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甲型流感预防措施集锦9篇

时间:2023-07-02 09:42:38

甲型流感预防措施

甲型流感预防措施范文1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511.7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771-03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综合预防;健康计划;学生保健服务

2009年3月,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墨西哥暴发,之后席卷全球。由于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人们对此缺乏认识,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发出警告,且警告级别不断升级,直至到了最高警戒级别――六级。短短6个月,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由最初的墨西哥一个国家,迅速蔓延至全球。据WHO的数据,截至8月6日,全球共有16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6万余例,全球死于甲型H1N1流感的已经接近1 800人。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今后2 a全球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人数可能多达20亿,占全球总人口的1/3。 2009年5月11日,我国内地确诊了首例输入性病例,至此甲型HIN1流感开始登陆我国内地。据我国卫生部统计,截至8月20日15:00,我国内地甲型HIN1流感患者累计已达2 921人,病例涉及全国内地27个省份。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从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经济正常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以“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为防控原则,正在全国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各项防控工作。

教育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多次部署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并在卫生部的具体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先后制定并印发了《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关于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等多个文件,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具体要求和指导。本文主要依据上述2个文件,就如何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进行解读。

1 为什么要重视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1.1 甲型H1N1病毒传播性强且人群普遍易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新的流感病毒,美国于2009年4月在人体中首次检出。该病毒虽然毒力总体来看比较温和,但具有高度传染性。专家认为,甲型H1N1病毒传染性明显高于季节性流感。另外,由于甲型H1N1病毒是一种新病毒,因此人群普遍缺乏特异的免疫力。

1.2 青少年是易感人群 据专家介绍,甲型H1N1病毒主要攻击群体是青壮年。根据WHO报告,甲型H1N1病例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12岁,10~19岁人群约占40%。10~19岁人群绝大多数都是学生。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主要以学校暴发为主,且该人群易将病毒引入家庭,传给其他高危人群。

1.3 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 甲型H1N1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者通过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就会被感染。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用场所传播最快。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一间教室有几十名学生,加之教室空气又不流通,如果有一人患病,极易造成疾病传播。

2 如何做好学校防控工作

2.1 防控原则 按照属地化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构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督导和指导所辖学校、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格局。

2.1.1 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卫生等部门配合,共同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督促落实学校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配合卫生部门严密监测行政区域内学校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并适时做出预警;指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紧急应对和处置甲型H1N1流感疫情;检查督促行政区域内学校落实各项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协调解决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所需的物资、经费等保障;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2.1.2 学校 学校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制定本校的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具体落实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各项措施;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必需的物资、场所、人员与经费;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2.1.3 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完善防控预案;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全国及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根据疫情变化情况,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

2.1.4 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负责辖区内学校疫情分析报告、病例诊治、流行病学调查;协调和指导学校落实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按照卫生部相关防控方案和技术文件,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负责指导学校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

2.2 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2.2.1 基本原则 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群防群控、依法科学处置。

2.2.2 基本要求和措施 (1)成立一把手校(园)长负总责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到学校各具体部门,落实到每个班级,落实到具体人员,确保防控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制定应对预案。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制订应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案和工作方案。工作方案(预案)应尽可能细化,包括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疫情报告人、监测与报告、具体措施落实等,使之具有操作性。(3)开展培训。一是加强教职员工培训,使学校每个教职员工都明确各自职责,知晓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熟悉防控工作程序;二是组织校医院、校医或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参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对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在防控疫情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发现和报告等能力。(4)开展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包括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宣传栏、板报、温馨小贴示等),向师生员工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其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争取师生员工积极配合学校落实防控措施。(5)加强室内通风。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保持空气流通,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学校必须认真落实通风措施,要把开窗通风纳入班级、年级卫生评比重要内容。另外,在教室、宿舍门上可以张贴温馨小贴示,提醒注意开窗通风等。(6)实施并落实晨检制度。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开展晨检,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一旦发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要立即按当地有关规定,要求其进行进一步诊治,其间不得返校参加正常教学等活动。(7)实施并落实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应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如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应在第一时间(2 h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8) 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9)建立健全信息及时通报和措施联动机制,及时收集所在地区甲型H1N1流感发生信息,及时准确地进行预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之间、各教育机构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必须指定具体联系人,并保持24 h通信畅通。一是各学校、托幼机构一旦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立即按《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要求,依据相关预案和工作方案,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疫情处置的各项工作;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本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一旦发现学生甲型H1N1流感病例,要立即将相关信息通报患病学生所在学校,并指导学校采取有关应急防控措施。(10)加强疫情应对物资准备。如晨检用的体温计、消毒液物品、洗手液或肥皂、寄宿学校特别是高校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的房间等。

2.2.3 关键措施 疫情监测与报告(确定疫情报告人、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加强室内通风、宣传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正确洗手。

2.3 积极应对、科学处置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将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按照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为3种5类情况,不同情况处置措施有所不同。

2.3.1 第1种: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学校内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采取的措施以防为主,主要包括上述10项预防性防控措施。

2.3.2 第2种: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 在学校内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但传播链清晰,病例感染来源为学校外部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其污染的环境,疾病危害尚不严重。采取的措施是以防控(控制传播)为主,除上述10项预防性防控措施外,还需控制传染源、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严防疫情传播。具体控制措施包括:(1)卫生防控措施。①病例应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及时接受隔离治疗。②卫生部门在学校的配合下,开展对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并实施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中小学生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以居家医学观察为主,高校学生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以集中医学观察为主。病例所在学校建立与居家医学观察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并将密切接触者健康状况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每日对集中医学观察者实行随访、报告。③卫生部门指导、协助学校加强当地学校晨午检工作,加强学校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治可疑病例。④卫生部门指导学校对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进行消毒。采取消毒、感染控制等措施,做好疫情控制工作。⑤卫生部门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加强区域内的信息公布和通告工作,稳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情绪。教育和卫生部门共同做好媒体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2)学校防控措施。①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出现病例的托幼机构实施全园停课7 d(或7 d以上)的措施。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儿童的校外管理,避免其在学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托幼机构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 d。②中小学校和高校等教育机构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③如疫情传播风险较大,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中小学校和高校可按照由班级到年级的原则采取临时停课措施。④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2.3.3 第3种: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 处置原则:采取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链、保护高危人群等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或减缓疫情扩散,减少病例,减轻疫情危害。

2.3.3.1 第1类情况 在学校1个班级内发现散发的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局限在1个班里)出现第一类情况时,在加强非校内感染病例的卫生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1)卫生防控措施。①卫生部门指导、协助当地所有学校开展晨午检和疫情日报、零报告;②卫生部门指导学校加强校内环境消毒;③卫生部门指导学校加强居家隔离观察者的管理,要求其主动接受监测,每日定时报告身体状况;④按卫生部门要求,对重点或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2)学校防控措施。①学校停止举办校内各种大型师生集会和会议等活动;②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③根据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决定,学校采取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

