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26 15:42:48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范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事业日渐繁荣,由于各种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铁路运输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本文基于铁路运输事业发展的现实环境,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对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为科学合理的进行未来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

0 引言

铁路运输安全既与车、机、工、电、等各个铁路单位联系紧密,同时也涉及到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领域,这其中有不少因素是我们不容易对其进行控制的,其生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客观上造成了铁路运输安全的弊端,使其面临着各种安全生产风险。在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就是定性和定量。由于前者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多,评估结果的准确度比较低,所以,本文选择定量的方式进行评估。

1 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安全风险管理指的是为了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事故,避免可能事故的发生带来的各种损失,而进行的风险识别、危险源分析、隐患判别、风险评价,制定并实施相应风险对策与措施的全过程。

在当今社会中,国际国内范围有关铁路运输系统安全管理相关理论与知识普遍以欧盟的标准为主,比如EN50126,其风险评估中提到了两个关键性因素,一是危险的可能性或发生的频率,二是危害导致的后果的严重性。本文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进行铁路运输安全的风险评估,具体分析了影响运输事故发生的人员素质、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和安全管理四方面因素(图1)。

1.1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影响风险管理的因素包括文化水平的高低、工种工龄的长短,职业技能的优劣,受训时间的长短以及人员身心状态是否良好五个方面,具体情况见表1。

1.2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的可靠性就是依赖于其完好状态、养护维修状态和综合精度等方面因素的,其中,生产设备完好状态评估又可以从设备运转、设备能耗和安全防护 这三点来进行具体的评估。

1.3生产环境

生产环境影响风险管理的因素包括工作环境、气象环境、人员暴露的频繁度三方面来分析的,其中,工作环境中涵盖了厂区的噪声、尘埃以及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控等方面,关于其评估分值共分为五个条件,10分为非常好,8分为好,6分为一般,4分为不太好,2分表示非常差。气象环境的评估主要是以其造成的危害程度为标准,同样分成五个等级,并用五种颜色标记,10分为没有影响,记为白色,8分为一般,记为蓝色,6分为较严重,记为黄色,4分为严重,记为橙色,2分为非常严重,记为红色。人员暴露的频繁程度主要反映了在相对危险的条件下工作对员工工作的影响程度,具体同样分为五项标准,10分为基本不暴露,8分为有时会暴露,6分为总工作时间内有1h是暴露的,4分为有一半的工作时间是暴露的,2分为全工作时间暴露。

1.4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部分的影响因素包括四部分,即风险监管体系、安全风险教育培训、安全风险投入和事故应急处置。对于这四项的评估,需要在站/段安全委员会领导,车间主任参与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具体执行的条件下进行,对于评分结果,最终报由站/段安全委员会处理,结果中的分数越低,表明指标完成越差。

2 风险评估下的风险管理

关于风险评估下的风险管理,本文主要从两点进行阐述,一是风险的分级管理,二是动态安全风险报警。

首先,风险分级管理就是以风险评估的各项结果为依据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进行分级管理,本文根据风险的重要程度分成五个等级,即特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以及可接受风险,五种风险等级需要管理者引起不同程度的重视,并采取不同程度风险控制措施。

第二,关于动态安全风险报警。根据车间对每个班组提供风险信息的统计,对风险指标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通过计算机安全风险监控,实现站/段统一管理的动态安全风险报警显示信息。

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了铁路安全运输的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分别从人员素质、生产设备、生产环境以及安全管理四个方面加以阐述,科学合理的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各影响因子做了详细分析,有利于在未来铁路安全运输评估中,通过量化的评估方法实现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分级,并能够实时进行安全风险报警。

【参考文献】

[1]张伟.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第三届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及技术装备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12(05).

[2] 袁永强. 设备技术状态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3).

[3]黄川.浅议安全风险管理与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哈尔滨铁道科技.2013(09).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安全风险理论;铁路安全;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铁道部党组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借助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思想,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并通过构建系统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确保运输生产持续稳定的安全状态。安全风险理论与以往的安全管理模式不同,它更注重源头管理、预防管理和过程控制,为我们提供了理念上的新视角、方法上的新思路和管理上的新思维。贯彻落实好铁道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前提是要认真领悟安全风险理论宗旨。只有深入剖析安全、风险、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客观识别“风险”、“安全”的本质特征,才能准确把握铁路安全工作的主要矛盾,实现安全理念升华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切实发挥安全风险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一、把握安全风险理念内涵

安全风险理论的建立,是基于对安全规律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其主导思想是把“风险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总闸门,从而实现管理关口前移。这一理论涉及三个关键词语,即“安全”、“风险”和“风险管理”,评判和认同其本质精髓,是领悟和引入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前提。

1.安全是一种稳定性状态。从安全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安全是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安全是一种相对的状态,只要稳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且可控,就可以称之为安全;反之则是通常所说的不安全。这一认识对铁路安全工作的启示:一是安全状态时时不在,任何人都要有安全意识,绝不能掉以轻心;二是安全状态是相对的,要时刻保持这种状态的稳定性,防止超过标准、超出掌控。

2.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风险的实质是不确定性,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某种情况的概率。任何事物都是客观的,风险将伴随事物始终,其不会随人们好恶而改变。安全风险就是安全状态发生恶化的几率和概率,几率是风险有无的界定标准,概率是评估风险大小的数量指标,概率值的大小意味着风险的大小。这一观点表明:风险处处不在,不可能完全消失;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质目标就是最大程度地消灭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和降低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

3.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管理对象是风险。常规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机、环境等有形要素。与传统管理不同的是,安全风险管理把“风险”作为突破点,围绕风险拓展思路,通过风险源排查、风险评判、风险防控等各项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和概率,从而确保运输生产持续稳定的安全状态。

二、树立安全风险管理理念

通过抓“风险”实现保安全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思路,发挥安全风险管理功能实效,要强化风险意识,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做到安全隐患发现在源头处、消灭在萌芽中、防控在过程里。

1.以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事故的发生都会呈现出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无论是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人为因素所引起事故都是有预兆的,而这些预兆又是完全可预测的。安全风险管理正是以预兆可预测的客观现实为前提,通过全面、持续、反复的风险排查、风险辨别和风险鉴定工作,确定出可能发生隐患的风险源,并通过分析、归纳、分类、整理,形成涵盖各个方面、各个生产环节的安全一手资料。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安全工作更注重基础、更注重源头,通过关口前移,力争将安全隐患发现和消灭在萌发阶段。

