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集锦9篇

时间:2023-06-15 17:04:10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1

关键词:智能交通方向;课程群;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28-02

智能交通软件开发能力是交通控制类专业学生的重要能力,与通用软件开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共同点是软件开发,它们的区别在于交通软件需要开发者掌握交通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决定交通控制专业的本科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比计算机专业多很多,受学分和学时限制,这对该专业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就智能交通的多交叉学科的特殊性来说,必须以系统的观点充分考虑智能交通软件方向的各课程所包含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共性和特性,但目前我国的该方向课程体系缺少融合,一门课程独立进行方案设计和建设容易造成教学内容重复、授课学时紧张和浪费以及相关知识点的前后衔接混乱等,该现象使学生对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如何应用于实际企业项目的执行过程不熟悉,从而造成用人单位在招聘学生时最先看重的学生实践能力缺少锻炼的缺憾。因此,亟待对相互衔接的智能交通软件方向教学实验内容进行融合,构建一个面向应用型人才的课程群建设。

一、培养学生智能交通软件开发能力的课程设置

根据智能交通软件企业对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构建以熟悉企业生产加工流程为核心的旨在建设专业内多课程大流程管理的项目并付诸实施,即:利用实际项目所需知识点将课程链中的相关或相近的课程串接起来,以通用软件开发能力和交通系统分析两条主线为教学重点,围绕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软件总体设计、程序编写和测试维护,按基础理论类(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数据库)、技术类(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车辆定位与导航、交通信息网络与通信)、实现类(交通信息系统)、应用类(公共交通方向等)为序,分别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相互配合、相互渗透、课程间相互连接的递进式的课程群体系。实践环节是该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语言算法课程实践、数据库课程设计、交通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智能交通软件方向实习、毕业设计等。

二、基础理论、技术类、实现和应用四类理论课程的具体内容

基础理论类课程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和数据库三门课程,是通用软件开发的最核心知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软件开发的最基本工具,培养学生以计算机思维解决工程问题。数据结构和算法分为两部分,一是分析程序逻辑复杂性,二是优化程序结构,为开发好软件的灵魂。数据库是解决如何安全高效数据存取的问题。

技术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智能交通的数据采集、传输和信息关键技术,开设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车辆定位与导航、交通信息网络与通信等相关课程。交通地理信息研究如何利用点、线和面描述交通系统拓扑结构,结合车辆定位与导航技术,据此统计分析交通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车辆定位与导航主要研究如何定点采集各个道路的交通事件。交通信息网络与通信实现了交通检测点和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实现类和应用类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仅设一门交通信息系统,它是基础理论和技术类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以一个某交通领域的实际应用为研究对象,如:交通控制、公共交通系统和物流等,围绕交通软件的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实现和测试、文档编写,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开发一个软件的全过程及其可能遭遇的问题。

三、基础理论、技术类、实现和应用四类课程之间关系

基础理论类的三门课程(高级编程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和数据库等课程)让学生掌握通用软件开发的最基本知识,通过实现类课程(交通信息系统)告诉学生如何利用基础理论类课程所学知识开发一个简单通用软件,而技术类的三门课程是交通软件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应用类课程相当于案例教学,是软件开发技术在某交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穿插在交通信息系统或其他交通类课程教学中。因此,四个课程模块是一个层次清晰、递进式的课程群体系。

在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各门课之间相互连接、相互渗透,高级编程语言是学好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这门课的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相对独立,前者决定学生能不能可以编写高质量的程序,为学生入门软件开发行业面试的必备知识;而后者是系统软件开发的数据存储基本工具,常见的SQL Server、Oracle等。

技术类课程模块的三门课是智能交通软件开发的常见关键技术,相对独立、相互配合,在基础理论类课程基础上,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解决车辆定位与导航的数据可视化显示问题,而交通信息网络与通信是GPS用户终端和数据中心通信交互的技术保障。

实现和应用类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融合了交通专业课程知识,如:交通控制、公共交通系统和物流等,以基础理论和技术类为基础,围绕交通软件的全过程,补充部分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知识,是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门课程。

四、落实“课程群”的教学实践

1.修订培养计划。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调研相关智能交通企业,采取专家学者、企业工程师和专任教师、研讨会、座谈会的方式,根据智能交通软件企业对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围绕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所需的知识,构建教学体系及其教学内容,确立基础课程、支撑课程和选修课程。

2.课程整合与优化,整理教学资料。对智能交通软件方向课程群进行整体规划,分析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以及它们的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突出每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课程的关联性,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并补充不足的知识点。例如:交通GIS的数据存储与数据库部分知识重复,补充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部分知识。结合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面修订了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撰写实验指导书。

3.改进理论知识教学。结合真实企业软件开发项目教学,注重知识点的运用,后续知识点则反复利用和提升前面的知识。先行课程为后续课程做铺垫,将专业中多门相关课程以一个涵盖大流程地串接起来。例如:交通GIS的数据存储要用到数据库的知识;交通信息系统教学需将系统设计、数据库访问、界面设计、编码和测试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讲解。

4.依托项目的综合实践教学。将一个实际交通软件项目划分为大、中和小的众多软件项目,小软件项目适于单个课程知识点的实践教学,大和中软件项目通常是多个知识点综合实验。在这个阶段,将智能交通软件方向课程群多门课程融为一体,系统完成项目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2

一、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简述

加涅将人类学习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进行比拟,将学习行为分为若干加工阶段,假定人脑中的某些内部结构并有与这些结构相应的信息处理过程。下图是其模型的一种形式。在这个模型中,表示了信息从一个结构到另一个结构的完整流程:来自环境的刺激信息从感受器到感觉登记器,经过瞬时登记之后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极其有限,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如果不复述,会很快遗忘。

当信息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便要进入编码过程。编码是指用各种方法将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进行组织。经过编码的信息可以长时间保持。保留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可能通过提取再回到短时记忆,由短时记忆直接通向反应器,也可以直接从长时记忆进入反应发生器,引起反应器的活动,最终引起反应。

加涅的信息加工过程除了有关信息处理的过程外,还有一个控制过程,这就是“执行控制”和“预期”。控制过程影响着注意和选择性知觉,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器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和采用何种提取策略。“预期”是指学习动机,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对达到学习目标的期望。“执行控制”和“预期”可以激化和改变信息流的加工,可以影响到信息加工的所有阶段,所以,加涅将它们单独进行排列。

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加涅认为最典型的学习模式是信息加工模式。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根据信息加工模式,揭示了学习的各个内部加工阶段,并把这些阶段与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对应起来。

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环环相扣,是一个连锁反应,因此,教师的教学应按照学生学习所处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教学策略。

1.化学信息的“序化”加工策略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吸取了系统论的有序性原理,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系统的结构,即各个要素排列、组合的顺序、层次,决定着系统的功能,如果各要素排列有序、组合最佳、结构严密,就能获得系统的最优效果。因此,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信息按一定的逻辑联系组织起来,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结构的、井然有序的知识整体。

化学学科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其知识包罗万象,知识点繁多而分散,学生往往感到难学,教师应设法帮助学生按照化学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它们进行组合建构,形成知识体系。要尽可能地将化学知识按一定的线索进行归类、整理,使零散的、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如,在复习“铁”的知识时可出示如下结构图。(上页)

经过结构化组织的材料往往给人一种形象直观、简明扼要的感觉,有利于一目了然地把握知识之间的复杂关系或内在联系。通过对结构图的解读,使杂乱的知识有序化,实现信息的“序化”加工,这样,学生学习时就会感到条理分明,而且记忆持久。