2.3.3.2 第2类情况 在学校内出现多起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形成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流行趋势。学校局部疫情暴发,指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2~3个班级14 d内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校内感染病例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局限在1个年级内,不超过3个班)。

出现第2类情况时,除强化病例诊治、校内环境消毒、隔离医学观察者管理,加强当地学校疫情监测、对重点或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等卫生防控措施外,重点应加强相关学校防控措施的实施,如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出现病例的中小学、幼儿园等实施全校(园)停课措施;对出现病例的高校实施学生停课不离校,在校进行观察措施。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的校内外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并做好被隔离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保障等。

2.3.3.3 第3类情况 在学校内出现甲型H1N1流感流行,疫情迅速在全校扩散,且有波及学校周边地区的趋势。学校流行,指在14 d内在同一所学校不同年级或同一个年级3个班级以上,出现多起甲型H1N1流感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持续传播现象(扩散到不同年级,或同一个年级3个班级以上)。

出现第3类情况时,应重点加强医疗救治工作,尤其是重症病例的诊疗救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治,降低病死率。对重点或高危人群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措施;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确保防控工作科学、有序、有效。另外,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当地所有学校实施停课措施。强化放假学生的校内外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并重点做好被停课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保障。同时,教育、卫生和相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强化风险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

甲型流感预防措施范文2

本方案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以及各部门举办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学生夏令营和冬令营等。

一、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

(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学校内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

(二)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

在学校内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但传播链清晰,病例感染来源为学校外部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其污染的环境,疾病危害尚不严重。

(三)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

第一类情况,在学校一个班级内发现散发的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

第二类情况,在学校内出现多起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形成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流行趋势。学校局部疫情暴发,指在同一学校同一个年级两至三个班级,14天内,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校内感染病例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第三类情况,在学校内出现甲型H1N1流感流行,疫情迅速在全校扩散,且有波及学校周边地区的趋势。学校流行,指在14天内,在同一学校不同年级或同一年级三个班级以上,出现多起甲型H1N1流感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持续传播现象。

二、职能分工

按照属地化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督导和指导所辖学校、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格局。

(一)卫生行政部门

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完善防控预案;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全国及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根据疫情变化情况,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

(二)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负责辖区内学校疫情分析报告、病例诊治、流行病学调查;协调和指导学校落实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按照卫生部相关防控方案和技术文件,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负责指导学校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

(三)教育行政部门

与卫生等部门配合,共同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督促落实学校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配合卫生部门,严密监测行政区域内学校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并适时做出预警;指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紧急应对和处置甲型H1N1流感疫情;检查督促行政区域内学校落实各项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协调解决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所需的物质、经费等保障;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四)学校

在卫生部门指导下,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制定本校的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具体落实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各项措施;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必须的物质、场所、人员与经费;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五)其他相关部门

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依据各自职责,全力支持和做好相关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三、防控措施

(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

1.制订应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案、工作方案。

2.组织校医院、校医或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参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和演练。

3.加强疫情应对物资准备。

4.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6.落实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发现流感样疫情要在第一时间(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7.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8.建立与卫生部门信息联动机制,及时收集所在地区甲型H1N1流感发生信息,及时准确地进行预警。

(二)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

在强化上述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需采取以控制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及时发现输入病例,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严防疫情传播。

卫生防控措施

1.病例应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及时接受隔离治疗。

2.卫生部门在学校的配合下,开展对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并实施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中小学生中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以居家医学观察为主,高校学生中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以集中医学观察为主。

病例所在学校建立与居家医学观察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并将密切接触者健康状况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每日对集中医学观察者实行随访、报告。

3.卫生部门指导、协助学校加强当地学校晨午检工作,加强学校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治可疑病例。

4.卫生部门指导学校对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进行消毒。采取消毒、感染控制等措施,做好疫情控制工作。

5.卫生部门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加强区域内的信息公布和通告工作,稳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情绪。教育和卫生部门共同做好媒体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学校防控措施

1.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出现病例的托幼机构实施全园停课7天(或7天以上)的措施。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儿童的校外管理,避免其在学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

托幼机构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

2.中小学校和高校等教育机构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3.如疫情传播风险较大,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中小学校和高校可按照由班级到年级的原则采取临时停课措施。

4.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三)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

及时调整防控策略,采取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链、保护高危人群等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或减缓疫情扩散,减少病例,减轻疫情危害。

出现第一类情况时,在加强非校内感染病例的卫生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

卫生防控措施

1.卫生部门指导、协助当地所有学校开展晨午检和疫情日报、零报告。

2.卫生部门指导学校加强校内环境消毒。

3.卫生部门指导学校加强居家隔离观察者的管理,要求其主动接受监测,每日定时报告身体状况。

4.按卫生部门要求,对重点或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

学校防控措施

1.学校停止举办校内各种大型师生集会和会议等活动。

2.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3.根据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决定,学校采取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

(1)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全校,由一个学校到多所学校等。

(2)如果14天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该班级可停课;如果14天内,同一学校有2个及以上班级需要停课时,该班级所在年级可停课;如果14天内,同一学校有2个及以上年级需要停课时,该学校可以全体停课。

(3)停课前,除应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外,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流感样症状。学校应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

(4)停课时间不少于7天,自最后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被隔离或离校之日算起。可根据放假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随时调整放假期限。

(5)中小学校停课放假后,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校外管理,避免其在学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高校停课后,要加强停课学生的在校管理。

(6)复课前,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因甲型H1N1流感暂时停课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复课证明后方可复学。

(7)复课后,未痊愈的学生应继续居家隔离治疗,至其病后7天或症状完全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方可上学。

(8)复课后,学校或托幼机构还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

4.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出现第二类情况时,强化病例诊治、校内环境消毒、隔离医学观察者管理,加强当地学校疫情监测、对重点或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等卫生防控措施。

重点加强相关学校防控措施的实施。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出现病例的中小学、幼儿园等实施全校(园)停课措施;对出现病例的高校实施学生停课不离校,在校进行观察措施。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的校内外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并做好被隔离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保障。

学校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

出现第三类情况时,重点加强医疗救治工作,尤其是重症病例的诊疗救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治,降低病死率。对重点或高危人群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措施;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确保防控工作科学、有序、有效。

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当地所有学校实施停课措施。强化放假学生的校内外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并重点做好被停课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保障。

教育、卫生和相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强化风险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

四、停课、放假的实施程序

当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如需要采取停课、放假等疫情防控措施,应按下列程序组织实施:

1.当地卫生部门在当地教育部门配合下,组织调查,核实疫情情况。

2.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

3.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会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向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提出停课、放假的建议。

4.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审核批准后,宣布执行。

5.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并争取相关工作指导和技术支持。

6.停课期间,如有新病例发生,可适当延长停课时间。

甲型流感预防措施范文3

一. 在发现本场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之后我院立即行动,启动甲型h1n1流感防控预案,做好防控工作.