2.以过程管理为重点的理念。铁路运输产品是指铁路运输企业运用人力、设备、技术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运输的需求服务。从运输产品生产过程看,除了包括提供客货空间位移的直接生产部门外,还包括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信号等辅助生产部门。这是一个环环相扣、连续不断、相互支撑的运行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发生连锁反映,导致事故的发生;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通过关联影响,传导甚至演化成严重后果。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要增强对“过程管理”的重视程度,排查运输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部位风险隐患,分析和确认该风险发生的概率、范围、危害程度、分布特点、关联幅度、持续性影响等情况,并根据风险的性质和关键因素,遵循追根溯源、标本兼治、分工负责的原则,及时采取风险干预和风险处理措施,实现对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在作业过程中,还要根据铁路运输安全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加强风险监控,及时发现作业过程中的复发隐患和新生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实现安全局面的持续改进;

3.以系统化为主的管理理念。铁路设备联网、生产联动、作业联老的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生产的联动机性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就是结合铁路运输行业特点和事故发生规律,做到全员参与到位、隐患排查到位、信息沟通到位、监控处理到位、环节布控到位、应急措施到位,通过制定和采用科学的风险监控标准、系统的管理方法、全面的风险预警系统和有效的应急干预措施,确保安全状态持续稳定。

三、找准安全风险主要问题

2011年12月,按照铁道部党组工作部署引入安全风险管理以来,哈尔滨铁路局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从整体情况看,全局各单位积极落实部、局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部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点:

1.思想认识失实。一些干部职工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有的人认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是在安全管理上另搞一套;还有的人认为安全风险管理只是简单提法上的变化,是换汤不换药;更有的人认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是否定传统安全管理。这些问题说明,一些干部职工还不能深刻理解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没有真正把安全风险根植于思想深处,没有真正掌握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没有真正把安全风险理念融入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针对这些模糊认识,各级组织必须加强思想引导,澄清思想上的错误认识。

2.风险识别失准。从表层上看,各单位围绕影响安全的关键人员、关键工序、关键作业等,通过识别研判确定了安全风险点,但存在安全风险点识别方法不科学,研判不准确的情况:一是隐患排查没有形成全覆盖,存在安全死角;二是隐患根源挖掘不深入,没有涉及问题背后的管理因素。比如,某个单位普遍都把车辆惯性故障当做安全风险点,却没把作业场人身安全问题列为安全风险点,忽略了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从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看,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都会找到思想根源,但是有的单位恰恰没有结合企业组织状况和职工思想状况开展工作,更没有把职工的思想问题纳入到安全风险源范畴去考虑,致使安全风险管理失去群众基础。

3.防控措施失效。制度是工作落实和确保实效的基本保障。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各单位在制度建设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配套措施和办法不完善,导致工作推进乏力,存在走过场现象;二是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办法,但并没有同时对传统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相应调整,当新旧办法相抵触时,必然导致执行过程中的无所适从;三是检查、指导不力,制度执行失严,存在工作标准和作业规范人为放宽、有章不循和违章不究的现象,助长了不良风气,导致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无法真正落实,导致防控功能失效。

4.工作落实失衡。一是风险管理环节失衡。有的单位和部门在风险排查分类、风险源识别、风险评估时,经验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充实的信息基础,缺失科学的分析过程,存在风险源遗漏和风险源人为扩大两种情况。二是风险管理和应对办法失衡。有的单位和部门缺乏工作的整体性和融入性,主要表现是工作虎头蛇尾,在风险排查等前期阶段轰轰烈烈,针对风险的应对措施确苍白无力。三是各部门落实协调失衡。各单位在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主要是独立作战,单位、部门、系统之间缺乏协调力度,尤其最重要的结合部风险源被忽略的几率最大,与安全风险管理的系统性要求不符。

四、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安全风险管理为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但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覆盖所有方面、解决所有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无论是来源方面还是指导方面,安全风险管理理论都不是只为铁路行业“量身定做”。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要坚持“拿来主义”,而不能照抄照搬。针对铁路企业安全问题的现实情况和规律特点,既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又要坚持实践证明的既有经验和有效做法,打“组合拳”才是解决铁路全部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

1.要突出全员性,建立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据统计,2012年以来,哈局共发生各类铁路交通事故106件,而且事故的等级、责任事故的件数明显上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管理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在于部分干部对安全工作的失职、失察、失管、失控。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部安全检查组为我们指明了正风气、严管理、带队伍、抓落实的工作思路。而抓落实,核心的问题在于各级干部履职承责。因此,要从明确职责、理顺管理流程入手,按照消除盲点、避免重叠的原则,科学界定党政之间、系统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安全管理的职能、责任、标准,建立涵盖所有干部、覆盖所有岗位,既纵向到底,又横向到边的安全风险管理职责,使各级干部明确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要围绕管理规范化的目标要求,细化、完善各级干部现场检查指导、关键环节卡控、规章制度修改等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始终把干部的安全行为置于闭环管理之中,使各级干部明确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通过建立清晰、明确、具体的安全职责,进一步规范各级干部的安全行为,为维护全局安全秩序提供可靠保证。

2.要坚持科学性,完善技术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安全规章制度,是确保全局现实安全,实现安全发展最基础、最根本、最有力的支撑。结合当前全局实际,完善规章制度,最为紧迫的是要解决标准失严、整体失调、管理失控等突出问题。以哈局“5.15”客车底火灾事故为例,部规定,餐车看车人员应为2人、停留客车底看守人员不准睡觉、2小时巡视一次,而路局规定,餐车看车人员为1人、巡视时间是3小时、并允许看守人员可在本车厢躺卧休息。与部规定相比,不仅看车人数少,而且巡视时间间隔长、可休息,这说明,全局在安全上的一些规章违反了铁道部的要求,存在着《行规》宽于《技规》,现场管理办法宽于《行规》的问题。铁道部制定的《技规》,是指导全路运输生产的“根本大法”,处于其中的核心和支配地位,路局的《行规》以及基层单位的《站细》、《段细》必须遵循这一“根本大法”。这种位阶关系,决定着下级规章制度必须服从上级规章制度,而不能与之相抵触、相冲突。所以,严管理,首先要从规章制度严起,抓落实;其次要从规章制度抓起,这是基础的基础,根本的根本,关键的关键。要组织部关部门和人员,对全局各项基本规章、专业规章、临时规章进行“翻箱倒柜”,全面清理,该留的留、该废的废、该改的改、该补的补、该建的建,做到一级细一级、一级严一级,从而在全局形成科学严密、规范统一、动态优化、实用可行的规章制度保障体系。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 铁路 电务段 风险管理

一、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1、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内容。铁路的电务段的安全风险控制就是指对有可能产生人员的伤亡以及经济损失的风险进行识别以及做出评价的过程。对风险进行识别以及评价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实现。铁路的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几点基本的内容: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监控以及风险的识别,对在铁路电务段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测定和识别,并且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建立起合适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及监管体系,用来保证铁路电务段的安全、稳定的运营。对于传统风险管理方法都是在意外发生之后才进行风险的控制以及方法的改善。在铁路系统完全实行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就是根据实际的铁路安全环境进行结合,并且使用科学方法进行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转移、风险的消除、风险的监控等。

