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企业的团队建设集锦9篇

时间:2023-06-28 17:06:36

企业的团队建设

企业的团队建设范文1

一、团队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效应

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迫使现代企业不断对低效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调整,以加快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反应速度,把拥有专门知识、技能,具有强烈的成功愿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员工组成高效团队就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企业团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使组织能更好的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其敏捷、柔性的优势,增强企业的应变和制变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灵活性,提高企业竞争的效能。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是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体系,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又涉及为实现总体目标而采取的某些措施和手段,企业文化是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的综合,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

三、团队建设的内涵

团队,就是企业为实现其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凝聚在一起的企业员工协作组织。而团队精神,就是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的价值观念。其实,团队建设由来已久,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发展对团队建设也提出了要求,企业的团队建设有利于增强组织的灵活性,有效的强化激励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可以优化企业内部,极大的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中,团队建设的作用都非常明显,尤其是在销售部门表现更为显著,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销售团队,以保证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只有拥有团队精神,团队成员才能够融合在一起,最大的发挥效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企业文化对团队建设的价值表现

在日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过硬的员工团队,对于企业大力拓展市场空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结合起来。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价值观念与员工价值观的融合性,在招聘面试过程中,要选择那些认同本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的人员。企业文化的不同,对于员工的要求也是不同,而员工的价值观念不同,对于企业价值观念的认可也是有所不同,所以,要想保证企业文化可以加强团队建设,就必须选择融合性高的员工,这样就可以减少价值方面的冲突,使员工能够很快融合到企业文化当中,从而加强企业的团队建设。

第二,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穿于企业教育培训。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对于员工的教育培训,企业文化必然要贯穿其中,使员工时时刻刻都渗透企业的价值观,从而保证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并愿意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一个企业文化与员工价值观高度融合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迅速的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出高效的团队,并用企业文化来凝结团队成员,突出团队精神。企业的教育培训过程,正是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渗透过程和员工团队的建设过程,这个过程将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有力的促进企业发展。

第三,强化激励,形成利益共同体。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是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的参与者,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员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团队建设则可以很好的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利益相关环节,都与员工有关,尤其是优秀的员工。企业要想促进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强化激励体制,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保证企业的发展与员工息息相关,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三,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企业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也正是员工所拥有的价值观,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将全体员工凝结为一个整体,从而组成一个高效的团队。引导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就是为了培养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让员工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员工更加协作建设团队,为企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企业的团队建设范文2

[关键词]营销团队 管理 绩效考核

对于企业来说,营销是企业实现获得收益的途径,通过成功的营销活动才能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推销出去。在当前的经济化环境中,企业内部的合作和分工越来越清晰,企业要实现自己的营销目标就需要建立一支高效的营销团队,企业营销团队建设和管理的好坏不仅仅是影响到企业营销业绩高低,而且很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不仅要推出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而且要注重建立一支高效的营销队伍,加强营销团队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加强企业营销团队建设和管理的意义

1.增强企业营销活动的灵活性。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企业营销活动面对的各种外部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企业在适应这种变化的时候必须要采用团队工作方式,营销团队的建设和管理不仅能够适应企业内部改革和重组,而且能适应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企业营销组织更加的灵活,在面对变化的时候增强了营销组织的应变能力,从而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营销市场中占据比较有利的地位。

2.形成良好的企业营销氛围。加强企业营销团队建设和管理能在企业中形成一个专门的营销组织,为营销人员提供更加广阔的活动天地,在这个组织中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团队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凝聚力,使得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

3.提高营销工作效率。加强营销团队建设和管理对于企业的营销队伍来说是一个新的变革,不仅使得企业组织结构有了新的变化,而且改善了营销领导和营销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共同促进的伙伴关系,团队成员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互相之间交流经验,共同为了企业的营销目标,从而提高销售量,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服务。

4、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团队成员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加强营销团队管理能组织团队成员在工作中学习更多的技能和营销知识,提高团队成员的素质。另外,在整个团队营销的营销活动中,团队成员积极献言献策,提高了他们关于营销的认识,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相互的学习实现了共同的发展。

二、企业营销团队建设方法

1.慎选人才。人才是企业营销团队中的主要力量,企业营销团队要实现高效的运转就需要一批销售能力强,有丰富的营销经验的营销人员,所以在企业营销团队建设中营销人员的选拔是非常关键的,企业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要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人员招聘方案,对于不同的营销岗位需要的技能素质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第二,在选拔营销人员的时候不仅要对营销人员的技能和个人品质进行考核,同时还要对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做深入的了解。经过严格的选拔之后,需要对营销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培育团队的领导核心。企业营销团队要高速运转,一个核心的领导层是必要的,团队核心领导层不仅仅是对整个营销团队进行管理,而且决定了企业营销团队的执行力和执行方法。一般来说,一个高效的营销团队的核心领导层必须要有对团队营销的计划能力,对营销活动的分析能力,对营销方案的执行能力以及对营销过程的控制能力。在培育企业营销领导核心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加强对营销经理的培育,营销经理要做好精神领袖的工作,对于营销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对各项营销工作加强规划和执行。企业在营销团队领导核心的培育中不仅要选择有专业素质的人员,而且还要有较高领导能力的人员。

3.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营销环境的好坏与营销成果的优良有直接的关系,在建立企业营销团队的过程中要致力于构建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团队成员之间只有加强了沟通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和发展。第一,团队领导者要加强与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了解团队成员的需要,从而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第二,团队成员之间也需要形成良好的沟通环境,这样成员之间能有效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相互之间的认同感会不断增加。总之,良好的沟通环境是保证企业营销团队开展高效的营销活动的基础。

4.做好组织分工。在企业的营销团队中,不同的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岗位中营销成员担任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企业营销团队建设中要做好组织分工工作,按照企业的营销目标和营销方案对于企业营销任务做进一步的划分,在这个过程中营销团队的管理者要了解团队成员的能力,对于他们的特长要进行明确,按照团队成员的优势分配营销岗位和营销任务。同时在组织分工的过程中考虑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和合作精神,尽量保证营销分工能实现企业营销团队的最大潜能,这样企业营销团队成员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共同促进,实现营销目标。

三、如何加强企业营销团队管理

1.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流程。企业营销团队的管理首先必须要明确管理目标,无论是在企业的长期营销活动中,还是在企业的短期营销活动中,都需要明确团队管理的目标,这样能帮助企业营销活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而制定的管理目标也可以作为年企业营销团队管理的最终考核标准,确定了管理目标在团队管理中才能有方向。另外,企业营销活动的内容较多,而且营销活动形式各不相同,在团队管理中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流流程,对团队成员的活动加强管理和规范,对营销组织机构的运行进行约束,从而保证企业营销团队的高效运行。

2.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是体现企业营销团队营销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可以确定企业营销团队中成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确定成员的个人薪酬。在建立企业营销团队绩效考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不仅关系到团队成员的利益,而且对下一阶段营销活动的有效进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企业管理者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营销过程和营销结果两部分。第二,在绩效考核中要充分体现出企业营销活动的目的,使绩效考核最终为营销活动服务。

3.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企业营销团队要保持高效的运行完善的制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营销管理制度,对于营销中所有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让他们营销过程中能按照正确的营销流程进行。另外,在制定营销管理制度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人性化管理,制定的管理制度不仅要对一般的营销团队成员进行处罚,而且要对企业营销领导层进行限制,制定的约束要保证一视同仁。另外,制定的执行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营销团体运行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4.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也是当前企业提高营销业绩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激励机制要与企业营销考核机制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第一,在企业营销活动中,要对营销活动中做出贡献,或者是业绩优秀的成员进行激励,对业绩不好的成员做出惩罚,使个人业绩与营销人员的个人利益挂钩,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第二,注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在激励机制中不仅要给予营销成员物质激励,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给予他们精神激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四、结论