2.化学信息的“编码”加工策略

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本质就是建立编码系统,可以使知识“增值”,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编码是一个涉及觉察信息、从信息中提取一种或多种分类特征,并对此形成相应的记忆痕迹的过程。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信息编码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这种信息加工手段,可以使零乱的化学信息组合成有内在联系的有序的认知结构,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

化学事实性知识内容相对庞杂,但是它们并非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的简单堆砌,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实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联系密切,是理论性知识的具体体现,如,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并和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密切相关。二是事实性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这里的已有知识经验既包括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的已有知识,又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三是事实性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它体现在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存在、制法、用途等,还体现在同一类型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如,酸、碱、盐都具有某些通性等。在学习中要紧紧抓住这些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对繁杂的信息进行编码。

信息编码的方式对以后提取该信息的能力有很大影响。如果我们知觉有误,或分类特征不清,或形成的记忆痕迹与客观事物相差很远,那么,我们在提取信息时就会感到困难。所以,学习者必须具备一些信息加工的方法,以使学习获得的知识容易记住,并将其迁移到学习者今后遇到的各种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3.化学信息的“重组”加工策略

化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对化学认知结构的建构与重组的过程,这种认知结构主要是由化学教学知识体系的结构转化而来的。为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化学认知结构,一方面,要对化学素材进行改造、加工,革新化学知识呈现的方式和程序,将教材“静态”知识动态化,文字知识图像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努力使课本知识由“储存”状态转化为“输出”状态;另一方面,重视设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所谓认知冲突,就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它是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信息进行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这个概念从初中到高中经历了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从电子得失的角度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角度从有机化学得氢、失氢,得氧、失氧的角度从电化学的角度等六个阶段进行学习。初中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是考虑到初中学生刚刚学习化学,对化学的理解是肤浅的,而且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尚不太高,难以从本质上把握事物,所以只是从形式上先让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个大致的了解。到了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已有所提高,他们已经开始理性地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材在编写上先是从氧化还原反应都必须表现出来的特征――化合价升降的角度,使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接着让学生联系初中已有知识(化合价及其变化的本质原因)推测出氧化还原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在有机化学中,从得氢、失氢,得氧、失氧的角度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是对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的拓展,使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更为丰富。从电化学的角度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实质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领域中的体现和应用,可以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的普遍性和它的重要价值有了更为全新的认识。可以说每一阶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都是这个概念更为深入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使得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丰富。

4.化学信息的“同化”加工策略

同化加工是指学生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来解释、固定新学习的知识,使新学习的化学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体系中。运用概念同化策略,一般经历三个环节:①寻找并激活认知结构中与新概念学习相关的已有概念。这是概念同化的前提,通过将新概念与已有概念建立联系,初步理解新概念的涵义;②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精确类比。这个过程包含了对新旧概念的各方面之间的比较,既要找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又要认识到其差异,毕竟它们不完全相同。这是在新旧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概念同化策略的关键;③将相关的概念融会贯通,使新概念以适当的方式纳入认知结构之中,形成系统的概念网络体系,便于记忆和运用。

概念同化策略能够较精确地将新旧概念联系起来,使学习者运用已有的概念去掌握新概念。在概念同化过程中,学习者是否具有与新概念学习相关的适当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清晰性和稳定性是影响概念同化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具备了同化所学新知识的观念,我们就说学生具备了知识的准备。在化学教学中,要精心选择能引起学生共鸣、能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课程内容,为后面学习建立“桥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易化”,降低新学内容的难度,促进概念的同化。

如,学生在学习“离子平衡”概念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因此,对离子平衡的学习就不必先让学生去观察有关的实验现象或收集有关的事实,而是可以采取“概念同化”的策略进行学习。

首先,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化学平衡”的知识,将离子平衡与化学平衡建立起联系,初步理解离子平衡的涵义。其次,将离子平衡与化学平衡进行精确类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即异同点)。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具有“平衡”的一般特征,平衡移动原理对两者都适用等。两者的区别在于建立平衡的本质不同(离子平衡是由弱电解质的部分电离所引起的),影响平衡的外部因素不完全相同等。通过这样一个比较过程,能够对新旧概念关键特征的把握,有利于准确应用概念。最后,在明确了两者的异同点之后,通过对化学平衡和离子平衡的分析,将相关的概念(如,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从不同侧面联系下来,形成概念的整体结构,使“平衡”的概念体系进一步扩大。

5.化学信息的“迁移”加工策略

对化学信息进行迁移加工的能力是各种信息加工能力中最为重要的能力。学会对化学信息的迁移加工,不仅能广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强化对所学知识进行清晰、稳定的工作记忆,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利用好迁移,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否则学生就感到化学知识抽象、难懂、难记,从而逐渐失去兴趣。

化学知识的迁移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将概括性的知识具体化,缩减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概念、原理、规则及至方法、态度,通过认识的重组,形成一些适于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新的规则或策略。前者可以看作是“理解性”的应用,后者则是“综合性”的应用。

一般“理解性应用”可以通过图式或概括化来实现。如,学生形成的卤族化合物知识的图式可以应用于氧族元素和氮族元素的学习,碱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图式可以应用于碱土金属元素的学习等。“综合性应用”的例子也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解决综合性化学问题的过程、化学实验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等,都是通过知识的重组来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任何一个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都离不开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学习者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往往先通过对复杂问题中概念的辨析和条件分析,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指向,并“检索”得到有关的原理、公式和其他辅助知识,为快速而准确地求出问题的最终结果做好准备,该“检索”的过程就是知识迁移的过程。

信息迁移是一个信息的获取、加工、转换处理的过程,利用好信息迁移对于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完成好信息的“迁移”,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找不同的途径解答问题等。

三、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1.激发学习动机,明确教学目标

利用新奇(或有冲突、难以置信的)事件、故事、图片、问题及化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明确当前学习任务的意义;提出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与个人目标联系起来,指出成功达标的要求。但若采用探究学习方法,则可暂时不指明教学目标。

2.聚焦学习内容,提炼关键信息

采用摘要、提纲或图示等方式预览课本的内容与要求,运用提问、前测、先行组织者和类比等回忆原有知识,复习相关的概念或原理。用黑体字、色彩对比和简笔画等手段来突出关键属性;简化较复杂的程序和情境,展示一步一步的操作程序,评估程序应用的正确程度;学生用恰当的方式重组知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主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利用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讲解结合展示等方式说明道理。

3.进行信息编码,有效储存信息

采用分析说明和叙述的结构、识别范式、归类和分块、框架结构图示、概念匹配图示、精细加工等方法组织信息;运用图像、想像、隐喻等联系信息。

储存信息的方法包括:形成网络、概念图、类比、复诵、记忆术(如,编码、位置法、关键词、押韵、故事等)和其他各种图示;提供引导性问题和提示;运用记住每一个步骤的方法;监督问题解决过程是否成功;用不同方式表现问题;用书面或其他方式来储存信息;在某一任务中恰当运用策略的关键属性;提示成功运用策略的线索;对认知的过程进行出声思考,同时监控运用策略的效果。

4.提供不同情境,进行提取反馈

间隔一定时间布置不同作业以对信息进行回忆、再认;要求学生解释类别,给出实例;识别概念应用的情境,确定规则是否得到了正确应用;明确在哪一种情境或任务下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才是恰当的,并说明其理由;对未曾遇见的不同难度和不同情境下的实例作出辨识;分散练习和集中练习、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等都要统筹考虑。

教师通过练习进行反馈和补救,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如何,以及后续应该怎么做;认识到所学知识如何运用,明确澄清学习的需求,考虑所要求的学习结果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3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教学体系;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吴韶波(1970-),女,江苏常熟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系,副教授;李振华(1977-),男,吉林长春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系,讲师。(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级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JGZD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51-03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性质,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嵌入式、分布式信息处理、网络与无线通信、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对任何需要监控、连接或互动的物体和过程进行实时的采集,得到有关声音、光照、温度、电压、力学、位置等信息,通过选择各类网络接入,从而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突破领域,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等十大领域重点进行部署。

