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地开工施工流程集锦9篇

时间:2023-06-19 16:29:49

工地开工施工流程

工地开工施工流程范文1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倒流技术;施工工艺

近些年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为我国的水资源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尤其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导流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重要技术措施,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布置设计方案的实施、工程质量的好坏、工期长短以及成本高低都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在水利工程中实施导流技术不仅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使导流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一、工程概况

本文所探讨的水利工程于2010年6月正式开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汛期对施工带来的影响,在充分分析当地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决定在汛期到来之前提前完成水下工程的施工。经过施工单位的仔细勘察和分析,决定在泵站上游侧设置一个土围堰,围堰采用机械施工填筑,在下游出水段,设置一个挡墙,以防止下游出水段闸门渗水。而下文将结合本工程中运用的围堰施工技术工艺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技术及其施工内容概述

1、导流技术概述

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导流技术主要是指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时,为了达到向建筑施工提供干地条件目的而进行的围堰修筑,从而使得河水从围堰基坑绕过并流向下游而运用的引导水流的施工技术。一般情况下,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达到疏导和控制水流的目的,导流技术主要包括截流、基坑排水以及下闸蓄水等等。

2、导流技术施工的主要内容

在水利工程中运用的导流技术来说,其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坝址的合理选择、水电枢纽工程方案的科学布置以及施工方案的制定等几个方面。首先,在对坝址的选择,施工单位需要严格对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基础上合理的选择坝址、从而为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而在坝址的选择上务必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难度、工程量、地质条件以及水能指标,从而有效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其次,当坝址选定之后,还要对水电枢纽工程进行科学的布置,先从导流明渠开始进行布置,之后在对厂房的分布进行布置,从而工程分布的合理性提供保障;最后,制定的施工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经济,是关乎到水利工程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基础,因此,在编制施工方案中,要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重点考虑施工安全、周围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水利工程中导流技术的主要施工方法

目前导流技术中应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围堰导流法、隧洞导流法、涵洞导流法以及明渠导流技术等四种。

1、围堰倒流法

围堰法是目前一种最为常见的导流施工技术,按照工程的不同情况,又可以分为全段围堰和分段围堰。所谓全段围堰主要是通过在河流上对围堰进行建设的方式使河道进行一次性阶段,在该种施工方式下,河水被围堰建筑向旁边的泄水建筑物中进行分流,并向下改为倾泻。而分段围堰,则主要是与河流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河流上的水工建筑物通过围堰进行多段划分,当各段分期完成之后,即可以对整个工程结束操作。

2、隧洞导流法

所谓隧道导流法主要是指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对隧道进行设置,隧道开挖的目的则是将工程施工过程汇总的导流问题得以实现,其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在工程基坑的上下游对围堰进行修建,使河水通过隧洞倾泻导流,因此,对该种导流方式的运用务必要与固定建筑相结合。一般情况下,隧洞施工存在着较大的难度,需要投入较大的施工成本,因此,如果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或者无法开挖明渠时不太适用。

3、涵洞导流法

涵洞导流法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下游对围堰挡水进行修筑,使原来的河水通过涵洞后向下游进行导向的一种施工倒流方法,该种方式尤其适合在中小型土石坝以及水闸中进行应用。该种方式和隧洞导流法相比,其施工工作面更大、施工速度更快,而且施工过程也较为灵活。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将涵洞设置为直线状,使进出口有良好的形式存在,确保水利顺畅,而且不会有冲淤泥产生,从而避免产生渗漏问题。

4、明渠导流技术

对于两岸相对平坦、并且具有较宽滩地的河流、河道、溪沟等的水利建设工程来说,明渠导流方法是最为合适的导流施工技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导流流量相对较大,地质以及地质条件便于进行明渠工程的设置。同时,该种导流技术的施工相对方便,并且导流能力比传统的涵洞导流量大。

四、围堰法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在本水利工程确定使用导流施工技术之后,首先需要对导流方式进行明确,而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导流技术中主要采用了围堰法施工工艺。在正式开始围堰施工之前,应该将河道中的水流排放干净,以为围堰的填筑、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而在本工程中的围堰施工中主要分为上、下游施工,在进行上游的围堰施工中,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机械设备进行土方的开发和运输,而对于水下部分则使用推土机进行推平。对于水上部分施工人员要采用挖掘机进行分层压实和整平,从而为围堰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当上游围堰施工完成后,将属于施工范围的河道水流排干,将水下淤泥清理干净,然后开始修筑下游的挡墙。

在整个围堰导流施工中,围堰的维护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在相关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专门的施工人员定期对围堰进行检查维护,从而确保围堰具有良好稳定性、防渗特性以及防冲刷性。当施工完成之后,施工单位要根据围堰填筑方案,逆向拆除围堰,而且在对围堰的拆除过程中,尽量将其清理干净,从而确保其不会对泵站水流带来影响。

五、结束语

总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导流技术能够取得有效的施工效果,不过在具体的导流施工实践中,首先需要对导流方式进行明确,然后选择相应的导流标准和实践,并将每一个步骤都能够落到实处,积极对当前先进的工艺、设备进行运用,从而若最终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柴树松,李博. 混凝土运输及导流在水利工程中的要点分析[J]. 居业,2015,16:107-108.

[2]于淑芳,王锦成. 浅议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与截流方案的重要性[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3:141-142.

[3]魏才. 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165.

[4]孙大伟,金t民. 某大型水利工程导流洞扩挖施工中大塌方原因分析[J]. 露天采矿技术,2008,01:12-14+51.

[5]徐进汉. 水利工程中导流洞封堵体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的探讨[J]. 内蒙古水利,2011,04:17-18.

工地开工施工流程范文2

关键词:水利工程;坝基;施工技术;开挖

当前,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有了十分显著的提升,在建筑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施工材料的数量和种类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增多,在使用了新型材料之后,坝基工程的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改进,我国的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而这也是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一个工程,对一些地区的缺水现象也能进行一定的调整。坝基工程在施工和应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对其予以有效的处理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周围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行。

1、工程概况

某水利工程的坝基位于河谷,坝基以中厚层灰岩为主,岩性坚硬较均一,力学强度高,岩石新鲜完整,风化较浅。岩层走向呈现40°~70°,横切河谷与河流近正交,倾角35°~45°。在坝基开挖工程,主要包含了:大坝左右两岸的坝肩、明挖右坝肩上游的护坡土方、开挖坝基的土石方。坝基开挖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有: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工作、观测大坝的边坡变化、大坝竣工前的维护工作、废弃土方的处理工作等等。

2、水利工程的施工工艺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坝基的开挖工作进行有效的处理,为了更好的提升坝基开挖的质量和效果,施工之前我们一定要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科学的制定,同时还要从节流之前和截流之后两个阶段开展坝基开挖工作,在截流之前通常是要对河流的水面进行明挖处理,在截流施工之后,通常是要对河道内剩下的土石开展开挖处理。在制定施工工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充分的结合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这一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右岸的坝肩是在缓坡地形上进行施工,而左岸的坝肩是在陡坡上修建而成的,在左岸的岩石上存在着一定的,在坝基开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整个过程都采用石方开挖技术,这一技术在陡坡河道左岸的坝肩上比较常见,但是在右岸的开挖当中并不是十分的合适。