2、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意义。对于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控制不仅仅是改变了传统的方法以及只关注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模式。通过对铁路电务段进行风险的控制可以实现安全工作的预见性、降低人员以及财产的损失。并且在对铁路电务段进行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点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铁路电务段进行安全的风险控制可以逐渐地实现全员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以及全覆盖的管理。其次就是通过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稳稳的掌握工作人员、风险管理、使用设备以及环境等风险要素,从现实角度出发来说铁路电务段的实行可以牢牢把住人员的管控进行分层次和分岗位的措施来进行风险的控制。全体干部职工要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及本岗位的安全风险控制点、控制措施和管理标准,以达到解除风险和降低其他有害因素的目标。

二、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的现场控制与规避

1、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的现场控制。铁路电务段在进行安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对于现场的控制极为重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电务段进行风险的识别以及控制。在铁路电务段进行安全的风险控制必须完善铁路电务段的安全系统的建设,以达到对出现的各种突况进行及时的现场处理。在电务段还需要设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在现场突况下进行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最小化的处理。

2、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的规避。通过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控制系统下,在通过检查发现风险时必须进行风险的消除以及杜绝隐患的再次发生,在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准确的定位,不断地把风险降到最低、健全风险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1、打造安全风险管理文化。通过对安全意识的不断强化,结合乘车人员一起防范风险的发生。因此,铁路总公司需要通过列车广播以及可以用到的手段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手段,在车站以及列车广播进行现场的宣传安全教育活动,使安全意识不断的深入人心,使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同时要加强路外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列车广播、派发安全宣传册以及车站对旅客进行安全教育,使旅客也能更深入了解铁路电务设备的重要性以及电务工作模式,从而防范由于人为对设备的损害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2、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基础。对于安全管理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到对安全风险管理的强化工作的关键,前提是必须建立和完善系统、完整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并且相关的部门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现实的、稳定的和长远的进行规划。在这套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对开始实施直到落实完毕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制度的规范以及完善,强烈反对制度与实际情况相分开,用来保证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法律漏洞可以被利用。

3、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由于在当前阶段铁路电务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没有完全的完善,这点对于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导致很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种构建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用来弥补体系不足带来的不良影响。这套制度包括:管理层、基础工作层等。通过设立和不断地健全作业的流程,用来实现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以及保障措施,不断的降低铁路电务系统的安全隐患。

4、提高安全风险应急能力。铁路电务系统需要不断的提高安全风险应急能力,用来化解安全风险隐患,不断完善应急处理能力是铁路电务段提高安全风险应急能力的根本所在。在铁路电务系统面对突发的事件时,不能只靠管理手段进行避免,因此在构建良好的安全风险应急能力显示十分的重要。铁路电务系统在进行增强职工安全风险意识的同时也需要对工作人员的现场处理能力进行培训,以解决面对突发的各种情况。

四、结论

这篇文章浅谈了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对铁路电务段的风险管理概述以及铁路电务段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了阐述。不断地完善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进而避免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的重大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在铁路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对铁路电务段的安全不断地强化,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代俊德.铁路电务段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和选择[j].财经科学,2010,(02):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城市、交通、地铁施工、设计、风险管理。

【分类号】:U455.1

城市作为社会文明进步标志之一,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社会进步和经济发达的重要参数。大力发展城镇建设, 对城市进行合理而健康的规划和管理极为重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问题,贯穿于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目前,在安全风险管理上我国地铁建设工程的系统性不够完善,特别在安全风险指标和标准、资料整理的信息化和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等方面与地铁建设工程的规范有一定的距离。

1、地铁建设的主要特点

1.1工程环境条件复杂

车站一般采用浅埋暗挖法、盖挖法或明挖法施工,很多都处于十字路口,工程施工对交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地下管网密集,紧靠建筑物,工程环境十分复杂,其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或盾构法修建,在城市干道下穿、侧穿建筑物来修建,同时穿过河流、还有地铁、铁路及各种各样的地下管道,施工中具有很大安全风险。宁波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TJ2105标为两站两区间,车站明挖顺做法+区间盾构法进行施工,其中环城西路站沿恒春街东西向布置,位于环城西路与云霞路之间。周边建筑众多,车站站位东面为云霞路与恒春街交叉口,南面为宁波电视台,西面为环城西路,北面为南都单身公寓,东南方向为南都花城(茶花园),距离基坑最近为南都单身公寓7.8m。车站长155.3m,站台中心里程为SCK11+375.000。

1.2施工风险大

地铁建设多为城市中心地下线,工程结构十分复杂,施工风险大,施工难度大,施工方法多,不可预见因素多。据报道,北京地铁近几年总共发生了42起事故,其中地下线就占了96%,而高架线、地面线只占了4%,如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的莲花池站位于三环路之下,因为地下管线改移难度大以及交通导改等因素,不得不由盖挖法改为浅埋暗挖法来修建,其增加了不少施工难度。

1.3工程前期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

拆迁占地范围大,新建线路涉及面广,地下线路的加固、改修和交通导改等协调工作量大,以及工期的限制增加了地铁建设的难度。这主要涉及到的是前期的管线改移和交通疏解。

1.4工程规模大、技术要求高

为缓解大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现在全国22座大城市正在修建地铁,工期要求短,工程规模大,质量要求高,工程投资多,建设设计、管理、勘察、监测、施工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而且缺乏经验,使地铁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变大了。

2、地铁工程管理措施与风险控制

2.1做好设计阶段的环境调查

地铁工程建设前期重要的阶段就是环境调查,根据各阶段设计的不同程度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查。在设计时期要充分考虑风险,对于风险系数较大的管道采用迁改或拆除的方法来避免风险,针对需要保护的建筑文物,要在设计图纸上提出建议针对性的保护方案。

2.2做好开工前的工程环境调查

设计施工方案前,要进行建筑物和管线的调查。以设计调查为基础,进行详细的施工调查,对于设计图纸上标出的各种管线和周边建筑物等进行调查核实,并采取探测的方法进一步详细探明周边的管线。在探测完成后绘出与施工工程相对位置关系图。在施工调查过程中,调查的重点就是水管线,要搞清楚管线以及相关结构物的材质,结构形式,使用和埋深年代及现状。以提供的详实技术参数为基础,对施工有可能导致的变形和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为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依据。在地铁施工过程中,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管线及周周建筑物的安全,通常地铁隧道、基坑出现涌水、坍塌等事故,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管线渗漏导致的,一旦解决不好就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地铁工程开工之前要通过认真分析、研究,针对不同风险的特点对地铁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级和评析,研究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2.3加强排除施工风险的力度

