》,润的《秀野轩图》、《林下鸣琴图》等等,从这一系列元代现存画作的典型作品中,我们不能同时感到为“清气所萃”的“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的格调吗?黄公望的《溪山雨意图》是我最崇尚的元代佳作之一。顾名思义,它多少应该显示一些空蒙、混沌吧,然而,尽管“雨意”令人回味无穷,但画面中除山顶一抹空蒙色外,总体呈现出的恰恰是一片开阔而清美的“天朗日晶”韵致!恽寿平(南田画跋)论元画道:

元人幽秀之笔,如燕舞飞花,揣摸不得。又如美人横波微盼,光彩四射。观者神惊意丧,不知其所以然也。

元人幽亭秀木,自在化工之外。一种灵气,惟其品若天际冥鸿。故出笔便如哀弦急管,声情并集。非大地欢乐场中,可得而拟议者也。

宗白华先生在论文艺之“充实”精神时说:“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倪云林画一树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他同时结合恽寿平的“群必求同,同群必相叫,相叫必于荒天古木”一段话以论“元人画境中所含丰富幽深的生命”内涵⑦,诚然,元人竟然以其令人“神惊意丧”、“揣摩不得”的“幽秀之笔”“相叫”出“品若天际冥鸿”的境界。“元人幽淡的境界背后”所“潜隐着一种宇宙豪情”与“清气所萃”的元代画家体现出的艺术精神没有相通之处吗?四

汉魏以来的尚“清”审美取向经历了“清省”、“清丽”等复杂的演变过程。到了元代,赵孟承接了陶渊明和唐宋以来的“平淡”、“冲和”精神内涵,较为自觉地将“清气”贯注到绘画作品中去,从而为元代的绘画起到“提醒品格”的作用。“清气”不仅表现为简、淡、远及其“丰富幽深的生命”,更体现出一种“天朗日晶”的风貌和与天际宇宙相接的“道气”。

本文试图以“清”为视角,通过纵向考察厘清这一哲学和美学范畴对元代绘画品格的影响。然而,由于水平和文字容量的限制,笔者感到这一考察存在明显局限和欠缺,例如,唐宋以来绘画技法乃至绘画工具的变更,可能对“清气”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另外,人文的、宗教(特别是道教)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有待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责任编辑:徐智本)

① 潘天寿《中国绘画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② 转引自宁稼雨《〈世说新语〉与人物品藻的范畴演变》,《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

③ 何庄《论魏晋南北朝的文论之“清”――兼及陶渊明的品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④ 陶渊明诗中多次以“清”抒情状物:“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二首》);“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己酉岁九月九日》);“日夕气清,悠然其怀”(《归鸟》);“延目中流,悠想清沂”(《时运》其三);“卉木繁荣,和风清穆”(《劝农》其二);“晨风清兴,好音时交”(《归鸟》其四);“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饮酒》其十七)。

⑤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83-385页。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9

同学们在回答此类题目时,要答出下面两个核心层次的意思:

一、还原表意晦涩词句的本来意思

有些词句由于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而表意晦涩、模糊,这时,同学们就要用直白的语言来还原词句的本来意思。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这一句,因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想表达出的道理并不明确,但只要想到“引擎”这个喻体是指能够为车辆、飞机提供动力的重要机械部件,它能推动车辆、飞机运行,同学们就能还原出这个句子的本来意思:科学技术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二、答出词句的言外之意

有些词句如果只读本身,往往读不出什么内涵,但同学们若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去读,就会发现词句背后隐含着言外之意。同学们在理解这种类型的词句时,一定要答出它的言外之意。例如《父亲的自行车》一文,叙述了父亲用他的破旧自行车载着“我”和弟弟上、下学,直到“我”和弟弟读完了小学、中学,随后,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读大学时,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生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出题者要求学生回答出文段最后一句中“淡淡地”一词的内涵。结合语境,我们可以揣摩出它的言外之意:“淡淡地”一词表现了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反映了父亲对孩子深沉而朴素的爱。

同学们在推敲词句的言外之意时,要结合句子的表达方式。比如,议论性句子的言外之意往往是阐明了道理;说明性句子的言外之意往往是说明了事理或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较为复杂的是叙述性句子和描写性句子,或者两者兼有的句子,它们背后有时既表现出了一个人的个性、情感,同时也阐明了道理,甚至是表现了景物或人的状态等等。

另外,词句理解的答题除了要涉及“晦涩词句本来意思”和“言外之意”两个层次的内容外,在答案中还要指明这个词句所运用的手法及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手法”在这里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它包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包括说明文中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同时也包括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议论方式,还包括外貌、动作描写等描写方法,甚至包括长短句结合、正衬、反衬等语文知识点等等。例如《风筝中的科学》一文,在介绍俄罗斯物理学家制作用来发电的风筝的大小时这样说:“每个风筝伸展开来足有足球场那么大。”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风筝伸展后的大小。

综上所述,在作答“词句理解”时,我们的答案应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按答题的先后顺序排列):1.手法。2.手法的表达效果。3.晦涩词句的本来意思。4.言外之意。

当然,我们在理解词句时,有时词句没用手法或词句本身表意比较直白,那么我们的答案中就可以不答手法或词句的本来意思。但是,对于以上四个要素,我们答题时能答出来的都要尽力答出来,否则就会失去得分点。

相关链接:

下列题型是词句理解考点的常见出题形式。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