3、水利工程坝基开挖施工技术

坝基开挖施工是一个系统性的施工流程,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控制的要素也比较多,如果一个要素出现了质量问题,整个工程的质量就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控制。

3.1土方开挖

在土方开挖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分层施工的方式,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开展开挖施工,在开挖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到多种设备,在众多的设备当中,液压反铲就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设备,施工单位一般会使用这种设备进行进行开挖和装土施工。此外,推土机也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使用推土机可以将涂料运输到坝基下游的料场当中,如果土料不能进行二次利用,施工单位就可以坝基下游的所有土料全部运走,之后将其作废。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开挖层面需要处在内层高,外层低的状态。为了更好的保证排水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可以在开挖之前就建设一个临时型的排水渠,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防止地表谁产生严重的破坏。

3.2石方明挖

在石方明挖的过程中,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挖掘,施工人员还可以采用分区的方式挖掘,根据施工案例的现场条件,施工单位针对左岸坝肩,可以采用石方明挖的施工技术,施工单位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优化,还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要分步操作,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合理选择施工设备。该水利工程中,左岸坝肩的位置有着大片的灌木林,由于灌木的根系比较发达,所以,施工单位根据这一条件,选择自卸汽车的方式对弃渣进行运输。施工单位在确定挖掘的场地无法利用机械设备时,也可以采用钻孔爆破的方式进行处理,在爆破后,可以利用推土机将弃渣清理到坡下。只有掌握施工的条件,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证的施工的进度。

3.3水下坝基施工的要点及控制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之前,施工人员一定要确定好与坝基开挖施工技术相关的参数,例如,准确掌握坝基所在土壤所具备的渗透系数、单井的半径以及单井的出水率等。并且要依据这些参数来对坝基所在范围的涌水量、井距、降水井的数量、降水井的深度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技术,确定在坝基施工工程中所设计的技术参数。在对水下坝基进行施工时,除了确定施工工艺所涉及到的各个参数之外,还要对已有的参数进行考量,依照参数来确定井位。在井内的施工结束之后,施工人员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对井内进行清洗,同时还要安装排水管,以此来实现坝基降水。在水利工程的坝基开挖时,还需要及时的进行抽水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地下的水位进行控制,避免因为地下水位的上升而影响工程正常施工。

3.4坝基的排水及其措施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坝基的边坡处受到雨水的冲刷,因此,在对边坡进行开挖之前,必须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完成边坡上面部分截水沟的施工作业。对于一些没有设定永久性截水沟的位置,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自行加一些临时性质的截水沟,但是,这一举措必需要在工程监理的审批之后,方可实施。随后,在对大坝的坝基进行开挖时,每一次都要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施工,在整个坝基的上游以及下游位置开挖集水坑,并且将所集到的污水排到围堰以外。进一步确保大坝的基坑开挖可以在旱地施工。

在坝基开挖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区域内部的降水和渗水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的正常开展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人员一定要将降水和渗漏的水及时的排除,防止施工期间出现雨水汇集的现象,从而使得水流直接流入到坝基正常的施工范围之内。针对这样的状况,施工人员通常会采用挖一个截水渠,用截水渠来对雨水进行全面科学的拦截,此外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设置了集水坑,将水排到附近的排水河流当中。

4、结论

本文对水利工程坝基开挖中应用的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施工单位需要确定施工的流程,还要选择适合的机器设备,利用先进的设备,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可以保证施工的进度。坝基工程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这一项目,还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坝基开挖的质量。工程监理人员需要做好监管工作,在发现质量问题后,要及时纠正,还要提出整改措施,这样才能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才能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李玉勇.红层地区坝基开挖监理技术工作控制[A].2012年度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

工地开工施工流程范文3

关键词:水利施工 流水作业法 施工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065-02

流水作业法,是通过一种科学计算法而产生的一种生产模式。它能够将自身的优点完全转化,与实际的工程相结合应用,产生更加明显的施工效果,由此,被应用推广开来。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的研究,分析流水作业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从而推动我国水利施工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1 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原理与原则

1.1 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原理

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原理,主要是指由于水利工程本身就需要对其工程进行合理的分配,需要通过对工程承建过程中,对其所能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在正式施工前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分配。在流水作业法的实际操作中,其规划的主要内容都是存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层面,并在同一层面上的不同区域进行施工,且以这个工作层作为流水作业合理规划的基础。在现实的施工现场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直接对实际需要施工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分配工作,灵活的运用流水作业法的体现。实践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首先就是要确定工程所要施工的具体区域位置,才能顺利开展工作,施工人员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施工分组的情况和施工中要注意的地方,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与准确,能够高效地利用科学的流水作业法,推动水利工程的合理发展。

1.2 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原则

流水作业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就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期的工程问题,甚至是生命安全问题。因此,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原则对施工进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水利工程的某个需要施工的区域内,只能有一个施工队伍在同一时间内开展施工活动。无论在何时,无论施工队伍多强大,都只能服务于一个施工区域,绝对不能够同时对两个施工段进行施工活动,并且,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施工过程与施工流程的连续性,不能将其施工的环节分离,否则会出现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与其原则相违背的情况,不利于施工的正常进行。

只有严格地按照要求,对流水作业法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原则进行合理与科学的执行,才能将水利工程项目在最安全、最有保障的条件下,进行高难度地施工工作,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在最有效率的时间内,高度集中,共同协作,完成其施工的部分。时间上的高度紧凑,能够推动施工的快速发展,流水作业法的引进与应用,帮助水利工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能够节省能源的耗损程度,推动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

2 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步骤

2.1 关于作业时间的确定

在对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流水作业的施工方式进行优化处理,并且高效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进行有计划地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求施工的管理者,对工程在施工之前,能够用到的特殊数值进行精细的计算与记录,确保水利施工,能够在要求完工的时间内,顺利竣工,并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2.2 关于施工段划分的确定

在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工程施工的特殊条件,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并将施工的顺序和重点明确。有针对性的规划,就是为了能够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将不同的工种和施工方式最大限度的应用在实际的施工中。在对施工工程的施工区域进行规划之后,应当注重施工工程建设的质量,并确保其能够在一定的安全防护范畴之中。在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规划中,要求时间点的连续性,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种伸缩缝隙与沉降缝隙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科学的解决。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并且扩大施工队伍的规模和引进先进、科学的施工设施,确保施工的高效、高质的顺利进行。

2.3 组织专业施工队伍

在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的专业性同施工人员的素质,都是保证施工结果高质量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水利工程在施工队伍的选择上,根据实际需要的人数和特殊的技术型人员,进行明确的规定与选择。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数的确定是影响施工进程的关键。如果,施工人员的人数过多,责任的推诿与倦怠就会频频发生;如果,施工人员的人数过少,就会影响施工进行的速度,影响施工进展的质量。因此,确定施工人员的人数,在水利施工过程中需要仔细考虑与规划,也是保证水利施工正常进行的基础环节。