营销团队建设和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面对新的社会环境的时候企业应该致力于建立一支高效的创新型的营销团队。在建立营销团队的过程中要明确营销经理的核心地位,积极吸收高素质的营销人才。在管理中要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对营销团队成员的营销活动进行限制和约束,同时还应该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和自信性,使他们在营销活动中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喻凯,杨翔.论营销团队建设与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09(01)

[2]林东胜.浅谈企业团队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1)

[3]王学敏.高绩效营销团队建设研究[J].消费导刊,2009(12)

企业的团队建设范文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逐步建立,企业逐渐成为经济社会的主力军。一方面,企业内部要不断加强管理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外部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瞬息万变,要求企业不断进行变革,以实现持续发展。在内外部竞争压力和发展压力下,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必然承载着顺延下来的压力和挑战。如何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服务保障职能,成为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其破冰之举就在于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企业集团的财会队伍具有专业性强、原则性强以及工作觉悟高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机制缺乏活力、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没有较好地结合等等。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要解决上述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财务队伍,应着重建立以下几大机制:

一、建立财会人才引进机制,改善队伍结构

对企业集团而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财会人才队伍至关重要。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会人才队伍,就要不断改善财会队伍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以逐步提升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

(一)要注重引进财会专业毕业生

当前尽管存在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但同时也有国有大中型企业招聘优秀大学生较难的实际情况,这其中既有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也有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原因。因此,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要根据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财会人才需求计划。同时,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财会专业毕业生展示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解释相关的人才引进激励政策,描绘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以吸引优秀的财会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并忠诚地为企业服务。

(二)要注重内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引进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基础上,企业集团还要“搞活存量”,立足自身条件,利用企业内部及社会培训资源,有目的地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对有志从事财务工作、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的非财会专业人员,要给他们提供机会,进行系统的财务知识培训,强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实现专业知识与财务知识的融会贯通,以更加清晰地把握财务管理的关键控制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与服务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集团的改革与发展。

通过外引内训等多种形式,不断补充给财会队伍新鲜血液,更新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保持旺盛的活力,全面提升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专业技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与创新,财务人员面临着快速进行知识更新的压力。因此,建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成为执行好财会法律法规的关键。

(一)注重毕业生执业前的培训

由于每个企业集团经营业务差异性较大,财务管理的实践性较强,新毕业的学生尽管具备了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短期内很难适应实务操作的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应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好毕业生执业前的培训计划。1.要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让他们了解企业的宗旨、发展理念、价值观和发展历程等等,为其尽快融入企业奠定基础。2.要开展企业发展战略、形势与任务教育,使他们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树立对企业发展的信心,清晰肩负的责任。3.抓好对生产工艺技术和业务流程的学习,使其能够准确把握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和核心。4.建立动态的岗位实习管理制度,按照实习方案,合理地组织实习,并根据每个毕业生的实习表现进行动态管理。能如期或者提前掌握某一岗位技能的人员可进入下一岗位实习;不能如期完成的,则继续在本岗位进行实习,以提高他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建立一个适合毕业生发展的业务实习平台,让其尽快地了解企业、适应企业、融入企业,培养真正适合企业集团发展的合格财会人才。

(二)注重毕业生从业过程的跟踪培养

由于每个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以及适应程度不同,在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为每个人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的同时,还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对部分优秀人才进行重点跟踪,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感受到自身价值,了解被认知的程度,促进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注重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

随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地位的逐步提升,财务管理的外延和内涵进一步丰富,金融工具、衍生工具、资本运作和企业并购等拓展了财务管理的空间,涉外业务的开展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所有这些都对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财会人员不断地进行学习以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需要。《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人员每年必须参加继续教育,这既是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是加强财会人员管理的要求。通过继续教育,可以养成财会人员持续学习的能力,促使财会人员及时适应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改革步伐,充分发挥财会队伍的监督服务和决策支持作用。

通过建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最终形成一支由具有系统的财会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骨干财会人员、具备较强战略思维能力、德才兼备的复合型财会拔尖人才以及具有较高理论修养和较强实践经验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共同组成的财会队伍,形成企业财会人才队伍的梯次结构。

三、建立财会人才评价机制,搭建成长平台

赏罚分明是进行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但是依据什么来进行赏罚则是一个关键问题,这就需要建立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对财会人才进行分类考评,对他们的实际和理论能力进行衡量,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财会人才有序流动的根据,以此激发财会人才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注重对财会人员进行分类考评

以钢筋混凝土墙壁为例,如果全部由钢筋组成,而没有砂子和水泥,尽管墙壁非常坚固但却不能抵挡风雨;如果墙壁全部由砂子和水泥砌成,尽管墙壁密不透风但却不坚固。只有将钢筋、水泥和砂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形成合力。财会队伍也可以比作钢筋混凝土墙壁,需要从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方面考虑建立分层次、递进式的队伍组织结构层次。因此,在建立考评机制时,要考虑将财会人员进行分类考评,为每一类人员制定不同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任职资格,依据相应的职责、标准和资格条件进行合理的量化打分,最终使同类人员之间具有相互可比性。同时,可根据工作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权重系数,进而实现不同类别人员的相互可比,使考评更加科学合理。

(二)注重财会人员实际和理论两种能力的考评

新形势下的财会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合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更好地体现财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在推进企业发展中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选择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作为研究课题,并将此内容纳入财会人员业绩考核当中,促进财会人员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开阔财会人员的专业视野,提高财会人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财会人员的有序流动

通过对财会人员的综合考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公开、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一位财会人员,并结合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发现人才,奖励人才,促进人才成长。可将特别优秀的业务骨干纳入企业集团后备干部之列进行重点培养,按照组织程序进行任用,创造财会人员成长的空间。有些特殊岗位对财会人员的身体状况、年龄结构要求比较严格,在出现不相适应的情况下,需要营造一种畅通的渠道来转岗安置,使财会人员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企业集团已经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工作成绩。同时,企业还应以人为本,考虑财会人员的特殊困难,最终形成一个和谐、有序、动态的岗位交流机制,而且要结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于不符合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实际的财会人员进行适当的分流,以保证财会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四、建立团队文化建设机制,发挥整体合力

企业文化建设在统一员工思想、增强队伍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炼、践行适合队伍特点的团队文化建设理念,可以使团队成员认知到自身行为与团队的命运息息相关,激发员工内心深处的合作本能,掌握有效的团队工作方法,形成员工普遍认可的工作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队伍的整体合力。

(一)注重财会队伍团队文化理念的提炼

先进的团队文化能够创造价值,提升队伍的战斗力,而提炼出普遍认可、符合实际的团队文化建设理念是建设团队文化的前提。笔者所在单位(大庆石油管理局)经过多年的财会队伍建设实践,总结出了“三个一”的团队文化建设理念,即“一支军队、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支军队”即要求纪律严明、乐于奉献、敢于胜利;“一所学校”,即要求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磨练成才;“一个家庭”,即要求团结向上、互相支持、共同进步。随着这一理念的推行,大庆局的财会队伍专业技能愈加过硬,精神面貌愈加向上,大家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团结友爱,塑造了良好的团队形象。

(二)注重团队文化理念的宣传贯彻

企业的团队建设范文4

[关键词] 团队建设 木桶理论 团队精神 协作

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也就是说,团队是由一些具有共同信念的人为达到共同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各成员通过沟通与交流保持目标、方法、手段的高度一致,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运用集体智慧将整个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某一方向,形成比原组织具有更强战斗力的工作群体。

一个成功的团队应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明确的目标;二是相关的技能;三是相互间信任;四是共同的诺言;五是良好的沟通;六是谈判的技能;七是合适的领导;八是内部与外部的支持。

一、木桶理论及分析

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在团队中,成员恰恰如构成木桶的木板一样,团队的成功也不是在那个最优秀的成员身上,而是在最弱的那一方面,也就是团队的“短板”。