随着物联网产业迅速膨胀,高层次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缺口较大,供不应求。预计5-10年后物联网的产业规模将比互联网产业大20倍以上,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的教育势在必行。2010年教育部首次审批通过了物联网工程新专业,几年来,全国已有近千个学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各个学校原有学科优势不同,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其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在此,重点介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新办物联网工程专业在教学体系建设中的有关思考。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特色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涉及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具有时代特色鲜明、学科交叉基础雄厚、产学研用结合紧密、系统工程能力突出的工程化特色,既强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注重锻炼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注意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学习,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广泛的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其目标是培养掌握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电子、控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以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系统工程等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应用平台,以物联网工程领域为应用目标,重点突出我校在通信传输与信息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等工作的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

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跨度较大,是发展中的集成创新型技术。目前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层次单一、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都难以满足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需求。因此,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教学必须处理好物联网技术体系与知识体系的关系、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关系、课程设置与已有成熟专业课程体系的关系、学生能力培养与学校办学特色的关系,以及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精通的专业知识,勇于创新和实践。

1.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

物联网产业的涵盖面极宽。整个物联网的技术体系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各层次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应体现出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关键技术,如射频识别、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网、无线通信与网络、软硬件、智能信息处理和安全隐私等技术,其核心技术是嵌入式。结合物联网技术体系的四个层次,可以从信息感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应用四个环节进行课程的有关设置。信息获取包括传感器以及信号检测相关知识;信息传输包括网络、无线通信、通信协议等;信息处理则包括数据融合、云计算、安全等。

2.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物联网技术和产业正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物联网工程专业才开办几年,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在国内外都没有成熟的先例可以借鉴。经过广泛的调研与论证,听取早期已经介入到物联网及其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通识教育规范、专业基础扎实、专业应用精选、实践环节突出为指导思想,本着充分发挥本校已有学科基础与优势,从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所需的能力要求出发,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取舍。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专业课程体系围绕涉及到的学科知识领域和知识点,尽可能多地对专业知识体系进行覆盖,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索,课程之间相互支持与衔接,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基础,外语四年教学不断线,包括三大必修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在此之上有选择地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物联网的领域应用模块课程(见图2),配合实践教学体系可充分体现突出我校通信传输与信息处理特色,体现出当前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内容;强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的主要特色,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物联网感知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物联网控制技术;物联网传输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传感网原理及应用;物联网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该课程计划引入企业专家进行授课,培养学生对专业产业的兴趣,激发创业意识,加强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3.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实践教学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关系,如图3所示。实践教学从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到综合创新、工程实践逐渐提高,四年不断线,除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核心课程实验包括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网原理及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物联网控制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等课程的课内实验;综合课程设计包括感知、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多个课程设计与独立实践环节;充分突出了实践教学在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作用。实践课程包括选修(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实践课程,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挑战自我,勇于创新,提高学习目的性和主动性。

4.教学体系具体实施的一些措施

目前,在实施培养专业创新人才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新的问题,还需要从4个方面加强。

(1)加强学科交叉,培养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集成了计算机、电子、通信、自动化等多个专业的知识,科研与应用性极强,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解决的方法:一方面加强现有师资的培训,鼓励教师取得行业培训、认证证书,加强企业实习,尽快全方位了解物联网专业的基本技术;另一方面可优先引进本、硕、博有跨专业学习经历的人员担任新教师,进一步加强科研能力,对相关专业知识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会有较深理解。

(2)统一课程内容,避免重复教学和遗漏重要知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涉及多个交叉专业,教师在课程设置上难以抓住重点,教学内容可能会出现多门课程有重复知识的现象,需要多门任课老师仔细讨论,区分在哪门课重点讲授,避免多次讲多次讲不透,或者大家都不讲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某门课程是原来多门课程的浓缩,如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内容集中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等相关内容的知识,需要根据物联网特点,明确基本概念,简化内容,为后续嵌入式课程的开设打好基础。

(3)汲取多学科精华,加强物联网专业教材建设。专业建设中,教材的建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早期,由于专业刚刚建立,可以找到的物联网专业教材较少,各个学校纷纷出版自己的教材,但这些教材良莠不齐。解决方法:一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分析比较,找到适合本校学生使用、口碑较好的现有教材,并针对本校专业特色和需要适当修改教学模式;二是吸取现有教材优点,在综合必要教学内容以及物联网技术研究发展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自主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材。

(4)贯穿整个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物联网工程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工程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以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进行理论教学,还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数,保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及科研项目,学以致用,培养兴趣,以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综合实训以项目案例驱动,促进学生在知识掌握、动手实践、团队合作等多方面得到锻炼。

三、结语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设立的新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得科学、合理、可行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本专业制定的教学体系在理论课程中既考虑学生出口,包括传统相关专业的核心内容课程,又有贴近前沿的现代技术的大量课程;实践环节比例占到22.75%,通过大量的实验与课程设计使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得到加强;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在科学文化、思想道德、身体等方面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忠望.“物联网工程”新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109-110.

[2]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1):26-29.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4

关键词:通信工程 仿射教学法 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81-02

知识与技能仿射教学法(Knowledge and skills affine teaching,缩写为K&SAT)是以讲授某项内容过程的开始为起点、结束为终点,过程(或过程节点)讲解中采用以知识导向技能扩展应用、技能唤醒知识拓宽应用方向的一种教学法。此方法不仅可以应用在某门课包括实验、课程设计等教学过程中,更可以应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个课程体系中。专业人才培养是以知识与技能培养为支撑,以培养学生胜任岗位能力为目的,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单项培养往往只能解决这个系统的某一部分,而单项培养间也组成了一个相应的系统。本文结合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以下简称华夏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经验,介绍如何运用K&SAT于课程及其体系中。

为了满足数字化信息化社会对具有综合素质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华夏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自2012年实施教学改革,以3G无线通信为主导,培养学生无线终端(手机、导航仪等)及无线网络的设计生产、增值应用及维护运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采用K&SAT,整个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贯穿了“知识点连贯、技能要素衔接、理论实践一体、就业方向清晰”的指导思想,克服了知识体系上大而不全、粗而不精,技能体系上重传统不跟进、什么都学什么也不会,就业上方向不明确、应用面窄等缺点。

1 课程体系

考虑通信工程专业各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衔接性,课程体系由七模块组成,包括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工具、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科技、专业人文和集中实践。

(1)公共基础。

包含外语、数学、物理、电路等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变换、数值处理、声光电磁等物理现象分析、以及简单电路分析的能力。

(2)学科专业工具。

提供本学科必须掌握的专业工具的课程,是对公共基础课程知识点的实践应用,也是对专业课程的技能支持,包含数值分析计算工具、系统仿真测试工具、低中高级编程语言、数据库、以及终端操作系统等课程。

(3)学科基础。

提供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相关的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包含计算机网络、模拟/数字信号处理、电路与数字系统设计、传感器原理与技术、信号检测方法等课程。

(4)专业基础。

提供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包含无线通信原理与系统、通信协议、无线信号传输与接入技术、无线网络检测技术等。

(5)专业科技。

提供与“无线通信”这一专业方向相关的专业课程,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专业技能。包含无线终端设计技术、无线网络系统设计技术、无线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无线系统检测技术、无线增值服务技术等课程。

(6)专业人文。

在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应凸显对学生专业人文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以使其毕业后能尽快的步入通信行业。此模块包含通信传媒综艺欣赏、专业技术演讲、通信专业外语等课程。

