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集锦9篇

时间:2023-06-25 16:19:56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父亲 幼儿 家庭教育 角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25-02

一、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角色的主要优势

(1)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母系社会逐渐远去。在父亲这一角色下,是责任的代名词。男性被定位为家庭的经济支柱、思想的引领先导,这也充分肯定了父亲角色的发展力度。由男性所奠定的社会环境促使公众对父亲这一角色有了新的看法。在当前教育环境中,人们普遍认为父亲的教育应该更加坚硬果断,更具力度。

(2)教育理念的塑造

父亲对教育理念的塑造能够对孩子的性格、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在幼儿懵懂时期就建立起来的情感直接影响了幼儿日后的为人处世和行为作风。美国科学家乔治?麦克曾经对数百名男性进行了“学习能力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男性的改革意识、学习能力更强于女性[1]。对于幼儿来说,父亲所具有的教育理念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变化,同时,父亲的教育方法能够以男性思维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3)人格魅力的影响

父爱对幼儿来说,除了是一种情感需求,更是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催化剂。Hoffman(1966、1970a、1971)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家庭教育的父亲能够进一步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使父亲能够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榜样和英雄[2]。让孩子能够学习和模仿父亲的一举一动,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交流环境,提升幼儿在学习能力、交流能力。

二、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角色的发展现状

关于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一直以来,中西方探究意识有所不同。我国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探究在起步上就晚于西方,在形式上也比较单一,主要呈现为讲座、论坛等。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父亲对于自身教育角色的挖掘塑造。特别是在传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慈母严父”的教育结构,父亲主要作为经济支柱而存在,而并非是幼儿教育的主体,严重影响了父亲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角色投入。

三、提升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角色投入的具体对策

为了改变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模式,在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角色投入上,笔者建议从家庭教育氛围、个人示范作用等方面进行加强,让父亲和幼儿之间的角色模式更加融洽。

(1)构建一个民主的家庭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性格来源与一个温暖、和谐、自由、民主的家庭氛围。对于幼儿来说,“玩耍”、“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为此,父亲应该从“游戏教育模式”上入手,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使自己能够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和孩子一起走入他们的童真世界,并带领他们尝试生活中的不同环境[3]。在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上,充分释放幼儿的天性。

(2)明确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为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父亲要尝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即不能骄纵孩子的任性,也不能辜负孩子的天性。每一个父亲都要从自身做起,提高孩子的理性意识。

(3)加深幼儿的心理健康引导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安全感一大半来源于父亲。为此,在父亲这一教育角色中,要在思想理念的革新上立足传统文化,充分继承和发扬良好的思想教育。例如,通过《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等思想,构建严谨的家风、家训。在奠定男性教育地位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充分引导父亲在幼儿生活、学习上进行长时间的融合,更加关注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父亲在参与抚育儿童的时间内,能够对孩子的责任意识、性格特点、学业成绩、道德规范、社交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幼儿教育中,父亲不应仅仅是养家糊口的人,而是幼儿教育的领路人。父亲要从家庭教育的幕后走向台前,与母亲一起共同承担起对于孩子的教养责任。更加关注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人格发展、心理发展,不断提高儿童交往能力、促进儿童认知能力提升、为父亲教育角色的确立形成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畅.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下),2015,(4).

[2]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3)

[3]魏栋.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 2013(11).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2

父教缺失,社会之痛

家庭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青少年的许多社会问题,如暴力、犯罪、性问题、网络成瘾等往往源于家庭,而父教缺失就是其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父教缺失对孩子和社会的破坏性影响都是不容置疑的。

很多研究证实了父教缺失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关联。美国父教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只有20%的未成年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却有70%的少年犯出自单亲家庭。美国很多问题孩子来自无父家庭。另一项全美调查发现:离婚家庭中学生的退学率(31%)是双亲家庭中学生的退学率(13%)的两倍还多,单亲家庭少女怀孕的百分比是双亲家庭少女的3倍。

总医院青少年成长基地近几年研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和成瘾性的人格特点,其首要责任在父亲。该基地对所收治的网络成瘾病例的统计发现,排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缺失,占87%。

父亲意味着规则与监督,也意味着权威与可信赖。在没有父亲参与的情况下,孩子往往缺乏规则教育与必要监督,当遇到难题需要帮助时,孩子往往会缺乏一个可以信赖与参照的权威与榜样,这可能正是青少年的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

父教缺失根源在父道观念的衰落

尽管“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传统上的父亲形象从未如今天这般单薄。《说文解字》对“父”字的解释是:“矩也,家长率教者,从手举杖。”父亲在家庭中垂范训导,是家庭经济的供给者、家庭安全的保护者,更是家庭精神的引领者,所以《三字经》中有“养不教,父之过”之说。

今天,这种传统的为父之道的观念已走向衰落。现在的很多父亲忽视了自身所承担的精神和道德上的教养责任,把工作与养家看作父职的全部,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孩子,忽视了父亲的教养职责和为父之道。与此同时,父亲单纯凭借其权威实施教育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平等正成为家庭关系的主旋律,这也动摇了父亲教育孩子的信心。另外,许多父亲以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天然联系使母亲易于主导孩子的教养,因此对自身教养孩子的能力缺乏信心。

此外,儿童发展的某些理论也曾忽视了父亲的重要性,认为父亲在影响儿童发展、尤其是婴幼儿发展方面没有母亲重要。事实上,现有的研究已经了这种结论。父亲不仅对婴幼儿有如同母亲一样的重要影响,而且父亲完全有能力像母亲一样照料孩子,与孩子交流。