2.4 明确施工段作业时间

在确定了施工的区域和施工的人数之后,需要规定施工作业完成的时间。针对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环节完成作业时间的不同,就需要对其工作时间的明确界定,这样能够保证施工完成的效率,得以时间上的保障。由于合理时间的设置,能够让施工队伍对每个施工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工作在时间上的连续性,提高施工的效率。

2.5 构件完善的施工流水线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就需要对流水线的施工进行合理的安排与构建。通过数学计算的方式,完成对水利工程在流水线施工方面的构建设置。并利用数列的方法,对施工流水线进行精确的计算,在完成计算之后,将施工队伍合理的安排到施工进程中,保证在数值上的施工连续性。这样能够促使水利工程施工在流水线的合理安排环节,有利于缩短水利工程的工期,推动流水作业在水利工程中的发展。

3 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1)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的流水作业法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也开始普遍推广使用,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工程。现实生活中,流水作业法普及推广应用的范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流水作业法又得到了切实有效的应用。在对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操作中,大多数的工程都位于比较偏远的地区,在这一地区进行施工时要面临的条件一般都会很差,不利于施工的正常进行,增加了施工的难度系数。这样的现实条件,制约了水利工程施工的正常进展状况。尤其是针对这样高难度的地理条件,在运输特殊工具和施工材料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时间上,也会为工期的正常进行造成必要的拖延和怠慢,由于施工材料运输得速度慢,也会降低施工人员对快速完成工程进度的热情,导致拖延、推诿现象的频发。

(2)随着水利工程不断增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实际应用。由于水利工程开发的地理位置,大多为地段艰险区域,这就要求我国在水利工程开发进展之前,要对施工的工程做一个合理的计划安排书,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在水利施工方面的顺利进行。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用流水作业法的方式对施工的环节,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安排。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步骤有六个环节,分别是:对施工中需要用的工具或者材料进行刨毛,然后进行洒水环节,再将运输来的施工材料进行卸料,接着借助一定的施工工具进行平土的环节,将需要的施工场地进行碾压,最后进行取样与验收的环节。通过这些环节基础工作的做好,最后来确定流水步距。将施工中的每个环节都隔离开来,但在时间上又必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施工的洒水与刨毛环节,中间就应该让两个专业的施工队组分开施工,保证其先后顺序的正常工作。

(3)利用数学的数列法,对施工的真实情况进行精细的计算,然后做详细的数据记录与分析。在详细的分析之后,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做一流水线进度的安排图。并且,对水利工程中的每条流水线都进行合理的搭配与建设,初步完成流水线施工的进度计划。运用数学方面的数列法,对流水线也进行合理与科学的搭建过程,并且方法同流水步距相同,只是其要注意运用方法的具体分析和务实性。

(4)在对水利工程的流水线建设方面,注重对施工队组之间在首尾方面的搭配与设置,这样,能够保证施工队组之间,不会发生矛盾性的拥挤和滥竽充数现象,保证施工进程的正常进行,并能够让施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专业性的发挥。从而,让流水线中各个环节的进展之间得以有效的保证,整个任务组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其正常高效的完成份内的施工任务,不影响施工进展的总体流程,推动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发展。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水利工程中的施工方法种类也在不断增多与丰富,帮助水利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流水作业法的实际应用中,能够帮助水利工程在施工效果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果,并通过这一水利工程的建设,向人们展示其方法的可行性与高效性。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流水作业法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在实践中一定要重视其施工过程,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作用,注重时间的把握。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对工程量的施工,确保工程的按时竣工,推进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马勇.浅谈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2).

[2] 陈英,颜志刚,熊红莉.流水作业法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10).

[3] 吴铭轩,陈良禧.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广东建材,2014(10).

[4] 曾春浩.流水作业法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4).

[5] 陈英,颜志刚,熊红莉.流水作业法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10).

[6] 王凤琴,王林,孙伟.流水作业法在金沙河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5).

工地开工施工流程范文4

关键词:市政;雨污分流;非开挖技术;顶管施工技术

如今,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雨污分流工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市政行政部门也逐渐将顶管施工技术应用与市政雨污分流工程中,这对于城市化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的保障。因此,要高度重视市政雨污分流工程中的顶管施工技术,建立完善的工作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和提高顶管施工技术水平,从而确保市政雨污工程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下面,本文以市政雨污工程中的顶管施工技术为重点,对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雨污分流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出自身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1 非开挖技术的起源

所谓的非开挖管道施工是指在不破坏地面的前提下,将管道铺设在地下的一种施工方法,这种非开挖管道施工方法被广泛应用与市政排水管道建设中。其次,非开挖施工技术不仅不会对周围交通和环境造成影响,还能有效提高了市政排水工程的工作效率与质量。至今为止,非开挖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并且,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非开发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创新与改革,非开挖技术也在逐步提高。

目前,由于前期规划的滞后及后期规划的调整,许多市政管线都是在已建的原有城市道路下施工,明挖施工虽然比较常用,但是对周围的环境影响比较大,而且很多主干道禁止明开挖施工,另外,我国许多城市的现有地下管线也需要维护和更换。因而非开挖施工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并且日益受到政府支持和社会提倡。

2 常用非开挖施工方法介绍

2.1 水平导向钻机施工法

目前,水平定在钻技术在市政雨污分流工程中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这种施工方法并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还可以对管道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少了管道检修维护得用,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施工方法。

2.2 顶管施工

现阶段,顶管施工是地下管道施工中最常用的施工方法,它可以不对地面进行开挖过程,能够直接穿越各种建筑物进行地下管道的施工,非常高效、便捷。因此,这种顶管施工技术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果开挖敷设地下管道,这无疑会对城市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要敷设横穿城市主干道地下的管道,一旦进行大开挖埋管施工,就会导致交通阻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如果利用浅埋顶管技术进行敷设的话,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次,由于城市建筑物数量较多,使地下管线施工工作面临着绝大的困难,再加之开槽施工支付成本较高,还会使建筑物受到损坏,甚至还会破坏自然环境。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采用先进的顶管施工工资,从而确保地下管网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3 顶管施工在雨污分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2009年某市地区雨污分流项目分部分项工程在某院实施,为保证学院日常教学,减少工作量,降低工程造价,经与有关部门协商批准后,学院污水管道总出水口至情侣园一段排水管线需穿越龙蟠路,需要顶管施工。施工中设工作坑于路南侧,工作坑长为4.6m,宽为3.6m,深度为4.18m。按照设计管线的位置和坡度在工作坑内修筑基础,基上设置导轨,管涵安放在导轨上顶进.顶进前,在管前开挖坑道,然后用千斤顶将管子继续顶进,千斤顶支承于后背,后背支承于后座墙上。为保证安全施工,工作坑四周设支撑,且在四角设斜撑。

3.1 施工准备与方法选择

在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对工程地点水文、地质情况,地基土壤种类及物理性质,各层土的密实度、高程和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地下水位、流量和地表水排水情况进行调查,制定出详细有效的;准备好各种防护及抢险用品,保证施工安全、高效运转;在开挖工作坑时,应设置好排水、降水系统。开挖工作坑时需按设计作好安全防护,确保线路全按设计制作后背及工作底板,并要保证工作底板顶而的平整。