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在正常情况下不仅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同时也和构成其所有的木板的紧密程度有很大关系,这一点,在团队中就是每个成员之间的协作。再就是桶底,一个好的木桶,首要的是他的桶底必须是好的,没有一个好的桶底,那也就盛不了水了,这一点相当于团队为每个成员提供的发展平台。

二、企业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1.领导的影响力和领导力不够

团队领导没有强有力的个人影响力和号召力,因而在管理中经常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沟通交流上的问题和失误,使员工无法真正做到和公司同心同德。

2.团队目标感不强

首先,思想不统一,队员的工作能力不能发挥到最佳;其次,用力方向不一致,队员之间有内耗,降低了工作效率与成果;第三,队员对团队和公司的认同感不强,产生精神离职的现象。

3.团队的战斗力不强

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够,战斗力不强,只会做领导安排的任务,不多考虑工作以外的周边问题。不论是业务问题还是沟通问题都浅尝辄止,这不单是工作能力问题,更多的是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问题。

4.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沟通不够

团队内部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沟通来解决,但是一般来说领导与队员之间的沟通、队员与队员之间的沟通不够。目标不明确、对目标不理解、对公司或领导有意见等等造成一些矛盾和隔阂。

三、运用木桶理论,有效加强企业团队建设

1.团队目标的确立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便是具有共同的愿景与目的。因此建立团队的首要要素,便是建立团队共同的愿景与目的。有人说:“没有行动的远见只能是一种梦想,没有远见的行动只能是一种苦役,远见和行动才识世界的希望”。

因此,要建设一个团队目标就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团队进行摸底。一方面可以让成员参与进来,使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别人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获取成员对目标的认识,即团队目标能为组织做出的贡献,团队成员在未来关注的事情等,通过这些广泛地获取成员对团队目标的相关信息。

(2)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深入加工。在对团队进行摸底收集到相关信息以后,不要马上就确定团队目标,应就成员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思考,留下一个空间——给团队和自己一个机会,回头考虑这些提出的观点,以缓解匆忙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与团队成员讨论目标表述。树立团队目标与其他目标一样也需要满足SMART原则:具体的(Specific)、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具有相关性(Relevant)、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与团队成员讨论目标表述是将其作为一个起点,以成员的参与而形成最终的定稿,以使获得团队成员对目标的承诺。

(4)确定团队目标。通过对团队摸底和讨论,修改团队目标表述内容以反映团队的目标责任感;虽然,很难让百分百的成员都同意目标表述的内容,但求同存异地形成一个成员认可的、可接受的目标是重要的,这样才能获得成员对团队目标的真实承诺。

2.补“短板”,找出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对于企业团队来说,团队成功并不是来自于其中最优秀、能力最强的那个人,而是决定在其中最薄弱的那个队员身上。同时,我们也要明确,短板不仅仅是指人,也指团队缺失的核心能力。

(1)寻找阻碍团队强大的“短板”。人,在后天的学习和劳动中所形成的知识,技术,能力,各种需要是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在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能力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企业领导者,看重的并不能只是某一个人的能力,而是要看重一个整体的能力大小。能力强的不能完全覆盖能力弱的那部分,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组成团队。在建设团队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团队中的薄弱环节,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发现并解决团队中出现的“短板”现象。

(2)提高团队的核心能力。对于团队来说,薄弱环节,并不单单指人,同时也是团队缺失的核心能力。所谓的核心能力,指的是团队先进的管理理念或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作为团队的管理者,我们必须让企业团队所有的竞争能力均衡发展,当某项能力阻碍企业的发展,在竞争中暴露出来时,我们必须及时地给予补上,因为在某一时段该能力的缺失就可能给企业致命的打击。

因此,一个成功的团队建设,不仅在其成员构成上下工夫,同时也要保持领先的核心能力,只有这样针对团队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才能建设成功的团队。

3.团队协作与配合,培养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要求有统一的奋斗目标或价值观,而且需要信赖,需要适度的引导和协调,需要正确而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的传递和灌输。团队精神强调的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的合作态度,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成员自觉地认同肩负的责任并愿意为此目标共同奉献。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那么,如何促进团队的“紧密度”呢?

(1)作为团队负责人在工作过程中应善于营造团队氛围,提倡、鼓励和强化每个人员的团队精神,教导成员关注团队目标,努力去完成团队目标,防止个人主义思想蔓延。

(2)团队分工要好,合适的人站在合适的岗位。比如,木桶的A位置应该站一个足够胖的人,才能使木桶“密不透水”、不留缝隙,可是你安排了一个瘦骨如柴的人,即使他再高也不管用。

(3)强化团队的向心力和控制力。充分发挥领导者的影响力,有意识地强化领导的核心作用,使团队成员自觉主动的团结在领导周围,跟紧领导的步调,形成向心力。团队管理只有影响力是不够的,虽然每个成员都“向心”,但由于连结得不紧,成员之间就出现了缝隙,水也从箭头的方向渗出。因此领导者必须加强控制,规范各项流程与制度,强化考核与激励,确保团队成员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是“由外而内”的控制力量)。

 

(4)建设优秀的团队协作机制,强化团队的协同作战与互相支持。比如:团队的分享机制,使不同成员积累的经验能成为团队共同的财富,促进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内部竞争机制,团队中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使每个成员在竞争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

4.打造优秀平台,发挥成员的个人才能

没有好的桶底,木桶就像“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好的平台,团队成员的才能就会被扼杀,团队的战斗力将荡然无存。

(1)要为团队成员搭建能力发挥的舞台——授权。既然是团队,不同的成员也应该具备不同的能力,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即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大包大揽。团队领导不懂得授权,一方面自己会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团队成员会因为无用武之地而选择离去。

(2)建立让团队成员施展才华的支持性系统。团队是一个系统,一个团队成员如果只有权力,缺乏应有的支持,就不一定能打胜仗,必须要有支持系统的支持,团队建设的支持性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支持,包括市场信息和公司内信息都必须及时、准确的让团队成员知会;二是团队其他成员的支持;三是团队领导的智力支持,团队领导必须能站在比成员更高的高度,对任务的执行提供纲领、提供方向,并在执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团队成员解决问题。

(3)为团队成员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①为成员提供学习成长的空间。一是企业采取多种培训,为员工的业务成长和个人发展提供帮助。其二是团队成员在跟随领导的过程中自觉地学习领导。②为成员提供上升的通道。

5.团队文化建设

团队文化是团队综合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力量既是政治力量,也是经济力量,还是精神力量,做好团队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好优秀的团队领导。团队的领导有两类:先锋型领导和赤字型领导。前者往往会身体力行,试图通过榜样的力量灌输给团队成员同样的品质,后者则善于根据薄弱环节进行补差,团队缺乏活力,他就提供活力,团队缺少控制,他就提供控制。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更新的加速化倾向日益凸现,赤字型领导应成为一种首选模式,注重培养下属,鼓励和支持下属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

(2)加大团队管理上的授权。一个普通的团队领导者必须经常性在权力下放与权力控制、指令式风格与协商式风格之间做出分析、判断、比较、抉择。

(3)给予团队管理充分的尊重。一是特定团队内部的每个成员间能够相互尊重、彼此理解;二是团队的管理者能够为团队创造一种相互尊重的氛围,确保团队成员的自信心。

(4)建立成员间的技能互补、角色分工的团队。团队内应该同时有三种不同技能的人:一是需要具有技术专长的成员;二是需要具有权衡建议做出比较性选择的决策技能的成员;三是需要若干能够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成员。

(5)培养团队的创新精神。一只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具备这样的特点:在团队风气上,能够容忍不同的观点;在成员的忠诚程度上,人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在成员合作方式上,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坦诚交流,互通信息。领导必须在组织上为团队建设提供如下支持:①明确团队的目标;②给予一定的资源;③提供可靠的信息;④不断地培训和教育;⑤定期信息反馈;⑥技术及方法的指导。