因此,造成父教缺失的根源是:在传统父道观念日渐衰落、崩塌的同时,一种新的父道观念并未能及时补位从而使父教处于一种缺失状态,社会对父亲的角色认识不清,父亲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误区,这一切都亟需一种新的父教观念及时形成并发挥作用。

塑造新时代的父亲角色

为父之道正在由旧传统向新角色过渡与转变,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全社会更新父教观念,新时代的父教至少应树立以下三个观念:

第一,父亲的角色与影响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父亲不是家庭教育的配角,也不是“第二个母亲”。众多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教与母教有着天然的区别:在婴幼儿时期,母亲更多的是与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父亲则更多是通过身体运动和孩子进行游戏交流;在游戏规则方面,母亲倾向于迁就孩子,而父亲则更注重“立规矩”;父亲对孩子形成勇敢、自信、果断的个性更为重要,而母亲对形成稳定、温顺、合作的个性则更为关键。第二,父亲影响自婴儿出生始。父亲的重要并非要等到童年时期才能体现,父亲对婴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都非常重要,婴儿一出生,父亲就应该及时就位。凯文·努琴特对爱尔兰父亲的研究发现,在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父亲对育儿工作的贡献越多,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越高。德国心理学家苏埃斯的研究指出,12~18个月的婴儿与父亲的关系将影响孩子以后的同伴行为和同伴关系,具有安全父婴依恋的孩子,在游戏中较少消极的情感反应,与其他孩子交往时不紧张,具有更高质量的同伴关系。

第三,父亲对女孩和男孩有同样重要的影响。早期研究忽视了父亲对女孩的重要性,而现有研究表明:父亲在女孩的成长中同样不可或缺。父教缺失可能对女孩的性别角色形成造成混乱,心理学家赫塞林顿的研究发现,那些只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面对陌生男性时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焦虑,来自离婚家庭的女孩更早、更频繁地与男孩约会。父亲还对女孩的智力成就有重要影响,道格拉斯·杜内等人研究发现,与那些只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相比,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具有更高的教育期望,并且在自然科学、数学、语文和历史等标准化成就测验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父教观念的更新需要相应的支持与保障。我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对产假的规定十分模糊,很多地方法规并没有明确男职工休护理假的权利,更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即使规定了男性护理假的地区,时间长短各不相同,执行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在立法方面,瑞典等国的经验值得借鉴,瑞典自1995年开始实施《父亲法》,规定父亲在婴儿出生后必须请一个月的假在家中照顾婴儿,若父亲不履行这一义务,他将不能享受政府所给予的一个月的薪水津贴。

对于因父母离异而导致的父教缺失,可通过实施父母共同监护来保障父教参与。共同监护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共同的法律监护,即父母均负有为孩子的生活作出决定的责任,而孩子通常只与父母一方住在一起;另一种形式是共同的身体监护,即一年中孩子分别与父母一方生活一段时间。目前,美国至少有34个州采取了类似的法律。这样做的益处是“家破而不亡”,为孩子享受父爱母爱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政府和社会还应努力把父教新理念推广到各行各业中去,倡导父母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妨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如美国的“父亲支持计划”、“国家父亲中心”、“新爸爸训练营”等社会机构向社会宣传推广父教,并指导父亲强化育儿技能。

我们希望,在政府支持和社会帮助下,在正确的父教理念指引下,会有越来越多的父亲认识到父亲的独特价值与重要性,积极提升父教能力,主动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这是孩子之福、家庭之福,也是社会之福。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3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多数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外出挣钱养家,在家的时间比较少,教育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了妈妈的责任。或许正是在我国这种传统思想和观念的作用下,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得越来越少,甚至渐渐淡出了家庭教育,对自己的孩子知之甚少,对育儿更是一无所知。

二、不可或缺———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在传统家庭教育观念长期影响之下,我国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相对于母亲而言,总显得不如母亲那么重要,孩子也总是更依恋、亲近母亲。然而,越来越多探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父亲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与母亲不同的独特作用。土耳其阿狄家庭教育暨康复中心心理研究人员加利斯撰文称,从出生到入学前是子女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包括心智、情绪、及适应周边环境的能力都在这一时期养成,而父亲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还指出,以协助子女人格成长而言,包括子女在智力、情绪表达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的成长,一位尽责父亲对子女的照顾较母亲对子女的照顾可增加25%—30%的正面成效。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现代家庭的父亲既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要责任,又要扮演好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角色。我认为,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二者同样重要。母亲情感细腻,在生活上可以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在亲子游戏中,母亲更倾向于和孩子玩较传统的、带有语言和教导性色彩的、非剧烈性活动的游戏,因为出于安全和健康的需要,母亲往往过多地限制孩子的活动。从母亲那里,孩子学会了同情、善良、关心他人等方面的情感体验;父亲则倾向于与孩子展开形式各异的不同类型的游戏,游戏形式更多变,更具刺激性。另外,父亲往往偏于理性,从父亲身上,孩子们可以形成独立思考、果断、自信等品质。由此可见,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东西截然不同。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没有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常表现出自卑的情感素质和性格特征,这类儿童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抑郁、孤独、任性与依赖行为等较为普遍,有些心理学家将其称为“缺乏父爱综合征”。这一点,在“爸爸去哪儿”节目第一期中林志颖儿子小kimi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离开父亲就会大哭,做什么事情都要父亲陪同,直到在第一期节目快要结束时,小kimi过分依恋的行为才有所好转,能够离开父亲,跟小伙伴一起去完成任务了。我认为,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角色不容忽视,对于女孩来讲,父亲参与到家庭教育可以为女儿提供一个最初的与异往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以致影响到她以后的婚恋观。许多研究证实,5岁前失去父亲的女性,难以了解男性如何生活及其与女性的区别,并且在青春期与男往时,常常会表现出焦虑、羞怯、无所适从。而对于男孩来说,父亲可以为其提供男性的榜样,通过观察、模仿父亲的语言和行为,逐步树立做个“男子汉”的价值观。相反,从小父爱缺失的男孩往往缺乏攻击性,在性别角色中倾向于女性化的表现———过分依赖、喜欢非刺激性的活动等。这也是许多学者建议加大力度培养幼儿园男教师,弥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男性缺位造成的性格缺失的主要原因。