3.2 设备安装与调试

3.2.1 顶进设备。千斤顶,其台数根据最大顶力配置。安装完后,应及时进行调试:全而检查液压元件是否可靠,千斤顶功能有无异常,管路有无泄露;调整电接点压力表和压力继电器的保安值。

3.2.2 逐步加大油压力,推动管身。试顶设备及附件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试顶工作,试顶一般以顶动管身为止,试顶中,在各有关部位及观测点处均应有专人负责,随时注意:开泵后每当油压升高50MPa时须停泵观察,发现异状,及时处理,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后背和底板的变化情况。

4 施工时主要安全措施

4.1 在开通预留孔砖墙时,要注意脚手架稳定牢固,同时要注意凿除顺序,操作人员站立位置等,以防砖墙突然倒塌,要有专人监护观察。

4.2 刚顶进时管子要防止反弹,因刚顶进管子还没有一定距离和摩阻力,很容易被洞外泥土压力挤出。因此在顶进到位收泵时,要注意观察反弹现象,如有反弹停止收泵,采取止回措施,方可收泵。

4.3 由于顶进距离长,管道内的防火措施也相当重要。主要作好以下几点:a.管道内,未经许可不得动用明火;b.管道内任何人都不准吸烟;c.用于管道内的所有材料,都应是非燃材料或具有延迟起火的性能;d.管道内的气体含量需经常检测,发现可燃气体超标,应立即停机,加强通风。

4.4 管子吊装安全措施。在吊管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专门的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作业,一定要注意吊机在停放时的安全平稳性,吊机驾驶员还必须具备专业的资质证书。其次,要对吊管钢丝绳质量进行严格的筛选把关,应选择市场反响较好,并且真正符合国家使用标准的吊管钢丝绳。此外,在进行吊装管子的施工过程中,吊机下面不允许有任何人员走动,从而避免吊臂在工作中挂碰到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顶管施工技术对于市政雨污分流工程的重要性,顶管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市政雨污分流工程的质量,对于城市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市政雨污分流工程中顶管施工质量,对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顶管施工技术水平,随顶管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确保市政雨污分流工程的顺利发展,促进城市化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奋涛,汪润青.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顶管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

[2]吴丽娟.城市污水管道顶管施工工艺及问题[J].科技资讯,2009(8).

工地开工施工流程范文5

[关键词]水土保持 功能措施 流失因素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TU1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126-01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属新建项目,丽水南城余庄安居工程位于丽水市南城余庄前组团内,地块东侧以迎宾路用地边线为界,南侧以规划南二路道路边线及规划排水渠用地边线为界,西侧、北侧以规划道路用地边线为界。

本工程建设主要由建筑物工程(包括迁建式安置房、公寓式安置房、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菜市场、幼儿园、社区管理用房)、道路广场工程及绿化等工程组成。工程建设征占地面积81.27hm2,均为永久占地。

本工程的耕植土统一被开发区剥离,现状场地均已平整,无表层土剥离。本工程总工期58个月,计划于2013年03月开工建设,2017年12月底完工。

2.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原则

2.1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的防护工程,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兼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不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仅对其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当不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时,要求主体设计修改完善、提出补充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始措施体系。

2.2对建设过程中的临时征地、临时占地,因施工结束后需归还当地群众或政府,水上流失防治责任将发生转移,须通过水土保持验收予以确认,各项防护措施均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2.3对永久占地区内主体设计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难以直观区分的防护措施,可按破坏性试验的原则进行排除:假定没有这项防护措施,主体设计功能仍旧可以发挥作用,但会产生较大的水土流失,该项防护措施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3.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汇总

根据主体工主体工程土石利用量,设计中采取了围墙防护措施、道路硬化措施、排水措施、绿化措施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其中排水措施、绿化措施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投资纳入水土保持投资,围墙防护措施及道路硬化措施虽都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但是其主要功能不是水土保持,这些措施和设施投资不纳入水土保持投资。

3.1 工程土石方量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分析,主体工程施工包括按规划竖向设计标高进行调整的二次场平工程及建筑物工程,共计土石方开挖总量20.07万m3,土石方填筑总量20.07万m3,本工程无弃土石方。工程土石方流向框图见图3-1。

3.2 纳入水土保持投资的工程

本工程纳入水土保持投资的工程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排水措施及绿化措施。

3.2.1 排水措施

项目区设计了完善的排水措施,生活、生产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生活废水管道收集后统一排至七百秧污水处理厂;雨水排放采用有组织排水,屋面雨水及地面雨水经地块内的室外雨水管网收集后就近排至市政雨水管网。主体工程排水措施的建设不仅保证了正常生活,而且减少了地表径流对场地的冲刷,减少了水土流失,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

3.2.2 绿化措施

为达到净化环境,美化环境的目的,主体工程设计时在项目区用地范围内以园林形式进行绿化布置,在建(构)筑物周围空地、道路两侧进行植乔灌草绿化,植树树种的选择应选用易生长、水土保持效果好的树种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如图1)

排水及绿化措施能有效减少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本方案予以认可并纳入本方案水土保持投资中,其工程量及投资详见表3-2。

3.3 不纳入水土保持投资的工程

本工程不纳入水土保持投资但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包括围墙防护措施及道路硬化措施。

3.3.1 围墙防护措施

主体工程设计时,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项目区四周建围墙,工程建设施工时按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条例将在场地四周建设施工围墙进行封闭施工。围墙能拦挡工程区产生的土石方随地表径流冲入项目区外侧征地以外的道路及河道中的作用,减少工程区产生的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

3.3.2道路硬化措施

主体工程设计时,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硬化,避免了路基面受水流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综合分析以上围墙防护措施和道路硬化措施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但是其主要功能不是水土保持,不纳入水土保持投资中。

4.工程建设期对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场地平整、建(构)筑物等工程开挖、填筑及各项工程建设,形成再塑地貌,构成人工边坡;施工临时场地等占用、碾压地表,改变工程区原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使植被覆盖、表层土体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原地貌和植被的损坏,使原地表的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丧失,加之工程区降水具有强度大、相对集中、侵蚀作用强的特性,将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另外,施工中的临时堆料由于堆放期间堆体松散,且表层,其抗侵蚀能力低,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

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基础的开挖和填筑、施工临时场地设置等施工活动,扰动原地貌、改变地表土壤结构和损坏林草植被,形成面和填筑、开挖边坡,使原地表的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丧失,土壤侵蚀强度较建设前明显增加。

4.2工程建设产生的施工临时堆料,堆放过程中,结构松散,表层,受降雨和地面径流冲刷,易产生水土流失。

4.3施工中大量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进入施工区,对工程区地表扰动和损坏,也是加剧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4.4工程自然恢复期,大规模施工活动已基本停止,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基本实施,使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植物措施尚未完全发挥作用,因此,自然恢复期的土壤侵蚀强度仍将高于工程建设前的土壤侵蚀强度背景值。