企业的团队建设范文5

随着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到来,IT企业,尤其是中小IT企业身处的市场环境可以说是风云变幻,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是空前的严峻。据调查表明,现在美国平均每年要倒闭几万家企业,在美国的高新科技产业中,只有10%能活过5年, 90%不到5年就倒闭了。在我国1T业内这种情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组织变革中,中小IT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要想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自己细分的目标市场中之与大企业的竞争中赢得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就必须根据自身规模小、灵活.反应敏捷的特点,打造与其相适应的高绩效、柔性化的团队。高绩效的团队不仅对于中小IT企业的健康运行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它还有利于组织更好地发挥雇员的才能,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和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中小IT企业的快速成长和长远发展。

 

一、团队的工作原理及发展模式

 

所谓团队就是一群人以项目或任务为导向,成员之间同心协力,用群体(10人左右为宜)的智慧结合成巨大的创造力,高效地实现团队共同的目标。现今的典型的团队工作方式更多地呈现出项目型的特征,根据特定工作任务要求,挑选合适的人员形成团队人员配备,同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_定程度内自由调拨资源和自主决定工作流程的权力,在达成以共同目标为导向的共识下创建团队。团队一般是临时性的,当团队任务或﹁个项目完成之后,团队成员即宣告解散,回到各自的原部门或进入新的工作团体。而以团队的方式协同工作时,更重视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技能互补以及角色分担等。其具体工作流程图如下:

 

 

团队的发展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是蜕变模式,是以形成,风暴、整合。执行和解散5个阶段来描述团队的发展过程。二是影响模式,主要由包含,约束和影响3个阶段构成。在包含阶段成员经由实际的参与来试探与了解不同的意见;约束阶段团队开始对决策方式、解决问题的模式、个人的姿态、基本立场、对立意见等的处理进行协调;而在影响阶段成员之间注重相互的支持与整合行动,彼此意见一致,寻找工作的搭档与成功的可能性。

 

可见,团队的工作方式是团队成员之间紧密结合。相互作用而协同的过程,在这种协同的过程中,可以满足团队成员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什么是高绩效团队

 

提到团队,我们一般指的是高绩效的团队,而非一般意义上普通的团队。根据以往的调查和研究资料,我们认为高绩效的团队应该具备以下的特征:

 

1、拥有共同的价值观

 

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既是解决团队中矛盾、争论和;中突的关键,又是把个人目标整合到组织目标,增强团队凝聚力,最大程度上发挥个人效能的有效方式。缺乏共同价值观的团队就如同一盘散沙,失去了作为一个整体运作的基础,很难发挥1+1>2的整合效应。

 

2、支持性和开放性的持续沟通能力

 

开放的和支持性的团队沟通能力是高绩效团队的一个基本特征。在高绩效的团队里,领导者只相当于协调人的角色,并不主导一切,所有的团队成员都是平等地工作。他们不仅具备对个人绩效的承诺,同时也具备对团体绩效的承诺。支持的和开放的持续沟通可以增强团队内部的人际效能,团队成员可以更有效地共享知识、经验,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团队更有效地增长知识,提高团队潜能。

 

3、团队成员良好的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协作意识

 

在高绩效的团队里,每一个团队成员基本上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因此必然要求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确保能够独立承担团队任务中的某一部分具体工作,从而确保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保证团队整体工作顺利完成。从另一方面来看,团队成员在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那部分工作的同时,还应该相互协作,通过在工作过程中的交流与沟通,发现问题,彼此相互促进,不断改善团队整体的工作质量。同时也确保每个团队成员的努力方向与团队整体工作目标相一致。

 

4、团队成员的高水平参与和相互学习

 

团队成员的高水平参与是决定团队绩效的重要变量。因此,高绩效的团队在团队决策、问题解决过程中应尽量让所有团队成员参与,而不是由一个或一些较强的成员或管理者操控。此外,在一些团队中如果有一个唱反调的成员,对子高绩效团队的建立、维持、发展都是有裨益的。同时,在高绩效的团队里,团队成员应具有很强的相互学习能力,善于从他人身上发现对提升自身能力有利的因素,不断提高自己长期的工作能力。而这种相互的学习活动在客观上也提高了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可以带来积极的回报。

 

5、高的工作效益

 

高的工作效益是高绩效团队最终结果的体现和典型特征。

 

三、如何创建高绩效团队

 

1、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和有效的团队领导者

 

合适的团队成员对于高绩效团队的建立、维持、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团队成员选择的适当,团队才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合适团队成员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是选择团队成员除了专业技能的考核外,要特别注重个人在团队中的合群表现和人格倾向。要考核其是否能在刚组建的团队中,发挥利他、合作、诚信、专注与开放的团队协作精神。二是要注重选择敢于创新、善于学习的人员,以发挥团队成员的应有潜能,提升团队的竞争力。三是重视人员的合理配置。团队成员在共同的目标、兴趣和心理相容的前提下,其专业、技能、性格、资历的构成晕好是异质的,这样会兼顾多种专业领域、多方面技能和具有相互关注、尊重的互补基础。而有效的团队领导者是那些能在关键时刻为团队指明前途所在,让团队跟随自己共同度过最艰难时期的领导者。世界第三大软件公司CA的总裁王嘉廉说过这样一段话:“身处信息技术行业,很容易陷入一个圈套:技术通常会引诱其创造者,使他们深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完全忘掉了市场的需求。有许多的企业不乏技术和人才,但是由于经营者糟糕透顶的管理,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可见,技术虽然是推动中小IT企业前进的主动力,但当他们发展到一定阶段,面对的更大的将是管理和领导的挑战。

 

2、建立有效团队激励机制的奖酬系统

 

有效的激励是企业长久保持团队士气的关键。有效激励要求正确地判断团队成员的利益需求,给予团队成员合理的利益补偿。这就要求团队采取的奖酬系统不但要公平、合理,有效激励团队成员,而且要以提高团队凝聚力为目的。首先,团队采取的奖酬方式要把团队的绩效和个人的绩效结合起来,以团队绩效为前提基础,当整个团队完成指定任务后,团队成员的报酬将依个人绩效而同比增加。其次,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以物质激励为基础,但要慎用、少用,更加强调精神层面的激励,而最有效的精神激励就是对人真诚的尊重和信任,对成绩及时有效的肯定,增强团队成员的成就感,这一点对于IT业中自我尊重、自我实现需求强烈的员工来讲尤其重要。第三,要把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结合起来,以工资、福利,奖金等这些从生产劳动和工作之外所获得的报酬为基础,更强调团队成员从企业生产劳动和工作过程本身所获得的收益,如: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工作、个人成长和发展机会、能够参与决策和管理、弹性的工作时间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显然, IT业员工对后者会更加重视,其激励力也会更大。

 

3、加强授权和自主管理

 

对于IT企业所处的不断动荡变化的市场环境来讲,团队工作方式灵活、快捷的特点能适应市场迅速的变化,因此,企业授予团队适当的资源和权力是非常必要的,是确保团队高效运作的前提条件。此外,由于团队内务成员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们工作的独立性很强,这也要求团队的领导者根据项目的要求,风险程度和性质授予团队成员相应的权力,以提高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并开发自身的潜能。还要推动自主管理,是团队成员边干边学,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好方法。

 

4、对团队成员进行体验式培训

 

体验(Experience)是使人能够将身心融入其中,并能留下个性化的、难以忘怀的回忆的经历。体验式培训是高绩效团队的组建、维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其有效的工具。大多数体验式培训是为帮助组建和维持团队而设计的。培训的目的就是将团队建设中的疑难问题提到桌面上来,加强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培养个体和群体反省的习惯以发展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在体验式培训中,往往让团队成员参加敏感性训练、拓展训练或一些工作活动之外的集体活动。体验式培训在团队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会水平的能力上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在IT业内,由于员工从事工作的高技能性和高独立性,员工一般都不太善于沟通,通过体验式培训正好弥补团队成员这方面的弱点,从而更有利于工作绩效的高绩效完成。