三、父爱回归———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父母;教育;责任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1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138

一、父母家庭教育缺位

青少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希望。随着社会日渐发展,教育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尤其是中学生的教育。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各个方面都还在成长,包括对教育和社会的认识,因此做好中学生的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而家庭教育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的受教育质量。

在目前的社会调查中,笔者发现有相当大一部分城镇中学生的父母在他们的教育中处于缺位的状态,尤其是父亲,表现更为明显。说到“父母缺位家庭”,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单亲家庭或者孤儿。其实这种界定和认识是狭隘的、片面的。“父母缺位家庭”一是指家庭完整但父母不与或较长时期不与子女一起居住的中学生家庭;二是指父母虽然与子女一起居住,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履行职责的家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种,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作越来越忙,许多城镇孩子的父母认为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他们当中有很多个体户,有的开店做生意、有的开出租车,他们平日里忙于奔赚钱,很难抽出时间和过多的精力来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忽略了对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不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致使学生出现了自由、散漫等问题。

其中很严重的一个现象就是“家庭主体缺位”,通俗的来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父亲教育行为的缺失。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多半情况可能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在教育过程中只要母亲履行职责就可以了,认为相夫教子是母亲一个人的责任。但其实正是这样的误解导致了“家庭主体缺位”现象的出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说法,包括《三字经》里面也有:“子不教,父之过”。这就是在告诉我们,父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然而,现实情况是城镇家庭“家庭主体缺位”的现象日益突出,一般由父亲上班来支撑家庭经济,母亲则负责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问题。所以,现阶段家庭教育“缺位”现象也是城镇学生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现在在城镇家庭中甚至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后,错误地认为教育孩子完全是学校的责任,既然孩子在学校里已经学习并且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了,那么在家里的时候父母就不需要再进行多余的教育。家长的这种想法完全忽略了一个重问题:其实,整个学习教育过程中包括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不可忽视的家庭教育当中,真正需要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的是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做人做事方面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而言之,父母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城镇家庭中“父母家庭教育责任缺位”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并呈持续蔓延上升的趋势。因此,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

二、父母教育责任的缺失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父母缺位家庭”的学生通常会沦为“问题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母亲像潺潺的溪流,细腻温柔,父亲则像是一座魏然的高山,威严高大。站在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对于孩子性格和品质形成的培养;对孩子的认知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两个培养在教育的过程中缺一不可,否则会造成孩子性格或者情感的缺失,使他们形成心理疾病,从而成为问题学生。这部分学生比普通家庭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通常表现为精神空虚、情感缺失、敏感偏激、自由放任四个方面。

在对男孩的调查研究中表明:如果没有父亲的教育,就会造成男孩缺乏男性特征以及对于男性这一角色的认同感,从而变得缺乏独立自主,变得柔弱;如果没有母亲的教育,就会使其不懂生活,可能不会照顾自己,很难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不完整。在对女孩的调查研究中表明:如果没有父亲的教育,就不能够了解男性的生活习惯,也不会知道男性与女性的区别和不同,在与男往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如果没有母亲的教育,那么女孩就没有了一个女性的榜样,甚至连基本的做女性的方式都不懂,将来更不可能顺利地为人妻、为人母,这种现象更是可怕。

以上情况小的后果是可能造成自身发展的障碍,而大的后果可能会使孩子走向犯罪的深渊。从国外的调查数据来看,在美国,65%的杀人犯、75%的犯、80%的吸毒孩子都来自“父母家庭教育责任缺失”的家庭。抛开国外不说,只看国内的情况,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率日渐高升,罪、杀人罪等,还有网络上经常传播的“校园暴力”的视频,这些犯罪青年的年龄都集中在15到18岁之间,他们大多数都是因为父母家庭教育责任的缺失,导致心理疾病,没人教育他们怎么样做人,没有人教他们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甚至没人教他们如何去判断对错。

三、父母要强化对孩子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5

摘要: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许多农村家庭亲子之间感情疏远,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越来越频繁,造成了家庭伦理的缺失。很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远离孩子,远离家庭生活,不能保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留守家庭抚育阶段亲子关系的调适对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伦理;家庭教育;调适对策 

 

一、引言 

家庭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家庭伦理是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即亲子关系是一种由父母的姻缘关系派生出来的血缘关系,是农村家庭关系的轴心之一。为生命生产而结成的抚养和赡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伦理道德规范都是围绕着抚养、赡养而产生和确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对亲子关系的道德要求就是:教养子女,孝敬老人。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大规模地、持续地、跨地区地向大中城镇,特别是向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镇流动,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现象。伴随这股“民工潮”,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工”群体。有关统计表明, 目前全国流动人口已超过1.5 亿。 

随着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使农村留守家庭规模变小,结构趋于不完整。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在,不远游”等传承千年的家庭伦理定律逐渐被打破,许多农村家庭亲子之间感情疏远,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越来越频繁,造成了家庭伦理的缺失。特别是很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远离孩子,远离家庭生活,以至于不能保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对家庭伦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我国现代广大的农村家庭中,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他们无法尽到教育子女的义务。因此,分析农村留守家庭里的亲子关系,总结利弊得失,并提出相应的调适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对策,不但有利于改善目前农村家庭亲子关系的状况,使家庭成员人格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家庭道德建设产生重大的作用。 