5.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

工地开工施工流程范文6

关键词:引水隧洞;支护;进洞;出口

一、工程概况

某水利枢纽工程设置目标是主要是为了缓解大路梁子隧道水沟排水压力而设置,其中引水洞进口与隧道进口的距离为缓坡地带,大约为170m。引水洞断面为城门洞型,引水洞全长780m,断面净尺寸为3.5m×3.65m(宽×高),纵向坡度为0.8%。引水洞主体穿越三叠系石灰岩地层,该地段基岩积压破碎,岩层接近直立,裂隙水及岩溶水发育,节理、裂隙发育。地质存在突涌、断层、岩爆、膨胀岩、瓦斯、流沙、岩溶、滑坡等不良地层情况的可能性极大,隧道穿越地层存在玄武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和泥岩;洞身范围内有煤层、断层。所以在分析该引水洞地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洞口附近设置拌和站及砂石料堆放场,设置生产区、生活区房屋;工程施工期间,充分利用山上的水来作施工及生活所需要;生活用电将通过将电接至施工驻地来解决,具体是安装变压器,为预防意外情况,备用内燃发电机。

二、施工技术组织概况分析

1.施工技术方案选择

本工程施工道路布置、开挖出渣方案、坝体填筑施工工艺和特殊段处理等,是本工程施工布置设计的重要及关键技术问题。本工程大路梁子隧道引水洞设计全长780m,围岩基本情况:二类围岩,占全隧道长度为13.8%108 m;三类围岩444m,占全隧道长度为56.9%;四类围岩228m,占全隧道的长度为29.3%。

2.进洞方案

通过各方面的探究和分析,确定最后的进洞方案:首先,依据设计图纸的需求,进行洞顶排水沟、截水沟以及水沟;然后上一个工序检测合格后,进行坡度刷坡的施工。开挖工序方面,一般采取人工开挖方案,以确保工程稳定施工,比如使用工具对边仰坡及洞口处进行开挖,顺序从上到下进行施工,完成后对其进行适当防护。

3.出口方案

方案设计的出口端方案为柱式洞门,施工时根据设计图纸需求对洞顶进行截水沟施工;接着,进行边坡锚喷防护工序;最后,待前面工序经检测合格后,进行按二类围岩浅埋段进行洞顶的施工。初支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二次衬砌施工工序,完成这一工序后,再进行洞门端砌筑。

三、隧洞特殊地段超前支护施工技术

这一阶段的施工技术,重点在于掌握围岩地质的情况下,应配置好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同时备足钢格栅(或型钢拱架)、喷浆机、注浆机、高标号水泥、高标号水泥、水玻璃、稻草、方木、花管、焊管、钢轨等材料。

1.超前探孔工序

在钻眼前应打入6m 长焊管作超前探眼;且要求每次探眼应做到直墙腰部2 根、起拱线位置2 根、顶拱1 根,数量不得少于5 根,以确保洞穴流砂在开挖爆破过程中不会造成

坍方。在探眼掘进过程中如果发现围岩比较松软的现象,或从焊管中涌出裂隙水、流砂等现象,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如台阶法施工处理,或采取短进心、早封闭、强支护、弱爆

破等施工处理措施,同时要做好施工前一些预防方案的拟定,如为了最大限度引排流砂体内的积水,涌水量较大时可多打花管。

2.超前支护工序

在设计开挖轮廓线基础方面,待确定流砂层长度后,轮廓线径向放大20m~40m,同时将焊管、花管超前支护打入起拱线位置;并要求将超前管棚纵向严格按平、顺、直等原则要求打入,且横向不宜留有空隙,以避免发生流砂渗出缝隙的质量问题。

四、隧洞特殊地段开挖及支护技术

1.台阶法开挖工序

本工程主要是在施工方案筛选过程中,考虑到隧洞流砂的流动性非常明显,如果进行全断面开挖容易发生质量问题,所以决定选取台阶法,且先进行上半部人工开挖,每环进尺宜

2.拱部纵向支护的加强工序

超前管棚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不容易控制在同一平面,这容易造成管棚无法承受流砂体的垂直压力、挤压力,或拱部开挖后出现流砂、渗水渗漏等现象的发生,若不及时解决,

最终会导致拱部沉降、位移。所以,随上半部开挖地不断深入,为避免质量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必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将超前管棚打入,可适当增加超前管棚的数量,直至其进入

非流砂岩层,第二环达不到继续第三、第四环等,使其拥有足够支撑流砂体垂直压力、挤压力的质量保证;至此,处理完后,还需要及时封堵流砂,引排渗水,确保工程进度顺利展开。

3.拱部横向支护的加强工序

加强工序,主要是考虑到超脱管棚支护已是支撑流砂体挤压力、垂直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纵向超前管棚支护在拱部短进尺开挖加强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喷身砼支护、挂设钢筋网的处理,有必要及时进行钢格栅横向支撑施工或拱部型钢拱架的加强施工。通过收敛量测,准确掌握其水平位移速度、洋洋得意位移、沉降速度、沉降量等相关重要指标参数的状态;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拱部对流砂体的支撑质量,如有必要可在钢格栅超拱线、型钢拱架处加设横支撑。

4.下部台阶施工工序

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流砂自稳能力非常不好,所以在下部台阶施工时,应采取短进尺、强支护施工技术对下半部进行施工,且控制每次进尺在0.5m 左右。同时,下部宜采取先开挖右侧或左侧下半部的方法,即分左右两侧边挖边护的施工方法,以保证拱部的支撑效果比较可靠;然后按设计要求完成相关工序,如喷身砼、打设锚杆、完成挂网、焊接下半部型钢或钢格栅,施工下半部的另一侧。此外,为确保后期施工安全,最大限度避免内水外渗或外水内渗等渗透现象,有效防范进一步发生较为复杂的位移、沉降、变形、挤压力等工程质量问题,可考虑使拱部、边墙、底板在二期支护断面外形成完整的封闭圈,通过在进行二期支护断面的设计阶段时,会首先作基底换填、设计钢格栅或横向钢拱架、浇筑底板仰拱砼等施工处理。

五、其它方面施工工序技术要点的处理

(21)隧洞砂岩地段涌水、涌砂、岩溶的处理方案:采用梁跨、板跨或拱跨等跨越措施处理不能堵塞水流,或溶洞较深的情况;采用支撑墙、支撑柱、支撑拱以及嵌补加固等工程措施进行支顶加固;采用砼、浆砌片石堵塞、填实停止发育的干、小溶洞。对岩溶水或暗河的处理时宜疏不宜堵,在处理泥水、暗河突涌时,宜在施工时采取超前地质钻孔探测,且预备足够的抽水设备。(2)隧洞流砂坍方处理方案:为确保拱部坍孔出砂体自身稳定,可采用钢材或木材横向将坍碴截断;可采用隧洞流砂段开挖支护、超前支护处理坍孔封闭。此外,基于洞穴填充物通常会存在稳定性差、下沉量大、易坍塌、松软等情况,可采取桩基处理、超前注浆加固地层、换填人工基础或浆砌、干砌片石基础等处理措施。

六、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引水隧洞施工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由此看出引水隧洞施工技术涉及多个施工细节,在隧洞工程引水施工过程中,遇到过去没有出现过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不断丰富施工经验;同时各个工序的衔接对于工期的进度、工程质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次工程施工中也体现了这一点,所以要保证工程质量,需要加强施工技术各个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工地开工施工流程范文7