二.提高认识健全组织.

根据农场党委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会议精神我院领导迅速召开全员及基层医务人员工作会议.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及村卫生室疫情联络员.采取以加强疫情监测、重症病例发现和转诊、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在场散发病例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布置启动甲型h1n1流感防控预案的相关工作.

三.设立发热门诊,强化预检分诊制度。

认真贯彻《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设立发热门诊,做好门(急)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样病例的症状监测。预检分诊工作实行首诊负责制,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经过传染病知识培训的医师担任预检分诊工作。医生在接诊病人过程中,除询问病史、症状和进行相关检查外,还特别注意询问与疾病有关的流行病学资料,防止甲型h1n1流感流感病例的漏诊、误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同时按要求做好

个人防护及必要的消毒隔离。

四.加强人员培训

进行全员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使临床一线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标准及救治原则,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医生传染病商情报告意识,杜绝迟报瞒报、漏报现象。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诊断治疗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切实增强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防控意识。

五.加强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积极宣传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在卫生院设立咨询台接受群众咨询,在农场、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粘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通过宣传增强了群众自我防护意识,消除广大人民群众对甲型h1n1流感的恐惧感,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抓好落实、控制疫情

1.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农场医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要求,发现流感样病例后,立即向场卫生院或防保科报告。场卫生院或防保科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医生会诊,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立即向场政府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于流感样重症病例,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以及治疗期间发现的病情加重病例立即向场政府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病例救治:对于高危的病人,采取紧急的救护措施。做好重症病例早期发现和及时转诊的准备工作。

3.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医学观察,我院、防保科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做好医学随访和体温测量。自10月20日**小学的**被确定为临床病例后,我院抽调专人到**小学,中学早晚两次进行体温监测,对出现的疑似症状坚持先隔离再确认的原则及时上报县疾控中心,由专家组进行诊断治疗。

4.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我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以及负责卫生防疫工作的人员积极参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

5.我院、防保科指导本场内中小学、托幼机构等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和晨午检工作,对其他集体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工作。

6.我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当地群众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六.积极发挥本院的专业能力,协助相关部门搞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工作。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做好医疗救治应急工作所需设施、药品器械、防护用具等物资的储备工作。在第一时间将药品送到发病的单位。共发放连花清瘟胶囊517盒,消毒液20箱、隔离衣11套、体温计100支,为疫情防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以上药品的使用进行了有效的追踪和指导。

七.控制医院感染,加强保护措施

严格执行传染病管理的规定,做好传染病报告和发热病人的监测,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根据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加强门诊病人管理,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甲型流感预防措施范文4

一、

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贯彻落实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对和应急准备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学校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以及教育厅《关于成立江西省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赣教字〔2009〕8号)等文件精神,迅速行动起来认真抓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成立了××学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校医院,甘筱青校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开展全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校医院也成立了以院长贾宗林为组长的医疗应急工作小组,制定并启动了《××学院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公布24小时应急电话。校领导多次召开党委和行政工作会议,专题研究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分解任务,强化责任,落实相关责任人;校医院认真执行校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的相关决议,落实各项措施。针对外教、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校长助理杨耀防教授在尚未成立校领导小组之前就召集国际交流学院、国际交流处和校医院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市有关甲型h1n1流感防控精神,要求将防控知识和手段宣传给外教、留学生,动员他们近期不要出入境。由于宣传到位,防控措施得力,确保了校园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

积极应对,措施完善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控意识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要求我校师生员工注重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提高的防护意识。校医院甲型h1n1流感医疗防控医疗应急小组发放宣传单(册)3000余份;在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等公共场所张贴相关宣传单100余张;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板报、校园网开展甲型h1n1流感专题知识的宣传;还利用教职工来校医院体检的时候进行现场宣传,让广大师生了解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从而消除了广大师生的恐慌心理,做到内紧外松,使大家既保持高度的警惕,而又无过度应急反应。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我校未雨绸缪,行动迅速,由校医院组织开展了2期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大大提高了应急小分队的防控能力。全院30余医务人员都得到了相关知识的培训;另外还培训义务卫生宣传员(学生)230余人次,真正做到了医务人员100%掌握防控知识,学校每个班级学生都知道甲型h1n1流感有关知识和预防措施,确保学校的防控措施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依法管理,强化疫情报告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用科学方法防控甲型h1n1流感。同时,建立疫情监测网络,由学生管理干部和义务卫生宣传员两条途径共同承担学生班级的疫情监测,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甲型h1n1流感在我校人群中发生与传播。

4、加强后勤物资供应保障力度

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校医院及时安排专项资金,采购用于甲型h1n1流感防治的设施和药品,购买医用防护隔离服4件;n95防护口罩100余个;84消毒液4桶;另外还加大了板蓝根冲剂等预防性中成药的储备,做到有备无患。

三、

存在不足与下一步工作要求

存在不足:

1.部分人员认识不足,由于我省、我校目前还未出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或疑似病例,个别人还存在麻痹思想。

2.校医院需要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防控应急能力,培训尚需进一步加强,适时开展应急演练。

下一步工作要求:

1.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国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展,及时调整工作布署,制定相应办法,进一步加强全校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的实施,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

2.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继续做好相关的物资储备。

3.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

甲型流感预防措施范文5

摘要: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突发事件,从非典事件到甲型H1N1流感事件,世界正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本文以阶段分析理论为研究基础,将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处理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潜伏期、突发期、延续期。通过对《人民日报》中关于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在甲型H1N1流感事件中主流媒体的传播策略。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事件 阶段分析理论 主流媒体 人民日报 传播策略

甲型H1N1流感事件发生于2009年,7年前我们谈非典色变,而7年后我们可以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甲型H1N1流感事件,同样的危机,却出现了不同的反应。主流媒体作为公众最信任的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危机传播策略不容忽视。

危机传播

危机传播概念。所谓危机传播(crisis communication),是指在危机发生前后及发生的过程中,通过大众媒介和其他传播渠道,在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活动。所以公共危机传播离不开政府、媒体与公众这三个基本要素。在危机处理的过程中,政府是危机传播的主体,媒介是沟通渠道和信息平台,至于公众的角色将受到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媒介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它在危机事件中所处位置的影响。

我们可以将危机传播理解为一个循环的过程,首先由政府内部搜集关于危机事件的信息,并且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整合设计,而后政府发言人或者专家通过媒介出信息,媒介信息后,受众就会接收到信息,同时会对接收到的信息产生一系列的情绪、反应以及需求,而后媒体又将公众的这种诉求再反馈给政府,这样就完成了第一轮的循环。第二轮的循环要比第一轮的循环复杂一些,政府除了要对危机事件本身进行处理,还要对媒体反映出来的公众诉求进行处理,而媒体也要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对危机进行报道,也要协助政府安抚民众。