目前,社会各界的学者们对民工潮问题的研究己经深入到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各个专题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侧重于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注重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试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分析民工潮对农村留守家庭中抚育阶段亲子关系的影响,并提出调适对策。 

 

二、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现状 

 

民工潮带来一种新的社会现象——“386199”现象(“38”代表妇女,“61”代表儿童,“99”代表老年人),这种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这组数字的意思是指以男性为主的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使得农村中留守的家庭成员主要由妇女、孩子和老人构成,造成了留守妻子、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诸多问题。而随着农村中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目前,留守儿童已成为了一个需要社会多方关注的群体。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联合开展了“心系好儿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并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外出务工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家长合计占了六成以上,其中,28.5%的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五年以上。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外出务工使留守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给孩子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营养结构的改善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等。现在农村中的父母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认识到了当今社会只有有知识的人才有前途,所以,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解决子女的教育费用问题。毋庸置疑,经济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子女的教育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但是否这样就能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呢? 

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曾指出,如果说“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那么成年人与其子女有着亲子关系是形成家庭的一个条件。”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而其中的抚养、赡养关系又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的抚养教育对子女早期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1.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亲子联系都被看作是一种由父母抚养孩子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主要是建

[1] [2] [3]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立在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即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但是农村留守家庭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两代人之间思想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使得农村家庭亲子关系出现失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融于家庭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终生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广泛性、情感性、反复性、终生性、深刻性、权威性、继承性、生活的融合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等多种特点,其优势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教育都难以替代的。然而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认为孩子只要能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父母最大的责任,“养而不教”是很多农村父母头脑中普遍存在的观点,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农村留守家庭在孩子抚育阶段亲子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孩子与外出打工的父母接触的机会大为减少,生活技能、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家庭教育量减少,亲子教育缺失;家长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越长,亲子教育缺位现象越严重。 

二是家庭教育观念及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是否耐心教导,能否理解孩子,能否尊重孩子的人格,能否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农村家长因本身所接受的教育很有限,不知如何科学、有效地教育子女。而对于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来说,一年难得回来几天,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更是个难题。他们中的大部分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其身不正、溺爱或专制等问题。另外,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再加上时空上的距离,更使留守孩子与父母因长期疏离而使彼此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的僵化。 

.农村留守家庭子女的基本状况 

到目前为止,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还只是较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人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伴随着的就是留守儿童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的剧烈变化。那么,处于这种变化中的孩子,其生活、学习条件以及发展状况如何,在外打工的“游子”如何给予留守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等问题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目前留守儿童家庭主要有以下类型:()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与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的家庭;()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的家庭;()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单独留守的家庭。 

大量研究表明,不完整的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负面影响,家庭对儿童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的不同程度的丧失,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农村中占主流的隔代教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而亲友照管下的留守子女,监护人更多是给予孩子学业成绩和物质之类的浅层关怀,很难做到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的深层关心。无人照管的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除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外,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他们年幼缺乏家庭管护,自我保护能力差,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三、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的原因 

 

.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早在年,林宏在《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个周末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经常与父母沟通的留守孩子同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孩子相比,厌学的人数较少,学业成绩差的比例较低。这说明,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跟父母的相处时间和沟通次数有很大的联系。有人将农村中留守子女称为“父母双在的特殊形式的孤儿”,他们的家庭是残缺的,这种残缺导致了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疏远。 

.空巢家庭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影响,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而父母双方都在外地务工的儿童亲子关系、亲子教育完全缺失,长期的分离焦虑状态使儿童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感情交流,内心易产生失落、孤独等,这些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排解,易使儿童处于长期的紧张、不确定感状态之中,这必然会导致儿童众多行为问题的出现。 

.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的错位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6

(一)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和启蒙性

孩子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环境就是他的原生家庭,最早接触的人就是他们的父母。著名心理专家郝滨曾说: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入最持久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的一切复杂教育过程中产生一切困难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二)家庭教育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孩子一出生,几乎有2/3时间生活在自己的家庭之中,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地教育影响着自己的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方面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大,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因此有的人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庭风气、教养方式、文化程度和价值观等。

(三)家庭教育的感染性和渗透性

家庭的情绪氛围、家长的学历层次、家长的教养方式及家庭的经济状况,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家庭氛围的和谐、亲情的温暖和包容,都会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孩子对家长所持的与周围人的态度也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这种感染性和渗透性是随时发生的。

(四)家庭教育的深刻性和及时性

由于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无处不在,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对于在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他们的还是父母,只要是负责任的父母,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最先感知到的便是他们的父母,能否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至关重要。父母一个鼓励的眼神、一番入骨入心的教诲,对于孩子来说,有时会铭记一生。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6岁之前抚养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际上体现了早期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6岁前的抚养人是父母的,他们在总分和其他的所有因子的得分都低于6岁前的抚养人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和寄养家庭的,亦即在6岁以前由父母抚养的孩子在心理健康状况是最好的,其次是6岁前由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抚养的,6岁前在寄养家庭的孩子在所有因子和总分的均值方面是最高的,其心理健康状况是最差的。除了强迫因子外(.090),总分和其他各个因子在6岁前抚养人不同均会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显著性差异。进一步t检验,发现强迫因子,在寄养和非寄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二)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亲的文化程度是大学的,其子女在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因子上,好于其他文化程度的子女;父亲的文化程度是小学的,其子女在总分、强迫、人际关系、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的得分上高于父亲文化程度是非小学文化程度的。母亲是大学文化程度的子女在躯体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等方面高于目前是其他文化程度的子女;母亲是大学文化程度的子女在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抑郁因子、焦虑因子等方面低于母亲是其他文化程度的子女。