 

5、加强团队学习

 

所谓团队学习是指团队为了促进整体合作与实现共同目标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团队学习首先要求所有团队成员必须开诚布公,摊出心中的假设,将个人的观点明确地表达出来,以便接受别人的询问,而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过程。其次是参与者必须视彼此为伙伴,以消除沟通的障碍,能更深入地了解别人的意见并减少不安的感觉。第三是要有一位辅导者作为团队学习过程的顾问,帮助成员进行顺畅而无拘束但又不偏离主题的讨论或会谈,并在必要时介入以加深成员对讨论内容的认识。团队学习的过程也即彼得·圣吉所谓“深度汇谈”(dialogue)的过程。对于IT企业来讲,知识的更新速度相对异常迅速,所以对于IT企业的员工来讲,团队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

 

6、提高团队情商

 

情商,亦即情绪能力(EQ),是在智商(1Q)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起来的理论概念。情商包括五种能力: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可见,情商对人的一生事业发展决不亚于智商,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智商。世界微软缔造者盖茨和可口可乐董事长巴菲特曾在回答中国大学生听众的提问时,直言不讳地说:成功与智商无关,关键在于理智,理智即情商。团队情商是指一个团队的综合情绪控制能力,它是团队创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的团队建设范文6

一个强大的企业是由若干支相互协调、互相支持的团队组成,团队内部不仅通力合作,而且团队之间相互配合,为对方提供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使各团队相互离不开。各团队都处在企业整体的链条上,都能时刻得到其他链条部位的支持和帮助。在生产和工作的过程中,各方不仅明确自己的职责,互通信息,注意有效的沟通,而且彼此都注意为对方工作的开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里所蕴含的道理是深刻的,那就是作为一个团队,其成员之间互助合作所形成的力量是强大的。换言之,“团队合作”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石。

对于任何企业和任何组织,部门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组织和组织与个体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是一个健康组织稳定有序不可或缺的事情。它不仅是一种制度视为铁的纪律,列为组织和系统有序发展的底线,同时也作为一种企业和组织的文化被无限制地放大,个体违背这一要求,或者不支持这一团队文化建设,不仅视为离经叛道,而且有悖于道德。可见,支持和参与团队合作,是组织之所以成为系统化管理机构的前提。

团队之间相互支持是外部表现,而团队对自我的审视和自问,是推动同伴互助有效实践的内在动力。强大的企业团队大多具有全局观念,在上下级之间、横向各部门之间经常会追问这样一些问题:在这段时间内,我的工作为你的工作做出了哪些贡献?提供了哪些方便?造成了哪些不便?添加了哪些麻烦?还需要我做什么事情?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经常性地自我追问,不断反思自我,才能对自我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价值产生全面的认识。不断审视此类问题,才能让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仅知道自己的所需,同时明白同伴的所求,为互助而进行的交流才最大限度地减小功利的色彩,同伴的箴言才能帮助自我不断改进自我的错点。团队中任何形式的对话和协商才能成为互助发展的黏合剂,唯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队,而不是所谓的一群个人。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以几何级数激增,各种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同时这个时代又是社会分工高度细化的时代,任何个体的力量和个体的才智在复杂的事物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何况任何人都不是各学科和各领域的通才,要想提高工作的胜任力,我们就必须组织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相互支持的团队,为了一致或者相似的发展目标,每一个个体就要求同存异,相互支持,形成事实意义上的合作性团队。团队要想实现“1+1>2”增值性的合力,团队成员就要心理上相互信赖,行动上相互支持,成果上共同分享,共同承担风险和成功,每一个体都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守位并不越位,正确定位个体与团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即拥有同伴的支持,又得到团队的关爱,既有安全的心理模式,又有归属的组织愿望,相互砥砺,促进每一个人都不断地获得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这就是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组织(团队)的目的,在于促使平凡的人,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二、“团队建设”是学校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教师是专业工作者,是将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在基于学生认知心理和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认知习惯,通过示范和说教让学生愉快接受的习得过程。教育有自身要遵循的规律,它不像我们解决的数学或者物理程序化的问题一样,有着严格的逻辑关系和准确的表述方式。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一个体都有着丰富的精神和内心世界,不同个体的家庭文化素质存在差异,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这就使我们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生活充满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这也就使教师的每一天都充满着创新的设计和创造性,无疑给我们的专业生活带来诸多的挑战。

当下的社会人人都渴求优质的教育,这种优质主要是指优质的教学成效、促进人和谐与健康发展的教育过程,以及在学习中获得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教育成为社会最大需求和最高要求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多的责任被托付给学校,学校教育的功能被无限地放大,承担的责任日趋增多,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超乎常态的要求,单独的一个教师个体无法应对如此多的要求,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就成为一种必然。

教师由于工作对象和内容的限定,无法像其他职业一样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参与社会生活,日积月累就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新潮”文化边缘化。面对超出学校教育所能担负的责任,面对多样化和复杂性的教育需求,教师的教育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面临多样价值取舍而难以做出适合每一个体需求的尴尬。教师只有在同伴的帮助下,聚合集体的智慧,才能获得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致于从经验的分享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智慧,教师只有在同伴的帮助下,在心理上对同伴和群体有可以信赖和依存,教师个体才会有真正的社会角色。毕竟我们都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性动物的典型特征就是心理对社会群体的归属性。个体一旦被群体所认可和悦纳,个体才会对所归属的集体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他在工作中的创造力和对未来工作不确定的担当意识就越强烈,教师才会从容而坦然地过一种富有人文气息的教育生活。个体对集体的归属是个体心理安全的主要支撑力量。

学校内部的组织系统之间、不同学科之间、教师同伴之间、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之间,相互的帮助和支持就成为实践有效互助的主要力量。一个学校之所以能成为新的教育文化繁衍和发展之地,是源于这个学校有优秀的教学管理团队、学科发展团队和以名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支撑并推着这个学校教育文化推陈出新,走向繁荣,而这些绝对不是一两个学科名师,或者单独的一个教学管理人员所能做到的。可见,优秀的团队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不是某一个教师或者某一个教学管理人员,加强团队建设就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

三、“同伴互助”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根本途径

不同学校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即便是同一地域,也由于学校的资源、办学特色和价值定位不同,学校对教师群体的亚文化形态体现的态度和评判存在差异,这也造成不同的学校互助性组织的实践形态存在“校本化”的差别。从实践来看,名校是由若干个优秀的学科团队和优秀的班级管理团队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必然结果,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学校必须承认这一个命题:“优秀的学科团队不是学校管理出来的,而是在一个学科团队中有引领同伴发展,凝聚同伴的领军性人物,而这个凝聚核就是名师。”

每一所学校都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所谓的“名校”并非每一位教师都是本地域在该学科的顶级教师,这所学校之所以成名,有着深厚的教学文化和较高的社会知名度,那就是这所学校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将这一个学科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聚合在一个学科“权威”的周围,通过“名师”的带动,按照既定的目标有序、有层次、有阶段性的发展。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在名师为核心的团队中获得专业帮助,这个学科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都能在工作分工和责任心的驱动下,朝着既定的目标有序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补位、团结奋进的和谐性发展团队。形成这种稳定的社会角色的关键是这个学科团队有着共同的发展愿景,有着相似和一致的专业发展目标,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全面领会总要求的前提下,自主选择个性化的工作方式和发展路径,有序的发展。而这一些并不掩盖教师专业的个性化。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鲜明的教学个性和价值取舍,他们都能在团队的砥砺中获得属于自我的选择。也正是这种个性多样,包容个性的群体空间,每一位教师才能有尊严地过一种属于自我的专业生活。