阶段分析理论。斯蒂文・芬克(Steven Fink)的阶段分析理论是危机管理中最为著名的理论,他将危机过程划分为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危机解决期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危机的潜伏期,这个阶段是处理危机相对容易的阶段,但是由于危机并没有显性发生,所以这一阶段又很难被察觉,这就需要决策者日常建立一种危机意识,积极做好危机准备,防患于未然。第二阶段是危机的突发期,危机突然爆发并迅速发展,事态逐渐升级,并且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事件也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一阶段在整个危机中时间最短,但是危害最大,而且对公众的心理造成最严重的冲击。第三个阶段是危机的蔓延期,在四个阶段中时间最长。在这一阶段,危机影响逐渐变小,但是决策者和危机管理者应该对已发生的危机进行反思,积极找出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同时用更加理性的方法对危机突发期产生的危害采取措施。第四阶段是危机的解决阶段,在这一阶段,危机已经基本解决,但是仍然要提高警惕,防止危机的下一轮爆发,同时做好组织、政府形象的修复工作。

分阶段分析甲型H1N1流感事件中主流媒体传播策略

由于甲型H1N1流感仍有新增病例出现,所以我们认为这一事件并未完全进入痊愈期,通过分阶段按时间顺序将甲型H1N1流感事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潜伏期:甲型流感尚未在我国暴发,时间上界定为2009年3月18日猪流感疫情在墨西哥地区暴发至2009年5月12日我国内地确诊首例输入型甲型H1N1流感;第二阶段爆发期:甲型H1N1流感事件突发,并且迅速扩大阶段,时间上界定为2009年5月12日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确诊至2009年7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调整甲型H1N1流感病例通报方式,至此疫情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第三阶段延续期:甲型H1N1流感疫情继续蔓延,但已基本得到控制,时间上界定为2009年7月16日至今。

危机的潜伏期: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危机预警。2009年4月22日,中国疾病控制工作人员在美国的一家专业网站上看到加利福尼亚猪流感消息,4月23日上报给卫生部,同月26日在《人民日报》上就出现了题为《猪流感病毒折腾墨西哥》的报道。4月27日又刊出题为《全球防范猪流感》的报道,至此标志着我国主流媒体开始正式介入到对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报道。由于此阶段我国境内并未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所以我们将这一阶段定义为危机的潜伏期。

将《人民日报》内容作为研究甲型H1N1流感事件中主流媒体报道的依据。截取5月1日至5月10日《人民日报》的报道,通过关键词(猪流感、甲型H1N1、甲型流感)搜索,对这10天内《人民日报》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做内容分析;内容分析中不涉及评论分析。分析要素(类目)定义如下:

政府反应、控制状况:包括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危机部署、视察调研、外交,以及各其他职能部门对危机的具体措施。

疫情跟踪:国内和国际疫情状况。

预防措施:卫生部和有关专家关于疾病的预防措施。

国际反应:各国应对疫情的举措。

对外救援:对疫情严重国家的国际援助。

通过对5月1日~5月10日《人民日报》关于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内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甲型H1N1流感事件潜伏期,报道主要从政府反应控制状况、疫情跟踪情况、预防措施、国际反应、对外援助等方面对危机事件进行报道,而报道的篇幅主要集中在预防措施方面,占到了报道总数的42%。甲型H1N1流感事件首先在墨西哥爆发,而后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到世界各国。在这一阶段的传播中,主流媒体却将报道重点放在了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上“到底如何可以预防疾病”,通过对预防措施相关内容的报道,积极提醒公众及早关注疫病预防,及时地向公众传达如何预防,做到切实关注公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主流媒体在这一阶段带领其他媒体起到了很好的危机预警作用。

危机的突发期:积极跟踪甲型H1N1流感事件,并对疫情发展状况进行实时报道。5月10日中国内地发现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并于同月12日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至此,我国进入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爆发期。直至同年7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停止例行通报,表明疫情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国面临的防疫重点也随之转移,这一阶段我们认为是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爆发期,仍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截取6月1日~6月30日30天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作内容分析。内容分析中不涉及评论分析。分析要素(类目)定义如下:

疫情通报:我国疫情发生病例通报。

病例治愈:甲型H1N1流感病例治愈状况。

政府反应、控制状况:包括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危机部署、视察调研、慰问探视、外交,以及各其他职能部门对危机的具体措施。

医疗救助与表彰:医疗救助状况和对医护人员的表彰。

科研关注,进展:包括科学家、专家的关注以及对病原体和治疗药物研究的进展状况。

预防措施:卫生部和有关专家关于疾病的预防措施。

国际反应与救助:国际疫情状况和国际援助。

通过对6月1日~6月30日《人民日报》关于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内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甲型H1N1流感事件潜伏期,《人民日报》主要从疫情通报;病例治愈;政府反应、控制状况;医疗救助与表彰;科研关注,进展;预防措施;国际反应与救助等方面对此次危机进行报道,其中对疫情通报占到报道的一半以上,在这一阶段,主流媒体主要以客观报道事实为主,通过对疫情的实时报道,让公众了解到疫情发展的真实状况。同时报道中坚持舆论引导,除了新闻报道外,舆论引导是主流媒体的又一大功能。在甲型H1N1流感事件期间,主流媒体较好地发挥了这一功能。在时机、力度上把握得当,既没有预测性公开,也没有滞后性公开,而是恰到好处。在这一阶段,《人民日报》的报道延续了潜伏期的报道策略,坚持实时不失实的报道,用适当的篇幅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行了报道,稳定了公众情绪,也消除了谣言滋生的可能性。

危机的蔓延期:报道疾病的治疗情况,安抚群众。2009年7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调整甲型H1N1流感病例通报方式,至此标志疫情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世界卫生组织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是基于大多数染病患者的流感症状都较“轻微”,甚至不加治疗也能得到康复。到此我们认为这次危机事件进入了延续期。同样截取2009年9月1日~9月30日人民日报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分析要素(类目)定义如下:

疫苗研制与接种:我国及世界疫苗研制和接种情况。

疫情状况:我国疫情状况。

政府反应、控制状况:包括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危机部署、视察调研、慰问探视、外交,以及各其他职能部门对危机的具体措施。