关键词: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工程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the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cheme,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process.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project

中图分类号: TV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在整个施工全过程中的构思设想和具体安排,目的是要使工程建设达到速度快、质量优、效率高的目标,从而获得最优效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一项工序多、专业复杂、规模大、涉及面广的社会化生产系统过程。

工程建设过程中受水文气象条件制约,施工季节性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地处偏远山区,交通运输不便,其施工条件要比一般土木建筑工程困难得多。多年的工程实践表明,施工组织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总概算及招标文件的主要依据,也是业主方控制工程投资的重要依据,是组织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对正确选定坝址、坝型、枢纽布置、整体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组织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益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施工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导流工程方案、土石方工程方案、混凝土工程方案、钢结构工程方案、机电设备安装方案和临时工程方案等。

(一) 施工导流工程

施工导流是以拦河坝P闸为主体建筑物的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总进度与导流设计关系密切, 导流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劣取决于导流方案的可行性。施工导流方案一般分为分期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明渠导流等, 牵涉的主要工程有施工导流河、施工围堰、围堰的度汛防护工程。总之, 对于一个给定的以拦河建筑物为主体的水利工程, 确定其导流方案时应认真分析河流的水文资料, 把握历年的流量水位变化规律, 分析有效工期的保证率, 从而选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时段和有效工期。

(二) 土石方工程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 土石方工程项目占相当大的比重, 施工围堰的填筑、施工导流河开挖、坝址开挖、建筑物的回填、水下方的清除, 尤其是土石坝的填筑, 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应在满足施工强度要求和工期要求的基础上, 并结合成本最优选定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特别要综合考虑关键部位和自然条件以及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最后选定综合平衡的施工方案。

1.土石方开挖

标准为: 首先, 工种多且需要较长时间或难度大的施工区段应尽早开工。其次, 工种不多但处在项目关键线路上的区段, 必须提前施工。堤坝的稳定, 应选择枯水时段加速开挖并回填。水利工程和土石方工程根据施工对象一般可分为基坑开挖、渠道开挖、河道疏浚。基坑开挖一般采用自上而下, 分层分期开挖的方法, 以避免施工干扰, 保证安全。开挖中应尽可能利用基坑废土废石来修筑堤坝, 围堰、填筑施工场地, 或者加工骨料等。弃渣时要避免二次搬运, 重复装卸。开挖至设计标准时, 需组织咨询工程师现场鉴定验收, 经认可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 土石方填筑

大体积的回填压实土方一般用于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围堰和土石堤坝, 在施工期不断检测, 以检验含水量和碾压系数, 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压实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案主要根据技术要求、工期要求、现场地形、地貌及机械作业水平、当地的自然条件( 水文、气象、径流等) 决定。压实砂砾石时, 如果细料为黏土, 须注意含水量适合, 否则会成为橡皮土或压不实, 如果细料是砂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3. 钢筋混凝土工程

钢筋混凝土工程是水利工程的主要内容, 特别是混凝土重力坝更是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工期和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钢筋混凝土工程主要由钢筋、模板和混凝土三个工程组成。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方案如下: 钢筋混凝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砼施工方案的选定, 施工机械设备选型, 设备数量的确定, 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系统的布置, 模板、钢筋的制作安装运输等。

三、施工进度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 由于受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 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时, 必须明确关键工作的完成时限, 否则就会影响总工期和承包工程的效益。如在季节性河流上的水坝工程,当无围堰施工时, 应要求在汛期或雨季到来之前迅速完成坝主体工程的施工, 并具备泄洪条件。有时候, 一个大的牵涉机电、土建的总承包项目, 往往业主对某个工程时段有特定时限要求, 业主考虑其自身前期投产利益或与别的合同相接的问题,要求工程分期交付, 也就有了大工期完成情况下的若干个里程碑完工时间的约束。

四、施工组织机构

一般来说, 项目经理在业主和咨询工程师面前就是承包商的全权代表, 对内他是项目负责人, 对项目的经营结果负责, 对所有员工有任免权, 对财务和物资有决定权, 对所有项目规章制度有监督执行和解释权。项目副经理主管综合部, 也就是管理人力资源和后勤, 办公室、营地、接待等, 也管理与联营体事务及与业主及咨询工程师的总协调。总工主要负责技术和生产, 包括设计计划方案部、施工部、质量安全部。项目经理直接管理财务部、合同结算部、物资部及大分包商。

总结

在知识经济时代, 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重视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 全面改进传统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 使信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 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工地开工施工流程范文8

关键词:除险加固 中型水库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中图分类号:TV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095-02

1 项目概况

华山水库位于驻马店市泌阳县羊册镇姚庄大队罗汉山南麓华山脚下,属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坝址在其支流河的上游,控制流域面积76 km2,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结合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下游有羊册、朱集、元潭等乡镇,保护人口约10万人,有宁~西铁路、陕~沪高速公路等重要设施,地理位置重要。

近50的运行,华山水库大坝病险严重,经安全鉴定属三类坝。2007年12月,长委大坝安全管理中心现场核查所见的工程主要病险问题与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基本相符,应属三类坝。

河南省泌阳县华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总体目标为预防和治理因工程建设的新增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土资源,尽快恢复工程区及影响区的生态环境。

2 编制依据

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条例》。

(5)“关于印发《电力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水保[1998]423号文)。

(6)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7)《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8)《河南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2.2 技术规范与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4072-1995)。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4074-1995)。

(5)《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3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具体目标为:通过布设水土保持工程与植物措施,使工程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6%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0%以上,水土流失控制比1.5以上,拦渣率98%以上,林草覆盖率20%以上,植被恢复系数98%以上。

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规定,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有主体工程建设区(含工程区、施工营地、水库管理所)、弃渣场、施工道路;直接影响区主要有道路影响区等。根据工程初设成果,并结合项目区环境背景状况分析,确定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2.0 hm2。

5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本区区域地貌属于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本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属水力侵蚀,表现为面蚀和沟性。根据现场实地查勘,工程区属轻度侵蚀区。区内水土保持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近几年,在水土流失治理和监督两个方面,已基本上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6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

根据主体工程施工章节,本工程在施工时较大程度的利用了开挖的土石方,使得弃渣量减少,从而减少了弃渣堆放场的水土流失。

工程和施工用地和施工道路时,尽量考虑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尽量减少扰动地表,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要求。

在主体工程设计时,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主要有:

(1)对大坝上游护坡存在的问题将干砌块石局部整平,然后浇筑15 cmC20混凝土护坡,对下游坝坡草皮护坡配备相应的排水设施,保证了下游坝坡草皮的正常生长。

(2)工程在主副坝与两侧山体交界处设置岸坡排水沟,在下游坝脚及马道内侧设置坡面横向排水沟。

(3)工程对溢洪道出口段采取了治理措施,将出口进行了疏通,满足了溢洪道的溢洪要求,也减少了冲刷。

以上这些措施,在满足主体工程安全运行的同时,也具有水土保持功能,防止了边坡的冲刷和底板的冲刷,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7 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预测