如果一所学校将教学文化的使命交付给几个教学管理人员,或者将某一个学科托付给某一位“名师”,让业务精湛和娴熟教学管理人员或者“学科名师”成为一个发号指令的“学霸”,那么我们看到的只是少数教学管理者或者某一个名师对教育现状痛恨疾首的诉说和他们劳碌匆忙的身影,而在他们的周围,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主体力量的教师,他们只是一个被管理和被动行动的工作者,而不是主动发展,担负责任的开拓者。使教学文化和学习文化的发展演变成所有教师自我的担当,通过互助团队的建设,形成若干个以名师或者业务骨干为核心的学科专业发展团队,通过项目的分担和对工作未来的设定,勇于创新,敢于实践,通过研究的方式提高对未来工作的预见性,就成为团队推动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学校教育文化的发展,我们要坚信这一个基本的道理:教师同伴的专业互助远胜于一个或几个“名师”所起的作用。企业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教育尽管不能提及效益最大化,但教育同样要借鉴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团队合作”文化来构建一个同伴互动、互助、互评和互励共进的合作文化,以此推动所有教师实现专业有差异性地成长。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教育的性向,都有个性化的追求,都能在团队中担当崇高的社会价值感,这应是当下学校管理的重要策略。那么,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呢?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学校教师团队的学习平台,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如,建立以团队为活动主体的对话平台,将教师团队学习与传统的教研组有机整合,形成集校本化课程研发与教学实施为一体,集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为一体的学科团队组织,把某一学科托付给这一发展团队,让其有效处理好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从而使决策、管理与操作处于同一平面,不断提升工作的绩效。

其次,教师间的专业互助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支持,这一外部环境主要是指促进和保障教师专业互助的机制环境,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层面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方式。管理的终极意义是提高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以尊重专业者的专业性向和专业选择为前提,以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让教师过一种有积极意义的、体面性的教育生活。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当以激励大多数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主要目标,既要淡化过度的甄别性评价,又要减小对少数优秀者过高的奖励性评价以引起其他教师不平衡的心理。如果学校过分注重对少数优秀者高额的物质奖励,设想通过对少数优秀个体超乎常人应得报酬的物质奖励来刺激其他大多数同伴的羡慕,从而提高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自觉意识。殊不知,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少数优秀教师有意无意地推向了广大教师群体的孤立面,从实践的调研来看,被高额奖金激励的个别优秀者对学校并不感激,由于大多数失落者的伤感,被奖励者也就很难在以后的工作中像以往那样再从同伴中获得有效的帮助。再加上发展时期特有的“骚群心理”,致使优秀者也就常常成为教师群体中的“孤独者”。由此可见,在某种意义上,基于推动教师团队互助文化的建设,学校应当更多地站在绝大多数教师的集体发展角度上考虑问题,而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对少数优秀个体的物质刺激上。须知,我们注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教师团队的整体发展,管理的意义则在于调动和促进教师个体的奋发向上。

企业的团队建设范文7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销团队;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042-03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是人员就业的主力军,不仅提供各种各类生产与生活资料,同样也是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实际的经营中,许多中小企业面临各种问题,但营销管理中的团队建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这制约了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稳定,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一般实力较弱,在竞争的多方面不占优势,营销团队的稳定与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命运。中小企业的营销不同于大企业、跨国公司等的营销,应根据自身的营销特点开展营销团队建设。

1中小企业营销的主要特点

中小企业一般由于资金实力较弱、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和技术等都存在一定欠缺,所以大多选择为大企业配套、生产特殊或特制商品、占据市场缝隙或生产低端、低价、流行性商品等,力求发挥自身优势或避开强大的竞争者。较成功的中小企业的营销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营销观念市场化

中小企业一般资源、能力有限,如果产品不适应消费者或客户的要求而造成产品滞销,企业就可能会陷入困境,因此建立市场营销观念很重要。中小企业在营销行为上表现出的跟潮流、模仿、转产、调头等是紧跟市场需求的结果。在市场缝隙中生存的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利润可观,这也是因为找准了需求。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组织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服务,中小企业就可以保证经营的持续性。

1.2市场本地化

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服务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竞争能力的限制等,很多采取本地化战略。不论对组织市场还是消费者市场来说,这种本地化的战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小企业在本地品牌影响力、服务能力及推销能力等。面对大企业的进攻,中小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身对本地市场的独特理解与情感因素等与之竞争,从而可以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很多中小企业在本地区进行长期经营,它们与大企业能够共生,甚至在有的地方中小企业相对还处于强势地位。

1.3价格低档化

由于受品牌、企业形象等制约,中小企业一般不能给产品制定一个高价,但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消除其对利润的影响。比如,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人员工作内容丰富,少量的员工能承担较多的任务,从而管理费用得到降低。由于采用本地化战略,运费、服务费得到降低。

1.4产品专一化

复杂的产品组合对中小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由于研发能力、生产水平、人才数量和营销管理水平的不足,中小企业很难运作好多而全的产品组合。“窄而精”的产品组合较适合中小企业,这要求企业精选少量最适合自己目标市场的产品种类,精耕渠道、增加终端顾客争夺能力,用自己企业擅长经营的产品去满足市场要求。

2中小企业营销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在产品、目标市场、观念及综合实力等方面与大企业存在差异,中小企业在进行营销团队建设时就应考虑实际工作的需要,依据适合产品推广、市场占有率提高与人员有效管理的要求来进行。不少中小企业喜欢从外资公司、知名公司高薪聘请营销高管,但实际情况中出现问题的不少,比如文化理念的冲突、烦琐的管理流程与工具招致员工不满、过分注重品牌与服务导致利润不高等。以下对中小企业营销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的总结。

2.1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职业发展路径不明、激励方式单一及企业发展战略与方向不明确等造成营销人员流动频繁。一方面好的人才缺乏、有经验的人才少;另一方面新手较多、综合素质低。这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市场的拓展与客户的稳定,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处处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广大中小企业建立一套有效的招聘、培训和使用与激励机制等来解决。

2.2团队精神缺乏

团队精神讲究共同目标、相互学习、相互协作产生合力等。而中小企业中由于团队文化缺失、注重个人业绩与收入等,营销人员之间也存在竞争,特别是一些员工因素质不高甚至会互相倾轧。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间的不信任、缺乏沟通与不协调已严重影响了广大中小企业的营销能力。

2.3培训工作不完善

由于涉及人力、物力、时间及财力的问题,中小企业一般不愿对营销人员进行深入的理论培训,更加很少聘请外部的培训人员来进行正规的、实战化的专业训练。其结果是营销人员成长缓慢,甚至缺乏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有效开展工作、效率低下。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还与企业害怕辛苦培养的人员离职有关,但不提高营销人员的能力最终损失的还是企业。营销人员由于工作成绩不好、技能提高慢,也很难安心工作。中小企业大多能够实行例会制度,但不能认为每日、每周例会开展能保证员工与领导、员工与员工有足够的交流,不能简单地认为例会能够充分的提高营销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例会的作用是有限的,还需建立培训制度来强化企业的营销培训。

2.4用单一的考核代替团队管理活动

对中小企业来说,每期的销售收入、利润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大多注重每个营销人员的销售业绩。企业期望通过“底薪+提成”的收入分配方法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进行管理。但团队的管理涉及销售辅导、业务交流、团队精神培养、销售计划、薪酬设计及冲突管理等各方面内容,这些方面工作做得不完善很难调动营销人员的工作热情。管理工作的不足带来消极怠工、缺乏斗志等现象。

2.5缺乏合适的营销管理制度

一般认为对营销人员的管理应松散,主要讲究销售业绩。但没有管理制度、没有行为规范,营销人员在工作中就易懒散、拖拉,工作效率很难提高。对中小企业来说,管理制度不必过于烦琐,主要为两大类:分配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相关的制度包括奖惩制度、业务汇报制度、业务操作规范、分配制度、考勤制度及财务报销制度等。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制度不必过于复杂,应简单有效。