(7)集中实践。

此部分是实践环节,主要体现在对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是课程体系设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包含无线终端与系统设计、无线自组网设计、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终端增值软件设计等。

2 课程体系七模块仿射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七模块间的K&SAT仿射运用如图1所示,各模块以各自知识点为核心,为其他模块提供仿射依据,知识点相互衔接,技能相互传承。

图1中,长方形框表示模块,半圆框表示提供基础方法类别,圆角矩形框表示最终成果,虚线箭头线(双向)表示仿射路线或区域,实箭头表示提供内容仿射方向。这样,就明确了各个模块间知识与技能的仿射依据、目的和目标,使学生明白不同阶段课程间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知道在学习对应模块的课程时需要用到先导课程的哪些知识点,以及为后续课程储备哪些技能。整个课程体系在K&SAT仿射教学法的运用下,专业方向设置明确、重点突出,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课程间仿射

在课程体系中,各模块之间都有相关性。由于各模块中所含课程较多,且专业人文模块是展现专业技能的辅助手段,此处仅从其余六模块中选择一门课程,谈谈如何运用K&SAT。六门课程分别为:高等数学(公共基础模块)、JAVA(学科专业工具模块)、模拟/数字信号处理(学科基础模块)、无线通信原理与系统(专业基础模块)、无线网络系统设计技术(专业科技模块)、无线自组网设计(集中实践模块)。

(1)高等数学。“函数”为通信五大模块、网络模型的建立提供方法,“数列”是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础,“微/积分”是频谱分析基础,“级数”为信号评估提供基础方法。

(2)JAVA。JAVA编程语言为模型建立、信号与系统模拟、系统信息可视化网络化管理提供工具。

(3)模拟/数字信号处理。无线电传播是无线电系统的根本,模拟信号的捕获、获取、数字化要通过电路形成系统的处理,无线电数字处理技术是现代软件无线电的基本保障。

(4)无线通信原理与系统。无线通信原理是无线网络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础,其五个模块(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设计是网络系统设计的主要对象。

(5)无线网络系统设计技术。课程从技术角度,按工程需要,用理论做支撑,实现系统设计及检测与评估。

(6)无线自组网设计。根据实际需求或对象进行综合设计并实现,设计成果可辅助就业。

4 相关专业仿射

除通信工程专业外,华夏学院开设有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这些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都能实现共享,这为K&SAT在专业间的仿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信工程专业通过实施K&SAT,如公共基础模块课程中教授模型、方法,学科专业工具模块中提供仿真工具,学科基础模块中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专业基础模块中教授通信的基本原理等,这些知识与技能都可以运用到物联网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及自动化等专业的社会应用中。

在K&SAT实施过程中,对相关专业进行仿射,通过系统训练后,不仅能使学生技能满足专业性就业,也能帮助学生完成本专业外其他领域的就业,培养其具有适合多岗的应用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满足社会相关岗位的需求。

5 结语

专业人才的培养依靠其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只有综合考虑了课程的整体设置及先后逻辑关系,才能使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其适应社会的技能。K&SAT的运用实施,对课程体系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也有一定的要求。

K&SAT的运用,要求教师了解本专业和学科及其前沿发展,还需要教师了解相关专业乃至学科的行业发展,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要具有快速丰富的联想能力,通过主题鲜明、仿射恰当的课堂教学,能通俗、直观地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技能,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华夏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即便是公共基础课的教师,也要求能在教学过程中,举出与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应用实例,此举为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施K&SAT时,要求学生能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快速回忆已学知识,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且从一开始学习,学生就要对自己未来就业有一个基本的规划,在教师的仿射引导下,跟踪市场技术状态,取市场所需,扩大自己的就业面。

参考文献

[1] 刘丰年,果鑫,杨伟丰.面向“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的方向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3):93-95.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5

关键词:铁路运输组织 模块化 组合优化 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35-01

目前,高校中的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研究方兴未艾,涉及基础教育及专业课教育[1~4]。《铁路运输组织》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主干课,在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和能力培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涵盖了行车、货运及客运中与运输组织密切相关的核心内容,目标是使学生熟悉铁路运输生产的过程及特点,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全面了解铁路运输组织作业过程与方法。

1 铁路运输组织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铁路运输组织》在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均开设,授课学时为48学时。而不同的专业有其自身特点,对铁路运输组织理论的知识的要求有很大差异。所以十分有必要研究各专业对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理论的需求。而目前已有的《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只是根据学时量选定了相关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教学内容的筛选不具有针对性。

2 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知识点聚类分析

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进行铁路运输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与优化组合,首先要对铁路运输组织的知识点进行聚类分析,分别生成不同粒度的铁路运输组织知识点。

通过综合分析,将一级粒度知识点模块划分为行车组织基础、运输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客货运组织三个模块。行车组织基础模块着眼于铁路生产现场运输生产组织实务,系统介绍车站工作组织、车流组织及运行图和区段通过能力等内容,是铁路运输组织的核心和基础。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模块属于铁路运输上层管理、涉及铁路运输组织决策性质的内容,关系到运输全局。而旅客运输组织与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块是铁路面向社会的运输的体现形式,涉及具体客运站作业组织、客运计划、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及乘务工作组织、货运站与货场、铁路货场管理等重点内容。[1]

3 各专业分类及对铁路运输知识点需求特点分析

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的开设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让非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掌握铁路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其尽快融入相应的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也不尽相同,对铁路运输组织课程中的知识点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所以,进行针对各专业的铁路运输组织知识点优化组合的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是分析各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了解其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从而在铁路运输组织课程教授知识点组合时做到有的放矢。

作者统计了交通运输学院非交通运输专业(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近三年的就业去向情况。将就业单位划分为铁路局及地铁运营公司、工程局及相关公司、相关设计院、读研及其它五类。其中,铁路局与地铁运营公司对铁路运输组织知识要求水平较高,工程局及铁路相关公司次之,设计院就业与读研就业人数较少,但其对学生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理论知识的水平与程度要求也相对较高。其它就业去向对铁路运输组织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不高。

通过对各专业的就业去向进行统计分析,认为交通工程专业应将铁路运输组织课程作为必修课,加强车站工作组织、区段通过能力及运行图方面知识的学习;物流专业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注重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方面的强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将铁路运输组织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加强铁路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运行图等内容的学习。

4 专业与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知识点匹配与课程内容优化组合

4.1 匹配等级与强度

在确定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知识点与专业的匹配等级时,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在权重系数确定时,单纯采用专家评判法受专家主观意志影响较大,单纯采用层次分析法又存在操作性较差的缺陷。为保证权重系数的客观、公正和权威,采用专家评判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指标的权数:先采用专家评判法取得各位专家对各指标的估价权数,再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的估价权数进行汇总及检验取得指标的权数。

4.2 相关度计算与学时换算

根据4.1节介绍的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得到各级粒度知识点与各专业的相关度系数。将技术站作业组织知识点,所包含的所有四级知识点货物列车和货车在车站的技术作业、接发列车工作、调车工作基础、解体调车作业、列车编组调车作业、取送调车作业、车站班计划级车站阶段计划,针对各专业通过运用专家打分法及层次分析法进行汇总,得到针对各专业的各四级粒度知识点的权重,然后根据权重,换算为教授知识点时间。

5 结论

本文阐述了铁路运输组织的理论体系结构,将其知识点由宏观到微观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分为一级粒度知识点、二级粒度知识点、三级粒度知识点及四级粒度知识点,并利用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及就业去向,将运输组织的四级粒度知识点进行组合优化,生成了各专业的《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各专业的学生适应将来的就业岗位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相关任课教师备课、设计教学日历、执行教学任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 龚新湘.高校公选课教学内容模块化探讨:以《现代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1(9):14,26-29.