预防措施:卫生部和有关专家关于疾病的预防措施。

通过对9月1日~9月30日《人民日报》关于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内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甲型H1N1流感事件延续期,《人民日报》主要从政府反应、控制状况;疫苗研制与接种;疫情状况;预防措施等方面对甲型H1N1流感事件进行报道,疫病的治疗情况成为这一阶段的关注焦点,通过报道疫苗的研制情况和预防措施,用事实说话,鲜明地指出这次流感疫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同样截取一个月为研究时间段,报道的数量较爆发期报道数目明显减少,大多数染病患者的流感症状都较“轻微”,甚至不加治疗也能得到康复,媒体也就减少了报道的篇幅,在这一阶段,主流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引导公众理性回归。随着疫情的减弱,公众的视线应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针对公众容易产生的惊恐、不安、紧张等不良心理,媒体通过报道及时进行了心理疏导和心理抚慰,排解负面情绪,消除不良心理倾向,把公众的情绪引导到健康、向上、乐观、理智的方向上来,从而为最终战胜甲型H1N1流感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主流媒体在处理甲型H1N1流感事件时与非典前期封锁消息、隐瞒事实真相比,对相关信息的和报道要公开、透明得多,也充分满足了公众对信息的知情权,使公众可以从容面对危机,增强了对政府的信任感。

参考文献:

1.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2.Steven Fink. Crisis management[M]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1986

3.周胜林:《论主流媒体》,《新闻知识》,2001(12)。

甲型流感预防措施范文6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卫生厅及县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要求,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做好防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和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5月5日上午,我院召开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题会议,我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鞠炎田书记传达了××省政府、省卫生厅以及市、县卫生局关于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精神,并就我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制订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实施方案。医务科连续组织召开了三次专题会议,进一步落实预案、人员部署、物质储备、设备到位、流程安排等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原则,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强化协调,统筹全院医疗卫生资源,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医院成立由县卫生局党委书记、院总支书记鞠炎田同志任组长,各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我院甲型h1n1流感患者医疗救治工作的总体协调、统一指挥,整合与调配全院医疗资源,做好甲型h1n1流感患者医疗救治。成立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重点指导做好医疗救治和会诊。成立了三支防治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备队,队员均由呼吸科、感染科、icu、急诊科、放射科、检验科等技术骨干组成,其中大多数均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以及个人防护知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所有有关防治甲型h1n1流感工作协调及调度工作。

三、完善应急预案,建立诊疗流程

我院于5月5日全院印发了《××县人民医院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红头文件,并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以及我院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诊疗流程,并组建应急队伍参加培训,熟悉了卫生部确定的诊疗流程,认真学习了医疗救治的过程。

甲型流感预防措施范文7

一、总则

(一)目的

为认真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监测、药物和公共卫生干预等准备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流行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甲型h1n1流感在我州的流行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充分准备。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积极组织落实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坚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落实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准备和应急处理工作。

加强能力,提高水平。加强人员、技术和物资准备,主要依靠省及本州力量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准备工作和应急处理工作。

及时预警,有效应对。加强疫情监测预警能力,依靠科学技术,及时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各项工作。

(三)编制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青海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应急预案(试行)》》。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前的应对准备工作及流行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五)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阶段划分和应急反应分级

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特点,将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大流行阶段和结束阶段。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规定,按照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和流行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将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分别实行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应急反应。

甲型h1n1流感流行各阶段由州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判定。州卫生局就疫区的划定和宣布向州政府提出建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就当地疫区的划定和宣布向本级政府提出建议。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指甲型h1n1流感流行发生前的阶段。由于其潜在的流行威胁,必需做出相应的应急反应。应对流行的准备阶段包括下列几种情况及应急反应级别。

(1)无应急反应阶段:无甲型h1n1流感病例报告。

(2)蓝色预警——ⅳ级应急反应阶段:人类标本中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或检测到抗体,但未出现临床症状。

(3)黄色预警——ⅲ级应急反应阶段: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发病,但未发生人传人病例。

(4)橙色预警——ⅱ级应急反应阶段: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

2、大流行阶段,红色预警——ⅰ级应急反应阶段

出现下列两种情况之一,即为大流行阶段。

(1)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持续快速地传播;

(2)卫生部宣布发生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或省卫生厅宣布我省发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

3、结束阶段

全州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由州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论证,结合省级专家组意见判定大流行结束。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甲型h1n1流感流行准备工作

(一)由州人民政府成立的“人民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卫生局,负责流行准备工作的日常事务。其职责为:

1、领导、协调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流行预防控制和医疗准备工作。

(1)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年度准备工作计划;

(3)加强甲型h1n1流感监测工作和监测系统建设;

(4)做好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干预准备工作;

(5)定期组织州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家组分析、评估甲型h1n1流感疫情;

(6)定期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配合州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

3、根据上级部门授权,及时公布有关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二)职责分工

1、共同职责

(1)准备阶段

各部门制定相应的流感应急方案,做好各部门准备工作,及时相互通报甲型h1n1疫情监测信息。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及宣传画、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向群众普及防治知识,劝阻群众取消或推迟赴疫区非必要的旅行。

(2)流感大流行阶段

各部门按照本部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职责、确保流感大流行阶段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不延误工作的开展。保证其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与卫生部门合作,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部门间应及时相互沟通、交换信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部门具体职责

为保证防控工作各个环节的衔接、协调、有序进行,成立“人民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州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州政府办公室、州卫生局、州委宣传部、州发展改革委员会、州经济贸易委员会、州教育局、州公安局、州财政局、州农牧局、州交通局领导任副组长,州旅游局、州民宗局、州科技局、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州妇联、州监察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建设局、州工商局、州质监局、州食品药品监管局、武警人民政府支队、德令哈车务段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州卫生局。

各成员部门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应对准备,明确相关职责,落实防范措施,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各部门方案。落实相关防范措施,密切跟踪境外疫情发展,做好疫情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各部门职责分工如下:

州卫生局组织协调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流行预防控制和医疗准备工作。加强甲型h1n1流感监测和监测系统建设,做好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干预准备工作,定期组织州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家组研判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配合州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及时公布有关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州委宣传部组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单位,及时报道州卫生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并积极主动地正确引导舆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宣传报道、危机心理干预和防病知识普及。

州发改委负责协调维护市场秩序,保持物价稳定。

州经贸委负责组织应急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防护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储备和调度,保证供应。组织做好参加外经贸活动人员的宣传、登记、观察工作,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外经贸活动期间跨地区传播扩散。

州公安局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和与疫情有关的社会动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突发事件,查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落实强制隔离措施。做好突发应急处理的涉外事务,协助卫生等部门对曾往返流行地区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州财政局负责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并做好经费和捐赠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州交通局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乘坐公路交通工具的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防止传染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器械等急用物资和有关标本的运送,做好疫区的公路等交通管理工作。

州农牧局负责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开展对与人类接触密切的动物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切实履行食品流通环节安全监管职责。

州教育局和州妇联组织实施各类学校、托幼机构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在学校、托幼机构内发生,做好在校(园)学生、儿童和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

州科技局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技术研究方案,统一协调、解决检测技术、药物和应用中的科技问题。

州民宗局会配合有关部门在主体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员中开展甲型h1n1流感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处理防控工作中涉及民族关系的特殊事宜。