对于重大风险点的内容,工程施工前要对地下管线埋藏情况必须进行探测,准确弄清楚地下管线的完好程度、性质、埋默釜者焉、规格、容量、标高等。应提前做好相关产权单位和市政、交通部门的协调和联系,争取得到相关单位的支持和理解,充分做好必要的准备和配合工作。应定期检查管道线路的状况,一旦发现沉降量达到最大值时,及时采取措施,如对管线下面的地基进行注浆,防止管线继续沉降,以免导致不必要的风险。若发现受施工影响很大的管线,应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改移或加固。在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导致意外情况产生的地下管线,事先应制订应急方案,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危险时及时抢救,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施工过程中若发现管线现状与上交内容、样洞资料不符合或出现直接影响管线安全等不正常情况时,应马上通知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单位到场商议,研究补救措施,在未提出统一明确结论前,不得私自处理或继续施工。

2.4实行风险分级管理、预警预报制度

地铁工程与其他大型工程主要的区别在于周边环境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等,因此,风险评价的方法较多,国内外通常采用的可概括为定性、定性定量和定量分析三类方法,地铁施工大多采用定性分析中的风险综合评价法,即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分析,获得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进而获得该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在实施过程中,结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根据风险等级要求,实行分级管理。对于风险等级较高,风险较大的工程,根据监测数值,实行3级管理制度,当监测结果在允许极限值的70%范围内,可以进行正常施工;当监测值在允许极限值70%~80%时,施工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监测的频率,每日上报监理、业主,现场可自行采取措施处理;当监测值超过85%时,现场立即停止施工,上报监理、业主,承包商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论证完成后根据专家意见采取加固和支护措施。

3.总结

在当今这个地铁建设工程难度大、工期紧、数目多的情况下,期待地铁建设相关单位进行风险评估研究,建立有作用的安全风险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安全评估准则,从而起到用有效、科学的方法管理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行车速度;列车安全;铁路系统;载重

中图分类号:U2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020-02

现在,中国铁路已经历了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铁路建设也因此开始全面展开。所以,铁路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且要求越来越高。铁路行车存在风险,不管是自然状况的恶劣,还是人员素质的不高,总之,人们还在不断为出行安全问题担忧。甚至是近年来,重大铁路事故频发,使得铁路部门不得不更加严肃的对待铁路行车安全问题。以下是几点铁路安全行车的管理手段和措施:

1高科技技术在列车行车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管理者们利用各种各样的科技手段来更好地保障铁路在行车中的安全。

1.1铁路监控系统控制

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务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铁路的调度指挥、铁路机车检查、机车作业监控、检测的数据采集等。目前的车载系统已发展的非常丰富,包括机车牵引、刹车制动、辅助系统、机车控制、司机监控显示器、电器监测控制等。这些高科技手段可以通过对机车的实时监视、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运行中的行车状态是否良好、发现机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作出处理,保障行车安全。

1.2预防防范报警系统

2009年年底,铁路红外线轴温探测智能系统已经全面建立,并且发展建设了多个探测站,用以全面的配套智能定位跟踪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列车的车次、车号、故障问题和管理人员,通过这种配套的跟踪系统,实现了全路的联网运行,有效预防热轴事故的发生,保障列车行车安全。

当然,还有很多高科技手段正在投入应用,他们正在努力用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保护乘客的安全。

2铁路行车中存在的风险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是针对列车行车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进行有效的过滤,找到问题的根源和原因,识别他们的破坏力,及时控制事态的发展,避免出现重大事故,保证列车安全运行,保障旅客的安全。在铁路行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旅客非法携带物品造成的恐慌;机械事故造成的列车失灵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风险的存在与防治铁路行车的风险问题:

2.1怎样识别风险

想要有效防治,就要认识风险。因此,通过之前对有关列车风险报告的分析,我们可知道,风险出现的前兆以及通过这些预兆预见将会发生怎样的风险。另外,一旦出现了这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就要通过以往的经验和数据分析,有原则性的按照风险的严重程度、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影响的面积范围大小分先后、有层次的逐一处理,使铁路作业井然有序地进行。

2.2对风险的监控

一切计划并实施过后并不是结束,我们要提高警惕,时时监控风险,不让风险发生。记录其结果,观察解决后是否还会有类似的状况发生。长期预防,并且做好记录,为将来铁路安全问题提供有用的资料。

2.3铁路行车中对风险的处理办法

2.3.1收集资料

铁路部门在铁路安全行车中会有相关的数据或者报告,这些资料中记载的都是以往事故的总结和分析,能帮我们找到类似状况发生时处理的方法,在遇到相似事故时可以避免慌张。这些事故有许多仍正在发生或将会发生,为了避免不犯重复错误,管理者应当对这些报告加以客观和正确的分析,找到并整理相关类型事故发生的特征,统计其发生的概率。

2.3.2按照列车行车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将其分类,从大风险到小风险

按照其影响范围的大小、发生时间的突发性状况、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以及补救措施的难易程度分类处理。及时处理大风险,将问题不大,容许事后处理的事故搁置。将必须马上处理,否则将会引起非常严重后果的事故第一时间进行控制和改善,将这些风险的严重后果降到最低,避免延误整治而引发更严重的后果。一般来讲,所谓的大风险,是指能够造成人员伤亡、运营受阻、损失财产的风险。小风险,则是指在日常管理和运输中发生的一些不太严重的疏忽,经过纠正就能解决的风险,通常这些小风险并不会妨碍正常的铁路运行。但是,尽管小风险暂时不会带来严重影响,但也一定要避免,及时纠正。因为暂时的疏忽也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日积月累的伤害必然会给整个铁路带来灾难,甚至导致重大的事故发生。而且,正是这些琐碎的小疏忽最容易让管理人员搁置然后忽略。对于整个铁路来说,对于一个管理人员来说,对小风险更要严防死守,连续监控,保证实时查处,及时纠正。

2.3.3制定整改方案

无论是大风险还是小风险,管理者都要将发现的事故和现存事实状态记录在案。然后,在风险管理者对发生的风险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制定对应的处理方案,如大的风险要以拯救人的生命财产为最高要求,首先强调救出受困人员,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小风险要在未能造成进一步伤害之前整改。管理者首先要选择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实情实施计划内容,争取达到明显的效果。力图化风险为有利条件,转变成为铁路进

步的机会,将其负面效果放到最低,甚至达到更好的效果,按照制定的计划,逐步实现事故排除,直到彻底决绝。

3结束语

从上述可看出铁路中存在的风险,但是应用现在的科技手段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理。只要合理制定有效的整治计划,可以有效地控制并降低这种风险,更有可能达到有利于铁路安全的一面。通过有效的分析记录,我们的管理者能够让列车更好、更快、更舒适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最期望看到的结果,也是我们对铁道部门寄予的希望。