[2] 耿桂宏,马金福,房国丽.《材料物理与性能学》课程内容模块化构建与教学实践[J].科技信息,2012(25):22-23.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6

[关键词]隐性知识 知识管理 转化过程 共享模式

[分类号]G350

1 引言

隐性知识管理是企业进行知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已经备受当今学术界和企业管理界的关注。因此,企业开展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研究是其进行组织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选择。目前,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都纷纷投入到该项研究工作之中。目前,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隐性知识存在的主体或在企业内部的层次上展开探讨。

尽管Ramin Vandaie指出企业业务流程中的隐性知识转化是ERP项目成功实施的一部分,并从ERP项目的实施与集成来对ERP中的隐性知识转化展开探讨;邓爱华、朱福良指出供应商隐性知识的转化可以帮助企业寻找更具潜力的供应商,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供应链的运营成本;黄亦潇指出客户知识的转化过程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员工之间,而且在企业与外部的客户之间也存在,客户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主要包括知识学习、知识表示、知识整合与知识应用四个子过程,但是,从企业应用系统的三大子系统(ERP、SCM、CRM)的角度上进行研究的文献基本没有:因此,从ERP、SCM、CRM的角度对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进行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它有利于企业进行持续的知识创新和保持市场竞争力。本文首先从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与共享模式两个方面就国内外学者针对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具体如下:

1.1转化过程

国内外学者基本上都是以野中郁次郎的SECI转化过程为研究基础,对隐性知识的转化理论进行扩充: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模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相转化要通过“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过程来实现。SECI过程构成了知识创造的螺旋式上升,而外化和内化过程是实现知识螺旋式上升的关键步骤。Darrell Woelk等在SECI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转化过程的第五、六步。分别为:认识,即应用到商业问题的隐性知识;反馈,即反馈一个人学得怎么样以及他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商业问题的程度。RagnaSeidlerde Alwis分析了企业隐性知识转化过程的三个关键阶段――隐性知识(know how)进化、隐性知识激活与隐性知识转移,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管理与企业创新管理的关系――隐性知识使用程度与企业创新水平成正比关系,即隐性知识显性化程度越高,企业创新管理水平越高,反之则反。黄江泉将企业的隐性知识分为三个维度:员工个体技能、组织知识、管理系统,并比较了三者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及三者的隐性层次和在知识创新中的不同作用。刘阳等提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过程的三个环节:隐性知识的识别与获取、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隐性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1.2共享模式

企业隐性知识分类主要依据隐性知识存在的主体或在企业内部的层次来划分:员工个体、团队(项目部)层次、部门层次、企业层次拥有的隐性知识。如梁启华、何晓红将企业隐性知识分为:企业隐性知识、机构隐性知识、群体隐性知识、个人隐性知识。孙阳阳、王守宁将企业隐性知识分为:员工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企业不同的部门拥有的团队隐性知识、企业整体的隐性知识、客户及竞争对手的隐性知识。

在企业隐性知识分类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将隐性知识共享模式分为:员工个体一员工个体转化、员工个体一团队层次转化、员工个体一企业层次转化、团队层次一企业层次转化模式。Jeremy Howells探讨了隐性知识获取和转移的四个层次:个人、团队、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即隐性知识在同一企业不同地域子公司之间个人、团队、部门之间的流动,包括纵向转移:隐性知识在相同的产品、相同的生产流水线、相同的技术领域,同一企业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横向转移:隐性知识同一行业不同公司员工之间的流动,或在跨组织之间的流动如企业员工跟高校、科研机构、其他中介部门之间合作中产生的隐性知识流动等。张庆普等从员工个体之间隐性知识、员工个体与群体之间隐性知识、员工个体与企业层次之间隐性知识、群体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分析、群体与企业层次之间隐性知识等方面对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隐性知识的转化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侧重于实践研究,集中在隐性知识的具体转化方法和技术平台上,国内学者主要从宏观上探讨隐性知识转化的方法策略与机制,侧重于企业文化方面。国内外对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一般都停留在显性知识及部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表示、评价和组织上,缺乏从ERP、SCM、CRM的角度探讨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更谈不上将语义Web、本体、语义网格等技术应用到ERP、SCM、CRM系统中建立适合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模型。尽管Palmer对隐性信息的修复进行了阐述,但国内外从隐性信息一显性信息一显性知识转化的角度对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进行探讨的基本上没有。

2 企业隐性知识转化

企业显性信息指企业隐性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能被员工识别,其信息价值需要进一步借助IT技术进行转化处理为对员工在实际业务实践有帮助的知识,称为“准知识”。企业显性知识指经过业务实践证明,被企业员工掌握的经验知识,包括规范性知识和公理性知识(或称“常识”)。显性信息与显性知识之间区别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界限,在某种角度上二者是可以互换使用的。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归根结底是对隐性信息进行修复、加工,使其转化为显性信息,进而被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发展成为经验知识。

2.1第一步:隐性信息一显性信息

隐性信息亦指未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句法、语义与实用模型之间的互动是该阶段信息显性化的基础。首先要让句法和语义能够识别丢失的语言实体,并把它们看成隐性的实体(包括句法和语义两种隐性实体),从而可以对这些实体进行标注,找到这些实体具体的参照物,这里可采用SDC PUNDIT系统。SDCPUNDIT是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句法组件、语义组件、参考消歧组件。句法组件包括:语法结构、分解语法结构机制、数据字典;语义组件包括:名词短语语义、子句语义;参考消歧组件对实体进行标注,找到实体的对照物。

2.2第二步:显性信息一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主要有两种形式:不能编码化的知识,即

个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形成关系网络的知识;由于时间和成本的关系尚未编码化的知识,即蕴含在产品和生产流程中的知识。隐性知识主要出现在:个人的经验、信念、技巧、直觉、思维模式等。个人要善于观察、思考,知道如何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即知识每一阶段怎么做,每一阶段需要哪些人去做。这里主要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把组织的显性信息演变成个人隐性知识。

2.3第三步:隐性知识显性知识

这一阶段要明白6个问题:①隐性知识的载体形式;②隐性知识获取的渠道或媒介;③隐性知识转移的规划和地点;④隐性知识流动的周期;⑤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程度;⑥组织进行隐性知识获取和利用的创新流程周期。进行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依据雇员特点分配工作,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将正确的产品以正确的方式交给正确的顾客。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有:Blog、社会网络分析、知识地图、概念地图、知识库、隐形Web导航器等。

3 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模式

企业的运营无外乎三个方面:①优化企业内部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②与客户之间关系的协调与沟通;③建立与上下游企业合作与交流渠道。第一个方面是企业资源计划(ERP)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客户关系管理(CRM)关注的重点;第三个方面是供应链管理(SCM)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从ERP、SCM、CRM的角度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模式分为:企业――客户隐性知识共享(E2C,enterprise to eus-tomer)、企业――供应商隐性知识共享(E2S,enterpriseto supplier)、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Intra-Enter,prise)。企业内部隐性知识主要来自ERP系统,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知识共享主要通过SCM系统挖掘合作伙伴(供应商、分销商等)隐性知识,企业与客户之间隐性知识共享主要通过深度分析企业CRM系统。

3.1企业-客户隐性知识共享模式E2C

潜在客户的转化,实质上就是市场拓展,其难点在于如何实现潜在客户到最终客户的转化,客户潜在需求外在化,企业潜在利润显性化。企业一客户隐性知识共享模式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忠诚客户在无形之中充当了企业隐性知识的义务“推销员”角色,这种共享模式促使传统推销模式向关系营销模式转变。客户对某件商品的满意度直接影响他们身边朋友对该产品的印象和购买力。同时,产品的营销方式从“推(push)”模式演变成为“拉(pull)”模式,企业和客户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企业由被动式销售演化主动式营销。企业要获取客户的隐性知识,关键是通过CRM系统与客户之间建立日常联系与专项联系的渠道。因此,客户隐性知识的获取方法就是建立企业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渠道,主要表现在“找、明、析”三个层次递进的子过程,如图1所示:

3.1.1“找”

即找出谁是企业的隐性客户,亦指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可能购买者。根据“二八原则”,企业80%利润来自于20%的客户,这20%的客户就是我们所需要寻找的隐性客户。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可以针对CRM系统进行网络日志挖掘,通过对一般网上进行模式的了解,对用户在客户端的浏览行为进行假定。也就是对用户在通过CRM系统访问产品时留下的记录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其中蕴含的规律。3.1.2“明”即明白不同类别顾客的隐性需求,针对不同的客户企业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企业必须了解客户的媒体习惯和类型,缩短CRM系统的响应时间,时刻留意客户的动向,通过CRM的在线FAQ与客户进行沟通。3.1.3“析”

即分析隐性利润,按客户对企业贡献率的大小来分析哪类客户最有价值,然后按贡献率的大小在政策方面给予相应的倾斜。CRM并不是对所有客户都一视同仁的,而是不断为有价值客户提供价值服务,并从这些客户身上收取回报的战略。企业的管理者可采用“波士顿矩阵”将企业全部客户定位在四个区域中,从而识别出客户的不同贡献率。

3.2企业――供应商隐性知识共享模式E2S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通过SCM系统与上下游企业合作来降低生产成本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实质上这种合作机制就是实现了企业一供应商间隐性知识的转化。企业与供应商之间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如下:①合作伙伴之间的文化差异;②企业之间的差异(社会资本、对合作伙伴信任的程度);③外在知识集成困难;④企业管理人员、员工与供应商公司相应人员的个人接触障碍;⑤个人的经验不易清晰表达。除此之外,企业之间利益的冲突、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的培养缺失等也值得关注。

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供应链系统进行联系,供应链上每个企业都以一个节点(Node)视之,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给的关系,用连线(Link)表示。连线密集程度表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频率,这样以来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虚拟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该网络可以促使组织间加强学习和交流,使销售人员掌握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信息方面的个人经验(或称个人隐性知识)传达到供应商,从而有效地抑制了需求信息的失真。如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sNA)针对企业通过SCM系统与供应商(或分销商等)业务往来密切的程度来挖掘更具实力的供应商。同时,社会网络将供应链的节点组成企业间虚拟知识社区,通过虚拟知识社区企业可以来查找业务上所需的合作伙伴,通过进一步的沟通增强彼此间的信任程度,从而为实现从企业到供应商企业的隐性知识转化创造了条件。

3.3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模式Intra-Enterprise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目的是整合企业内部的资源和业务,实现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从ERP系统中挖掘隐性知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企业内部隐性知识主要体现在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日常工作如他们的工作态度、经验和个人学习沟通、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日常生活如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模式主要表现为员工个体一部门一企业层次隐性知识的转化。3.3.1

员工个体到员工个体隐性知识的共享通过共同工作、观察交流、经验分享、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师徒制就是个人间隐性知识转化的典型形式。3.3.2

员工个体到所在部门之间隐性知识转化

如通过部门QQ群社区等群体技术交流方式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从而形成了部门内部的社会网络地图,这种动态的交流促进了员工个人隐性知识向部门隐性知识的转移。3.3.3

员工个体与企业之间隐性知识共享企业组织各个部门专家,让他们提出所在领域的核心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当众演示方式把自己的技能、技巧和管理经验等逐渐地传递给员工,使之转变为员工的技巧和诀窍。3.3.4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企业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

企业管理者可在其Intranet平台上建立自己部门Blog圈,从而为员工提供发表对某段经历的亲身体会或对某个问题独到见解的平台。部门之间的员工通过Blog圈可以了解到其他部门的组织文化、工作技巧等,从而为部门提花展示其部门成果的平台,其他部门员工在阅读该部门Blog圈中的博文的无形之中为自己建立了一个专家系统,从而促进部门隐性知识的转化。管理者通过浏览企业Blog圈,对员工所属的博客社区进行识别和表示,然后将员工的BIog进行分类,对社区内各种信息进行评估,并将建议通过评论的方式反馈给博主。通过Blog之间相互链接,有着共同兴趣爱好或关注焦点的Blog员工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个有着共同话题的社会网络地图,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隐性知识转化。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7

关键词:知识领域地图 主题知识教材 知识结构 学习效能

一、金课程项目产生的背景和动因

通信行业格局变化迅速,中国移动正应对市场变化进行战略转型,传统业务需要向精细化运营转型、新型业务承担着巨大的创新压力,这些变化均对企业的知识积累以及对员工的深入传播提出了全新挑战。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人力资源部领导再三强调:“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应打造出一批与战略高度相关、对讲师依赖程度低、内容相对成熟稳定的课程。”而同时,员工在接触了大量丰富的职业技能提升课程之后,对于公司的培训需求回归到电信行业基本的运营知识、当前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战略举措这些“经典干货”上。员工谈到:“一些基本的财务、人力、网络的知识不懂,与其他线条的同事沟通不畅,在工作中经常事倍功半。经常被亲朋好友问到公司的一些移动互联网新业务是什么,半天都解释不清楚,十分渴望参加这方面的知识普及课程。”

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作为国内培训领先的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从不同业务线条、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层级等各个维度出发,已经为员工设置了极其丰富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资源形成了庞大的知识积累,却相对比较独立,课程之间的关系不清晰,不同主题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尚未形成有效统一的体系,员工在学习的过程中易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惑。因此,2012年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启动金课程体系和金课程开发项目,希望从战略层面构建企业知识体系,以规范课程体系和课程开发活动。

二、金课程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法

金课程项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首先从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厘清在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与企业长期运营和当前战略高度相关的知识主题,形成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的关键知识领域地图;第二,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常规的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出每年全体员工应知应会以及专业线条应知应会的授课主题,据此指导开发具体课程活动;第三,开展金课程的品牌宣传和授课活动,采用内外部专家进行联合授课模式,并建立金课程运营体系,规范金课程的管理。

这种方式对于公司、培训管理者和员工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公司来说,金课程能够很好地覆盖公司战略和重点工作,提高培训对公司业务目标实现的支持度;对于培训管理者来说,关键知识领域地图就像是课程开发的领航标,使课程规划更加科学,课程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对于员工来说,公司战略及运营需要员工掌握哪些知识在地图上一目了然,再结合自己当前的工作需要、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自身的兴趣,就能十分明确应参加哪些金课程来提升自我。

1.第一阶段:建立关键知识领域地图

对于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来说,关键知识领域的确定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立足于行业和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本身,深入分析电信行业及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运营与发展的支撑要素,作为确定知识结构的起点。二是输入电信行业的知识管理与课程体系领先实践,从如何更好地划分知识领域的角度,分析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的知识管理框架。

(1)从行业共性、企业运营框架和近期战略重点三个维度分析,构建知识结构框架

在行业上,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借鉴了合作伙伴――埃森哲通信行业解决方案(ACS)的长期积累。ACS包括了一系列核心业务流程和企业内部流程,且与电信行业通用的eTOM模型保持高度一致。埃森哲的ACS模型将电信行业运营模块分为营销产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开发与管理、服务管理与运作、资源开发与管理、资源管理和运作、供应链开发与管理、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企业管理九大方面。从自身来讲,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形成了较为优化的运营版块及细致的部门分工,具体包括综合管理、市场运营、网络运营、网络支撑和运营支撑。由于中国移动正处于战略转型期,除电信行业传统的运营要素以外,现阶段的公司战略也是重要的考虑要素。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近几年的战略一般都集中在新业务领域,如TD-LTE、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公司为这些新业务制定了跨线条的综合发展战略。从行业共性、企业运营框架和近期战略重点这三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确保最终确定的知识领域的全面性。