州监察局负责落实防控工作中的责任追究制和行政问责制,加强防控工作各环节的监察,依法查处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行为。

州民政局组织和动员社区村委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控。协调做好死亡人员的火化和其他善后工作。

州司法局配合卫生部门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制定并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的工伤待遇政策。

州建设局负责指导、督促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企业,做好建设工地农民工的宣传教育等工作。

州质监局负责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所涉及的防护用品、器械等物品的生产企业实行严格质量监管。

州旅游局组织做好旅游团队及人员的宣传、登记、观察工作,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州内外团队中发生和跨地区传播扩散。

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生产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武警海西支队组织指挥武警部队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行动,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事件现场的控制工作。

德令哈车务段负责组织对进出火车站和乘坐火车的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将发现的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移交指定的医疗机构处理,防止传染病通过铁路运输的环节传播。确保铁路安全畅通,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器械等急用物资和有关标本的运送,做好疫区的铁路交通管理工作。

(三)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

全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方案,保持方案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通过组织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措施;

各成员单位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并确保信息和政令的畅通。

(四)应急指挥组织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州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向州政府提出成立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三、准备工作

在特定的时间内,不同地区会处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不同阶段,因此,准备工作是个连续的过程,并贯穿于应对工作的始终。

(一)监测

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预警。

1、监测工作内容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要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暴发疫情监测工作。

医疗机构要按有关要求,采集流感样病人标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标本及时按要求运送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检测和病毒[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分离,并报告结果。

2、报告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青海省流感监测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方案进行报告。

3、信息交流

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利用“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定期分析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保持信息沟通,及时收集分析全国、全省流感监测信息,报告州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及时反馈给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有关医疗机构。

州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及时互通甲型h1n1流感监测相关信息。

(二)医疗救治机构准备

州卫生局指定州人民医院和格尔木市、天峻县、都兰县、乌兰县、茫崖行委、冷湖行委、大柴旦行委人民医院为集中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并制定启动临时医疗救治点的工作预案。在省卫生厅确定格尔木市人民医院为省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基础上,确定州人民医院为州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两家医院按照《流感监测方案》,做好监测、报告、分析等有关工作。

疫情应对处置中,对德令哈地区有关人员需要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医学观察的情况,10人以下人员在州人民医院隔离观察,10-18人在州蒙藏医院隔离观察,18人以上的请示州政府确定在相对偏远、独立的宾馆隔离观察。各地自行确定隔离观察场所。

(三)人员准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建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测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和以临床医学专家为主的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本辖区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指导做好病人诊断、救治和疫情的调查处置工作。

定点医疗救治机构要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病人的救治。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组建流行病学、消毒、实验室检测等专业人员参加的疫情应急调查处理小分队。

(五)技术准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专业人员熟悉并掌握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和技术要求。各级举办相应的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和乡村医生。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应急演练,总结提高应急实战能力。为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提高多部门参与协调处置能力,适时开展多部门参与的综合应急演练。

(六)经费和物资准备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安排落实本级防治专业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疫情监测、病人救治、应急疫情调查处理等工作所需经费,保障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和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应急反应和结束

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按照本方案应急反应级别,根据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机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落实相应的防控应对措施。

(一)ⅳ级应急反应

发生地将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的人员送定点医疗机构,做好医学观察、消毒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采集密切接触人员标本进行分离,进行医学观察,采取防控措施。

(二)ⅲ级应急反应

1、病人救治和密切接触者处理

列为医学观察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疑似、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若7天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隔离治疗期间,疑似、确诊病例要按诊疗方案规范管理。

所有相关医疗机构应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以及医务人员和病例的个人防护,具体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执行。

按照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对疑似、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对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要求进行判定和管理。

2、流行病学现场调查

对报告的所有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居住地及家庭背景、发病和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暴露史、旅行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附件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和填表说明。

在疫情调查处理进程中或结束后,应及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州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分析结果和调查报告应及时整理归档。

3、监测和报告

全州各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设立发热及流感样病例预检分诊点或指定专人加强预检分诊工作,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对具有流行病史的流感样病例或肺炎病例要立即进行隔离和报告,并采集标本,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送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分离鉴定。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对所有流感样病例及时报告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发现疑难病例要按照转诊、会诊程序,严格执行医治要求,实行“首诊负责制”。

医疗机构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流感样病例要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现可疑病人立即隔离、报告、采集标本,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流感分离鉴定。

卫生、农牧、公安、质监、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机构应及时相互通报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

4、疫情、信息

州卫生局经省卫生厅授权、州政府同意,负责向社会本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信息。州卫生局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和防治工作情况。

5、其它公共卫生措施

(1)消毒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和指导做好对可能污染的物品、用具和可能污染场所的环境的消毒工作。

(2)健康教育与咨询

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教育群众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医,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外公布咨询电话,接受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知识的咨询。

(三)ⅱ级应急反应

在ⅲ级应急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检疫

疫情发生地区对外出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测量体温,对体温≥37.5℃者进行医学观察。

未发生疫情地区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进行详细登记,测量体温,询问有关症状,对体温≥37.5℃者进行医学观察。对可疑病人,立即送当地医疗机构作进一步医学检查,并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未发生疫情地对来自疫情发生地区人员实行健康随访制度,要求每日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健康状况,出现症状者,立即送当地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检查。

2、紧急措施

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就实施疫区封锁、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3、病例转运

医疗救治病例收治到定点医院,转运工作由接诊医疗机构或急救中心承担,转运过程中司机和医护人员要采取预防措施。

(四)ⅰ级应急反应

大流行期间,对卫生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调度。

1、医疗救治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情况,调动一切医疗资源,加强危重病人的救治。在必要时,建立和启用临时医疗救治点。

医疗机构就诊的所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均须佩戴口罩。

2、监测策略调整

监测重点为收集和报告流感样病例就诊数、住院病例数和严重病例、死亡病例情况,病人药品使用和耐药情况、其他物品的使用情况,为掌握疫情进展、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医疗救治、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决策信息和依据。

3、药物和防护用品

应急指挥机构及时组织评估、预测药物和防护用品需求量,最大程度地满足防控工作的需求。

4、州卫生局定期向社会公布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情况。

5、其它公共卫生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制定宣传方案,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及宣传画、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向群众普及防治知识,劝说群众取消或推迟赴疫区的旅行。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就实施疫区封锁、交通检疫、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统一的咨询热线电话,解答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的咨询和投诉。

(五)甲型h1n1流感流行结束

1、评估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结束后,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危害、现场调查处理、药物使用情况、病人救治情况、措施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2、善后处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企业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补偿。

3、疫情常规监测系统的建立

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总结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防治应对和防控工作的经验教训,建立我州甲型h1n1流感常规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应保证其监测敏感性。