(三)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分为严厉、民主、放任和溺爱四种类型。在父亲的教养方式中,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在总分和十大因子的均值都是最低,说明父亲是民主型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在父亲的教养方式中,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在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方面的得分都高于其他教养方式的大学生。进一步的T检验表明父亲的不同教养方式在总分和十个因子得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用同样的方法,对母亲教养方式进行统计的结果是,如果教养方式是严厉型的,在躯体化(1.6434)上高于其他教养方式的大学生;是溺爱型的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附加因子的得分上高于其他教养方式的;母亲教养方式是民主型的,大学生所有因子均值和总分均值是最低的,表明母亲是民主型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最好。进一步的T检验表明:除抑郁因子(0.054)外,母亲的不同管教方式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基于以上分析对教育的建议

(一)根据家庭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和启蒙性,决定了它在日后对于大学生影响的持久性。以上的调查结论也说明了家庭的早期经历、父母的文化程度及父母的教养方式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承担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化、提供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等几大重要功能。作为学生,他们还没有能力完全独立地去处理自身所面对的各种问题,需要家长的建议和支持。有人说: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三个世界的丰富与成熟: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可以说,孩子每个世界的发展建设都离不开家长的关注。而现实是大多数家长无法倾听孩子的声音,无法真正了解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无法欣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进步的脚印。家庭教育特别是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早期家庭教育在儿童的可持续性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也被我们的调查所证实。

(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水平,提高广大家长的素质水平

1994年7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家长应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讲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1995年,美国家庭议会致全国报告书称:家庭是教导诚实、忠诚、信任、自我牺牲、个人责任、尊重他人等社会美德最有效的机构,是一个为达到长远的社会效益与责任无法替代的基础。因此,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实质上是在提高未来广大家长的素质

(三)转变传统的人才观,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

真正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与否的关键,不一定就是优异的在校学习成绩和未来稳定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看问题的方式和大学生与周围人的关系,也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要掌握合理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学会悦纳自己,尤其在面临自己解决不了困扰的时候,主动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四)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和水平,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7

关键词:父性教育;幼儿健康成长;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父亲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父亲也参与到了幼儿的培养与教育中去。在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所谓父性教育,就是在家庭中,父亲给孩子提供充满父性的教育,在父性教育过程中,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由此可见,父爱对幼儿的影响不是母爱可以代替的,本文通过分析父性教育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索幼儿健康成长对父性教育的启示,最后指出了父性教育与幼儿健康成长互相促进的关系。

一、父性教育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1.父性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主心骨”的教育

从教育方式上来说,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相比,特点不同,效果也不同。母性教育较为阴柔、慈祥、亲切、文静,注重感性;父性教育较为阳刚、果断、强健、刚毅,注重理性。母性教育与父性教育相结合,对于培养完整的人格而言,是互相补充的,幼儿的健康成长缺失了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

由此可见,母性教育是一种阴柔的教育,而父性教育是一种阳刚的教育,阳刚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父性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

人格的形成除了遗传的因素之外,与家庭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让孩子的人格健康地发展,在幼儿时期就要对其实施正确的教养方式。幼儿早期的生活主要是与父母在一起,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幼儿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父亲是幼儿最好的玩伴,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对幼儿的影响主要是教导性的和语言性的,而父亲作为幼儿游戏时的玩伴,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对幼儿的动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父亲与幼儿游戏的运动幅度较大,比较刺激,能够扩大幼儿的动作发展幅度,并能刺激幼儿的兴趣发展;其次,对幼儿的情感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父亲在与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具有新奇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得幼儿对父亲产生依恋,以此幼儿获得安全感和愉悦感,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对父亲的积极情感。再者,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父亲在与幼儿的游戏中,大多数是鼓励幼儿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性的活动,这种鼓励性的游戏活动,可以将父亲的男性风格表现出来,促使幼儿养成坚强、果断、刚毅的人格品质和富有探索精神的生命激情。

3.父性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技能

幼儿从父亲与母亲处所得到的认知收获是不同的,在家庭教育中,幼儿可以从父亲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有研究表明,与父亲相处时间较多的孩子比与父亲相处时间较少的孩子有较高的认识技能,其心理调试能力更好,心理素质更强,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学习成绩会更好,走上社会之后更容易成功,父亲较多地参与幼儿交往,有利于逐步提高幼儿的认知技能和成就动机。

实际上,幼儿在与父亲的共同活动中,在父亲的启发下,逐渐培养了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久而久之,在父性教育的良性影响下,幼儿得到了健康的成长,认知技能得到了提高,因而成功的几率也就相对大一些。

4.父性教育有利于正确引导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父性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还有利于正确引导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体现的是影响幼儿的社会道德发展、辨别社会行为、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在家庭中,因为传统的性别角色,父亲更多的是对幼儿进行共同活动、行为示范来对幼儿进行教育,父亲的鼓励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心理发展和情感发展都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缺乏父爱的孩子在道德判断、接受批评等方面比有父爱的孩子表现较差,这充分表明了父性教育在幼儿社会发展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父亲是幼儿的榜样,是幼儿品行和社会道德的塑造者,是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社会规范的示范者,这种作用是其他任何人不能代替的。