(2)借鉴行业知识资产框架和国外运营商课程体系,建立知识结构的主题

在知识领域如何划分这一问题上,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借鉴了埃森哲通信行业知识资产框架和澳洲电信的课程体系设置方法。埃森哲公司在长期为国内外知名电信运营商进行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建立了一套电信行业知识资产框架,将通信行业知识资产分为渠道转型、营销转型、产品创新、网络运营、企业运营、IT转型这六大领域。澳洲电信将上千门课程分为了四类:业务与人际关系技巧;电信网络和技术;澳洲电信运营体系、流程和步骤;工作健康与安全。在研究中也发现澳洲电信的课程体系具备两个显著特点:设置了很多企业运营普及性课程及很多企业战略转型的前瞻性普及课程。

在上述两方面研究的启发下,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的学习专家和业务专家一起开展深入讨论,形成了自己的关键知识领域地图,如下图所示。知识地图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支撑企业成熟业务运营及基础职能的各个知识领域;另一部分是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战略转型过程中的专题知识领域,这种知识领域往往跨线条,紧密结合公司战略进行动态优化。

知识领域地图开发对于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未来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

建立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的知识管理地图对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和全面的知识宣贯意义重大。这是一个立体并且可以进行动态优化的体系:从横向的角度,可以在需要进行全员普及的知识领域开发课程,针对全员讲授。对于专业性强的知识领域,可深入分析相关技术线条的员工在这方面的知识诉求,继而开发课程。从纵向的角度,当面对全员的普及类课程体系建立完成之后,对于每个知识领域,可深入分析员工不同工作岗位、不同级别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的课程需求,进一步开发内容更加深入、更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在每年制定具体的当年金课程开发与授课计划时,基于知识领域地图,结合当年可投入的金课程资源,进行具体的课程需求分析,制定金课程年度开发与授课计划。此知识领域地图不仅仅为课程开发和需求设计提供动态输入的框架和方法,而且对于今后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在知识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尝试同样积累了内容框架。

2.第二阶段:课程开发和授课

2012年,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在关键知识领域内,通过访谈、问卷及研讨会的方式进行了具体的培训需求分析,确定了首轮进行课程开发的11个知识领域,如下图所示:

在2012年的11个知识领域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为了契合知识管理的指导思想,并且保证课程的开发质量,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创新。

(1)构建主题知识教材

普遍来讲,知识是指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是一种对组织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系统化地收集、筛选、分类、存储沉淀后,可被企业重复利用并共享而升华为知识。对于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来说,希望金课程项目在知识管理上起到的四个作用包括:将个体知识团体化;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外部知识内部化;将组织知识产品化。对于每一个知识领域,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都有希望通过沉淀一本教材作为载体,来实现这四个目的。

在课程开发之前,开发团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所有知识积累并进行整理,访谈公司内部的业务专家获得相关的隐性知识,同时补充丰富的外部先进实践和典型案例,最终按照类似的逻辑思路和表现形式沉淀成一本主题知识教材。教材框架全面,内容丰满,这一领域的所有知识、案例都可以放进框架中的某一章节的某一元素中。通过教材形成了“既定知识主题的知识框架可保持长期稳定,具体内容可定期更新”的动态优化机制。

有了内容丰富的教材作为基础,可以根据授课对象不同,开发出不同内容范围和深度的课程。首批金课程的目标即打造一批普及面最广的应知应会课程。

(2)定义课程开发环节中的各个角色

对于课程开发,业内通用的方式均是国际上流行的ADDIE五步法模式,即按照“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五个步骤来进行课程开发。然而同一种方法不同的执行方式带来的课程质量差异是巨大的。为保证课程开发质量,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对于课程开发的每个步骤,都明确了必要的角色以及不同的角色的具体职责,如下图所示:

在上表中,其中At代表参加相关活动(Attend);D代表开发(Development);R代表检查(Review);A代表审批(Approve);I代表输入(Input)。对于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来说,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着重定义了如下几个角色:

第一,内容审批人。即课程发起人和首席讲师,一般由与课程内容联系最紧密的部门领导担任,负责这门课程的内容把控,并担任首席讲师。第二,课程内容专家。对课程内容非常熟悉,可由培训管理人员或课程发起人指定,负责给课程提供专业的内容建议和指导,以保证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第三,培训管理人员。由人力资源部的培训人员担当,负责跟踪培训课程的进度,与各方沟通并协调各方的关系。

每门课程的这些角色均对应着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具体的领导、业务专家和培训管理人员。这种在每个环节对不同角色进行明确分工的方式切实保证了课程的最终质量,其中内容审批人的把控、内容专家的输入也是有效沉淀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重要途径。

3.第三阶段:课程实施的构想

(1)金课程的品牌宣传

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员工在以往的培训项目中接触过大量的课程,金课程作为公司非常重视的提升企业学习效能的新项目,有着自身许多不同的特点,必须通过明确的品牌定位和醒目的品牌宣传,才能让员工了解金课程、充分利用金课程。

金课程的品牌定位非常简单生动:“点‘识’成金,铸造未来。”突出了金课程以知识为起点,通过知识积累和传递促进员工价值和企业竞争力双提升的核心思想。金课程的品牌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并且借用了三个贴近生活的比喻:

一是“知识树”。对知识主题进行全面沉淀与及时更新,建立动态优化的学习教材。如同一棵棵大树,成熟的果实与枝叶化作春泥,支撑树冠蓬勃生长。以无限的知识孕育永续的能力提升,以历史的积淀创造企业的未来。 二是“智慧林”。通过对知识主题每一内容的精心酝酿,对每一元素的合理排布,对每一学习方式的巧妙设计,整合成全面传播企业知识与思想的智慧林。让学员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成长。三是“种子库”。一批批学员进入智慧林,接受了知识的滋润,也带走了战略的种子,并将它传播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项工作任务,发扬光大。

金课程项目的相关宣传将采用统一Logo,风格类似的VI,并且将在各种正式及非正式的渠道向员工宣传。比如在金课程启动日上会向员工统一发送宣传邮件、短信,播放宣传片,还将建立专门的微信群、微博、飞信群,供大家随时交流讨论。

(2)金课程的授课

为了提高首批课程的吸引力并保证授课效果,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首批课程采取内外部联合的方式:内部邀请具有丰富管理和运营经验的二级经理进行授课,二级经理在细致地宣贯公司战略重点的同时,可以把自己丰富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学员也正好可以利用此机会向老师请教工作中的疑惑。外部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参与到授课中来,为员工带来相关领域的领先实践,开阔员工视野。由于金课程属于员工的必修课,将在课程结束后设置学员考试,以检测学习效果。

(3)金课程运营体系管理办法

课程体系的建立通常是一个系统工程,展现在员工面前的贴近需要、吸引力强的课程背后必然有健全的运营体系作为支撑。金课程运营体系建立了专门的管理办法,对从需求分析到内容开发,最后到效果评估的一个闭环体系的各方面均做出了明确的管理内容界定,详细梳理了各环节的流程及相关角色的职责,并辅以标准化的工具与模板。

三、小结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8

    同济大学在总结百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确立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培养“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目标。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要体现出全面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培养以及高尚人格培养这三个目标的根本要求,力求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丰富的综合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专业人才。为此,在面向“卓越计划”的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课程体系改革中必须体现出“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和人格培养”这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全面知识培养