参考文献:

[1]侯彬,卢祯.信息技术在铁路行车安全中的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0(6).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铁路工程 风险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U2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133-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善,各个方面的项目风险也在不断地增加。由于铁路建设项目的诸多特点,容易受到地震、洪水等不可抗因素还有爆炸等意外事故的影响,所以铁路建设项目的风险非常大,对于研究铁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和对抗风险的措施,有利于我国铁路经济的稳定、快速的发展。

1 铁路风险项目概述

铁路工程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建设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它与一般的工业或者是民用建设项目有所不同,它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泛,其建设周期很长,投资也非常巨大;第二,建设规模巨大,所建设的长度范围又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不等,建设所涉及到的地域也很广泛,有时会跨越省、市,又因为工程呈现线性分布,从而导致了施工的流动性非常大;第三,一项铁路工程项目的完成需要多个地方政府,多家单位共同协助完成;第四,铁路建设工程基本上都是在露天作业,再加上建设的时间长,建设路线长,施工中所到地区的地理、气候、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不相同。所以综合以上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的几个特点,得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风险因素是非常多的,例如投资风险、设计风险、技术风险、决策风险、质量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以及对于那些不可抗风险等等都会贯穿铁路施工的全过程。

2 铁路建设风险的分类

2.1 经济方面的风险

所谓经济风险就是因为经营管理不好、市场推测失误、价格方面波动较大、消费所需有所变化、国家税收政策变化、资金缺口、成本预算和实际花费出入很大而导致项目亏损等原因引起的经济方面的损失风险。

近时期以来,铁路建设的承包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工程的总额往往需要降价才有可能中标,尤其是在2003年铁道部的《关于对铁路工程定额和费用进行调整的通知》后,铁路建设工程的总费用较比以前降低了15%左右,而施工的工费和料费却又在不断上升,这一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承包商的利润大打折扣,有些单位的资产负债率也在不断的增高。

2.2 施工过程中管理风险

首先是安全方面的风险。铁路建设施工过程当中,突出表现的安全问题主要是隧道安全、对于危险爆炸物品的管理,架桥机架梁、防洪防灾。尤其是隧道安全和架桥机架梁安全,一旦发生这些安全事故,不但对死难者家属是一个极大的伤害,对社会的长治久安,稳定发展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其次就是质量方面的风险。质量风险就是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事故。引发质量问题的原因又有很多,例如材料质量,施工技术等等;再就是工程进度的风险,这就是由于工程的延误而导致的风险;最后就是合同风险了,铁路承包商合同管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它涉及到各个方面。

2.3 自然风险以及技术风险

自然风险就是由自然因素而导致的施工过程当中出现突发事故,这些事故往往也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技术风险就是承包商在施工中所用到的先进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所带来的风险。

3 对施工风险的分析和评估方法

对铁路施工过程当中的风险不仅要做到风险识别,还要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这几个环节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否则在施工中就会出现突发事故或者是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就会使人们承受经济、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压力。所以做到这些步骤就会尽量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

3.1 对施工的综合评估法

综合评估法是对施工进行评估较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又被称为是主观评分法。综合评估法分为三步,第一步就是进行对对象的相关风险因素、将会引发的风险事故以及风险环节识别并做出评价;然后根据所得结论做出相应的风险调查表;第二步就是在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请权威的专家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第三步就是对施工过程风险做一个评估。

3.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风险评估的模型,确定需要评价的对象,然后再确定评价方案的细节、准则、各项指标,根据这些共同构建一个具有层次感的模型。在完成模型的构建之后,还需要来构造一个判断矩阵。因为风险因素的不同,所以需要对它们进行两两比较评分。最后就是在此基础上计算出风险平均值,根据风险平均值进行判断然后做出最终的一致性检验。

4 应对风险措施

虽然影响铁路建设工程的风险很多,但是不同的风险对其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其中影响程度较大的就是经济风险,管理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

应对经济风险的措施。首先就要从投标和签约开始,再要进行投标之前先要对整个项目进行考察,调查业主的资信度。其次是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加强管理施工成本,对成本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还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进行提高,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注重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的措施。工程结束在进行最后的验收时,许多单位为了减少支付费用,就会利用各种借口来与偶钱或者是克扣费用,这样就需要我们国家对监管机制进行完善,对相关的法律进行修改或是完善,以此来保障双方共同拥有的利益。在验收结束后,企业还要不定期的进行质量抽查,保证铁路的安全使用。

应对管理风险的措施。对项目团队的建设要加强,对设备设施也要进行更新换代,对落后的技术和方式方法也要进行改进,要保证施工质量和提高整个施工团队的施工安全意识。做好与工程有关的单位或者是企业之间的沟通。

应对不可抗风险的措施。对于这些非人力所抗衡的风险通过用购买保险这种方式来进行风险转移,或者是在合同中注明相关事项的索赔,这样就可以降低企业的一部分施工风险了。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铁路工程建设当中的风险管理和对策不仅关系到铁路的安全使用,还关系到国家运输业的发展。铁路工程项目存在很多的施工风险,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风险评估,有效的避免施工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珍懿.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4(7).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范文7

摘 要 目前随着铁路的发展,“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为了实现对铁路内部货币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调剂内部单位的资金余缺,促进资金在铁路内部最大限度的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铁道部成立了资金结算中心。结合实际工作对一些容易发生风险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从建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结算工作人员职业敏感度,加强结算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研究从源头上规范和强化资金安全控制,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的长效机制。达到维护铁路财经秩序,进一步增强抵御各类资金风险、强化管好用好资金的能力,为铁路大规模的建设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

关键词 铁道 结算中心 内控制度 人员建设

一、前言

目前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深入推进,各级铁路企业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和货币资金,资金规模非常庞大,因此资金的管理问题也随之增多,加强铁道资金结算中心对运输生产和铁路建设资金的监管也成为了必然。当前随着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的实施,各条高速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的建设如火如荼,从铁路建设的大规模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的深化改革等,全都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可靠的资金保障。如何确保资金的安全,防范资金风险的发生,要从具体的经济业务上开始高度重视,尽全力完善资金的管理,保证和谐铁路建设的顺利发展。

二、资金结算的重要性

铁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铁路运输装备的不断更新,导致铁道结算中心控制的运输及建设资金数额在几百亿以上,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就日益突出,这就要求铁道结算中心要把资金集中管理,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提升到空前的高度,铁道结算中心也由过去追求资金效益,搞好结算服务的“筹资效益型”职能转化为强化监管、规范管理、搞好服务的“监管服务型”职能。因此,加强资金的结算风险管理也已经成为铁道结算中心急需解决的问题。