7.1 扰动原地貌、损毁水土保持设施面积

水库加固工程施工,拆除弃渣的处置,施工道路修建以及施工临时占地(包括施工营地、备料场)等都不同程度地改变、损毁原有地貌植被,降低或破坏其水土保持功能。结合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布置,经预测,工程建设施工活动扰动原地貌面积为2.0 hm2。

7.2 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

工程弃渣主要来源于上游护坡块石拆除料、土石方开挖料等弃渣。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临时弃渣量约0.87万 m3。

根据扰动面积、弃渣量、堆放方式、施工区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土流失现状的因素,采用经验公式法进行预测,工程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约413 t。

水土流失计算公式如下:

经预测计算,本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因开挖扰动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为2.0 h,建设期水土流失量为282.4 t,新增水土流失量249.6 t,自然恢复期仍存在水土流失的面积的为2.0 h,水土流失量为56.7 t,预测期水土流失总量339.1 t。

8 水土保持措施

8.1 防治分区及措施总体布局

水库加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主要集中在大坝工程施工区、弃渣场及施工道路。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分区总体上分为大坝工程区、施工场地(含施工临时道路)、弃渣场等区域。

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上,项目建设区以工程措施为主,辅以植物措施;弃渣场采取排水措施;对施工营地采取植被恢复措施。

8.2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体系

本工程水土保持分区防治措施体系由主体工程防治区(对主体工程已经有防治措施评价和复核后补充的防护措施)、弃渣场、土料场、施工道路、施工场地5个水土保持区构成。

8.3 分区水土保持措施

(1)大坝工程区

水库加固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土石方开挖、填筑等,水土流失预防措施要求开挖弃土弃渣应及时清运至临时渣场;避免暴雨施工作业,易引起开挖面沟蚀甚至垮塌;建筑物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土方回填、清理平整。

(2)施工场地(含施工临时道路)

工程施工布置及施工临时道路占地约1.27 hm2。在工程结束后,清除施工现场所有的弃渣,对场地进行平整。沿施工道路一侧布置植树、种草,其余面积进行复耕。按占地7%布置植被恢复措施,植树面积为0.89 hm2,植树800株。

(3)弃渣场

本工程弃渣场布设在坝下游缓坡处,占地面积约0.73 hm2。弃渣主要源于土石方开挖量。根据主体工程施工布置特点以及施工进度,工程弃渣时段在枯水期,拟对弃渣弃土按“先弃后拦”的原则采取措施防护,即对堆渣形成的边坡坡角及时采取护脚工程措施,工程护脚采用浆砌石挡墙,高0.6 m。工程护脚的上方坡面采取植草护坡,并辅以排水工程措施。

1)排水工程

根据弃渣场周边地形条件,弃渣场坡面径流可排入系统排水沟,拟在渣场四周布设排水沟,引排渣场汇流进入水塘。排水沟断面为矩形,底宽0.3 m,深0.3 m,浆砌石衬砌厚度0.3 m,需浆砌石36 m3,土方开挖43.2 m3。

2)植物措施

为稳固堆渣坡面,拟对渣面采取草籽护坡,初拟植草面积约0.7 h,堆渣完毕后对堆渣体进行全面平整,并采用植树造林措施恢复植被。树种选择以水土保持功能强、防风效果显著为原则,株距1~2 m,行距2~4 m。植树总计200株,整地面积0.70 h。

9 水土保持工程量汇总

根据各防治分区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工程量汇总,主要工程量有:排水沟浆砌石153 m3、土方开挖183.6 m3、植草护坡2.7 hm3、栽檀乔木1000株。

10 水土保持监测与监理

根据本工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初步拟定在弃渣场布设4个监测点。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活动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及损毁原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弃渣数量、时段及弃渣变化等;工程新增水土流失的类型、强度、流失量及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降雨量、降雨强度、地形变化);调查统计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等。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372002)》的要求,监测方法主要采用地面观测法和调查监测法。对重点监测的渣场及土料场主要采用地面观测法,辅以调查监测法。监测时段为施工期第1年。监测频率为:每年对植被破坏情况、水土流失形式调查一次:降雨强度大于50/h的雨后,对弃渣场观测点观测一次。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进度安排、本工程水土保持监理工作初拟1名监理人员,监理时段为48个月。

工地开工施工流程范文9

关键词: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速公路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公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速公路建设不仅大大改善了城乡交通条件,而且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高速公路的走向不仅要兼顾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要,而且它的平纵线形还要满足车辆安全高速行驶的要求,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高填深挖路段,再加上大规模的开山采石、取土以及大量弃土、弃渣都会对沿线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而加剧了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这些不仅影响高速公路的运行安全和美观,而且还涉及到公路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区域经济的建设。要防治高速公路建设的水土流失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在建设之初预见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工程设计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避免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

1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晚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从80年代末开始起步,经历了80年代末至1997年的起步建设阶段和199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我国拥有了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从1998年至今,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年均通车里程超过4000公里,年均完成投资1400亿元。

随着京沪、京沈、京石太、沪宁合、沪杭甬等一批长距离、跨省区的高速公路相继贯通,我国主要公路运输通道交通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缓解,长期存在的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省际之间、重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区域间人员、商品、技术、信息的交流速度,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在更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拓展了市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高速公路建设水土保持特点

高速公路建设作为线性工程,对地面扰动的类型多样:山体开挖、削坡、沟道架桥、高挖低填等。建设中的弃土、弃石、弃渣数量大、战线长,虽然动用的土石方数量较大,总体上要求尽量挖填平衡,但由于地形地貌、河流沟谷跨越等原因,局部地段的弃方不便运到回填处,如在高陡山区和峡谷修路,有些是就地排弃,因此,设计中考虑的拦挡工程较多,需保护的固体废弃物数量大,施工里程长。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是线性项目,对地面的扰动特点表现为多种形式,所以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是多方面的。公路施工整个过程中开挖山体、削坡、修隧道、架桥,其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不仅是表层土壤,往往破坏至深层土壤,深者可达几十米,水土流失形式表现为岩石、土壤、固体废弃物的混合搬运。因此,高速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和其他一般性的人为水土流失是有较大差别的,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范围。从水土保持的角度要求,在弃渣排放之前应修建拦挡、防护工程,控制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公路投入运行后,水土流失呈相对稳定状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有些水土保持设施需先于主体工程之前完成,才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目前修建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对自身的安全要求一般都较高,其安全要求标准如公路护坡、排水、防洪等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大多做了充分考虑,只作论证复核即可,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合理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布局及体系建设。

3 总体布局理念

根据高速公路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相结合,做到“点、线、面”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根据不同施工区的特点,建立分区防治措施体系,在弃渣场、施工场地等“点”状位置,以护坡、排水等工程为主;在公路沿线等“线”状位置,以护坡工程措施为主,绿化措施为辅;在整个施工区“面”上,土地整治和绿化工程相结合,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4 水土保持生态恢复与保护

4.1水土流失预防措施

高速公路项目一般线路长、工程点多,且工程在一定宽度内呈带状、点状分布,并穿越众多河流、道路,地面扰动类型多,工程量大,但工期相对较短,施工过程中开挖、回填方量大,废弃土、石、渣量较多,人为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间,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1)进一步优化主体工程设计