二、幼儿健康成长对父性教育的启示

正如前文所述,良好的父性教育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对孩子的一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对如何更好地进行父性教育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1.幼儿健康成长有利于激励男性参与幼儿培育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父性教育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父亲们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社会道德、心理发展、认知技能等方面能够得到健康发展,他们已经加入到对幼儿的养育和照管中去,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注重对幼儿的动作发展、情感培养、人格培养,甚至他们还主动学习培养幼儿兴趣、开发幼儿智能、健全幼儿人格的相关知识。父性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为了使幼儿健康成长,已经大大刺激了男性参与幼儿的培育活动中,促进了父性教育的广泛发展。

2.幼儿健康成长有利于实现个体终身学习

幼儿的健康成长对其今后的自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父性教育的引导,重在从幼儿阶段开始,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帮助孩子较好地进行终身学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过去,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父亲们把子女的学习阶段交给了学校。但是在当今这个终身学习时代,家庭又再次转为学习的中心。对父亲而言,父性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子女的幼儿阶段,而应该是在子女的终身,父性教育都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幼儿健康成长有利于建立学习型家庭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而在这个家庭环境中,父性教育至关重要。幼儿的健康成长可以促进家庭的和睦,父母也会为之骄傲。其实,父性教育不仅对子女的终身教育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建立学习型家庭也要发挥其重要效用,父亲必须与孩子一起建设学习型家庭。对此,父亲要注重平时教导,关键时刻给予指导,才能正确地引导子女组建家庭,为家庭做贡献。就这一点而言,父性教育的作用是不能被母性教育所取代的。

4.幼儿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

过去的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督促孩子尽快完成作业,考出好的成绩。但是,现在情况有所改变,那些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孩子,根本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更好地教育孩子,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就要从幼儿阶段开始,采取措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因此,这就促进了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一方面是学校教育需要改革,增加素质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家长一定要在幼儿教育阶段就开始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在父性教育的熏陶下培养幼儿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人格教育,以完善幼儿的人格。

总之,父性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幼儿的“主心骨”教育、人格发展、认知技能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在父性教育对幼儿健康成长有着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对父性教育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因此,父性教育与幼儿的健康发展起着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但能正确认识父性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促进幼儿的更优发展,而且能在针对幼儿健康成长对父性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这一独特作用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促进父性教育与幼儿健康成长向着更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海燕.浅谈“父性教育”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基础教育,2008(08).

[2]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03).

[3]周敏贤.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05).

[4]卢清,曾彬.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8

关键词:父爱;家庭教育;亲子阅读

古语云:“子不教,父之过。”虽然此话并不尽然,但是父亲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在家庭教育中,有60%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关于孩子的教育父亲往往是缺席的。调查发现,缺乏父亲教育的孩子会显出懦弱、胆小、敏感等特征,性格和心理发展不完善。那么,如何让父亲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呢?

一、父爱的唤醒

父亲教育缺失所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为了让父亲更积极地投入到幼儿的教育中,我开展了一系列较为有效的教育指导活动,以唤醒他们的父爱。

1.座谈会

在学期初,我召开以“父爱教育”为专题的座谈,向爸爸们介绍父爱教育的重要性,罗列父亲教育缺失带来的弊端,与爸爸们分享网站上的实例,相互探讨、传授教育经验。让他们明白:孩子的教育要有父母均衡的关心与爱,唤醒他们的“父爱教育”意识。

2.家长QQ群

在学期初,我设立了“爸爸QQ群”,让爸爸们交流育儿心得,讨论日常教育碰到的难题以及相互推荐有关教育的书籍等等。“爸爸QQ群”的成立,为父亲间、父子之间、家园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更好地开展父爱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一对一指导沟通

为了指导更细致、更到位,我针对个别案例通过家庭访问、电话访问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沟通。让父亲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使父亲变得有耐心。

通过以上这些沟通手段,使爸爸们懂得了关注幼儿,参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促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增加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几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以家庭教育为主线,优化父亲对孩子的教育

1.相处时光

父子之间的感情需要多相处才会增加,父亲应多和孩子进行互动,平常应多拥抱、抚摸孩子,让孩子体验到父爱的温暖;多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讲故事,鼓励孩子在园的进步,做亲子游戏等,加深父子之间的信赖;父亲还要自身端正,为孩子做出表率。通过持续有效的亲子互动活动,达到身教重于言教的目的,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教环境。

2.健康锻炼

父亲是勇敢、坚强等性格的主要塑造者,父亲能创造锻炼的机会,提供发展体能的平台。父亲应多和孩子一起游戏,并渗透体能锻炼的技巧性。因此,教师应多带孩子外出游玩或散步,坚持让幼儿自己走路;多出去户外锻炼,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勇敢坚强;诱发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使孩子敢于面对陌生环境。

3.妈妈的配合

在呼唤父爱教育回归的同时,还需要妈妈的配合,建议妈妈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要过多地包办和替代。在交往方面应创造更多的自主空间,而在生活自理方面也应该放手一些,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以幼儿园活动为契机,激发父亲对孩子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为了让父亲融入幼儿教育,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我利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灵活地为“父亲教育”创造多种契机。

1.家长助教

安排家长助教周,让父亲参与我们的教学。如,《爱牙周》请牙科爸爸为孩子们上一堂关于保护牙齿的活动;每周邀请爸爸们轮流为小朋友上一次体育课;《安全标志》活动中,请消防员爸爸为孩子们讲解安全小知识、安全标志,参观消防局、安全演习,孩子们学以致用,完成得非常出色。一堂堂生动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爸爸博大和有趣的形象。

2.运动会助阵

在运动会的活动中,由父亲来担任裁判员、监督员,专设必须由父亲参加的项目,让父子间有更好的配合,培养父子之间的默契和情感。

3.节日互动分享

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节日,邀请爸爸制作礼物为妈妈庆祝节日,体会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感,体会妈妈们对家庭、孩子付出的艰辛,使爸爸们变得对家庭更有责任感。