2.6缺少有效率的营销领导者

管理既是艺术也是一种科学。在营销团队管理中,各种规范、制度是还需要人去灵活的执行、应用。而缺乏全面能力、不善于激励下属的营销领导者就会导致工作中冲突不断、人浮于事和制度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提高效率的作用。如果营销领导者不是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支持员工,而是靠命令、威胁、压任务的方法,只能造成营销人员离心离德。一个好的领导要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能够协调团队的关系、能够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带领团队高效的工作。

2.7薪酬设计不合理

首先,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市场差异、职位差异对员工的薪酬设计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并不合理。如对于竞争性市场、成熟市场、新拓展市场在进行考核时,就应考虑市场开发的难易度程度。另外市场本身容量的大小也会影响到营销人员的工作业绩。其次,营销人员的要求不同也不宜采用统一的方法。比如有的营销人员能力较强,看重高额的提成,不重视底薪;有的重视能力发展与培训,不注重短期收入的多少;有的既重视收入同时重视职业发展。针对这些情况,中小企业应灵活根据营销人员的特点进行薪酬设计,做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又满足其要求。最后,中小企业营销人员频繁流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自己的优秀员工总是被高薪挖走,从而市场和利润都受到损失。因此中小企业的薪酬如果缺乏外部公平性和竞争性很难留住人才。

2.8团队建设意识薄弱

目前,人工工资以及福利等费用较高,而中小企业一般经费紧张,一些企业往往不愿意精选人员、建立团队。这种主客观的因素往往会阻碍企业发展,而企业往往只会到情况很严重时才会思变。另外,一些小企业主缺少管理知识、管理意识,对团队管理往往会束手无策。至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执行合理的绩效考核等对这样的管理者来说都有些勉为其难。

3对策分析

优秀的营销团队一般具备以下特征:大家广泛沟通信息并相互支持、相互信任;职责明确;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念等。中小企业受本身诸多因素限制,较难建立一个优秀的营销团队,但针对出现的部分问题仍可通过相关对策加以解决,从而持续保持营销团队的有效运行。

3.1完善招聘工作

中小企业想招聘合适的营销人员有困难,想招好的营销人员更难。大多时候招聘来的人员潜力、性格、目标、价值观等就有诸多不足,这给后期的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力、经营特点等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招聘工作。在学历方面,中小企业不必过分看重学历的高低,应重点考查潜力、能力和态度。大专、高中、中专、技校及职高等都可以作为选择对象。很多中小企业的市场是区域型或主要针对一些利基市场,一般不会在品牌建设、消费者分析等方面有复杂的工作,更多的是依靠人员的推销、顾客关系的维系及促销活动来开展工作。有的经销商,业务员只有5个高中生,但销售额却有二千万元。在潜力方面,要关注员工的目标、成功欲望及改变现状态的要求。如果营销人员没有奋斗目标,得过且过,满足底薪和一点提成,那就很难不断完善自己,综合素质也会长时间得不到提高。在性格方面,外向型的营销人员较合适,容易处理好客户关系,一般成绩较好。但内向型的营销人员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这类营销人员稳定、可靠,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同样可以取得顾客的信任,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态度方面,营销人员要能吃苦耐劳、能从小事做起,要乐观积极不怕挫折。

3.2完善培训工作

中小企业不一定需要长期的培训计划,但必要的培训工作、制度是不可少的。首先,从员工进入企业开始可进行企业文化、产品知识、基本营销技能、竞争状况等的理论培训。培训要与考核挂钩,避免走形式主义。其次,对新员工还要进行实践培训。这种培训可由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传帮带”,然后再由营销部门组织考核。再次,要经常组织营销人员相互交流,可以开经验总结会,由大家一起分享工作中的得失。最后,企业可以不定期地聘请专业培训师或行业专家座谈、培训。

3.3培养团队精神

没有团队精神,形不成合力,员工间的工作关系就不融洽,也很难快速共同进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营销人员数量不多,加强团队精神建设很重要。一是可以组织团队案例的学习活动,让员工知道什么是团队精神,它能带来什么好处。同时比较如果没有团队精神,有什么样的后果。二是业绩的考核既讲究个人成绩也讲究团队成绩。如果有人业绩很差,整个团队都要受影响。三是组织一些业余活动增进感情,也可以采取不定期开展工作交流会的方法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3.4建立营销管理制度、全面管理团队工作

每个中小企业应在实践中完善一套适合自己的营销管理制度,不一定要很复杂,要简洁并能够得到执行。对中小企业来说,管理制度主要为两大类:分配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前者主要解决如何进行收入分配,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不同营销人员的积极性;日常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工作中的流程、规范问题等。相关的制度包括奖惩制度、业务汇报制度、业务操作规范、分配制度、考勤制度及财务报销制度等。在对团队进行管理时,不能简单的要求营销人员达到多少业绩,用单一的销售额代替对团队的全面管理。应从企业及市场的实际情况入手,细化工作。销售计划的制订要考虑人员的能力、市场竞争、产品因素等。在营销工作中也要多方面支持员工的工作,解决其存在的困难。不断完善薪酬设计方案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于工作中的冲突要有处理的办法。只有从多方面对团队进行管理,团队才能获得良好的工作状态。

3.5选择一位有力的领导

有力的领导可以是营销部的经理,也可以是公司的总经理。他需要有经验丰富、具备一定理论素质和人格魅力。要能在交际和工作上都得到营销人员的认同,从而让人们信任。他要能够团结全体营销人员、鼓舞员工,只有这样团队才能在他的带领下,克服各种困难,不断进步取得成绩。榜样是人们认同和模仿的对象,有了这样一个领导,就能从方方面面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使团队产出高业绩。

3.6优化薪酬设计

薪酬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一种激励方法,薪酬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营销人员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积极性。首先,薪酬设计要考虑市场成熟程度、客户价值大小,不能仅根据销售额高低进行收入分配。其次,对于不同的营销人员可采取不同的薪酬方案。中小企业里,大部分销售业绩是由一些能力突出的骨干完成。对于能力强的营销人员可采用低底薪加高提成的办法,但对新员工、能力尚弱的员工宜采用高低薪加低提成的办法。再次,对于核心的成员应采取具有外部竞争性的薪酬方案,其薪酬收入要明显高于同行的竞争者。如果核心成员被挖走甚至客户被带走,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损失。最后,发挥非薪酬的激励作用。例如,给营销人员参与企业管理、进行问题讨论的机会,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为每一位员工设计职业发展路径,晋升机制通过赋予员工不同的地位等级调动其积极性。邀请行业专家或同行相互交流,拓宽员工的眼界。邀请专业讲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组织出游、参观或参加展销会活动,等等。

3.7增强营销团队建设意识

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较难有团队建设的意识。对于这一情况,更需要企业的管理者主动更新观念、了解营销团队建设的作用与方法。可以通过会议、研讨的方式在总经理、营销经理、销售主管及业务员中交流团队建设思想、树立团队建设意识。可以组织营销中高层人员去营销队伍建设优良的企业交流、考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般生存压力都较大,在资金、市场、产品、人才等方方面面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销售产品上。正因如此,营销团队的建设显得更加重要,而具备营销团队建设的意识则是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刘文洋.中小企业营销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

[2]段学武.中小企业的营销特点及观念探析[J].中国经贸,2009(16).

[3]刘扬.浅析中小企业营销团队的薪酬设计[J].中国商贸,2011(6).

[4]王杭芳.义乌中小企业销售团队精神建设刍议[J].商业文化,2012(3).

[5]陈莹.中小企业如何管理营销团队[J].中国中小企业,2004(10).

[6]孙新华.破解中小企业营销困局[J].理财杂志,2007(9).