    全面知识培养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及专业知识的培养。人文学科的知识范畴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近代史和美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范畴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和法律基本知识等;数学与自然科学包括数学与逻辑思维、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专业知识培养与相应的专业特色有关。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的专业知识应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和维护等基本知识;交通信息的传输、交换、控制和管理等专业知识;交通运输系统的仿真建模及交通软件开发等专业知识;交通安全及应急处理等基础知识;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此外,还包括与交通工程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以及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等。

    (二)综合能力培养

    综合能力培养包括表达与交流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个人管理与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等。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观点的能力、谈判与妥协的技巧、按照技术标准或规范编制工程文档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结合专业工程问题的需要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包括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个人管理与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时间管理能力、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团队合作(领导与被领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指建立和使用合适的管理体系的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现场工作能力包括对不同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适应能力、使用实验设备、现场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以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尚人格培养

    高尚人格培养即素质培养,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健康的体魄、高涨的工作热情、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对危机的应变处理能力、思维敏捷且富于创新意识。此外,对于高级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必需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追求完美卓越的工作态度、爱国敬业的人文素养和对市场、质量、安全和服务的责任意识。

    二、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按照“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通常可按照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这三大模块来设置课程体系。通识教育模块内容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数学及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工程文化素质,为专业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专业教育模块内容包括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等,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工程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成为应用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综合教育模块(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内容包括素质培养与创业教育两部分,着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课程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要素,是培养出符合培养目标的高级专业人才的关键。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等必须进行全面改革,通过设置均衡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课外教育活动等改革来实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一)设置均衡的课程体系

    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改革指导思想是:在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总学分和公共基础课程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设置均衡的课程体系,具体见图3-1。由图3-1可知,该课程体系结构的重点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加强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位置,增加专业基础课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比例。在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中除了电子技术基础和电路与信号系统课程外,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信息传输原理和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原理,这两门课程是信息在交通运输系统内进行传输与控制的基本原理课,它们奠定了信息技术在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地位,为智能交通系统及其产品的创新研发提供基础。二是调整专业必修课的种类和数量,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最主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交通信息检测与处理》《轨道交通运行控制与管理》这两门课程,前者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获取交通信息,并在信息传输系统内可靠有效地转变为可控的交通信号;后者则是探讨在轨道交通系统内各种交通信息与信号控制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三是疏理专业选修课与交通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性,精选与交通信息密切相关的专业选修课,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交通控制系统安全与可靠性》《交通控制与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那些相关性不大的课程,虽然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在选修学分有限的情况下,会导致学生选修的课程缺乏针对性、相关性及连贯性,因此,一些相关性不大的选修课程可以撤销。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和社会实习、企业实习、创新能力拓展)等。实践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交通工程专业(信息方向)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安排两门内容不同的案例教学(以讲座为主)外,还与企业合作安排两次目的不同的实习(认识实习与专业实习)。在培养方案中除了配合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实验外,还开设多门学分单独计算的课程设计(具体可见图3-1中的实习实践环节模块),进一步巩固和消化所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尽量联系实际。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选题上应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尽量与毕业实习内容相吻合。

    (三)加强综合能力与人格培养

    为了加强综合能力培养,除了安排好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以便鼓励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举办各类知识及科技创新竞赛。在课程教学中要大力提倡自学与终身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企业合作建立创新设计基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另外,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广教育园区活动,形成园区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格素养。

    三、在实施课程体系改革中需要重点探讨的四个问题

    由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起点高、要求严,目前还处于试行阶段,因此,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不同性质的问题。从宏观层面上来思考,建设一支具有改革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建立长期合作的校企关系,发展友好的国际培养模式是实施“卓越计划”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在试行“卓越计划”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总结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逐步完善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教师队伍建设

    要实施“卓越计划”,首先要拥有一支理论水平高超、工程实践经验丰富、能够满足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目前现状来看,大多数青年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参加过科研实践锻炼,但比较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建议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出台刚性的专业培训政策,安排他们到工程企业去工作1~2年,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获得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适应“卓越计划”对教师的要求。对于已经具有部分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学校也要制定出到企业参加专业轮训的制度,有计划地定期安排他们进企业学习,以便更新知识、掌握新的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不断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对于有丰富科研经验的骨干教师,应鼓励他们将科研成果有效地充实到本科教材和教学内容中去。学校还可将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的经历列入教师考核晋升的条件,调动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的积极性。

通信工程相关知识范文9

【关键词】 通信工程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一、引 言

近年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类通信产品的应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通信业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先导与支柱产业,成为我国发展最快、最活跃,并已参与了国际竞争的产业。作为也是当今和未来最吸引人的高技术行业之一,信息通信业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领域,迫切需要大量专门人才。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通信及相关行业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通过规范相关专业,新办通信专业,提升办学水平等各种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以满足通信产业高速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于2006年获得通信工程专业的招生资格,同年成立通信工程教研室,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我校通信工程专业自开办以来, 对专业定位与规划、培养目标与模式等,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确定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多层次的实践训练体系,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二、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我校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在对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进行深入考察调研,并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高校专业办学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统筹规划[1]-[3],将通信工程专业定位为: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线,融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科学于一体,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工程教育,面向全国特别是沿海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通信工程应用与开发型的高级技术人才。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以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为平台,以现代通信技术为方向,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 、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符合专业定位的理论知识体系

根据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4],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包括学科基础知识体系和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在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速度快,学科交叉多,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基础上,具体课程体系的设置符合教育部普通本科培养方案框架的基本要求,注重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果。

综合考虑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知识,并根据目前具备的硬件平台和办学能力,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包含 “无线电技术”和“计算机通信”两个发展方向,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兴趣进行选择,增加其对今后专业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权,学有所专,学有所长。

3.1 学科基础知识体系

学科基础知识包括四个知识领域,即电路与电子学、信号系统与控制、计算机和电磁场理论,每一知识领域又涵括若干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选修课程。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学科基础课程分布在第3、4、5学期,学科基础选修课程分布在第5学期。

3.2 专业学科知识体系

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两个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包括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信息论与编码、程控交换和计算机网络。根据专业培养计划,专业必修课程分布在第6学期,专业选修课程分布在第7学期。

四、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体系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而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学生为本,突出以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在硬件平台建设、实践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探讨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完善和有益的探索。

4.1以硬件平台为支撑,完善实验课程体系设置

在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平台的基础上,通信工程专业先后完成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光纤通信、微波通信与天线等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通过高效的实验管理体制,结合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信息管理平台,使得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能够满足专业培养计划的具体要求。(图1)

4.2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多层次实践训练体系

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训练体系。根据学生认识规律的发展和实际水平的循序渐进,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即入门层、基础层、提高层和创新层,通过分阶段修订培养方案,整合相关实验项目,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图2)

五、依托行业背景,突显专业特色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自开办以来,认真落实培养方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 注重基础理论与系统知识相结合,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各项工作,密切关注通信行业的发展动态,使人才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变化。

作为开设通信工程专业的两所林业类院校之一(另一所为东北林业大学),我校的通信工程专业的特色项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依托我校鲜明的行业特色,为林业信息化工程输送合格的通信工程技术人才,为促进林业经济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其二是面向森林资源监控及灾害应急处理等重大林业需求,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通信新技术与我校3S技术、遥感图像处理等优势方向相结合,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促进我校通信学科专业的良性发展;其三是发扬我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传统,进一步加强工程应用素养,强调通信技术与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使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学有所长、适应能力更强、市场认可度更高。

参 考 文 献

[1] 齐兆群,王文博,桑林.通信工程专业特色培养方案的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5-98

[2] 刘颖,张宏科,陈后金,张有根,刘云.通信工程特色专业改革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