4.其他活动的参与

积极邀请父亲参与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植树节、采摘等各类活动,让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关注教育、学会教育。

四、以亲子阅读为载体,渗透父亲对孩子的教育

我注重发挥绘本的功能,组织爸爸开展亲子阅读沙龙活动,共同谈论家庭中如何开展亲子阅读;在家教宣传栏中向家长推荐关于爸爸的绘本故事,如,《我爸爸》《给爸爸的吻》《和爸爸一起去散步》等,让孩子感受爸爸所蕴含的机智和风趣,从而更加爱爸爸,不仅增加父子间的情感,更激发父亲的责任感。

音乐家贝多芬说:“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养一个孩子更神圣的职责。”所以,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承诺不缺席,学会正确地表达父爱,多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让孩子得到父母最适当的教养,共同创造孩子的幸福童年!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9

关键词:离异家庭;父母;子女;心理问题;家庭教育

离异家庭子女是由于父母婚姻破裂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公布的数据称,我国每年离婚的夫妻保持在120万对左右。可以说,平均每分钟就有一起离婚案。而据统计,我国的离婚数量仍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的离婚率越高,离异家庭子女也就越多,其对社会的消极作用也就越大。有调查发现,54%的犯罪青少年是因父母离异而造成品德不良。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要把这场灾难可能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创伤减轻到最低限度,以至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必须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子女采取必要的心理保健和教育措施,而家庭教育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

(一)情绪情感障碍

由于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婚的不理解和长期郁结在内心的对一方父母的怨恨,使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往往一触即发,主要表现为发脾气、摔玩具、不愿意与人交往、睡眠也不安稳,亲子之间冲突加剧等。而出现情绪问题的诱因也往往只是一些生活琐事。

(二)适应性差

父母离异后,儿童随父亲或母亲过着单亲生活,他们很难适应家庭的这种突变,心理会处在一种严重的失衡状态,表现出极度的愤恨和绝望。有研究表明,家庭解体后,儿童都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心理适应期,一般要经过2~3年或3~5年的时间。这一心理适应期大体可以分为六个阶段:愤怒、痛苦阶段;盲目乐观阶段;流动、出走阶段;终日忙碌、闭门不出阶段;渴望、思索阶段;获得新生阶段。如果承担抚养子女的一方父/母,离异后能够及时调整自己,尽快给孩子创设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孩子的适应期可以缩短。而如果承担抚养子女的一方父/母,离异后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经常表现出对离异对方的忌恨、诅咒,情绪消沉、喜怒无常或借酒消愁等,那么他们的子女所遭受的心理折磨比夫妻当事人还要严重几倍。比如,有的孩子索性离家出走,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一般来说,夫妻离异后,失去父爱的男孩比女孩的心理创伤严重。他们失去了男性特有的教育影响,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会延缓性别社会化的进程。

(三)性格缺陷

离异家庭子女容易产生的性格缺陷主要有:

1自卑。因父母离异而产生自卑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处处不如他人,容易导致自卑情结,进而在自我评价中经常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如不安、内疚、胆怯、害羞、忧伤、失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活道路上再次经历挫折(如学习成绩差,升学无望,家庭关系剧变等)时,则自卑情结很容易被重新唤起。若经常沉浸在这种自卑情结的痛苦之中,就会形成自卑性格。

2孤僻。强烈的自卑感使离异家庭子女不能自如地与他人交往,唯恐被他人轻视和排斥。当恐惧感超过亲近他人的欲望时,就会压抑自己的欲望,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为了避免孤独,他们往往在想像的世界中创造出一个“朋友”来,并把“他(或她)”当成真实的朋友去对待。被孤独的阴影笼罩着的儿童,心中充满孤寂、愁苦与被遗弃的感觉,与外界环境就会越来越疏远。如果父母整天陷于“内战”,心绪烦乱,教育方式不当,或已重建家庭而放弃教育责任,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顾,任其发展下去,孩子将会形成不合群、独来独往的孤僻性格。

3怯懦。意志薄弱的离异家庭子女易形成怯懦性格。他们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在困难面前惊惶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打击等。夫妻离异后,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孩子管教严格,使孩子望而生畏,总是担心自己使父亲或母亲失望,时时体验着恐惧的情绪。此外,同伴的讥笑和轻视,也会使离异家庭子女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表现出抑郁和退缩。

4粗暴。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争吵、打闹,极易使子女产生冷酷、悲戚的心情,并由此导致惊慌、恐惧、心绪不定,长此下去,就会形成粗暴的性格。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及攻击行为,易引起孩子对父母及社会的攻击和破坏,特别是那些父母另有新欢后被虐待、遗弃的子女更是如此,即所谓“暴力的结果必然产生暴力”。

(四)学习困难

离异家庭子女情绪的变化,必然会给学习带来困难。这是学习困难产生的内在因素。对儿童来说,他们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督促和帮助,自觉性较差,而父母离异后,儿童多半无人管教,这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外在因素。因此,大部分离异家庭子女在学习成绩上明显不如完整家庭的子女。已有的调查表明,许多离异家庭子女经常无故旷课、扰乱课堂秩序,作业马马虎虎,抄袭别人,甚至不完成作业,所以,他们中的不少人逐渐成为班级里的差生。

(五)社会性发展不良

离异家庭子女社会性发展不良,突出表现在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人际关系上。他们行为表现的反应较为被动,包容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接近自己,支配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引导自己,感情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特别是当他们产生自卑、孤独、压抑等消除情绪时,这种倾向就会表现得更为强烈。当然,当这种被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人际关系需求也会向主动方向转化,但这种转化更多的只是局限在意向上,而不是那么强烈地表现在行动上。