企业的团队建设范文8

摘 要 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团队文化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凝聚力,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对乌海电业局输电管理处团队文化建设工作的实际分析突出企业文化对团队建设的引领和推进作用。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团队建设 作用

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一个军队如此,一个企业也是如此。没有文化的引领,企业的兴盛不会长久,也不能持续发展。

在内蒙古西部重镇乌海市,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团结,特别和谐的职工队伍――乌海电业局输电管理处。这个团队推行半军事化管理,依靠高标准和严纪律建立起团队共识,以独具特色的团队文化引领推动团队建设,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称号,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荣获自治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奖状,自主研发的各类创新成果荣获全国优秀成果奖7项;1个班组被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1个班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2个班组荣获自治区工人先锋号;涌现出部级技术能手1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3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

团队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的系统工程,凝炼团队文化必须着眼全面性、注意继承性、发挥能动性、体现长效性,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目的。基于这一认识,输电处提出“以人为本,将内蒙古电力公司企业文化有效落地,把团队文化建设渗透到输电生产管理全过程,用团队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创建思路。

团队文化作为最基层单位的管理灵魂,是这个单位个性的表现,它没有固定的“生产”模式,也不能被简单的复制。提炼并形成优秀的团队文化,既不能关起门来盲目地创建,也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其它单位的做法,必须结合乌海输电团队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来建设。在创建过程中,每做一件事情,每搞一项活动,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输电职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乌海输电特色的“个性文化”,力戒写几个高调口号、做几个闪亮标语、立几个耀眼标牌、搞几个目标愿景的表面文章。

2015年5月至9月,团队文化创建工作组深入班组,深入现场,多层次、大范围开展走访、座谈、收集和研讨活动。总结出乌海输电“榜样引领、情感凝聚、军人作风、创新成长”的四大思想政治工作效应。提炼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乌海输电处秉承公司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将公司企业文化渗入到输电团队文化整合过程中,使之落地、生根、发芽。经过反复研讨,数易其稿,最终提炼形成了“三融一高一强”的输电团队文化体系,即“相融聚合力,山高我为峰”为内涵,以“融心聚力,融智创新,融情奋进,追求卓越标准高,攻坚克难执行强”为理念,以“人心畅通、管理畅通、电网畅通”为目标的乌海输电团队文化体系。

实施“六个一”工程,突出团队文化建设品位。在创建过程中,建设一个输电团队文化展厅,建立一个输电微信平台,编辑一本输电故事集,拍摄一部输电形象专题片,制作一部输电人物微电影,成立一支输电故事宣讲队。

输电团队文化展厅,分为团队文化理念、创新创效、荣誉回顾和未来展望等六个展区;“畅通输电”微信公共平台,分层设置了“四特风采”“指尖党建”“勇攀高峰”等栏目;故事集《高高的输电塔》、专题片《相融聚合力山高我为峰》、微电影《金宝相亲记》,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输电人的工作、生活,从中我们能够领略到输电人的精神风貌,感受到输电人的欢乐情怀,体会到输电人的高风亮节;输电故事宣讲队举办了“甘德尔山上的空中课堂”,组织职工家属在甘德尔山上开展亲情线路特巡,在山顶上进行输电精神宣讲,为塑造和谐输电一家人打下了良好基础。举办“传承输电精神,激昂多彩青春”道德讲堂,讲述输电人参加公司技术比武的故事、寻找“平民英雄”的故事、在荒野中艰苦工作的故事,号召和带动全局职工感悟输电精神、学习输电精神、传承输电精神。

这些人物、故事、事件,大家想过,见过,干过,人人耳熟能详,件件一目了然,让人凝聚团队力,陡升荣誉感。一个争先恐后、争当先进、争做贡献的你追我赶的氛围,弥漫输电处,激励输电处,感化了每一位职工。

企业的团队建设范文9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化企业多种用工形式下的团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团员队伍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团组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发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生产的作用。团员队伍的健康发展,能够为石化企业生产、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石化企业的用工现状

石化企业目前实行的是“双轨制”用工制度,即体制内劳动者(拥有正式编制)和体制外劳动者(没有正式编制)相结合的用工制度,具体的用工形式有:正式工、合同工、外包工、借调工、临时工等。这些用工形式具有明显的优缺点,造成了石化企业用人管理的困难。

(一)正式工,是指与企业签订了长期、无固定年限的劳动合同,因而与企业形成了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企业中享受待遇最高的用工形式。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由于年龄偏大,且劳动关系稳定,无后顾之忧,因此工作态度和工作状态呈现两极分化。

(二)合同工,是指企业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涉及时限、任务、义务等。合同年限一般以三年或五年为主。合同工一般工作能力较强,工作积极性高和工作效率较高,在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仅次于正式工。

(三)外包工,是指在进行合作项目时,由于需要外部技术和人员而又难以通过其它用工方式解决,或者将企业非核心事务交由其它公司负责的情况下采取的用工方式。同其它用工形式相比,人工成本较高,但是与承包单位之间没有直接的支付关系,因而不产生劳动纠纷。

(四)借调工,是指石化企业内部(总厂和二级单位),因特殊需求,建立的临时借用的用工关系,一般由借调单位支付工资、奖金等。由于不保留档案,借调工不占借调单位的编制及福利。但是,根据项目进展造成员工的职位调动和工作变化,不利于员工的长期培养。

(五)临时工,是指石化企业根据临时性或季节性工作任务,临时招用的职工,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由于协议常常是口头上的,因此临时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极不稳定,随时都可能终止。同时,临时工待遇较低,没有社会保险和福利。

根据相关统计,从2002年到2011年,包括石化企业在内的所有国有企业的就业人员基本维持在200万左右,且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石化企业在总就业人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临时工占在岗总人数的比例不断增加,其它用工形式人数不断上升,因此,非正式工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关系更为复杂化。

二、石化企业多种用工产生的影响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近年来,多种用工方式在石化企业内部获得广泛应用,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的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身份差异,造成流失严重

在石化企业内部,正式工的工资薪金、福利待遇、晋升空间都要远远优于其它用工形式,因此,不少员工因为身份上的差异,而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对工作缺乏热情,对工作任务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是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少数员工甚至出现了心理失衡,出现逆反心理。例如,在完成同样的工作情况下,正式工可以享受带薪年假、过节费、五险(含住房公积金)等;而合同工过节费用比正式工要少一半以上,没有任何补贴,企业只为其购买三线(不含住房公积金)。同样的工作,合同工由于面临是否续签合同的巨大压力,工作更加努力,效率更高,但不仅不能享受到同正式工相同的待遇,而且随时可能面临不能续签合同的处境。同工不同酬,使得许多员工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感,认为自身的付出和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报答,因此,造成石化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二)员工关系更为复杂

多种用工形式增加员工关系管理的复杂性。多种用工形势下,企业同员工的关系已不仅仅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很多情况下,双方的身份区别不明显,难以简单进行分辨。这种劳动关系,很难对相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清楚界定,因此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具体到石化企业,就是管理者对于正式工的控制和管理相对较少,而对其它用工形式的员工则管理较多。在传统的用工形式下,企业将管理重点放在企业内部员工关系管理上,而随着外包、劳务派遣等用工形式的引入,员工关系更为复杂,不仅限于企业内部,更涉及合作单位的员工。

三、加强石化企业团员队伍建设的原因

第一,加强石化企业团员队伍建设是确保企业稳定生产的前提。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把青年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巩固党在青年群众中的基础,是石化企业团组织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石化企业的用工形式更为复杂,越来越多的团员青年在企业就业。因此,做好青年群体的教育工作,特别是以非正式工形式在企业就业的青年群众的教育工作,对于企业团组织的发展,企业生产的稳定,都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加强石化企业团员队伍建设是服务青年的需要。竭诚为青年服务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多种用工形式,导致部分青年由于同工不同酬,产生不平衡心理,个别人甚至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行。作为石化企业团组织,应重点解决这些因为用工形式、待遇等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鼓励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努力工作,为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奋斗。通过采取有效方法,解决员工思想问题,真正为企业生产和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