五、督导

(一)准备工作的督导

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准备情况进行督查,各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督查内容包括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的建立和行动机制,监测系统建立和运行,药物准备,医疗救治准备,培训及演练,健康教育等。督查组成员包括卫生行政领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专业技术人员,采用明查暗访的形式,调查真实的准备工作情况,并做到调查与指导相结合。督查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和通报。对需要整改的,进行动态跟踪督办。

甲型流感预防措施范文8

为全面做好我乡甲型h1n1流感防控准备工作,积极应对有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当前甲型h1n1XX市委、市政府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及目标

按照以“预防为主,立足准备,坚持由政府统一领导,乡卫生院牵头,各单位相互配合,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全面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准备工作,及时、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高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水平、应对能力和公众自我防护意识,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防洪范疫情的输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应急指挥系统及职责

(一)、成立组织

为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魏家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实行乡长总负责,分管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具体负责制,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治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唐 军

副组长:林厚乾 潘玖忠

成 员:李德勇、郑思明、张红、张守俊、雷太高、张泽琴、杜建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潘玖忠担任,成员雷太高、张泽琴、杜建。

(二)、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

1、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职责

对乡卫生院和各村、街道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动员、安排和部署,负责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协助卫生部门查找甲型h1n1流感病例病原,预防、控制和扑灭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2、甲型h1n1流感防控办公室职责

承担防控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联系协调防控成员单位、乡直有关部门和村,贯彻落实乡防控领导小组有关会议精神和领导指示,制定应急预案、工作方案和防控计划,建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相关人员、物资、技术保障机制,收集、分析、汇总并上报有关信息,提出应急处理建议,向成员单位通报有关情况,组织人员培训、物资储备、后勤保障、社会宣传等工作,提出()适时启动和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

3、部门职责

卫生院:研究制定本部门甲型h1n1流感防控。负责疫情分析、研判、评估;组织实施各项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病原学检测,开展医疗救治的准备工作;XX县卫生局等有关部门了解疫情信息,必要时依法我乡疫情防控信息;组织全社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健康教育;提出应急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品种目录和数量;根据情况适时提出启动和终止应急响应建议。负责全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患者相关医疗费用及时核销。

畜牧站:加强对兽医及相关人员的自身防护;协助卫生部门加强对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等高风险人员的检测和医学观察,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应急处置工作;加强生猪防疫,研究制定我本部门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强化规模养猪场监管,密切观察群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组织对乡乡甲型h1n1流感有关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的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理工作,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开展防控甲型h1n1流感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文化广播站:配合乡宣传、卫生院、畜牧站和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宣传工作,

学校:做好学生晨检以及学生和教职工的宣传教育、自我防护工作。

综治办:密切注视社会动态,维护社会稳定,依法落实各项强制隔离措施。

财政所:负责保证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所需经费。

民政办:负责对困难群众的医疗和生活救助。

各村、街道:成立村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村防控预案,搞好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做好各项防控人力、物力、技术力量准备,配合搞好防控工作。

4、工作组职责

医疗救治组:XX县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统筹计划,资源调配,医疗救治,医用物资储备供应,救治技术指导、培训,医疗机构隔离消毒措施的落实等综合协调等。责任人:张守俊

宣传报道组:负责该疫情的宣传报道、信息、防控知识宣传、综合材料等。责任人:潘玖忠

后勤保障组:负防控工作的经费、物资、生活、应急板房、通讯、交通、电力、治安、接待、信息资料传递等。责任人:雷太高

督查组:负责对各部门、各村疫病救治、防控等措施的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依法处罚。责任人:林厚乾、潘玖忠

三、应急措施

(一)召开紧急会议

疫情发生后,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应急领导小组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召开紧急会议,对防控工作安排和部署,明确责任人,实行分工负责制,细化防控方案,迅速组织人员、物质、资金到位,并督促工作小组落实各自的职责。

(二)疫情防控程序

1、报告疫情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或了解上述情况后,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怀疑是甲型h1n1流感的,应在1个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到上级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预案启动

发现首例疑似病例时,要迅速报至防治甲型h1n1流感防控办公室,进行进一步现场诊断,拟定确认报告,从而启动本方案。

3、根据调查及诊断的情况,防控办公室及时召开会议,通报疫情,启动预案,明确责任,各工作小组迅速到位。

4、消毒

疫情监测处理组,按照消毒规范,指导疫区及受威胁区实行全面消毒。

5、总结

疫情控制后,要对防控措施、责任落实、物质、资金的投入等进行认真的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报。

甲型流感预防措施范文9

4月29日,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分别就我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严防疫情在我省发生和流行。5月4日,副省长张岱梨组织召开了全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会议,对全省的防控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

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市委书记郭有明、市长李乐成专门就甲型hinl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副市长王国斌同志多次听取汇报,两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前段时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市各项防控已全面展开,各项防控措施正在有序推进,现将前期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一、甲型h1n1流感疫情概况和趋势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通报,截至北京时间5月4日16时,全球20个国家或地区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985例,确认死亡病例26例。分布在墨西哥(590例,死亡25例)、美国(226例,死亡1例)、加拿大(85例)、西班牙(40例)、英国(15例)、德国(8例)、新西兰(4例)、以色列(3例)、法国(2例),瑞士、奥地利、荷兰、韩国、中国香港、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圣萨尔瓦多、意大利、丹麦各确诊1例。

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从当日起,该组织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指代当前疫情,而开始使用“a(h1n1)

型流感”一词,中国相应地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世界

生组织制订了who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2009年版)》,为各国开展紧急应对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专家们研究认为,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此次疫情由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因为该病毒具有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三部分基因片段,病毒具有引发大规模人群暴发的能力,已经在人群中持续传播,并已跨国、跨洲蔓延,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已经明显增大;二是目前墨西哥出现了较多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美国虽症状较轻病例占绝大多数,但已出现1例儿童死亡;三是流感病人在发病前1天已可排毒,已经具有传染性,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比例相当高,靠目前采取的常规措施进行围堵其传播已很难实现,传入我国的可能性明显增加。专家指出,历史上的数次流感大流行,尤其是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引致第一波春季疫情的病毒毒力都不高,但第二波秋季疫情则导致大量死亡。流感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毒力(致病性)会发生变化,目前对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发生什么变化以及疫情发展趋势尚不明朗,以下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一是病毒毒力下降,传播强度减弱;二是病毒致病力增强,病死率高,造成更严重后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从最坏的可能性考虑,做最充分的准备。

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于4月30日发出2009年第8号公告,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这是我国第39种法定传染病,也是我国第4种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

二、我国、我省当前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总书记于4月28日做出关于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批示,并在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结合防控工作新形势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总理于4月28日主持召开第5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汇报,研究确定了主要防控措施。副总理于4月27日和30日先后2次召开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和加强由近20个部门组成的应对甲型hini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4月29日,副总理视察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首都机场,就加快诊断试剂研制、把好国门等作出指示。