二、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影响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美满幸福、和谐友爱的家庭,不仅是社会安定的基础,而且也是儿童身心健康的保障。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之所以受到严重的阻遏,直接的原因就是夫妻离异使得家庭解体,从而使儿童不得不生活在一个破裂的不完整的单亲家庭里。家庭缺损必定带来家庭教育的缺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离异父母情感教育的缺失有些离异的父亲或者母亲虽然在离婚时力争对子女的抚养权,但却往往是为了不让对方得逞,或将孩子视为“人质”,通过控制孩子来报复对方。在这样的家庭中,父亲或母亲常常对孩子过于严厉,百般挑剔,动辄指责孩子的某个缺点,很少对孩子的痛苦和孤独加以慰藉,甚至将自己生活的不顺都归罪于对方和孩子。儿童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可能获得积极的成长动力,也不可能正确地看待和应对自己的处境,思想感情和道德认知会产生严重缺陷。

(二)离异父母教育方式的极端化

1过分溺爱。父母在离异后,觉得有愧于子女,于是就把更多的爱都倾注在子女身上,在教育上放松了要求,在行为上过分溺爱,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生活上有求必应;犯错误时舍不得批评,孩子不肯上进时总有借口,“谁叫他缺少父爱(或母爱)呢”。天真、幼小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经常性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但是由于过分的溺爱,儿童常常是在不知道错还是对的心理状态下干自己想干的一切,无法成为一个明辨是非、有责任感的人。

2放任自流。这一类父母大多对孩子缺乏责任感,漠不关心。虽然他们也声称自己爱孩子,然而事实上缺乏真正的爱。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他自己的事,孩子会自己克服困难。这类家长与溺爱孩子的家长一样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三)离异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心理

有些父母在离异前就缺乏独立精神和职业目标,离异后,又失去了对对方的依赖,所以,他们就会把孩子变成自己生活的唯一目标,而这样会使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普遍的心态。离异的父母更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成才上。这种渴望子女成才的急切心态,往往会导致态度简单、粗暴和生硬。态度生硬,批评过多,会导致孩子出现情感障碍及逆反心理、恐惧心理,甚至拒绝父母任何合理的要求。而这些心理问题往往又会恶性循环,影响孩子正常的成长。

(四)离异父母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残缺

很多夫妻离异后,承担抚养子女的一方往往都千方百计阻止对方与孩子往来。但是,父母双方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功能是不可相互替代的。特别是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是通过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一方父/母的认同来完成的。一方父/母角色的长期缺失,可能会对孩子的双性化人格的平衡,各种不同兴趣、能力与思维方式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五)离异父母彼此之间的仇恨、诋毁

现在的很多离婚案,都是以夫妻一方伤害了另一方的感情居多,被伤害的一方难免会鄙视、憎恨对方。父母之间往往会相互攻击,丑化对方,美化自己,力图争取子女在情感上对自己的支持,他们会把这种仇恨带给子女。从小就受这种仇恨情绪影响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变得自暴自弃,充满仇恨情绪,自私和不信任他人。儿童看到父母的勾心斗角和精于算计,也会对人际关系的友爱产生动摇和怀疑,使他们“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猜测他人。

三、改善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家庭教育对策

离异家庭子女家庭教育的缺损实际上是做人的摇篮教育、甚至是做人的终身教育的缺损。因为对儿童的教育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同时家庭教育也必然是人生最漫长的教育,家庭教育由于其具有自然的早期性、父母的权威性、巨大的感染性、强烈的针对陸、影响的随时陸、要求的连续性、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方式的灵活性等有利条件和特有优势,因而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完全替代的。因此,要使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一样健康成长,关键还在于弥补业已缺损的家庭教育。离异家庭父母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注意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家庭的教育质量

教育家哈巴特说:“一个父母胜过一百个校长。”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国家的命运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心中,因此我们还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离异父母不仅要重视家庭文化环境的建设,更要重视家庭人际心理环境的改善。而改善人际心理环境的关键是提高离异父母的素质。离异父母可通过吸收各方面积极的信息来提高自身素质、文化修养,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离婚了,但还是爱自己的,从而使孩子能以正常的心态健康地成长。

(二)重视子女交往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社会化进程

离异家庭子女往往受到来自社会的歧视和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父母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父母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活动,主动与他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三)尊重子女的感情,注重同子女的情感交流

离婚往往阻断了子女与父母一方的亲情个联系,从而使之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使其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波动或明显下滑。一些明智的离异父母在对子女抚养和教育问题上仍然保持着较密切的合作,使子女自由地与父母见面、沟通,营造比较浓厚的家庭和亲情氛围。即使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子女无法见到一方父/母,他们也会采取培养子女的兴趣,树立远大理想等方法激励子女成长,从而尽量消除亲情被阻断这一负面因素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子女的学习成绩往往会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四)家庭教育应以表扬为主,增强子女的自信心

比起完整家庭子女来,离异家庭子女更需要关心和爱护。过分的责备只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和自信,造成提防、戒备和疏远他人与社会的心理。反之,如果注意发现儿童的长处,多给一些赞扬和鼓励,就容易造成愉悦的氛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注意增强子女的挫折承受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父母失败的婚姻在子女眼里可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挫折,一时难以接受。父母应当委婉地予以解释,尽可能使孩子以一种平常心看待父母失败的婚姻,减少对家庭的疏离感。同时,父母还可以安慰、开导孩子,消除孩子心中的疑虑,让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大小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六)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增强其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有许多父母在离异后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的唯一希望,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而且,还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就会造成儿童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父母,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七)注意性别角色教育,正确对待子女同非抚养方父/母的交往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