对线路方案进一步优化设计,提出规范施工的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避免大量弃土、石、渣乱堆乱放,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尽量避免或减少土方开挖等破坏生态环境,保护主体工程的安全运行。

(2)规范施工

①工程建设中尽量做到挖填平衡,施工过程中应边开挖、边回填、边碾压、边采取护坡防护措施。

②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疏松地面的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雨季和汛期。

③弃土、弃渣的堆放,要先建设拦挡墙(坝)及排水设施,后堆放弃渣,布置植物措施。

④山丘区施工要控制爆破药量,减少边坡弃土、石、渣。对开挖边坡、回填边坡的防护工程,应在达到设计稳定边坡后迅速采取防护工程,同时做好坡面、坡脚排水系统,施工一段、保护一段。

⑤在跨越河流水系、渠道时应先将排水措施和拦挡措施布设好,工程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原排水设施,并尽量安排在枯水期施工。

4.2施工期临时防护措施

高速公路在施工期间,由于路基挖填方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路堤、路堑、桥梁基础及隧道门洞等单项工程,在施工期间其面遇到强降雨,受到雨水的击溅、径流的冲蚀,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影响工程的安全和施工进度。为此,施工期间应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根据高速公路项目的特点,可采取在路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梯形或矩形断面,沟壁夯实,结合地形在排水沟出口处设沉沙池,水流经沉沙池沉淀后排向附近的自然沟道,在雨季对路堤坡面用防水雨布覆盖。同时,在桥梁、隧道与路基联结端的坡面设临时挡渣墙,挡渣墙可用袋装石渣或块石堆砌而成。

此外,对于有水流过的“水桥”来说,桥墩基础开挖的土石方集中堆放在岸边较高的位置,对水下桥墩基础开挖的土石方用船集中运到岸边,再转运到洪水冲不到的岸边高地集中堆放,采取覆盖防雨布等临时保护措施,桥墩基础浇筑完后用作回填用料;对于桥下无水流过的“旱桥”来说,桥墩基础开挖的土石方集中堆放,周边采用袋装石渣作临时拦挡,待桥墩基础浇筑完工后用以回填,剩余部分集中运至附近弃渣场堆放,或用于附近低洼地的平整。

4.3工程措施

4.3.1弃渣场

弃渣场规划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主体工程布置及施工总布置,就近分段合理布置渣场,缩短出渣运距,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施工干扰。同时,结合主体工程施工,充分利用开挖的土石方,总体上要求挖填平衡,减少工程弃渣量。限于地形条件,在河流附近弃渣场应以不挤占河道、影响行洪安全为原则,根据弃渣类型、渣量等选定弃渣场地。

每个渣场应采取各自独立的防护工程,各渣场采用挡渣墙、排水设施、堆渣体削坡开级等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以确保渣场的稳定,减少水土流失,避免对渣场下游造成危害。根据各渣场容量、堆渣高度、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的原则,分别确定各渣场的建筑等级,从而确定建筑物的洪水标准和整体稳定要求。

山区高速公路沿线地形变化较大,受实际地形条件限制,各弃渣场堆渣量亦变化较大。弃渣场以沟道堆渣方式为主,受地形条件限制,各渣场堆渣高度变化较大。在堆渣之前,对各渣场表层熟土进行剥离,剥离厚度20~30cm,根据施工进度分期进行,剥离的熟土堆放在渣场内较高的一角,表面夯实加以防护,在雨季应覆盖防水编织布。为确保渣体稳定,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堆渣程序,渣面每上升2~3m,用拖拉机平整渣面,并碾压3~4遍。

堆渣体的边坡角度直接关系到渣体边坡的稳定及水土流失的防治。宜充分利用渣料的自身稳定性能来维持渣体稳定,确定合理的堆渣坡度。挡渣墙顶设置马道,在渣体堆积完成后,渣面整治并布设植物措施进行防护。

4.3.2施工道路

项目施工及保通便道分布于公路主线各段,可根据各条道路的不同情况分别布置相应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达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道路通畅、改善环境条件和安全运输的目的。主体工程设计时,宜充分利用已有交通道路,对现有道路进行扩建,以满足施工要求。对部分路段确需新修施工便道,应尽量结合地形地貌,保持挖填平衡。为了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对施工便道产生破坏,减轻施工便道开挖形成边坡的水土流失,拟在施工便道高边坡侧修建截排水沟,水流排向附近自然沟道。排水沟与施工道路施工同步进行。

4.3.3施工场地

施工场地平整前应先剥离20~30cm的表层熟土,暂时存放在各自场边,夯实堆积边坡,表面撒些草籽以防止养分流失,在雨季应覆盖防水编织布,待施工结束后用于表层覆土。每个施工场地周边开挖排水沟,沟壁夯实。在排水沟出口处设沉沙池,水流经沉沙池沉淀后排向附近的自然沟道。排水沟与施工场地平整同时进行。施工结束后,对预制厂等设施场地产生的硬化层进行清除,清除的硬化层用于回填附近施工便道或运至附近弃渣场堆放,对清除后的施工场地进行土地整治并恢复植被。

4.4植物措施

在道路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工程完备的基础上,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总体布局,结合公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和施工特点,按照各个路段的不同情况布设植物防护措施。植被覆盖层有效的减小了雨滴对地面的冲蚀,并增加地面糙率而减小了流速,气流结合水流的作用力被分散在覆盖物之间,同时植被覆盖物腐烂后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进一步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随着植被在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进一步增强植物措施的生态功能,特别是水土保持功能的定量化分析,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措施设置应根据每个绿化单体本身的立地条件、功能要求以及周围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布局。同时,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及植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习性,适地适树地选择树种,特别要重视应用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乡土树种及经过当地长期驯育的优良树种。通过多种绿化手段,协调、弥补和美化道路建造时对环境的破坏和不利影响,使高速公路巧妙地与大自然融合,提高沿线环境的生态景观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植物措施总体构图以植物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结构,配置千姿百态、变幻无穷的景观,部分路段和部位亦可采用规则或抽象式的布置手法,使统一中有变化,丰富多彩。按照“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兼顾防护和绿化美化的要求,结合立地条件及植被特点,根据成活率和适应性的综合分析,选择当地适应性强、树形立直、冠形优美、枝叶茂密、生长迅速的优良乡土树种,使高速公路沿线尽快恢复植被,达到防治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5 结语

尽管在高速公路选线时已采取多种避让措施以减少工程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然而由于高速公路工程量大、线型指标要求高,其建设过程中仍不可避免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致使3~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难以恢复。为保护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国内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高填深挖路段以及大规模的开山采石、取弃土等对沿线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剖析高速公路施工对沿线原有植被和局部土壤结构破坏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从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预防与措施布局等方面入手,致力于维护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使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分析进展与思考》[J].(谭少华,汪益敏.水土保持分析,2004(3))。

【2】《高速公路建设中侵蚀环境及水土流失特征的分析》[J].(史东梅,水土保持学报,2006(2))。

【3】《地铁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流失防治初探》(余姝萍、刘燕东、王泽林,“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年第04期)。

【4】《高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明道贵,《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5】《浅谈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傅红阳,“浙江交通科技”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