铁道资金结算中心是集合了银行的金融管理和企业的资金管理,并且通过对铁路内部单位的资金调剂和制定资金结算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货币资金进行统一的整合管理,从而实现降低资金的分散风险,保证铁路运输及建设资金能集中统一并开展有偿调剂工作。铁道资金结算中心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化解存在的各类资金风险,以保证资金的绝对安全。这是能够充分的发挥资金结算系统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也是资金结算中心的一个关键环节。他能及时地将企业的经营目标系统的贯彻到铁路局的各级财务部门和运输生产部门等。并通过与各家协作银行统一协调,为铁路的运输生产和建设提供更可靠的资金保障。

三、资金结算工作的内控制度的具体防范措施

(一)强化大额资金支付过程的监督管理

对于单位大额资金的支付,必须要经过单位的法人代表,以及单位的总会计师和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联签才生效。在进行实际支付的时候,也必须要经过单位的法人代表或者其授权人在财务支付上的凭证上盖章签字之后,财务部门才能办理相关的资金支付。一般情况下,要建立对大额资金使用的集体讨论,通过讨论进行决策,然后再及时的登记大额支付联签单。同时要认真的落实大额资金的具体动态报告,包括大额资金的监控制度,最大程度上加强对大额资金支付使用的全过程控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如果大额资金的支付没有履行相关正常的程序,从而导致缺乏最有效的监督管理,很容易引起重大的资金安全事故。而现下的铁路局包括专业的运输公司经常会支付大额资金,不论是要对内投资,还是向银行贷款等,都必须严格履行结算中心规定的各项审批程序,以防止可能产生的资金风险。

(二)强化和完善资金的结算监管

结算中心的柜台结算人员要切实做好结算管理工作,这是其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以保证整个实施的全过程甚至全方位都有实时的监管。在具体的工作日程里,要做到严格业务受理程序,对于那些不符合规定的业务可以不予受理并且不予支付,规范结算凭证使用、结算系统业务信息录入、结算会计核算和与银行的交接手续,加强总户印鉴、票据、结算凭证的管理,加强对总户资金支付、客户结算业务的管理,以保证整个结算业务的全过程甚至全方位都有实时的监管。每日结算业务处理完毕,要保证结算中心总户余额要与其协作银行的账户资金核对一致,做到相互签认。保证结算总户资金不垫款。

(三)建立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建立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将企业的财务收入集中在专业的财会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严格开立账户的审批,防止多头开户造成资金的分散,降低资金使用的效率,同时会大大增加管理的难度,增加发生资金风险的可能性。对铁路单位开立银行账户要进行严格管理,所以结算中心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清理、整顿和优化银行帐户上很下功夫,只要是有资金结算中心的区域,如果没有经过批准,不得在资金结算中心之外另开银行帐户,并将其作为一条坚决必须执行的纪律吸收应当在结算中心开户的帐户资金,尤其是铁路客运专线和其他新建线路的建设资金,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资金,为实施有效监控、防范资金风险、增加资金效益开辟道路。实施资金的预算管理是确保资金的规范使用的一项有效保障,通过在资金的业务办理过程中,对资金进行柜台监督,对资金支付进行全过程的控制,以降低资金支付风险。

(四)财务管理中的运输收入进款管理

对运输收入专户管理的原则是只收款不付款,如果要付款就只是上缴运输收入给各铁路局的运输收入专户。而付款的票据也只使用结算中心内部的转账付款委托书。如果发生任何向付款人退款的情况,运输收入专户要获得上级收入处的同意,附加原来的收款凭证复印件并要加盖公章,让部门的主管领导和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签字认可才能继续支付。货运的运输进款收入往往采用倒提支票的方式,其间仍旧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有可能是付款单位因为透支而导致无法收回进款,或者付款单位的密码不符而导致的无法收回进款,还有可能是付款单位的印鉴变更而导致无法收回运输进款,另外还会有收款时间的滞后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运输收入未能及时入账,就会极有可能地造成资金风险。因此,对于那些经常发生倒提业务的收款单位,要尽可能地与之签订相关合同,并收取保证金,尽可能地保证运输收入进款及时足额入账。

四、资金结算工作的人员建设的具体防范措施

(一)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

结算中心要定期做好与单位的对帐工作,每季度及时回收对帐回单并由专人进行核对。在回收的对账回单必须有开户单位财务负责人的签字并加盖单位预留印鉴,在核对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任何的不相符事项,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银行的对账单是保障银行存款真实性的一项合法依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账单存在风险。如曾经发生过出纳人员伪造对账单套取企业资金的现象,造成企业资金风险。因此必须制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并保证核对工作的独立性,最大程度上确保资金的安全。

(二)加强结算人员的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

资金的结算人员要认真贯彻并执行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包括铁道部和铁路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中心的结算纪律,强化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要发扬互助有爱的精神,要强调团队精神,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并将其认真贯彻到具体的每一项工作当中去,尽最大可能防范资金风险,防止资金损失。从具体工作的不同阶段,保证源头的纯洁性,和过程中的坚持性,强化结算中心的各项内控制度能够有效的运行。资金结算中心还要充分发挥稽核部门的作用,要保证稽核人员的配备,要加大资金稽核检查的力度,稽核人员要充分利用资金监控子系统和银行系统的查询功能,重点监控支付对象、支付用途、支付金额、支付方式等要素,要对资金流向进行动态实时监控,充分发挥结算中心的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做好资金风险监测,以及风险的预见性工作。最大限度地确保资金的安全有效。

(三)对开户单位的出纳人员加强规范

要严格规范中心开户单位的出纳人员到中心付款的行为,如果有特殊情况自己不能亲自办理的情况下,开户单位的财务负责人要出具说明,并必须加盖单位的财务专用章,才能由其他人员代替到银行办理相关的结算业务。无论何时一旦出纳人员发生了变更,就都必须由企业的财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到结算中心备案并办理结算证。开户单位要加强对出纳人员的管理,树立风险意识,保证资金安全。

(四)对职工收入的管理

对企业职工的个人工资、奖金、报销款项的支付,要按照结算中心的规定,尽量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既符合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职工收入显性化的重要手段,也利于加强资金的全过程监控,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单位产生“小金库”的来源。

结论:资金的运转不仅仅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运转,更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经济效益的保障。建立防范资金风险的长效发展机制,严格执行安全、有效的内部监控制度,充分发挥资金结算中心的资金支付监管职能,提高结算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敏感度,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风险判断能力,夯实各项具体工作的基础,在源头上规范并强化资金的安全控制,最大可能的防止资金风险的发生,全面推进现代化和谐铁路建设工程,全面促进铁路的安全发展和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宗菊.资金管理的下一站.新理财.2010(08).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