5月1日下午,卫生部召开全国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对卫生系统防控工作作出了部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诊断试剂,并已经下发到各省。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由卫生部牵头的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与世界卫生组织和有关国家保持密切联系,加强信息沟通,密切跟踪和研判疫情动态,有效落实监测和防控措施,严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传入我国内陆。针对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紧急措施,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和应急准备l作,严防甲型h1ni流感疫情。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是成立了由张岱梨副省长任组长的湖北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20多个部门组成,设立了综合组、口岸组、医疗组、宣传组、保障组、专家组六个工作组,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并从省委宣传部、省台办、农业厅、公安厅、商务厅、省外侨办、省旅游局、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抽调1名处级干部,集中办公。

二是实行监测排查。根据甲型hinl流感为输入性传染病的特点,全省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开展监测工作。5月1日,香港确诊一例病例,我省对3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医院隔离观察,目前三人身体无异常反应。同时对与这3名密切接触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60人,各地正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并实行健康状况日报告制度。

建立入境人员疫情排查制度,从5月1日开始,对从疫区入境来鄂人员全部实施追踪和医学观察。开展了口岸疫情监测,实行入境人员健康申报制度。

全省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全面启动,严格预检分诊和首诊医师负责制,所有发热、咳嗽症状者一律先到发热门诊就诊。各医疗机构认真做好疫情报告和院内感染控制。

三是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甲型h1n1流感诊疗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湖北省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09版试行)》,进一步规范我省甲型h1ni流感的防控和诊疗工作。

四是落实各项卫生应急准备,包括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确定救治定点医院、建立卫生应急专家队伍、启动实验室检测、加强卫生应急值守等。

五是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六是组织开展全省防控工作督导检查,今天省卫生厅检查组正在我市城区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督查。

三、当前我市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防控工作。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5月1日下发了《关于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由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国斌同志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农业局局长李全新、市卫生局局长董美阶任副组长,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农业等15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防控领导小组,建立起我市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联防联控机制。郭有明书记指示: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依法科学防控。李乐成市长指示:要高度关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对三峡机场的防控工作讲了具体意见。王国斌副市长4月30号专门听取了卫生部门关于甲型hinl流感疫情的分析,5月3号又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落实三峡机场的防控工作。今天上午市政府组织召开了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成立了六个工作组,研究部署当前我市甲型hinl流感防控工作。市卫生局作为甲型h1ni流感防控工作牵头部门,于4月30日成立了防控领导小组,组建了六个工作专班,召开了城区甲型hinl流感防控工作会议,开展了各项防控工作。

(二)加强协调配合,实行联防联控。

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农业、公安、商务、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迅速建立起应对甲型h1n1流感信息沟通与共享等工作机制,确保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工作高效、顺畅开展。市卫生局开展了疫情监测和卫生应急准备;市农业局加强了生猪交易市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散养户猪流感疫情的排查和疫情监测工作,敞好了应对疫情的监测、诊断、疫苗扣治疗等控制措施和技术准备;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机构加强了出入境人员的管理;市商务局加强了生猪定点屠宰监管,确保放心肉入市;市药监局开通了24小时值班电话,密切关注疫情发展,积极做好应急工作: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实行了出入境人员信息报告制度。

(三)完善工作方案,依法科学防控.

市卫生局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医疗机构甲型h1n1流感诊疗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湖北省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09版试行)》要求,组织有关单位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方案,对疫情流调、病原学检测、消毒处置、预检分诊、转诊流程、诊断程序、定点医院、院内感染和应急值守等具体工作提出要求,规范了我市甲型h1ni流感的防控和诊疗工作,为做好病例的诊断、治疗和疫情处置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加强疫情监测,严防疫情输入。

市卫生局进一步加强了发热门诊管理,各级医疗机构严格实施预检分诊制度,开展了发热、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样病例监测,明确了市三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各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诊断治疗、实验室检测和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同时加强了对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发现流感暴发疫情,及时进行登记、报告和处置。目前卫生部门已对来自墨西哥和美国等疫情发生地的12名入境人员开展了医学观察和追踪,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五)全面做好卫生应急准备工作

各单位实行了24小时值班,卫生应急队伍做到了24小时待命,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实行了24小时专人接听,确保人员到位、联络通畅、反应迅速,处置有效。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的要求,认真筛查流感样病例,做好病例的登记、报告和病例采样等工作,及时按要求送检。市疾控中心按照国家流感网络实验室的要求,已经开展了实验室检测工作,同时加强了对各地技术指导。疫情防控相关消杀药械、防护用具、检测试剂和耗材的储备,定点医院的床位、设备、设施、药品和防护用具等,各医疗急救站车辆、设备、设施、防护用具等都已经到位,处以应急准备状态。

(六)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三峡日报、三峡晚报、三峡商报、电台广播等媒体大力开展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宣教工作,向社会公众宣传了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知识。市卫生局开辟了网上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题,市疾控中心印发了甲型h1n1流感防治手册和宣传折页500册,送发到四大家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通过宣传教育,实现了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消除了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和焦躁情绪,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七)强化工作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目前,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已经将甲型h1ni流感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实行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为确保把防治工作抓紧抓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了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正在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防控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规范工作纪律和任务,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保障防控工作有效有序进行。

(二)进一步加大疫情监测排查力度

各地各部门要协同配合,继续做好从疫区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疫情排查工作,对排查对象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参与、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追踪管理,严防疫情扩散。今后一段时间,各地特别要做好经国家、省级确认的进入我市的甲型hinl流感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的追踪、管理和医学观察工作。各地卫士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强发热门诊的管理,进一步健全预检分诊和首诊医生负责制,及时发现和报告流感或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同时,要加强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

(三)进一步做好各项卫生应急准备

各地要严格按照省卫生厅下发的防控工作方案和诊疗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大物资储备力度,确保各类检测试剂、耗材、消杀药械和防护用具、临床救治设备等物资储备到位。各地确定的救治定点医院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场所要处于备勤状态,医务人员、医疗设备和耗材、药品等全部要进岗到位,医疗机构负压病房和负压救护车应处于完好的运行状态和备勤状态,并实行24小时值班。各地的卫生应急队伍、市疾控中心流感病毒实验室要处于临战状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安排24小时应急值班,确保通信和联络畅通。各地卫生部门要迅速组织开展甲型hinl流感培训和演练工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防控诊疗水平,提高医疗、疾控和其它部门协同配合能力。各地要定期召开专家组会议,研究防控工作措施,分析疫情形势,为做好本地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决策和技术支持。

(四)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各地各单位要通过大众媒体继续开展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向社会公众宣传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做好政策咨询和投诉工作。要及时、准确、客观地防控信息,做好相关解释说明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地要严格遵守疫情信息的有关规定,一律不得擅自对外公布疫情。