1概述

随着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开展,投资持续增长,铁路建设管理更加精细,管理要求越来越高,铁路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传统审计模式为推进铁路建设规范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风险导向审计是在传统审计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审计模式[1],在注重审计效益的基础上,强调风险防范。它是根据风险量化结果分析审计项目的次序,确定审计的范围与重点项目,通过采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对组织的内部控制、治理程序、风险管理等进行全面评价,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的独立、客观的确证和咨询活动[2]。如何发挥风险导向审计在铁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从而促进建设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是当前铁路内部审计面临的重要课题。风险导向审计特征如下。(1)凸显组织风险。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将风险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审计项目实施前应根据风险的大小次序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审计实施过程中应高度关注组织在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如财务风险、市场风险、信贷风险、技术风险等,分析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程度,提出控制风险的合理化建议[3]。(2)实现审计目标与组织目标的高度融合。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定义,内部审计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3年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指出,内部审计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可以看出,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均将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作为内部审计的目标,体现了审计目标与组织目标高度融合。(3)体现效率与价值。一方面,风险导向审计强调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确定审计重点,将有限的审计资源分配在高风险审计领域,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另一方面,风险导向审计通过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促进组织增加价值。

2影响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开展的因素分析

在铁路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承担铁路大中型项目建设任务的建设单位应围绕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期进度、投资控制、环境保护和维护稳定等方面管理目标开展相关工作。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项目投资金额越来越大,技术标准更加精细,项目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政策越来越严格,特别是高速铁路项目大规模投资建设,一个建设单位往往管理几个在建项目,有的建设单位还同时管理已开通运营的项目,无论是管理难度还是管理的复杂性,都变得比以往更高,建设单位在作出管理决策时,面临着越来越难以预测的风险,这已成为影响建设项目管理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因而控制风险对实现建设管理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审计模式下对铁路建设项目的审计内容主要是针对建设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重点关注收入、支出、成本费用及验工计价等方面,以纠错防弊为主,审计对象主要是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合同招投标等资料,审计内容比较单一,对风险管理领域的内容很少涉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铁路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理念,要求审计人员根据风险的大小次序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项目,将有限的审计资源分配在高风险审计领域,在审计过程中自始至终关注风险,并利用技术手段评估建设项目管理中关键环节、关键控制点存在的风险,提出控制风险的建议,管控好风险,促进建设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相比传统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更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和自身价值,充分体现审计的增值作用。目前,影响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开展的因素如下。

2.1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及其管理者为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建设项目管理考核目标,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作出相关决策时,往往忽视了对风险的关注,对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关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按照上级单位或有关政策要求被动执行,而不是出于自身管理的需要主动开展风险管理活动。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模式,铁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目前对风险导向审计大多还停留在概念上,对风险导向审计如何实施及实施效果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此外,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更全面地了解风险管理知识,并掌握风险评估等专业技术。在没有强力推动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主动参与风险导向审计的积极性。

2.2审计信息和数据有限

在风险导向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大量的信息进行风险量化分析。目前,铁路内部审计机构对建设项目有关信息和数据的了解主要依赖自身以往开展建设项目审计信息资料的积累,掌握的审计信息和数据资料有限,而且大部分比较滞后,不能适时反映当前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在信息获取方面,中国铁路总公司和铁路局2级审计机构之间的纵向信息沟通,以及2级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交流比较有限。2级审计机构之间主要是通过“下达和上传”的形式,上级审计机构下达需要提报的信息内容和要求,下级审计机构按照报告工作制度的要求向上级审计机构提报有关资料,沟通渠道单一,缺乏时效性。财务、计统、建设、工程及安全监督等业务主管部门在日常管理中与建设单位在业务方面有着更多的信息沟通。因此,各业务主管部门在对口业务方面掌握着建设项目更多的信息和数据资料,但由于审计机构与各部门信息不互通,使得信息资料比较分散,不能发挥信息整合的优势,限制了审计机构从其他部门获得更多信息。由于对建设项目风险信息掌握不够,审计机构在确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主要是按照“全覆盖,无遗漏”的要求,考虑项目是否在建设期内已审计,以及对各项目已审计的次数选择审计项目,从风险的角度考虑得较少。

2.3风险评估体系尚未形成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核心,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是对风险进行合理评价的基础,否则就难以得出有效的审计结论。受传统审计指导思想的影响,铁路内部审计目前在建设项目审计过程中对风险领域关注还比较少,内部尚未建立对风险的量化标准,没有形成适合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特点的风险评估体系。审计过程中即使涉及对有关风险的分析判断,审计人员也只能依靠有限的信息资料和个人经验作出主观判断,所得出结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都将难以保证,反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2.4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除要求审计人员掌握财会专业知识外,还要求掌握工程、风险管理、计算机技术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充分利用风险技术手段,有效识别风险信息,评估和分析风险的大小及影响程度,提出控制风险的合理建议。目前,铁路内部审计人员在知识结构方面主要是以财会专业为主,具有铁路一线财会工作经验,熟悉铁路基层财务管理流程和生产业务,但知识结构和工作经历比较单一,知识更新较慢。审计队伍缺乏具备工程、计算机、管理及法律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的综合人才,难以满足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需要。

3推进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

3.1加强风险导向审计意识

在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铁路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更新审计理念,主动推动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通过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课题研究、试审等形式,探索适合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体系。内部审计人员应更新观念,积极学习风险管理知识,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并在审计实践中自觉关注风险,分析风险,提出控制风险的合理化建议,为管理者实现既定目标服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铁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的推动作用。建设单位应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建立健全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培育管理人员和职工的风险意识,鼓励全员积极参与到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中来。管理者应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将风险理念贯穿于建设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全力支持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的开展。

3.2建立完整有效的审计风险管理信息库

充分把握当前推进铁路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利时机,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铁路建设项目审计风险管理信息库。风险管理信息库应结合当前铁路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信息和数据按照一定层级和类别进行分类[5],如纵向可以分为铁路建设行业风险并具体到单个建设项目的管理风险,横向可以根据业务分为财务、质量、安全、技术等类别。铁路建设项目审计风险管理信息库架构如图1所示。依据建设项目审计分级负责的原则,铁路2级审计机构对风险管理信息库的建设应有明确分工:中国铁路总公司审计机构应主要负责对铁路建设行业风险信息及本级负责审计的建设项目风险信息的识别,并指导、协调铁路局审计机构对本级负责审计的建设项目风险信息的梳理;铁路局审计机构负责对本级审计的建设项目风险信息的识别,对识别的风险进行筛选,及时录入铁路建设项目审计风险管理信息库。应积极推动铁路建设项目审计风险管理信息库与财务、计统、建设、工程及安全监督等业务主管部门信息对接,实现审计与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有关信息资源,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根据内外部风险环境的动态变化,应及时更新和维护铁路建设项目审计风险管理信息库,对重要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预警[6]。铁路2级审计机构和人员可以随时查询相关信息,实时了解当前铁路建设项目有关风险信息,在提报年度铁路建设项目审计计划时,在遵循“全覆盖,无遗漏”的前提下,根据风险大小选择重点关注的审计项目并设定审计频次。

3.3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

结合铁路建设项目审计实际情况,应逐步建立符合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特点的风险评估体系。(1)建立风险分析技术方法体系。应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2个维度对风险进行全面分析[7]。风险导向审计开展初期,铁路内部审计机构可以通过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课题研究,积累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开展试审。试审阶段可以借助外部智力或引进人才进行,后续通过总结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适合铁路内部审计的风险分析技术方法体系,并随着风险导向审计的全面开展不断改进和完善。(2)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结合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将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质量安全风险、技术风险及政策风险5大类风险指标,每一类风险指标包含不同的具体风险指标,如财务风险应包含税务风险、抵押担保风险、流动性风险、融资风险、利率风险等,在对风险指标进行细化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具体风险指标的重要程度,将风险划分为不重要、低重要性、中等重要、重要及高度重要5个不同的等级标准。风险指标及风险等级标准的确定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并与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管理风险的能力相匹配,以便通过科学评价风险,揭示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为风险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3.4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努力打造一支全面掌握风险、战略管理、计算机及法律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审计队伍,使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运用风险理念思考问题,用风险语言描述问题。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以风险导向审计为主题的培训班,使审计人员通晓风险管理、计算机技术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并掌握风险管理的技能。加强内部交流学习,如选派审计人员到建设单位锻炼,或向相关业务部门轮岗工作、学习[8],使审计人员熟悉不同岗位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特点,以扩大审计人员的视野,开阔思路,增长见识。充实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人才,以改善审计人员结构,增强审计力量。邀请外部风险管理专家参与现场审计,指导审计人员掌握对重要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方法,在实践中培养审计人员运用风险管理的技能。

4结束语

风险导向审计为铁路建设项目审计提供了新的审计工作思路,铁路内部审计机构应结合铁路建设管理实际,深入研究,建立适合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特点的方法体系。审计人员在不断提高审计技术的同时,应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法律责任意识,真正做到客观、公正、有效,使风险导向审计在铁路建设领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整合框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YANHui.ResearchontheIntegratedFrameworkofRisk-orientedInternalAudit[M].Beijing:ChinaFinancial&EconomicPublishingHouse,2004.

[2]菲尔•格里夫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PhilGriffiths.Risk-basedAuditing[M].Beijing:ChinaFinancialPublishingHouse,2014.

[3]谢忠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与运用[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XIEZhong-gui.TheTheoryandPracticeofRisk-orientedInternalAudit[D].Beijing: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2009.

[4]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TheInstituteofInternalAuditors.IIAInternationalProfessionalPracticeFramework[M].Beijing:ChinaFinancial&EconomicPublishingHouse,2013.

[5]黄文佳.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投资分析功能的开发与应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37(5):38-43.HUANGWen-jia.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InvestmentAnalysisFunctions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ofRailwayConstructionProjects[J].RailwayTransportandEconomy,2015,37(5):38-43.

[6]冯安平.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建设及运行企业风险库[J].中国内部审计,2015(12):73-74.

[7]王长峰.现代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WANGChang-feng.ModenProjectRiskManagement[M].Beijing:ChinaMachinePress,2008.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范文9

关键词:可靠性;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理论

可靠性与安全性是铁路运输必须要保证的两个问题,为使上述两个目的能够被有效地实现,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理论应运而生。理论的建立为铁路运输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保证提供了基础,对其进行研究能够使我国制定出更加适合我国铁路运输具体特点的安全预警策略,这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得到有关人员足够的重视。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领域的支持,铁路一直被称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可见铁路运输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其中安全性与可靠性便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问题,一旦上述两方面出现问题,不仅会对铁路部门造成损失,同时还会对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因此,做好安全预警工作,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十分重要。

二、可靠性的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理论

总的来说,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环境以及设备都是必须要加以重视的因素。通过对大量的铁路安全事故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人这一影响因素而产生的安全事故占总事故比重居多,因此,建立可靠性的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系统开始变得十分重要。具体而言,对可靠性的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理论的分析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风险等级的要求

对风险等级的确定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严肃性,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将各角度的分析结果结合起来才能对其进行确定。首先,事故的严重程度会对风险等级产生影响,两者呈正比,事故的严重程度越高,风险等级也就越高。其次,作业环境也会对风险等级产生影响,作业环境越恶劣,风险等级也就越高,具体风险等级需要按照不同的情况来确定。最后,车务系统的作业标准情况也会对风险等级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不同的作业行为对于风险等级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2.对风险等级的管理

风险等级主要被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代表不同的严重程度,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代表风险等级的颜色主要包括红色、橙色以及黄色三种。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我国铁路运输系统建立了相应的安全风险因子库。在三种颜色中。以红色为例,红色代表的是旅客死亡旅客列车事故以及旅客列车B类以上的安全事故,从业人员死亡A类及以上事故、货物列车A类及以上事故。对于每一种颜色所代表的事故类型,工作人员必须熟记,要保证其能够被灵活应用。

3.对风险权重的确定

在安全预警理论当中,对风险权重的确定十分重要。根据上述文章的说明,由人的因素所造成的风险有很多,具体的风险权重过程需要按照不同的岗位需求以及运行环境等对其进行确定。存在一部分风险能够通过设备对其进行控制,这一部分风险权重较低,而对于无法利用设备控制风险的工作,通常需要工作人员主动的、人为地去对其进行控制,这一部分工作风险权重较高。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后者而言,共组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实践水平也会对具体权重产生影响,专业素质较高,且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工作人员,风险权重也会相应的降低,反之则否。

三、提高铁路运输安全预警可靠性的策略

为了提高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的可靠性,提出并实施相应的策略十分重要,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建立安全预警模型的方式去保证其安全性,同时还要加强对相应技术的应用、保证系统的运行状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安全预警的可靠性。以下文章主要从上述三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

1.建立安全预警模型

对安全预警模型的建立是保证提高运输安全预警可靠性的基础。具体模型的建立过程需要按照不同的风险等级以及风险权重进行确定。除此之外,还要对种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不同的情况下,安全预警模型中所包含的参数也应有所不同。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综合考虑,可以建立一个最终的计算公式,通过对这一公式的应用便可以有效的计算出风险的数值。

2.对新技术进行应用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铁路运输领域同样需要将新技术应用其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其可靠性与安全性。计算机技术是新技术的代表,铁路运输领域需要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安全预警系统当中,要提高预警工作的智能化,将跟踪器以及感应器应用其中,这对于保证安全预警的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3.保证系统的运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